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何谓心学

何谓心学

何谓心学
何谓心学

何谓心学?如何运用心学?

2015-07-11 李灏文章来源阅185 转5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作者:澄观)

心学溯源之一:

在中国传统思想史上,陆王心学(简称“心学”)是一门特立独行的大学问,其以儒立本,融合释道诸子,上可修道炼心,下可经世致用。

心学不仅影响了中国自宋以来至今的历代学者、修行人乃至权贵,甚至直接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至今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商业等诸多方面继续产生着巨大影响。

那么,心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呢?

所谓心学,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指由南宋陆九渊开创,至明朝王阳明而大成的一门既简易直截又精微玄妙的,以经世致用为立足点及最终归宿,以修心悟道为入道法门,融合出世入世,兼顾体用知行,涵容儒释道为一体的大成之学。

据心学大成者王阳明及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黄宗羲所言,心学实为圣贤之学,是真正的大人之学。如果没有一颗大心、公心,是不可能真正领悟、修习到位的。历代真正修习心学者,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成圣成贤为最终目标,否则就难以理解并认同陆王的心旨,也必然会有较大理解偏差,以至于面目全非。

也正因如此,历代真懂心学者少之又少,即便阳明亲传弟子,也多偏于一隅,难能全体涵容并发扬光大。至于历代对心学的批评与诋毁,更是多有。但客观分析,大部分的批评都是在不明心学为何物的基础上的浅层乃至错位的批评。

心学为何如此难懂?原因至少有七:

一、是心学涵容儒释道三教,如对三教经典鸡修行基本法门完全不懂,则无由进入心学。

二、是心学的目标为成圣成贤,志小者及不能大心、公心者,是无法体会一颗大心所思的微妙的。

三、是心学为自修自悟基础上的贯通,无法用明白无误的言语表达出来,所以无法精确传承,更无法精确理解。

四、是陆王等心学大家多重视讲学,而不重视著述,其留存的心学经典文字少,即使有部分文字留存,也是只言片语,无系统阐释的大作留世。

五、心学对修习者要求高,非上根资质,终隔一层。

六、历代心学传承多有断层,每一次断层,都是一次新的误解的开始,以至于面目全非。

七、心学传承非宗教形式,故历代传人可根据自己所参所悟随意篡改及增添己见,对前贤有

敬而无畏,导致传承时断时续。

心学溯源之二:

如追根溯源,陆王心学可上溯至尧舜禹一脉相传之“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般来讲,这“十六字心法”,被视作儒家法源,当然,这也是心学的源头。

但对这“十六心法”的解读,却差异巨大。一般理解为:人心因欲望驱使而危侧不平,道心则因为天理之凝聚而精微玄妙,所以君子需勇猛精进并一以贯之,去两端及两边而握执其中。这里牵涉多个常常引起争辩的核心言辞:人心、道心、精一、中。可以说,只有从逻辑道理上深度把握并在身心切实体验到它们,才能真正明白其心髓。但是,儒家历代大家对此理解多有分歧,难以统一,源歧流自分,故此流派众多。加上经后代考证,今本《尚书》可能系汉代人篡改过的伪书,这更削弱了它的权威性与精微度,“十六字心法”的历史合法性遭到严重怀疑。

尽管有如此多的争议,这“十六字心法”毕竟开启了儒家向精微一路的发展。以心性修行为重的陆王心学,自然以之为重要源头,并在基础上生发下去。

心学溯源之三:

《易》与心学的关系密切。

陆九渊曾在《象山语录》中自信地说,自己对于易学的领域,少有人能及,并从心学角度对艮卦、谦卦等诸多卦象做了解释。象山弟子杨慈湖,更是作《己易》,大倡我即易,我心即易。王阳明则在《阳明传习录》中说,良知即易。阳明弟子二王(王龙溪与王心斋)发挥阳明易学较多,另一弟子罗念庵则精于易学及术数。阳明再传弟子、“二溪”之一罗近溪,则融心学与易学为一炉。

易学与心学既然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一代心学大家王阳明却在悟道后很少提及易学或很少占卦(据年谱记载,阳明一生只占过一次卦)?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往往被历代研习阳明心学者所忽视,而几乎无人涉及。鉴于此,特将个人见解简列如下:

就传统文化精微之处而言,个人认为,可分作两部分:一为物理之学,二为心性之学。前者重探讨自然存在世界之运行规律,后者重点探讨人心与精神之发展。前者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有规律可循且可证的自然及社会科学,后者则成就了宗教艺术及各种微妙的人文学科。就这个角度来说,《易》为侧重物理之学的“大学”,当然也是联通微妙难言的心性之学的一座桥梁。正因此股,未悟入心学时,《易》为抵达心学精髓的一条捷径。已悟入后,《易》为验证、诠释并贯通心学的坦途。陆九渊、杨慈湖、王阳明、王龙溪、王心斋、罗洪先、罗近溪等,对于《易》的独特理解与贯通,正因此故,实际上是以心学解《易》,贯通《易》。

当然,《周易》之《十翼》中,时有悟入心性后的精微之论,如“易者,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简直就是儒家心学修行之大法,只圣贤多不说,世人多

不识而已。

至于阳明龙场悟道后,很少用易,可能是因其悟入后,洞见心体,可用可不用,或用即不用,不用即用,用术而不显术吧。

心学溯源之四:

虽然可上溯尧舜,但一般来说,心学的初祖是儒家圣人——素王孔子,历代心学大家都视其为开宗立派者。

孔子一生学问精深,但他述而不作,到万年才以编代著,所以他的思想与学问,后人只能从其弟子的记载(如《论语》)与其编著的六经中揣摩复原而得知。孔子犹如谜一般,怎么解释貌似都可,但又示人攻击的弱点。心学之溯源孔子正如此。

严格来说,孔子有关心性之学的文字是极少的,多是所谓悟道后状态与心得的偶尔抒发,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如夫子训导弟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予欲无言”等。基本无完整阐述。即便如《周易.十翼》中有关心性修炼的阐述,也非完整的。正因如此,心学推源孔子,就难免给其反对者以证据,说实际上孔孟无心学之说,陆王妄自揣测而已。

但是,问题的关键也在此。为什么陆王诸位心学大家,非得推源孔孟?是出于宣传陆王学说的考虑,还是实际如此?陆王是如何判定的,我们又该如何判定陆王真假?

五祖弘忍大师曾说:“见性之人,言下便知”。其实,要判定一个人是否见道,只要不是可以躲藏,具慧眼者,只言片语足以判定其深浅。何况孔子留有一定量的编著之作,以陆王之资质,定能看出真伪。再说,以陆王之心胸,实际也无需借古圣贤以抬高自己。当然,这是从情理上推论,实际两者之间一脉流传的关系与实质,精修陆王心学者自能知晓。

此可作为一儒家大话头,供诸位参考。历史上,大儒朱熹实未参透此话头,但我相信诸位睿智之人,定能有所心得。

心学溯源之五:

南宋心学大家陆象山在被问及其学问师承何人时,曾明确表示是他自己看《孟子》而悟到的。阳明也多次论及孟子之学。可见,孟子思想在心学发展史上的意思非同寻常。就个人理解,孟子实为启发陆象山心学的直接圣贤。

历代论孟子者,多以其狂傲自肆而多加贬抑,普遍认为孟子不如孔子醇厚。此论诚然。但正因孟子有“万物皆备于我”、“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胸襟气魄并实修实见,加上其简易可行的修身养性法门,而开启了有别于以圣贤经典及老师引入并循序渐进由学而悟的传统儒家修身养性之道——陆王心学。对于陆王心学来说,孟子居功至伟!

如果说孔子是一个经纶满腹由温文尔雅的老年儒者,那么,孟子就是一个满腔正义又激情四射的中年儒生。

这种气质,这种简易直截的修身养性法门,加上陆象山的超绝天资,最终使得象山因孟子而悟入,并开启了儒家心学精微玄妙又勇猛精进的发展之路。

心学溯源之六:

在儒家心学的发展过程中,佛道两家对其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魏晋时期儒道交融,唐宋时期儒释道的相互对抗与妥协,逐步促成了儒释道三家貌合神离或者貌离而神合的状态。

北宋初期,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的集体亮相与学问的相互融合并独立呈现,已开启心学的帷幕。尤其是周敦颐、程颢及张载,深悟大道,对陆王的影响非常深刻。北宋五子,实际上已经开启了儒释道融合在儒家田地上开花结果的先河。

至南宋陆象山,则直接提出心学概念,并锐意直行,直接挑战传统程朱学派,并不惧怕人家说其为禅学。到王阳明,则直接打比喻说三家本一家,并用良知学说统贯三家。

我们抛开三家基于各自立场的相互鄙视与对抗不论,儒释道三家之所以能在宋明时期结出“心学”这一果实,是有其深刻内因的。关键是陆王心学对宋明王朝及日本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日本的近代史,我们不能简单用三教合一来解释,更应深入其里,洞悉其合一致内在必然性及内在矛盾性,一加一的结果其实不是二,而时一,且是全新的“一”。

心学溯源之七:

在南宋陆象山正式标榜“心学”之前,心学实际已启其微。

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以道家修行法门立本,融合易学及儒家经世之学,开启了精微之宋明理学先河。

其大弟子程颢,以师父为楷模,无论为人还是学问,都平和简易,由心而发,真实见道,为历代儒者尊崇。

其小弟子程颐,性格严谨,于师父简易平和注重内心体验之学,始终有隔阂,后来开辟了一条所谓侧重理性推演的程朱理学道路,偏重注重制度人伦,存天理灭人与,在积极参与社会政治中,求得大同社会之达成。

大程子与小程子两者个性的差异及学问的异趣,传承下来后,则直接将南宋理学分化为两派,即以朱熹为代表的所谓道问学为重的崇尚知识与外在制度的学派,和以陆象山为代表的所谓尊德性为重的注重内心体验并由内而外经世致用的学派。

张载则以《易》与《中庸》为圭臬,融合佛道,加以静虑精思,最终于晚年深悟万物一体之旨,并留下《张子正蒙》等知名著述。

“闲道人”邵雍,一生致力于易学研修,阐发先天易学,并参以道家呼吸吐纳之道,于精微心体及天地大道体悟机深。

朱熹气魄大,可以说于当时各种学问都所有涉及,他倡导通过个人勤奋与努力,格事事物物后面的天理,穷理尽性以达天命。所以,他非常注重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读书与思考,并尽力依循孔孟正统学说,尤其是于《四书》情有独钟,一辈子都在注解《四书》。朱熹学问,以日常逻辑、常人情绪及知识为基础,通过逻辑与情绪推衍知识,使得知识符合人之常情,他有意无意地在试图寻找一门中下根器之人皆可循之而入的学问道路,并在事实上达成了此目的,并在后来为统治者认识到后推广为后代科举考试之正统。

自尧舜至孔孟,自周子至朱子,由笼统而至分化,由粗率而至精微,由术而入道,期间传承时断时续,甚至往复循环,正见与误解并存,但无论如何,儒学注重经世致用的传统一直未曾改变,只是思想与制度的追根溯源方面,宋明理学更深入、更根本。

在宋明理学的家中,如果说程颐—朱熹一路流传下来的学问尚停留在制度与知识层面,未曾究竟的话,那么陆王心学则以经世致用为根本大法,一路追溯至明澈心体,并至内外明澈后,由内向外发用,修行事功圆融无碍,而这才是中国文化之福德!可惜,自陆王心学出现,就一直传承不顺畅,学者、当政者、修行人,多有攻击它,整个民族与国家自我障蔽之处多矣。然而,这可能也是陆王心学自己的坎坷命运吧!

心学参修之一:修行

要想参修心学,首先得纠正一个思维定势,就是儒家没有真修行。一般理解,只有佛家、道家才有修行之说与修行之实,而儒家貌似经世致用,是没有真正的修行的。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完全的。

对于以记诵考据及功名利禄为能事的“专儒”、“腐儒”及“假儒生”而言,儒家确实没有修行之说,也无修行之实。在他们看来,儒家就是谋取功名利禄及治世的工具而已,跟锄头镰刀本质一样。这种儒家倾向,被称为“为人之学”,即所有学习都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同,并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上赢得自己的利益。

“为人之学”自古就存在,也是被历代儒家圣贤狂批的人。“为人之学”往往培养出所谓“乡愿”,即高度认同君子,也深度同情小人,两端讨好,两不得罪。孔子、孟子都对这种人深恶痛绝,认为“乡愿”是“德之贼”。当然,这种人,在现代社会,似乎很多。

除了“为人之学”,还有“为己之学”,即为了解决自己身心的困惑而思考和学习的学问。因为这种学问是源自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所以“为己之学”是无需照顾别人感受,而只需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一门学问,其受用也是自学自证自用的。

与佛家、道家相对出世相比,儒家是立足现世的学问,那么儒家的“为己之学”就必然面临出世与入世、身与心、知与行、修与行、心与物、道与事、体与用、道与术等核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践行“为己之学”的儒家圣贤们需上溯其源寻找大道与抵达大道的功夫,还需旁取佛道以借道修行,更需涵容法家、兵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思想以接地气利于践行。而所有这些,古儒者是没有现成模板的,需要后代儒者自行参悟。

幸运的是,自“北宋五子”开始,儒家“为己之学”已启其端,经宋明陆象山、杨慈湖、朱

熹、陈白沙、湛甘泉,至王阳明而大成,又自清初起逐步衰弱,至今已基本断绝。

严格讲,儒家“为己之学”又分两途:一是程朱一脉,二是陆王一脉。

程朱一脉,注重由外在言行之敬信、改过迁善及阐释奉行圣贤经典,而逐步抵达内在心地明澈。程朱法门,实为渐修法门,适合所有有志于了解儒家思想与修行的人学习,但是这种由外入内的、非到最后方能悟入心体的修行法门,也常常容易导致培养出一生博学却永不见性悟道的人,这种法门,我暂称之为儒家之“浅度修行”。

陆王一脉,则从一开始就注重体悟心性,其法门之关键为放下诸缘,甚至放下儒家经典,一心体悟大道,并待明心见性后再返归经典及日常应用。最终返回经典,既可验证自得,更可以自得贯通经典,即象山所谓“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与程朱相比,陆王一脉可称为顿悟法门,其对参修者要求极高,非中上根器之人,无缘入门。这种法门,我暂称之为儒家之“深度修行”。

“为己之学”的分途,给了普通民众,成圣成贤的希望,它可以让不同根器的人选择合适其自身的法门,得门而入儒家殿堂。这正是宋明理学的伟大之处。

正因如此,谁说儒家没有真正的修行呢?

心学参修之二:经典

与传统儒学注重“五经”不同,历代心学大家更侧重对“四书”与《周易》的参悟与阐发。

之所以如此,跟“四书”所载内容更注重心性修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大学》为入门之书,是引导众人走向“大人之学”的根本纲领。《论语》为孔子及弟子学说及修行心得的汇总,是学习孔圣的根本大经。《孟子》为亚圣孟子的言行汇总,舍此无由了解孟子。《中庸》被称为儒家之心法,陆王心学关键而玄妙的各种修习法门,基本可在此经典中找到源头。《周易》本为占卜之书,经历代儒家圣贤的注解阐释后,更成为儒家诸多义理产生的根本源头,并与《中庸》一起成为儒家心学的两部修持总要与大经大法,两书也常相为阐发。

除了“四书”与《周易》外,历代心学大家对佛家经典,如《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维摩诘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伽经》、《楞严经》等,多有参究;同时,对道家经典也多有摄入,如《老子》、《庄子》、《列子》、《周易参同契》、《悟真篇》等。

此外,参修心学者,还需同时参阅自宋代以来陆王心学诸位大家的著作、语录、各种与同道友人相往来的书信与诗歌。这些著作,都是心学大家们个人参修自得体会,参阅它们,不仅可知心学为何物,更可以之为师,并依循它们进入心学殿堂,并在自身悟入后验证自己所参所得。这些书籍至少包括以下诸种:《周敦颐集》(重点为《周子通书》)、《二程集》(重点为《二程遗书》、《程氏易传》)、《张载集》(重点为《张子正蒙》)、《邵雍集》(重点为《观物内外篇》、《皇极经世》、《击壌集》)、《陆九渊集》(重点为《象山语录》)、《慈湖遗书》、《朱子语类》、《宋元学案》、《陈献章集》、《湛甘泉集》、《王阳明集》(重点为《阳明传习录》及与友人论道书信)、《王龙溪集》、《王心斋集》、《罗近溪集》、《困辨录》、《罗念庵集》、《周海门集》、《困学记》、《马一浮集》、《熊十力集》、

《梁漱溟集》、《牟宗三集》等。

在心学的整个参修过程中,经典实际上起到提点与验证的作用,而非由经典而悟道。

心学参修之三:次第

心学不是词章记诵及功名利禄之学,而是真切的修行之学。那么,心学又是依据何种修行次第进行修行的呢?综合历代心学大家的记载,大体归总如下:

一、立下此生必为圣贤的大志向。没有此大志向,参修心学就不会有真得,就不可能明心见性。

二、真正笃信心学为内外通彻的圣贤之学。心学不拒绝疑问,相反真切的疑问是进步的动力。陆象山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笃信是在疑问的自我启发与消释中建立的。

三、先以明师引路,后则依存自心师。初修心学,需有明师牵引,如果缘分未至,也可私淑古圣;待稍上道后,即以逐渐清明的自心为师,一路精进。

四、大心,公心,虚心。心学为涵容天地人物之学,稍存一毫私心私欲,或其心稍小,或其心过实而不虚灵,则违道甚远,终究难以见道。

五、深参自悟,证诸圣贤经典。有了以上基础,则可进入参修状态。从根本上说,心学实际上无可教授,所有心得皆需自证自悟。如能洞见心体,则古今圣贤文字言行只一件事而已。

六、贯通道术言行。悟入之后,还需出山,用至少几年时间贯通道与术、知与行,并使内外如一。如此,则进可立事功,退可养天年。

心学参修之四:功夫

从根本上讲,陆王心学无一确定的功夫及法门。不同根器的人,往往适合不同层次的参修功夫与法门,阳明先生在天泉桥上对钱绪山及王龙溪的殷殷嘱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讲,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静坐体悟。这是心学借助道家法门来参究自家宝藏,这个法门自周敦颐开始,一直延续下来。

二、参阅经典。这是人类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方法。心学大家参阅经典,并不是通过经典悟道。对于历代心学大家而言,圣贤经典的意义比较特殊。前期参阅经典,重在激励信心与启发关键;后期参阅经典,则重在验证己参与贯通知行。

三、持志守敬。这是程朱一脉延续的参修法门,适合各种根器之人,并以志向引导行为,以敬戒规范心行,直到开悟。

四、事上磨炼。此法门为阳明先生明确倡导的参修法门,于行中修,于事上磨。不离事而修,

修行一体,知行合一。

五、死参话头。此法门借道禅宗,死参某个心学核心话头,直到内外洞彻,自见本心。

心学参修之五:功用

任何一门学问的创立,起初都是为了解决现世与心灵上的困境,心学也不例外。就心学的功用而言,大致可分作两层探讨:第一层,为心学对传统儒学发展的功用。第二层,为心学对参修者个人的功用。

心学在宋明的出现与兴盛,实际上是儒家自身发展的深层困境决定的。原始儒学,为经世致用的治世之学,实际为统治者治世的工具。虽然这套治世工具是由古圣贤通过参修并洞见人类本心后自然外发延伸出来的治世理论,但越往后发展,儒家越只注重礼乐典章这些虽然重要却是外在的东西,并忽略典章礼乐之所以产生的深层根源,最终舍本逐末去了。而魏晋隋唐以来,佛道对儒家心性领域的侵袭并占据,进一步导致了儒家徒有其表。在这种情况下,儒家向心性发展是必然的。那么,与前相比,心学有何优势呢?简单地讲,心学的出现,找寻并接续了早已被后代儒者遗弃的内在心性本体与外在制度规范,并使其回复原本的一体,使得所有制度规范皆在自己内心上有根可循,而非简单沿袭前人而已。

至于心学对于参修者个人的功用,是所有心学参修者必须解决的动力问题。归纳来讲,至少有以下几大功用:

一、彻见本体,超凡拔俗。通过修证,彻见澄明本心,使自身虽然立身凡尘,而心褪染污,超拔世俗。

二、随顺天命,无忧无惧。通过彻见本体后的无为观照,欣然承认上天给予自身的命定东西,随缘生死,一顺天则。

三、自作主宰,自在自如。悟入之后,本心呈露,一切言行,皆随心转,如御马辔,如驾轻舟,自由自在。

四、贯通知行,内外合一。既识本心,则外在言行,无非心地作用,由内而外,贯通无碍。

五、洞见人心,无入不得。天下人心本同,既悟吾心,他心即通,洞见人心,自然无入不得。

六、事能前知,出处随机。通过静定后的体察觉照,或随心卜度,可对事物之来有基本判定,所以无论入世经营,还是隐退出世,均随其机缘而定,毋意毋必。

七、体证浑沦,天人无间。大道浑沦,无有方体。体悟道体,方识无形。天地浑沦,万物生焉。大道浑沦,天人无间。

八、自信自足,自立自强。大道无对,本心无碍。既识道体,自信自生,无需依傍,盎然自足。人心得以立,事业得以大。

以上诸种文字,会心者,不妨思之;违心者,不妨删之。一切随缘,随喜。

心学问辨之一:读书

在整个心学的参修体系中,读书是个大话头。为什么要读书?应该如何读书?应该读什么书?可不可以不读书……诸多有关读书的问题,常萦绕在历代心学参修者的心中。

其实,言为心声,书为道器。没有书籍,则历代圣贤心得将无以留存。读书,可理解圣贤当时所悟。但问题也在此:一、是书籍是否完全记录了圣贤悟道心得,如果记录不完全,读之是否有负面影响?二、是参修者在未抵达圣贤境界时,能否真正领悟圣贤著作所载内容?三、是书籍记载的各种修行法门,是否适合自己的资质并依据它们而修行?

正因为如此,历代心学圣贤对经典的态度是不一致的,或者说它们认为在不同的参修阶段,读书方法是不一致的。

大体来讲,历代心学参修者基本采用的是以下三种读书法:

一、是先束书不观,惟终日静坐体悟,待悟见心体后,再参习经典,并以经典所载历代大家之心得与境界,验证自身所参所悟。

二、是泛观博览,以启发兴趣与疑问,然后静坐参悟内心疑问,再以经典验证心得,合则过,不合则再看再参,如此往复循环。

三、是精专一书,并以之为核心,发散而读,并时时回归此书,最终以一书贯万书,最终使得此书犹如自我内心流出方可。

心学问辨之二:师承

在整个心学发展过程中,师承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关系。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在历代心学大家的成长中,师父既是领路人,又是无法真正传道的“障碍者”。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

纵观心学发展史,真正明彻内外的圣贤之出现,往往是波段式的,一个高峰起来后必然即刻落下,甚至完全中断,若干年后又有人复出,所以孟子有“五百年有圣人出”的说法。

为何会如此呢?原因至少有四:

一、是心学的成就无法靠师承,从根本上讲,参修心学只能靠自悟。不待其人,圣学不出。

二、是心学玄妙精微,无法用文字精确记载并顺畅传承下去,大部分圣贤文字为自悟后心得总结。参修者不至圣贤曾攀登过的巅峰境界,往往不知所云,最终导致传而无传。

三、即便福德丰盈,偶遇明师,因无其师的生活境遇,及时其师倾囊相授,弟子因得之易,忽之失之也易,所以常见圣人门下无贤人。

四、即使得遇明师,人皆有局限,师父也如此。有意无意地,为师者会以自悟自得为学问之巅峰,既指引又框定了弟子的修习方向与领域,从这个角度讲,师父将是弟子修行的“障碍者”。

大势貌似悲观,那么尽管如此,心学参修是否还需要师父的指点呢?我想,每个人的机缘是不一样的。有大福分者,必能遇上明师。有大担当者,则不一定得遇明师,且可能一生大起大落,生活坎坷艰难,最终赖天启而以自心为师,终悟大道。

还需要强调一点,心学虽在大类上属儒家,但初入其门则不一定从儒家进入,而可能是从佛家、道家甚至其他各种奇妙机缘而入。心存大道,处处是入道之门。

另外,如何判定所遇是否为明师,也是一个大难题。个人理解,静定下来,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对方是否为诚心之人,所说是否为诚心之语,所有言行是否有一个内在核心贯穿并知行一致,所论是否与历代心学大家遗留下来的文字相吻合。如遇此能人物,亲近之。缘至,则随从之,定可受益匪浅。切忌以名取人,以貌取人。

心学问辨之三:传道

历代心学圣贤在深悟大道后,往往会倾注心血去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传道。孔子、孟子、陆象山、杨慈湖、陈白沙、王阳明、王龙溪等诸位心学大家无一不是如此。

但是,在实际效果上,心学的传播却往往不如人意。即便象王阳明那样,有着巨大影响力,弟子满天下,可真懂阳明的也就有限的几人而已。之所以传道效果不理想,牵涉到传道对象选择、传道方式选择、传道内容优选级其他力量牵制等诸多问题。

从传道对象上看,心学对参修者要求较高,需要有必为圣贤之志,深信此生可悟入,有恒心有毅力,且需有一定资质的人才行。正因此故,阳明得意弟子王龙溪八十多岁仍周游各地,艰难寻找可传其法脉者,可终究没有找到合适传人,由此可见传道之难。

从传道方式上看,心学大家多采取集会讲学的方式进行,重点弟子则单独指导。心学传道,重在自悟,不重师传,实际上师父也只可传心学理论,但无法传个人体证。弟子无切身体会,则即使师父传授也不能入心,对心体大道终究是隔开一层。如果勉强不证而言证,则流于臆测及逻辑推理,这是“意”,并非无为之大道,明眼人一见便知。

从传道内容上看,心学大家传道多传参修法门,而很少论及本心大道。至于大道为何,悟道何状,唯有自己参修自悟自行体证。待弟子自己亲自体认后,再向师父处求验证,如此方为真得。

从社会牵制上看,心学虽然出生儒家,但融合佛道,且不专守“儒门家法”,貌似不伦不类,因此引得儒释道三家都对其展开批评甚至攻击。加上历代心学大家多为掀翻天地的大儒,如王阳明,当政者往往难以控制,所以尽管影响广泛,但屡屡遭禁。此外,心学因注重内心体悟,而人每每因自己所见而标榜己学排斥他学,所以心学内部也分化严重。以上三方因素共同作用,就直接导致心学发展与传播在历代均遭到局限。

而在心学衰微五百年后,重提心学,重修心学,传播心学,其难度将更大。心学的参修与传

播,任重而道远啊!

心学呓语之一:格物与致知

“格物致知”自古为儒家一大话头,并引来历代儒家乃至佛道两家圣贤争相注疏、论辩。总体而言,对“格物致知”之理解,大体可分作朱熹一脉、阳明一脉两种。

朱熹解“格物致知”,是依据日常逻辑而解,即:只有探究万事万物背后的规律才能真正抵达知识的深处乃至源头,并真正掌握知识与知识背后的智慧。

而阳明所谓的“格物致知”,实是先修行悟道,直接体证良知本体。此为大关窍大核心。此良知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知识,而是源自先天的一种先验的东西,是人心之灵觉明察,是人心之最珍贵最核心部分。它潜藏于人身及后天的知识与知觉中,本身没有蕴藏后天意义上的知识,但却知晓一切,阳明所谓“无知而无不知”。在体证到良知本体后,需再以此良知本体贯穿万事万物,符合良知本体则为善,不符合良知本体则去其不善使其转身归善。

与朱熹相比,阳明之格物致知说,正好相反。前者由外而内,后者由内而外。前者外求,后者内求。前者不自信而信他(信圣贤,信经典,信师父,信经验),后者充分相信自己并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前者由博返约,后者守约博施。前者繁复,后者简易。前者累死人,后者吓退人。前者只要努力就有一定收获,后者只要没到顶都是白费。前者被称为渐修之法,后者被认定为顿悟之门。

其实,法本无顿渐,人自有迷悟。其实,无论朱熹之渐修法门,还是阳明之顿悟法门,皆因人而设,不可因阳明顿法而鄙视朱熹渐门,有此见则见其分别心、欲速心作怪也。也不可因朱熹法门适合大众而否认阳明顿悟之不可能,如此则自小其心自视过低了。

心学呓语之二:本体与功用

明初大儒之一陈白沙,四十岁左右出山后,四方来学辐辏。白沙先生对来学弟子的要求之一,就是不因功名利禄而学,如违背此原则,则请走人。

虽然后世有评议白沙恐未真融通,但其做法实暗符心学深旨,已牵涉心学深层问题:本体与功用。

本体是根源,只有明白根源,才能更好应用。但是,本体与功用两者的关系处理问题,却难倒多数人。是先明本体再来致用,还是先设想好有何功用再去追求本体?这是关乎是否能明澈本体以及是否能真致大用的大问题。

就个人参学的粗浅体会而言,如真欲探寻本体,请勿一开始就设想好明澈本体后有何大用,而应放空自己,不仅无需设想功用问题,甚至连身心都需放开,一有身心执着,即不能契入本体,更被说满脑子想着如何应用这些身外的问题了。此时,大心公心尤为重要,无此而心,终究难入。

然而,在物质社会,对大多数人而言,让自己做一件毫无目的,也不知后事如何的事情,是

不可想象的。但这正是心学参修入门的关键门槛。深信则迈的过去,不信则退回庸常生活。

虽说不可先设定功用,但从历代圣贤言语中,我们还是可大致知晓,明澈本体后,功用自在其中,且其大用超乎日常想象。然而,我们却还是无法从一开始就设定具体功用,本体妙用随人随缘随机会有大差异。一设定功用,即落固执,即小用了。

阳明曾说:“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觉遂被沦埋。”明澈本体之后,就是做个看似与常人无异的明白人而已,貌似无知无觉,但随缘应用则威力彰显。但真不知者,则其言行举止,随性格随气血而作而已,无能自作主宰,所谓沦埋世俗也。

不求真本体,不显真功用,预设大功用,本体已隐匿。其中微妙,存乎心悟。

心学呓语之三:缘与愿

简而言之,人与他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缘与愿(或机与志)。

缘者,世界、他人与己之机缘也。有什么样的心性,就有什么样的友朋与境界相聚而来。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更多是因我而类聚,因我而群分。我的力量不可小看,我对他人的影响何其巨大,所以我的修身养性就显得异常重要。我心善,他心善;我心恶,他心恶。不可不慎!

愿者,我心所向也。遵循本心良知而想而行,勿自欺,勿欺人,则其志愿必坚固,必能践行。因其遵循本心而行,不杂私心人欲,所以他人必能同感同情,必也回馈以诚。如此为人,友朋必多。如此行事,帮忙必至。故此,愿者事之始,事者愿之成。发愿之初,已知其果,能不谨慎,能不遵循本心良知吗?

缘者由外而内也,愿者由内而外也。真修真行之人,随顺机缘而不全靠机缘,不忘初心而不固执自我,随愿而修,随愿而行,兼顾缘愿,不着缘愿而已。

心学呓语之四:命运与承受

人出生之前,秉天地之气而受孕生成,阴阳五行熔铸其身。阴阳激荡,五行生克,共同作用而成其先天之命。人出生后,外与天地人物关联,内则受欲望性情交相驱使,相互作用而成其后天之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又说,君子畏天命。自古君子大都崇信天命,但又精进不已,两者看似矛盾,其实两不相违。

不管先天之命,还是后天之命,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们生命的生发可能。普通人听闻自己命运时,或不信,或深信,或疑信参半。不信者,往往妄自尊大,人定胜天,发展至极端,则肆意掀翻天地,遗祸后世。深信者,则往往步步为限,将自身命运交与上苍,自暴自弃。疑信参半者,时而肆无忌惮,时而委身上苍,难于一以贯之。

以上诸见,在圣贤看来,皆非正见。圣贤之所以是圣贤,在于承认并承受自己的命运,并以此命运为基础,起修大道,绽放生命原本灿烂之花。孟子所谓“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正此。

坦然承认自己的命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不愿认命,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认命意味着放弃生命拓展的主动权。圣贤承认并承受上苍的安排,需要大自信大自足。自信者,相信自己能依命运而起修,能于有限中拓展无限。自足者,不怨不尤,即使坎坷一生,也满怀对上苍对世界的感恩,因为于六道中,此身最是难得。只要有此身心,则生命境界无限阔大,而且所有坎坷苦难,一转身即为精进之资粮。

老子说,自知者明。知何?知身知心,更知天命也。孔子则用五十年磨炼才深知天命。王阳明倍受苦难而至龙场,一时万念俱放,委身上苍,也可谓知天命也。但圣贤知天命而顺受其正,并在此基础上勇猛精进。孔子以天命为基,进一步参修,至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何等心胸,何等精进,让后学既敬且服。王阳明知天命顺天命而悟道,终成心学大家。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岂人类可知?知命顺命,与大道同顺逆。无怨无尤,认命受命,以命定起修,上苍不唯不害亦辅相之,是为吉人天相,其修学何可限量,其境界何其宽广!

心学呓语之五:甘贫乐道修行人

在古代,修行人往往让人肃然起敬。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人类共同的大道与根源,而主动放弃凡俗皆甘之若醴的幸福生活的特立独行的一群人。他们或儒,或道,或佛,或三教一体,或参习其他教派学问。除了部分自了汉外,他们在寻求大道后,多能反哺人间,让世人皆受其惠,而又不擅自居功。正因如此,修行所至之处,往往多有人提供方便,甚至真心供养。

但从修行人所修所行的效果及对凡俗的影响看,修行人也分邪正。所谓邪者,不仅指存心作恶者,还指发心本正其修其行却已入邪道者。前者易辨,后者难辨,甚至连修行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入邪路。所谓正者,无论原初发心,所修之法,所悟之道,所行之事,所发之言,都平和中正,一循常道,超越百姓日用而不离百姓日用,大德见之深觉其精妙,百姓见之只见其平常。

进入商业社会,“修行”一词如同“大师”一样,已成为商业运作的粉饰。虽说知行合一,事理无碍,但毕竟“修行”为向上一路,与满足现世现时享乐的商业逻辑终隔一层。修行与商业结合,即有所依有所系,即无法真正心无挂碍,如此而修至多算作炫耀独特的知识见解而已,难有证悟。

也有人说,商业社会压力大,修行人也需有正常人生活,谋利也属正常。此需细辨。孔夫子讲,如果为了生活,当个小官养家糊口就好,无需为了富贵当大官。因为当官易夺人志,一心盈利其实也如此。其实,权势财富本无所谓善恶,真碍修行者不在此,而在于人心也,人心易受气诱惑而入邪路也。大富大贵当前,有谁能不动心呢?无论三教,自古修行之人所以远富贵,正识得富贵之迷乱人心,遮障修行,故而以此为大戒。

自古修行之人,乐道甘贫,不是无能富贵,实为主动远离富贵,因为这是他们的本分。古时,

很少听说哪位修行人富甲天下,或权倾朝野;修行之人甘贫乐道实为常态。但今日,富贵的“修行人”比比皆是,他们自己会有意无意说,财富都无法聚集,谈何道术高深之类符合大众庸常欲望但远离大道的邪知邪见。人心阴盛,大道潜隐,我们只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依本分而行就好。

倘若有一天,你确信碰到了一个正道修行者,请珍惜这个缘分,亲近之,考察之,逐次升起大信心,愿闻正法,勤修正道,因为末法时代,正法已日益难闻了。

倘若有一天,你确信碰到了一位邪道修行者,也请珍惜这个缘分,依自己的能力,点化之或远离之,但请勿违心依附或为名利而依附之。

学习阳明心学个人心得收获

学习阳明心学个人心得收获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

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四、行动的力量-如何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至成。 只有把问题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即“立足于行”,在事上磨炼自己。 我们任何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也一样。在生命过程中也曾遭遇当时看似无解的难题,痛苦、绝望如影随形,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怎么办?我一遍遍的拷问自己。生活还要继续,问题必须解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程颢(1032~1085)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嘉祐年间举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有治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故“人与天地一物也”。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见陆王学派)的发轫者,他的“识仁”、“定性”,对后来的理学,尤其对陆王心学,影响很大。程颢的哲学专门著作不多,主要哲学代表作有他的学生吕大临所记关于“识仁”的一段语录。后人称《识仁篇》;他与张载讨论“定性”问题的《答横渠先生书》,后人称《定性书》。他的哲学思想多散见于语录、诗文中。明末徐必达将他与程颐的著作汇编为《二程全书》。今中华书局编为《二程集》出版。 程颐(1033~1107)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在游太学时,作《颜子所好何学论》,主管太学的胡瑗惊异其才。王安石当政时,未被起用,与兄程颢在洛阳讲学。司马光执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与修国子监条规。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其后,程颐因反对司马光的新党执政而被贬,任西京国子监守。不久削职,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程颐在被贬期间,完成著作《周易程氏传》。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隐居龙门,遣散门徒,不久病死于家。至南宋,追谥正公。在哲学上,程颐与程颢以“理”为最高范畴,以“理”为世界本原。程颐认为,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它在事物之中,又在事物之上。他认为,道即理,是形而上的,阴阳之气则是形而下的。离开阴阳就无道,但道不等于是阴阳,而是阴阳之所以然,“所以阴阳者,是道也”。他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以形而上之理为形而下之器存在的根据。他又从体用关系论证了理和事物的关系,认为理是“体”,而事物是“用”。程颐承认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万事万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他进一步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天地间只有一个理,这理是永恒长存的。这样,他就把事物的规律抽象化、

心得体会-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精品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金鑫 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近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 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他立志要当一名圣贤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屡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选司主事,又遭贬贵州,但是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会稽山下开荒种地,继续研究心学,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个人幼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或是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或是当一名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回归现实,平凡渐渐清晰。 记得一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接触采油工作,心中充满了好奇,时而自信满满的独自顶岗,取样、巡检、测电流样样不落;时而兴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骑着电瓶车在漆黑的井场上飞驰而过;时而思如泉涌,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奋笔疾书撰写通讯报道……当新鲜变为熟悉,热情化作冷淡,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执着和坚守。 于是,我执着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依旧是每天上班认真巡井;依旧是等班车时翻开《采油工》扫上两眼;依旧会在电脑前撰写修改通讯报道……我想,正是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让我能够以愉悦的心境在平静、平凡中体味着充实和快乐。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在贵州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但他仍坚持潜心研究儒学,并在山洞附近办学传经,困知勉行,坚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完善了心学体系,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厂培训中心为迎接油田公司采油工大赛而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训练。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2篇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一 在我求学生涯中,无论是历史课还是政治课,涉及王阳明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反面的。比如在政治历史课本中,王阳明是唯心主义思想家,而我们共产党员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再想到“存天理,去人欲”这种一听就极端的语句,我脑子里直接闪现出老师批判的言辞。因此,在我读《王阳明心学》这本书之前,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深信不疑,对阳明先生没有任何好的印象,更不会想到会花时间读什么阳明心学。 书中提倡的人生观我非常喜欢,“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到底如何做呢?就是修心,时刻保持良知在场,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做任何思想斗争,不用刻意用脑用心就能做出决断,文中的例子非常生动有趣:“看到一个美女,自然而然的喜欢,看到一个很脏的人,自然而然的厌恶”。 读完全书,就我自身而言启示有三: 01 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 就是让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正能量,立志干事,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

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出乐观豁达、无愧于心的人生态度。 02 端正自己的做事态度 现在工作方面任何付出都想得到回报,达不到心理预期就内心煎熬。当一个人凡事只是为良心而干,他就已经是“致良知”了,要学会接受不满意的结果。 03 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都喜欢给自己贴上了标签,达到了标签上的水平,就认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很少想到再进行提升和超越,其实那些所谓的不可能都是我们内心为自己设定的。 庆幸自己还年轻,未到而立就发现了这一点,我会努力去挑战,去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自己的光芒!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二

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中学教育学)二

第、由生素学学山(30考) 1、教积考健积是积第是生严考考() A、顺顺着 B、阶考着 C、由能是着 D、还补着 2、山中哪积积生生生() A、健素生生 B、山中生生 C、也也生生 D、考意生生 3、山山积第是教教生() A、是传哪 B、榜新 C、管教哪 D、朋朋 4、新教教教教新()几教着素最论教教生具哪教。 A、教掌是理是 B、受受是技能 C、是教是着方 D、情情情生是意意教 5、属这激形古一《中学》中积山中受至生() A、山中还扬 B、“预”“研”“孙”“摩” C、和教做山 D“扬长长首” 6、教参问问中可生积问问着方着需生() A、追和方 B、面临方 C、生一考成方 D、跟跟方 7、世世山中是即积两发生() A、山中教学新 B、山中新 C、山中民着新 D、山中新教新 8、中学学新这是()几学考教世积。 A、教心学新 B、生规学新 C、学校学新 D、物人学新 9、生考在在古作着具,青青在青青着需青生积教方古作生() A受山中古 B、考健健身古 C、教山要严古 D、一名古意名名古 10、CIPP考意山着考考积评评生() A、背背考意 B、输进考意 C、是教考意 D、世以考意 11、()这山中新中问问中新是哪生积、基受积问问着方。 A、和调方 B、问问方 C、教观方 D、教受方 12、物中积具德山着世世这20世严70在一,考中学物中中心()所创,正风这形形意风美。 A、柯物柯山 B、正班拉 C、皮皮皮 D、彼对?麦形麦物 13、是是衡受山哪积人是即教着需生() A、学生 B、能生 C、难生 D、这考生 14、把有正山中、小正问问意教这山中第和山中世着教教在具积这和山中世着小() A、而朗特能 B、传物道能 C、考再山中能 D、正是认教能 15、山新新积教教世着是可教生()能几和世着 A、铺铺着 B、直直着 C、螺螺着 D、问简着 16、《青青古作被能》积基受受至生() A、青青作儿心心受至 B、要是青青要严受至 C、要是青青教是是意尊受至 D、至无无受至 17、、正在积而是着需生() A、和协着 B、正具着 C、自着着 D、针学着 18、正是管教的教第是考考()几是 A、素素的教 B、山山的教 C、中着的教 D、是山的教 19、激形中中物中积着需受至生() A、疏健受至 B、要是是严山需人还教教受至 C、山中积第教着是由教着受至 D、和教做山受至 20、综教教是有着积而是着需生() A、着世着 B、综教着 C、自着着 D、教开着。 21、教教即有着需课着()几教几素 A、有有哪教 B、教教有有 C、中新教教教教 D、山教 22、中学学新积学能着需生() A、健素学能 B、考意学能 C、凝凝学能 D、生规学能。 23、教能山受正这是美形受人中心()新而积。 A、赞教赞 B、舒物舒 C、布布布 D、昆具是 24、山山教着积而是生() A、由由着 B、创创着 C、示规着 D、还两着 25、《中学》需人“中由学能”、“由不意而做”;新而“由做而由孙,至则则而由则”,属这()山中受至 A、教顺教学受至 B、巩巩着受至 C、和教做山受至 D、直教着受至 26、物中积而是着需生() A、教心着 B、在在着 C、教历着 D、还学学学着。 27、新而“坚新、还掌、还两、着方”四考山中方。新而新山中积山中着受至积这() A、物物物而 B、夸美在形 C、形形 D、班古 28、学考山中积着需面面具这是是教即教教学、拉拉学、逻逻、学方意文中能中新积是中着积掌能,首这中新学约积教生意问至这至一至需积。这这() A、教人山中正 B、和人山中正 C、世着山中正 D、哪山山中正 29、新教教积着需教正基基这() A、和人山中中着教正 B是教着问积中着教正 C、探问山中 D、新教掌能教正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儒学在两汉取得独尊地位之后,随着魏晋的思想流变,逐渐受到冷落。直到宋代,才逐渐确立了一个“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性命义理之学) 它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唐代三教融合与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在理学内部,又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争,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深沉博大,持敬穷理,一个超然峻拔,直指本心。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 首先,在内容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从根本而言,

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无论是程朱的“性即理”还是陆王的“心即理” 他们都是善的,都是宇宙中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即通过学习、教育及修养功夫“变化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再次,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无论是程朱的“体天理达诚” “学为圣人”,还是陆王的…明心见性”“致良知” 他们在实质目的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 “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明心”“复性”,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其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 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的分歧:程朱理学以“理”为本,是一个理本论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是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万物的主宰。“理”是整个世界的根据,未有天 地之先它已存在,天地塌陷之后它仍存在,它自身无生灭,却对万事万物的生灭运动起着主宰作用。“理”作为本体虽抽象却不空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理”的内在核心就是儒家伦理纲常。“理”的主宰地位也是为了证明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至上性、绝对性和永恒性。 陆王心学的根基是“心”其代表观点 是“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一》“心”所具之理并非单指外在的儒家伦理规范,而是人对这些规范的接受能力,即外在的伦理在人心中内化为道德自觉性的可能性,即“仁义礼智”之“四端”

教心学考试试题

教心学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2、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3、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4、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5、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 6、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7、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8、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二、填空题 9、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10、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11、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2、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13、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道美 14、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15、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依法执教 16、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取法乎上” 18、一个人作为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政治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19、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20、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一般良心 21、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 22、按照英国现代伦理学家罗斯的分法,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普遍的常识性的(理所当然的)义务,例如忠诚、赔偿、感恩等属于显见义务 23、人们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作到的事情就是义务 24、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25、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26、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的观点 27、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直觉作用 28、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心理健康功能 29、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0、教师仁慈的意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职业自由感、动机作用、榜样效应、心理健康功能

王阳明心学传习录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传习录读后 感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传习录》读书笔记《传习录》是“心学”的着作。作者王阳明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立德、立功、立言,写下着作《传习录》,传播“心学”精神,广为流传,传播中外,至今仍有络绎不绝的学者研读此着作,习读王阳明心学的奥妙。 我因选修《王阳明心学》一课而接触《传习录》,粗略读下来,对其中一部分名句印象深刻。在此谈谈我对这些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话提出了“人人可成为圣人”的道理。通常,人们总是认为圣人难得,圣人应该是有着特殊品格或能力的人,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成为圣人,期待着由那些少数的圣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不追求自身的修行。王阳明指出了这一观点的错误。人人可为圣人。圣人不是遥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圣人的追求,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和定位。同时,也表明了,圣人不是天生的,要想成为圣人,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如果后天不学习、不努力可能就埋没了,只有通过学习,思想得到提升,除去自身的陋习和错误的观念,才能成为圣人。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一直以来都有“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争论。荀子曰“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伪”,是后天人为教化的结果,而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即良心,认为“恶”是天性受到了私欲的蒙蔽。古往今来,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一直没有断过。当我在王阳明的《传习录》里看到“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这句话时,我觉得,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现实是“善”与“恶”共存于人心中,无法追究其起源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1.试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区别。 理学是一种既继承孔孟正宗(儒家),又贯通宇宙自然(道家)和人生命运(佛教),并以治理国家为目的的新儒学;广义的理学是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狭义的理学则专指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同点包括: 1.思想来源:二者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新儒学。 2.思想轮廓:二者同属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都认为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强调道德修养,以儒家的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从而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秩序。 3.地位作用:二者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者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道德品性、民族性格等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二者都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级,压制人的自然欲望,具有相同的消极作用。 不同点包括: 1.关于世界本原: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

“理在先,气在后”,即以客观精神(理)为本,为第一性,物质 世界(气)则是前者的表现、产物,属第二性,是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个人心中,心是惟一的实在,“宇宙便是吾心,吾 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 主义。 2.关于求“理”的方法: 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只有 通过“格物致知”、“即物而穷理”,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如“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 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通过向内体察,加强道德修养, 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3.作用和影响: 程朱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是,“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才能达到圣贤之道;认 为“人只有天理、人欲两途”,“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当 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就要“存天理,去人欲”。陆王心学重视“心”的作用,强调个体价值尊严,发掘自我,具有一定的思想解 放作用。

教师招聘考试教心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 (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 《论语》 B.《大学》 C.《学记》D . 《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 尔诺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 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 .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 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D 兴趣 15 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 生理性障碍 B 心理性障碍 C 存储性障碍 D 提取性障碍 16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A 广度 B 强度 C 时间 D 空间 17 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王阳明心学20句知识讲解

王阳明心学20句

王阳明心学20句 学王阳明,要牢牢记住一点: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20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1、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大意: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2、与朋友相处,懂得谦让很重要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3、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皮看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4、一点私心都不能留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大意: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感悟:克制自己,是为自己泛滥如河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坝,势必要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因为这时你整颗心都还是欲望主导的,只是潜伏了下来。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5、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药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从我做起。 记得刚开始读书会的时候,很多书友都在说这书有难度,读不懂。经过这一个半月学习,不知道大家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入些?整本书看下来,在后记中,度阴山老师说自己只是将阳明心学的体系昭示了天下,这也让我们更直观的学习四句教。 我感悟最深的是无我与责己。据我的理解,人的一生可与两种人为友:一是自己,一是他人。以己为友,你可以自知、自省,但同时你又很难做到言行统一,所以必须严以律己;以人为友,可以悦心、交流,但不同的人毕竟有不同之处,不能强求一致,所以要宽以待人。 生活中和丈夫闹一点矛盾、工作上和领导产生点分歧,我们总是觉得迷茫、痛苦、没有方向。我们常以为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是别人做得不够好:丈夫不够体贴周到、领导太过吹毛求疵,因此生活才总是磕磕绊绊。我们常把这一切痛苦的根源归咎于别人。其实,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换一种和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对外界柔和一些,对自己宽容一些。 可怕的事,很多人无法放下“执着”,无法真正做到柔和地对待这个世界,以强对强往往导致两败俱伤。“我”往往是人性最大的弱点,过于自我的执着常让人迷失、令人痛苦,因此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其实,人的心灵和思绪都可以挣脱这种束缚,摆脱自我的牢笼,达到一种无我、忘我的自在境界。 当你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当你对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视角开始有了转变,你的心情就会发生变化,你给周围人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一个身上充满正能量的人往往会影响身边的人,给他们也带去正能量。当这一切因为你自己的变化和自我的柔和而形成一个新的十分舒适的生活空间的时候,这种自在舒心的生活就会随之而来,就如春风里惬意的生活和安逸的身心,超脱而自然。 生活的美好永远不是与别人攀比中比较得来的,而是对自己内在的求索不断地发现找到的,与他人相比你看到的只能是别人装饰下的美好生活,与自己心灵的共修才会发现真正美好的心境。 人的一生如大海中的一艘远轮,在人生旅途长河中,肯定会遇到顺心的、不顺心的人和事,如果每个人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都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发现他人出现差错时,能以一种诚恳、真实、宽容的心劝告、指正他人,我想当事人一定会感激不尽,如果发现他人出现问题时,以指桑骂槐、横加指责的态度教训他人,我想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任何人出现差错时,不能推卸责任,应勇于承担责任;应诚恳接受他人批评、指正,知错即改。

中职三年级期末试题

康南中学中职20XX级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期末测试 教心学、申论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教心学100分、申论50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教心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勒图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 21.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2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23.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2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A.注意 B.需要 C.动机D.兴趣 2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 26.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28.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29.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30.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31.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32、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33、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修身修心)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修身修心)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1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做人要“诚”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2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1000字精选优秀作文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1000字 最近读了一本书《王阳明心学》,与这本书的结缘是办公室里一位同事在听《王阳明心学》的广播,从讲解人娓娓道来的话语中给我一种静心的深邃,于是问她是什么内容?她告诉我是《王阳明心学》,并说家里有这本书愿意拿给我看,于是她第二天就把自己刚买的还没有拆封的这本书拿给我看。 对于这种慷慨我怎能不好好读呢?对于心学的书,我刚开始的感觉是内容深奥,理论性强,看不明白,但是拿到书籍从王阳明出生讲起,文中语言浅显易懂,有些传奇的特色深深吸引了我。如,他出生时祖母梦见一群五彩祥云浩浩荡荡而来,为首的神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降落在王家门前,把婴儿交给了他的祖母,之后王阳明便哇哇坠地。于是,给他取名王云,正因为这个名字他到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后来改名为“守仁”。奇妙的是,改名当天居然开口说话了,而且不鸣则起,一鸣惊人。不但日常用语对答如流,而且《四书五经》中的圣言一口气都给背了出来。 王阳明从小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上学时逃课。经过老爸的多次训斥和老师的多次教育后,仍然恶习不改,天天只想着玩儿。正当大人们对这个问题少年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彻底改变了王守仁。这件事情对我印象很深。 有一天,守仁又翘课了,在市场上瞎溜达,看见一个小孩儿在卖鸟,就凑过去问价钱,可问完价钱,掏掏口袋却不够数。守仁眼珠一转,就让那小孩儿先把鸟给他,回头再送钱过来。那小孩儿可不傻,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守仁同学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伸手就要去抢。那小孩儿也不甘示弱,马上跟他比画。就在这时候,一个算命先生从他们身边经过,无意间瞥了王守仁一眼,忽然停住了脚步。此人精通麻衣神相,当他看到王守仁的相貌时,心里马上跳出一个念头:此子他日大贵,当建非常功名。 算命先生当即把鸟买下,送给了守仁,然后慈爱地抚摸他的脸,意味深长地说了几句话:“小朋友,记住我下面的话——日后,当你的胡须长到领口时,你就入了圣境;当胡须长至丹田,你就结了圣胎;当胡须长到丹田以下,你就结成圣果,功德圆满了。” 临走之前,算命先生又叮嘱了一句,他说:“小朋友,你一定要读书自爱,我所说的话,将来必定应验!”就是最后这句话,把守仁同学从一个问题少年彻底变成了三好学生。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仅对这个算命先生一种佩服,年年做教育的我是否年年有这样的智慧?我也总是高呼赏识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但是也曾经有多时我忽略了对学生入心的教育。这几天内心澎湃和不安…… 于是,我走进教室,重新“认识”耿文轩、马子涵、崔展源……对经常完不成作业是耿文轩不再“威逼”,如果他哪天作业按时完成了就大加表扬,每周的“阅读存折”“日记”每周也检查,如果完不成了就告诉他,这次完不成就算了这周之内如果能把这些作业都完成了,我就给你三朵小红花。慢慢地,他每天晚上的作业开始做了,虽然字迹还是潦草,错字还有很多,但是我知道,他已经用心了,有一周的“阅读存折”不知是因为没有带回家,还是丢了,居然填写在了纸上。交上来时他没有写名字,但是我看出是他的字迹,毫不犹豫地给他了三颗“星”,还有马子涵、崔展源、袁浩东,语文课上我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