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教学中的“热点”与“亮点”

地理教学中的“热点”与“亮点”

地理教学中的“热点”与“亮点”
地理教学中的“热点”与“亮点”

地理教学中的“热点”与“亮点”

【摘要】在地理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把“热点”转化成教学的“亮点”,把“亮点”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牢牢掌握。

【关键词】能力/“热点”/“亮点”/课堂教学的灵魂

地理课的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中心,合理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社会热点,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有用的、对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地理知识。

一、“热点”,学生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进步,地理学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知识爆炸”的挑战,“地理课被动应付地理教材简单复制、地理知识机械背记”的老路再也走不通了。地理科学新知识、新理念、新发现中有许多的“热点”颇被人们所关注,同时也成为新时代学生所关注的“焦点”。回顾复杂多变,扑朔迷离的20世纪的“热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最迅速的科技发展;

②最激烈的世界格局;③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最严峻的人口危机;⑤最空前的生态浩劫。这一切都让我们的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变得如此之小,竞争变得如此激烈,观念变得如此之快。由此可见,21世纪的今天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世界将向何处发展?这肯定是学生们最关注的“热点”。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各种“热点”与地理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如一些非常直接的问题:全球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自然灾害、经济全球化、环境、资源与发展的问题。中国的“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与国家重点工程,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振兴老东北工业区,神舟升空、飞天梦圆…… 地震、火山、海啸、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都是学生上课最关心和关注的教学“热点”,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热点”———地震海啸等灾难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学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通过2004年发生的东南亚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灾难,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释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

上课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如何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如何做一个有心的人。

二、“亮点”,课堂教学的灵魂

多年的地理课堂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上不可能45分钟都高度集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他们感兴趣的“闪光点”上。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成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应将教材以外的“热点”与课本上的“知识点”相结合,使它成为课堂上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火花”。一节高质量、高效率的地理课,一定要有一个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的“闪光点”,也就是这节课教学的“亮点”。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使课堂学习气氛围绕着“亮点”达到高潮,这样的亮点会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趁机加以引导,将课本知识点和“亮点”结合在一起,以“亮点”促进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牢牢掌握,体会深刻,即使学过很久也会记忆犹新。

那么,什么是课堂上的“亮点”呢?一些对生活有帮助,对学习有指导作用的地理知识,通过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去了解一些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同时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就是同学们最关注、最愿意了解和课堂上最亮的“亮点”。

三、“热点”向“亮点”的转化

在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授课内容都会有它的“热点”,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搜寻“热点”,可以利用报纸杂志,所见所闻,电视网络等,将“热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教会学生如何分析“热点”,把握“热点”的教学目标,让“热点”成为学生积极讨论的对象,成为辩论的焦点,从而将“热点”转化成课堂“亮点”,再让课堂“亮点”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做到学有所用,这才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例如:在学习《中国交通业》一节知识内容时,可先发达国家的交通状况,为了解决交通拥挤的状况世界和国都采用了不同的办法,法国巴黎大力发展城市立体交通,在巴黎城市地下建造了七层地铁;莫斯科将地铁建在70多米深的

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十分感兴趣,这时教师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北京城市交通将是怎样的?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改善北京市的交通现状?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能力,使课堂变得开放和充满活力,各种观点想法纷至而来,学生思维的亮点纷纷闪烁,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热点”变成课堂上的“亮点”。

又如在学习台湾一节内容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台湾成为学生关心的热点。课堂上可以通过台海局势让学生对这部分地理知识产生兴趣,为学习台湾岛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样一来,学生跃跃欲试,都非常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于是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收集台湾岛的相关知识。如台湾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海岸线及岛屿,主要城市、人口、经济发展情况等。在这部分内容中还可以引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如何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如何利用法律法规保护我国钓鱼岛等。让学生去展开讨论,教师再加以整理,既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达成了较高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课堂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时,又对学生搜集处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热点”来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创设一个勇于创新的情景,将社会“热点”与课堂上的“亮点”巧妙结合,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争论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与得失总结(许大龙)

高三地理教学反思与得失总结 (地理教研组许大龙) 2012—2013学年我任教高三(1)班、(3)班和(5)班三个普通班地理,圆满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在这一年的高三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现在,我把这一年高三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一是为自己积累经验,二是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成功之处: 1、重视《考试说明》的变化,紧扣《考试说明》复习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所以高三教学必须仔细研究和体会《考试说明》的变化和要求,如了解、理解、说出、简述、说明、比较、分析等应达到的要求,按照这些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分别掌握不同的知识点。 2、抓住图表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在复习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加强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的用教材和地图册中的地图进行练习和巩固,运用图图转变、图表转变、文图转变的思维能力,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3、抓住地理主干知识 复习不能“求全责备”,做到复习无漏,保证考到的都是我复习到的是不可能的。近几年的高考并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更多的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方法的获取。面面俱到的复习,不仅浪费学生大量时间,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研究高考的重点和热点,研究每一节课上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设置情境,整合练习,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传递清楚,让学生形成成熟的地理思维方法并运用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解决新问题,是我们复习教学的落脚点。

4、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俗话说,知此知彼,方能百胜。在高三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上一起回顾复习,从学生回顾的快慢和准确性就可以知道学生掌握情况如何。课堂有意识抽查、提问、课堂全班小测是我常用的方法。还有就是在讲评习题或讲解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相关联的知识扩散、扩展,学生完成的情况,也是个很好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方法。 5、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审题和解题技巧的总结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近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习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即“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 6、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较多的学生认为:地理和文综的其它科目一样,只要背背书就行,其实不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很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

2018年地理中考时事热点

2018年初中地理时事热点近几年来地理中考试题的时代性主要是以时事背景材料来体现,但考题并不主要考查时事的具体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复习好这部分内容,不仅要了解最近一两年发生的与地理有关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更重要的是要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具体分析和解答考题中的问题。因此熟悉时事特点材料有利于考生有针对性复习重要内容,提高效率。 热点?:中国天眼——世界最?单?径射电望远镜(FAST) 【知识链接】 2018年4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正式投入使用,这一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设在喀斯特地貌天然形成的洼地中,被称为“中国天眼”。FAST接收的信息一般是来自遥远宇宙极弱的天体无线电信号,任何轻微的电波干扰都将使FAST失去威力。 选址“大窝凼”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工程开挖量最小;二是这里的喀斯特地质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在表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三是射电望远镜需要一处“静土”,“大窝凼”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障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无线电环境理想。 【考点分析】可结合贵州省的轮廓及简称、云贵高原的自然特征、天文观测工程的选址条件、大型工程的开发及影响等内容进行考查。 【典型例题】 2017年8月22日、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两颗新脉冲星,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新脉冲星,也是中国人首次用自己的望远镜发现新脉冲星。FAST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FAST台址选定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利用了贵州南部的独特地形条件。此外大窝凼附近没有集镇和工厂,是最为理想的选择。阅读材料,完成1~4题。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包括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和调查统计,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 3.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 4.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教学内容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2.以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因此,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在组织地理教学内容时,应当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着重阐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广度和深度要适当,要有一定的弹性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实际,考虑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力求实效。因此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学生和教师选择的余地,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4.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按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标准,确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展现较为宽泛的科学和人文背景,加强知识的综合,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创造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的条件,给学生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学内容的组成和安排

2019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

2019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 热点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热点背景]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简称CIIE),由中华人民国商务部、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吸引了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超过1000多家企业参展,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又一个重要支撑。 2017年5月,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8年11月4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中心正式运营;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出席开幕式并举行相关活动。 为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正陆续上线。2018年11月13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正式开港。 [透析考向] 以此为背景考查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知识。 [预测演练] (“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一诊)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开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带着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闪亮登场。据此完成1-2题。 1.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址选在,主要是因为 ①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②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 ③经济发达,辐射能力强④工业协作条件好,发展快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2.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了 A. 中外经济互补性强 B. 中国市场广阔 C. 世界性工业品过剩 D. 中国消费升级 解析:考查城市区位,中国与世界的商业贸易。 1. D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辐射能力强。在举办进博会,不仅使得世界各国的参展商品和客商更加方便地聚集到中国,而且在商品成交之后,能够辐射到全国。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工业协作条件好,发展快,但不是进口博览会选址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 2. B 中国现阶段经济较为发达,体系较为完整,不是因为中外经济互补性才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虽然高端进口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我国消费升级的需要。但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4489318.html,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 作者:胡冬运 来源:《学生之友·素质教育》2019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出发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地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已经引起了教师的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外,还应兼顾学生心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这对学生健康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有创新性且可操作性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师突破传统应试教育提出了指导性策略,使初中地理教学除了兼顾地理学科本位,还能兼顾教育全局,对于促进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提升和地理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鉴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提出了三点教学策略,分别为: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人地观念、通过构建时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人地观念 构建生态社会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人地协调观就是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人地协调需要学生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当我们生活的环境美好,自然资源充足时,人类的生活才会美满而幸福。为了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地理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并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比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基础知识教学后,笔者提出问题:“致使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使学生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既起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和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品行。 二、通过构建时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虽然地理学科在学习时会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板块,但是他们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一个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低,当发生沙尘暴或是洪水

高考阅卷的感悟及评分标准(生物)

高考生物阅卷心得 黄陂六中袁艳丽 高考阅卷归来有很多感悟,细细想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1、从试题的角度出发,我深切的感受是生物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能力要求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生物高考题并不是记记背背就能考好的,更注重能力的考查,更能体现理科的特点。 2、从评卷的方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公平。理综试卷要求是零误差,每份试卷每道题目在相同的评分标准下,采用网上阅卷评阅系统,随机分配给两位评卷员在网上各自评判,如果两人的得分相同那么这个分值是有效的,这份试卷的这道题得分通过了,如果不同有第三个人进行三评,三评的结果如果和两评的某一人的打分相同,那么,相同的分值通过,如果三评的结果和两评都不同,那么有第四人仲裁,这道题才画上句号。工作量是原有试卷的两倍以上,但对每位考生更趋向于公平。 3、从评卷的标准来看,有宽有严。宽,宽在无论书写怎样乱,一定要把答案找到,并给出相应的分值;只要答案体现考生理解题意,错别字,基本给分;书写的顺序,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找到采分点就给分;描述性内容,只要和实际相当就给分;实验材料,是在答案中找对的,只要有就给分。严,严在有些内容是多写一点就不给分,称之为画蛇添足;如果用字母来代替相应内容书写不得分;实验材料没用题目中提到的,不得分。 阅卷心得:通过这次生物高考阅卷,我体会到无论出题人还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人,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的是对能力的考查。如果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分析出题意,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一连几个答案都可能出错;有的考生虽然题意分析对了,但书写上出现笔下误实在可惜;有的考生理解题意但语言描述上欠缺,得不到全分;老师日常用字母代替名称,要方便快捷,但学生会模仿,考卷上不给分。所以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注重能力培养,要教会学生如何读题抓题眼,更要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训练。答题注重逻辑性,关键字词要出现,实验步骤的完整性,规范性训练不可少。 评分细则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高考地理 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进行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能力提升专题讲练的前提是在对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双基和主干知识学习已经完备后。功夫在平时,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课的积累,也是高考备考的最后冲刺。 二、基础——明确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 三年功课的积累已经见了无数的主观性试题。厚积薄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将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归纳成辑,供参考。当作我们提高解答主观题性试答题能力的起点。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熟读该资料,掌握常规解题方法。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备,便进行归纳概括,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的第二步便是总结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和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 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 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 9) 评价( 积极、消积)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2019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题型总结大全(带答案)

热点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热点链接国家主席和夫人11月4日晚在上海举行宴会,欢迎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各国贵宾。指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既见证了近代以后中国开放合作的历史进程,也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篇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这不是一般性的展会,是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相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赋予上海新的靓丽光彩。 设题点主要考查我国的改革开放及上海等相关知识 命题示例1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 A.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自成一体 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解析】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由此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 命题示例2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为 “射向太平洋的箭”,弓是我国的海 岸线,箭身是长江,那么“箭头”是 () A.北京 B.广东 C.上海 D.深圳 【解析】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 格局形象地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 箭”,弓是我国的海岸线,箭身是长江,上海的位置就像弓箭的箭头,聚集了中国大部分财富与资源。【答案】C

命题示例3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在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中,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 A.国际金融、航运中心 B.科学的管理水平 C.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 D.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靠近港澳地区。与港澳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土地资源比较廉价(优势)。港澳地区是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其优势是科学的管理水平,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等。【答案】D 热点二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热点链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11月6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致信,向航展的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航展的各国代表、企业家等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欢迎。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11月6日至11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自1996年首届举办以来,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的盛会。本届航展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展商参展,充分展示世界航空航天业前沿发展水平。 【解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现代生物技术为我国农业增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不全是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其中辽中南工业区是重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是轻工业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科技含量很高,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人才。【答案】B 设题点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知识 命题示例1航空航天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精华整理版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2) 条件(有利、不利)3) 影响(正面、负面)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9) 评价( 积极、消积)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7)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8) 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 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 1) "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4) "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四、提升:明确题中常见行为动词的答题要领 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 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 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 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 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 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

地理时事热点

地理时事热点 一、专题体系展示 ①南水北调 ②西气东输 重大工程③西电东送 ④青藏铁路 ⑤川气东送 中①生态环境问题 国②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 区地重大事件③“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域理④2008年初,南方雪灾、冻雨灾害 ⑤第29届奥运会火炬传递、成功举办 ⑥四川汶川大地震 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②中东问题 世界地理③自然灾害 ④亚非大陆桥 ⑤2007年12月15日“巴厘岛路线图” ⑥第三亚欧大陆桥 二、专题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原因是 ( ) A.纬度高低不同 B.夏季风强弱不同 C.海陆位置的不同 D.冬季风强弱不同 某地区在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一学期就少订课本3万册。据此完成2~4题。 2.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A.煤炭 B.森林 C.土地 D.石油 3.这种资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5.我国“十五"期间的四大工程全部位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青藏铁路 D.南水北调 6.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运输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7、2008年4月28日凌晨4 时48分,胶济铁路线周村至王村区间,发生两列火车相撞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胶济线相交会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包线

8、(2007.长沙)2001年11月,太平洋上美丽的岛国—图瓦卢,其领导人在一份生命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并宣布他们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到新西兰。图瓦卢成为全球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近年来全球降水增多 B二氧化碳排放增多使全球变暖 C人为地破坏海洋环境 D图瓦卢人口增长迅速 10、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时,家住北京的晶晶想目睹其壮观的发射场面,她乘火车的最佳路线是() A.京包一包兰一陇海一宝成~成贵线 B.京广一陇海一宝成一成昆线 C.京九一湘黔一贵昆一成昆线 D.京九一陇海一宝成一成昆线 1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为福娃,它们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北京欢迎你"。五个福娃中代表青藏地区藏羚羊的是( ) A.福娃贝贝 B.福娃晶晶 C.福娃迎迎 D.福娃妮妮 2、(2006·泰安中考)读图2—1 3,有关我国四大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工程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通过管道输往上海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 B.②工程东线可利用京杭运河实现全程自流输送 C.③工程分为南、北、中三条输送线路 D.④工程克服了许多铁路建设中的世界性难题 北京时间2008年1月9日16日、23日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分别发生了6.9级、6.0级、5.5级地震,均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1 3、14题。 13.西藏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4、关于我国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台湾省是我国地震发生最多的地区 B.西藏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C.由于地震预报及时、准确,所以改则县三次地震均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D.改则县由于地处4 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因此三次地震均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高考地理-复习重、难点归纳总结分享

高考地理:中国地理复习重、难点归纳 一、我国疆域之最 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 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 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领土的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领土的最南端:4°N附近的曾母暗沙。 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会合处。 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 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 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 跨经度最广的省:内蒙古自治区。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邻国最多的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二、运用歌诀记忆我国邻国和34个省级行政区 (1)邻国: 朝鲜、蒙古、俄罗斯,吉尔吉斯、哈萨克, 塔吉克连阿富汗,巴、印、尼、锡和不丹, 缅甸、老挝和越南,十五邻国紧相连, 日、菲、马、印尼、文莱,隔海相望也不远。 (2)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 四江三海两宁甘,两湖两广两河山, 云贵川藏福吉安,新建琼渝港澳归、 京津蒙新陕台湾。 注:“四江”指黑龙江、浙江、江苏、江西。“三海”指上海、青海、海南。“两宁”指宁夏、辽宁。“两湖”指湖北、湖南。“两广”指广东、广西。“两河”指河北、河南。两山指山东、山西。 三、中国三大平原的比较 四、中国四大高原的比较

五、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八、我国雨带推移规律 在一般年份: ①五月中旬,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并在此形成锋面雨带,南部沿海地区最早进入雨季; ②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之久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③七月中旬,夏季风北进到淮河以北,雨带也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④九月开始,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随之南移; ⑤十月份,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随之结束,根据雨带推移规律,分析南北方各地雨季的长短和出现的早晚,分析各地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及原因;分析早涝灾害出现的时间和危害,如北方春旱夏涝,南方春涝伏旱等。

2019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预测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预测题与答案 一、中国北斗系统实现全球服务 【热点材料】 2018年12月27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今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下图为北斗导航系统图 【热点背景】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它已经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满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善民生、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意义十分重大。 【模拟题型一】 1.下列技术中,和北斗导航系统技术相似的是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2.北斗导航系统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其在“精准农业耕作”中的作用是 A. 估算农作物产量 B. 管理措施决策 C. 分析处理获取信息 D. 农田信息定位获取 【参考答案】1.B 2.D 【模拟题型二】 1.下列产业部门中可以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是( )

①交通运输业②高端制造业③现代服务业④季风水田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但是在某些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下列关于北斗导航产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京是导航技术发源地,产业发展活跃 B.上海注重技术创新,生产能力强 C.广州是该产业终端制造基地,具备产业基础 D.重庆劳动力充足、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北斗导航产业 【参考答案】1. A 2. D 二、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登陆 【热点材料】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图。下图为月球背面及嫦娥四号月球车图。 【热点背景】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成功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这在所有月球探测器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美国NASA局长也第一时间发文祝贺,称这是人类史上的首次,是一项“记入史册的成就”。 【预测题型一】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 A. 空气太稀薄 B. 宇宙辐射太强

【免费下载】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系列连载之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系列连载之 新课程高中地理教材解读 第三单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版本异同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异(人教版)指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鲁教版)在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分析上与人教版类似,但分析的比较简略。(湘教版)指出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并用【活动】、【案例】栏目引导学生分析砍伐森林引起水文、土壤等要素的连锁反应,说明某一要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变化。(中图版)在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的分析上同人教版类似。自然地 理环境的组成 同就地球整体而言,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理圈层组成的。就某区域而言,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要素组成的。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层,可分别对应联系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各地理要素。异(人教版)以生物循环为例,分析自然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并指出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鲁教版)以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为例,说明各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湘教版)以土壤为例,从“成土母质与土壤”、“气候与土壤”、“生物与土壤”、“地形与土壤”、“人类活动与土壤”等方面展开,说明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中图版)以气候为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指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各种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同学会在不同案例中认识各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共同观点。异(人教版)以【案例】、【活动】栏目,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湖泊演化”、“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整体变化”等实例,说明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等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和表现。(鲁教版)以【活动】、【知识窗】栏目,展示“厄尔尼诺现象及影响”、“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亚洲 地理环境”等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具体表现。 (湘教版)增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知识,并通过【阅读】、【活动】等栏 目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 (中图版)对地理环境整体性仅作简要介绍。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 同都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具体表现(中图版除外)。强调每个要素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改变的整体性观点。(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世界陆异(人教版)联系旅行经历,认识地域差异的普遍性;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认识自然带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高考地理复习得与失

高考地理复习得与失 高考备考中的复习是一项极富挑战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对高三师生心智的考验。面对8本地理书,面对杂乱无章的地理知识,如何在紧张的地理复习中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前人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教学思考,笔者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应以本为本,注重围绕课本,通过复习全面深入掌握课本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概念,形成记忆,为高考时准确表述,合理答题提供知识基础、理论依据、技能准备。认真分析知识的前后联系,以时间为线索整合知识、以问题为中心整合知识、以区域为范围整合知识,来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争取既能把书从厚读到薄,又能把书从薄读到厚。 以纲为纲是要深入分析地理考试大纲,把握高考的出题动向,重点研究考纲的要求和变化情况,这样复习才有针对性。这往往也是高考体现的考点,如05年的考试大纲在等高线后加了一个字(深)。结果在05年高考就考了苏门答腊岛东侧海域等深线的相对高差问题。06年考试大纲虽变化不大,但也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研究考纲不但要注重对考点增减的研究,更要研究考核目标与要求,题型示例等方面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教学与考试的辩证关系,沟通命题、考试、教学等各方面的思想,寻找试题的生长方向。 二、着眼于知识重组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专题复习,是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专题复习不应再追求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知识以及恰当的方法和技能。为达到这一目的将知识进行拆分、加工和重组,形成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有用知识和技能,最终加以运用解题。 教师在复习策略的把握上,切忌简单的机械重复和平面化的专题复习,要精心设计,打破知识和技能的固有结构,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是这一阶段复习的目标。 教师应选择高考实战题进行评析讲解,力求强化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思维线索的形成,从而在思维水平上逐步接近高考的要求。 三、构建心理地图 在心中构建必要的经纬网图,以实现在心中准确定位世界、中国某区域的目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建立完整的空间概念,空间概念的形成从地理学习的一开始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专题复习要让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结构化的空间概念。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模板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不唯模式,但又需要一定的模式,这正如“教无定法,教学有法”。为了真正使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探索、归纳总结出符合师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提供的几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不是静态的条条框框,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些参考的模式,其间完善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教师们可以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有选择性地、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模式,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完善,最终总结出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切合本校实际,又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来。 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之一:“多元互动”探究式 “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实现课程、教材教法的一体化的设计,其主要教学程序为“呈现展示──引入角色──探究活动──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环节。各环节中渗透着“学”和“教”的统一、学生“活动”与教师“引导”的统一,以形式多样、学生和教师“多元互动”为特色。 一、基本程序 “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呈现展示──引入角色──探究活动──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教学环节,改变了学生过去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组织下,积极参与学习探究过程,并领悟如何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1.呈现展示环节 即每节课前轮流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才华。该环节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个体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通常在开学初的绪论课上做总体部署,其呈现的内容一般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去收集、整理形成的地理资料,呈现的形式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全班展示。 2.引入角色环节 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分析教材、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使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并向学生提供有关的资料、教学媒体等,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并向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