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月球卡六年级

科学月球卡六年级

科学月球卡六年级
科学月球卡六年级

我的“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 有关月球的基本数据
月球直径 3476 公 里,大约是地球的 1/8。 月球质量 7350 亿 亿吨,大约是地球 的 1/8。
月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自 西向东旋转。围绕地球公转,周期 为 27.32天。月球自转,周期为 27 天7小时43。




219900000000 立 方 千米,大约是地球的 1/49。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 的 1/6。
月球的地形特点
比较暗淡的部分人们
有关月球的其他情况
月球 常称之为月海, 其轮廓 磁场的 大体呈浑圆状, 相对而 性质可 言比较平坦。 据考察证 以为月 实,月海的周围是山 球内部 脉,其形状呈弧形,科 构造研 学家称之为月山。 无论 究提供 在月球的正面, 还是背 重要的依据,因而备受月球科学 面,在月陆和月海上, 家们的关注。月球现在没有全球 都布满了大小不同的 性的偶极磁场。然而,在采集回 环形山,人们习惯称它为月坑。在月陆上的月坑比月 来的月球岩石样品中却发现月岩 海多得多。月坑的直径通常为 1 到几千米,目前最大 具有天然的剩余磁化组分,表明 者也不过是 235km.月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就是有明暗的 月球在历史上可能曾经有过一个 分区,其中比较明亮的部份人们常称为月陆。 全球性的磁场。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材分析】 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但是,由于月球距地球最近,对于地球来说,除了太阳之外,天空中没有任何天体比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月球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月球是地球以外留下人类足迹的第一个天体,也是日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月球公转的周期是:恒星月27. 5天;朔望月29. 5天。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速度为1. 02千米/秒。月球的体积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是地球的1/81,月球引力大约只有地球引力的1/6,因此,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要比在地球上轻得多。月球没有大气层存在,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一白天最热时,温度可达12'7 0C;夜间最冷时,温度则可降到一183 0C。 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 【学情分析】 当然,这些有关月球的基础知识,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记忆的,而是希望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这些有所了解。在交流过程中,对月球形成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一月球在诸多方面的特征都与地球不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第一课《细胞》知识点 1.细胞学的发展史与细胞学说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的原生质所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除了病毒和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物以外,其他生物的机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细胞学说的创立标志着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开始,并很快推广到生物学的各门学科。 1663年,英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其中有许多小时,状如蜂窝,他称之为“cellar”。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但这些细胞是一些死细胞。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观察到了池塘中的原生物和单细胞的藻类。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了《植物发生论》。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发表的《关于动植物在结果和生长中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细胞学”这个名称。 1855年,德国医生鲁道夫·魏尔肖认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细胞的分类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以细菌和蓝藻、绿藻为典型代表,特点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没有以膜为基础的有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是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真菌细胞的生物种类繁多,既包括单细胞或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 3.细胞的大小 最大的细胞直径有十多厘米,那是鸵鸟蛋;最长的细胞有2~3米长,那是鲸鱼的神经细胞;最小的细胞直径才1微米左右,那是支原体。 4.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使用时应注意: (1)一定要两手取放,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底座;(2)每次使用后将载片取下。(3)观察完毕后务必盖上防尘置;(4)观察完毕显微镜,将其装入箱内或套上防尘袋; (5)镜头只允许用镜头纸擦拭;(6)避免物镜与载物台的直接接触; (7)千万不能有摔跌;(8)不得置于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下,不得置于潮湿和不通风的地方;(9)附件等清洗干净、干燥后存放。 5.常用的标本种类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6.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2019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4.1太阳和月球科学试卷(I)卷

2019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4.1太阳和月球科学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与太阳或月球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的周期为11年 B.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日冕层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 D.月球跟地球一样具有大气层 2 . 现在发现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 A.太阳B.行星 C.卫星D.彗星 3 . 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这是由于 A.月球的质量小,体积小B.月球上没有大气 C.月球距离太阳近D.月球表面不断受到陨石撞击 4 . 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有()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②发生日食现象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5 . 自1969年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以来,人类逐步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假如你是宇航员,在月球上你的真实感受应该是()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航天飞机的降落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有隔热保温的宇航服,月面昼夜温差大,但不会影响我们的活动 C.穿着笨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我们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D.月面上没有风,空气沙尘含量很少 6 . 太阳风暴指的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剧烈爆发活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里到外可以将太阳大气层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B.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 C.太阳活动只对地球上的通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强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7 . 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表面活动都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B.太阳黑子是指太阳温度较高的地方,它的多少衡量着太阳活动的强弱 C.剧烈的太阳活动会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D.太阳活动还会诱发地震、火山等发生 8 .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能见到一轮红日,但是它周围的景象应该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 科学试题卷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在答题卡上涂写,正确涂“A”,错误涂“B”) 1、晶体的形状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2、发明了最早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是罗伯特.胡克。() 3、当碘酒滴在某种食物上呈现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 ) 4、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体都是晶体。() 5、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6、只有生物会变化,像岩石、房屋、马路这样的物体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7、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 8、空气、电、火、声音、光不是物质。() 9、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如加热白糖、蜡烛燃烧等。 ( ) 10、铁锈是红褐色的,并具有无光泽、较脆、有空隙、粗糙、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等特征。() 11、如果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12、把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过了一会儿我们发现铁丝生锈了。() 13、烧开水时,能看到锅外冒出大量热气,这是化学变化。() 14、放大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15、球形透明器皿放大的倍数是很大的。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涂写正确的选项。) 1、下面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糖、碱、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 C、盐、味精、珍珠 2、世界上第一发现细胞的是()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与教学反思

市实验一小陈思思 第三单元宇宙 第1课时地球的卫星——月球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

文库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月球》教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观察月球》教案[1]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在同一天晚上的例外时刻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知道在农历一个月中例外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周期性的,有规律的。知道月球明朗和黑暗部分的不断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存在一定的规律。 2.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观察月球的资料。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观察月球的结果。能倾听和尊崇其他同学的例外观点和评议。 3.能坚持完成一个晚上甚至长达一个月的对于月球的观察活动。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月球的结果。愿意和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完成对月球的长期观察。 教学准备 指南针、自制六分仪(参考资料)、一个月的月相的图片、汇报分析数据资料用的表格、记录用笔和纸、照相机、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选择一个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日子,最佳在农历上半月,这时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学生相对简易观察。)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一样的吗?说一说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2.导入新课 二、制定观察计划 1.提问:怎样观察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 (1)怎样确凿观察同一天晚上例外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怎样使用指南针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方向? ②怎样使用六分仪观察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2)怎样记录同一天晚上例外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①需要记录什么内容? ②介绍记录表格: 日期时间月球明朗部分形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的高度 18:00 19:00 20:00 …… (3)观察活动需要熬夜进行,怎样才能坚持完成观察活动? ①采取分段定时观察的方法。从晚上18:00开始,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②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活动。比如四到五个同学一组轮流进行观察和休息。③对完成观察活动的小组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比如在教材上小鸭子的旁边盖 三、向学生发放家长通知书,告知家长观察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 第二课时 1.汇报观察结果 (1)教师提问:哪些同学坚持完成了观察活动?同一天晚上的例外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么样的? (2)各个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小学六年级科学期末模拟试卷及检测答题卡

小学六年级科学模拟试卷 一、判断题(5分) 1、钢索桥是目前跨度最大的桥。() 2、把两块放大倍数不一样的凸透镜组合起来用能把物体图像放的更大。() 3、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4、电流通过导线会产生磁。() 5、越寒冷的地方动物就越瘦小。() 二、选择题(5分) 1、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因素是()。 A、电池的多少 B、线圈的多少 C、线圈的方向 2、碘酒滴到()上会变色。 A、面包 B、洋葱 C、苹果 3、电灯发光是电能转化为()能。 A、声 B、热 C、光 4、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生活在我国的()。 A、西藏 B、长江中下游 C、四川 5、从显微镜的目镜往下看,一片漆黑是因为()。 A、没调焦 B、没对光 C、没放标本 三、连线题(5分) 1、把下列月相和相应日期连线。 2、连接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初三1、铁生锈 2、初七化学变化2、易拉罐变形 3、十五3、小苏打遇白醋 4、二十二物理变化4、冰化成水 5、二十七5、淀粉滴碘酒四、按要求画图(5分) 1、请画出放大镜下的食盐晶体。 2、用线段作绳子把滑轮组组合起来。 3、画出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所处的位置。 五、实验题(10分) 1、小苏打我白醋混合时有哪些现象产生?(3分) 我看到: 我听到: 我摸到: 2、小苏打我白醋混合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请你实验验证。(7分) 我的猜测: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A B C D E A B

六年级科学模拟检测答题卡 (答题时间:30分钟,总分3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判断题(5分,每小题1分)。 二、选择题(5分,每小题1分)。 三、连线题(5分,每连对一线0.5分) 1 A 1 2 B A 2 3 C 3 4 D B 4 5 E 5 四、画图题 1、 2 3 五、实验题(10分) 1、 我看到: 我听到: 我摸到: 2、 我的猜测: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贴条形码区 1、( ) 2、( ) 3、( ) 4、( ) 5、( ) 1 2 3 4 5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第三单元宇宙 第1课时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月球》试题及答案0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月球》练习题及答案 (历年考试题精选)观察月球的秘密 1、我们看到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什么?比较阴暗的地方是什么? 答:我们看到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2、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球始终在天空中的同一位置吗?把观察的结果描述出来,并说说原因。 答: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的位置是自东向西移动,这是地球自西向东自传引起的。明亮部分的形状没有明显变化。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 答: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自西向东移动,月亮明亮部分大小呈周期性变化,上半月月球的明亮部分由小变大,直至满月,明亮部分朝西;下半月由大变小,直至看不见,明亮部分朝东,月球的明亮部分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 ★4、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有风雨雷电现象吗?为什么? 答:没有。因为地球上的各种天气现象是大气和水循环运动的结果,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所以不能产生各种天气现象。 ★5.在下面画出农历十五月球相对太阳、地球的位置。 月亮地球太阳 6.在下面画出农历初一月球相对太阳、地球的位置。 地球月亮太阳7.在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或十六,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明亮的圆月亮? ★答: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当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月亮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就能看到一轮圆月。 8.写出你在5个不同日期观察月球的时间,画出观察到的月相图 东西 9、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你做实验用的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粘土团、电灯、白色涂料、黑色涂料、粉笔。 实验方法:①用粘土团做一个球(或用其他的球)代表月球,一半涂黑、一半涂白。②在靠近墙处挂一盏灯表示太阳。③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④一名同学拿着“月球”站在圆圈中心慢慢转动,使白色的一半始终对着“太阳”。其他同学站在圆圈内观察亮面大小的变化。月亮亮面大小呈周期性变化,上半月月球的明亮部分由小变大,直至满月,明亮部分朝西;下半月由大变小,直至看不见,明亮部分朝东,月球的明亮部分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 ★实验结论: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9.根据你对月球表面环境的了解,思考:我国未来将发射“嫦娥”载人飞船登月,宇航员要做哪些准备?为什么? 准备内容:氧气、水、特制的食品、宇航服,配备通信,科学考察所需要的各类仪器等。 准备理由:月球表面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六年级下科学考试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4.1月球(第2课时)同步练习A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1月球(第2课时)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11题;共21分) 1. (2分)月球表面白天温度可高达150℃以上,主要原因是() A . 月球上没有大气 B . 月球离太阳距离近 C . 月球的体积小 D . 月球的质量小 2. (2分)在月球上,天空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A . 月球上总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 .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C . 月球距离太阳比地球远 D . 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阻挡了太阳光 3. (2分)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2018年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负责地球与未来“嫦娥四号”通信的中继接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继星与地月间不可能靠电磁波通信 B . 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起源于不同的星云 C . 发射当天地球运行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中的夏至与秋分之间

D . 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人类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4. (2分)今天是2017年11月1日(农历九月十三),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 . 11月1日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图②与③之间 B . 11月1日这天晚上的月相与上弦月最接近 C . 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且不停地公转,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D .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5. (2分)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月21日凌晨12点12分左右,人们欣赏到了一次难得的月全食——超级血狼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 . 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 . 月全食时,月球正运动到日地之间 D . 可清晰地看到月球的大气层 6. (2分)下列有关地月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月平均距离为8万光年 ②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方向与月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③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2、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 1

了(空心)。 3、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5、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消化要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2

科学月球卡六年级

我的“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有关月球的基本数据 月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自西向东旋转。围绕地球公转,周期为27.32天。月球自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 月球直径3476公 里,大约是地球的 1/8。 月球质量7350亿 亿吨,大约是地球的 1/8。 月球体积 219900000000立方 千米,大约是地球的 1/49。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 的1/6。 月球的地形特点有关月球的其他情况 比较暗淡的部分人们 常称之为月海,其轮廓 大体呈浑圆状,相对而 言比较平坦。据考察证 实,月海的周围是山 脉,其形状呈弧形,科 学家称之为月山。无论 在月球的正面,还是背 面,在月陆和月海上, 都布满了大小不同的环形山,人们习惯称它为月坑。在月陆上的月坑比月海多得多。月坑的直径通常为1到几千米,目前最大者也不过是235km.月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就是有明暗的分区,其中比较明亮的部份人们常称为月陆。 月球 磁场的 性质可 以为月 球内部 构造研 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因而备受月球科学家们的关注。月球现在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然而,在采集回来的月球岩石样品中却发现月岩具有天然的剩余磁化组分,表明月球在历史上可能曾经有过一个全球性的磁场。

小学二(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做好两操。 6、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站如松快如风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1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 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 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 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 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 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 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1.①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②物质变化: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2.①物理变化:只改变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③白糖加热和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3.①米饭咀嚼一段时间会变甜的原因:米饭里含有淀粉,唾液里含有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月球上有什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月球上有什么 》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 (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写下来,然后实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 (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有的争议………… (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准确的?怎样解决存有的争议? 2.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 (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能够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 (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 3.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 (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文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件?) ②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山、地球上的火山、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来看,环形山和地球上的山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山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山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而地球上却没有?) ③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区别?) ④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 (2)学生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3)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4)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介绍当前科学家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情况。 4.课后拓展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农历十五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把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