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试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试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摘要:形式作为美和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从而揭示与开显出艺术与美的存在。它不是美学和文艺学的一般概念,而是关系到审美活动和艺术本体意义上的概念。本文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两个层面中,从艺术形式的概念和思想在西方和中方的历史形态出发,归纳并阐释艺术形式的基本逻辑,并从形式和艺术相关联的各个方面阐述艺术形式对于艺术审美活动的意义作出总结。

关键词:形式艺术本性意义关联

什么是美和艺术?他们的本体存在怎么样?在人类的追问中,都无法离开对形式层面的探索和认识。形式又具有如何的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

在一般的审美活动中,艺术作品一般被表现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这是因为人类思维通常将一个完整的客观事物在观念中区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面对主观的精神对象同样如此。对艺术过程来说,一般人们把结构、预言中介、体裁等看作室与艺术作品的内容要素,即题材、主题、人物、环境相对应的形式传达因素。而事实上,形式不仅是反映的事件或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物质外表,也是这些内容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因此,艺术的形式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艺术家精神的物质外表,而是类表达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特有的活动方式,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本体的意义。

多年以来,国内学界,尤其是美学、文艺理论界多从哲学的意义上界定艺术的所谓与“内容”相关的“形式”,认为艺术品的形式总是与一定的内容紧密联系着,并从一般哲学意义上推导出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性质和状貌的观点,因此,为某种本质的内容找到恰当的反映形式是艺术唯一正确的出路。从这一观点出发,形式常常被规定为美和艺术的组成要素,或被单纯地规定为操作技术,甚至被贬抑为无足轻重的附庸、外表或包装..。所谓“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常常是多年来教师分析艺术作品的不二法宝,以这种理论模式进行批评的文章成为不可移易的典范。至今出版的各种美学与文学概论教材亦没有完全离开这一理论模式。

近20年来,随着现当代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理论及方法的引入,国内文论界又涌动着一股逆向的思潮:将形式规定为美和艺术的本质或本体所在。问题不在于艺术有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层面,也不在于谁决定谁,而在于形式在艺术这一人类精神创造成果的整体存在中处于怎样的状态,对它的理论描述如何才能恰当地进行,以期提供对艺术审美与鉴赏的合理认识。

形式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变化。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美学与格式塔心美学等的产生。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后现代:形式的解构。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

等。

以上从西方时代的发展上阐述了艺术形式的概念和逻辑的发展,可以看出形式的问题一直是重要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该问题关涉到与形式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关系及其问题揭示了形式美的一些重要方面,对它们的梳理无疑会有助于深化对形式美及其关联的认识。关于艺术形式的研究贯穿着两个主题,一是关于形式的审美规律,二是历史与形式的美学关系。这两个主题内在地包涵了处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类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把握己生存的特殊性质。因此,这种理解的逻辑必然导致对把握方式作本体性的上升与思索。在人类用审美的方式把握自己生存的时候,也就是从事艺术创造与欣赏的审美感性活动时,首先必须知觉和领悟的就是形式,并且以某种个人风格化的艺术形式为终结。所以,形式必然成为人们用理性考察人类审美方式的核心与基点。

形式是美与艺术的内在的表征方式,它与艺术本性发生着深刻的关联,从而揭示与开显出艺术与美的存在。从形式美的思想历程以及关联形式的各个方面来看,形式对艺术的规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是异常复杂的。

从符号学的观点看,人类审美的艺术活动作为符号系统,是艺术家和欣赏者组合、构建和激活某种符号的过程,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包含不同构成要素的符号形式,它是一个由能指的表达层面和所指的内容层面构成的统一体。在这里,能指形式并不是仅仅为传达内容而设定的可感知的物理事实,它与其特有的所指的精神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双面体”(索绪尔语)。因此,在符号学的意义上,艺术形式并不是单纯的“形式”,而是一个积淀着内容意味的统一整体。在整个审美活动过程中,艺术家从其生活感受和心理需要出发而创作艺术品,以及欣赏者融合自己的体验对作为形式整体的作品的欣赏,二者始终需考虑的就是如何对符号形式进行组合、构建和理解、领悟,单纯的内容显然不是艺术,不具备审美性质。更进一步说,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严格地对应,形式为内容服务不是艺术品的特性,而恰恰是科学理性的结果。艺术审美的特性就在于它是人类自身创造的符号形式而非给定物的被动影像,所以,在艺术符号中,能指与所指不一定一一对应,能指形式的可感性、丰富性、多层次性增加了欣赏感受的难度,为探索其所指意味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正是艺术审美的魅力之所在。

概言之,形式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人类审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本体存在的意义。审美感受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受、组合、构建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及精神意味的传达始终是伴随着艺术家和审美者对形式的构建活动来进行的,其成果也必须是某种精神形态的鲜明可感的物化形态,或者称其为“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情感的形式”(苏珊·朗格)、抑或为符号学意义上的“艺术符号”。总之,没有形式以及艺术家对形式的创造性掌握,就没有审美活动,或者其符号的建构是非审美的。真正美的艺术离不开这种形式,这对于许多艺术来说也是如此。只是在于随着艺术的变迁,关于什么是形式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而不一定就是真正地完全取消形式。当然,关于形式究竟是如何与艺术本性发生关联进而揭示艺术本性,存在着巨大的解释空间。无疑,形式为人们带来了情感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享受。

参考文献:[1][意]克罗齐:《美学的历史》,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2][德]谢林:《艺术哲学》(上),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3]赵宪章主编:《西方形式美学——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论文:试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姓名:程俊

学号:20070910202

班级:2007级建筑学二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