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文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文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

Major Issues and Solutions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Inspiration of China’s Philosophy of Harmony

?

LIU Yuan?yuan?1, ZHENG Guo?hua?2, XIONG

Xiao?zheng?3?

(1.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 China; 2.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Jiangxi China; 3.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Modern Olympic is built on common values, but with its vibrant development, it is facing some difficulties and issues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 These issues can hardly be solved from the original theoretical arsenal of modern Olympic Games built by Pierre de Coubertin. Then in the new time, Olympic Games are facing potential crisis of development. It is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to use China’s philosophical idea of harmony to interpret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Olympics,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Olympics, guide the practice of Olympics, and supplement and improve the theory of

Olympics.?

?

1 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问题及防御性措施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 以体育运动和四

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 促进人的

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 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以国际奥

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1]。 ?

19世纪中期,当顾拜旦四处游说他的奥林匹克思想,想复

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时候,不少人质疑他,说现在已经有很多世界性的体育比赛,为什么还要单独搞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你所说的奥运会与今天我们说的世界锦标赛有什么不同?顾拜旦回

答说:“我所指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是单纯的体育比赛。我不否认世界锦标赛的存在,我还同意将它作为奥运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奥运会还有‘别的东西’,正是这‘别的东西’使其自有特点,这种特点是在其他种种体育竞赛中找不到的。”[2]这“别的东西”正是顾拜旦提出来的奥林匹克主义,即“它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以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

活方式。”[3]在顾拜旦看来,奥运会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文化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魅力之一在其文化价值,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通过体育活动推广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力量”的文化教育运动;其二、精神价值。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魅力之二在于其精神价值,这个精神价值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精神;重在参与的奋斗精神;公平竞争的协同精神;和平友谊的国际精神;平等开放的民主精神;道德至上的竞赛精神;全面发展的和谐精神等等,上述这些精神价值其它体育竞赛中没有或残缺的;其三、道德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魅力之三在于其道德价值,奥林匹克运动不仅追求体育竞赛的技术标准,更重要的是追求体育竞技中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只有在道德价值领域取得进步,奥运会才算得上获得真正的成功。?

正是肩负着上述与其他体育竞赛不同的使命和理想,奥林匹克运动才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光彩,100多年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这些光环的笼罩下继续蓬勃发展,但在其发展的道路中遭遇到一些严重的威胁,这些威胁特别集中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活动内容即现代奥运会地举办过程之中;鉴于古代奥运会衰落的教训,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危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威胁,来自大国或利益集团对国际奥委会的控制与商业化对奥运会的控制。这些控制,最终将通过改变奥运会的

性质而改变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和性质。因此,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建立之初,他就先后确立了一些原则,来维护它称之为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价值,维护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理想。

?1.1 逆向选拔原则――保证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首先,顾拜旦制定了逆向选拔制度。即,国际奥委会委员是按照“逆向代表”制入选的。“逆向代表制”是指国际奥委会委员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奥委会的代表,而是国际奥委会在该国或地区的代表。国际奥委会从它认为合格的人士中挑选委员,作为国际奥委会在其国家的代表,候选人由执委会向全会推荐,全会以多数票通过后即生效。委员须为其定居地或主要利益中心所在地国家和地区的国民,而且该国和地区有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这一原则有利于使奥林匹克运动的各项工作避免受各国政府或其他因素的干扰,以确保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使其成为一个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力量的组织[2]。

?1.2 业余参赛原则――保证奥运竞赛的非商业性国际奥委会长期坚持业余主义,顾拜旦一直把业余主义看成是奥林匹克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1894年7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会议上,由顾拜旦主持制定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就明确规定:“凡以竞技运动为职业及曾经或现在靠竞技运动获得金钱者不得参加奥运会。为此,奥林匹克运动会永远不设金钱奖,只设荣誉奖。”顾拜旦早期主张业余主义,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屈从于

英国贵族绅士的观点,因为在19世纪末英国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影响较大,要在欧洲发起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不得不尊重英国的体育传统;二是顾拜旦担心一旦奥运会成为职业选手的角逐场,以获取金钱为目的,无视体育的教育作用,就会导致体育成为金钱交易的商品价值,体育就会堕落。但时过境迁,随着西方职业体育的发展和东方所谓“国家业余”的出现,顾拜旦在晚年对业余主义也发生了动摇,他在1936 年9 月答记者问时说:“如果说要求进入运动场的运动员是绝对的业余主义,那我第一个承认是不可能。在运动员的誓词中我只要求一件事:体育的公正竞赛。”[2]纵然如此,顾拜旦还是坚持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是非商业化的盛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与自由,才能不改其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

?1.3 运动员个人身份原则――保证奥运会的非政治性顾拜旦从他恢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就申明体育是超乎政治的,他坚持运动员个人身份原则,即运动员只能代表自己而不能代表国家和政府参赛,以此来保证奥运会的非政治性,但这仅仅是他的愿望和理想,实际上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政治,何况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复杂的世界政治风云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举例证之:从第一届奥运会开始,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召开的;第一届希腊奥运会如果没有国王和王储的大力支持,根本就不可能举办;奥运会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平就是最大的政治;再从奥运

会的种种仪式来看,开幕式是由国家元首宣布奥运会开始,运动员的运动服上都要佩戴国徽,获胜者要奏国歌、升国旗。这一切都是政治,所以说奥运会与政治无关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1.4 举办城市选择原则――保持奥运会的国际性古代奥

运会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排外的文化特征,它是一个民族性的祭礼赛会,总在同一地点举行,希腊血统是参加运动会的必须条件,以维护竞技会的纯洁性。古代奥运会起着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和促进城邦交流的作用,是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但其局限性使它经不起多民族融合的风浪,只能在古希腊奴隶制繁荣的特定条件下发展,一旦遇到外族的入侵就难以生存。顾拜旦认识到了这种局限性,因此他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提出:“奥运会不是属于任何单独的国家或民族所有,不能被任何一类集团所独占,奥运会是世界范围的。”[2]把现代奥运会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城市轮流举办,它超越了政治、宗教、肤色、种族和语言的限制,成了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盛会,从而保证了奥运会的国际性。

?

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参与主体扩大,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在不同参与主体谋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竞逐中,产生了不同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冲突,诸多顾拜旦为维护奥林匹克理想而设置的两分原则,在奥林匹克运动100多年

的实践中,要么被放弃,要么被改变,有些虽然保留,但这些原则所限制的某些内容则被默许。奥林匹克运动为了生存,不得不屈就无孔不入的商业浪潮,迎合无处不在的政治诉求。在现实中呈现出互为冲突矛盾。这些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2.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实践问题

?2.1.1 提倡政府参与与过度政治化的问题顾拜旦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设计中,为了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曾经规定了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个人身份原则。但在实际运行中奥运会从一开始就没有能割断与国家和政府的联系。而事实上,奥林匹克运动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正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参与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才得到快速的发展,其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更是全球盛大的节日,任何国际社会活动都很难与之相提并论。但各国政府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并试图通过奥运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通过奥运会、特别是举办奥运会推销国家或民族意识形态,提高国家的国际声誉,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进行政治外交。政府利益诉求带来的过度政治化倾向,势必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造成影响,也与原有“非政治”的理想原则发生冲突。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针对此问题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他反对体育以外的,主要是政治方面的某些利益控制奥林匹克体育的企图,由于莫斯科奥运会和蒙特利尔奥运会留下了令他至今难以忘怀的阴影,他决心使奥林匹克运动在将来避免类似的打击[4]。

?2.1.2 实行市场化运作与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举办奥运会的巨大财政压力,始终是举办城市沉重的经济负担。如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导致的财政赤字,从而使许多曾期望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望而却步,奥林匹克运动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与生存危机。1978年,美国洛杉矶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获得了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举办权。1978年11月,洛杉矶所在的加利弗尼亚州就通过一项法令:奥运会不能动用公共资金。这无疑给刚刚接任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的萨马兰奇当头一棒。在萨马兰奇的推动下,国际奥委会不得不同意洛杉矶的提议:把奥运会交给私人,以商业运作的方式来办。1979年初,保险商人尤伯罗斯接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他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把商业理念与奥运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奇迹,第一次演示了奥运会是只“下金蛋的鹅”。尤伯罗斯不仅依靠奥运会自身的运作解决了举办第23届奥运会所需要的各项经费支出,而且还为洛杉矶组委会盈利2.227亿美元。尤伯罗斯运用市场化动作的手段,彻底地改变了世界对举办奥运会的看法,使举办奥运会的经济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政治目标。政治家试图使奥运会目标经济化,商人或企业家也正在其中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奥运会的赛事与赛程。奥运会过分的商业化给自身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商战硝烟弥漫于奥运会赛场的上空,正在使奥运会沦为金钱的奴隶,不再有往日的独立、纯洁与尊严。奥林匹克运动的商业化正如一把“双刃剑”,既会给奥林匹克运动

带来生机,也带来了威胁和破坏[5]。

?2.1.3 提倡多样性与超大规模的问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形成之初的文化基础,主要是以古代希腊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和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奥运会竞赛项目除沿袭古代奥运会部分竞赛项目外,主要是欧美地区产生的体育运动项目。最初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也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男性代表,举办城市更是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为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与发展,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第一,改变国际奥委会委员成员的构成,扩大国际奥委会委员的选择范围,增加了亚、非、拉美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和妇女委员;第二,奥运会增加了一些非欧美地区民族的体育竞赛项目;第三,注意到选拔有条件的亚洲、拉美地区城市作为奥运会举办城市等。试图逐步改变奥林匹克运动相对单一的文化结构,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奥林匹克的文化多元化。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现代奥运会从1896年第一届只有9个大项,43个小项的比赛,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发展到28个大项,301个小项,大项增加了3倍多,小项增加了7倍多。参加人数上,从首届只有13个国家295名运动员,发展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202个国家,10500名选手参加的体育盛会。奥运会规模的不断膨胀,已经引起国际奥委会和各国的普遍关注。现在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奥林匹克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它不仅给主办城市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而且剥夺了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举办奥运会的资格。国际奥委会现任主席雅克•罗格指出,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规模越来越大,主办城市不得不建造庞大的配套设施,而当比赛结束运动员们拿着奖牌各自回国之后,人去楼空的奥运设施往往被闲置浪费,所以奥运会的规模应当得到控制[6]。对奥运会的规模进行必要的控制,已经势在必行。

?2.1.4 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训练异化的问题现

代奥运会的发展观是建立在“更快、更高、更强”的不断超越理念基础之上的。正是这种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它使每一届奥运会都设计了自己的超越目标,推动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前进与发展。“超越”是人类最为可贵的精神。在体育运动中,特别是竞技体育,更是以改造人类自身自然为己任。发掘人类运动的潜能、不断打破世界纪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竞技体育不变的追求,也是现代奥运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不断战胜人体极限,不断超越人类自身自然的理念,成为了奥林匹克,特别是奥运会巨大的推动力与精神支柱。但就奥运会实践而言,它则向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首先是人类自身自然是不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其次是运动成绩能不能无限地提高?第三是现代大强度训练能不能实

现自然恢复?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也是社会进化的结果;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类自身自然,由动物进化为人类。而这种改造之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愈来愈“文明”与“科学”,愈来愈远离人类自身自然,一些人甚至忘

记人的自然属性,而把人物化为一个永动的机器。“事实上,为使专门性的竞技表演得到强化,运动科学已经发明了许多新办法,它们把身体当作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表演机器,每部分可以独立和改变”。[7]于是科学技术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君主”而不是“顾问”。至少在目前的现实中,科学技术帮助我们不断实现了我们的目标,从而更加坚定了人们的超越信念。对此引发的人文、伦理危机,我们则仅仅视其为少数运动员或教练员的道德失范,而不愿意正视人类自身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不断超越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不愿正视为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而导致的运动训练异化,乃至运动员的异化的问题。

?2.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理论问题

上述诸多实践问题,在观念形态上集中体现为以下三个理论问题:?

第一、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的认同问题。是继续坚持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还是将其发展为一个赚取大把银子的商业品牌??

第二、奥运会主体权益维护问题。是坚持运动员利益至上的权益意识,还是坚持商业利益至上、政治利益之上的权益意识,即由谁来控制奥运会??

第三、奥运公平原则的取向问题。是克服现存的“马太效应”,还是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即如何帮助后发国家与“弱势群体”共同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奥运会多元文化目标

问题。?

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生存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在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发展、提升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地位、扩大奥林匹克运动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同时也导致了奥运实践与奥运理想的冲突。现有某些做法与原有理论原则是互不相容的,是放弃理想迁就现实做法带来的巨大利益,还是坚持理想回归原则放弃巨大的利益,不仅是摆在国际奥委会面前的问题,也是一切崇尚、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

3 “和谐”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面临问题的启示

在奥林匹克原有的理论体系中,泾渭分明的原则,难以满意地解释目前的奥林匹克运动实践和解决奥林匹克运动当下面临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论,则可能为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统一人们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

?3.1 “和谐”思想的提出系统论认为:当社会系统结构所能容许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低于该系统继续生存需要的限度时,社会就会出现危机。社会系统危机不是由环境的突变,而是由于社会结构固有的系统命令彼此不能相容,不能按照等级整合造成的。奥林匹克运动这个系统中的问题与危机的解决,必须通过调整整个系统结构固有的命令彼此相容。但是,在奥林匹克原有的理论武库中,非此即彼的原则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限,如何找到

既能坚持奥林匹克运动固有的核心价值,又不放弃巨大的实际利益的方法,是解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危机的必要理论建设。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面临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矛盾冲突,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已不能自我修复。到了需要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理论来指导、调节和处理的时候了。本研究选择用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来阐释奥林匹克理想,指导奥林匹克实践,处理奥林匹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谐”思想对于补充奥林匹克主义,完善奥林匹克理论,创建符合人本价值的奥运运作新模式,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3.2 “和谐”思想的认识“和谐”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髓,古人曾言:“阴阳和而万物生”[8],“和”即“和谐”,它不仅是万物生成的前提,也是万物存在、发育、发展的基础。“和谐”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人评价身心状态、生活状态、社会运行的基本指标。?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谐”既是一种生存状态,又是一种审美价值;既是一个运动过程,又是一种构建方法。“和谐”是一种在不停运动过程中,通过互补而实现的、异质同构的稳态。它的构成要素是异质或冲突的,它的结构方式是互补或耦合的,它的结构状态呈互动条件下的稳态。?

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首先,“和谐”不同于“平衡”,尽管它们都是“异质同构”。“和谐”是耗散结构,“平衡”是对称结构,“和谐”是

耦合互补,“平衡”是相辅相成,“和谐”是亦此亦彼,“平衡”是对立统一;?

其次,“和谐”在结构体中不是寻求不同要素在数量或形态上的对称,而是寻求不同要素在互动过程中实现互补,从而保证整体上的优化。也就是说,“和谐”是建立在相互接受、互为补充、共同完善的耦合基础上,“互补”是实现“和谐”的基础与方法。“和谐”的互补性是相互需要的融会,而不是相互冲突的对立统一;?

其三,“和谐”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基础的“异质同构”,互补是以满足价值取向要求为前提的互补。因此,确定价值取向、选择价值主体、规范角色利益是实现发展模式“和谐”的基础,也是评价“和谐”首要标准。

?3.3 “和谐”状态的实现原则“和谐”思想认为,“和谐”是阴阳运动实现的相对“稳态”。“和谐”状态取决于以下基本原则:?

首先是“和而不同的整合原则”。古人云:“独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和合,万物始生,阴阳和合,万物方长。“和”是不同性质,甚至对立的物质或要素的聚合。“和而不同”是系统建构与实现系统“和谐”的整合原则。?

其次是“互补求优的结构原则”。古人认为,一个功能系统中,不同要素是按照“相生相克”和功能互补的原理,加以整合或联系的。整合的目的,是实现整体结构的优化。因此,要素联

系或结构的原则,不是“对立统一”的平衡,而是“功能互补”的求优。即通过不同要素相生相克的关系,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时,为了实现整体的优化,而不惜限制乃至牺牲系统内某些局部的发展,即以局部的不充分发展,实现整体的优化。?

第三是“周而复始的更新原则”。“和”,是将不同要素,甚至对立的要素整合的过程,“谐”,是整合不同要素追求的状态(结果)。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中,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会处于一定的生态环境(自然与社会),受到环境的支持或制约。对事物干预的原则,就是提高有利因素的效能,消解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维护系统内部的稳态即和谐。因此,这是一个开放、运动的过程。新元素的加入,打破旧有的稳态,促进新的整合运动,从而达到新的稳态或更高水平的稳态,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第四是“以人为本的目标原则”。古人将天、地、人称之为“三才”,人居于中,是“三才”的核心。人,是中国古代处理社会关系、自然关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和谐”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或创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围绕着人,在三个层面展开:人生和谐、人际和谐和人天和谐。人生和谐,包括个体的身心和谐与生活和谐;人际和谐,主要指人人关系的结构与状态,即社会的和谐;人天和谐,主要指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其它生物的关系与状态,即生态的和谐。

?3.4 “和谐”思想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启示如上所述,

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在由顾拜旦所创建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原有的理论武库中,已经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中国“和谐”思想的实现原则对奥林匹克运动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

题都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其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更与奥林匹克运动固有的宗旨紧密契合。

?3.4.1 和谐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实践的启示如上所述,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由于适应生存需要而采取的措施带来了一些奥林匹克理想与奥林匹克运动实践的冲突,而顾拜旦创立之初所提出的那些防御性的方法也存在理论认识方面的误区:首先,非此即彼的防御性观念,使人们不能正面回应奥林匹克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难题;其次,奥林匹克理想与奥林匹克实践形成的反差,没有从思想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整合;第三,追求形式上的“公平”,加大了“马太效应”的扩张,导致了事实上的“不公平”等等。这些问题在奥林匹克原有的理论武库中,似乎缺少解释或解决的武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论,则可能为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统一人们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中国“和谐”思想对处理当前奥运实践问题的启示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

启示一:和而不同的整合原则,可以解决相互冲突的理念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如何实现同构的问题,可以回答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甚至不同集团的政治参与与坚持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携手同行的问题。?

启示二:互补求优的结构原则,为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商业参与提供了参与程度的尺度和发挥作用的范围,使商业参与同奥林匹克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精神价值协调发展,双方共赢,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其负面影响保持必要的警惕。?

启示三:周而复始的更新原则,在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多样性的同时,遏制奥林运动规模的急剧膨胀。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多元化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继承与扬弃提供了理论原则,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奥林匹克运动与生存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启示四:以人为本的目标原则,重申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主体与核心价值,肯定了奥林匹克运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尽最大可能控制和抵制奥林匹克运动中异化人、压抑人的元素,优化奥林匹克运动体系的结构、改善奥林匹克运动中人与人的关系乃至人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4.2 “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的契合国际奥委会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给奥林匹克主义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对奥林匹克宗旨的说明:“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

[3]而如上文中所述,“和谐”是一种在不停运动过程中,通过互补而实现的、异质同构的稳态,仔细思索不难发现,其与奥林匹克宗旨是深刻契合的。?

奥林匹克运动追求“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这里其实讲得就是个体的和谐,物质与意识的和谐,肉体与心灵的和谐;“它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开创的人生道路是以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原则的尊敬为基础的。”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积极奋斗的人生道路以及对“一般伦理”的尊重,其实就是讲群体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乃至人类与外物间的和谐。同时,毋庸置疑,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不断互补优势,求同存异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最终所达到的目标,事实上就是一种在运动过程中通过互补和异质同构而实现的稳态。?

综上所述,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如果深刻领悟“和谐”思想的精髓,遵循和谐状态的实现原则,深刻把握和谐理想状态与奥林匹克运动固有宗旨之间的契合,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参与的掣肘,奥林匹克运动与商业参与的矛盾,奥林匹克运动多元化发展该如何平衡,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人的主体性该如何彰显等等,就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能于奥林匹克运动各种复杂的关系与情

势中梳理出稳定而得当的结构,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一条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事实上,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进程之中,已有实例可以证明中国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契合关系。本文就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为例进行简析,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在筹办过程和举办过程中都有意识地关注了中国和谐思想在其中,筹备过程中,北京奥组委已经非常重视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奥林匹克教育,将奥林匹克精髓即“把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的理念广泛传播开来,同时也是将和谐思想传播开来;北京奥运高扬“人文奥运”的旗帜,其本质就是在发扬和谐精神,讲人人之和,讲天人之和,讲万物之和,“人文奥运是指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东西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是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是‘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友爱’的统一的盛会”[9];在北京奥运盛大的开幕仪式上,更是将这一和谐精神用艺术化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使所有观者沐浴在一片和合之境中;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过程之中,热情淳朴的中国人,诚实勤奋的中国运动员,和谐美好的中国式服务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增添了以“和谐”为基调的华美篇章,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按照以人为

本的要求,突出对运动员的服务,突出对客户群的服务,突出不同文化的交流,突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在开闭幕式上集中展示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在残奥会上突出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10],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这样为其定论。可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就是和谐思想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相契合的最好佐证。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中,既有适应生存需要而采取的措施所带来的理想与实践的冲突,也存在理论认识方面的误区。在奥林匹克原有的理论体系中,泾渭分明的原则,难以满意地解释目前的奥林匹克运动实践和解决奥林匹克运动当下面临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论,则可能为从理论上解决这些问题、统一人们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

和谐思想的四个实现原则对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实践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谐思想的理想目标与奥林匹克的固有宗旨紧密契合,和谐思想对于补充奥林匹克主义,完善奥林匹克理论,创建符合人本价值的奥运运作新模式,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曾说:“请继续守护圣火!……因为在象征的五环旗的庇护下,煅造了比死亡本身更强大的强有力的理解……。”[2]这句话将激励鼓舞我们为寻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