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纷纷掀起了改革的浪潮,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后局势就失去了控制。在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被迫下台,反共势力取得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被摧毁,转而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苏联和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是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东欧剧变的背景:二战在欧洲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1949年,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在西欧以及大西洋成立,另一方面,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军事占领,推行共产主义,将斯大林模式在东欧各国进行强制性推广,并于1955年成立华沙组织,社会主义阵营在东欧结成军事同盟。历史进入两大阵营的全面对峙--冷战。冷战后期,由于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出现危机,国内矛盾激化,加之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民主社会主义,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各国共产党失去人民信任,在国内外压力下,其统治瓦解,最终放弃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导致政权更迭,民主党派走上历史舞台。

导致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苏联过度扩张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对抗因素,有苏联和东欧国家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体制因素,有苏联模式的僵化因素,有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的遏制等因素,也有执政的戈尔巴乔夫个人的因素。

1.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体系问题

东欧共产党信奉的整个思想体系,从表面上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实质上恐怕大多是“斯大林式的马克思主义”或“苏式的马克思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在政治上,最初强调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后来又脱离现实,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向人民群众许诺过多,自我宣成分过浓,期望过高,而且又很难实现,失信于民,人们尤其是党内精英越来越不相信执政党宣传的那一套。

2.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问题

从东欧共产党在党内民主问题上的教训看,无产阶级政党在上台执政后,无疑应继续实行民主集中制,但恐怕更重要的应该强调民主的一面,发扬民主将使党在执政过程中尽量减少失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没有搞好,这不仅成为反对派和西方资产阶级多年来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口实,而且导致在共产党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大多数群众没有起来保护共产党,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观甚至跟着反对派走的态度。

3.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没有搞好

在夺取政权上台执政以后,不少党的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在手中掌握大权后开始脱离疏远人民群众,官僚主义思想和作风日益严重,出现了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任人唯亲等腐败现象,在行使权力的考验中失败了。这大大损坏了共产党的信誉,违反了共产党的宗旨,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使党组织逐渐失去了先进性,并进而导致了共产党政权的自我毁灭。

4.经济建设出现问题

苏联和东欧国家曾在经济建设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出现停滞,社会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经济建设没有取得更大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逐

步拉大。经济问题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人们对共产党、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

5.民族原因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种复杂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在苏联演变的过程中,长期以来潜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大俄罗斯主义与地方民族分离主义相互作用,大大加速了苏联走向解体的进程。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其他多民族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情况。

6.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战略所带来的恶果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也曾给予很大的援助。然而,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大党主义、霸权主义也对各国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造成损害。其结果,一是向东欧各国强制推行苏联模式,严重脱离东欧各国国情,人民心生不满,从而导致东欧各国执政党的社会基础脆弱;二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扩军备战,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加深了国内的经济危机;三是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到处插手地区冲突,甚至公然干涉别国的内政,派兵人侵别国的领土,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大大地降低了东欧一些国家的党政领导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他们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核心力量的地位,从而为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内因。

7.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因素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因素。改革之初,戈尔巴乔夫的本意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改革,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然而,苏联的改革就像滚雪球一样导致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自下而上发生的,苏联上层对此很难加以控制。戈尔巴乔夫在内政和对外政策领域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则加速了苏联的衰落和解体。

8.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的理论与实践,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流行起来,国家干预在资本主义运行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在社会其他领域中的作用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由于劳资矛盾得到了很大的缓和,工人阶级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保障,而且拥有多种渠道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倾向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9.西方的“和平演变”是东剧变的外因

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面临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策反颠覆、武装干涉,甚至发动侵略战争。但是,这些手段都没有能够消灭苏东社会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赖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遇到困难之际,转而使用和平演变战略,从外部有力地推动了苏联东欧剧变的进程对于东欧各国来说,演变的外因还有苏联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后,要求并积极促进东欧各国进行符合其“新思维”的“改革”,甚至直接插手东欧的内部事务,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业、罗马尼亚的事变都有苏联的背景。苏联的所作所为,对东欧

的剧变起到了西方所起不到的作用。

读《影响中国的经典演讲》有感

读《影响中国的经典演讲》有感 《影响中国的经典演讲》一书,截取了中国许多优秀的革命家、思想家及教育家们关于救国救民、利国利民方面的演讲中的精华。其内容包罗万象,思想新颖独到,别出心裁,无论是从那方面来说,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此书在编排上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渐进,通过这个时间顺序,我们能看到一条清晰的历史的大车留下的车轮印。跟随着它的足迹,我们寻找到的不仅是感叹,更多的是激发我们心灵深处的民族魂。 那个迷惘的中国,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人们首先站了出来,为中华的掘起摸索着,但最让我们熟悉的莫不是那戊戌变法。而此书就是从这个时期为开端,一直描述到我们今天的二十一世界。在这里,我只想用简单的话语来说说我对其中几篇让我影响深刻的演讲词的一点感受。 《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这一个演讲,一看题目就一目了然了,不用说作者大家都会想到这是伟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这个欢庆的日子里发表的演讲。他先列举了俄国革命的成功、分析了革命一直没有真正成功的原因。“这个原因简单的说,就是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说到近代的教育家,陶行知这个名字大家应当会熟悉,他在《儿童科学教育》中强调: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科学的国家和民族造就科学的孩子。这无疑是中国教育上的一大贡献,教育是我们国家的基本,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这足以影响我们这个年代中国的面貌。也正是这样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所以毛泽东主席说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真及当之无愧。 《无声的中国》是鲁迅在一场大雨中的演讲词。虽然天公不作美,但他们还不惜一切的为思想的传播奋斗着,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难能可贵。“虽然能说话,而只有几个人听到,远处的人们便不知道,结果也等于无声。又因为难,有些人便当作宝贝,像玩把戏似的,之乎者也,只有几个人懂,——其实是不知道可真懂,而大多数的人们却不懂得,结果也等于无声。”讽刺是他一贯的作风,但对于那个时代,这是文人们唯一能为这个社会说上话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最为有趣“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我们民族的性格特征。篇末他说道:“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 “我们要立于抗日第一线”是张学良的呼吁声。“各位同胞们,我们的枪,不是打中国人的,任何中国人的,我们的枪,所有的中国人的枪,都是打日本帝国主义的。同时我们要求全国同胞,一致起来走向抗日战争。有力量出力量,有钱的出钱,尤其是武装同志壮年同胞。一定要把一腔热血,洒在抗日战线上。”满腔的热血只为把日寇赶出中华的土地。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安宁和平的岁月里,只能看着这个曾经的战场上的繁荣感叹。但我想记忆永远让我们记得,那一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首先简单的了解一下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矛盾。美国希望美英法占领区的德国能成为向西蔓延的社会主义的一道屏障,成为自己的战前哨,并采取行动将其独立为一个国家即联邦德国。苏联则认为应该保持德国的统一,一心想让德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战后盟国也就瓦解了。美国想称霸世界,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苏联成了美国不可逾越的障碍。美国为了从经济上弄垮苏联,发动了冷战,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苏联当然也不坐以待毙,很早就开始行动了,不仅使周边的国家加入苏联盟,并帮助东欧国家建立了共产党政权。这样就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而民族运动的兴起,使世界格局出现了变化,也就是第三世界。 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潮流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也就会做出各个不同的政治决策,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和苏联的一举一动就牵动着世界的每一根神经,对于他们的附庸国或加盟国都有极大的影响。战后的苏联有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于美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进行揭露,并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的建立和经济发展。但苏联的政策过于强调统一,并把苏联的利益置于首位,而不考虑东欧国家的特点和独立的要求,从而损害了他们的根本利益。 斯大林(1879年~1953年)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战略家,苏联大元帅。斯大林模式: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政治地理中的“东欧”指的是前民主德国、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国家。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主要依靠着自己的力量赢得解放。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的帮助和支持下建立了人民政权。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曾是纳粹的附庸国,三国人民为求得与解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在苏联击败德国的形式下建立人民政权。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历史上苏联与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有民族积怨。如卡廷事件等。长期导致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民族关系紧张。宗教原因,东欧部分国家的天主教势力的长期历史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与东欧国家的僵化的宗教政策发生尖锐矛盾。 历史已经证明了,只有人民选择的政权才能继续下去。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正像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一样,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人民政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成果。那么要实行社会主义有什么条件呢?要达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只有达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用制。可是东欧国家的事情是怎么样的呢?就连苏联老大哥都达不到更别提饱受战乱之苦的东欧国家了。问题就出在没有从实际国情出发盲目的跟从苏联,采取片面的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简单的说说: 1.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东欧国家由于受异族统治和封建残余势力的存在,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受到苏联的影响以军工业为首要发展,在有限的资金和劳动力的条件下,牺牲了轻工业和农业发展。致使产业结构不合理:重重工业轻轻工业。其结果就是脆弱的东欧经济很快就陷入了危机的深渊。

对东欧剧变的认识

对东欧剧变的认识 东欧剧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 东欧各国的剧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是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党内出现了反对派,它与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2.)是执政党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3.)是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通过不断制造动乱,施加压力,使执政党陷入困境,然后取得政权,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 东欧剧变的发生,其实质原因在于,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历史以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是罗旋上升的,挫折是暂时的。东欧剧变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发展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建设缺乏经验,拌有西方势力的敌视,因此不可能一帆风顺;.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改革来完善,应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不能局限于苏联模式;东欧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能说明整个社会主义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是不可否认的。 对苏联解体的认识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标志标志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思想方面,基督教的私下流传和共产主义的破产。苏联虽然官方遵奉马克思,但实际上民间基督思想也非常的流行。其实,西欧共产主义的解体和基督教思想有直接关系。而共产主义思想在几十年中被实践证明,已经彻底的破产了。给人们带来的只有灾难。其次,社会方面,改革开放。赫鲁晓夫的改革开始,人们开始了解真实的世界。当人们对于世界有了真实地看法,就会有自己真实的思想,能够思考真正的现实,这样就使靠谎言维持的统治维持不下去。第三,政府方面,戈尔巴乔夫的开明政策和军队中没有绝对的权威。戈尔布乔夫掌握了最高权力,同时他又真正具有人本思想。这样就使得苏联的发展减少了很大的阻力。同时,军队中的老军头都没有了,政府失去了绝对的军事强权的支持。 苏联解体对整个欧洲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北约东扩,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其三,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浅谈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关键词:剧变原因教训 摘要:本文深究东欧剧变的历史,从苏联的影响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的国际环境,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状况及其改革的国内因素中找出原因,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思考和教训。 1989年秋冬发生的东欧政局的剧变,改变了战后世界政治的格局,是当代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应当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中寻找,而应当从不符合东欧国家国情的苏联模式中寻找。战后东欧历次危机无不由僵化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党的决策的失误以及领导人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所引起。从根本上来说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合东欧国家的国情,西方资本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政策是催化剂,戈尔巴乔夫的对东欧的剧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改革的失败是导致东欧剧变的最终发生。 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斗争)。东欧的政局动荡,也首先源自于其经济基础。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被东欧国家普遍采纳。进入80年代以来,东欧多数国家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困难和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如波兰、匈牙利通货膨胀严重,80年代末期,波兰和匈牙利的通膨率常在两位数,人民生活降至70年代初的水平。虽然东欧各国经济困难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但从主观指导的失误来看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一味追求高速度,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由此引发了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二是大举借债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10年中,东欧各国急于用外国贷款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大借外债,以至到80年代进入还债高峰期后,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民苦不堪言,激起对政府的强烈不满。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1987年开始,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乱。东欧党内也出现严重的思想混乱,大批党员退党,使党丧失了战斗力。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 第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以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其结果是导致共产党的分裂,有的主动让权,有的被迫交权,使近半个世纪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第三,西方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二次大战后,他们把战略重点就逐渐移到“和平演变”上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选中的突破口。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困难和改革开放的复杂形势,加快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步伐,向东欧国家发动了“无硝烟的战争”。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

纪录片冲天观后感悟

纪录片冲天观后感悟 曾经有那麼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但也无所遁逃。XX整理了纪录片冲天观后感悟,希望对你有用。 如果死亡只是一个生命的消失,除了在亲人心上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那些英雄的魂灵能否安生? 《冲天》是张钊维导演,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从女性视角回顾空军的纪录片,前后一共用了16个月的时间,聚焦1937到1945的八年抗战期间中华民国空军。 拍摄初衷是希望把本片当成一个开始,一个触媒,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用平实的语言、详实的资料和真实的人物还原历史,追忆往昔,记录那悲伤悲痛悲壮的战争年代。 这是一部超越了简单纪录片的范畴,整部影片一气呵成引人入胜,运用各种手法紧紧抓住观众的心,让人舍不得错过任何一个画面,镜头下的故事真实,幕布前的观众流泪。 躲不开的是故事的主角——飞行员们,时代选择了他们,而对于那些平均死亡年龄只有23岁的年轻飞行员来说,他们有什么选择? “飞回来的就回来了,飞不回来的就飞不回来了”,每一次的升空作战可能都是最后一次起飞,而每一次安全降落

消耗了多少祈祷。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朋友,而在蓝天深处,在与敌机炮火交锋中,他们可否感知到来自地面的担心? 地面上的亲人们,那些飞行员的父亲母亲心里有哪些顾虑?他们一定也有难以启口的苦衷,父母也不应该伟大到献出子女的生命,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哪怕是在那样的时代。 他们身后的亲人们对他们的挂念以及他们离开后悲痛的心情,旁人看来或许永远无法理解,就像林徽因写给她那在空军服役最后牺牲的弟弟的挽联——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那些处在热恋中的青春少女,选择飞行员需要承受的开心和担心哪个更多一些?防空警报响起的瞬间,有几个能够心情平静的躲在防空洞下面? 而整个抗战史都是一出巨大的灾难史,在战争这场游戏里没有赢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缘于共产党没有空军的缘故吧,国内这类题材的影片和资料少之又少,导致他们的英雄事迹几乎无人知晓,除了那些飞行员的亲人们。 就像丘吉尔对英国皇家空军的评价:在人类征战的历史

东欧剧变影响

(1) 东欧剧变,要抓住一个“变”字,是指东欧国家短期内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实质所在。剧变后的各国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 东欧剧变大体经历三个阶段,从教材中能找到答案。东欧剧变不是偶然的,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共归纳为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历史原因。东欧八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因此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苏联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要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行东欧各国在内政外交上同其保持一致,实际上东欧各国没有在政治经济上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相反,苏联东欧间矛盾在不断积累加剧。第二是内部原因。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在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支持并最终以大选形式获取政权。第三是苏联因素。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使苏联与东欧矛盾不断加剧。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了缓和同美国及西欧的关系和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放弃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其中的东欧政策推动了东欧各党改组、分裂和锐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反对派势力的突起。第四是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东欧正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以贷款、货币、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并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还扶植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教材第117页引的原中国外长钱其琛的一段讲话,实际上指出了上述四点原因。 (3) 苏联从1964年开始了勃列日涅夫执政的18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而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人民生活改善不多。在勃氏执政的后期,随着他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的僵化,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活力的衰退,社会矛盾丛生。7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革命时代”与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不能适应,再加上民族政策的偏差和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政策,也就是教材中所述,苏联解体的第一个主要原因,即历史原因。苏联解体的第二个原因是内部原因,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造成的思想混乱和局势动荡。戈氏的政治改革指导思想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方向的。第三方面是外部原因。和东欧国家剧变一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他们之所以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经济上的实力。 (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了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 两极格局解体后,华约组织也解散了,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局面结束,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美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对话和缓和,这使得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长。但由于两极格局是建立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均衡之上的,所以,现在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会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天下并不太平。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争

党员日志:观(无问西东)有感_观后感.doc

党员日志:观(无问西东)有感_观后感 党员日志:观《无问西东》有感 ——孙凡 说实话,还没放假时候朋友圈就被《无问西东》刷屏,寒假得空就约了朋友去看了这部所谓等了六年文艺片。 在印象中绝大多数青春片,为了引起特定年龄段人共鸣,都是特定某一个时期青春,比《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或者冯小刚《芳华》。但《无问西东》这部电影不同是,它讲是四代人青春,它时间线,从1923年民国开始到2010年现代,跨度将近100年。这100年里,又穿插了四段完全不同主题故事。 清华毕业生张果果,在快节奏京城广告圈里摸爬滚打,西装革履,英气逼人。他算是个善良人,帮助了一个外地来京四胞胎家庭。但他发现那家人贪得无厌,于是他陷入两难境地。”现代人情感,就这么多了”,深陷职场名利、厌倦了尔虞我诈年轻人张果果,最后他选择面对自己真心。 王力宏演是抗日时期在西南联大求学一名清华大学学生沈光耀,是个风度翩翩世家公子。但在战火纷飞年代,家与国两难选择摆在面前,他毅然决然昂起头颅,弃笔从戎,当空军抗日去了。对他来说,那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不懊悔也不羞耻平和与喜悦”,大概就是在驾驶飞机时候,飞到一片土地上空,一次次将食物投向衣不蔽体、流离失所孩子们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时刻,也是他驾驶着飞机,不顾生死,冲向敌军战舰时刻。”妈,对不起。”生命最后,他依旧坦然也无畏,沈光耀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安稳地活着,那就让生命掷地有声,正义不会缺席。 电影里,当章子怡饰演王敏佳陷入绝境时,那个背叛她人却在隔壁接受众人欢送,只有陈鹏让她继续活下去。王敏佳被毁容后对陈鹏讲,”这段日子,我连眼睛都不敢闭,一闭眼就觉得自己往下掉,一直往下掉,下面特别黑,我特别害怕。”陈鹏对她说,”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人。”王佳敏是无畏,陈鹏也是无畏。 而1923年北平清华园,才是这100年故事开端。少年得志吴岭澜(陈楚生)考上清华,他文科很好却读了理工科,物理成绩差令他苦闷。梅贻琦说,”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不懊悔也不羞耻,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泰戈尔演讲时候说”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天职。”最后,吴岭澜潜心文学,在书卷中寻求救国之道,终成一代名儒。 我很喜欢开头那句话:如果提前了解你们要面对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每个时代,各有一群年轻面庞,他们在各自青春里成长,鲜衣怒马,风华正茂。然后在最好年纪,面临最残酷选择,他们每一个选择,都告诉我们一个关于人生答案。我们也是,我们年代和平安宁,美满富足,没有战乱纷争,没有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现在所面临最残酷无非是考研工作,无非是升学毕业,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确保自己回头看时候不会后悔,那就勇敢前行吧! 这也许不是我看最精彩电影,但一定是我近期看最感动电影,正如电影传达人生态度,不计较得失,无所畏惧。征途漫漫,道阻且长,但是怀有一颗”真心、正义、无畏”赤子之心是多么勇敢可贵,所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刮痧电影观后感(一) 《刮痧》一部优秀电影作品故事情节至真至纯让人感念催人泪下。影片演绎了人世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浅析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浅析 一、苏联东欧剧变概述 苏联东欧剧变也被成为1989年革命,它是指从1989年到1991年左右,在苏联及东欧各个国家发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性的转轨。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1。 想要了解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首先不得不了解剧变前的世界局势。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消散,美国和苏联这样两个昔日曾联合起来对抗纳粹的超级大国便开始了对对方的戒备,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威力来控制整个世界。而直接对战意味着全面核战争的爆发,这会带来可能使整个人类毁灭的危险,所以双方都选择了间接对抗的方式——军备竞赛、经济竞争、科技竞争。 自此开始,美国对苏联和其他采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均采取了敌视态度和遏制政策,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再西欧及大西洋两岸成立,而为了与之形成抗衡力量,苏联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个组织默认的规则是:只要有一个成员国遭到侵犯,就会被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而遭到挑衅的组织会立即对侵犯来源国发动反击。冷战局势形成。 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民主化的思想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传入,共产党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他们一贯的专制政策在群众中也失去了支持力量。终于在1989年,剧烈的政治风暴席卷了苏联和东欧地区,(原)杰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原)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原)南斯拉夫、苏联这9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政局的交替。群众性的示威游行、罢工数不胜数,各民主政党步步威逼进行夺权,导致共产党在自由选举中纷纷倒台,甚至通过武力冲突,实现了政权的更迭。 面对如此剧烈的动荡,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促成了此次剧变,而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教训与经验。 二、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 要真正论起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1引自百度百科“苏东剧变”词条。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6226155.html,/view/502026.htm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解体已近十五年了,但是关于“苏联解体经验教训”这个问题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特别是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找到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才能真正汲取其教训。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东欧国家的剧变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改革失败。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第三,关于外部原因。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苏联的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第一,关于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的突击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错误;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第二,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三,关于外部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其二,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 只有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借鉴意义,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此,我认为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心而行一一《无问西东》观后感_读后感

从心而行一一《无问西东》观后感 从心而行一一《无问西东》观后感 朱碧陶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影片开头便是这样一句疑问,随之是四代人关于这一问,关于人生,关于选择,用一生给出的答案。而也正是他们的这些答案给了我从心而行的勇气。 吴岭澜的故事发生在民国,英语成绩极优的他只因“最好的学生都选实科”而徘徊。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梅先生一句“真实是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使他坚定了对自己的真实,更让在选课中徘徊不定的我如坐春风一一不必听前人对你的规劝,因为谁都不是你,聆听自己的真实。我听见心底有个人在呼喊“从心而行!”我听见自己心中砰砰的,对自己选择的肯定。 吴岭澜所面对的是对未来的选择,而李想则是对人性的选择,这像是未来长大后少年将步入人世的拷问。 在援疆与青梅之间,李想放弃了王敏佳。在石头、辱骂一齐砸向王敏佳的时候,我感到了那份现实的真实一一人性。自保是人性,我们都是史铁生口中名叫欲望的物种,在面对世俗抛出的最佳答案下,在无穷黑暗与光明未来间,你,会怎么做? 影片中李想舍身救了张果果的父母,他的善举延续了张果果的善举。这并非是洗白,而是人性的矛盾一一光与暗的体现。人性的抉择

依旧存在,21世纪的人们也徘徊在人性的光暗两面,挣扎在人性丑恶与圣洁花田间。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是我看到的射向深渊的那束光。当人们被世俗裹挟迈向浓墨之时,这些像朱自清,陈寅恪的英雄以势不可挡之势冲刷着污浊一一用德,用行,用从心而行的力量。也正是这样的人物的存在,像一束光,指引着无数像我一样的青年,选择不捡起那块石头,选择冲开铁屋子,选择从心而行,无问西东。 这是这两人教会我的,面对世俗,面对人性的抉择中,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个人的意义,选择当一名逐光者,从心而行。而沈光耀是那浓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是个人与国家的连接,是对个人国家的思考。 沈光耀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承诺与国家的召唤使他徘徊。是家还是国?这个问题由阿山的死给了答案一一国。在最后,沈光耀松开手,任凭飞机坠向敌舰的时候,我是颤抖着,流着泪的。人们总希望着自己的生命能够投射到某种更宏大的事物上,对这种事物的坚守的选择,会让自身获得巨大的获得感,我亦如此。其实,在思考自身价值时,还需要理解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参与公共事务:沈光耀以战士的身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那我呢?我们呢? 在当今时代,爱国无须悲壮,而是担责。将自己嵌入在国家中,告诉自己:我是这个民族的一份子,是不可或缺的,承担着无比光荣的使命!我们心中有这样一把火,也需有这样一把火,时刻灼烧着自己的心,告诉自己,前行!为自己!为未来!为中国!我心中的火灼烧着我的心,照亮了路,或还会照亮中国,照亮世界,照亮历史!我

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启示1

东欧剧变 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虽然各国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然而,概括众多学者对导致苏东剧变原因的分析看,可以概括为三大因素:第一是帝国主义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第二是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失误和弊病;第三是东欧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提出并推行一条新的修正主义路线,即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 为什么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是苏东欧变化的外部条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严重对峙,双方都拥有把对方摧毁几次的核打击力量。这种军事对立的现实,使西方国家认识到这是一场谁也打不赢的战争。没有胜利者。用军事手段难以摧毁东欧政权和社会制度,因而便采取了和平演变的手段,在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干涉、颠覆和渗透。进入80年代,东欧各国普通遇到了经济上的困难,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给一点甜头,逐步诱其上钓。为什么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苏共指导思想的变化,是苏东剧变的重要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思想,以及苏共关于多党制的主张,与东欧各国党主张是一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实践上的一致性,使苏共对东欧剧变采取了支持的态度 、东欧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国党的失误。 党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历经波折,几乎没有安宁过。 然而,东欧剧变仅仅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必将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即将推进“十二五计划”,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更应该总结和吸取东欧剧变的教训和经验,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启示。具体而言,根据对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一些启示: 1、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时刻警惕和谨防外国敌对势力推进的“和平演变”的策略。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和侵略。具体而言,通过经济援助和生产全球化等措施,控制和影响他国的经济;利用大众传媒,不断的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政治上,不断攻击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和民主状况;对于我们普通大众而言,西方各种节日、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越来越影响我国年轻一代的生活,甚至造成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如青年人会庆祝圣诞节、情人节,却忽视元宵、七夕等传统节日。 因此,是否能够谨防这种“和平演变”的策略,进行反“西化”和反“分化”的斗争,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生死存亡,关系着我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关系着中国社会主

怎样看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目录 摘要 (1) 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总结 (3) 2.1 东欧剧变的内因 (3) 2.1.1 历史原因 (3) 2.1.2 经济原因 (3) 2.1.3 政治原因 (3) 2.2 东欧剧变的外因 (3) 2.2.1 苏联因素 (3) 2.2.2 西方因素 (4) 2.3 苏联解体的原因总结 (4) 三社会主义的总趋势 (6) 3.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6) 3.2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6) 3.3 新的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了强大动力 (7) 3.4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7) 四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8) 4.1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8) 4.2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8)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和经历严重曲折等一系列复杂的事件与过程。但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大半,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人们都开始冷静的思考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究竟是什么,有的人甚至觉得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实现。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许多问题,走了许多弯路。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冷静准确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命运。 关键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主义,是指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它最早产生于16世纪初叶,那时,正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最深刻、最黑暗的时期,一批有良知的思想家开始反思现有社会制度的劣根,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思想家首先提出了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勾勒出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平等、民众乐业、道德崇高的美好社会。在此基础上,18世纪摩来里、马布利、巴贝夫等思想家又提出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思想。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法国思想家和欧文等英国著名思想家进行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实验。由于他们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是人类在思想和社会制度上迈出的伟大尝试,它标志一场人类思想上的暴风骤雨就要来临了。 1872年,诞生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宣言》,揭示了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是每一个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基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有了伟大的理论支撑,共产国际的力量此起彼伏,并最终波及全世界,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显示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也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资本主义都是对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他们都企图在世界范围内能够争取更多的力量,能够在整个世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继而形成了二战后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极格局对立的局面。直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这种两极对立的格局才被打破,变成了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一超多强”的国际新局面。

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6篇

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6篇 导读: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1 《成语故事》这本书,内容丰富,平且配有插图,使我更容易理解。 里面的成语故事有300多条,例如有不可救药,爱屋及乌,初出茅庐,南柯一梦……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黔驴技穷》,故事讲的是在古时候,贵州这地方没有毛驴,有一个人就从其他地方呆了一头毛驴来到贵州,并且把它放在山底下,当地的老虎看见驴子长得比自己还高大,以为是什么怪物,不敢接近它,只是藏在树林深处偷看。有一天,老虎正在偷看驴子,驴子突然大叫一声,老虎以为驴子发怒了,要咬自己,吓得赶紧逃走了,后来,老虎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便一步步靠近驴子,驴子大怒,并用蹄子踢它,这时,老虎终于看透了驴子,原来驴子的本领不过如此啊!于是,跳起来把驴子吃掉了。这个故事比喻只有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所以,我们在做事情时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要经过长时间观察和深入了解,才能获得成功。 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2 今天我读了《铁杵磨针》这个成语故事,读完以后我明白了好多的道理。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李白又没去上学,他跑到外面去玩耍、路边的的花草使李白

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这么美的景色,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来到一个破茅屋门口,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说:“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说道。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故事虽然不长,但是道理却很深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在学习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3 《中国历史故事》是一本讲在战争时期中一些有名而且还杀敌效国的大人物。 里面有大禹治水,卧薪尝胆,“强县令”董宣,“书圣”王羲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文豪苏东坡,留取丹心照汗青,武昌起义等等,这几个故事让我有很大的感受,尤其是大禹治水,禹走过三次走过家门却没有一次进去看看儿子和妻子,由此可见,禹是多么希望早日治

《火印》读后感范文600字

【第1篇】 今天我又看了一遍《火印》。这次看和上次看感觉不一样,这次读着读着我心中五味杂陈,泪水打湿了书页。 天边的红霞包裹着孤鹰翔飞的翼,刺目的夕阳光给青草镀了层厚重金,羊群洁白的绒毛变幻着深深浅浅的红,茫茫一片,有如流淌在草野上的霞海。夕阳垂下,山头仅剩了残缺的半个圆盘,在那放羊娃高声的吆喝,和羊儿的绵软叫声中,回响着那渐渐远去,而越发分明的马蹄铮铮。 翻开《火印》第一页,我就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雪儿是坡娃从狼群中救回来的一匹小马,它和坡娃一家在野狐峪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战争爆发了,雪儿被日军强行征走,身上烙下了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日本军官河野想要训练它成为自己的坐骑。但雪儿不肯接受河野的驾驭,它心中的主人是坡娃。由于雪儿的不屈和对抗,它沦为拉炮的战马,遭受种种*。历经战火和苦难之后,坡娃终于将雪儿带回野狐峪,但雪儿身上的火印,成为它终身的耻辱。雪儿在村民面前深深地低下了头,直至小哥驾驭它打败了河野赢回了尊严。 文中的雪儿虽然是只马,但它非常有灵性,河野教它“悬崖勒马”,它却引河野掉下悬崖,它身上体现着尊严、智慧、情义。文中的坡娃是本书的主角,我爱他的自信,我爱他的毅力。还有很多的普通人令我感动:当我看到草灵的爸爸站出来,慷慨激昂地反驳时,我潸然泪下,感动于这个善良清醒的人明辨是非,为雪儿辩护。小吃店老板给坡娃提供食物,令我的心暖暖的……书中的河野很残酷,但也有优点,他不让稻叶上前线。书中的稻叶对马儿特别关照。 若是没有战争,村民们在野狐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而闲适,不必担惊受怕,不必挖地道、不必痛失亲人。这也让我想起日本人发起的九一八事变、南京浩劫、重庆轰炸、乔司*,日军发起大炮,中国老百姓死伤无数、家破人亡。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强大起来,我们要努力学习,少年强则中国强。 读这本《火印》,我为善良的人性而感动,为战争的罪恶而愤懑,为战争带来的痛苦而悲哀。这是一部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第2篇】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午后,正当我在新华书店的书海里遨游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 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挫折。探究苏东剧变的原因,吸取社会主义在苏东兴亡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什么导致苏东剧变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无数个力的作用的结果,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合力,这就是历史事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作为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其原因教训涉及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经济和政治、宏观和微观、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政策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长期潜伏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这就需要我们用“合力论”来探究苏东剧变的原因。然而,在全面的基础上,又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多重性原因的“合力论”,又要坚持“重点论”。用这种方法,我认为,苏东剧变是由两个深层根源和两个直接原因导致的。 深层根源一: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造成经济发展滞缓、社会主义形象受损。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二战结束后唯一一个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和国民经济军事化,苏东国家的经济出现停滞,苏联那种计划到一颗螺丝钉的计划不再适应战后国家的经济建设,弊端日现,严重地阻碍了苏东的社会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对此,从 赫鲁晓夫到勃日涅夫一直改革不力。戈尔巴乔夫上 台后,虽然首先推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却没有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是把改革推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使原来就处于停滞状态下的国民经济进一步崩溃的边缘,从而严重地削弱了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东欧国家长期受制于苏联,仍然套用苏联模式,或者即使有国家愿意走自己的路也被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所扼杀。经济问题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人们对共产党、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为国内外、党内外主义 敌对势力的进攻及“和平演变”图谋得手提供了条件。 深层的根源二:执政党陷入深刻危机严重脱离群众、动摇了生存基础。苏东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最后是在戈尔巴乔夫一类人手里丢失的。他们推行的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从“左”的极端走向“右”的极端,自动取消了宪法中规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使共产党最后失去了改革旧体制、实行模式转换的机会。戈尔巴乔夫实行的苏共党内民主化实际就是抛弃民主集中制,把民主普遍化、庸俗化、扩大化,这使苏共内部意见分歧、纪律松弛、离心离德、党派林立,几乎没有任何凝聚力。为以后苏共分裂,进而一部分派别变质从而从内部搞垮苏共种下了祸根。以至在共产党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大多数群众没有起来保护共产党,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观甚至跟着反对派走的态度。 直接原因一:苏联的“改革”变成“改向”。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初衷是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改革遇到挫折时,他们并不是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兴利除弊,而是使改革步入了歧途,即从纠正阶级斗争扩大化走向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从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走向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从实行党政分开走向取消党的领导、从改革高度集中的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王梓屹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本文章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客观地分析了导致苏东剧变产生的两个深层根源和两个直接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教 训 【黑龙江史志2013.12(总第301期)】 8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