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研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体系

青岛大学文件

青大科字﹝2010﹞1号

关于印发

《青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业绩考核指标体系(2010年4月修订)》的通知

各学院,校行政各部门,校直属各单位:

《青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业绩考核指标体系(2010年4月修订)》,已经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参照执行。

二○一○年五月七日

主题词:科技科研考核△通知

青岛大学校长办公室2010年5月7日印发

青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2010年4月修订)

第一条对我校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等,学校将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绩点:

单位排位系数=1/2m-1;人员排位系数=1/2n-1。其中,m为我校位次,n为我校完成人位次。

一、项目

第二条科研项目绩点指科研人员因承担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而获得的绩点;科研项目绩点包括基本绩点和经费绩点两部分。在立项当年给予基本绩点,按当年实际到校经费数计算经费绩点。

第三条分类

1、纵向项目:

A级(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

B级(国家级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A级项目课题等。

C级(国家级普通项目及教育部基地重大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国家古籍整理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

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政府间国际科研合作项目、B级项目课题等。

D级(省部级普通项目):教育部归国留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经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政府间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其它省部级项目等。

E级其他纵向项目。

F级(校级项目):校内正式立项的科研项目。

2、横向项目:指纵向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

第四条项目绩点

1、纵向项目的绩点为:基本绩点+120/万元×经费数。

2、横向项目的绩点为:120/万元×经费数。

项目绩点:

二、成果

第五条科研成果是指青岛大学依法享有知识产权、有我校人员参加完成、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学术著作等职务成果。

第六条分类

1、学术论文:

A类:被《SSCI》、《A&HCI》收录的论文。

B类: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理论文章(3000字以上,专访、规划介绍等非学术论文除外)。

C类: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4000字以上),按《CSSCI》发布的期刊当年度影响因子在本学科领域排名情况分为C1、C2类。

D类:被《ISTP》收录的论文。

E类:在其它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绩点:

2、学术著作:

学术著作分为三类:

A类:全国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著作

B类: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本专业著作

C类:其它出版社出版的著作

著作绩点:

三、奖励

第七条对获国家级、省部级、地市厅级等人文社会科学类奖励的科研成果按以下标准计算绩点。

文艺新闻出版及体育比赛获奖者按《青岛大学文艺新闻出版及体育比赛获奖业绩考核指标简表》制定的标准计算绩点。

四、附则

第八条申报科研业绩,由项目承担人或成果完成人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交相应附件(立项批准书、合同书、计划书、著作、论文、获奖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由申报人所属部门负责审核上报。

第九条我校教职工在职攻读外单位硕士或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的,其科研业绩按青岛大学实际排名计算。

第十条项目绩点按立项时成员位次核算。

第十一条各科研项目、成果、奖励中的绩点不重复计算,按最高绩点统计。

第十二条体系中相关内容的说明:

1、项目:

①纵向项目是经过正常申报与评审,由政府部门下达正式计划,原则上具备五个要素(项目名称、课题组、起止时间、经费额度、项目研究内容与目标)的项目;横向项目是以青岛大学名义签订的正式合同或协议的项目。

②项目经费必须划入学校指定银行帐号,在科研处备案并按学校规定缴纳科研管理费。科研经费从学校帐户转拨给合作单位,转出的经费额不计算相应绩点。

③我校以非第一完成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到校经费者可纳入考核,否则不计。纵向项目只在立项年度计基本绩点,因经费获得的绩点按到校经费逐年计算。

④依托国家基金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费加入到该国家基金项目经费中,不另算项目。

⑤对联合立项的科研项目承担人排序,按课题组实际排名计。

⑥国拨或学校匹配的学术带头人经费及重点建设经费不计入个人项目经费绩点。

⑦科技成果转让费金额以学校实际进账数额计算(不含转拨经费)。

⑧在立项通知书、计划书或协议书、合同书规定的限期内无故延期的项目不计科研项目绩点。

2、学术论文:

①学术论文的撰写须符合一定规范,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几个方面。

②C1类指以本学科平均影响因子为基准,影响因子大于平均影响因子的论文。

③C2类指以本学科平均影响因子为基准,影响因子小于或等于平均影响因子的论文。

④《SSCI》是指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A&HCI》是指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⑤《ISTP》是指美国《科技会议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of Technical proceedings)。

⑥《CSSCI》来源期刊是指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所列刊物。

⑦影响因子:《SSCI》、《CSSCI》的影响因子分别以《SSCI》、《CSSCI》当年度公布为准,当年度尚未公布时,以最近年度为准。

⑧转载点数绩点:《新华文摘》转载3000字(含)以上,转载点数为2000;《新华文摘》转载3000字以下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转载点数为1000;多次转载的累积计算点数。

⑨他引次数:是指论文、著作作者以外的其他学者引用次数,他引次数以《CSSCI》、《A&HCI》、《SSCI》统计为准。

⑩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一致时,绩点以该二人按上述办法计算得到的绩点之和的平均值计。

3、学术著作:

①系数k的确定:①字数<10万字 k=0.3,②10万字≤字数≤20万字k=0.6,③20万字<字数≤40万字 k=1.0,④40万字<字数≤60万字k=1.2,⑤字数>60万字k=1.6。

②系数s的确定:①专著:s=1,②译著s=0.6,③工具书s=0.2,④编著s=0.1。

③编著作者绩点的确定:主编、副主编、编委必须是作者之一,主编均分第一作者绩点,副主编均分第二作者绩点,编委均分第三作者绩点。

4、奖励:

凡以企业冠名者不予计算绩点。

第十三条实际科研业绩考核过程中出现本体系未做规定的,学

校将邀请有关专家论证后报学校批准执行。

第十四条此前颁布的文件中,如有与此文件相矛盾者,以此文件中的阐述为准。

附件:1、青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业绩考核指标简表(2010年4月修订)

2、青岛大学文艺新闻出版及体育比赛获奖业绩考核指标简表(2010

年4月修订)

附件一:青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业绩考核指标简表(2010年4月修订)

附件二:青岛大学文艺新闻出版及体育比赛获奖业绩考核指标简表(2010年4月修订)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及建议

评教制度的现状: A.评教指标设置问题 1.评教指标体系多年不变。传统的学生评教注重对教师“教”的评价,以教师为单一的视点,以“能讲”为单一的目标,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的目的,特别关注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语言、板书、提问的艺术教学内容的安排等都是评价量表中的主要评价点,而很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很少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有些学校几年甚至十几年指标体系不变,很多项不能反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 2.评价指标缺乏多样性。尽管教学有许多共性,但大量研究表明,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的不同,课程特征的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评价时在结果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很多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共用一种调查表,未能反映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和各类教师之间的工作性质及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因此,设计问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不同的评教表。 3.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问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多数评价指标的设计内容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很少涉及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和教材等问题。很多高校的评教表,只有几项大的指标,其构成只有客观题没有主观题,相当程度地局限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内容。此外,每项指标缺乏对不公正打分的约束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打分的随意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4.由于授课老师的性格问题造成评教不客观。一部分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上课也尽职尽责,但是由于其自身性格所呈现处是一种不苟言笑的形象,可能会使学生觉得不亲切,造成评教客观性受到影响。 B.评教组织实施的问题: 1.学生对“学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评教”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学生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认识与需要,评价的结果直接受学生的主观认识、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生作为评价者,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与能力

体系评价报告

xxx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文件 CMS/WJ—ZL 二零一二年度体系评价 资料 企业诚信实施小组编制 xxx xxx

诚信体系评价计划

诚信管理体系评价会议纪要

时间:xxx年xx月xx日 8:30-12:00 地点:三楼会议室 出席:出席会议的人员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核查员。具体人员:xxx(总经理)、xxx(质量副总兼诚信负责人)、xxx(行政副总)、xxx(生产副总)、xxx (营销副总)、xxx(财务副总)、xxx(工程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 主持:xxx 记录:xxx 会议主要内容: 一、企业副总兼诚信负责人xxx发言: 各位同志们,上午好!今天我们对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进行总结评价,现在开始,下面请总经理讲话。 二、总经理xxx发言 为适应企业的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形象,我们企业依据QB/T4111—2010标准建立了诚信管理体系,并据实制定了诚信方针和诚信目标,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我希望通过实施诚信体系,进一步推动我们企业持续向前发展。 从诚信管理体系运行以来,企业各部门及全体员工都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QB/T4111—2010标准及企业的诚信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开展工作。今天,我们召开诚信体系评价会议,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诚信方针、诚信目标及诚信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验证诚信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和实施。从而提高我们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公信力。 这次体系评价会议评审的主要内容是:1、内部核查、外部审核、自我评价

2019改革课程评价体系语文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多年以来,我们语文教育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应付那张有着标准答案的试卷。 试题标准化的要害是思维标准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而以标准化为主的应试教育则将学生的这种能力扼杀了。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新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应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改革语文教学,应从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开始。 在学生时代,我就是一个热爱语文的人,但却是一个最讨厌语文课的人。爱语文,因为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华美,运用语文写作时宣泄的快乐;恨语文课,是因为所有的语文教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用划分段落、修辞手法、语法结构、中心思想把语文课变成最无聊、最乏味的课程。 问问学生,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有个初二的学生说:“老师,你们平时读文章的时候,会去考虑它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现了主人公什么精神吗?会去把它分段分层概括中心思想吗?会去把它一个字一个词挑出来分析它用的

好在哪里吗?会?可能吗?最多做点笔记,再想一想,记一点,如此而已。那么,请问你们把这些东西教给我们,是想让我们去干什么?仅仅为了高考吗?” 真是振聋发聩!是啊,看看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给学生的东西,除了用来考试,还能做什么呢?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厌学,语文难教,可是明明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明明乏味无聊的东西,我们却要拼老命让学生去掌握,其目的只是为了要考试,这究竟是为什么?教师的一切努力,如果都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判断、选择、填空、简答等方面的应试能力,让学生成为做题“机器”。中国的语文教育,又怎么能有前途?怎么考就怎么教,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跟着考试走,考试跟着“专家”走,“专家”跟着感觉走,这是当前中国语文教育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可是,被考试指挥棒遥控的可怜的语文教师们,明明知道进入了教育的死胡同,却无力回天。 爱因斯坦在《教育论》中曾经说过:“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愿的规矩的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 多年以来,我们语文教育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应付那张有着标准答案的试卷。现在的中学语文试卷,同十几年以前我在做中学生时候的语文试卷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尽管“专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 科研评价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并将其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五大任务之一。同时,教育部酝酿多年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也于日前出台。我认为,当前高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础与应用。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并注重对其社会效用的评价,是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可借鉴这一做法,对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确立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基础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应当以学术效果评价为主,重点是按照“创新性、前沿性”的标准考察其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应用性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应用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则应当以社会效用评价为主,重点是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有无贡献及贡献程度。 二是数量与质量。在当前高校所面临的各种检查、评估中,尤其是在学科排名、学位点申报等方面,科研成果的数量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完全以质量为标准进行科研评价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仍应进一步提升科研精品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以激励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产出具有较高显示度与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在具体措施上,可借鉴国外高校的“代表作制”,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减轻其科研考核压力,努力为高水平学术人才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三是形式与内涵。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影响因子等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由于科学、权威评价体系的缺位,这些原本属于技术上、形式上的手段逐步偏离了其工具属性,越来越多被作为目的本身来追求,而学术成果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社会效用反而被忽略。为遏制这种形式与内涵倒置的“技术主义”倾向,必须进一步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科研成果的内涵与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在具体措施上,对基础类的研究成果,由于其理论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可适当延长其评价周期,并扩大同行评议的范围,尤其是要适当增加无利害关系的评价主体数量;对于应用类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英美等国高校的做法,试行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法律、政策、规划、文件都是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对于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可在其实施一定时期后,组织由同行专家、实务部门专家、利益相关者代表构成的评议组,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 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敏强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当前,主要应从科研评价体系、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以及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质量与创新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首要标准,并且要提升到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否能够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以及是否能够产生促进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的战略高度。在制定科研评价体系的思想意识和指导原则上,要破除一味追求“科研GDP”的简单做法,倡导质量结合、分类评价和诚信公正的原则。在基础研究上要注重思想高度和学术原创性,要能够做到思想创新、传承文明和推动学科建设;在应用研究上应能够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做党和各级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还要和高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和高校的整体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二是建立高效的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推动。第一,紧密结合大学制度改革,建立学部、学院与科研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体系。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渐确立,学部、学术委员会等在大学的科研组织、管理与评价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探索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创新性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特区、开放性研究机构等在未来10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规律,在时机成熟时推进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第三,要建立高效务实的校、学部(学院)、科研平台多层次科研管理体系。要充分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我国高校科研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摘要: 科学完善的科研绩效考评体系与高校科研实力的有效提升有一定关联。针对我国高校现行的考评体系存在导向偏颇、主体失范、标准不适、方法单一、机制不全等问题,相应的改革和完善需要从几方面着手,包括:确立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评价导向,遴选公正权威的评价主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采用多维综合的评价方法和健全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校科研绩效评价 建立健全科学的科研绩效考评体系是高校提升科研水平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绩效考评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巫待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和完善。1 一、我国高校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缺乏完整、科学的绩效管理框架和相对应的有效实施工具。由于缺乏对绩效管理地系统了解,或缺乏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工具,使得一些高校绩效管理得不到有效推行,有些虽然实行绩效管理,也往往把绩效管理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绩效考核上,而忽视了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反馈,有的甚至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导致绩效管理流于形式。从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看,我国现行的高校科研绩效考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1、评价导向偏颇 绩效评价是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作用。我国现行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存在重“物”考核轻“人”发展,重短期评价轻长远评价,重共性评价轻个性评价的倾向。导向的偏颇导致了高校科研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良性发展的轨道,使部分学术人员在科研活动中避难就易,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重包装轻创新等倾向,从而助长了科研上的急功近利,这不利于高校科研队伍创新水平的提高。2 2、评价主体不规范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主体多元,从层次来看,有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有省市级、国家级相关部门。虽然评价主体多元,但对评价主体素质和品格的要求却是统一的,即不仅要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还应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考察高校科研绩效评价,评价主体的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如人情评价、关系评价、权力评价现象仍然存在,个别专家与被评人“里应外合”事后分课题要好处的评价歪风不时出现。评审专家信誉制度尚未建立,有个别学术信誉受到质疑的“专家”还频繁出现在一些评审和鉴定活动中。评价主体不规范直接影响了科研绩效评价活动的公正性和客观性。3 3、评价方法单一 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大约经历了行政评价、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等四个阶段。尽管行政评价、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价等评价方法 徐国兴,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历史和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9):50-52. ②曾练武,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3):107-109. ③韩明,高校教师评价中的绩效管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33-135.

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企业名称(公章) 评价组长 联系电话 评价日期年月日

企业自我评价报告 编号:QR076 日期:2010年 11 月 18 日

企业自我评价评分表

标准化体系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用标准规范生产,提高企业竞争力****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和研发炼奶、婴幼儿配方食品的企业,始建于一九九五年,注册资本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公司一贯以质量取胜,强化规范化管理,注重品牌的提升和塑造,科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致力于对炼奶和婴幼儿配方食品进行功能化的新产品的研发,使传统的炼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保健功效,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保健食品,为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乳制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年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同类产品前二名。得到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等部门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诚信单位、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省乳制品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广东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 ****有限公司公司自开业以来就以‘质量第一、诚信为先’为企业的经营宗旨,实施‘名牌’发展战略,重合同守信用;致力打造国内乳制品行业中炼奶产品的龙头企业,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投巨资从瑞士引进三套完善的自动灌装生产设备和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验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端生产和检验设备,保证了企业产品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进行全面质量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和HACCP国际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组织生产,强调规范化管理,所有生产车间均采用30万级空气净化系统。同时引进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战略合作伙伴,推行曾伟教授“中国式精益管理”,以“三九控制法”为实操指导,致力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率。 ****有限公司一贯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公司研发中心现有博士1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20人;科研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1%,质量管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11%。所有关键岗位均按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研发团队运用生物技术对传统的产品进行功能化方面的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先后开发出人参炼奶、金银花营养米粉等多种系列产品,

中国科研评价体系评价

中国科研评价体系评价 已有1249 次阅读 2013-2-15 19:29 |个人分类:自然辩证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研中国官本位 我们来看中国科研/职称评审的三大指标: 经费;论文;各级奖励。不能说这三大指标完全不反映科研水平,但是导向完全不正确,且看下文。 一经费指标 很多成果靠经费堆起来。 那种成果或者教授有什么水平?那么多人财物堆到谁头上都能出那些成果,花钱买,拼凑,找下面人 去做,这谁不会。[1] 评价科技成果/职称,不应以花费资源和钱多鼓励方向,而应以投入产出比为方向。 比如 Intel,FaceBook,Dell,Microsoft,Apple,爱因斯坦,爱迪生等起家基本是一穷二白。 比如现在黄金可以人工合成,但成本比天然黄金成本高,那么人工合成的黄金,人工合成黄金的科技,都是无推广价值的。 高科技公司和科技史证明,成果和投资没有确定的关系。 集权体制科研效率低,还证明一定条件下成果和投资是负相关。 二论文指标 2.1 论文量大无法鉴别 论文那么多,任何上过大学的科技人员,重复科研的结果,抄袭,真假混合,正确而无用的创新,都可以写成论文,构成了中国论文的主体,看都看不完,谁有工夫鉴别? 鉴别出论文是垃圾又能怎样?写垃圾论文又不犯法。 论文须作为科研实体的附属产物提交,不能本末倒置,凭论文或者数论文评价科研/职称。 2.2 论文型教授 一批科研人员,写论文为了拿基金,拿了基金写论文交差,进入良性循环(恶性循环?), 对纳税人有什么好处?只能说他们对社会对科学的贡献目前不清楚,也不能否定。 应该分一类,叫做论文型(准)教授,实事求是,比如陈景润就可归入论文型教授。 钱学森,袁隆平等中国实干科学家即使有SCI,相对于其实际科研,也不值得一提。 高锟等诺奖获得者,也没有SCI。所以论文不能当重要的科研指标。 三各级奖励 我朝不仅会多,奖励更多。小学生就开始评三好生范。科技人员就争科技奖。 评奖就要平衡各单位,成果到底算几流成果,指标模糊。 评奖通常是几名专家/领导定,这几名专家/领导水平多高本身难说,能不能过经得起各方游说也不一定。 而且潜规则是,没拿到基金的民间科研不能评奖。其实在自由无考核压力的环境, 有利于有深度思想的产生。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解读教学文案

评价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关键点详解《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通过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一套全新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以切实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 教育质量评价是世界性难题。相对来说,我国起步比较晚,专业力量不足,实践经验较少,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不能等。在大方向和长远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一边做,一边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完善。 去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就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随后又确定全国30个地区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启动了相关培训工作。评价改革只有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才能逐渐建立起新的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点一细化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是不是科学合理,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把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指标框架经反复研究论证,我们力求用这些指标反映每个方面评价内容,

同时又能够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然而,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我们提出了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一套评价指标框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是不是科学合理、是不是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在实验过程中,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对20个关键性指标和具体的考查要点进行调整完善,但是应当涵盖5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只选取其中的某一两个方面,特别是不能只考查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要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情况,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要关注学生的负担,要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省为单位开展实验的,要以省为主完善指标体系。以地市为单位开展实验的,要以地市为主完善指标体系。 在初始阶段,各地可以将重点放到考查要点的细化完善上,可以针对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研究提出相应的考查要点。一些指标如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的有关指标,列出了考查要点,但还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开发适宜的评价和测量工具,不断检验完善。 目前,考查评价指标和要点的标准,有些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政策依据,有的有明确的数量规定,如体质健康、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等,但有的只有原则性要求,目前还缺乏相应的具体标准和全国以及区域的常模,如学生品德发展、兴趣特长等。评价标准和依据的细化

现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必须改革

在政协访谈的电视节目中,数学家杨乐先生讲“科研成果的评价是一个十分专业的事情…”,我们未能聆听讲话的全文,但揣其意是要负责地对待每一项科研成果,这不仅是因为科研成果是研究者的血汗,同时也是国家的财富;对一项科研成果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仅会打击研究者的正义感、创造性、积极性、责任性,而且事实上也是在毁坏原可属于国家的财产,因为对于一项科研成果的不中肯、不恰当的评价,很有可能使研究者丧失信心而使这项成果永远消失掉,也有可能使研究者到国外去谋求出路。 卫虎林:现行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必须进行根本改革 作者:卫虎林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6-11-28 本站发布时间:2006-11-28 11:18:10 阅读量:476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抽屉 Twitter Facebook 说明:本文所说的科研成果主要是指学术论文,对科研项目和学术著作的评价体系改革,将另文论述。 一、目前国内对科研成果是如何评价的 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对各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可分为管理性标准和学术性标准。 管理性标准基本上是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的。据了解,绝大多数高校对学术论文的评价是根据论文发表的期刊的级别来进行的。比如,绝大多数高校根据期刊级别高低,依次把论文分为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 目前一般把SCI、EI、ISTP、SSCI、A&HCI等五大检索收录的论文成为国际级论文(有些单位只认可前三大检索,在SCI检索的论文中只承认1区、2区的文章)。

国家级论文的鉴定,大多数高校依据的标准是“由国家级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部分高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行筛选。 省级论文的鉴定,多数高校是根据国内比较权威的核心期刊来认定的。自然科学一般以中国科学院文献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D)来评价;人文社科依据南京大学推出的中文人文社科索引(CSSCI)或北京大学推出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来进行。 尽管很多高校在具体的论文级别的规定方面千差万别,但大体上都是以上述标准为主来进行的。 二、人为地强调论文级别扼杀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 由于高校申报博士点、硕士点、学科评审以及教师晋升职称、年度考核等,学校依据不同职称的教师制定了不同的考核标准,所以,教师在研究之前,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问题有无研究价值,而是我搞了这个研究、写出东西后能发到什么级别的杂志上,加之众多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所以,我国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表现为数量型而非质量型。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SCI论文数量增长明显,大概不到5年就翻了1倍,论文数达到5万篇。如此庞大的学术论文数量却未能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据统计,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五,但1994年至2004年十年间每篇文章的平均索引率却排在第120位之后。 全国政协常委张涛说:“由于科研活动远离经济与社会实际以及立项和评估中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科技泡沫,导致我国在国际科技总体实力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他指出,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无实际价值,形成了大量的“科技泡沫”。(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649290.html,/c/2006-09-07/063710943067.shtml) 三、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尝试 2005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时隔不久,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200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自主创新纳入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关于自主创新战略的总体要求,目前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改革可尝试进行一下探索: 1、在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高校进行的申报博士点、硕士点、学科评审、高校评估等各类评审中,取消对科研成果的硬性规定指标。

五个中国大学排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五个中国大学排名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一、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 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以下简称“评估所”)从2000年底开始研究、筹备学科评估工作,即通过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全国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各个一级学科的整体水平进行排名。2001年3月起草了《学科评估方案(讨论稿)》,通讯咨询了近300名各学科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于2001年7月在秦皇岛、10月在贵阳两次召开专家会议,邀请了部分高校的研究生院院长、学位办主任、部分学科专家研究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学科评估是不同学校同一学科之间的比较,可比性强,将是今后评估的发展方向。专家们就评估对象、评估指标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学科评估的方案。评估所于2002年4月20日启动了学科评估试点工作。2002年9月,试点工作基本结束,评估结果发布在《中国研究生》等媒体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实践证明,学科评估试点工作是成功的。评估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各学科排名是客观、公正的,基本上反映出了各学科整体水平高低的实际情况。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评估所于2003年7月开展了第二次学科评估工作。第二次学科评估工作于2003年12月结束。 评估所今后将周期性地进行此项工作。经过深入研究与讨论,综合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学科评估的周期暂定为3年,即每3年对现有一级学科(除军事学门类外)进行一轮评估。 每次评估完成后,将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对指标体系、评估技术等进行修改。根据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评估方案,使评估更加公正、科学。 学科评估的目的及原则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全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全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2019年是教育领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考内容改革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五育并举”、“六个下功夫”、“八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2019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高考内容改革的根本遵循。2019年高考,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考查要求,进一步加强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考查,尤其加强了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主体内容的高考评价体系发布,昭示着高考命题和评价的新标准已然确立,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将深刻地影响每一位考生和一线教师,也必将助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向纵深。 高考与国运民生相连,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置身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之列,中国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堪称奇迹,与经济增长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相匹配。但是,因为教育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教育无法以一般的市场机制来提供和达到均衡,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统筹协调。未来将是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在普遍性的制度竞争、成本竞争之外,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及建议

大学教师评价系统现状 及建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64929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评教制度的现状: A.评教指标设置问题 1.评教指标体系多年不变。传统的学生评教注重对教师“教”的评价,以教师为单一的视点,以“能讲”为单一的目标,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的目的,特别关注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语言、板书、提问的艺术教学内容的安排等都是评价量表中的主要评价点,而很少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很少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有些学校几年甚至十几年指标体系不变,很多项不能反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 2.评价指标缺乏多样性。尽管教学有许多共性,但大量研究表明,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的不同,课程特征的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评价时在结果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很多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共用一种调查表,未能反映各门学科之间的特点和各类教师之间的工作性质及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因此,设计问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不同的评教表。 3.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问卷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多数评价指标的设计内容都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等,很少涉及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和教材等问题。很多高校的评教表,只有几项大的指标,其构成只有客观题没有主观题,相当程度地局限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内容。此外,每项指标缺乏对不公正打分的约束力,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打分的随意性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4.由于授课老师的性格问题造成评教不客观。一部分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上课也尽职尽责,但是由于其自身性格所呈现处是一种不苟言笑的形象,可能会使学生觉得不亲切,造成评教客观性受到影响。 B.评教组织实施的问题: 1.学生对“学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评教”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学生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认识与需要,评价的结果直接受学生的主观认识、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生作为评价者,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与能力水平、责任心、情感和利益冲突等“人为因素”导致评价偏差的产生。由于部分学生对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公正,导致参加“学评教”的人数过少,“学评教”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正常结束等。

工作分析系统比较评估报告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第十二章工作分析系统比较评估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工作分析结果为组织的一系列职能活动提供支持与依据,如人员甄选、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工作设计、绩效考核、工作分类等。可以说,工作分析是促进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高效开展的核心因素。在工作分析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紧接着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和行为的质量。 从组织角度说,工作分析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组织价值的工具。工作是组织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企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工作的管理是否有效,如工作范围是否界定清晰、工作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配备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无疑影响到组织工作效率的高低,进而影响着组织的利润。 工作分析的作用是重大的,然而,有效的进行工作分析,准确的获取工作信息、准确的预测能够胜任的人员类型,实现对各项职能活动的有效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出了多种工作分析系统来完成对工作的分析与研究。本书所介绍的几种系统只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 工作分析系统的多样性一方面为工作分析人员提供了多种选择,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工作分析人员的选择难度。我们难以判断哪种系统更优、效度更高,哪种系统更适合自己企业的环境,哪种系统更能帮助我们解决特定的问题,因为每种工作分析系统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的问题开发研究出来,它们在实现管理职能和实际应用上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一个普遍的结论就是任何一种工作分析系统都不是最好的,一种系统可能在某种应用上优于另一种系统,如在绩效评价的应用上,而在别的应用上可能并不如另一种系统,如在工作分类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多种工作分析系统的综合使用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调查表明,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将这种想法付诸实施,一方面有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有有效性的怀疑,而且系统的组合本身也需要对已有的系统进行取舍。因此,企业在进行工作分析之前往往需要明确各种系统的优缺点,然后才能根据

法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借鉴

法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其借鉴 李胜伟2 (1.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中看,科研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不断创新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动力。法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其丰富的改革经验可为我国当前的高校科研评价提供宝贵的经验。本文基于法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发展与实施,分析其沿革,评估机构,激励机制等方面,总结了法国高等教育科研保障的优势,反思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 关键词:法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借鉴意义 1.法国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1.1法国高校的成立 法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久远,其最早的大学可以追溯到12世纪中期成立的巴黎大学,它的前身即为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并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 1.2法国大学的发展 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传统大学已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大革命时期,法国取缔传统大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高等学府,开启了法国独特的大学与大学校双轨制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体制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和局限,确立了法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1968年11月7日出台了《高等教育指导法案》。 该法案确立了“自治,参与,多学科”的改革原则,改变了以往只承担单一教学任务的模式,与科研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1]。 2法国大学科技评价体系沿革 2.1内部评价 从1997年开始,在政府的鼓励下,许多法国大学建立起了自评制度。其后政府发布《内部评估指南》作为大学自评参照。2003年,国家评估委员会与大学校长委员会合作制定了《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指南》[2],为大学开展内部评估提供了参考框架。内容要求科学研究机构要明确自身的研究潜力、优势与不足,在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制定并实施明确的研究政策以促进其科研成果的开发和转化。该部分强调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研究者的国际流动,反映了法国政府通过评估引导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机制。 2.2外部评价 1968年的高等教育法,大学成为自治公共机构,法国高校科研由国民教育部的大学研究司负责评价与指导[3],1984年,法国根据萨瓦里法案设立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CNE)负责法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整体评估活动[4],1985年5月又成立了法国国家科研评审委员会(CNER),职责是对科研机构、大型科研计划和措施进行全面评审,检查政府的科研发展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科研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并进行科研预测工作。 两者协调工作测评着大学的科研工作,标志着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1992年2月7日,欧共体签订欧盟条约[5],教育被正式写入条约,欧洲高等教育开始了一体化进程。在这一时期,法国首先改变了过去CNE与合同制在评估程序上不一致的情况,其次,加入了评估后的跟踪机制,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的进一步改进的成果进行监控。另外,CNE的评估改成了实地评估,能够获得更加完整和科学的评估报告。同时,《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指南》的颁布,从外部保障了法国高等教育的科研质量,这也标志着法国高等教育科研质量保障的又一大进步。 全球化的发展和博洛尼亚进程要求法国建立公正、透明和易于比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在这样的契机下法国于2006年10月整合了法国原有的国家评估委员会(CNE)、全国科学研究评估委员会(CNER)等评估机构,建立了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评估署(AERES),并于2007年3月正式运行,负责对法国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研究型组织、研究单位、高等教育专业和学位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协助各机构、组织进行内部评估,还参与评估外国的或国际的研究组织和高等教育机构。AERES的成立使法国科研评价的完善走向了新的阶段。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摘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创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优秀样本的课堂案例进行质化研究,利用NVIVO软件对课程逐字稿及课后深度访谈记录进行分析,提炼出课堂教学中的技能点,并利用优秀组和对照组之间技能使用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对评价体系进行修订。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指标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在西方逐渐盛行;近些年,其已经成为教育文献中最常提到的教学理论之一。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个体主动知识建构与师生互动。随着自主学习理论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如今也在致力于建构主义的引入和研究,努力将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在高校课堂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国外也起步较早。在美国,数以百计的大学都通过学生分级评价的方式来提高他们课程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基本的构建评价体系的四个基本阶段为:(1)领域的详细说明(domain specification),(2)比例(scaling),(3)指标的产生(item generation),(4)统计分析(statistical analysis)。这四个阶段就构成了教学评价中从评价目的的明确,到评价量表的制订,再到评价数据的收集,最后到分析结果的产生这样一个逻辑框架。在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特征的定义问题,这些特征可能会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行为等方式表现出来。研究者通过对教师特征的所有元素进行归纳形成集合,并利用这些集合对教学评价量表条目的产生提供指导,最终形成教学评价量表。 一、课堂评价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你若讲述,我会聆听;你若演示,我会关注;你若让我参与,我会学到。可见,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接受效果在评价体系中都应当受到重视。从教师方面而言,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行为,包括“讲授、演示、互动”三个行为类群。从学生方面而言,通过“听、看、学”实现新知识的自我构建。为此,我们为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设计了双主体结构化的评价体系,共由两个主体和六个模块组成,专家的评价体系分为“讲授、演示、互动”三个模块,学生的评价体系分为“听、看、学”三个模块;专家评价注重教学行动的过程,学生评价更侧重于教学效果。为了方便评价,量表的语言形式进行了一致化修订,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见图1)。

GRADE评估体系的系统评价报告

基于GRADE评估体系的系统评价 背景:GRADE评估体系 简介—— Cochrane协作网已开始采用GRADE的方法来评价方法学质量,系统评价报告质量标准(QUOROM)修订版很可能采用GRADE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采用GRADE;分泌学会(Endocrine Society)是第一家采用GRADE制定其推荐意见的北美组织;另一家北美机构ACCP也已采用经少量修改的GRADE(UpToDate 即将广泛采用该修改版);其他一些机构也已或很快将采用GRADE,如美国胸肺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和美国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一个由指南制定者、系统评价作者和临床流行病学家组成于2000年成立的推荐、

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工作组(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Working Group)正致力于制定和传播一套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评级系统。GRADE工作组制定的评级系统简明易用、适用围广, 23可用于各医学专业和临床护理的临床推荐意见的制定,若能严格按照该系统提供的决策模式执行,将确保推荐意见符合循证理念。包括Cochrane协作网、WHO等多个国际组织已经对其提供支持并广泛使用该评级系统。 用于制作证据质量及分级系统的GRADEpro软件已经更新到3.2版本,现在已经被Cochrane综述作者所采用以用于制作结果概述表。GRADE工作组完全有望实现国际统一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评级系统这一目标。有兴趣的作者可访问GRADE工作组获取相关支持。 Examples, tools and presentations The GRADE working group's grading software GRADEpro is now available: GRADEpro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following website at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649290.html,/revman/gradepro Your computer needs to have the .NET framework 2.0 or 3.0 or higher installed (newer Windows XP and all Windows Vista PCs will not need to be updated). For technical or methodological support related to GRADEpro, please contact Jan Brozek or Holger Schünemann Presentation: "The GRADE approach and Summary of Findings Tables - an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