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学术价值和/或实践意义)

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之为“乌日汀?道”,是蒙古人长期在草原上生活,放牧劳动中所创造的一种民歌体裁。内蒙古学术界一般认为,长调民歌是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发展的最高形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代表着蒙古族民歌艺术的最高成就,甚至成为蒙古族音乐民族风格的典型标志,堪称镶嵌在绿色艺术殿堂顶端的一颗璀璨宝石。《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课题,正是以这一独特的音乐体裁为研究对象,将长调民歌放置在整个蒙古族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选择本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长调民歌在草原文化当中的特殊地位

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历史上主要从事游牧生产劳动。世代在马背上生活的蒙古人,创造了独特的音乐形式——长调民歌。草原既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也是蒙古草原文化的渊薮。而长调民歌恰恰就是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完美艺术体裁。蒙古人的观念里,长调民歌就是音乐化的草原。可以说,长调民歌是了解蒙古人和草原文化本质的金钥匙,如果脱离了长调民歌,等于脱离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主体,无法理解和把握草原文化的本质。

二、长调在人民生活当中特殊作用

对于蒙古人说来,长调民歌不仅仅是一种歌曲体裁,更是蒙古族民俗生活的组成部分。长调民歌的内容涉及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蒙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历史典故、传说故事、道德信条、哲理格言、风俗礼仪等,几乎无所不包。毫不夸张地说,长调民歌是蒙古人草原生活的教科书,在传承草原文明,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和谐方面,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6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巨大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政府和有关部门,保护和弘扬长调艺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长调民歌无论在其生存环境方面、还是传承传播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方面甚至陷入了困境。首先,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空前加速,蒙古族牧民开始走下马背,逐渐脱离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长调民歌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其次,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相继离世,大量的优秀长调民歌,以及一些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濒临失传,出现所谓“人亡艺绝”的局面。随着传承载体的急剧减少,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长调民歌传播链条,大都已经中断。再次,长调民歌的风格色彩的多样性,是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长调民歌流传范围的逐渐缩小,原本因不同地域形成的诸多长调风格色彩区。逐渐出现风格变异和趋同化现象。

长调艺人的流失和长调风格的流失,形成了某种恶性循环,极大地阻碍着长调民歌的传

承。目前,内蒙古民间演唱长调的人越来越少。自清末以来,繁荣一时的东土默特蒙古部、科尔沁蒙古部、鄂尔多斯蒙古部等,长调民歌已基本消失,只有极少数老艺人、专门研究人员方略知一二。又如,阿拉善地区是内蒙古的腹地,从来都是长调民歌流传的中心地区之一。现在,那里的长调民歌艺人尚不足百人,其他地区更可想而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蒙古地区开始重视长调民歌,学术研究逐渐趋于活跃,涌现了不少青年人才。但同实际需要相比,学术研究依然显得薄弱,远不能满足“建设文化大区“的客观需求。因此,加快长调民歌保护和研究工作的步伐,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研究和保护,改变单靠口头传承的局面,无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艺术教育当中的实践作用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说来,活态传承是关键所在。我国长调民歌的分布地域十分广阔,因而在音乐风格方面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色彩。即所谓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的有机结合,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草原,则是我国长调民歌分布的中心地区。大兴安岭山脉——阴山——母纳山——贺兰山,由东向西延伸,蜿蜒数千公里,横贯内蒙古自治区。山北是广袤的草原,蒙古人尚保持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劳动,那里便是长调民歌的主要分布区。除了内蒙古之外,新疆、青海、甘肃、吉林省境内聚居的蒙古族中,同样有长调民歌分布和流传。长调民歌是国际性的文化现象,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蒙古人聚居地区,也有长调民歌分布。

但从目前长调民歌现状来看,长调的风格色彩区出现消失和趋同两种现象。所谓“消失”是指诸如科尔沁地区的长调,会演唱的人和演唱曲目越来越少,已经到了消失的边缘;而所谓的“趋同”,则是指诸如呼伦贝尔长调,本来与锡林郭勒长调风格色彩区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由于长调流行地区变得日益狭窄,许多地区的蒙古人已无当地长调民歌可唱,便造成各地都在有意无意地模仿锡林郭勒的长调,以锡林郭勒长调为唯一标准的情况。总之,自然生态环境的流失、传承载体的流失、长调曲目的流失,以及地域风格的流失,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必须认真面对,采取必要措施,以扭转继续流失的趋势。

教育部提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课题,切合实际,目标明确,具有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对于解决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促进蒙古族长调艺术的保护和弘扬,必然产生积极影响。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已有的主要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及对各种代表性观点评述)蒙古族长调民歌一直是蒙古族音乐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以关于长调民歌已经出版活发表了若干论文、著作、以及研究报告等。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有长调民歌的历史沿革、发展轨迹、歌唱家传记、音乐形态、演唱方法、美学内涵等多个方面。

一、论文:

阿日布杰:《蒙古族草原长调的歌唱方法》,《人民音乐》,1980年,04期,。

达?桑宝;格日勒扎布:《高亢悠远唱草原——长调歌曲》,《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4期。达?桑宝;格日勒扎布:《蒙古族长调歌曲的发展轨迹》,《内蒙古艺术》,1997年,Z1期。

宫日格玛:《关于“长调”的旋律形式与表现特征》,《内蒙古艺术》,1998年02期。

肖梅:《长调,为谁而歌》,《中国音乐》,1999年04期。

莫德格等:《歌手自述》,《中国音乐》,1999年01期。

斯仁那达米德:《何谓长调》,《民族论坛》,1999年03期。

吴彩霞:《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2期。

赵红柔:《一次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盛会——新巴尔虎左旗首届长调民歌演唱会侧记》,《中国音乐》,2000年04期。

萨日娜:《浅谈乌日汀道(长调)唱词的抒情性》,《内蒙古艺术》,2002年01期。

朝鲁:《锡林郭勒盟长调歌曲》,《内蒙古艺术》,2003年02期。

通拉嘎:《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大专班调查报告》,《音乐研究》,2003年03期。

崔玲玲:《青海蒙古族台吉奈尔部民歌研究》,出版社2006年。

塔拉:《忆大师,探长调——,<人民的歌唱家哈扎布>读后感》,《内蒙古艺术》,2007年01期。

莫尔吉胡:《关于“蒙古长调学”纲目细则》,《中国音乐》,2008年04期。

梁米娅:《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长调流传现状调查报告》,《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乌兰杰:《长调民歌,草原之魂》,《北方音乐》,2008年01期。

达?布和朝鲁:《长调田野调查随想》,《内蒙古艺术》,2009年01期。

高敏:《论蒙古族“长调”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音乐创作》,2010年02期。

二、博士硕士论文:

夏敏:《乌图阿热勒村蒙古长调民歌传承的考察与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通拉嘎:《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歌研究》(中央民族大硕士论文),2004年

三、专著:

乌兰杰:《蒙古族叙事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

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珠兰其其柯主编:《蒙古族长调歌曲研讨论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世相:《蒙古族长调民歌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乌兰杰:《科尔沁长调民歌》(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杨玉成主编:《蒙古族经典民歌鉴赏》(教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本课题的整体研究思路将根据蒙古族长调民歌在历史上形成的风格色彩区(而非目前的行政区域划分),并结合本着历时和共时不同的角度来对长调民歌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我国长调民歌的风格色彩,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大区域:即中部风格色彩区、东部风格色彩区和西部风格色彩区。每个大的风格色彩区内部,又包含一些小的色彩单位,形成所谓过渡性的混融型风格地带。长调民歌的音乐风格一经形成,便显示出相对稳定的特点,并且发挥强大的辐射作用,反过来影响到几乎所有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一)察哈尔——锡林郭勒长调风格色彩区

察哈尔——锡林郭勒草原地处内蒙古草原的中心地带,幅员辽阔,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其优良的天然牧场,乃是蒙古族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基地。比起内蒙古其他地区来,经济文化得到了高度发达。草原长调牧歌率先在这一带迅猛发展,并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锡林郭勒草原曾是元上都的所在地,一度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故宫廷音乐十分发达,对民间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锡林郭勒草原上仍然流传着一些宫廷歌曲,以及“潮尔”合唱等宫廷音乐形式。从其风格方面观之,这一部分长调歌曲与民间歌曲不同,庄严肃穆,气势恢弘,属于壮美型的长调音乐风格。其代表曲目有:《成吉思汗颂歌》、《晴朗》、《四季》等。

(二)鄂尔多斯长调风格区

鄂尔多斯高原,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音乐文化相冲撞、交流和融合的场所。魏晋南北朝以来,历史上数十百万计的匈奴、鲜卑人曾在这里生活,与汉族杂居,和睦相处,彼此通婚,先后走向民族融合的道路。元代的鄂尔多斯地区,则是连接中亚与蒙古高原的交通枢纽。西域色目人进入内蒙古草原,一般都要通过这里,因而成为蒙古人和色目人相融合的重要地区。西域色目人的音乐,尤其是歌舞艺术,对鄂尔多斯地区短调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鄂尔多斯高原这片热土,乃是蒙古族的“礼仪之邦”。自明代中叶以来,成吉思汗的陵寝“八白室”(衣冠冢),便安置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成为蒙古族祭祀祖先的圣地。成吉思汗陵寝的守陵人,称之为“达尔哈特”,由蒙古各部选派人员所组成,并且世代相袭,延绵不绝。因此,鄂尔多斯长调民歌风格的形成,也是蒙古各部音乐相融合的结果。

鄂尔多斯地区的长调歌曲,其特点是行腔平直,古朴苍劲,缺少华彩性,保持着元明时代的遗风。短调歌曲则节奏明快,热烈欢腾,极富舞蹈性。至于达尔哈特人继承下来的古代祭祀歌舞,素以典雅端庄著称,带有某些宫廷艺术韵味。其代表曲目有:《天马之驹》、《枣树岭》、《六十棵榆树》、《细长的枣红马》、《班禅庙》等。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演唱流派,以著名民间歌手扎木苏、敖登巴尔为代表。

(三)原昭乌达盟(今赤峰)长调风格区

自辽金时代以来,昭乌达草原便是北方民族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这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具有古老的文化传统。自从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高原后,将其领土划分为若干乌鲁思(领地),分封儿子们管辖,昭乌达地区即是其中的一个乌鲁思。于是,蒙古草原中心地带的音乐风格,便向四周地区辐射,衍生出新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因此,该地区的传统音乐,包括长调民歌在内,与察哈尔——锡林郭勒音乐风格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原昭乌达盟地区的长调民歌又有其自身特点,如宫廷音乐风格影响较小,离调转调方面比起察哈尔——锡林郭勒地区来更为丰富,尚保留着某些古老的民间自娱性集体歌舞形式等。

昭乌达地区的长调风格,古朴简洁,豪爽热情,行腔平直,缺少华彩性的“诺古拉”等。巴林左旗民间歌手阿拉坦格日勒,巴林右旗歌手朝克吉洛扎木苏,为该地区长调民歌风格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性曲目有:《云青马》、《达木茹哈达》、《江沐沦之水》、《吉塔拉草原的野雉》等。

(四)呼伦贝尔长调风格区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森林密布,山川河流交错,乃是优

良的天然牧场。我国古代许多北方游牧民族,诸如东胡、鲜卑、室韦、契丹、蒙古等,均从这里发祥和繁衍,走上广阔的历史舞台。大兴安岭山脉额尔古纳河流域,乃是蒙古族的发源之地,亦是成吉思汗肇兴大业的战略后方。明末清初,西伯利亚地区的巴尔虎蒙古部,以及达斡尔、鄂温克族,因不堪沙皇的压迫,南迁至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后来,又有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一批牧户、新疆卫拉特部蒙古人,先后被清朝调遣至此地驻牧。因此,呼伦贝尔地区的音乐,自古以来便具有多民族音乐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优良传统。

呼伦贝尔长调民歌的特点,结构相对短小,大都为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体。音调平直,开阔明亮,“诺古拉”相对单纯,以硬腭式“诺古拉”为主。调式方面,长调民歌转调离调手法运用较为普遍,其常见的转调手法,便是羽调式向下属方向离调转调,往往出现清角音,带有柔和宽厚的色彩。诸如长调牧歌《辽阔的草原》、《褐色的雄鹰》、《驯服的铁青马》、《巴颜巴尔虎的守夜人》,便是典型的例子。

呼伦贝尔草原长调民歌演唱流派,以著名女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为代表。该派的特点是善于演唱音色明亮,格调清新,热情豪放的长调民歌。尤其是对于女声长调民歌演唱和教学,该派具有很大的影响。除了宝音德力格尔之外,巴达玛、塔布海等人,也是呼伦贝尔长调民歌演唱流派的重要传人。

(五)科尔沁长调风格区

科尔沁——源于蒙古语“豁儿”,意为“箭筒士”。所谓科尔沁部,便是指身佩弓矢的武士集团。科尔沁部落精于骑射,骁勇善战,自蒙古汗国时期以来,始终是一支精锐兵团,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立下了赫赫战功。从历史上看,科尔沁音乐风格区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科尔沁音乐风格时期、嫩科尔沁音乐风格时期、近现代科尔沁音乐风格时期。

从历史上看,科尔沁长调民歌是后起之秀,博采众长,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雄浑豪放,深沉博大;抒情性、哲理性、英雄性得到完美统一。古朴苍劲,行腔平直,缺少华彩性装饰音。篇幅相对较小,结构单纯,很少见到引子、副歌之类附属性结构。相对而言,科尔沁长调民歌风格,更接近阿拉善、鄂尔多斯长调风格。

科尔沁地区的长调民歌,主要体裁为古老的仪式歌曲和民俗歌曲,诸如颂歌、赞歌、训诫歌、婚礼歌,以及古代武士思乡曲等,古朴苍劲,庄严肃穆,行腔平直,缺少华彩性的“诺古拉”,别有一番风格。科尔沁长调民歌演唱风格流派,以著名的马头琴艺人色拉西、民间歌手洁吉嘎为代表。其代表性曲目有:《巴颜查干草原》、《金泉》、《金色夜莺》、《春风和煦》、《金色圣山》、《乌拉盖河》、《朱色烈》等。

(六)乌兰察布长调风格区

乌兰察布地区东临锡林郭勒盟,南接伊克昭盟与呼和浩特土默特旗。乌兰察布长调风格区的形成,乃是清代蒙古部落迁徙的结果。乌拉特部、四子部,以及茂明安部,原属科尔沁蒙古部落,其封建贵族乃是拙赤?合撒儿的后裔,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顺治年间,他们奉清廷调遣,向西迁徙数千里,来到乌兰察布草原驻牧。

从其渊源关系上说,该区音乐风格是科尔沁音乐风格的延伸,二者有着亲缘关系。难怪,从现今的乌拉特部蒙古人中,仍可发现一些古老的民歌,与科尔沁民歌有着血肉联系。甚至能够见到同一首民歌的不同变体,看来不是偶然的。

经过三百余年光阴,因受周围地区的影响,乌兰察布音乐已和科尔沁音乐同源分流,无论在音乐形态和风格方面,均有了较大区别,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乌兰察布音乐风格区。调式

方面,乌兰察布音乐风格区与科尔沁音乐风格区基本一致,尤其是羽调式向下属方向离调转调的手法,简直与科尔沁音乐如出一辙。

(七)阿拉善长调风格区

阿拉善的蒙古人主要由三部分蒙古人组成:一部分和硕特蒙古部首领顾实汗,乃是成吉思汗长弟拙赤?合撒儿的后裔,原属科尔沁系统,明代驻牧于青海一带。另一部是康熙年间,因为卫拉特蒙古发生内乱,一些贵族归附了清朝。清朝将顾实汗之侄和罗理安置于贺兰山一带,将新疆土尔扈特部首领阿喇布珠尔安置于额济纳河一带。第三部分是北部的喀尔喀蒙古人陆续南下,进入阿拉善地区生活,带来了他们的长调民歌。由此可知,阿拉善地区的音乐风格,乃是卫拉特蒙古、喀尔喀蒙古与科尔沁蒙古音乐的融合。

阿拉善长调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是:高亢挺拔,浑厚雄壮,行腔平直,缺少华彩性装饰音,多用徵、宫调式,具有古朴苍劲的音乐风格。其代表性曲目有:《辽阔富饶的阿拉善》、《金色圣山》、《清秀的山峰》、《金色长鬃黄骠马》等。阿拉善长调民歌演唱流派,以著名歌唱家阿拉坦其其格、民间歌手巴德玛为代表。善于演唱古老长调民歌。热情豪放,声音浑厚,壮美型的曲目居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八)新疆卫拉特蒙古部以及青海海西、甘肃肃北高原蒙古长调风格区

新疆卫拉特蒙古部和青海甘肃肃北蒙古地区是蒙古族长调的非常重要的色彩区。卫拉特蒙古部,元代称“斡亦剌惕”,明代称之为“瓦剌”,清代始称卫拉特,原先游牧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后逐渐向西迁徙,元代已移至新疆阿尔泰山一带游牧。迄至15世纪中叶,也先太师统治时期,瓦剌部逐渐强盛起来,并一度与明朝相对抗,发生过“土木事变”那样的大规模战争。卫拉特蒙古部音乐,原先属于东部山林狩猎文化范畴,与相毗邻的巴儿虎、布里亚特部,乃至后来的科尔沁部蒙古人的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卫拉特蒙古部西迁至新疆阿尔泰地区以后,畜牧业经济迅猛发展,加之受到蒙古中部发达地区的影响,其草原长调牧歌亦随之得到长足发展进步,并占据了音乐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新疆卫拉特地区的草原长调牧歌,古朴苍劲,行腔平直,华彩性装饰音较少,多用凝重沉实的徵、宫调式,保留着元明时代的遗风。延至16世纪,随着卫拉特部的强盛,其独特的语言和音乐艺术,反过来对四周的蒙古部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卫拉特长调风格区。

青海省都兰、乌兰县等地以及甘肃肃北县生活着一部分蒙古人,原来是四部卫拉特蒙古之一。该部首领为成吉思汗长弟拙赤?合撒儿之后裔,属于科尔沁系统。清崇德二年(1637年),顾实汗——图鲁拜琥率领部属,从新疆乌鲁木齐一带迁入青海,后被称之为“高原蒙古”。他们的长调民歌十分发达,数量较多。其风格接近新疆卫拉特蒙古、内蒙古阿拉善长调民歌。

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结构将根据蒙古族长调民歌在中国境内分布的八大风格色彩区为基础,同时考虑每个风格色彩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操作层面的各种客观因素,拟将主要分为三个区域进行具体的调查和研究。分别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中国西部新疆、青海、甘肃地区来进行调查也研究。

一、从涉及的地区、地域来讲,主要包括: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风格色彩区,科尔沁风格色彩区,昭乌达风格色彩区。具体地区是呼伦贝尔市(原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通辽市(原哲里木盟)、赤峰市(原昭乌达盟)。

内蒙古西部地区:包括阿拉善风格色彩区、鄂尔多斯风格色彩区,乌兰察布风格色彩区和锡林郭勒风格色彩区。具体地区是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卫拉特色彩区和青海海西、甘肃苏北“高原蒙古”色彩区。具体地区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以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甘肃苏北蒙古族自治县。

二、从涉及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

(一)挖掘和整理长调歌曲的曲目:

无论长调民歌承载着多少文化基因,但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一种音乐体裁。所以,本课题将以音乐本体的调查研究放在最基础的位置上,从最基本的录音、录像、记谱开始再到音乐形态、文化背景研究。

(二)对长调民歌的传承人进行摸底调查。长调民歌是通过演唱者来传承的,而且人永远是艺术的主题。所以本课题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各地、哥哥风格色彩区的民歌手进行摸底和调查,希望能够初步建立起长调民歌手的数据库。

(三)强调大文化概念在本课题中的贯穿。过去已经经历过很多次长调民歌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但是当时过分强调了长调的音乐属性,而忽视了其民俗属性和文化属性。所以造成了很多蒙古族长调民歌脱离其文化背景,“单独”存在的尴尬局面。本课题将始终贯穿“大文化”的概念,将长调民歌以及演唱者放置在整个蒙古人的生活、劳动、民俗、信仰的范畴中进行探讨,力图从中得到长调民歌与蒙古族文化的内在关系。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调研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两种方法,且结合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立体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蒙古学、文献学、音乐形态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科学研究。

调研计划:本课题计划进行24个月完成。

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

长调民歌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长调民歌的

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发表过一些著作和文章,这些成果是本课题的基础和前提。本课题力求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力求突破。

一、全——尽量涉及到中国境内所有流传长调民歌的地区和各个部族,特别是过去长调研究没有能够充分涉及到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的长调民歌。努力做到全面,这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主要的创新之处。过去长调民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特别是锡林郭勒地区和呼伦贝尔地区,而其他地区,特别是专门研究新疆、青海等地的长调民歌略显薄弱。抢救性的记录、保护这些地区的长调民歌将是本课题的重点。

二、新——综合性调查和立体研究是本课题的重要创新之处。过去在搞《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以及其他民歌集成的时候,已经收集到了很多首宝贵的长调民歌,并记录了这些民歌的曲调和歌词。这些研究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今天看来仍有许多可提高的地方。通过开展该课题,力求发掘出新资料,补充一些过去所没有或忽略了的新内容。

三、精——首先在调查阶段一定要运用现代化的录音、录像等手段,一定要让这些民歌“活态”的保存下来。努力推出采录精致,文字和记谱精确的科研成果。

四、深——除了记录民歌的曲目以外,还要深入探寻曲目以外的学术内容。诸如记录和分析演唱者的成长过程、学习经历,师承关系,风格流派等。记录“人”和“人的生活”,力求提供有关长调民歌的全面性和立体性的科研信息。

研究资料准备情况及仪器实验设备等科研条件

关于本课题,项目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就进行了专门性的准备,已经搜集了很多项目的专著、论文以及音像资料若干。已经为课题的正式展开做了充足的资料准备工作。

在研究所用的设备仪器方面,尚未准备就绪,待项目审核通过后统一购买。

本课题计划完成时间及研究进度

本课题将从2010年10开始启动,预计整个项目完成需24个月的时间。

一、案头准备阶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顺利开展调查采访工作,实现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学习:从事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学习,武装头脑。学习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国家文件,领会其重要意义。学习有关蒙古族长调的基本文献,熟悉现有的长调民歌基本资料。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作为从事该课题的借鉴。同时,做好深入草原,进行调查采访的物质准备工作。

(二)编制“传承人分布图”:

近年来,各地有关部门已经做了不少保护长调民歌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应和当地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掌握当地长调歌手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情况,制作“传承人分布图”,以备实地调查采访时使用。

(三)物质准备:

有关采访中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应实现做准备,草原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生活相对艰苦,做好思想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二、调查采访阶段:

本课题成功与否,关键环节在于采访民间长调传承人。为此,必须拿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去。

(一)采访歌手:

课题组划分若干小组,深入草原,分散活动,调查采访民间艺人。从不同角度记录和拍摄,为|“口述史”积累资料。

(二)参加各种民俗活动:

根据以往经验,各地民间艺人、长调歌手,大都在民俗活动中进行艺术活动,如在那达慕、公共祭祀仪式、婚礼中歌唱,展示自己的才艺。为此,应事先了解当地民俗活动日程,力求采集歌手们“活态“的长调民歌演唱。

(三)召开座谈会:

内蒙古的各个盟市和草原旗镇,有一些长调爱好者,对当地的民间歌手和长调民歌非常熟悉。应召集这些当地专家召开座谈会,了解有关情况。

三、第二次案头工作阶段:

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集中,分工合作,记录、整理和分析资料,搞好分类工作,为撰写课题报告做好资料准备。

(一)制定写作提纲:

课题组充分进行讨论,拟订写作提纲。配置力量,分工到人,进入写作阶段。

(二)讨论定稿:

采取分步走的办法,成熟一部分讨论一部分。初稿确定之后,再进行反复讨论,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最终推出定稿。

中期研究成果的形式、完成时间及使用去向

本课题的中期研究成果,出版两部高等艺术院校长调教材:

(一)有关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理论专著(兼教材);

(二)有关长调民歌演唱艺术的教材(兼教材)。

最终研究成果的形式及使用去向

一、本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

(一)理论专著:《蒙古族长调民歌色彩区概论》(24万——30万字)

(二)调查报告:《蒙古族长调民歌生存环境与未来趋势》(20万字)

二、研究成果使用去向:

(一)理论专著力求出版发行;

(二)调查报告提交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作为参考,亦可争取出版发行。

谈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谈蒙古族长调歌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摘要:蒙古族长调民歌反映着草原生活,而草原生活也离不开长调民歌。因为有了长调民歌的相伴,牧人才可以常年放牧而不感到厌倦。由于长调民歌的哺育,蒙古族才会有身心健康、感情丰富的子孙。从这个意义上说,长调民歌既是草原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游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了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关键词:蒙古族长调草原演唱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千百年来,草原上的人们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长调也要有新的发展。所以研究、提高和推广长调就成为我们这一代蒙古族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我们只有勇于探索、开拓长调演唱的新方法,才能使这一民族音乐瑰宝绽放出奇光异彩,使之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欣赏,才能使长调这一辉煌的传统艺术保持经久不衰的魅力,永久流传下去。 现在,虽然演唱长调的人日益增多,但大多数人在演唱方法上囿于传统之中,也就是说长调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演唱方法和教学理论体系。一些演唱家也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力求在长调的演唱方法上进行改革。但是,其进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长调演唱实践和理论教学之需要。探索蒙古族长调的科学演唱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规律可循,我们只有了解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谈其发展变化。歌唱家的风采不仅仅表现在舞台上、广播电视里,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演唱风格和音乐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他们演唱风格和演唱方法中的异同,以期探索出他们的演唱规律,寻求发展长调的新途径。 一、第一代歌唱家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时代 他们是上个世纪老一代蒙古族歌唱家,是活跃于蒙古族民间的演唱长调的巅峰人物。他们分别演唱过《轻快的走马》、《辽阔的草原》等长调曲目。他们从小生活在草原,心中自有一种能与草原沟通的语言,那便是长调。他们的演唱方法是自然形成的,运用丹田呼吸法,利用头腔和鼻腔产生共鸣,使声音听起来位置前。 这种演唱方法,是他们长期演唱实践中逐步探索、反复琢磨和积累而形成的,

中国民歌的分类教案

中国民歌的分类 教材理解: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代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与完善,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它种类民族音乐(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的基础。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体裁形式大体可归纳为小调、山歌和号子。 以“民歌”欣赏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民族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各民族的民歌和民间音乐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设计意图: 本课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同时以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学习和探讨民歌的分类,学生从中感受民歌的不同分类和风格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在活动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预设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初步了解民歌,以及民歌中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分类及不同风格特征。 2、过程方法目标:创设劳动和对山歌的情境,学生在欣赏中培养了问题意识、参与表现意识,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歌的喜爱和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民歌——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

中国民族十大金曲

1、【赛马】(二胡独奏 《赛马》由黄怀海于1959年根据蒙古族民歌《红旗歌》创作的二胡曲,表现背景是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的赛马比赛。此曲将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反映了作者创作才华和娴熟演奏技巧。 2、【金蛇狂舞】(民乐合奏) 此曲由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为家喻户晓的《金蛇狂舞》。并曾作为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背景音乐 3、【欢乐的泼水节】(民乐合奏) 《欢乐的泼水节》是由周成龙、张祖豫共同创作的葫芦丝经典曲目。描绘了云南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欢度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听此曲,不由忆起敬爱的周总理当年参加泼水节与民同乐的情景。 4、【彩云追月】(民乐合奏) 《彩云追月》由任光创作于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并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乐名曲。乐曲形象描绘了浩瀚夜空迷人景色。 但尚无经典的也无国家队的民乐合奏MV,遗憾!不过搜集到李云迪和朗朗同奏彩云追月,看一看PK结果谁更牛!。 5、【牧民新歌】(笛子独奏) 《牧民新歌》由著名笛子演奏家简广易先生于1966年根据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创作。作品以浓郁清新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亲切感人的旋律、活泼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和牧场上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MM唐俊乔知名度不高,但其台风抖擞,演技一流,“吹技”绝佳,将中国笛技表现得淋漓尽致,故特作重点推荐。 6、【翠湖春晓】(民乐合奏) 《翠湖春晓》是聂耳以家乡昆明郊外的翠湖风景为背景,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 聂耳名曲佳作超过此曲的很多,翠湖春晓能入选中国民族十大金曲实属不易。网上搜不到精品MV也在所难免 7、【彝族舞曲】(琵琶独奏) 彝族舞曲由王惠然于1965年以彝家山寨迷人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为背景,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和《烟盒舞》创作的琵琵独奏曲。作品后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其中殷飚曾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成为吉它界名曲。 笔者觉得《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主旋律也源自于此。看来非主流往往能淹没和取代原创的、主流的作品。 8、【春节序曲】(民乐合奏)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 1955年—1956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9、【喜洋洋】(民乐合奏) 《喜洋洋》是刘明源于1958年根据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改编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此曲是一首雅俗共赏、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轻音乐作品,已成为中国民族轻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搜遍全网找不到国字头演奏的高质量MVc,杯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长调和短调 蒙古族自称“蒙古”,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单个国家。我国大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民歌有两种传统的分类方法,一是题材分类,分为牧歌、赞歌、思乡曲、宴歌、谚歌、叙事歌、儿歌等;二是体裁分类,可概括长调和短调两类。长调的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郁草原气息。牧歌、赞歌、思乡曲及一部分礼俗歌属于长调范畴。短调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短小。狩猎歌、叙事歌及一部分舞蹈性的礼俗歌属于短调范畴。 1、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具有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主要在放牧时演唱,有时也在宴席、婚礼和那达慕大会演唱。它的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在演唱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延长音中的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嘶鸣,适与表现洋溢的激情,使音乐带有华彩性;二是旋律中向下三度活四度轻声下滑,就像婉转清扬的马头琴声,适于抒发内在情感,为音乐增添了抒情性。兼有华彩性和抒情性,是长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2、短调民歌 短调民歌,包括古代的狩猎歌,近、现代的短歌、叙事歌和一部分风俗歌等,有时还伴有舞蹈。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曲调短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演唱较近口语,装饰不多,以朴素见长。这类民歌往往带有很强的叙事性。它的旋律很美,句尾拖腔、衬腔很多,带有抒情性。叙事性和抒情性结合,是短调民歌的一大特色。 以蒙古族音乐来说,因地域的不 同,各地的蒙古族音乐有着明显的个 性。《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究》一 书,便为我们提供了蒙古族地域音乐 文化的范例。 这部由徐国清、苏赫巴鲁、乌云格 日勒编著的《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 究》,除全面地展现了流传在吉林的丰 富多彩的蒙古族民歌外,还对这些民 歌进行了概括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此 书对蒙古族地域性音乐文化的介绍, 使我们对蒙古族民歌音乐有了更深一 步的认识。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 大民族。据史载,这个民族始源于古 代望建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额 尔古纳河)流域的部落,以“蒙兀室韦” 之名初见于《旧唐书》。公元840年回 鹊国崩溃,这个部落的大部分人即向 东西迁移,逐渐与蒙古高原上的居民 融合。此后,经过长时期的辗转迁徙, 蒙古族流布面越来越大,至今我国的

蒙古歌曲的特点

蒙古歌曲的特点 蒙古族主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高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直爽的性格,形成了蒙古民间舞蹈热情、骠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蒙古族民间舞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热烈的摔跤舞和欢乐的挤奶等舞蹈语汇来反映他们热爱辽阔美丽的草原,热爱家乡,表达他们的美好情感。 内蒙古地域辽阔,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因此,蒙古民歌既有风格上的统一性,又有地区色彩的多样性。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在内蒙古地区大致形成了五个地域性风格色彩区:呼伦贝尔风格区、科尔沁风格区、锡林郭勒风格区、鄂尔多斯风格区和阿拉善风格区。大体上来说,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科尔沁民歌旋律平和流畅、蕴藉深沉;锡林郭勒民歌苍凉而古朴;鄂尔多斯民歌旋律活泼跳荡、大起大落;而阿拉善民歌则显得沉着而有耐力。各风格区之间既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也偶有交错现象。 《辽阔的草原》——呼伦贝尔民歌多华彩重装饰 呼伦湖和贝尔湖格外晶莹,拨动她心弦的牧歌格外悠扬、动听……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从远古时代回响至今的俗曲俚歌,象离离原上草,年年滋生,岁岁繁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呼伦贝尔民歌是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珍藏在人们心灵中的活生生的民族和部族史典、教材、伴友,是穿越时空界限的历史的脚步声和民族的心音。要想了解呼伦贝尔的全部历史,要想贴近或洞察呼伦贝尔草原人们的心胸,就应该详细品察这里的劳动人民世代创造的民歌。 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少数民族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较多的联系,其民歌的基本形式也有相似之处。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这三个少数民族民歌中的山歌、小调和舞蹈歌曲的特点是结构与曲调密切关连。 蒙古族民歌——巴尔虎“长调”表现了草原的性格,草原的色彩。 呼伦贝尔盟牧区广泛流传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演唱,字少腔长,高亢辽远,节奏自由。歌词内容有怀念故乡、赞美家乡、倾吐纯真的爱情和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共产党的领导等。巴尔虎长调充分表现了巴尔虎蒙古人宽广的胸怀,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和草原辽阔无垠的气势。广大牧民十分喜爱长调民歌演唱艺术,男女老幼在草原上放牧、挤奶等边劳动边唱,节日闲暇家人与邻里聚在一起,引吭高歌,抒发感情,自娱自乐。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 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

冲击。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国政府积极回 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 为长调和短调。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 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 历史渊源 蒙古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

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分为长调和短调

音乐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中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回音、波音、颤音。 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课程的价值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的四个教学领域内容标准分别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文化文化。 艺术流派是指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思想倾向、审美观念、创作手法相近或相似。 元素性音乐的基本原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观念。全校性音乐活动的常见形式歌咏活动。音乐会或文艺演出活动、专题音乐欣赏或音乐讲座。音乐多元文化是指在音乐教育中最广泛地尊重、汲取、接纳世界东西方各个国家、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世界各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各民族的音乐都是根据本民族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是本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不能认为谁的高级,谁的低级,谁的科学,谁的不科学,只是具有不同特点而已,都应该得到尊重与理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过程分为审美感觉、审美理智、审美心象、审美共鸣。 音乐风格定位包括主题音调风格、主题节奏风格、演唱形式与方法。 音乐主题的构思主题有情感定位、风格定位、结构定位、语气与气势定位。 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去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有达尔克洛兹音乐、柯达伊音乐体系、奥尔夫音乐体系。 音乐教育的原则是根据教学方针、教育任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准则和依据。1、寓教于乐原则。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着审美教育特征,是从音乐艺术特点和教育教学一般规律出发的。2、情感体验原则。在音乐教学中,坚持体验性,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彩,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3、参与活动原则。音乐教学具体方法千姿百态,但总结来说,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因此参与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4、启发诱导原则。所谓启发诱导,就是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音乐心理发展过程和音乐学科内在的规律性,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5、因材施教原则。注意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各种不同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6、创造发展原则。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音乐教学通过感人至深的音乐艺术,促进学生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思想、思维等心理 发展过程,比逻辑推理更能深入 人们的心灵。因此,音乐教育应 重视贯彻创造发展的原则。7、 形象直观原则。注意教学的直观 性,形象性,以发展学生的观察 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修养:进步 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广博的知 识、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和 独立的人格。应具有的审美创造 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 想象能力、精湛的艺术技能。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 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 式。 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才1、普及艺术的 基础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 中体现。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 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 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就是它可 以培养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 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 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3、 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 格。由于艺术石审美情感的集中 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 情感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 的作用。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的特点是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 主动的去探索,找出事物的内在 联系与规律,形成概念、结论的 一种方法。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精 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 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 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 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 创新精神为重点。 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学环 境应该是以疑激欲,以趣激欲, 以境、以新、以论。 如何做到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 体感受,以生动活动的教学形 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 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 于参加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 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 能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在旋 律上,由于注重个人主观感受的 抒发,抒情性大大加强,乐句结 构的伸缩性很大。在和声上,它 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 彩变化,不协和音的结构和进行 大胆使用,七和弦、九和弦经常 出现,半音转调作为取得特殊效 果的重要手段。在调性上,浪漫 主义音乐依然是以调性音乐为 主,但由于半音和声和远关系转 调的频繁运用,已有了调性含糊 的感觉,到了19世纪末,它慢 慢向多调性和无调性方面发展。 在配器上,作曲家着力于诗意形 象的刻画,讲究音乐与内容的情 感气氛交融,他们探索着各种乐 器组合的可能性,取得绘声绘色 的音响效果。在力度上,浪漫主 义音乐作品的特色就是大幅度 的力度转换对比。在形式结构 上,此时期的音乐形式结构上不 断趋向自由,出现了许多单乐章 的交响诗、序曲等体裁,各类小 型体裁如狂想曲、随想曲、夜曲 等等,由于更易于自由抒发情 感,应运而生,乐曲内容的段落 结构也灵活多变,对传统曲式的 增减取舍、混合运用亦屡见不 鲜。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审美认知作 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 用。 如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 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情 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 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 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 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 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 冶。 舞蹈的主要特征有动作性,抒 情性,通音乐的密切联系。 舞蹈的风格特点:舞蹈是在一 定的空间与实践中展示的视觉 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为主 要表现手段。主要特征是动作 性、抒情性、通音乐的紧密联系。 动作性:舞蹈是用手势说话的艺 术。动作有一定的标准,舞蹈动 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必 须有内涵,舞蹈演员的一招一 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 物内心活动相对应;要讲究形式 美。舞蹈动作经过高度美化和规 范化,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 奏和韵律;注意风格。抒情性: 舞蹈长于抒情。舞蹈与音乐共生 共存,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舞蹈与音乐的密切联系:舞蹈 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节 奏、抒情性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 示;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 化。离开音乐,舞蹈难以充分表 达感情;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 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 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 是同步展示的,二者必须高度地 协调一致。 歌舞大曲是指综合器乐、歌唱 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 舞音乐。歌舞大曲在宫廷燕乐中 占据重要地位,也代表着隋唐音 乐文化的高度水平。大曲结构: 散序-中序-破。代表作绿幺、霓 裳羽衣曲、破阵乐。 艺术作品有哪三个层次组成: 艺术语言是作品外在的形式结 构;艺术形象是做皮的内在结 构,是艺术家审美意象的物态 化;艺术意蕴是优秀艺术作品具 有的巨大的普遍性与深刻的思 想性、象征和寓意、哲理或诗情。 宗教与艺术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 反应,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真实 的反应;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 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 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宗教 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 的社会生活;宗教是麻醉人们的 心灵的,而一时是生活的教科 书;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 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 却不相信自己创造对象的真实 存在;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 局限从而得到发展。宗教与艺术 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尽 管上帝圣母天使的形象是虚幻 的,但是他是对社会生活的抽 象。相同点:艺术与宗教都是对 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艺术与 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 产生愉悦与希望。 戏剧的主要特征是戏剧行动和 戏剧冲突。戏剧行动:行动是最 基本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 戏剧艺术特定的要求。戏剧冲 突: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 突。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 的艺术种类和样式。除了话剧 外,还有戏剧、歌剧、舞剧、和 音乐剧等。戏曲艺术的突出特点 戏剧表演的歌舞化。 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 时调的艺术形式特征:时调在小 调中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它 具有严谨规范的结构,变化丰富 的节奏和音调,以及细致讲究的 润腔方式。在演唱时一般有乐器 伴奏,演唱的内容及流传的范围 非常广泛。 序曲是一种器乐体裁,常常是管 弦乐形式,最早是歌剧、清唱剧 等声乐体裁的器乐引入段,随着 19世纪公众音乐会形式的增 多,人们常常把一些优秀的序曲 放在音乐会作为独立器乐曲演 奏,脱离了歌剧的序曲,比原来 更容易得到传播,这种情况激发 了作曲家写作一种与任何戏剧 场合无关的管弦乐,导致了一种 崭新的管弦乐体裁的产生---音 乐会序曲。 康塔塔于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 利,是一种包含宣叙调、咏唱调、 重唱。合唱、管弦乐的声乐体裁, 比清唱剧短小,更加通俗,分为 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室内 康塔塔和用乐队伴奏的大型康 塔塔。 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特点:在对 位法上,复调音乐达到全盛,并 向主调音乐风格上有了较大的 转移;在和声上,数字低音的使 用,导致了和声学得诞生,正格 终止取代了调性终止式,半音和 声使用得更为广泛,转调更自 由,不协和音的引入、处理也较 大胆;在调性上,大小调取代了 中古调式;音乐术语上,出现了 指示乐曲速度或表情的术语;即 兴演奏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 特点,在装饰曲调、变化主题、 终止式以及对位的处理上,都更 自由深刻;在音乐体裁方面,出 现了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 难曲、协奏曲、大协奏曲、奏鸣 曲、组曲、赋格曲等新的音乐体 裁。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 字谱记写的琴曲是碣石调..幽 兰。是南朝梁时人丘明的传谱, 谱本是唐人的手抄本。碣石调源 于相和歌瑟调曲中得陇西行,有 可能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曲风 格。因曹操填词首句为东临碣 石,以观沧海而名,碣石调是一 种曲调形式,幽兰是琴曲名称, 指乐曲所变现的内容是描写兰 花的,前人以为是借深山幽谷的 兰花来抒发文人隐士的清高思 想。音调清丽沉郁,有郁郁不得 志之意。全曲四段,由一基本音 调发展而成。

民歌鉴赏-答案

` 民歌鉴赏答案 民歌的产生 1“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 1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正确答案:× ! 4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蒙古族民歌—思乡曲

蒙古族民歌—思乡曲 今天,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带您接着来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第三大种类——思乡曲。蒙古人民的生活是蒙古民歌的唯一源泉,也是我们考察不同民歌体裁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蒙古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活风貌,自然环境以及历史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着蒙古民歌的内容,而且也决定着那些独特的民歌形式。难道,草原牧歌这一民歌体裁,不正是从蒙古人民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产生的么?内容决定形式,民歌体裁形式的多样性,总是同生活本身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 思乡曲是远离家乡的人们为思念故乡而唱的民歌题材。在蒙古地区,思乡曲这一民歌形式极为发达;它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乡曲按其所反映的社会题材,可划分为如下两类: 一、武士思乡曲

武士思乡曲是指从军出征,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们所唱的怀土思乡之歌。如锡林郭勒盟民歌《旷野中的蓬松树》,伊克昭盟民歌《豹花白的骆驼羔》等。 二、妇女思乡曲 妇女思乡曲是指远嫁他乡的青年女子们所唱的思念故乡亲人之歌。如《诺文吉雅》、《乌拉盖河》等。一般的说,思乡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这些歌曲在不同程度上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出贫苦牧民厌恶非正义战争,向往和平生活的正义要求。至于青年女子们的思乡曲,则表达了她们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对封建买办婚姻制度的有力控诉和批判。 思乡曲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热点是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表达情感细腻委婉,具有真挚感人的艺术特色。思乡曲结构严谨,

调式运用丰富而大胆;常以摸进的手法发展音调,因而富有内在动力性。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民族艺术的精华。民歌是歌唱的艺术,而每一种民歌形式在用音乐手段(不仅是歌词)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时,则往往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来。如果您还想更深入的了解蒙古族民歌,您可以点击进入天堂草原音乐网进行相关搜索。同时,小编鸭梨推荐您可以试听一下我们网站的蒙古音乐。这样您会对蒙古民歌体会的更加透彻! 编辑人: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

论蒙古长调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

论蒙古长调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 白音查干 本文在论述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时以巴林地区、阿鲁科尔沁地区、锡林郭勒地区的不同唱法为依据,论述对比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技巧、地方特色、修饰方法。 蒙古族长调民歌受不同地区习俗、语言、语音、方言的影响在演唱技巧、意味等方面各具地方特色,甚至记录曲调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解放前后原昭乌达地区沿袭古老的习俗,在聚会宴请和举行各项仪式时,通常首先要唱长调歌曲,开场的长调要求悠扬、舒展、辽阔。有力度、有层次、有秩序。该地区蒙古族唱短调民歌时自然缓慢,常用长调的演唱技巧来唱短调民歌。如唱短调歌曲《鸿古尔勃日》时,以辽阔、优美、缓慢的长调风格演唱(谱例1附后)。其实《鸿古尔勃日》这首歌是4/4节拍的短调民歌,人们之所以用长调风格演唱是与当时该地区人烟稀少、五畜兴旺、安逸悠闲的生活习俗和罗曼蒂克式的生活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里说的用长调民歌风格演唱短调民歌,并不是说无休止地拖延曲调,无法无章地乱唱,而是这种唱法有着其发自内心深处的规律性和独特的自然性。是由该地区人们的民族心态特点所开发的技巧、韵律。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神韵。广泛流传于巴林地区的民歌《道日吉拉哈瓦》(谱例2附后)是一首2/4的短调民歌,在民歌集中也有记载。但当地的老人们却以旋律起伏、悠闲缓慢的长调唱法唱这首歌,他们唱得宛转自如,富有独特的风格。老前辈歌唱家莫德格老师说:“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东西(艺术)是不行的,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喜欢唱长调,就是唱蒙古族的短调歌曲时我依然喜欢用宽广、悠扬、缓慢的长调风格演唱。因为我们生长在辽阔的草原,心胸也如此宽广。” 由此可见莫老师的家乡乌珠穆沁一带也习惯用长调风格唱短调歌曲,如《老大宛》(谱例3附后),这种演唱方法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规律。 在蒙古族长调演唱技巧中“额格希格诺古拉”(优美曲折音)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是个重要课题。根据著名长调歌唱家照那斯图教授有关“诺古拉”的学说,联系实际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人们将蒙古族长调“诺古拉”分为“好来诺古拉”(嗓子曲折音),“腭柔诺古拉” (下颌曲折音或重音),“膛耐诺古拉”(腭部曲折音)三大类。只要是发自歌手素有天赋、经过训练的歌喉,发自肺腑深处的“诺古拉”才可谓是舒适的诺古拉,乱喊乱叫是形不成“诺古拉”的。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应将“诺古拉”完整地称为“额格希格诺古拉”,这和阴阳并存之原理一样,“额格希格”(优美吟咏)与“诺古拉” (曲折音)在演唱技巧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优美曲折的音韵是肺部的气流通过演唱者素有的弹性娴熟的嗓子引发出来的,所以说“额格希格诺古拉”是大脑的指挥系统和发声器官弹性(乌音哈饨其纳日)作用相结合的“产物”。要想了解掌握独特的风格,首先要研究掌握其演唱技巧。 蒙古族长调的唱法、技巧、修饰手段很多,如:舒日古拉呼(假声唱)、柴如拉呼(真声唱)、额格希格诺古拉、额日古勒特、图日力格(长调中女声伴唱法)。布如拉呼、哈图诺古拉、左愣诺古拉、希荣海拉呼、杰木日勒、哈依拉格(甩腔)、呼格扫力格得勒(转调)。耐日森耐日斯和、清晰发音、膛

民歌鉴赏尔雅满分答案

—————————————————————————————民歌的产生已完成 1 “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 B、 C、 D、 正确答案:B 2 在中国,关于民歌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 A、 B、 C、 D、 正确答案:D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正确答案:× 4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已完成 1 ()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A、 B、 C、 D、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 B、 C、 D、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4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 正确答案:×

5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已完成 1 《凤阳花鼓》源于()。 A、 B、 C、 D、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A、 B、 C、 D、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A、 B、 C、 D、 正确答案:D 4 通过学习民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在音乐表现方式上的特点。()正确答案:√ 5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已完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 B、 C、 D、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A、 B、 C、 D、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 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长调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美的感受更是心灵的超脱。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蒙古族民族音乐参考资料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燎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非常丰富,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这些民歌生动地反映蒙古社会的风土人情。 民歌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1.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比较著名的多为长调,蒙古长调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为您简单的介绍蒙古族长调。长调是蒙古民族特有的文化之一。早在一干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内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占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

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占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她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白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凋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