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汉语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浅谈歧义句的产生与消除

摘要:歧义现象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存在的重要的语言现象。它产生的根

源是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本文就歧义产生的语言内部因素,从语音、句法、语义、语用方面论述产生歧义的原因,从词语、语序、变换句式、语音、标点等方面找出消除歧义的办法。

关键词:歧义句;语音歧义;句法歧义;语义歧义;语用歧义

Abstract: Ambiguity phenomenon is an important language phenomenon that exists in many languages, including Chinese. It is caused by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complication of objective and the limitation of language expressing styles.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ound the language interior factors which cause the ambiguity from four aspects :the pronunciation ,the syntax ,the semantics ,the language analyzes ,and find out a way of eliminating the ambiguity from the aspects of word and expressions, word order, transformation sentence type ,pronunciation ,punctuation and so on .

Keywords: ambiguity; speech ambiguity; sentence construction ambiguity; semantic ambiguity; the language uses an ambiguity

歧义作为一种普遍语言现象,很早之前就引起了广大语言学者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他认为有时一个句子有两种或更多种的含义,它产生的原因有:同音字、多义字、形式和表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运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化了由于结构层次不同产生的歧义。乔姆斯基在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中提到一种语法的精当性,在于其解释歧义的能力。他运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转换解释了描写语言学派不能解释的由于内部语义关系不同而导致的歧义问题。除了生成语法外,格语法、蒙太古语法都很注重研究歧义。

在国内,赵元任先生是我国最早研究歧义现象的学者,他用英语写成发表了《汉语的歧义问题》(1959年),对歧义的界定、分类、成因、分化、消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没及时译成汉语,在国内的影响不大。朱德熙先生在总结国内外的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句法结构》一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相关理论,成功地分化了歧义实例“咬死了猎人的狗”①和“屋里摆着酒席”。还有他的《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1980年)阐述了分化歧义的四种方法:组成成分的词类、层次结构、显性语法关系、隐性语法关系②,奠定了语法歧义研究的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汉语的歧义现象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发表了数百篇研究性论文,也找到一些新的角度研究歧义问题,如:朱德熙先生的“歧义指数”、沈家煊先生的“语义的不确定性”、李峰先生的“假歧义”、冯志伟先生的“潜在歧义论”、龙庆学先生的“相对歧义度”和“绝对歧义度”等等。

随着西方语言学的传入,汉语研究手段逐步完善,在近三十年取得重大突破。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方法上以个案研究为主,歧义例句大都同一类型,缺少宏观的考察;还有语言学界对多义、歧义、歧解没有达成共识,在有关歧义的很多方面产生了不同的见解。

歧义是指一个语法单位或语法结构具有“不相同的”或“不一致的”意义,即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③,且其中不同的意义都是合乎语法和逻辑的。语言中为何会存在这种歧义现象呢?语言学是一种反映内容与形式相关的符号学,而语言符号系统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我们所用来表达的客观事实是无穷无尽的,且它们还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

以有限的符号来表达无限的意义,必然会出现一形多义的现象,由上面所述可得:歧义现象产生的客观根源是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同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即歧义是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之间的矛盾。就汉语而言,它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表达不同的语法关系主要靠词的排列顺序和虚词的应用,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歧义现象更普遍。

汉语表达中的歧义现象广泛的存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许多麻烦,乃至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本文在借鉴前贤学者的基础上,仔细探求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这些原因找出消除的办法,尽量消除消极歧义句,以确保我们的言语交际准确无误地进行。

一歧义产生的原因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客观存在的复杂的现象,有时存在于口语中,有时存在于书面语中,给说话者和听话者、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带来巨大的障碍。因此从语言交流的效果来说,应该做到表意明确,避免歧义。本文就句子这级语言单位中的歧义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句子是独立的,并且其他级别的语言单位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歧义句复杂多样,它的产生与语音、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本文就语音层面、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的原因展开讨论。

(一)由于语音层面上的原因引起的歧义现象

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各种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④。它是人们口语交际的物质载体,人们通过语音相互理解彼此要传达的言语意义。当语音所承载的言语信息量不能完整地传达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时,就会使听话者根据现有的语音理解出另一种含义,这就是语音歧义。造成语音歧义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同音词,多音字,轻重音,停顿,方言与普通话差异等。

1、同音词的存在构成的口语歧义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词,它们只是同音,字形不同且承载的意义也不同,因而使同一个语音形式与多个异形异义的词形成一对多的关系。但在口语中,人们只能通过语音和它所存在的语言环境来判断它所代表的意义,如果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难以确定语音所代表的具体的词形和词义,这时就会产生歧义,这类歧义只见于口语中。例如:

(1)你们车间生产的这些产品quán bù合格。(全部/全不)

(2)你经常饮用这种饮料会zhì bìng的。(治病/致病)

(3)码头上,停靠着一艘yóu chuán。(游船/油船/邮船)离开了大场景,我们可以根据语音写出几个意义不同的词,“quán bù”可以写成“全部”或“全不”,“zhì bìng”可以写成“治病”或“致病”,“yóu chuán”可以写成“游船”或“邮船”或“油船”。根据这些不同字形我们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理解,造成歧义。尤其是例(2)中的“致病”和“治病”,是语音相同而意义截然相反的两个词,如果说话者和听话者不是指的同一个词,就会造成误会。

2、多音字的存在构成的书面语歧义

多音字是同形不同音不同义的字,在口语中完全可以通过语音来确定它的意义,就不会产生歧义。而在书面语中,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字形,也可以根据语法、语用和逻辑关系来判断它的意义,但在一些特别的语境中,这个办法也是行不通的。例如:(4)衣服的这地方没缝。

(5)这支柳枝怎么会这么长。

(6)你刚来可能不知道,张队长有点难处。

例(4)中的“缝”可以读作“f?ng”表示“缝补”的意思,又可读作“fang”表示“缝隙”的意思。“缝”字放在具体的语境(4)中,就产生两种理解:前者为“这件衣服破了的地方没有缝补好”;后者为“这件衣服应该有道缝隙,而实际上没有”。例(5)中的“长”可以读为“cháng”或“zhǎng”,表示“长度”或“生长”,例(5)可以理解为:“这支柳枝特别的长”,或“这支柳枝长的形状很怪异”。例(6)中的“处”字可读为“chǔ”或“chù”分别表示“相处”或“困难”的意思,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为:“张队长脾气有点古怪,不好和他处关系”,或者理解为“张队长有一些困难”。

《法制日报》曾经刊登过因为一个“还”字引起了一场官司:“还欠款13000元”,债务人说他是已还上13000元的欠款,债权人则说还欠他13000元。两人争执不下,最后把难题推给法官。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避免这种误会。

3、由于轻重音不同引起的歧义现象

重音是语句中念的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语音,具有突出或强调某些词语的作用。哪些词语应该重读,要依据说话者的要求和情感的需要来确定。在口语中,说话者为了把自己的意思准确清楚地表达给听话者,会注意语音轻重使用,一般不会产生歧义。但在书面语中,对于同一个脱离具体语境的句子,我们很难确定说话者强调的重点及要表达的意思,容易产生歧解。例如:

(7)她把锁在柜子里的衣服都找了出来。

(8)一周以后,他终于想起来了。

在例(7)中“都”可以读重音,也可读轻音,读重音时表示“她把锁在柜子里的衣服一件不落的全都找了出来”,读轻音时表示“她不仅把放在其他地方的衣服找出来,而且也把锁在柜子里的衣服找了出来”。例(8)中的“起来”读轻音时表示“一周以后,他把以前忘记的事情记了起来”,读重音时则表示“他在床上躺了一周后,想起床活动一下”。这种由轻重音引起的歧义,大都存在于书面语中。在口语中,也可能因为说话者太紧张或太随便,对轻重音把握不准,使听话者产生误解。

4、由于停顿不同引起的歧义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语句中间的间歇。一般认为由于生理需要的停顿要服从语句结构上和语意表达上的需要,否则就会破坏语意,影响表达效果。停顿具有区别意义和结构层次的作用,在书面语中不能用标点停顿的地方,不同的停顿会引起歧义。例如:(9)上海申花队打败了山东鲁能队取得胜利。

(10)她看见她的对手很紧张。

例(9)中如果在“打败了”后停顿,表示“比赛结果是:上海申花队失败了,山东鲁能队胜利了”;如果在“上海申花队”后停顿,则表示“上海申花队胜利了,山东鲁能队失败了”。例(10)中在“看见”后停顿,意思是“她看见对手,对手很紧张”;在“对手”后停顿,应理解为“她看见了对手,她感到很紧张”。

5、由于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口语歧义

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各方言区的词语用汉字书写的字形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因素和客观因素,给语音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即各方言之间和方言与普通话之间语音差异很大。语音读出或说出来则很难听懂,影响正常的交际,会产生口语歧义。普通话和方言中存在一些词,字形相同而在意义上有些差异,这种词也容易引起歧解。例如:(11)擦皮鞋生意好惨了。(《华西都市报》2002年2月11日第8版)

(12)这个人的做法也是很无赖。(无奈)

(13)a:你是哪里人?

B:我是荷兰人。(河南)

(14)她去大爷家了。

例(11)中的“好惨”在四川方言中有两层意思:一为“很好”的意思,是一个述补结构,其中的“好”是中心语,“惨”是用来补充修饰“好”的程度。另一种就是普通话中的意思“惨淡”。在本地区的报纸上出现了方言,大多数人大都会按方言中的特殊含义理解,但不懂四川方言的人则很难弄明白,会理解为“擦皮鞋的生意不好经营了”,就与记者要表达的本意恰好相反。北方方言区又分几个小方言区。在某些小方言区生长起来的一些人不能把以“n”和“l”为声母的字的读音区分开来。例(12)、(13)中横线上的词语是我们实际听到的语音,但后面括号里的词语是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无赖”与“无奈”、“荷兰”与“河南”两对词语之间意义相差甚远,很容易造成不同理解,产生歧义。“大爷”在河北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为“dà y?”,是“伯父”的意思;一为“dà ye”,是表示“爷爷”,如果例(14)让河北人看了,他们不会断定出到底去“伯父”家了还是去“爷爷”家了。

(二)由于句法层面上的原因引起的歧义现象

由句法层面上的原因引起的歧义,是句法歧义。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句法功能组合起来的,词和短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层次关系,因此对于句法层面上的歧义句我们可以从层次划分、结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句法功能方面分析。

1、层次划分不同造成的歧义

词和词按照一定语法规则组成短语和句子,对同一个句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层次划分法,按照每一种划分我们会得到不同的句义,这样就产生歧义。例如:

(15)记者访问了两个工厂的工人。

(16)一个大学生关于消费问题的烦恼影响着我们。

(17)新建的学校的大门很壮观。

例(15)中“两个工厂的工人”这个短语可以有两种理解法,“两个”修饰“工厂”表示“来自两个不同工厂的工人”;“两个”也可以修饰“工人”,意思是“来自同一个工厂的两个工人”。例(16)中的“一个”可以修饰“大学生”,是“一个大学生的烦恼,烦恼的数量没有限制”;“一个”也可以限制“大学生关于消费问题的烦恼”,“烦恼”是中心语,意思就是指“大学生关于消费问题的一个烦恼”;“一个”也可以修饰限制“消费问题”,是指“大学生关于一个消费问题带来的烦恼”。例(17)中“新建”修饰“学校”,说明“学校是新建的,大门不一定是新建的”;“新建”的意义也可以指向“大门”,则表示“大门是新建的,很壮观,但学校不一定是新建的”。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词和词构成短语或句子,必然有某种结构关系,但有时这种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把具有不同结构关系的短语应用于一个句子中,有的可以借语境的功能把它确定为某一结构关系,但有的语境没有这样限制作用,这样也会产生歧义。例如:

(18)关于学习文件的事情,我们暂且不提。

(19)领导群众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大家都明白。

(20)我们老师应该不断吸取新知识。

例(18)中的“学习/文件”可做动宾结构,是一个谓词性短语;也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例(19)中的“领导/群众”可以做谓词性的动宾结构,“领导”是动作,“群众”是受事宾语;也可以做名词性的联合结构,“领导”和“群众”是并列的两个不同群体。例(20)中“我们老师”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老师”是一个偏正结构;也可以是同位结构,表示说话者是老师中的一员。

3、词语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不同引起的歧义

有些词语在句子中能和前后不同的词语构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因而词语在句子中具有不同的句法功能,按照每一种结构关系理解,都会产生一种合乎逻辑的句义。例如:(21)我能给他安排好工作。

(22)他讲了三年历史。

(23)我营一连发起了多次进攻,给敌人造成重创。

(24)我要烤羊肉串。

例(21)中的“好”字,既可以承接前面的“安排”,做结果补语;意思是“能把他的工作安排好”又可以修饰后面的“工作”,意思是“好的工作,不是一般工作”。例(22)中的“三年”可以做“讲”的时间补语,意思为“讲历史这件事持续了三年”,又可以做定语修饰限制“三年”,表示“他讲了从某年到某年历时三年的历史”。例(23)中的“一连”作名词是“第一连队”的意思,与前面的“我营”组成偏正结构,做全句的主语,“一连”是“中心语”;也可以理解为“连续”的意思,是副词,作谓语动词的状语。如果是前一种表示“我营第一连队发起多次进攻,给敌人造成重创”;后一种则是“我营连续发起多次进攻,给敌人造成重创”。例(24)“要”可以是动词做谓语,当“购买”讲,“烤”就做“羊肉串”的定语;还可以是副词做状语,当“将要”讲,“烤”则成为句子的谓语。

(三)由于语义层面上的原因引起的歧义现象

由语义层面上的原因引起的歧义现象称之为语义歧义。语法关系分为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显性语法关系是表层语法结构关系,是句子中直接成分之间的主谓、动宾、偏正、动补等语法关系,隐性语法关系是深层语义结构关系,是深层语义结构中各种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它包括动作、状态、施事、受事、工具等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在这两个方面都容易产生歧义,分别称之为表层结构歧义和深层语义歧义,表层结构歧义上面我们已经探讨过,下面我们就讨论深层语义歧义。

在现代汉语里,大部分的歧义现象可以从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层面上分析出来,但也存在一些句法结构层次相同,结构关系相同,词性相同的句子也存在歧义现象。这样的句子,我们只能通过深层语义分析才能找到引起歧义的原因。语义关系是组成句子的词与词之间的隐层的、意义上的关系,实质上反映了词语所表示的动作、事物、属性等的相互关系,例如施事、受事、与事、工具是名词所代表的事物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又如领属关系反映的是名词与名词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引起语义层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施受关系不明确引起的歧义

在一个句子中,处于主语或宾语位置的名词,由于与谓语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明确,可以做施事者,也可以做受事者,这样就会造成歧义。例如:

(25)小明在公园里照相。

(26)小张已经划去了。

(27)这种人连爹妈都不管。

例(25)中主语“小明”与“照相”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明确,可以理解为“小明在公园给别人照相”,即“小明”为施事者;也可以理解为“别人在公园里给小明照相”,即“小明”为受事者。例(26)有两种含义:“小张”是“划去”的施事者,即“小张已经划去了一些内容”;另一种是“小张”是“划去”的受事者,即“小张已经被划去”。例(27)中“这种人”为施事者时,理解为“这种人不管自己的爹妈了”;“这种人”为受事者时,表示为“这种人的爹妈都不管他了”。

由这类原因引起的歧义有一个著名的格式:Vp+的+是+Np,如:“反对的是少数”,“相信的是傻瓜”等等。但不是所有适合这个格式的句子都有歧义,如“关心的是分数”。只有当变量Vp和Np满足一定语义关系时才能构成歧义现象。

2、语义的分合联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28)他瞒着妈妈和姐姐把零用钱都花光了。

(29)老师和学生的一部分参加了这项活动。

(30)两个男孩有五个苹果。

这些例句都是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在显性结构关系方面又有反映的一类,我们

可以用层次划分的办法找到它的两种理解方法:例(28)“他瞒着妈妈和姐姐”按语义成分可分析为:“他”为施事者,“瞒”为动作,“妈妈”是受事者,“姐姐”是与事者,语义结构是:施事—动核—受事—共事。反映在显性结构关系中,“瞒着妈妈”是陈述说明“他”的成分,与“和姐姐”在构成联合结构,应理解为“他瞒着妈妈一个人,和姐姐一块把零钱花光了”;“他瞒着妈妈和姐姐”中也可以把“妈妈和姐姐”理解为受事者,语义结构则为:施事—动核—受事。反映在显性语法结构中则是“妈妈和姐姐”先组成联合结构,作“瞒着”的宾语,整体看上去为主谓结构,谓语部分包含一个述宾结构。表示“他自己瞒着妈妈和姐姐两个人,自己一个人把零花钱花光了”。例(29)中是一个名核结构,“老师和学生”是施事成分,“一部分”是名核,在显性结构关系中是一个偏正结构,应理解为“一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也可以把“老师和学生的一部分”理解为主事—共事的语义结构,共事部分还包含一个名核结构,“学生”是限制成分,“一部分”是名核,反映在表层结构中是“老师”和“学生的一部分”组成联合结构,应把整句话理解为“老师和一部分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例(30)虽然是没有“和”字造成的歧义,但我们也无法确定每一个男孩拥有苹果的数量,是“两个男孩共有五个苹果”,还是“两个男孩分别有五个苹果”。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以得知深层的语义结构和表层的语法结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深层语义结构是内容,表层语法结构是形式,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补充来反映一个语言片断的完整含义。但是形式是有限的,它所反映的内容却是无限的,必然会出现同一表层语法结构表现不同深层语义结构的现象,也会出现同一语义结构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现的现象,两者究竟具有怎样的密切关系,还需要继续研究。

3、领属关系不明确造成的歧义

在一个语言片断中,一些作定语的成分与中心语之间并不仅仅表示为一种领属关系,还可以具有同位关系、限制关系、描写关系等非领属关系,这样的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后,会产生多种语义,使语言片断具有歧义。例如:

(31)医生的姐姐出国留学了。

(32)小兔的杯子在桌子上放着。

(33)他的笑话讲不完。

例(31)中“医生的姐姐”有领属关系,表示为“医生他(她)的姐姐出国留学了”;不具备时则表“姐姐出国留学了,这位姐姐是医生”,这时偏正结构具有同位关系。例(32)中“小兔的杯子”表示领属关系时,应理解为“小兔使用的杯子在桌子上放着”;当表示“有小兔图案的那只杯子在桌子上放着”意思时,它是限制关系。例(33)的“他的笑话”表示“他讲的笑话讲不完”时,是领属关系;表示“他闹的笑话讲不完”时,是描写关系。

4、语义指向不明造成的歧义

语法结构中的某个词语或某个词语所充当的某个句法成分,总是在语义上和结构中的另一个词语或句法成分有着直接的语义关系④,这种关系就称为语义指向。在汉语里,一般而言,每个词语在句子中充当某个句法成分都有一定的语义指向,指向与其有直接句法结构关系的成分,但也不排除一些词语语义同时指向不同的句法成分。如果在一个句子中的成分在语义上只同一个成分发生关系,那么这个句子的语义是单一的,不会产生歧义;

表现为语义指向的多向性则会产生歧义。例如:

a

他都买了这些书。

c他们都买了这些书。

a,表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买了这些书”;b中“都”字语义只指向“这些书”,意思是“他把这些书中全都买回来了”;但c中的“都”字即可以指向“他们”又可以指向“这些书”把前面a、b句的意思都包括了。

(34)他在房顶上发现一只猫。

(35)咬伤了她的狗应该处置一下。

(36)罕见的鲨鱼集体自杀。

例(34)“在房顶上”在句中作状语,语义指向“他”时,表示“他在房顶上发现别处有只猫”;状语语义指向“一只猫”时,表示“他在地上发现房顶上有只猫”;状语语义同时指向“他”和“一只猫”时,表示“他和猫都在房顶上”。例(35)中“伤”作补语,它的语义指向“她”时表示“她被狗咬伤了”;它的语义指向“她的狗”时表示“她的狗被咬伤了”。例(36)中“罕见”作定语,语义可指向“鲨鱼”,表示“这种鲨鱼非常少见,它们集体自杀就更罕见”;也可以指向“集体自杀”,表示“鲨鱼集体自杀,很罕见”。这种语义指向的多向性,大多发生在修饰限制补充的成分上,在句子中它们可做定语、状语、补语。

5、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的代词,它的主要任务是代替,可以代替词、短语或者句子,它具有使语言简洁、经济的作用。如果使用不恰当,就又可以出现语义上指代不明的现象,造成歧义。例如:

(37)当嘉宾把奖杯颁发给小李时,她对他笑了。

(38)从图书馆到教学楼有400米,从教学楼到宿舍有100多米,这段距离不远。

(39)对于这件事,许多人都赞扬过,我认为这不对。

例(37)中“他”和“她”指代不明,“她”是指嘉宾还是指小李不确定,让我们弄不明白到底是“嘉宾对小李笑了”,还是“小李对嘉宾笑了”。例(38)“这段距离”指代不明,是指“从图书馆到教学楼的距离”,还是指“从教学楼到宿舍的距离”,还是“从图书馆到宿舍的距离”,我们无法确定。例(39)指示代词“这”指代不定,是指“这件事不对”,还是“许多人赞扬过不对”,让我们无法分辨。

(四)由于语用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歧义

由语用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歧义,称为语用歧义。语用歧义又可以分为内部语用歧义和外部语用歧义。

1、内部语用歧义

内部语用歧义是由句子不可缺少的内部因素引起的,如:轻重音、停顿、语气等因素,“每一方面都有可能引起歧义,它们经常联合发生作用,由于它们在口头上都有语音体现,因此内部语用歧义是指书面歧义”⑤,内部语用方面能够引起书面歧义,最主要的是轻重音和停顿方面。

Ⅰ、强调重点不同引起的歧义

轻重音的不同说明说话者强调的重点不同,“话”的弦外之音,“话”外之意则不同。例如:

(40)a我知道你会唱歌⑥。(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

b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要骗我说你不会唱歌。)

c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会不会唱歌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会唱。)

d我知道你会唱歌。(你怎么说你不会唱歌呢?)

e我知道你会唱歌。(会不会其他的艺术我就不知道了。)

(41)除了爸爸,我最害怕妈妈。

如果重音在“我”上表示“爸爸比我还要害怕妈妈”;如果重音在“妈妈”上说明“我最害怕的是爸爸”。

Ⅱ、停顿引起的书面歧义

停顿,一些较大停顿书面上都有标点来协助我们理解,但在一个句子两个标点之间的言语片断,如果有不同的停顿就会有不同理解方法。例如:

(42)父在母先亡。

(43)她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44)年轻的丈夫死了妻子发誓不再结婚。

例(42)若停顿在“父在/母先亡”表示“父亲还活着,母亲却去世了”;若是“父/在母先亡”则表示“父亲在母亲去世之前去世的,现在母亲是否还活着不确定”。例(43)若停顿在“她知道/这件事不要紧”意思是“她明白,这件事情不要紧”;如果停顿在“她知道这件事/不要紧”表示“她知道这件事情不要紧,别再让别人知道就可以”。例(44)如果在“年轻的丈夫”后停顿,意思是“妻子死了,丈夫发誓不再娶别的女人”,若在“死了”后停顿,就表示“年轻的丈夫死了,妻子发誓不再嫁人”。

2、外部语用歧义

任何句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具体的语境中,“语境是句子存在的外部环境,由于语境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歧义我们称为外部语用歧义”⑦。语境又包含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书面上的上下文语境或口头上的前言后语。外部语境指的是语言或话语存在的现实情况和背景。

Ⅰ、由内部语境引起的歧义

水运宪的《雷暴》里有一个片断讲:廖山田想让父亲带他到公社书记家去问一下关于莲妹子的事,田老汉不想留下莲妹子和丁壮壮两个人单独相处,就到处找借口推辞不去,可是拗不过儿子。最后说了一些话才离去:“那灶里的火,封牢了,莫燃起来烧了屋。乡里,比不得城里!”单看这句话没有歧义,但放在这样的场景里,容易想起这样一层意思:警告两个人把握好交流感情的方式,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乡下可没城里那样开放。

(45)晓强被大哥扶着勉强能走路,手里还拿着一束鲜花。

把这个句子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单一的意义,但把两者合起来却产生了歧义。因为后一句话的主语,它既可以是省略的大主语“晓强”,也可以是省略的“大哥”,使后一句话的主语不能确定,产生歧义。

(46)a:“我的妻子绝对不理解我,你的妻子呢?”

b1:“我的妻子不理解我”

b2:“不知道,我和妻子从来没有谈论过你”

例(46)中“你的妻子呢?”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谓语宾语,所以出现了两种回答:一是宾语定为听话者,一是宾语是说话者。回答b2时,是我们不常用的一种思维,可以引起我们一笑。

Ⅱ、由于外部语境引起的歧义

(47)新来的员工都是经过领导精心挑选了的,谁没有三拳两脚。

普通话中的“三拳两脚”有时当“有本事”讲,是比喻义,是一种修辞手法。修辞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文化色彩、历史色彩和时代色彩,体现了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许多不了解汉文化的留学生则不能明白其中的蕴意,有人认

为“这些新员工都会武功”,有人还认为“这些新员工的体格不太好,只有三拳两脚”。一些具有文化积淀的词语,使用起来一般不是本意,对于一些对汉文化了解不多的人,是不很容易弄明白其中的真意。又如:

在朋友聚会上,小李见到约翰问:“你见到张明了没有?说曹操,曹操到。”这时小李看见张明出现在门口。约翰顺着小李的眼光看去,看到了张明,他纳闷地问:“张明就是张明,为什么说他是曹操,曹操不是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人物吗?”小李一笑说:“这是俗语,是有历史渊源的。”由此可见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只按照话语表面意思理解时,有可能与说话者的本意产生误差,引起歧义。

二歧义的消除办法

根据对交际效果的影响,歧义句可以分为积极歧义句和消极歧义句。积极歧义句在语言使用中,帮助人们表达不益直接说明的话语,对交际产生良好的辅助作用。如反语、双关修辞格,提高了语言表达效果,丰富了语言表达功能,使语言交际更富有艺术性,增加了表现力、感染力,避免呆板,过于直白,这样的歧义句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

消极歧义句是语言使用不当,不能准确表达思想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在交际中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对这样的句子我们应该从各方面研究它,针对产生歧义的原因,找出消除歧义的办法。消极歧义句一般是脱离了具体语境的句子,是孤立的。纵观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和搜集到的歧义句,如果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大都会变成句义单一的句子。如修辞学家王希杰先生所讲的:“在交际活动中,绝大多数话语并没有产生歧义和误解,听话者和读者大都比较正确地接受了说话者和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这全都得力于语言的环境。正是语言的环境帮助我们消除了语言材料和话语本身所蕴藏的多义。”⑧借助语境消除歧义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针对孤立的、静态的歧义句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消除歧义:

(一)增添或更换具体的词语

(15)记者采访了两个工厂的工人。可改为:

a记者采访了两位工厂的工人。(更换词语)

b记者采访了两个工厂的许多工人。(增加词语)

(22)他讲了三年历史。可改为:

a他上了三年的历史课。(增加、更换词语)

b他讲了近三年的历史。(增加词语)

(二)变换句式

(21)我能给他安排好工作。可变换句式为:

a我能把他的工作安排好。

b我能把一个好工作安排给他。

(35)咬伤了她的狗应该处置一下。可变换为:

a她的被咬伤的狗应该处置一下。

b应该把咬伤了她的狗处置一下。

(26)小张已经划去了。可变换为:

a已经把小张划去了。

b已经被小张划去了。

(三)改变词序或结构

(29)老师和学生的一部分参加了这项活动。可改为:

a老师和一部分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改变词序、结构)

b一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添加词语、改变结构)

(16)一个大学生关于消费问题的烦恼影响着我们。可改为:

a一位大学生关于消费问题的烦恼影响着我们。(更换词语)

b大学生关于消费问题的一个烦恼影响着我们。(改变词序)

(四)运用语音和标点

口语中,可以用轻重音,停顿方面的知识消除歧义,书面语中针对停顿引起的歧义可以使用标点符号消除歧义。由多音词引起的歧义可在书面上加注拼音来消除歧义。

(42)父在母先亡。可改为:

a父在,母先亡。

b父,在母先亡。

(43)她知道这件事不要紧。可改为:

a她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B她知道这件事,不要紧。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几种方法可以单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但它们对某些歧义句的歧义现象可能无法消除,那就只能采用增加新语境方法,直到歧义消除为止。增加语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不是最简单的方法。探讨歧义产生的原因的目的之一是找到消除歧义的方法。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得知句法对歧义只有限制作用,而且限制能力是有限的,它还要借助语义才能进一步消除歧义。而动态的语用即语境对歧义的消除是最为有效的,它可以消除句法、语义无法消除的歧义。因此我们得出一条规律:歧义是随着语境内容的增多而逐渐减少和消除的,相反,语境内容越简单,句子具有歧义的可能性会越大。

歧义是汉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各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歧义给汉语交际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汉语信息的顺利传达。针对歧义,我们要从语音、语法、语境、语义等方面限制它,但应排除积极歧义句,像有意为之的双关、反语之类的修辞格,会收到积极的表达效果。这一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文艺形式的作品中,如文学作品、幽默笑话、小品相声,谜语等。总之,语言中的歧义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在应用中避害趋利,为语言表达锦上添花。

对歧义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歧义句的方方面面,诸如深入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研究语义关系在整个语法研究中的地位,进而深入考察与其有关语用等其他问题,这样将有助于推进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对歧义语句进一步研究,对语法教学也有很多的启示,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识辨能力和对语言现象深入分析研究的能力。

研究歧义问题最直接的意义和影响范围最大的就是能减少我们在交际中因歧义带来的麻烦,加深我们对语言的认识。然而歧义并不仅仅是语言内部问题,而且还与语言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日后我们应该加强歧义在语用方面的研究。

谢辞

值此论文完稿之际,首先向导师刘红梅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由衷的谢意!特别感谢导师对我的辛勤指导和殷切教诲。导师思想境界的高远、博爱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学习中的榜样;她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导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科研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获益匪浅,将铭记终生。导师广博的学识,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热情给我巨大影响,将不断鞭策我进步。

感谢其他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指点。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提供资料,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想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完成毕业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别感谢我的同窗好友王会芳、王芳芳、臧翠霞、朱永梅多年来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她们无私的友谊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借此机会,向我的父母和家人表示最深情的谢意!是他们的殷切期望和无私的奉献使我得以完成学业。感谢亲人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使我得以全身心投入。

最后,再一次向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致以深深的谢意!

注释:

①朱德熙:《句法结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43页

②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175页

③范晓、张豫峰:《语法理论纲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251页

④范晓、张豫峰:《语法理论纲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233页

⑤柳广民:《歧义类型研究》,《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97页

⑥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27页

⑦范静:《现代汉语歧义现象解析》,《沧州师范专科学报》,2005年,第3期,30页

⑧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39页

参考文献:

[1]石安石:《歧义现象种种》,《百科知识》,1987年,第1期

[2]张秀玲:《现代汉语句法、语义歧义成因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冯志伟:《论歧义结构的潜在性》,《中文信息学报》,1995年,第4期

[4]刘艳春:《语义平面的歧义句成因刍议》,《汉语学习》,2001年,第1期

[5]龙庆学:《汉语歧义研究综述》,《汉语学习》,2001年,第4期

[6]朴哲浩:《汉语歧义句小议》,《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7]李汉威、黄春珍:《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研究汉语歧义现象》,《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8]王健平:《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9]钱乃荣:《现代汉语》,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乔姆斯基:《句法结构》(邢公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11]李峰:《论歧义的制约》,《新疆社科论坛》1994年第2-3期

[12]黎昌友:《汉语歧义类型及其消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13]任芝锳:《歧义结构试析》,《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14]李汉威:《现代汉语的歧义结构及其分化手段》,《江汉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5]林新年:《歧义结构分析方法述评》,《福建论坛》,1998年,第3期

[16]张义:《现代汉语歧义现象说略》,《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2期

[17]杨立琴:《谈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18]田雨泽:《歧义句及歧义消除漫议》,《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9]戴黎刚:《现代汉语歧义研究述评》,《北方论文》,2004年,第3期

[20]陈雷、梁多云:《浅谈汉语句子中的歧义现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