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枯树赋》全文注释及译文

《枯树赋》全文注释及译文

《枯树赋》全文注释及译文
《枯树赋》全文注释及译文

《枯樹賦》全文、註釋及譯文

《枯树赋》全文、注释及译文南北朝庾信

原文: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

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译文: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

“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 至於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桂树为什么而枯死?梧桐又为什么半生半死?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虽然花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树声中含有嶰谷竹声的情韵,声调合于黄帝“云门”

乐曲的律吕之音。带领幼雏的凤凰曾来聚集,比翼双飞的鸳鸯常来巢居。内心深处像陆机那样,渴望在故乡临风的亭上一听鹤鸣,现在却只能飘落异地对着明月峡听猿声长啸。

有的树枝卷曲如拳,根部磊块隆起肥大,曲裏拐弯,形状有的像熊虎回头顾盼,有的像鱼龙起伏游戏,隆起的树节像群山相连,木纹横看像水池裏泛起的波纹。灵巧的木匠惊奇地观看,有名的鲁班也惊讶得目瞪口呆。粗坯雕刻刚就绪,再用曲刀、圆凿精雕细刻:削出鱼、龙密鳞,铲出龟、鼈硬甲,

刮出麒麟尖角,挫出虎、豹利牙;层层像彩纹密布的织丝,片片有如真实的花朵。而被砍削的树林,却草木纷披,笼罩在烟霭云霞中,狼籍散乱。至於松梓、古度、平仲、君迁这些树木,也曾茂盛劲健,覆盖百亩,斜砍后继续发芽抽枝,千年不死。秦时有泰山松被封五大夫职衔,汉代有将军独坐大树之下。它们现在也无不埋没於青苔,覆盖上寄生菌类,无不被飞鸟剥啄蛀虫蠹穿;有的在霜露中枝叶低垂,有的在风雨中摇撼颠踬。东方大海边有白松庙,西方河源处有枯桑社,北方有用“杨叶”命名的城关,南方有用“梅根”称呼的冶炼场。淮南小山曾有咏桂的辞赋留於后人,晋代刘琨写下“系马长松”

的佳句。又何止是见於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呢?

至於山河险阻,道路隔绝,飘零异地,离别故乡。树被拔出根茎泪水垂落,损伤本根就滴沥鲜血。火烧入朽树的空处,树脂流淌,枝节断裂。横亘在山洞口的斜卧躯干,偃仰在山腰上的躯干中段折曲。纹理斜曲干粗百围者也如坚冰破碎,纹理正直高达千寻的也如屋瓦破裂。背负树瘿如长着赘瘤,被蛀穿的树心成了鸟的巢穴。树怪木精睒眼灼灼,山鬼妖孽暗中出没况且我遭遇国家衰亡,羁居异邦不归。不能吟咏思人深切的“采葛”诗篇,又怎能如伯夷、叔齐的食薇不辱?沈沦在穷街陋巷之中,埋没在荆木院门之内,既伤心树木凋零,更叹息人生易老。《淮南子》说:

“树叶飘落,老人生悲。”就是说这个意思呀!於是有歌辞说:“建章宫三月大火之后,残骸如筏在黄河上漂流万里。那些灰烬,不是金谷园的树木,就是河阳县的花果。”大司马桓温听后感叹道:“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注释

[1] 殷仲文:东晋人,曾任骠骑将军、咨议参军、征虏长史等职,才貌双全,颇有名望。

[2] 世异时移:桓玄(殷仲文内弟)称帝,以仲文为咨议参军、侍中,领左卫将军。后桓玄为刘裕所败,晋安帝复位,仲文上表请罪。此句即指此。

[3] 东阳:郡名,在今浙江金华一带。

[4]庭:院子。

[5]婆娑(音梭suo):联绵词,枝叶纷披貌。《晋书·桓玄传》:“仲文因月朔与众至大司马府,府中有老槐树,顾之良久而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6] 贞:坚。晋黄义仲《十三州记》载,甘肃敦煌有白鹿塞,多古松,白鹿栖息于下。

[7]青牛文梓:唐徐坚等辑《初学记》引《录异传》载,

春秋时“秦文公伐雍州南山大梓木,有青牛出走丰水矣。”

[8] 根柢:草木的根。盘魄:又作“盘薄”、“盘礴”,通“磅礴”,根深牢固。

[9] 山崖表里:枝叶覆盖山崖之表里。上句言根柢之牢固,下句说占地之广大。

[10]桂:桂树。销亡:消亡。语出汉武帝《悼李夫人赋》:“秋气潜以凄目兮,桂枝落而销亡。”

[11] 半死:半死不活。语出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12]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今山西、河南一带。徙:迁。徙植:移植。

[13] 畹:音晚wan,有说十二亩为畹,有说三十亩为畹。此言大面积的移植。

[14] 建始:洛阳宫殿名。

[15] 落实:果实熟落。睢(音虽sui)阳:在今河南商丘,汉为梁国,有梁孝王所建梁园。

[16]声:指树木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嶰(音懈xie)谷:指黄帝时的音乐。相传黄帝曾命乐官在昆仑山北的嶰谷取竹制作乐器。

[17] 曲:指树声中含有古代乐曲。抱:怀,有。《云门》;黄帝时的舞乐。

[18]将:带领。雏:幼鸟。集:群鸟停落在树上。此句言凤凰携幼鸟停落在树上。

[19]巢:作动词用,筑巢。鸳鸯在树上筑巢双飞。

[20]临:面对。风亭:指风。唳:音厉li,鹤鸣。此句说鹤常立树上对风鸣叫。

[21]月峡:指月。此句说猿猴常立树上对月长鸣。

[22] 拳曲:弯曲。拥肿:同“臃肿”。

[23]盘坳:盘旋于山坳之中。反复:指缠绕交错。

[24] 彪:虎。此与下句是形容树木的曲肿盘绕之状。

[25] 节:树木枝干交接处。此句是说树节竖立之多,有如山山相连。《易·说卦》:“艮为山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26] 文:花纹。水蹙:水面出现波纹。蹙:音促cu,皱。此句是说树木的花纹横生,有如水面波纹。

[27] 匠石:古代有名的木匠,名石,字伯说。

[28] 公输:公输般,即鲁班。眩目:眼花缭乱。

[29] 雕镌(音娟juan):雕刻。就:成。

[30] 剞劂:音基觉ji’jue,雕刻用的刀子。

[31] 鳞、甲:指树皮。

[32] 角、牙:指树干上的疤痕、节杈。落、摧:指砍掉、铲去。

[33] 重重:层层。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此与下三

句,均言能工巧匠在木头上雕刻的生动图案。

[34]纷披:散乱。

[35] 松子:即赤松子。古度:即桹木。平仲:疑是银杏树。君迁:也称君迁子。以上四树均生南国。

[36]梢:树枝的末端。森梢:指枝叶繁盛茂密。

[37]槎:音茶cha,斜砍树木。枿:音聂nie,树木砍后重生的枝条。此句是说这些新芽也会生长千年。

[38]大夫受职:受封大夫之职。秦始皇到泰山封禅时,风雨骤至,避于松树下,乃封其树为“五大夫”。后便以“五大夫”为松的别名。

[39] 将军坐焉:东汉将领冯异佐刘秀兴汉有功。诸将并坐立功,他常独坐树下,军中称其为“大树将军

”。上句说秦松,此句说汉树。

[40]撼顿:摇倒。

[41] 东海:东部临海的地方。白木:指白皮松。白木之庙:相传为黄帝葬女处的天仙宫,在今河南密县。其地栽种白皮松,故称。

[42] 西河:西方黄河上游地区。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应劭《风俗通义》载,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张助在干枯的空桑中种李,有患目疾者在树荫下休息,其目自愈,于是在此处设庙祭祀。

[43] 北陆:泛指北方地区。陆,高平地区。以杨叶为关:

以“杨叶”为关卡之名。

[44]南陵:南方丘陵地区。一说指安徽南陵县。梅根作冶:据说当地以梅树根作冶炼金属时用的燃料,日久习称其地为“梅根冶”。

[45]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丛桂留人:淮南小山《招隐士》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

[46] 扶风:郡名。在今陕西泾阳县。长松:高松。晋刘琨《扶风歌》:“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47] 岂独:难道只有。临:看。细柳:细柳城。汉文帝时周亚夫屯军处。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

[48] 落:停息。桃林:桃林寨。在今河南灵宝以西、潼关以东地区。《尚书·武成》:周武王灭商后,“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此二句承前四句东有白水、西有桑树、北有杨柳、南有梅树而来,大意说,以树木命名的地方,又岂止是史书上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

[49]若乃:至于。

[50] 飘零:飘泊,流落。

[51] 拔本:与下句之“伤根”,指拔掉树根,损伤树根。垂泪:与下句之“沥血”均指大树因

受到损伤而痛哭流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曹操命花匠移植梨树,“掘之,根伤尽出血。”

[52] 入:放入。此句说把干空心的树木投入火中。

[53] 膏:指树脂。此句说树脂常从断节处流出。

[54]横:横放。攲:音奇qi,倾斜。

[55]顿:倒下。

[56] 文:树木花纹。围:两臂合抱的圆周长。百围:形容树干粗大。冰碎:像冰一样被敲碎。

[57]理:纹理。寻:长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树木高大。瓦裂:像瓦一样被击裂。

[58]瘿(音婴ying)、瘤:树木枝干上隆起似肿瘤的部分。

[59]藏:指在树上的虫子。穿:咬穿。抱:环绕。指整天环绕树木飞行的飞鸟。穴:作动词用,作窝。

[60]木魅:树妖。睗(音是shi)睒(音陕shan):目光闪烁的样子。亦作“睒睗”。

[61]山精:山妖。妖孽:危害,扰乱。

[62] 况复:何况。风云:喻局势。感:感奋,振奋。意谓国家再无复兴之望。语出《后汉书·二十八将论》:“中兴二十八将,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

[63] 羁旅:客居。

[64]采葛:完成使命。《诗经·王风·采葛》本是男女的爱情诗,汉郑玄解作“以采葛喻臣以小事使出”,庾信是出使北朝时被迫留下的,他以此典喻自己未能完成使命。

[65]食薇:薇是野豌豆。相传商臣伯夷、叔齐在武王伐纣灭商后,隐居首阳山,耻食周粟,采薇而食。后知薇亦周之草木,不再采食,饿死山中。以上借古人故事说自身的思想与经历。

[66] 沉沦:沦落。穷:阻塞不通。穷巷:为平民百姓住处。

[67] 芜:丛生杂草。没:埋没,遮掩。荆扉:柴门。

[68] 摇落:喻衰老。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69] 弥:更加。嗟:叹息。

[70]《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71] “木叶落,长年悲”句:引自《淮南子·说山训》,原文为“桑叶落而长年悲也”。

[72] 斯:此。

[73] 乃:于是。

[74]建章:西汉宫殿名,汉武帝时修建。三月火:指东汉建武二年时被焚。语用《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75] 槎:音茶cha,木筏。晋张华《博物志》:“年年八月,有浮槎往来不失期。”此句是说,建章宫被焚烧时,灰烬在万里黄河中漂流,有如浮槎。

[76] 金谷:金谷园。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晋石崇所筑。园中有清泉,遍植竹柏,树木十分繁茂。

[77]河阳:在今河南孟县西。晋潘岳任河阳令时,全县到处都种桃树。这二句是说,黄河里漂流的灰烬,都是昔日的绿树红花。

[78] 桓大司马:指东晋桓温,简文帝时任大司马。

[79]依依:繁盛貌,又指杨柳随风飘扬,似有眷恋之意。汉南:汉水之南。

[80]凄怆(音创chuang):凄惨,悲伤。江潭:江水深处。此指江汉一带。

[81] 堪:忍受。《晋书·桓温传》载,桓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按,又见《世说新语·言语》篇。

艺术特色

《枯树赋》是庾信后期诗赋的名篇之一。庾信前期仕梁,西魏破梁时,正出使西魏,后被强留下来;历仕西魏和北周。

由于他曾亲经侯景之乱和西魏破梁、国破家亡的巨变,亲见黎民百姓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哀哀无告的惨象,所以他后期的作品,一变仕梁时期诗赋轻艳奇巧的风格,而多抒发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劲健苍凉,忧深愤激。唐代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对他后期作品所作的高度评价。作者眼界宽广、思路开阔,把宫廷、山野、水边、山上的树,名贵的、普通的树都写到了,又把和树有关的典故、以树命名的地方,也都写了出来。庾信善用形象、夸张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出了各种树木原有的勃勃生机与繁茂雄奇的姿态,以及树木受到的种种摧残和因为摧残而摇落变衰的惨状,使人读后很自然地对树木所受到的摧残产生不平,感到惋惜。

赏析:

《枯树赋》- 赏析

《枯树赋》借东晋名士殷仲文起兴,有两重用意。首先,殷仲文的身世经历与庾信有相似之处,所以虽是历史人物,却是以作者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其次,殷仲文对枯树的慨叹,沈痛而隽永,是早已载入《世说新语》的佳话。以此发端,

既显得自然平易,又为全篇奠定了悲凉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至如”一段,吃紧之处在于“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这一疑问。这里既有同类的反衬,更有今昔的对比,而关键在于后者。通过北方贞松、文梓的郁勃生机,自然引发出对桂树、梧桐的萧瑟枯萎的惋惜和疑问。当桂树、梧桐从原产地移植到帝王之乡,皇宫苑囿时,可谓备极尊宠:“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它们发出的声音如上古乐曲,引来凤凰鸳鸯等象征吉祥的禽鸟。尽管备极荣华,在它们的意识中,始终不能忘却故乡,风朝月夕,不免悲吟。心灵的折磨,使嘉树失去了生机。后皇嘉树如此,恶木又当如何?《庄子》曾两次以恶木为寓言,宣明其无用无为的哲学。据说那些长在路边的树,就是因为“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人间世》篇)惠施攻击庄子也是比之以大木:“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同“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树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顾。”(《逍遥游》篇)庄子的哲学这里姑且抛开不论,庾信笔下,连这样无用的树木也不能自我保全,难逃被铲削劈斫的命运。它们不能为建筑材料,却被他人当作赏心悦目的玩物。为了这个目的,它们被剥去树皮(“平鳞铲甲”),削去旁枝(“落角摧牙”),木屑飞溅,宛如生命的剥落,虽然有了碎锦真花

的面目,却不复从前的生机。低贱的恶木也有生命,而人类的砍削又何异于屠杀!砍伐过后,只留下一地狼藉。草树散乱,烟霞无色。在洞悉了嘉树与恶木都必然朽落的命运之后,庾信将眼光投向更辽远广阔之处,去书写树木的历史与空间。树木荫蔽着人类,所以人类的历史也留下了树的印痕。“森梢百顷,槎枿千年”,不知有多少故事:在人事上,秦始皇曾封树为大夫,后汉冯异有“大树将军”之号:传说中,有白木之庙,枯桑之社;地理图标出了杨叶、梅根的字样;文学领域更有淮南小山丛桂留人的深情、两晋之交刘琨长松系马的豪迈,又岂止是由于战争而著称的细柳营、桃林塞这几个名词呢?但年代既远,它们也都掩埋在历史的角落,“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冷落凄清,生意萧索。

但世间万般悲苦,莫过于生离和死别;死别则死者长已矣,生离却是漫延剥蚀,一生无法痊愈的伤口。所以“山河阻绝”一段,血泪纵横,火殛膏流,残毁碎裂,妖孽舞蹈,是庾信笔下最惊心动魄的景象。意象诡怪可怖,写法富于象征性,而一韵到底的文字,也分外予人以激烈却又无比压抑的感受。“况复”一段,由象征回到自身,代言变为自言。激烈之后渐归于平静,但平静并非淡泊,而是对命运的承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忍受。“风云不感”以下六句,对个人经历做了简短的

概括后,以“既伤摇落,弥嗟变衰”八字总结了自己的心境,可以看作是全赋的提要。末尾的两阕短歌,隽永深长,至情至痛,再三诵之,低徊不已。全篇的“文眼”,即陆机所说的“一篇之警策”,是“生意尽矣”四字。人至暮年,死亡的阴影无时不在,而早年国破身辱,生活流离的经历,更会加剧心灵的折磨,无材补天而只能沦为玩物的恶木,正是庾信的自我写照。所以赋中流露出悲伤到绝望的的情调,不是偶然的。我们可以说这种情调是不理智甚至偏执的,但若设身处地,就能理解,并进而同情、欣赏这种无理而有情的文字境界。传说,天鹅临终时发出的鸣声最美也最凄厉,《枯树赋》就是庾信的天鹅之歌。

毛泽东主席晚年经常背诵庾信的《枯树赋》

(作者单位为晋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庾晚正)

当年,毛泽东在临终时,反复吟咏庾信的这首《枯树赋》。应当说,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与北周文学家庾信截然不同。可是,为何一代伟人在生命将尽之时,会有同庾信一

样的感慨呢?我们只能猜测一手缔造了新中国,改变了一个国家命运的毛泽东主席,在晚年,还是摆脱不了英雄迟暮的惆怅。“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年摇落,凄怆江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想必这句话毛泽东主席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是啊,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刘彻、曹操、诸葛亮、成吉思汗、司马曜、毛泽东这些英雄豪杰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功败垂成。但毫无疑句,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都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建立千秋不朽的功业。所以,他们在面对死亡时,有着超出常人的坦然和焦虑。他们的坦然在于,他们原本就清楚的知道人生有限,所以早就加紧建功立业;他们的焦虑在于,人生实在太短暂了,他们胸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伟大抱负没有时间去实现,坦然与焦虑的统一,构成了英雄在迟暮之年,面对衰老和死亡,气宇间所迸射出的悲壮而又浑厚的历史强音。对于普通人而言,也许我们一辈子也只是社会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拿着一份不太高的工资,住着一套不太大的房子,开着一辆不太靓的车子。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也许会很快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但是,只要我们能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照顾好那些爱我们的人,那么,在我们老去,白发苍苍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很自豪地回首我们的一生,很坦然地面对衰老和死亡。

☆.健君文薈··歡迎光臨.☆..信念改變世界.知識改變命運經濟.政治.人生人文沙龍.心靈呼喚

屁無色卻有“味” 音畫時尚.影視天地

健康來源於食物的平衡配搭典章古籍.百科知識

移動書法繪畫長卷文學藝術.警世箴言空間素材.美圖美色讀書阅報.讀圖天下

王琪《望江南·江南月》鉴赏及译文答案

王琪《望江南·江南月》鉴赏及译文答案 《望江南·江南月》 宋代: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望江南·江南月》译文 天朗气清的秋夜,皎洁的月光洒满西楼。云堆散开时,圆月如明镜高悬夜空;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月圆月缺何时才能停止啊! 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月中丹桂不会因秋而凋零;月中嫦娥离群索居,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 痛苦。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 神伤。 《望江南·江南月》注释 星汉:指银河。 迥:远。 素娥:嫦娥。 《望江南·江南月》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词。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三、四句是说,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前句写天上月,“鉴”写月圆。后句写江中月,“钩”写月缺。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不仅句式上易板为活,有顿挫峭折之妙;而且词意上也用常得奇,颇具匠心。 “圆缺几时休。”上片结句是说,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上片结句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的开启了下片,转入一个新的意境。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下片前两句是说,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这两句是说,月中丹桂四时不谢,它不会因为秋天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在无休止的孤寂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 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素娥,嫦娥的别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天上共悠悠。”末句是说,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而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悠悠,忧思绵远的样子。一个“共”字,道出了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收到了“一石击两鸟”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以咏物为主,写景生动,体物精微;在咏物中抒怀,借夜月的圆缺不休,表人事的聚散不定;以嫦娥的知离愁,写出人间的悲欢离合。结句含蓄蕴藉,意境悠远。 《望江南·江南月》作者介绍

古诗望江南·江南月翻译赏析

古诗望江南·江南月翻译赏析 《望江南·江南月》作者为宋朝诗人王琪。其古诗全文如下: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赏析】起句“江南月,清夜满西楼”,写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上句写天上月,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下句写江中月,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前句“鉴”写月圆,后句“钩”写月缺:“冰吐鉴”、“玉沉钩”,句式新颖别致。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不仅句式有顿挫峭拨之妙,而且词意上也颇具匠心。上片结句“圆缺几时休”,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缺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地开启了下片。下片首句“星汉迥,风露入新秋”,写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月中丹桂四时不谢,虽然它不会因秋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素娥,嫦娥之别称。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结句“天上共悠悠”,道出了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悠悠,忧思绵远的样子。一

个“共”字,收到了“一石击双鸟”的艺术效果。这首咏月词,留给读者的回味是深长悠远的。那清丽潇洒、简约含蓄的风致,确乎是人们难以忘怀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围炉夜话》全文附译文

《围炉夜话》全文附译文 《围炉夜话》全文附译文 《围炉夜话》为清咸丰时人王永彬所写,书录 221 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近代以来,其书影响颇大,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围炉夜话》是王永彬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随得随录,汇集而成。文笔典雅,意蕴悠长。在平淡而优美的叙述中,娓娓道出了琐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古人认为雪夜拥被读书和围炉夜话乃人生的两件乐事,对现代人来说,送走喧嚣的白昼,能炉边灯下静读,又何尝不是至乐?灯火夜深书有味,还是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围炉夜话》中的情趣吧! 1、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注释]

气象:气概,人的言行态度。检:检讨,反省。身心:身指所言所行,心指所思所想。忧勤惕厉:担忧不够勤奋,戒惧无所砥砺。 【译文】 教导晚辈要从幼年时开始,便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隐藏的气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不能没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砺的修养。 2、交游要学友之长,读书必在知而行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们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注释] 交游:和朋友往来交际。好处:优点、长处。 【译文】 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须仔细观察他的优点和长处,用心地学习,才能领受到朋友的益处。对于古圣先贤所留下的话,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做到,才算是真正体味到到书中的言语。 3、勤以补拙,俭以济贫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注释]

【有美堂暴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有美堂暴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苏轼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译文及注释】 1、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梅挚出知杭州,仁宗皇帝亲自赋诗送行,中有“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后,就在吴山顶上建有美堂以见荣宠。欧阳修曾为他作《有美堂记》。 2、顽云:犹浓云。 3、潋滟(音敛艳):水波相连貌。凸:高出。 4、敲铿:啄木鸟啄木声,这里借指打鼓声。羯(音竭)鼓:羯族传入的一种鼓。 5、谪仙:被贬谪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贺知章曾赞美他为谪仙人。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清醒后,即时写了多篇。 6、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琼瑰:玉石。 【赏析】 此诗通首描写暴雨,而前半篇与后半篇用的是两种手法。用

传统的术语来说,是前赋后比。它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雨即将来临。次联,三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杜甫《朝献太清宫赋》有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旨立。”苏轼在此时不能不想到他敬爱的前辈所创造的这联惊人奇句,而随风而至的雨却已从东飞来,自然凑泊。在诗的后半,作者接连用了几个比喻来形容这场暴雨。一写雨势之来,竟如金杯中斟满的酒高出了杯面,二写雨声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赶着打击,充满敲铿之声。也评苏轼当时正在有美堂中宴饮,筵中有鼓乐,所以见景生情,因近取譬。但诗人飞腾的想象并没有到此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爱的前辈李白的故事。这一场暴雨也许是老天爷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来,好写出许多气势如翻江倒海的诗篇,所以特地将雨洒在他的脸上吧。从而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内心活动。 暴雨是谁都经历过的,但只有诗人,才能够将生活中这种常见的、但又是稍纵即逝的景物赋予永恒的意义,从而显示了它的美。但必须注意的还在于苏轼写的是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的暴雨,而不是在什么别的地方看到的;同时,他写的是一位诗人特有的想象和感受,而不是别人的想象和感受。

诗经氓原文及注释翻译赏析等可直接打印

诗经两首一、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两首——氓 原文释义 氓之蚩蚩(氓,(méng):古义指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之:结构助词,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抱布(货币,一说布匹)贸(买)丝。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婚事。即:靠近;我谋:宾语前置)。送子(对男子的敬称)涉淇(渡过淇水。淇:淇水,卫国的河流),至(到)于顿丘(地名)。匪我愆 期(推延日期。愆(qiān):过,误),子无良媒。将(音(qiāng),请,希望) 子无怒,秋以为期(把秋天当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旧的墙。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以(目的连词,来)望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不见复关,泣涕涟 涟(泪流貌)。既见复关,载(相当于连词“则”)笑载言。尔卜尔筮(你用龟甲和 蓍草占卦。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体无咎言(卦象没有 不好的话。体:卦体,卦象;咎言:凶,不吉之言)。以尔车来,以(介词,把)我 贿(财物,嫁妆)迁。 桑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未落,其叶沃若(润泽貌)。于嗟(相当 于“吁嗟”,叹词)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指男子)耽(沉湎于爱情)!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古诗望江南·多少泪翻译赏析

古诗望江南·多少泪翻译赏析 《望江南·多少泪》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煜。其古诗全文如下: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前言】 《望江南词二首》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第二首词正面写悲,思国流泪OrG的情形。两首词表达对故国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注释】 ⑹断脸复横颐:指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断脸,一作“沾袖”。颐,脸颊。 ⑺和泪说:一面流眼泪,一面述说。和,一作“如”。 ⑻凤笙:相传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爱慕他,穆公便将弄玉许配给他。后弄玉学吹箫,其声清脆悦耳,引动了凤,夫妇遂驾凤飞去。后人便以“凤”字形容笙箫。笙,长四寸,十二簧,笙、箫同为细乐乐器,唐韩愈《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 妃媲萧史。” ⑼肠断:即断肠,极度悲痛的具体形容。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翻译】 我有多少的泪,纵横交流在脸上,我的心事不用将边哭边诉说,那笙萧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赏析】 第二首词用的是以反写正的艺术手法,以乐来反衬苦,笔意有曲婉之感。但这首词则不同,是直笔明写、正见正写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艺术手法,因而有愈见沉痛之感。二词可同读,对作者的忧思愁恨则体会更深。 “多少泪”即“多少恨”之续写,“一晌贪欢”后,悲情更苦,离恨更深,作者再也无法自制,只能任凭“多少泪,断脸复横颐”了。眼泪纵横当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难收,也许有号啕之举,但是,泪可流,“心事”却不可说,一是满腔悔恨无法说,二是故国情怀不能说,自伤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现,作者心中愁苦跃然纸上。不但“心事”不可说,连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凤笙也不能吹起,这种痛苦和不自由是非常地残酷。古人悲思不可解,常有“只将心思付瑶琴”之想,而这情此景,作者却连这一点奢望都不敢有。况且,凤笙向来为欢歌之用,于此时吹奏,对李煜来讲,只是徒增感慨、更添思忆而已,所以一句“休向”,使作者的幽居无奈中又多添了几分不堪回首的痛苦。于是乎,“肠断更无疑”但是惟一的结局了。这首词正是李煜入宋后“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真实写照。 全词与“多少恨”同调,取笔不同但取意同。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深沉痛苦,描摹细致,语言直朴,较“多少恨”有更直入人心的感染

古诗望江南·梳洗罢翻译赏析

古诗望江南·梳洗罢翻译赏析 《望江南·梳洗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前言】 《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颙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本作“眽眽”,凝视

貌。《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苹(pín):水中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洲:水边陆地。 【翻译】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赏析】 《望江南·梳洗罢》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头,望人不归。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此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

菜根谭讲解PPT新选

《中庸》里则描述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也谓之和。”喜怒哀乐的情感尚未激发出来的时候,心是平静而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激发出来后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朱熹则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儒家的中庸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态度。即适度原则。中庸的真谛就是和谐、适度与圆融。 “原文:念头浓时,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实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注释: 念头浓:想法多,此处指热情 念头淡:冷漠 浓艳:此处指奢侈 枯寂:寂寞到极点,此处指吝啬 翻译:一个对任何事物都很热情的人,往往能够善待自己,同时也能善待别人,于是处处都充满了生机;一个对任何事物都很冷淡的人,不仅对自己刻薄,对别人也薄情寡义,于是事事都显得毫无生气。所以作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生活和喜好既不可以过于奢侈,也不可以过于节俭。

另: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清廉而有包容一切的雅量,仁义而有敏锐的判断力,洞察一切而不苛求于人呢,正直而不矫枉过正,就像蜜饯虽由蜜糖制成却不太甜,海水虽然含盐但不太咸一样,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中 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处理、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需要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即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那五种人际关系的。而智、仁、勇这三者的培养基础是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 首先,就是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尤其君子慎独,尤其在一个人独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不要在背后随便议论别人,即使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的地方,也要时刻烙守中庸之道。 其次,要求人们在与人交往中要有一颗忠恕宽容的心。这就要求人们要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

【和春深二十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和春深二十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何处春深好,春深富贵家。 马为中路鸟,妓作后庭花。 罗绮驱论队,金银用断车。 眼前何所苦,唯苦日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贫贱家。 荒凉三径草,冷落四邻花。 奴困归佣力,妻愁出赁车。 途穷平路险,举足剧褒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 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 诏借当衢宅,恩容上殿车。 延英开对久,门与日西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方镇家。 通犀排带胯,瑞鹘勘袍花。 飞絮冲球马,垂杨拂妓车。 戎装拜春设,左握宝刀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刺史家。 阴繁棠布叶,歧秀麦分花。 五疋鸣珂马,双轮画轼车。 和风引行乐,叶叶隼旟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学士家。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蜡炬开明火,银台赐物车。相逢不敢揖,彼此帽低斜。何处春深好,春深女学家。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御印提随仗,香笺把下车。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何处春深好,春深御史家。絮萦骢马尾,蝶绕绣衣花。破柱行持斧,埋轮立驻车。入班遥认得,鱼贯一行斜。何处春深好,春深迁客家。一杯寒食酒,万里故园花。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何处春深好,春深经业家。唯求太常第,不管曲江花。折桂名惭郄,收萤志慕车。官场泥铺处,最怕寸阴斜。何处春深好,春深隐士家。野衣裁薜叶,山饭晒松花。

兰索纫幽佩,蒲轮驻软车。林间箕踞坐,白眼向人斜。何处春深好,春深渔父家。松湾随棹月,桃浦落船花。投饵移轻楫,牵轮转小车。萧萧芦叶里,风起钓丝斜。何处春深好,春深潮户家。涛翻三月雪,浪喷四时花。曳练驰千马,惊雷走万车。余波落何处,江转富阳斜。何处春深好,春深痛饮家。十分杯里物,五色眼前花。铺啜眠糟瓮,流涎见麴车。杜甫诗云:路见麴车口流涎。中山一沉醉,千度日西斜。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弄水游童棹,湔裾小妇车。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

古诗望江南·重九遇雨翻译赏析

古诗望江南·重九遇雨翻译赏析 《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重阳日,阴雨四效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直浸到东篱。茱萸胖,菊蕊湿滋滋。落帽孟嘉寻箬笠,休官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前言】《望江南·重九遇雨》作者是宋代的康与之。这首词是一首有名的谐谑词。《词苑丛谈》中曾介绍:“建炎中,康伯可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后专应制为歌词。重九遇雨,奉敕口占《望江南》。”【注释】1、重阳:农历九月九日,这一日有登高和赏菊的风俗,称重阳节2、戏马台:即项羽的掠马台。在江苏徐州市南。南朝宋武帝常在重阳节登临此地。后每逢重阳节都有很多人登临游览3、龙山会:晋代征西大将军温桓曾与幕僚宾客,在重阳节登游龙山,聚会饮乐,后人称其为“龙山会”4、东篱: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一诗,泛指赏菊之处5、茱萸:川谷的植物,其味香浓,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6、落帽孟嘉:《晋书·孟嘉传》载:孟嘉作温桓参军时,陪温桓登游龙山,风吹落孟嘉的帽子,孟嘉不觉。温命7人作文嘲笑,孟嘉闻后,即兴对答,文采斐然,四座叹服8、箬笠:用箬竹叶编结的斗笠9、休官陶令:指弃官归隐的陶渊明。陶渊明为彭泽令时,一日,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辞职【翻译】这首词上片写重阳节,秋雨绵绵,道路泥泞,骑马到戏马台前,溅得满

身泥浆。龙山脚下,水漫数尺之深,浸没了东篱花圃,泡得茱萸发胖,菊花湿漉漉。下片借用孟嘉落帽和陶渊明采菊东篱的典故,诙谐地写出遇雨的狼狈样。遇到如此大雨,潇洒的孟嘉也要四处找斗笠,陶令也要觅件蓑衣披上,那顾得上插茱萸、赏菊花,都会说回家吧。【鉴赏】这首谐谑词很有名气。据说是作者在“重九遇雨,奉敕口占”(见清徐釚《词苑丛谈》卷十一)。词的情调是滑稽调侃,起到的艺术效果是“俗不伤雅,谑不为虐”的艺术效果。词的上片写猖獗的语势,下片写登淋雨的狼狈相,采用夸张词侃手法。上片以口语的形式发端,点明时间是重阳,气候是限雨,极为平淡朴拙,不仅“老妪能解”,抑且“老妪能道”,忽然扣紧重阳登高的,连用两个富有韵致的典故,就收到了“以巧补拙,以灵济朴”的艺术效果。戏马台即项羽曾经的掠马台。在今江苏徐州市南,宋武帝刘裕曾于重阳到此,置酒赋诗,后遂成为重九登高的胜地,见于《水经注·泗水》。龙山会,指东征西大将军桓温于重九日游龙山,宾客云集,互相调弄的韵事,见于《世说新语。识鉴》注。这两个的历史掌故,切合题旨,符合现实,随手拈来,浑化无痕,不愧为用典的妙手。尤其是用典之后,分别续之以“泥拍肚”和“水平脐”,雅俗熔于一炉,意事合于一体,“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组成了雅俗互容的有机整体。“直浸到东篱”,是承接“阴雨”而来,也是为下片的“菊蕊”和“陶令”和伏笔,使之顺利地过渡到下片。东篱,是赏菊之地。典出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赏菊饮酒,是古代重节习俗。在这里,词人夸张调侃,征典用事,紧扣题旨,围绕重阳遇雨来写,故能宕而不野,

菜根谭经典素材稿件

■点击素材:《菜根谭》 本期主持:樊爱清 性定菜根香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毛泽东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耐人寻味。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菜根谭》却只能以其孤高的道德说教流传于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之间,几百年间,时隐时现,险些失传。可是,《菜根谭》在日本却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珍视,事业上成功的人爱读它,失意者亦爱读它;企业界、商界的人爱读它,政界、学术界的人士也爱读它。 ■人物聚焦 ·大众视角 智慧经典传统入世出世 个性视角 ◎为人素材1 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大意】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素材点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尘世浮沉,沧海横流演绎无论英雄豪杰凡夫俗子,因迫于生计或为超越梦想,都应有一份“物质有时而穷,精神愈用愈出”的生生不息的进取意识,人生的许多驿站口需要“紧走几步”;然而急速驱赶着生命,快得连自己的灵魂都赶不上了,快生活,让我们的生命流于浮华,透支自己的体力,我们忽略健康,淡化了身边最美的风景。让灵魂跟上前行的脚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仅是悠闲趣味,也是品味生活之真谛。“紧”是立即行动,是勇敢前进,是不懈奋斗,“闲”是心灵宁静,是自身反思,是积蓄力量。二者统一才是张弛有道。 【适用话题】 有张有弛自强不息居安思危慢节奏品味生活 ◎处世素材2 立身要高,处世须让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灌足,如何超远;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鹅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大意】立身处世若不能站得高看得远一些,保持超然的态度,就好像在泥土里打扫衣服,在泥水里洗灌双脚,又如何能出人头地呢?处理人世事物若不抱多留一些余地的态度,就好比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顶撞篱笆,哪会使身心感到愉快呢? 【素材点拨】 从“山中”走出来,才见得“庐山”真面目,只有登在高处,才有赏的千里之外的壮丽,庄周的精神化为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知变化看大局,汪洋恣肆气象万千。有创作深度的文艺巨人,有大作为的政治家企业家,谁人身不高眼不远?为人心与眼当在高出,而做事如刻削之道,为鼻宜大,因为小不可大。做事留有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多一份包容,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这样才会处变不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适用话题】 站得高看得远超然处世留有余地留白之妙 ◎修持素材3 穷当益工,勿失风雅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张先《菩萨蛮》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张先《菩萨蛮》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张先的词《菩萨蛮>》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菩萨蛮① 张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②,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③,玉柱斜飞雁④。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注释] 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 ②秋水:暗喻眼波。 ③玉柱斜飞雁:筝柱竹制,上窄下宽中空,似飞雁状,十三筝柱排列,恰似一组斜飞的雁阵。 一弄;一曲。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十三弦:唐宋时教坊用筝均为十三弦,唯清乐用十二弦。 秋水:形容美目明澈如秋水,白居易《咏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春山眉黛:《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争如望远山”,后因以山喻美人双眉,古人以黛色(青黑色颜料)画眉,故称眉黛。 译文 歌女用哀筝抚弄一曲《湘江曲》,能声声萦耳,尽写湘江上的绿意。

纤纤细指、十三筝弦,慢慢地将曲里的幽恨诉说。古筝的音像艺女的秋波一样漫过坐席,离愁别绪在她的手中蕴生;弹到惆怅满怀时,只见她眉头皱的很低很低。 【译文二】 筝弦一拨弹起哀怨的《湘江曲》,一声声写尽湘波绿涛。纤细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飞动,细细地传出内心的恨愁。 筵席上她秋水般的眼睛慢抒柔情,筝上玉柱排列宛如斜飞的大雁。弹到伤心断肠的时候,她那青黛色的双眉紧蹙到一起。 【评点】 此篇咏歌女弹筝,描写了其在酒筵上陪酒弹筝时的婉转情态。既写筝曲的哀怨感人,也通过描写歌女弹筝的动作、神态表现歌女的美丽多情和内心的哀伤,刻画了一个内在和外貌皆美好的歌女形象。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歌女弹筝技艺的欣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其深深的同情。 词的上片描写了歌女的筝声。“哀筝一弄《湘江曲》”,筝弦一拨弹起哀怨的《湘江曲》,表面上是说筝声哀怨,实则反映了歌女幽怨的内心世界;“声声写尽湘波绿”承接上句,意思是歌女所弹奏的《湘江曲》,琴声洋洋盈耳,让人觉得好像听到湘江的水声,从侧面烘托出歌女高超的技艺。“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二句,写的是歌女弹筝的动作,只见她纤细的手指在十三根弦上飞动,淋漓尽致地弹出娥皇、女英的

古诗望江南·过分水岭翻译赏析

古诗望江南·过分水岭翻译赏析 《望江南·过分水岭》作者为宋朝诗人李纲。其古诗全文如下:征骑远,千里别沙阳。泛碧斋傍凝翠阁,栖云寺里印心堂。回首意茫茫。分水岭,烟雨正凄凉。南望瓯闽连海峤,北归吴越过江乡。极目暮云长。【赏析】《古今词话》引陈子宏曰:“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翻开一编《梁溪词》,触目尽多议论。如《望江南,“新酒熟,……”》云:“顾我老方齐物论,与君同作醉乡游。”《念奴娇·汉武巡朔方》云:“中华强盛,坐令夷狄衰弱。”《念奴娇·宪宗平淮西》云:“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伯纪以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将他的识见,组织入歌词中,实已开议论入词之先河。但是这里选的《望江南·过分水岭》,在《梁溪词》中却风标独树,全然一派委婉、流丽,顿挫、沉郁,的确是抒情佳构。《望江南·过分水岭》共二首。公元1119年(宣和元年),京师大水,李纲上疏言事忤上意,被贬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奉诏还。《望江南·过分水岭》词第一首的开头说:“征骑远,千里别沙阳。”说明此词即是此次北还途中所作。分水岭在福建崇安县界,山岭峻阻,水流南北两分。其南有分水关,为入闽第一大关。写作此词时,李纲当已通过了分水关而登上了险峻的分水岭。看到了“云岭水,南北自分流”的实际景象,不然是写不出下面“触目澜翻飞雪浪,赴溪盘屈转琼钩”的妙句的。“琼钩”本指未圆的月亮。庾信《灯赋》云:“琼钩半上,若木全低。”即其例。李纲此处却又用如银的新月,

来形容盘曲流转的溪水,诚是别开生面。无名氏《雨后山溪》诗云:“片片碎琉璃,映日耀眼明。”写的是这种景象,但是用“碎琉璃”来形容映日发光的山溪水,却不如李纲之“琼钩”一典用得生动、新奇。然而水流的潺潺汩汩,却勾起了词人心底的隐忧。李纲于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诏还,此时北方的金人势炽,灭辽而并其地,随时都在谋划南侵。南宋在以蔡京为首的“六贼”把持下,科敛繁剧,连岁凶荒,到处都在燃烧着农民起义的烽火。所以词人耳中鸣响着的流水声,也在呜咽饮泣。过片处“归去客,征骑远闽州”,看似平平,却承上启下,蕴涵着无限情思。闽州,本是词人的故乡,此时“征骑远闽州”,明明是离乡背井却言归去客,盖“归去”乃指汴京而言,此番归去,正不知有多少风波险恶在等待着他。“征骑”二字既是叙实,却又象征着此后仕途上的艰辛跋涉,而偏偏此际又当“日行北陆”的寒冬。“北陆”即廿八宿中的虚宿,日行于北陆,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左传·昭四年》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疏》谓,于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所以,此情此境中的太阳光也令词人觉得只是一片“冷光”了。结句“还揽旧貂裘”的“揽”字,一作“览”。《梁溪词》作“揽”。揽者,撮持也。它前面的“还”字就是个表情态的副词。在这样凄怆的况味中,在这样凄冷的环境里,下意识地提了提身上的皮衣,还是那久经穿着,破旧了的。虽则辛酸,却未免寒伧。如作“览”字,它前面的“还”字就是个用作状语的动词。“还览”者,犹回顾也。此去汴京,前途未卜(所以说“路入江南春信未”),国家正多事之秋,回顾自己身上的破旧皮衣,提醒他此

菜根谭全文及译文

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大意】 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大意】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3.心事宜明,才华须韫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大意】 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 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 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大意】 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5.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大意】 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6.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大意】 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 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 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 7.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大意】 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精茶 淡饭;标奇立异,超凡绝俗的人,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其实真正的伟人 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 8.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大意】 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 9.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江上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江上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李白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译文及注释】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箫管之乐在船的两头吹奏着。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黄鹤楼上的仙人还有待于乘黄鹤而仙去,而我这个海客却毫无机心地与白鸥狎游。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并悬,而楚王建台榭的山丘之上如今已空无一物了。我兴酣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1、江上吟,李白自创之歌行体。江,指汉江。此诗宋本、王本题下俱注云:一作“江上游”。 2、木兰,即辛夷,香木名。枻,同“楫”,舟旁划水的工具,即船桨。《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沙棠,木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汉成帝与赵飞燕游太液池,以沙棠木为舟。其木出昆仑山,人食其实,入水不溺。”木兰枻、沙棠舟,

形容船和桨的名贵。 3、玉箫金管,用金玉装饰的箫笛。此处指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 4、樽,盛酒的器具。置,盛放。斛,古时十斗为一斛。千斛,形容船中置酒极多。 5、妓,歌舞的女子。 6、乘黄鹤,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黄鹤山上,下临江汉。旧传仙人子安曾驾黄鹤过此,因而得名。一说是费文祎乘黄鹤登仙,曾在此休息,故名。 7、海客,海边的人。《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8、屈平,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大诗人,著有《离骚》《天问》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评价《离骚》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9、榭,台上建有房屋叫榭。台榭,泛指楼台亭阁。楚灵王有章华台,楚庄王有钓台,均以豪奢著名。 10、兴酣,诗兴浓烈。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山岳。 11、凌,凌驾,高出。沧洲,江海。 12、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

【琵琶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琵琶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解析及翻译赏析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解析及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注释】: 1.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2.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4.皆:副词,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O;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7.洲:水边陆地。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

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朗读节奏划分】: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写作背景】: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翻译】: 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翻译二】:

菜根谭全文附译文[1]

菜根谭全文附译文 似和风细雨涤荡心灵,一部《菜根谭》汇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以精练明隽、雅俗共采的文字道出了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加上工笔大师王丹先生的绘画珠联璧合,白纸黑画凝聚万里山川之气,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须有心人在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静静的品位,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高。细味此书,一则重温人间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来清醒一下被金钱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寻找的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

《菜根谭》的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有一股韧劲,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被以柔克刚地化解;中国人人生态度中有一种达观,总是相信人性善的光辉会将自家的恶迹掩埋;中国人的应世妙方中有一种率真,饮食男女,人生欲存,醇酒妇人,浅酌低唱,也不失为人生本来面目。《菜根谭》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在今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不安乃至一天天的失眠和纵欲时,《菜根谭》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 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大意】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人教版小学语文级古诗词注释翻译赏析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 )疑:好像。(3)举头:抬头。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 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鉴赏】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 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释】1.春晓:春天的早晨。2.闻:听。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鉴赏】《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诗歌从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构思非常独到。诗歌语言自然朴素,通俗易懂,却又耐人寻味。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⑴村居:住在农村。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 堤岸。⑶醉:迷醉,陶醉。⑷散学:放学。⑸纸鸢:鸢:老鹰。纸鸢:风筝。

【译文】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⑷欲:想要。⑸捕:捉。 ⑹鸣:叫。㈦“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鉴赏】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象。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②惜:爱惜。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④小荷:指刚刚 长出水面的嫩荷叶。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鉴赏】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 系,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