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MR质差占比提升指导书-v1

MR质差占比提升指导书-v1

MR质差占比提升指导书-v1
MR质差占比提升指导书-v1

MR质差占比优化指导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 概述及原理 (4)

1.1 什么是MR? (4)

1.2 MR质差占比定义 (4)

1.3 MR质差占比数据采集 (4)

1.4 MR质差占比数据获取 (5)

2 MR质差占比分析 (6)

2.1 MR质差产生原因 (6)

2.2 MR质差优化流程 (7)

3 MR质差占比优化手段 (7)

3.1 告警优化 (7)

3.2 基础道路优化 (8)

3.2.1覆盖优化 (8)

3.2.2道路切换优化 (9)

3.3 基础参数优化 (11)

3.3.1功率参数优化 (11)

3.3.2邻区优化 (12)

3.3.3频点扰码优化 (13)

3.3.4 32G互操作参数优化 (13)

3.4 功控参数优化 (14)

3.4.1 RNC级功控参数优化 (14)

3.4.2小区级功控参数优化 (15)

4 华为MR质差占比优化算法应用 (16)

4.1.1 IDCA (16)

4.1.2 MCJDE (17)

4.1.3上行同步增强 (17)

4.1.4 R4载波IRC上行覆盖增强自适应算法 (18)

5 基于IMEI分析 (18)

6 案例 (18)

6.1 外部干扰造成质差占比升高 (18)

6.2 开启小区OLPC场景优化 (21)

6.3 频点干扰导致质差 (22)

7 总结 (23)

8 附件 (24)

TD-SCDMA MR质差占比优化指导书

关键词:TD-SCDMA,网络优化,MR质差优化

摘要:本文对TD-SCDMA网络优化中MR质差占比优化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提出优化思路,包括质差占比定义、数据提取、质差小区分析与具体的优化思路。

缩略语清单:

表1缩略语清单

1 概述及原理

1.1 什么是MR?

MR由从UE/NodeB/RNC的上报的周期测量报告或者是触发切换的事件报告中提取的信息组成,这些测量报告携带了上下行无线链路的相关信息,包括RSCP、ISCP、BLER和发射功率等,这些信息可以为网络问题定位、网络覆盖分析和邻区优化等网络性能评估和优化提供无线依据。

1.2 MR质差占比定义

质差小区占比定义:

质差小区占比=上行质差或者下行质差小区数(六忙时室分)/室分小区总数

上行质差小区数:AMR 12.2k上行高误块率采样点占比≥5%的小区数量;

AMR 12.2k上行高误块率采样点占比 = AMR 12.2k上行误块率≥5%的采样点总和/AMR 12.2k 上行误块率采样点总和;

下行质差小区数:AMR 12.2k下行高误块率采样点占比≥5%的小区数量;

质差占比定义:

AMR 12.2k上行高误块率采样点占比 = AMR 12.2k上行误块率≥5%的采样点总和/AMR 12.2k 上行误块率采样点总和*100%;

目前山东省重点优化方向为MR质差占比;

1.3 MR质差占比数据采集

OMC中选择“无线测量任务管理”

进入OMC,在“配置”下“无线测量任务管理”界面上,在左侧网元树中双击已创建的网元,在右侧窗口中可创建该网元的TD MR北向任务;

统计周期设置

在OMC上创建无线测量任务时,可以设置统计周期,可以选择15分钟、30分钟、60

分钟。这个周期代表了SAU生成MR结果数据的周期,“15分钟”即每15分钟统计生成一次MR结果。目前基本上使用60分钟统计生成一次MR结果;

创建任务

点击创建进入如下页面,创建“任务名称”,设置数据开始采集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MR数据采集可以选择性设置数据采集时间段,目前山东省MR数据采集设置时间段为“10:00~11:00”;

选择测量项名称,目前MR主要采集项包括:PCCPCH的接收信号码功率、UE发射功率、UpPTS干扰信号功率、上行信噪比、上行接收信号码功率、上行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上行误块率、下行信噪比、下行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下行误块率、信噪比目标值;

MR质差占比主要是指AMR 12.2k上行误块率数据采集;

1.4 MR质差占比数据获取

MR采用分析后数据的,是通过“山东移动网络自动优化平台”获取,如下图:

进入软件后,选择“TD智能优化”——>“TDMR弱覆盖率和语音质量查询”——>“地市

选择”——>“选择网元粒度、时间选择”——>“数据导出”,进行保存即可获取所需的MR解析后数据;具体如下:

2 MR质差占比分析

2.1 MR质差产生原因

语音质差反应的是语音的通话质量,对用户的感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而引起质差的原因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

弱覆盖导致BLER提升,导致话音质量下降;

功率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UE频繁功率调整,影响空口质量;

导频污染发生时会有很大的干扰情况出现,这样会导致BLER提升,导致话音质量下降; 天线参数配置不合理将导致天线增益差异,进而导致无线链路质量差引起BLER高; 设备故障会导致传输过程中严重丢包或者误包,引起BLER高;

邻区配置不合理也会导致频繁切换,进而在切换过程中出现干扰,而使得BLER高; 扰码配置不合理,会导致在切换过程中UE解析困难导致切换缓慢进而引起BLER抬升。 外部干扰,例如干扰机引起小区TS1/TS2时隙底噪升高,造成BLER偏高;

2.2 MR质差优化流程

3 MR质差占比优化手段

3.1 告警优化

基站故障告警说明该站点一些板件不能正常工作,处在问题基站的范围内,容易出现打不了电话、通话断断续续、掉话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感知。如遇到链路拥塞告警、基站闪断等告警,容易出现BLER升高现象,因此需及时处理故障站点,改善网络质量,提高用户感知。

目前常见出现的告警如下:

3.2 基础道路优化

3.2.1 覆盖优化

覆盖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BLER的,在优化BLER的所有措施中,覆盖优化为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操作,建议对全网进行覆盖优化调整,提升覆盖质量。TD-SCDMA系统的覆盖主要是通过P-CCPCH RSCP以及P-CCPCH C/I来进行衡量的。

常见的覆盖问题包括:弱覆盖、不连续覆盖区域、越区覆盖、覆盖空洞、孤岛效应、导频污染、频点干扰、天馈接反、背向覆盖等;

良好的道路覆盖,可以提升语音业务通话质量,降低BLER;

覆盖问题优化流程图:

3.2.2 道路切换优化

【常见失败原因】

(1)终端上报测量报告,但是由于上行信道质量不好或失步,导致RNC收不到测量报告,使得服务小区一直发测量报告,且服务小区信号已经很差了,却不能发起切换;

(2)RNC接收到测量报告,但由于下行失步,导致随后下发的测量控制UE不能收到,同样UE不停发测量报告,却不能发起切换;

(3)UE由于和原小区失步,收不到原小区DCH数据,即收不到物理信道重配置信令,导致无法切换;

(4)UE收到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却无法在新小区建立上行同步,导致帧定时跟踪出现问题,这样UE无法在目标小区正确收发,正常情况下此时会回到原小区发物理信道重配置失败,若此时原小区失步的话,则无法回滚,导致物理信道重配置超时;

(5)UE收到物理信道重配置消息,由于原小区或周围邻小区对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有干扰,导致UE无法正确解析目标小区的下行信号,导致不能与目标小区建立同步,而引发物理信道重配置超时;

(6)UE已向目标Node B发送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信令,但是由于目标小区Node B底噪过高,或此时多部UE位于小区边缘,且上行发射功率都被抬升的比较高,导致产生较大的上行时隙干扰,使得目标小区Node B无法正确解析重配置完成的信令,而引发物理信道重配置超时。

(7)系统侧切换参数配置不合理,造成UE在系统下只测量不切换,或是无法切换等原因,从而造成掉话。

【解决措施】

排查硬件故障,消除硬件告警

调整天线参数:对于具有明显偏高的站点,需注意其扇区天线下倾角的设置不要太小,且最好选用具有垂直上波瓣抑制特性的扇区天线,以规避越区现象的出现。

调整优化参数:小区个性偏移、PCCPCH RSCP切换迟滞量、切换时延、PCCPCH_RSCP; 下行干扰解决措施:若切换带处源小区遭受到严重的下行干扰,可以使用扫频进行排查;源小区信号陡降或者目标小区陡升导致的下行干扰问题,可以适当调整天线参数进行优化解决。若切换小区存在个别频点干扰,可调整频点降低干扰;

切换路测数据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

3.3 基础参数优化

3.3.1 功率参数优化

PCCPCH功率优化:该值定义了小区内PCCPCH的发射功率。该参数的设置需要结合实际的系统环境,例如小区覆盖范围(半径)、地理环境等;

FPACH功率优化:该参数用于指示Node B FPACH信道的发射功率;

MAXDLINITPWR功率优化: 下行初始发射功率最大值是无线链路最大下行发射功率,下行开环功率不能大于该值;

MINDLINITPWR功率优化:下行初始发射功率最小值是无线链路最大下行发射功率,下行开环功率不能低于该值;

CARRIERMAXPWR功率优化:单频段载波功率之和不能大于小区总功率,具体每个载频的最大发射功率与载频个数相关;

MINDLTXPWR功率优化:最小下行发射功率与相应的最大下行发射功率及功控的动态范围相关,取值是相对于[Primary CCPCCH Power];

MAXDLTXPWR功率优化:该参数用来配置RL的下行发射功率的最大值。该值如果设置的越大,NodeB在做内环功控时,功率可以提升的空间也越大,对抗干扰的能力也越强;

上述功率参数的合理化设置,可以降低小区BLER、提升接通率、降低掉话率;上述参

3.3.2 邻区优化

合理的邻区配置是业务连续的一个重要保证,邻区优化分为系统内邻区优化和系统间邻区优化。

3.3.2.1 传统系统内邻区优化

一方面要考虑位置上的相邻关系,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虽然位置上不相邻但在无线意义上具有相邻关系。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小区一般直接作为邻区。

邻区一般要求互为邻区,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例如在处理孤岛覆盖时为了减少掉话,只配置单向邻区。高层室内外邻区配置(窗口室外信号较强),只配置室内到室外宏小区的单向邻区。

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市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0.5-1.5公里),邻区应该多做。目前对于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最大可以配置32个,所以在配置邻区时,需注意邻区的个数,把确实存在相邻关系的配进来,不相干的一定要去掉。以免占用了邻区名额。实际网络中,既要求配置必要的邻区,又要避免过多的邻区。

对于市郊和郊区的基站,虽然间距比较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避免掉话。

因为TD-SCDMA的邻区不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且检测周期比较短,所以只需要考虑不遗漏邻区,而不需要严格按照信号强度来排序相邻小区。

3.3.2.2系统内邻区规划操作原则

小区主覆盖方向正负75度范围内必须添加两层邻区;

密集城区或者站间距较小(一般小于400m)的添加两层邻区;与本小区主覆盖相反的方向上(主覆盖150度视野范围之外)要配置一层的非本站邻区;

对于市郊和郊县的基站,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避免掉话即可。 邻区规划分两个部分来完成:

在添加邻区时注意同频同扰码组,与周围邻小区无同频同扰现象;

在添加邻区时需修改本小区扰码或频点时,注意外部邻区信息需相应的更新。

3.3.2.3 根据CellUpdate特性进行邻区优化

根据PCHR分析,当前网络中,大部份的CellUpdate携带的原因值都是RL Fail。在UE发生下行失步后,将重新进行小区搜索,并在搜索到的最优小区下发起CellUpdate。那么,如果CellUpdate前所在小区和CellUpdate的发起小区不同,且CellUpdate消息中携

带的PCCPCH RSCP强度足够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一对小区间存在漏配邻区,或者切换参数配置不合适、也有可能是小区存在越区。

处理建议:完善邻区关系或者调整邻区CIO,如越区尽量RF优化。

3.3.2.4 系统间邻区优化

优先考虑GSM900小区与TD小区进行邻区定义,对于GSM900话务拥塞区域再考虑GSM1800小区;

对于23G共室内站点,室内站之间互配邻区,与室外站之间配置第一层异系统邻区; 对于纯TD室内站点,该站点与室外GSM站点配置第一层异系统邻区;

由于2G小区邻区定义配置过多会增加互操作期间测量时间,从而导致切换失败,所以对GSM邻区的个数,要控制在3-6个(网络边缘基站可适当增加)。

3.3.2.5 邻区优化工具应用

基于PCHR分析,CELL_Update前后邻区,分析小区更新前后邻区关系,是否存在邻区漏判现象,进而完善邻区关系;

基于AFCC工具应用,分析小区邻区关系是否存在邻区冗余、邻区漏判、单向邻区,核查邻区合理性,完善邻区关系;

3.3.3 频点扰码优化

基于覆盖频点、扰码优化:结合道路测试数据、mapinfo地图上小区分布分析,减少同频干扰,降低扰码间相关性;

基于AFCC工具频点、扰码优化:结合AFCC工具分析,对频点扰码干扰性高的小区进行频点、扰码优化,针对1公里内同频同扰码组小区进行调整,减少小区间干扰;

基于业务频点时隙底噪优化:结合现网数据统计,分析小区载波是否存在个别载波高干扰现象,建议进行频点调整,或者引入F频点,降低A频段干扰;

频点混用核查:R4与H载波混用,由于H载波不进行功控,会导致数据业务对语音业务的干扰,因此不建议进行频点混用。

3.3.4 32G互操作参数优化

小区重选参数优化,核查QRXLEVMIN、QHYST1S、TRESELECTIONS、IDLESSEARCHRAT设置合理性,减少弱覆盖时接入造成BLER高问题;

小区基于覆盖异系统切换参数参数优化,核查USEDFREQCSTHDRSCP、TARGETRATCSTHD、HYSTFOR3A、TIMETOTRIG3A设置是否合理,避免切换不及时,造成AMR通话BLER高现象;

基于MR数据分析小区是否存在弱覆盖,结合RF优化、邻区、切换、重选进行优化;

3.4 功控参数优化

3.4.1 RNC级功控参数优化

功控流程如下图所示:

外环功控原理

为内环设定一个合适的SIR目标值,从而保证业务的BLER符合预期的目标值。其中BLER 的目标值是根据业务的QOS需求来设置的,对于语音业务通常设为1%。

BLER测量值>BLER目标值,要求NODEB提高上行SIR目标值

BLER测量值

BLER测量值=BLER目标值,保持当前SIR目标值不变

内环功控原理

根据SIR与SIR_Target比较结果,调整UE的Tx Power,实现对SIR的调整,使SIR逼近SIR_Target。如果SIR低于SIR_Target,则抬升发射功率,藉此来提高SIR;如果SIR高于SIR_Target,则降低发射功率,藉此来降低SIR。

内环基于SIR的TPC过程如下:NodeB估算接收上行DPCH的SIRapc。然后NodeB根据以下原则产生TPC命令:

如果SIRapc>SIRtarget,那么传送的TPC命令为“DOWN”。

如果SIRapc<=SIRtarget,那么传送的TPC命令为“UP”。

如果采用比较保守的外环功控参数,在无线环境较差时,无法快速提升终端的发射功率,就无法对抗信号的快速衰落,导致误块率(BLER)上升,从而掉话,所以可以通过外环功控参数的优化来控制内环功控,改善BLER,从而改善掉话,常用的参数优化值如下:

参数命令:

ADD TTYPRABOLPC:RABINDEX=0, SUBFLOWINDEX=x, DELAYCLASS=1, ULBLER=-33, INITSIRTARGET=202, MAXSIRTARGET=252, MINSIRTARGET=182, SIRADJUSTPERIOD=20, MAXSIRSTEPUP=1600, MAXSIRSTEPDN=100, SIRSTEPUPSIZEFORBLER=1000, SIRSTEPDOWNSIZEFORBLER=10;

3.4.2 小区级功控参数优化

目前RNC支持针对独立小区设置功控参数,针对不同场景小区,可以设置不同的小区级功控参数。

参数命令:

RNC级:ADD TOLPCPARAS:OLPCSTRAIDX=xx,OLPCSTRANAME="AMR BLER提升策略",ULBLER=-33,INITSIRTARGET=202,MAXSIRTARGET=252,MINSIRTARGET=182,SIRADJUSTPERIOD=4 0,MAXSIRSTEPUP=1500,MAXSIRSTEPDN=100,SIRSTEPUPSIZEFORBLER=1000,SIRSTEPDOWNSIZEF ORBLER=10;

ADD

TOLPCSCENE:CELLSCENE=SPECIAL_SCENE1,AMROLPCSTRAIDX=xx,VPOLPCSTRAIDX=xx,PSBE16KOL PCSTRAIDX=xx,PSBE32KOLPCSTRAIDX=xx,PSBE64KOLPCSTRAIDX=xx,PSBE128KOLPCSTRAIDX=xx,P SBE128KEXOLPCSTRAIDX=xx,PSLOWSPEEDSTREAMOLPCSTRAIDX=xx,PSHISPEEDSTREAMOLPCSTR AIDX=xx;

小区级:MOD TCELL:CELLID=xxx,OLPCCELLSCENE=SPECIAL_SCENE1;

xx表示不同场景定义不同策略,质差占比提升是AMR bler占比提升,因此其他业务场景策略未体现,无特殊情况建议与RNC级参数配置相同;

4 华为MR质差占比优化算法应用

4.1.1 IDCA

基本原理:

iDCA的基本原理综合本小区和强邻区的负荷/干扰情况,评估本小区不同时隙的综合干扰情况;通过多小区信息的配合,每个小区都形成自己的最优资源;在用户有资源变动时,优先在干扰较小的频点和时隙上分配信道资源,躲避邻小区的干扰,或者减少受邻区干扰的机率。

当通过干扰无法区分出资源优先级时,使用剩余RU方式分配资源。

当剩余RU无法区分资源时,如空载,采用OM配置方式,发挥频率优化的优势。

如图所示,现网的负荷通常是不均衡的,这里的负荷是广义负荷,可以指码、功率、干扰。以下行为例,通过综合评估,F2的TS3综合负荷最低,即判定F2和TS3最适合用户接入。

算法开启脚本:

4.1.2 MCJDE

多小区联合检测(MCJD: Multiple Cell Joint Detection)是针对TD系统内干扰而设计的同频干扰消除算法。当TD用户数超过一定负荷后,为了平衡强干扰带来的性能下降,小区间可能会发生功率的相互攀升,造成网络性能的损失和终端发射功率的浪费。所以小区边界用户虽少,但是影响巨大,改善小区边界用户的性能对提高切换成功率有决定性作用,考虑到TD系统的特点,可以对多小区的同频用户进行干扰消除。

该功能优点:

a.上行链路是CDMA系统的瓶颈,而联合检测能大幅度提高上行链路的性能。

b.具有优良的抗多址及多径干扰性能,可以消除通信系统中的大部分干扰, 从而降低了

整个系统的误码率, 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通信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c.具有克服远近效应的能力,增加信号动态检测范围,对功率控制的要求降低。

d.提高链路性能,降低用户设备(UE)的发射功率,提高待机及通话时间。

e.增加通信距离,增大基站覆盖范围,降低了基站综合成本。

算法开启脚本:

RNC侧:通过LMT-R配置

MOD TCELLNBMALGOSWITCH: CELLID=xx, NBMMCJDSWITCH=ON;

NodeB侧:通过LMT-B配置,对应开启MCJD的小区和载波设置

MOD CARRIERRES: LOCALCELLEID=xx, CARRIERRESID=xx, MCJCHESW=MCJDE;

4.1.3 上行同步增强

外场中70%的同频干扰都是短时间的干扰,但是由于用户同步位置被移出窗,即使同频干扰消失,用户也无法恢复正常,从而导致掉话。设备对同步算法进行了增强处理,当确认有同频干扰存在,会进入同步暂停态,控制同步调整位置,避免同步出窗,当同频干扰消失,返回正常态时,恢复同步调整。

脚本:MOD LOCELL:LOCALCELLEID=x,SCENHANCESWITCH=ON;

4.1.4 R4载波IRC上行覆盖增强自适应算法

上行同频干扰是导致系统性能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通过多小区联合检测MCJD算法能够对强邻区的干扰进行消除,提升上行接收性能。但是如下几种情况的干扰无法通过MCJD进行处理:

●如果本小区用户数或干扰用户数较多,信号的总VRU(Virtual Resource Unit)个数超过

VRU最大限制,导致MCJD由于规格限制无法处理所有干扰,即存在残余干扰,系统接收性能下降。

●如果干扰邻小区配置不当,一些干扰未进入联合检测,会导致系统接收性能下降。

●如果存在异系统干扰、其他的一些突发干扰等非系统内干扰,也会导致系统接收性能下

降。

●白化滤波器能够抑制上述MCJD无法处理的干扰,提升上行性能。

目前现网默认开启;

5 基于IMEI分析

由于部分终端对周期性MR的支持度存在问题,因此新增了基于IMEI的MR黑名单设置,能够控制后台对添加的IMEI,不进行下发周期性测量控制,进而避免该部分终端周期性MR 数据上报,降低MR误块率;

脚本:ADD TMRFORBIDDENTERMINAL:TAC="xxxxxxxx", SVNFLAG=INDEFINITE;

6 案例

6.1 外部干扰造成质差占比升高

问题描述:通过网络优化平台提取9月20日MR测量数据发现质差占比明显抬升,主要集中在潍坊职业学院附近站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问题分析:针对高质差站点进行分析,发现比较集中,都分布在潍坊职业学院附近,对质差影响最大的就是干扰,对此我们提取现网干扰情况,发现潍坊学院周围站点,A频段F频段小区存在严重的外部干扰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

干扰小区分布图:

干扰小区都打向潍坊职业学院方向,初步怀疑是潍坊职业学院存在干扰源导致。

解决措施:对潍坊职业学院进行扫频,扫频仪设置的频段为(1950MHZ-2050MHZ),对干扰小区覆盖方向区域内进行扫频测试;从潍坊职业学院校门开始,开打扫频仪,向校园内步行扫频,在天线对准教学楼附近时扫频仪上的ISCP值陡然上升,走近干扰强的教学楼干扰更加强,教师门口粘贴着考试字样,经询问校区内在参加司法考试和会计资格证考试,需要5天昨天,干扰器暂时无法关闭。具体的扫频结果图:

高干扰优化指导书

优化作业指导书 干扰专项 1.优化计划 干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通话质量、掉话、切换、拥塞指标均有较严重影响。如何降低和消除干扰是网络规划、优化的重要任务。 网络中的高干扰小区特别是常态高干扰小区是处理干扰问题的重点,常态高干扰小区由于其干扰的严重性,对网络kpi指标影响较大,网络质量提升首先得消除这类小区的干扰问题。 高干扰定义:6忙时(8:00-10:00,18:00-20:00)时段内干扰带4-5级占比>=30%; 常态高干扰小区定义:小区一周6忙时出现高干扰次数>=9次 2.工作指导 网络中的干扰按类型可分为硬件干扰、频率干扰和网外干扰,其中硬件干扰主要表现为天馈系统产生的互调干扰。各类干扰排查与处理方法如下: 频率干扰 由于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GSM频率资源有限,过度密集的频率复用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网内频率干扰的问题。频率干扰排查步骤如下: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排除了TRX板件故障等问题; 2)提取6忙时载频级4-5级干扰带统计,判断高干扰是否出现在个别载频上; 3)使用频规软件核对同邻频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近距离同邻频对打现象; 4)对于同邻频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可通过小区内频点倒换,查看高干扰转移情况进一步判断频点问题; 5)确定受干扰频点,进行重新规划入网,跟踪查看干扰指标是否消失。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为天线老化、跳线接头氧化、或连接故障等原因造成,互调干扰需要对硬件、天馈维护处理。分析和排查步骤如下: 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若存在硬件故障相关告警,应立即安排维护上站处理; 2)采集该小区载频级干扰带信息,发现忙时多载波均出现高干扰,排除频率干扰; 3)提取小区话务与4-5级干扰带指标,进行关联对比,判断小区干扰是否与话务量走势存在正向关系; 4)华为设备可通过测试空闲时隙模拟大话务来进一步定位分析,若测试空闲时隙时干扰上升明显,则可定位为互调干扰 5)安排维护人员上站排查,借助互调仪定位,重接跳线、馈头或者更换天线等,处理完毕进行后台指标验证 网外干扰 网外干扰是数量最多,影响最严重的干扰类型,目前主要以C网干扰和直放站干扰为主,特别是非法和自有直放站广泛存在,网外干扰排查存在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网外干扰的分析和定位排查步骤如下: 1)首先查询该小区所在基站告警情况,排除板件故障等问题; 2)采集该小区载频级干扰带信息,发现忙时所有载波均出现高干扰,排除频率干扰;A(干扰定位) 3)提取小区话务与4-5级干扰带指标,进行关联对比,若高干扰出现在全时段或与话务量走势无关联,则可判断小区存在网外干扰; 4)对于华为设备,可通过测试空闲时隙和后台频点扫描作进一步分析判断; 5)制作网外干扰小区分布图层,通过发现集中问题区域,对外场扫频人员进现场扫频提供方向性指导; 6)通过扫频发现干扰源后,对于非法直放站应当予以关闭或向无委申诉,移动自有直放站造成干扰的,应进行调试并根据覆盖情况安装衰减器或关闭,直放站关闭后应对相应区域进行覆盖测试并跟踪后台干扰指标;C网干扰则

TD-LTE重叠覆盖专题优化指导书

TD-LTE重叠覆盖优化指导书 (仅供内部使用) 拟制: 广西移动LTE专项项目组日期: 更新: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1重叠覆盖概述 (3) 2重叠覆盖的评估方法 (3) 3重叠覆盖的来源 (4) 3.1网络结构方面 (4) 3.2天馈设置方面 (4) 3.3无线环境方面 (4) 4重叠覆盖的影响 (4) 5重叠覆盖的优化 (5) 5.1分析的流程 (5) 5.2优化的手段 (6) 5.2.1调整天线下倾角 (6) 5.2.2调整天线方位角 (8) 5.2.3调整天线挂高 (8) 5.2.4站点整改或搬迁 (9) 5.2.5站点更换频段(F改D) (9) 5.2.6调整小区参考功率 (9) 5.3优化的步骤 (9) 5.4优化的案例 (10) 5.4.1站点过覆盖导致重叠覆盖 (10) 5.4.2弱信号导致重叠覆盖 (12) 5.4.3主服不明显导致重叠覆盖 (15) 6优化总结 (18) 7后续推广优化建议 (18)

在TD-LTE 同频网络中,可将弱于服务小区信号强度6dB 以内且RSRP 大于-105dBm 的重叠小区数超过3个(含服务小区)的区域,定义为重叠覆盖区域。重叠覆盖给TD-LTE 网络带来了严重的同频干扰,极大地降低了受影响区域的用户性能,相比于未受重叠覆盖的区域,重叠覆盖区域的吞吐量将会受到很大损失,且随着重叠覆盖程度的加深,同频干扰造成的性能损失会进一步加大。从重叠覆盖影响范围来看,不同场景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可通过研究重叠覆盖影响的大小和范围来寻找规避和解决的方法。 重叠覆盖原理示意图如下: 上图四个小区中间的棕色椭圆处是重叠覆盖区域,实线覆盖的为主覆盖小区,虚线覆盖的为干扰小区。评估的目的是找出重叠覆盖区域,通过RF 优化达到改善甚至消除重叠覆盖。 由于市区内诸如密集型住宅小区、城中村这样的区域类型较多,从路测数据上难以完全将这些区域的重叠覆盖呈现出来,而通过采集MR 数据后进行栅格化分布,就能直观地反映出这些问题区域。 2 重叠覆盖的评估方法 工具:OMstar (网络评估); 评估数据源:MR 数据、ATU 数据、工参; 评估的基本思路如下: 1) 基于MR 数据,以栅格(50米*50米)为单位,通过OMstar 工具评估南宁市网格内 的重叠覆盖情况; 2) 重点分析存在成片重叠覆盖栅格的区域,结合路测数据、干扰贡献度给出优化建议。

FMEA分析作业指导书

FMEA分析作业指导书

PFMEA分析作业指导书 1 PFMEA的概念 PFMEA是在铸件试生产前主要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论述,FMEA以最严密的方式总结开发一个产品时开发小组的一种思想,其中包括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这种系统化的方法体现了一个工程师在任何策划过程中正常经历的思维过程,并使之规范化。 2PFMEA的目的 (a)发现和评价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其失效后果; (b)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 (c)将上述整个过程文件化。它是对设计过程的更完善化,以明确必须做什么样的设计和过程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 3 PFMEA分析的要求 (a)人员要求:在FMEA的编制工作中,负责人员被预期的能够直接地和主动地联系所有部门的代表。但是FMEA的输入还是应该依靠小组的努力。小组应该由知识丰富的人员所组成(如:对铸造工艺、机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工程人员)过程FMEA应该成为促进不同部门之间充分交换意见的催化剂,从而提高整个小组的工作小平。 (b)适时性要求:FMEA是一个“事发前”的行为,而不是“后见之明”的行动。为达到最佳效益,FMEA必须在过程失效模式被无意地纳入过程之前进行事先花时间适当地完成FMEA 分析,能够更容易、低成本地对过程进行修改,从面减轻事后修改的危机。 4 PFMEA中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的评价准则 后果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这级别导致当一个潜在失效模式 造成了在最终顾客和/或制造/组装 工厂的缺陷,应该随时首先考虑到 最终顾客。如果在两者都发生缺 陷,则采用较高一级的严重度。 (顾客后果) 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这级别导致当一个潜在失效模式造成了 在最终顾客和/或制造/组装工厂的缺陷, 应该随时首先考虑到最终顾客。如果在 两者都发生缺陷,则采用较高一级的严 重度。 (制造/组装后果) 级 别 无警告的危害严重级别很高。潜在失效模式影响 车辆安全运行和/或包含不符合政 府法规的情形。失效发生时无警 告。 或,可能危及作业员(机器或组装)但 无警告。 10 有警告的严重危害严重级别很高。潜在失效模式影响 车辆安全运行和/或包含不符合政 府法规的情形。失效发生时有警 告。 或,可能危及作业员(机器或组装)但 有警告。 9

TD-LTE速率优化指导书-v1.0

TD-LTE数据业务优化指导书 版权所有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本资料及其包含的所有内容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所有,受中国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未经大唐移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散布、改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资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违者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文档更新记录

目录 第1章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文档组织 (5) 1.3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5) 第2章影响LTE速率的关键因素 (6) 2.1系统带宽 (6) 2.2常规子帧结构和特殊子帧结构 (6) 2.3调制编码方式 (7) 2.4高阶调制 (7) 2.5MIMO方式 (7) 2.6AMC(自适应调制编码方式) (8) 2.7UE能力等级 (11) 2.8重要的几个测量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TD-LTE系统速率的计算 (11) 第3章速率问题 (13) 3.1速率问题定位思路 (13) 3.2速率异常排查 (14) 3.2.1查询基站告警信息 (14) 3.2.2参数配置核查 (14) 3.2.3空口问题排查 (14) 3.2.4打BO分析空口速率 (16) 3.2.5服务器侧问题排查 (17) 3.2.6传输侧问题排查 (18) 3.2.7其他原因 (19) 3.2.8UE PC侧问题排查 (20) 3.3基于TCP/UDP的传输 (21) 3.3.1UDP和TCP异同 (21) 3.3.2TCP窗口优化排查/本地PC (22) 第三章:案例 (24) 3.4文苑路单验下载速率较低: (24) 3.4.1问题现象: (24) 3.4.2分析过程: (25) 3.4.3优化措施 (27)

MSA 作业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共页 编制/日 期: 审核/日 期: 批准/日 期: 版本号: A 受控状态: 发放代码: 一汽四环制泵附件厂 2007年3月20日生效 目录 一、目的....................................................................................................... 二、参考文件................................................................................................ 三、术语....................................................................................................... 四、测量系统分析 ........................................................................................ (一)分析的原则................................................................................. (二)稳定性分析.................................................................................

(三)偏倚分析..................................................................................... (四)线性分析..................................................................................... (五)双性(GRR或R&R)分析 ........................................................ (六)计数型量具的测量系统分析........................................................

网格优化指导书

网格优化指导书 1总述 无线网络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总体来讲有四类:一是无线网络规划结果和实际覆盖效果存在偏差;二是覆盖区无线环境变化;三是工程参数和规划参数间的不一致;四是增加了新的覆盖需求。良好的无线覆盖是保障移动通信质量和指标要求的前提,因此,覆盖的优化非常重要,并贯穿网络建设的整个过程。 移动通信网络中涉及到的覆盖问题主要表现为覆盖空洞、覆盖弱区、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和邻区设定不合理等几个方面。本章结合覆盖优化相关案例,主要介绍了处理覆盖问题的一般流程和典型解决方法。 2整体优化思路 每个县城都是一张各有特色的网络,每位驻县工程师需要对这张网络了如指掌,哪里是密集城区、哪些是VIP区域、哪里有河流、有几条桥梁、是否与高架铁路横跨、哪些站点过高、哪些站点无法调整导致越区等等。 针对现场网格,拿到测试数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着手: ?解决弱覆盖,各项指标覆盖是基础,必须把覆盖解决到位才能进行下一步的SINR值提升; ?梳理整个县城道路的主服务小区,对每个小区控制好覆盖区域,避免越区覆盖、切换不及时、邻区漏配等现象; ?最后对网格不需要覆盖的小区进行天馈调整,控制覆盖,降低MOD3干扰与重叠覆盖情况,在调整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深度覆盖问题,若不能两者兼顾可考虑深度覆盖差的区域新建小基站解决覆盖问题。 针对问题点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优先解决采样点连片差的问题点,其次解决零星采样点差,最大幅度的提升网络质量。

3RF优化流程 RF优化一般一次很难达到优化目标,经常会出现多次迭代,优化后需要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看是否能够达到最初确定的优化目标,若不能达到则需要继续对数据进行分析输出优化建议。一般人工优化时凭工程师的经验,无法进行全面的预测,可能会经过2~3轮的

LT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化指导书

L T E切换问题定位和优 化指导书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LTE切换问题定位指导 (仅供内部使用) Forinternaluseonly 拟制:LTE性能专家组日 期: 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 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TechnologiesCo.,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rightsreserved

目录 概述 (3) 1切换问题定位思路 (3) 1.1切换失败问题 (5) 1.1.1UE发多条测量报告仍没有收到切换命令 (5) 1.1.2切换过程随机接入失败 (5) 1.1.3测量报告丢失 (6) 1.1.4切换命令丢失 (9) 1.1.5下行信道质量差导致发送preamble达最大次数仍未收到RAR (9) 1.1.6eNB下发RRC信令等待UE反馈,不处理切换命令 (11) 1.1.7X2_IPPATH配置错误导致切换失败为例进行分析 (11) 1.1.8X2切换,源侧发出切换请求,没有收到切换响应 (13) 1.1.9X2切换,目标侧发送S1AP_PATH_SWITCH_REQ未收到响应 (13) X2切换准备时间过长错过最佳切换时间 (14) S_RSRP、N_RSRP都比较高的站内切换,用较小的HO_TTT(64ms),可以在信号恶化之前及时进行切换 (15) 切换门限改小后乒乓切换次数增多,但是由于切换更加及时,切换失败次数减少 18 1.2CHR分析切换问题 (19) 1.2.1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19) 1.2.2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21) 1.2.3X2切换,源侧等待上下文释放命令超时 (23) 1.2.4X2切换,S1PathSwitch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25) 1.2.5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重配失败而掉话 (28) 1.2.6eNB未响应UE切换测量报告,信道质量恶化而掉话 (29) 1.2.7切换命令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1) 1.2.8X2切换,Preamble丢失导致切换失败 (32) 1.2.9X2切换,目标侧等待S1PathSwitchAck超时导致切换失败 (34) X2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完成丢而掉话 (37) 站内切换,随机接入失败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38) 站内切换,切换完成丢失触发重建,重建失败而掉话 (41)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 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008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2) 实验二二次插值法 (5) 实验三 Powell法 (8) 实验四复合形法 (12) 实验五惩罚函数法 (19)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黄金分割法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框图及步骤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的能力。 3、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程序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 2、利用调试好的C语言程序进行实例计算。 3、根据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1、设备简介 装有Windows系统及C语言系统程序的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2、黄金分割法(0.618法)原理 0.618法适用于区间上任何单峰函数求极小点的问题。对函数除“单峰”外不作 其它要求,甚至可以不连续。因此此法适用面相当广。 0.618法采用了区间消去法的基本原理,在搜索区间内适当插入两点和,它们把 分为三段,通过比较和点处的函数值,就可以消去最左段或最右段,即完成一次迭代。 然后再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处理,反复迭代,可将极小点所在区间无限缩小。 现在的问题是:在每次迭代中如何设置插入点的位置,才能保证简捷而迅速地找到极小点。 在0.618法中,每次迭代后留下区间内包含一个插入点,该点函数值已计算过,因此以后的每次迭代只需插入一个新点,计算出新点的函数值就可以进行比较。 设初始区间[a,b]的长为L。为了迅速缩短区间,应考虑下述两个原则:(1)等比收缩原理——使区间每一项的缩小率不变,用表示(0<λ<1)。 (2)对称原理——使两插入点x1和x2,在[a,b]中位置对称,即消去任何一边区间[a,x1]或[x2,b],都剩下等长区间。 即有 ax1=x2b 如图4-7所示,这里用ax1表示区间的长,余类同。若第一次收缩,如消去[x2,b]区间,则有:λ=(ax2)/(ab)=λL/L 若第二次收缩,插入新点x3,如消去区间[x1,x2],则有λ=(ax1)/(ax2)=(1-λ)L/λL

2020年钢的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规定了成品化学成分允差偏差值。 2术语 2.1 成品分析 成品分析是指在经过加工的成品钢材上采取试样,然后对其进行的化学分析。成品分析主要用于验证化学成分,又称验证分析。 2.2 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是指熔炼分析的值虽在标准范围内,但由于钢中元素偏析,成品分析的值可能超出标准规定的成分范围。对超出范围规定一个允许的数值,就是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3 取样总则 3.1 用于钢的化学成分成品分析的试样,必须在钢材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采取。试样应均匀一致,能充分代表每一炉罐号或每批钢材的化学成分,并应具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全部分析要求。 3.2 化学分析用试样样屑,可以钻取、刨取,或用某些工具机制取。样屑应粉碎并混和均匀。制取样屑时,不能用水、油或其它润滑剂,并应去除表面氧化铁皮和脏物。成品钢材还应除去脱碳层、渗碳层、涂层、镀层金属或其他外来物质。 3.3当用钻头采取试样样屑时,对小断面钢材成品分析,钻头直径应尽可能的大,至少不应小于6mm;对大断面钢材成品分析,钻头直径不应小于12mm。 4 成品分析取样 4.1 成品分析用的试样样屑,应按下列方法之一采取或按供需双方协议。 4.1.1大断面钢材 4.1.1.1 大断面的钢材,样屑应从钢材整个横断面或半个横断面上刨取;或从钢材横断面中心至边缘的中间部位(或对角线1/4处)平行于轴线钻取;或从钢材侧面垂直于轴中心线钻取,此时钻孔深度应达钢材轴心线。 4..1.1.2 大断面的中空锻件或管件,应从壁厚内外表面的中间部位钻取,或在端头整个横断面上刨取。 4.1.2小断面钢材 小断面钢材不适用4.1.1.1和4.1.1.2的规定取样时,可按下列规定取样。 4.1.2.1 从钢材的整个横断面上刨取;或从横断面上沿轧制方向钻取,钻孔应对称均匀分布;或从钢材外侧面的中间部位垂直于轧制方向用钻通的方法钻取。 4.1.2.2 当4.1.2.1的规定不可能时,如钢带、钢丝,应从弯折迭合或捆扎成束的样块横断面上刨取,或从不同根钢带、钢丝上截取。 4.1.2.3 钢管可围绕其外表面在几个位置钻通管壁钻取,薄壁钢管可压扁迭合后在横断面上刨取。

华为TDLTE低接入优化指导书

华为低接入优化指导书 1、小区无线接通率低 【指标定义】 在无线接通率计算中,指标的计算包括RRC连接成功率和E-RAB建立成功率这两个部分。 六忙时无线接通率小于95%且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6小时之和)>1000定义为低接入小区。无线接通率=E-RAB建立成功数/E-RAB建立请求数*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100%。 【处理流程图】 【处理流程说明】 1、问题发现(T1处理) 网优平台待办工单目录:集中质量分析平台->集中质量分析->待办工单,接入和保持性能劣化小区工单点击处理 图1 2、指标查询(T1处理) 网优平台零流量查询目录:数据查询与维护->自定义查询与模板创建->指标选择,时间选择劣化周至最近一日,对象选择同站3个小区以及坏小区覆盖方向的两个近距离小区 图2 根据查询到的结果,如果在劣化周单站3个小区接通率都很差,查看是RRC还是E-RAB建立成功率低,针对RRC建立成功率低排查基

站是否存在星卡告警,E-RAB建立成功率低核查基站传输是否正常; 对于单扇区以及覆盖方向较近的邻小区同时存在RRC接通率低的问题,需核查小区接入参数配置以及时隙配比/子帧配置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外部干扰;如果仅落单小区接通率低,则需查看最近7天该小区接入是否变好,如果接入正常,则T1组直接对工单进行归档,归档操作见图3,归档原因写小区劣化指标已恢复;如果最近7天接入类指标仍然很差,则继续以下操作 图3 3、查询基站告警(T1处理) 目前在OMC上查询告警,查询命令为LST ALMAF;是否存在时钟告警、传输闪断等告警,存在则T1组需派单给地市维护处理;处理意见需按三步走,第一步描述问题现象,第二步描述问题原因,第三步描述处理建议 地市维护接单后上站排查告警,如果告警短期内无法排查完成,则回复原因及处理计划,包括处理时间,进度等,T1组则对该类工单进行工单挂起,挂起操作见图4,挂起原因填写地市反馈原因,挂起时限填写地市反馈处理时长,如下图 图4 没有告警则继续如下操作 4、查询小区的接入信道配置情况(T1处理) 查询目录:待办工单->点击处理->工单流转->辅助分析信息->厂家私有参数

可燃性气体分析2016作业指导书..

浙江衢州联州致冷剂有限公司技术标准Q/JHGF LZ J 15-2016 B版/0次 可燃性气体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批准:审核:编制: 2016-XX-XX发布 2016-XX-XX实施浙江衢州联州致冷剂有限公司发布

可燃性气体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一、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相关知识: 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通常用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或先是比来表示其浓度。可燃气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点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点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LEL”和爆炸上限“UEL”)。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简称%LEL。英文:Lower Explosion Limited.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遇明火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简称%UEL。英文:Upper Explosion Limited.不同可燃气(蒸汽)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4.0%或大于75.6%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甲烷的爆炸极限是5.0%~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5.0%~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毫米/米3或是毫克/升)。 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过低或过高它是没有危险的,它只有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或更确切地说遇到氧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气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低于爆炸下限,混合气中的可燃气的含量不足,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高于上限混合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不足,也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燃烧是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氧化反应,它必须具备三个要素:a、可燃物(燃气);b、助燃气(氧气);c、点火源(温度)。 可燃气的燃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扩散燃烧,即挥发的或从设备中喷出、泄漏的可燃气,遇到点火源混合燃烧。另一类燃烧,是可燃气与空气混合着火燃烧,这种燃烧反应激烈而速度快,一般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声响,又称之为爆炸。

KPI优化指导手册更新

KPI指标处理指导手册

目录 1、无线接通率 (4) 1.1、指标定义 (4) 1.2、RRC建立成功率分析 (4) 1.2.1、理论介绍 (4) 1.2.2、正常信令流程 (4) 1.2.3、指标定义 (5) 1.2.4、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6) 1.2.5、RRC接入成功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9) 1.3、S1建立成功率 (10) 1.3.1、正常信令流程 (10) 1.3.2、指标定义 (11) 1.3.3、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11) 1.3.4、S1建立成功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12) 1.4、ERAB建立成功率分析 (13) 1.4.1、正常信令流程 (13) 1.4.2、指标定义 (13) 1.4.3、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14) 1.4.4、ERAB建立成功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15) 1.5、相关案例 (15) 1.5.1、PRB资源受限 (15) 1.5.2、告警导致接入成功率低 (17) 1.5.3、GPS故障导致接入成功率低 (18) 1.5.4、天线接反导致模3干扰 (20) 2、掉线率 (22) 2.1、理论介绍 (22) 2.2、正常信令流程 (22) 2.3、指标定义 (22) 2.4、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23) 2.5、掉线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25) 2.6、相关案例 (25)

2.6.1、高上行干扰导致高掉线率 (25) 2.6.2、驻波告警导致高掉线率 (26) 3、切换成功率 (31) 3.1、理论介绍 (31) 3.2、正常信令流程 (31) 3.2.1、站内切换正常信令流程 (31) 3.2.2、X2切换正常信令流程 (32) 3.2.3、S1切换正常信令流程 (33) 3.3、指标定义 (34) 3.4、详细counter统计节点 (34) 3.5、切换成功率处理经验及流程 (37) 3.6、相关案例 (38) 3.6.1、邻区PCI冲突 (38) 3.6.2、弱覆盖 (39) 3.6.3、模3干扰 (41) 3.6.4、目标小区高上行干扰 (43) 3.6.5、漏加邻区与现有邻区PCI冲突 (44) 3.6.6、ENBID配置错误 (45) 3.6.7、室分向宏站切换问题 (46) 4、KPI指标相关counter (57)

CAE分析作业指导书

CAE分析作业指导书 (IATF16949-2016) 1.目的: 本办法旨在建立公司CAE分析作业之权责区分,由CAE作业单位推行并落实,以提高分析之准确性及时效性,达到产品质量向上之目的。 2.范围: 适用于射出成型模具作业工序、新开发件及量产期间产品等。 3.权责: 3.1本办法由设计单位负责起草、创订与维护工作。 3.2相关权责:依管理程序之内文所述。 4.管理程序: 4.1工程委托单: 4.1.1申请CAE分析单位(人),填写工程委托单,经委托单位(人)主管核准后提出。 4.1.2委托单位(人)需将问题点及相关信息提列于工程委托单。 4.2可行性评估: 4.2.1设计单位主管审核申请单位(人)相关申请分析数据,作分析可行性评估。

4.2.2经评估认可后,列入CAE计划管制表以专案处理。 4.3 CAE分析: 4.3.1设计单位依委托单位(人)之工程委托单所述,针对问题进行充填、保压、冷却、翘曲分析。 4.4 CAE分析报告检讨: 4.4.1 CAE分析后,设计单位依分析结果作成报告并提出问题对策与建议。 4.4.2 由设计单位召开会议与生技单位、成型单位及品开单位等相关单位对分析报告进行检讨并作成CAE分析结果建议书。 4.5修改模具及成型条件: 4.5.1于会同相关单位检讨后,若评估修改成型条件可行,依产品试作管理办法,若成型条件不可行,需召集相关单位再进行检讨。 4.5.2于会同相关单位检讨后,若评估修模可行,向中心厂提出设计工程变更申请;参照设计工程变更管制办法实施,后续之试模作业参照产品试作管理办法;若中心厂不同意设计工程变更时,即作结案处理。 4.6试模: 4.6.1依产品试作管理办法,第 5.3试模实施。 4.6.2试模后应会同设计、生技相关单位作检讨,作成记录后回馈设计单位再进行CAE验证。

原材料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doc

原材料化学分析作业 指导书

目录 标准胶、丁腈胶26、顺丁胶9000、丁苯胶1500、氯丁胶 (3) 胎面再生胶 (6) 硫磺 (7) 促进剂CZ (8) 促进剂DM (9) 促进剂TMTD (10) 促进剂NOBS (11) 氧化锌(间接法) (12) 氧化镁 (14) 硬脂酸 (16) 固体古马隆、C5树脂 (17) 石蜡 (18) 偶联剂NW-2 (18) 炭黑N220、N330、N660 (19) 白炭黑 (20) 轻质碳酸钙 (21) 陶土 (23) 粘合剂RE (24) 防老剂4010NA (24) 粘合剂AS-88 (25) 防老剂BLE-W (25) 防老剂RD (26) 软化重油、芳烃油 (27) PVC糊树脂(PSM-31) (29) 45%氯化石蜡、52%氯化石蜡、70%氯化石蜡 (29) 三芳基磷酸酯 (30) 抗静电剂KJ-60 (31) 稳定剂 (31) (抗静电剂)乳化剂NP-6 (3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31) 二盐基亚磷酸铅 (32) 三盐基硫酸铅 (33) 磷酸三酯(TCEP) (34) 三氧化二锑 (35) 氢氧化铝 (36) 3.5水硼酸锌 (36) 十溴二苯醚 (37) 聚磷酸铵 (37) 季戊四醇 (38) 钴盐 (38) 促进剂DTDM (40)

促进剂D (41) 促进剂NBC (42) 促进剂TMTM (43) 粘合剂PL (44) 稀土稳定剂(JC-310) (44) 轻质硬脂酸钡 (44) 微晶蜡PR-3 (45) 58#石蜡 (45) 悬浮树脂SG-3 (46) 塑料袋EVA (46) 半补强粉 (47) 增粘剂ZXT-01 (47) 特种抗静电剂ZXC-02 (47) 附录 (49) 一试剂的配制 (49)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50)

RF优化指导书

RF优化指导书 (2) 1当前主要问题 (2) 2覆盖目标制定 (3) 3问题的切入及解决思路 (4) 3.1弱覆盖路段 (4) 3.2越区覆盖路段 (5) 3.3无主导小区路段 (6) 3.4切换不合理路段 (7) 3.5导频污染 (8) 4调整方案的制定方法 (11) 4.1FAD天线、单D天线调整原则 (11) 4.2第一步:默认SINR分布图 (13) 4.3第二步:去除扇区图层,拉近基站名,以便于查看和分析 (13) 4.4第三步,改后的SINR测试分布图十分直观,很容易选出弱覆盖路段 (15) 4.5第四步,结合PCI分布图分析出问题路段的主导扇区(以问题路段9为例) (16) 4.6第五步,分析出辅助和多余的扇区信号,找到SINR差的原因,设计合理的覆盖 方案(继续以问题路段9为例)。 (17) 4.7第六步,整合整个网格的调整方案 (19) 5实际的方案实施 (21)

RF优化指导书 随着LTE的商用网络的陆续铺设,为了满足网络验收标准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其中RF作为每个实际网络中最常用的优化手段是相当重要的一环。RF优化是对无线射频信号的优化,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越区覆盖、减少乒乓切换、控制负载平衡和提升容量等。根据用户的分布不同保障合理的网络拓扑,在合理的网络拓扑基础上再进行无线参数的优化能保障网络达到更优的网络性能。 1 当前主要问题 当前阶段,北京移动TD-LTE网络需借助RF优化手段主要解决下面三大问题: 1. 覆盖问题 覆盖问题优化主要是针对信号强度和合理网络拓扑的优化,信号强度是保障一定的覆盖概率,导频信号覆盖的优化,保障网络尽量不出现弱覆盖或覆盖盲区,用户都能接入网络;合理的网络拓扑是指每个小区有明确的覆盖范围不出现过覆盖和小小区的现象,交叠不严重。 2. 切换问题 一方面检查邻区漏配情况,验证和完善邻区列表,解决因此产生的切换、掉话和下行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工程参数调整,解决因为不合理的RF参数导致的切换区域不合理问题。本文主要讲述后者。 3. 导频污染问题 由于LTE属于同频网络,因此同频干扰问题是LTE RF优化关注的重点对象。在进行RF优化时,需要针对同频干扰进行识别,除了外界干扰外,其明显的表现即为导频污染。 导频污染问题是指多个小区存在深度交叠,RSRP比较好,但是SINR比较差,或者多个小区之间乒乓切换用户感受差。由于导频污染主要是多个基站作用的结果,因此,导频污染主要发生在基站比较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正常情况下,在城市中容易发生导频污染的几种典型的区域为:高楼、宽的街道、高架、十字路口、水域周围的区域。 导频污染一般带来的用户感受非常差,会出现接入困难、频繁切换、掉话、业务速率不高等现象。 针对上述三大问题,RF优化必须明确优化目标,采取有效的优化方法,从每一条路的优化开始,积跬步以至千里。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1、目的提供一种评定测量系统质量的方法,从而对必要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本公司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均能满足于正常的质量评定活动。 2、围适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 3、职责品质部负责确定MSA项目,定义测量方法及对数据的处理和对结果的分析。APQP小组负责协助质量管理员完成测量系统的分析和改进。 4、定义 4.1 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或辅助设备或 它们的组合。 4.2 测量系统:是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环境以及操作人员 的集合。 4.3 偏倚: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4.4 稳定性:经过一段长期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 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 4.5 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偏倚值的差异。 4.6重复性:用一位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 变差。 4.7 再现性:不同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产品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 平均值的变差。 4.8零件间变差:是指包括测量系统变差在的全部过程变差。 4.9评价人变差:评价人方法间差异导致的变差。 4.10总变差:是指过程中单个零件平均值的变差。 4.11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判断通过/不通过的装置。 5、工作程序 5.1 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时机 5.1.1新产品在生产初期,参见“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HNFH QP-08。 5.1.2控制计划中指定的检验项目每年需做MSA。 5.1.3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5.1.4测量系统不合格改善后需重新进行分析。

TD-LTE邻区优化指导书

LTE邻区核查与优化指导书 (仅供内部使用) 拟制: 广西LTE精品网项目组日期: 更新: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目录 (2) 1邻区优化工作概述 (3) 2邻区优化工作内容和原则 (3) 2.1邻区优化工作内容 (3) 2.2邻区优化工作原则 (3) 3邻区优化工作方法 (4) 3.1PEAC工具核查原理 (4) 3.2数据(PEAC分析的结果)后续处理 (5) 4邻区优化典型案例 (7) 4.1漏配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7) 4.2漏配邻区案例: (7) 4.3单向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8) 4.4单向邻区案例1: (8) 4.5过远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9) 4.6过远邻区案例: (9) 4.7过少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10) 4.8过少邻区案例: (10) 4.9过多邻区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11) 4.10过多邻区案例: (11) 4.11外部数据不一致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13) 4.12外部数据不一致案例: (13) 5PCI混淆核查优化 (14) 5.1PCI混淆核查检测依据如下原则: (14) 5.2PCI混淆案例1: (14) 5.3PCI混淆案例2: (15) 5.4PCI混淆案例3: (16)

1邻区优化工作概述 随着网络中不断的工程建设、割接等网络操作,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小区的邻区关系出现漏加、单向、多加等现象,另外,日常优化过程中对天线的调整也会带来邻区关系的变化,所以邻区优化工作一直是网络优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常对邻区的优化主要通过测试分析、后台性能分析、地理化观察分析以及邻区自动优化工具等方式来进行。主要优化内容包括:漏配邻区、单向邻区、多配或少配邻区,邻区外部数据配置错误等,LTE网络是快速硬切换网络,合理的邻区关系对网络来说非常重要,邻区关系过少,会造成大量掉话;邻区关系过多,会导致测量报告的精确度降低;因此定期进行邻区关系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专项优化主要利用华为工具PEAC梳理现网配置的邻区关系,完成基础的邻区关系优化,为后续的网络性能优化奠定基础。 2邻区优化工作内容和原则 2.1邻区优化工作内容 邻区优化主要做如下几方面给工作: ?LTE系统内漏配邻区核查; ?LTE外部小区一致性核查; ?LTE系统内邻区中PCI冲突核查; ?LTE系统内过远邻区核查; ?LTE系统内邻区过多过少核查; ?LTE系统内单向邻区核查; 2.2邻区优化工作原则 ?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 ?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如果在某些场景 下,如高速覆盖,需要设单向邻区,如A扇区可以切换到B扇区而不希望B扇区切换到A 扇区,那么可以通过将A扇区加入到B扇区的Black list中实现。 ?对于密集城区和普通城区,由于站间距比较近(0.3~1.0公里),邻区应该多做。目前 我司产品对于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邻区分别都最大可以配置64个,所以在配置邻区时,需要注意邻区个数,遵循先删除后添加的原则。

簇优化指导书

cluster优化指导书

目录 一总体概述............................................................... - 3 - 二基站簇CLUSTER优化 .................................................... - 4 - 2、1 基站簇优化工作目标 (4) 2、2 基站簇优化前的注意事项 (4) 2、21划分基站簇............................................................. - 4 - 2、22确认基站簇状态......................................................... - 5 - 2、23规划测试路线........................................................... - 5 - 2、24测试工具准备和检查..................................................... - 6 - 2、3 簇优化的测试内容和方法 (6) 2、31簇优化主要内容......................................................... - 6 - 2、32簇优化KPI指标详解以及其目标值........................................ - 17 -三总结..................................................................- 18 -

LTE高铁优化指导手册范本

L T E高铁优化指导手册20160610 V1.0

1TD-LTE高铁特征影响简介 (4) 1.1 列车运行速度快 (4) 1.2 列车车体穿透损耗大 (4) 1.3 频繁切换 (5) 2组网原则 (5) 2.1为确保网络性能建议专网覆盖 (5) 2.1.1 铁路桥场景覆盖 (6) 2.1.2 单隧道场景覆盖 (7) 2.1.3 普通场景覆盖 (8) 3高铁无线网络规划与监控原则 (8) 3.1RRU安装 (8) 3.2天线类型 (9) 3.3站址选择 (9) 3.3.1 重叠覆盖距离 (10) 3.3.2 站点与轨道垂直距离 (10) 3.3.3 站点高度 (11) 3.3.4 基站间距 (12) 3.4站点落地监控 (12) 4无线参数规划 (13) 4.1 频率及时隙配比规划 (13) 4.2 邻区规划 (13) 4.3 PCI规划 (14) 4.4 PRACH规划 (14) 4.5 功率规划 (14) 4.6 TA规划 (14) 5高铁优化调整 (16) 5.1 优化思路 (16) 5.2 公专网干扰排查 (16) 5.3 RF优化调整 (16) 5.4 参数优化 (19)

5.4.1 场景描述 (19) 5.4.2 高铁优化策略 (19) 5.4.3 参数优化明细 (20) (1)关闭半永久调度 (20) (2)关闭频选调度 (20) (3)关闭DRX (21) (4)CQI报告配置参数优化 (21) (5)preamble前导码参数设置建议 (21) (6)传输模式参数设置建议 (22) (7)速度状态参数优化 (23) (8)切换类参数设置建议 (23) (9)TimeAlignmenttimer定时器参数设置建议 (24) (10)高速状态参数设置建议 (25) (11)逻辑根序列规划 (2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