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教学目的:当前新一轮制造业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打响。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为何要"回归"制造业、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深刻认识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新一轮争夺战中所处的方位,面临的挑战以及产业调整的方向,为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提供较为实际的参考价值。

课程内容: 1.“再工业化”的内涵

2.为何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

3.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及产业调整部署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芮明杰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为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我国应提高工业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去。

一、"再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要想知晓何谓“再工业化”,应先了解“工业化”、“去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去工业化"则可以理解为与"工业化"相反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2790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2000亿美元。期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从5840亿美元增加到1856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93%降低到18.20%。德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490亿美元增加到614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8.91%降低到6.02%。法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400亿美元增加到268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2%降低到2.63%。英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260亿美元增加到231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52%降低到2.26%。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330亿美元增加到1923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78%增加到 18.85%。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一个在规模上赶超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过程,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与法国、英国相当。但199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较快,制造业增加值先后超过德国、美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201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21.6%降低到8.9%。最近几年,虽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大体稳定在11%以上,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仍然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美国总就业人数为12982万人,制造业就业人数仅为1152万人。由于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或多或少存在"去工业化"现象,主要涉及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行业,欧盟

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从21%降至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 20.9%降至17.9%,这意味着欧洲人因为"去工业化"失去了28万个就业岗位。

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欧等发达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市场大幅萎缩。2009年我参观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个新校区,据介绍这个新校区以前是一个自行车厂房,现在牌子还是英国的,但是生产环节全部在中国。英国"去工业化"后剩下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是金融、教育、文化产业。但金融危机爆发,财富就缩水了。现在它们重新提出“再工业化”,说明它们确实感受到了危机,觉得在这特殊时期,没有实体经济还是很危险的,容易受到很大的冲击。美国的情况也类似,所以同样提出要“再工业化”。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去工业化”致使发达国家抗危机能力不足这一弱点充分暴露,因而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发达国家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美国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日本财务省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日本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虽然出现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地震海啸等临时性因素,但从长远来看,产业转移造成的制造业空心化是日本出现贸易赤字的趋势性因素。因此,日本政府将出台措施,着力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虽然欧债危机让整个欧洲陷入经济不景气之中,但是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依然积极投入调整产业结构,重振制造业。

发达国家的这些计划与行动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产业转移的时期,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抓住了机遇,通过改革开放承接了制造业的转移,制造业得到大规模发展,直接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这一进程可能会逆转,未来十年可能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在新一轮技术进步与工业革命中夺回制造业的十年。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必然会对全球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以及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

二、"再工业化"的内涵

从概念来说,韦伯大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剌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增长。从历史文献上来看,"再工业化"概念最早源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社会学家艾米泰克。他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美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所遭遇的一些经济问题——过度消费和投资不足损害了美国的生产能力。他认为解决当时美国的这些经济问题应该通过"再工业化"以吸引大量投资,将新技术引入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恢复美国经济增长。

对于全球经济今天正向第三次产业革命推进的背景下,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融合程度日趋加深,生产能力的复苏与增长必是奠基于新的生产方式之上,即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这是理解当前“再工业化”的关键。从"工业化"到"去工业化"再到"再工业化"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表面上反映了从实体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实体经济的回归,实际上体现了服务经济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符合经济形态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但是,后面的实体经济与前面的实体经济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更加强壮、稳定,能够抗击经济衰退的实体经济,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如果说"去工业化"去掉的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那么再工业化"实际上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打造高附加值环节。

美国制造业协会对美国"再工业化"提出了四大雄心勃勃目标:第一,现在到未来要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优越的制造中心和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地方。第二,拓展全球市场,要使美国制造商的市场扩大到95%的国外顾客。第三,要使美国制造商拥有符合21世纪经济需求的劳动力。世界级的制造业需要世界级的人才,美国制造业如果想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必须拥有国内外最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精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知识,掌握制造商所需要的技能。第四,要使美国制造商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创新主导者,美国必须保持研发活动,保护制造商知识产权。从上述美国制造协会

的四大目标以及美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来看,美国这次再提"再工业化"可能要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能不能够继续保持在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这是今天美国"再工业化"的本质。在制造业技术领先的位置上虚化,尤其是德国、日本、中国在制造业上的不断崛起,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德国在高端制造业上的进步对美国是一个剌激。所以美国提出要继续发展在制造业中的技术领先行业,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保持制造业技术领先和制造业价值链的控制力,特别是利用新技术、信息互联网的优势,给现有的制造产业重新定义,形成新的智能化的制造业。

二是通过"再工业化"推动美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度的虚拟化和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的脱节,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所以美国人希望通过"再工业化"在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融合和配置,提高产业的投资水平来推动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国的金融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比较先进和发达,美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进行"再工业化"。我们都知道,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是密切相关的、互为融合的,所以美国有条件可以利用金融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上的优势推动制造业领先技术的重新恢复,形成良好的互动,使美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是用新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新整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传统制造业劳动效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使提高了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重返美国,进而增加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如果没有制造业,那么蓝领工人的就业问题就很大,想要通过消费剌激美国经济的增长也会有问题。

四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创造新的产业。美国等发达国家技术力量强大,创新能力强,很多新兴产业源于美国。美国不仅善于创造新的产业,还善于创新商业模式,这可能成为"再工业化"的中坚力量。美国长期存在比较严重的贸易赤字,贸易的不平衡对美国经济影响很大,而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制造产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产业与高端服务产品的出口来缓解。

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举措

1.美国"再工业化"举措

出于对过度虚拟经济的反思,美国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本质上是力图重振本国制造业,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寻找能够支撑美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实体经济,通过制造业升级回归,解决就业与生产高成本的压力,实现经济的复苏。但是"再工业化"并不能只靠一些简单的政策就能实现,美国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很多制造企业难以消化的高人工成本,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巨大投资等。近年来美国为了确保"再工业化"战略方针的顺利实施,美国已推出了一些相互配合的政策和措施,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力图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以推动美国经济走向复苏。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对未来技术创新与先进制造业等有外部效应的基础性产业领域投资。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剌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2010年,美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和产业、医疗卫生领域、环境与气候变化、信息通信领域和材料与先进制造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计划与政策措施。仔细分析这些投资方向可以发现,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在一些基础性产业如信息、通信、材料、清洁能源、环境、气候与医疗上加大投入,而这些产业不光是制造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第二,通过立法振兴制造业,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美国曾经是全球制造业产值最大的国家,但近些年在美国GDP总量中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近来美国一方面对金融等虚拟经济进行大规模改革,加强监管,提高经济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重塑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向实体经济转型。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强振兴制造业的有关立法工作;鼓励制造业研发创新及产业化;大力培育新兴先进制造业;为制造业提供积极的金融支持等。

第三,政府追加投入,广泛组织社会资本,鼓励民间科技创新。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并没有因此

而大幅度减少研发投入。2010财年联邦部门研发拨款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和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主体的研发拨款朝着十年内翻番的目标稳步前进,而且目前美国民间参与科技开发的势头不错。如鼓励民间投入航天领域,开展航天制造业发展,创新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模式,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宽带服务领域等。

第四,培育"再工业化"的主体,引导海外美国制造业企业回归本土。"去工业化" 过程中美国的中小制造企业纷纷迁移到国外,因为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太高。然而中小企业在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认识到了这点,于是把中小企业视为实施 "再工业化"战略的主体力量,为此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2009年1月21日,奥巴马宣布一项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新计划,以帮助小企业渡过信贷紧缩难关。2009年12月11日,奥巴马政府将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剩余资金用于扶持小企业,钱虽然不多但表明了美国政府的态度。奥巴马政府还出台政策降低公司税,如果你把公司建在美国我们会给你降税,把公司开在美国的某个贫困地区,税费更低。

第五,鼓励产学研合作,培养制造业世界级人才。2011年,奥巴马总统推出了"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该计划由道氏化学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领导实施,而非政府部门直接负责实施,主要致力于四方面的工作建设国家安全关键产业的国内制造能力,缩短先进材料从开发到推广应用的时间,投资新一代机器人,开发创新型的节能制造工艺。这是美国官产学研协同作战振兴制造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他们认为目前尽管美国劳动力的成本比较高,但美国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素质是世界最高的,世界级的制造业需要世界级的人才,美国制造业如果想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必须培养和拥有国内外最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2.欧洲"再工业化"举措

美国在推进“再工业化”,欧盟方面也没有闲着。今天的欧债危机推动了欧盟成员国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制造业的地位再次受到重视,多个成员国提出要 "再工业化"。从欧盟层面和多个成员国的官方文件来看,欧洲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地依靠政府力量增加制造业比重,而是着重于加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一是继续巩固与强化传统产业的某些环节和优势产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品牌、环保等多方面的既有优势,二是努力在新兴技术产业的角逐中抢占制高点。

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虽然进行了“去工业化”,但是目前从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品牌、环保要素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欧盟这些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仍然是最强劲的,一批重要的制造业依然给欧盟经济带来重要经济支持,如商用飞机、汽车、智能设备制造业等获得的附加值也是全球最高的。

另外,欧盟还掌握着接近50%的全球工业技术标准和产品规则。这些因素都是欧洲 "再工业化"的有利条件。如果欧洲在未来若干年切实制定并执行"再工业化"战略,那么其工业优势地位势必得以巩固和加强。

面对"去工业化"在产业结构和就业方面带来的威胁,欧盟委员会几年前提出了欧盟工业政策的方向与目标,其重点是促进创新,并启动了以下方案:2007年成立欧洲研究理事会;2008年建立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实施联合技术倡议,研发如卫星监测环境与地球安全、微电子工艺燃料电池、药物创新等技术与工艺,以提升"再工业化"进程。

四、"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晌与启示

1."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的四大挑战

尽管发达国家正走在"再工业化"的路上,但已不可能再回到传统制造业为经济基础的时代。拿美国来说,一方面,从经济结构看,制造业产值占其GDP比重只有11%左右,还不及金融服务业的一半,制造业弱势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另一方面,美国制造业"回归"走的是高端路线,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是其投资的重点,这也就意昧着美国在意图打造先进制造业,而不是真的想重现"美国制造"时代。可以说,当前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实际上就是在走一条经济转型之路,给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诸多挑战与启示。

挑战一,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可能大幅度弱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居世界之首。劳动力成本低廉曾经是我国制造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我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有相当竞争力的关键。然而,中美劳动力成本正在发生此涨彼消的变化。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对这一趋势非常关注,2011年推出了《美国制造复活》的报告,称"中国的工资水平以年均15%一20%的幅度在上涨,持续下去的话,2015年前后美国南部等地的生产成本将低于中国"。因此,制造业回归美国就成为企业重要的选择,而我国制造业如果没有了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型升级将成为 "中国制造"的唯一选择。

挑战二,我国出口制造业可能会受到巨大冲击,加工贸易有可能衰落。过去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大量的制造生产环节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今天则不一样了,一些新的制造生产方式对土地等要素的占用很少,不需要很大的厂房,可以实行“销地产”,大大超越了传统的"产地销"模式。这样的新技术革命可以使新兴制造业重新流回发达国家,增强国际竞

争力。从而对我国的出口制造业形成巨大冲击。

挑战三,发达国家继续成为新一轮产业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控制者,而发展中国家依然成为被控制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通过引进、合作、创新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大的规模,但在整个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的制造业一直处在价值链的低端。而发达国家则处在价值链高端,而且通过关键技术、产业标准、产品标准等控制了产业的价值链、制造业供应链,所以,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应该说是依附型制造业,依附发达国家的关键技术、依附他们的市场,依附他们的订单。这一次的“再工业化”将建立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基础之上,发达国家的信息渠道通畅、分销网络广泛合理,市场环境好交易便捷,而且发达国家民众总体富裕,更具备个性化消费的条件。这就为他们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及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创造了市场条件,为他们成为21世纪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领先者、控制者创造了条件,也为他们未来进入我国高端消费市场创造了先机。

挑战四,我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创新竞争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还可能加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创新往往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导向的创新容易产业化并产生经济效益。而在创新的过程中政府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但不是指定发展的方向,而是说“我为你企业创造什么条件”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在创新方面虽然也很重视,但具体到创新的市场导向,创新的制度与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依然问题重重。美国政府这次的"再工业化"首先想到拿钱出来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加快信息传输速度,提高全民学习能力。其次是投资教育和培训,因为未来的工业革命也好技术革命也好,人力资本都是最重要的。

2.“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美国走过了“工业化”和"去工业化"阶段,再重新发展不一样的工业化道路,中国不能简单模仿,但是共性的东西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他们“再工业化”很强调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等。中国要走自己的路,要发展自己优势的传统产业,我们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关注在关键技术上有可能突破的产业。

第一,明确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业化,现在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即服务经济时代,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许多传统制造业应该转移淘汰出去,这叫作"去工业化"观点。当然这也是个方向,但这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不单纯否定制造业,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方向与方式是否可靠,是不是还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呢?这显然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大问题。

我国肯定需要发展服务经济,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因为相对制造业发展,我国的生产服务业长期发展迟缓,落后于制造业发展的状态,这是我国产业体系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个转型升级不应该是简单地仅仅考虑引进发展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该还是在老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里面兜圈子,而应该是目标远大,要瞄准能够引领未来新一轮工业革命或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换句话说,我们要判断出新的发展方向,率先在"第三次工

业革命"过程中做些布局和投入,不至于被甩得太远。我们过去说的一个概念叫"新型工业化"道路,那什么叫"新型工业化"呢?之前想不清楚,现在看来就是要抓住"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具体来说其一,今天的互联网既是信息平台,又是交易平台和生产控制平台。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联网智能化制造设备在收到指令后,就可以自行分析、决策,进行操作。毫无疑问,未来的新生产方式必然依托互联网。其二,智能化意味着智慧型计算机嵌入制造设备后能够使生产设备更快地感知、自我反应,计算判断,分析决策,操作。其三,满足个性化需要的产品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成为可能,部分已经成为现实。比如大规模的定制西装已经成为现实,成千上万个性化数据输进去,计算机排版激光剪裁,快得不得了。又如德国大众的辉腾汽车,开设的是定制店,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造不同的车。

从短期来看,扩大投资发展新兴制造产业,进行产品技术提升,品牌价值提升等,这些都重要,但面向未来我国的产业体系应该更多地建立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制造业融合,建立在新的工业生产方式、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新的生产制造模式基础之上。

第二,“再工业化”阶段,要努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我国现行制造业的发展是基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价格便宜、环境损害基础之上的,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收益率不高。但是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制造业的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使我们低端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减、利润逐步下降。特别在面对发达国家今天的“再工业化”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有三个特征:一是技术含量较高,以高新技术为核心。二是创造附加价值比较高。三是从未来的要求看,应该符合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要求。

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选择应该建立在新比较优势即知识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基础之上,不能被产业的新名称所迷惑,因为先进制造业也有低端的制造环节,我们不能把先进制造业中的价值链低端环节当作我们的先进制造业,而是要从该产业是否所处在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否主要依赖知识与智力资本,是否能够创造高附加价值来判断。中国地域广阔,地区劳动力水平差异非常大,制造业空间的重组和转移是未来需要考虑的。我国沿海地区应着眼发展先进技术的制造产业。

第三,政府要为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政府对制造业转型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在这一方面,美国政府的具体做法是——政府不明确具体的产业选择。因为政府想让市场去发挥功能,而不是政府去替代市场做出决定。从政府层面来说,就是把制度搞好、完善市场使其更透明化。美国政府目前做四件事:一是提供制度环境。二是提供能够保护私人财产和促进有效竞争的法律体系。三是支持基础研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四是政府不是要做所有的事情,但是要把做的事情做好。相比而言,我国的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从逻辑上来讲,市场不成熟状态下政府就应出面干预了。问题在于,“干预什么?怎么干预?干预的范围和干预的层面,哪些适合,哪些又是不适合的?”所以美国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

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设计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所取得的经济与制造业发展巨大成绩,本质上是制度改革与市场机制建设的结果。所以,今天我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要成为先进制造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认真思考我们的制度环境与政策环境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改善,这是最关键的。

3.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对策

一是更大胆地进行创新的制度建设和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前者的关键在于创新激励机制能否建立。经济学告诉我们,只有创新者分享到了创新带来的红利才能有更大的动力投入下一步创新,要形成正向的反馈。虽然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今天需要更准确的界定和更严格的执法,例如在国外很多商业模式都是可以申请专利,而国内的定义是很狭隘的。我们写的文章是应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这和专利是一个性质,但是现在作者们的著作在网上随便下载现象很严重,如此谁还肯下功夫创作呢?

二是进一步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为制造业升级培养更多人才。现在的教育分两块,一块是普通教育,

一块是职业教育。美国的普通教育很强,不过它的职业教育没有德国好。我们常说德国制造非常精良,原因就在于它有一支庞大的熟练技术工人和工程师队伍。我们现在谁想当技术工人呢?都想去金融业工作。职业教育做不好,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肯定做不好。

三是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支持创新制造模式。中国要成为未来的工业强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关键。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大胆创新,引导企业围绕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方式展开,开展新制造模式创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我国也应该对某些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发展进行立法,尤其是那些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的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公路、通信、环境保护等基础性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推进,形成突破。

四是迅速完善我国的创新服务体系。我们国家一直提倡自主创新,这是对的,也开始有了政府支持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比如生物医药行业中的检测检验机构、孵化器、公用的实验装备等都是其中的要件。但是我们调研发现,这些公共创新服务目前存在效率不高、不方便、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其中尤其在信息文献共享方面问题很大,各个单位都有数据库但不连通的,检索很不方便,我们搜寻信息与文献的成本非常高,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降低了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的效率。所以在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挑战与新一轮工业革命时,如何完善我们的公共创新服务体系,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速度经济时代,速度决定了创新竞争的成败,决定了在未来全球产业新分工体系中我们将会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延仰阅读篇目推荐:

《美国制造业能否复兴?》,丁小希,《人民日报》2012年2月28日。

《新型工业化之路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苗吁,《光明日报》2012年5月30日。

链接资料

链接一:政策

1.我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一)节能坏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臵、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坏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二)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规划》还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摘自新华网

2."十二五"末形成300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称,力争经过5年发展,到"十二五"末形成30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水平高、产业规模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使之成为带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培育形成30家左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自2009年至今已有三批共185园区(集聚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2011年,示范基地工业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六分之一以上;示范基地实现利润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摘自新华网

3.美国制造业协会提出四大目标

目标1 :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优越的制造中心和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地方

目前美国制造业仍然是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理想地,2008-2010年平均每年吸收国外直接投资712.78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一。美国也是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8-2010年平均每年对外直接投资480.47亿美元,远高于日本的318.69亿美元。不过与2006年和2007年的数据相比,近年来,美国制造业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额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

目标2:拓展全球市场,使美国制造商的市场扩大到95%的国外顾客

如今制造业日益全球化,随着其他国家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消费者对“美国制造”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美国必须采取政策,扩展已有市场,增强进军新市场的基础和能力。

目标3:使美国制造商拥有符合21世纪经济需求的劳动力

尽管美国劳动力的成本比较高,但美国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素质是世界最高的,世界级的制造业需要世界级的人才,美国制造业如果想保持其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拥有国内外最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精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级知识,掌握制造商所需要的技能。

目标4:使美国制造商成为世界主导的创新者

创新使美国制造业稳居全球领导地位,不过其他国家为超越美国,建立比美国更具吸引力的研发激励政策,因此,为保持主导地位,成为世界主导的创新者,美国必须保持研发活动,促进和保护制造商知识产权。

——摘自《人民日报》

链接二:观点

1.美国"再工业化"说易行难

美国总统奥巴马强调,为了让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需要重振制造业,并表示将调整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家们把制造业工作岗位重新带回美国。奥巴马实现再工业化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从目前情况看,或许只能是说易行难。

首先,美国制造业转移海外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配臵的结果。当前国际分工越来越细,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地区间大幅流动。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所决定的。为了节省工资开销,美国公司纷纷把大量业务承包给外国。其结果必然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奥巴马要扭转这种局面,说到底就是要改变资本的属性,这谈何容易?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品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不断延长和完善,世界多地已形成各种产品的生产及服务中心。奥巴马要美国再工业化,实际上就是对全球现有产业布局的再布局,这或许

不是出台一两项税收调整政策所能办到的。以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为例,其零部件多达上千个,但90%以上都不是在美国本土生产,而是来自韩国、日本、德国等地,最后在中国进行组装,与之配套的企业在中国达上百家之多。吸引苹果公司把其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人力成本较低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苹果公司在中国能够享受到零部件采购的便捷、供应链管理的高效以及产业集群的效益,这都是在美国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美国如今已无法提供大规模生产所需的大量技艺熟练的工人和工程师。据苹果公司称,在iPhone组装线上工作的工人就有20万人,为管理和组织这些工人,仅工程师就需要近9000人之多,如果要在美国招聘同等数量的高素质工程师,至少需要9个月时间,这无疑将延误商机。去年2月,奥巴马曾向"苹果之父"乔布斯提出有没有可能把苹果公司的生产转移回美国,据在场的人回忆,乔布斯回答道"这些工作不会再回来了。"

可见,奥巴马要"力挽狂澜",希冀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岗前培训,扭转制造业流失局面,无疑将遇到诸多困难。不过,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来说,这也是重要的信号和严峻的挑战,切不可掉以轻心。过去十年,中国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得较为成功,关键在于向外商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经商条件。如今,为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的挑战,我们应该在劳动力素质、经商环境、政策制度、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方面再接再厉,做得更好,才能在这一场新的争夺中处于优势地位。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副会长吴正龙,摘自《解放日报》

2.看清美欧"再工业化"本质

美国为促进再工业化而设计的系列政策,是为了应对短期危机、迎合国内政治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政策,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设计,这成为判断美欧两大经济体实施再工业化问题性质的关键所在。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具有明显的紧迫和短期特征。

首先,这是为应对美国战后少有的持续高失业率而不得不采取的生产保护主义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失业率迅速上升,一度达到10%以上,近三年维持在9%以上,而美国战后最坏时期如上世纪70年代也只有7%左右。五年出口翻番目标的提出、美元主动性大幅贬值、再工业化等,都具有围绕这一问题而采取的应急性措施之特征。

其次,是政治压力使然。美国一些政治家及一些学者将其高失业率与中国制造业上升挂钩,认为是中国夺走了其就业机会,加之美经济低边,压力之下出台的政策,难言都是立足长远。

再次是美国经济全球化的周期性复归。美欧跨国公司持续数年的全球化战略,反应到其国内便是"去工业化"。凡事过犹不及,美国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加强管制"与"放松管制"更替均是如此。因此,"再工业化"的价值也许会更多地体现在"对‘去工业化'过度的一种纠正"之上。

最后是为缓解贸易赤字而采取一种产业保护主义政策。美国的战咯目标,无非是强化自身优势,最大程度地遏制新兴竞争者。而要达此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其具有优势的高科技和金融控制力。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针对崛起的日本采取过与今天类似的制造业振兴举措,但最后美国还是放弃了对日本工业精细化的仿效,转而采取两项战略举措:一是通过逼迫日元升值,恶化日本的国内外环境,使日本轻率地采取放松金融剌激地产的做法,终致深陷泡沫泥沼,错失了产业由高端制造业向高科技升级的机遇;二是在美国国内利用纳斯达克高风险市场促进高科技发展,而非由耗能型的工业体系向节能型工业体系转化。结果,日本崛起被抑制,美国却从此走向新经济,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摘自《财经国家周刊》

3.我国制造业面临三大挑战

其一,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经济循环体系,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调整,对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中国制造业形成较大的结构性制约。长期以来,全球经济循环的主要特征是:欧美等国的赤字财政和高消费带动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这一循环出现了"短路",突出表现在两个"难以为继"上:一方面,欧美等国的高消费、高负债模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我国长期依赖出口带动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模式也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

调整,必将对我国出口产生极大的制约,曾延续多年的发达国家强劲消费拉动制造业增长的格局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全球贸易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贸易保护将呈现出形式多样和频率高发的态势。

其二,发达国家"回归"制造业,发展中国家之间竞争加剧,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双重压力。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之下,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认识到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欧盟、美国均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力图重振制造业。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作出战略部署,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前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阻截,后有东盟、印度、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加速追赶的双重压力。

其三,能源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随着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将持续提升,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征,将直接带来制造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我国制造业的突出比较优势,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也在不断流失。根据相关预测,2015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峰值,之后将缓慢下降。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大面积的 "用工荒"和工资薪酬的快速上涨,就反映了这一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摘自《经济日报》

链接三:数字

1.我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数居世界第二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12年世界企业500强名单。今年中国内地(含香港在内,不含台湾地区)入围世界企业500强公司的数量连续第九年增加,共有73家公司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2家,超越日本的68家,跃居入围企业数量第二位。如果加上台湾地区,中国今年共有79家公司上祷。

尽管世界经济复苏仍危机重重,但2012年世界企业500强表现依然出色,总收入达29.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总利润达1.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7%,入围门槛也相应提高了25亿美元,达220亿美元。入围企业最多的行业前二名分别为商业储蓄银行、炼油、汽车与零部件,其中,榜单前10名中有6家为炼油企业。

今年,中国内地共有5家民营企业上榜,分别是中国平安保险、江苏沙钢集团、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今年新入榜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尽管中国内地企业在入围数量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但在行业结构上却很难令人满意。入围企业多数是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行业的企业,包括石化、电网、银行等。但是,在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高端制造等行业的入围企业明显少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内地企业在成长性、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应当继续通过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运行质量和科研水平未缩短与世界顶尖企业的差距。

——摘自《人民日报》

2.中国制造业有哪些世界第一

据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而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从1895年一直保留至2009年。

也有论者引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发现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

无论怎么说,单就数据而言,制造业在产值上超过了美国,这对中国人是个喜讯。许多分析人士称之为"历史性的超越"。事实上,中国在1830年代制造业产值曾占全球的30%,但随后爆发的鸦片战争,却将该成就打入谷底,到1900年,这个份额降至仅大约6%。之后,中国用了100多年来实现追赶。

其实,有更详尽的数据可以佐证中国制造能力"第一"是名副其实的。

比如,从基础工业数据看,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6.27亿口屯,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60%;电解铝 1565万吨,占世界总量65%;精炼铜产量占

世界24%,而消费量占世界一半;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占世界35%,化纤产量占世界42.6%;玻璃产量占世界50%。除了石油、乙烯,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自巨大多名列前茅。

在具体产品上,中国的成绩单同样出众——汽车产量1826.47万辆,超过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25%;船舶产量占世界41.9%;工程机械占世界43%。中国还为世界生产了68%的计算机、50%的彩电、65%的冰箱、80%的空调、70%的手机、44%的洗衣机、70%的微波炉和65%的数码相机……有趣的是,随着黄金投资热在中国兴起,2010年中国还生产了340吨黄金,排名世界第一。

——摘自《中国青年报》

链接四:案例

从美国南部小镇看美国制造业复兴

美国南卡罗未纳州格林维尔市是美国人均外国投资金额最高的城市之一,吸引米其林、宝马等来自26个国家的250家外企落户。2010年该市人口5.85万,平均年龄36.6 岁,人均年收入为2.6万美元(约合16.54万人民币)。

美银美林今年3月题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美国制造业占 GPD比重由2009年的11.2%轻微上升至11.7%,但仍然远低于1953年高峰期的28.3%。

美银美林认为,美国经济正处于制造业复兴初级阶段,未来数年越来越多制造商将考虑把生产基地搬回美国,或是在美制造商扩建工厂提高产量,这主要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劳工成本以及国际物流成本上升,弱美元、低能源价格以及较好劳工教育系统将缩小美国制造业与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本差距。

68家制造商过去三年已采取上述行动,其中包括1992年起在格林维尔市区20分钟车程远处设厂的宝马。宝马于今年1月宣布未来三年将追加投资9亿美元(约合57亿人民币)扩建斯帕坦堡厂房,年内将新招聘300名员工,而设厂以来宝马当地总投资金额近60亿美元。

相隔不到3个月,北美总部设在格林维尔的米其林宣布,将追加投资7.5亿美元(合约48亿人民币)扩大其推土机轮胎产量,预期新增就业500人。米其林自1973年起在格林维尔投资,总投资金额逾65亿美元,现有8000名雇员。

米其林选择格林维尔为北美总部主要由于当地土地供应充足且便宜,政府强有力支持,靠近港口和机场物流成本低,而且格林维尔曾是纺织业重镇,劳工技能熟练。

汽车行业领先零配件供应商采埃孚公司去年初决定投资4.3亿美元在格林维尔建厂,工厂预计明年1月起开工,至2014年底雇佣1200名员工,现有约200人,年底前计划再招聘200人。

在美国就业市场极不景气的情况下,制造业的扩张让格林维尔人们生活相对阳光些。格林维尔失业率较全国平均水平总低1-2个百分点,市政府的财政也保持在良好的状况。根据劳工部数据,格林维尔4月失业率水平为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1%。而标普投予格林维尔市债坪级为AA+。

为给制造业输送更具竞争力的劳工,南卡罗来纳州16家技术学校自1961年起,协助制造商培训工厂生产所需技能。在德国任何一个技术工人都会在公司内得到3至5年专能培训,这在世界其他地方很缺失,而南卡给新来设厂很大帮助。

逾百年历史的克莱姆森大学则在2004年格林维尔设立国际汽车研究中心,教授全美首个汽车业博士学位,致力为业界输送高站工程师。此研究中心课程设计过程特别,会邀请宝马、米其林等业界参与其中。该中心学生就业率达100%,今年一名刚毕业博士年薪达11.5万美元。目前中心共有137名学生,其中70%为国际学生。

普通工人薪酬如何?格林维尔平均水平为每小时20美元(约127元人民币)。美银美林报告称,按购买力平价计,2009年中国人工成本约为美国的50%。另据《时代周刊》去年6月报道,中国制造业平均时薪为3.1美元(约合20元人民币) ,远低于美国平均时薪 22.3美元。

两地人工成本差距近7倍,寄望从中国拉回来制造商是否痴人说梦呢?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或许不这么看。该机构去年11月发表报告称,随着中国工厂工资成本每年升幅达15至20%,

中美两国的制造业人工成本差距将由目前55%水平下降至39%。再加上运输成本及供应链风险等因素,部分产品在中国生产成本未来5年将与美国持平,甚至美国更便宜。

波士顿咨询集团在今年3月发表后续报告称,交通用品、电器、家具及电脑等7类产品制造商将部分回流至美国生产,目前这7类产品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度达20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前10%至30%这些产品制造将回到美国,将创造200亿至550亿美元经济产量,在美国新增就业200万至300万个,降低失业率15至2个百分点。

根据南卡州商务局数据,中国公司已在南卡投资超过2.8亿美元,创造超过1400个就业机会。其中,电器制造商海尔在1999年将美国首个工厂设在卡姆登,到2006年投资金额超6000万美金,雇佣250名员工。

——作者颜茜,摘自新浪财经

链接五:历史

1.“全球制造业中心"国际间转移

所谓的"全球制造业中心"是指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基地。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英国、美国、日本都有过"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经历,且前者都是被后者所取代,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显然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改变的客观规律。

19世纪初,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先驱国在蒸汽机革命的带动下,以其发达的纺织业、采掘业、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海运业确立了"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者。1820年,英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18%,1870年上升为22%,其制成品产量占全世界40%,铁和煤产量超过全世界50%,1837年机器出口总值为49万英镑,而到1866年就达到476万英镑,美国和欧洲大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技术装备基本都是来自英国。英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历程延续了70年,培育了全方位的优势产业,形成了发达的纺织、冶炼和机器制造业、采掘业和海运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业。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在电力革命的带动下,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世纪80年代,美国制成品上升为世界第一位,1929年达到了全球制造业43%的最高点。在钢铁、汽车、化工、机器设备、飞机制造、电气产品、医药以及军事装备等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其生产规模和出口份额都位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工业品出口的重要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成为全球经济霸主,并确立了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经过30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成为历史上第三个“全球制造业中心”。20世纪60~80年代,日本以"机械振兴法"和"电子振兴法"为推力,从以出口重化工业产品为主导逐步转向以出口附加价值高的机械电子产品为主导,成为机电设备、汽车、家用电器、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借助"全球制造业中心",日本经济年均增长高达9.8%,20年内制造业生产增长了10倍。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许多工业制成品的产量都名列世界前三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世界上家用电器、汽车、船舶和半导体的主要生产国。

20世纪末,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以土地、劳动力和规模经济为主导,形成了新的制造业优势,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2007年,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跃居世界第一位; 2008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成品出口国。截至2011年,中国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达到10.4%,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8.49%,占全球第2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 24.31%,已成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最大的净出口国。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同时,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19.8%,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多种。数字表明中国已处于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发展阶段。

从全球制造业中心发展的轨迹来看,至少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世界制造业中,这必须辅以强大的工

业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具备明显的妥素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二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是客观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永远占据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关键是如何延长这种优势;二是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国家,自身的市场需求环境和竞争坏境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研完表明,当前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空间布局正在从单一化走向多极化和均衡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生产、技术、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部分国家可能会凭借其优势成为呆一产业的全球制造中心。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摘自商务国贸经合院网站

2.德国制造"撑起德国

身处欧洲中部的德国,既无地缘优势,也无资源禀赋,却能在100余年的时间里数度崛起为世界强国,其"独门私籍"之一即为其实业立国道路。

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之际,即确立了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100多年来,无论是备战、战后重建,还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德国工业始终是国家振兴的中流成柱。即使是在美英等国对金融业"神话"趋之若鹜的年代,德国也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国之本。

德国工业的核心思想是制造有高使用价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为落实这一思想,德国在制造业发展中不断动态调整其发展重点。

19世纪德国工业革命起步于纺织工业,但明显落后于英国等发达国家。为扭转局面,德国将制造业发展重点从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转向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重工业,通过铁路建设带动其他工业发展。这一策略调整使得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将仍满足于传统工业生产(如机床、汽车、照相机等)的德国甩在了身后。德国意识到微电子发展落后的教训,开始实施快速赶超战略。1990年至1994年,德国经济、科技、邮电三大部门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年均增长825%,有效提升德国信息技术实力。

之后,由于东欧和亚洲国家廉价产品的挑战,德国再次调整发展策略,着手改进生产工艺,注重利用制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技术,提高资源使用率和保护环境。为此,德国投资4.5亿德国马克(约合3.2亿美元) ,实施为期五年的"生产2000"计划,其核心内容是"清洁制造、确保就业、提高竞争力"。该计划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德国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频发,德国工业开始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将重点放在新能源发展领域。

德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全球化时代,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提供动力。那些看似会威胁德国经济增长的国家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新兴国家恰恰给德国经济增长增添了动力。因为随着其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国家需要购买大量德国高科技设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建厂。

即使是在西方其他国家竞相发展金融创新时,德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这种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让德国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促进了德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德国具备了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

3.日本制造业不振

制造是日本的"长技"。受近年产业"真空"影响,制造业在日本经济中的地位已不如前, 2011年大地震和泰国洪水,更在其伤口上撒了把盐。

汽车业差强人意制造业中,日本汽车业表现可算差强人意。2011财年虽遭受大地震和泰国洪水等天灾,但各汽车厂商在生产能力恢复后开足马力生产,基本挽回了损失。除还未公布财报的五十铃外,7家大型汽车厂商仅马自达一家亏损107亿日元,其他均为盈利,其中日产利润最高,达3414亿日元。预计7家汽车公司在新财年的总利润可达17830亿日元,是2011财年的2.1倍。

繁华之下,日本汽车业危机潜行。2011年在世界汽车市场上韩国现代占据8%的市场份额,直追10%的日本丰田市场份额。目前日本车在美国的市场遭遇韩国现代的正面冲击,节节败退。在新兴市场国家,凭借价格优势韩国车势头很猛。由于汽车相对而言需更多人工制造,使得日本尚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技术优势,但在新一代环保车普及的时代,注重技术的电动车产业很容易被别国赶上。日本汽车业在这方

面竭力保持自身优势,但总体仍处守势。

家用电器节节败退日本的电器产业喜忧参半。日立公司在2011财年营业利润4122 亿日元,连续两个财年创历史最高纪录,盈利居电器产业之首,增长的原因是工厂设备、信息通信系统、建筑机械销售状况良好,电视业务虽有小额亏损,但不至影响大局。三菱电机、东芝业绩也不错, 2011财年营业利润分别为2254亿日元和2066亿日元,东芝的电力设备、三菱电机的工厂自动化设备收益占盈利的40%至60%。富士通虽然盈利较少,但由于I T服务业绩较好,也有427亿日元进账。

与此相反,另外回家大型电器厂商2011财年出现了巨额亏损。松下最多,亏损7821亿日元,索尼第二,亏损4566亿日元,夏普3760亿日元, NEG亏损1000亿日元。除了NEG 是因为电脑业务亏损之外,另外三家巨头亏损的主要原因均为主业电视业务表现太差。

技术优势丧失是败退的主因。在显像管电视时代,掌握生产技术的技术工很重要,但在液晶平板电视时代,装备代替了技术工。IT技术"落日十年"据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的数据表明, 20门年日本手机市场的手机销量和2010年相比增加4%,但日本手机的国内销量反而减少11.1%,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被苹果和三星挤占。

半导体曾是日本拥有优势的IT产业。日本半导体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口,在此后的8年间日本所占全球份额从27%扩大到51%,曾被视为是日本制造能力的象征。然而在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半导体技术逐渐被韩国、中国台湾超越。

日本半导体巨头尔必达的倒下最能说明日本制造业滑坡的问题。尔必达生产的存储装臵DRAM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在日本独此一家,位列世界第二位,却在今年2月轰然倒地。

——摘自《财经国家周刊》

再工业化是一个持续创新过程

经济参考报/2010年/4月/15日/第005版 视野 再工业化是一个持续创新过程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 “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多年前在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被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动。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Rothwell和Waiter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RandomHouseUna-bridgedDictionary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一概念再次盛行,反映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表达了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因此,目前美国所要进行的“再工业化”,绝不仅仅是恢复传统的制造业,而是超出了这个范畴,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实质上是推动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并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引领和改造其他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生物、医疗、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从长期看,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各国需要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短期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实行“再工业化”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推动。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认识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注重发挥创新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增加研发投入,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保持和提高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美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产业。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提出,要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俄罗斯经济的重点也转向知识产业和新技术产业,鼓励利用科技创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将重点发展纳米、能源和环境技术产业。 可以认为,依靠创新推动“再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引领,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已成为当前很多国家摆脱危机、实现增长的根本出路。 第1页共1页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启示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为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带来的挑战,我国应提高工业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去。 一、"再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要想知晓何谓“再工业化”,应先了解“工业化”、“去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去工业化"则可以理解为与"工业化"相反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发达国家汽车、钢铁、消费类电子等以往具有优势的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从1980年的2790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2000亿美元。期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从5840亿美元增加到1856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93%降低到18.20%。德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490亿美元增加到614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8.91%降低到6.02%。法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400亿美元增加到268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02%降低到2.63%。英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260亿美元增加到231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52%降低到2.26%。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330亿美元增加到19230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78%增加到 18.85%。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一个在规模上赶超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过程,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远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与法国、英国相当。但199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较快,制造业增加值先后超过德国、美国等世界制造业强国201年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去工业化"不仅削弱了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对国内就业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980年至2010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1%降低到11.7%,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21.6%降低到8.9%。最近几年,虽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大体稳定在11%以上,但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仍然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美国总就业人数为12982万人,制造业就业人数仅为1152万人。由于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或多或少存在"去工业化"现象,主要涉及纺织与服装业、汽车等行业,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从21%降至18%,工业部门吸收的就业人数从 20.9%降至17.9%,这意味着欧洲人因为"去工业化"失去了28万个就业岗位。 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欧等发达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市场大幅萎缩。2009年我参观了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个新校区,据介绍这个新校区以前是一个自行车厂房,现在牌子还是英国的,但是生产环节全部在中国。英国"去工业化"后剩下来的支柱产业是什么呢?是金融、教育、文化产业。但金融危机爆发,财富就缩水了。现在它们重新提出“再工业化”,说明它们确实感受到了危机,觉得在这特殊时期,没有实体经济还是很危险的,容易受到很大的冲击。美国的情况也类似,所以同样提

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 本节要点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其特征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信息化 会计软件 ERP与ERP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 XBRL 主要内容 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经济越重要,会计越重要) 1、狭义的会计电算化: 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广义的会计电算化: 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3、站在会计人员角度: 由专业人员编制会计软件,由会计人员及有关操作人员操作会计数据,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来完成会计工作的活动。 4、会计电算化的目标,即用会计电算化工作所要完成的任务,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提高会计工作地位,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益。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融科学计算、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 5、随着会计电算化内容的日益广泛,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归纳。按照会计电算

化的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一般将其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和会计决策电算化。 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 会计管理电算化: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信息,借助计算机会计管理软件提供的功能和其他信息,帮助财会人员合理地规划和运用资金,已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费用开支,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会计决策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注意决策支持系统,辅助人们进行决策,而不是替代人们进行决策)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13年的教材是4大阶段,14年的是3大阶段)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单项会计业务处理阶段) 1、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 2、目标:会计核算电算化 3、内容: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成批处理大量数据(即各项会计核算任务,设置会计科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内容)。 4、基本特征: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相互联系,无数据管理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会计业务综合处理阶段) 1、会计电算化的丰富发展阶段 2、完整的会计核算软件系统: 账务处理、报表处理、往来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 3、内容:企业其他部门的日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电算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4、基本特征:程序已构成一个系统,以文件来实现一定的数据管理,程序和数据相互独立,使用灵活。 (三)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初中级阶段+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初中级阶段(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阶段) 1、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 2、目标:实现会计管理的电算化 3、内容:这一阶段要在会计核算电算化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和信息,借助于

【管理4.0】世界近代工业化:英国与美国工业化

【管理4.0】世界近代工业化:英国与美国工业化 作者:解光伟,《管理4.0》 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名为《大国崛起》的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回顾了英国、美国和日本等九个世界级大国的崛起过程与历史规律。这部纪录片以弘大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欧美强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走上了各自的工业化道路。让人感叹让人唏嘘,感叹先辈们伟大的创造和不懈的奋斗,而唏嘘他们的艰难困苦和无数的失败。21世纪前几十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总结世界大国的兴衰历程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警示意义。 英国的工业化 1685年,约克公爵詹姆斯继位英国国王,即詹姆斯二世。詹姆斯二世是一位天主教徒。而早在1534年《至尊法案》获得通过后,英国就完全舍弃了天主教,成为一个以新教和英国国教为主的国家。詹姆斯二世继位后,却独断专行,不顾各方的反对,大力保护和推行天主教。偏执的国王遭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力抵制。英国国内的宗教矛盾很快发展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1688年,辉格党与托利党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并邀请玛丽公主和其丈夫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率军入驻英国。11月,奥兰治亲王率军数万人在托儿湾登陆英国。而拥有数倍兵力的国王詹姆斯二世消极应战,致使战力全失。12月,奥兰治亲王的军队兵不血刃地进驻英国伦敦。詹姆斯二世战败后逃亡法国。1689年,英国议会在伦敦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废黜詹姆斯二世,由玛丽公主和威廉共同担任国王,统治英国。同时,会议还提出了限制国王权利的“权利法案”。

这一场由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起的政变被称为没有流血冲突的“光荣革命”。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议会彻底从国王手里夺取了国家权利。英国从此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随后,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得以发布,资本主义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光荣革命”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的国内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英国海外殖民贸易的不断扩张,其与欧洲强国法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冲突越来越激烈。1756年开始,英国与法国展开了七年的全球霸主争夺战,史称英法七年战争。在欧洲大陆,英国使用“大陆均势政策”,与普鲁士结盟,利用普鲁士制约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力量。在海外,英国利用其强大的海军实力先后在大西洋、美洲和印度等地战胜法国。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成为最大的赢家,夺取了包括加拿大、美国东部、西非海岸和印度等法国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至此,英国在两百年的时间里先后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海上马车夫荷兰和欧洲强国法国后,确立了海洋霸权,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在取得广阔的殖民地后,英国开始疯狂的资源掠夺和不平等贸易,这其中就包括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大量的财富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流向英国,为英国的全国性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追逐财富的积极性。 不断增长的海外贸易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难以满足贸易需求。资本家和工场主为增加生产量绞尽了脑汁。此时只要能生产出来产品就一定能够卖得出去,卖出去就意味着财富的增长。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财富的吸引下,蒸汽机和新型纺织机等一系列技术和机器被发明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卡门发明了第一台可广泛应用的蒸汽机,有效地解决了煤矿的排水问题。但纽卡门蒸汽机具有天生的缺陷,其对燃料的消耗量太大。为了改变蒸汽机的能效问题,詹姆斯·瓦特发明了分离式冷凝器。这使得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得到的巨大的延展。1764年,哈格里夫斯设计出一种新式纺

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及其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及其意义 一、会计电算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了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在经营管下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

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必然逐步提高整体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 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六)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一)系统设计员的职责 1、根据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 2、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 3、负责指导有关人员正确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4、及时解决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 5、为保证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全球工业化模式

全球工业化模式(资料) 英美模式 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内生型模式 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背景和起始条件不同,因此工业化特点各不相同,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道路可以发现,英国、美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内生型工业可以归结为一种模式;其后,有德国、日本模式,特点是以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为前提,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军事力量实现工业化;此外,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亚模式的工业化道路自成体系,具有明显的特点。 虽然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并不一致(英国是在19世纪上半叶以工业革命为开端掀起工业化浪潮,美国则在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但是,两者的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具有类似性,都是依靠市场方式自发推进工业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生地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变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自由放任”一直指引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将英国的工业化路径总结为:“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完善,出口扩大———部门利润率变化(以毛纺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利益大于传统农业部门利益)———生产结构转变的需求———圈地运动(土地 产权和农业经营方式、生产组织的变化;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本积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以纺织为先导的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化向其他行业的进一步扩散———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工业化。美国的工业化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不过,美国作为稍后工业化的国家,在吸收英国的市场经验基础上,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政策也具有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工业化不但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而且是以工厂体制和生产组织的内部创新为起点和动力的,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通用制”等适合企业发展的大型生产组织,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聚集资源,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以机器工业代替了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从而完成了工业化。 德日模式 在不利的国内外环境下,通过政府主导的赶超政策实现工业化 德国、日本的工业化道路被认为具有类似性,都是在强调一系列政策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型模式推进工业化。 1871年德国统一后,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并成为工业强国,居欧洲之首,世界第二,重要原因就是德国政府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中起了巨大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德国在社会军事组织基础上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官僚体系,成为实现产业保护、统一市场、投资科技的有效组织基础。在英、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压力下,德国通过强有力政府干预、通过适当的保护政策很快实现了经济赶超。 日本的工业化也是在政府强制基础上实现的。明治维新后,政府一方面通过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加速本国工业发展,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发展教育科技,并在政府干预下迅速改革

中国必须走向新工业化

中国必须走向新工业化 目前,工业生产方式正在陷入危机,新工业革命已经兴起,从根本上讲,这正在形成一种更高级即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获得更大的解放和更大的进步,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巨大的历史机遇。中国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该在当代工业危机、新工业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认真考虑中国21世纪的百年发展战略。 一、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 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21世纪的近中期发展战略。近期发展战略是: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中期发展战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这一近中期发展战略,还必须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即不仅要看到经济的增长,而且要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发展内容尤其是新旧支撑科技、新旧主导产业的演变与更替。 此外,还有更深刻的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对21世纪的整个百年发展战略(相对而言即长期发展战略)有一个完整的设想与把握。简单地讲,这就是正在兴起的世界范围的新工业革命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文明的演进与新工业革命》、《论新工业革命》、《关于新工业革命的对话》(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11日、5月11日、8月6

日)等文章中,我已就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与历程、工业文明的危机与新工业文明的兴起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大量事实表明,工业生产方式已陷于严重危机之中,新工业革命已在全球兴起,特别是新工业文明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将在21世纪实现向新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在新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的,决不可忽视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以,从新工业革命的视野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毕业论文 (二)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原则 第一,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大自然的进化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的进化,物质形态的进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场、基本粒子及其群体形式弥漫物质的物理物质;二是原子、分子及其群体形式恒星、行星的化学物质;三是细胞、机体及其群体形式生物圈的生命物质;四是人及其群体形式社会的人类。物理物质、化学物质、生命物质和人类,形成了物质世界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四个物质层次。人类直接诞生在生物层面,并直接依赖于生物层面而生存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按照唯物史观来思考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人类大体要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化学

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对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对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也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过度依赖外需、政府投资主导、环境问题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陷入困境。很多学者提出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走出这一困境,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些深藏在中国经济内部的很多问题暴露无疑,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与此同时, 低碳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在经历长时间的去工业化过程之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早已陷入疲软状态,为保持强势状态, 只得通过泡沫来掩盖。终究这一状态难以维持,这次的金融危机便是明证。针对这种经济失衡状态,美国政府和不少学者纷纷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提倡美国经济"再工业化。且不管这是美国经济的长期策略导向还是政治作秀或贸易保护主义的外衣,这一回归策略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严重依赖外资、外需的中国来说,这种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在面临内外部环境转换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经济急需找到出路。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美国的去工业化过程及再工业化趋势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威胁,并结合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工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些看法。跟工业化有关的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

们较热衷的话题,因此关于这方面的文献数不胜数,本文第 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文思路。文章第二部分对危机前美国的去工业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我们首先对去工业化的含义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去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回顾,然后利用数据说话,说明美国之前确实存在去工业化,而正是这种去工业化,导致美国工人失业和贸易赤字,从而成为 导致这次危机的元凶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再工业化是实现再平衡的路径,这部分内容为第三部分再工业化的探索奠定基础。文章第三部分描述了危机后美国对再工业化的探索。通过对再工业化进行定义和衡量,说明美国最近几个月确实存在再工业化倾向,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美国近几个月 来的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究竟这种倾向是不是长期的呢又或者这只是政治家们用来拉选票的手段美国再 工业化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呢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说明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 对美国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几点启示。文章最后部分对相关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特色及不足,展望部 ?1?7?1?7则阐述了这方面内容还有哪些问题尚需解决,哪些理论尚需完善,以使其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关键词: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 2 Abstracts During the tllin)r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和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作用 摘要 随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会计核算实现了从记帐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的臼动化,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屮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国际互联网和电了-商务的出现,从而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史高的要求。本文就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未來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了计箅机为主的当代电了和信息技术戍用于会计工作屮的简称。它主要是成用电子计算机代矜人工记账算帐、报帐,以及代荇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埋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汁电算化已发展成为一门融电子汁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3、提高会计数椐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窈会汁核算的水平和质知:、减轻会汁人员的劳动强度。 I提窈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汁管理由事厂管理丨丨!I事屮控

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埋信息化打下基 础 0、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汁工作的进一少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任务 3、指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I指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 ^促进各单位逐少实现会汁电算化,提岛会汁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汁电算化人才培训。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景;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复杂点的 +凡总义表现在: 1、保证会汁核算资料的及时性。电子汁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埋会汁数椐,手'1:方式要几个人儿天完成儿天的会计工作,采用电了计算机“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2、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采用电7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计算精

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 蒲玉梅(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自1790年美国开始工业化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开始展开,工业的加快发展以致占据主要地位已成为必然趋势。美国通过其农业商业化、制造业的发展、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垄断组织的形成及扩张等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也为美国日后经济的强盛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美国;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学术界多有研究美国工业化的成果出现。其中有关于各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比较,有西部开发中的工业化发展情况,也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经济学分析。其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但都很少具体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的关系。美国自1790年开始工业化以来,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旧的产业结构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持经济的飞速发展,于是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新的组织形式也随之产生,美国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必要性、过程和影响的分析,进而揭示由工业化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怎样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首先,工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以旧代新的过程,当旧的工业部门所生产的主要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时期人产的生活需求时,新的工业部门就随之产生了,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也就开始了。1790年塞缪尔·施莱特从英国引进新式纺织机,并在罗得岛建立了第一座棉纺厂,美国工业化就开始了。“当时美国几乎没有制造业。在面积超过6.8万平方英里的华盛顿准州,只有52家制造业企业,佛罗里达州也只有185家企业。全国大约只有2万家锯木厂,平均每年每家生产价值4750美元的木材。类似的,全国有14000家面粉厂、7500家铁匠铺、以及超过3000家四轮马车和二轮马车制造厂。”[1](P456)当时的工人们都在这些小工业化地区工作。从铁匠铺到面粉厂,许多行业都是为农业部门服务的。而在棉花、木材、面粉、皮革、和毛料衣服这些增加值最高的行业里,都只对基本产品进行一次加工。其他行业主要生产工业化以前的家庭作坊生产的产品,如靴子和鞋子、纺织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钢铁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采矿业等等。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俾斯麦钢铁厂的头20年经营中,美国铁路公司购买了它的大部分铁轨。1840年后,美国的报纸、期刊需求飞速增长,对纸张的需求也日渐急迫,而造纸业中的亚硫酸盐工艺就标志着化学工业的兴起。硫酸又逐渐成为一系列正在迅速发展的产品的重要成分,于是化学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第二,工业化以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已经不能适应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组织的变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已经势在必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规模逐渐在扩大。它的扩大也诱发了组织变化。在经济组织的这一转变中,劳动工资变化了,投入和产出的检测手段急剧变化了,技术变化的激烈程度提高了。对此钱德勒作了如下述评:“因为新的大量生产工业成了资本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工业。它引起了固定成本的增加和充分利用其机器、工厂和管理人员的迫切需要……资本—劳动比率以及经理—劳动比率的变化,也产生了一股压力,要求把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作业结合于一家工业公司之内……公司都已成为多功能和多单位的企业了。他们介入了制成品的营销以及原料和半成品的采购(常常还涉及它们的生产)……他们所管理的是从原料供应者开始,经由所有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一

美国全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精)

美国全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冯鹏程 2012-10-31 16:35:22 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10月30日 08 版 美国去年6月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随后,美国还将在税收、外贸以及投资等政策方面向制造业倾斜。同时,随着海外劳工成本的上涨,以及超长供应链等多种因素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正在考虑或已经将原先位于海外的生产基地搬回美国本土,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正在摇身变为“美国制造”,其中包括消费品巨头佳顿、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汽车巨头福特公司等。一些美企已经采取了一些小措施把制造业工作岗位转回到美国本土,如星巴克、GE等公司。美国商务部一季度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出现 了对外投资下降和税收利润上升趋势,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正在生效,美国的实体经济正显示振兴迹象。尽管在报告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制造业回流趋势,但是它暗示,美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回升。 就在前两年,美国国内外有关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论调还甚嚣尘上,甚至有人认为“美国制造”已不敌“中国制造”。无论是在美国常规的商场比如梅西百货等,还 是工厂直销的奥特莱斯店,里面出售的商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外国生产的,而且不少国际名牌的全线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 自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其间,美国各界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达成了共识,即无论什么时代,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的重要生产部门。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却走了一段制造业日趋“空心化”的弯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实体经济不断萎缩,直至重要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失业 率上升。直到4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才惊醒了美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美国政府开始重振制造业。

会计电算化课后简答题及答案

第1章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 1.怎样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人员运用以会计核算软件为核心的电子计算机系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会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电算化有何特点? ①处理工具电算化②数据存储隐形化③数据传输自动化④核算程序综合化⑤人员构成多样化⑥数据处理集中化⑦内部控制全面化 3.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意义是什么 ①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②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③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④促进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⑤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事物的发展,推动会计制度改革⑥推动管理工作现代化,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4.何谓会计信息系统?有何特征? 概念: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为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提供辅助信息的系统。 特征:①综合性②庞大复杂性③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④会计信息的信息量大⑤内部控制严格 5.从会计数据处理的角度来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发展趋势如何? ①科研试点阶段②自发发展阶段③稳步发展阶段④竞争提高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 6.账务处理系统有何特点? 规范性强,一致性好;综合性强,在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起核心作用;控制要求严格,正确性要求高。

7.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有何特点? a 、数据量大、数据在计算机内保留时间长; b 、数据处理的频率较低;c、数据处理方式较简单;d 、数据综合查询和统计要求较强;e 、需要灵活地证、表定义功能。 8.薪资管理系统有何特点? a、数据量大;b 、业务处理的时限性、准确性要求高;c、计算复杂,但核算方法简单d 、 涉及面广;e 、项目繁杂;f 、原始数据来源分散。 9.记账凭证是会计数据还是会计信息? 是会计数据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 (1)在会计工作中,会计数据是指从不同来源或渠道获得的、记录在“单、证、账、表” 上的各种原始会计资料。会计业务处理的特点决定了会计的数据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2)会计信息是指按会计特有的处理方法对数据经过处理后产生的,为会计管理及经济管理所需要的一部分经济信息。它是在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过程中形成的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主要分为三类:财务信息、定向信息、决策信息。财务信息反映过去发生的一切,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账簿等包含的内容;定向信息是管理所需要的特定信息,如实际与预算、本期与历史记录比较产生的分析报告;决策信息是对未来具有预测性的信息,如年度计划、单项规划、期间决策所需要的信息。(3)关系: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会计信息往往又成为后续处理的会计数据。 10.会计信息系统的微观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①建立内部控制制度②完善会计工作规范化③建立岗位责任制④完善操作管理、系统维护和数据保护等管理制度⑤加强计算机病毒预防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讲解

[案例04-1]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及启示工业化一般是指,由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工业化是人类社会通向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 20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不仅彻底改变了国家和社会的面貌,而且也为发展中国家完成自身的工业化过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从世界范围来看,按照进入工业化的时间顺序及其所表现的阶段性特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分为三种模式。 英国的早期工业化模式。1782年,以蒸汽机为动力驱动纺织机械开始了英国的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普遍使用,同时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蒸汽动力的生产促进了煤炭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铁路的延伸。 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以铁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进入空前的高速工业化阶段,到70年代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以英国为代表的早期工业化模式的特点表现为:(1)工业化具有开拓性,但进程缓慢。从1782年开始工业化到1880年基本完成传统工业化,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GDP从1820年的348亿美元增长到1880年的1150亿美元,60年间仅增长了2.3倍。(2)以纺织工业为开始主导产业的轻型工业化特征。(3)技术水平低。 英国的工业化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为技术支撑的机械化特点。19世纪60 70年代开始以电的发明、石油开采、化学、汽车工业等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成为其后期工业化改造的内容。 美国的中期工业化模式。美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工业化的高潮从1860年的南北战争后开始。伴随着战后重建和西部大开发,尤其是19世纪60和70年代以电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包括电器、化学(石油开采)、汽车、农机的出现和大规模利用,把美国的工业革命由机械化推向了电气化。与英国工业化相比较,美国中期工业化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工业化过程是以重工业为主;以同时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为特点;具有明显的加速特征。 日本的晚期快速工业化模式。日本的工业革命始于1868年,1868年至1884年为准备阶段,之后开始加速,而真正的工业化起飞发生于二战之后的50年代。1910年至1940年,GDP从621亿美元增长到2018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2.3倍;而1953年到1983年,GDP从2169亿美元增加到17064亿美元,30年间增加了7倍。与英国、美国相比,日本的工业化

发达国家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启示

发达国家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启示1782年,以蒸汽机为动力驱动纺织机械开始了英国的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普遍使用,同时带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蒸汽动力的生产促进了煤炭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铁路的延伸。工业革命的发展和以铁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进入空前的高速工业化阶段,到70年代基本完成国民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工业化的开端,也奠定了西方国家称霸世界的基础。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这种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老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容量的需求。同时,资本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初期,一些先行的工业化国家为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和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打破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为此花费约100年时间。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工业生产的空间活动范围在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较明显的趋向性。初期时,工业生产活动往往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点状分布),随交通条件的改善而呈线或带状向外扩散。最终达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相对的均衡分布状态。工业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现在世界上比较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他们的工业化大都是在十九世纪完成的。他们走的是殖民掠夺、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严重破坏环境的工业化路子,对自然界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期难以医治,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由于大城市地区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较高,劳动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加上市中心区生活和环境质量的下降,导致企业家把制造工厂由发达国家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甚至迁移到国外; 二是由于资源的枯竭和生产成本的上升,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造船、工程机械和纺织等,逐步走向衰退。这些衰退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业基地,由此导致这些地区制造业出现严重的下降;三是,随着技术发展,企业可以把生产过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加剧了这种趋势,所以发达国家产生了去工业化的现象。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 去工业化现象最早始于美国,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制造业就业比重的最高值是27%(1973年,比美国迟8年),而到1994年则下降到23%。在欧盟15个国家中,制造业就业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则迅速地下降到2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则从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从1960年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