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7节,首尾两节呼应,总体概括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二至六节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活泼可爱、成熟丰收、多姿多彩的特点。诗歌语言活泼,想象奇特,拟人手法贯穿始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可谓为儿童量身定做的一曲秋的赞歌。

设计理念:

“用诗的方式教学诗歌”。关于课文,在文字理解上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以为教学的重点放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上,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诗趣、情趣和童趣;教学方法则以诵读品味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整体的阅读感悟中适度拓展和表达运用,在扎实有效的“学语习文”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重的受益。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组词导入

师:今天我们聊聊秋天的话题。首先我们用“秋”来组个词。

预设答案:秋天秋风秋雨秋收

师再启发诱导:秋天的景色叫——秋色

秋天的风光叫——秋光

对秋天的怀念叫——秋思

秋天的果实叫——秋实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首诗就是描写了秋风、秋实、秋光、秋思,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走进秋天,好好的品读一番。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秋风的调皮可爱。

导入: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都去过哪些地方,他们在那儿干什么?请同学们读第二节诗,读后请填空。

秋风来到,在那里。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说说这一节诗歌里,你觉得那些文字最出彩?为什么?

预设答案:打滚、奔跑、抓一把、轻轻涂掉

师:讨论一下好在哪里?

预设: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秋风当成一个孩子来写,让我们感觉秋

风好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

师小结:“打滚”、“奔跑”、“轻轻涂掉”这些词原本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作者却用它们来描写秋风,这样一来就把虚的东西写实了,把静止的东西写活了。这就是动词拟人化的作用。读着这些句子似乎秋风也有了可爱的个性,让我们忍不住产生了对秋风的喜爱之情。拟人化的动词让描写秋风的文字有了鲜活的生命活力,这就是拟人修辞手法的魔力。

下面,让我们学着诗人王宜振的样子,用拟人化的动词写一写秋风吗?

秋风飘到,在那里。

预设答案:秋风飘到草地上,在那里给小草染发。秋风飘到枫林里,给枫林披上一袭红艳艳的长袍等等。

三、自学第三节。

导入:秋风姑娘吹一口气,秋天向我们呈上丰收的果实(指板书——秋实)。让我们跟着秋姑娘的脚步,走进田野,走进果园,去看一看,闻一闻吧!

1、调动脸上的表情,用美妙的声音朗读3——5节。

2、圈出你认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词语。然后在旁边批注上从这个词语你感受到什么。

3、交流。

预设:

(1)富含生命活力的词语。“嚷着”、“举着”、“穿红袄”、“披

紫袍”“红着脸”。

(2)“嚷着”写出了苹果和葡萄的惹人怜爱的感觉。“穿红袄”、“披紫袍”写出了果园丰收的景象,也蕴藏着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再次带着表情感情朗读。

5、学着写一节秋天的果实的诗歌,用上拟人手法。

四、自读秋光一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导入,同学们用诗人的眼睛,用诗人的心灵把秋天的果实尝得有滋有味。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田野。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秋光吧!

1、默读第六节。说说你碰到的难题是什么?

预设:为什么说田野是井井有条的?“为什么说秋风如果柔韧的梳子”?为什么说汗珠还“闪耀”?

2、引导启发

(1)柔韧的词典上的意思。

(2)师讲解:秋风不知疲倦的轻轻吹拂,不停止地吹,昨天轻轻吹,今天柔柔地吹,明天轻轻地吹,后天还要继续柔柔的吹,吹来吹去,把果实吹熟了,把庄稼也吹熟了,所以说秋风很柔韧。

(3)说说井井有条的词典上的意思。

(4)再看幻灯片,说说田野里的庄稼果实所长的空间位置,感受田野的井井有条。然后说说你曾看到过那些地方也有井井有条的感觉。(5)发亮的汗珠是谁流下的?从“闪耀”一词里你能体会庄稼收获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吗?(虽然辛苦,却又幸福而自豪。)

(6)小结:诗歌里的文字之所以富含生命活力,那是因为蕴含了作

者的一片深情,我们读诗就是要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声。

五、学习秋思。

导入:作者把对秋天的千般情,万般爱,都写进了最后一节里,那就是秋天的思绪——秋思。那么是什么东西才可以承载作者的秋思呢?

1、读第七节,划出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一句话。

预设:拣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秋天会永远向我们微笑。

2、再从这句话里找一找最能浓缩作者情思的一个词。

预设:珍藏

3、比较珍藏和收藏的异同。

从情感上说,珍藏含有收藏人非常珍惜,非常喜爱,视为宝贵的意味。而收藏,只含有保存,保管的意思,没有更多的情感在里边。

4、作者珍藏的是什么?(黄叶)为什么珍藏黄叶?

因为黄叶是秋天的象征。

5、从作者珍藏黄叶你悟出了什么?

师小结: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美丽的黄叶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依恋。

六、回归全文。

秋天里,更红更娇的秋阳,调皮可爱的秋风,累累的果实,美丽的秋光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意盎然的图画,让我们一起再次欣赏这美

丽的图画吧。请大家站起来朗诵这首诗歌。

七、作业布置:

1、读一读王宜振的其它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用拟人的手法写一首关于春天或其他季节的诗歌。

板书设计:

成熟喜悦

秋天

多彩收获

秋天 教案教学设计

秋天教案教学设计 3、通过听读训练,想象画面,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初步培养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能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 1、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有哪些季节呢? 2、刘老师从大自然中拍了几幅图,请你来猜猜是什么季节的。课件展示春、夏、冬的图片。

3、少了哪个季节?(秋天)请你来设计一幅秋天的图画。 4、有位小作者用文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画,我们赶快去看看,他的图画里都有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不漏字,不加字,不读错字。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词或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举手请教老师。 2、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课文里的生字、词语都想跟你们交朋友呢!瞧,它们来了。大屏幕出示。请小朋友们跟他们打个招呼,认识认识。比一比谁认识的朋友最多。(自由读抽读全班读)你发现了什么?

过渡语:交上了这么多可爱的好朋友,词语们蹦蹦跳跳地回到课文的怀抱中去了。我们赶快跟上去,来看看小作者的这幅秋天的图画里到底都有些什么景物呢? 3、生说景物,师贴相应的图片。(埋下伏笔) 三、情趣交融,诵中品悟 1、在这些美丽的景物当中,你最喜欢什么呢? 景物美,文字更美。到课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景物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美美地读上几遍。 2、谁愿意把句子读给大家听,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发现?(以学定教)

(一)品悟写蓝天白云的段落。 (1)你喜欢它的什么?它能让你想到什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你有多喜欢。 (2)欣赏蓝天白云图片,说一说:看着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当你用许多语言都无法表达心中感受的时候,其实只要用两个字就够了:那么 (3)练习朗读句子。 (二)品悟落叶的段落

2021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乐高教育以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自然的爱好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布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往探究知识的奥秘。以下是 ___精心的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乐高活动:灵活的小车 执教者朱翔 活动目标: 1、掌握方向盘、操纵杆的概念,拼搭能灵活转弯的小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设计、改造小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乐高一盒,搭建好的小车,马路路线图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放音乐《小汽车》)(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开小汽车形式入场,开到指定位置)“到站啦!我们找个位置站站好” “刚刚我们玩了开小车的游戏,正好前两天,我们也用乐高玩具也搭建了一辆小汽车呢,看,我们面前有一条宽宽的马路。让我们拿起小车,来玩一玩吧” (放音乐《小汽车》)(事先交代不同方向的小朋友往哪个方向开)(玩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 “把小车放在这里,请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幼儿在垫子上做好) 刚在我们玩得真开心,不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啊?---撞车了,太挤了 很多小朋友的车挤在了一起,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我们发现两车要相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某某小朋友你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不能避让开,提出要求,车轮不能离开地面。) “小车只能往前走,不能拐弯”“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的小车拐弯吗?” 二、出示小车,引入方向盘和操纵杆的概念 “我这有一辆车,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转动 “在这个小车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哦,想不想知道?”---想 “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看明白没有?你们说说看”----方向盘转动,带动操纵杆车轮转动 “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是什么连接的”---轴“这根轴就是操纵杆。” “这就是小车能够拐弯的秘密,老师的小车就是有了方向盘、操纵杆。当我转动方向盘的时候,车轮就跟着。。。” 三、展示PPT分解图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7~108页。 【教学要求】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积是多少? 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学习梯等式的书写格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5、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3、5、6题 第二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110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脱式计算,并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脱式计算,并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完整版)2017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新苏教版)

2017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新苏教版) 第1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内容:P27例1及“练一练”,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出示以下题目:

(1)直接写出得数。 2×3= 205×3= 25×2= 70×5= 50×3= 25×2= (2)用竖式计算:26×47= 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1。 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读题得出: (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 (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 (1)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128×16= (2)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小组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提问:先算什么?(先算128×6)再算什么?(再算128×10)最后算什么?(6个128与10个128的和)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算式: 28 × 6 768 28 2048 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用竖式计算时,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要对齐。 3总结算法。 (1)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步骤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秋天》ppt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初步背诵课文。 5.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是在拼音生字的学习上还有一定不足,在理解课文主旨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在课文朗读上还欠缺,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秋天景色众多,但作者所选的景色都很有代表性,学生对树叶、天气这些常见的景物都有一定得了解,他们也能感知季节的变化,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重点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自然段。 2.会写4个生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2.引入新课《秋天》。 活动2【讲授】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 4.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4个词语。 (2)教师引导开火车读。 (3)小老师带读。

(4)指导学生认识“人”偏旁。 (5)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组织学生游戏。 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活动3【讲授】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 2.引导学生看图第2个自然段引问。 (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 (2)大雁是怎样飞的? (3)理解“一会儿”。 (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 (5)指导学生朗读。 3.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

乐高教学设计

教会小朋友认识建筑房子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林水祺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秋天教学设计初稿

《秋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来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多媒体出示秋天

的图片) 二、学生回忆和秋天相关的诗句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 四、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听语气,节奏,字词的读音。 五、跨越障碍,多媒体出示字词。 六、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看看谁读的好。 七、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 音的把握;准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八、研读与赏析(一)农家丰收图 去掉第一节诗中的修饰语,比较阅读,体味修饰语的妙处: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之旋转木马

马,调试程序,不断优 化。 学生分组活动和电机结构;常用测量工具准备。 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思考与分析 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和演示所设计的机器人旋转木马,让学生自己反思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程序控制结构的理解;通过采取老师和同学提问,小组成员答辩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科学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源及 环境师:同学们,布置给大家的任务都完成 了没有? 老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按照ppt 上面所列的问题,准备5分钟的发言, 待会儿依次上台来,讲解你们所设计的 系统,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 在学生演示完后,针对演示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进行提问。 在所有的小组完成了讲解和演示之后, 老师要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大家都完成 得非常出色! 生:都完成了! 学生分小组,依次上台 讲解,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其他 小组同学给予掌声鼓 励。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回 答老师的疑问。 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答 疑 学生鼓掌 通过设置小组 成员上台讲解 和演示的活动, 让学生进行充 分的反思和总 结。 通过设置老师 提问和学生提 问的环节,让师 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思维的 碰撞,进一步促 进学生的反思。 老师通过在课 堂上肯定学生 的表现,进一步 激发学生课后 自主开展学习 的热情。 学生通过填写 课堂评价表,完 成对自己,以及 组员的评价,对 整堂课的表现 进行量化评价。 制作好 ppt课 件 演示的 同学和 其他小 组同学 都围在 旋转木 马两 旁,营 造一个 良好的 互动氛 围。 提前设 计好学 生的量 化评价 表。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2017年用

一升和毫升 认识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学会用升为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 2.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观察、比较容量的多少和感受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并培养估计容量的初步意识和简单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容量相升,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容量的含义和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容量含义和容量单位升的空间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和两个冷水壶,两种玻璃杯各若干个,完全相同的纸杯若干个,1升的量杯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实验用的染色的水。 2.每个小组准备1升的量杯,一个比1升大(2?3升)的容器,若干个相同的纸杯;实验用的染色的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容量 1.问题引人。 引导:暑假很快过去了,我们又回到校园一起生活、学习。暑假天气真热,同学们每天都要喝好多水,你一天大约喝几杯水呢?大家来说一说。 想一想,喝水的杯数多喝的水就一定就多吗?请同学们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指出:杯子有大有小,盛的水就有多有少。大杯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小杯盛的水少,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 引导:你发现老师刚才用了一个什么词儿?(板书:容量)让学生—起说两遍:容量。 那究竟什么是容量?容量的大小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内容——认识升。(板书课题) 2.情境感悟。 (1)初步体验。 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说明像这样能盛水的杯子、水壶、瓶子、锅等都是容器。(板书:容器)让学生说两遍:容器。 比较:比较这两个玻璃杯,哪个能盛的水多,谁的容量大?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这个大杯子能盛的水多,大杯子的容量就比较大;小杯子能盛的水少,小杯子的容量就小。 (2)比较感悟。 出示两个直观上大小差不多、容量有大小的冷水壶。 引导:同学们看一看,你认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呢?(让多个同学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 结合交流出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①把两个冷水壶装满水,倒在同样大的杯子里,比较哪个冷水壶里倒出的水杯数多。 ②把其中一个冷水壶倒满,再倒入另一个冷水壶,根据结果比出哪个容量大一些。 演示:先把一个冷水壶倒满水,再往另一个冷水壶里倒,看哪个能盛的水多。 提问:哪个冷水壶容量大?为什么? 追问:如果把这个冷水壶和杯子比,哪个容量大、哪个容量小? 你觉得说冷水壶的容量大、杯子的容量小,是说什么的大小?(它能盛水的多和少,就是杯子、冷水壶里面的大小)

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下册)教案

2015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下)教案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1《秋天》教案设计

1 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习笔画“横勾”和偏旁“木、口、人”。(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 3.通过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指导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观察大自然的 兴趣,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和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和气体有关系,“汽”和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 ) ( )水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

2020新教材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2 鱼类 3 鸟类 4 哺乳类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5 运动与位置 6 不同的运动 7 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9 弹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2 点亮小灯泡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电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16 常见的岩石 17 认识矿物 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 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观看视频,回 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 方面入手,让学 生知道动物的种 类很多,应该进 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小组内确定标 准给动物分类 给动物分类需要 一定标准。按不 同标准会有不同 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教案苏教版 【篇一:2016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6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升和毫升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简单周期 三、观察物体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运动与身体变化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可能性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八、垂线与平行线 ●怎样滚得远 九、整理与复习 附录混合运算 11.11.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 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 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 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 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 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 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 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 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 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 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第2课时: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部编版一年级《秋天》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秋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树”等10个生字和人字头、口字旁、木字旁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和儿化音,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一)听儿歌猜季节 1、PPT出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这是哪个季节呀? 2、PPT出示:“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这又是哪个季节? (二)初步感知秋天变化 1、当我们看到红叶满天的时候,就知道秋天来了。那么,你还

从哪些知道秋天来了? 预设: (1)秋天我们的衣服穿得多了。 (2)树叶都黄了。 (3)天好蓝。 2、同学真了不起,这么会观察秋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课文吧! 3、 二、认识课文、初读课文、多样识字。 (一)认识课文 《秋天》是课题,下面是课文内容,那么,双横线里面是什么呀? 田字格里呢? (二)初读课文 1、认识了课文,再来看老师写课题。(板书:1、秋天)“秋”是一个生字,但是我们可以拆开来看,左边是一个“禾”,右边是一个“火”,“禾”“火”在一起就是“秋”。再写个“1”,表示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谁来读读课题呀? 2、指名生读课题、齐读课题。 (三)多样识字 1、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第一封信。(PPT出示:请小朋友们圈出

双横线里的生字,再读准生字的音哟!)拿起笔,在文中圈出来吧! (1)读双横线中的字。 (2)开火车读。 (3)齐读。 2、认识偏旁部首。 (1)PPT出示:会个(人字头) 你发现了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它们呢? (2)PPT出示:叶(口字旁) (3)PPT出示:树(木字旁) 3、儿化音和“一”的变调 PPT出示:凉了黄了来了叶子那么 (1)你发现了什么?(轻声) (2)指名生读、齐读。 PPT出示:凉了——天气凉了 黄了——树叶黄了 来了——秋天来了 叶子——一片片叶子 那么——那么蓝那么高 (3)指名读、齐读,师示范读。 PPT出示:一群一片片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你发现了什么?(都有“一”字) (4)师示范读儿化音,指名生读、齐读。

1《秋天》教学设计

1、秋天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

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数学 四 年 级 上 册 教 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

2015年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 一、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5、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2、背诵课文。 四、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2.秋天树叶的实物。 3.大雁图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过渡: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