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

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

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
城市社会学课后复习题

一、绪论

1、什么是城市社会学?

(1)定义1:城市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念、理论、方法和观点来分析、研究城市和城市社会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社会学中最早产生的学科之一。

(孙明洁)

(2)定义2:城市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城市社会整体出发,以城市社会的构成与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个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唐忠新)

2、城市社会学有哪些传统的研究领域?

城市社会学有自成体系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以及系统的方法。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系统构成和发展过程来组织其内容体系。

这意味着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体系从横的方向看是系统的,需要探讨城市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从纵的方向看是动态的,需要研究城市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从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社会结构包括区位结构、生态结构、社会(人口、经济、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

从动态角度看,应研究城市起源与演变、城市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规划与管理等。3、梳理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发展脉络.

(1)传统城市社会学理论:①人类生态学派,包括古典人类生态学、新正统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研究重点是城市中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社区学派,包括城市性理论、社区权力研究、城市社会网研究,研究重点在城市的社会组织、

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③结构-功能学派,包括体系论、互动论、冲突论,研究重点重点是社会的要素、城市结构、子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

(2)新城市社会学理论(上世纪70年代产生):①法国-卡斯泰尔-马克思主义学派(消费社会学);②美国-哈维-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③英国-帕尔-韦伯学派,包括住房阶级理论、城市经理人理论。特点是猛烈抨击人文生态学,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提出的城市通过竞争与演替而自动达致社会平衡的观点,无法解释欧美社会普遍出现的城市骚乱;城市社会并非日益整合、有序,而是阶级冲突和种族不平等日益严重。展开一场政府的城市政策究竟服务于谁的利益的争论。

研究兴趣是资本主义的作用、国际经济秩序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财富的积累与权力的集中、社会阶级关系与国家管理职能等。

(3)全球城市研究,包括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重点研究城市中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城市生态的变化,探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列举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方法论:①系统分析法②比较分析法③结构-功能分析法④历史分析法

(2)研究方式与技术:①调查方法与技术:统计调查/实地研究、普查/抽样/个案研究、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实验法;②分析方法与技术:统计分析技术

二、城市历史与发展

1、基本概念:城市、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人口密集、居住在一个比较小的地区,从事非农业职业的人们。城市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密集性(人口数量与密度)、经济性(非农业的经济部门)、社会性(复杂社会活动关系)。(2)城市化:人口从乡村向城镇地区的移动,其结果是人口居住在城市较乡村地区的比例日益增加,城市行为模式与思想方法的传播。城市化有三大特征:第一,人口特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第二,景观特征。第三,文化价值观。城乡差别应该有以上三大特点。城市化分为两个过程:人口、景观是第一个过程,文化价值观的改变是第二个过程。

(3)逆城市化: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4)反城市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国外学者根据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执行的城市政策提出的专业名词。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39%,其中发达国家69%,发展中国家34%;中国1958年15.4% 1980年13.6% 。

(5)过度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人口急剧膨胀,超过城市设施、地区资源和周围环境的负荷能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问题。实质是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

2、比较中世纪时中西方城市特点的异同。

从公元5世纪到16世纪,约1100年。各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美社会学家斯若伯格称为“前工业城市”.

(1)共性:①坐落(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空间布局(城墙环绕、宗教建筑占据城市中心、中心广场);②居民空间分异(从中心广场放射出宽阔道路,两侧居住富人;富人住宅周围一直延伸到城墙地带居住其他人;商人和工匠住在工作地方称为“市”;城墙外居住下等人、妓女、外国人)③城乡关系(城市统治周边农业地区,取得粮食,作为回报保护农民不受侵犯,农民和外国人不是城市的公民).

(2)不同:①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②从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中国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城市则主要是工商业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③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内部矛盾表现为封建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欧洲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④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对立与欧洲中世纪城乡对立的表现不同。中国更偏向强取豪夺。欧洲更偏向城市对农村通过垄断价格、高利贷等经济剥削,农村对城市政治剥削。

3、简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受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城市化的初、中期,大量人口、产业资本涌向城市,导致人口规模增加,地域规模扩大,此时以集中为主要特征;当比重达到70%以后,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城市化表现出分散的特点,人口向郊区甚至远郊流动。

(1)集中型城市化阶段(第一次城市转变):包括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2)分散型城市化阶段:郊区化: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迁移,使之成为具有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综合体,本质是郊区城市化。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分为三种不同类型:①中心市区衰落,郊区发展迅速:西欧、北美、北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如伦敦、纽约,市中心逐渐成为贫民、下层工人、少数民族集中地。②中心市区停滞,郊区迅速发展:如德国、日本等后期经济起飞的国家。③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如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华沙、莫斯科。

(3)卫星城(第二次城市转变):当城市人口达到特大城市规模后,便在远郊区县产生诸多中小城镇,它们承担分散和吸纳特大城市人口的任务。在职能上与特大城市相联系,在地域上环绕特大城市分布。一般承担工业、居住、文教职能。卫星城发展三个阶段:①附属型阶段—卧城(如20世纪初伦敦),简单疏散人口。②半独立型阶段——建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复合疏散人口;③独立型阶段——生产、生活功能齐备,居住与工业比例协调,职能完善的独立城市。

(4)逆城市化(第三次城市转变):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5)特殊城市化过程:包括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4、中国城市化有哪些基本特点?

(1)动力特点——政府发动型:城市化及其基础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动力是政治性和社会性,而不是经济性的,表现为: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位一体的城镇网络;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强有力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或发动城市化,客观形成剪刀差。

(2)体制特点——城乡双重性:双重居民身份体制、双重交换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分割、二元社会体制。

(3)结构特点——不协调性:包括全国城市数量与全国总人口之间比例结构\城市系统中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结构、城市地域分布结构以及城市内部功能结构,具体表现在:①城市数量少。2000年,市建制城市663个,平均191万人拥有一城市;日本在1980年时,每38万人有一座;印度1981年每82万有一座。②城市规模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2000年百万以上特大城市40个。③地域分布不平衡,东密西疏。④具有明显“工业型”城市化特点。

(4)进程特点——波浪型: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波动性大的特点。

5、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理论界有哪些观点?

第一是大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认为大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根据经济规律,人口、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高度集中,必将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第二是小城镇论,认为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城市规模膨胀,超过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出现了交通拥挤、环

境污染、住宅紧张、社会问题等城市病,因此主张发展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第三是赞成发展中等城市,一方面中等城市人口压力不大,城市交通、住宅、环境等问题都不像大城市那样严重,而经济效益、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优越,既享受现代文明,又不受城市问题困扰。第四种模式,叫做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在“十五”期间,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最主要城市带和城市圈,一个叫做长三角,一个叫珠三角。

6、怎样理解和分析中国城市化问题?

尽管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获得不少成就,但总体而言,城市化水平还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

(1)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城市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不相适应,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

(2)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存在着地区差异,导致全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区性差异。近代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与中部、西部形成明显的阶梯形状,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沿海快于内陆。

(3)我国的城市化还与现代化严重脱节:城市比较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却轻视城市软件建设和城市管理;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比较重视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不太重视人口质量的提高,大多数市民缺少市民意识;城市建设还缺乏总体规划;忽视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以致出现城市“热岛”效应和“雨岛”现象。

(4)城市发展中的“摊大饼”现象同样严重,造成土地利用率比较低,甚至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无偿占有农民的土地。学者陆学艺教授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中国城市化就是要了你的土地,要了你的树、你的粮食却不要你的人,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很粗暴地把农民排除在外面。”

7、列举和讨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1)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①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全球流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加,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②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③全球化促进经济空间结构重组,从而导致城市和区域体系的演化。④全球化改变了产业布局与居住分布,使城市用地与空间结构发生很大变化。⑤全球化加强了全球城市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了全球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⑥全球化使世界许多城市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现代城市出现。

(2)低“熵”城市:热力学概念,指无效能量.定律: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推演到社会,宇宙万物不可挽回走向混乱与荒废,能量消失殆尽,世界最终走向“热寂”。低“熵”要求减缓熵值增加,延迟世界走向热寂的速度。生态工艺、生活艺术化、回归自然等办法。

(3)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4)超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可持续满足居民物质社会需求、拥有健康活力的经济和安康环境,能够创造、吸收、培育、产生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和财政收入、经济投资。

(5)其他设想:网上城市、海上海底城市、外层空间城市。

三、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

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分类、生态复合体理论、区位结构、城市空间地域结构

(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分类:①城市生态系统包含对城市研究的两种观点:生态观(居民与环境对立统一)和系统观。系统: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整体。整体叫系统,局部叫子系统。系统是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局部的算术总和,具有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殊功能。因此系统功能取决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②系统分类1: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城市系统;系统分类2: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城市;系统分类3:简单系统、控制系统。

(2)生态复合体理论:邓肯,1959年提出生态复合体(ecological complex),将自然、生物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为“生态系统”,由四个关联变量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即人口(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技术(Technology),即简称POET生态复合体。POET变量:确定自然变量、生物、社会变量间关系的“生态系统”。人口、组织、环境、技术。环境变化引起人口、技术、环境其他成分和社会组织的变化。例:空气污染,,人口疾病,汽车轮胎变质(技术问题),杀死植物,组成环保组织,制定法律。

(3)区位结构:某社区同其他社区的位置关系,也包括该社区内部个人与机构的位置。位置:生态位置,一个人在相互作用着的人们和职能机构的空间集群中的地位,这个空间地位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可以用它来支持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它对于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是一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是古典生态学家定义的两类匮乏的资源之一:经济商品供应不足;缺少有价值的自然空间。二者具有内在联系。

(4)城市空间地域结构:指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在地域上的表现。城市地域结构具体表现为城市分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等。城市地域:城市坐落在地表上的位置及实际范围。早期确定地域的标准是人口密度及土地利用状况。城市本身存在多种结构,其中,地域(空间)结构是最基本结构。

2、城市生态系统有何特点?

(1)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金字塔);人口密集,人口增长量大,绿色植物比例很小,动物比例更小。

(2)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那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主体——生物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此都受到限制和抑制,代之成为主体是人类社会。那些在自然系统中的环境因素(土地、水体、大气)也都受到人工的改造,并增添许多自然环境没有的东西。有机环境:人类为主体。无机环境要素:土地、水体、大气面貌全非。

(3)是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的大开放系统。

(4)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弱的系统。

(5)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系统。

3、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各有何特点?

(1)同心圆模式:①城市内部的各个功能地域都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分别是: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高级住宅区)。

②理论优点:动态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规律。③缺点,形状过于规则,没有考虑到城市交通的作用,适用性受到限制。

(2)扇形模式:城市里,工厂一般位于水源附近并沿铁路线分布,因此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形成扇型,而不是围绕中心区形成同心圆。流动和搬迁过程使城市呈现章鱼形状,发出许多触须。霍伊特研究许多城市的房租资料,发现城市地域分异并非同心环状,由于交通线的存在而扭曲了。由于某种相类似的土地使用要求使功能地域按一定方向从城市中心一直伸向郊区,形成扇形。原因是交通干线从城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线扩展。该模型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的分割性。

缺点是仅凭房租这一个指标来研究。

(3)多核心模式:①影响城市设施设置地点的四个基本标准:特殊资源地区的特殊设施;相互对抗和影响设施回避;买不起理想地区而不适当设置;某些设施以彼此接近为宜。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城市,在城市的各个核心形成不同类型功能,该功能适合于当地需要。如西城建设。城市发展特点是协调的,集中并强化,不协调的空间隔离。②批评:生态学家无视文化对人类交往和自然空间利用的影响是错误的。多数城市有两个以上的市中心或数个副市中心。③在四个过程的相互作用下: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产生积聚利益的过程;由于相互利益得失而产生离异过程;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过程;加上历史遗留习惯、局部地区特殊性,使城市产生多极核心;该理论强调城市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离心作用,会出现郊区化

4、什么是城市定位理论?什么是中心场理论、货运中转理论?中心场理论?工业布局理论?(1)城市定位理论:研究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理论,目的在于分析城市地理位置的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探索城市空间分布和位置确定的过程。

(2)货运中转理论: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货运中转”是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中转通常发生在两种不同的运输系统的相交处。在货运中转中,人口、财富汇集,商业、服务、金融机构产生,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经济、生活条件。根据这个理论,城市常常出现在交通线的交会处,商品的存储、集散、装卸处及不同运输系统的转换处。

(3)中心场理论:城市的存在是为了向周围地区提供服务。这种具有中心集散性质的服务功能的城市被称为中心场。该理论主要依据一定地区对商业性服务的需求状况来解释城市的定位,因此更适合解释各种商业城市的分布,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的经济落后地区中城市的形成。

(4)工业布局理论:揭示影响工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及工业城市形成和定位的规律。主要因素:是否有现成市场、市场规模大小、是否有足够技术、熟练劳动力,原料产地、能源供应、运输设施条件、土地、资本条件、政府帮助、工资、税赋等。理论主张:工业城市的分布和定位,或是资源所在地,或是市场中心,或在交通线附近。

5、城市有哪些生态过程?

把城市看作是一种永恒变动、不断调整的现象。对空间利用方面不断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是人类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在既定城市中,群体或机构内部的自然关系的改变称之为“空间的流动性”,而引起这些变化的现实条件则属于生态过程。

生态过程包括浓缩与离散、集中与分散、隔离、侵入与接替。

6、城市地域变动的形式有哪些?

城市地域的变动明显表现出两种特性和景观:⑴结节性与结节地域: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物质能量交换产生的集聚作用。这些具有集聚性能的特殊地段称为结节点。它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称为吸引区,二者的组合称为结节地域。城市中心云集的商店、稠密的人群,是结节性的生动体现,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⑵均质性与均质地域:均质性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在它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区存在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叫均质地域。城市内部存在明显功能分区,如商业区、居住区,这些成片区就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的均质地域。

两种运动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普遍存在的,二者共同作用于城市。就城市整体而言,均质性刻画了城市的容量,结节性刻画了城市的活力,只有容量、活力相结合,才构成一定规模、一定能量的城市。

四、城市规划与文化生态学

1、概念:“花园城市”、《雅典宪章》

⑴“花园城市”:霍华德,1898,《明天,和平改革之路》,“花园城市”规划设想和结构模式。①占地1000英亩、人口规模3万人的小城镇;②城市周围是绿地、农业林带,城外有一条铁路把花园城与其他城市联结起来;③城市中央地带是公共建筑、市政中心;④市政中心外围主要是商店、宽阔的中心公园、住宅区和花园;⑤在环城地带是工厂;⑥城外是宽阔的农业地带。

高密度、工业化、过分拥挤是产生城市问题的根源。城市人口过分集中是由于城市有吸引人口的“磁性”,如果有意识的控制、移植磁性,城市就不会盲目扩张。花园城市的设想,对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城乡关系、绿化建设等问题提出新见解,是现代卫星城规划设计理论产生的基础。

⑵《雅典宪章》:1933,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会议制定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是国外近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性总结,是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①要把城市与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②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保证四大功能的正常发挥;③应以住宅为细胞,组成邻里单位,居住区要安排在城市最好的地段(空地、绿化、日照、噪声、公共服务设施分布);④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解决城市交通问题;⑤城市规划是一种三度空间的科学,不仅考虑城市长宽,还要考虑立体空间;⑥强调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城市规划实施,维护规划权威性。

2、城市规划的内涵

城市规划,也称城市计划,是社会规划的一部分。城市社会学要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要从城市社会变迁、发展,从城市居民的相互关系出发,采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为城市规划作出贡献。

3、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作为一个有机体,任何社区的任何功能都需要按照其比例和规律在空间上体现,城市规划的目的正在于此。⑴文化因素必须被系统地结合到生态学理论中去。把文化因素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内在变量,把社区当作一个社会体系,注意到社会体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利益,还是价值观,或是具体的各项功能,都需要在空间上体现出来。⑵社区的一个重要功能需求就是文化价值的象征。如果能与其他功能很好协调,将会大大提高城市整体功能。他们可以成为城市的经济财富,关键是如何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文化古迹,使之成为资本的孵化器。⑶贫民区是社区功能畸形的表现,是社区整体功能的损失。贫民区的存在明显背离土地利用中的比例平衡原则,它牺牲了社区整体利益,换取贫民窟中私人业主的最大利益。清除贫民区决不能通过完全满足私人出租业主的利益来实现,只有通过国家或城市改造机构实现。

五、社区研究

1、社区的概念与类型、社区参与

⑴社区:①概念:本义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这种共同体的外延主要限于农村地区。②类型:无形社区(网络社区、共同体社区);有形社区(地域社区):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城市社区;功能社区: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居住生活社区;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社会学家根据社区规模和居住认同的程度,将社区类型分为四种:面对面街区、被保护的邻里关系、有限责任的社区、有限责任的扩大社区。

2、社区消失论、社区幸存论、社区解放论的基本思想

⑴社区小事论:第一,随着民族国家活动范围和规模增加,地方社区的自主性和团结程度降低。整个社会呈现标准化、同质性、种族阶级分野不明的大众社会;第二,正式的科层机制取代家庭、邻里和朋友所承担的职能或活动;第三,广泛、高效、廉价的交通和通讯设施使得城市居民更容易与外界联系而不必局限于邻里联系,因此,城市社会不可能存在丰富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人们不可能有社区共同体感和社区团结感。

⑵社区幸存论:60年代,“社区幸存论”盛行。较早一些的如英国学者霍加特,他发表于1957年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利兹市一个工人聚居区的实证调查,从居民的地域同一性,即对于地域内部的众人来说,这是一个小世界,像一个村庄,他们聚落而居,仿佛部落区)、社会同一性,即居民们相信他们处于相同水平的物质和社会地位,分享共同的经验和共同的回忆)、社区居住的连续性(即居民较长期稳定地居处于一个社区而形成社区内社会关系网络的连续性)三个方面论证说明了现代都市中类似于传统邻里社区的存在等。

⑶社区解放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批学者进行了有关网络社区的研究,韦尔曼和雷顿于1979年发表“社会网络,邻里关系和社区”一文,他们总结了以往城市社会学家对社区研究的主要特点,指出直到70年代,社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同一地域的邻里关系之间,邻里之间因物理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形成的群体关系纽带成为社区讨论的唯一基础;韦尔曼和雷顿提出应打破对邻里关系的强调,重新思考社区的概念,他们主张社区居民应从地域和场所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接触和结交更广泛范围的朋友,建立超出邻里关系甚或根本与邻里关系无关的初级群体关系。这就是说“社区解放”,即从社区地域中解放出来。

3、中外社区建设比较

⑴联系:①都强调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②两者都是全方位的社区系统工程,包含着某些大致相同的内容。③两者强调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重合性。

⑵区别:①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制度制约,决定两者之间的根本性质和基本方法有较大区别。②我国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决定了社区建设的具体工作内容有独特之处。③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或主导下开展的,受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指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了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发展具有本质的不同。④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工作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这些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为主要依托,与许多国家的社区发展活动相比,具备更为有利的组织系统和组织保障。

4、北京社区建设历程与问题

⑴历程:①北京社区建设从社区服务起步。②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把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③五次城管会议指导、推动社区建设的进程。

⑵问题:①街道承担了大量部门工作,责权不统一;成了行政管理的“筐”和职能部门的“腿”。②新体制引发新的结构性矛盾。综合执法机构与专业执法机构之间的执法权限划分不够合理,出现了新的多头管理;制度变革出现了“意外后果”。③条不专块不统的局面依然未动。突出表现:非典时期的“属地管理”困境。④街道“寻腿”—居委会“行政化”。居委会工作负担过重,政府部门与居委会职能错位;居委会干部构成逐步“职业化”、“专业化”、“机关化”;居委会工作资源来源极大地依赖于政府投入。

六、城市性

1、概念:城市性、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模式

⑴城市性:人类居住在城市地域共同体内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特征。

⑵城市生活方式:①生态角度:人口基础、技术和生态秩序组成的物理结构。②组织的观点:社会结构的特点,一系列的社会机构以及社会联系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组织系统。③个性及态度的观点:作为一组态度和观点以及牵涉到集体行为的典型形式和服从于社会控制机制特性的个性组合。

⑶城市文化模式:城市群体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及生活方式的总和。

2、简述人口高密度与拥挤现象的理论研究

观点:人口高密度与拥挤现象引起社会病态现象。

⑴解释理论1:物质经济论(经济学)。明确提出城市空间有限、资源有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人口一多,则空间提供的资源,甚至空间本身就相对减少,因而造成分配上与交换上的干扰与不均衡现象,这是不正常竞争与混乱的原因。这也是经济学家需求理论的推广与展开。

⑵解释理论2:生理、本能论(医学)。人口高密度与拥挤现象,带给人在生理上过度刺激与压抑,其后果使得人的生活状态不协调,生理平衡减弱,腺体膨胀,抗病菌力衰退,妇女流产率提高。而人都有一种空间需求的本能,或空间领域需求的天性,如果个人必要的空间领域被侵占,就会出现暴戾、自毁等病态行为。

⑶解释理论3:心理学。此现象对个人心理与群体产生压力。空间需求不是天生、本能的,而是社会化过程中学习(互动)中形成的。每个人都有个人气泡(Personal Bubbles),即个人空间上的“私处感”(Privacy),一旦被侵占或破坏,则个人的保护层或防护圈,等于不存在一样。个人气泡打破,产生压迫感,和不知所措感。例如陌生人乘电梯。①动物实验研究;②实验性研究;③自然实际环境研究(统计学)。

⑷解释理论4:社会文化论。个人所需空间和社会文化体系有关。空间压力与拥挤现象具有相对意义。个人空间需求超过实际空间存在,个人产生空间领域不足、被侵占的感觉,产生精神压力感,如不能很快调适,就会带来病态性行为反应,如头疼、烦闷、暴躁、乖僻、不易与人相处等。

3、简述甘斯的城市性研究

⑴城市性的根本内容是人的特性。

⑵是“人口、密度、异质性”,还是“特性”。甘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和郊区性》

⑶并没有所谓可以被独立指示出来有别于其他的城市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是用地域去解释,而是可以用在该地域上的居民特性(包括阶层特点和生命阶段)来解释。他认为沃思所论及的与其说是城市还不如说是工业化的城市,是把城市和民俗社会而不是和乡村对立起来。

⑷把研究限制在区分现代城市和现代郊区的生活方式上,划分了内城、外城和郊区。

⑸根据城市居民的特征,把内城的居民分为5种:四海为家者、单身者或无嗣者、种族村民、受剥削者、陷入困境和落魄者。

⑹在外城和郊区,生活方式和沃思的城市性没有多少相似之处,用“准首属”来概括两种居住地生活方式的共性

八、城市问题概述

1、概念: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城市生存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城市各种要素之间关系严重失调的现象,而且是被大多数人公认为消极、必须极力解决的问题。

2、城市问题可以有哪几种分类?

⑴供需不平衡问题:人口、交通、就业、污染。

⑵城市化进程转换中问题:家庭、老年、保障。

⑶急剧社会变迁造成心理失调产生的问题:犯罪、卖淫、自杀、吸毒、越轨等。

3、城市社会学是如何分析城市问题的?

主要解答:⑴问题发生的条件;⑵问题是如何发生的;⑶问题发生后涉及的重要因素;⑷问题解决的方法;⑸与问题有关的社会秩序、人格、社会互动、社会规范等因素的理论分析。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整理

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化:城市生态化以人和环境的协调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调控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货运中转理论: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它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所谓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货运中转有两种情形:一是单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另一种是商业性中转或称贸易中转。 3 城市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5、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它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6、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7、郊区化:是指在特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市区地域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郊区化” 8、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9、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10、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11、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2、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二: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 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社会学实包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类、文秘类专业的必修课,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调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本课程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文秘人才的整体过程中,具有增强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45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可参照下表。 序号 课题 讲授 社会实践 绪论 3 3 社会 4 4 社区 4 4 四 人的社会化 4 4 五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4 4 六

社会制度 4 七 社会结构 3 3 八 社会行动 4 4 九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3 3 十 社会问题 3 2 5 社会控制 3 3 十二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4 4 总计 45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_章绪论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学科特点及学科知识结构;了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重点:社会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

难点: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和社会学方法论。 第二章社会 了解社会的内涵、社会的本质特征及社会的类型划分;了解与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人口与社会、义化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重点:社会的概念及本质、自然环境与社会、人口与社会及文化与社会。 难点: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类型及变迁。 第三章社区 了解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构成要素以及社区的类型划分;了解与认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等社区的基本特征。 重点: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构成要素、社区的基本特征。 难点:社区的分类。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了解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内容、条件和方法;了解与认识社会化的过程和社会化的整合。重点: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的内容及条件和方法;社会化的过程及知识化、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难点:社会化整合 第五章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及社会群体的分类;了解认识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一家庭、次级社会群体一社会组织的起源、涵义、特征及其构成、分类、功能和管理。 重点:社会群体的概念、家庭的社会功能、社会组织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和分类。 难点: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过程。 第六章社会制度 了解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化模式以及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与类型;认识社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及社会制度的变迁。 重点: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构成、功能。 难点: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化模式。 第七章社会结构 了解社会结构的含义和类型;初步认识各种社会分层理论;并通过一定的社会调查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制度化安排与变迁。 重点:社会结构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难点:社会分层的理论。 第八章社会行动 了解社会行动的定义、类型及模式;了解和认识社会行动方式、特别是集体行为的原因、过 程、类型和—?般特征。 重点:社会行动的概念、类型、方式;集体行为。 难点:社会行动研究。 第九章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了解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认识社会发展的要素、类型及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模式和演进的基本特征。 重点: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社会发展的要素及类型与理论模式、中国现代化研究。 难点:中国现代化演进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社会问题 了解社会问题的涌义、特征和类型;了解各类社会问题的理论分析;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和认识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城市社会学》-理论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各章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包括主要知识点和难点): 第1章绪论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是: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2章城市社会结构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城市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认识城市社会,建设和谐的城市社会服务。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个人的基本属性、个人的社会化、家庭的概念、家庭的起源及其演变、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发展趋势、初级群体的概念、初级群体的形成、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初级群体的作用、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类型、社会群体成员互动、城市人、邻里、工作群体、单位制、城市弱势群体、社会组织的含义及要素、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社区与城市、城市社区。 难点是: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 第3章城市社会问题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征的认识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社会问题的含义、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城市化问题、城市化及其趋势、中国城市化内涵、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与贫民窟城市化、大城市病、城市蔓延、城市就业问题、城市就业问题的成因、失业的社会效应、城市农民工与非正规就业、城市贫困问题、反贫困斗争、城市住房问题、城市住房短缺的成因、住房问题的社会影响、低成本住房供给。 难点是:失业的社会效应、城市住房短缺的成因。 第4章城市社会学流派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了解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分析城市社会现象的必要性。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交换论、社会互动理论、本土方法论、人类生态学派、帕克的人类生态学、牟健时的生态过程论、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现代人类生态学派、当代人类生态学派、人类生态学派的发展演进、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城市制度价值、韦伯学派、韦伯学派的基本概念、城市经理学说、住房阶级研究、消费社会学学派、消费社会学的兴起、消费的概念和属性、消费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当代消费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消费的城市空间、城市性理论、城市性的概念、关于城市性的早期研究、作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城市性、关于城市性的不同解释、新城市主义、社会网络研究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观点、社会网络研究的主要理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城市社区社会网络研究、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研究、女性主义及其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女性主义理论的分化、女性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的特点、后福特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后福特主义城市及其特征。 难点是:帕克的人类生态学、牟健时的生态过程论、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 第5章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城市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认识城市社会,建设和谐的城市社会服务。

城市社会学重点(补充版)知识分享

城市社会学重点(补充 版)

城市社会学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不定项选择题论述简答时间:6月3日晚 第一章 城市社会学概述 1城市概念的关键理解: 1)人口聚集(城市和城市社会组织行成的基础) 2)非农生产(区别于农村,体现社会分工) 3)市场(城市运作的经济动力) 体的城市社区,而多元城市社区的结合构成了城市社会这一开放性社会系统。若从主体与客体角度看,是人与自然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若从地狱共同体的角度,是多类社区的有机结合体;若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是古代、近代、现代城市更替的社会有机体。 4经典社会学的城市观点: ?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1)礼俗社会:以农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人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彼此冷漠,互不关心。 ?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⑴机械联结是指在共同信仰和习惯、共同仪式和标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是乡村的特征; ⑵而有机联结是城市的特征,它是建立在相互差别基础上的依赖于复杂的劳动分工的社会联系,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整体。 ★迪尔凯姆认为分工是城市的特征,是破坏传统社会整合性的力量和建立新型社会聚合力的基础。他认为城市内的社会差别和个性发展,是保持社会聚 ?齐美尔的城市精神生活 ⑴主要观点:城市生活环境复杂、生活节奏较快、社会组织严密、时间观念强、感官刺激强烈,个人应学会适应城市。在他看来,都市是完全不同于乡村的世界,都市的制度和过程改变了人的心理、性情和行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性的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个人必须适应都市。 ⑵齐美尔指出出现代生活最深刻的问题是个人面对都市中的各种力量、传统、文化和技术如何保持存在的自主性和个体性,个人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外部力量。 认为同农村人的偏狭、封闭相比,都市人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是与这种自由相伴而生的是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⑶齐美尔认为都市中的“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发展不平衡。在他看来,正是都市滋养和产生了现代两种形式的个人主义:第一都市将个人从各种压迫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赋予每一个个人自由和独立性;第二,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鼓舞下,另一种个人主义理想出现了。 ?韦伯的城市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 韦伯考察了西方和东方历史上的城市并加以比较,在1920年发表的《论城市》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的完全城市社区”。他认为这种完全城市社区应该具备贸易、军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方面的职能。它需要具备下列特征:①城市以贸易和商业为基础;②城市相对自治;③城市内存在一定的民间社团性组织和正式组织;④防卫力量。韦伯认为只有中世纪的城市才是完全城市社区。同时,他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政治、经济的互动不同,产生的城市也就不同。 5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早期探索:20世纪初传入我国,最早资料可查是1917年清华大学教授狄特莫指导该校学生在北京西郊对195家居民的生活费用调查。 第二章 城市社会学 1人类社会生命网:竞争、冲突、适应、同化 2社会生态平衡:帕克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生态和文化两个层次组织起来的,竞争是共生层次的基础,而沟通及共识是文化层次的基础的,两个层次是整个社会的两面。 3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总的来说,有三点:第一,帕克把城市看作一种分析单位。第二,帕克认识到日益以正规结构为其特征。第三,帕克强调城市生活的心理因素。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开课的意义 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3)目的与任务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社会学》考试题题库

一、多选题 1(20分) 孔德认为影响人类社会向实证社会前进的因素包括:A) 死亡 B) 人口 C) 气候 D) 道德价值 E) 民族性 参考答案:A B C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20分)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是由哪些主题建构起来的? A) 空间的生产 B) 对城市的权利 C) 集体消费 D) 都市社会运动 E) 同心圆 参考答案:A B C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20分) 城市实地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问询法 D) 跟踪法 E) 参与法 参考答案:A B C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一、多选题 1(10分)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是一个包容甚广的概念,它与中国的“社会保障”的外延有本质不同。 A) 错误 B) 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10分) 目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民政福利和职工福利两大部分的内容。 A) 错误 B) 解放初期 参考答案: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10分) 民政福利是传统福利制度的核心内容。 A) 错误 B) 职工福利

参考答案: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10分) 所有的儿童福利服务都是应该是免费的,这是国家最应该投资的领域。 A) 正确 参考答案: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一、多选题 1(10分) 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 A) 精神文化要素 B) 语言和符号要素 C) 规范体系要素 D) 社会关系和组织要素 E) 物质产品要素 参考答案:A B C D E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10分) 城市文化的结构的要素主要包括: A) 空间特征 B) 时间维度 C) 制度与规章 D)

城市社会学第3阶段测试题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城市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体现了城市社会问题的() A、普通性 B、特殊性 C、爆发性 D、复合性 2、在城市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中,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体现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 C、特殊性原则 D、互动性原则 3、下列关于城市流动人口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量大 B、从事经济活动为主 C、短期停留 D、增长速度快 4、工人不愿意结构现有的报酬或劳动条件,自愿放弃失业,是()。 A、自愿性失业 B、非自愿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非结构性失业 5、劳动者暂时退出工作岗位,等待新的就业机会,反映的是()。 A、隐性就业问题 B、结构性就业问题 C、间断劳动就业问题 D、显性就业问题 6、功能主义者看来,贫困的原因是()。 A、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 B、利益争夺 C、社会快速变迁的结果 D、失业 7、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应有利于进行国内各地区的对比,反映的是指标编制的()。 A、主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8、下列关于城市发展模式描述错误的是()。 A、城市发展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模式 B、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 C、城市发展模式各国有统一的模式 D、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 9、从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看,城市发展模式可分为() A、外延粗放型发展模式与内涵集约型发展模式 B、“外溢”式发展模式与“跨越”式发展模式 C、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不可持续发展模式 D、要素自发式模式与制度先导模式 10、关于生态经济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社会学复习大纲

《社会学》 选择题:(例) 1.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阶级划分的条件是 ( )。 A. 共同的生活方式 B.阶级利益 C.教育程度 D.人们的市场能力和生活机遇2.唯名派论的社会学家确认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 A.集体行为 B.个人行为及其细节 C.社会关系 D.生产关系 名词解释 1. 晕轮效应(笔记) 2. 社会化81 3. 本土方法论(130) 4. 角色距离(117) 5. 文化中心主义(73) 6. 社会政策(420) 7.社会整合(362) 8. 社会互动 9. 文化堕距(68) 10. 社区272 11、贝弗里奇报告 12. 社会交换论129 简答题 1. 什么是社会化?并简述社会化的类型。 2. 简述贫困文化论与贫苦处境论的异同点。(笔记) 3.简述社会群体的类型(149-151)。 4. 简述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126) 5.简述婚姻的生活实体与社会设置。(170) 6. 简述贫困的类型。 7. 简述集合行为的特点以及与组织行为的区别。(140) 8.简述韦伯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205) 9. 简述社会越轨的类型。 10. 简述阐述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 11. 简述虚拟社区的几个主要特点。(292) 12.简述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的区别。(84) 论述题 1.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的理论有哪些?试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社会

的社会越轨的社会控制? 2.社会分层的方法和标准有哪些?如何认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3. 试述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以及合理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244、248)。 4. 联系实际谈谈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后果(374-375),并从积极老龄化的角度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375 5.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的理论有哪些?试以失范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的社会越轨?414-416 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Ⅰ 联系当前实际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 (2)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有什么特点? (3)联系实际谈谈关于城乡协调发展应当坚持的原则。 (4)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提出当前城市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对策措施。 材料分析2 联系当前实际回答以下问题: (1)试述社会冲突论模式阐释环境问题的主要观点。(380)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冲突论阐述环境问题的质疑。374-375 (3)从可持续发展分析提出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措施。381-382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精选文档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化:城市生态化以人和环境的协调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调控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货运中转理论: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它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所谓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货运中转有两种情形:一是单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另一种是商业性中转或称贸易中转。 3 城市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5、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它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6、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7、郊区化:是指在特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市区地域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郊区化” 8、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9、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10、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11、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2、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二: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 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城市社会学概念整理

城市社会学(也叫“都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多的对那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社会: 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识,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学视角的城市: 1、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所改变 2、城市社会展示出多种多样、各具特征的邻里单元的镶嵌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空间单元,处于不同的城市空间)(中山路改造) 3、城市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她们周围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背景。因此,北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欧洲城市不同的特征。(欧洲城市特色与北美城市特色的比较)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1、系统分析法 系统是由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组合成的有机体,系统内部的诸要素必须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我们在研究城市时,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城市内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又要研究城市外部即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2、比较分析法 纵向比较就是沿着时间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现象延续了几千年,纵向比较有很宽的对比幅度和对比领域。横向比较是指同一时间刻度上对不同地域的城市进行比较。 3、历史分析法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经历了一个有小到大、有少到多、有原始简单到现代复杂形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把分布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排列起来,就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学要用历史的、动态的观点研究城市,揭示各种因素和各种力量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分析城市发展的推动或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 4、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积极克服负功能。不断完善正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保持社会的稳定。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研究城市,就要分析城市社会的结构(如地域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发挥的功能,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B)治理就是一个过程√ ?C)治理就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就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就是持续的互动√ ?E)治理就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就是控制,而就是协调√ ?B)治理不就是一种正就是的制度,而就是持续的互动√?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就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就是一整套规则,而就是一个过程√ 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与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与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与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 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C)社会化的功能√ ?D)经济发展的功能 ?E)社会融合的功能√ 10(5分) 流动人口在融入地的社会融入模式有哪些? ?A)选择型√ ?B)隔离型√ ?C)多元型√ ?D)融合型√ ?E)融入型√ 11(5分) 社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哪些?

城市社会学考试复习

城市社会学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6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30+分) 论述40分 一、名词解释 1.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P45 (1)礼俗社会:以农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人们有共同的利益和生活目标,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自然的社会关系支配一切,大家共同劳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由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有共同的善恶观念,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法理社会: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法律和理性支配一切,习俗和情感的作用减弱,人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彼此冷漠,互不关心。 2.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P46 3.结节性和结节地域P85 城市的结节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集作用。 结节地域是指吸引区和结节点的组合。结节点是指具有聚集性能的特殊地段。吸引区是指结节点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 4均质性和均质地域P87 均质性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明显的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5社会结构P113 广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基本要素之间的稳定持久的联系模式。 狭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模式。 6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P118 7社会分层是对社会阶层和阶层结构的分析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最重要的传统领域之一。P122 8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P128 自由流动是相对于结构流动而言的,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流动。 9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P129 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代际流动是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具体操作是通过测量儿子的职业与父亲的职业的异同表示出来的。 10城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P169 城市物质文化是,又称表层的城市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物质实体组成。 城市制度文化。又称中间层的城市文化。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城市精神文化,又称深层的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知识、信仰、习惯、法律、道德、习俗以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 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 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6.凯文林奇 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 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 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 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 11.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502106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olicy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必修:社会工作专业 3. 课程目的 社会政策是党和政府在特定时间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管理的目标所采取的政府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政策、策略、法规、措施、办法、方法、规章、条例等的总称,是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社会政策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政策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达到该专业学生在社会工作和管理方面所应具备的能力。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2.学时为40 5. 建议先修课程 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导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社会政策导论》.杨伟民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不但要注重课堂讲授,而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增大信息传输量,以调动大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形式有:考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社会调查报告、平时测验等。(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 9. 课外自学要求 (1)根据授课教师开列的相关书目进行课外阅读。 (2)按照授课教师的布置完成课外作业。 (3)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按时提交调查报告。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社会政策概述 基本内容: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二、社会政策的特点 三、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