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资格证备考:教学基本原则

教师资格证备考:教学基本原则

教师资格证备考:教学基本原则
教师资格证备考:教学基本原则

教师资格证备考:教学基本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对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对应:双边性规律,即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规律)

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三、巩固性原则(名言俗语,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四、循序渐进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规律)

教学要按照学科基础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过程。循序渐进原则反映了科

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智力发展的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就应当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五、因材施教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个别差异性)

中学生个体之间往往存在着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要求,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贯彻这一原则,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然后坚持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只有让学生把知识的讲授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把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才能解决好教学中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动脑与动手的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学要联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进而发展学生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规律)

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八、量力性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

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以上就是教学基本原则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更多考试资讯: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2520452.html,/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备考攻略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备考攻略 本人非师范零基础报考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考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试科目有三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语文)。先大概说一下这三科的考试难度,《综合素质》难度最小,但内容多,属于记忆性考试科目,很多知识点都是高中文综的内容,花时间背就能考过,重点需要学习写作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难度一般,这科要看自己以前基础怎样,与大学专业也有点关系,其实多做做历年真题试卷最好,关键在于做题。《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理解记忆,考试题型也多,包含以前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需要多花时间在这科上学习。 一、个人笔试经验分享 《综合素质》是最容易的一科,也是我用时最少,得分最高的一科。简单来说这一科分为职业理念、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种身)、基本文化素养、阅读和写作。 职业理念中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是要准确记忆的,因为大题靠它拿分。而法律法规在选择题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这部分的复习,可以把常考的几部法规做成备忘录,吃饭等闲暇时间拿出来巩固一下。文化素养我没有刻意复习,这部分一般依靠平时的积累,所以也提醒我们平时多看书、多读报。至于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小到大语文的学习都在和他们打交道,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写作文。一定要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去行文构思,要摒除我们还是个学生的束缚,这样才能轻松拿下这一科。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我最没有把握的一科,这一门理论性很强,对于记忆的要求也颇高,所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前期我把教材梳理了两遍,第一遍是每章每节都仔细钻研了,然而效率却最低,我能记下的东西寥寥无几,只是大致留下了模糊的印象,了解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第二遍,我结合了历年真题,错题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我会把错题对应考试内容,在书上找到并吃透这一知识点。对于选择题而言,每一个选项对应的知识点都要吃透。辨析题呢,更是需要对理论的灵活掌握,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自身的成长或是实际经历去对应这些理论,这样记忆起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考前一个月,我

教师资格证复习计划

教师资格证复习计划 教师资格证复习方法 xx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 __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 __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报考了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们,在教师资格证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找对方法,抓住重点去进行复习,这样大家才会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时取得好的成绩,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教师资格证复习方法。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老师表示,考生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是保证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关键。严格规定每天的作息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确定每

一周主攻哪一科目,集中攻克所有难点,背熟重点笔记,牢记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大家的标准解题格式、内容及方法。 强化总复习不可忽视 老师建议考生在临考前几周,根据整体复习计划,对照考试大纲和笔记,将老师上课的内容和复习过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再回忆一遍。对记忆模糊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对以前没有发现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对新发现的难点、疑点尽可能攻克。但由于离考试时间很近,考生不要钻进牛角尖儿,此时遇到难以克服的难点可以选择大胆放弃。 考前准备有必要 在国家教师资格证统考进行的前一天,考生最好去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将考试必需品(包括准考证、 __、钢笔、圆珠笔、橡皮、尺子等)集中到一起,以免赶考时忘掉,同时要记得考点地址、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免出现不应有的差错导致迟到而影响考试情绪。 上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教师资格证复习的好方法,考生们要好好的了解一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也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

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教师资格证统考教学设计题汇总

教学设计题 一、请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编写教学设计。 【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识记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2)能判断某月是什么月,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各季度的天数。 (3)能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正确、迅速记住十二个月的天数)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最后剩下一张皮。(日历) 2.说一说下面节日的日期 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植树节、国庆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这是一张2003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几个月是31天? 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 汇报结果:一年有l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l0月、l2月都是31天;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2月有28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称为平月) 2.计算平年全天的天数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365天) 师: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计算验证一下吧。 (1)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2)31×7+30×4+28=365天 师:通过计算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平年全年是365天。 3.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师:一年中哪月是大月?哪月是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 (1)左拳记忆大小月 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48页,看下面的一段话:“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教师资格证备考

1、简述教育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等;(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影响;(6)学校外部各文化形态的影响。 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8、简述运用说服法的要求。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看哪些书

考教师资格证需要看哪些书为了能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顺利通过,考生们会选择一些考试用进行备考,有人问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今天本人不光给大家讲一下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还要告诉大家初中和幼儿园的考试用书。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论》,蔡迎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心理学:《学前心理学》,陈帼眉,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第2版。 二、小学教师教育学:《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声、檀传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6月第1版。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李晓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8月第1版。 三、中学教师教育学:《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合编,教育科学出版社XX年7月第1版。 四、高等学校教师教育学:1.《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王伟廉,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2.《高等教育管理学》,薛天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大纲前10部分内容主要参考潘懋元、王伟廉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第11、12部分的考试主要参考薛天祥主编的《高

等教育学》。心理学:1.《大学心理学》,赵鸣九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7月第2版; 2.《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考小学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书,大家知道了吧,建议考生们一定要到正规的书店去购买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用书啊。 教师资格证笔试报考所需材料: (一)社会考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户籍不在当地,人事档案在当地的考生须补充递交保管考生人事档案的单位证明、工作单位在职证明、企业劳动合同三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 (二)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笔试报名需递交的材料 当地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需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户籍在当地,在省外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在校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学生,须递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考生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 (三)考生报名材料原件现场审核后退还给考生,复印件存档备查。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一、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起源? 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给予肯定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3、论述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 答:1)粗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知识要达到精深的境地,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用最新的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成为该学科领域的专家。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发燕尾服自己的专业知识。3)多方面的教师理论知识:作为21世纪学校的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设计】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语文 答题模板大全 粉笔语文桂一鹤吐血整理 低年级-识字写字课 题型1:若指导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答题模板: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个字,会写“...”个字。掌握音序/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掌握独立识字的能力。 (2)学会正确的写字姿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音读课文/插图/游戏,识记“……”汉字。用组词、说话的方式,了解字义。 (2)通过田字格练习书写“……”,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熟练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题型2: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二年级识字写字课的教学过程 或设计某个字、某个词的教学过程 答题模板: 1.认读。利用板书或生字卡片出示汉字XX,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识记。利用偏旁部首归类法帮助学生识记汉字。首先把汉字的XX部首去掉,在剩余部分的基础上添加其他部首,如_______等,请学生辨认归类,借此积累汉字。 3.书写。教师对“X”字进行书写示范,边写边强调书写难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进行模仿书写,并予以纠正和鼓励。 4.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组词\造句练习,借此巩固对“X”字的印象。

中年级阅读课 题型3:简要分析文本特点。 答题模板: ①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②文章按照_______的写作结构/写作顺序,运用了_______等写作手法; ③描写了________(简要概括内容),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教会学生________的道理。 题型4:设计中年级阅读文本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表述模板:学生会认____等____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____等____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 表述模板:通过反复朗读/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选一个即可),品析重点段落/揣摩优美语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可选),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 在合作探究中学会运用____、____等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表述模板: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培养_______的情感/学会_______的道理/养成________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表述模板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_______等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培养_____的感情。 题型5: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多媒体)导入表述模板: ①开课之初,利用课件\多媒体给学生展示_______的视频\图片\音乐,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聆听。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62个+记忆口诀。自己整理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内人解手龟速)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领受的)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7.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8.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社会本位论观点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教学原则分析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教学原则分析梳理 敏试教师资格为大家整理2020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备考资料,帮助考生复习。 教学是教师资格知识与能力中的一个重点章节,其中教学原则考察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既可以考察客观题也有可能考察到主观题,所以这部分知识点需要大家能牢固的掌握。那么在接下来的讲解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原则一共有八大原则,分别是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巩固性教学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口诀是: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教学原则很多,但经常考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与启发性。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中我想要教会学生加减法,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要教学生3+2,那么我会说家里有三个馒头,爸爸又买了两个馒头,家里一共有几个馒头?利用这样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运用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就是依据教学规律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制定的。 第二,直观性教学原则。 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地掌握知识。为的就是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具体形象提出的。比如老师要为学生讲解草履虫,直接把学生带到了实验室在显微镜下看草履虫,这就是运用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大类。依据的规律也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制定的。 第三,启发性教学原则。 指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它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原则。做到此原则第一看材料中教师要在教学中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二看材料中教师的作用是否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学生走。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学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三、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3.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简述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 【答案要点】艾里斯曾提出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1ief)。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6.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过秘籍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6)形成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7)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记忆技巧:两专机里,法(发)容(荣)并行(想象一下课上的图片)】 2.近代教育的特点 (1)义务教育普及; (2)公立教育崛起; (3)确立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内容丰富; (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5)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6)教育的世俗化 (7)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是法 + 科学班级系统】 3.现代教育的特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加深; (3)教育民主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的新手段; (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和开放性; (7)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根本变化;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口诀:生理成熟改变差异】 7. 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人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口诀:平方进度变为现实】 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2018新说法:组织性=专门的教育机构、专门的教师) (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口诀:木房计划控制组织】——木房成精了?(换掉了之前挺喜欢的小口诀,心有点疼) 9. 如何看待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②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③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④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六大误区

教师资格备考“六大误区” 很多考试失利的同学抱怨,我复习的也挺认真的,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也不错,为啥别人没怎么复习都通过了,我总差那么几分呢?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不专业——认识不专业、内容不专业、方法不专业。不专业,就会导致我们的复习陷入重重误区——做错误的事情,用错误的方法,有错误的心态,越是努力,越是错误。 今天王老师就带领大家走出误区,正确高效的复习。 1.笔试三大误区: (1)错误心态——及格就好 教师资格考试属于资格类考试,即“及格就好”,这种心态恰恰是失利的根本原因。 首先,这种心态,会导致我们放松对自己复习质量的要求,放弃“不擅长”的知识或能力,对“擅长”部分采取“差不多得了”的心态。自认为凭借自己其它部分的得分,就可以通过考试。真的是这样么?咱们以甲同学为例: 同学甲在听完第一轮课程后,自我感觉如下: 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比较简单,总分44分。选择题难度较低,假设16分全部拿到;材料分析难度较大,做题方法掌握一般,28分勉强得到15分。 法律法规——背起来太麻烦,拿个16分,放弃了,拿个10分就差不多了。 文化素养——都是常识,太多了也没功夫复习,18分,放弃了,拿个10分。 信息处理——操作常识,平时有一定积累就不复习了,4分,拿2分。 逻辑思维——我去,根本想不明白,也懒得想,放弃了,4分,运气好得2分吧。 阅读理解——高考考过,随便看看就行,14分,8分也没问题。 作文——好久没写作文了,估计背背开头结尾,也还应付的过去,50分,得个25分,还行吧。 是不是和你们现在的心态很相似啊。我们来算算甲同学能得多少分。根据他的乐观估计(估计考试的时候还得不了这么多分),最后得分88分。我们知道,教师资格考试总分150分,通过标准分计算折合成120分;也就是说,卷面分必须在95分以上。甲同学放弃了法律法规、文化素养、逻辑思维三个看似分值不高的部分;对于阅读理解、作文没有进一步提升,一定无法通过。 怎么破: 首先,根据知识模块特点,补充短板。法律法规,范围虽大,但考点有限,只要把13部法律法规熟读记牢,没有做不对的题,如果法律法规得分率低,很快可以提升。 其次,根据“边界效应”,基础越差,提升越快。作文部分,就不动笔,文辞枯竭;若能掌握写法,准确破题,稍加训练,至少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语义通顺的文章,提升10分很容易。 其三,区分“能力不足”和“记忆不足”。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作文属于能力性考点,需结合实际,反复练习;法律法规、文化素养,属于记忆性考点,需要拓展延伸,反复记忆。 (2)错误方法——题海战术 教师资格考试,知识难度低于教师招聘,但考点灵活,侧重于能力考查。大量做题,可能会出现量大问题。 首先,由于做题量大,很多题目严重超纲。大量作答超纲题目,不但浪费你宝贵的实践经历,更摧残自信,影响心情。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第四章 教学原则

第四章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1、定义: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是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只有对教学规律不断发现和掌握,才能使人们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分类: (1)实物直观。它是指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 (2)模象直观。它是指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而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3)言语直观。它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直观教学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因此,直观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直观而直观,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或理解遇到困难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过多的直观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而且也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言语直观可以摆脱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所需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但它必须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代表人物 (1)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事物的代替物(模型、图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2)乌申斯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 (3)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二)启发性原则 1、定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3、代表人物 (1)孔子——不愤不启,不徘不发(2)《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3)苏格拉底——“产婆术’(4)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三)巩固性原则 1、定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作机械记忆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3、代表人物:①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②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四)循序渐进原则 1、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

针对中职专业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攻略

先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方便大家决定是否继续看本帖的内容,节约大家复习的时间。本人在辽宁省参加的考试,报考的科目为国考中职专业课类心理教育,本人16年3月笔试,17年1月面试,均为一次性通过。 (1)关于报考科目: 中职专业课的报考科目必须与所学专业保持一致,比如本人所学专业为应用心理学,就只能报心理教育,因为中职专业课在认定的时候,会要求报考科目与所学专业一致。 (2)关于笔试复习: 中职专业课考试共考两个科目,《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本人没有报班学习,只是在某宝买的某机构的讲课视频(大家上网搜自然就能搜到,价格便宜且含金量很高,教育机构就那么几家,每一家都很不错,主要看你是不是真的能认真从头听一遍,个人认为看视频是很重要的,因为老师都很有经验,会给大家指定每个知识点的重点程度和把难点进行讲解,如果大家复习的时间实在紧迫,将重点放在老师的重点上即可,因为考试毕竟是合格就可以,每个知识点都看到不仅会消耗大量精力,还不利于记忆),建议大家必须给自己留有充足的复习时间,本人笔试复习了25天,但绝对是扎扎实实的25天,要把精讲视频认真听一遍,理解了每个知识点的这两个科目并不难,《综合》侧重理解和日常知识的积累,《教育》侧重理解和记忆,建议大家在最后10天的时候开始背诵即可,再次强调一遍,前提是必须理解了知识点!具体每个学科每个知识点视频里会给大家讲,所以这里就不进行赘述了。 (3)关于面试复习: 据本人的考试经验,辽宁省的中职专业课一年只有一次面试机会,所以本人参加完16年的笔试,一直等到17年才有面试(不要问为什么,就是这么规定的,本人当时也纠结了很久,打电话问这个局那个科的,结果你懂的)。所以,中职专业课面试的机会是很珍贵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 辽宁省的面试是这样的,在国家规定的教材中任选一节,准备一份教案,一份10页以内的ppt,一份实训项目设计方案,面试的时候将纸质教案和实训项目设计方案上交,用ppt试讲7-8分钟即可(假设底下做的是学生),展示实训项目设计方案7-8分钟,所以与文化课相比,中职专业课的难度是大大降低的。教案和ppt不用赘述,大家都明白(自己上网搜教案模板,然后补充上自己的内容应该就没太大问题了),实训项目设计方案实际上就是指一种类似于活动课的东西,因为讲课时讲的是理论的东西,实训则侧重于实践,给大家简单举例一下我当时面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当时选的是《认识自我》这一课,在我的实训项目设计方案中我就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给大家播放了一段5分钟的小视频;其次让学生10人一组分成小组,每一个人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写出15个自己所独有的特点,然后找几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最后是让大家分享感悟。(整个这个实训方案大家在面试前需要制作出纸质版,2页以内即可,包括活动目的,准备工具,具体操作实施过程,注意事项等,这几个部分并不是绝对的,根据个人具体的科目和特点可以改变,面试时需要用自己的话讲给评委老师,告诉评委老师你是怎么设计的,是一种说明,而实训项目设计说明之前的试讲是一种模拟,假设眼前真的坐满学生,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根据本人的经验,中职专业课面试的准备时间不需要过长,提前一周准备即可,选好自己要讲的一节课,不要选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因为你要与后面的实训相结合。个人认为面试主要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胆量”和“演技”,上台讲课时声音一定要宏量,每天对着镜子多讲多练习,3-5人互相看互相听,注意表情,要自然大方,不要过于严肃,也不要过于浮夸,略带微笑即可,试讲时注意体态语言的适度表达,比如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就可以使用邀请的手势,切忌僵硬地站在台上,这样即使你内容讲的再好也是不行的,但也不要太过夸张,适度即可。 面试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个知识点必须讲明白,所以你自己必须明白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课程安排不要过密,抓住最重要的3-4个知识点讲明白即可,何为讲明白?自己想想如果从未涉及这个领域的人听了你的讲课之后,是否能明白你讲的是什么,不要自己明白了而评委还是一头雾水。

教师资格证复习计划

1:中学综合素质精讲班 第一章:职业理念 前言一+前言二 9月5后素质教育概述+(重点)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教育中看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素质教育观的运用 9月6号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重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重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二)+学生观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职业认识+教师专业发展 9月7号(重点)新课景背景下的教师观(一)+(重点)新课景背景下的教师观(二)+(补充)职业理念综合命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二)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9月8号教育法概述+教育法律责任(一)+教育法律责任(二)+ 9月9号教育法律责任(三)+教育法律责任(四)+教育法律责任(五) 9月10号教师权力与义务+学生权力与义务(一)+学生权力与义务(二) 9月11号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一)+义务教育法(二)+教师法 9月12号未成年人保护法(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二)+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一)+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二) 9月13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一)+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 9月14号教师职业道德(一)+(重点)教师职业道德(二)上+(重点)教师职业道德(二)下+教师职业道德(三)+教师职业行为 第四章:教师文化素养 9月15号科技常识(一)+科技常识(二)+科技常识(三)+中国历史知识(一)+中国历史知识(二) 9月16号世界历史地理知识(一)+世界历史地理知识(二)+世界历史地理知识(三) 9月17号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国古代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二)+ 9月18号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知识(一)+外国文学知识(二)+艺术鉴赏(一)+艺术鉴赏(二)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9月19号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作文阅卷规则解读(一)+作文阅卷

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中学教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题练习三 中学教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陶冶情操 @ 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 )工作。 A.唯一 B.中心 C.必要 D.辅助 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把( )等内容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A.学习方法 B.学习过程 C.知识技能 D.应考策略 5.关于教学的任务,“实质教育论”( ) . A.重视实用知识的传授,忽视智力的发展 B.重视智力发展,忽视知识的传授 C.既强调智力发展,又重视知识传授 D.主张在发展智力的基础上传授知识 6.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 D.课堂活动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8.在如何认识问接经验的问题上,现代教育理论比较强调( ) A.用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间接经验 | B.用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直接经验 C.用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间接经验 D.用间接认识的方式认识直接经验 9.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 )教材。 A.熟悉 B.分析 C.概括 D.理解 ? 10.( )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表象,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必经阶段。 A.激发学习动机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运用知识 11.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直观性 / C.巩固性 D.启发性 1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即在教学中要贯彻( )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巩固性 13.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 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 14.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 D.巩固性 15.“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