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选择题复习

历史选择题复习

历史选择题复习
历史选择题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下哪次战争没有取得重大胜利(A)

A、北伐

B、西征

C、天京城围的破围战

D、东征

2、标志着中国向西方学习从生产力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的著作是(C)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校邠庐抗议》

3、被称为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运动是(C)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4、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D)

A、奕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冯桂芬

5、“中体西用”中的“中体”指的是什么(D)

A、中国的经济体制

B、中国的文化体制

C、中国的社会体制

D、中国封建文化所维护的统治秩序

6、以下不是发生在洋务运动期间的是(D)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沙俄从中国取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D、维新运动

7、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B)

A、维新运动的兴起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C、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D、中法战争失利

8、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

A、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方面

B、文化教育方面

C、发展经济方面

D、兴办近代企业方面

9、戊戌维新运动的政治方面的目标是(B)

A、维护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君主立宪制

C、建立民主共和制

D、发展民族工商业

10、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C)

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B、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11、“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一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社会理想出自于(A)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新学伪经考》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B)

A、内部不团结,发生了天京事变

B、农民阶级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C、没有提出正确的革命纲领

D、以宗教发动战争

13、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这源C(C)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

1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第一次登台表演是(D)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维新运动

15、洋务派所创办的当时国内的最大的兵工厂是(D)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江南制造总局

二、多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包括(ABCD)

A、以宗教发动起义,冲击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发布了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

2、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包括(ABC)

A、没有科学的理论来发动、组织群众

B、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文化

C、不能把西方的侵略者和普通的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D、反抗不够彻底

3、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有(BCD)

A、石达开

B、陈玉成

C、李秀成

D、洪仁玕

4、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ABC)

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B、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人物

D、农民阶级也有可能带领中国走向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5、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BCD)

A、在中国发展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

B、加强海防、边防

C、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D、镇压农民起义

6、洋务运动的口号有(BC)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

C、求富

D、自主

7、洋务运动的作用有(ACD)

A、客观上促进了早期的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有效的抵抗了外国的侵略

C、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D、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ABC)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洋务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

D、洋务运动具有激进性

9、洋务运动的内容包括(ABCD)

A、兴办近代军事企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10、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ABCD)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11、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如下哪些措施宣传维新主张(ABC)

A、向皇帝上书

B、介绍外国的变法经验

C、办学会、办报纸

D、组织政党

12、以下属于维新派主张的有(ABCD)

A、变法改革

B、实行君主立宪

C、改革科举制度D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

13、关于维新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ABD

A、它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C、它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运动D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4、维新变法的内容包括(ABCD)

A、改革行政机构,裁撤冗员

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改练新式陆军

D、兴办新式教育,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15、维新运动的局限性包括(ABCD)

A、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B、经济上不敢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C、以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作为自己改革的依据

D、惧怕人民群众

16、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的表现有(ABCD)

A、政治上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B、变法步骤上也是主张渐变、缓变

C、经济上不敢促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D、思想上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D5、D6、D7、B8、A9、B10、C11、A12、B13、C14、D15、D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BCD4、ABC5、BCD6、BC7、ACD8、ABC9、ABCD

10、ABCD11、ABC12、ABCD13、ABD14、ABCD15、ABCD16、ABCD

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哪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清朝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C)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善后大借款》

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A)

A、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的统治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体

C、废除科举制

D、组织革命团体

3、《革命军》的作者是(B)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宋教仁

4、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D)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保国会

D、中国同盟会

5、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B)的内容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民主主义

6、资产阶级革民派“平均地权”的实质是(D)

A、把土地进行平均分配

B、把土地的权利进行平均分配

C、把国有土地进行平均分配

D、从地价入手处理国家与地主的土地关系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资政新篇》

D、《钦定宪法大纲》

8、北洋军阀政府代表(D)的利益

A、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C、官僚资产阶级

D、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

9、哪次事件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D)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让总统职位与袁世凯

D、护法运动

10、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的代表人物(A)

A、宋教仁

B、黄兴

C、黎元洪

D、焦达峰

1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革命是指(D)

A、武力推翻清朝统治

B、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C、禁止妇女缠足

D、平均地权

12、在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当中,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是(B)

A、《民报》

B、《新民丛报》

C、《国闻报》

D、《时务报》

13、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A)性质的政权

A、资产阶级共和国

B、君主立宪制

C、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

D、代表官僚资产阶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

1、清末新政的内容主要有(ABCD)

A、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B、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D、鼓励留学

2、以下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是(ABD)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

3、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包括(ABCD)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C、给人们带来了

一次思想上的解放D、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4、以下事件发生于辛亥革命之后的有(BCD)

A、广州黄花岗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都有哪些(ABCD)

A、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B、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C、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D、不敢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6、三民主义是指(ACD)

A、民族主义

B、民国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7、1905年到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包括有ABD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D、要不要社会革命

8、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建立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表现有(ABCD)

A、不能容忍民主制度,刺杀了宋教仁

B、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C、进行复辟帝制活动

D、大力推行复古思想

9、面对袁世凯的反动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共和的努力,包括(ABC)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实业运动

三、问答题

1、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中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资产阶级革命派有哪些缺点和错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B4、D5、B6、D7、A8、D9、D10、A11、D12、B13、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ABCD

4、BCD

5、ABCD

6、ACD

7、ABD

8、ABCD

9、ABC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北洋军阀集团的主要社会支柱是(C )

A、帝国主义

B、官僚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2、历史上被称为“皖系”的北洋军阀头目是(C )

A、张勋

B、黎元洪

C、段祺瑞

D、冯国璋

3、封建军阀统治的主要支柱是(D )

A、人民

B、农民

C、金钱

D、军队

4、( A ),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护法运动。

A、1917年7月

B、1919年2月

C、1920年11月

D、1923年2月

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C )

A、《每周评论》

B、《向导》

C、《青年杂志》

D、《新潮》

6、鲁迅作品(B),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控诉,使反对“吃人的礼教”成了许多人的共同呼声。B

A、《灯下漫笔》

B、《狂人日记》

C、《呐喊》

D、《彷徨》

7、李大钊说“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中的“此次战争”指的是(A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美西战争

D、拿破仑战争

8、十月革命胜利日是( B )

A、1918年10月1日

B、1917年11月7日

C、1919年10月10日

D、1917年10月7日

9、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D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蔡和森

D、李大钊

10、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转变是(C )

A、有马克思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深入工人中间发动工人运动

B、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主义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主导作用

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反对旧文化

11、“第三国际”即(A )

A、共产国际

B、国际工人联合会

C、社会民主主义

D、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

12、中共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农会是(A )

A、衙前村农会

B、海丰县农会

C、井冈山农会

D、西湖乡农会

1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孙文越飞宣言》

D、国民党“一大”

14、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是(D )

A、香港海员大罢工

B、五四运动

C、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D、五卅运动

15、历史上所谓“府院之争”的斗争焦点是(A )

A、对德宣战案

B、好人政府

C、恢复《临时约法》

D、张勋复辟

1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C )

A、提倡新文学

B、提倡旧文学

C、提倡民主与科学

D、提倡白话文

17、五四运动第一阶段的主力是(D )

A、知识分子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青年学生

18、1920年前后,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其中《共产党宣言》是由(A)翻译的。

A、陈望道

B、辜鸿鸣

C、蔡和森

D、瞿秋白

19、近代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最初尝试是(D )

A、1922年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1925年开始的大革命

D、1920年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

20、以下哪项不是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爆发的罢工运动?(C )

A、香港海员罢工

B、开滦五矿大罢工

C、省港大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1、孙中山联俄政策确立的标志性的文件是(B )

A、《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

B、《孙文越飞宣言》

C、《中国国民党宣言》

D、《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

22、中共把无产阶级领导地位提到突出地位的会议是(D)

A、“一大”

B、“二大”

C、“三大”

D、“四大”

23、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于(C )

A、1920年

B、1922年

C、1924年

D、1925年

24、五四运动中的直接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的是( D )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内除国贼

C、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5、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B )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26、五四运动具备的新时代特点表现为(D )

A、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B、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C、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D、无产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27、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 )

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8、下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成为主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 )

①民主共和②师夷制夷③民主科学④维新变法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②④

29、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是(A)

A、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但同时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

C、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D、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

30、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只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他批判孔子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C)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三权分立学说

C、社会进化论观点D“师夷制夷”主张

31、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都被称作“大革命”,其基本依据是(A )

A、斗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得到国际援助

C、由先进阶级领导

D、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32、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曾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其目的是(B )

A、维护中国的主权完整

B、削弱日本在华势力

C、表示对中国人民友好

D、拉拢蒋介石集团

33、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4、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结合国情进行的探索是( D )

A、宣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确定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C、用革命手段来实现奋斗目标

D、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35、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C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思想准备

C、打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

D、宣传文学革命

36、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书现象反应的实质问题是(B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37、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

A、是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惩罚的产物

B、解决了战胜国之间原有的矛盾

C、根除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

D、缓解了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冲突

38、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文章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直接针对的事件是(D)

A、德国逼迫清政府租借胶州湾

B、日本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C、北洋政府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日本

D、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努力遭遇失败

39、新文化运动和以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C )

A、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B、只在思想领域里进行革命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40、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的要求是(B )

①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取消“二十一条”

③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④加入国际联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单选题答案:1、C;2、C;3、D;4、A;5、C;6、B;7、A;8、B;9、D;

10、C;

11、A;12、A;13、D;14、D;15、A;16、C;17、D;18、A;19、D;20、C;

21、B;22、D;23、C;24、D;25、B;26、D;27、A;28、C;29、A;30、C;

31、A;32、B;33、A;34、D;35、C;36、B;37、A;38、D;39、C;40、B。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漏选不得分):

1、近代中国形成军阀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由于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

B、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C、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

D、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2、新文化运动中,文化革命两大旗帜是()

A、民主

B、科学

C、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D、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3、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D、中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

4、1925年至1927年中国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被称为“大革命”的原因是()

A、群众动员程度最广

B、斗争规模最宏伟

C、革命的社会内涵深刻

D、国共第一次合作

5、“六三”以后,五四运动进入新的阶段,这是因为()

A、运动规模突破知识分子范围

B、工人阶级成为主力

C、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

D、运动中心移到上海

6、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成员有()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D、张国焘

7、一期北伐的敌人有()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陈炯民

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这是因为()

A、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B、他们没有否定孔学的独尊地位

C、他们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D、他们没有把孔子说得一无是处

9、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本主义持怀疑和保留态度是因为()

A、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

C、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的暴露

D、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

10、以下各项为李大钊所作的有()

A、《民众的大联合》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1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包括()

A、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D、又是一次文化启蒙运动

12、组成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政治联盟的阶级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3、近代中国始终存在“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据中共二大最低纲领的分析“人民大众”应包括()

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4、“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为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就是……夺富人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所最信是定地价的法”可见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包括()

A、没收地主土地

B、赎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低价

15、国民大革命取得的成就包括()

A、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C、共产党掌握了部分武装

D、统一了全国

16、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学术出现的趋势包括()

A、学科越来越多

B、学科分工越来越不明显

C、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17、十月革命的胜利()

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B、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C、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时代

D、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18、国民大革命时期,不是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是()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

C、无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矛盾

D、农民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19、五四运动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之处是()

A、斗争的方式不同

B、斗争的中心不同

C、斗争的指导思想不同

D、参加斗争的主力不同

20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于()

A、矿冶业

B、巢丝业

C、面粉业

D、纺织业

? 多选题答案:1、AD;2、CD;3、ABC;4、ABC;5、ABCD;6、ACD;7、ABD;

8、ACD;9、ACD;10、BCD;11、ABC;12、ABCD;13、BC;14、BCD;15、ABC;

16、ACD;17、BC;18、ACD;19、ABCD;20、BCD

思考题: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中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6、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8、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9、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0、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2、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3、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历年中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

2009年中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 1、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都是为了 A.笼络人才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2、为保卫祖国的边疆不受侵犯,亲自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大败俄军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 B. 雍正 C.康熙 D.乾隆 3、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黑龙江将军 4、在清朝前期,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①达赖②伊犁将军③班禅④驻藏大臣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毒品鸦片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及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告诉我们要 ①与贩毒活动斗争②远离毒品③抵制毒品的诱惑④开展禁毒教育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7、《马关条约》中,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9、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思想解放,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员 D.挽救了民族危亡,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0、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专项训

训练历史评价影响类 1.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 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2.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此现象() A.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B.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 C.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 D.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 3.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他评价的应是()A.孔孟的仁义之道B.老子的辨证思想C.韩非的重刑理论D.墨子的非攻主张 4.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5.有学者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时指出:“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历史选择题蒙题口诀历史知识点口诀

历史选择题蒙题口诀历史知识点口诀 历史记忆的东西很多,知识点也很多,所以对于一些学历史比较吃力的同学来说,背好历史也是一难事。下面WTT给你分享历史知识点口诀,希望可以帮到你记忆。 历史知识点口诀【1】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革命指方向, 七月事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於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原始人在夏天受了伤(商),喝了碗稀粥(西周).穿了春秋,战果(战国)归了秦始皇.秦始皇累出两滴汗(两汉),三个国家(三国)送来两条毛巾(两晋),南北来朝拜(南北朝),敬送水(隋)和糖(唐),秦始皇送(宋)给他们金元(元)宝,帐目搞得明白(明)清楚(清). 历史知识点口诀【2】 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历史知识点口诀【3】

2020年高考模拟复习知识点试卷试题之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题组1分封制与宗法制 1、(2019·恒台联考)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2、(2019·开封检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3.(2019·商丘联考)《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4.(2019·德州一中期中)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

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题组2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皇权VS相权 5.(2019·德州联考)《千秋兴亡——秦统一2 236年祭(前221~2019)》:“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 2 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B.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 D.“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6.(2019·潍坊模拟)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7.(2019·青岛联考)“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8.(2019·南京联考)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

初中历史中国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初中历史各地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九年级历史中考选择题专题练习

九年级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全册)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2.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运动图标,它是在中国古代 某种字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这种字体是 A.行书B.隶书C.楷书D.篆书 3.丝绸之路开辟后,在汉代的长安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一位将军骑着汗血宝马飞驰而过 B.一个法国人在街头摆卖他的火枪 C.一个阿拉伯人在客栈吃完胡萝卜大餐后拿出波斯银币付帐 D.一支驮着丝绸的商队正准备往西域出发 4.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孔子B.李冰C.蔡伦D.祖冲之 5.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在今天淮安、扬州的一段叫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6.我国封建治世中最为繁荣的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7.小明爷爷爱好收藏古钱币,他有一枚钱币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它应该是下图 中的 A.B.C.D. 8.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范进中举》、《孔乙己》批判的制度是 A.八股取士B.宗法制度C.行省制度D.九品中正制 9.“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的这首诗称颂的历史人物是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文天祥 10.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1.“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 A.B.C.D. 12.右图两则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是 A.1894年和1944年 B.1895年和1945年 C.1895年和1944年 D.1894年和194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日军投降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答案 【篇一: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txt>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 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 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 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 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 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 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 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 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分类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分类 选择题具有概念性强,灵活性大,系统考察双基,知识覆盖面广,时间利用率高等优点,从而成为能够全方位、多层次考察学生根据已知的历史知识独立地分析、理解、归纳、判断、推理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题型,在各级各类考试中被广泛运用。 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或图片材料创设解题情景和思路;选项就是根据题干创设的情景设置可供选择的答案。 选择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一.表述型选择题 其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标志是”、“反映出”、“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 二.否定型选择题 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题干中常用“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 三.因果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

了”、“根本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作用”、“结果”等。 四.比较型选择题 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 映放在一起,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点”、“相似”、“新特点”、“新变化”、“继承了”、“发展了”等标志性词语。 五.组合性选择题 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四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序号组合成备选项。 六.排序型选择题 就是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要求(时间、空间、逻辑关系等)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七.材料型选择题 就是在题干中引入一些图片、数据、表格,根据材料创设相关情景,设置备选项,或者以不同材料设置备选项。

历史知识问答题及答案汇总-共31页

1、春秋时代,以★★★的出现为标志,表明社会生产力获得显著的发展。文化空前发展,诞生了孔子、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等科技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新成就。 A:春秋五霸 B:反战性质的弭兵运动 C:铁器、牛耕 答:C:铁器、牛耕 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地位没有受到严重冲击过,在五四之后,虽然很多人很多次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似乎效果也不怎么理想。关于孔子的生平,最可信的当然是《史记?孔子世家》,关于孔子的思想,最能直接体现的恐怕也便是《论语》。我们讨论传统文化,从孔子和《论语》开始是比较恰当的,虽然我个人认为《周易》是比较早而且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们的思想传统。 A:在《论语》编辑成册以前 B:在五四之前 C:在文革期间 答:B:在五四之前 3、据《史记》记载: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起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A:周游列国 B:从事教育 C:在地方参政 答:B:从事教育 4、孔子“三十而立”,开始收徒讲学,如颜路、曾点、子路、子贡、颜渊等。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普及。 A:学在官府 B:因材施教 C:苏湖教法 答:A:学在官府

5、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他学习《史记》的体制,著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共100篇,叙述了自汉高祖6年至王莽地皇4年230年的断代历史。从文学价值上讲,它不及《史记》,但其中也不乏许多成功的传记作品,如《霍光传》、《苏武传》等。一般来说班固不象司马迁那样于行文叙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而只是单纯地评述事实与人物的言行,但也能明确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张禹传》,只通过张禹自己的言行和生活表现他虚伪狡诈、贪财图位的丑恶形象。《苏武传》是可与《史记》名篇媲美的一篇,它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描写,突出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语言严密工整,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词藻,尚典雅。这与《史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汉书》 B:《外戚传》 C:《朱买臣传》 答:A:《汉书》 6、多年以来,中国重要的史书★★★告诉人们,东汉时期蔡伦开始造纸。由于★★★作者对这一事件的记录非常明确,而且★★★在当时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所以在没有其它历史文献为证的情况下,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目前,敦煌出土的大批古纸似乎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纸。这些古纸主要用麻织物和很细的丝织物制作,用于书写文件、信件及包裹物品。 A:《史记》 B:《后汉书》 C:《通典》 答:B:《后汉书》 7、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而★★★是唐之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三藩之乱” C:“藩镇割据” 答:A:“安史之乱” 8、杨贵妃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28题.docx

28 题题型训练 ---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晚清时期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序123456789101112 答案 1.【 2015 年全国 II卷.29-1】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 实系伪造。 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维新变法 D .颠覆孔孟学说 2.【 2018 年全国 I 卷 .28-1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 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 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3.【2018 年全国 II卷.28-1】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 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 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4.【2015 年全国 I 卷 .28-2 】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 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 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D.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5.【 2015 年全国Ⅱ卷 .28-2】奕 ?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 ;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 ;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 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6.【 2016 年全国 I 卷.29-2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 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 2 181、“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指的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胜利 B.冯子材领导的镇南关大捷 C.汉口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D.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答案:D 182、“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足与长城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这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个水利工程的称赞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白渠 答案:B 183、《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一记载主要反映了 A.匈奴实现了内部的统一 B.匈奴骑兵南下侵扰中原 C.匈奴统一了北方大草原 D.匈奴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答案:C 184、1938年在慕尼黑会议前夕,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当初……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么,我会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这一言论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 A.石油是意大利的侵略能否得逞的关键B.英法纵容了意大利的侵略C.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军事冒险D.国联对意大利实行了有效的经济制裁 答案:B 185、2002年12月5日,新任党总书记胡锦涛前往河北的西柏坡村参观访问。这里之所以具有历史纪念意义,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曾经在这里召开了 A.八七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大 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D 186、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187、历史提供给中共具体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机遇是 A.参与并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在华北事变后,发表《八一宣言》 C.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发表 D.领导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答案:A 188、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答案:B 189、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地工业企业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际上()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由国家发展经济C.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初中历史重要选择题合集(附答案)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九下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200题

九下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1789年法国大革命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D.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B.联合国C.欧洲共同体D.欧盟 3.下列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是 A.军备问题B.殖民地问题C.德国边界问题D.赔款问题 4.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事件是 A.苏联的建立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1936年通过新宪法 5.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B.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C.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D.新政实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①曾以中立国的地位发战争财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决定参战 ③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结束④美国参战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20世纪7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A.法国B.英国C.日本D.德国 8.二战后,美国在经济上援助西欧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D.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9.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全球化B.高速度、低膨胀 C.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D.高速度、低失业率 10.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 A.美苏争霸B.第三世界兴起 C.苏联解体D.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11.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A.纳米比亚独立B.埃塞俄比亚独立 C.阿尔及利亚独立D.埃及独立 12.慕尼黑会议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是 A.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B.绥靖政策破产 C.德国突袭苏联D.加速二战的全面爆发 13.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有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是 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14.“我带者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这句话是 下列哪位中东地区的领导人说的 A.拉宾B.佩雷斯C.阿拉法特D.萨达姆 15.世界第一只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这一现象出现于 A.工业革命期间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C.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D.第四次工业革命期间 16.下面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索沃战争是首次不经过联合国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D.美国首次打出“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17.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 A.美国开始称霸世界B.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冷战的开始D.美国开始主宰是世界 18.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尼赫鲁曾说:“今天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材料中提到的“结束厄运”的时代发生于 A.1945年B.1947年C.1949年D.1950年 19.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根本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C.最终导致苏联解体D.使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美国 20.下列关于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曾按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B.各自的经济建设都走了不少弯路 C.曾经先后进行了不同的改革D.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2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德国签署投降书B.意大利投降 C.日本签署投降书D.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2.下列各项联系,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 B.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 C.改革开放——深圳崛起D.斯大林格勒战役——美国 23.珍珠港事件中日本偷袭的是 A.英国军队B.美国军队C.法国军队D.苏联军队 24.下列内容不属于雅尔塔会议的是 A.战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B.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 C.各国保证用人力、物力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D.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25.20世纪末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 A.日本B.美国C.欧盟D.德国 26.中国的海尔电器厂,它的美国工厂生产的家用电器已经位居美国同行业的前列,在美国各地的商场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海尔电器,这说明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C.高新科学技术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27.最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是 第 1 页共8 页

高中历史概念型选择题答题技巧及专项训练

三.概念型选择题解题技法 题型特点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概念型选择题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含义是、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表现是、准确的理解是等。二是在题干给出的是阐释或现象,在选项中列出四个概念,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反映了、目的是、实质是、性质是等’。 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解答此类型的选择题,一般采用如下的步骤: 第一步,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明确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阅读题干或材料,把握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界定; 第三步,除了运用排除法外,还要注意背景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史论结合法等方法的运用。 常用的几种方法: 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的背景,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空间并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选项。 定性分析法——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的背景,根据历史事件和历史空间并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选项。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选项就要被淘汰。 定量分析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理论法——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阶级分析法等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 史论结合法——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易错陷阱①核心概念理解不到位 例1.(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现代化”这个概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 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内涵,我们不难排除C项和D项;剩下A项和B项,我们就来看哪个更能体现这个趋向了:“清末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民主共和制度。两者比较,当然辛亥革命更符合题意了。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本题的陷阱是:对现代化理解不全面,不能理解现代化的程度,导致选项无法确定。 例2.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解析】本题是当年正答率最低的一道题,是概念型选择题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材料信息是“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贵族爵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说美国反对世袭。四个选项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5

高考历史选择题集锦1000题5 401、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结果是因为 A、两者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两者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不同 C、所处时代农民的思想觉悟不同 D、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同 答案:B 402、隋朝的大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段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答案:B 40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现行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两者的关系是 A.互相矛盾B.互相衔接C.互相制约D.互相借鉴 答案:B 404、下列关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宪法规定了国家职能部门的权力C.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D.宪法规定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 答案:D 405、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开始了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历史c.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思想武器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D 406、与19世纪中期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最大的变化是() A.革命任务B.领导力量C.革命对象D.斗争方式 答案:B 407、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因为它 A.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D.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革 答案:C 408、制约法国两次工业革命进程的因素不包括 A.工业资本短缺B.国内市场狭窄c.技术力量薄弱D.外来移民较少答案:D

【中考历史】中考历史选择题特点和答题技巧(通用版)

中考历史选择题特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选择题通常是在一组内容相近、相似或相混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题型,属于客观性试题。它一般由“题干”和“题肢”(也称选项)两部分组成。所谓“题干”,就是用提问句式或不完整的陈述句式或否定句式,以创设解题情景,明确解答的要求;所谓“题肢”,就是题内列出的备选项,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或者多项选择,或者单项选择。 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分类与解题技巧 一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 (1)特点:两种形式:一在“题干”中提出历史概念,在选项中表述对概念的阐释;二是在“题干”中进行阐释,在选项中列出相关概念。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2)解法:关键在于复习备考中正确把握和理解相关历史概念的实质和内涵。 二否定型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亦称逆向选择题。 (1)特点: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2)解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 ①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②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③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三排序型选择题。 (1)特点:即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的要求(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2)解法:首先可采用逐个序号判断法解答,以时间先后,人物、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其次还可采用首尾判断法解答,找出最先(早、快)、最后(晚、慢),确定正确答案。 四比较型选择题。 (1)特点:题干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相同”、“不同”、“新特点”、“新变化”、“继承了……”、“发展了……”等。 (2)解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五因果型选择题。 (1)特点: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 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审题方法: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 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六时空型选择题。 (1)特点:它是在题干中设置一定的条件,要求选择出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等。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时间的推算,包括公元纪年的推算和世纪的推算的识记,再现

初中历史选择题题库

初中历史中考选择题库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注意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同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了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14、下图中反映的信息包括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练习 1.(2015·开封检 测)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2.(2015·恒台联 考)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从文化史、社会史观的视角看反映出的本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3.(2015·商丘联 考)《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4.(2015·德州一中期中)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题组2 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皇权VS相权 5.(2015·德州联考)《千秋兴亡——秦统一2 236年祭(前221~2015)》:“秦始皇从千秋万代着眼,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影响,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开创了延续至今2 236年的中华帝国基业。”对材料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B.肯定了秦国改革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消除旧宗制”的具体内涵 D.“中华帝国”意指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6.(2015·潍坊模 拟)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7.(2015·青岛联 考)“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江苏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8.(2015·南京联 考)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