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宝宝依恋物品怎么办

宝宝依恋物品怎么办

宝宝依恋物品怎么办
宝宝依恋物品怎么办

随着宝宝年龄越来越大,总是有一件事让妈妈感到烦恼,那就是宝宝依旧对某些物品十分迷恋,甚至到了寸步不离的程度。

宝宝是为了寻求安全感

简单地说,宝宝恋物就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宝宝产生依恋行为的时间,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至3岁之间,恋物行为在2岁时表现最为强烈。为什么宝宝会迷恋这些物品呢?因为它们是宝宝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变成黑夜、宝宝想睡又怕失去知觉时,不安全感就会大大增加,此时某些物品对宝宝来说就非常重要。

那么,都是什么样的物品最容易让宝宝迷恋呢?大部分是柔软的物体,是可以让孩子拥抱、享有绝对操控权的物品,比如他们经常玩的绒布玩具、经常用的杯子、经常盖的小毛毯等。

5种最容易让宝宝依恋的物品

乳房、安抚奶嘴

新生宝宝对外界环境缺少安全感,一旦安全诉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宝宝就会对妈妈的乳房或者安抚奶嘴产生依恋,乳房可以给宝宝温暖舒适的身体感受,同样跟安抚奶嘴一样,也可以让宝宝产生陪伴感和安全感。

指头、玩具或拳头

当宝宝要寻求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物体,以此来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时,指头、玩具或拳头便成为最好的选择。伴随着小宝宝对基本需求的生理满足,这些物品也将让小宝宝更加愉悦,尽快把糟糕的负面情绪排解掉。

毛毯

在宝宝最容易迷恋的物品中,毛毯也许是仅次于奶嘴的第二大户,而且必须是那种长期使用的、稍微有些破旧的毛毯。是什么给了毛毯如此大的魅力?这不仅因为它上面有宝宝熟悉的味道,还因为毛毯能带来温暖的触觉联想,而且摩搓毛毯的声音又能联想到妈妈的轻柔细语。

柔软物品

除了那些能带来熟悉味道的物品之外,宝宝对某些物品的触感也非常在意,因为这种感觉能传达出令人心安的讯息,比如毛巾、被子、枕头、玩偶、手套等。看到有那么多宝宝喜欢拿软毛玩偶在脸上摩擦玩耍,您就知道柔软物品是多么受欢迎啦!

照顾者的身体

除了具体的单个物品之外,主要照顾者的身上部位也常成为宝宝一再光顾的地方,如耳朵、手、头发等,甚至有些妈妈必须保持固定的头发长度,这样宝宝才能安心玩着头发入睡。

如何看待宝宝恋物?

宝宝依恋物体的情形因人而异,有些宝宝恋物的时间很短,而有些宝宝则能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另外,虽然有些宝宝已经基本不再恋物,但是某些突发事件却可能激化宝宝的焦虑状态,让他再度退缩到不安全的状态,进而重新恋物。比如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父母离异、遭受暴力侵犯、与亲人生离死别等。尤其是那些生病住院的幼儿,更是需要熟悉的物体作伴。

据儿科医生回忆说,曾经有一位做骨髓移植手术的宝宝,一住院就显得焦躁不安,根本无法配合治疗。直到家长把宝宝的日常用品枕头、棉被、玩具等送来之后,他的状况才有明显缓解。这时就能看出恋物的积极作用,因为住院对宝宝来说不仅有着生理上的疼痛,还要与熟悉的亲人分离,如果能有自己熟悉的物品作伴,那就相当于一种心理安慰,有助于提升宝宝的自我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对物品的迷恋程度没有影响到生活作息,那么家长就无需过度担心。除非是宝宝的依恋行为变成了极端状态,几乎要把依恋物品24小时带在身边,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比如奶嘴,如果只在宝宝哭闹不休时拿来使用一下就可以,一旦宝宝经常口含奶嘴不放就麻烦啦,这不仅容易造成门牙突出变形,而且也很容易产生蛀牙。更何况嘴巴里整天塞着奶嘴,宝宝就不愿意开口,学习说话的进展也会很缓慢。

依恋期因人而异

随着宝宝成长环境的不同,对于物体的依恋程度也出现明显差异,其关键在于宝宝所处的环境以及主要照顾者的忍受、认知能力。

乳房的依恋——约至2岁

2岁前的孩子对于妈妈的乳房更多的是依恋,体验到了身体的温暖舒适和妈妈对他的爱,从而获得了对环境基本的信任,建立了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乳房成了妈妈的象征,这是婴儿依恋妈妈乳房的重要原因。

奶嘴、奶瓶的依恋——可至3~4岁

长时间咬奶嘴、奶瓶,将影响宝宝上下腭的咬合度、牙齿发展以及语言学习。当进入语言能力发展期之后,最好尽快戒除。

玩偶的依恋——可至6~8岁

如果宝宝坚持随身携带玩偶,否则就拒绝出门或上学,甚至为此在学校与同学争吵、阻碍人际关系发展时,请家长及时介入,帮助宝宝改掉这个习惯。

如何戒除恋物习惯?

对许多父母来说,要抽掉宝宝的奶嘴、旧毛毯巾、枕头,那可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善良的出发点总是换来宝宝的哭闹不休,然后又跌进妥协的深渊。究竟怎么改掉宝宝的恋物习惯呢?首先,大人不要对这种习惯感到奇怪,宝宝眷恋他朝夕相处的物品属于正常现象,千万不要让宝宝觉得自己的举止是不对的。在宝宝逐渐走向独立的时候,这些物品是提供安全感的拐杖。

戒除守则1:避免强制性戒除

这是育儿专家特别告诫的一个要点,大家可以参考以下3个渐进式戒除方法。

小布块随身带:将旧棉被切一块布料,让小宝宝带在身上,尤其适合已上幼儿园的宝宝。

多买一件:不论是毛巾、小棉被还是小枕头,当发现宝宝有特别依恋的现象时,不妨把一模一样的东西多买一件,方便替换清洗,维持基本的卫生清洁。

多找替代品:用其他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来转移注意力,多找一些替代品。如果喜欢的东西太多,宝宝的恋物习惯就难以维持,也就更难对某一件物品保持强烈的依恋。

?tips:处理不当易造成创伤

在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宝宝正常的依恋行为并不会影响到人格的正常发展。可是一旦处理不当,幼童时期遭遇到了挫败,则会给宝宝的成长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如被迫与依恋物分离等。在帮助宝宝克服恋物习惯时,有些家长喜欢采用比较强硬的手段,比如涂抹辣椒让宝宝戒除奶嘴等,结果反而得不偿失,遭到宝宝更强烈的反抗。因此,在帮宝宝戒除依恋行为时,请务必注意方式方法,以免节外生枝。

戒除守则2:为依恋物举行告别仪式

在帮宝宝戒除恋物习惯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一致。不妨与宝宝一起举行戒除仪式,如戒奶嘴告别仪式,请宝宝用口述或画图方式,跟奶嘴真正说byebye,一起把奶嘴收起来,甚至是丢掉或埋起来,消灭一切会让宝宝思念奶嘴的可能性。

同时,父母不妨适时给予宝宝奖励,或协助宝宝开发其他兴趣,陪伴他,鼓励他勇于探索,寻找其他更美好、更有趣的事物。或者分配一些小任务给宝宝,加强他的责任感和荣誉心,这对戒除恋物习惯也很有帮助。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 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 1.依恋概念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1]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 非社会性阶段(0~6周)。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 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3) 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4〕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 [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因此,每个小孩的气质类型不同,形成的依恋类型是不一样的。 一样来讲,依恋有三种类型: 大多数小儿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 “依恋”宝宝的三种分类 这类小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静地玩,母亲在场能使小儿感到足够的安全,现在他对生疏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在生疏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操作。 这类小儿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她)的活动会受阻碍,并明显表现出不安和查找,但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会赶忙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专门容易地安静下来连续玩儿。 另有一种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这种小儿专门怕与母亲分开,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专门小心,假如母亲要离开他(她),他(她)就会表现出极高的抵抗,会大哭大叫,但当母亲回来后,他(她)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抵抗与母亲接触,即使是和母亲在一起,他(她)也不感到安全,也不能积极地进行活动。 还有一种是回避型的或叫无依恋类型。 这类小儿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即使欢迎母亲的到来也是专门短暂的,他(她)对母亲的离开及回来没有什么专门的反应,同意生疏人的安慰就像同意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种是没有对母亲形成专门的依恋。 以上三种类型的依恋,前一种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后两种为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假如父母亲从小就能够精心地照管小儿,与小儿紧密接触,绝大多数小儿都会形成安全的依恋,个不小儿即使开始有些不安全依恋,也会逐步转变成安全的依恋。 这种安全的依恋,可使小儿在活动中有安全感,使他(她)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究、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小儿的心理、智力发育。 小儿时期的安全依恋还将导致一个人在成人后对人信任、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确实是讲,从小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一个人今后的生活有重要的阻碍。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陈学娟(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号:1032010809023)摘要: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对于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关键词:儿童 安全型依恋影响因素培养策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Ainsworth将婴儿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情绪型三种类型。在面对威胁时,只有安全型依恋者才会适当地激活依恋行为系统寻求支持。依恋风格是在个体婴幼儿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婴幼儿时期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对于婴幼儿来说, 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及其共同组成的家庭,形成何种依恋风格 必然与家庭密切相关,当然依恋风格的形成与儿童的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分不开的。1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1.1父母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仅仅是母—婴依恋的 建立,父亲对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不具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母

亲主要担当着日常照顾和抚养的责任,母子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强化这种亲密的依恋关系;而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时间远远不如母亲,只要儿童能得到适当的悉心照顾就可以忽视父亲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并不是仅仅针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儿童对父母情感上的需要是天生的,父母是儿童形成安全感的源泉,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父母对子女积极接纳的态度都会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1.1.1母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母婴情感联系是一种生物—社会现象,婴儿所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母婴情感纽带无以取代。[1]在婴儿建立和形成依恋风格的过程中,母亲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1.1.1.1母亲对儿童照料的敏感度 敏感的照护是指在孩子看来,母亲对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够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一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爱是最重要的方面。 Clarck-Stewart等【2】的研究表明:如果当有依恋之情的婴儿需要安慰与爱抚时,母亲能够给予立刻的满足。同时,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表情较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密切接触,婴儿的依恋之情就会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婴儿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负责任、敏感、充满爱心的母亲常常能够与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反之,则易形成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在一岁左右的宝宝是最依恋人的时候,特别是每天与谁接触的时间多,就越依恋谁。像有的时候家庭当中只有妈妈一个照看宝宝的时候,宝宝就特别的依恋妈妈,从来不让其他家人抱。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有的宝宝从来都不与妈妈分开,所以每天总是与妈妈在一起,至于家里的其他的人,不会与他们接触。甚至都不会让他们抱,像这种情况就是属于一种依恋的行为。其实宝宝依恋的行为也是有好几种的,下面就请专家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1)A型(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威胁2:甲状腺机能减退 这是一种容易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的疾病,大概有10%的女性会得此病。由于这种病并不为很多人所知,所以就增加了它所带来的危害。这种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大大增加孕妇流产和早产的几率。另外,得这种病的患者也非常容易得心脏病。更为不幸的是,这种病不容易察觉,因为它的症状并无特别之处,而患者也常常将它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易疲劳、体重增加、易怒和对寒冷敏感等归咎于年龄增大或生活压力过大。 自我保护: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甲状腺检查。35岁后,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血液检查,来察看甲状腺机能是否正常。如果你有以上那些症状,并持续了一段时间,或者你已怀孕或正有此打算,便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如果查出甲状腺素水平低,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以决定是否仍继续怀孕,因为这对婴儿和妈妈都有不好的影响。得了甲状腺机能减退,需要服用人造甲状腺素丸来使甲状腺素水平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威胁1:心脏疾病 心脏病可以说是女性的头号杀手。每年死于心脏病的女性比所有因癌症而死的女性还要多。无论你健康、年轻与否,都受着心脏疾病的威胁。据有关数据表明,22%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50%的年轻女性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胆固醇偏高。这两种被忽视的病症都会增加人体动脉血管内壁上的脂肪沉积,从而引发心脏病。 自我保护:每年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掌握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另外,还要了解自己的腰围数。可别小看这个数字,它比体重数还重要。国外一项最新发现表明,腰上脂肪过多的女性和血脂高的女性很容易患心脏病。理想的腰围是控制在85厘米以内。年轻的女性还要注意排压。因为这部分人群的工作压力通常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 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依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时的依恋基本上会影响我们此后怎样与他人建立关系。本文将综述依恋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我对依恋的看法。 一、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儿童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1]多数情况下,儿童依恋于为之提供安全与照顾以满足其各种需要的特定养育者,此人通常是母亲,在人类社会中,依恋也多为母子间的依恋,依恋最初目的是保证新生生命能够生存下去。 最早对依恋进行研究的人是生态学家Konrad Lorenz,他在非人类的动物王国中通过对鹅的观察得出了一种倾向,即刚出生的小鹅习惯将它看见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当做自己的母亲,Lorenz将此过程称为印刻:发生在关键期,涉及对观察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产生的依恋行为。 Lorenz提出的印刻现象说明依恋是基于生物学的因素,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依恋的发展来自父母为她们提供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食物,即满足婴儿口唇需要的能力,此观点被称为依恋的碗柜理论。[2]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碗柜理论成立,那么只需要有充足的食物,婴儿是不是与谁都可以建立依恋关系呢,根据我们平常的观察也不会简单的承认的。有些家庭的婴儿母亲给予其充足的食物,而随着婴儿的生长却发现婴儿对其奶奶有更多的依恋。Harry Harlow在1965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提出并证明了他的假设,婴儿可能会依恋那些给他们接触性安慰的人。Harry将刚出生的幼猴与母亲分开,分别制作了两个人造母亲,一只用铁丝制作,上面有食物,另一只用绒布制作,结果发现幼猴大部分时间和绒布母亲在一起,偶尔会去铁丝母亲那里去取食物,当幼猴遭遇惊吓、恐惧时,幼猴会到绒布母亲那里寻求安慰。当有新刺激物出现时,幼猴则把绒布母亲作为行动基地,此后才会去探索新事物。[1] Harry的研究证明食物并非依恋形成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婴儿并不像一些动物那样存在印刻现象,更多的是在与母亲的不断交流中获得依恋。 关于人类依恋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是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的,在1969年关于依恋的第一部著作问世,他阐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依恋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即他们天生具有躲避攻击者的动机[1],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存在于整个生命过程,但在儿童早期最为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的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着的亲近,这无助的婴儿生命面临的就是死亡。[8] 人类依恋的发展不是突然的,它并不像印刻现象有明显的关键期,它是逐渐形成的Bowlby将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前依恋阶段(0-2个月)婴儿表现哭、笑等情绪反应,尚不能对人际关系加以具体区分,对不同人有泛化的反应。二是依恋关系建立阶段(2-7个月)婴儿仍然对不同人有无分别的依恋,但对熟人更易产生依恋反应。三是依恋关系明朗化阶段(7-24个月)婴儿对熟人产生依恋,并表现出分离焦虑。四是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阶段(24个月以后)儿童较少以自我为中心,能理解母亲的动机和行为,依恋变得较少依赖性。[3、5、7] 二、依恋的类型 依恋类型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更是依恋研究的重大进展,其中以发展心理学家Marry Ainsworth的工作最具经典意义。她在Bowlby的理论基础上发明了一个广泛用于依恋测量的实验技术——陌生情境试验:由一系列阶段性的情景构成,用以阐明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程度。“陌生情境”遵循下列八个步骤的模式:(1)母亲和儿童进入一个不熟悉的房间。(2)母亲坐下来,让儿童自由的探索。(3)一个成年陌生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婴儿说话。(4)母亲离开房间。(5)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6)母亲再此离开,留下儿童独自一人。(7)陌生人回来。(8)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儿童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儿童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摘要】:依恋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影响。该文主要阐述了儿童的依恋类型和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儿童;依恋类型;影响因素 1、引言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也指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特定的依恋使婴儿追求某些特定的人。依恋不仅是一种广泛、强烈和富于生活色彩的现象,而且关系到父母对儿童日后发展的作用[1]。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2] 。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3],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Bowlby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4]。 2、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思为研究母婴依恋的个别差异(1978)建立了一个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程序(见下表),这一程序用于10-24个月的儿童,因为这时是婴儿表现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敏感时期。 “陌生情境”实验程序[5] 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如果婴儿过于痛苦,3、5、6段可以缩短,而4、7段有时可以延长。按照此法进行检测,安斯沃思把依恋划分为3种类型:A型:回避型(20%),B型:安全型(60%-65%),C型:矛盾型(15%),三种类型的行为特征如下: 2.1 安全型(B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与母亲接近,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同时时常与母亲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的交往。寻求母亲分享他们的玩耍,母亲离开时,表现为不安,有的甚至哭泣。当母亲回来时,他

关于幼儿园师幼依恋的一些思考

一、依恋的含义 二、依恋的特点及类型 (一)主要特点 1.代际传递性。特殊照顾者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 2.选择性。儿童倾向于依恋那些能满足自身需要的个体。如那些对婴儿需求满足反应敏感准确的母亲,能更好地与婴儿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3.亲近性。婴幼儿更容易与那些经常和自己有亲密动作的人产生依恋关系,如经常拥抱自己的母亲、父亲等。 4.依恋双方都获得内心安全性的满足。如这种依恋被破坏则双方都感到很焦虑和痛苦。 (二)依恋的类型 三、关于幼儿园的师幼依恋 (一)影响师幼依恋产生的因素 1.亲子之间强烈的依恋关系。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在上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朝夕相处,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孩子在幼儿园的新环境中感到很焦虑和恐慌。在入园初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极度焦虑,他们很难和教师相处,只想要妈妈。 2.幼儿自身的个性。幼儿的个性也影响他和教师之间依恋的建立。有些孩子的个性开朗活泼、喜欢说话,善于表达自己的感觉。在一个班里这些孩子更多地得到了教师的关注。相反一些幼儿自卑害怕、不喜欢说话,很安静。这些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相对的就少些。这也不利于师幼关系的建立。 3.幼师的素质水平。作为幼儿教师应当把孩子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一些教师对孩子的需要反应敏感准确,孩子逐渐就会喜欢和信任老师,有利于师幼依恋的建立。但相反一些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和漠视孩子的需要,有时甚至会向孩子发脾气,这使得孩子缺乏对教师的信任而且害怕、躲避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师幼安全依恋的产生,对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幼儿所处的环境。当幼儿第一次进入学校时,校园环境就展示在孩子面前,这个地方是否能极大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融入其中很重要。之后孩子进入班级,这个小环境也相当重要,班级的布置和班级的氛围对孩子的安全依恋的建立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建立科学安全的师幼依恋 1.入园前家长多一些陪伴。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是一种很难短期淡化的关系,所以在入园之前,家长可以带孩子熟悉一下环境,让孩子和老师一起玩。或者园里可以组织一些简单易行的亲子游戏,加深孩子和老师之间的认识,之后慢慢地让家长淡出。 2.教师多一些爱抚。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地关爱,适当增加与孩子的交往频率,经常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还可以通过情感安抚、语言交流进一步使幼儿在教师那儿体验到了安全感。 3.师幼间多一些信任。教师和幼儿之间依恋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孩子需求,并做出敏感的反应。让孩子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并且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要哄骗孩子,要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感。这样才能稳定师生之间的依恋。 4.让幼儿多一些伙伴。在孩子和教师建立安全依恋之后,教师应更注重发展孩子与同伴的关系。让孩子积极的与同伴交往,扩大孩子的交际圈,为孩子今后进入小学做准备。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 陈小莺

1、依恋的定义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的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依恋的发展 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形成的首要前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 2.1依恋发展的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前依恋期 ?出生~2、3个月 ?以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 —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 ?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

—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他说话,都能引起他兴奋 ?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依恋关系建立期 ?3~6个月 ?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 ?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 ?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 ?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依恋关系确立期 ?6个月~3岁 ?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 —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 —母亲在时,则安心地玩,探索环境,将其作为安全基地 ?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4)伙伴关系阶段 ?依恋关系成熟期 ?3岁以后 ?能理解分离的原因,容忍与母亲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 ?越来越主动进行各种接触,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儿童心理学》依恋的类型

最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技术。最先使用它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她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型(约占20%)为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B型(约占70%)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C型(约占10%)为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婴儿属于哪种依恋类型,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例如B型儿童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更常遵守一些规则,也更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些儿童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C型儿童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付父母的帮助。他们很难从父母的经验中得到教益。 如果母亲刚刚返回,这些儿童也许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昵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A型儿童似无特殊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也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这样的区别一直延续到学龄期。B型儿童喜欢直接同教师接触,他们发现,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A型和C型则频繁地请求帮助,但很少对得到的感到满意。其中A型和C型寻求注意的方式不同:C型显示长期的抱怨;A型则间接通过羊肠小道接近教师,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通知。 儿童的依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将不断地反映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情况及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会改变早期依恋的性质。

浅析亲子依恋行为

浅析亲子依恋行为 摘要: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论述依恋的形成及类型基础上探讨了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由此,希望引起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对依恋的存在及其意义的重视,从而使儿童抚养及教育的具体实践更科学化。 关键词依恋形成及类型质量影响因素 依恋的界定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着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亲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①我们平时所说的恋爱关系、亲戚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在本质上都根植于依恋这种情感。在婴儿延续生命的历程中,母亲给予了孩子无数的“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乐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并且这种联系连绵不断。所以,依恋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在他们和母亲(主要照看者)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哈洛将一只刚出生的婴猴单独关在一个笼子里,脱离母亲的抚养。笼子里有两个假的“母亲”:一个是用金属做的,但能提供食物(乳汁),一个是用柔软的布做的,但不能提供食物。实验中发现,如果强迫婴猴做一种选择,它们宁愿同一个温暖的、柔软的、毛巾布质料的“母亲”接触,尽管这个“母亲”不能提供食物;而不喜欢同另一个冰冷的、硬的、金属质料的“母亲”接触,虽然这个“母亲”能提供食物,但它不可以拥抱。哈洛也发现,被剥夺了肉体接触的婴猴,虽然其他方面受到很好的照看,但它们极端胆小和畏缩,无能力和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生病率和死亡率也较高。 依恋的特征 儿童在与母亲(主要照看者)形成依恋关系的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表征,这就使得依恋具有了一系列重要的特征。 第一,依恋对象的选择性。儿童并非依恋所有的人,而是倾向于依恋那些能够满足自身需要、激起特定情感和行为的个体。例如,婴儿更容易对父母形成依恋,而学前儿童则可能对同伴产生依恋。 第二,依恋者对依恋对象表现出亲近行为。依恋母亲的婴儿在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对身体的亲近,如依偎在母亲身边或在母亲周围活动。而且,婴儿的积极社会信号和社会互动也经常指向依恋对象,如婴儿对依恋对象更多地表现出微笑、咿呀声、呱呱声、注视和抓握等最初的积极社会行为。 第三,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得慰藉和安全感。这种慰藉和安全感是个体在未来的各种陌生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日后对问题、对环境的最初控制感和效能感的产生以及探索世界的基础。 第四,依恋被破坏会导致依恋双方,特别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这是依恋对个体意义的集中体现,也成为衡量依恋关系是否真正建立起来的标志之一。 第五,依恋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具有协调性。这种协调性一方面是由婴儿遗传的一种适应性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X 梁兰芝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100875) 陈欣银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系) 摘要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考察122名21-27个月龄的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实验室 程序包括儿童的自由活动、与陌生人的交往、在多种压力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与母亲的分离-重聚 等。结果发现:(1)本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室观察程序能够有效地测查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 (2)中国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有四种类型:淡漠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分布比例分别为11%,73%,7%,9%。其中安全型和混乱型依恋的表现与国外研究者描述的美 国、日本等国家儿童的行为大体相同,但淡漠型和缠人型依恋为我国儿童所特有,其表现特点与国 外研究者描述的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及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淡漠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1问题的提出 依恋是个体对亲密他人的持久而强烈的感情联结,在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80年代以来,依恋成为儿童发展研究的焦点之一。 Mary Ainsworth等人发明的陌生情境测验是最经典的测量依恋的实验室方法,因其有效性而在各国广泛使用。这一测验最初只适用于8-12个月的婴儿,1978年Ainsworth又将其适用的年龄范围扩大到12-18个月。但是,对年龄更大的幼儿,陌生情境测验是否适宜?为考察18个月以后幼儿的依恋行为,是否需要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并相应地修改评分方案?这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在陌生情境测验中,Ainsworth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分为A、B、C三种依恋类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和8种依恋亚型(A1、A2、B1、B2、B3、B4、C1、C2),并得到各种类型的分布比例。但是,在后来的跨文化研究中,德国、日本和以色列都没有得到和美国同样的分布[1-3],德国发现了更多的A型,日本和以色列发现了更多的C型。这说明Ainsworth等人的研究发现的依恋类型分布并不能说明各种文化的状况。另外,Main和Solomon 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4],也称作D型依恋。这说明除了Ainsworth描述的不安全依恋的类型以外,还有其他指标反映儿童在陌生情境中依恋的个体差异。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传统、家庭结构、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如果用西方研究结果来概括中国儿童的特点是不恰当的,并且,由于多是独生子女,中国儿童在家庭中受到格外关注与溺爱及不适当的期望,这是否会影响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为查明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陌生情境测验虽具有较高的效度,但在使用上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要求研究者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经过严格培训,因此给它的推广带来不便。本研究的第三个目的是在采取传统的临床判断依恋类型的同时,尝试使用多元判别分析法为被试划分依恋类型。 324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3期 X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9970259),张越波,王莉,刘桂珍,连旭,姜燕,张郁倩,马晓菁,韦彦参加部分工作。

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 也许我们和亲密伴侣在相处过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愉快,也许你要的是亲密,如胶似漆的缠绵,而你的伴侣却恰恰希望仍旧像自己当初那样自由自在,不受约束,那么你们就会出现依恋类型的不匹配。当痴迷性的人爱上了疏离型的人时,,痴迷型的人可能会因为对方的感情疏远而气馁,而疏离型的人则会因为对方的过分依赖而烦恼。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对其主要抚养着(通常为母亲)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普遍认为,只要婴儿饥饿、尿床或者受到惊吓,来自母亲的安抚就会如约而至,婴儿总能在需要的时候享受到母亲的呵护和照料,因此这类小宝宝就会比较容易信任别人,可以舒心的依赖别人,并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安全和友善。结果,这些儿童就会发展处安全型依恋,他们快乐地与别人交往,并且很容易发展处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如果,婴儿无法预料自己在需要照料的时候将会得到怎样的待见,有时母亲会悉心呵护,有时又烦躁焦虑,有时甚至不出现,这些小孩就容易对他们产生焦虑、复杂的感情,这样的依恋类型就是焦虑——矛盾型。这些孩子由于不能确定主要抚养着是否以及何时会回来照顾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最后一种婴儿的抚养着在照顾孩子时,总是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他他人靠不住,因而在与他人的关系上总是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依恋。这些孩子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最重要的是,研究发现早期的依恋类型会影响到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 巴塞洛缪认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第一种是安全型,和儿童的安全型完全相同。第二种是痴迷性,是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这类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依赖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分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 第三种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恐惧型的人因为害怕被拒绝而吉利避免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虽然他们希望别人喜欢他们,但是更担心自己会因此离不开别人。相反,疏离型的人认为自己和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得不偿失,他们拒绝和他人互相依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力更生,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但是,我们的依恋类型并不总是被动地受童年经验的束缚,因为依恋类型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的确会发生新的改变。令人欣慰的是,不安全的依恋比安全依恋更容易改变。

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学位课程试题及答卷 注:1、本封面由任课教师填写,并与考试试题、答卷一起装订,写完评语后二周(以论文形式考试的一个月)内交二级学院研究生秘书。由研究生秘书做好成绩登记,在学期结束前,将单科成绩登记表交校研究生处。 2、*栏,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综合考试可不填。 3、学位课程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计分。 4、考试答题一律使用研究生处统一印刷的“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纸”。

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的主题是探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通过对178名儿童的追踪调查,对2岁的儿童进行实验室观察,对录像进行目标编码,并将儿童划分成四种依恋类型。在儿童分别到2岁、4岁和7岁时,让母亲填写《儿童行为考查表》。结果发现:安全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上都显著低于不安全儿童;回避型儿童在外显问题行为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矛盾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混乱型儿童在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上的得分都比较高。 关键词:依恋类型内隐问题行为外显问题行为 1.问题的提出 依恋(attachment)是孩子与特定个体之间(最稳定的抚养人,一般指父母)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孩子对大人的依恋对于他们自身的心理发展是必需的。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如果没有这种依恋心,宝宝就会感到惊慌和恐惧,甚至精神萎缩,这种影响会阻碍宝宝未来爱好、志向、人格等的建立。因此,孩子在0~3岁的婴幼儿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对依恋的研究始于Bowlby,繁荣于Ainswortl时期。Ainsworh发明了陌生情境测验,把儿童的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其他研究者在Ainsworth的分类基础上又增加了第四种类型,即混乱型。研究者们深人探讨了早期的亲子依恋对个体后来的社会适应的影响,其中发展精神病理学尤其关注儿童早期的依恋与后期的心理失调之间的关系。关于早期依恋关系如何影响儿童后期的心理失调,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提Bowlby从认知表征的角度做出的解释,另外一利就是Kobak和MikUlincer等人从情绪调节策略的角度所做的解释。 Bowlbyt认为,从早期的依恋关系中,儿童会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即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表征。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个体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婴儿的母亲或者养护者有不同的对待婴儿的方式,比如对婴儿的需求的敏感与否,忽视与否等,都会在无形中在婴儿的心理产生某种影响。内部工作模型还会持续地影响儿童今后的行为。形成消极的自我模型的儿童将缺乏自信和控制感,容易焦虑抑郁,而形成了消极的他人模型的儿童对他人缺乏信任,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容易愤怒并对他人表现出攻击行为。 其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不同的精神症状与个体的依恋策略有关,研究者区分了两种典型的依恋策略。采取高度激活策略的个体通过在认知和行为上尝试唤起对方的关心和支持来缩小与对方的距离。这种策略使个体注意力集中到依恋的信息上,夸大那些引起痛苦的依恋线索,深刻体验到被遗弃的感觉,通过纠缠等行为获得对方的关注和支持。 矛盾型依恋的儿童多采用高度激活策略,这些个体容易出现内倾障碍。采用去激活策略的个体主动地将注意力从与依恋有关的信息上转移开,否认依恋需要,尽可能地超然于依恋经验之外,避免亲密和依赖,在认知和身体上远离他人,从而导致漠视心理状态。 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多采用这种策略,他们容易出现外倾障碍。与心理失调关系最密切的

从早期依恋看幼儿对教师的依恋

从 早 期 依 恋 视 角 看 幼 儿 对 教 师 的 依 恋 学校:西安文理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姓名:周永翠

从早期依恋视角看幼儿对教师的依恋 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周永翠 710065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随之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而幼儿的依恋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该论文将对幼儿对老师依恋的成因、表现进行解说,分析幼儿依恋对幼儿的成长影响,和家长教养避免幼儿依恋,老师如何处理幼儿依恋。 关键词儿童早期依恋教师依恋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引言在幼儿园里小孩黏着一个老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老师还要照顾其他的小朋友,这样就给老师带来了很多的矛盾。据此,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解释这一现象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依恋的概念及其类型表现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大约从5~6个月时起,婴儿就表现出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愉快。同母亲分离则感到最大的痛苦。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时,母亲的出现会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当婴儿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往往首先寻找自己的母亲。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65%):只要母亲在场,他就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他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和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他又容易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2)反抗型依恋(10%-15%):这类婴儿每当母亲离开时,他都会大喊大叫,极度反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母亲的爱抚,又拒绝母亲的接触,并不时地朝母亲这边看。(3)回避型依恋(20&):母亲离开或回来他都无所谓,实际上这类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依恋的类型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依恋的类型 最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技术。最先使用它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她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型(约占20%)为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B型(约占70%)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C型(约占10%)为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婴儿属于哪种依恋类型,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例如B型儿童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更常遵守一些规则,也更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些儿童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C型儿童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付父母的帮助。他们很难从父母的经验中得到教益。 如果母亲刚刚返回,这些儿童也许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昵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A 型儿童似无特殊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也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 这样的区别一直延续到学龄期。B型儿童喜欢直接同教师接触,他们发现,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A型和C型则频繁地请求帮助,但很少对得到的感到满意。其中A型和C型寻求注意的方式不同:C型显示长期的抱怨;A型则间接通过羊肠小道接近教师,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通知。 儿童的依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将不断地反映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情况及父母一儿童关系的变化,会改变早期依恋的性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