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S3D3K-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4S3D3K-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4S3D3K-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4S3D3K-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滨州市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试行稿)

编号:4S3D3K-1 评委:时间:

说明:1.标准中ABCD各等级的分值都为该等级的最高分;

2.各等级分数区间为:A、 90—100分;B、70—89分;C、60—69分;D、60分以下。

四年级科学上册试题-3 声音的变化 一课一练(含答案)湘教版

3声音的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声音强弱和振动的关系。 2.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声音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3.设计制作小乐器,让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重点:知道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的,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声音强弱和高低的变化与什么有关系。 一、知识广场 1.物体振动的幅度______决定了声音的_______。振动幅度________ 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_______。 2.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_______;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_______。 3.用相同的力拨弹皮筋时,皮筋绷得越紧,声音_______,皮筋振动得_______。 4.音量的大小是由物体_______的大小决定的。 5.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_______,振动越慢,声音越_______。 二、判断大厅 1.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系。( )

3.用木棒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 4.设计制作小乐器,要根据自己的设想处理加工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乐器。( ) 5.自己设计制作吸管小乐器,管子的长短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 ) 6.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 ) 7.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不影响它被弹拨时发出的音调。( ) 三、选择乐园 1.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使得( )。 A.女子音调比男子高 B.女子音调比男子低 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 2.拨动古他弦,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最粗的弦 B.最细的弦 C.中等粗细的弦 3.在几根铁管中,被敲击时发出声音较高的振动的速度( )。 A.较快 B.较慢 C.无法判断 4.敲击粗细、材质等都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低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声音的变化》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声音的变化》 【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最早提出在科学教育中要运用探究方法进行教与学的是杜威。杜威认为,“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从做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做实验,并放开束缚,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去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他们运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等方式构建知识,提高素养。 【教学内容】 《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不仅仅是学生,就是成人也很容易搞混。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声音的高低,他们更难理解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非常感兴趣的音乐喷泉切入,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有区别的、有变化的。再借助教具、信息技术手段以及APP 软件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理解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

个概念,并知道他们与振动的关系,继而为声音如何传播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初步概念建成时期,也是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础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建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他们有形成正确的概念,也有益于锻炼他们形成一个高效的思维模式。 经过本单元前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他们还知道了音叉是什么,并学会了怎样利用音叉等物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但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弱、缺乏系统的认知等原因,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还很懵懂。本节课“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变化的,以及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的含义对现阶段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三课《声音的变化》练习 (II )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三课《声音的变化》练习 (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 1. (2分)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2. (4分)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__,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__;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________,振动越慢,声音越________。 3. (6分)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拉得松,声音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________,轻轻拨,声音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4. (2分)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时,描述正确的是() A . 水越满,音越高 B . 水越满,音越低 C . 水的多少和声音的高低无关

5. (2分)人们正常交流的音量在()范围之内。 A . 1~15 B . 40~60 C . 70~90 6. (2分)弹琴时会发出“dou.1 ruai.2 mi.3 fa.4”等声音,期中音调最低的是() A . dou.1 B . ruai.2 C . mi.3 D . fa.4 三、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7. (2分)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8. (2分)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9. (2分)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10. (2分)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11. (2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12. (2分)小雷说昨晚下雨时的雷声很大。这是对声音的描述。 13. (2分)影响钢琴发音不同的条件是弹琴的速度快慢。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14. (5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怎样的关系? 15. (5分)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怎样的关系?

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 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 第1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2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3次实验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发现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案

四年级上册三单元3课声音的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材料:10把钢尺、8个同样的瓶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课件、10根橡皮筋、4个长短不同的铁钉、鸡蛋纸框,4跟粗细不同的钢管、小鼓一个,泡沫碴一小块,音叉一个,有绳子的乒乓球一个、铁架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1、非常小声的问一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老师说的么 3、大声的问这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4、学生用一般的音量回答后,老师说:刚刚我说的声音小了你没听见,现在你说的声音也不够大,同学们没听见,你大声一点! 5、在刚刚这个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声音有什么变化(大、小、强、弱)板书强弱 6、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声带发声、手掌鼓掌) 二、声音强弱变化的研究 1、我们在2课时了解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对不对,那么声音的强弱变化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你们想知道吧 2、今天我再次给大家带来了研究的器具:钢尺 3、还记得怎样让钢尺发出声音么 4、这节课不光要让钢尺发出声音。还要让他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观察记录。一起来看看黑板(出示幻灯片课件中实验任务)上面你们要做的任务。让学生齐读 5、逐一分析实验任务的内容:怎样做到轻轻和用力拨动。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是指什么。注意倾听尺子发出声音的什么变化。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这两次实验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要注意什么。拨动时怎样避免发出另外的尺子撞击桌面声音。 6、分发实验器材,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

一、回顾、导入(3分)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证明: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物体的振动。同时我们还知道可以用,高低、强弱(大小)来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声音变化”的秘密。(出示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大小)的变化(12分) 1、下面我们做个拍手游戏,你们想做么? 先来听听我拍手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声音由弱变强,由强变弱。)刚才我的拍手声有什么特点?(强弱不一样,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出板书:“声音”、“强”、“弱” 你想亲自做做这个活动么?请你根据我的手势(演示强弱手势)表现出不同的拍手声,你能做到么?(演示:“强”、“弱”、“停”的手势。) 你们是怎样控制掌声强弱的呢? (我特别使劲的时候掌声大、热烈;我用劲儿小的时候,掌声就小、弱。)你们还想接着做游戏么? 2、我们再来做个游戏---拍桌子,(示范拍桌子的动作、用全手掌伸平和速度)这次谁想用刚才李老师的手势指挥大家做这个游戏。 请一位同学来指挥,老师做到同学的位置上和大家一起做这个游戏。 请指挥的同学评价:你认为大家做得怎么样?为什么? 我们是怎样控制拍桌子声音的强弱变化的?

(他给我们强的手势的时候我们就使劲儿拍,弱的手势候就轻点儿拍。) 你能说说:声音强弱与力度大小有怎样的关系么?(板书:力度)你可以用“当……时,声音……”的关联词把话说完整。可以自己小声说一说。 当用力大的时候,声音就强;当用力小的时候,声音就弱。 板书:力度声音 大强 小弱 3、观察声音强弱变化中振动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板书:振动)那随着声音的强弱变化,物体的振动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会,声音大的时候,振动得厉害;声音小的时候,振动得小。)下面我们再来拍拍桌子,我请绿豆来帮个忙,你们想想怎么让绿豆来帮助我们观察桌面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回李老师给你们声音强弱变化的信号靠它---木鱼儿,(演示声音强弱)这回你的眼睛要认真仔细的观察桌面上的绿豆,根据绿豆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现象在记录单上选一选。 (当我使劲儿拍桌面时,看到绿豆蹦得(剧烈、微弱),说明桌子振动得(大、小);当我轻轻拍桌子的时候,看到绿豆蹦得(剧烈、微弱),说明桌子振动得(大、小)。)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2.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教学实录及简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什么有关提出假设。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知道声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声音的奇妙。 教学准备 大小高低不同的杯子、长短金属管、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橡皮筋、三角铁、大小镲、大小鼓、号、二胡、铝板琴等。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体验自然界中的声音是各不相同的 猜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猜声音”看你能不能猜出同学的声音。游戏规则:全班同学闭眼。教师走到一人身旁让他问大家:“我是谁?”大家回答:“你是某某某。” 王云:我是谁? 大家齐答:你是王云!

李平:我是谁? 大家齐答:你是李平! (大部分的同学都猜出了是谁在提问,显的很开心。) 猜乐器 师:同学们的声音你们挺熟悉的啊,老师这有几种乐器,你们闭上眼睛,老师演奏,这次看谁能猜对。(教师演奏鼓、号、镲、三角铁) 生:这是打鼓的声音。 生:这是吹号的声音。 生:这是打镲的声音。 生:这是敲三角铁的声音。 (学生依然很轻松的听出了乐器的声音。) 小结 师:你们怎么猜得那么的准呢? 生:它们的声音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 师:你们说的很对,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声音有大小轻重的变化我们说声音有强弱,声音有粗细的变化我们说声音有高低。(板书: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评:以游戏的方式从学生最熟悉的同学的声音入手,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兴趣,感知自然界中的声音是有变化的,为研究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作个铺垫。]

2020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声音的高低变化》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声音的高低变化》教案 【教学分析】 教材通过感受吉他乐曲声音高低起伏, 悦耳动听。 使学生产生疑 惑:影响声音高低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进而通过观察乐器的高音区 和低音区做出猜想,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最终达成知识目标: “声音 的高低与物体振动有关”。 【教学目标】 1. 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2. 探索尺子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声音的变化情况 , 并与振动联系 起来。 3.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 多种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体会创新乐 趣。 4. 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 的需求;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琴或其他乐器、钢尺。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教师播放一首口琴吹奏曲子。 一、口琴演奏,听音导入 师:刚才老师播放曲子是用同学们 喜 欢的乐器——口琴演奏出 来的。 接下来,那我要来考考大家了,请一个同学拿出口琴从左往 右依次吹,其他同学们 来说说口琴发出的声音是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

高? 生:从低到高。 口师:为什么口琴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呢?请同学们认真 观察 。(出示口琴结构图) 琴的结构图,看谁能找出其中的奥秘 生:口琴里面的钢片,长短不同。 师:所以?? 生:所以发出的声音高低也都不一样。 师:你觉得长钢片发出的声音是高还是低呢? 生:高。(师板书:长-----高)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尺子伸出越短声音越高,越长,声音越低。(师板书:长-----低) 师:到底他们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想知道谁是对的要怎么做 呢? 生:做实验 师:说的很好,要用实验的方法 。(板书:声音的高低变化) 二、探索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师:我们就先用尺子来探索声音的高低的变化(出示尺子),这的20cm 的钢尺,你准备怎么做? 里有这样 生:把尺子放在桌边伸出一些,用力拨动尺子。 师演示 师:你们听到尺子发出的声音了吗? 生齐:听到了。

最新《声音的变化》优秀教案

《声音的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1: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设计者:滨城区第一小学王素青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声音》单元第3课,分为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和观察比较声音的高低的变化两个活动。与第1课《听听声音》和第4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基于《听听声音》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两节课的基础上来探索研究的,为后面《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学生、成人都很容易搞混,这对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制约。 2、这个内容的教学不容易,平常教学中往往走向太深,学生搞不懂。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得到,也不容易理解。因此,我把学生学习的概念分解,定位于前概念,在现象上做文章是合理的,只要观察到发现发声物体越小、细、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越低就够了。 3、经典设计和材料,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基础不够,往往学了之后仍然是糊涂的,因此要增加体验、加强判断标准,从而解决困难,突破难点。 4、对教材的处理:回避杯子的音高变化,因为影响的因素太多,变化很复杂;回避橡皮筋的音高变化,因为一开始学生很难听出来,连音乐教师也很难分辨。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容易分辨音高的乐器,降低难度,对学生的学习有利。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学生能够分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发声物体越小、细、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就越低。 2、通过猜测和验证,获得证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3、激发对乐器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分清楚音强和音高的区别。 教学准备: 1、学生每组一个铝片琴、口琴、吉他、钢尺,每个人4根吸管、剪刀。 2、教师:铝片琴、口琴、吉他、音叉、钢管、成品吸管乐器、橡皮筋、宽胶带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WORD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WORD教案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证明:声音产生的全然缘故是物体的振动。同时我们还明白能够用,高低、强弱(大小)来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声音变化”的隐秘。(出示课题:声音的变化。) 二、观看比较声音强弱(大小)的变化(12分) 1、下面我们做个拍手游戏,你们想做么? 先来听听我拍手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声音由弱变强,由强变弱。)刚才我的拍手声有什么特点?(强弱不一样,由弱变强,又由强变弱。)---出板书:“声音”、“强”、“弱” 你想亲自做做那个活动么?请你依照我的手势(演示强弱手势)表现出不同的拍手声,你能做到么?(演示:“强”、“弱”、“停”的手势。) 你们是如何样操纵掌声强弱的呢? (我专门用劲的时候掌声大、烈火;我用劲儿小的时候,掌声就小、弱。)你们还想接着做游戏么? 2、我们再来做个游戏---拍桌子,(示范拍桌子的动作、用全手掌伸平和速度)这次谁想用刚才李老师的手势指挥大伙儿做那个游戏。 请一位同学来指挥,老师做到同学的位置上和大伙儿一起做那个游戏。 请指挥的同学评判:你认为大伙儿做得如何样?什么缘故? 我们是如何样操纵拍桌子声音的强弱变化的?

(他给我们强的手势的时候我们就用劲儿拍,弱的手势候就轻点儿拍。) 你能说说:声音强弱与力度大小有如何样的关系么?(板书:力度)你能够用“当……时,声音……”的关联词把话说完整。能够自己小声说一说。 当用力大的时候,声音就强;当用力小的时候,声音就弱。 板书:力度声音 大强 小弱 3、观看声音强弱变化中振动的变化 我们都明白,声音产生的全然缘故是:物体的振动。(板书:振动)那随着声音的强弱变化,物体的振动会可不能发生变化呢? (会,声音大的时候,振动得厉害;声音小的时候,振动得小。)下面我们再来拍拍桌子,我请绿豆来帮个忙,你们想想如何让绿豆来关心我们观看桌面振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回李老师给你们声音强弱变化的信号靠它---木鱼儿,(演示声音强弱)这回你的眼睛要认真认确实观看桌面上的绿豆,依照绿豆的变化你发觉了什么?请把你看到的现象在记录单上选一选。 (当我用劲儿拍桌面时,看到绿豆蹦得(剧烈、柔弱),说明桌子振动得(大、小);当我轻轻拍桌子的时候,看到绿豆蹦得(剧烈、柔弱),说明桌子振动得(大、小)。)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案修订稿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 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四年级上册三单元3课声音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材料:10把钢尺、8个同样的瓶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课件、10根橡皮筋、4个长短不同的铁钉、鸡蛋纸框,4跟粗细不同的钢管、小

鼓一个,泡沫碴一小块,音叉一个,有绳子的乒乓球一个、铁架台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1、非常小声的问一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2、你听到老师说的么? 3、大声的问这个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4、学生用一般的音量回答后,老师说:刚刚我说的声音小了你没听见,现在你说的声音也不够大,同学们没听见,你大声一点! 5、在刚刚这个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声音有什么变化(大、小、强、弱)板书强弱 6、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声带发声、手掌鼓掌) 二、声音强弱变化的研究 1、我们在2课时了解到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对不对,那么声音的强弱变化又是怎么造成的呢你们想知道吧 2、今天我再次给大家带来了研究的器具:钢尺 3、还记得怎样让钢尺发出声音么? 4、这节课不光要让钢尺发出声音。还要让他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观察记录。一起来看看黑板(出示幻灯片课件中实验任务)上面你们要做的任务。让学生齐读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在本课中,需要学生弄明白的是两个问题:①声音的强弱和发声物体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②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先要解决什么是声音的强弱,什么是声音的高低。 教材针对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设计了三个实验:一是分别轻轻拨和重重拨钢尺,来观察钢尺的振动,研究声音的强弱和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二是敲击水位高低不同的水杯,听辨声音的高低;第三个是用皮筋弹拨时声音的高低来研究声音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实际实验中发现,这三个实验,其实并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钢尺轻轻拨动振动时,几乎是听不到声音的,因为我们通常所说人耳对声音的识别能力是在20——20000赫兹之间,但是生活中,往往因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能够识别的声音大概是最小不低于50赫兹的,而钢尺在轻轻拨动时的振动,频率有可能会低于这个数值,有的学生可能会得出“轻轻拨动钢尺,虽然振动了,但是并不能产生声音”这个错误的观点;第二个,敲击水杯,虽然很有乐趣,也比较好分辨声音的高低,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建立声音高低和振动快慢的关系;而皮筋作为做声音高低实验研究的实验材料,本身的声音高低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在拨动过程中,皮筋的长短和粗细都在发生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并不合适,其次,教材选取皮筋作为实验材料,应该是从学生对材料的熟悉程度以及振动快慢的现象比较明显来选

材的,而作为学生来说,振动次数超过每秒60次,振动的快慢就很难用肉眼来区别了,所以,用皮筋的振动来观察振动的快慢本身是一个不太合理的实验设计。 基于以上考虑,将上述实验材料做了一定的调整,通过对不同实验材料的观察,得出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粗细、长短有关系这一“表象”,然后通过运用音频测试软件,测得音频数据,从而将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相应的关系这一“实质”联系起来。希望能够为学生增加体验、获得声音识别的判断标准,并了解声音变化的本质,从而解决困难,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能够区分清楚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2、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发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反之越弱。 3、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发声物体越细、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就越低。 4、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关联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2、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 四、器材准备 1、学生:每组一个自制皮筋弹拨装置,一个自制发音盒、一组粗细不同的3根钢管、一个铝片琴,两张实验记录单。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第一单元声音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声音的高低和强弱与物体振动有关。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2.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与振动的关系,能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发音器是通过什么来控制声音高低的,从而运用所学设计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 3.科学态度、STSE 与同学合作进行探究,乐于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倾听他人的意见。 认识到科学发现对技术发明的指导作用,技术发明为发现科学原理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箱、音叉、皮筋、吉他、自制小乐器的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声音强弱和高低的变化与振动什么有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 1. 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关系 (1)小组实验:调节音箱发出音量的大小,观察喇叭振动的情况。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实验小结:音箱的音量越大,喇叭振动幅度越大;音箱的音量越小,喇叭振动幅度越小。 (3)继续探究:观察更多的物体,设法研究当它们所发声音的音量大小不同时,振动有什么变化。用合适的方法记录下来。 (4)分组讨论:说一说,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有什么关系? (5)小结: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 2. 研究声音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1)小组实验:想办法让皮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观察并记录皮筋振动的状态。 (2)交流:皮筋的松紧是否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振动的快慢对声音的音调有什么影响? (3)实验小结:皮筋的松紧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振动越快,皮筋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皮筋发出的声音越低。 (4)继续探究:调节吉他弦的松紧,辨听吉他声音的高低,类推弦的振动快慢。 (5)课件展示:观察更多乐器(钢琴、编钟、古筝),看它们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时各有什么特点。 (6)小结: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三)整理,下课。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如果运用这个知识来自制小乐器,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尝试。 (二)新课学习

第3课 《声音的变化》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3课《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1: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表格2: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2/ 2

四年级科学上册3.3声音的变化练习教科版450

3.3声音的变化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通过探索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量是由物体决定的,振动幅度越,音量就越强。振动幅度越,音量就越弱。 (2)轻轻击打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要比重重击打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判断题。 (1)音量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 ) (2)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高的描述。( ) (3)影响琴声音量不同的原因在于弹琴的速度。( ) 3.选择题。 (1)弹钢琴,发出“咪”“发”“索”三个音,其中( )的音最低。 A.咪B.发C.索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A.音量B.响度C.音高 (3)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 )。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 (4)物体的长短相同,下面的选项中,( )是正确的。 A.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B.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C.一样高 (5)同一个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 )。 A.越高B.越低C.没有变化 4.连线题。 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强 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弱 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高 轻轻敲击锣听到的声音低 5.排序题。 (1)下面四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有多少不等的自来水,用小棒去敲击杯口都会发 出声音。请你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排列顺序。

声音由高到低排序: (2)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 6.应用题。 (1)往热水瓶里灌水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原因。 (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呢? 7.【探究题·选择】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1)拨动吉他弦,声音最高的是( )。 A.最粗的弦B.最细的弦C.中等粗细的弦 (2)小金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 A.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C.用力弹 8.【探究题·操作】把8个高脚杯排成“一”字形,以最左边的空杯子作为高音,依次向右加 水开始调音。杯子中的水加得越多,声音越低,为了精确,可以用滴管少量加水,进行调音。调好音后,用筷子敲击高脚杯,就可以弹奏出悦耳的音乐了。 (1)声音的高低与高脚杯中水量的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2)请你解释高脚杯为什么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9.【实验题·分析】小明同学用锤子敲击3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和3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如下图),发现不同条件下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最早提出在科学教育中要运用探究方法进行教与学的是杜威。杜威认为,“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从做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做实验,并放开束缚,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去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他们运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等方式构建知识,提高素养。 【教学内容】 《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不仅仅是学生,就是成人也很容易搞混。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声音的高低,他们更难理解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

关系。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非常感兴趣的音乐喷泉切入,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有区别的、有变化的。再借助教具、信息技术手段以及APP软件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理解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并知道他们与振动的关系,继而为声音如何传播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初步概念建成时期,也是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础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建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他们有形成正确的概念,也有益于锻炼他们形成一个高效的思维模式。 经过本单元前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他们还知道了音叉是什么,并学会了怎样利用音叉等物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但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弱、缺乏系统的认知等原因,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还很懵懂。本节课“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变化的,以及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的含义对现阶段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三课《声音的变化》练习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三课《声音的变化》 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 1. (2分)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 2. (4分)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__,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__;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________,振动越慢,声音越________。 3. (6分)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拉得松,声音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________,轻轻拨,声音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4. (2分)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时,描述正确的是() A . 水越满,音越高 B . 水越满,音越低 C . 水的多少和声音的高低无关

5. (2分)人们正常交流的音量在()范围之内。 A . 1~15 B . 40~60 C . 70~90 6. (2分)弹琴时会发出“dou.1 ruai.2 mi.3 fa.4”等声音,期中音调最低的是() A . dou.1 B . ruai.2 C . mi.3 D . fa.4 三、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7. (2分)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8. (2分)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9. (2分)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10. (2分)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11. (2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12. (2分)小雷说昨晚下雨时的雷声很大。这是对声音的描述。 13. (2分)影响钢琴发音不同的条件是弹琴的速度快慢。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14. (5分)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怎样的关系? 15. (5分)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怎样的关系?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最早提出在科学教育中要运用探究方法进行教与学的是杜威。杜威认为,“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从做中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做实验,并放开束缚,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去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他们运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等方式构建知识,提高素养。 【教学内容】 《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不仅仅是学生,就是成人也很容易搞混。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声音的高低,他们更难理解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非常感兴趣的音乐喷泉切入,引导学生分析声音是有区别的、有变化的。再借助教具、信息技术手段以及APP软件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体验活动,理解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并知道他们与振动的关系,继而为声音如何传播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初步概念建成时期,也是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础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建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他们有形成正确的概念,也有益于锻炼他们形成一个高效的思维模式。 经过本单元前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他们还知道了音叉是什么,并学会了怎样利用音叉等物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但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弱、缺乏系统的认知等原因,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还很懵懂。本节课“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变化的,以及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的含义对现阶段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