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数大小的比较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整数大小的比较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整数大小的比较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整数大小的比较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整数大小的比较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亿级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上的数的近似数.

3.建立自然数的概念.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教学自然数概念.

我们数物体的个数用的1,2,3,4,…,10,11,…叫做自然数.

提问:

1.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

2.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3.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4.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引导学生得出: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因为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再数出一个比它大1的数,所以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多的.

提问:

1.一个物体也没有怎样表示?

2.0是不是自然数?

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不是自然数.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我们在小学学的是大于0和等于0的整数,其它的整数以后再学,可以用图来表示.

二、教学整数大小的比较.

1.复习准备.

在下面○里填上“>”、“<”或“=”.

99999999○10000000065432○754328909034○8908034

提问:

(1)每一组两个数是怎样比较的?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八位数小于九位数,所以填“<”.

(2)第二组两个数都是五位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两个五位数比较,万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应该填“<”.

(3)第三组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的?

这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数相同,依次比较下一位……相同数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大,所以应填“>”.

2.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比较大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是亿以上数比较大小.(板书课题:整数大小的比较)

3.出示例4.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99999999○1000000000 654320000○754320000 8909034000○8908034000

第一组:

提问:

(1)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它们的最高位各是什么位?应填什么符号?

(2)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怎样比较大小呢?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第二组:

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这两个数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6亿多比7亿多小,应该填“<”=

第三组: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十位数,并且左起第一位都是8,你怎样比较?

(左起第一位相同,依次比较左起第二位……到第四位数百万位上的9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8大,所以应填“ >”)

4.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提问: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先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怎么比呢?

5.练习.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231500000○9078000008036700000○796300000

40870000000○41050000000

三、教学求近似数.

1.复习.

我们学过求一个亿以内数的近似数,请你们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7293805384000

提问: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并说出求近似数的方法.2.新课引入.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3.出示例5、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它们的近似数.

(1)1034500000(2)20897000000

学生试做,集体反馈

教师强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只要看省略尾数的左边起第一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不要管尾数后的几位是多少.

如第(1)题:

千万位上的数不满5,把亿位后面的尾数舍去.

如第(2)题;

千万位上的数满5,把亿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在亿位上加14.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

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要看所省略尾数的左起第一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如果不满5,就把尾数都舍去;如果满5,把尾数都去后,要在它的前一位上加1.

四、课堂练习.

1.写出最大的九位数和最小的十位数.

提问:应该怎样想?

(要想使九位数是最大的,那么从高位起每一位上的数都必须是最大的,因此只能是9,因而可以得出最大的九位数.同样想最小的十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必须是最小的,只能是0,但0不能做自然数的首位,所以最小的十位数是1000000000)

2.判断正误.

4528800000=45亿()

1214000000人≈12亿()

608754000000≈6088()

强调三种错误原因:

(1)求近似数应用“≈”符号.

(2)省略尾数后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3)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后,要写上计数单位.

3.总结性提问:

(1)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2)怎样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

五、课后作业.

1.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280000006680000005083000000

2.先写出下面各数,再用“亿”作单位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二亿零八百九十六万五十九亿八千三百万

四亿九千九百七十万六百二十九亿四千万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认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课件“角的度量”.

提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一下队吗?

教师指出左端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

提问:你知道他们相差多少吗?

2.教师谈话: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图片.

讲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半圆仪.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结合图片,认识半圆仪中心,0刻度线和内外圆刻度.2.(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

(2)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教师: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准确,还要通过测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学教材第123页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结合黑板上的角,边度量边介绍.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4)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视中注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5)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学生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重合.

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刻度线与边没对齐.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6)讨论:怎样避免前面的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0°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

(7)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角的大小比较”.

(播放前先请同学用估算的方法判断,播放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角的分类

1.自学教材第124页《角的分类》.(可按书中内容边学习边操作)

2.小组讨论:

(1)角可以分哪几类?每类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平角和直线一样吗?

3.利用活动角,按老师要求摆角.

(直角、钝角、平角、锐角……)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126页第7题.

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提问: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个时刻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吗?

3.利用活动角的量角器摆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质疑总结.

1.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类.量角时要对齐顶点和0刻度线,如何确定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师整理成顺口溜助记.

量角器量角很简单,角可分为五大类.

中心重合角的顶点,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条边对齐0刻度,锐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数看另一边.钝角介于直、平间.

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27页第9题.

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2° 92° 179° 34°

89° 160° 58° 100°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学生在量角时往往出现不知看哪一圈的刻度,如果结合角的分类和估测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依据先判断角的种类.再估测角的大小,最后进行实际测量,不仅能避免错误,提高学生估测能力,还能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活动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两、三人即可)进行比赛.

活动过程

1.轮流画出一个任意角,先共同判断属于哪一类角.达成共识后,组员各自估测此角的度数大约是多少,然后组员共同用量角器测量其准确值.

2.比一比看谁的估测值与准确值最接近,五局三胜,选出组冠军.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分析解答有关倍数的三步应用题.

(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三)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树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2.全班同学根据线段图提问题.

先编题,再列式.

(1)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有排球多少个?

20×3=60(个)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

20×3-20=40(个)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排球共有多少个?

20×3+20=80(个)

编题后把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订正板演题时要说出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把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即“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把问题改成“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像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树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读题,理解题意.读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地方不同

(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年级栽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栽?棵10棵

(3)学生独立思考,试算.

(4)集体讨论、互相交流,说思路.

教师提出要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根据题里给的条件能直接算出来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自己的思路.

(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三、四年级栽多少棵.三年级栽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四年级栽树棵数没直接告诉,所以先求四年级栽多少棵,算式为56×2=112(棵),再求三、四年级的总数,算式为56+112=168(棵).因为五年级栽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所以最后用总数减去10棵:168-10=158(棵))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158棵.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如果题中五年级栽树的条件改为“五年级栽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多10棵”,怎样求五年级栽的棵数?

(用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加10棵,168+10=178(棵).)

(5)求三、四年级栽树的总数还有别的比较简便的方法吗?

提示:从倍数关系上考虑,谁是1倍数?三、四年级的总数是几倍数?怎样求三、四年级的总数?

(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栽的2倍,三年级栽的是1倍数,四年级栽的是2倍数,三、四年级栽的总数是2+1=3倍数:56×(2+1)=168(棵),然后再加上10棵,就是五年级栽的棵数:168+10=178(棵).)

小结

解答应用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是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采用什么方法分析要因题而异,由于解题思路的不同,解题方法也不一样,解题步骤也不一样,因此要灵活运用.

(三)巩固反馈

1先画图,再解答.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2.看图解答.

3.条件有变化、先讨论、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

订正时可以明确,题目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这句问话本身数量关系不明显,因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的关系找出新的数量,直到所求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五)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三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过的有关倍数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的,两步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改变其问题,就是三步应用题.本节课仍以思路教学为重点,通过画线段图,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以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画线段图虽不作教学要求,但它比文字叙述的题要具体的多,在分析数量关系中,恰当地运用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因此无论是复习、新课、练习都十分重视画图、看图分析的训练.

2.重视学生叙述思维过程的练习.应用题不但要注重结果的正确性,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逻辑性,因此解答应用题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口述出思维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

3.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和变化.把复习题改变条件可使两步题变成三步题,条件变化了,解题方法也变了,让学生在分析不同的数量关系中,掌握解题思路,达到举一返三的目的.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先基本、后变化、先易后难,把说思路、画线段图贯穿于全课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达到熟悉数量关系,掌握不同的思路,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板书设计

三步应用题(二)

例5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158棵.

简便算法:

56×(2+1)=168(棵)

168-10=158(棵)

练习.看图解答

(1)小强集邮多少张?

45×5-20

=225-20

=205(张)

(2)两人共集邮多少张?

45+205=250(张)

答:两人共集邮250张.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张联校杨文俊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数学课堂如何体现新理念呢?我们从课堂教学的时间、地点、人物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时间:是否一定要按固定的程序进行

数学课我们经常沿袭的时间结构是复习(5分钟)、新授(20分钟)、巩固(10分钟)、作业(7分钟)、小结(3分钟)。举行教研活动时,在上课前有经验的老教师常千叮咛万嘱咐年轻教师要“卡”好节奏,千万别拖堂。

分析与反思:

现行的教材都是分课时编写,通常每课时的任务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多数教师对每节课的内容、任务、进程都具体以时间顺序来分解,有时怕完不成任务,学生在关键处及易混易错处发生分歧时,不敢花过多的时间让学生争辩交流,生怕“节外生枝”,过分讲究课堂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教师往往在一节课的各个阶段,按“套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走教案”就行了。这种课看上去紧凑,但缺少一种动态生成,往往以牺牲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代价,弊病很多。我们认为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在于课上讲了多少,而要看学生学得如何。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生发展,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构可以打破,无需每个环节都要安排。只要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泼、主动,重点思路掌握了,不会的问题解决了,即使设计的教学内容或书上的练习没完成,或由于学生对某个内容探究的欲望很强,教师打破教材课时的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结构而拖堂了,都不能以时间把握不准而一律认为不是一节好课。

二、地点: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难道仅在教室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

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例: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我乡新修的一条公路。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

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教师往往怕麻烦,只在教室作讲解,最多提醒学生课后自己试验。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实际操作一下,可能能够起到更多更好的效果…说的小一点,可能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永生难忘;说的大一点,可能就此引起了一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科学甚至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分析与反思:

受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的影响,加上现在的考试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社会调查能力难以考查,我们有些老师还很难将课堂真正开放。他们认为数学学习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解答数学习题,因而学生学习的空间往往局限在教室里。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数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空间要开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基本流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如课前的调查和实验,课后的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写数学**记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体验数学及掌握数学。

三、人物:究竟谁应是课堂的主角

课上学生讨论交流得最热烈时,教师提高嗓门喊道:请大家安静,听我来讲。学生极不情愿地正襟危坐,恭听教师教诲。课间办公室里教师在互相诉苦:现在学生越来越不听讲了,你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在下面却是叽叽喳喳,充耳不闻。

分析与反思:

传统教学意义上的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强调教师对教学的绝对控制,注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只要把教师讲得记下来,考试时准确地将所学内容写到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和“练”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成了学习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一个主动探索者和创造者。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教学应当促进学生主体的主动建构,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我们要改变教师包揽课堂的做法,在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做” 数学。教师要从信息源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就应巧妙地把自己转向幕后,把学生推向台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一、直接写出得数。 13-7= 11-2= 7+6= 16-8= 8+4= 14-9= 15-6= 18-5= 10-6= 13-5= 6+7= 14+4= 二、在○里填“>”、“<”或“=”。 31○34 59○55 75○57 56○65 90○89 100○99 47○51 82○79 三、排一排。 1、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4 32 78 41 23 87 ()>()>()>()>()>()>()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0 37 73 54 26 45 ()<()<()<()<()<()<() 四、按要求分类。 24 35 73 92 100 14 21 64 31 22 10 96 大于50的数有:()。 小于50的数有:()。 大于30小于96的有:()。 五、按顺序写数。 1.24,25,26,(),(),(),(),(),… 2.5,10,15,20,(),(),(),(),… 比多少 一、直接写出得数。 7+6= 14-6= 13-5= 12-9= 12-8= 19-7= 14-6= 4+7= 11-3= 8+9= 11-4= 15-8= 二、在○里填“>”、“<”或“=”。

25○24 55○65 100○99 78○87 44○45 68○86 29○31 75○42 三、选一选,填一填。 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1、90比30()。 2、57比60()。 3、100比92()。 4、45比95()。 5、红花有32朵,黄花有35朵,紫花有90朵。红花比黄(), 紫花比红花()。 四、解决问题。 1、有50个学生,2位老师。每人一瓶水,48瓶够吗?一共人多少瓶水? 2、小月和小军一共折了16只纸船,其中黄色的有6只。小月折了9只。小军折了多少只?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教材分析 本章包含相交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等4节内容,前三节主要讨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重点是垂直和平行关系,第4节是有关平移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图形与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究了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本章对垂直的情形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索得出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等结论,并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打下基础. 对于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教科书首先引入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即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教科书接下来对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作了简单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有关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 本章在最后一节安排了有关平移的内容.从《课程标准(2011版)》看,图形的变化是“图形几何”领域中一块重要的内容,通过将图形的平移、旋转、折叠等活动,使图形动起来,有助于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图形不变的几何性质,因此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工具. 教学重点 1.垂线的概念. 2.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学难点 逐步深入地让学生学会说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 5.1相交线约4课时 5.2平行线及其判定约2课时 5.3平行线的性质约3课时 5.4平移约1课时 小结约2课时 机动约2课时

七年级数学(下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一、本期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及其有关概念、性质和它们的应用。 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实数 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及实数的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 本章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及实数概念。 本章难点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概念和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及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表示平移的内容。 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表示地理位置及平移。 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和应用。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不等式及其解集,不等式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 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章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二、本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413-85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模 板(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

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七上数学教案有理数第一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①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学习有理数的必要性.②理解并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等有关概念.③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 2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励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新课,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难点、教学重点这一章的主要学习目标都可以归结到有

理.重点:有理数的运算运算,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数的运算上,比如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直接目标都是落实到有理数的运近似数等内容的学习,,运算律, 算上. . 有理数法则的理解,难点:负数概念的建立,绝对值意义课时分配课时内容 1 正数和负数1 . 1 4 有理数 2 . 1 5 有理数的加减法 3 . 1 4 . 1 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 有理数的乘方 5 . 1 2 单元复习与验收教学建议(即联系实际生活的典型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大胆尝试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引入,从而使学

生自得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自觅规律..在进行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的教学时:1?)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1(如:从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负数,从而得出有理数的概念;借助温度引出数轴,建立数(有理数)与形(数轴上的点)之间的联系.()注意借助数轴的直观性讲述相反数、绝对值,体会用字母2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能更深一步,,?体现代数的特点表示数的优越性,并为今后学习整式、方程打下基础..讲解有理数运算时,有理数加法及乘法法则的导出借助数轴 2在此,会更直观更形象更易于学生理解,法则要着重强调

初一数学教案(下册)

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1.1相交线(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3练习前的内容.) ○ 1回答“探究”中的问题并填空白; ②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思考对顶角为什么相等.; ○ 3注意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格式.;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运用 2.检测题: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几对对顶角?分别是哪些? (2)∠AOD 邻补角是 . (3)如果∠AOD=35°,则∠BOD 、∠BOC 、∠AOC 分别等于多少度? 分别让3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D B C A O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3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评(1):对顶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满足的两个条件:○1有一个公共顶点.○ 2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师板书). 评(2):邻补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邻补角满足的两个条件:○1有公共边○2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角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教师板书).【注意 ∠AOD 邻补角有两个,不要漏。】 评(3):∠BOD 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邻补角互补. ∠BOC 、∠AOC 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相等.再问对顶角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说出:同角的补角相等. 教师拓展引申: (1)∠1的对顶角是---------- (2)∠1的邻补角是---------- (三)归纳:1分钟识记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六、课堂作业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8 2 选做题:P9 7 思考题:P9 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1.1垂线(1)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2.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A B E F C D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39930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教案 学校:团陂中学

教学时间 2、25 课题 5.1.1 相交线 课时 1 教学媒体 多媒体、黑板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过程 方法 经历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性质的探索过程,体会分类思想, 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培养说理能力 情感 态度 激发学生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感悟数学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自主学习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三、合作探究 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问题: (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四个角,12∠∠和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3∠∠和呢?

(2)12∠∠和的度数有什么关系?13∠∠和呢? (3)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个关系还保持吗?为什么? 四、成果展示 ∠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 在上图中,你还能写出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1的两边分别是∠2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 ∠2的对顶角是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例1:如图,直线a 、b 相交,(1)∠ 1=o 40, 求∠2,∠3,∠4的度数。 (2) ∠1:∠2=2:7 ,求各角的度数。 六、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七、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九、反思与回顾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3) 教学目标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知识重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下面我们做几道题:(用课件演示)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7)×8与8×(-7) [(-2)×(-6)]×5与(-2)×[(-6)×5] 2,(-)×(-)与(-)×(-) [×(-)]×(-4)与×[(-)×(-4)] 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组问题进行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验证答案的正确性.让学生复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给出两组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形式上用 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性地思考,为下面引出运算律作铺垫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提出问题:上面我们做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在有理数运算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还成立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组内的讨论,交流,最后对组内成员的意见,想法去汇总,由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三个运算律并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三个运算律。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共同探索,共同发现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并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应用新知 体验成功出示料书42页例5:用两种方法计算 (+-)×12 采用大组竞赛的方法,让其中的两个大组采用一般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另两个大组采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出示另一题:(-7)×(-)× 该题不限制计算方法,让学生先思考,再选择运算方法. 变式练习:9×15.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不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通过竞赛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运用运算律可简化运算,同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与集体荣誉感. 通过上是的比较,学生会选取用这算律来简化运算,形成知识的正迁移. 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在认识层次上有所提 高. 课堂练习第42页 小结与作业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楼梯寨小学吴永林【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提出的两个问题。 教师提问: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第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5行第6个数是多少?77前面的数是几? 2.教学例2 (1)出示鸡蛋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个鸡蛋?右边有多少个鸡蛋?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鸡蛋,哪边的多?(左边少)24和34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24和34相比较,34大,24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演示课件:48○45,又问:“48和4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完成后续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5.1.1 相交线 教学目标: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重点:在较复杂的 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第1页共149页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学生口答:∠2和∠4 再也是对顶角.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 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 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 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 ∠1和∠3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 【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第2页共149页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模版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完全平方公式(第一课时)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第三中学姓名:戴禄明 一、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1.8完全平方公式(P33~P36)二、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的是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在整式乘法中的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法、幂的运算和整式的乘法后进行学习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式是初中代数研究范围内的一块重要内容,整式的运算又是整式中的一大主干,乘法公式则是在学习了单项式乘法、多项式乘法之后来进行学习的;一方面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一种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乘法公式的推导是初中代数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乘法公式的学习对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有较大好处。 2、乘法公式是后继学习的必备基础,不仅对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作用,更是以后学习分解因式、分式运算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培养学生逐渐养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功能。 3、公式的发现与验证给学生体验规律发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模式。 (二)学生分析与教法 针对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注意力不能持久等年龄特点,及本节课实际,采用自主探索,启发引导,合作交流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和交流。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边启发,边探索边归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和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努力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创造知识环境和氛围,遵循知识产生过程,从特殊——一般——特殊,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 采用小组讨论大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任务分析 “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目的应是“熟练掌握”。为了使“熟练掌握”,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公式。让学生自己得出公式,是正确理解公式的措施之一;同时还要扫除正确理解的障碍,即消除一些容易混淆之处。另一方面,通过把公式运用到各种情况中去来达到熟练运用。对于易混淆之处,应提高新旧知识的可分辨性。通过变式对一些以前学过的,对现在公式容易产生混淆的内容(如积的乘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辨,从比较中加深对正面法则的理解。 (四)评价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关注的是学生想了没有,参与了没有,关注的是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教师的鼓励与欣赏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五)教学目标 1、识记目标:①熟记完全平方公式;②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并从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观察,大胆创新的思维品质。 (六)教学重点、难点 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一样是主要的乘法公式,其本质是多项式乘法,是学生今后用于计算的一种重要依据,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本节的重点是体会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本质,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2.学生设疑 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 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 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 ⑥几何体的分类 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 说说它们的区别 二.解疑合探 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 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 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 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 3.课堂小结 4.作业布置 五、教后反思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 2、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上学期的努力,任务还很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对待大多数学困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新人教版) 课题: 1.1 正数和负数(1) 教学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 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 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 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 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 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出示气 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 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宝玉直小学陈婕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38页到第39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比实物图、数的顺序、数的组成,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比实物图、数的顺序、数的组成,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 ppt、百数图的贴图、计数器的贴图、游戏用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数的顺序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带来了百数图,帮助我们学更多的100以内的数的知识。 师:老师之前布置大家先观察百数图有什么规律,再填写。现在让我们先观察第一行,图上给了什么数?(师手指课件)我们要填什么数?第二行呢? 生1:我发现了第一行已经给了我们双数,所以要我们填单数。 (课件红色出示:1、3、5、7、9) 生2:我发现第二行给了我们的都是单数,要我们填双数。 (课件红色出示:12、14、16、18、20) 师:大家按照从1到10的顺序读一读第一行。 生齐读 师:这行是从1到10。第二行是从几到几?(从11到20)那第三行呢?引导生说出从21到30。(课件红色出示一整列)刚才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填写的。(课件逐行出示数字) 师:让我们按照顺序从91读到100。 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按照从1到100的顺序填写了这个表。你的书上也是这样填的吗?师:我们还要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该怎样涂呢?请一生讲(强调一下30)师引导:这一行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十位都是3。再看看另一行,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十位都是几啊? 师: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该怎样涂呢?请一生讲(强调一下3) 师引导看多一行。 师: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该怎样涂呢? 贴百数图 师:大家已经发现一些秘密了,你发现百数图里还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呢?看看这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 数学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延长线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有一条公共边与OA ,AOD AOC ∠∠; BOD AOC ∠∠与有公共的顶点O ,而且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两条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三.初步应用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三篇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xx三篇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一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重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m)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8(m)师生共同归纳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5+(- 3)=2(m)师生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经过两次运动后,物体又回到了原点。也就是物体运动了0m。 师生共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你能用加法法则来解释这个法则吗? 学生回答: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来解释。 一般地,还有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巩固知识 课本P18例1,例2、课本P118练习1、2题 四、总结 运算的关键:先分类,再按法则运算; 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注意:要借用数轴来进一步验证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首先要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4习题1.3第1、7题。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数的顺序 大小比较 整理与复习

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整理所学知识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 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知识 教师: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数数和数的组成、写数和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认识人民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部分一部分地对本单元所学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我们先来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请同学们数出27根小棒。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你们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回答:先数出2个10根小棒,再数出7根。 教师:其他同学赞成吗?谁能归纳出我们数数的方法? 要求学生说出: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一十一十地数和一个一个地数结合起来数。

教师:那么2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要求学生回答:27是由2个十和7个一组成。 教师:对了,一个数的十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十组成,一个数的个位上是几就说明这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上2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抽学生汇报。 (三)复习写数和读数 教师:下面我们来复习写数和读数。读数和写数都要到数位,能说一说我们学习过哪些数位吗? 引导学生回答学习过百位、十位和个位。 教师:这些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在黑板上贴上算珠图(如右图) 教师:你们所说的数位上的十位和个位是这样排列的吗? 教师:这幅算珠图上的算珠分别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呢? 引导学生回答:十位上有2颗算珠,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3颗算珠,表示3个一,合起来就是23。 教师:那么23怎样写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 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对着算珠图的数位写出23,一边写一边要求学生说出先写十位上的2,再写个位上的3。 教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个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读的。 抽一名学生来读数。并说出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 教师:我们在写数和读数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读数和写数时,都从高位起。 教师:对,我们都是先读写百位上的数,再读写十位上的数,最后读写个位上的数。下面请同学们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读数。 同桌两个同学一个说数,一个写数。 (四)复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书上16页第7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有待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强化几何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思考、类比、探究、归纳、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实数: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 2.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能估计无理数的大小,能进行实数的计算.本章重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本章难点: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有序实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