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民生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民生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民生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民生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2年第57卷第4期(总第243期)2012Vol.57No.4(Serial No.243)

论和谐社会建设中民生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①

(聊城大学法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摘要:民生与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法治建设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

改善民生是促进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把改善民生与加强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法治保障民生,民生促进法治”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民生;法治;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12)04-0103-06

*收稿日期:2012-04-20作者简介:王涛(1969—

),男,山东茌平人,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作者主持研究的聊城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

“民生建设的法治保障”(Y0902009)的阶段性成果。改善民生与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一方面,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

在首位,

并且始终以民生问题为核心。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难有国家安定,也不会有社会和谐。只有民生安定,社会才能和谐,民生是和谐之基。

另一方面,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

这一精辟论断阐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具备的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都与实施法治有直接密切的联系。法治推进政治民主

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从而能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把改善民生与加强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法治保障民生,民生促进法治”的良性互动。

一、民生与法治的释义

(一)民生

民生并不是一个新词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说,人民群众的生计宽裕与否在于勤,勤劳就不会缺吃少穿。这里的民生只局限于人民物质层面的东西,也就是只涉及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物质层面的生活。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将民生问题当作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

的生计,

群众的生命。”[2](P802)“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

心。”[2](P825)“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2](P835)

民生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密不可

分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会不断增加,民生内涵也会日益丰富。在任何时代,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都是

一个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当代中国,关注民生、

保障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不渝的诉求。从人权角度来讲,民生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的状况。从人权保障的高度来界定民生,不但可以进

一步强化国家和政府改善民生、

保障民生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可以促进民众争取好的民生状况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更切实有效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3

0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二)法治

最早揭示法治含义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其《政治学》中提出:“法治应当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3](P167-168)《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法治“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也不能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他机构都要服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做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性,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的观念,它含有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4](P790)随着历史的演进、实践的发展,法治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成就,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对法治最权威的解释应该是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所作的界定:“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P8)江泽民这段话清楚地表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公民权利得到全面保障、国家权力得到有效制约。

二、加强法治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

民生问题本质上是公民的权利问题,主要涉及人的生存权和基本发展权。解决民生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着力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其中法治是保障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基础性手段。法律是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具有其他手段不能替代的功能。在现代社会,法治是保障权利和制约权力最有效、最长久、最稳固的机制。民生必须依靠法治的保障才能获得最终实现。

(一)公民的民生权利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民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状况,是一个典型的权利问题。而保障权利正是法治的要义所在,只有通过不断保障权利、实现权利,法治建设才能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民生是一种应然,每个人都应该有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民生权利只有得到法律的确认、尊重和保护,并通过法律保障制度和法律救济制度的有效实施,才能获得最终的实现。第一,物质资料的获取是民生的基本条件,而人们对物质资料的获取必须以公民的教育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等权利获得有效保障为基本前提。法治是保障这些权利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没有法治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对这些权利进行确认、宣布、保障和救济,他们要么只能停留在道德层面的应然状态,要么经常因为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又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和救济而不能实现。第二,实现民生还需要公平的社会秩序。保障民生既需要充足的财富源泉,还需要公平合理的社会秩序。在一个缺乏公平、混乱、动荡的社会里,人们不仅享受不到生活的自由,安全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生存都成问题,发展更谈不上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功能,预防和消除社会的无序状态、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都能得到有效保障,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政府的民生责任离不开法治的制约

保障民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是政府获得合法性的基础。但要使政府切实履行保障民生的责任和义务,必须依法对政府权力进行规制。政府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权力论》中所说:“一方面,因为政府是必需的;没有政府,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望继续生存,而且只能生活在一种可能的贫困状态中。但是,另一方面,政府也会带来权力的不平等,并且那些拥有极多权力的人会利用这种权力来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望,而这些欲望是与一般人的欲望截然对立的。”[6](P164)对民生来说,政府权力一方面是保障民生所必需的,另一方面政府权力的不当行使也往往会对民生造成侵害。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权力在保障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对政府权力的规制作用,通过法治的方式明确界定政府权力的边界,依法对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制约,保障政府切实履行保

401

王涛:论和谐社会建设中民生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障民生的责任和义务。

三、改善民生是促进法治的重要途径

民生和法治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民生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同时法治最终还要落实到民生改善上,法治再完善,如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不去,这种法治也是无益的。改善民生是促进法治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保障个人的人权,从而能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一)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改善民生是现阶段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民生问题事关民众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实践看,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大都与社会公正问题密切相关。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实现了小康。在中国的社会物质财富获得了巨大增益的前提下,解决民生问题就成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从具体角度来看,我国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大多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改善民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

秩序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没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比任何专制的危害更烈。美国学者博登海默在其著作中提到:“秩序是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进程运转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3](P219)秩序是法治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因为秩序使社会活动可以认识和预测,为人们社会交往与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一切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秩序。安全、有序、稳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标志。民生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大众都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当前,民生问题的日益凸显正在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严重威胁着国家秩序的稳定。改善民生能使民众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能够为国家秩序稳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一,改善民生有利于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党和政府赢得民心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获得和保持执政合法性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就必须高度关注并不断改善民生,否则,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将会失去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能够为政治合法性的增强提供“民心”支撑,有利于党和政府在人心向背的关键问题上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选择。第二,改善民生有利于促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所谓“橄榄型”社会结构,顾名思义如同橄榄———“两头小,中间大”的似球状体,它所表明的是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穷的“两极”很小而中间阶层相当庞大。“橄榄形”是目前世界上最公平、最合理、最稳定的理想社会结构。因为,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强的调节功能和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重视并改善民生是当前我国促进“橄榄型”结构形成的有效方式。改善民生能够有效协调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优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通过改善民生,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准的持续提升,从而有效保障民众有尊严的生存。在保障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上,通过保障充分的就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继续发展的权利。通过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为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步入中产阶层提供充分的机会。

(三)改善民生有利于人权的保障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所有法治国家的基本准则。人权已经成为规范和影响立法、执法和司法运行的基本法则。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是否符合人权保障为标准来评判国家法治水平的高低。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律的性质。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标志就是要

50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有完备的并能充分保障人权的法律体系。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权的首要方面。民生问题主要涉及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改善民生的人权保障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民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维护上。改善民生通过社会救济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础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制度、基础性的住房保障制度等等,来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权。改善民生通过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保护民众的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方式,来保障民众的发展权。

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民生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加强民生建设与不断促进法治化进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生与法治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民生必须依靠法治的保障才能获得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果必须最终落实到民生的不断改善。因此,坚持“以民生为本”达到“法治保障民生,民生促进法治”的良性互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一)以民生为本,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

提高法治意识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观念基础,也是改善民生的观念保障。对改善民生而言,既要注重培养民众维护自己民生权利的意识,还要加强政府保障民生的责任意识。第一,注重培养民众维护自己民生权利的意识。权利意识是构建法治国家的观念基础,普遍的公民权利意识是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在民生建设中,要想使民生能得到切实的保障,民众必须能意识到自己作为合法公民应享有民生方面的基本权利,并能通过合法途径来实现和行使自己民生方面的基本权利,当权利遭受侵害时能意识到自己有权利向国家和政府寻求必要的行政和司法救济。民生涉及民众的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可以激发公民参与民生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促进公民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民生、维护民生。公民的权利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有关职能部门的压力,能有效督促这些部门切实履行保障民生的义务。第二,加强政府保障民生的责任意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郑功成教授曾强调指出:“政府掌握的是公共权利,控制的是公共资源,理所当然要以公共利益为施政目标,而解决民生问题显然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7]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充分证明,民生问题是关乎一个政党、政权的兴衰存亡的根本问题,谁能够解决好民生问题,谁就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反之,就可能失去政权。民生问题解决得越好,民生福利越高,民众对执政党就越支持,执政合法性的认同也就越高。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党执政获得合法性的关键。一个在改善民生方面长期没有建树,或无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政党和政府,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合法性,也不可能实现长治久安。因此,我们的政府要想获得长久的合法性,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在执政过程中坚持“以民生为本”,不断提高保障民生的责任意识。

(二)以民生为本,加强民生立法

立法机关在民生立法中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立法机关应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从立法的高度明确民生应具备的内容。不但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得到确定,而且政府机关的民生责任和义务也应该通过立法形式得到明确的规范。这既可以使普通民众清楚自己在民生方面应享有的权利内容,也可以使政府机关清楚自己在保障民生方面应负的责任范围。第一,应进一步加强民生立法的民主性。民生立法必须遵循民主原则,通过听证、公众参与等法定程序确保人民在立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在立法体系中将民生问题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只有在加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民生立法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进一步加强民生立法的科学性。民生立法更应该讲究科学性,更应该根据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及时、合理、有效的应对。在民生立法中,民生具体内容的确定、民生改善途径的选择等方面都不能脱离或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民生立法的过程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的取舍

601

王涛:论和谐社会建设中民生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与协调,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把那些应该解决、同时根据我们的能力能够解决的民生问题及时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上升为公民的法定权利。

(三)以民生为本,加强民生执法

民生执法是使立法所确立的公民的民生权利在民生建设实践中获得实现,真正落实民生的法治保障的关键环节。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80%以上的法律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中最活跃、最普遍的权力,因而它保障公民权利的责任最大,也最容易侵犯公民权利。在民生建设实践中,民生权利得不到保障、不能实现,甚至受到侵害的往往是国家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的。因此,要想切实保障民众的民生权利,必须进一步加强民生执法。现阶段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领域,而且往往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有更多的联系。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仅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难以解决的,必须要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制度保障来解决。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民生建设中,是民生法律法规的执行者,直接面对广大民众。他们的所作所为直接关系到广大民众依法享有的民生权利是否能得到有效保障。这就要求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法执法,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要为民众的民生提供合法、及时、有效的保障。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人性化”执法,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充分发挥法的人权保障本质,决不能为了执法的眼前效果而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民生执法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措施去贯彻落实立法中的保障民生的规定;另一方面,对民众提出的民生权利主张和诉求,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必要的救助。

(四)以民生为本,加强民生司法

民生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通过依法对民众提出的民生诉求进行司法处理的方式,来保障民众的民生权利获得实现的活动。司法保障是民众的民生权利得以实现、社会正义得以实现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的司法是惩罚侵害民生权利行为、救济被侵害民生权利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使民众的民生权利在法治背景下得到切实的保障,必须加强民生司法。第一,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保障民生的意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民生方面的案件时,要努力强化服务意识,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把公正行使司法权与服务民生有机地集合起来,在公正司法实践中体现服务民生,在服务民生中强化公正司法。第二,保障民众能够行使维护民生权利的诉权。司法的中立性、被动性决定了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能主动地要求民生权利遭受侵害的受害方提起诉讼,只能由受害方自己提起司法诉讼,通过公正的司法行为,来保障民众的民生权利。因此,在民生司法实践中,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等切实有效的方式,来保障民众能够行使维护民生权利的诉权。第三,进一步加强公正司法,确保民生司法最终实现。公正司法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公正司法是民众对司法机关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能够产生和合法存在的根本前提。真正实现对民众民生的司法保障有赖于司法机关公正的司法活动来实现。在民生司法活动中,为实现公正司法,为更好地落实民生的司法保障,在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不但应通过各种司法改革措施确保司法独立,更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民生司法活动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英]沃克.牛津大辞典[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M].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

[7]郑功成.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N].南方周末,2007-03-01.

70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Livelihood and the Rule of law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Wang Tao

(School of law,Liaocheng University,Liaocheng,Shandong252059)

Abstract: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rule of law are essentia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To strengthen the rule of law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and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we should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rule of law but also promote the socialist peop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and try to combine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the rule of law so as to achieve a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ople'livelihood and the rule of law.

Key words:people’s livelihood;rule of law;the harmonious society

责任编辑:寇金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者投稿技术规范

为进一步加强本刊的学术出版规范,方便作者投稿,现作如下技术规范:

1.作者单位:包括全称(须写明到相当于高校“院”或“系”一级)、单位所在省市名及单位的邮政编码。

2.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或县)、职称、学历或学位、是否为博士生导师。

3.论文属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请标明项目名称、项目批准号,并注明该论文所属基金项目是否为作者主持研究。

4.内容摘要:从论文中提取主要论点(不要自我评价,不能出现“本文”“笔者”“认为”等字样),字数为300字左右。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顺序)加注序号(方括号)标在引文结束句的右上角,如上标[1](P15)。参考文献一律为文末注。如多次引用同一文献,一律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引,所引页码标在序号后面。参考文献作者一般只列前2位。文末参考文献的具体著录格式为:

A.引用书籍: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如:朱德发.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M].济南:齐鲁书社,1999.

如外国作者则为:[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B.引用期刊:作者.题目[J].刊名,出版年,期(卷).

如:杨守森.基因科学与文学艺术[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

C.引用报纸:作者.题目[N].报名,出版年-月-日.

如:陈建功.“最后一位”的执着与妥协[N].人民日报,2011-09-06.

D.论文集、文集中析出的文献: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文集编著者.论文集、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如:孙郁.苦梦[A].程光炜.周作人评说80年[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来稿请依次写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基金项目、内容摘要、关键词(此5项要求中英文各一份)、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8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选题

转变政府职能要做到() A、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B、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C、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D、加强政府部门的专业化建设 标准答案:A,B,C,D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 A、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B、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C、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D、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E、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标准答案:A,B,C,D,E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要按照的“三贴近”的要求是() A、贴近发展 B、贴近生活 C、贴近实际 D、贴近群众 标准答案:B,C,D, 要发展教育,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应该() A、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B、优化教育结构 C、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D、更新教育观念 E、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教育投入等等。 标准答案:A,B,C,D,E 基层党组织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A、基层的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基层 B、社会组织形态的转变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 C、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的作用 D、新的形势和任务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 E、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标准答案:A,B,C,E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是() A、以人为本来决定服务导向 B、以市场竞争来提高服务效能 C、以社会力量来改善服务供给 D、以维护社会公正来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E、以法治化建设来强化服务保障 标准答案:A,B,C,D,E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 A、积极推进城乡统筹 B、发展现代农业 C、深化农村改革 D、促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 E、增加农民收入 标准答案:A,B,C,D,E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 A、政策 B、投入 C、科技 D、财政 E、改革 标准答案:A,B,C,E 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 目标是() A、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 平 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C、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D、适应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 能力的比较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E、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 标准答案:B,C,D,E 以下各项属于传统安全威胁 的是() A、军备竞赛 B、军事威慑 C、经济安全 D、恐怖主义 E、战争乃至核大战的危险 标准答案:A,B,E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四 个尊重”的重大方针包括()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E、尊重创新 标准答案:A,B,C,D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 下几项工作() A、国家集中力量对落后地区 的扶持 B、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C、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 D、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E、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标准答案:B,C,D,E 政府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 略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具 体的措施有() A、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 并举的战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 的经济增长方式 B、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C、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D、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 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E、加强失业调控及完善境外 就业管理体制 标准答案:A,B,C,D,E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人民 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就应该 () A、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C、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 建设学习型社会 D、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 展的机制和制度 E、推进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 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标准答案:A,B,C,D,E 公民“四权”的意义体现在 () A、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 需要 B、是建立健全能够全面表达、 有效平衡、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体 制机制的需要 C、使宪法上的公民民主政治 权利更加明确化、具体化和规范化 D、表明国家充分意识到这些 公民权利对于发展民主、健全法 制,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E、是我国公民民主权利的一 次重要充实,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 一次重大转折。 标准答案:A,B,C,D,E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 A、爱国守法,明理诚信 B、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C、积极向上,融洽和谐 D、敬业奉献 标准答案:A,B,D 社会组织的公共性在于() A、合法性 B、自主性 C、自律性 D、服务性 E、多样性 标准答案:A,B,C 在我国,之所以要发挥民间组 织的作用,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A、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 求 B、适应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C、适应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 要求 D、适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 要求 E、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扩 大对外开放的要求 标准答案:B,C,E 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共享改 革发展成果,必须() A、以人为本,加强民主法治 建设 B、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C、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 社会功能 D、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 服务和管理网络 E、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 济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标准答案:A,E 按照比较常见的做法,突发事 件可以氛围四种类型()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涉外突发事件 标准答案:A,B,C,D 从全局出发全面落实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B、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深 化农村改革 C、实行城乡统筹,加大对农 业和农村的发展的支持力度 D、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 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E、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 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 题。 标准答案:A,B,C,D,E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的途径有 () A、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 改革 B、完善司法民主程序,加强 司法民主建设

专题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德清一中潘云祥 【背景材料】 (一)背景综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为标题,清楚地标明了社会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民生的阐述引起代表们共鸣。大家表示,报告不回避现实问题,同时为百姓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的思路,让人们看到了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体制改革的完整设计,也读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脉动的现实追求,让人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会越来越好。(二)典型材料 材料一(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大篇幅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重大任务。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二(收入分配):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两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同步、两提高”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作出了全面的安排。特别是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四(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一般把1个社区划分为1个或若干个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 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服务管理,是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种革命和创新。网格化管理帮助建立和健全问题发现及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服务到位的常态化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 【考点链接】 经济生活: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 2.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就业的意义、解决就业的措施;劳动者的权利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3.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分配方式;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财政的作用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发展载体、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 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原则;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 2.政府性质、宗旨、活动原则;依法行政;政府职能;政府权威;建设服务型政府;让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论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论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单列成章,表明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而改善民生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改善和保障民生,就成为化解诸种社会矛盾、问题避免冲突与对抗的核心,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说明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密切关系,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一、关注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生态环境优化的持续性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 (一)关注民生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够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关注民生必须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物质基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使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二)关注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基本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权利关系,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满足,关注民生是现阶段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途径。(三)关注民生是发挥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 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要使社会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关注民生是完善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努力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不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关注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抉择 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关注民生则是从“小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小社会”是“大社会”的基础,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一)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取向 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从执政的角度来讲就是以民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二)关注民生传承了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的党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的党要高度关注民生,这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三)关注民生体现了政府“人民本位”的政治取向 “人民本位”是要政府的一切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我们的政府。 三、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原则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把握关注民生的战略任务,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要遵循一

2019届中考思想品德 时政热点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2019届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十三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 平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2年8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目的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 材料二: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玲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6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全文发布这一纲要。纲要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四:2012年10月8日,财政部网站报道,为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财政近日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索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 【设问角度提示】 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于三个角度) 答: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等等。 2.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出台许多有效的政策措施。做出许多实事、好事。请列举事例加以说明。(不少于三件事) 答: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老少边穷地区实施扶贫帮困和“阳光行动”;②实施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颁布《义务教育法》、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校车工程等,给青少年带来温暖:③建立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老年居民补助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给人民带来幸福;④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⑤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 3.你认为当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至少三个问题) 答:①食品药品安全问题;②房屋拆迁补助问题:③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 ④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问题;⑤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等等。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完整版)

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第一篇: 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 加强社会管理共建和谐社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 与党同心、与民贴心,建和谐社区,是我们街道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更是基层工作永远的主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是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场所,处在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最前沿,是体现群众利益最直接、联系群众最密切、反映群众呼声最集中的工作领域。 要实现加强社会管理共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认为,要加强社会管理,共建和谐社区,应着力做好 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阵地建设,大力完善社区基础设施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功能、统一标识”,大力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办公用房应设置为“六室、三站、二中心、一学校”,即社区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社区警务室、科普图书阅览室;社区服务站、再就业服务站、医疗计生服务站;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社区救助中心;市民学校。实现“管理有阵地、服务有载体、活动有依托、工作有平台”的目标。 二、抓好社区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一)以“便民”为中心,完善服务网络。 1.建立社区服务体系。街道办事处要因地制宜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居委会建立一个社区服务站,服务项目不少于10个。社区服务中心人员、经费、制度要落实,管理要规范。 2.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建立医疗、家政、副食、托老托幼、绿化保洁、中介咨询、保安联防等方面的社区服务项目10个以上。设立求助电话,及时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 3.多渠道发展社区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兴办以便民利民为主的、保本微利的社区服务项目。 引导社区服务项目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以“乐业”为重点,推动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劳动供求信息网络,街道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站,社区建立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点,使社区下岗、待业、失业人员都能得到职业培训、指导、介绍等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就业安置率。 (三)以健康教育为主线,发展社区医疗卫生。完善社区医疗卫生网络,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积极开展预防、医疗、康复、保

和谐社会与民本民生问题(教师用)

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之一:构建和谐社会及民主、民本、民生问题 ●概念阐释 1、“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所谓“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所谓“社会运筹”,就是书本上常用的“社会整合”。意思是说在调节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时,运调自如,运筹决胜。一句话都是人运筹起来的。运筹得当,兼顾各方,兼容并包,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运筹得当,方能用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 2、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3、民本: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4、民生:“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和谐社会产生的背景 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首次在正式场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 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6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专题内容概述 一、人与人的和谐 1.春秋战国: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是为仁;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 西汉董仲舒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3.北宋二程:发挥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要识仁,就必须尊敬别人 4.南宋朱熹:人们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心性论) 5.明朝王阳明:“致良知”;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二、以“民本”为核心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本”思想——和谐思想:是构成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⑴古代孔子提倡“仁”民本思想政治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战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君舟民水,“仁义”、“王道”;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君要爱护百姓 ⑵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2.中国封建统治者的“民本”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古代开明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的思想:如唐太宗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 ★正面事例:古代中国的封建盛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反例:秦、隋的暴政 如唐太宗: 治国思想上: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用人策略上:他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慎用刑法,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 文化: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羁糜府州进行管辖;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派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和亲,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对外:采取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的方针;设立鸿胪寺;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选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选题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网络考试单选题参考答案(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网络考试 二、单选题共20 题 题号: 31 本题分数:2 分 关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系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b5E2RGbCAP A、两者是没有内在统一的 B、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C、没有社会和谐就没有科学发展 D、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在统一中共同发展 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 32 本题分数:2 分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要坚持走的新型发展道路是(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p1EanqFDPw A、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B、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C、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促进 D、信息化和工业化共同发展 标准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 33 本题分数:2 分 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切入点是 (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DXDiTa9E3d A、科技进步 B、改革开放 C、经济结构调整 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标准答案:D 本题得分:2 题号: 34 本题分数:2 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的出发点是<)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RTCrpUDGiT A、民主执政 B、执政为民

C、依法执政 D、执政为党 标准答案:A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5PCzVD7HxA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标准答案: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C、以人为本 D、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标准答案:B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发展现代农业 B、增加农民收入 C、繁荣农村经济 D、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标准答案:A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 A、学校 B、政府 C、教师 D、教育领导 标准答案:C 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它放在首位的是<)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jLBHrnAILg A、经济效益 B、生态效益 C、社会效益 D、获取最大利润 标准答案:C 公共服务的提供的特点是<)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社会调查报告-(社会民生问题)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生问题 的调查报告 年级:2011 专业:金融 班级:11、12班 姓名:周雯学号:20201136040006 姓名:蒲蕾学号:20201136040007 姓名:王硕学号:20201136040065 姓名:罗纾岚学号:20201136040067

一、前言 在今年两会上,物价、房价、医疗等民生问题不仅成为代表委员们提案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民生问题仍是今年政协委员提案的焦点,尤以房价、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问题最受政协委员关注。我们组成员以这次社会调查为契机,亲身投入社会展开了这次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5月1日 调查地点:济南市泉城广场 调查对象:济南市市民 调查分工:问卷由XX、XX设计,小组讨论确定;由XX和XX到调查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小组所有成员完成数据统计,并进行结果讨论;XX完成初稿,经小组讨论通过后完成此篇报告。 二、研究方法 1、问卷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的分析,制作了《社会民生问题调查问卷》。该问卷旨在了解市民对几个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的看法与感受。问卷采用ABCD等几个选项进行选择,采用匿名记票。 2、抽样调查 我们利用市民出行高峰期的五一小长假,并选择了泉城广场这一人流量大的景点展开此次社会调查。调查分析的总体是济南市市民,

还有一些外地的游客。本次调查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采取自愿填写的形式。为使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我们随机抽取各个年龄段,并考虑了合理的男女比例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30份问卷(见附表),实际收回24份,有效问卷20份。 3、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收回问卷后,经过统计各个问题的选项的数目,然后再经过计算得出相应比例,将数据处理成图表形式。接着对数据进行总体分析,进而得出以下结果。 三、数据分析及结论 【1题】您对您的收入状况满意吗? 通过调查发现,总体上女性对收入的满意度高于男性,由图1就可以看出;而通过对图2的分析可以看出,男性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女性。由此看来,收入满意度不仅仅绝对于收入水平,还与社会分工及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有关。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男性要负责挣钱养家,是家庭的支柱,因此来自家庭的心理压力要大于女性。另外在工作过程中,男性要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由此男性对工资水平的要求高于女性也不难理解了。 图1 图 2

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

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提倡“以人为本”,把人民当做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和谐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就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民生是人民对社会生活问题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判断,展现的是一个社会中的道德观念、社会习俗、民主文化的强大力量。人民的纠纷得不到解决,何以去谈和谐的建设;人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何以去谈社会的建设;人民的基本问题得不到解决,何以去谈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对民生的理解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

观方面的问题。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从不同的角度看民生,对民生的理解有所不同。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前者强调的是生存条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民生是人民关心的、是需要到的解决的,得到满足的生存、生活问题;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看,现代意义上的民生要从多方去思考,民生不仅仅包含了社会层面的问题,还应包含与人民有关的切身利益,甚至是涉及到人民的一切问题,是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给人民带来的利益,使人民受益,使人民的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使人民的要求得到满足。 二、关于民生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做好。 “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

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税贷醌 构建和谐社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坚持和谐发展,是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扎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治本之策。然而,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均衡、分配制度的不完整、社会公德中存在的不诚信等因素,使构建和谐社会工程进展缓慢,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任重而道远。那么,我们将如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呢?笔者根据对耳闻目睹的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现象分析,提出以下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和建议。 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当今的中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地区之间的发展的不和谐、城乡之间的发展的不和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不和谐等等。诸多的不和谐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中国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实现中国社会

快速、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动员全党全社会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时候,就曾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到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基础上的,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而不可能为历史的具体演进提供先验的模式、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的细

和谐社会试题

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朕即国家”、“君命即法”等语言表达的是一种(C) A.法治思想B.德治思想C.人治思想D.无法判断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D) A.1927年 B. 1931年C.1949年D.1954年 3.国家法治与地方法治的关系是(D) A.各自为政B.互不相容C.时间先后关系D.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是(B) A.法治统一B.公平正义C.以人为本D.执法为民5.2000年,中共浙江省委作出了(A) A.《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决定》 B.《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 C.《浙江省党内监督十项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D.《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 6.法治政府的核心是(A) A.规范和控制公共行政权力B.提高行政效率C.建设责任政府 D.打造适度有为政府 7.什么既是法治的政治基础和重要条件,又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C)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民主政治D.执政为民 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C) A.和谐社会建设B.法治建设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9.最高层次的监督是(D) A.人民群众的监督B.社会舆论的监督C.检察院的监督D.人大的监督 10.司法的基本属性和最终目标是(B) A.独立B.公正C.中立D.公平 11.司法公正是指( C ) A.程序公正B.实体公正C.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D.实质正义12、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在( B )、贵在落实。 A贯彻B实践C宣传D学习 13、建设资源节约型、( D )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A环境优美B环境保护C环境和谐D环境友好 14、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 ( C )制度。 A就业指导 B公共服务 C就业援助 D企业引导 15、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 A ) A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之间、社会内部之间的关系 B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C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D正确处理国际关系 1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B ) A实现社会和谐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1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框架最初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入21世纪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社会建设纳入四大建设之中,而且摆在突出的位臵。社会建设要是从大处着眼来讲,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基础、政治保证、文化支撑;要是由小处入手,就是从四位一体的角度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样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大理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六大民生任务: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针对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管理之外的整个社会的管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民生建设概念和社会建设概念在进一步扩展,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六大任务,还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人口方面的工作也纳入进来。 为什么在新世纪要如此鲜明、如此高调的把社会建设摆在这么重要的位臵?我认为主要是中国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还不仅仅是和改革开放前相比。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发现中国发展出现的很多阶段性特征不仅不同于改革开放前,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可以大体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什么都短缺,所以对经济实行规模性扩张,迅速生产大量生活必需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到现在为止,国家统计局统计的300多种产品基本上都供求平衡,一部分供大于求,还有一部分生产过剩。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短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我们今天所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温饱层次上的民生问题了,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都涉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理论上讲不是完全靠市场机制就能满足供求的,这需要政府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由于这一重大变化,党和政府才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二是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二大、十三大报告都在讲打破平均主义,当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

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民生问题的解决——以杭州市公民参与解决民生问题为例

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民生问题的解决 —— —以杭州市公民参与解决民生问题为例翟航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10027)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6-0123-01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发展阶段后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它既关系到人民群众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民生保,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天下安。因此,十七大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浙江省一直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首要位置,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以杭州市为主要范例,说明了公民参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一、公民参与的定义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依法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所谓民生中的“民”,指的是普通民众,即老百姓;“生”,指的是生存、生养、生活,而民生问题,就是指因普通民众在生存、生养、生活方面的正当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衣、食、住、行、用、教育、就业和生、老、病、死等方面的事宜。因此不难看出,民生问题的基本定义和内容决定了现代民生问题的解决对公民参与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即公民参与能够有效地促进公共民生问题的解决。 当下,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矛盾的多发期”,这更是突出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现实表明,变革着的社会迫切需要新的治理之道。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甚至在不同的城市或者社区,实现有效治理的具体途径各不相同。杭州市“以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的探索,给了我们很多鼓舞和启发。 二、杭州市在解决公共民生问题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从2000年至今,杭州市政府每年向市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企业等九个方面的参评代表发放1.5万张选票,面向全社会收集民众对于政府部门的评价以 及意见建议。2006年至今,在各项考评和政府所进行的其他社会调查中,发现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物价”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参见表一)。 2009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在杭州日报、“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和“杭州考评网”,面向全社会发表了一份在整合10930条民众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2008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报告》。与此同时,杭州市政府还把群众意见较集中、社会反响较大的几个民生问题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和整改方向,向社会做出承诺,并接受群众监督。事后,政府征集市民对整改结果的评价,并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市直单位综合考评,形成了“评判—>整改—>反馈”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总体来看,杭州市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态度和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在最近四年所做的关于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评价上,杭州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由《瞭望东方周刊》所做的全国性调查中,杭州市更是连续五年成为人民幸福感最高的城市,这不能不说是对政府工作最大的褒奖。 三、由杭州案例引起的对于全国民生问题的思考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保持社会的安定、稳定、和谐。解决民生问题重点要做到:重民生、保民生、安民生、强民生、和民生。 杭州市“以民生促民生”的做法,可以说给全国其他城市做出了榜样,从全国来看,各级地市的民生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政府预算中的民生开支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民生开支加大却并不完全意味着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一定会提高。只有政府决策和行政过程对民众公开,请民众参与,用民主的方式来办理民生工作,切实做出政绩,为老百姓谋利,市民才能满意,工作才会顺利。 可以说,民众为了自身的利益,积极参与到政府运行的过程中,是民主政治的原始动力。在利益主体愈发多元化的今天,民众参与政府治理的热情日益高涨,杭州市政府的做法启示我们,要想实现良好的政府治理,就应该积极回应民众的参与要求,将这种参与转化为政府创新的原动力,切实保障百姓履行知情、参与、监督的权利,共同实现社会的和谐繁荣,保证民生事业的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2009年度浙江省民生指数与民生评价报告》,2009年 【2】《公民参与与公共民生问题的解决:对杭州实践的研究和思考》,余逊达,浙江社会科学,2010.9 【3】《探索变革社会的新治道—— —杭州市“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调查》,赵树凯,赵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6【4】《构建和谐社会重在解决民生问题》,张俊领,学者论坛,2006.11 【5】《坚持民生优先建设人民幸福城市》,杨卫泽,南京日报,2011. 4 社会和谐社会 123 --

(完整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选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网络考试单选题参考答案(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网络考试 二、单选题共20 题 题号: 31 本题分数:2 分 关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系以下不正确的说法是 (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两者是没有内在统一的 B、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C、没有社会和谐就没有科学发展 D、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在统一中共同发展 标准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 32 本题分数:2 分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要坚持走的新型发展道路是(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B、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C、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促进 D、信息化和工业化共同发展 标准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 33 本题分数:2 分 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切入点是 (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科技进步 B、改革开放 C、经济结构调整 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标准答案:D 本题得分:2 题号: 34 本题分数:2 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的出发点是()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民主执政 B、执政为民 C、依法执政 D、执政为党 标准答案:A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 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标准答案:B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C、以人为本 D、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标准答案:B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QUESTION_TYPE_SINGLE_CHOICE A、发展现代农业 B、增加农民收入 C、繁荣农村经济 D、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标准答案:A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 A、学校 B、政府 C、教师 D、教育领导

着力改善民生问题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着力改善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摘要】当前,我们正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到突显的位置,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努力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早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和谐社会 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与生活。民生是和谐之本,民生关乎民心,而民心决定民意,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出发,将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主题与根本目标所向,真正化解现实中的各项矛盾与利益冲突,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早就真正和谐与文明的社会。 一、充分认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一)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

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三)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 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