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单元《-溶液》教学案

第三单元《-溶液》教学案

第三单元《-溶液》教学案
第三单元《-溶液》教学案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溶液》

一、课标要求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单元)

基本内容 科学探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身边的

化学物质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3.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6.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7.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9.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0.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二、近年考题分析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含三节内容,分别是《溶液的形成》、《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及《到实验室去 配

2016 2015 2014 2013 溶解的过程

第3题,2分 第10题,2分 乳化现象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第27(3)题, 2分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31题,2分 第32题,2分 溶液的配制

第7题,2分 第23(3)题, 2分 合计

4 4 2 4

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基本概念有:溶液、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乳化现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共9个,涉及基础知识点有: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物质溶解时能量的变化、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等4个,拓展点:浓稀溶液和饱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液稀释问题和浓缩问题,涉及质量体积换算的计算、配制溶液的实验分析等。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章节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

从感性到理性表现在各节探究活动中,如第一节从观察食盐溶于水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建立科学的溶液概念。

宏观到微观:食盐溶于水的过程分析表现比较明显,符合化学的微粒观学习要求。(化学三观:物质观微粒观符号观)

定性到定量

第三章第一节,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第三章第二节。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第八章第二节: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水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存在的。

2.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学会饱和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单元教学重点

1、三个概念 溶液、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单元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四、教学素材及课时划分

五、教学建议 节次 概念 教学素材 课时

1

1 溶解的过程 溶液 溶质

溶剂

悬浊液

乳浊液

活动天地 观察实验的溶解

实验探究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示意图 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过程

图片 许多药物需配成溶液使用

交流共享:知识运用

合为 1课时 2 乳化现象 乳化现象 图片 静置后的油水混合物

活动天地 观察乳化现象

多识一点 洗发液是怎样去污的 在线测试

3

饱和溶液和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活动天地 观察硝酸钾能否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溶解 实验探究 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1 2 1

溶液组成的

表示方法

溶质 质量分数 活动天地 怎样表示溶液的组成

在线测试 溶液组成的计算 多识一点 白酒的度数

2 2 溶液的配制

活动天地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在线测试

合为 1课时 实

1

配制溶液 学生分组实验 单元复习

1课时

1、遵循“同化”与“顺应”规律建构认知结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溶液的生活概念,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溶液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引导学生把生活概念(教参中提出是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2、组织好“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本单元涉及的活动与探究共7个,其中活动天地5个,实验探究2个。活动天地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探究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活动化学知识与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完成这一环节的关键合作小组建设。

3、把握好深广度。新授课重点新授课任务,特别是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很多东西不是一次就可以讲明白学透彻的,(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建立)。如关于溶液的概念,教参中教学建议:例举法(108页第二条)。

另外,组织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可以使学生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看到了所学知识的用途,增强了学好化学知识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深化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六章节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1)

【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的概念,以常见溶液为例说出溶液的基本特征、溶质、溶剂

2、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能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学习重点】 1、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常见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阅读教材58-61页有关内容可知,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完成有关溶液问题

阅读教材58页活动天地,根据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把食盐晶体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2)想一想: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为什么?

(3)、瓶装生理盐水(食盐水)在外界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放置一个月、一年、两年,食盐晶体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为什么?

(4)如果把食盐换成黄土或花生油,加入水中,振荡,一段时间后会怎样?

小结:食盐溶于水中得到的物质是由和组成的,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食盐水上下一样甜、久置无变化说明食盐水,在化学上我们食盐水叫做食盐的水溶液,简称食盐溶液。根据以上实例分析可知所得

溶液的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组成:(1)、溶液是由和组成,其中被溶解的叫_________;起溶解作用的叫____________。

(2)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溶剂是_______;例如________;

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量多的作__________,量少的作__________,但溶液中如果有水,不管水的量再多再少,水一律作__________。

诊断评价:下列关于溶液是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液态的 B溶液中一定含水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做溶质 E 常见高度白酒中,酒精的量较大是溶剂。

学习任务二:下表为小芳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的实验记录,完成探究中的表格填写并思考下题:

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结论解释1.取三只小烧杯,分烈加A约50 mL蒸馏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T1)T1:25℃

诊断评价: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学习任务三:认真观察实验,完成61页活动天地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乳浊液和乳化现象?

2、乳浊液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质疑】你再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请写在下面。

二、拓展提升:讨论交流下列各题并举例说明: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对吗?

2、溶液中溶质只能有一种,对吗?

3、比较溶液和乳浊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系统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大体总结一下:

四、达标测评:(10分)

1、(1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食盐水

C、蒸馏水

D、澄清石灰水

2、(1分)溶液的基本特征为()

A、有色、均匀、澄清

B、无色、均匀

C、均一、稳定

D、久置分层

3、(1分)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4、(6分)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碘酒:溶质为_____溶剂为______;白酒:溶质为溶剂为;

5.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放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在右侧U 形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固体C.氯化钠固体

2.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5g氢氧化钠固体,搅拌,剥量溶液的温度(T2)T2:53℃

3.向另一只小烧杯申加A约5g硝酸铵固体,搅拌,测量溶液的温度( T3) T3:10℃

4.向另一只小烧杯申加A约5g食盐固体,搅拌,测量溶液的温度( T4) T3:25℃

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的形成(2)

【学习目标】

1、记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说出二者之间的转化方法

2、说出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饱和溶液的判断和转化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62、63页有关内容可知,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62页‘活动天地3-3’,讨论并交流完成下列各题

1、(1)在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_______无限的

2、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3、你怎样判断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学习任务三:完成P63实验探究3-2,归纳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1、实验证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有条件的,____________就能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

2、对于大多数固体物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等)来说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能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对氢氧化钙(石灰水中的溶质)来说,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应___________温度。

预习检测

1、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降低温度B.蒸发水,再恢复到室温

C.加入硝酸钾固体D.加水

【预习质疑】你再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二、拓展提升:讨论交流完成下列各题

1、在描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2、如何判断溶液是否达到了饱和?

3、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对吗?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吗?

三、系统总结:

四、达标测评:(10分)

1、(1分)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A、很浓的溶液

B、含100g水的溶液

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含100g该物质的溶液

2、(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一定是该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

D、某一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的蔗糖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

3、(1分)可以证明烧杯中的溶液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1g水,有少量固体析出

B、降低温度,有少量固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

D、升高温度,没有固体析出

4、(1分)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1分)向一接近饱和的KN03溶液中逐渐加入KN03晶体,下图所示的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6、(3分)t o c时,欲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可采取的措施一般

有、、。

7、(2分)选词填空:“一定”、“不一定”

浓溶液________是饱和溶液,稀溶液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第三单元第一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

【学习目标】1、记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能说出其含义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及有关计算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65页内容可知,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回答有关问题

1、在同样多水的两个杯中,分别加入一汤匙白糖和两汤匙白糖,哪一个更甜?

2、P65页活动天地:1)实验1、2所得两种糖水,哪种更甜?你的根据是什么?

2)如果你的结论是通过计算获得的,你列出的计算式是怎样的?

小结: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可得出

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的食盐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尝试解决下题,并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200kg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各多少kg?

【预习质疑】预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二、拓展提升:讨论交流下列两题

1、在100g水中溶解20g食盐,所得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对吗?为什么?

2、从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g 溶液,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对吗?为什么?

3、右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请根据

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瓶溶液质量为 g ,含

水 。

三、系统总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与收获

四、达标测评:(10分)

1、(1分)下面4位同学对“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碳酸钠

B 、10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10克碳酸钠

C 、该溶液中碳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10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1分).将一杯食盐水倒出一部分,没有改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3、(1分)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 ,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某维生素C 泡腾片,每片含1克维生素C 。将一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的水中,最终得到250克溶液,此溶液中维生素C 的质量分数为( )

A 、0.4%

B 、1%

C 、2.5%

D 、4%

4、(1分)将100g 某氯化钾溶液加热蒸发,水完全蒸干后得到20g 氯化钾固体,则该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5、(2分)从100克10%的食盐水中取出25克溶液,取出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剩下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6、(3分)医疗上常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密度近似为1g/cm 3)的氯化钠溶液。500ml 这种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 g ,水 g 。若以每分钟50滴(20滴约为1ml )的速率给病人静脉输液500ml ,约需 min 输完。

7、(1分)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注射液 规格:250ml 内含葡萄糖12.5g 生产批号:1603203 2 有效期:至2017年3月 溶质质量分数:5%

第三单元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2)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溶液稀释、浓缩中不变量,学会溶液稀释、浓缩的有关计算

2、通过回顾密度公式,学会溶液质量、体积之间的换算方法

【学习重点】溶液稀释与浓缩过程中变化量与不变量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溶质质量分数是与质量之比。计算公式为

2、配制200g克15%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和水各多少克?

3、把20克硝酸钾防入60克水中,完全溶液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在加入20克水后,溶夜中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由此可知:溶液稀释前后,的质量不变。

学习任务二:尝试解决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例1:把2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方法一:方法二:

学习任务三:尝试解决下题,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换算方法

例2:要配制490g2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已知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ml)

预习质疑:预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二、拓展提升:

(1)溶液加水稀释的过程中,不变的量是什么?

(2)溶液变浓的方法常见的有哪些?各方法中不变的量分别是什么?

三、系统总结:

四、达标测评:(10分)

1、(1分)溶液加水稀释后,下列各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密度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2、(1分)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若想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入80g水

B、加入100g水

C、去掉10g硝酸钾

D、再加入100g10%的硝酸钾

3、(8分)把100克10%的食盐溶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

(1)如果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应蒸发掉多少ml水?(水的密度为1g/ml)

(2)如果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应加入多少克食盐?

解:

第三单元第5课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学习目标】

1、通过对NaCl溶液的配制,知道溶液定量配制的方法。

2、通过对NaCl溶液的配制,练习物质称量的基本操作。

3、进一步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定量配制溶液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67和69页有关内容可知,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

学习任务二:结合活动天地,完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名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实验目的:练习配制50g16%的氯化钠的溶液

实验仪器、药品: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计算: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需要食盐的质量为g;需要水的质量为g,合ml。

2、称量: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用液体的体积。

3、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和量好的水,倒入中,用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4、装瓶保存:。

小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可概括为

、、、。

预习质疑:预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二、拓展提升:

1、若称量氯化钠时,砝码与氯化钠左右颠倒(1g以下用游码),则所配溶液是便浓了还是变稀了?

2、若用合适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变浓了,还是变稀了?仰视读数,结果又如何呢?

三、系统总结:

四、达标测评:(10分)

1、(2分)某养殖户需配制1000g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用具进行杀菌消毒,配制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g,水ml(水的密度为1g/cm3)

3、(4分)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来选种。

⑴(1分)实验室要配制80g这种NaCl溶液,需要NaCl g,水g。

⑵(1分)实验室有以下仪器:①药匙②集气瓶③烧杯④试管⑤玻璃棒⑥量筒⑦漏斗⑧铁架台⑨酒精灯⑩托盘天平,配制此溶液所必需的仪器有(填序号)

⑶(1分)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有以下环节:①加水溶液NaCl固体②称量NaCl固体③搅拌加速溶解④计算NaCl 的质量⑤用量筒量取水,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⑷(1分)若配制的NaCl溶液经检验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试分析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

4、(4分)某同学准备用60g 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质量分数20%硝酸钾溶液,则该同学称量硝酸钾的质量为多少g?

第三单元《溶液》复习

【学习目标】:1、记住溶液的概念,知道其组成和特征,会判断溶质、溶剂;

2、说出饱和溶液的概念、转化及判断方法。

3、通过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复习,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课前预习)

1、溶液是一种具有性和性的物。物质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这一过程叫做电离。

2、物质溶于水的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如(1)氯化纳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试举出三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②;③.

4、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用百分数表示;5%的食盐水的含义是。

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为、、和装瓶保存。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胶头滴管和钥匙。

二、系统构建

三、自我检测(10分)

1、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硬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2、下列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工业酒精中,若含水5%,则其溶质为水,溶剂为酒精。

3、下列四种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15g蔗糖溶于85g水中

B.150g水中溶解蔗糖3Og

C.一定量蔗糖溶于80g水制成100g蔗糖溶液

D.85g蔗糖溶液中含有15g蔗糖

4、在10O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g氯化钠和16g水,全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30% C.20%

B.25% D.18%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6、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要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20%的氯化钠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A、蒸发掉一半的水

B、向原溶液中加入10 g 氯化钠

C、蒸发掉50 g 水

D、向原溶液中加12.5 g氯化钠

9、(2分)配制一定溶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主要实验步骤是、、和装瓶保存。固体药品溶解时,常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其作用是。

10、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为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蒸发掉水的质量为________,或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

11、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按实验要求,图①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

(2)美羊羊按图②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喜羊羊发现美羊羊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美羊羊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是_______g。

(3)喜羊羊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③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水的密度为lg/cm3)

四、归类解析

1、根据你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如果把家庭日常生活中的①面粉;②白糖;③植物油;④碱面;

⑤白酒;⑥牛奶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全部

2、衣服上沾有碘液很难洗净。由下表分析,在家除去碘渍最好选用( )

溶质

溶剂

水酒精苯(一种有机物、有毒) 汽油

碘微溶可溶易溶易溶

A.水

B.苯

C.汽油

D.酒精

3、震灾之后,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灾区喷洒消毒剂,进行医疗卫生防疫。质量分数为0.2%-1%

的过氧乙酸就是用于环境喷洒和用具浸泡的一种消毒剂。现有市售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要配制1%的过氧乙酸10kg,需要市售过氧乙酸的质量为( )

A.100Og

B.500g

C.0.5g

D.50g

4、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

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硅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5、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20%

的氢氧化钠溶液()

A、95g

B、10g

C、50g

D、100g

6、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

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

7、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白酒:;澄清石灰水:;碘酒:_______________;

氯化锌溶液:_______________;硝酸钾溶液:______________。

8、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①仪器C的名称叫______。②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________。

(2)①过滤时,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 (填序号)。

②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

③仪器D最常见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测评(10分)

1、(1分)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充分振荡后可得到溶液的是( )

A.泥沙

B.奶粉

C.食盐

D.植物油

2、(1分)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3、(1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外 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4、(1分)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5、(1分)能证实20℃时原KN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

A.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克水,有KNO3晶体析出

C.加热到30℃后,再加入KNO3晶体仍能继续溶解

D.在20℃时,向上述KNO3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6、(1分)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在不增加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7、(4分)高锰酸钾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为了给水果消毒,某同学要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含单元备课) 三测量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长度、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比较丰富,这就为分米和千米以及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 细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注意灵活

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组织学生测量硬币、教材的厚度,测量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公路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 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1吨的质量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清、感受深,而“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又比较强,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尽量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对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吨进行充分的感知,形成正确的表象。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要注意结合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组织学生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使之逐步养成估测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估测能力的目的。 课时安排 1 毫米的认识...................................................... 1课时 2 分米的认识...................................................... 1课时 3 千米的认识...................................................... 1课时 4 米与千米的单位换算.............................................. 1课时 5 吨的认识........................................................ 1课时 6 长度、质量计量单位综合练习...................................... 1课时 1 毫米的认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毫米的认识。(教材第21、第22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3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童话,后一篇是儿童诗。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把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道理不在直接告诉,而是在朗读和感受中细细体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时需要把握:体现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迁移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是木单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 课文的朗读要重点练习读好角色的对话、读出儿童诗的情趣。"读好人物的对话"具体落实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课文第3段以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构成段落,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怎么都快乐》要指导体会儿童诗的情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目标】 (1)课文 1.认识33个生字、3个偏旁和4个多音字,会写20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不"的变调。

3.学习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快乐、独自、有劲"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戏活动的词语。 4.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朗读儿童诗,初步体会诗歌的情趣,读出自己的感受。 (2)口语交际 1.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在不同情境下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能大致讲清楚自己的要求。 (3)语文园地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的方法,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3.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4.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巩固学过的汉字,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单元教学案答案

第三单元教学案答案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自主预习案】 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狂人日记》2.① qí shèn líng m áo bó yōng záo cuán liǎn tuì suǐ mì hǎn ǎo bǐ ①确实②轻快。③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④寻找食物。觅,寻找。⑤(学识)深而且广。⑥读书很多,学问很丰富的老学者。宿,年老的;久于其事的。儒,指读书人。 ⑦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⑧成语。安然而卧,谓无所顾虑。高枕,枕着高枕头。《战国策·齐策四》:“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同义语:高枕安寝、高枕安卧。3.两部分百草园三味书屋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课内探究案】 1.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自由快乐枯燥无味①春夏秋季优美的景色;长妈妈讲的神秘的故事;冬天捕鸟的乐趣②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恋恋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③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在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和无奈的感情。 2.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4.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5.a扫开;b打扫;好奇,对草木虫鸟的独特享受,对自由欢乐的追求……不同点如:百草园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凝重的学堂;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厚赐,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与快乐的追求;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只能暂借片刻逍遥……②言之有理即可。如: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先生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c暴露;d露出;e支;f架;g拉;h牵;j撒;k投;i系;m捆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6.略7.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儿童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8.①都是儿童之乐,表现儿童对新生事物的,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9.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拓展检测案】 1.2.B 3.D ●课内语段阅读。 4.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5.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味觉:又酸又甜。 6.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7. 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8.表现出“我”猎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9.拟人。续写略。 10.写出两条即可。如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课外语段阅读 11.①D ②B ③C 12.“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说这里的家珍。”棕榈的叶缘略长,边缘分岔,用“伸开巴掌”作比拟,贴切而新鲜。作者把写眼前景物与抒情结合起来,展开想象,于微风吹佛下,棕榈叶子飒飒作响,仿佛成了扳着指头数家珍的絮絮细语,读来亲切感人。13.作者把园中的小草人格化了,赞美小草,实际上就是赞美鲁迅精神。 14.①鲁迅虽死,而精神永存。②它们,指小草,暗喻鲁迅在敌人的残酷迫害下仍坚持战斗,把一生献给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和世界的和平进步。③鲁迅的伟大思想和精神是哺育中华儿女的精神营养,它会增进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15.本文从百草园的景物生发开去,歌颂了鲁迅奋力进击的精神,抒发了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 10再塑生命的人 自主学习: (1)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教她拼写“doll”。最后,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海伦另一只手手心写出“水(water)”这个字,使海伦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从此,海伦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2)莎莉文老师主要用情感体验法引导海伦感受领悟“爱”的情感的。文中莎莉文不仅极其艺术地解释了爱,而且让海伦体验了懂得了爱,唤醒了爱。当“我”摘了紫罗兰送给她时,莎莉文立即予以感情的回报;当“我”不愿意接受别人亲吻的表达时,她用胳膊轻轻搂着“我”, 匠心教育文档系列 1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2.板书诗题:《元日》。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 3.写出下面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秋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先跟随老师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3)读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 (4)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可以采取同桌互读、齐读等方式来读。 5.给下列字注音。 屠()苏() 欲()魂() 牧()异()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2.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思考: (1)“除”是什么意思? (2)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了解作者王安石。 (2)自读前两句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热闹景象。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4)结合图片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进行全班交流。3.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__________________ 符: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诵读感悟。 1.组织学生交流:现在春节的习俗与古代春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 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 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 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一)。 (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 (6)试着背诵诗歌。 (7)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请你归纳一下。 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请你按照以上思路来学习《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 2.交流自学内容。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1)出示第二首诗,交流: 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调了星星的光、花的香、思潮里波涛的清响。) 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大海的热爱。)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共包括《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学习这组教材时,可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秀丽风光,领略风土人情。背诵自己 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难点: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 9、日月潭 教材分析: 《日月潭》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代表性风景名胜,每当我们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心中总会荡起一圈圈涟漪,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们日夜思念的台湾同胞。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是因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

有许多名胜古迹”,然而更吸引人的还是那被光华岛分成两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作者以清晨与中午两个特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看吧,清晨,在薄雾的笼罩下,晨星、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好一幅天然浑成的画卷。再看中午,要是太阳高照,就是一 幅明丽的山水画;“要是下起蒙蒙细雨”,那日月潭就成了“童话中的仙境”了。本文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日月潭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也很美。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后所列词语外,还可以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2、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纸的发明、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以及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传统节日的资料,熟练运用字词进行句段的写作。 《古诗三首》要求学生掌握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景象,并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纸的发明》通过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先祖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通过对赵州桥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具体描写,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幅名画的赞美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部分。要求在指导学生认识新字词的基础上,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分析句子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使用工具书查找字词。理解生字新词,掌握词语意思,并试着在习作中具体运用。 2.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泛读课文。 2.掌握课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中国的三个传统节日、纸的发明、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以及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传统节日的资料,熟练运用字词进行句段的写作。 《古诗三首》要求学生掌握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景象,并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探索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纸的发明》通过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先祖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通过对赵州桥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具体描写,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幅名画的赞美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部分。要求在指导学生认识新字词的基础上,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分析句子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使用工具书查找字词。理解生字新词,掌握词语意思,并试着在习作中具体运用。 2.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泛读课文。 2.掌握课文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措施 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课文相关知识,能准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熟记要求背诵的课文。 2.教师课内指导,讲解课文内容,并适当补充课外知识,以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迁移思维,引导学生的思想感情的升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2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设计者、执教者:从化市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欧阳翠宜 教材分析: 习作主题为“说说我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总之,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教学中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紧密结合。教材对如何介绍自己提出了要求,“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要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别人,使学生能主动动笔写作文。 2、能比较清楚地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3、乐于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主动写作文。 教学准备:课件,稿纸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点拨写法。 1、互动游戏:猜一猜。(课件出示)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展示自我,点拨写法。 (1)展示几位学生描写自己外貌的作品,猜作者。 (2)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点拨描写外貌的方法)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围绕选材,拓展思维 (1)课件出示:有关爱好方面的动态图片。 (2)师生交流:你们平常最爱做什么?为什么?你平常都是怎样去做的? 2、欣赏片段,领悟写法。 (1)出示描写爱好的片段:这段话写了什么?小作者到底怎样爱唱歌?

(2)小结写法并板书:中心句+具体事例 3、我是小作家:用一段话写写自己的爱好。(出示好词句) 4、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写好的习作) 三、回顾题目,明确要求 四、指导成篇,总结写法。 1、温馨小提示 题目 第一部分:重点写外貌特点 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写爱好(性格、优缺点) 第三部分:结尾(总结赞美一下自己,或表达自己愿意交朋友的心情。) 2、儿歌作尾,总结写法。 自我介绍并不难, 姓名年龄女或男, 长相性格不要繁, 画龙点睛谈一谈, 兴趣爱好盘一盘, 择其一二可深谈, 一篇美文就写完。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完成这篇习作,写完后可以读给身边熟悉你的人听一听,再根据他们的建议好好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介绍我自己 外貌特点爱好特点(性格、优缺点) 中心句+ 具体事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案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习目标】: 1、记住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人、口号、主力军的变化、运动中心的变化、结果、意义。中共一大的内容、意义。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 3、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46页——47页,标出并记住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人物、口号、主力军和运动中心、结果及性质。 五四爱国运动: 1、原因(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宣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3、口号:他们要求“,内除国贼”、取消“”、反对在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人、“誓死力争,”。 4、过程:1919年月初以后,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中心转移到。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5、结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上签字。 6、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7、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的开始。(原因是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 二、阅读教材47页——48页,标出并记住中共一大的内容、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 1、标志:中共一大召开。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后转移到)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大会。 2、中共一大内容:(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建立,实现。(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为中央局书记。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的利益。她 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的面貌就了。 (四个“新”:指导思想、代表利益、革命前途、革命道路) 3、阅读48页,说出中共一大与二大的任务,思考49页的动脑筋。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什么是“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三)拓展延伸: 1、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四)系统总结: 1、五四运动: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2、党的诞生:条件→成立→意义 (五)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3、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共一大的召开 4、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潍坊市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 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 D.中共七大 5、《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二、阅读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参加者什么精神? (3)该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 三、简述五四运动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修改与补充

(完整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2)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高县第一实验小学校:何利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友情和快乐”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 《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树和喜鹊》这个故事写的是树和喜鹊原来非常孤独,后来人们在树的周围又种了好多好多树,引来了好多好多喜鹊,从此,树和喜鹊都有很多很多自己的伙伴,不再孤单,非常快乐。故事告诉同学们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怎么都快乐》课文以“快乐”为主题,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回味快乐,继而保持快乐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通过真实的交际练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能够说清寻求帮助的原因,同时学习使用文明用语。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三个部分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习用音序查字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并通过古诗阅读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社会。因此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二、学习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会3个偏旁,学习4个多音字。 2.学习并积累AABB式和描述动作的相关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背诵古诗《赠汪伦》。 4.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友情的可贵,培养学生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5.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6.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快乐。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8、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这句话有所感悟;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鸟儿心情的变化,通过相关句子,读懂它的内心世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____”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大树与小鸟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小鸟与树根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小鸟与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鸟与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方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 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 这 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 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 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 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 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 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 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 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 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

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作者在中外 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 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 示性等重要特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 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 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 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 艺评论和随笔 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体 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

部编版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2018---2019第一学期正安一小集体备课教案 科目:语文 年级:三年级 主备:叶昌慧 副备:

2018年9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花儿会跳舞,星星在歌唱,童话的王国真奇妙。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篇编童话的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去年的树》讲述了一个关于“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故事。《那一定会很好》写了一粒种子成为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蟋蟀青头和红头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动人故事。《一块奶酪》则通过蚂蚁队长处理一丁点儿奶酪残渣,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围绕本单元的体裁,本单元的习作安排为编童话,通过一些词语的提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快乐读书吧》编排了世界著名的童话集《安徒生童话》,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3.能表演童话,根据词语编童话。 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

5.学习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6.有阅读童话书的兴趣,能完整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情。 2.感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学习童话的收获。难点: 根据给出的词语自编童话。 单元课时分配: 《去年的树》-----------------------------------------2--3课时 课时-----------------------------------1--2《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2--3课时 《一块奶酪》-----------------------------------------1--2课时 《习作:我来编童话》-----------------------------2--3课时 《语文园地》-----------------------------------------2--3课时 《快乐读书吧》--------------------------------------1---2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能掌握一定量的汉字,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同时个体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对于字的发音也不一定准确。不管是哪类学生,对于汉字,他们都充满好奇,拥有一定的学习热情,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整体识字、加强记忆,避免识字教学的单调枯燥。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3课带领学生走进汉字的世界,领略中国汉字的奇妙和精湛,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这3课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多样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汉字的平台。 教学目标: 1、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让学生感受一个人是快乐的,在集体中更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措施: 1.图文结合,指导学生利用图画来识字。 2.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识字。 3.制作直观的生字卡片。 4.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5.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认识更多的汉字,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 基本功训练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够借助图画识字,理解所学生字的基本意思,并由此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内容及课时安排: 5.小公鸡和小鸭子 2课时 6. 树和喜鹊 2课时 7.怎么都快乐 2课时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2课时 语文园地三 2课时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块、捉、急”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他、说、地”等生字。识记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将句子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公鸡和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难点:读懂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解读课题 1.课件出示图片(小公鸡和小鸭子),请同学们说一说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板书课题) 3.指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让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们是怎么认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小公鸡的嘴巴是尖的,小鸭子的嘴巴是扁的;小公鸡的脚是分叉的,小鸭子的脚中间有皮连着。) (2)你们知道小公鸡的嘴巴和小鸭子的脚都能做什么吗?(小公鸡:可以捉虫吃;小鸭子:可以游泳) (3)你们知道小公鸡喜欢吃什么吗?小鸭子喜欢吃什么吗?(小公鸡:虫子;小鸭子:鱼) 4.同学们知道得真多,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帮助别人的?(学生回答)好,那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中的生字,用笔圈画出来。 2.同桌互学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正音。 3.教师范读课文,同学思考问题: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有几幅插图? 4.分段朗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 5.课文读熟了,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这篇课文讲了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积累好词佳句。 四、学情分析: 秋天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味,围绕秋天,会派生出许许多多的故事。每一个人对秋天或亲历或憧憬,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教学本单元要注意把学生的情感、态度融入“秋天”之中。 五、设计理念: 1 加强字词句训练,打好阅读的基础 2 抓好语段教学,掌握阅读方法 3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展阅读的实践 六、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风筝 2课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