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1.★★★君子①志道②

孟子③曰:孔子登.东山④而小.鲁⑤,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

..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⑥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选自(战国)孟轲《孟子》

“注释”

①君子:古指品德高尚的人。②志道:立志于大道。③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④东山:即蒙山。⑤鲁:古代诸侯小国鲁国。⑥科:沟坎。

“文言知识”

说?于?:?于?是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补语。上文如?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解释为?看见过大海的人,很难再被水吸引。??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很难再被其他的言论所动。?又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意为?庞涓死在这棵树的下面?。“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登②小③为

④故⑤澜⑥明

⑦容光⑧盈⑨行

2、翻译: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晋人伐刑①(xíng)

晋人伐.刑,齐桓公将救之。鲍叔②曰:?太蚤.。刑不亡.,晋不敝.;晋不敝,齐不重。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齐实利.。待刑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桓公乃弗救。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

“注释”

①刑:指古代诸侯刑国。②鲍叔:即鲍叔牙。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信任的大臣。

“文言知识”

释?使动?:使动用法一般翻译成?使……?、?让……?;如,上文中?敝晋?的意思为?使晋国衰败?。又如,朱熹的《熟读精思》中?正身体?意为?使身体端正?;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意为?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伐②蚤③亡

④敝⑤重⑥利

2、翻译:

①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

②待刑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

3、鲍叔劝齐桓公晚救刑国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3.★以身作则,心平气和

父兄有善行①,子弟学之或②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③。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人,不可稍形激切也。

选自(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注释”

①善行:好的行为;恶行,指的是不好的行为。②或:语气词,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③无庸徒事言词也:不能仅仅是说空话。

“文学常识”

《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效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肖②教③正

④率⑤形⑥激切

2、翻译:

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

3、?以身作则?在文中的指的是(用文中的话回答);告戒作父兄的要。

4、文中告戒人们,君子与小人相处,一定要(用文中的话回答),也就是要君子。

4.★王维宁嗜(shì)酒

仪真①王维宁,善.诗赋,草书②尤精绝。家资.巨万,性豪侈,嗜.酒,每日宴客,续至.者常增数席。人或.劝其后计,王曰:?丈夫在世当用财,岂△为财用!?及.业尽,不能自存,犹好酒不已.。人又劝其耕砚可以自给,曰:?吾学书岂△为口耶??一日,无酒不能耐,出步.江上,见落日射水粼粼,大喜曰:?此中有佳处,龙宫贝阙③,或可乐.吾也。?遂跃入,死焉。

选自(明)曹臣编《舌华录》

“注释”

①仪真:古地名。②草书:是书法艺术一种。草书与其他书体不同,笔画常化断为连,或似断实连,又多参差、错落、钩环盘绕,枯湿杂出。③龙宫贝阙:龙宫的珍奇宫殿。

“文言知识”

说?岂?。在古文中表反问语气的副词,意思为?难道、怎么、哪里?;也表揣测、商量、询问的语气,意为?大概、也许、是否?。如,文中?岂为财用?、?岂为口耶?意为?怎么能被财富所驱使?、?难道是为了糊口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善②资③嗜④至

⑤或⑥及⑦已⑧步

⑨乐

2、翻译:

人又劝其耕砚可以自给。

3、本短文中王维宁的性格特点是(用文中的话回答):;

从他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

5.★★裴(péi)略自赞①

温彦博②为.吏部侍郎△,有选人③裴略被放.,乃自赞于彦博,称解白嘲④。彦博即令.嘲厅前丛竹,略曰:?竹,冬月不肯凋.,夏月不肯热,肚皮不能容国士,皮外何劳生枝节。?又令嘲屏墙,略曰:?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突兀当厅坐,几许遮.贤路。?彦博曰:?此语似伤博。?略曰:?即扳公肋,何止伤膊!?博惭.而与.官。

选自(明)曹臣编《舌华录》

“注释”

①自赞:自我推荐。②温彦博:人名。③选人:候补官员。④称解白嘲:声称自己善于嘲讽。

“文学常识”

?吏部侍郎?及其他。古代官职的一种称呼,从隋代开始设六部代替九卿的职权,吏部是六部之一,是掌管官吏的考绩、任免、升降、调动的官员,各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部下设司,各司之长称郎中,副者称员外郎。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为②放③令④凋

⑤遮⑥惭⑦与

2、翻译:

①肚皮不能容国士,皮外何劳生枝节。

②即扳公肋,何止伤膊!

3、温彦博?惭而与?裴略官职的原因是

6.★白云山岳皆文章

观朱霞①,悟.其明丽

..;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得灵奇

..,则俯仰间皆.文章

..;观河海,悟其浩瀚

也。对绿竹得其虚心

..;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对松柏得其本性

..;对黄华②得其晚节

选自(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注释”

①朱霞:美丽灿烂的彩霞。②黄华:飘香的菊花。

“文学常识”

一切景语皆情语。清末民国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人类与大自然是相通的,大自然给人以无尽的乐趣,也激起人们无限的情感。如上文所述:早晨的太阳光芒四射,人们从灿烂的朝霞中感受到青春的勃勃生机;天上的白云舒卷,又使人感受到奇妙云海的变幻莫测。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悟②明丽③灵奇④浩瀚

⑤皆⑥虚心⑦晚节⑧本性

2、翻译:

①观白云,悟其卷舒。

②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3、?俯仰间皆文章也?实指,本短文告诉我们

7.★★有度(dù)①(节选)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jīng)庄王②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méng)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

“注释”

①有度:指国家更有法度的意思。②荆庄王:即楚庄王

“文学常识”

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后来就用?社稷?代称国家。现有成语?宗庙社稷?,出自《周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奉②并③氓④启

⑤释⑥私⑦负⑧甚

2、翻译:

①国无常强,无常弱。

②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3、本文着重阐述了的重要性,强调了。

8.★说(shuì)林△上(节选)

管仲、隰(xí)朋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

..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rǎng)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

“注释”

①管仲:春秋时齐国齐桓公的大臣,曾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隰(xí)朋:春秋时齐桓公的一位有德才的大臣。②孤竹:古代诸侯小国。

“文学常识”

说林: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之典型实例汇聚如林。《说林》所汇集共有七十一则实例,分上下两篇,内容都是就侯国内政外交方面而说服人家接受自己意见的例子。这是韩非为论述其问题准备的事实论

据,多采用历史传说或寓言故事,是《韩非子》寓言的一部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从②反③迷惑④行

⑤居⑥阳⑦阴⑧壤⑨圣

2、翻译: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3、根据短文内容,请写出一个成语,其含义是:。

9.★★知度①

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于人主之所执.也。有术之主者,非一自行.之也,知百官之要也。知百官之要,故事②省.而国治.也。明于人主之所执,故权专而奸止。奸止则说.者不来,而情谕③矣;情者不饰.,而事实见△矣。此谓之至.治。

选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注释”

①知度:要懂得做国君之道。此篇是尹文学派的学说。②故事:是两个词,故:所以;事:事情。③谕:使人知道。

“文言知识”

通假字。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意为聪明。上文?而事实见矣?中的?见?即为?现?,意为显露的意思。又,?无?可写成?亡?;?志?可写成?识?;?背?可写成?倍?;?弼?可写成?拂?;?何?可写成?曷?;?悦?可写成?说?;?叛?可写成?畔?,等等

“思考与练习”

9.《知度》

1、①明智,贤明②执掌的职责③做,从事④少⑤治理⑥游说⑦掩饰⑧极,最好

2、明白国君应该掌握的东西,那么权力就能够集中,奸邪也将灭绝。

(意对即可)

3、善于识人、用人,亲贤远佞才是国君掌握的正确的治国之道(意对即可)

1、解释:

①明②执③行④省

⑤治⑥说⑦饰⑧至

2、翻译:

明于人主之所执,故权专而奸止。

3、本短文告戒国君要。

10.★★★至乐①(节选)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②无有哉?今奚(xī)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③也;所下.者,贫贱大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声音;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

..也亦愚.

哉。

选自(战国)庄周《庄子》

“注释”

①至乐:就是极大的快乐。?至乐?一文,主要是讨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与人生在世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和死的问题。②活身者:存活身形的方法。③美服好色音声:华丽的服饰、绚丽的色彩、悦耳的声音。④贫贱大恶也:是贫穷、卑贱、夭折、恶名。

“文言知识”

说?奚?。?奚?可作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意思是?什么、哪里或为什么?。如,上文中?奚避奚处??解释为?人们要回避什么又留意什么??。又如,《商君书〃外内》:?奚谓轻法??意思为?为什么轻视法度呢??除此之外,?奚?还可作名词用,一种解释为?奴役、奴仆?,另一种是指东胡种族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a、今奚为.奚据()b、其为.形也亦愚哉()

②就③去④乐⑤恶

⑥厚⑦下⑧苦⑨形

⑩愚

2、翻译:

①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

②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3、读了上文,你认为庄子的至乐是。

11.荀巨伯以德退敌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③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③败:毁弃。④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文言知识]

释?贼?。?贼?一词多义,从感情色彩来看,均为贬义。它除了解释为?强盗?外,还可解释为?暗杀?(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残忍?(端王为人贼戾)、?敌人?(夷吾与召忽,吾贼也)等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值②语③去④一⑤义

2.翻译:

①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②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一郡尽空?的意思是,它在文中的作用

是。

12.颜氏家训

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①;何事.非君,伊、箕之义也②。自春秋以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③矣。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陈孔章居袁裁书.,则呼操为豺狼;在魏制檄,则目.绍为蛇虺。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④,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⑤之。

选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

①二姓:指改朝换代中的前后两个王朝。因王朝更迭,多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姓氏之间。上文中的伯夷和叔齐为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两人争让王位,。纣王乱,二人奔周,周武王灭商后,两人以归顺周朝为耻,不食周粟,隐居到首阳山,后饿死山中。②伊:即伊尹。曾佐汤灭桀,封为宰相。汤死后,拥立汤的长孙太甲为商王,但太甲暴虐无道。伊把他放逐到桐宫,直到他改邪归正后,才迎回交还了政权。箕:商纣王的叔父。纣王暴虐,箕子进谏不听,又不愿彰君之恶而取悦于民,于是披发装疯为奴。后为周武王陈述了九条治国大法。

③分:名分,职位。④自专:自己作主⑤消息:斟酌

[文化常识]

话说?家??国?。古代汉语中,?家?和?国?不能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国家?一词。奴隶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俗称?诸侯国?,而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事②固③绝④书⑤目

2.翻译:

①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

②君子之交绝无恶声

3.上文中的?陈孔章?是小说《》中的人物。他思想性格上的最大特点

是。

13.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

..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②.下③.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④.称⑤.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⑥、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⑦病,勿遣。

选自汉·班固《汉书》

[注释]

①伯:通“霸”,诸侯的盟主。②昌:指御史大夫周昌③.下:向下传达。.④意:思想。⑤称:符合⑥行:行为,作为。义:通“仪”,相貌。⑦癃(láng):驼背。

[文言知识]

释?士奚由进!?。文言文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经常会前臵,如《岳阳楼记》中,?吾谁与归??;又如《种树郭橐驼传》中,?故不我若也。?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士由奚进!?,即?贤士们从哪里去进仕做官呢!?。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特②尊显③诣④觉

2.翻译:

①皆待贤人而成名

②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3.?必身劝?中的?身?的意思是,它和成语中的?身?同义。

14.蔡洪赴洛

蔡洪①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②.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③.,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④.。昔武王伐纣,迁顽民⑤.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①蔡洪:晋吴郡人。②幕府:官署衙门③.仄陋:平民陋室④常处:固定的地方。.⑤顽民:刁顽之民。

[文化常识]

话说?清谈与中古辩风?。先秦时代的名家与纵横家开启了中古士人辩论的先河。西晋时代,清谈之风已经大畅于士林,两晋时代纵横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清谈的言语功夫上,他们受名家影响,论辩极具逻辑性。能言善辩是清谈名士必须具备的一种修养和功夫。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异②盈③璧④邑

2.翻译:

①圣贤所出,何必常处

②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3.文中蔡洪先,随后又,再。

其咄咄逼人的声势,体现了纵横家的气派。

15.送杨寘序(节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①,细者为羽②.。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③.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④.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选自宋〃欧阳修《送杨寘序》

[注释]

①宫:是最低音。②羽:是最高音。③.雍雍:鸟和鸣声。④伯奇:周宣王大臣尹吉甫的儿子,为

父亲所猜忌,投河自尽。.

[文化常识]

话说?序?。?序?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又称赠序,相当于临别赠言的文体。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等。此文便是欧阳修用来给即将远行福建省南平县的杨寘送行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为②至③作④道

2.翻译:

①夫琴之为.技小矣

②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3.文中运用修辞,对琴声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其中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风雨夜至?的是??之声,而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③.之相鸣?的是??之声。

16.淳于髡使赵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①之.赵请救兵,赍②.金百斤,车马十驷③.。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④,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⑤.满篝,污邪⑥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

①淳于髡:复姓淳于。②赍(jī):以礼物送人③.驷:驾同一车的四匹马。④禳田者:向天乞求丰收的人。.⑤瓯窭:狭小的高地。⑥污邪:水洼地。

[文言知识]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当形容词后面跟上宾语时,它就被活用为了动词:意动和使动。意动表示对宾语的认识,可以用?以xx为xx?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可用?认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语译,如:?先生少之乎??的意思是?先生认为少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之②绝③益

2.翻译:

①笑岂有说乎?

②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3.淳于髡向齐威王讲述了一个故事,意在告诉他

17.一举而三役济

祥符①中,禁②火。时丁晋公③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

..皆成巨堑。乃决④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的年号(1008——1016)。②禁:古时皇帝住的地方为禁中。③丁晋公:名丁渭,北宋大臣。④决:疏通水道。

[文化常识]

话说?梦溪笔谈?。《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它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主②不日③毕④实⑤济

2.翻译:

①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

②一举而三役济

3.文中的三役具体指哪三役?

18.东窗事发

桧①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王氏曰:?擒虎易,纵虎难!?

其意遂决.。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蘸②,方士伏章③,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④。?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⑤.俱荷铁枷,倍受诸苦。桧曰:?可烦⑥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选自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注释]

①桧:秦桧。北宋末历任左思谏、御史中丞。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②蘸:祈祷神灵的祭礼,后专指道士、和尚为禳除灾祸所设的道场。③.伏章:做道场的一种方式。即伏地呈表给上天。④酆都:迷信传说,指阴间。.⑤万俟卨(mòqíxiè):宋朝尚书右仆射,与秦桧勾结共同陷害岳飞。⑥烦:烦劳。

[文化常识]

话说?东窗事发?。原指在东窗下密谋陷害岳飞一事败露。后喻阴谋败露,或罪案遭揭发,将被惩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谋②决③无何④如

2.翻译:

①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

②可烦⑥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3.?擒虎易,纵虎难?与成语?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两个词,意思相同吗?

19.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②.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③.,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

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惆然自失。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①争豪:比阔斗富。②舆:马车、轿子。③.扶疏:大树的枝、干四处延伸的样子。

[文言知识]

话说?穷?。?穷?在现代汉语中常作形容词用,可在古代汉语中,却经常被用作动词,如《桃花源记》中,?欲穷其林?的?穷?是?走完、走尽?的意思。文中的?并穷绮丽以饰舆服?同样也作动词用,是?用尽?的意思。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许②示③讫④疾⑤悉

2.翻译:

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②如恺许比,甚众。

3.?不足恨?一句正确的翻译是。

(1)不值得痛恨。(2)不值得遗憾。

(3)不足以痛恨。(4)不足以遗憾。

20.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借鉴与启示]

?南辕北辙?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驾②用③数

2.翻译:

①吾御者善。

②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3.?我欲之楚?和?此非楚之路也?中,两个?之?在语法上的区别是。

21.卖蒜老叟①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②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③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④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清袁枚《子不语正编》

注释:①叟:古代对老人的称呼。②寂然:安静的样子。③纵:放。

④卒:终,结束。

文学常识: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著有《小仓山文集》、《随园诗话》等。袁枚是性灵诗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当时,和他的诗歌主张与风格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精:②至:

③绝:④睨:

⑤良久:⑥负:

2、翻译:

①观者如堵。

②叟能如是乎?

③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22. 副使失物

李士衡①为馆职②,使高丽,一武人为副。高丽③礼币赠遗④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④于副使。时船底疏漏⑥,副使者以士衡所得缣帛⑦籍船底,然后实⑧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副使仓惶⑨,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李士衡:北宋人。②馆职:唐宋时设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都从文学之士中考选授职,为时人所羡慕。③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④遗:wei赠送。④委:交给,托付。⑥疏漏:有隙缝漏水。

⑦缣(jiān)帛:丝绸。缣:细丝;帛:很薄的绸绢。⑧实:填放。⑨仓惶:匆促慌张。

文学常识:

《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用笔记形式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现存《梦溪笔谈》分为26卷,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类,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和创造,收录了他在科学技术、历史考古和文学艺术方面的见闻与研究成果,在科学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为:②使:③皆:④籍:

⑤覆:⑥悉:⑦暇:⑧既而:

2、翻译:

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

3、对于高丽的礼物,士衡的态度是,而武人的做法是。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

是。

23.惊弓之鸟

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四》

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末,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编订,仿《国语》体例分国编次,列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等十二策,共33篇,属国别体杂史。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谓:②引:③下:④有间:

⑤徐:⑥故:

2、翻译:

①然则射可至此乎?

②先生何以知之?

24.买鸭捉免

昔人将猎而不识鹘①,买一凫去原上,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②不能飞,投于地。再掷之,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能搦(nuo)得他兔否?"

选自苏东坡《艾子杂说》

注释:①鹘:(hu)隼的旧称,一种凶猛的鸟。②凫:野鸭。

文学常识: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嘉佑二年进士,之后仕途坎坷。善书画,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与父苏询、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为唐宋八大家。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猎:②掷:③击:④谓:

2、翻译:

①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掷之苦乎?

②看我这脚手,可能搦(nuo)得他兔否?

3、《买鸭捉兔》的故事告诉我们

25.良狗捕鼠

齐有相①狗者,其邻假②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③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④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选自《吕氏春秋?士容》

注释:

①相:观察,识别。②假:托。③麋:似鹿而体小的一种动物。

④桎:捆绑。

文学常识:

有……者:常用于叙述的开头,以突出叙述的对象。如:?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意思是?宋国有个担忧他的苗不长高而去拔它的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是?人?的定语。所以在译成白话时,要把?人?字放在后面,让?有……者?作为它的修饰语。而没有这种修饰关系的?有……者?,就不是后臵的定语。如短文开头?齐有相狗者?,这句只能译成?齐国有个会识别狗的?,因为?相狗者?不是?齐?的定语。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乃:②畜:③则:④之:

2、翻译:

①是良狗也。

②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

3、这则短文给你的启示是

26.义猴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①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②,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四壁,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注释:

①适:嫁。②暴卒:突然去世。

启发与借鉴:

读了本文后,我们可能被文中猴子对老人的有情有义而感动,懂得做人要有情义;可能被富有同情心的猎人而感动,告诉自己要多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可能被乡人的善良与淳朴而感动,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惟:②链:③颔:

④俱:⑤徒:⑥故:

2、翻译:

①如是者五年。

②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

3、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

27.王羲之爱鹅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地名)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

..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文学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临沂人。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后人尊称他为?书圣?。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善:②遂:③就:

④闻:⑤好:⑥欣然:

2.翻译: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3、上文有两个?市?:?求市未得?中的?市?,它的词性是,意为;?固求市之?中的?市?,它的词性是,意为。

4、王羲之性爱鹅,写鹅是他的人生寄寓。古今中外,有人生寄寓的名人事例还

有很多,请试举一例。

示例:莲是周敦颐的人生寄寓。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8.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①颈②,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①延:伸长,延长。②颈:脖子。

文言知识:

说?欲?。?欲?是个多义词。一、指?欲望?。如?求知欲?。成语?欲壑难填?,意为贪欲像巨大的沟壑难以填满。二、指?要?、?想要?。上文?欲谏不敢?、?欲取蝉?、?欲啄螳螂?中的?欲?就是此意。

三、指?将要?。成语?摇摇欲坠?中的?欲?即是。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伐:②谏:③则:

④子:⑤委:⑥罢:

2.翻译:

①如是者再三。

②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3、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是

29.知恩图报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选自《说苑〃复恩》)

文学常识:

《说苑》,西汉学者、文学家刘向编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官至光禄大夫、中垒校尉。曾受诏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等,前后几近二十年,撰成《别录》,这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他编撰的《新序》、《说苑》,是分类撰辑先秦至西汉史事。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尝:②亡:③求:④是:

⑤惧:⑥去:⑦居:⑧卒:

2、翻译。

①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

②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

30.华佗治病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前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注释:

①蛇:一种寄生虫。②酢:同?醋?。

(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文言知识:

名词作状语:古代汉语名词可直接限制或修饰动词,充当状语。这种作状语的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要在它的前面加上介词?像?、?以?、?按?、?于?之类,构成介词结构。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人?应译为?像人似的?。而上文?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中?车?应译为?用车?,?车?表示?载?的工具。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塞:②欲:③就:

④驻:⑤县:⑥造:

2、翻译:

①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②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31.. 王羲之机智

..钱风入,屏①人

.臵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

②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熟.眠,于是得全.。

于时称其有智。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

○1屏bǐng:命人退避。○2逆:背叛,叛逆。

[文化常识]

右军。古人称谓有直称姓名、称字、称号、称谥号、称斋名、称籍贯、称官名等。上文中?王右军?即是以官名称呼。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故称其为王右军。又如,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1恒______________○2须臾__________ ○3觉_____________ ○4方______________

○5信______________○6熟______________○7全______________

2.翻译:

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年减十岁?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__

○1十岁左右

○2大于十岁

○3不满十岁

○4十岁

32. 物各有短长

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

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

..,不施.用兵;骐骥騄駬①,足及千里,臵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

小狸②;干将

..为利,名闻天下,匠人以治木③,不如斤④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

○1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2狸:猫。○3治木:劈削木头。○4斤:斧。刃横的叫?斤?,刃纵的称?斧?。

[启发与借鉴]

扬长避短。上文甘戊所说?物各有短长?,是用辩证的观点阐明了在人才的选用上要扬长避短。?物各有短长?的哲理对知人论事乃至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1间jiàn__________○2愿_________________○3事_______ ○4主_________________

○5施_______________ ○6干将___________ ○7乘(shèng)___________

2.翻译:

○1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臵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张仪报复楚相

张仪已学而游说①②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③相君之

璧。?共执张仪,掠.笞④?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选自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注释]

○1说shuì:劝说,说服。○2已而:不久。○3盗:盗窃,偷东西。○4笞:用竹板、荆条打。

[文言知识]

释?相?。?相?是个多义词。一、解为?互相?、?彼此之间?。二、解为表示动作偏指一方,非互相关系,带有指代色彩。?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黔之驴》)三、解为?仔细看,审察。?。?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韩非子〃说林下》)四、解为?容貌?、?状貌?。?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荀子〃非相》)五、解为?辅助?、?帮助?、?佐助?。上文中?张仪既相秦?中的?相?,即解为?佐助?。六、解为?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后来称作?宰相?、?臣相?、?相国?。上文中?必此盗相君之璧?及?尝从楚相饮?中的?相?,即解为?宰相?。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1亡______________ ○2意_________________

○3执______________ ○4掠_________________

○5不______________ ○6若_________________

○7而______________ ○8顾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1仪贫无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得此辱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刘颇解囊破瓮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凌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①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日:?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②,立偿

..之。命僮仆登车,断其结络③,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选自李肇《唐国史补》) [注释]

○1铎:大铃。○2缣jiān:细绢。○3络:网

[文化知识]

钱帛兼行。在我国货币史上,唐代可以称为一个?钱帛兼行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绢帛也?当作流通手段发生机能?,成了?货币商品?,它和铜钱同时流通。这种状况,唐时就叫做?钱帛兼行?。上文?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即表明绢帛在当时起着货币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1隘_______________ ○2属_______________ ○3向__________

○4立________________○5偿_______________ ○6噪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1颇遂开囊取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悉推瓮于崖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与?日向暮?中?向?同义的一句是_______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4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狼子野心

...①,将啮

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狼子野心

..,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②为亲昵而阴③怀

不测

..,更不止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

○1觉:睡醒。○2阳:表面上。○3阴:暗地里。

[文言知识]

释?颇?。作为程度副词,?颇?的含义不易把握,有时作?很?解,有时又作?稍微?解。如说某人?颇有名声?,就很难确定是?很有名声?呢,还是?稍有名声?,这要视上下文而定。上文?亦颇驯?中的?颇?,明显地指?很?。又,?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弈喻》)中的?颇?也是此意。?颇?亦可作?稍微?解,如,?家贫,颇蓄薄酿?即是?家庭贫困,稍微储藏了一点淡酒?的意思。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1其_______________○2未觉_____________○3野心__________○4信_________________

○5逸_______________ ○6不测____________○7贻________________

2.翻译:

○1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最后一句是反问句,请用现代汉语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①彪②.细节。然内孝谨

..,居家常执勤苦③,

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

..书传。永平五年。兄固④被召诣.校书郎⑤,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

⑥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⑦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释]

○1徐令:徐县县令。徐县,汉时属临淮郡,今江苏泗洪县一带。○2彪:班彪。○3执勤者:干辛劳的事。○4固:指班固,《汉书》的主要作者。○5校书郎,官名,负责校勘书籍,订正讹误。○6为官佣书:给官府雇佣抄写书籍之类。○7研:同?砚?。

[文化常识]

投笔从戎。这已成了成语或典故。班超投笔从戎是历史的美谈。后来他果真率领30多人奔赴西域,制止了鄯善、于阗贵族对汉朝与匈奴的挑拨,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他在西域活动前后达31年,封为定远侯,如愿以偿。后人用?投笔从戎?来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1修______________○2孝谨___________ ○3耻__________

○4涉猎____________○5诣_______________○6效___________

2.翻译:

○1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哪首词中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_______

○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的《渔家傲》

○4陆游的《诉衷情》

37. 泽人网雁

具区①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设雁奴②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泽人熟其故,爇③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绐己,

共啄之。未几

..,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选自《燕书》)

[注释]

○1具:古湖泊名,即今太湖。○2雁奴:雁栖宿时往往千百成群,有雁在周围负责警戒,如遇袭击,则鸣叫报警,称为?雁奴?。○3爇(ruò):点燃。

[文言知识]

释?藉?。上文?群雁藉是以瞑?中的?藉?,读jiè,解为?凭借?,已简写为?借?。又解为?垫?,?压着?。?……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又读jí,意为践踏。?羸兵为人马所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藉?作后二解时则不可简化,仍写作?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1栖_______________ ○2弋_____________ ○3环_______________

○4沉_________________ ○5未几_____________ ○6遗_________________

五升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新愿教育五升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①打猎②下雨③到、往④约定的时间 (2)A(疑问代词哪里) (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 (4)守信 (二)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下列语句,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妇亦/ 起大呼 B. 又夹百千/ 求救声 C. 虽人/ 有百手,手/ 有百指 D. 不能/ 名其一处也 2. 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 虽人有百手虽:虽然 B. 不能指其一端指:手指 C. 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D. 几欲先走走:走开 3. 对划线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正面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B. 反映出口技表演者的内容非常恐怖,令人胆战心惊。 C. 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写出了台上台下互相呼应的情景。 D. 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需要,它对我们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上蕴涵着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美质,形式上富有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等因素。学习这些文质兼备的文言文,不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深邃,丰富典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也能更好地继承人文传统,继承哲学和道德理念的传统,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母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更好地提升自身修养。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诵读 在文言文阅读中,朗读非常重要,它不但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的重要途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就是经过反复朗读,自己也就能领悟文章的旨意了。以往,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在学生还没有读畅文章时,就急于转入串解这个环节,而这时,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文章的基本轮廓,对所读的材料还没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对作品的语意还缺乏直接的感知,学生还没有通过充分诵读而产生求知的兴奋,这时的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诵读”不可忽略。 诵读,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能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语感。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实行。阅读文言文与阅读现代文不同,现代文是用现代汉语写的,所用的词汇和句式在口头上就很熟,并且理解了,只要把文章念出来,就能明白意思。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的,用现代的语音读出声音来,有些却不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也不明白这些声音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当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叶圣陶先生曾举“弃甲曳兵而走”为例,说明这种现象。“弃甲曳兵而走”,这几个字连小学毕业生都会认会写,但会认会写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它们在文言中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纵使高声朗读,甚至死记到能“背诵”的水准,纵使悟性极大的学生,也很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如果读一篇文言作品,对其中词语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没有逐字逐句的弄懂,当这些词语和句式在另一篇作品中出现时还是不懂。这样的读法,对提升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没有多大协助。只有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能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所以,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一个“重新识字”的问题,所谓“重新识字”,是指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虽然能读出声音,但不懂得它们在文言中的字的词义。教师的讲解、注释、工具书,都为这种“重新识字”提供了方便。在文言文教学中,过度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旧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现在这种作法没有了,但它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这种现象还是存有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到熟,熟到什么水准?一般来说,一篇课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更好。 二、注意积累,增强词语和句式练习 如叶老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的达成,别无他法,只能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面对读物展开阅读过程,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反复,通过这样的“历练”,学会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能够训练学生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水准的时候,自己动脑、动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练习 第一篇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后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 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相陈珪举孝廉举:推荐 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宥:宽容 C.太祖苦头风苦:痛苦 D.佗亦不强,索火烧之强:勉强 2.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B.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C.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D.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完整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 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2017年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1、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里填上序号。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人有耕田者。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008年广州市十六所民办初中新生入学检测题 2、《学弈》中“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援”是的意思。由这个学弈的人学习态度,我想到了这个成语。 % ——2010年广州市十七所民办初中新生入学检测题 3、《两小儿辩日》中,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依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011年广州市十三所民办初中新生入学检测题 ——2012广州市民办初中(五校联考)新生入学检测题 、 二、课内文言文理解 (一)《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见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1、写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为.设果(),是为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 伯牙绝.琴()斩尽杀绝.()绝.处逢生()美妙绝.伦()绝.大多数()悬崖绝.壁() 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心怀不善.()多愁善.感()善.始善终()英勇善.战() 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④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①句子含义: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 4、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是的知音,从“”这两句可以看出。 5、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6、高山流水比喻,人们把知音比作的人。 ! (三)《学弈》

初中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教学计划

初中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属于初中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的基础课程。学员为初一、二预科班的学生。基本情况为,初一预科班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而初二预科班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但是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尽管这两部分学员学习情况不同,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就是打好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提高学习文言文阅读的兴趣。此外,加强现代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所选文言文作品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丰富语文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比较鉴赏能力,树立对待中国历史文化的正确态度,能够批判吸收古代文化遗产。 3、德育目标: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哲学的思考,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 4,此外,附加现代文阅读,提高现代文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所选文言文作品以其所在年代为线索,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根据其文学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选择了一些比较典型的文言文作为教学材料。 教材共九章,前八章为各个年代的文言文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存状况,还有利于我们充分开发古代文化,挖掘其政治、道德、伦理、教育、文学等人文资源,借其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尽承传其精髓之责任。 其中,选取了一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旨在通过这些知识性与趣味性兼融的寓言小故事,对课堂作适当的补充、延伸与拓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四、教学理念 第一,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尊重和满足学生独特性和差异性,坚持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第二,文言阅读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通过进行基础性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掌握古汉语的差异,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品所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内涵和个人魅力。最终,让学生乐于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三,专业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把寓言故事的幽默讽刺融合于有关文化、政治类的文言文中,寓教于乐。同时,学习有关古人礼仪和做人方面的作品,如论语,提高学生的自我涵养,树立起自主意识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德。实现“不求人人成大才,但求人人都成人”的教育目的。此外,除了掌握课本要求的知识以外,增加课外优秀作品和重要的人物知识,与课堂学习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五、课时安排: 16课时

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五十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五十篇(1)(1)张纲传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臵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后汉书〃张纲传》) 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王夫之《读通鉴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厉布衣之节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擢:提拔 C.南州晏然晏:安定。 D.言弭盗者侈为美谈侈: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B. 思以爵禄相荣以乱易整,不武 C. 公其深计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D. 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 以待来年然后已()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响遏行云() 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五、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①神:灵性。②厮:相互。 1.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小学文言文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满分100分) (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11分)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文中“晋平公”、“祁黄羊”、“解狐”、“午”皆为人名。 1.(5分)翻译上文中以隶体字打印的句子。 2.(6分)给上文框出的句子注上标点。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二)王右军诈睡(13分) 王右军①年减十岁②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⑤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⑥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⑦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 ①王右军:即王羲之。②减十岁:不满十岁。③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④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⑤屏:通“摒”,让手下退出。⑥阳:同“佯”,假装。⑦从:同“纵”。 1.在读懂上文的基础上,推敲末句横线上应填的字词是()。(3分) A.智 B.谋 C.才 D.诈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8分) 恒须臾觉既 诈于是全于时 3.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2分)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公开课

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文言文阅读中考部分考点; 2、学会文言文归类比较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难点:点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用培根的名言导入,“知识就是力量。”“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 (一)什么是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是把两则或两则以上有某种联系的文言语段作为阅读材料,要求在文章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的阅读形式。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选材原则 选文原则 1、选段之间必定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课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 2、选段之间必定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 3、课外选文与课选文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的文言文。 4、从选文容看,以写人叙事类为主,选文侧重于忧国忧民、选贤举能、展 示个性、伤时感怀、抒写志趣、哲学思辨、勤学励志等。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考题有哪些? 1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 .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 3 .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4 .比较阅读材料,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四)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比较角度 二、常见题型 例1、【甲】《马说》【乙】《桓公伐孤竹》(2016·省市) 【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在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例2、【甲】《醉翁亭记》【乙】《满井游记》 山水风光,寄情于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常见题型1——比较主旨情感异同

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华海建明英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禹锡执友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D.请以柳州/授禹锡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偕()易()妻子()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 【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释】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灌水之阳,有溪焉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故更之为愚溪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皆山水之奇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可入也潭中鱼可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要”通“邀”,读作“yāo”;二要靠平时积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出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应读“jì”。 2.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而现在已是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里面夹杂着”。 3.正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故而知新”,“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 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

小学生文言文阅读

小学生文言文阅读 (一)孟子语录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只好)舍弃鲜鱼而选择熊掌。生命,原本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原本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二)女娲补天 原文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焱(y à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 é)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注释 1.女娲:女神名,传说是我国古代化育万物的创世神,有“抟黄土做人” 的故事流传 2.四极废:四极,指传说中支撑天体的四根立柱;极,边,端;废,毁坏, 此指折断。 3.九州:传说中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地区。

4.爁炎:大火绵延燃烧的样子。 5.颛:纯朴善良。 6.狡虫:凶猛的禽兽 译文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裂毁,天不能覆盖,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三)夸父逐日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①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很想能够喝水解渴。 ④河,渭:黄河,渭水。 ⑤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⑥道渴而死:在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⑦邓林:地名。在大别山附近、、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⑧未至:没有赶到。

文言文阅读教学

文言文阅读教学示例 一、阅读教学的两个价值 1.语言艺术价值:结构艺术表达艺术语言运用 2.人文精神价值:作家思想课文内涵情理美 ——坚持语文教学规律符合课程标准教学真实有效 注意:1.把课备好:熟悉作家、熟悉课文、熟悉学生; 2.坚持自我:不要摇摆、不要盲从、不要虚假。 三、各种文体教学

(一)文言文阅读教学 1.四教 一教字词句二教诵读 三教章法笔法四教思想文化 2.教法 例如: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①焉?”刿曰:“肉食者鄙②,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③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biàn)④,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⑤也,必以信⑥。”对曰:“小信未孚(fú)⑦,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⑧,虽⑨不能察,必以情⑩。”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民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战术)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战略) 【注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 年)。 (2)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3)公:鲁庄公。 (4)曹刿(guì):鲁国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6)间(jiàn):参与。 (7)鄙:鄙陋,指目光短浅。 (8)乃:于是,就。 (9)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凭.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 (11)专:个人专有。 (12)徧:同“遍”,遍及,普遍。 (13)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玉石、丝织品。 (14)孚(fú):为人所信服。 (15)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18)鼓:作动词,击鼓进军。 (19)驰:驱车(追赶)。 (20)辙(zhé):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文言文阅读_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 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 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 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 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 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2.翻译下面句子。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译文: 3.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 4.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答: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后特征为洛阳令/事物特征B.流血被面/唯见布被覆尸 C.大言数主之失/不计其数D.威不能行一令乎/行之有效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译: 3.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动人。 B.皇上本来要箠杀董宣,但董宣的义正词严、宁死不屈,使得皇上引咎自责,向他道歉。 C.董宣在洛阳任上,奋力打击豪强,豪强们没有不害怕他的,纷纷敛声匿迹,百姓多有口 碑。 D.董宣一生廉洁,去世后家里只有几斛大麦和一辆破车。光武帝得知他一贫如洗,为之感 伤叹息。

高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人物传记)

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①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 注:①恺,即毛恺。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 齐恨/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

部编版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1.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于郊衢(qú),抚节悲歌,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jiàn 声振林木,响遏(è)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①________:自以为 ②________:于是就 ③________:没有阻止 ④________:于是 ⑤________:返回 (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尝试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薛谭为什么辞别老师回家?因为他“________”。 ②薛谭听了秦青老师送行的歌后是怎么做的?________ ,________。 ③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秦青歌唱得好?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A.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 一个人有了成绩不能骄傲,要谦虚。 C. 只有有才智的人才有骄傲的本钱。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顾长康画人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②,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注】①目精:眼珠。②研蚩:美丑。③阿堵:此处。 (1)“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 A. 本/无关于妙处 B. 本无/关于妙处 C. 本无关于/妙处 (2)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或数年不点目精________

②人问其故________ (3)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与成语“________”的意思相近。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①。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注】①避患:避免灾祸。②及:等到。③益:更加。④遂:于是,就。 (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A. 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鸟) B. 一人虽听之(他,指弈秋) C. 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鸿鹄) (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______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 (3)翠鸟一开始把巢筑在高处的原因是________;而后来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4.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鸟类鹗(xiāo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识:________ 至:________ 息:________ 感:________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肩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肩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