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88 年护国息灾

1988 年护国息灾

1988 年护国息灾
1988 年护国息灾

血液净化室第三季度理论考试试题

2017年血液净化室第三季度理论考试试题(N1~N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 以下关于医疗不良事件分级不正确的是() A . 医疗不良事件分为五级 B. Ⅰ级医疗不良事件: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造成患者死亡或永久性功能丧失的 C. Ⅱ级医疗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的 D.Ⅲ级医疗不良事件:给患者带来痛苦但未造成机体与功能损害或有轻微损害但不需处理可完全康复的 E.Ⅳ级医疗不良事件:及时发现差错被纠正,没有形成事实的 2 以下关于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不正确的是() A . 医务人员有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义务 B. 对于已发生的或潜在的医疗不良事件应如实报告 C. 鼓励医务人员自愿报告不良事件,实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奖惩制度 D.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如涉及相关事件,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 E.发生医疗不良事件,病人无投诉可不上报 3 以下不属于预防护理差错事故措施的是() A . 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B. 加强各种药品的管理 C. 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物品,急救设备,保证功能良好齐全 D.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护理操作造成医源性感染 E.病人病情平稳可不观察病情变化 4 以下关于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管理不正确的是() A . 将一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

B. 高危药品可按风险等级分为A、B、C三级进行管理 C. 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双人核对后给药,并双签名D.10%氯化钾注射液为A级高危药品 E.低分子肝素注射液不是高危药品,使用时无需双人签名 5 以下关于血液净化中心预防护理差错事故不正确的是() A . 护士执行上机操作后应由组长进行核查 B. 高年资护士执行上机操作后也需组长核查 C. 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双人核对后给药,并双签名 D.病人病情平稳,应每30min测量生命体征 E.病人治疗时,如病情平稳,责任护士可以自行离开透析病区20min 6 以下关于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紧急处理不正确的是() A . 采取头低脚高位 B. 立即暂停超滤 C. 遵医嘱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白蛋白溶液等 D.待血压好转,病情稳定可逐步恢复超滤 E.如血压仍继续降低,可继续血透 7 以下关于透析中发生肌肉痉挛的紧急处理不正确的是() A . 寻找诱因是处理的关键 B. 因血压低而引起的肌肉痉挛可遵医嘱快速输注生理盐水、高渗葡萄糖溶液等 C. 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有一定疗效 D.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 E.提高血流量 8 以下不属于透析中发生肌肉痉挛的诱因的是() A . 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 B. 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而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引起肌肉痉挛

血液透析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血液透析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时间常见原因结果 透析前准备不良: 透析机消毒、冲洗不足交叉感染,消毒液残留 抗凝药种类、配置和核对错误出血、残血、凝血 透析器、血液管路连接不良失血 透析液浓度不合格电解质紊乱 对患者的评估缺乏。病情预计不足 透析条件变更: 患者病情的变化(高血压、高血钾、神志改变、病情预计不足 出血等);穿刺部位固定不妥导管脱落、失血 透析开抗凝药的种类、配制和剂量变化出现、残血、凝血 始前透析方法、时间、干体重的变化透析不充分,水分潴留或低血压血流量的变化残血增多,透析不充分 透析器型号、消毒方式、预冲方法的变化患者过敏、不适、残血增加 遗忘注射、服药、采集标本等延误患者治疗 忘记透析条件变更再确认不确定的临床效果 忘记动静脉通路连接时的确认失血、渗血 忘记抗凝剂注入残血、凝血、透析不充分 忘记或错误设定治疗参数(脱水量、透析液温延误患者治疗,影响治疗效果,透析开度、钠浓度、置换液量、透析时间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始时(即动、静脉压力报警范围设定不良,动、静脉压影响动静脉压的准备监测,脱水刻)力感应器充水或充血不准确,血液污染机器忘记将气泡感应器转到透析状态空气监测防范下降 忘记将“准备”状态变换到“透析”状态影响治疗时间 忘记透析条件变更的再确认治疗没有达到要求 因血压下降等原因,恢复原透析条件,忘记脱降低了透析效果和除水效果 透析中水量的确认 忘记抗凝药注入量的确认增加出血或残血 忘记输液停止,误入空气增加空气栓塞的危险性 忘记透析中用药影响综合治疗 忘记透析结束前的评估出现透析结束的不良反应 透析不充分、脱水不足的状态下结束透析患者氮质潴留或水分潴留 忘记注射、采血影响综合治疗 回血时空气混入体内空气栓塞 透析后污染真向自身误刺自身血源性传染病发生可能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是护理不当(如直立性低血患者摔伤、休克、不适 压、头晕、恶心、呕吐等) 透析记录不全影响患者下次正规治疗 消毒隔离工作未落实和执行增加血源性传染病感染的可能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防范对策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导致血液透室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及具体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血透室出现的全部不良事件的临床资料,主要从操作人员健康宣教环节缺失、责任感缺失、查对制度缺陷、操作水平低、技术不过关、无菌观念薄弱、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差等方面进行原因剖析。结果:导致不良事件原因从高到低排行为:责任心缺失、查对制度缺陷、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差、操作水平低、无菌观念薄弱、健康宣教环节缺失。结论:从管理上加强血液透室的不良事件防范,完善科室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能够有效降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 不良事件;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3-0086-02 护理的不良事件主要指,在护理时发生的计划之外的、始料未及以及极力避免的事件,也称作护理事故。医院血透室的护理过程复杂、环节多、仪器操作要求高等,所以其风险比较高[1]。最近几年,随着透析技术应用推广,应用透析进行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血液透析室各项标准规程颁布,有助于更加规范血透治疗的过程。但是今年全国范围内,报道出许多血透室不良事件,大部分是由于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缺陷导致,因此要加强血透室护理工作的管理, 进一步改革血透室的护理措施,提升血液透室的整体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血透室出现的全部不良事件进行综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血透室出现的全部不良事件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护理事故的分级主要由护理以及全体护理人员实行讨论分

血液透析中心岗位职责

血液透析中心岗位职责 科主任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血透中心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对透析质量负责。2.依据血液透析规范化要求制定并实施血液透析室的管理规程。3.负责血液透析室人员安排和责任划分。 4.负责血液透析室的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组织业务学习、技术考核等。 5.定期查房,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6.监督并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好持续性质量改进工作。7.负责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 8.负责统计汇总透析登记相关资料并提供报告。 血液透析室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按分工完成血液净化的治疗及教学工作。 2.是血液透析室医疗质量、相关医疗纠纷及医德医风第一负责人。 3.负责指导血液透析室下属医生的医疗工作,包括病人血液净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方案的确定、血管通路建立、血液净化过程各种并发症的处理、相关医疗咨询及生活指导等。 4.确定血液净化病人的治疗方案,参与主要的医疗操作。 5.对门诊血液透析病人每1-2周查房,掌握病情变化。

6.对疑难或危重病历随时查房,并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邀请科主任或专家诊治。 血液透析室主治医师职责 1.在本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具体负责血液透析室病人的诊治和抢救工作。 2.及时完成血液透析病人检诊、查房、抢救、治疗、手术等工作。 3.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和出诊工作。 4.遇重危、疑难伤病员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下班前向值班医生交班。 5.上级医师查房时,报告病员的病情和诊断、治疗情况,及时准确执行上级医师对病员病情的分析与诊疗意见。 6.参加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7.参加科研,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血液透析室住院医师 1.在本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具体负责血液净化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 2.及时完成血液透析病人的检查、查房、抢救、治疗、手术等工作。 3.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和出诊工作。 4.遇重危,疑难伤病员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下班前向值班医师

血液净化护理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护理工作计划 20xx年,血液净化室在院领导正确领导下和科室人员共 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安全顺利运行,并不断发展成熟,全科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等活动,改善服 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患和谐,顺 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医院科学发展,现汇报如 下: 全科在科主任、护士长带动下,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 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疗管理理念,加强医 患沟通,全面加强医疗质量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断 提高医疗整体水平,结合医院工作实际,严格遵循核心制度 的管理规范,要求医务人员自觉执行首问医师负责制、三级 医师查房制、术前讨论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三查七对等 医疗护理重要制度;严格执行每月一次“三基三严”考核, 进行医疗查房,对疑难和危重病人及时进行讨论,严格遵循 合理用药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科室坚持每周晨会制度,总结和分析上周工作,安排部署新一周工作,针对具 体问题研究整改,有力的避免了医疗差错的发生,血液透析 室启动至运行半年来医疗差错的发生;积极鼓励科室医务人员参加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短期业务培训,参加医疗学术研 讨学习班,聘请专家进行授课,要求医疗技术操作人人达标;

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处方书写规范》,使门诊病历、处方、申请单填写合格率96%以上,同时门诊日志、证明材 料上报及时,书写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有效的控管了医疗服务中的不良事件,血液净化室启动至运 行半年来无重大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发生,保证了患者就诊 和治疗效果。截至20xx年底血液净化室在院长期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140例余,完成中心静脉置管术150例余。血液净化治疗共10454例,全年业务收入4925635元。 其中:血液透析9834例、血液透析滤过460例、血液灌流195例、血浆置换62例、CRRT63例。特殊检查、治疗患者告知率100%,患者好转率98%,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100%,门诊病历、处方、申请单填写合格率96%以上,医保病历书写、用药合格率98%,医疗技术操作合格率达98%,熟练急救技能、急救程序、急救要械使用正确率100%,组织医疗业务培训学习12次,医生培训、理论及技能考核合格 率100%,医生对工作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应急预案掌握合 格率达到95%,医疗核心制度落实率达到96%,院内感染无,病人满意度情况98%。 20xx年,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理核心制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操作规程,科室有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杜绝 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护士长以护理质量管理为工作重点, 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从护理工作基础

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的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 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 7.输血传播的疾病 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按如下要求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受血者,并积极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三、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卡后送血库,并及时调查处理。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并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

血透室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个案鱼骨图分析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静脉输液)个案鱼骨图分析

防范措施: 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为主体,全体护理人人参加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形成护理监控、科室互控、科内自控的监控网络,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各司其职,确保护理安全。。 2.运用科学管理系统,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路径 护士在工作中一旦发现危险因素或不良事件,立即通过上报系统报告,护士长从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本病房存在的隐患,利用晨交班或会议的机会组织护士进行全面讨论、分析,使护士对存在的隐患有共同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不良环节。管理委员会通过这些分析、评价,来掌握护理事故发生的状况,进行集中分析,找出防止事故的对策。护理安全管理路径一方面可以激发护士的自主参与性,加强护士和管理者的沟通,营造积极、公正的安全上报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规范化、系统化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管理者根据流程,准确的解读上报内容,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兼顾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及时反馈,合理处理,从本质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使护理安全问题真正受到大家的重视。 3.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处理应急预案 完善和制订各项管理制度要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产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一个险些酿成差错的不良事件,实际上因为偶然因素或因即时干预未产生后果。

2019全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

2019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汇总分析 一、汇总 2019年全年共收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97件,1月7件,2月5件,3月3件,4月4件,5月4件,6月11件,7月6件,8月14件,9月7件,10月6件,11月18件,12月12件。其中医疗相关15件,护理相关56件,院感相关19件,药学相关5件,医学装备1件,后勤相关1件。 二、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分析 (一)根据不良事件上报科室分析: 2019年全年不良事件上报科室 科室例数科室例数科室例数 普科10 骨外、创伤外科 6 后勤 1 心血管科15 妇产科 5 药房 3

急诊科 5 肾病透析科 1 检验科 2 中西医结合科 4 重症监护室11 介入手术室 1 血液净化室 4 手术室 1 影像科 3 心电图室 1 儿科0 收费处0 (二)根据上报部门分析:科系统上报52件,占53.6%;外科系统上报30件,占31%;医技科室上报11件,占11.3%;药房上报3件,占3.1%;后勤保障部上报1件,占1%。 (三)根据上报人员分析:医师上报19件,护理人员上报65件,医技人员上报9件,药剂人员上报3件,后勤保障上报1件。

(四)根据不良事件类别分析 不良事件分类:诊疗方面23件,治疗用药16件,意外事件45件,辅助检查5件,医患沟通4件,医疗器械方面1件,公共设施1件,治安事件1件,其它事件1件。 不良事件分项:跌倒/坠床事件10件,导管滑脱22件,烫伤2件,自杀1件,窒息1件,医院感染12件,非计划重返ICU 2件,非计划再次入院1件,其他事件3件,输液反应2件,药品不良反应2件,医疗器械故障1件,辅助检查4件,给药差错12件,药物外渗2件,药物渗出1件,职业暴露7件,走失2件,医疗风险评估2件,延迟诊断1件,医患沟通4件,突然停电1件,冒领药品1件,传染病迟报1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