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循环首次适应和首次适应算法流程图

循环首次适应和首次适应算法流程图

循环首次适应和首次适应算法流程图
循环首次适应和首次适应算法流程图

该区大于作业要求该空闲获等于作业要

求该空闲获小于作业要求

返回作业分配主存的地址

结束大于小于

等于取出空闲区一块空间截取长度并修改链表调整链表

上次找到的下一个空

闲区地址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该空闲区与作业关系

该区大于作业要求该空闲获等于作业要

求该空闲获小于作业要求

返回作业分配主存的地址

结束

小于

等于

放入数组

无法分配

空闲区地址

大于 数组是否为一个是否为最小是

否是空闲区与作业关系最佳适应算法

操作系统复习试题

洛阳师范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1.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系统一般是()。 A)手工操作 B)单道批处理 C)多道批处理 D)多用户分时系统 2.早期OS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是()。 A)系统的效率 B)用户的方便性 C)可移植性 D)可扩充性 3.下列进程状态转换不可能发生的是()。 A)就绪->执行 B)执行->就绪C)执行->阻塞D)阻塞->执行4.从资源管理角度看,进程调度属于()。 A)I/O管理 B)文件管理 C)处理机管理 D)存储器管理 5.用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时,信号量的初值一般为()。 A)-1 B)1 C)0 D)任意值 6.如果系统内存不足,可将进程调至外存挂起。从调度的角度看,该行为属于()。 A)低级调度B)中级调度C)高级调度D)处理机调度 7.在一次磁盘I/O过程中,时间消耗最长的阶段是()。 A)寻道 B)旋转 C)传输 D)启动 8.在动态分区分配中,会导致空闲分区链首聚集碎片的是()。 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循环首次适应算法D)最坏适应算法9.下述I/O控制方法中,CPU干预次数最少的是()。 A)程序I/O B)中断I/O C)DMA方式D)通道方式 10.下述文件存储方式中,文件读取速度最快的是()。 A)连续存储 B)链式存储 C)索引存储 D)多级索引存储 1.操作系统设计的目标包括、、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2.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是。 3.不满足“让权等待”准则的信号量机制是。 4.在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存储管理有利于提高内存利用率,存储管理有利于满足用户需求。 5.在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中,进程优先权最初与有关,并随着的增加而增大。

程序框图、顺序结构、循环结构(精)

程序框图、顺序结构、循环结构 1.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2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 2.常见的程序框、流程线及各自表示的功能 图形符号名称功能 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

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流程线连接程序框 ○连接点连接程序框图的 两部分 3.条件结构的概念 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 名称双条件结构单条件结构 结构 形式 特征两个步骤A、B根据条件是否满足选 择其中一个执行 根据条件是否成立选择是否执行步 骤A

4.循环结构的定义 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 名称 双条件结构单条件结构 结构形式 特征 两个步骤 A 、 B 根据条件是否满足选择其中一个执行 根据条件是否成立选择是否执行步 骤A 对条件结构的理解

(1如图1-1-16是算法流程图的一部分,其算法的逻辑结构是( 图1-1-16 A .顺序结构 B .条件结构 C .判断结构 D .以上都不对 (2给出以下四个问题:

①输入一个数x ,输出它的相反数;②求面积为6的正方形的周长;③求三个数 a , b , c 中的最大数;④求函数f (x x -1,x ≥0,x +2,x <0 的函数值. 其中不需要用条件结构来描述其算法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再练一题] 1.条件结构不同于顺序结构的特征是含有( A .处理框 B .判断框 C .输入、输出框 D .起止框 简单条件结构的设计

操作系统实验_首次适应算法与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学号P7*******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 实验日期2017.11.16 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首次适应算法和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实验目的】 学会主存空间分配与回收的基本方法首次适应算法和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实验原理】 理解在连续分区动态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如何实现贮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采用可变式分区管理,使用最佳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采用可变式分区管理,使用最坏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数据结构: 1、bool ROM[N]; //定义主存信息,如果内存被占用,则标记为1,否则标记为0,设置内存单元为1024 2、pcb num[20];//定义作业数组,最大支持20个作业 3、typedef struct Pcb //定义作业结构体,包括名称,开始时间,大小,是否执行状态 { char name[10]; int start; int size; int state=0; } pcb; typedef struct Free_rom //空闲区结构体

{ int num; int start; int end; int space; } Free_room; Free_rom free_rom[100];//设置空闲区数组为100个 主要函数 void init();//初始化信息,包括初始化内存信息,和初始化作业队列 void insert_pcb1(pcb &a);插入作业函数,首次适应算法,如果有适合的就插入,无合适输出‘插入失败’ void insert_pcb1(pcb &a);插入作业函数,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如果有适合的就插入,无合适输出‘插入失败’ void Delete(pcb &a)//删除作业信息,包括修改内存状态修改作业状态并对作业进行初始化 void show();//显示信息 void find_free_rom() //寻找空闲区 算法流程图

操作系统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三种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中,都设置了进程调度,在批处理系统中还应设置作业调度;在分时系统中除了设置进程调度,通常还设置中级调度,在多处理机系统中则还需设置剥夺调度。 2.在面向用户的调度准则中,截止时间的保证是选择实时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响应时间快是选择分时系统中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平均周转时间短是批处理系统中选择作业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而优先权高的作业能获得优先服务准则则是为了照顾紧急作业用户的要求而设置的。 3.作业调度是从处于后备状态的队列中选取作业投入运行,周转时间是指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完成所经过的时间间隔,时间片轮转算法不适合作业调度。 4.下列算法中,FCFS算法只能采用非抢占调度方式,时间片轮转法只能采用抢占调度方式,而其余的算法既可采用抢占方式也可采用非抢占方式。 5.我们如果为每一个作业只建立一个进程,则为了照顾短作业用户,应采用短作业优先;为照顾紧急作业的用户,应采用基于优先权的剥夺调度算法;为能实现人机交互作用应采用时间片轮转法;为了兼顾短作业和长时间等待的用户,应采用高响应比优先;为了使短作业、长作业及交互作业用户都比较满意,应采用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为了使平均周转时间最短,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 6.下列调度方式和算法中,最容易引起进程长期等待的是抢占式静态优先权优先算法。 7.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最合理的时机是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8.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的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选择新进程运行来实现CPU的共享,但其中有新进程进入就绪队列不是引起操作系统选择新进程的直接原因。 9.从下面关于优先权大小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 (6)在动态优先权时,随着进程执行时间的增加,其优先权降低。 10.假设就绪队列中有10个进程,以时间片轮转方式进行进程调度,时间片大小为300ms,CPU进行进程切换要花费10ms,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约为%3,若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增加到20个,其余条件不变,则系统开销所占的比率将

循环首次适应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循环首次适应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模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0204102 姓名:谱 学号: 10204102 指导教师:高小辉 2013年1月11 日

目录 一.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3) 1. 概述 (3) 2.需求分析 (3) 二.实验指导 (4) 1.基本思想 (4) 2.数据结构 (4) 三.运行环境 (6) 四.流程图 (6) 五.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代码 (5) 六.调试结果 (11) 七、总结 (14) 八.参考文献 (14)

一.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1.概述: 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成的。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的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为实现该算法,应设置一起始查找指针,用于指示下一次起始查询的空闲分区,并采用循环查找方式,即如果最后一个(链尾)空闲分区的大小仍不能满足要求,则返回到第一个空闲分区,比较大小是否满足,找到后,应调整起始查询指针。 2. 需求分析 了解动态分区分配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并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采用首次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过程alloc()和回收过程free()。 空闲分区通过空闲分区链表来管理,在进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即每次分配内存空间是总是从低址部分开始进行循环,找到第一个合适的空间,便按作业所需分配的大小分配给作业。 作业完成时,需要释放作业所占空间,此时要考虑到四种情况: (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相邻接。此时将二者合并,修改前一 分区的大小。 (2)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后一空闲分区相邻接,将二者合并,用回收区的首址 作为新空闲区的首址。 (3)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空闲分区相邻接,三者合并,使用前一空 闲分区的表项和首址。 (4)回收区单独存在。 二、实验指导 1.基本思想 动态分区是指系统不预先划分固定分区,而是在装入程序的时候划分内存区域,使得为程序分配的分区大小恰好等于该程序的需求量,且分区的个数是动态的。显然动态分区有较大的灵活性,较之固定分区能获得好的内存利用率。 2.数据结构 动态分区管理可以用两种数据结构实现,一种是已分配区表和空闲区表,也就是用预先定义好的系统空间来存放空间分配信息。

操作系统新鲜题库

1、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2)中进行,而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4)中进行。 (1) 编译过程(2)装入过程(3)修改过程(4)执行过程 2、由连续分配方式发展到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动力是(1);由分页系统发展到分段系统,进而发展到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是(4)和(5) (1)提高内存利用率(2)提高系统吞吐量(3)满足用户需要(4)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5)既满足用户要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3、首次适应算法中,要求空闲区按(1)的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最佳适应算法中,需要按照(3)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最坏适应算法是(4)的顺序形成空闲链。 (1)空闲区的起始地址递增(2)空闲区起始地址递减(3)空闲区大小递增(4)空闲区大小递减 4、对外存交换区的管理应以(4)为主要目标,外存文件区的管理应以(2)为主要目标。(1)提供系统吞吐量(2)提供存储空间的利用率(3)降低存储费用(4)提供换入换出速度 5、虚拟存储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那么,局部性理论的基本含义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一个较短时期,所执行的指令地址和指令操作数地址分别局限于一定区域),局部性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6、一个计算机系统中,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5)确定的,其实际容量是由(4)确定的。 (1)计算机字长(2)内存容量(3)硬盘容量(4)内存和硬盘交换区容量之和(5)计算机的地址结构 7、在请求调页系统中,内存分配有两种策略:(3)和(4),(3)的缺点是可能导致频繁地出现缺页中断而造成cpu利用率下降。 (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固定分配(4)可变分配 8、请求调页系统中有多种置换算法:选择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淘汰的算法称为(1);选择以后不再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2);选择自上次访问以来所经历时间最长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5);选择自某个时刻开始以来,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3); (1) FIFO (2)OPT (3)LRU (5)LFU 9、在环保护机构中,操作系统应该处于(1)内,一般应用程序应该处于(2)内,并遵循下面的规则:一个程序可以访问驻留在(5)中的数据;一个程序可以调用驻留在(4)中的服务。最高特权(2)最低特权(3)相同特权(4)相同特权和高特权(5)相同特权和低特权 10、 二:简答题 1、在动态分区分配中,有哪些分区分配算法?应如何将空闲分区链接为空闲分区链? 最先适配算法 循环最先适配算法 最佳适配算法

算法和流程图

算法和流程图 一、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 学习各种软件的使用——>让运算机按照我们的意图去完成一件事——>编程序(软件)给别人用; 国际信息学(运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赛——江苏省中学生信息学奥赛; 竞赛的内容确实是编程竞赛;这也是我们的学习目的和内容; 运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人类语言——>用程序设计语言(如Pascal语言)表示——>再翻译成机器语言; 二、运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一定的的步骤,如求1+2+3+4+5+6+7+8+9+10; 运算机解题步骤:分析问题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即算法) ——>选择一种运算机语言,依照算法编写运算机程序 ——>让运算机执行那个程序获得结果 三、算法的概念 1、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或者说算法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的精确描述。 如:已知半径,运算圆的面积的算法。 算法读入半径R的值——>运算圆的面积S=π*R*R——>输出圆的面积S。 注意:算法不一定唯独,如求1+2+3+4+5+6+7+8+9+10的算法。 2、算法的特点: ①有穷性:必须在执行了有穷个运算步骤后终止; ②确定性:每一个步骤必须是精确的、无二义性的; ③可行性:能够用运算机解决、能在有限步、有限时刻内完成; ④有输入: ⑤有输出: 四、算法举例 例一:交换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中的液体(A水、B酒)。 算法1: 1、再找一个大小与A相同的空杯子C; 2、A——>C; 3、B——>A; 4、C——>B;终止。 或(B——>C、A——>B、C——>A) 算法2: 1、再找两个空杯子C和D; 2、A——>C、B——>D; 3、C——>B、D——>A;终止。

操作系统第四章习题

一、选择 1. 可变分区存储器管理系统中,若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 可按( A )顺序排列。 A.长度递增 B.长度递减 C.地址递增 D.地址递减 2. 虚拟存储技术是—B—。 A. 扩充内存物理空间技术 B. 扩充内存逻辑地址空间技术 C.扩充外存空间技术 D. 扩充I/O缓冲区技术 3. 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A—。 A.分页存储管理方法 B.分段存储管理方法 C.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式分区管理 4. 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B—引起的。 A.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B.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分页管理方案 5. 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C—理论。 A. 全局性 B. 虚拟性 C. 局部性 D. 动态性 6. 分页系统中页面是为( B )的。 A、用户所感知 B、操作系统所感知 C、编译系统所感知 D、连接装配程序所感知 7.下列—A—存储方式不能实现虚拟存储器。 A.分区 B.页式 C.段式 D.段页式 8. 操作系统处理缺页中断时,选择一种好的调度算法对内存和外存中的信息进行高效地调度,尽可能避免—D—。 A. 碎片 B.CPU空闲 C. 多重中断 D. 抖动 9. 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C—。 A. 要求处理缺页中断 B. 要求扩充内存容量 C. 不要求作业装入到内存的连续区域 D. 不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入内存 10. LRU页面调度算法淘汰—B—的页。 A. 最近最少使用 B. 最近最久未使用 C. 最先进入内存 D. 将来最久使用 11.虚拟存储器实际容量受—B—限制。 A.物理内存大小 B.计算机的地址结构 C.磁盘容量 D.数据存放的绝对地址 12. 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的内存单元。 A. 地址连续 B. 若干地址不连续 C. 若干连续的页 D. 若干不连续的帧 13.页面置换算法中—A—不是基于程序执行的局部性理论。 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 B. LRU C. LFU D.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 14.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 A. 节省内存空间 B. 物理上扩充内存容量 C. 提高CPU利用率 D. 实现内存共享 15. 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缺页中断时,欲调度一页进入内存,内存已无空闲块,如何决定淘汰已在内存的块时,—B—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A. 地址变换 B. 页面调度算法 C. 对换方式 D. 覆盖技术

首次适应算法实验报告

操作操作系统大作业题目:首次适应算法分配内存 学号: 1207300142 学生姓名:张鲁云 班级:计科121

首次适应算法分配内存 一、问题描述 在内存分配中,动态分区是根据实际的进程需求,动态地为之分配空间。而首次适应算法分配时从表头指针开始查找可利用空间表,将找到的第一个大小不小于“请求”的空闲块的一部分分配给用户。可利用空间表本身既不按节点的初始地址有序,也不按节点的大小有序。用户释放内存,回收时只是将空闲块插入在链表的表头即可,此算法比较节省时间。 二、运行环境 VC6.0 三、算法思想。 首次适应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查找,直到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按照作业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区仍留在空闲链中。若从链首到链尾都不能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分配失败。 四、实验目的 在计算机系统中,为了提高内存区的利用率,必须给电脑内存区进行合理的分配。本实验通过对内存区分配方法首次适应算法的使用,来了解内存分配的模式。 五、首次适应算法分配内存算法概要 (1)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freearea//定义一个空闲区说明表结构 { long size; //分区大小 long address; //分区地址 int state; //状态 }ElemType; // 线性表的双向链表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DuL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DuLNode *prior; //前趋指针 structDuLNode *next; //后继指针 } DuLNode,*DuLinkList; Status Initblock(intMAX_length)//开创带头结点的内存空间链表 { block_first=(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 block_last=(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 block_first->prior=NULL; //头结点的前驱指针指向空 block_first->next=block_last; //头结点的后继指针指向尾结点 block_last->prior=block_first; //尾结点的前驱指针指向头结点 block_last->next=NULL; //尾结点的后继指针指向空 block_last->data.address=0; //尾结点的地址是0

算法与程序框图汇总

算法与程序框图 一、程序框图与算法基本逻辑结构: 1.程序框图符号及作用: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例:解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 2.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为了使大家彼此之间能够读懂各自画出的框图,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则,下面对一些常用的规则做一简要介绍. (1)实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必须有终端框,用于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 (4)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另外,一种判断框是“是”与“不是”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还有一种是多分支判断,有几个不同的结果.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 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 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 个算法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如图,只有在执行完步 骤n 后,才能接着执行步骤n+1. 例:.已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为5、8、9,写出求梯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如下: S1 a ←5; S2 b ←8; S3 h ←9; S4 S ←(a +b )×h /2; S5 输出S . 流程图如下: (2)条件结构 一些简单的算法可以用顺序结构来实现,顺序结构中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是自然串行,线性排列的.但这种结构无法描述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不同的处理的操作,(例如遇到十字路口看信号灯过马路的问题)因此,需要另一种逻辑结构来处理这类问题. 条件结构的结构形式如图,在此结构中含有一个判断框,算法执行到此判断框给定的条件P 时,根据条件P 是否成立,选择不同的执行框(步骤A ,步骤B ),无论条件P 是否成立,只能执行步骤A 或步骤B 之一,不可以两者都执行或都不执行.步骤A 和步骤B 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 例: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0.53,50, 500.53(50)0.85, 50, c ωωωω?≤?=? ?+-?>?其中ω(单位:kg )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c (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1S 输入行李的重量ω; 2S 如果50ω≤,那么0.53c ω=?, 否则500.53(50)0.85c ω=?+-?; 3S 输出行李的重量ω和运费c . 步骤n 步骤n+1 ↓ ↓ ↓ 开始结束b h a 5 89 S (+)×/2a b h 输出S 满足条件? 步骤A 步骤B 是否 满足条件? 步骤A 是否

非常实用的流程图符号及说明.doc

标准程序流程图的符号及使用约定 一,引言 程序流程图(Progran flowchart)作为一种算法表达工具,早已为工国计算机工作者和广大计算机用户十分熟悉和普通使用.然而它的一个明显缺点在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符号表示和严格的使用规则.最近,国家标准局批准的国家标准(GB1525-89)<<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为我们推荐了一套标准化符号和使用约定.由于该标准是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标准ISO5807--85 Information processing--Documentation symbols and comventions for data,program and system flowcharts,program network charts and system resources charts是一致的,这里将其中程序流程图部分摘录出来,并做了一些解释,供读者参考. 根据这一标准画出的程序流程图我们称为标准流程图. 二,符号 程序流程图表示了程序的操作顺序.它应包括: (1)指明实际处理操作的处理符号,包括根据逻辑条件确定要执行的路径的符号. (2)指明控制流的流线符号. (3)便于读写程序流程图的特殊符号. 以下给出标准流程图所用的符号及其简要说明,请参看图1. 图1 标准程序流程图符号 1.数据---- 平行四边形表示数据,其中可注明数据名,来源,用途或其它的文字说明.此符号并不限定数据的媒体. 2.处理---- 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形世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或是确定对某一流向的选择.矩形内可注明处理名或其简工功能. 3.特定处理---- 带有双纵边线的矩形表示已命名的特定处理.该处理为在另外地方已得到详细说明的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便如子例行程序,模块.矩形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4.准备---- 六边形符号表示准备.它表示修改一条指令或一组指令以影响随后的活动.例如,设置开关,修改变址寄存器,初始化例行程序. 5.判断----- 菱形表示判断或开关.菱形内可注明判断的条件.它只有一个入口,但可以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出口,在对符号内定义折条件求值后,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出口被激活.求值结果可在表示出口路径的流线附近写出. 6.循环界限---- 循环界限为去上角矩形表示年界限和去下角矩形的下界限构成,分别表示循环的开始和循环的结束.

流程图(循环结构)教学设计范文

流程图(循环结构)(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流程图的概念与含义,了解(流程图)循环结构,学会流程图循环结构的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循环结构的意义与作用,难点是循环结构中条件的设定. 学情分析 1.在前期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算法流程图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等内容。 2.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的教学中,教师已经使用了RAPTOR作为算法建构以及算法实验的工具。有条件的学生已经学习并初步了解了RAPTOR的软件环境与使用方法。 技术工具的使用 Raptor算法原型工具.(the Rapid Algorithmic Prototyping Tool for Ordered Reasoning--用于有序推理的快速算法原型工具)作为教学用辅助信息技术工具,RAPTOR允许学生用连接基本流程图符号来创建算法,然后可以在其环境下直接调试和运行算法,包括单步执行或连续执行的模式。 教学过程 零、问题情境 1.【问题】请构造算法解决计算问题:1+3+5+7+9=? 【回顾】教材P5例1: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算法1:按照逐一相加的方法. 算法2:利用. 2.【情境】 在校运会的万米比赛中,你每跑1圈,会想是否跑完了全程,如果没有跑完全程,那么又会想,离终点还有多远? 这一过程用算法语言表述如下: S1 起跑 S2 跑一圈; S3 如果未跑到10000m,那么转S2,否则转S4; S4 结束 如何用流程图表示这个算法? 【演示】

【问题】如何将其数学化? 【演示】 揭示课题:循环结构 【分析】我们发现需要反复使用加法.能否用循环结构完成这一操作? 【教师】利用白板与学生一起手工绘制流程图主体部分,并讨论循环控制条件的选择。

操作系统复习题

1.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通用软件 D.工具软件 2.计算机系统中,最外层的是() A.硬件系统 B.系统软件 C.支撑软件 D.应用软件 3.在作业调度算法中,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则平时等待时间最短的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 B.优先级 C.响应比最高优先 D.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 4.即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 B.优先级 C.响应比最高优先 D.均衡 5.进程从执行到阻塞状态可能是由于()

A.请求某种资源 B.现运行进程时间用完 C.释放某种资源 D.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 6.在进程管理中,当()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发生 D.时间片用完 7.分配给进程占用处理机的时间用完或有更高优先级的另一进程要进入,迫使正在运行的进程让出处理机,则该进程状态变化的情况是() A.执行态—就绪态 B.执行态—阻塞态 C.就绪态—执行态 D.阻塞态—就绪态 8.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经常用于() A.单用户操作系统 B.实时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 D.批处理系统 9.进程调度的关键是()

A.时间片的大小 B.进程调度算法 C.CPU速度 D.内存空间利用率 10.一次中断后可能引起若干个程序状态的变化,因此中断处理后,由()来决定哪个进程可占用处理机. A.进程调度 B.页面调度 C.移臂调度 D.作业调度 11.采用时间片轮调度算法是为了 A.多个终端用户得到系统的及时响应 B.先来先服务 C.需CPU最短的进程先来执行 D.优先级最高的进程能得到及时的调度 12.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为基本单位 A.程序 B.指令 C.作业 D.进程

算法流程图

1. 输人一个数到变量 a ,输出它的绝对值。(要求用单分支和双分支结构分别设计算法) 单分支结构算法: (1) 输入任意数并赋值给变量 a ; (2) 判断a 是否小于0,如果a 小于0 ,取a 的相反数; (3) 输出a 。 双分支结构算法: (1) 输人任意数并赋值给变量 a ; (2) 判断a 是否小于0,如果a 小于0则输出a 的相反数,否则输出 a 。 2. 最值问题: max-x, i —1 i -i+1 /输出乜/ / 输出 a / 单分支结构算法流程图 双分支结构算法流程医 (1 )求输人的两个数中的最大值。 (开始T (3)求输入的十个数中的最大值。 「开始 J x 7 /输応 '」/输出b / ■ /输躬 ]

(2 )求输人的三个数中的最大值。 3.循环求和(不同的控制循环方法) 1.求输人20个数的和。 (知道循环次数,可以采用循环变量i来控制循环次数) 计数法 3.对输入的数据求和,当所求的和超过100则停止输入并 输出求和结果(设此题中输人的 数皆为正数)。 (没有指出输人数据的具体个 数,且不能依据对输入数据的值 来控制循环,控制循环的关键就 在于对循环体中变量s 的判断) 2.求输入的若干个学生成绩 的和,输入-1表示结束。 (不能确定次数,可以用 输入的数据的值来进行控 标志法 输出a / / 输呼〃箱単b / / 輸匹

输出如下图形: ********** ********** ********** ********** ********** A,o?o?o?o? o? o?o?o?oeo> o?o?o?o?o> o?o?o?o?o? o ?o?o?o?o?B?o?o?o?c?o ???o?oeo?o ?o ?o?o?o?o ?o ?o?o?o?o ?o ?o?o?o?o c.?o?o?o?o?o o?o?o?o?o??o?o?o?o ?o o*o?o?o?o??oeoooeoeo a o ?o?o?o?o??o?o?o?o?o ?o?o?o*o?o o?o*oeo>o?

(完整word版)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1.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 答: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的硬件能并行工作;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 技术,是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增加CPU中寄存器数量大大缓解对存储器压力。 2.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1)绝对装入方式,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 (2)可重定位装入方式,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 (3)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不允许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移位置。 3.何谓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的动态链接?P120 答:静态链接是指在程序运行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的链接方式。 装入时动态链接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运行时动态链接是指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的链接。 4.在进行程序链接时,应完成哪些工作? 答:由链接程序Linker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以及它们需要的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入模块Load Module。主要工作是修改程序内的相对地址和修改目标程序中的外部调用标号。 5.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应如何将各空闲分区链接成空闲分区链? 答:在每个分区的起始部分,设置一些控制分区分配的信息,以及用于链接各分区所用的前向指针;在分区尾部设置一个后向指针,通过前后向链接指针,将所有空闲分区链成一个双向链。当分区分配出去后,把状态位由“0”改为“1”。

操作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_______。 A.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B.处于硬件之下的底层软件 C.处于应用软件之上的软件系统D.处于系统软件之上的用户软件 2.操作系统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的工作。 A.硬件无关和应用相关B.硬件相关和应用无关 C.硬件无关和应用相关D.硬件相关和应用相关 3.下列选择中,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管理计算机裸机 4.用户程序通过_____调用操作系统的功能。 A.系统调用 B.函数C.原语D.子程序 5.在CPU环境下,关于进程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 A.进程就是程序,或者说进程是程序的另一种叫法。 B.进程可以有阻塞状态直接转换为运行态。 C.多个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段。 D.两个进程可以同时处于运行态。 6.______优先级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先来先服务B.静态C.动态D.短作业 7.引入进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 A.研究进程的并发执行。B.便于诸进程共享资源。 C.便于调度程序的实现。D.便于用户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8.进程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进程______。 A.同时执行 B.在执行的时间上是重叠的 C.在执行的时间上是不可重叠的 9.以下关于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B.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C.进程是有生命周期的 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10.操作系统通过______对进程进行管理。 A.进程B.进程启动程序C.进程控制块D.进程状态 11.进程状态从阻塞到就绪是由________引起的。 A.I/O完成B.时间片到C.进程调度D.等待I/O 12.进程状态从运行到就绪是由________引起的。 A.I/O完成B.进程调度C.时间片到D.等待I/O 13.下述进程状态转换中,不可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_______。 A.就绪到执行B.执行到就绪C.就绪到阻塞D.阻塞到就绪 14.在Linux操作系统中,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用于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是。 A.fork B.exec C.wait D.clone 15.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地址空间空闲区的算法是_____。 A.最佳适应算法B.最坏适应算法C.首次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16.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中,不容易保留大空闲区的算法是_____。 A.最佳适应算法B.最坏适应算法 C.首次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17.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 A.提高CPU效率B.节省内存空间C.物理上扩充内存容量 D.实现内存共享 18.采用分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其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________。 A.4MB B.256B C.64KB D.4GB 19.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 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到内存的连续区域 B.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 C.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内存的连续区域 D.不要求进行页面置换 20.不具有虚拟存储功能的管理方法是___________。

算法与程序框图知识讲解

算法与程序框图 【学习目标】 1.初步建立算法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体会算法的思想; 3.让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初步了解算法的含义; 4.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 5.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6.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算法的概念 1、算法的定义: 广义的算法是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那么我们可以说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菜谱是做菜的算法等等.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的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和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算法的特征: (1)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应当做到准确无误、“不重不漏”.“不重”是指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无用的步骤,“不漏”是指缺少哪一步都无法完成任务. (2)逻辑性:算法从开始的“第一步”直到“最后一步”之间做到环环相扣,分工明确,“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后一步”是“前一步”的继续. (3)有穷性:算法要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当到达终止步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说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任务,不能无限制的持续进行.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3、设计算法的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如:判断一个整数35是否为质数;求任意一个方程的近似解……),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如:让计算机计算1×2×3×4×5是可以做到的. 4、算法的描述: (1)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就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可以是汉语、英语或数学语言等.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优点是通俗易懂,当算法中的操作步骤都是顺序执行时比较容易理解.缺点是如果算法中包含判断和转向,并且操作步骤较多时,就不那么直观清晰了. (2)程序框图:所谓框图,就是指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来描述算法,用框图描述算法具有直观、结构清晰、条理分明、通俗易懂、便于检查修改及交流等特点. (3)程序语言:算法最终可以通过程序的形式编写出来,并在计算机上执行. 要点诠释: 算法的特点:思路简单清晰,叙述复杂,步骤繁琐,计算量大,完全依靠人力难以完成,而这些恰恰就是计算机的特长,它能不厌其烦地完成枯燥的、重复的繁琐的工作,正因为这些,现代算法的作用之一就是使计算机代替人完成某些工作,这也是我们学习算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算法中出现的程序只是用基本的语句把程序的主要结构描述出来,与真正的程序还有差距,所以算法描述的许多程序并不能直接运行,要运行程序,还要把程序按照某种语言的严格要求重新改写才行. 要点二、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的概念: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模拟 1.设计目的 了解动态分区分配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并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2.设计内容 1)用C语言实现采用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过程alloc()和回收过程free()。其中,空闲分区通过空闲分区链表来管理,在进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 2)假设初始状态如下,可用的内存空间为640KB,并有下列的请求序列; 作业1申请130KB 作业2申请60KB 作业3申请100KB 作业2释放60KB 作业4申请200 KB 作业3释放100 KB 作业1释放130 KB 作业5申请140 KB 作业6申请60 KB 作业7申请50KB 作业6释放60 KB 请采用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块的分配和回收,同时显示内存块分配和回收后空闲内存分区链的情况。 3设计准备 Win7系统 使用语言:C语言 开发工具:Vc 4.设计过程 动态分区是指系统不预先划分固定分区,而是在装入程序的时候划分内存区域,使得为程序分配的分区大小恰好等于该程序的需求量,且分区的个数是动态的。显然动态分区有较大的灵活性,较之固定分区能获得好的内存利用率。动态

分区管理可以用两种数据结构实现,一种是已分配区表和空闲区表,也就是用预先定义好的系统空间来存放空间分配信息。 另一种也是最常用的就是空闲链表,由于对分区的操作是动态的,所以很难估计数据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而且空闲区表会占用宝贵的系统空间,所以提出了空闲链表的概念。其特点是用于管理分区的信息动态生成并和该分区在物理地址上相邻。这样由于可以简单用两个空闲块之间的距离定位已分配空间,不仅节约了系统空间,而且不必维持已分配空间的信息。 5.设计结果并分析

首次适应算法和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和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操作系统内存管理过程的理解 2、掌握内存分配算法的基本应用 二、实验要求 1.在分配时,须按照一定的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 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取一分区分配给该作业 2.上机时独立完成编辑,调试程序。 三、实验任务 请同学们用C/C++实现一个完整的(可变)动态 分区管理器,包括分配,回收,分区碎片整理等。 希望同学们实现如下功能: n 初始化功能:内存状态设置为初始状态。 n 分配功能:要求至少使用两种算法,用户可以 选择使用。 n 回收功能: n 空闲块的合并:即紧凑功能,用以消除碎片。 当做碎片整理时,需要跟踪分配的空间,修改其 引用以保证引用的正确性。 n 显示当前内存的使用状态,可以使用表格或图

形。 四、实验指导 1.基本思想 动态分区是指系统不预先划分固定分区,而是在 装入程序的时候划分内存区域,使得为程序分配 的分区大小恰好等于该程序的需求量,且分区的 个数是动态的。显然动态分区有较大的灵活性, 较之固定分区能获得好的内存利用率。 2.数据结构 动态分区管理可以用两种数据结构实现,一种是 已分配区表和空闲区表,也就是用预先定义好的 系统空间来存放空间分配信息。 另一种也是最常用的就是空闲链表,由于对分区 的操作是动态的,所以很难估计数据结构所占用 的空间,而且空闲区表会占用宝贵的系统空间, 所以提出了空闲链表的概念。其特点是用于管理 分区的信息动态生成并和该分区在物理地址上 相邻。这样由于可以简单用两个空闲块之间的距 离定位已分配空间,不仅节约了系统空间,而且 不必维持已分配空间的信息。 本实验是要做一个模拟程序,来模拟动态分区算 法的分配和回收过程,并不是真正的去分配和回

操作系统原理复习题最终

操作系统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使用接口,它们是命令接口和程序接口和图形接口。2.I/O控制方式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程序查询方式、I/O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和I/O通道方式。 3.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包括__处理机管理、_存储器管理_、__文件管理_、_设备管理__、_____用户接口__。 4.文件的逻辑结构分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二种。 5.进程主要由___程序段_、__数据段_、_进程控制块(PCB)_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___进程控制块(PCB)_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6.虚拟设备是指采用SPOOLING技术,将某个独享设备改进为供多个用户使用的的共享设备。 7.文件系统中,用于文件的描述和控制并与文件一一对应的是文件控制块。 8.段式管理中,以段为单位,每段分配一个连续区。由于各段长度不同,所以这些存储区的大小不一,而且同一进程的各段之间不要求连续。 9.逻辑设备表(LUT)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设备独立性。 10.文件的物理结构分为顺序文件、链接文件和索引文件。 11.所谓设备控制器,是一块能控制一台或多台外围设备与CPU并行工作的硬件。 12.操作系统三大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 13.按文件的逻辑存储结构分,文件分为有结构文件,又称为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文件,又称流式文件。 14、在设备管理中,为了克服独占设备速度较慢、降低设备资源利用率的缺点,引入了虚拟分配技术,即用共享设备模拟独占设备。 15、常用的内存管理方法有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和段页式管理。 16、在存储管理中常用虚拟存储器方式来摆脱主存容量的限制。 17、置换算法是在内存中没有空闲页面时被调用的,它的目的是选出一个被淘汰的页面。如果内存中有足够的空闲页面存放所调入的页,则不必使用置换算法。 18、文件的存储器是分成大小相等的物理块,并以它为单位交换信息。 19、缓冲区的设置可分为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和缓冲池。 20.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独立运行和调度 的基本单位。 21. 在信号量机制中,信号量S > 0时的值表示可用资源数目;若S < 0,则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此时进程应阻塞。 22. 设备从资源分配角度可分为独占设备,共享设备和虚拟设备。 23.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设备和CPU之间进行I/O操作。 24. 常用的文件存取方法有顺序存取法,随机存取法和按键存取法。 25. 地址变换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将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换为内存中的物理地址。26.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27.在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体现在___时间___局部性和__空间___局部性两个方面。28. 正在执行的进程等待I/O操作,其状态将由执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 29.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进行分页是出于系统管理的需要;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