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

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

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
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

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医师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集、分析和归纳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一般而言,急诊科医师和其它专科医师一样,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后得出诊断,再决定给予医疗干预(药物或非药物)。但是,由于急诊病人的某些特点,要求医师的思维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急诊病人的特点包括:

1 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不确定因素多;

2 危重病人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要给予医疗干预;

3 来诊病人常以某种症状或体征为主导,而不是以某种病为主导;

4 病情轻重相差甚大,从伤风感冒到心跳呼吸骤停;

5 病人和家属对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的期望值高。

根据病人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按以下过程进行思考。

问题1: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

虽然绝大多数急诊病人不是危重病患者,但在应诊之处就凭表象主观地认为“没什么大问题”是草率和危险的。在针对急诊科医师的投诉中,部分就是因为医师对病情估计不足所致。如果开始就从“是否会死亡”的角度考虑,将思维拉向极端的高度,可以保持相当的警觉性。由此将病人分为3类:

a.高度可能性—即危重(critical)病人,必须立即给予医疗干预。

b.中度可能性—即一般急症(emergent)病人,占急诊大多数,短时间内没有生命危险,但不可掉以轻心。

c.低度可能性—即非急症(non-urgent)病人,病情稳定,可以稍缓处理。

问题2: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稳定病情或缓解症状的干预措施?

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给予对症治疗,这是急诊科医师有别于其它专科医师之处。比如出血的病人先止血,疼痛的病人先止痛,气促的病人先给氧,燥狂的病人先镇静,休克的病人先补液,怀疑骨折的病人先固定等,有人称之为“先开枪,后瞄准”。有经验的医师常在看到病人的第一眼就会做出相关的决定,但在思维时要反复问自己:a.这些措施是否对病人最有利(利大于弊)?

b.这些干预是一次性还是反复多次,维持到何时?

c.如果干预是错的,怎么办?

问题3: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分析病人的主诉、现病史和过去史、初步的检查结果,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思考,遵循“先常见病多发病,后少见病罕见病”和“尽量用一个病解释”的诊断学思路,根据急诊疾病谱特点区分为3类:

a.创伤性急症(trauma emergencies):由各种创伤因子造成的急症。

b.内科性急症(medical emergencies):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内分泌、泌尿、血液系统的非创伤急症,急性中毒、过敏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急症。c.特殊的急症(special emergencies):儿科、妇产科和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等专科的急症。

问题4: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这是鉴别诊断的思维过程。急诊病人常以症状和体征就医,如发热和腹痛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两个症状,背后的病因五花八门。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可能很快会作出倾向性的诊断,比如认为这是由于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腹痛。但是你还要考虑能否排除胃肠穿孔、胆道疾病或宫外孕破裂?医师应自问:

a.这是唯一的病因吗?

b.其它病因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排除?

c.请哪些专科医师帮助我?

问题5:哪些辅助检查是必需的?

急诊科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液项目(常规、生化、酶等)、心电图和X线平片,进一步的检查有超声、CT和核素等。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医师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的结果,相对忽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检查过程中还有病情突变的风险。医师在决定作某项检查时应自问:

a.这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和鉴别是必要的吗?

b.如果检查过程中病情恶化,怎么办?

c.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怎么办?

问题6:病人到急诊科后,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急诊病人处于疾病的早期,但往往不是极期,病情变数很大,可能向好转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想恶化的趋势演变。在我们做出初步的诊断和相应的干预后数分钟或数小时,不要忘记作再次评估(re-assessment),以验证诊断是否正确,处理是否得当,以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如何。因此,急诊观察区(病房)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的诊疗场所。医师和护士共同进行评估并认真书写记录。医师应考虑:a.病情稳定(stable)还是不稳定(unstable)?

b.病人对干预措施(药物或非药物)反应如何,有无副作用?

c.是否需要增加其它干预措施?

问题7:往哪里分流作进一步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病人在急诊科的诊治只是一个阶段,之后就要考虑下一步的去向,包括:取药后回家继续治疗;到输液中心进行静脉给药治疗;急诊观察区留观;收入住院部相关病区或ICU;直接进入手术室或介入治疗室。尽早做出病人去向的选择可以得到其它专科的帮助,使病人更早获得针对病因的处置,提高救治的成功率。虽然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医师往往还要考虑病人的经济能力和其它社会因素,但从病情的角度医师应回答:

a.病人有否紧急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指征?

b.住院治疗是否对病人更有利?

c.病人在急诊科的时间是否太长了?

问题8:病人和家属理解和同意我们的做法吗?

这是一个医患沟通的问题。有时医师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抢救病人,最后得不到感谢,反而还被投诉。这种现象既反映出社会对急诊急救工作的专业特点应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也要求我们检讨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和缺陷。由于患方对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的期望值较高,在救治的短时间里医患之间又往往难以建立彼此的信任,如果沟通不足,就容易导致患方不满意而医务人员又有“好心没好报”情绪的结果。所以,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应提醒自己:

a.我是否已经将病情告知了病人或家属?

b.他(们)同意我的做法吗?

c.他(们)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了吗?

以上八个问题贯穿了我们在诊治急诊病人过程中临床思维的主要方面,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的思考更慎密,条理更清晰,措施更严谨。保持自我反省的心态,认真对待诊治中的每一个环节,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临床思维与决策

一、患儿,男,10岁。发热2天伴水样腹泻3次, 2小时前突然感胸闷不适,腹痛、烦躁不安,晕厥1次。体检:体温38.5 C,面色苍白,气稍促,血压 60/40mmHg 。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1.归纳病例特点:发热2天伴腹泻;2小时前胸闷、腹痛、烦躁不安;晕厥 1次;查体:体温38.5 C,血压6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2.临床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毒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病史短,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伴腹部不适及晕厥症状;查体发热、 血压低;心脏 心律改变、心界扩大; 昭鉴妙J诊断要点:风湿性心肌炎;B受体功能亢进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川崎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4.诊疗计划与原则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增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大剂量维生素C、ATR肌苷、辅酶Q10, 1,6-二磷酸果 糖等; 抗心衰治疗:地高辛或西地兰; 心源性休克治疗:室速:利多卡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异丙肾; 危重患儿可激素治疗; 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干扰素、胸腺肽;

其他对症治疗:镇静、止痛、退热等; 二、男,4月,主诉:发热、咳嗽2天,伴哭闹不安1天。现病史:2天前患儿发热,体温37-38 C,轻度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入院前1日出现哭闹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拒乳,尿少,来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7.7 C,脉搏180次/分,呼吸60次/分,哭闹不安,哭声无力,面色发绀,多汗,鼻翼煽动,咽部充血,左侧肩胛下区可闻及稀疏的中小水泡音。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心音稍顿。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正常。腹稍膨隆,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脏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4cm,剑突下7cm质软,边缘稍钝,脾未触及。肢端稍凉,指趾端轻度发绀。既往史:3个月患肺炎、心力衰竭。 X线提示心脏增大呈球形,超声心动图是左心室明显扩大,二尖瓣开口小, 左室流出道狭窄,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广泛ST-T改变。 1?该病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这些临床特点要考虑哪些疾病? 2. 还要进行哪些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 你认为根据这些临床特点最可能是什么病?根据是什么?

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

急诊科医师的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医师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集、分析和归纳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一般而言,急诊科医师和其它专科医师一样,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后得出诊断,再决定给予医疗干预(药物或非药物)。但是,由于急诊病人的某些特点,要求医师的思维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急诊病人的特点包括: 1 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不确定因素多; 2 危重病人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要给予医疗干预; 3 来诊病人常以某种症状或体征为主导,而不是以某种病为主导; 4 病情轻重相差甚大,从伤风感冒到心跳呼吸骤停; 5 病人和家属对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的期望值高。 根据病人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按以下过程进行思考。 问题1:病人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 虽然绝大多数急诊病人不是危重病患者,但在应诊之处就凭表象主观地认为“没什么大问题”是草率和危险的。在针对急诊科医师的投诉中,部分就是因为医师对病情估计不足所致。如果开始就从“是否会死亡”的角度考虑,将思维拉向极端的高度,可以保持相当的警觉性。由此将病人分为3类: a.高度可能性—即危重(critical)病人,必须立即给予

医疗干预。 b.中度可能性—即一般急症(emergent)病人,占急诊大多数,短时间内没有生命危险,但不可掉以轻心。 c.低度可能性—即非急症(non-urgent)病人,病情稳定,可以稍缓处理。 问题2: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稳定病情或缓解症状的干预措施? 在做出明确诊断前就给予对症治疗,这是急诊科医师有别于其它专科医师之处。比如出血的病人先止血,疼痛的病人先止痛,气促的病人先给氧,燥狂的病人先镇静,休克的病人先补液,怀疑骨折的病人先固定等,有人称之为“先开枪,后瞄准”。有经验的医师常在看到病人的第一眼就会做出相关的决定,但在思维时要反复问自己: a.这些措施是否对病人最有利(利大于弊)? b.这些干预是一次性还是反复多次,维持到何时? c.如果干预是错的,怎么办? 问题3: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分析病人的主诉、现病史和过去史、初步的检查结果,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思考,遵循“先常见病多发病,后少见病罕见病”和“尽量用一个病解释”的诊断学思路,根据急诊疾病谱特点区分为3类: a.创伤性急症(trauma emergencies):由各种创伤因子

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它与临床各专科既有密切的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其服务于任何急性病症(包括心理急症)和急性创伤病人,业务范畴涉及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急(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观察、诊断抢救及治疗。急诊医学的特点之一是时间依赖性,即:在有限的临床资料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挽救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的痛苦。现代急诊医学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在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归纳、总结自身特点和基础理论中得到发展,目前在急诊医学中逐渐分化出创伤医学、急危重症医学、中毒医学和紧急救援医学等亚专业,有些医院也分化出执行急诊病人紧急手术的急诊外科或创伤外科医学。因此,从事急诊医学专业的医师需要掌握更加宽泛的医学专业知识,学会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和方法来挽救病人的生命。培养合格急诊科医生的途径就是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 一、培训目标 (一)掌握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急诊医师独有的“四步(判断、处理、诊断、治疗)”临床思维模式;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的独立的判断和快速诊治,并能够基本具备独立诊治常见危重症病人的能力。 (二)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掌握常见急症的鉴别诊断;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三)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 二、培训方法 采用以急危重症出现概率较高的临床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采用在临床轮转的同时进行理论授课、模拟培训和临床带教的培养方法,通过参加规范化的临床实践,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各门类知识的关联和应用。理论课程的设定以及临床科室的轮转应当着重于急诊医学相关知识和学科,以在急危重症出现几率较高的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相关专科。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为:急诊科(含急诊EICU)轮转时间为1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7个月,自选轮转(或机动)1个月。详细安排如下: 表:急诊科住院医师培训临床轮转安排表 轮转科室时间(月)

急诊出科小结(干货)

急诊出科小结急诊规培心得体会

尊敬的急诊老师: 您好,在急诊留观规培了两个月,感觉自己收获很多,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怎样成为一名好的急诊医生以及面对患者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我们要培养一种急诊临床思维. 急诊医师诊治病人的途径是从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开始的,来了一个病人首先要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看看是否需要立即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查快速血气分析是急诊最常用的一项检验,老师说血气分析是判断一个患者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在急诊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抢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心电监护、心电图、电动吸痰,要求熟练掌握。学习并掌握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急救、记录及交接班、各种检查留取法及结果的判断和一些常见病(如心梗、脑梗、中毒、失血性休克)判断及处理方法等。急诊是个全科性较强的科室,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突如其来的情况不知如何处理,急诊科体系很大,收治各种各式的急症患者,轻到普通感冒发烧,重到休克,心跳呼吸骤停,而且来得急,来得不定时,所以我们需要更专业,更多元化的知识,才能担任急诊医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有规划,还要带着思考的去学习,及时发

现自己的缺点所在,我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业务水平.印象中很深的一次抢救是一位因醉酒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当时送来急诊的时候我自己感觉都慌乱了,但是老师像是见惯了这种场景,很是淡定,沉着冷静的给病人抢救,给学生和护士分配任务,虽然最后没有急救成功,但是我们感觉问心无愧,因为我们尽力了,慢慢的我也基本适应了这种工作氛围了,甚至有点喜欢这种奋斗者一线的感觉,庄重严肃而又富有爱心的对待每一位生者或死者。真的很崇拜老师们娴熟的技能,沉着的心态。在急诊工作压力这么大的环境下老师们都能很从容的工作,这些都是我要好好学习的。 在急诊学到了很多临床用药的知识,老师说看病就像是打仗,你手里的药是你的武器,如果你不了解什么药有什么作用和不良反应,那么在这场战争没有开始前你就输了,所以在急诊这段期间,拜访了急诊药房的老师,找到了很多急诊常用药的说明书,自己利用闲暇的时间看看感觉收获很大,无论是药品的用量还是注意事项都很重要,尤其是对一些抗生素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总之感谢我的带教老师给我的悉心教导,及各个老师的合理安排.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

耳鼻喉科(慢性扁桃体炎)临床思维与决策

临床思维与决策试题(考官用)[ 病例摘要] 男性,30岁,公务员,以“反复咽痛伴发热3 年。”为主诉入院。 患者自诉近3 年来常在受凉感冒或劳累等免疫力下降时出现咽痛症状,病伴有发热,自测体温38 摄氏度左右,每次均在给予抗炎药物静点(具体药物及使用方法不详)后症状缓解,近3 年来反复发作约5-6 次/年。今日患者为求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就诊于我科门诊,经检查提示慢性扁桃体炎,建议患者住院手术治疗,故门诊以此诊断收住我科,病程中,患者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精神可,饮食及睡眠情况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专科检查:扁桃体慢性充血,II °扁桃体表面不平,瘢痕,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时可见隐窝口封闭,呈黄白色小点,其上盖有菲薄黏膜或粘连物。隐窝开口处可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挤压时分泌物外溢。舌腭弓及咽腭弓充血。下颌淋巴结肿大。化验: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测、血沉、CRP、凝血均正常。 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 一、病史特点归纳(15 分) 1、男性,30岁,公务员,反复咽痛伴发热3 年。 2、患者自诉近3年来常在受凉感冒或劳累等免疫力下降时出现咽痛症状,病伴有发热,自测体温38 摄氏度左右。 3、辅助检查:化验: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测、血沉、CRP、 凝血均正常

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 二、诊断及依据(15) 诊断: 慢性扁桃体炎 诊断依据: 1. 患者青年男性,30 岁。 2. 患者自诉近3 年来常在受凉感冒或劳累等免疫力下降时出现咽痛症状,病伴有发热,自测体温38 摄氏度左右,每次均在给予抗炎药物静点(具体药物及使用方法不详)后症状缓解,近3年来反复发作约5-6 次/年。 3.专科检查:扁桃体慢性充血,II°扁桃体表面不平,瘢痕,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有时可见隐窝口封闭,呈黄白色小点,其上盖有菲薄黏膜或粘连物。隐窝开口处可有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分泌物,挤压时分泌物外溢。舌腭弓及咽腭弓充血。下颌淋巴结肿大。 三、鉴别诊断要点(15)答三点,每点5 分 1.扁桃体角化症为扁桃体隐窝口上皮细胞过度角化,形如黄白色角状或尖形砂粒样角化物,触之坚硬,根基牢固,不能拭掉,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感觉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可同时发生于咽后壁、咽侧束和舌根等处。病程较长,多发生于30 岁以前的青年。病因尚不明确,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2. 扁桃体肿瘤一侧扁桃体迅速增大或扁桃体肿大而有溃疡,均应考虑肿瘤的可能性。如扁桃体肉瘤,早期可局限于扁桃体黏膜下,表面光滑,主要

全科医生要求规范化培训内容(精)

一、培养目标 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二、培养年限和方式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养年限。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1。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全科住院医师参加临床培养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

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全科住院医师接受全科医疗服务、 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6个月,具体 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表1 培养方式及时间分配表 培养方式具体科室时间分配(月) 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合计27个月)内科12神经内科2儿科2外科2妇产科1急诊医学科 3.5皮肤科0.5眼科0.5耳鼻咽喉科0.5传染科0.5精神科1康复医学科0.5中医科0.5选修科室0.5 基层实践培训基层实践基地6

常见医院面试题及答案整理

1、当好一名优秀的急诊科医生的必备条件: ①急诊科医生是解决一个“急”字,处理一个“危”字。 ②急诊科医生必须苦练内功,扎实基础。除了有全面的学科知识,还需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操作技术。 ③急诊科医生需要敏捷的思维、忙而不乱的心态,这是急诊医生必备的内在因素。 2、当好一名优秀的急诊科医生应有的临床思维方法: ①确定出目前哪些问题将首先危及病人生命。 ②确定出目前哪些问题将发展为危及生命的情况。 ③确定出目前哪些问题是病人最难以忍受的痛苦。 ④确定出目前哪些问题对病人及家属心理将造成最大的伤害。 3、当好一名优秀的急诊科医生必须做好的事情: ①必须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信念。 ②必须有吃苦耐劳、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准备。 ③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④必须有敏捷的医学循证思维能力。 ⑤必须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体力支配。 4、急诊科医生当前存在的困惑: ①病人和家属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行为的不理解; ②病人和家属对急诊医生所做出的医疗决策不配合; ③由于人文因素导致的沟通障碍。 5、当好一名优秀的急诊科医生必须掌握科学的急诊思维方法 ①按照诊疗规范、临床路径行事。 ②要学会善于观察与思考,学会沟通与对话,具备良好的人际能力,保证医疗安全。 ③重视业务培训,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6、当好一名优秀的急诊科医生,必须建立正确的急诊临床思维, 应当进行长期的、有计

划和有目的的训练 ①在病人就诊过程中,应不断的对症状和生命体征进行反复评估。 ②急诊工作有许多不确定性,还有其特殊性。急诊医生除了要进行医疗工作外,还需要具备管理、组织及协调能力,还要面对许多社会问题,还要学习社会的、生理的及心理的许多知识。 ③急诊医生要学会在逆境中正向思维,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事业心,自我完善,不断进取。 1、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你认为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一.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从事医务工作,能够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经常处理一些紧急事件,这就使我具有较强的为人处事的能力,遇事比较冷静、处理事情层次分明,干脆利落,做事认真、稳重、耐心细致。 二.是我有比较强的团体精神,能和同事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和其他人互动,共享信息和荣誉,对待工作认真努力,能够及时完成,并且很乐意帮助同事,乐于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而且在工作中这种精神得到了提高和完善。 三,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同样在我身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诸如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少等,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地发现,再改正,并真诚、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学习,才能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已。 2、你在值班的时候,在你面前一个急症病号突然晕倒,你如何处理?一.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正常的,我应该冷静,迅速,妥善地处理这件事,不应该有所慌张。二,立刻检查这位患者的生命体征,看是否稳定,并且同时将这一情况汇报医院总值班医生。 三,若病人病情稳定,那么我将和值班护士一起对这位病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症处理四,若病人情况危机,比较严重,我应该立刻联系其他科室正在值班的医生,请求协助治疗。五,治疗过程中,不能擅离职守,更不能自行安排替班,若是病人做检查等需要我的陪同,应该跟总值班医生汇报情况,得到批准后再离开。 3. 你是一名急诊科医务人员,在你值班的时候,你的亲戚好友找你有急事,你会怎么做?一,仔细询问亲戚好友,了解急事的具体情况,性质等,再作出相应的判断。二,若是这件急事跟我的职业相关,比如亲戚身体不适,或者受伤等,我会根据当时值班时的情况,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来处理,先处理严重的病人,绝对不会因为私人关系优先照顾亲戚三,若是私人事情,我会跟亲戚说明我们急诊值班的原则,必须坚守岗位,不得 擅离职守,看是否可以等我下班后再帮他处理,相信我的亲戚好友能够理解四,若是事情真的很紧急,我会向医院总值班医生请假,经值班领导同意并安排有关人员替代后,方可离开值班岗位。 4、你被录用以后,如果抽调你去下乡支农,你会做哪些准备工作?一,作为新录用的医生,到基层进行锻炼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基层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不会抱怨,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基层锻炼,争取通过这次锻炼能够丰富我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做

临床思维与决策

一、患儿,男,10岁。发热2天伴水样腹泻3次,2小时前突然感胸闷不适,腹痛、烦躁不安,晕厥1次。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气稍促,血压6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1.归纳病例特点:发热2天伴腹泻;2小时前胸闷、腹痛、烦躁不安;晕厥1次;查体:体温38.5℃,血压6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2.临床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毒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病史短,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伴腹部不适及晕厥症状;查体发热、血压低;心脏心律改变、心界扩大; 3.鉴别诊断要点:风湿性心肌炎;β受体功能亢进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川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4.诊疗计划与原则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增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大剂量维生素C、ATP、肌苷、辅酶Q10,1,6-二磷酸果糖等; 抗心衰治疗:地高辛或西地兰; 心源性休克治疗:室速:利多卡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异丙肾; 危重患儿可激素治疗; 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干扰素、胸腺肽; 其他对症治疗:镇静、止痛、退热等; 二、男,4月,主诉:发热、咳嗽2天,伴哭闹不安1天。现病史:2天前患儿发热,体温37-38℃,轻度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入院前1日出现哭闹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拒乳,尿少,来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7.7℃,脉搏180次/分,呼吸60次/分,哭闹不安,哭声无力,面色发绀,多汗,鼻翼煽动,咽部充血,左侧肩胛下区可闻及稀疏的中小水泡音。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80次/分,节律规整,心音稍顿。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正常。腹稍膨隆,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脏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4cm,剑突下7cm,质软,边缘稍钝,脾未触及。肢端稍凉,指趾端轻度发绀。既往史:3个月患肺炎、心力衰竭。

临床思维与决策教学文案

临床思维与决策

一、患儿,男,10岁。发热2天伴水样腹泻3次,2小时前突然感胸闷不适,腹痛、烦躁不安,晕厥1次。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气稍促,血压6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1.归纳病例特点:发热2天伴腹泻;2小时前胸闷、腹痛、烦躁不安;晕厥1次;查体:体温38.5℃,血压6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心界扩大。 2.临床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毒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病史短,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伴腹部不适及晕厥症状;查体发热、血压低;心脏 心律改变、心界扩大; 3.鉴别诊断要点:风湿性心肌炎;β受体功能亢进症;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川崎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4.诊疗计划与原则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增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大剂量维生素C、ATP、肌苷、辅酶Q10,1,6-二磷酸果 糖等; 抗心衰治疗:地高辛或西地兰; 心源性休克治疗:室速:利多卡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异丙肾; 危重患儿可激素治疗; 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干扰素、胸腺肽; 其他对症治疗:镇静、止痛、退热等; 二、男,4月,主诉:发热、咳嗽2天,伴哭闹不安1天。现病史:2天前患儿发热,体温37-38℃,轻度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入院前1日出现哭闹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拒乳,尿少,来医院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7.7℃,脉搏180次/分,呼吸60次/分,哭闹不安,哭声无力,面色发绀,多汗,鼻翼煽动,咽部充血,左侧肩胛下区可闻及稀疏的中小水泡音。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80次/分,节律

第一章急救护理学概述 试题及答案 吉大机考资料及答案 答案在最后一页

第一章急救护理学概述试题 一、单选题 1.院前急救是指() A.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救护 B.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的抢救 C.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D.途中救护 2.批量伤员救治时,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的腕带进行标记() A.黄色 B.绿色 C.棕色 D.红色 3.急诊分级标准中,黄色病人等待时间不应超过() A 10分 B 20分 C 30分 D 60分 4.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多长时间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A.4h B.30min C.2h D.6h 5. emergency medicine是() A. 院前急救 B. 重症监护 C. 急诊科 D. 急诊医学 E. 急救护理学 6.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 A. emergency medicine B. 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 system C.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D. nursing in emergency E.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ine care 7.院前急救主要经常性任务() A. 病人呼救 B. 灾害遇难者急救 C. 救护值班 D. 紧急救护枢纽 E. 以上都不是 8.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科的设置() A. 预检分诊处 B. 急诊诊查室 C. 急诊抢救室 D. 急诊换药室 E. 急诊观察室 9.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护理观察技巧() A. 问 B. 听 C. 触 D. 教 E. 看 10、《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何时由国家出台( ) A、1986.10 B.1986.2 C.1980.10 D.1982.03 11、城区的急救半径为多少() A.≤6km B. ≤5km C. ≤4km D. ≤3km 二、多选题 1.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A. 院前急救 B. 危重病急救 C. 抢险救灾 D. 战地救护 E. 急救护理人才培养和科研 2.EMSS主要参加人员()

如何当好一名急诊科医生

讲义要点:1、如何当好一名急诊科医2、急腹症的诊治思路3、胸痛的诊断与临床思维4、昏迷的临床诊断思维 一、如何当好一名急诊科医生 一、急诊医学专业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1、急诊医学专业 急诊医学专业是一门二级学科,它不同于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肾脏等内科分科和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它是上述各三级学科组成的多学科综合而成。在一些发达国家,培养一个急诊科医生需要11年(即4年大学自然基础课、4年大学医学基础临床课的学习及毕业后3年急诊专业培训)的时间,因为当好一名优秀的急诊科医生必须有扎实的、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全科知识,以及熟练的、全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 在我国EMSS为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ICU三环相扣的急救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急救链条环环相扣,构成快捷、有序、高效救命的连续服务模式。 3、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特点 ①急诊科是医院拯救生命和救治急危重症的前哨 急诊科接诊的急危重症多,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责任意识,具备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是急诊科医生的基本准则。 ②急诊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医疗救治水平的缩影 急诊科经常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突发事件和其他应急任务,要求急诊科医生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做到与时间同赛跑,与死神比速度,从而体现医院的综合医疗救治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 ③急诊科是展示医院形象的第一窗口 急诊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对服务质量要求很高。急诊科医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在医院的第一窗口展示医务人员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之所急、主动优质高效服务的良好形象。 4、急诊科医生的工作环境和接诊患者的特点 ①患者的病、伤情急,家属和患者病人的心情急、要求高、期望值大。②患者的病程短,病史资料及相关信息不全,即时留给医生分析思考的时间短,判断和确诊的难度大。③急诊急救的疾病谱广泛,许多重症病人混杂其中,需要急诊医生在短时间内筛查出真正危重的病人。④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综合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年龄构成比以老龄病人占大多数,且多为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种种因素,这些本应在社区或门诊解决的问题都涌向综合医院急诊科,增加了后者的压力。⑤诸多综合医院的急诊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场地及空间有限,加上病人数量多,卫生资源偏紧,造成分流困难。⑥在相当多的综合医院,急诊医护人员编制不足,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及亚健康状态,急诊医护人员的付出与收入待遇不相称。 5、急诊患者的病、伤情特点: (1)、发病急,致伤突然,病情、伤情变化快,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强。 (2)、病情复杂,疾病谱广泛,有跨科的疑难急危重症。 (3)、伤害(多发性创伤、中毒等)患者的特点:

急诊病人特点与医生的临床思维

者自己认为患有的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 临床问题;第二阶段:急诊学科概念形成对急诊危重症、创伤早期评估

急诊危重症患者特点: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循环、呼吸支持; 病情垂危不能搬动、转运;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住院治疗; 专科难以收住院的危重患者。 (一)急迫(时限性紧迫) 急危重症、创伤主要特征:突然发生,病情难以预料;病情变化快,很快出现生命危险;应激反应性强,如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代偿能力差,如急性心衰、ARDS。 急诊强调时间窗概念,强调早期目标治疗,越早治疗临床预后越好。心肺复苏:<10min;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溶栓:30min;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90min;糖尿病酮症:补液2000ml/ 初2hr;降糖3.9- 6.1 mmol/L/h;脓毒症:EGDT(早期目标治疗)<6hr。 (二)危重(病情严重) 生命指征不稳,随时可发生猝死;未能即刻认清有致命危险;信息资源缺乏;工作环境的影响。 (三)可救(病机可改变) 在病理生理学中寻常可见可逆变化的机制;许多突发性病变经及时地处理、调整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通过改善机体某种病理生理状态,可使组织细胞的生命期得以延长。 (四)复杂(情况参杂不清) 当多个器官功能相继发生病理改变,机体超出了单一器官对整体的影响,而表现出新的、更复杂的特殊规律;急诊可与器官相关也可能跨越解剖器官,并将各种功能按其生理的储备进行区分,急诊医学却是探讨当多个器官功能共同发生障碍时机体反应的新规律。 二.急诊医生如何思维 面对临床的专业问题,急诊医生需培养专业品质--敏锐和关注。培养能快速采集患者病史,决定应做哪些必要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所有的临床资料,用于提高病情判断和救治的能力。注重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判断和紧急处理,并非要立即确诊为某种疾病;不可忽略疾病的急危重阶段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1.时间性特点,尽早阻止病情恶化,比延误治疗代价更低、效果更好;2.整

中医急诊临床思维培育困难及对策

中医急诊临床思维培育困难及对策作者:郑宏刘清泉江其敏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现状与难点分析 1.1临床的高标准要求与实习医生独立诊疗能力差之间的矛盾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综合性极强的临床医学,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来说,走上临床后除了要求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较高的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意识和动手能力。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也是每一名医学生重要的实践场所,多学科、全面性的特点决定了急诊科是实习医生成长的快速通道。急诊科的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疾病的急迫性、疾病谱的广泛性、诊疗的时限性、病情变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医生缺乏足够的时间获得病人完整的病情资料,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十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另外,社会保险的不健全,医患矛盾等社会因素[1],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行为本身产生了很大的干扰。这些特点和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对初上临床实习的中医药院校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同时也常让学生感到茫然,甚至无从入手。之所以临床带教老师常常感慨和抱怨实习医生能力差,是因为他们在学习阶段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中医急诊临床思维能力。怎样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2],怎样让医学生掌握现代急诊医学的内涵[3],怎样让学生尽快完成从一名实习生向一名有经验的临床医生的转变,是急诊医学教育者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1.2中医急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中医急诊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间并不长,教学模式大多继承传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往往单纯依靠教学大纲,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养成了一种被动接受的习惯,学习兴趣不高,但这样被动的状态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就很快原形毕露了,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主动思考能力更差,很难达到临床对实习医生的工作要求。自20世纪初美国哈佛医学院开始用案例教学法[4]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并取得良好效果后,近年来,华西医科大学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原理,设计出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CBS),应用于二级主干学科的教学中,本教研室也应用CBS模式对中医急诊教学作出了尝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维,提高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5]。但无论案例教学法还是CBS教学模式都有其不足之处,它们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主动性有较高的依赖,要求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而目前学生受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医患压力、还有感情恋爱压力等诸多压力的影响[6],对教师的工作很难做到从始至终的良好配合,结果常常是一部分同学觉得从这种教学法中受益匪浅,而另一部分同学则抱怨不习惯,没有头绪。另外,单纯的病案式教学或CBS教学也存在缺点,即它很难象传统的课堂教学那样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中医急诊学的高校教材也存在着内容更新缓慢的缺点,虽然以往的中医急诊学高校教材凝聚着老一辈医学教育者的心血和智慧,但急诊医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知识更新换代快的现实要求。比如,2000年国际上第一部心肺复苏指南得到颁布和推广,2003年的普通高校

儿科临床思维

在急诊科常常会遇到这类危重患儿,来时奄奄一息,面对随时有可能逝去的生命,医生们该如何冷静处置?最难的是救治这类患儿常常伴有多重矛盾,在这多重矛盾中我们医生如何抓住主要矛盾?该如何多方权衡,突出解决威胁患儿生命的主要矛盾,精心调整用药,如何慎对每一步操作细节,密切应对疾病进程,步步为营,冷静决策?进行逻辑思维的同时还要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一句话:儿科急救该如何科学地进行临床思维? 儿科急诊的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儿科急诊应多问,仔细查体,拓宽思路,才能减少误诊。医生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临危而不惊,思路清晰,诊断时不但要逻辑思维,还要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方可避免误诊误治。平时要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及处理方法。 例如在儿科急诊中肠套叠是一急诊,肠套叠是儿童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肠套叠如果不及时治疗几乎是致命的,其预后取决于肠套叠复位前的持续时间。可见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早期诊断肠套叠以取得早期治疗是降低肠套叠病死率的关键。而不典型肠套叠很容易误诊。肠套叠是指一段消化道嵌入邻近的另一段肠管内。这是3个月~6岁发生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小于3个月者罕见。 典型肠套叠的诊断较容易,典型肠套叠的4个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呕吐伴有血便及腹部肿块。在儿童常常表现为患儿的不停啼哭。缺乏主要症状之一项以上者为不典型,但不典型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却较困难,往往会误诊、漏诊而延误病情。该病容易误诊成为:急性病毒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炎,急性坏死性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脑炎,直肠脱垂等等。所以必须仔细加以鉴别,方可避免误诊。造成诊断困难的原因较多,例如: (1)在有痢疾、急性坏死性肠炎等原发病基础上合并肠套叠的。因疾病本身的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便血明显,在出现肠套叠时常常没有注意,而只注重原发疾病。 (2)在血便量少或不出现血便者。因为肠套叠在12h内肠壁血运障碍尚不明显,所以可没有血便。 (3)无痛性肠套叠。患者就诊时已有精神萎靡、嗜睡表现者。这大多是因为疼痛刺激过于剧烈或大出血引起休克所致 (4)肠段从肛门脱出。这往往是因为前进的肠段包括横结肠、降结肠肠段通过肛门脱出时常被认为是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没有其他肠段脱出)。 (5)腹部包块位置不固定或根本不能触及。因为包块在腹痛间歇期往往不出现而不能触及。所以在出现上述症状而考虑到有肠套叠时,医生应该全面分析病情,详细体格检查,尤其是体检时要作肛门指诊及动态观察腹部体征。肛门指诊最简单但很有诊断价值,指套带血或粘液血便往往提示有肠套叠。而腹部包块在疼痛时可增大、变硬更易触及,或可在间歇期通过直肠腹部双手触诊,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确定部位。当然作一些辅助检查也很有必要。如大便常规化验,大便培养,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尤其是腹部X线检查,实时超声检查及诊断性空气灌肠更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例如有的小婴儿入院时表现为阵发性面部青紫、苍白伴恶心,嗜睡,出汗多,在未排果酱样大便之前,很容易误诊为肺炎及败血症等其它疾患,根本就不会想不到“肠套叠”这个诊断,很容易定向思维,这时应多想想除了考虑这些常见病,还应想想有无其它系统的急诊,即还要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要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出准确的判断,分清病情的轻重,给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这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不能慌,其次细问病史,病史不清的就靠认真体检,再次要抓主要矛盾,针对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仔细对症,这四个平稳 1、临床思维要有足够的专业积累,要通读儿科学、内科学等教材,每个病都要有初步的概念。 2、要熟悉常见病的鉴别诊断,平时要注重鉴别诊断的训练。 3、遇到急诊首先要自己稳,再仔细观察患儿生命指标,及时对症处理,然后寻找病因,同时要和患儿家长充分沟通。2、我们这里的儿科急诊重病重症,急诊科是直接转给我们儿科处理的。所以总结这几年来 儿科抢救的经历,我觉得: 首先,遇到急危重病,心里要镇定,因为心不乱处理起来条理才清析; 第二,要抓住主要症状体征入手,对精神意识等重要生命体征要首先有个初步的评估。 对于急需用药抢救的,要一边抢救一边详细询问病史。 第三,要分清主次。对于一些象肠炎重度脱水引起休克的患儿,要首先打上输液扩容,抽血检查电解质可以缓一下。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本人有过一次旁观的经历,当时一位资格老的医生在场,新入院一个肠炎重度脱水处于休克前期的患儿,当时患儿已经有哭吵不安,面色苍灰,心音低钝,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的症状了,诊断上大家都比较一致。 护士已打上针,问先打上输液扩容还是先抽血检查。我当时觉得应该先打上输液扩容先,

急诊护理临床思维

急诊的工作突出一个“急”字,面对复杂纷繁的疾病,急诊的医护人员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要有掌握并自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为思维形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操作,达到对疾病的深层次认识,从而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思维活动。 临床思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的。有研究表明,80%的医疗失误是由于思维和认识错误,20%由于技术错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曾说过:“思维的危机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危机。”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正确的思维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一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故临床思维方法是临床实践中的精髓,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树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是抓住主要矛盾的充分表现,也是解决临床问题的关键所在。 临床思维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次料,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进行收集、归纳、分析、总结,最终做出诊治决策的过程。并通过观察病程的发展与治疗的效果,反过来验证原来的诊断,进一步肯定或修改其他至否定原来的诊断。 这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循环往复,贯穿于整个临床工作之中。(一)临床资料收集过程。 (二)通过分析资料作出诊断的过程。 (三)通过观察病情的发展及治疗对诊断的应验或修正过程。 临床思维特点:1、对象的复杂性;2、时间的紧迫性;3、资料的不完整性。 常用临床思维方法:顺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肯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差异法。 急诊临床思维方法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科的临床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1、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时间性强。无论是急性发病还是慢性病急性发作,还是意外事故,均系发病突然。急诊工作者应迅速敏捷,有条不率,判断正确,救治及时,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2、随机性大,成批而致,社会性强。如食物中毒或气体中毒、交通或工矿事故,地震、洪涝灾害等所造成的伤病员,多成批就诊。3、病谱广泛,病情复杂,技术精全。急诊医学包含了各医学专业的急诊伤病,病谱广泛,这就要求急诊医护人员具有高超的心业技术、广博的知识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判断跨科的疑难急诊,力求做到不误诊、误治。4、工作紧张复杂,易出问题。急诊医学具有社会性、时间性、随机性、复杂性和条件性,是一门跨专业的边缘学科,无论理论内容还是临床,与其他专科都存在纵横交叉的内部联系。 急诊临床思维方法中,最重要的是系统思维和降阶梯思维方法。 系统思维是大脑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的思维。在应用时注意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模型化原则和最优化原则。 “降阶梯思维”指在急诊中对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时,从严重疾病到一般疾病,从迅速致命到进展较慢疾病依次鉴别的思维方式。为争取时间,以便尽快给高危患者以有效的救治,所以在症状鉴别诊断中就必须依次从高危急症到低危急症,从器质性疾病到功能性疾病加以鉴别,并给予相应处理。 急诊医学的临床任务是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诊。及时正确地识别和救治可以给病人以生存的机会和最大限度的器官功能保护,所以说“时间就是生命”。 急诊护理临床思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