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宾县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明确教师专业标准来突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成为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中国也不例外。而不断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从现实层面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当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标准》制定的意义与价值

(一)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尽管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开始致力于教师专业品质的确立和提升,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并未能获得广泛的认同。教师专业地位的体现,一方面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更需要依赖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为此,《标准》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进行了细致梳理和规范,厘定小学教师的从教规格。

(二)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不但要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应在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标准》中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这有利于引导立志成为小学教师者以及小学在职教师自觉加强修养,倡导与践行公平公正。

(三)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

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步开放,《标准》将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有利于完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降低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供了基础性的要求,有利于切实促进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确保小学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四)为小学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依据

《标准》的制定为小学教师的准入、考核及退出提供了相对统一、客观的依据,有利于有关部门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确定教师管理制度,保证和维持小学教师的质量。

(五)与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二、《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

(一)强调以学生为本

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等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和中心的位置。学生为本,就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将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倡导以师德为先

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小学儿童,特别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师德大到遵纪守法、献身教育事业,具体到个人修养、言谈举止。特别是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教师爱是小学教师的灵魂”这一理念,着重要求教师要富有爱心、有耐心和责任心,做到言传身教。

(三)重视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小学生,他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等实践环节上。当代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要有能力驾驭课堂,通过有效的方法、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同时还要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三、《标准》的框架结构与内容

(一)《标准》的框架结构

《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每个维度下设若干领域,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知识”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能力”维度有五个领域,共涉及十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设了若干“基本要求”,《标准》一共设有五十八项基本要求。

(二)对《标准》中“基本要求”内容的部分诠释

虽然是首次拟制《标准》,不过在此之前,也存在着一些与此相关或部分内容相近的法律或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些法律和规范为我们制定《标准》提供了一些框架和元素方面的参考,但与其相比,《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又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

1、“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小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小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小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

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2、“专业知识”部分

《标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目的在于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教师仅仅只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小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小学教师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综合性特点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

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小学教育与教学因其基础性、养成性、启蒙性等特点,使得它不同于幼儿和中学的教育教学,小学教师应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小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同时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3、“专业能力”部分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如要求“制定小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儿童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

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

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增加体现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涉及丰富多彩的班队(教育教学)活动”,这是遵循小学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该能够做班主任,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能够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这是考虑到小学教师工作依托于多角色人际互动这一活动特征,因此对小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人际沟通合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如在人际沟通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在人际合作方面,《标准》中提出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

第五,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这一能力领域的提出,是对全球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要求的回应。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就是就是发现教师自身,让教师意识到自身在专业成长中的力量和自主发展的角色,

进而在各项专业发展活动中体现出来积极地自我反思意识

和专业发展规划意识和能力,能主动对教育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活动。

四、《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小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小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小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完整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一) 职业理 解与认 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 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 对小学 生的态 度与行 为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 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 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 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我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有很深的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中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理念中,把学生为本放在第一位,要求我们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我们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装着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就谈不上师德、能力等等。师德为先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教师本人必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要密切联系本人实际情况,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反思,坚持做好反思,作为对自己的一项任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我们要掌握小学生的发展性、主动性等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和中心的位置。体现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关注和爱护学生,积极引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为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而努力工作。 我们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小学儿童,特别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师德大到遵纪守法、献身教育事业,具体到个人修养、言谈举止。特别是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老师要具有强有力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我们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小学生,我们应随

时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实践环节上。当代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要有能力驾驭课堂,通过有效的方法、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终身学习是时代赋于我们的使命,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跟上教育理论、知识更新的节奏,不断充电完善自我,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将坚持58项期本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信念,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学生。.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学习心得 4 / 963 发表日期:2012-10-10 16:32:34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国家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学校组织学习与讨论下,我在思想上及行动上都受到了一定的启发,感受良多,现将自己学习后的点滴体会小结如下: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为:以学生为本,以师德为先,以能力为重,以终身学习为典范。所谓的以学生为本,是指要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 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学习,在网上认真聆听了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到很有紧迫感, 感觉新时代对现代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件 大事,需要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历程,我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一 个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知识和学习心得体会。 一、《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四个理念一一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 生学习。“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体现在学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 “师德为先”是关爱学生,注意自己形象,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力为重”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把握好课堂的组织与驾驭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终生学习”是要会不断反思,人要有终身学习和持续 发展的意识。我认为《标准》的基本理念其实就是德育能学四个字。只有把他们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全能人才。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要求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 “专业理念与师德”这个维度覆盖了“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和行 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修养和行为”等四个领域。“对职业的 理解与认识”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职业、专业成长、社会以及与同事之间的 关系。专业能力方面覆盖了六个领域,教学设计能力、学科教学实施能力、沟通与合作 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多元评价能力。其中教学设计方面要注意思考怎样尝试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如何突出所教学科的认知特征,从我做起弱化让学生“齐 步走”的教育情结。我认为教育是有效传递知识、情感、技能的过程它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设计有效的参与过程、组织好学生利用有效技术、材料进行有效活动。

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标准的十四个领域: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 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学生,积极作业内容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2.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1.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4.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6.了解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4.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2.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了解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4.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第八,通识性知识;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第十,教学实施;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3.根据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6.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解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史宁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2011.12.12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国培李晶样本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主讲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李晶 一、教师专业标准概述 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 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 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突出师德要求, 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 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强调实践能力, 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不断研究, 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提升专业能力。四是体现时代特点, 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文化修养, 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后, 在实施方面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二

教师专业化标准解读(教师专业化内容)

教师专业化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6.对学生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7.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8.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待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9.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方面全面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初中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

教育部 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 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教师…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把贯彻落实《专业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认真制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各地、各校要采取宣讲、讨论、座谈、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标准》专题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专业标准》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教师专业特性的认识。通过学习宣传,帮助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师范生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切实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把《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各地、各校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订贯彻落实《专业标准》的具体措施。要依据《专业标准》调整教师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类课程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将《专业标准》作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细化考核的内容和指标。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专业标准》解读,组织有关专家赴部分师范院校进行宣讲,并结合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适时修改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 各地、各部属师范大学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专业标准》情况要及时报送教育部。 附件: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反思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反思 经历了几个星期的学习,在网上认真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到很 有紧迫感,感觉新时代对现代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需要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历程,我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知识和学习心得体会。 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包括四个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体现在学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师德为先”是关爱学生,注意自己形象,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力为重”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把握好课堂的组 织与驾驭,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终生学习”是要会不断反思,人要有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我认为,《标准》的基本理念其实就是德.育.能,学四个字。只有把他们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全能人才。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三个维度来要求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它们共覆盖了14个领域。“专业理念与师德”这个维度覆盖了“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修养和行为”等四个领域。“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职业、专业成长、社会以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面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关爱+重视+保护”(重点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安全):“尊重+平等+维护”(关键是对学生不讽刺挖苦、不体罚.不对学生使用语言和肢体暴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信任学生就是对学 生不放弃、不抛弃)。“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领域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强调了应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良好的 思维习惯,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求知欲,最起码给学生留点空白,用差异性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即只要学生在某些或某个方面比 原来进步了就是好的,不要以分数排名定优劣)。 在“个人的修养和行为”方面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五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要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等.第二个标准是要有亲和力、热情开朗:第三个标准是要会调节情绪.具有平和的心态.第四个标准是要求教师要有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第五个标准是要求教师应该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要文明礼貌。专业知识这个维度覆盖了四个领域: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前三者受制于后一个领域,但这4个领域需要通过2个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把它们串联起来。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科知识在本阶段教育的作用很大,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而差异性、价值观、教学设计能力是当今小学教师专业知识迫切需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他为我的专业发展、自身修养指明了方向。让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给了我一个要努力发展的方向)多了解学生、多学习专业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我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王智秋,刘慧 第一部分研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背景 一、对研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要性的认识 (一)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 (三)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 (四)符合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五)小学教师录用、评价、考核、注册的依据。 (六)是制定《中国教师标准》的基础性文本。 二、研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原则 (一)体现教育发展规律,特别是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 (二)针对性,国际视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 (三)可操作性,具体可行。 (四)通用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五)发展性与引领性。 三、研制的思路与过程 思路:在对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过程,使标准研制过程具有小学一线教师、校长、高校培养培训机构专家、教育决策管理人员的广泛参与。 过程:现状研究、国际比较、标准开发、试测与咨询、修改与完善。 四、研制阶段 1、2008—2009年国际比较、现状调研、测试形成初稿。 2、2010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课题组,开始修改、完善文本。 3、2010年11月2日召开“教指委会”研讨文本。 4、2010年12月19—20日教育部师范司在北京召开“教师教育标准汇报研讨会”,征求教师教育专家意见。 5、2011年2月提交了“送审稿”。 6、2011年10月参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文本格式做进一步修改 7、2011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专家审议会 8、2011年11月2—3日三个标准研制组主要负责人集中统稿,再次提交送审稿(2) 9、2011年11月中旬教育部党组讨论通过。 10、2011年12月初,形成现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 第二部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 摘要:《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教师做出了详细要求。细细阅读每一条要求,无不体现着对学生的爱,对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教师的职业理念、个人修养、工作态度,学科知识、教育知识、通识知识、对学生发展的了解,教育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学生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反思与发展的能力所有对教师的高要求都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由最好的老师为他们的人生做最好的启蒙,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成长机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老师的重要作用,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正是对学生的负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国家、对民族未来的负责。 关键字:领域能力成长 我认真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一边学习,一边暗暗结合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标准》确立了四条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理念与课程纲要相吻合,与新课改理念相符,实实在在地立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的:“爱之,

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爱是甘露,可以浇灌生命之树;爱是春风,可以吹绿人类心灵的荒漠;爱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能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爱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奥秘。学生是稚嫩的幼苗,需要老师的呵护。老师要有妈妈一样慈爱的胸怀,她需要有细致的心,慈祥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像对待儿女一样精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学生病了,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送医院。学生学习上有了困难,要细心的辅导;学生有了错误,要耐心教育;学生取得了成绩,要加以鼓励。关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 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 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 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 的态度与 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 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中学生。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 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 学的态度 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 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 教育。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 创新的氛围。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四个人修 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善于自我调 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 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五教育知 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2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及其教育方法。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4.了解中学生群体 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 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 理与技能。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 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1.了解中学生 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 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5.具有相应的 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九教学设 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9.引导和 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 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 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 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 管理与教 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 动。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48. 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1.妥善应对 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 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3.引导学生进行自 我评价。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 与合作 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 同发展。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 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 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 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3150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标准范本 Through the assumption and concep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an effective scheme is forme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such as resourc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工作计划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计划文件适合在对自我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一直追求的梦想,今年的九月它成为了现实。我如愿的考上特岗教师,并幸运的进入了某小学,这是我人生的旅途中最值得骄傲的一次人生转变。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因为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教师是一种伟大的职业,因为一名好的教师可以成就人的一生;教师是一种可敬的职业,因为你会把你所学到的所有全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当然做为一名新教师,在享受职业快乐的同时,我也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目标。目标是人生规划中是最重要的过程,它能够

帮助你认清奋斗方向。只有明确了自己在人生中到底要追求什么,才会知道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才会知道如何更好的集中精力,避免误入其途或徘徊不前。此外,制定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自己很快的树立起自信。对于刚入教师队伍的我来说,目前并不需要我把目标制定的如何高不可及,而是应该把它更加具体化,细致化。要保证这些目标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自我现状分析 职业情感方面,本人热衷教师职业,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有较强的责任心和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一、出台教师专业标准的背景 解读出台教师专业标准的背景,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二十一世纪基本能力,另一个是教育改革与发展。 1、学生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基本能力 就是我们的学生二十一世纪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主要是由于在跨世纪的时候在教育领域里普遍关注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二十世纪我们的学生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一样的吗?还是有差异?经过大家的研究发现,二十一世纪对于我们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进步了、科学技术发展了,因此我们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发生了变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社会的要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估计,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学生在一生将会面临多个工作的挑战。既然要经历多个工作的挑战,那么什么样的能力才能保证他们适应这样的一个现实呢? 为了更好地了解二十一世纪对于学生们的需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调查。就是针对现在全世界上个世纪末和这个世纪初五百个最好的企业,对他们的上层、中层和一般工作人员做了下面的调查。 第一个调查:对你们雇佣的高中毕业生什么样的能力对职业成功是最重要的?其中有80%的人认为职业道德最重要,有75%认为是与人合作最重要,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社会责任感、具有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是相继比较多的选项。对于你们最近雇佣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最缺乏的是什么?这里有五个选项是选择最多的,文本表达和交流能力、领导能力、职业道德、具有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自我定向的能力。第二个调查:对于你们将来雇佣的本科毕业生哪些能力和基本知识是最重要的?最多的五个选项是,①口头交流能力 ②合作能力 ③职业道德 ④文本表述和交流能力 ⑤具有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个调查:今后五年终哪些能力需要重点提升?质疑和批判能力占78%,IT 能力占77%、身心健康占76%、合作能力占74%、创新能力占74%,个人奋斗能力占72%。 给大家展示这样一些数据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来思考我们的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应怎样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等问题。那么,什么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能力呢?当然看法很多,第一个重要的看法就是各国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应该具备能力的基本结构应该是这样一个框架。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能力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最基本的知识,第二个就是能力, 所谓能力就是应该具备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一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