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自我与意志自由_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域_张廷干

人格自我与意志自由_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域_张廷干

人格自我与意志自由_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域_张廷干
人格自我与意志自由_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域_张廷干

2011年3月第2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Mar,2011

No.2

人格自我与意志自由: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域

张廷干,马向真

摘要:近代以来的自身意识理论在实践哲学中所导致的两个根本困境在于:“人格同一性”或道德人格危机与“意志自由”的失落,这构成了康德的自身意识理论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域;康德以“纯粹自身意识”与“经验自身意识”的区分以及一种“非对象性”的自身意识建构人格同一性的最终根基。然而,根本上内在于康德形而上学中的“反思模式”无法避免自身意识的“循环困境”而未能在理论哲学领域中解决自身意识理论的自反性而导致的自我“实存”问题与自我“非实体性”之间的悖谬与对立,从而敞开了进入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实践性”入口,而这种实践性必须基于对人类自由的理解,在这样的理论进路上所伴随的正是自身意识到人格的概念运动。

关键词:康德;道德人格;自身意识;人格自我;意志自由

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2-0044-08收稿日期:2010-07-26作者简介:张廷干,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马向真,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6

如果如亨利希所说的那样,近现代哲学所探讨的自身关系存在着三种基本形态:伴随各个感知和思想并且隐含地主宰着任何世界观之始终的自身意识;贯穿于关于存在一般的最终思想中的自身关系以及蕴涵着某种特定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并且近代哲学中的“自身意识”或“自身关系”绝非仅仅是一个形而上学认识论概念而且也必然是一个实践哲学与伦理学概念,①那么,康德所要建构的主体性道德形而上学正是从他的自身意识理论的“特定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中产生出来,而这个“自身关系”即成为构成近现代哲学所探讨的自身关系三种形式的首要形式。他以这种自身关系或自身意识证成人格同一性或“人格性”与“意志自由”的概念统一并以此为根基建构了自己的主体性道德形而上学,从而凸显了在洛克本人那里未被意识到的形而上学意义并回应了休谟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悬置以及对意志自由的攻击。尽管,其自身意识理论所赋予自我的绝对主体性以其先验性对经验性的统摄始终未能发展出“交互主体性”模式,也未能消解“道德主观性”与“伦理总体性”之间的对立,然而,作为康德对所谓“反思模式”或“自身意识的循环问题”的实践哲学解决的人格性概念与意志自由对以后的自身意识理论乃至道德哲学仍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自我同一性与意志自由:

康德自身意识理论问题域的缘起

众所周知,尽管源于中世纪对基督复活、灵魂不朽的思辨的人格同一性命题首先涉及的是个体独立性问题,然而,个体人格作为哲学或道德形而上学的主题却是始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确立的自身意识对于外在物质实体和上帝实体的逻辑在先性,以自我直观的“我思”而最终把自我实体化。而时间性消解了我思主体的确然性或自我同一性,我思无法不逸出自身以寻求可靠性根基并最终在我的时间断裂以及自我同一性的虚妄所呈现的有限性中再次把“自我”引领到上帝面前:以“天赋观念”置换“自我主体性”并以此为自我同

①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83-184页。

一性奠基。而洛克试图在自主性根基上重建一切知识或观念确定性,以“意识”与“自身意识”概念说明人格的同一性。他一方面借助自身意识的延续性以克服笛卡尔断裂的时间性,坚持把“记忆”作为自我同一性的还原论判准,而另一方面在否定自身意识与实体的关系时又将笛卡尔心灵实体的“自我”作为记忆或经验意识的依据,从而或者陷入“经验的时间意识”与由时间的绵延带来的“忘却”的两难,或者陷入“实体的怀疑与人格概念的实体性矛盾”之中而被黑格尔看作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其奠基于“内感官”反思功能的自身意识与自我同一性的抽象演绎无法彻底离开经验主义基本框架而最终无法真正摆脱经验有限性的限制与消解;而且,洛克的意识(consciousness)尽管有“良心”意涵却没有赋予自身意识以确然的道德意义而具有否定先天道德原则的意味,道德确然性与认识确然性的关系在洛克这里中断了。

在洛克自我与实体相分离的进路上,休谟以较洛克和贝克莱更为彻底的怀疑主义经验论,以反宗教神学和理性形而上学并确证自我的主体性为初衷,强调感性经验自我或在自我心灵的感觉经验的界域内批判笛卡尔的实体自我观,呈现自身意识问题上的“印象或感知的间断性”与“自我或人格同一性”之间的两难:“简单地说,有两个原则,我不能使它们达到一致,同时我也不能抛弃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这两个原则就是:我们全部的各别感知都是各别的存在物;而且心灵在各别的存在物之间无法找到任何实在的联系”。①这样,在休谟那里,“归之于人类心灵的那种同一性只是虚构的同一性”,自我实体或人格同一性就如同我们虚构外部各别事物的同一性那样也成为一种表现在记忆或心灵之中的想象式虚构。在休谟看来,在以下三种情形中最容易虚构同一性概念:当变异对全体来说是微小而渐进的时候;当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共同目的,尤其当一个有机体中各部分有一种交感作用的时候;当一个对象天然就是变化的时候。②因而,并不存在一个“同一时间”内具有“单纯性”或是在“不同时间”内具有“连续同一性”的作为精神实体的自我或人格实体,从而由此中断了自斯宾诺莎即开始而在洛克、莱布尼茨那里得以发展的自我认同或人格同一性的传统,也因此,休谟不仅否定了任何可以被客观给予的结构性知识也否定了知识客观有效性的主体性根据。

然而,与其说休谟是消解了还不如说他只是悬置并重新解释了“自我同一性”问题。第一,尽管休谟认为自己一时间“无法找到在思想或意识中统一各个知觉的原则”,但“发现可以调和这些矛盾的某种假设”却并非是完全不可能的并因此而被罗素认为他是一个“不真诚的”“在实践中不能坚持”的怀疑主义者;第二,休谟承认“加入人类心灵组织中的每一个各别的知觉”都是“接续不断地相继出现”的个别性存在,因而休谟也不自觉地涉及了非对象性的自我与心灵概念,只是未能有意识地从统摄各种零散知觉对象使之统一化的意义上去进一步挖掘自我同一性的深刻含义;第三,休谟的彻底经验论所解构的只是认识论自我的思想人格同一性,而保留了经验自我的“情感人格同一性”并由此论证自我人性的情感意志本性,确证自我同一性的感性意义。他认为“我们必须区别思想或想象的人格同一性和情感或我们对自身的关切方面的人格同一性”,而正是这种情感的人格同一性“使我们的那些远隔的知觉互相影响,并且使我们在现时对过去的或将来的苦乐发生一种关切之感”。从而赋予了感觉或意识以宽泛的内涵而体现休谟对自身意识理解的两个基本特征:存在信念与道德意识。这样,由于休谟赋予了“感觉”以情感的涵义,在根本上区别于洛克对“感觉”与“反思”的划分与排序:先行的感觉印象与随后的反思作用构成知识的来源,因而都是知识层面上的理智行为。而休谟作为内感觉的“原始感觉印象”与作为内感觉的“次生反思印象”蕴涵着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关系,思辨哲学与实践哲学之间的奠基关系在休谟那里即具有了相当成熟的形式。③

然而,作为休谟自身意识理论两个基本特性的“存在信念”和“道德意识”都是在感觉经验的基准上得以阐述:信仰的本性“是某种为人心所感受到的东西,它将判断力的观念区分于想象的

①②③休谟:《人性论》(下卷),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73页。

高秉江:《西方哲学史上人格同一性的三种形态》,《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158页。

虚构”,“信仰无非是一种不同于单纯概念的特殊感觉”;而道德的判准不是我们的理性而是我们的感觉。问题在于:这里的感觉或情感的本性是什么以及它是否和人类心灵的其他任何情绪相似?在这一问题上,休谟执著于知性分析以及感性与理性的外在对立,从而把具有丰富内容的自我主体还原为知觉的单一性主体并把复杂的人性抽象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而陷入自然主义。因而,无论是洛克还是休谟的自身意识理论,二者的共同缺陷在于:无法在自我同一性与道德确然性之间建立起真实的联系。因此,经验主义在休谟这里的发展意味着:道德实践的主体性确证与自我主体性的分裂。这样,与近代以来对自我现实能动主体性的确证相反,休谟所做的却是对主体性形而上学之确然性根基的事实性解构与颠覆:一方面,即便是在具体情感生活意义的人格同一性方面,那也只是心灵的习惯性推移,所以这种由情感和道德生活的需要而作的假设同样没有任何确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人的情感意志并非体现主体性,作为印象与观念的自我、情感和意志都服从于一种经验的快乐和功利以及苦乐祸福的“自然必然性”而失去了自由本性。在这里,休谟实际上进行了两次还原:把意志行为的根据还原为自然现象的因果必然性,而把自然因果必然性还原为心理现象或事实中的动机与性情,无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所带来的后果即是意志自由的困境。

这样自身意识理论在实践哲学中所导致的两个根本困境在于:“人格同一性”幻象或道德人格危机以及“意志自由”的失落,而这正是康德理论思考的背景并构成了其自身意识理论必须予以面对的两个问题域。

二、自身意识的双重本性:

人格同一性批判及其根基重置

在洛克对实体性自我的解构基础上、通过对休谟经验主义的批判以及卢梭的理性主义启示,康德以“自身意识”建构“休谟所寻找的在意识中统一各个流动的、杂多的知觉原则”,重新显现了在休谟那里已然“消逝”了的“同一性”希望,认为自我的同一性不是经验的或实体自我而是人格自我的同一性,正是这种人格自我的同一性整合着零散的经验材料并统摄着处于流变中的感觉心理,由此区分出经验自我、先验自我与道德自我并把“自身意识”视为自我同一性的最终基础。问题在于:康德在这里赋予“自身意识”以何种本性以承当起解决洛克与休谟自我同一性困境的重任?

我们知道,一方面,洛克把人格同一性建立在意识同一性的基础上,即“同一的意识是同一的人格的构成前提”,看到了意识对于人类经验不可或缺的构成功能并把自身意识从思想实体、人格从理性实体观念和有形相的经验性身体观念的同一性中剥离出来,“记忆”成为一种无时间的时间意识,自我则成为独立于身体的经验性此在的抽象物,从而使得自身意识可以从一个作为经验主体的心灵实体中游离出来而有可能真正成为先验的意识。而这正是洛克自身意识理论中蕴涵着的形而上学意义;另一方面,洛克接受了笛卡尔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所显现的意识概念而建立了自我与意识的内在关联却又越出了“我思”的观念,“把我思的对象从先验的我超越到我之外,从不在时间—空间之中的对象滑入处于时间—空间之中的对象”,“纯粹思维活动就变成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记忆活动”,而“经验的心理活动只要把目光投在时间—空间里面,就永远不能呈现出主体的存在来。换言之,先验的主体,即在时间—空间关联之外的主体,永远不能在经验的心理活动中提供出来”①。康德正是洞察出洛克自身意识理论中蕴涵的形而上学意义,同时抓住了洛克把在纯粹思维活动中呈现的主体同一性推广到经验的心理活动中的主体同一性之不合法性而对先前的人格同一性理论予以批判,认为无法在纯粹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我及其同一性,只有通过一种不再变化的前经验的预先设定,通过“我在这些表象中表象出意识的同一性”,缺少的同一性即“主体的同一性”才能出现。因而,只有超越经验才能找到自我并为自我奠定可靠的确然性基础并重新揭示了自身意识的本性与功能。

康德赋予自身意识以双重本性与功能,区分出“经验的自身意识”与“纯粹的自身意识”,而正是这种“纯粹的自身意识”可以确证经验自我的

①朱华甫:《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同一性。在康德看来,经验的自身意识作为一种“经验性的统觉”总是变易不定的,它是后天地、经验地“贯穿在”我的所有表象或所有的“我思”之中,使我的所有行为被我意识为是我的行为,即“同一个主体”的行为作为一种“贯穿的同一性”。这是感性直观中的杂多呈现于经验意识中的表象之同一性,由于感性直观给予的经验表象多样易变,因而作为经验表象的同一性之经验自我也总是变易不定。因而需要一个最终的不变者作为经验自我同一性的确然根基,要求自身意识“能够伴随着一切别的表象,而且在所有意识中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其自身却能够不为任何另外的表象所伴随”,即“纯粹的自身意识”或“纯粹统觉”、“本源统觉”、“自我”。正是这一点使得自身意识与休谟的“感觉”或感受得以最终区分开来,它意味着一切感性经验的预设而自身无须再预设经验或其他东西,“这种统觉的统一性”也称为“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性”而有别于“经验性的统觉”。先验自我意识产生作为经验自我意识的“我思”,即作为内感官表象统一性的“自我的表象”先验自我是经验自我的先天根源和先验形式规定,它产生并规定着经验自我在经验中的表象同一性,即先验自我是经验自我同一性表象的本源性形式规定。这种规定赋予了自身意识以“先天综合的功能”,即“所有不同的经验性意识都必定联结在一个统一的自身意识之中,这个综合命题是我们思维一般的绝然第一的和综合的原理”,由此康德在自身意识中发现了一个先验演绎的起点,从而与近代乃至古代(亚里士多德)的同一性问题上的经验倾向相区分。康德这里的自身意识作为以“我思”为客体内容的表象活动不是直观,所提供的并非是对于“自我”客体的知性概念,因而是一种“思维主体的自发性的智性表象”;同时,因为自身意识在康德这里被视为独立的、纯粹的本源,因而无法最终避免塞克都斯以来即一再被提出的自身意识的循环问题。

尽管从笛卡尔到洛克都强调主体自身意识,然而他们或是将主体置于时间的非连续性中,或者将人格建立在经验的内感官统一性上,其真实的困境在于:把“对象”直接等同于“物自身”,无法在自我主体上建立确定性和统一性;而休谟则以其经验怀疑论使自身意识理论进入非主流时期。康德针对所有这些困境的创造性贡献在于:他不再诉诸某种客体性自我而是以一种“非对象性”的自身意识来证成自我的同一性:一切对象均伴随自身意识,而自身意识却可以抽象于对象意识而成为对象性意识的基本前提。①这样,不仅“对象”客体成为认知主体的自我建构、自我设定的存在而不再是动摇着主体自我确然性的物自身式的纯粹客体,而且“自我”也因此摆脱了异己的“对象”及附着于其上的所有经验有限性的纠缠而成为一个超验之我,既不能被经验也不能被直观的“自在之物”,认知主体与对象之间鸿沟的消弭却带来了现象与物自体的不可通约,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以及主体自身作为一种自在之物都不能为认知所及从而限制了理性主体的能动作用。

然而,这种限制并非是否定主体的自主性而是回应已经引发了长期争论的主体性问题以辨别出主体自主性的不同层次,从而为主体自由确定尽可能恰当的界域和基础,即在实践理性的领域中,作为本体的主体具有绝对的“意志自由”。这样,“自在之物只有在道德,即一个与自然严格不同的世界那里才保持着肯定的内容”②,而不是如谢林那样,将自由作为唯一可能的“自在的也是关于物的肯定性概念”③。由此,先验哲学得以实现向实践哲学的转换,也可以理解康德以“先验演绎”批判旧形而上学的主要意旨:一是在思辨形而上学中存留作为理性宇宙论对象的“世界整体”,它不是与主体无关而独立自存的物自体;二是把理性宇宙论中讨论的自由意志问题从思辨形而上学领域移置实践领域,并以此为基础重建自然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由此,人格自我及其同一性问题即由一个本体论或认识论问题而转换为一个道德实践问题,而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所伴随的正是自身意识到人格的概念运动。

三、自身意识到人格自我的概念运动:

人格性与意志自由预设的道德自我性

康德以自身意识确证物自体自我的存在,而

①②③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168页。

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现代哲学的基石》,郭大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42页。海德格尔:《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薛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72页。

且人类自我因不拥有智性直观而无法超越感性直观认识物自身,因而康德不再诉诸某种客体性自我而是以一种“非对象性”的自身意识来证成自我的同一性。然而,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智的对象若不能在相应的直观中被给予就无法判明其“实存”性。这样,在康德的体系中出现了某种不一致:“我思”作为一个“经验性命题”“在这里仅意味着被给予的,并且只给予一般思维本身的实在事物,因此,不是作为显现但也不是作为物自身(本体)”。而“当我把‘我思’这个命题称之为一个经验性的命题时,我的意思并不是想说这个‘我’在这一命题中是一个经验性的表象,毋宁说,这表象是纯粹智性的,因为它属于一般思维。只是若没有任何一个经验性的表象来充当思维的材料,这个‘我思’的行动就毕竟不会发生,而这种经验性的东西只是纯粹智性能力的应用或运用的条件而已。”①

康德在这里不仅表述了一个关于纯粹自身意识的本体悖论:在形而上学理论性维度上,纯粹自识不属于显现也不属于本体世界,而且,自身的确然性“实存”需要一种对于自我的对象性直观。因而,康德形而上学中依然存在着“认识是对象性的”这样一个前提预设而使得海德格尔认为“对象性”依然构成康德存在论题的本质。②弗兰克同样认为,自我表象自身的“反思模式”在根本上内在于康德的形而上学并在更高的意义上规定着其哲学体系而无法避免自身意识的“循环困境”。这种“反思模式”使得“从巴门尼德到胡塞尔的整个欧洲哲学传统”都成为其“牺牲品”。③康德也未能在理论哲学领域中解决自身意识理论的自反性导致的自我实存与自我非实体性之间的悖谬,由此我们甚至可以怀疑康德批判哲学的合法性。然而,在弗兰克看来,对这一反思模式带来的循环问题康德是有所意识的,只是未能在理论哲学而是在实践哲学范围内予以解决。因而,最好把康德的批判体系看做是对于哲学思考的一个新维度的绽出:敞开了进入先验自我的“形而上学—实践性”入口,这种实践性必须基于对人类自由的理解,循此理论进路,道德自我性被置入明晰性的本体世界而超越出显现的现象世界。

在康德那里,自身意识作为康德形而上学的“最高点”和知性的“最高原理”先于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分离,而被标识为“对一个思维主体的自发性的智性表象”,其“自发性”在理论层面成为思维或知性的特征而在实践层面则意味着意志自由,“自由就是一个先天的自身意识”。然而,自身意识的自发性意识所揭示的仅仅是自由意识的可能性而并未能确证自由的客观有效性。因为意志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思维的自发性,而且必需这种自发性归属于主体的“实存性”即人格性。而问题在于:自身意识之“自发性”所预设的自由何以必需主体作为一个“人格自我”?而“人格性”即自我的“实存性”如何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中得以必然悬设?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中,“人是目的”是康德实践哲学的出发点,而唯有意志自由人才遵循源于自身理性的道德律令并以自身为目的,意志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在于它不是依照法则运作而是按照对法则的表象来行动,因而是与直接自然因果性不同的目的行为,因而不仅存在着目的与手段而且存在着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区分。在康德看来,“只有客观目的才是一切有理性者的普遍必然的目的,具有绝对价值;主观目的只是一时的欲求,只有相对价值,因而随时可充作其他目的的手段”④。这个客观目的要求设定一个目的的意志主体(而不是它所设定的任何目的对象),这种作为绝对目的的主体即是“人格”。只有主体的自在存在即人格存在被合理地设想,自身意识的自发性才能真正归属于主体,才谈得上意志自由,因为意志自由意味着主体的自发性能够自在自为地形成行动,即意志行为。

而要使得主体自我成为以自在为目的的自由人格,一方面,康德需要拒绝把心灵的诸能力还原为“先验想象力”以维护人的道德属性,因为这种还原所带来的后果在于:不是将自我置入时空的经验形式就是无法最终摆脱无穷回溯的困境。而自我主体并不拥有“智性直观”因而无法超越感性经验的时空形式以洞察自身的“实体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理性批判B版先验演绎的

①②③④I.Kant,Critique of Pure Reason,Trans.by Paul Guyer and Allen W.Wo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p.422-423.海德格尔:《康德的存在论题》,《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33-547页。

Emst Tugendhat,Sebstbewuβtsein undSelbstbestinmung:Sprachanalytische Interpretation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89.p.17.

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82-83页。

①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4页。②黑尔德

:《伦理的现象学复原》,涤心译,《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修订对于先验想象力的拒斥,而把作为自身意识本源的先验统觉作为先验哲学的“最高点”和第一原则“以说明心灵诸能力相一致的”结构统一性。由此,亨利希驳斥了海德格尔对康德第一批判所做的阐释;另一方面,同时保留两种因果性:自然与自由。在上文中提到的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基础上,

人以其“感性品格”和“智性品格”而被划分到两个世界:在其行动结果中显现的感性世界以及在其行动中作为物自身的本体世界。在自然必然性中,经验品格使得行动的主体依确定法则服从因果关联;而智性品格由于不受时间条件

的限制而不可能服从自然因果律的“无限后退”。作为物自身的人在其智性品格中超越了时间得以

从自身出发去行动而不受其他显现的决定。自身意识的自由观念由此具有了两个层次的意涵:在消极方面,自由独立而不依赖于客体及其自然性,而在积极方面,即是“自发性”的“意志自主”或“自身立法”。自由和自然的完整意义可以在同一个行动中同时且无矛盾地并存。这样,“意志的自主是所有道德法则以及与这些法则相符合的

责任所依据的唯一原理”:“不依赖性”表明自身意识是纯粹于自然客体和经验领域的;而“自发

性”则说明自身意识能动地从自身出发导出经验并成为其他行动规律和规则的本源性前提。

因而,智性品格使得理性的原因性即自由而不与经验的因果性即自然相矛盾,以完全的自发性给自己制定一种自己特有的依据着理念的秩序,理性使经验性的诸条件适合于这些理念,但仍然对这一切预设了:理性在这些行动的关系中能够拥有原因性,表现为摆脱了自然经验规律而完全由纯粹理性对意志行动进行规定而形成的“道

德律令”,即基础法则意识成为“理性的一个事实”而与经验事实相区分。如果道德法则意识涉

及两个构成要素:对善的绝对要求以及对此要求的立即认可,那么,道德洞见必然在回应绝对善的要求时涉及主体自我的认可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我确定,自我确定和自我实现的自由与作为绝对善要求的道德法则交互作用,决定理性存在者意志的只是源于自身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本身,即实践理性具有能辨认出正确意志的原则并以一种

“定言命令”形式进行自我规定,即意志自律。实践主体的自我在基础性道德法则的条件中被置入本体世界之中并获得一个具有自由之最终所有权

的本体场域,即一个人格自我。人格性具有遵从律令义务的根源性意义

,“唯一能够给予自身的那个价值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的根源,正是人格与

“只有知性才能思想的事物秩序相联结并凌驾于那与感觉世界一起可以在时间里被经验地决定

的人的此在以及所有目的的整体”

,“超脱了整个自然的机械作用的自由和独立性”①

,人格自我的

存在成为意志自由的前提预设,而二者的结合成

为道德自我性的主体规定。

四、对康德自身意识理论的

批判性质疑与发展

康德赋予自身意识以“实践理性”品质,不仅使得求解一个古老的伦理学两难问题(即自由意志或非决定论与因果规律或决定论)成为可能,而且从休谟乃至当时的道德哲学中拯救了“意志自由”

,在实践理性、意志自由和人格自我之间建立起联系并消解了“道德人格危机”,在人格性与意志自由所预设的道德自我之上建立其主体性道

德形而上学的根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黑尔德的观点:在德国观念论语境中,伦理学向道德形而上学的最终转化是由康德来完善的而且这种转化在于这样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近代对于自由的痴迷”

;二是“对象性地被表象的道德规定受到了偏好”使得“应然的善被表述为一个命令”②

。在先验哲学向道德形而上学、自然领域向自由领域的

转换中,康德不再依赖于自身意识的“自反性”直观而是通过自由与“人格性”概念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合理阐明了自身的实存及其与自我的关系:自我在“自然原因性”中被“设想为经验性的意识

中的现象”,而在“自由原因性”下则被“设想为纯粹的意识中自在存在者本身”,前者显现的是人

性的禀赋,以自爱和幸福为动机,而后者则是一种人格性禀赋,以对道德法则和道德律令的“敬重”的道德情感为动力并承带着“职责”而成就一种道德人格或道德自我性,使得人成为目的并以其

意志行为而归属于一个

“目的王国”。因而,尽管

①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第81页。②邱立波编译

:《黑格尔与普世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9页。③曾云

:《胡塞尔对伦理意志的反思:绝对应当和意志真理》,《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3期。④曾云

:《胡塞尔对伦理意志的反思:绝对应当和意志真理》,《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3期。⑤加·格罗伊

:《近代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张世英,朱正琳主编:《哲学与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48-149页。“道德法则在主观上是敬重的根据”①

,然而“敬重

在任何时候都只是针对人而绝不是针对物”,是

对人格尊严的敬重。

依靠道德律令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目的王国”

成员的道德自我性,自我的道德感成为理性存在者在行使超越性自由时所作出的一种独立的决定,而目的王国成为这样一种情境:每个人作为个体都在合乎道德地生活着,所有理性行为者的

目的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我们“经验上被限定的利益、欲望和倾向”与我们在“经验上不受限制的义务感”

之间导致一种“更大的和谐”;②因而,康德的自身意识理论不仅完成对于道德自由

这个无条件者理念的可能性、实在性或客观有效性的演绎,

而且在“意志应当”与“人格自我”之间建立起了内在关联,

自身的人格价值及其实现成为绝对应当的选择从而具有了绝对责任的意涵。

这种关联产生了两个方向的回应与发展:一是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自我意志决断提供了一种主观上正确的意志模式与生活目标,不仅纠正了古希腊城邦对于以伦理为中心的风俗习惯的过分依赖而且强调了个体主体作为理性行为者的价值与尊严以及古希腊集团主义生活所缺少的主体道德自由。因而伍德把黑格尔伦理学阐释为一种典型的自我实现理论,而新黑格尔主义者格林在黑格尔与康德的结合中建构自己道德自主性的

自我实现观。然而,

黑格尔的超越在于:他以这种强调来反思如何充分地发展和表达“自由的有着

自身意识的个体”人格性及其“自由而理性的行为能力”

,在个体自身意识以及道德生活的主观方面与制度性社会伦理秩序的客观方面的相互作用中考察道德自我与人格意识的形成,以此审视制度的伦理与道德价值。因而,黑格尔区分伦理与道德,与其说是试图回归古希腊伦理世界,毋宁说是在反思伦理思想史的基础上,对亚里士多德传统和康德的一种综合以实现对古希腊伦理思想

与近代道德世界观的双重改造,

而认为黑格尔是对古希腊的纯然回归的看法所忽略的正是由康德

到黑格尔的发展。

二是胡塞尔把自由意志和人格自我结合起来并以价值作为意志的质料内容批判了康德伦理学

的形式空洞性,提出了“绝对应当”的“意志真理”观。在胡塞尔看来,康德自身意识理论忽视了

“意志规定性中的情感与价值因素,因而未能看到意志的本源现象”

。在情感领域存在着先天有效的价值并与意志具有共属性。这种质料价值成为决定意志应当的必要条件却不能充分地决定一种伦理行动。和黑格尔一样,胡塞尔认为,价值的真正实现需要通过人格的义务转化为现实的伦理行动,而作为伦理行动的绝对应当的本质是“责任”,这是主体的人格性体现而非仅仅是意志选

择的实践目标与价值对象。因而,

正是价值和更为根本的人格自我义务意识一起决定着一种伦理

意志。因而

,“哲学首先应该建立在对人格自我和自身性认识的根基之上,而‘意志真理’即是对价值对象的内在直观和明察以及首先是对自我自

身的总体性明察”③

的统一。胡塞尔意识现象学以意志真理蕴涵

“意志与应当”的关联以及“实践的最高善

”,“实践善的实现最终通过实践可能性的意志主体来完成”,在自身明察的基础上,意志主体以对于能达到的最高善的生活目标的明察并

通过意志行为做出选择,一种可能最好的生活被给予。因而,胡塞尔对意志真理的讨论有其人格存在论根基,绝对应当的意志真理根本关系到人格自身的塑造与意志的自身规定而具有伦理人格的内涵,因为自我的自身规定是核心的伦理任务,它

“意味着我应当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并实现一个真正人的使命和责任。这种绝对应当是基于自身

内心的呼唤”④,因而,是源于人也是为了人的绝

对价值,是绝对应当的义务与绝对的人格价值的

结合。

因而,尽管康德的人格性概念和意志自律的

自身意识理论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他所赋予自我的绝对主体性以其先验性对经验性的统摄试图解决不同主体之间所蕴涵的冲突与矛盾,却因为对先验主体的缺乏分析和无法摆脱传统主体论的反思模式⑤而依然延续着“个体性”与“普

遍性”的矛盾,造成“纯粹自我主体”与“个体人格存在”之间的悖谬而被舍勒批判为“去人格化”,或是主体基于普遍规则的“自我规定”与追求自身愿欲的“自我实现”之间的混淆;认为其固有的形式化最终摆脱不了“自欺”的本质而导致“伪善”;或者认为尽管康德通过对善的绝对要求的认可把道德自我提升至明晰性本体世界,然而其自身意识理论以对先验主体之“我”从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中的放逐以及把基础自我意识和肯定性概念相等同而对“基础自我意识”问题有所保留。①然而,这种“保留”毕竟还是为德国观念论开启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而且,康德在人格自我与意志应当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内在关联对哲学伦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胡塞尔否定康德理论中的情感因素不同,海德格尔认为,康德以道德情感来界定自我,在“敬重”的意向性中蕴涵着自我领会和自我揭示的存在现象学意味,只是海德格尔这里的存在论解读不仅在于揭示自我在道德情感中把自身领会为“存在者”意义上的“道德人格”而更在于人格的“存在”意义:“人格乃是客观目的,即就其实存自身就是目的”②,并对“目的王国”作生存论阐释从而把康德的人格的“自在目的”存在发展为人格的“交互共在”。由此,恩斯特·图根哈特在海德格尔那里发现了一个洞见:认为人类存在的独特性在于提出关于存在之意义的根本问题,然而他却无法接受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的选择与道德推理分离开来。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认为,正是在这里蕴涵着与传统哲学乃至道德哲学以理性把握人性这一通常做法的区别,从而开启了现象学伦理学路径并经由胡塞尔和舍勒等得以发展。

(责任编辑:杨嵘均)

Personality,Self and Free Will:The Problem Domain of Kant's

Theory of Self-consciousness

ZHANG Ting-gan,MA Xiang-zhen

Abstract:In practical philosophy,the theory of self-consciousness caused two fundamental dilemmas:the cri-sis of“personal identity”and the loss of“free will”,which constitute the problem domain of Kant's theory of self-consciousness.Kant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self-identity through distinguishing“pure self-consciousness”and“experiential self-consciousness”.However,the“reflective pattern”in Kant's metaphysics cannot avoid the“cyclic dilemma”in self-consciousness theory,so in the field of theoretical philosophy,Kant failed to solve the self-contradiction between“existential self”and“non-existential self”,which,as a result,opened the“metaphysical-practical”door to the transcendental ego.But,this practical knowledg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freedom,which is concomitant with the concept shift from self-consciousness to personality.

Key words:Kant;ethical personality;personal identity;personality and self;free will

①②③刘哲:《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5-69页。

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84页。

刘易斯·亨齐曼:《自主性、个性和自我决定》,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505页。

健康:“完善自我 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案)

健康新课程标准教材 健康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主题班会教案 / 班会课专题 /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与健康有密切关系。学习能使人精神振奋,情绪乐观,积极向上,生活充实,思想开阔,从而降低减少忧愁烦恼、孤独寂寞、沮丧无聊等不良情绪,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健康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 毛晓岚 老师:进入高中,似乎每天都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学习上的困难,复习的紧张,竞争的加剧…… 快乐的心情不会与生俱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左右生活,但可以改变心情! (多媒体展示“心灵剧场”内容) 老师: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也和以上所说的同学一样,产生不良情绪?还是有其他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讨论的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老师:可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总会有情绪不佳、心情烦躁的时候,这很正常,心理学研究证明,功课与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开始时是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其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

但到某一阶段进度变缓,曲线表现为平直状态,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也就是说,在复习功课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效率会很高,可后来随时间的进程和复习内容的增加会出现复习效率下降,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而有的时候某一科复习的效率降低,也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转向复习别的科目。再者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是成功的起点,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同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的沉重大包袱一样;过重的复习负担、分数的压力、频繁的考试、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等都有可能导致紧张情绪与抑郁心理的产生。同学们要善于摆脱外界的不良影响,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克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快乐面对每一天。所以当我们同学面对不顺心的事时,应如何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呢?请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附: 建立一套快乐的学习模式 (1)快乐就在此时此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要参加考试了,压力这么重,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只有等我考完后才会快乐。”其实正是脑子里的这种固有观念,这种不愉快的心情、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我们的复习效率。所以不是要等到考完了才有快乐,而是即使在考前复习,甚至考试时也保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案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自我意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识含义、发展及特点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 3.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学课时:2学时 教学重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及方法。 教学难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缺陷及调适。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学案例] 教材案例2-1 “到底是谁打碎了我的梦想?” 思考:看完这个案例后有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启发?如果你是案中主角的好朋友,你会如何帮助他?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课堂练习:p34 专栏2-9请你完成以下句子,然后大家分享。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假如我是一种花,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乐器,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食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颜色,我希望是。因为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社会比较、观察、分析外部活动与情景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除了与人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关以外,他人对我们评价,特别是生命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家人、老师、朋友、同学等对待我们的态度,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种类: (一)生理自我 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对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等的感受等。这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它可以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大概在3岁时开始成熟。人初生时,物我不分;七八个月时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 (二)心理自我 指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这阶段大约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即从青春期一直到成年。自我意识经过这个阶段的分化、矛盾、统一而趋于成熟,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了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力。 (三)社会自我 指对自己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及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这阶段大致从3岁到青年期(3~14岁)逐步形成。在此阶段,个体在社会化中学习承担社会

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浅谈学生人格发展

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浅谈学生人格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尹博, 田万生, 2006)。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王明忠, 付聪, 周宗奎, 2015),其作为个性差异的重要方面,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还对其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成就等持续产生影响。人格随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在毕生得以发展,相比人生其他阶段,儿童青少年期(包括童年期、青少年期)面临更密集的发展任务,该阶段的个体会以新的方式不断与父母、同伴、学校和社会互动,尤其是青少年还会经历生理、心理的巨大改变,这些必然会对其人格发展带来更深重影响(邹容, 周宗奎, 田媛, 张凤娟, 魏华, 2016)。本文将从家庭、同伴与自我意识三个角度探讨了学生阶段的人格发展。 1 家庭与人格发展 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范航, 朱转, 苗灵童, 刘燊, 张林, 2018)。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个体的发展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中的远端因素(如家庭)会通过近端因素(如人格)对个体的发展产生作用,个体的人格特点会受到家庭这一微系统的影响(李蒙蒙, 甘雄, 金鑫, 2020)。Ahmadi, Alizadehgoradel, Rezadeh和Jabraeili (2014)的研究基于大五人格理论(The Big Five)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家庭沟通、关怀等家庭功能存在显著相关。邹容等人(2016)的研究认为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会习惯接受、服从父母等权威传递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因而会表现出顺从、待人友善的特点,此时宜人性较高。而从青春期早期开始,青少年开始探索自我,追求自主、独立,此时他们开始质疑并反抗成人的准则,这增加了他们的冒险行为且更易与父母等权威者发生冲突,故宜人性逐渐下降。到青少年中晚期,他们逐渐内化社会规范,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宜人性又逐渐回升。 父母作为家庭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养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积极温暖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宜人性、开放性等积极人格水平更高;而消极冷漠的家庭环境下,孩子的神经质等消极人格水平更高(Trentacosta et al., 2010)。家庭背景理论认为,消极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风险性因素,青春期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时期,父母婚姻冲突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消极、不稳定的情绪,伴随着焦虑、担忧和高神经质水平(李蒙蒙等, 2020),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外倾性及神经质人格是成瘾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外倾性及高神经质的个体更容易出现手机成瘾,使用频率更高(张斌等, 2017);高“神经质”和低“外向性”的

健全人格教育主题班会

健全人格教育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风雨后是彩虹 一、目的: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 世纪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同学们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 心理小测试题。(抽奖纸条 张)、小花5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的花儿 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 花是美丽的 你同样是美丽的。人人都说生命如花 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放影像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 老师(手指画面) 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二)心情变化 (体验情绪: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礼物吗? 好奇 的情绪,着急的情绪 手伸进盒子之前 紧张 的情绪,期待的情绪 手触摸到礼物时 疑惑、紧张或害怕 的情绪,兴奋的情绪 拿出礼物时 高兴或害怕 的情绪,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失落与喜悦,羡慕与沮丧,成功与机遇) (三)战胜挫折与困难 同学们你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举手回答。 ( 、发泄法:打枕头,写日记 转移法:到外面玩,做别的自己喜爱的事 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 可以多学点格言,名言。

“完善自我 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Perfect Self and Perfect Personality" Theme Clas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 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 毛晓岚 老师:进入高中,似乎每天都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学习上的困难,复习的紧张,竞争的加剧…… 快乐的心情不会与生俱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左右生活,但可以改变心情! (多媒体展示“心灵剧场”内容) 老师: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也和以上所说的同学一样,产生不良情绪?还是有其他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讨论的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老师:可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总会有情绪不佳、心情烦躁的时候,这很正常,心理学研究证明,功课与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开始时是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其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到某一阶段进度变缓,曲线表现为平直状态,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也就是说,在复习功课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效率会很高,可后来随时间的进程和复习内容的增

加会出现复习效率下降,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而有的时候某一科复习的效率降低,也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转向复习别的科目。再者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是成功的起点,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同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的沉重大包袱一样;过重的复习负担、分数的压力、频繁的考试、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等都有可能导致紧张情绪与抑郁心理的产生。同学们要善于摆脱外界的不良影响,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克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快乐面对每一天。所以当我们同学面对不顺心的事时,应如何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呢?请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附: 建立一套快乐的学习模式 (1)快乐就在此时此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要参加考试了,压力这么重,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只有等我考完后才会快乐。”其实正是脑子里的这种固有观念,这种不愉快的心情、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我们的复习效率。所以不是要等到考完了才有快乐,而是即使在考前复习,甚至考试时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因为只有乐观的情绪才能有助于我们顺利度过各种学习、考试难关。 因此,快乐不是在未来完成某件事情后的某个时刻,而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完善人格

第四讲完善人格与意志锻炼 —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 一、人格的涵义与特征 (一)人格的涵义 常听人说,张三的人格卑鄙,李四的人格高尚,这是从伦理道德上给人以评价。在某种情境下有人气愤地说:“这是对我人格的污辱”,在这里的“人格”又是属于法律范畴,说明有人侵犯了他的尊严和人权。“人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即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不同的面具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任务性格。京剧——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诈;黑脸代表刚强。心理学沿用其含义。这里所说的人格,是—种心理现象,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存在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经常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如有的人开放自然,有的人顽固自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豪爽,有的人谨慎等。环境会使某一人格品质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独立性这一人格特质,作为缺乏父母爱护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独立带有靠自己努力的含义;而在一个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独立则作为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部分。 2、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那些经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正如我们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质一旦稳定下来,要改变是较为困难的事,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的一致性。例如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仅在家庭中非常活跃,而且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在老师面前同样也能自然地表现自己,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若干年再相逢,这个特质依旧不变。 3、完整性。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性、多层次的特点。人格的组合千变万化并非死水一潭。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因而使人格表现得色彩纷呈。在每个人的人格世界里,各种特征并非简单的堆积,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据一定的内容、秩序与规则有机组合起来的动力系统。人格的有机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导致“人格分裂”。 4、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正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就是命运”。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们常常使用人格特征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对挫折与失败,有志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的废墟上重建人生的辉煌;而怯懦的人一蹶不振,失却了奋斗的目标。当人格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大学生的气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和谐身心 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乃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新课题。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青春飞扬,活力四射!是的,我们如鲜花般绚烂,但同时我们也是脆弱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地增加,迫使我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和家庭在我们身上寄托了太多太多的期望,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我们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宽松但有多变的环境中,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我们经济上很难独立,掌握的只有无法转换成金钱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情感上大都很苍白,期待着一场完美的恋爱,却又总是受伤;我们学业上很无奈,周边的氛围总是轻易把一切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环境的剧烈变化,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家庭的殷切期望,贫穷的困扰,于是,便产生了焦虑、抑郁、恐惧、自闭等问题。如何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我们现今的心理问题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伴随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时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简单举几个我们身边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1)面对公众,人的思维几乎停滞,该怎么办?(2)失眠,该怎么办?(3)课堂神游.该怎么办?(4)某个朋友因为遇到了一些很郁闷的事,对生活失去了热情,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什么也不想做,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本来很开朗、工作生活都充满热情的他,现在变得郁郁寡欢了,该怎么帮助他呢?假设你身边的朋友遇见了这种情况,你该如何去给他解决啊,让TA从系里阴影中走出来。 拿破仑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心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往往就是靠心理划分的。”所以,要想赢得成功人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调节自我,保持心理健康。 回首大学逝去的岁月,你迷茫过吗?你孤独过吗?你颓废过吗?你放纵过吗? 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混日子的大学生,整天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湖边的路灯下站着一对对相互依偎的情侣;逃课旷课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他们过着同龄人向往的潇洒生活,这好像与大学生活格格不相入的。大学里有太多的诱惑,我们需要拒绝这些诱惑,在别人眼里像苦行僧一样在大学里穿行……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手和一个大脑,就是要让我们去创造与思考。大学这段四年的时光是我们最佳的学习阶段,请放弃享受,努力地重塑自我,为以后的腾飞积聚力量。 欲成才,必先成人。只有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如何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完善自我,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感觉 2.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 A.社会自我 B.投射自我 C.生理自我 D.心理自我 3.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A.社会自我 B.理想自我 C.投射自我 D.心理自我 4.个体的自我意识萌芽发生在( )。 A.出生8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以后 D.2岁左右 5.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2~3岁 D.3岁以后 A.自我矛盾型 B.自我扩张型 C.自我否定型 D.自我萎缩型 8.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 )的特点。 A.丰富性 B.完整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9.有些大学生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这说明他们( )。 A.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的特点 B.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C.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D.自我认识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特点 10.下列不属于自我扩张型的自我意识是( )。 A.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 B.悦纳自我过分,盲目自信、妄自尊大 C.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 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缺乏稳定性、确定性 二、填空题 1.自我意识包括个体( )和( )两个方面。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 )和( )两个特点。 3.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 )、( )和( )。 4.由于意识转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为对象,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 ),二是( )。 5.大学生的自我探究包括: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索、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 6.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意味着( )、( )和( )的统一,也意味着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7.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表现为政治方面的( )、( )、竞争意识;求知方面的成才意识、( )、( );思想品德方面的道德意识、( );行为方面的( )、社交意识等。

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过程。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人格”,如说某某人人格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或某某人缺乏人格,是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与心理学所说的“人格”含义是不一样的。用心理学家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因此,没有人会没有“人格”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而只有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结合的时候,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罗杰斯主张,人格的成长在于充分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和谐,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和不协调。罗杰斯还主张,心理咨询的本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励来询者,不断强化其自我状态的协调,帮助来询者充分实现自我的完善。 由此,人格完善就需要个人对自我的成长有明确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最佳性格组合。比如说,平时,有的人太自卑,太敏感,非常想变得自信、随和起来。这当中他的现实自我就是自卑,理想自我就是自信。那么,他唯有不断地与自己作斗争,才能终有一天达到自我的人格完善——做一个不自卑、不敏感,从容自信的人。 ■完善人格需要掌握十大重点 (一)培养自我挑战: 就是要意识到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结果。在心理学上,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乃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自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形成。自1890年威廉·詹姆斯(W.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以来,自我意识在心理学领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自我意识和人格成为社会心理学关心的主题之一。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自我 自我概念、自我意识和自我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自我是指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或是各种身心状况的总和。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部分,即物质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在西方,自我也存在两个混淆的概念,即self和ego。一般而言,大多数实证 研究都是围绕self进行的,对于ego,则一般为思辨性探讨。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 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一般认为自我意 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向。自我认知,即对 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举例来说,个体对自己身高、相貌、健康状况、 性格或是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好坏等的认识就是自我认知;而对自己身高、相貌的满意与否产 生的愉悦和自卑情绪,对自己性格的欣赏或不满情绪,以及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就是自我情感; 根据自己外在条件而扬长避短地装扮自己的想法、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就属于自我意向的范畴。 自我意识是在自我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和分化出来的。也就是说,个体在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可以把自己与客观世界、自我与非我区别开来的时候,自我意识也才出现。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 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从自我中的精神自我部分产生发展而来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又可以把 自我意识看作精神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自我的一部分。但我们要认识到,自我意识一旦产生,便有了相 当大的独立性。 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认知范畴。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自 我概念只是自我认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 和自我调节有着深刻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我概念、自我意识都涵盖于自我的范畴之内。由于长期以来, 西方和国内关于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研究都是在自我(self)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在下文的一些相关理 论阐述中,我们不做严格的区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所谓自我意识的结构,是指自我意识由哪些心理成分或基本表现形式所构成。

“完善自我 健全人格”主题班会

“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主题班会 走出雨季——克服不良情绪 老师:进入高中,似乎每天都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学习上的困难,复习的紧张,竞争的加剧…… 快乐的心情不会与生俱来.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左右生活,但可以改变心情! (多媒体展示“心灵剧场”内容) 老师: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也和以上所说的同学一样,产生不良情绪?还是有其他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不良情绪?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多媒体展示讨论的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老师:可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总会有情绪不佳、心情烦躁的时候,这很正常,心理学研究证明,功课与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开始时是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其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到某一阶段进度变缓,曲线表现为平直状态,心理学称之为“高原现象”.也就是说,在复习功课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效率会很高,可后来随时间的进程和复习内容的增加会出现复习效率下降,甚至无效率的情况.因而有的时候某一科复习的效率降低,也不用紧张,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转向复习别的科目.再者人的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分,积极情绪是成功的起点,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而消极情绪会妨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同一个要长途跋涉的人背着无用的沉重大包袱一样;过重的复习负担、分数的压力、频繁的考试、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等都有可能导致紧张情绪与抑郁心理的产生.同学们要善于摆脱外界的不良影响,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克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绪,快乐面对每一天.所以当我们同学面对不顺心的事时,应如何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态呢?请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附:建立一套快乐的学习模式 (1)快乐就在此时此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有的同学说:“我现在要参加考试了,压力这么重,怎么快乐得起来啊?只有

加强学习 提高修养 完善自我

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完善自我 ——听李吉林老师案例的感悟 认真地倾听了李老师的“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讲座后,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多多。李老师将她的专业成长历程概括为四个字:学、思、行、著。其中,她就“学”这一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学习着力于四个字:抓住一个“早”字,贵在一个“爱”字,注意一个“宽”字,重在一个“用”字。李老师的讲座对我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启发,为了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终生学习, 李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是的,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老师,必须保持终生学习的热情和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技能,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有助于教学,对于孩子来说,有助于成长。我要广泛地学习,并时刻铭记李老师的警句:“警惕自己的脆弱和碌碌无为!”我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做一个终生的学习者,力求做一名博识的教师。 二、勤于思考 李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而且是丰富而开放的思想者。” 探索“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李老师的一步步走来,没有哪一天懈怠过思考。没有思考,就不会有提高。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探索,在实践中去总结,在实践中去磨练。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思考……在这个螺旋提升的过程中,一定能走得更远更宽。 三、执着追求 不难看出,李老师的成功,更离不开她对教育执着的爱。她说“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虽无暗礁,但曲折总是难免。有欢笑,也有泪水。我只是像一个长跑运动员执著地往前迅跑”。教师就要有激情,让自己为孩子幸福成长而追求完美,追求教学的完美,追求教育的完美。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作为老师,不也是成长的历程吗? 四、不断反思 教师的教学、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不断地在反思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去磨练,积极反思,积极总结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探讨问题,在反思中去研究问题,再一次到工作中去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不断工作——反思——实践的过程,才能在教学中扬长避短,取得很好的成绩。我们在平时的教学结束时就应该及时的反思,总结优点,归纳缺点,只有经常的不断地反思和实践,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完善自我。 总之,李老师的故事,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加强学 习、不断反思、提高修养、完善自我表现 不断学习,用心教学,助我成长 听完李吉林的成长案例后,我从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名优秀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健全人格

人格心理学 ——对健全人格的理解 健全,即强健而完备、无缺陷。人格的定义有很多,我的理解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稳定心理特质的独特总和。 所谓健全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人格处于健康状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发展,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人格健全的主要标志是: 1.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2.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3.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信念、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人格健全的主要表现有: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3.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综合各学派的观点,找出共同的东西,得出以下几个方面对人格健全进行衡量: 1.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这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有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全面的、丰富的;其次是不歪曲自己的特性,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第二是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行为、体验缘何而起。积极的自我态度与自我认识有联系但不光全由后者决定。它指的是一种“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的态度。 2.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格健全者应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他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上的而不是主观臆测。此外,他对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应有助于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 3.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该热爱生活,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4.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的各部分(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人格发展的不足,而当人格不健全时,他的行为和认知会出现偏差,当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就不仅影响到他自身的生活也可能影响到他人的生活,我觉得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是自身的一种幸福,也能

专题讲座人格理论与人格塑造

专题讲座 人格理论与人格塑造 陈宏(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一、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含义及其特征 人格“ personality ”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 persona ,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就如同我国戏剧中的脸谱一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人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如,“他具有健全的人格”“他的人格高尚”“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这些描述包含了人格的多重含义,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有道德意义上的人格,有文学意义上的人格,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格。在心理学中人格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到目前为止,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有很大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 1 .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如“固执”在不同的环境下有其特定的含义,在不同人身上也有不同的舍义。在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的环境中,“固执”带有“撒娇”的意思;而在冷淡疏离、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固执”又带有“反抗”的意思。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说明了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另一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有一些相同的人格特征,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品质,就是共同的人格特征。 2 .稳定性

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对人格发展产生作用

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对个体发展产生作用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常见的分析法有两种,一种是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另一种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其中的生理(物质)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征的意识。这就好比说,男生会希望自己长高,生病的人会希望得到健康,以及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会有对外表美的追求。就好比如说我自己就会在正式出门前打扮自己,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穿一身不搭配的衣服,再买衣服时也会很注重这一符合自己搭配否,或者我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很注重,有时候不会喜欢别人侵犯到自己的领域内,或者是不喜欢别人触碰自己的所有物。 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是指个体对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收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我们会喜欢和我们处于同一层面的人一起,但是我们又希望经济水平或政治地位高的人对我们欣赏。 心理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这主要表现在自卑或者是自信,或者是追求能力和追求理想。我自己就属于那种数学好,但是英语一塌糊涂的人,所以在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就会在数学课上很活跃,面对老师提问时,说出答案的时候会很自信;但是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如果提问到我的时候,说出的答案会很模糊,有很多不确定感。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铸造,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动的意识。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会对人类自我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就是在上面所讲的生理自我方面的内容,而心理因素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对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影响。自我评价就是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出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通过这种自我评价我们相对应的产生自我意识,从而出现自信,自负或者是自卑的心理。而自我修养

第二讲 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人格完善

第二讲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与人格完善 1、怎样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心? 2、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限制,提出完善自我的打算。 3、请你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分析,并制定人格完善的方案。 4、你习惯于写总结吗?或者已经厌倦了它?如果不把写总结视为例行公事而敷衍了事的话,这样的总结,从认识自我的角度来说是非常有用的。现在,你不妨认真写一份个人的自述,看看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你的特点) 5、只有你处在一个群体中,比如课题、寝室或者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这个测试。你需要做的事情是写下五各最能描述自己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找到你的好友或者父母或者老师,让他们写下最能描述你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比较你们的结果。 如果你的观察与别人的观察是一致的话,那么结果落入以下这个表格的A 区,说明你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位于B、C区,则说明你在自我探寻的道路上还需要努力。位于D区意味着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观察完全不能吻合,说明你是个难得糊涂的人,在自我探寻的道路上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6、心理活动:制作,请你制作若干张卡片(入下图) 填写:在一张卡片上写下描述自己的身体外貌特征、心理特征(兴趣、能力、性格)、人际关系的形容词(越详细越好)。 在3-5张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请老师和同学公正、客观地写下对你的评价。 在3-5张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姓名,请父母或亲戚公正、客观地写下对你的评价。 比较:比较你自己与别人对你的评价,看看有什么异同。根据比较结果填写下表。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自己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根据什么来评价?再问问他人为什么这么评价,请他\她尽量举出你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7、心理活动:理想自我的选择 步骤①(1)以诚实的态度列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包括以下3个方面。物资自我(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社会自我(地位、经济条件、亲友关系),精神自我(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 优点: 不足:

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

现在社会中的人们生活节奏快,人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人际关系比过去疏远了,彼此之间很少坦诚交流。虽然有些人一味向群体认同,追逐时髦,找寻定位,却迷失自我。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塑造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好多人对他人冷漠,社会责任感缺乏,家庭不和谐。这些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格造成的,人格的形成又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好好思考如何重塑人格。中国古代经典中,有很多内容是有助于完善我们人格的。《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作,在人格塑造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借鉴。在这个匆忙的社会中,静静地品读《论语》,对我们人格的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有很大作用。儒学作为人本哲学,它具有强烈的入世情怀和人文关切,对我们处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把《论语》的理想人格作为我们当今人格塑造的标准,在做人处事、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修养方面学习《论语》中理想的“君子”人格,对《论语》吸纳和认同,使我们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力和价值取向,有崇高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有一种责任感,对命运有一种担当。《论语》中对人格塑造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塑造。 1.人格的定义及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 (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一个多义词,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得人格。所以,人格也可以说是人们在社会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其中也有道德品质的意思在里面,在本文我着重要写的就是道德品质所表现出的人格。 (2)塑造理想人格的意义 理想人格就是道德品质高尚,是一种具有强烈入世情怀和人文关切,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品质。理想人格的塑造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思考自己的利益,更我他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考虑;不仅思考眼前利益,更为长远利益做打算。如果塑造了理想的人格,就减少人们再去为私利而做伤天害理,违背良心的事了。 2.《论语》中关于理想人格的讨论 在《论语》中有很多都是提到理想人格,如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与人和乐的待人态度,刚柔并济的处事方法等,这些理想人格主要在《论语》中“仁”、“君子”、“修身”等讨论中有所体现。分开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浅析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目录 摘要

序言 案例导入 1. 自我意识的概述 1.1 自我意识的概念 1.1.1 自我意识的内涵 1.1.2 自我意识的结构 1.2自我意识的作用 1.2.1对自身成长的作用 1.2.2健全的自我意识对青春期学生发展的作用 2. 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2.1 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1.1自我意识的分化 2.1.2自我意识的矛盾 2.1.3自我意识的整合 2.2 影响自我意识偏差的因素 2.2.1社会客观因素 2.2.2家庭环境因素 2.2.3学生个人因素 2.3.4学校环境因素 3.促进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 3.1客观评价青春期学生,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3.2对青春期学生提出适当期望, 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

3.3为青春期学生创造锻炼机会, 提高他们实践活动能力 3.4鼓励青春期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活动, 促进他们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4.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 如身高、体质量及体态等) 、心理特征( 如兴趣、能力、气质及性格等) 以及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 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因此,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 世纪中叶以来,自我意识开始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儿童时期是个体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水平较低的未成年人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导入来分析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本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本文对自我意识的做了较全面的概述,包括自我意识的概念,内涵,结构及其在青春期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其次,本文对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进行分析,主要介绍了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列举了导致自我意识出现偏差的主要因素;再次,本文提出了四条关于促进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途径,对引导青春期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具有现实意义;最后,本文总结了以上几个部分的内容得出结论。 关键词:青春期;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