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与顾章书

与顾章书

与顾章书
与顾章书

临沂第20中学提供: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具备。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仆去.月谢病()(2)既素.重幽居()(3)幸富.菊花()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 遂葺宇其.上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B. 英英.相杂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C. 梅溪之.西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D. 仆去月谢.病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唐睢不辱使命》)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篇山水游记,从表达方式上看,先叙述再写景,在写景中又穿插叙述,最后抒情。

B.文中运用了多角度描写方法,从视觉听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并且虚实结合,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山川自然的美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C.作者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的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的声韵,这一切又契合于作者无拘无碍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D.作者选择石门山隐居的原因为“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4.这篇山水小品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3分)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2分)

答案:与顾章书

吴均

1.(1)上个月(2)向来,一向(3)多,充裕

2.C

3.B(是动静结合)

4. 抒发了作者不慕荣利、热爱山水、归隐自然、崇尚淡泊宁静生活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

5.(1)阴森陡峭的崖壁,争着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幽深的山穴,衔着朵朵白云,溪水深深,呈现出翠绿的颜色。(2)山里隐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已齐备。《论语》上所说的: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哪里只是随便说说呀!

全文译文参考:

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在梅溪山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那阴森陡峭的崖壁,争着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幽深的山穴,衔着朵朵白云,溪水深深,呈现出翠绿的颜色。蝉儿吟唱,白鹤啼叫,水声淙淙,猿猴哀鸣,这些声音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动听,奏成了连续不断的天籁音韵。我既然一向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有幸有各式各样的的菊花,遍地长满的竹实,都是山里隐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已齐备。《论语》上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哪里只是随便说说呀!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度八下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18-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注意:本学科试卷共27个小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项是( ) (2分) A.行.辈(xíng) 欺侮.(w?) 枯燥(zào) 人情事故 B.踊跃(y?ng) 脑畔(bàn) 窜掇(cuān) 天衣无缝 C.弥漫(mí) 沙砾(Iì) 褪色(tuì) 叹为观止 D.眼眶(kuàng) 缄默(ji?n) 翩然(piān) 消声匿迹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我们豁然开朗 ....,懂得了孔子为何评价《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多年来我一直留恋着湘西凤凰古城那世外桃源 ....一般的小镇生活。 C.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班同学别出心裁 ....,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D.这个人向来爱占便宜,只要是对他自己有利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 ....,以致于大伙儿都不喜欢他。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八年级大约有1600名左右的学生聆听了曹教授关于“如何维护青春期的身心健康”的专题讲座。 B.通过制作“纸核舟”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核舟记》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C.校园外的街边食品之所以让很多学生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街边食品里添加了易使人上瘾的有害添加剂。 D.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①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②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种追求。 ③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④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裁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⑤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A.①④②③⑤ B.④⑤③①② C.①④⑤③② D.④③⑤①②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妈妈问小勇,你知道农历五月的节气有哪两个吗?小勇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小满、芒种。 B.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春节、清明、中秋、重阳。其中,重阳节有插茱萸、挂艾叶菖蒲、喝菊花酒、登高等习俗。 C.小明的爷爷今年古稀,小明父亲今年不惑,小明今年束发。爷爷比父亲大30,父亲比小明大25岁。 D.杜甫《逢江南李龟年》中写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岐王宅里”,杜甫可对李龟年说:“久违”;“江南落花时节”杜甫可对李龟年说:“久仰”。6.综合运用(共6分)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某班计划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营造氛围,班级将举行“古诗新唱”歌咏比赛,请你设计一个开场白。(2 分) (2)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班级已经设计了一种活动形式。请你开动脑筋,再设计两种。(2 分) 活动一: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二: 活动三: (3)活动中,小明将《钱塘湖春行》《夏日南亭怀辛大》《天净沙.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首诗归集在一起,却没有想到一个恰当的名字。请你根据这四首诗歌描写的内容,为它起一个恰当的名字。(2 分)

精选浙江省绍兴县2018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 (试卷共150分+附加题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书写(5分) 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答题时努力做到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二、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鲁迅一生对大禹和勾践等绍兴先贤十分chóng( )敬。他在儿时就喜欢阅读越地的古书,并抄录其他古书中关于越地先贤的事迹,着手收集整理越地古代先贤的著作。他一生多次以勾践复国雪耻的事迹激lì( )人们斗争:“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gòu( )之地”!在晚年,他专门写了《理水》的历史小说,歌颂了大禹无穷的智慧、力量及与民同甘共苦、艰苦zhuó( )绝的精神。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作, _____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我们从中不仅能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滋润苦痛获取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 C.不可名状养育磨难吸取D.家喻户晓培养苦难吸收 3.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待到重阳日,。(孟浩然《过故人庄》) (2)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3),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4)吊影分为千里雁,。(白居易《望月有感》) (5)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借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苦物化,抒发内心深重苦闷的句子是; ,。 (8)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塑造成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 4.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6分) (1)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岳阳楼记》)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①奉:②得:③景: ④惊:⑤芳:⑥秀: 三、阅读 ( 52分 ) (一)名著阅读(7分)

古诗中考真题

古诗中考真题演练 一、中考真题 (一) 23、(2009年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城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考查点】:理解诗意,对景物特征的理解、概括。 【方法点拨】:理解诗意,紧扣诗中描写该景物的重点词语来理解,尤其关注修饰语和动词,或分析诗中描绘的情景。本题要分析“雨过”的情景,从而概括“雨”的特点。 【答案】: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考查点】:诗歌名句赏析(限定赏析角度) 【鉴赏角度】:异曲同工,相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见补充部分 【方法点拨】:抓体现小草特点的关键词来理解思想内容,并判断两首诗的表现手法,以此构成答案。 【答案】: (二) 23.(2010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说明】考查点与2009第1题一样,要抓关键词语 答案: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考查点】:表达技巧的鉴赏。(限定赏析角度) 要根据题干学会抓写海棠与桃李的关键词,理解这两种花的特点和手法,并根据这两种花的特点来体悟要说明的道理。 【答案】: (三) 23.(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考查点】:对重点词语所蕴涵的情感的理解。 【方法点拨】:联系整首诗的意思,从诗人“赏玩”的兴致方面理解。 【答案】: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考查点】:对优美诗句的赏析 【方法点拨】:①把握全诗:这是一首什么诗?大致内容是什么?②理解诗意:写什么事物?写出什么特征?分析语言:用什么手法?运用哪些重要词语?③领悟情感: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拓展阅读 冬夜重读史铁生

冬夜重读史铁生 ①史铁生是前年年底离开我们的。去年年底,弟弟离开了我。这种时候,别的书都看不下去,只忍不住要翻看铁生的书。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十指连心的疼痛,弥漫在纸页间。 ②《我与地坛》的开篇,铁生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然后,他紧接着说:“这时候想必是我该来了。” ③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格外心动。总觉得像电影一样,在地坛颓败而静谧的空镜头之后,他摇着轮椅出场了。或者,恰如定音鼓响彻在寂静的地坛古园里,将悠扬的回音荡漾在我的心里。我清楚他与地坛命中契合难舍的关系,当代作家中,哪一位有如此一个和自己撕心裂肺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特定场景,从而使得一个普通的场景具有了文学和人生超拔的意义,而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意象?史铁生的地坛,就像陆放翁的沈园、鲁迅的百草园,就像约翰·列侬的草莓园、梵高的阿尔镇。 ④我想起我的弟弟,17岁独自去了青海油田,他临终前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撤回柴达木。我庆幸,他和铁生一样都能魂归其所,而不像我们很多人神不守舍,魂无所依。 ⑤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母亲是最动人的形象,她49岁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与地坛》中有这样的描写:“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照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已经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⑥“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这样重复的喟然长叹中,地坛中的老柏树、草地的颓墙、虫鸣的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才一一都有了意义,因为这一切都附着母亲的身影。可以说,地坛是史铁生的,也是母亲的,因有这样的一位母亲而让地坛具有伤感无奈却又坚韧伟大的别样情怀。 ⑦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想起他《一个人形空白》里的一段:“我双腿瘫痪后悄悄地学写作,母亲知道了,跟我说:她年轻时的理想也是写作。这样说时,我见她脸上的笑……那样惭愧地张望四周,看窗上的夕阳,看院中的老海棠树。但老海棠树已经枯死,枝干上爬满豆蔓,开着单薄的豆花。”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1. 课内阅读。 静夜思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写出诗中的一对反义词。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 )。 2.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正月初一春节到,吉祥如意乐陶陶。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 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踏青把墓扫。 (1)这段儿歌一共有______句话。 (2)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干什么呢?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3)扫墓是节的习俗。() (4)文中提到的节日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 3. 默写古诗《春日偶成》并完成习题。 春日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写,写的是______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热爱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 霜鬓:白色的鬓发。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5. 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去时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6.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一切创造靠劳动, 劳动要靠手和脑。 (1)人的两件宝贝是______和______。 (2)人们用双手干什么? (3)人们用大脑干什么? (4)人们劳动要靠什么? (5)说一说,你都用双手干什么?用大脑干什么? 7. 课内阅读。 我一天一天地长大, 一本又一本新书充实了我的书橱。 让人们去追寻飘渺的奇花异草吧, 我却在书林中挖掘到无穷的宝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实—______ 追寻—______ 无穷—______ (2)从这一段中,你可以看出来小作者对书的态度是()

我与地坛试题练习及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灼.热(zhuó)猝.然(cù) 熨.帖(yù) 亘古不变(ɡèn) B.坍圮.(qǐ) 渗.透(shèn) 隽.永(juàn) 失魂落魄.(pò) C.恪.守(kè) 蝉蜕.(tuì) 倔犟.(jiànɡ) 暴风骤.雨(zòu) D.窥.看(ɡuī) 宿.命(sù) 捋.须(lǚ) 玉砌.雕栏(qì) 解析B.“圮”应读pǐ;C.“骤”应读zhòu;D.“窥”应读kūi。 答案A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4分) A.历尽苍桑弥漫雕琢落寞 B.野草荒滕炫耀嘈杂清晰 C.心神恍惚安详车辙荒僻 D.专心致志坐落羡暮琉璃 解析A.苍—沧;B.滕—藤;D.暮—慕。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 ....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 ....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 ....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 解析“心想事成”应改为“急于求成”。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B.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C.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你只有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D.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解析B.“树”改为“树下”。C.“你只有”改为“只有你”。D.“衰败”与“荒芜”换位。 答案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5.作者反复说“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作者到园子里去做什么(5分) 答: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3分)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分)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答: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1.(1)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俏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在诗的前两句,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1分)答: (2)“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土怎样的精神?(2分) 答: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霜,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第二句中的“侵”字,很传神,你认为妙在何处?(2分) 答: (2)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答: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 答: 12.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塞上听吹笛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人教版)基础同步练习27 我与地坛(节选) (含解析)

基础过关训练27我与地坛(节选) [基础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宿.命(2)坍圮 .. (3)蝉蜕.(4)熨.帖 (5)猝.然(6)隽.永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cānɡ()桑(2)mí()漫 (3)雕zhuó() (4)kè()守 (5)声名狼jí() (6)安xiánɡ() 3.在画线处填入恰当的一项() 四百多年里,,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A.围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影。 B.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3)题。 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时而明朗时而隐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 (1)与文中画线处相对应的语句是() a.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 b.一座青铜的大钟 c.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 d.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A.abcd B.acbd C.adbc D.cdba (2)作者在这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 (3)赏析这一段文字: 赏析: [课内精读]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6段,完成5~7题。 5.下列对选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选段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的微不足道。 C.选段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

春山夜月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春山夜月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试题】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3、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5、有人说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是全诗精妙之所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6、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3、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4、诗中写得最为精妙之句是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理由可以有①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②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气完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③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④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5、动静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2分)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或:远近结合(1分),以动衬静(1分)。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愈显清幽。(2分)

(完整版)《我与地坛(节选)》试题练习及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灼热(zhuó) 猝然(cù) 熨帖(yù) 亘古不变(ɡèn) B.坍圮(qǐ)渗透(shèn) 隽永(juàn) 失魂落魄(pò) C.恪守(kè) 蝉蜕(tuì) 倔犟(jiànɡ)暴风骤雨(zòu) D.窥看(ɡuī)宿命(sù) 捋须(lǚ)玉砌雕栏(qì) 解析 B.“圮”应读pǐ;C.“骤”应读zhòu;D.“窥”应读kūi。 答案 A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4分) A.历尽苍桑 弥漫 雕琢 落寞 B.野草荒滕炫耀嘈杂清晰 C.心神恍惚安详车辙荒僻 D.专心致志坐落羡暮琉璃 解析 A.苍—沧;B.滕—藤;D.暮—慕。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解析 “心想事成”应改为“急于求成”。 答案 C

i n g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 .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B .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C .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你只有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 蕴。 D .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解析 B .“树”改为“树下”。C.“你只有”改为“只有你”。D.“衰败”与 “荒芜”换位。 答案 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 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 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 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 2. 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限60字) 2.诗中的“妇姑”是指。 3.最后一句用了表现手法。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 3..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儿女各当家”是指。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社日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试举两例分析。 6.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说“赏玩夜忘归”的原因是;首联在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好?选出来试作简析,品味其妙处。

10.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请简述你的见解。 . 11.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 2.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

13.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试述“人语响”在创造意境上的作用。 2.第三句中的“入”字极为洗练,说出它的传神之处。

史铁生《想念地坛》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想念地坛 史铁生 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着归来,雨燕盘桓□,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地投靠这一处静地。 ④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⑤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 ⑥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想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的。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⑦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这五个字吸引了我,合了我的心意。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以及生命自古而今对意义不息的询问。譬如那两片无花果叶的遮蔽,以及人类以爱情的名义、自古而今的相互寻找。譬如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惩罚,以及万千心魂自古而今所祈盼着的团圆。 ⑧倘若,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⑨这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他凭什么让人害怕?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谁好”,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我记得,那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生命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试题】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3)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5)有人说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是全诗精妙之所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6)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3)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4)诗中写得最为精妙之句是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理由可以有①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 ②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气完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③“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④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5)动静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2分)“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或:远近结合(1分),以动衬静(1分)。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

想念地坛读后感

想念地坛读后感 想念地坛读后感(一) 本次阅读,我读完了史铁生的回忆性小说《我与地坛》。本书共分了11个章节,为读者描述了作者在双腿残疾后的真实生活与心灵感悟。这本书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写下了“我”与地坛的奇妙缘分。 开始坐轮椅时,作者悲痛,消极,失魂落魄,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从那时开始,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感悟人生,最终悟出了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出生了,这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顺利保证了它,所以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论述死亡,也是本书第一部分的精彩。死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日子,它永远停留在那里,不管你这一辈子过的是好是坏,不管你都干了什么,没干什么,也不管你有没有遗憾,你都得在那一个固定的时间去做你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死是生命的终结,但生又是死的开始,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生命就在倒计时了,你不能延长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你生命的宽度,人们这一辈子不断努力,奋斗,只不过是为了最后能死的光彩,不是有句话吗?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而有的人却重于泰山。我觉得作者之所以在正年轻的时候没有糊里糊涂地选择死亡,除了母亲对他说的话,他可能是发现了生命

的真谛,死了只能干一件事,就是躺在属于你的棺材里睡觉,而活下去做的事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它,多么不愿意干,但它总是有乐趣的,只是你没有发觉罢了。文中写道:“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有时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来就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我们不能怕活,因为活着就一切都好,一切都在,都还充满希望。 作者的母亲无声地离开了作者,那是一年秋天,收获的季节,各种花开得正鲜艳的季节。这个章节从题目到每一个字都暗藏着悲伤和对母亲的怀念。秋天的怀念:“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双腿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这题目,题记,都是在怀念母亲,母亲那么爱花,可为什么“我”的双腿瘫痪后就都死了?母亲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花在了照顾“我”身上,哪还有时间去侍弄那些花花草草。母亲离开时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母亲总能包容“我”那喜怒无常的怪脾气,可能是双腿瘫痪后不适应的常态吧,“我”一个人摇着轮椅去地坛,一待就是一整天,母亲怎么能不担心“我”,“我”拼命捶这自己那两条没用的双腿,拼命地喊:“我还活什么劲?”只有母亲,也只会有母亲,会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儿,好好活儿。”谁能料到,母亲还是没有等到的第一篇小说发表,“我”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本书的后半部分,显然作者已经摆脱了痛苦个忧郁,用幽默的语言开始写作者中年时期的趣事以及一些往事的回忆:记忆与印象1、

古代诗歌中考训练试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中考训练试题含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1.(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 淮上渔者(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2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15.(共2分,各1分)逐移 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3.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18.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评分标准:第18题2分,意思对即可。第19题2分,答出“烘托”的意思即可。 4.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一)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想念地坛阅读答案

想念地坛阅读答案 导读:想念地坛 史铁生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

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 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

《我与地坛(节选)》试题(卷)练习与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与地坛(节选) (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A .灼热(zhuó) 熨帖(yù) B .坍圮(qǐ) 隽永(juàn) C .恪守(kè) 倔犟(jiànɡ) D .窥看(ɡuī) 捋须(lǚ) 猝然(cù) 亘古不变(ɡèn) 渗透(shèn) 失魂落魄(pò) 蝉蜕(tuì) 暴风骤雨(zòu) 宿命(sù) 玉砌雕栏(qì) 解析 B .“圮”应读 pǐ;C.“骤”应读 zhòu ;D.“窥”应读 kūi 。 答案 A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4 分) A .历尽苍桑 弥漫 雕琢 落寞 B .野草荒滕 炫耀 嘈杂 清晰 C .心神恍惚 安详 车辙 荒僻 D .专心致志 坐落 羡暮 琉璃 解析 A .苍—沧;B.滕—藤;D.暮—慕。 答案 C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A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 .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 .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解析 “心想事成”应改为“急于求成”。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B.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C.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你只有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D.园子衰败但并不荒芜。 解析B.“树”改为“树下”。C.“你只有”改为“只有你”。D.“衰败” 与“荒芜”换位。 答案A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5.作者反复说“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作者到园子里去做什么?(5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