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大本科2015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库及答案[1]

电大本科2015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库及答案[1]

电大本科2015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库及答案[1]
电大本科2015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题库及答案[1]

2015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11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ACD ),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

A. 道德

B. 法律

C. 意识形态

D. 风俗习惯

2.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BC )。

A. 权威

B. 公平

C. 正义

D. 民主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基本功能是( ABCD )。

A. 人力资源规划

B. 人力资源获取

C. 人力资源开发

D. 人力资源纪律与惩戒

4.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ABCD )。

A. 智力

B. 技能

C. 知识

D. 体力

5.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 ABC )。

A. 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

B. 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

C. 劳动力的参与率

D. 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6.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 ABCD )。

A. 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B. 智力

C.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 体质

7.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是指劳动者心理特征的总体状况,包括劳动者的(AD ),它是人力资源质量的心理基础。

A. 人格素质

B. 心理结构素质

C. 情商

D. 心理功能素质

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BCD )。

A. 前期投资损耗

B. 制度性损耗

C. 管理损耗

D. 后续投资损耗

9.员工的( AB )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 培训

B. 教育

C. 纪律

D. 管理

10.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ABC )。

A. 韦伯

B. 泰勒

C. 法约尔

D. 马斯洛

11.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 ABC )。

A. 公益企业

B. 公共事业

C. 非政府公共机构

D. 国有企业

12.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ABCD )。

A. 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 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 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 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ABCD )。

A. 新陈代谢机制

B. 竞争择优机制

C. 权益保障机制

D. 监督约束机制

14.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具体包括( ABCD )。

A. 人力政策法规环境

B. 人力管理环境

C. 人力市场环境

D. 人力战略环境

15.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ABC )。

A. 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 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 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16.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ABCD )。

A. 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 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 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 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17.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特殊市场合约",致使其存在着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产权的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质即( ABCD )。

A. 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

B. 产权收益的递增性

C. 产权的强外部性

D. 产权的相对残缺性

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 ACD )为基础。

A. 市场机制

B. 竞争机制

C. 契约机制

D. 保障机制

19.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BCD )。

A. 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

B. 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C.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 我们做得如何

20.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ABCD )。

A. 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

B. 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 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 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21.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B )。

A.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 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C. 指令性规划

D. 指导性规划

22.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BCD )。

A. 录用规划

B. 培训开发规划

C. 使用规划

D. 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

23.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BC )。

A. 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

B. 分析人力资源供给

C. 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D. 分析人力资源的分布

24.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AB )。

A. 德尔菲法

B. 自上而下预测法

C. 回归分析法

D. 比率分析法

25.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ABC )。

A. 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 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 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2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是( ABC )。

A. 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 社会关系的需求

C. 发展的需求

D. 竞争的需求

27.合理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价值是( ABCD )。

A. 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B. 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C. 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D. 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2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 ABCD )。

A 用人所长的原则

B 人事相宜的原则

C 依法流动的原则

D 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原则

29.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ABCD )。

A. 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 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 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 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30.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 ABCD )。

A. 调配功能

B. 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 教育培训功能

D. 管理功能

31.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 BCD )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 工作目标

B. 工作内容

C. 工作职责

D. 工作关系

32.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 ABCD )的原则。

A. 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

B. 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C. 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D. 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33.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 ABC )的准则。

A. 清楚

B. 准确

C. 专门化

D. 全面化

34.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ABCD )。

A. 排序法

B. 分类法

C. 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35.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AB )。

A. 排序法

B. 分类法

C. 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36.( AB )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37.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 ABCD )。

A. 笔试

B. 心理测验

C. 面试

D. 评价中心技术

38.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 ABCD )的特点。

A. 经济高效

B. 测评面宽

C. 误差易控

D. 督导力强

39.面试和笔试相比,具有( ABCD )的特点。

A. 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 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 主观性强

D. 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40.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BCD )。

A. 权威原则

B. 地域原则

C. 面广原则

D. 及时原则

4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BCD )。

A. 性质不同

B. 目的不同

C. 内容不同

D. 形式不同

4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 ABCD )。

A. 部内培训

B. 交流培训

C. 工作培训

D. 学校培训

43.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ABCD )。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44.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AC )。

A. 物质激励

B. 外在激励

C. 精神激励

D. 内在激励

45.外附激励方式包括( ABCD )。

A. 赞许与奖赏

B. 竞赛

C. 考试

D. 评定职称

46. 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呈现出( ABC )的特征。

A. 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B. 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

C. 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D.公共部门绩效的易测性

47.绩效评估系统主要由(ABC )构成。

A. 工作数量

B. 工作质量

C. 工作适应能力

D. 工作效益

48.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 ABCD )。

A. 工资

B. 奖金

C. 津贴

D. 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49.一般而言,适用于对公共部门人员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和考绩"较劣"者的惩戒是(ABC )。

A. 减薪

B. 停薪

C. 停升

D. 降级

50.从总的趋势看,西方各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呈现出( BCD )的特征。

A. 约束与监督以"道德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

B. 注重法律建设,规范行政行为

C. 监督与约束的主体独立性强

D. 约束与监督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

51.人力资源的可再生性体现在( ABD )

A. 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或消费实际上是对知识资源的消费,知识资源可被反复利用

B. 人力资源具有主动补充和更新知识资源的天性

C. 在正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的边际产量收入总是大于其边际支出

D. 人力资源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并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特殊资源

5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损耗主要表现在( ABC )

A. 制度性损耗

B. 人事管理损耗

C. 后续投资损耗

D. 无形的损耗

53.第一个被公认的现代人事管理部门是1902年在( B )现金出纳公司设立的劳工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包括工资行政、诉怨、雇用工作情况和工作改善等。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比利时

54.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劳工管理研究阶段的核心思想是( BCD )。

A. 人们也是关心友谊、尊重、温情这些社会需要的

B. 人天生是懒惰的

C. 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劳动而贪图安逸

D. 主张采用物质引诱的办法引诱人与事结合

55.公共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排在最前面的是( D )

A. 能力素质

B. 绩效考核

C. 管理知识

D. 道德素质

56.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

A. 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 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 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 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57.我国古代社会中按官职高低授予不同政治待遇以表明官员等级尊卑的制度是( B )。

A. 俸禄

B. 品秩

C. 致仕

D. 回避

5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 B )开始施行。

A. 2006年10月1日

B. 2006年1月1日

C. 2007年10月1日

D. 2007年1月1日

59.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 是我国第一部属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

B. 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C. 虽然完善了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也体现出我国公务员法律制度还没有走向成熟

D. 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60.中国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 ABC )。

A.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B. 中部和西部留不住人才

C. 东部地区出现了人力资源饱和现象

D. 中西部人力资源政策体制环境还不完善

61.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 D )。

A. 做好人事制度建设

B. 严格绩效考核

C. 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D 对人力进行教育和培训

62.我国劳动力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B )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也已初步确立。

A. 政府部门

B. 市场机制

C. 第三部门

D. 三资企业

63.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ABD )。

A. 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

B. 明确概括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

C. 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并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D. 建立了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

6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私人企业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以( D )为导向。

A. 公共目的

B. 公共服务

C. 公共产品

D. 公共利益

65.( D )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用定量方法预测具有相等间隔的时刻点上各类人员的人数,以此推测未来的人员变动趋势。

A. 德尔菲法

B. 自下而上预测法

C. 人员继承法

D. 马尔可夫链预测分析方法

66.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ACD )。

A. 调任

B. 聘任

C. 转任

D. 挂职锻炼

67.( C )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

A. 调任

B. 聘任

C. 转任

D. 挂职锻炼

68.关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挂职锻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 挂职锻炼公务员的流向只包括到基层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或边远或者贫困地区机关

B. 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C. 挂职锻炼的对象主要是无领导经验公务员和初任的青年公务员

D. 挂职锻炼的期限一般规定为三年以内,多数在一到两年

69.在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中,( D )是整个工作分析过程最关键的环节。

A. 工作分析的目的

B. 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

C. 编写工作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

D. 工作分析信息的搜集

70.(B )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对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化测试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组织内管理层次以上职位的分析。

A. 职位分析问卷

B.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C. 体能分析问卷

D. 心理分析问卷

71.职位分析问卷是常用的一种以( D )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一种结构严密的、定量化的工作分析问卷。

A. 职位

B. 工作

C. 工作条件

D. 人

72.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 ABC )。

A. 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 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 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 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73.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 ACD )。

A. 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

B. 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C. 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D. 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74.对于公共部门人才所要测评的要素来说,( A )是最基本的测评方式,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A. 笔试

B. 资质测试

C. 评价中心技术

D. 无领导小组讨论

75.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 ABD )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

A. 无领导小组讨论

B. 公文筐

C. 心理测验

D. 角色扮演

76.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 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 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

C. 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 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

7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工作只有在( B )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公共职位空缺的数量、结构、任职资格条件、具体的招募途径以及甄选方法等。

A.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B. 内部环境

C. 外部环境

D. 经济环境

78.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AC )。

A. 人力资源规划

B. 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 工作分析

D. 薪酬管理

79.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是基于我国自身的现实并汲取他国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其中最基本的是( D )。

A. 讲求实效的原则

B. 学用一致的原则

C. 按需施教的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80.( B )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

A. 技能培训

B. 初任培训

C. 专业培训

D. 知识更新培训

81.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 ABC )。

A. 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 鼓励竞争原则

C. 坚持公开、平等

D. 越级晋升为主、逐级晋升为辅的原则

82.关于我国公务员职务的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

A. 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 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C. 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D. 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83.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个人平常表现的能力水平,与经过激发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着大约( A )左右的差距。

A. 60%

B. 50%

C. 80%

D. 70%

84.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BC )。

A. 期望理论

B. 公平理论

C. 目标设置理论

D. 需要层次理论

85.中国古代的"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故事充分说明了( B )的重大作用。

A. 情感激励

B. 危机激励

C. 荣誉激励

D. 目标激励

86.目前,大多数公共管理部门所采取的考评模式均属于( B )。

A. 发展型评估

B. 判断型评估

C. 参与型评估

D. 专项型评估

87.外部监控与约束是社会对公职人员形成的一种外在约束与控制,它包括( ABC ) 。

A. 法律监控与约束

B. 道德约束

C. 社会群团和媒体监控与约束

D. 政党的监控与约束

88.实践证明,采用( B )的考核方法,很难区分不同部门之间公务员业绩的差别和同一部门内工作性质差别不太大的公务员工作业绩的高下,也很难根据考核结果客观、完整地评价一个公务员。

A. 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

C. 360度绩效分析

D. 平衡记分卡

89.( A )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与现代模式的本质区别之一。

A. 持续沟通

B. 实施绩效评价

C. 提供绩效反馈

D. 绩效改进指导

90.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确立方式主要有( ABC )。

A. 法律方式

B. 行政方式

C. 共同协调方式

D. 经济方式

新增——

91. 人力资源具有()的特征。

A.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

B.能动性

C.发展性

D.稀缺性和创新性

答案:ABCD

92.人力资源质量开发包括()。

A.自我开发

B.培养性开发

C.使用性开发

D.政策性开发

答案:ABCD

93.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模式的基本特点包括()。

A.做官重于任事

B.人情恩惠重于人事法制

C.身份观念重于职位观念

D.法制化程度高

答案:ABC

9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的特征。

A.社会延展性。

B.成本差异性。

C.绩效测定的困难性。

D.收入与贡献难以对等性和市场交易不充分性答案:ABCD

95.()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A.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

B.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预测

C.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计划

D.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答案: D

9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具有()的作用。

A.维持政治稳定,促进行政发展

B.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

C.实现人事管理技术科学化

D.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答案:ABCD

97.下列不属于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影响因素的是()。

A.人力资源率

B.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

C.经济发展状况

D.职位的空缺

答案: D

98.()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源流动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A.人力资源流动政策

B.人力资源供求关系预测

C.人力资源规划

D.人力资源市场

答案:D

99.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主要体现在()。

A.人力资源的市场主体地位未完全确立

B.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C.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D.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答案:ABCD

100. 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公职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作,“党管干部”是我国对公职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

B.公职人员不是特殊的利益集团,不存在工会对人事的监控

C.群众监控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监控形式,通过各种人民团体对政府的监督来实现

D.行政监察部门隶属于政府,属于行政系统内监督

答案:ABCD

101.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作用。

A.有利于人尽其才

B.有利于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

C.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D.有利于破除官本位的观念

答案:ABC

102. 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的内容包括()。

A.工作标识、工作目的

B.工作职责、工作权限

C.绩效标准

D.工作环境

答案:ABCD

103. 通常,人力资源招募计划包括以下的内容( )。

A.招募和选录人员的数量和结构

B.人员录用的标准

C.招募和选录的对象、范围和地点

D.针对不同职位的甄选程序与方法

答案:ABCD

104. 互联网招募是一种新型网上职业中介机构,目前我国互联网招聘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A.信息可信度不高

B.保密性不好

C.信息更新缓慢、网站相互复制

D.双方缺乏感性认识

答案:ABCD

105.()是构成员工培训和开发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整个培训和开发系统中的核心问题。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方法选择

C.培训师的选择

D.培训成果转化

答案:D

10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部内培训的最大优点在于( )。

A.有助于增进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流,并有助于节省培训经费

B.针对性较强、容易实施,也比较容易取得实效

C.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增强应对所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D.有利于部门工作经验的传授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系,也有利于保持部门的优良传统和工作的连续性

答案:B

107. ()是目前公职人员培训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A. 讲授式培训法

B. 研讨式培训法

C. 案例分析培训法

D. 合作研究培训法

答案:C

108. 在赫兹伯格看来,内在激励主要包括()。

A.人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

B.工作对人的挑战性

C.工作中体会到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D.人从工作本身体会到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ABCD

109. 根据期望理论,管理者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需要()。

A.针对员工的需要设置报酬和奖励措施

B.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增强其达到目标的信心

C.建立报酬与个人绩效挂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D.提高他们对其完成组织目标后达到个人目标的期望值

答案:ABCD

110. 绩效考评的内容主要包括()。

A.工作业绩考评

B.工作行为考评

C.工作能力考评

D.工作态度考评

答案:ABCD

111. 影响绩效评估的相关因素主要有( )。

A.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B.目标维度、顾客维度

C.过程维度

D.组织与员工维度

答案:ABCD

112. 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具体实施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A.不同等级的公务员一起考核

B.重视平时考核,忽视年度考核

C.考核过程中出现论资排辈评优秀的现象

D.按比例分配名额

答案:ACD

113.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尽管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一般来说都遵循()。

A.依法分配原则

B.平衡比较原则

C.公开透明原则

D.平等原则

答案:ABD

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

佳比例,同时对其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力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

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以社会公正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的过程的总和。、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指的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后天获得的具有

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整和。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指的是公共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组织发展战略需要,在对外部环境

和本部门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为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制定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方针的过程。

5、挂职锻炼是指机关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上级、

下级或者其他地区的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的人事交流活动。

6、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指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公共组织中某职务或工作的目的、职责、隶

属关系、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资格条件等相关信息,对该职务或工作的性质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的过程。

7、人才测评指的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一种

科学的综合选才方法体系,它通过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素质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为人事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8、文件筐作业又称公文处理,它是一种效度高、而又能为多数参加者所接受的一种面试方

法。其操作方法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备忘录、信函、报告等文字性资料,让应试者阅读完这些资料后,决定处理意见。

9、管理游戏亦称商业游戏,是评价中心常用的方法之一,以游戏或共同完成某种任务的方

式,考察小组内每个被试者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10、角色扮演即让候选人成对地扮演各种角色并讨论各种相关的问题,主要是用以测评

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景模拟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评价者设置了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要求候选人扮演某一角色并进入角色情景,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评价者通过对候选人在不同人员角色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评其素质潜能。

11、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

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把4-8名应试人员分为一组,不指定小组负责人,考官不直接参加面试,要求应试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就给定的问题提出一个小组意见。

12、降职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

调整。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13、360度绩效评估又称为全方位评估,它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

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包括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

14、公共部门中的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

方法检查和评定组织内部公务员对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的管理方法。

简答题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具有哪些不同?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将组织中的人本身看作资源,强调其再生性和高增值性;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拓展,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

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独特性是什么?

1、公共部门是一个横向部门分化,纵向层级节制的庞大的组织结构体系。而这样一个体系又是按照完整统一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意味着组织必须目标统一、领导指挥统一、机构设置统一。因此,合理划分职责与权力是政府管理体制必然的要求。原则上,用人与治事应当统一,事权与人权应尽量接近工作点,划分人事行政管理权限,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是完整统一原则的实施,是公共部门人力管理有效管理的基础。以此建立起与公共组织体例契合的纵横交错的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在上级机关的统一领导下,承担着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由此可见,任何其他形态的组织,其人事权的划分与人事管理部门的构造,都无法与公共组织人事行政机构的复杂性相比拟。

2、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规制,保证他们依法合理地行使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权力。

3、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中,体现出了自身的性质。如针对政府组织的工作性质与公职人员的政治要求,强化了其德才的测评、考核与培训的方法和技术;而针对公共部门产出的非量化性特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必然发展出适用于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

三、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1、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2、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各国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别只在于其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的位置不同而已;

3、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专业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尤其是对科技专才的需求,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4、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1、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

2、人力资源政策体制建设环境还不完善;

3、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滞后;

4、劳动力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有哪些不同?

1、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社会延展性;

2、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成本差异性;

3、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绩效测定的困难性;

4、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收入与贡献难以对等性;

5、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具有市场交易不充分性。

六、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系统有什么特点?

1、在我国,公职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作,“党管干部”是我国对公职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所以,共产党对公职人员的监控与约束是实施党的领导的手段和必然要求;

2、在西方各国,工会在监督政府人事管理活动、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公职人员不是特殊的利益集团,不存在工会对人事的监控;

3、根据我国宪法中人民主权的原则,我国的群众监控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监控形式,通过各种人民团体对政府的监督来实现,而西方不存在独立的群众监控;

4、我国的行政监察部门隶属于政府,属于行政系统内监督。而在西方国家,大多采用的是系统外监控方式,且其监督公务员的机构都是与政府相对独立的。

七、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具有哪些特征?评估程序是什么?

特征:1、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2、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

3、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程序:1.制订绩效计划2.进行持续沟通3.实施绩效评价4.提供绩效反馈5.指导绩效改进

八、简述双因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1、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

2、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

3、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4、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

5、管理者要要注意正确运用表扬激励。

九、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应遵循哪些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学用一致的原则;

3、按需施教的原则;

4、讲求实效的原则。

十、我国公共部门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1、福利项目设置不合理,制度老化;

2、福利待遇差距大,标准悬殊;

3、福利形式过于社会化;

4、福利资金提取和使用混乱,“小金库”盛行,滥发补贴和实物的现象突出,缺乏有效监督。

十一、简述目标设置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

1、目标是一种外在的可以得到精确观察和测量的标准,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直接调整和控制,具有可应用性。

2、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帮助下属设立具体的、有相当难度的目标,使下属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目标,变成员工行动的方向和动力。

3、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尽可能地使下属获得较高的目标认同:(1)使所有下属人员了解组织目标,并参与目标设置过程;(2)支持和鼓励下属认同目标,相信下属人员的能力及承担完成目标的责任;(3)对目标的实现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和肯定,以强化和调动员工完成目

标的积极性。

4、加强和做好目标进程的反馈工作。信息反馈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运用目标理论,通过设置、核查目标,使员工经常看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并随目标的实现进程不断予以反馈,实施反馈控制。

十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1、能岗匹配原则、2因事择人原则 3、德才兼备原则4、公平竞争原则。5、信息公开

原则。6、合法原则

十三、公共部门人力使用应遵循哪些原则?

1、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用其所愿、用当其时是用人之道的核心。

2、鼓励竞争、优胜劣汰、人尽其才。用人的目的是“激活”人,而非“管住”“管死”人。

3、以人为本、以能为本。新经济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4、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德才兼备,注重实绩是我们党选拔使用人才一贯坚持的原则。

5、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公共部门掌握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同时,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

十四、产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的原因是什么?

十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确立目标:定性、定量。人数、学历、年龄;满意度、组织文化等。

?收集信息:基本环境、供需状况、利用情况等。

?供需预测:总体需求、供给预测、供求平衡。制定、实施规划;

?评估反馈:运行效果如何,是否需要修正。

十六、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具有哪些作用?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法律体系;实行有效宏观调控;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十七、公共部门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哪些?

十八、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

1.合理确定工作分析信息的目的2.科学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3.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4.搜集工作分析信息5.让工作相关者审查和认可所搜集到的信息6.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

论述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一、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新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最近几年,人才在全国范围内的流

动,恰如喷薄而出的朝阳,给中国大地带来莫大的活力和生机,同时,又以其巨大的能量给社会的许多方面以强烈的震撼。沿海城市的开放,使得人力资源涌向南方的势头有增无减。就目前情况来看,人才流动有三个方向:一是开放地区和城市,其开放与改革的程度越大越深,人才流动的向心力越大;二是外向企业,其外向性越强,对人才流动的吸引力越大;三是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确实能任人唯贤的领导者,其周围必然会汇集越来越多的人才。

1、人才的流动,势必破除将人视为“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地区所有”的陈规陋习,

造成市场调节需求,需求引导人才流动的大环境。因此在管理人力资源的时候必须注意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做到正确引导,合理流动。既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条件,又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人力资源的流动。国务院主管部门可定期发行《全国人力资源需求指南》,各省亦可效法,从而提高人力资源流动的目的性。同时,要避免人才的外流,并注意引进国外的人才。人才外流是近几年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国家要为人才提供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在国外的人才能回来,国内的人才留得住,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吸引国外的人才到我国工作。

2、2、要注意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性。人力资源总量与社会各方面对它

的巨大需求相比,显得尤为稀缺和宝贵。但是,人才流动必然带来竞争,竞争可以导致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但是,盲目的竞争却会带来人力资源的浪费,比如说,人力资源盲目地流向沿海发达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容纳人力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多余的人力资源的积存形成浪费,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可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要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做出正确的引导,避免无谓的竞争所导致的不合理的人力流动。

具体做法是:加强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就地消化多余的人力资源。

3、3、要注意区分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普通人力资源和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区

别就是一般劳动者与人才的区别。两者的区别是由每个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决定的,从一般作用上讲人力资源都是普通的劳动力。但是,一旦具备了某种技能,就有了很大的区别。通常我们把素质较高的,具备某种技能和创造力的劳动者叫做人才。把这部分人力资源从一般的人力资源中区分出来,进行特殊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人才是在广大的劳动者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科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了劳动者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创造和发明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才是人类的精华,是人群中先进的部分。人才集德、识、才、学、体于一体,特别是高级人才,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比一般劳动者的贡献更大得多。

4、4、应该确立大的人才战略。应该认识到人才是国家人力资源的精华部分,人才是为经

济建设服务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是人才管理战略的基础。国家必须有连续递进的十几年、几十年的正规的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规划与措施,同时,随时以短期培训作为补充。要从全世界发展、进步与竞争的角度认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我们要争取较高的人才占有率,要保持人才拥有量大于培养量,还要保持较高的人才合理使用率。其次,要树立宏观的人才使用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核心是正确地使用人才。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唯亲是用”,有的人“囤积居奇”,有的人“顺我者用”,有的人“低我者用”,这就是狭隘、低级的用人观,是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动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

1、价值取向差异使管理目标不同。公共部门管理追求的是公共利益,政府以公众委托人身份提供公共产品,对政府行政人员的管理是为了最大化的为社会利益服务,而私营机构则多是赢利单位,追求效率、效益是它基本的价值取向。公共部门的财政来源是税收,这决定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要对公共利益负责,而企业只需对领导者利益、企业自身利益负责就够了。因此,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考虑政治价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考虑的不是政治回应性与社会公平,而是经济生活中的交换与回报,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考虑的是谁进入企业的这些职位将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政府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注意其透明化程度、公众的接受程度,必然面向社会,承受社会的压力,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听命于领导者,领导者完全可以决定员工的任命与使用,对员工的需要通过专业化的工作分析获得,并通过职位说明书及培训计划等充分展现出来,录用和解雇员工时较少考虑外部压力,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相对缺失。企业的管理活动服从于其决策层的意志,无须对社会公众公开,其操作过程也是经常隐蔽不公开的。

2、管理对象行为取向的不同。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员工,其行为有一种保守趋向,倾向于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好自为之的心态;在企业组织中的员工更加趋向于要富有创造性,这与公共部门组织强调稳定性有关。作为政府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能从根本上保障政府运作的稳定,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这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须遵守的基本价值取向。公共部门的组织成员要受更多规章制度的限制,强调严格遵守规则,势必使成员或多或少地变得墨守成规和强求一致,组织成员的工作具有更多“非人性化”的特征,行政人员多半带有官的味道,人们的着眼点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而不是其什么行为能给组织带来最大的贡献。可以说理性官僚制的弊端在行政组织比在企业组织体现得更加明显,帕金森效应更容易在公共部门中发挥作用,这也可以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难以在公共部门建立的原因。在以工作成果或工作目标导向的私人组织中帕金森定律是不会发生作用的,私人企业部门以“效率”为首要追求目标,对利益追求的永恒性,使得私营部门成为最具创新精神的部门。只有以行为为导向,人们才会不惜成本、代价去创造事情。试想,如果一个部门的领导对利润负责,对成本负责,他怎么会找两个助手去做毫无意义的事呢?

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差异。这一区别是由于公共部门本身的政治性决定的。作为行政部门总是不可避免的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行政与政治是不可能完全分离的。当前公共部门政府公务员招考信息对应聘人员任职资格中公务员对宪法及法律以及对党和国家所具备的忠诚,是制度化的要求。公务员的道德素质被排在前面,能力素质一般包括知识、技能和行政职业能力。在当前的情况下,对于公务员的绩效管理实际上并不是政府的第一目标,尽管口头上很多政府都将之称作第一目标。在私人部门,雇主首先要求雇员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对专业的熟悉程度,处理专门业务的技巧和能力。对于下属的道德素质要求相对要淡化一些,雇主们还希望员工更具有创造力,这意味着雇员可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财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私人部门完全忽视员工的道德素养,只是道德素质考察的困难使企业领导更加注重可以量化的指标如专业能力方面。在私人部门,雇主以雇员是否损害雇主的根本利益为第一道德标准。一个有能力但道德水准一般的人,有时是能被雇主容忍的。一般说来,私人部门的领导们不会对雇员提出过多的道德要求。

4、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四个方面,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

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公共部门对于人员的招募录用是较为重视的,有时公共部门对于人员的雇用要受制于外部压力,同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困难,导致公共部门比较忽视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和绩效评估环节。直到今天,我国尚没有对政府公务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分析,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职位说明书。私人部门基于绩效的考虑,则更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功能,员工的培训、教育与发展方案设计和绩效评估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在企业组织中,绩效评估标准是确定的,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员工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更为重视。总之在当前的情况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更多的传统人事管理的特征,而在企业中,把人视作使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性因素,致力于使人力资本增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5、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适用法律方面的差异。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多是行政执法行为,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以行政执法为第一要义,对法律责任的关注始终居于第一位,选择主动性、创造性行政行为的责任风险或法律风险就会相应加大,这也是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总是趋向于保守的重要原因。企业则是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生长的组织,以效率为中心制定员工的行为规范,有时这些行为规范可能是与法律规范相冲突的,当企业利益与法律规范相冲突时,极易采取规避措施。企业在个人利益保障方面,企业适用《劳动法》界定劳动关系,《国家公务员法》是公务员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律规范。公务员的个人权力较容易得到保障,而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规定比较原则性,企业必须依照此制定更加具体的管理规范。由于主雇地位的非对等性,企业容易制定有利于雇主的规则,就存在企业员工的个人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的可能。例如,政府淘汰公务员比较困难,而企业组织淘汰一个员工有时只需老板的一句话。

三、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对策。

我国过去一直实行高度集中和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人力资源由国家计划调配,统一管理,一切服从于计划,这种管理体制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导致人力资源配置形成诸错位、扭曲和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步取代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还存在诸多障碍,影响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影响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作用的发挥。针对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第一,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市场机制要在人力资源流动中发挥作用,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有自主的供求主体。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当然所有者,享有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转移处置权,任何其他主体不能随意侵犯这一权利。否则劳动者就缺乏流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缺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进取精神。我国公共部门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提倡个人对组织的义务和服从,也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尊重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时,要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人事管理体制,根据实际情况,下放管理权限,进行必要的监督,让公共组织拥有较为自主的人事雇佣选择权。这样通过落实供求双方的自主权,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人才流动中发挥作用。

第二,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全人力资本产权、劳动关系、就业促进、职工培训、收入分配、争议调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比较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严重影响人力资源流动决策行为,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失业救济、养老保险及工伤、医疗、住房等保险制度的建设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覆盖所有职工的社会化管理程度较高、基金统一调剂使用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我国现行的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职工在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差距甚大,影响了公私部门人员的正常流动。因此在改革中,要尽可能拉平这种人为的差距,对在市场流动中的各供求给主体一视同仁,解除公职人员流动的后顾之忧。

第三,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长远来看,要让户籍制度仅仅成为公民职业或居住地的标志,不再具有其他功能。目前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针对人力资源流动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为过渡,促进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打破地域封闭和部门分割,逐步建立全国性的人力资源流动大市场。地方也可通过实行“柔性流动”的办法,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即对流动的人员,不论有无户口,只要在该地工作一段时间,就可享受该地居民的待遇,变户籍管理为身份证管理,变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从而取消人力资源流动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和地域界限。

第四,破除官本位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公职人员,不管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接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教育是改变观念的重要方法,但教育只有与利益调整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官员切实置于人民的日常监督控制之下,让人民感受当家作主的威严,让官员在实践中感受公仆的地位,增强公仆意识。同时,要破除公职人员的等级特权待遇,废除他们不合民主精神和世界潮流的特殊利益。官职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特权。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而不是简单的说服教育,才是破除官本位观念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因此,只有坚持市场化导向,根据公共部门自身的特点,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不合理的壁垒和传统习惯思维,完善配套措施,才能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提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四、、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

公共组织能否取得良好培训效果不仅取决于受训者自身和培训项目,还取决于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否有利于培训成果的转化。为此,公共组织应该:

1、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举措入手,(1)设置具体明确的、需要经过努力才能够达到的培训目标;(2)在培训努力、培训成果和培训得到的奖励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提高学员的预期来激发学习动机;(3)努力发掘学习者的成就需求,将之与培训活动密切联系

2、改进培训项目设计环节。应该注意以下环节,(1)尽量使得培训环境的设置与工作环境相同;(2)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要努力向学员传授并使得其能够掌握将培训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编写行为手册,将培训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不明显,但是需要提示的要点,概括成业务手册发给受训者,以便其随时查阅

3、培育有利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这需要(1)提高管理者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2)在组织中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3)建立一对一的辅导关系;

4、积极而有效地沟通。主要包括(1)培训前沟通,主要在部门主管和受训员工之间进行,目的是让员工认识自己的不足,清楚培训需要完成的任务;(2)培训期间沟通,对象主要包括培训师、其他学员和培训机构等,内容主要包括培训中没有懂得问题和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寻求解决组织问题的办法;(3)培训后沟通。由受训员工将自己学习的知识传授给未参加培训的员工或者保存为档案。

五、、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注意的事项。

绩效评估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棘手问题,有效的绩效评估不仅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而且要有相应的跟进措施使其落到实处,为此应该

1、管理者成为业绩考核的中坚推动力量。绩效评估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考评者需要把自己工作要领、目标和价值观传达给被考评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此同时,考评者随时对被考评者绩效观察指导,收集信息,以使得结果更加可靠。这样绩效考评的思

想和结果才能够深入职工心中,得到重视和采纳

2、目标管理与行为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协调好业绩评估的监督职能与引导职能。目标管理能够指导和监控员工行为,使其把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投入到主要的组织目标上;行为评价便于主管观察和评价员工行为,并寻找适合的行为案例,最终形成一个高效能的工作团队。

3、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及时的目标跟进和绩效辅导,评估后能给与相应的奖惩或改进监督,建立员工的投诉渠道和将评估结果运用到培训中去等。

4、要注意评估方法的适用性。运用绩效评估不是赶时髦,任何评估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没有最好的绩效评价工具,只有最适合该组织的工具,不同规模、不同文化、不同阶段的组织要选用不同的方式。

5、要注意评估标准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要体现在:(1)考核标准要全面;(2)标准之间要协调;(3)关键标准要连贯;(4)标准应该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细化。

6、要注意评估过程的完整性。完整的绩效评估过程包括事前沟通,指定考核标准,实施考核,考核结果的分析、评定,反馈、控制等五个阶段。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经常忽视最前面和最后的两个过程,缺乏有效的沟通,不让员工知道评估结果,这必然导致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和认同,结果肯定是白费劲。

六、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

1、监控约束的法制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且法制监督的弹性空间很大,主要体现在法律规范没有突出各级、各类公职人员工作的具体特点,有的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全体干部的规范上,其内容过于笼统、划一,很难准确把握。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就会使法律很难在实际中得到贯彻落实,这就给人治提供了法律的空隙。

2、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不平衡,缺乏独立性。在监督与约束实践中,只有共产党的纪委监督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国家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政协监督)由于受到现有的宪政体制的制约,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力支持,在监督上的作用难以彰显。由于隶属关系、平行关系、利益关系等多种没有厘清的关系,往往存在着无权监督、无法监督、无力监督、不愿监督的情况。

3、侧重事后监控。我国目前对公务员的监控侧重于事后监控。即在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后,才调查取证,依法惩处,致使只能起到“事发查处”的作用,而事前防范、事中督察的功能被弱化。

4、缺乏双向监控。我国对公务员的监控注重上级领导者对下级的监控,公务员中的领导者可利用职责对下属公务员进行经常性、全面性的检查督促。而下级对上级的监控却难以落到实处。公务员的维权观念淡泊。

5、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保障机制不匹配。从我国公务员目前的工资水平来看,收入水平不高,而且地区、行业收入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容易造成公务员的心理失衡,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和谋取私利。此外,我国现有的公务员行为失范后的惩罚措施同公务员本身的利益相关性小、力度不够,往往因缺乏威慑力而使监督流于形式。

6、缺乏透明度。由于长期以来受“官本位”、“上智下愚”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由此造成了中国的行政监控基本是“封闭”活动,对公务员的监控缺乏公开性。

最新最新电大《教育学》形考作业答案()

教育学第一次作业 一、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错)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问世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对) 3.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4.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错)6.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错) 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具体阐述一下。 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3、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教师素质现代化,谈谈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答: 1、教师思想现代化,即处在现代教育总体时代背景中的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教育观,如全面质量观和评价观、学生主体观、和谐发展观、整体优化观、终身教育观等。

电大教育学答案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能够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功能: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 4、素质: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等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也可以称为素养。 二、简答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1)平等性;(2)服务于生产与生活;(3)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 行;(4)教育手段极端原始; 2、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3)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逐 步完善;(4)教育的法制化和民主化;(5)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 改革;(6)教育功能得到多方面认识并期待得到全面释放;(7)教育改 革朝向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8)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 求。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3)教育学 的科学化发展;(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4、简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3)教育手段和 设施现代化;(4)教育管理现代化;(5)教师素质现代化。 三、论述题 1、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个体发展发直接的、现实的力量。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开展、生成的动力。 (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 2、结合现实谈谈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所需准备的条件。 答题要点:(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学校教育自身的条件;(3)家庭环境的因素;(4)社会发展的状况。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4分,共24分) 1.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 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 册及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姓名: 教育学作业1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一、辨析题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3、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6、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二、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着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答:(1)教育学的萌芽。 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着作,论及了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论述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丰富的教育思想。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智慧是“产婆术”;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证明了教育的作用,把培育和养育健康智慧的人作为国家的大事来抓,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统一掌管和整体实施的教育大纲;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按照人的年龄对人的教育阶段进行了系统分期,首次依据人的发展阶段系统论述了人的和谐发展理论。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代表有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等。夸美纽斯“泛智”理论提出具有强烈民主性的普及教育的计划及单轨的学校体系,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个设想出全面完整教育学的人;赫尔巴特依据实践哲学说明教育目的,依据心理学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论述了“管理”、“教学”、“训育”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系统论述了教学材料、教学方式、教学过程。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全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 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 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形考一题库及答案

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是:循序渐进原则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劳动起源论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大教学论》 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教学原则,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教育名著____________中。 正确答案是:《学记》 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布鲁纳 教育史上第一个设想出全面完整教育学的人,教育学的真正奠基人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夸美纽斯 从作用对象上看,教育可以分为哪两种功能()。 正确答案是: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正确答案是:人的现代化 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生产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是:不均衡性 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是:不均衡性

电大教育学形考、作业答案(完整版)

电大教育学形考、作业答案(完整版)3-4 《教育学》第7—第8章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德育 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人身心发展规律,用一定社会多方面的外在要求,对受教育者思想言行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和培养,以使他们形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2.自我教育 是指个体为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的思想修养、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等活动。 3.陶冶教育法 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4.课外教育 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班主任 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德育的意义。 答:学校德育具有以下意义: (1)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 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受一定社会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巩固、继承和发展服务。因此,德育是古往今来的任何社会所必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所必需。 (2)学校德育对学校自身工作的意义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进行并加强学校德育,是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目的,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3)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意义 青少年是人生观、世界观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学校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需。 2.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 答: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也可以说道德素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3)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3.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3)法制教育(4)社会公德教育(5)劳动教育(6)健康心理品质教育(7)人生观教育(8)科学世界观教育(9)社会主义教育 4.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原则(2)知行统一原则 (3)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5)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 5.简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答: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1)教学(2)班集体(3)各项课外和校外活动 (4)团队工作(5)家庭和社会教育网络 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1)说理教育法(2)心理咨询法(3)榜样示范法(4)实际锻炼法 (5)陶冶教育法(6)自我修养法(7)品德评价法 6.简述课外教育的作用与任务。 答:课外教育的主要作用是: (1)课外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2)课外教育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3)课外教育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 (4)课外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电大《教育学》(第二版 柳海民主编)案例分析题目及参考答案

电大《教育学》(第二版柳海民主编)案例分析 案例1: 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有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参考要点: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P.77-78 案例2: 从2001年秋季开始,江西省的小学生们告别了一贯的百分制,实行新型的成绩考核评价机制——“等级+特长+评语”。目前,山东潍坊市小学已经取消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的新的评价标准,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 问题:你怎样看待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谈该项改革。 参考要点:江西和山东潍坊市所开展的教育评价改革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废除百分制,使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用"等级+特长+评语",因材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P.206 案例3: 下面一个事例教师会经常遇到,如果处理不好,教师会陷入尴尬境地。“上课说话,为什么不注意听课?出去”,老师对一位学生发出严令。这位学生没有出去,“听见没有,叫你出去”,老师加重了语气,学生仍不出去,老师奔下讲台,冲到学生眼前,用力往外拉,学生死命拉住桌子,眼里含有敌意,全班学生看着这位威严的老师,老师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问题:分析上面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如果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解决? 参考要点:上述老师之所以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还没树立起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理念,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不是“独角戏”,在教学时要满足学生情感、认知和升学的需求,让学生具有最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才是有效益、有效果的教学。反言之,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教师教得多么卖力、多么认真、多么辛苦,也不管学生不愿学还是学不会,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

电大教育学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 1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 1623 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 (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 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1)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可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从而促进教师对自身所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理想思考。 (2)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阐释,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教师通过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认识教育规律,从而按照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其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教育学也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理论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教学的进度和教学重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道德认知、能力等方面确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 (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递文化的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人类个体特有的认识路线为社会文明的遗传提供了可能。人类社

电大教育学作业2--3答案

电大教育学作业2--3答案
《教育规划纲要》 (2010――2020)明确提出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 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确立了义 务教育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 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b5E2RGbCAP 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 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努力消除辍学 现象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 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措 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等措施缩小区域差距,全面推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p1EanqFDPw 本题需注意:本题需要结合你本人所在地义务教育普及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新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有哪些内容。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DXDiTa9E3d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 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 / 10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RTCrpUDGiT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力。5PCzVD7HxA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 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jLBHrnAILg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 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xHAQX74J0X 我们要知道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观念创新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 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的培养。LDAYtRyKfE 2、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 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Zzz6ZB2Ltk 4、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 的人。
2 / 10

电大教育学作业2--3答案

教育学》课程作业评讲 (2) (第4—6 章) 责任教师刘琬 《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本学科,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学生和其他师范类 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本课程的30%。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作业,针对形成性考核册中的案例题提供思路,帮助大家理解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 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答案,橙色和蓝色是说明和解释。 一、论述题 1.联系您本人所在地义务教育的普及现状,试分析我国当前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新动向。 本题考核知识点:第五章教育制度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三、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二)改革动向2、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本题要点: 《教育规划纲要》(2010 ―― 2 0 2 0 )明确提出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义务教育 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确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到2020 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努力消除辍学现象等措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通过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等措施缩小区域差距,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题需注意:本题需要结合你本人所在地义务教育普及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以往课程改革有何不同? 本题考核知识点:第六章课程新课改的理念与指向 本题要点: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新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有哪些内容。 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 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第四章-自测-题目与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功能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调控功能 B. 衍生功能 C. 激励功能 D. 定向功能 E. 评价功能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定向功能, 调控功能, 激励功能, 评价功能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类型——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福禄贝尔 D. 那托普 E. 萨特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卢梭, 萨特, 裴斯泰洛齐, 福禄贝尔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根本价值的教育目的类型——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凯兴斯泰纳 B. 那托普 C. 涂尔干 D. 裴斯泰洛齐 E. 孔德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那托普, 凯兴斯泰纳, 裴斯泰洛齐, 孔德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判断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 不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方针和道路的总要求。 选择一项: 对

电大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电大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 1 第一章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3 分) 1.、初创阶段和发展 四阶段。
2.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古希腊时期。 3.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4.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包括:散性 5.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 作者是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 。 《母育学校》 ,其
6.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其发展的 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其 办园思想是“ 中国化 ”、“ 平民化 ”。
9.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 具体 运算 和形式运算阶段。
10.学前教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 11.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 等非专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12.学前教育学是以和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 / 30

1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指观察与认识研究和揭示 律 、为学前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发展规
提供指导。b5E2RGbCAP
14.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___专门化_____、完 备化和理论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A. 《大教学论》 笃德》 2.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 16 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 A.孕育阶段 C. 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 A ) D. 江 A ) D )
B. 《世界图解》 C. 《理想国》 D. 《林哈德与葛
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A. 南京鼓楼幼稚园 西实验幼师 B. 劳工幼稚园
C. 香山慈幼院
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 C ) B. 杜威 C. 福禄培尔 D. 蒙台梭利
A. 欧文
5.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 ( B ) B. 颜之推 C. 贾谊 D. 王守仁
A. 苏轼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学前教育学 P18
2 / 30

2020年电大《教育学》试题资料附答案【电大Word版】

2020年电大《教育学》试题资料附答案【电 大Word版】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 2020年电大教育学试题资料附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2.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3.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4.20世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按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5.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知 )、(情 ),(意 )、(行)。 7.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 )、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8. 1623培根 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1632年)捷克教育学

家夸美纽斯写大教学论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独立标志。 9. 杜威 新教育 进步主义教育 思想。 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家教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0.师生关系的三种形态 (专制型)(放任型)(明主型)。 53.校本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课堂人种志研究、个案研究法P220 54.教育理论基础 马克思理论。 55.教育规律的意思理解。 56.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现象)及其(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57、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收录孔子的言行编辑而成。 58、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成书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59.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独立标志。 60、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首先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传统教育代表。 61.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首开系统全面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批判,集“现代教育思想”之大成,现代教育代表 62、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癸卯学制 ,是我国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壬戌学制 63.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 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64.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65.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66.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67.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6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

最新-2018年电大教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精品

教育学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20世纪在科学主义的推动下,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 2.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最大优点是高效率。√ 3.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的条件是印刷术。X 4.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5. 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 6. 正规教育相当于当今学校教育中的学历教育。√ 7.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错误在于抹杀了教育的有意识性。√ 8. 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和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是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9. 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是非正规教育。√ 10.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动。√ 11. 教育手段是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X 12.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13当今社会已经不存在非正规教育。x 14. 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弊端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 15.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X 二、选择题 1. 确立了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的是(培根)。 2. 有一定的入学条件和规定的毕业标准,通常在教室环境中进行,使用规定的教学大纲、教材。这是(正规教育)。 3.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4.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出自(《论语》)。 6. 教育的主体活动是(培养人)。 7. 学校最早产生于(东方) 8.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生物起源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9. 生物起源论的代表著作是(《动物界的教育》)。 10. 根据教育活动的存在形式,教育分为(实体教育和虚拟教育)。 11.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 12.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13. 学校创立于(奴隶社会)。 14. 有固定的校舍,有稳定的教育周期,有统一的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固定的教师和学生。这是(正规教育)。 三.多选 1. 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是(平等性,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教育手段原始 )。

电大2015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文档

教育学作业1 一、辨析题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错。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3、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错。 6、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错。 二、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及了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论述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丰富的教育思想。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智慧是“产婆术”;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证明了教育的作用,把培育和养育健康智慧的人作为国家的大事来抓,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统一掌管和整体实施的教 育大纲;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按照人的年龄对人的教育阶段进行了系统分期,首次依据人的发展阶段系统论述了人的和谐发展理论。(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代表有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等。夸美纽斯“泛智”理论提出具有强烈民主性的普及教育的计划及单轨的学校体系,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个设想出全面完整教育学的人;赫尔巴特依据实践哲学说明教育目的,依据心理学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论述了“管理”、“教学”、“训育”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系统论述了教学材料、教学方式、教学过程。(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拉伊与《实验教育学》及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科学论证里教育的本质、作用、目的、任务及教育、环境与人的发展等理论,深刻论述了教育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电大学前教育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学前教育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1.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四阶段。 2. 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古希腊时期。 3. 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4. 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包括:丰富性、实践性、零散性。 5. 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6.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其发展的初创阶段。 7. 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蔡元培。 8. 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 9. 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感知运动、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 10. 学前教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辨证唯物主义。 11. 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儿园教师等专职的,也包括父母等非专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12. 学前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3.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指观察与认识学前教育现象、研究和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4. 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专门化、完备化和理论化。 1. 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称为教育功能。 2. 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表现在:领先性、广泛性、对象性、发展性和延后性。 3. 学前教育是面向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4. 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期望和实际功能。 5.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 6. 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7. 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 8. 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9. 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和_外在发展—的影响。 10. 从范畴上来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衍生功能。 11. 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1. 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和易表现性。 2. 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实践的品德教育法

电大教育学作业4答案

《教育学》课程作业评讲(4) (第9—11章) 《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本学科,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专科学生和其他师范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本课程的30%。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作业,针对形成性考核册中的案例题提供思路,帮助大家理解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 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答案,橙色和蓝色是说明和解释。 一、论述题 1.教师的职业角色如何定位?教师的职业形象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比喻?你对这些隐喻持什么看法? 本题考核知识点:第九章教师;第二节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专业发展 分析(供参考): 对教师的比喻有很多,然而大部分都是跟蜡烛、园丁等相联系的。比喻成蜡烛,是说老师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比喻成园丁,是说老师像园丁一样,对向园圃里的绿苗一样的学生倍加爱护,辛勤的耕耘,使其茁壮成长。这些比喻无不体现出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表现出一种凸显教师主体地位的教师职业定位思想,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知识和道德。 然而这种对教师的定位早已远远不够,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定位还有着更多的内容。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借助于计算机、电视、手机、报刊杂志等工具,信息四通八达,人们接受并传递信息的速度极快。德高为范,学高为师,正像《师说》中谈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诚然,当代教师起着传播人类文明,传授科学知识的作用,但师生之间已不仅仅是师徒关系,应为平等的相互的关系。这种平等定位把教师置于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而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及其他人员包括学生都是平等的,而师生之间的平等也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有的时候教师应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做学生心灵的倾听者、灵魂的引导者和精神生活的关怀者,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有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课后可以开放自己反思与研究的空间,努力做一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还有的时候教师要具有爱心、耐心,视师生关系为“战友”,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真正成为相互的平等者;还有的老师可以做自我修身的快乐者、自我丰富的实践者、清清白白的坚守者,并不断努力,争做自我超越的开拓者、自我成长的激励者。教师不仅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们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实效,既有良师益友的角色,更要抱有乐观心态,寻找职业带给自己的快乐。 总之,广大教师应该明确自身职业的特殊性,只有促进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促进广大教师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才能赢得全社会的支持和尊重。

电大本科教育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2015电大本科《教育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 2.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B)。A.卢梭B.杜威C.斯宾塞D.陶行知 3.智力平常者(大多数人)的智商IQ 值是(D)。A.大于140 B.120-140 C.110-120 D.90-110 4.主课外结合培养人才,曾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是(C)。A.凯洛夫B.赞可夫C.苏霍林斯基D.巴班斯基 5. (A)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容。 A.教学管理 B.教材管理 C.教育人事管理 D.教育财务管理 6. 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A)。A.人口数量与增长率B.人口质量C.人口结构D.政治制度 7.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的(D)进行教育。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8.“学为人师,行为示”体现了教师工作的(C)。A.复杂性B.创造性C.示性D.长期性 9.学校管理工作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传统经验与现代管理科学之间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原则中的(D)的要求。A.导向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 10.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就是(C)的全面发展。A.生存能

力B.生活能力C.劳动能力D.处事能力 1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C)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示性D.个体性 12.身体发育异常显著,性意识开始萌芽,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开始要摆脱成人的束缚,这些特征是人的身心发展处在(C)时期的表现。A.婴儿期B.幼儿期C.青年期D.少年期 13.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D)A.杜威B.赫尔巴特C.梅伊曼D.桑代克14.在教育发展过程中,(C)是主“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A.布鲁纳B.凯洛夫C.杜威D.陶行知 15.“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的观点属于:(C)A.生理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 二、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予以改正。)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对。 2.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错。按照生物起源论的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但教育具有社会性。 3.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错。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统一出发。单纯从社会出发或单纯从个人出发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都是不正确的。 4.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错。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可见,教学方法仅教学模式的其中一个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