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下肢肌力检查

下肢肌力检查

下肢肌力检查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下肢肌力检查记录表(MMT)

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治疗师:

医生:

日期:

-

肌力测定方法

1.手法肌力评定 ②充分暴露患者的受测试部位,近端肢体固定。 ④上肢、下肢及躯干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见表1、表2、表3。 (2)基本原则: ②依据肌肉或肌群能否作对抗重力(垂直运动)运动进行判断。

③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进行判断。 ④如肌肉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肌肉有无收缩进行判断。 (3)评定标准:如能完成运动并能克服充分的阻力与健侧相近,为5级肌力;能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肌力;能对抗并仅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完成动作,为3级肌力;如不能克服肢体自身重量完成运动,但能在水平面上、无负荷下完成运动,为2级肌力;如无明显运动可见,但能触到肌肉收缩,为1级肌力;如无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则为0级肌力。 在手法肌力评定中,可根据检查情况使用“-”或“+”号。 常用手法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见表4。 ①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患者的紧张,取得最大合作。 ②为了准确把握施加阻力的大小,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 ③保持正确的检测位置,以确保正确判断肌力的级别。防止替代动作出现错误的肌力评定。

④施加阻力时,要注意阻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肌肉或肌群牵拉力的方向相反;施加阻力的点,应在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上。 ⑤在消除重力影响方面,可采用让肌肉或肌群在水平而光滑的表面上活动;或用悬吊带将测试部位吊起悬空,随肌肉活动而同步地作水平运动。 ⑦尽可能在同一体位完成所需检查的肌力情况,以减少患者因不断变换体位带来的不便。 2.器械肌力测定 肌力达3级以上时,可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肌力检查,这种测试可取得较精确的定量数据,根据测试时肌肉的不同收缩方式分为以下3种肌力评定方法。 (1)等长肌力测定:在标准姿位下用不同的测力器测定一组肌群在等长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①握力测定:用握力计进行测试,测试时上肢在体侧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至适当宽度,重复测定2~3次,取最大

常用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常用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1)弓箭步交叉跳。要求动作幅度大的,要向上蹬力强;动作幅度小的,要动作频率快。(注意踢腿动作) (2)前后左右并步跳。要求蹬地快,前后左右变向时要有随髋动作。(跳的宽度1米) (3)垫步半蹲向前、后跑。要求两腿配合协调,后腿提起,频率快。 (4)并步半蹲,左、右移动跑。要求左右起动快。 (5)弓箭步起蹬、回蹬。要求中等速度完成动作,节奏明显。 (6)膝关节弯屈左右蹬地。要求后跟提起,中速完成。 (7)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要求变换方向时,髋的动作要明显。 速度素质是指机体(或机体某部位)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快速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对各种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速度素质是运动员基本素质之一,在身体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一般速度训练 常用的方法: (1)原地或行进间快速小步跑; (2)原地或行进间快速后蹬跑; (3)原地或行进间快速高抬腿跑;

以上(1-3)可以合为一个综合项目,反复练,按时间练,一般可以练20分钟一组,练两组就可以了. (4)快速跨步跑;[60米左右] (5)快速跑台阶;[70级台阶] (6)快速后踢腿跑;[30米左右] 以上(4-11)为一个综合项目,可以每次练两项,如今天把上坡或下坡跑和快速跑台阶拿出来练.每种跑10组就可以啦.若能更多~那可以在加. (二)专项速度训练 专项速度是指运动员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移动的速度和挥拍击球的速度。 常用的方法: (1)快速徒手和持拍挥拍练习;[100次*4] (2)快速对墙击球练习;[时间训练:30分钟] (3)快速挥网球拍练习;[50次*4] (4)快速挥轻量哑铃练习;[50次*4] (5)快速拉橡皮条练习;[如将橡皮条绑在一支撑物上,手拉橡皮条另一端,进行挥拍动作50次*4] (6)利用羽毛球场地进行快速前后往返跑,快速滑步跑,快速侧身交叉跑,快速组合步法移动等;[20次*4/种} (7)快速跳绳(各种跳绳方法)。[可以分时间或次数联系,一分种快速跳单跳双跳或者10分钟双跳]

康复评定-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适应证:骨科伤病患者:截肢、骨折、关节炎、手外伤、烧伤等 原发性肌病:肌源性功能损害与关节源性肌萎缩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确定神经损害范围及程度(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脊髓损伤等) 握力、腹背肌肌力测试等作为评价体质强弱得一般性指标 禁忌证: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伤 局部剧烈疼痛 严重得心脏病或高血压 常用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 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握力计、捏力计 MMT一般原则: 检查得就是动作得主动肌与协同肌 熟练得解剖学、运动学基础知识 检查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得随意收缩,不适用于CNS损伤得患者 检查方法: 被检查得体位:原则为肢体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或采用去除重力得体位,舒适、稳定、运动无障碍;被检查肌肉应处于关节全伸展位 固定:固定被检查肌肉得起点(被检查者自身体重、检查者、器械等) 肌力评级依据: 外加阻力大小(阻力得方向、部位、大小、时机) 重力作用 有无肌肉或肌腱得收缩Array检查步骤: 向患者解释检查目得与步骤 确定与被检查肌肉相关得AROM与PROM 确定被检查者得体位,固定被检查肢体近端讲解动作,检查前让患者实际操练体会一次肌力检查与评级(从主动完成动作开始) 记录检查结果 MMT得注意事项: 选定合适得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做MMT评估。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并做简单得预试活动。 采取正确得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重力者,测试时应将被测肢体置于去除重力体位 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与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健侧) 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 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挛缩时,应做标记,痉挛以S(spasm)表示,挛缩以C(contracture)表示,严重者可标记SS或CC。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得痉挛性瘫痪不宜做MMT检查,否则结果不准确。 对4级以上肌力得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施加得阻力应为持续性,且施加力得方向要与肌肉用力得方向相反。 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 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得最大收缩力量时前后间隔2分钟为宜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肌力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1.徒手肌力检查 (1)概念徒手肌力检查(MMT)是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让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 (2)特点①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②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得数值更具有实用价值。③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④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3)检查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徒手肌力检查是1916年美国哈佛大学Lovett教授的6级分级法(表3-1)。 表3-1 MMT肌力分级标准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Lovett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表3-2)。 表3-2 MRC 肌力分级法

(4)人体主要肌肉或肌群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表3-3)表3-3 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

屈肘肌群坐位,肩外 展,上肢放 在滑板上; 试图肘屈 曲时可触 及相应肌 肉收缩 同左,肘可主 动屈曲 坐位,上肢下 垂;前臂旋后 (检查肱二头 肌)或旋( 检查肱肌)或 中立位(检查 肱桡肌),可克 服重力屈肘 坐位,上肢下垂; 前臂旋(检查肱 二头肌)或旋前 (检查肱肌)或 中立位(检查肱 桡肌),肘屈曲, 阻力加于前臂远 端能抗中等阻力 坐位,上肢下 垂;前臂旋后 (检查肱二头 肌)或旋前(检 查肱肌)或中 立位(检查肱 桡肌),肘屈 曲, 阻力加于前臂 远端,能抗较 大阻力 屈髋肌群仰卧,试图 屈髋时于 腹股沟上 缘可触及 肌活动 向同侧侧卧, 托住对侧下 肢,可主动 屈髋 仰卧,小腿悬 于床缘外,屈 髋,可充分完 成该动作 仰卧,小腿悬于 床缘外,屈髋 , 阻力加于股骨远 端前面,能抗中 等阻力 仰卧,小腿悬 于床缘外,屈 髋,阻力加股 骨远端前面, 能抗较大阻力 伸髋肌群仰卧,试图 伸髋时于 臀部及坐 骨结节可 触及肌活 动 向同侧侧卧, 托住对侧下 肢,可主动 伸髋 俯卧,屈膝(测 臀大肌) 或伸膝(测臀 大肌和股后肌 群),可克服重 力伸髋10°~ 15° 俯卧,屈膝(测臀 大肌)或伸 膝(测臀大肌和 股后肌群),伸髋 10°~15°,阻 力加于 股骨远端后面, 能抗中等 阻力 俯卧,屈膝(测 臀大肌)或伸 膝(测臀大肌 和股后肌群), 伸髋10°~ 15°,阻力加 于股骨远端后 面,能抗较大 阻力

肌力评定量表(汇编)

(一)Lovett分级法 (二)百分数分级法:这一方法按照抗重力运动幅度和抗阻力运动幅度为依据,将肌力从0~100%加以分级,同时在平定中还加入了受试者存在的疲劳因素。 (三)MRC分级法:这一方法在Lovett分级法的基础上运动幅度的程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细分,若被测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加’+”,稍差则 在右上角加“-“,以弥补Lovett分级法评分标准的不足。

评定标准的依据 (1)重力因素 1)当肌肉(或肌群)能对抗重力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垂直运动)时,则定为3级。 2)在去除重力情况下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水平运动时),则定位2级。 3)当无法作水平运动时,也可用垂直面上达到部分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来替代,此时也定位2级。 (2)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 1)当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时,定位1级。 2)当无收缩迹象时定为0级。 (3)外加阻力:对肌力在3级以上的肌肉(或肌群)人为施加阻力,并根据施加阻力的大小评定4级和5级肌力。有时也可通过对阻力大小的进一步细化,而采用“+“、”-“。 (4)运动幅度:通过运动幅度的划分可增加评定的客观性,尤其是在重力检查时。 1)若运动幅度达不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时,则评定为低一级标准加“+“的水平。 2)若运动幅度达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以上,但尚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值以内时,则评定为高一级标准加“—“的水平。 操作方法 (1)选择温暖的房间,使患者保持姿势的平面应良好固定。 (2)患者适当地去除一些可能影响评定结果的衣物。 (3)向患者解释评定的目的,以使患者理解,并予以良好的配合。 (4)通过关节活动度评定检查所涉及的所有关节。 (5)评定前,将患者评定所涉及的身体节段按要求置于稳定的位置。

肌力检查方法

病人取坐位,上臂外展到15°,医生在病人肘下方加以阻抗,并在冈上窝处触摸肌肉的收缩情况,测知其肌力。其功能主要是使肩外展到15°。该肌瘫痪时,臂旋后困难,且冈上窝明显凹陷,为冈上神经(来源于颈髓4?6及臂丛上干)麻痹的征象。 图11-38 冈上肌肌力检查法 2.肌力测定方法肌肉肌力检查方法是嘱被检查者依次作上下肢各关节屈伸运动,同时检查者给予适当阻力,以发现肌力是否正常、减退或瘫痪。下面列举脊髓各节段支配的主要肌肉肌力测定方法: (1)颈丛支配的主要肌肉肌力检查 1)菱形肌患者两手叉腰使肘关节向后用力,肩胛内收,检查者给予阻抗并沿脊柱缘触摸肌肉。

菱形肌肌力试验 2)冈上肌患者肩外展15°时,检查者给予阻抗,并在冈上窝处触摸收缩的肌肉。 冈上肌肌力检查法 3)冈下肌患者肘关节屈曲后再使前臂外旋,并在冈下窝处触摸此肌。

冈下肌肌力检查法 4)胸大肌上臂平举状态下强力内收,检查者给予阻抗。 争膻——— aplioid 桶九服一 I ■ 胸大肌肌力试验 5)背阔肌使上举之臂放至水平位,检查者给予阻抗,或使臂下垂向后伸并给予阻抗,触摸在肩胛下角处收缩的肌肉。

背阔肌肌力检查 6)三角肌抬臂至水平位(由15°至90。)并给予阻抗。 (1)前部〔箭头示 提胃向前1 ant ?ri&r pirt (ATF OW口懈 i (2 )中部【外侧部)(箭头示营外展) 简esdisL partCLateriL part) (arrow slewing a.b-ductin£ Lh色irih) (3 )后部(箭渎示引臂向后)pQsXwioir part (arrow showing maki ng arm bfi-dwards ) deltoideus muscle 貼]亠曲N n jectorali^ ma j or, wscle 〔 f \ T \ / \ 1 V J l, i A vx 'J \ jf I A i L v 1 forward)

2016康复评定技术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 2.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 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 3.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 B ) A.肌肉协调性障碍 B、肌力下降 C、肌肉耐力下降 D、结缔组织异常 E、关节异常 4.测定ROM的目的是:( A ) A.确定妨碍功能或可产生畸形的受限程度,确定增加功能活动能力或减轻畸形所需增加 的范围 B.测定运动功能障碍 C.主动ROM比被动的ROM稍大 D.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 E.被动ROM比主动的ROM稍大 5.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 E ) A.不良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 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 6.下列不是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是:( E )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3°~5°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 7.ROM测量用具包括:( E ) A.通用量角器 B.方盘量角器 C.小型半圆规量角器 D.直尺和两脚分规 E.以上都是 8.ROM测量仅允许约()误差。( C ) A.1°~2° B.2°~3° C.3°~5° D.6°~10° E.0~1° 9.下列哪项不能做ROM:( B )

直抬腿-下肢经典肌力练习

直抬腿-下肢经典肌力练习 直抬腿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好理解,直着抬腿嘛,动作看上去也很简单,五分钟就能学会。但这项练习却是下肢经典肌力练习中的经典,是下肢手术和伤病之后最早开始练习的功能锻炼之一,是各种功能练习的基础,绝对是下肢肌力练习的必选项目。 举个简单的事实,要是在床上连腿都抬不起来,怎么可能下地站立控制身体呢?大腿肌肉的力量要是都不够把腿的重量抬起来,怎么能够支撑身体的重量呢?难度更大的走路啊上下楼梯之类的功能,就更是可望不可及了。 所有的功能练习都是看着简单实际复杂,因为人的运动功能就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从中枢神经到效应器肌肉的收缩,再到关节的运动,再收集运动感觉反馈回神经系统整合调节,光是说说就挺复杂费劲的(具体的内容会写在以后的《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是非常复杂》里面)。 先不说运动的过程有多复杂,就说直抬腿吧。 首先直抬腿有四个方向。就是向前的直抬腿,向内侧和外侧的侧抬腿,和向后的后抬腿。这四个基本动作不光康复中用到的多,健身健美的塑身练习也用这套动作来塑造腿部的线条。因为这个练习强度柔和,属于耐力练习,可以增强腿部的肌肉力量,让肌肉紧实,又不会明显的增大肌肉块,所以也是垫上健身练习的常用方法。 接着说说直抬腿练习可以锻炼到的肌肉。向前抬腿主要是练习股四头肌,还有髂腰肌参与运动,;后抬腿主要练习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还有臀大肌肌力,如果抬得再高一点,腰背肌也会参与收缩;向外侧的侧抬腿是练习大腿外侧的阔筋膜张肌;向内侧的侧抬腿是练习大腿内侧面的内收肌力的,如果调整一下角度还可以刺激到股四头肌内侧头的肌纤维(有关知识可以参看《运动各个关节需要的肌肉》)。虽然只是躺着练习,腿都不用弯,但是大腿周围的肌肉就都能够练习到了。不但是塑身的方法,更是伤病和手术之后恢复下肢基础力量的首选方法。套用一句卖“大力丸”的广告词儿,那真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 现在来说说这么好的功能练习的具体方法: 直抬腿练习 仰卧平躺在床上,先用最大力量把腿伸直,之后抬起腿,大概抬到脚后跟离床面15厘米左右的高度。注意一定要膝关节伸直,这样才能充分动员股四头肌的肌纤维,可以分别试验一下,伸直抬起来和稍微弯着一点抬起来,用力大小的区别非常大,还可以看到和摸到肌肉收缩的程度也差很多。 (左腿为例子示范:为了看得清楚,腿画得比较高,实际抬起离床面15CM就可以) 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力量提高了,可以改成坐位练习。就是坐在床上,坐直上身,然后再直抬腿。因为坐起来之后

抗阻伸膝-下肢经典肌力练习

抗阻伸膝-下肢经典肌力练习 (2007-09-14 18:37:37) 转载 分类:康复系列(肌力) 标签: 健康/保健 康复 术后康复 肌力练习 肌肉力量 股四头肌 肌肉萎缩 抗阻伸膝 顾名思义,“抗阻伸膝”就是对抗阻力伸直膝关节。 抗阻伸膝这个动作是专门用来练习股四头肌的。而股四头肌又是膝关节周围(也是整个人体里)最大的一块肌肉(准确的说是一个肌群)。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 所以下肢的伤病和手术之后,运用抗阻伸膝来练习股四头肌的力量,是常见的方式。 前面说了股四头肌是人体里最大的一个肌群,它包括了四块肌肉。作用有分有合,并不完全相同,为了能更好的练习,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

股直肌,是四块肌肉中最长的肌肉,通过髋关节和膝关节两个关节,是双关节肌,除了具有伸膝的功能以外,股直肌的收缩还可以产生屈髋的动作。同时也是膝关节弯曲的主要拮抗肌,如果股直肌挛缩,就是变短弹性变差了,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屈曲功能。 还有深层的股中间肌。 大腿外侧块头比较大的股外侧肌。 和膝关节内侧的,最短最小的,作用也最特别的股内侧肌。也有人称它为股四头肌内侧头,英文缩写是VMO。 这四块肌肉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伸直膝关节的动作。 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说过,膝关节的活动度是0°-150°左右的范围,还可能有大约5-10°的过伸。(具体内容写在《各个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里面了)这150°的活动范围里,不同的段落由不同的肌肉分别担任主角。 从弯曲到伸直的前60°,就是150°-90°这一段,主要由股直肌完成。 中间65°,就是90°-15°这一段,主要由股外侧肌完成。 最后的15°,就是15°-0°这一段,主要由股内侧肌完成。(股内侧肌的收缩还有向内侧拉

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61

康复评定常用量目录肌力评定一.二.肌张力评定 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四.平衡功能的评定 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 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3.Berg平衡量表 4.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 5.MAS平衡功能测试 6.三级平衡评定标准 五.运动平衡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功能分级12.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 3.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 4.平衡功能分级 六.步态分析 1.步行周期各关节活动度 2.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情况 步行能力评定3.Hodden 4.Hoffer步行功能分级 5.异常步态汇总

七.感觉功能评定 八.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九.心功能评定 1.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 十.肺功能评定 十一.肌电图检查 十二.认知功能评定 1.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2.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 3.焦虑自评量表(SAS) 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十三.ADL能力评定 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 2.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 3.Frenchay活动指数 十四.生活质量评定 1.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影响调查表中风专用量表-30(SA-SIP30)

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十五.脊髓损伤评定 1.感觉损伤的评定 2.运动功能损伤的评定 3.AS2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 十六.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1.Brunnstrom评定 2.偏瘫手功能评定 3.Fugle-Meyer评定 十七.神经损伤评定 1.Glasgow昏迷量表 2.韦氏记忆量表 3.Albert线段划消测验 4.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 十八.压疮的评定 1.美国压疮协会压疮分级 十九.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 肌力评定.一. 1.Lovett肌力评定标准 .分级名称评级标准 0 零未触及肌肉收缩 1 微弱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下肢力量练习方式

1静蹲:背靠墙,双脚双膝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下蹲至膝尖与脚尖连线垂直地面,重心置于患侧足跟,自行掌握下蹲深度,基本控制在可在2-3分钟内达到充分疲劳的程度,间隔不超过10秒钟,连续5-10次\组,2组\天。如果想增加难度,可在背后与墙之间放置一软球(不小于排球的尺寸),进行相同标准的练习。这种方法适用于一切对于下肢负重没有限制的患者,如果患肢存在软骨损伤,并在运动中会产生疼痛感,可以通过上下微调角度的方式避开损伤区间,尽量使练习不发生在疼痛弧范围内。 2.抗阻伸膝:坐于床边(椅子或器械上),患侧脚踝部负重,在完全伸直至70度范围内行抗阻伸膝练习,动作节奏快上—稍作停顿2秒—慢下,所负重量以在重复动作10-15次范围内可达充分疲劳且不产生疼痛为宜,如疲劳与疼痛发生冲突时,优先控制疼痛,适当延长动作中停顿的时间以加强训练效果。每做10-15次休息半分钟,连续60-90次\组,2组\天。此项练习健侧亦可进行,但应注意适当增加范围及负荷量以作区分。对于下肢非伸膝装置(股四头肌、髌骨、髌腱)损伤早期的患者一般都适用。如果患肢主动伸直功能受限,应着重强化在过伸位至屈膝30度位范围内的抗阻伸膝练习,强化股内侧肌力量,动作标准不变。事实上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体育锻炼中,最后30度的关节控制能力意义最大,这个区域内股内侧肌的力量占据了整个肌群力量的超过一半,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应着重练习这个运动范围内的动作。 3.抗阻屈膝:俯卧于床上,患侧脚踝处负重或以皮筋束于其上,进行最大范围内抗阻屈曲,所负重量、动作规格、训练数量与以上“抗阻伸膝”动作相同。这个练习目的是强化大腿后群肌力(腘绳肌),作为前群股四头肌的拮抗肌,后群肌肉在维持整个关节平衡和关节运动可控性的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予以重视,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重建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不做此项练习。其他患者基本适用,且此动作不引起髌股关节面压力增大,对即使是比较严重的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依然适用。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的检查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的检查 肌力及肌张力的评定 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 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 百分比 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 一、肌力检查与评价 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 1、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 手法检查与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 1、检查方法 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 (1)上肢肌力: 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

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 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 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 (2)下肢肌力: 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 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 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 2、评定标准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Ⅰ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Ⅱ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Ⅳ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Ⅴ级肌力正常 二、肌张力检查与评价 1、定义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

肌力评定量表

肌力评定内容 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 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百分比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一、肌力检查与评价 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 (一)手法检查与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为各国学者所认可。 1【检查方法】 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 (1)上肢肌力: 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屈腕、伸腕,检查腕部肌力量; 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2)下肢肌力: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仰卧位直抬腿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及屈膝肌群力量; 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 2【评定标准】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Ⅰ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Ⅱ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Ⅳ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Ⅴ级肌力正常二、肌张力【定义】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

[实用参考]肌力测定方法.doc

1.手法肌力评定 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作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及由检查者用手法施加的阻力,观察患者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评定患者的肌力。 (1)程序: ①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及被检测部位的位置。 ②充分暴露患者的受测试部位,近端肢体固定。 ③检查测试部位的轮廓,比较两侧肢体同名肌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周径大小。 ④上肢、下肢及躯干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见表1、表2、表3。

(2)基本原则: ①依据评定者施加阻力大小并与健侧对照进行判断。 ②依据肌肉或肌群能否作对抗重力(垂直运动)运动进行判断。 ③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进行判断。 ④如肌肉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肌肉有无收缩进行判断。 (3)评定标准:如能完成运动并能克服充分的阻力与健侧相近,为5级肌力;能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肌力;能对抗并仅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完成动作,为3级肌力;如不能克服肢体自身重量完成运动,但能在水平面上、无负荷下完成运动,为2级肌力;如无明显运动可见,但能触到肌肉收缩,为1级肌力;如无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则为0级肌力。 在手法肌力评定中,可根据检查情况使用“-”或“+”号。 常用手法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见表4。

(4)注意事项: ①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患者的紧张,取得最大合作。 ②为了准确把握施加阻力的大小,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 ③保持正确的检测位置,以确保正确判断肌力的级别。防止替代动作出现错误的肌力评定。 ④施加阻力时,要注意阻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肌肉或肌群牵拉力的方向相反;施加阻力的点,应在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上。 ⑤在消除重力影响方面,可采用让肌肉或肌群在水平而光滑的表面上活动;或用悬吊带将测试部位吊起悬空,随肌肉活动而同步地作水平运动。

小儿脑瘫评定量表

总量表: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FMGM 3、言语功能: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 4~18岁)、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 试(ITPA 3~10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 6~1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4~6.5岁)、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1~6.5岁)、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4、心理发育 (1)发育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 4周~3岁)、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 2~30月)、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0~6岁)、0~6岁小儿神经心里发育检查表(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2~18岁)、图片词汇测验(PPVT 4~18岁)、绘人测验(GDPT 4.5~12岁) (3)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月~14岁)、Vineland 适应行为量表(V ABS 0~30岁) (4)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7~15岁儿童和16岁以上儿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4岁以上)、儿童人格问卷(PIC 3~16岁) (5)行为量表:奥芬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4~6岁和6~16岁)、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3~17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5、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3~12岁) 0~3岁: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

评定量表

Berg平衡量表 项目具体评分 1.从坐位站起4分不用手扶能够独立地站起并保持稳定 3分用手扶着能够独立地站起 2分几次尝试后自己用手扶着站起 1分需要他人小量的帮助才能站起或保持稳定 0分需要他人中等或最大量的帮助才能站起或保持稳定2.无支持站立4分能够安全站立2分钟 3分在监视下能够站立2分钟 2分在无支持的条件下能够站立30秒 1分需要若干次尝试才能无支持地站立达30秒 0分无帮助时不能站立30秒 3.无靠背坐位,但双脚着地或放在一个凳子上4分能够安全地保持坐位2分钟3分在监视下能够保持坐位2分钟2分能坐30秒 1分能坐10秒 0分没有靠背支持,不能坐10秒 4.从站立位坐下4分最小量用手帮助安全地坐下 3分借助于双手能够控制身体的下降 2分用小腿的后部顶住椅子来控制身体的下降 1分独立地坐,但不能控制身体下降 0分需要他人帮助坐下 5.转移4分稍用手扶着就能够安全地转移 3分绝对需要用手扶着才能够安全地转移 2分需要口头提示或监视能够转移 1分需要一个人的帮助 0分为了安全,需要两个人的帮助或监视6.无支持闭目站立4分能够安全地站10秒 3分监视下能够安全地站10秒 2分能站3秒 1分闭眼不能达3秒钟,但站立稳定 0分为了不摔倒而需要两个人的帮助 7.双脚并拢无支持站立4分能够独立地将双脚并拢并安全站立1分钟 3分能够独立地将双脚并拢并在监视下站立1分钟 2分能够独立地将双脚并拢,但不能保持30秒 1分需要别人帮助将双脚并拢,但能够双脚并拢站15秒 0分需要别人帮助将双脚并拢,双脚并拢站立不能保持15秒 8.站立位时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4分能够向前伸出>25cm 3分能够安全地向前伸出>12cm 2分能够安全地向前伸出>5cm 1分上肢可以向前伸出,但需要监视 0分在向前伸展时失去平衡或需要外部支持 9.站立位时从地面捡起东西4分能够轻易地且安全地将鞋捡起 3分能够将鞋捡起,但需要监视 2分伸手向下距鞋2~5cm且独立地保持平衡,但不能将鞋捡起

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表1-1痉挛评定量表 分级评价标准 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之末未出现突然的卡主,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主,当继续把R OM检查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Ⅱ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阻力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移动 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有困难 Ⅳ级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表1-2 Brunnstrom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表 阶段评价标准 Ⅰ无随意运动(软瘫期) Ⅱ联带运动初级阶段(痉挛期) ⑴屈肌共同运动⑵伸肌共同运动 Ⅲ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要素 ⑴屈肌共同运动:髋关节-前屈、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内 翻 ⑵伸肌共同运动:髋关节—后伸、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嗻屈、内 翻 Ⅳ脱离了基本共同运动的运动(痉挛状态稍减轻) 取坐位,膝关节屈90°以上向后滑动 取坐位,只踝关节背屈 取坐位,膝关节屈曲、伸展(微动) 取立位,膝关节屈曲、伸展(微动) Ⅴ从基本共同运动到独立运动(痉挛状态减轻) 取立位,伸髋、屈膝

取立位,只踝关节背屈 Ⅵ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取立位,伸膝状态下髋关节外展 取坐位,内外侧腘绳肌交替收缩 表1-3 徒手肌力检查MMT分析标准 测试结果Lovett分级MRC分级*占正常肌力%** 能抗重力及正常阻力至测试姿位或维持此姿位正常,Normal,N 正常,Normal,N 5 5- 100 95 同上,但仅能抗中等阻力良+,Good+,G+ 良,Good,G 4+ 4 90 80 同上,但仅能抗小阻力良-,Good-,G- 好+,Fair+,F+4- 3+ 70 60 能抗肢体重力至测试姿位或维持此姿位好,Fair,F350抗肢体重力运动至接近测试姿位,消除重力时运动至测试姿 位 好-,Fair-,F-3-40在消除重力姿位作中等幅度运动差+,Poor+,P+2+30在消除重力姿位作小幅度运动差,Poor,P220 无关节活动可扪到肌肉收缩差-,Poor-,P- 微,Tince,T 2- 1 10 5 无可测知的肌收缩零,Zero,000 评定说明:所需检查肌力的检查方法 检查肌肉 检查方法 1级2级3、4、5级 髂腰肌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股沟 上缘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 动屈髋 侧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 加于骨远端前面 股四头肌俯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 韧带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 动伸膝 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 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 腘绳肌俯卧,试图屈膝时可于腘窝 两侧触及肌腱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 动屈膝 俯卧,膝从伸直至屈曲,阻力加于小 腿远端后侧

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康复评定常用量 目录 一.肌力评定 二.肌张力评定 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四.平衡功能的评定 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 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3.Berg平衡量表 4.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 5.MAS平衡功能测试 6.三级平衡评定标准 五.运动平衡协调功能评定 1.协调功能分级 2.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 3.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 4.平衡功能分级 六.步态分析 1.步行周期各关节活动度 2.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情况

3.Hodden步行能力评定 4.Hoffer步行功能分级 5.异常步态汇总 七.感觉功能评定 八.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九.心功能评定 1.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 十.肺功能评定 十一.肌电图检查 十二.认知功能评定 1.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2.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 3.焦虑自评量表(SAS) 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十三.ADL能力评定 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 2.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 3.Frenchay活动指数

十四.生活质量评定 1.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影响调查表中风专用量表-30(SA-SIP30) 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十五.脊髓损伤评定 1.感觉损伤的评定 2.运动功能损伤的评定 3.AS2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 十六.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1.Brunnstrom评定 2.偏瘫手功能评定 3.Fugle-Meyer评定 十七.神经损伤评定 1.Glasgow昏迷量表 2.韦氏记忆量表 3.Albert线段划消测验 4.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 十八.压疮的评定 1.美国压疮协会压疮分级 十九.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

偏瘫患者评定量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 偏瘫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一、基本情况 (一)姓名、性别。。。。 (二)表格部分 1。肌力评定 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就是评定痉挛最常用得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得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得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3。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得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 且在两侧对称得部位进行比较、刺激得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得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得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得物品(叩诊锤得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与左右得比较,确定刺激得强弱。对痛觉减退得患者要从有障碍得部位向正常得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得患者要从正常得部位向有障碍得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得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冷觉用装有5-10 c得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得温水试管。在闭目得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得感觉。选用得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 ①位置觉: 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得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得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就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得方向。患肢做4—5次位置得变化,记录准确回答得次数,将检查得次数做为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得次数做为分子记录(如上肢关节觉4/5)。 ③震动觉: 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得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与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检查时常选择得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3)复合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得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得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①两点辨别觉: 用特制得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得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测出两点间最小得距离。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正常人全身各部位得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尖为3一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40一50mm、 ②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③实体觉: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得某物品放于患者手中(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手表等)、让患者辨认该物得名称、大小及形状等、两手比较、 ④定位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签轻触一处皮肤,请患者说出或指出受触得部位,然后测量并记录与刺激部位得距离。正常误差手部小于3.5mm,躯干部小于1cm。 ⑤重量识别觉:给患者有一定重量差别得数种物品,轻其用单手掂量后,比较、判断各物品得轻重。 ⑥质地识别觉:分别将棉、毛、丝、橡皮等不同质地得物质放入患者手中,让患者分辨、

肌力评定(修改)

肌力评定 1上肢徒手肌力评定 1.1肩胛骨 1.1.1肩胛骨内收 【主动肌】斜方肌中部,菱形肌。 【活动范围】15CM 【评定方法】 3、4、5级: 患者体位:采取俯卧位。 关节活动:上肢外展90°并外旋,屈肘90°,令上肢抬起离开台 面,到达动作末端时,阻力将肩胛骨向外下方推。 治疗师: 2级: 患者体位:采取俯卧位。 关节活动:只能完成一部分内收动作。 治疗师: 1、0级: 患者体位:采取俯卧位。 关节活动:触摸肩胛冈上的斜方肌中部纤维,感觉患者肌肉是否有 收缩 治疗师: 1.1.2肩胛骨上提: 【主动肌】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活动范围】12CM 【评定方法】 3、4、5级: 患者体位:患者采取坐位。 关节活动:患者做耸肩动作,阻力加于肩峰向下压。 治疗师: 2级: 患者体位:患者采取俯卧位, 关节活动:一手支撑肩部,能充分上提肩胛。 治疗师: 1、0级: 患者体位:患者采取俯卧位。 关节活动:触摸锁骨上方的斜方肌上部纤维。 治疗师: 1.2肩关节 1.2.1肩关节前屈: 【主动肌】三角肌前部,喙肱肌。

【活动范围】0°~180° 3、4、5级: 患者体位:被检者坐位。 关节活动:上肢自然下垂,前臂旋前位,完成肩关节屈曲动作。 治疗师:检查者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在肘关节处施加阻力。 评级:能克服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为5级,能对抗中等度阻力完成动作为4级。 3级在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关节活动范围为3级。 2级:被检者患侧卧位。在解除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为2级 1、0级:患者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在患者完成肩关节屈曲的同时,治疗 师触摸上肢近端三分之一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1.2.2肩关节后伸: 【主动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纤维 【活动范围】0°~60° 【评定方法】 患者体位:被检者为坐位。 关节活动:上肢内收、内旋完成肩关节伸展动作。 治疗师:治疗师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 能克服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为5级, 能对抗中等度阻力完成动作为4级。 3级在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关节活动范围为3级。 2级:被检者为坐位。能完成部分活动范围的伸展为2级。 1、0级:患者为俯卧位,令其完成上肢后伸的同时,触摸肩胛骨下缘的大圆肌,稍下方的背阔肌及上臂后方的三角肌后部纤维,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 1.2.3肩关节外展 【主动肌】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 【活动范围】0°~90° 【评定方法】 3、4、5级: 患者体位:被检者坐位。 关节活动:上肢自然下垂,手掌向下,完成外展动作 手法: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附近施以阻力。 评级:5级:如果对抗最大阻力,完成肩关节外展90°者为5级。 4级: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肩关节外展90°者为4级。 3级:解除阻力,克服肢体重力完成动作为3级。(防止躯干斜肌及耸肩的代偿动作。) 2级:仰卧位,上肢沿台面滑动肩关节90°为2级。 1-0级:仰卧位,做肩外展动作,触摸三角肌中部、冈上肌,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