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例

伤寒例

伤寒例

张仲景

【原文】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

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

《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

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毋扰乎阳。”这是古人从自然界寒暑替变,阴阳消长的现象,认识到人体生长收藏的生理动态,必须随着气候的转变而调节适应,才不致受到六淫的影响而发生疾病。冬三月阳气潜藏,纯阴用事,地坼水冰,寒风凛冽,在这时候,必须根据冬季气候严寒的特点,注意摄养身体,不使阳气外泄,庶不致被寒邪所伤。按照冬季养生御寒,以预防疾病的原则,推论到其他季节,当然也不例外。只有适应每个季节气候的特点,才不致被外邪所侵袭,不然的话,春风、夏暑、秋燥,无不可以致病,不但冬寒如此。

【原文】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而致,非时行之气①也。

【注释】

①时行之气: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凡由气候不正,引起很多人发生症状相似的疾病,称为时行病。

【译文】

受寒以后,即时发病的叫做伤寒。如果未即时发病,寒毒藏在人体肌肉皮肤之间,到了春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温病;到了夏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暑病。暑病的热势最高,重于温病。所以劳苦的人,在春夏多患温热病,正是由于冬天受寒,寒毒蕴藏而致,它不是时行之邪所致的疾病。

【评析】

本条以冬日感寒,随着发病季节的不同,区别伤寒、温病和暑病。

冬季触冒寒邪,有感而即发与伏而后发的不同:感寒即病者,邪客皮肤,伤及营卫,以致恶寒发热,头痛项强的,称为伤寒。其感而不即病者,因鉴于邪自皮毛而受,因推断为“寒毒藏于肌肤”,其实并非真是寒毒内藏,但是人体阳气为寒邪所遏,已伏下以后为温病、暑病的远因,及至次年春季阳气升浮,于是发生温病。也有春季未病,至夏季暑热之时,郁遏已久的阳气随炎暑而外发,即为暑病。暑病和温病,除了发病季节的区分,还有暑病的热势重于温病,也可作为参考。正由于劳苦的人,缺食少衣,冬季触冒霜雪,涉水履冰,受寒的机会极多,所以春夏多患温热疾病,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不必拘泥。然而,这类温病、暑病,人体内已先有变化,与单纯的感受温邪、暑邪而病,确实有所差异,所以又提出此“非时行之气也”的论断。无论在病因学上还是在诊断学上,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原文】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译文】

所谓时行之气,是指反常于时令的气候,如春季天气应该温暖却反而很冷,夏季天气应该炎热却反而很凉爽,秋季天气应该凉爽却反而酷热,冬季天气应该寒冷却反而温暖异常。人们若感受了时行邪气,不论男女老幼,都会患相似的病症,即时行病。

【评析】

本条提出时行病的特点。

时行病的成因和四时正气为病不同,乃由四时气候反常,或者太过、不足所致,所以大都是流行性的,在同一个时令内,不论长幼,病多类似。只要能掌握不正常的气候变化与病状相似的特点,还是不难鉴别的。

【原文】

夫欲候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①占②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

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③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注释】

①斗历:“斗”是星宿中的北斗,“历”是历法。古人根据观察斗柄所指方向,以决定季节。

②占:测也,候也。

③霜降、雨水、惊蛰(zhé):均是农历的节气名称,详见篇首二十四节气表。

【译文】

如果要了解四季正常气候所导致的疾病,和不正常的疫气所造成疾病的方法,都应当按照斗历来测候、推算。农历九月霜降节以后,天气就应该逐渐寒凉,到了冬天就要更加寒冷,一直到了第二年正月雨水节以后,方才渐渐解除。所以称为雨水节,因这时冰雪已经融解而成雨水的缘故。到了二月惊蛰节后,气候逐渐暖和起来,到夏季转为炎热,到了秋季便又开始凉爽。

【评析】

本条讲根据斗历推算节气变化,借以测知四时发病的因素。

四时各有主气,在四时气候正常情况下,感受其主气而发病的,称为正气病,因四时气候反常,而造成疾病流行,称为时行疫气,两者虽然同属于外感病,但临床证治却有很大不同,必须正确区分。

【原文】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①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②,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注释】

①春分:是农历二月中节气名称之一。

②重沓:重复、杂沓的意思。

从霜降节以后,至春分节以前,凡是因触冒霜露,身体感受寒邪而即时发病的,叫做伤寒。九月、十月之间,气候还不太冷,发病比较轻浅;十一月、十二月间,气候已经非常寒冷,发病必然严重;正月、二月之间,寒冷逐渐解除,发病也较轻微。这都因冬时调摄不当,恰巧感受寒邪,而即时发作的疾病。如果是因感受冬季非时之暖而发病的,就名叫冬温。冬温的病邪和伤寒完全不同,而且冬温的发病有迟有早,更是相互重复杂沓,病势有轻有重,所以治法也不相同,它的症候可参考以下篇章内容。

【评析】

本条讲讨论冬温与伤寒的区别。

本条指出冬季的时病,不但有伤寒,而且有冬温,伤寒是感受冬季当令之寒邪而病,属于正气为病,冬温由于感受冬季非时之暖而病,属于时行之气为病,二者在病因上截然不同,所以说“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这一论断无疑是正确的。

【原文】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译文】

在立春节以后,若未突然出现严寒天气而又没有结冰下雪,却有高热的疾病发生,这是春天的阳气升发,引动了冬季伏藏的寒邪,变成了温病。

【评析】

本条讲春季伏气温病的发病机制。

立春节以后,天气由寒冷逐渐转为温暖,这时发生的高热疾病,既不同于感寒即病的伤寒,也不都是春时正气为病的温病,有些是由于冬季感受寒邪,没有即时发病,而伏藏体内,至次年春季阳气升发之际,激活伏寒外发,而变为温病,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伏气温病。感寒之因虽同,而发病的季节和病的性质已经改变,所以特提出“变为温病”,以期引起注意。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①,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注释】

①为寒所折:折,伤害的意思,即被寒邪所伤害。

【译文】

从春分节以后到秋分节以前这一时期,天气如果骤然寒冷,由此而得的热病,都是时行寒疫。

三、四月间或有天气骤寒,这时阳气还较微弱,如被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还是比较轻微。五、六月间,阳气已经旺盛,被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就必严重。七八月间阳气已经渐衰,受了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也必轻微。寒疫与温病、暑病有些相似,但治法却有显著的区别。

【评析】

本条指出寒疫病的原因,并说明其热势的轻重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原文】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①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②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③。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④;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注释】

①阴阳鼓击:阴阳相互推动、促进。

②一阳爻(yáo)升,一阴爻降:“爻”是八卦中的基本符号。“一”代表阳爻;“--”代表阴爻。十月

六爻均属阴,而为坤卦。阴极则阳生,所以到了十一月冬至节后,阳气渐生,阴气始降,故一阳爻上(升),一阴爻下(降),形成复卦。

③必婴暴疹:婴,遭受。暴疹,急性疾病。

④飧泄:脾胃虚弱的泄泻。

【译文】

在一年四季中,每十五天为一节气,每一季度有六个节气,一年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一般说来,气候应相应于节气。但是气候的变化异常复杂,有时节气已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未到;有时节气未到,而此时的气候却提前来到;有时气候虽应时而至,但表现太过,这些皆可成为致病的邪气。然而,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互相鼓动推进,各自禀受一气。故气候会由春天的温暖,变为夏天的炎热;由秋天的凉爽,转变为冬季的严寒。冬至以后,阴气最盛,阴极则阳生,所以阳气开始上升,阴气开始下降。夏至以后,阳气最盛,阳极则阴生,所以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上升。这样,到了冬至夏至,为阴阳二气相合之时;春分秋分,是阴阳二气相离之期。当阴阳转换之时,人若适应不了则会生病。故熟知养生之道的人们,在春夏季养阳、秋冬季养阴,适应于自然界的变化。不懂养生的人,则顺应不了自然界的变化,触冒四时邪气,就会患急性热病。若要知道这些毒烈的邪气侵害哪一经,产生什么病,就必须详细诊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春季感受风邪,夏天就发生泄泻;夏天感受暑邪,秋冬就会发疟疾;秋天感受湿邪,冬天就会发咳嗽;冬天受寒,春天则会产生温病。此为正常的规律,医者务须明白深究。

【评析】

本条讲讨论季节气候变化的规律,及与外感疾病的关系。

在二十四气中,二至、二分尤为紧要,夏至一阴生,开始阳降阴升,冬至一阳生,开始阴降阳升,所以称为阴阳相合;春分阳气开始超过阴气,于是气候转温,秋分阴气开始超过阳气,于是气候转凉,所以称为阴阳相离。由于二至、二分是节气变化的主要环节,所以特举八卦的爻象来说明,其余节气可以类推。当节气变换的时候,如果不能适应,就容易感触而病。因此,养生的原则,首先要适应时令变化,《内经》说:“养生者,必顺于时。”就是对养生原则的概括。

【原文】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①,困

乃告医②,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症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注释】

①日数久淹:病期拖延的时间太长。

②困乃告医:病势危重时,才请医生诊治。

【译文】

伤寒的病情,是随着日程而由浅转深,逐渐加重的,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情况决定治法和处方。现在有很多人患了伤寒病,开始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对病症,或者拖延了很长日期,直到病势十分严重时,才来请教医生,医生又不按照治疗程序去用药,因之药不对症,怎么能把病治好呢!如果能依据当时的病情,斟酌制定方药,没有不收到效果的。现在搜采张仲景原来的著作,抄录他所论述的症候和切脉、闻声、察色等诊病方法,以及确实有效的处方,编次成书,以供社会上救治疾病的迫切需要。

【评析】

本条指出伤寒病应当早治和随证论治,并说明搜采仲景旧论的目的和意义。

伤寒是外感病症,病邪自外侵犯,由浅而深,转变较为复杂,所以强调应早期治疗,才容易痊愈。

【原文】

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①,飧居亦异②,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③,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注释】

①物性刚柔:物品的性能,有刚有柔。

②飧居亦异:“飧”与“餐”通,饮食居处的习惯,也有差异。

③四治之能:砭石、毒药、微针、灸爇等四种治疗方法的功能。

【译文】

此外,地域有温凉高低不同,物体的属性有刚有柔,人们的饮食起居也不尽相同,故病症与治法也应有所区别。故黄帝提出四方居民治法不同的观点,歧伯则列举了砭石、毒药、微针、灸爇等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其作用,用来教导后代有学识的人,启发不知道变通的人,诊病的医生,必须一一明察。

【评析】

本条强调治病应当遵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原则。

【原文】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①而病者,必死。

【注释】

①两感于寒:阴经与阳经同时感受寒邪,如太阳少阴两感。

【译文】

凡是感触了寒邪,就会产生发热,热势虽然盛,也不会死亡。假使阳经和阴经同时感受寒邪而生病,就容易死亡。

【评析】

本条指出一般伤寒与两感于寒在预后上的差异。

一般外感病都有发热,这种发热是机体抗邪于外的反映,所以热势虽然很盛,也不会死亡。如果两感于寒,不但阳经受邪,而且伤及阴经,大多是正衰邪盛,所以预后比较危恶。

【原文】

尺寸俱浮①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②,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③,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④,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⑤,故腹满而嗌干⑥。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⑦,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⑧,络于肝⑨,故烦满而囊缩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注释】

①尺寸俱浮:寸关尺三部而言,犹言从寸至尺三部脉都是浮象。

②其脉上连风府:风府是督脉经穴位,位于项后,正中枕骨之下陷。“其脉”指足太阳经脉,这一经脉,起于目内訾,上行额部至颠顶,入里络于脑,回出下行项后,循肩胛内侧,夹行脊柱两旁,抵于腰中,所以太阳经受邪,多有头项痛,腰脊强的症候。

③其脉侠鼻络于目:足阳明经脉起于鼻翼旁,入上龈环绕口唇,交叉于唇下沟承浆穴。向后沿腮下出大迎穴,经颊车上行耳前,沿发际到额部,有一支脉在大迎前,下行循喉咙入缺盆,下入膈中,联于胃,络于脾,挟脐下行,经髀关,循足而下,止于大趾尖端,这是足阳明经脉循行路线。

④其脉循胁络于耳: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上行头角,下至耳后,其支脉从耳后进入耳内,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方,循颈侧入缺盆,然后向下走胸中,再过膈膜,络于肝和胆,再到少腹两侧。至于直行的经脉,从缺盆经腋,沿胸胁部到髀关节外侧下行,直至外踝,止于足小趾。由于足少阳经循胁部络于耳,所以少阳经脉受邪会发生两胁疼痛和耳聋的病变。

⑤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yì):足太阴的经脉,开始于足大趾尖端,上行足内踝前方,沿胫骨内侧,经股内侧前缘,直抵腹内,入属脾脏,联系胃腑,穿过膈膜,循行咽部,连及舌根,散于舌下。由于足太阴经脉连及脾胃,经过咽部,所以太阴受邪,出现腹满嗌干之症。

⑥嗌干:咽部干燥。

⑦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舌本指舌根,足少阴经脉,开始于足小趾,斜走足心出内踝前陷中。经内踝骨后,转走足根,由此上腿肚内侧,膝弯内缘,通过脊柱,入属肾脏,连及膀胱。直行的脉,从肾上行贯穿肝膈,入肺,沿喉咙至舌根。由于足少阴经脉络于肺,连系舌根,所以少阴受邪,出现口燥舌干而渴的症状。

⑧阴器:生殖器。

⑨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足厥阴的经脉,开始于足大趾,沿足背,至内踝前,上行膝弯内缘,沿股内侧,环绕阴器,至少腹和胃经并行,入属肝脏,连系胆府,向上贯穿膈膜,散布胁肋,

沿喉咙后壁,过腭骨,上连于目系,出额部,与督脉会于头顶中央。

⑩囊缩:阴囊上缩。

【译文】

尺部、寸部脉象皆浮的,是因太阳受邪患病,大多在一两天发病。这是太阳经脉上连风府,行于头项、腰脊部位的缘故,故出现头项疼痛、腰脊拘紧不柔和等症状。

尺部、寸部脉象均长的,是阳明受邪患病,大多在两三天发病。这是阳明经脉起于鼻旁,行于目下的缘故,故出现身体发热、目痛、鼻干燥、不能安卧等症状。

尺部寸部脉象皆弦的,是少阳受邪患病,大多在三四天发病。这是少阳经脉循行胸胁、出入耳中的缘故,故出现胸胁疼痛而又耳聋的症状。太阳、阳明、少阳这三经患病,为病在经脉,邪气还没有传入腑,可以用发汗法治愈。

尺部、寸部脉象皆沉细的,为太阴受邪生病,大多在四五天发病。这是太阴经脉络于胃,循行咽部的缘故,故出现腹部胀满,咽喉干燥的症状。

尺部、寸部脉象都沉的,是少阴受邪生病,大多在五六天发病。因为少阴经脉穿过肾、络于胸膈,连系舌根,故出现少阴病见舌燥、口渴。

尺部、寸部脉象都微缓的,是厥阴受邪生病,大多在六七天发病。这是厥阴的经脉环绕阴器,入属于肝的缘故,故出现烦闷、阴囊缩入的症状。太阴、少阴、厥阴这三经患病,邪气已经传入胃腑,可用泄下法治愈。

【评析】

本条说明,六经病发病的大约日期和主要脉症,以及三阳病、三阴病的治疗原则。

本条所说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形症的内容,补充出每经病的脉象,并据脉测病,把受病日期改为发病日期,且出以推断语气和放宽了日期的幅度,就显得更加全面和灵活。同时改“脏”字为“腑”字,增加了“已入府,可下而已”,应该肯定这皆是叔和的贡献。然而《素问·热论》的三阳病都是表症,三阴病仅是热症、实症,与《伤寒论》的六经症治,决不应相提并论,等同看待。因为仲景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经将六经症治理论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充实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六经病不仅有实症热症,而且有虚症寒症,乃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八纲俱备,六经病的治法不仅是汗下两法,而且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俱全。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①,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

【注释】

①水浆不入:汤水不能下咽。

【译文】

假使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同时感受了寒邪,如第一日太阳经受邪,就和少阴经一起发病,而出现头痛口干、心烦胀满口渴等症。第二日阳明经受邪,就和太阴经一起发病,而出现腹胀、身热、不欲食、谵语等症。第三日少阳经受邪,就和厥阴经一起发病,而出现耳聋、阴囊收缩、四肢厥冷、汤水不得下咽,甚至昏迷不识人等症。到了第六日,就要死亡。如果三阴经、三阳经、五脏六腑都受了病,那么,营卫之气不行,脏腑之气不通,就必死无疑了。

【评析】

本条讲两感症的临床表现及其不良预后。

两感症是一脏一腑同时受病,表里症一起发作,显见邪气充盛,正气不支,所以预后不良。东垣的经验:“虚而感之深者多死,实而感之浅者或生。”足资佐证。第一日出现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为太阳少阴两感;第二日出现腹满谵语,身热不欲食,为阳明太阴两感;第三日出现耳聋、囊缩、厥逆,为少阳厥阴两感。如果汤水不入,昏不识人,延至第六日即会死亡。

【原文】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①,不加异气②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③,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①传经:病情的变化发展,由这一经的症候,演变为另一经的症候。

②异气:又感受了另外一种病邪。

③囊纵:阴囊由缩入转为松缓。

【译文】

若病人不是两感病,又没有传经发生,并且未再感受新的致病邪气的,到第七天,太阳病就会衰退,头痛就会明显好转;第八天,阳明病衰退,发热就会稍退;第九天,少阳病衰退,耳聋渐渐恢复,则可以听得见声音;第十天,太阴病衰退,腹部胀满减轻,恢复到正常,并想吃东西;第十一天,少阴病衰退,口渴就会消退,舌干也随之消失,且打喷嚏;第十二天,厥阴病衰退,缩入的阴囊就会松弛复原,少腹拘急缓解,邪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

【评析】

本条叙述六经病衰的日程和临床表现。

本条说明外感病六经症的一般病程。如只是一经受病,且未发生传变,又没有重感其他外邪,经过六七日时间,病邪渐衰而正气渐复,就会转向痊愈。病愈的日数乃随发病日期的迟早推算而来,所谓十二日厥阴病衰,实际仍为六七日,绝对不是什么六经传遍。

【原文】

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①,尺寸陷者②,大危。

【注释】

①不间:病势不减,仍然继续发展的意思。

②尺寸陷者:三部脉沉伏而按摸不到。

【译文】

假使已经过了十三日,病势仍未衰减,三部脉皆沉伏的,那就非常危险了。

【评析】

本条讲病逾期不解,邪炽正衰的危候。

【原文】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①,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②。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③,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一本作疟)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注释】

①脉阴阳俱盛:阴,指尺部;阳,指寸部。所谓关前为阳,关后为阴。

②温疟(nuè):先热后寒的一种疟疾。

③温毒:此症因冬时温暖,热毒内伏,至春气候骤热,伏毒与时热并发所致。多见烦闷呕逆、面赤身赤、狂乱燥渴、咽喉肿烂、发斑神昏等症,最为危险,宜大解热毒为主。

【译文】

若又感受其他邪气,变成其他疾病的,应当依据后述坏病症进行施治。若尺寸脉均紧而有力,又感受寒邪的,就会转变为温疟。若寸脉浮滑、尺脉濡弱,感受风邪的,就会转变成风温。若寸脉洪数、尺脉实大,再感受温热,就会转变成温毒,温毒为最严重的一种病。若寸脉濡弱、尺脉弦紧的,又感受温邪,就会转变成温疫。这些皆为冬季感受寒邪,而变成温病的疾病。总之,所变之症必须详加诊察,因症立法处方,随症施治。

【评析】

本条指出重感异气的各种不同变病及施治原则。

在感受了寒邪以后,又感了另一种病邪,因而变为其他病的,就不能按照单纯的伤寒的治法去治疗,而应该根据坏病的脉症,探求出主要病机,随机论治。本条举出重感异气的病变有温疟、风温、温毒、温疫等四种。尺脉为阴,寸脉为阳,脉阴阳指尺寸的部位而言,文中提出的四种脉象,于重感之前,也是属于倒装文法,实际是变病的脉象,只有这样理解,才有辨证意义。由此可知温疟的病因是重感寒邪,温疟的脉象是尺寸盛实有力。风温的病因是重感风邪,风温的脉象是寸脉浮滑,尺脉濡弱。温毒的病因是重感温热,温毒的脉象是寸脉洪数,尺脉实大。

温疫的病因是重感温气,温疫的脉象是寸脉濡弱,尺脉弦紧。

【原文】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①,以成痼疾②,小儿女子,益以滋甚③。时气不和④,便当早言,寻其邪由⑤,及在腠理⑥,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比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

【注释】

①隐忍冀差:“差”同“瘥”,对疾病隐瞒忍耐,希望能自己好转病愈。

②痼(ɡù)疾:顽固不愈的久病。

③滋甚:更加严重。

④时气不和:感受时令不正之气而身体违和。

⑤寻其邪由:寻找致病的原因。

⑥腠(còu)理:肌肉皮肤间的纹理。

【译文】

大凡有了疾病,应该即时治疗,如果不能即时求医诊治,而隐瞒着、忍耐着,希望侥幸自愈,往往因此而酿成积久难愈的病。尤其是小儿与妇女,更容易拖延不治,使病势更加严重。如果因外受时令之邪而身体不适,就应当及早告诉家里的人,请医生诊治。寻找致病原因,乘病邪还在腠理的时候,及时进行治疗,很少有不愈的。如果病人隐瞒忍耐,过了许多日才说,病邪已经侵入脏腑,那就难以制止了。这是家中发生患病的人,应当考虑注意的要点。凡需制作汤药,不可拘泥时间的早晚,一旦感到有病,就应立即请医治疗,只有这样,才容易治愈。如或稍有拖延,病情就会发生变化,这时虽然要求医治,一定难于收效了。

【评析】

本条讲患病应当早治,切忌拖延。

本条提出患病必须早治的意义及失治的严重后果。有许多疾病,因为未能及时治疗,以致病邪日深,病势日重,而成为难以治愈的沉疴痼疾;尤其是小儿和妇女,由于小儿不能诉说病情,

妇女多隐疾难言,因而失治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感受时令不正之气而发生的疾病,病势发展很快,更应当注意早期治疗,以免病邪向里转变,酿成难以救治的危局。在服药方面,也不可拘于早晚,一感觉有病,就应随时医治,随时服药,只有这样,才能很快痊愈。否则,病情恶化以后,再去求医服药,就难以为力了。

【原文】

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译文】

服药不能依照规定的方法,任意违背医嘱,那就不必治疗。

【评析】

本条讲服药应当遵循医嘱。

临床治疗除了医家处方用药必须符合病情,是愈病的条件外,在煎药用水方面、煎药时间方面、投药先后方面、服药时间方面、药后调护方面等都有一定的法度,这需要病家的密切配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否则,不仅难以收效,甚至发生其他变化。

【原文】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

未有温覆①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②,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③,重者必死矣。

【注释】

④温覆:服药后用衣被覆盖,使周身温暖,以利于汗解。

②协热遂利:表症因误下而邪内陷,致发生下利,称为协热利。

③困笃:病变沉重难医。

【译文】

大凡伤寒病,多为感受风寒所致。开始时风寒侵袭肌表,渐至由表入里,病邪一旦入里就不易解除了。因此,凡风寒在表,应及时治疗,施用发汗解表,并注意服药后适当加盖衣被,使浑身温暖而得汗,病邪就会消散。若不遵循表里先后的症治规律,一起病就行攻下,就会引起变症。因此,若表症尚未解除,还应当先解表,解表后,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若表症已解而里症未除,一般可用下法。但若里实未成,未见大满大实之症,则不可用攻下法,若过早攻下,则不能解除其病;若表症已解,而里实已甚,肠中燥屎已成,而见大满大实之症,就应攻下燥屎,燥屎得去,则病可愈。若不能攻下,而妄行攻下,使正气受损,邪热内入,而产生协热下利、烦躁等各种变症的,不可胜数,病变轻的则会加重,重的则会死亡。

【评析】

本条论治疗外感病使用汗下的一般原则应以辨证为前提,既要防止早下误下,也要避免应下失下。

【原文】

夫阳盛阴虚①,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②,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③安可以误发,甘遂④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⑤下咽,阳盛即毙,承气⑥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⑦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⑧,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注释】

①阳盛阴虚:热邪盛而里阴被灼的症候。

②阳虚阴盛:寒邪盛而表阳被遏的症候。

③神丹:一种发汗剂。

④甘遂:峻逐水邪的药物。

⑤桂枝:桂枝汤。

⑥承气:承气汤。

⑦懵(měnɡ)然:糊涂的样子。

⑧殒(yǔn)殁:死亡。

【译文】

热邪盛而阴液损伤的症候,不可发汗,误汗就会导致死亡,应当攻下,泄去热邪,就能够痊愈。寒邪盛而卫阳被遏的症候,治宜发汗,不可攻下,发汗则邪自表解而病愈;误下则正伤邪陷而病变加剧,也可引起死亡。正因为这样,所以神丹岂可以误用,甘遂岂可以妄攻,须知虚与实的治法,相去很远,用药的当否与病情的安危,有着密切的影响,治病岂是容易的事呀!何况误用桂枝汤,阳热过盛就会毙命,误用承气汤,阴寒愈增就会死亡。顷刻之间死生立判,眼望着病人死去,来不及计算日期。这种阴阳虚实交互错杂的变化,在症候表现上极其轻微,若误用了发汗吐下等治法,就会很快发生不良的后果。医术浅薄狭窄的人,糊糊涂涂地不了解病的根源,当然会犯治疗错误,促使病人死亡,还说是病人本来该死,以至误治而死的尸体遍于旷野,富有仁爱之心的人,能不感到痛心吗!

【评析】

本条以汗下治法各有宜忌,说明辨寒热虚实阴阳表里的重要意义。

辛温发汗法适用于表寒症,苦寒攻下法适用于里热症,法随症施,庶不致误。如果治法与症相反,里热症误用辛温发汗,表寒症误用苦寒攻下,那么,必致病变加剧,甚至死亡。所以说“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关于阳盛阴虚与阳虚阴盛,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根据“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虚实定义,所谓阳盛阴虚,当是指邪热盛而里阴虚,所以治宜下法以泄热救阴,切忌辛温发汗。所谓阳虚阴盛,当是指寒邪盛而表阳被遏,所以治宜发汗以解表散邪,切忌苦寒攻下。这就充分说明汗下治法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忌,万一误用,必然发生不良的后果。接着举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就是具体的证明。

【原文】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①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②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③之荣,而莫见此倾危④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①执迷妄意:以意推测,固执己见而执迷不悟。

②举错:“错”同“措”,举动与措施。

③翕习:亲近习熟的意思。

④倾危:倾覆危害。

【译文】

凡属两感病而同时发作的,治疗应有先后的步骤,因为发表和攻里,本来是作用不同的治法,而秉性固执、缺乏分辨能力的人,仅靠自己的猜测,竟说神丹和甘遂可以合起来使用,既能解表,又能除里,说得巧妙,似乎颇有理致,实际是违反了治疗的理论。聪明人的举动措施,常常是经过周密思考而且十分慎重;愚蠢人的行为动作,必定是鲁莽武断并急于求成,这牵涉病人的生死安危,怎么能听信诡辩呢?现在有知识的人,但追求那亲近习熟的光荣,而看不到这倾覆危害的败坏。只有明白医理的人,平时能爱护自己的生命,并能推己及人,将别人的疾病,看成自己的疾病一样,果真如此,怎么会因病人的关系疏远而漠不关心呢?

【评析】

本条主要讨论两感病的治疗原则,并对错误论点的批判。

治疗两感病,应当全面权衡病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治疗的步骤,一般应先解其表,表解后再攻其里。但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先攻其里的,应当活看。至于主张神丹与甘遂合用以解表里,似乎为治疗开辟了一条捷径,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其实是一种主观愿望,违反了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何况神丹与甘遂都是峻烈之品,所以王叔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批判,应该说是正确的。当然也不能认为解表与攻里一概不能同用,后世防风通圣散,就是一张表里同治的方剂,这应视为医学理论的发展。但是,防风通圣散毕竟有它一定的主治范围,决不能通治两感病。

【原文】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①,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②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①当促其间: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

②晬(zuì)时:周时,指一昼夜二十四小时。

【译文】

凡是温服发汗的汤药,处方后虽然说明一日服三次,但如果病情严重,服一次药后病不能解除的,服药间隔时间就应当适当缩短,可以在半天内服完三次。若药不对症,服药后就出现不适的感觉。病情重的,昼夜皆应服药,并二十四小时严密观察,以防病情变化。若一剂药服完后,病症尚存的,应当再煎制汤药服用。此外,有的病人服药后不易出汗,直至服完三剂药后才汗出病解。若服药后始终不出汗的,属于危候。

【评析】

本条专论给药的法度。

给药方法包括药汁的温凉、服药的时间、次数的多少等,对于方药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无论医家、病家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前人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值得珍视和研究。本条内容与《伤寒论》桂枝汤后的服法大致相同,显然录自《伤寒论》,可参考《太阳病》篇,但叔和也有补充,那就是服发汗药后不得汗解,并非都是病重药轻,药力不够,也有因为药不对症的,就不能照搬缩短给药间隔时间的办法,更不能连服两三剂。否则,定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怎样才能区别是药未胜病还是药不对症呢?“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就是药不对症的主要根据。这一经验,足补仲景之不足,也不应忽视。

【原文】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①,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②,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注释】

①勿极意也:不使过度的意思。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纯干货)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纯干货) 原文1Original Text「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桂枝三两(去皮)半夏半升(汤洗)细辛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加减法:若渴者,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水若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词解】①心下有水气:心下,指上腹部、胃脘部。水气,即水饮之邪,病理概念。②噎:烦,《周礼》郑玄注“烦犹剧也”。即因疼痛而烦不得宁。③少腹满:指下腹部胀满。 ④熬:《说文·火部》:“熬,干煎也”,与烘、炒、焙近意。

【讲解】本条论述太阳伤寒兼寒饮内停的证治。 “伤寒表不解”说明本证以太阳伤寒证为基本证候,诸如恶寒、无汗、发热、脉浮紧等伤寒表实证的表现应该具备。“心下有水气”说明本证有寒饮内停的病机。结合此两点,小青龙汤证应为太阳伤寒兼寒饮内停证,也就是表寒里饮之证。寒饮停留于胃,胃气上逆,故见干呕。此外,文中还列出了几个或然证,即渴、利、噎、小便不利、小腹满。由于寒饮阻遏气机,机体气化不利,津不上承,故见口渴;寒饮走于肠道,影响到大肠传导,小肠的分清泌浊,故见下利;饮停气逆,阻于喉间,故见噎;饮停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小腹满。总的来讲,这是一个外感寒邪,内有寒饮的证候。治疗当辛温解表,温化寒饮,张仲景立小青龙汤治疗。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兼利水饮,桂枝助麻黄解表,芍药配桂枝调和营卫,防止诸温药温燥太过;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常并用以温化寒饮,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中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是温化寒饮,尤其是治疗肺、胃寒饮时常联合使用的药物。《神农本草经》载“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名医别录》亦载“细辛,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痰癫疾,下乳结。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神农本草经》载“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

伤寒学复习(整理版)

伤寒学复习题 1.伤寒的含义是什么?六经辨证体系有何特点?《伤寒论》学术成就如何?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六经辨证特点:六经辨证是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疾病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供以判断病变的部位,症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定立法处方等基本原则。 《伤寒论》学术成就: 1)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2)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运用《内经》以来的有关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创造性地对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3)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确立,不仅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使外感病的治疗有规律可循,也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4)制定了诸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阴阳等若干基本治则,并首次全面系统地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范例。 5)创制与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 6)记载了汤剂、丸剂、散剂、含咽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不同的剂型,为中医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传经、并病、合病、兼证、变证的概念怎样? 传经:由于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常常涉及到另一经,从而出现六经间的相互传变,称为传经。 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并病”。 合病: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兼证:以指某经的症状为主,又兼有某证者,称为“兼证”。 变证:如因误治失治,或由疾病自身发展而病情发生了变化,其证候又不属六经病之范畴,称为变证。 3.太阳病的辨证提纲是什么?试言其病因病机。 辨证纲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因:外感风寒。 病机: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利。 4.太阳中风的证候、病机、治则、方药是什么? 证候: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 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伤寒论]病案分析资料报告

病案分析 1.王某某,女,50岁。 主诉:发热一周。 现病史:一周前因受凉,渐起恶寒发热,微汗出,前医以银翘散不效,伴头痛,颈项酸软,鼻塞,干呕,口不渴,二便调。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体温37.50C,皮肤湿润。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中风表虚证 证候分析:病缘于风寒袭表,营卫失调。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卫阳受伤,失其温分肉之功,加之汗出肌疏,故恶风;风寒袭表,太阳经气不利,故头痛,颈项酸软;表气不和,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鼻塞,胃气上逆则干呕。前医以辛凉解表,是以寒治寒,药不对症,故无效。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为风寒袭表,正气不足之征。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 2.某,男,60岁。 主诉:咳喘一周。 现病史:既往有咳喘病史。一周前因天气转凉,咳喘又作,伴恶风,微热,汗出,咯少量白痰,口不渴,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体温37.50C,皮肤湿润,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罗音。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太阳中风兼喘证 证候分析:患者素有咳喘痼疾,此次因复感外邪,咳喘又作。风寒袭表,营卫失调,卫气奋起抗邪于外则发热;营阴失守而外泄故汗出;卫阳受伤,失其温分肉之功,加之汗出肌疏,故恶风;肺气上逆故咳喘,肺气不降,大肠腑气不通,故大便三日未行;腹不胀,表明非燥屎结;口不渴,非里热证;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为风寒袭表,兼夹痰饮之征。

治法: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厚朴、杏仁 3.某某,女,55岁。 主诉:反复自汗出三年。 现病史:反复自汗出,恶风,汗多时浸汗的毛巾可拎出水。纳可,口和,二便调。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自汗证 证型:营卫不和 证候分析:患者虽反复自汗出三年,但纳可,口和,二便调,且舌脉无异常,表明脏无他病。与原文第53条病证相符,“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与营气谐和故尔”,即营卫不和。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桂枝、白芍、生、大枣、炙甘草 4.王某某,男,40岁。 主诉:颈项拘急,不能坐立三天。 现病史:突起颈项拘急,背部如被人抓住感。不能坐立,只能平卧,虽为盛夏,但仍喜被恶风,伴汗出。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头颅CT、脑脊液生化检查、血压均未见异常。 请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中医诊断:太阳病 证型:太阳中风兼项背强几几证 证候分析:患者起病尚急,为新病。风邪袭表,客犯太阳经脉,经输不利,津液受阻,不能敷布,经脉失养,故颈项拘急。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肌腠松疏,故汗出恶风。不能坐立,只能平卧,为兼有正虚之征。舌脉无明显异常,排除杂病中风、暑温危证。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伤寒

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分类: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卖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辩阴阳:病友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中风表虚证:桂枝汤: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禁例:发热无汗脉浮紧。桂枝加葛根汤: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风寒在表营卫不和肺气上逆。桂枝加附子汤:恶风发热,头痛,汗出不止,四肢拘急不适,小便不利。表证未除阳气虚弱阴亦不足。桂枝去芍药汤:胸满,脉促,恶风寒,发热,汗出或不汗出。胸阳不振表邪未解。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太阳表证兼胸阳亏虚:脉微,恶寒,胸满。表邪不解胸阳损伤。桂枝新加汤:身疼痛,汗后身痛不减,甚或加重,脉沉迟,可伴有恶风寒,发热,汗出。营卫不和气营不足经脉失养。伤寒表实证:麻黄汤:太阳伤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喘,周身疼痛脉浮紧。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汗法禁例:阴虚咽燥,淋家禁用,疮家气血两虚,纽家阴血不足,亡家气血虚弱,平素多汗,中焦虚寒。葛根汤:项背拘急不舒,恶寒,无汗,脉浮紧,或下利为水粪杂下,恶热象或兼下利。风寒外束太阳经输不利,或内迫大肠。葛根加半夏汤: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项背强,呕逆,舌苔白,脉浮紧。外邪内迫阳明,胃气上逆。大青龙汤:伤寒表实兼阳热内郁:恶寒发热,身痛或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或浮缓。小青龙汤:太阳伤寒表实兼水饮内停:寒热咳喘,痰稀色白,舌苔白滑,脉弦紧。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表郁轻证:桂枝麻黄各半汤: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或伴面红,身痒。表郁日久邪轻证轻。桂枝二麻一黄汤:恶寒发热如疟状,一日发作两次迷惑伴汗出,身痒。表郁日久证微邪微。桂枝二越婢一汤:发热恶寒如疟状,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表郁邪轻外寒内热。太阳病变证:治则: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辩真寒假热: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胃,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胃,热在骨髓。热证:栀子豉汤类证: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恼,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热郁胸膈。栀子厚朴汤:心烦,腹满,卧起不安。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栀子干姜汤:身热不去,微有心烦,或有腹满时痛,食少下利。胸膈有热中焦有寒。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而不恶寒,尚有口渴,脉数。邪热壅肺。白虎加人参汤:身大热,汗打出,大烦渴不解,舌苔黄燥,脉好洪大。阳明里热枳盛津气两伤。葛根芩连汤:下利不止,利下臭恶稠粘,肛门灼热,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舌红,苔黄,脉数。热盛于里邪热下迫大肠。虚证:(枝甘草汤:心悸,欲得按。心阳不足心失所养。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悸,烦躁,舌淡,苔白。心阳虚弱心神不敛。桂枝加桂汤:阵法性气从少腹上冲心胸,伴心悸。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乘虚上逆。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脾虚水停水汽上冲。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腹胀满,午后为甚,食入增剧,食消则减,舌淡苔白腻。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气机阻滞。小建中汤:心中悸而烦,腹中急痛,喜温喜按,或伴轻微恶寒发热。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桂枝人参汤: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脉不浮。脾虚寒湿兼表邪不解。干姜附子人参汤: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脉沉微,身无大热。阳气暴虚阴寒内盛。茯苓四逆汤:烦躁,肢厥,脉微细。少阴阳虚阴液不继。真武汤:心下悸,头眩,身润动,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少阴阳虚水气泛溢。甘草干姜汤:肢厥,烦躁,呕吐。中阳不足。芍药甘草汤:脚挛急,经脉挛急。阴液不足筋脉失养。芍药甘草附子汤:恶寒,脉微细,脚挛急。阴阳两虚肌肤失温筋脉失养。炙甘草汤:心动悸,脉结代。心阴阳两虚。太阳蓄水证:五苓散:小便不利,小腹硬满或胀满,渴欲饮水后欲吐。或兼发热恶寒,苔白

病案一

病案一 刘某某,女,40岁 主诉:鼻塞,流涕4天,发热,头痛2天 病史:前日上班时因天气突变而衣着单薄感寒,自感恶寒,鼻塞流清涕,稍咳,喷嚏,头稍痛,因工作繁忙为介意。昨起发热汗出,微恶寒,头胀痛,鼻塞流浊涕,口渴喜饮,咽喉疼痛,咳嗽咯黄稠痰,小便黄。 辩证:此例外感风热乃由外感风寒,迁连日久,郁里化热所致 诊断:表证(风寒入里化热) 治法:辛凉解表,清宣肺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竹叶10g,牛蒡子10g,薄荷6g,瓜蒌 12g,贝母10g,条芩10g,板蓝根10g,射干10g,桔梗10g,芦根10g,甘草6g,水煎服热甚加条芩、板蓝根清热,咽喉肿痛加射干,利咽解毒,痰黄稠加贝母、瓜蒌清热化痰 病案二 宋某某,男,25岁,2009年9月4日初诊主诉:前日起上腹部疼痛,昨日下午开始移至右下腹,今晨疼痛加剧,体温38.4℃,右下腹阑尾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白细胞总数1185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西医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诊查见右少腹疼痛颇剧,拒按,畏寒发热,大便不畅,脉弦滑,苔薄腻,舌边有紫暗 辩证:邪毒内结,溃而成脓,肠痈之疾 治法:当以大黄牡丹汤泻之 处方:生大黄4.5g(后下)、丹皮9g、赤芍9g、桃仁12g、甘草3g、败酱草18g、红藤12g、地丁9g、忍冬藤12g 二诊:服药一剂,大便不畅,寒热以退,腹痛亦减。原方药再服三剂,诸症消失,白细胞检查亦恢复正常 病案三 周某,男,35岁。主诉:病者患咳嗽有年,时作时止,近届秋凉,因起居不慎,外感风寒,咳嗽大发。曾去某西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服止咳药一周,效不显转求中医。证见气喘咳嗽,痰多而稠,难以咯出,心烦,口渴欲饮,苔薄白微黄,六脉浮数。 辩证:病系外感咳嗽,初因凉风外袭,现已伏热内蒸,寒邪包热,壅阻肺经,故喘而咳嗽,虽外无大热而里热甚炽 诊断:气喘(风寒袭肺,寒郁化热) 治法:外散寒邪,内清郁热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24g、甘草3g、竹茹3g、化橘红6g、川贝母6g(分三次吞服)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病案四 王某,男,3岁

伤寒论表解

1 傷 寒 論 表 解 一、太陽病篇 性質-三陽皆屬熱證,太陽為三陽之表,故為表熱證。 提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表虛-發熱汗出,惡風,脈緩-中風。 經證 表實-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傷寒。 溫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蓄水-發熱汗出,脈浮,小便不利-熱與水結。 蓄血-如狂發狂,少腹急結或鞕滿,小便自利-熱與血結。 表虛:解肌、調和榮衛 -桂枝湯。 表實:開腠、發汗散寒-麻黃湯。 蓄水-熱結膀胱,小便小利-五苓散。 如狂,少腹急結-桃仁承氣湯。 蓄血 發狂,少腹鞕滿-抵當湯。 少腹滿,證較緩-抵當丸。 1.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表實證不可用。 桂枝湯 2.酒客病-內有濕熱,不喜甘,得之則嘔。 3.服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以辛甘之品益助其熱。 麻黃湯-血弱,津虧,中寒,裏虛等證。 表閉-汗而不解,發熱惡寒,熱多寒少 不得小汗出,身必癢-桂枝麻黃各半湯。 形似瘧,日再發-桂枝二麻黃一湯。 府證 證候分類 治 禁

脈洪大,裏有熱-白虎湯。 汗出口燥,渴欲飲水-白虎加人參湯。 氣陰兩虛,身疼痛,脈沉遲-桂枝新加湯。 表未解而正氣傷 陽虛陰盛,晝日煩躁,夜而安靜,脈沉微-乾薑附子湯。 陽虛液傷,煩躁-茯苓四逆湯。 心陽虛,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桂枝甘草湯。 心陽虛,腎水上逆,臍下悸,欲作奔豚-苓桂甘棗湯。 陰陽兩虛,腳攣急,汗出惡寒-芍藥甘草附子湯。 陽虛水泛,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 胃中燥實,不惡寒,但熱-調胃承氣湯。 熱邪迫肺,汗出而喘,無大熱-麻杏甘石湯。 過汗傷津,內傳陽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白虎加參湯。 脾虛氣滯,腹脹滿-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2

伤寒表解太阴药方解说

傷寒表解太陰藥方解說 ★太陰方 屬性:論雲: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心下結硬。此總論太陰氣之為病也。湯。 論雲:白利不渴者,屬太陰也。其髒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此二節,言太陰病在外者宜桂枝以解肌;在內者不渴,無中見之燥化,屬本髒有寒,宜四逆輩。曰“輩”者,理中湯、丸等溫劑俱在其中也。 論雲;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此言太陰寒證外亦有熱證也。經雲;太陰之上,濕氣主之,中見陽明。若不得中見之化,則為髒寒之病;若中見太過,濕熱相並,又為發黃之證。小便自利者不發黃。至七八日,驟得陽熱之化故暴煩,陰濕在內故下利,然下利雖甚亦當自止。所以然者,乙太陰中見熱化,脾家實,倉廩之腐穢,當自去也。 淪雲: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以腹滿時痛者,屆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桂枝加大黃主之。此言誤下轉屬之證也。又雲,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弱易動故也。此承上節脾家實宜芍藥、大黃以行腐穢,而脈弱者,大便陸續而利出,宜減芍藥、大黃以存胃氣。甚矣!傷寒之治,首重在胃氣。 太陰…本證 ★四逆輩 太陰…兼變證…太陰兼表證 ★桂枝湯 治自汗惡風,頭疼體痛,發熱,脈浮緩,名曰中風。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症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傷寒表解太陰藥方解說 1

病例诊断

1.一70岁老年妇女患尿路感染住院治疗,给予口服氨苄青霉素治疗5天后,尿路感染症状缓解。为防复发,继续用药1周。结果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粪检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反而较少,未分离到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菌。这是什么性质的感染?感染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这是一种菌群失调症,也是由正常菌群引起的机会性(条件性)感染。发生的原因可能在于较长时间口服广谱抗生素,破坏了肠道中正常菌群的平衡,对药物敏感的原先大量存在的革兰阴性杆菌被杀灭、抑制,而对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生长繁殖起来,成为肠道优势菌群,引起腹泻、肠炎等症状。 2.某医院新生儿室突然暴发新生儿感染,患儿有腹泻、发热、休克,并出现死亡病例。在多个患儿血液中培养到鼠伤寒沙门菌。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感染?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是什么? 答:本例属于医院内感染。很可能是与新生儿有密切接触机会的医护人员或新生儿的亲属带菌引起。鼠伤寒沙门菌对成人致病力不强,多引起消化道感染;但对新生儿来说,由于新生儿免疫防御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所以鼠伤寒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因其最可能是经消化道造成新生儿感染的,所以可能是新生儿饮用水或奶具或食用奶被污染。 3.—63岁老年男性,以发热、心慌、胸闷为主诉要求住院治疗。老人以往曾确诊高血压、冠心病。10天前曾拔牙以便装义齿。3天前开始发热,自服抗生素无效。近两天来心慌、胸闷、气急。心脏听诊有杂音。临床诊断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该病的细菌感染途径与感染源有何特点? 答:本例属内源性感染。最可能的致病菌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该菌是寄居于口腔和喉部的常见的正常菌群。但因拨牙时出现伤口,该菌可经伤口进入血液.对心脏原已有损伤者来说,血液中的细菌易于粘附、沉积于有损伤的心瓣膜,心内膜生长繁殖,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三.2月初,一5岁患儿高热2天,皮肤上出现瘀斑,有呕吐、头痛、颈项僵直等脑膜刺激征。血白细胞11×109/L,中性88%。请分析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如何明确病原学诊断? 答:患儿的特点是高热、皮肤瘀斑、脑膜刺激征,且血液白细胞增高,尤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根据这些特点,再加上季节因素(2月初),考虑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原体可能为脑膜炎球菌。为明确诊断,可取脑脊液离心沉淀,取沉淀物直接涂片镜检,如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也可取皮肤瘀斑渗出液印片镜检,阳性率较高,同时应取脑脊液及血液作细菌分离培养,也可用其他快速诊断方法,如检测脑脊液中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进行病原学诊断。 三.一病人高热10天,有纳差、腹部不适、全身酸痛的前驱症状。腹部有压痛,肝脾肿大。肥达试验:H l:40,O 1:160,HA 1:20,HB(一)。如何明确诊断? 答:病人的特点是持续高热,肝脾肿大,肥达试验伤寒杆菌O凝集价升高。根据以上特点,病人可能患有肠热症,可能的病原体为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为明确诊断,可取血、骨髓、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同时重复取血清做肥达试验.如细菌培养阳性,肥达试验H抗体、O抗体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增加4倍以上时,则可明确诊断。 2. 一病人呕吐、腹泻,粪便呈米泔水样,不发热。血白细胞正常,脱水征明显,血压偏低,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怎样明确诊断?如何防止该病的传染蔓延? 答:病人的症状特点是不发热,严重呕吐、腹泻,粪便为米泔水样,有脱水和休克倾向。根

伤寒论学习心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少腹满或喘,小青龙汤主之

首先来看一下原文: 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 小青龙汤主之。 2、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条文理解: 这实际上是两个条文,是伤寒论中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的最后二个条文,都是关于小青 龙汤证的。这两个条文是基于不现的条件下讲的,前面一个是基于”伤寒表不解“,另一个条 文则是基于”伤寒“,实际上伤寒表不解与伤寒本质上都是伤寒,但都讲到了”心下有水气“, 都讲到了咳,这是小青龙汤证不同情况下的共证。 伤寒表不解,指的是表证还在,如发热、脉浮,怕冷、身体四肢酸软且痛等。 心下有水气,这是主证。这里是指心脏的下方有水,这个”心下“指胃脘部,因胃在心脏的下面,所以古人称“胃”为“心下”,水气则是指积水、痰饮,积液、组织渗出液等,反正是水。 为什么会心下有水气,显然是由于伤寒表不解引起的,表不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发汗而表不 解不够透彻或误治导致的寒邪去不尽,进而入里。如用有人用麻黄汤因剂量不够,发汗而表 不解,出现心下有水气,就是由麻黄汤证转变成小青龙汤证了。因此,心下有水气是伤寒表 证进一步传入体内的一种表现,是太阳病的一种传变。显然,这是表里双寒的一种症状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往往是身体里虚造成。倪海夏在讲到小青龙汤时说到,身体向来虚 弱的人得了伤寒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寒邪入里会传到哪里呢,显然会传入阳明、少阳或太阴这三个体层,因为伤寒病,肺(太阴)最易受累,也会多路并进,攻入阳明与少阳层面。因此再往下看条文列出的症状, 会出现咳、呕、渴、利、噎等就是传入太阴、阳明、少阳的不同反应。 干呕,这是兼证。是寒邪攻入阳明,但未化热或化不了热的一个症状。伤寒后可能会因为发 汗药的刺激,也可能是由于胃阳的抵抗,使身体阳气会激动里面的水而出现里水涌动,出现 上逆,“干呕”是水饮逆于上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体内排水的反应。我们此时如果来帮助身 体来去水,那么干呕现象就会消失。所以,出现干呕往往心下有水的现象。 发热而咳,这是表不解就会发热,里有痰饮充逆于肺他就咳。 或渴。这是或症。这里会使用人感到不解,明明身体里有水气,按理说不会渴的,为什么还 会有的人出现渴?根据胡希恕的讲解,小青龙汤证的人里面有水饮一般是不渴的。这里的渴 显然这是指水循环水代谢不通畅的人,旧的水不去,新的水不吸收,新的水不吸收,全身的 组织都缺少水的营养,就会表现出渴的现象。这里并不是身体里有热导致。说简单点就是水 不化气,水停不化气,喝到里头的水无法供给其他需要的地方,不解渴,甚至于消渴。能区 分出是因为水气不化导致的渴还是因为身体有热导致的渴非常重要,就是因为有的人区分不了,对于表里双寒证使用了清热解毒的药物,结果导致更严重的心下有积水。有的人将阳明 有渴证的说法全归于阳明有热是不妥的。很典型的就是消渴病,明明身体有积水,却总是渴,就是水无法化气,无法通过身体种处带来的渴。 或利。这是或症。就是水在里头,小便不走,水谷不别,下利。 或噎,这是或症。这个气往上撞,再有水,水气充逆,吃东西咽不下去,噎。

伤寒典型病例分析

伤寒 杨X,男,21岁,某酒店餐饮部主任,因高热、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乏力—周入院。 一周前开始发热,午后高达40~41℃,伴腹痛、腹胀、便秘,无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乏力,曾作上感治疗,用药不详。 入院检查:T:40.5℃,P:88次/分,R:28次/分,神清、表情淡漠,消瘦,重听;舌尖红、舌苔黄厚;右胸前皮肤有数个淡红色皮疹,压之褪色。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1.5cm,剑突下2cm,质软有轻度触痛,脾肋下2cm。 血常规:WBC:3000/mm3,中性占56%,淋巴占38%,单核占6%,未见嗜酸细胞, EC值计“0”,入院时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结果:T0 1:160,TH l:80,PA 1:20,PB 1:20,入院后第七天再复查肥达氏反应,结果TO 1:640,TH 1:640,PA 1:20,PB 1:20。 病例分析: 一、症状: 1.持续高热,呈稽留热。 2.相对缓脉或重脉。 3.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伴腹胀、便秘、腹痛,无恶心、呕吐。 4.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伤寒面容),听力减退。 5.触诊见肝脾肿大,质软,伴肝有压痛。 6. 右胸前皮肤可见数个玫瑰疹,压之褪色(常见于胸,腹,背部和四肢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见于病程7~13天,数目少,分批出现) 二、血常规: WBC:3000/mm3,中性占56%, 淋巴占38%,单核占6%, 未见嗜酸性粒细胞, EC值计“0” 三、肥达反应:第一次肥达反应; 第二次肥达反应。 四、伤寒典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40~41℃为时1~2周以上),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伤寒面容),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等。肠出血和肠穿孔是其主要并发症。 五、诊断: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验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伤寒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

伤寒表解阳明药方解说

傷寒表解陽明藥方解說 陽明…本證…熱證 ★ 梔子豉湯屬性: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反復顛倒,心中懊儂者。 梔子(十四枚,生用,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從張本,刪此二句)歌曰:山梔香豉治何為,煩惱難眠胸窒宜,十四枚梔四合豉,先梔後豉法煎奇。 男元犀按拉:此湯舊本有得吐止後服等字。故相傳為湧吐之方。高明如柯韻伯,亦因其說。惟張隱庵、張令韶極辨其訛曰:瓜蒂散二條,本經必曰吐之;梔于湯六節,並不言一“吐”字。且吐下後虛煩,豈有複吐之理乎?此因瓜蒂散內用香豉二合,而誤傳之也。愚每用此方,服之不吐者多,亦或有時而吐。要之,吐與不吐,皆藥力勝病之效也。其不吐者,所過者化,即雨露之用也;一服即葉者,戰則必勝,即雷霆之用也。方非吐劑,而病間有因吐而愈者,所以為方之神妙。梔於色赤象心,味苦屬火,性寒導火熱之下行;豆形象腎,色黑人腎,製造為豉,輕浮引水液之上升。陰陽和,水火濟,而煩熱、懊儂、結痛等證俱解矣。原本列於“太陽” ,主解煩,非吐劑,而有時亦能湧吐也。韻伯移入“陽明” ,只知為吐劑,泄陽明之煩熱。即此,為仁者見仁,知者見知也。 ★ 白虎湯 屬性:治發汗後大熱不解,多汗出,不惡寒,大渴能飲水者,此方主之。(按:此條從《內台方》原文,與《傷寒論》稍異。)知母(二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二服。 歌曰:陽明白虎(證)辨非難(大熱多汗,大渴飲水等為陽明證,易辨),難在陽邪背惡寒(論中“背惡寒”三字兩見:一見於少陰證附子湯,一見於此湯。一寒一熱,須辨於毫釐之間,為死生大關頭),知六膏斤甘二兩曲,米加六合服之安。 蔚按白虎湯,《傷寒論》凡三見:太陽條治脈浮滑;厥陰條治脈滑而厥;又治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等證。而原本此方列於太陽條“甘草附子湯”之下者,言外見風寒濕燥火之氣。俱括於太陽之內,且下一條“炙甘草湯” ,亦即潤燥之劑,可知《傷寒論》非止治風寒二氣也。 柯韻伯曰: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熱蒸外越,故熱汗自出;熱灼胃中,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滑,然猶在經,

诊断学综合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 病例 1: 患者男性, 60岁,于2004年 5月 12日入院。患者于 20年前开使出现受凉感冒后咳嗽、咳痰,服药后症状减轻,以后每到冬季易发作, 10 年前出现气喘,劳动力日渐下降, 5 年前出现下肢浮肿,服利尿剂后水肿可减轻, 1 周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气喘不能平卧,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慢支急发收入院。 1.精确概括主诉(不超过 20 个字)。 2.咳嗽的性质是什么他描述的完整吗应该补充哪些 3.对患者的气喘你应该如何理解 4.他的浮肿应该属于哪种类型 5.他是否存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你如何从问诊中进一步深入了解 . 病例 2: 患者男性, 28岁,于1992年 7月 5日急诊入院。患者于 7月4日感上腹不适,烧灼感,以后出现恶心,吐出暗红色血液约1500ml,出现头晕、出汗、乏力。病前曾有饮酒史。 1.概括主诉 2.现病史中还有哪些不足 3.你判断患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说明系统、大概部位) 4.患者为什么出现头晕、出汗,可能还会出现什么 5.既往史中应注意到什么 病例 3 患者XXX,男性,36岁,未婚,干部,湖南长沙人。因食欲下降、乏力5天,皮肤 巩膜黄染 1 天入院。患者 5 天前因受凉而出现食欲下降,全身乏力。感畏寒,无发热、腹痛等不适。今日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样,腹泻 3 次,稀水样便而就诊,既往有乙肝 标志物 HBsAg(+) , HBeAg(+) , HBcAg(+) , 否认”肺结核、痢疾、伤寒”等病史。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化验: WBCX 109/L, N 0.75 L TB L CB L 问: 1、该患者最可能是那种类型黄疸 2、为确定诊断,你认为还需要作什么化验与检查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病例 4 患者,女性, 45岁。于 2007年 4月24日入院。患者于 2007年3月24日开始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上腹痛。 2007年4月20日出现左上腹疼痛加剧,并呕吐大量咖啡样物伴柏油样便,

伤寒习题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09级中医学文科班《伤寒学》期中考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8分) 1、并病: 2、不了了: 3、解肌: 4、噎: 5、虚烦: 6、消渴: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2分) 1、太阳病,发热,,恶风,,名为中风。 2、太阳中风,,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啬啬恶寒, 淅淅恶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3、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4、服桂枝汤,大汗出,,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汤。 5、伤寒,,咳而微喘,。服汤已,渴者,,小青龙汤主之。 6、太阳病,,无汗,,葛根汤主之。 7、发汗吐下后,,若剧者,必,,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主之;若呕者,主之。 8、伤寒,,炙甘草汤主之。 三、单选题:(每题2分,计30分) 1 《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年代是( D ) A 、春秋时代 B 、西汉末年 C 、战国时代 D 、晋代 E 、东汉末年() 2、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3、太阳病的头痛是( B ) A、头项强痛 B、头顶胀痛 C、偏头痛 D、两侧头痛 E、前额刺痛 4、下列汤证中不是心阳虚证的是( B ) A、桂枝甘草汤证 B、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C、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D、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太阳伤寒表实证“或未发热”的原因是( A ) A、卫阳不足,无力与邪抗争 B、感邪较轻 C、邪热内郁,不能外发 D、风寒较重,卫阳郁闭,未能及时达表抗邪 E、以上均不对 6、干姜附子汤证“烦躁”的病机是( B ) A、阴阳俱虚,阳无所敛 B、阴盛格阳,虚阳外扰 C、阴盛阳脱,下虚上盛 D、虚阳得天阳之助,与邪相争 E、虚阳外浮 7、下列证候,可以考虑用栀子豉汤的是( E ) A、心烦不得眠,小便不利 B、烦热,胸中窒 C、心中烦,不得卧,脉沉细数

伤寒试题(广中医)

本科伤寒试卷(一) 一、词语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风 2.热色 3.纯阴结 4.四逆辈 5.蛔厥 6.追虚逐实 7.口不仁 8.往来寒热 9.合病 10.面垢 二、原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太阳病,发热,汗出,,者,名为中风。(2) 2.太阳病,,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者,麻黄汤主之。(35) 3.伤寒,医下之,,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4.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5.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微呕,,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6.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汗自出,不恶寒,也。(182) 7.太阴之为病,,食不下,,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8.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9.凡厥者,,便为厥。厥者,。(337) 10.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五苓散主之;,理中丸主之。(386)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正确的则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阳明病初起,可能有不发热而恶寒的情况。 2.茯苓甘草汤方的药物组成是:茯苓、甘草、桂枝、生姜。 3.苓桂术甘汤可用于痰饮病。 4.白虎加人参汤证有背微恶寒一症。 5.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宜用当归四逆汤。 6.桂枝人参汤由桂枝汤加人参组成,主治发热恶寒,头痛自汗,脉浮缓,神疲乏力,四肢倦怠。 7.悬饮兼表证的治疗原则是先治表后治里。 8.“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是针对热厥证而言。 9.在《伤寒论》中治疗湿热发黄的方剂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0.少阴病根据寒化和热化的不同情形,可以选用“急温”或“急下”之法。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恶寒与否 C.恶风与否 D.汗出与否

广中医伤寒论病案分析题目汇总

三、病案分析。(1-6题是老师所说重点) ※1、邓某,男,47岁,农民。素体壮实,时值夏日酷热,晚间当门而睡,迎风纳凉,午夜梦醒,渐觉凉爽,夜深觉寒而冷醒,入室裹毯再睡,次日寒热大作,热多寒少,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壮热无汗,烦躁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脉洪大而见浮紧,舌苔薄白,根部微黄。 *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2、李某,女,63岁。反复发作眩晕,伴恶心,呕吐白色痰涎,纳差,不能起床,恶寒,肢冷,心烦,口不渴,大便溏小便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3 、男,67岁,素有慢性支气管炎,每逢受凉即发。因3天前淋雨后恶寒发热,咳嗽,咯痰,心悸,胸闷,张口呼吸。某医用小青龙汤后,汗大出,现热已退,头昏眩不能站立,四肢清冷,心悸胸闷,静卧则稍舒,动则眩晕加剧,小便不利,大便平。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紧。 (清写出理、法、方、药) ※4、张某,男,65岁。患咳喘十余年, 每年冬发夏愈。今年起频发无度,现值盛夏,尚穿棉袄,夜盖棉被,凛凛恶寒,背部尤甚,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伴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视物昏蒙,舌苔白腻,脉弦紧。 *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5、张某,男,19岁。初起发热恶寒,汗出,口微渴。就诊时高热达39°C,汗出,咳嗽气粗而喘,痰黄而粘,夹有少量血丝,胸闷且痛,喉中痰鸣,口渴,烦躁,舌苔黄略干,脉浮数。 *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6、患者陈某,男,48岁。昨日起病,恶寒发热,头痛,微汗出,胸闷欲呕,舌苔薄白,脉微浮,重按无力。 (要求写出理、法、方、药) 7、仲某,女,4岁。因饮食失调而腹泻月余,大便挟有未消化物,服中西药并输液无效,患儿面色隐隐泛红,发热体温38.5℃,精神疲乏,睡卧露睛,身体消瘦,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口渴不多饮,四肢厥冷,舌淡红苔白,脉沉微。 *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8、陈某,男,12岁。母代诉:患儿浮肿 十余天,先由头面开始,继而一身尽肿,小便量少,色黄,大便稀、少,食欲不振,身有微热,脉濡,舌苔白,体温38.4℃。尿检:蛋白++,管型+,红血球+++,脓细胞+。诊断为急性肾炎。 (要求: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理、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9、王某,女,36岁,农民。因出工时渴甚,遂在河里饮水,回家后肠鸣腹痛腹泻,经中西医药治疗,腹泻如故,腹中肠鸣更甚,所下为黄色稀水,奔迫下注,心下痞满不舒,泛恶欲

伤寒论主要症治归纳标准表格.doc

翕翕发热12 邪在肌表头痛发热13 调和营卫桂枝汤营卫不和时发热自汗出54 发热汗出95 寒邪束表头痛发热35 发汗解表麻黄汤无汗发热46 表邪怫郁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3 解肌发汗桂枝麻黄各半汤 表邪未解形似疟、一日再发25 解肌疏邪桂枝二麻黄一汤 表邪未解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27 解表清热桂枝二越婢一汤郁热在里 卫阳受遏 翕翕发热、无汗、心下微满痛28 和里化饮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发热 内停水饮 表症 40 风寒束表发热而咳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心下有水发热不渴41 风寒束表热汗烦躁38 解表发越大青龙汤 邪郁肌表身热恶风99 解肌清热小柴胡汤 表邪未解发热微恶寒146 解表散邪柴胡桂枝汤 阳虚感寒反发热、脉沉者301 温阳解表麻黄细辛附子汤 表邪未解 中风发热74 发热汗出244 化湿解表五苓散水湿不化 头痛发热386 表邪未解 头痛发热、心下因鞕134 泻结和表大陷胸汤邪热结胸 热入血室续得寒热,发作有时144 清热化瘀 小柴胡汤热郁表里呕而发热379 清热散邪 表邪入里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165 泻热解表大柴胡汤结滞中脘 热郁胸中烦热,胸中窒77 清热解郁 栀子豉汤余热不清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228 清宣余热 热郁胸膈身热不去,微烦者80 清热除烦栀子干姜汤 发热 发热汗出者? 里证236 活瘀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湿热瘀蒸 伤寒身黄发热261 消热利湿栀子柏皮汤血瘀在里发热七八日?有瘀血257 化瘀清热抵当汤 水热内蓄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223 滋阴清热利水猪苓汤 热瘀下焦伤寒有热,少腹满126 下血退热抵当丸 胃热炽盛主里俱热?欲饮水数升者168 清热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此表有热176 辛寒清热

医学寄生虫典型病例分析

医学寄生虫病例分析(典型) (一) 男性患者,34岁,公司员工。2周前结束东南亚等国旅行,归国后即出现腹痛、腹泻,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加剧;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胀气、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人院。 体格检查:体温38. 5℃,肝脾正常,心肺正常。 血液检查:血细胞比容0.45,红细胞4. 5×1012 /L,白细胞7.1×109/L。 粪便检查:粘液血便,有腥臭味;生理盐水涂片可见变形运动的虫体,在其食物泡见红细胞。 请问: 1.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为(单选题)A.经口感染 B.病毒 C.结肠阿米巴 D.溶组织阿米巴 E.棘阿米巴 2.该患者感染原虫的感染阶段是(单选题) A.滋养体 B.单核包囊 C.双核包囊 D.四核包囊 E.组织滋养体 3.患者感染途径是什么(单选题) A.细菌 B.经皮肤感染 C.经媒介节肢动物感染 D.经吸入感染 E.经直接接触感染 4.怎样预防该病的感染(单选题) A.注意饮水卫生

B.注意饮食卫生 C.加强粪便管理和水源管理 D.防止蝇和嶂螂污染食物 E.以上全对 5.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什么(单选题) A.阿苯达唑C.甲硝唑 B.甲苯达唑D.吡喹酮 E.青篙素 (二) 患者,女,18岁,市某农场挤奶工人。 主诉腹痛、腹泻1周。病人自幼喜饮生水和生奶。近半年来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量大、恶臭味、无脓血,并伴有发烧、头痛,经服抗生素后缓解,近来又出现症状。 病原学检查发现粪便中有梨形虫体,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借助鞭毛运动活泼。 问题: 1.根据上述病史应诊断哪种寄生虫病(单选题) A.阿米巴痢疾 B.蓝氏贾第虫病 C.人毛滴虫病 D.脆弱双核阿米巴病 E.口腔毛滴虫病 2.该病人病原学检查可选用(单选题) A.取急性期粪便涂片查滋养体 B.乙状结肠镜活检 C.取粪便作毛蝴孵育法 D.取粪便作钩蝴孵育法 E.饱和盐水浮聚法查包囊 3.除了发现病原体之外,哪些病史有助于诊断?(多选题) A.发热、腹泻、腹痛E.硫酸镁 B.水样便,恶臭味、无脓血

伤寒论经方用量算表

伤寒论经方用量算表

————————————————————————————————作者:————————————————————————————————日期: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