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临床论著·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

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邓茜包祖利李国兰高万霞谈华玲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ID)诊断中的应用价

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6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

据有无疾病及感染与否分为3组,ID组(n=46),NID组(n=66),对照组(n=50),比较治疗前

后的hs-CRP、血细胞参数(WBC、PLT、NGR%、ESR)、感染阳性检出率及不同病原体hs-CRP水

平。结果(1)3组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ID组的hs-CRP阳性

检出率明显高于WBC,而NID组的WB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较之病毒、支原体等其他病原体,细菌感染的hs-CRP水平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而G+菌与G-菌感染比较,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内比较:

较之治疗前,ID组治疗后的hs-CRP、WBC、NGR%、ESR,NID组的hs-CRP、WBC均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组的PLT,NID组的PLT、NGR%、ESR,对照组各指标,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ID组、NID组的hs-CR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

ID组的NGR%、ESR明显高于NID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D组与对照

组的NGR%、ESR,各组的PL T以及治疗后各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

虽可作为早产儿ID,尤其是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但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非

特异性指标,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婴儿,早产; C反应蛋白质;细菌感染;感染性疾病;血细胞参数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o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premature

infants Deng Qian, Bao Zuli, Li Guolan, Gao Wanxia, Tan Huali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 Yong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40216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Deng Qian, Email: zzzj70@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6672411.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value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o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D) in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materials of 162 case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from Jun. 2012 to Dec. 2013. 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cluding the ID group (n=46), NID group (n=66), and control group by the disease and

infection or not to compare the hs-CRP, blood cell parameters (WBC, PLT, NGR%, ESR), positive rate of

infection and level of hs-CRP in different pathogens. Results (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y

the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0.05). (2)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the hs-CRP in the I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WBC, an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the WBC in the NI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hs-CR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P<0.05). (3)

The level of hs-CRP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pathogens'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bacteria and G-bacteria's (P>0.05). (4) Compared

with pretherapy, the hs-CRP, WBC, NGR% and ESR in the ID group, and the hs-CRP, WBC in the NI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4.13.015

作者单位: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邓茜、高万霞、谈华玲);重庆市永川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结防科(包祖利);重庆市永川区计生集爱医院检验科(李国兰)

通讯作者:邓茜,Email: zzzj70@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6672411.html,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LT in the ID group, PLT, NGR%, ESR in the NID group, and each index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hs-CRP, WBC in the ID and NI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GR%, ESR in the I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n the NID and control group in pretherapy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GR%, ESR in the NID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s PLT, and each index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Although hs-CRP can be used as the newborn ID, especially early diagnosis index of bacterial infection, bu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 need to combin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other nonspecific index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rate of diagnosis.

【Key words】 Infant, premature; C-reactive protein; Bacterial infections; Infectious diseases; Blood cell parameters

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即胎龄<37周者,多缺乏源自母体的各类抗体,又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差等,使其对感染的抵抗能力极弱,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1]。尤其早期感染性疾病缺乏特异性,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均不明显,进展又迅速,发现时可能已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早期发现感染性疾病并及时处理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一个关键。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指在机体组织受损或感染时血浆中急剧上升的一些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及鉴别诊断,是公认的最具价值的炎症诊断指标之一[3]。本文探讨了超敏CRP(high sensitivity CRP,hs-CRP)测定对早产儿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的早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入选病例

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50例,胎龄29+6~36+6周,日龄15 min至28 d,体重900~2 650 g,其中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IBWI)35例。根据感染与否分组:感染性疾病(ID)组46例,包括感染性肺炎29例,脓疱疹9例,感染性皮疹5例,败血症3例;非感染性疾病(non infectious disease,NID)组66例,包括早产儿生活力低下31例,吸入综合征1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例,高危儿4例,咽下综合征3例。另外,选择50例早产儿(单纯)作为对照组。

2. 入选标准:所有ID组、NID组中的早产儿疾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微生物培养、血常规分析、X线检查等确诊。早产儿(单纯):院内出生,无ID或NID,仅因早产或(和)低出生体重入组。排除:近期有抗生素、血液制品或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者;合并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征或重度窒息伴多器官功能障碍者;孕母有严重妊娠并发症;确诊与初诊结果不一致者;家属不同意入组。

二、方法

1. 研究方法:建立研究对象专门档案,记录一般资料(标本号、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胎龄、体重等)及观察指标(意识、体温、心率、呼吸、精神反应、喂养等)。在无菌操作下,留取标本: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未用抗菌药前,经外周静脉穿刺,取2 ml静脉血,进行血培养检测;于治疗前(入院2 h)、治疗后(感染控制后,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取4 ml静脉血,完善血常规、hs-CRP等实验室检查,若年龄≤48 h,满48 h后再取血;对于呼吸道、局部皮肤、眼部感染者,取分泌物(呼吸道、咽部、皮肤及眼部周围等)做培养。

2. 检测方法:(1)hs-CRP测定:选用hs-CRP 试剂盒(QrionDiagnostica公司,芬兰),Synchron CX5 delta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 Coulter 公司,美国),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法(particle enhanced immunoturbidimetric assay)进行检测。hs-CRP参考正常值(阴性)为0~3 mg/L。(2)血细胞参数测定:采用LH-75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eckman Coulter 公司,美国),分别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采用显微镜计数(手工)法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granulocyte,NGR%);采用ESE-30血沉仪(上海讯达医疗器械公司)检测红细

表1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ID组46 26/20 33.2±2.2 10.5±3.8 1 824±310 28/14 NID组66 36/30 32.6±1.9 11.5±3.5 1 855±409 42/21 对照组50 25/25 33.5±1.8 10.1±3.5 1 789±353 28/17 χ2/F值0.442 1.723 1.656 2.258 2.546 P值0.802 0.347 0.360 0.267 0.636

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凝剂、测定管均配套使用。WBC参考正常值(阴性)为(5~12)×109/L。(3)血培养检测:分别采用Bact/Alert 3d荧光检测系统和Vitek2-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梅里埃公司,法国)进行血液标本培养及细菌鉴定。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定性资料以例数或%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x±)表示,采用t检验或F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临床资料:三组早产儿的性别、胎龄、日龄、体重及LBWI/VIBWI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hs-CRP、WBC诊断感染的阳性检出率:ID 组的hs-CR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WBC,而NID组的WB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s-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ID组与NID组hs-CRP与WBC诊断感染的

阳性检出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hs-CRP阳性WBC阳性χ2值P值

ID组46 27(58.7) 17(37.0) 4.356 0.037 NID组66 0(0) 24(36.4) 29.333 0.000

3. 感染组不同病原体hs-CRP水平:46例ID 患儿中共有29例(63.0%)病原菌培养呈阳性,其中细菌感染19例(65.5%),其他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等感染10例(3

4.5%),而在细菌感染中,革兰阳性杆菌(G+)11例(57.9%),革兰阴性杆菌(G-)8例(42.1%)。较之病毒、支原体等其他病原体,细菌感染的hs-CRP水平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菌与G-菌感染比较,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 感染组不同病原体hs-CRP水平比较(mg/L,s

x±)组别例数hs-CRP t值P值病原体感染29细菌(n=19) 3.89±1.66 4.500 0.000

其他病原体

(n=10)

1.25±1.12

细菌感染19 G+细菌(n=11) 3.92±1.48 0.043 0.966

G-细菌(n=8) 3.89±1.55

4. hs-CRP、血细胞参数组内比较:较之治疗前,ID组治疗后的hs-CRP、WBC、NGR%、ESR,NID 组的hs-CRP、WB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组的PLT,NID组的PLT、NGR%、ESR,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ID组、NID组的hs-CR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ID组的NGR%、ESR明显高于NID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D组与对照组的NGR%、ESR,各组的PLT以及治疗后各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

表4 三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比较(mg/L,s

x±)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ID组46 2.89±1.71 1.04±0.14 7.313 0.000 NID组66 1.17±0.17 1.03±0.12 5.466 0.000 对照组50 0.99±0.13 1.01±0.06 0.988 0.328 F值24.347 1.786

P值0.000 0.336

讨 论

为了改善抗菌药临床滥用现象,获得细菌感染的理想诊断标记物是关键所在[5]。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感染检测方法,主要有:“金指标”——细菌培养,此法虽然准确、可靠,但是耗时较长,阳性检出率也较低;血细胞参数,如WBC 计数等,此指标是辅助诊断炎症及其进展性疾病的最为原始、传统的指标,但存在敏感度、特异度低,个体差异大等缺点,且有时提示异常改变时,可能

表5 三组治疗前后血细胞参数比较(s

±)

组别例数

WBC(×109/L) PLT(×109/L)

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

ID组46 31.44±9.18 11.11±3.34 14.115 0.000 276.43±46.42 289.33±40.56 1.419 0.163 NID组66 27.99±9.76 10.93±3.79 13.237 0.000 278.44±45.33 290.64±38.77 1.662 0.101 对照组50 10.85±2.76 10.91±2.15 0.139 0.890 283.33±38.43 288.42±33.86 0.703 0.485 F值18.489 1.216 1.602 1.477

P值0.000 0.465 0.370 0.397

组别例数

NGR% ESR(mm/1 h)

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

ID组46 72.00±6.00 58.00±6.00 11.190 0.000 12.67±3.22 8.22±2.51 7.393 0.000 NID组66 58.00±7.00 59.00±4.00 1.008 0.317 8.44±3.13 8.19±2.55 0.503 0.617 对照组50 60.00±4.00 59.00±5.00 1.104 0.275 8.21±2.48 8.18±2.18 0.064 0.949 F值11.236 0.789 12.586 1.667

P值0.037 0.620 0.032 0.358

感染已很严重[6-7]。因此,这些检测指标在细菌感染确诊方面的敏感度、特异度不够,对其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等均有一定局限性。

CRP含有5个多肽链亚单位,可通过激活补体,加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及组织细胞(损伤、坏死、凋亡),在机体正常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作为组织损伤或感染后急性炎症反应的一个部分,在损伤或感染发生后6~8 h内,经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多种细胞因子刺激,通过肝细胞合成的CRP可明显增加,急性期成人最高可升高1 000倍。血清中CRP水平以反映IL-6表达为主,由于半衰期长,其在血清中的稳定性显著高于细胞因子,故适用于临床检验,是反映炎症反应的一个良好指标,特别在早产儿感染方面。但关于CRP在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始终存在一些分歧。Benitz等[8]最早提出,对于早发型感染,CRP的诊断敏感度仅有39.4%,特异度却有92.5%;国外一些后续报道[9]提出,CRP在败血症诊断中的敏感度为43%~96%,特异度为80%~100%,因敏感度的报道范围跨度较大,致其临床评价相对困难。不过目前CRP仍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感染相关生化指标之一[10]。

随着围生医学不断进步,早产儿疾病相关诊疗水平明显提升,围产儿死亡率也明显下降,但由于早产儿多为低出生体重儿(LBWI),缺乏源自母体的各类抗体,机体发育不成熟,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又低下,加上皮肤含水量高且黏膜薄嫩,屏障功能差,而脐带残端又属暴露伤口,使其易受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侵犯,诱发感染性疾病,而感染性疾病也成为了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1]。因此,如何早期发现感染性疾病并及时处理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一个关键。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hs-CRP与血细胞参数(WBC、PLT、NGR%、ESR)对早产儿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的早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发现,治疗前ID组、NID组hs-CR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且ID组的hs-CRP明显高于NID组,治疗后两组两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D组的NGR%、ESR明显高于NID组和对照组(P<0.05),但NID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治疗前后的组内、组间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论提示,较之WBC、PLT、NGR%、ESR,hs-CRP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更好的诊断准确性。

理论上,炎症反应时机体WBC计数、CRP水平均应增高,临床测定的WBC通常只能反映出机体5%的WBC量,其余附着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不能得到反映,且其影响因素很多,如受生理波动影响大,可达30%~50%,加之小儿的WBC正常范围相对宽,容易忽略一些基数低者,另外部分细菌感染时,WBC计数及其分类指数也可能变化不显著,总之WBC的变化原因很多,不能准确反映病情[3,12]。本组研究发现,ID组hs-CRP、W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7%、37.0%,hs-CRP明显高,而NID组hs-CRP、W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6.4%,hs-CRP明显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WBC不能准确诊断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

病,而hs-CRP可以,且其不受年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脂质等因素影响,也说明hs-CRP对于感染性疾病具有更好的诊断准确性。

另外,经血液及分泌物培养发现,细菌感染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支原体等其他病原体感染组(P<0.05),但G+菌与G-菌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s-CRP水平与感染的病原菌相关,这可能与多数细菌感染在细胞外发生,足以致细胞膜分离,而胆碱磷酸分子(暴露)为CRP提供附着点,信息传递给肝细胞后,可刺激其产生活性CRP;其他病原体感染多在细胞内进行,完整的细胞膜缺乏磷脂蛋白质(暴露),不会触发CRP产生和结合等有关。hs-CRP对于细菌感染有特异性升高,也不易受慢性炎症因子等影响,说明hs-CRP可作为PI细菌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之一,但因不能区分混合性或单纯细菌感染以及细菌类型,还需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非特异性指标,如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13-14],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 考 文 献

[1]步军, 孙建华. 早产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 中

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2): 356-357.

[2]周宁, 冯萍.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中国

医药指南, 2012, 10(15): 44-46.

[3]Lemus Varela ML, Alberto Vs, Arriaga Ddvila JJ.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in neonatal nosocomial sepsis[J]. Gac Med Mex, 2008, 144(5): 409-411.

[4]绍肖梅. 实用新生儿学[M].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40-351.

[5]陈世玲. 由细菌耐药机制探讨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 河北医

学, 2013, 19(3): 434-436.

[6]Zakynthinso SG, Papanikloaou S, Theodoridis T, et al. Sepsis severity

is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circulating thrombopoietin levels in septic patients[J]. Crit Care Med, 2004, 32(6): 1004-1010.

[7]汪青. 炎性因子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种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

医学, 2012, 32(10): 869-872.

[8]Benitz WE, Han MY, Madan A, et al. Serial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the diagnosis pf neonatal infection[J]. Pediatrics, 1998, 102(4): 41-50.

[9]Carrigan SD, Scott G, Tabrizian M. Toward resolving the challenges

of sepsis diagnosis[J]. Clin Chem, 2004, 50(8): 1301-1314.

[10]佘尚扬, 李小妹, 韦秋芬, 等. hs-CRP与血细胞参数在新生儿感

染中的诊断价值[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1, 24(4): 439-442. [11]Schuetz P, Albrich W, Mueller B. Procalcitonin for diagnosis of

infection and guide to antibiotic decision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BMC Med, 2011, 9: 107.

[12]祁从辉, 孟祥翠, 李进. C-反应蛋白测定在感染行疾病中的价值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12): 1373-1374.

[13]卢央. 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

意义[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6, 8(2): 114-115.

[14]蔡木发, 易伟莲, 吴显劲. 感染性疾病PCT与CRP相关性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5): 696-697.

(收稿日期:2014-04-14)

(本文编辑:戚红丹)

邓茜,包祖利,李国兰,等. 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3):2432-2436.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最新临床意义 今晚听了关CRP的讲座,感觉挺有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C-反应蛋白(C-neactveprotein,简称CRP)。早于1930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在八十年代以前作为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大量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过去CRP的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价值,而逐渐被临床所忽视。 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使CRP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现将其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⒈ 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⒉ 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CRP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CRP与WBC 存在正相关。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 可早于WBC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⒊ 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CRP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 大都正常。 脓毒血症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且其阳性率不高。又如CRP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细菌性脑膜炎,其阳性率达99%。 ⒋ 恶性肿瘤患者CRP大都升高。如CRP与AFP的联合检测,可用于肝癌与肝脏良性疾病的鉴别诊断。CRP测定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意义。手术前CRP上升,手术后则下降,且其反应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有助于临床估价肿瘤的进程。 ⒌ CRP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当CRP高于250㎎╱L时,则可提示为广泛坏死性胰腺炎。 正常参考值:<10 ㎎╱L 关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1930年TILLETHE和FRANCIS在肺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了一种反应素,它能沉淀肺炎球菌的C多糖,被称为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标志物,在发热性疾病、各种炎症状态和创伤时,血清CRP水平会明显增高。长期以来,临床常以健康群体CRP的95%参考值上限判断患者有无明显的感染性炎症。但是,高灵敏度CRP(Hs-CRP)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原先认为是正常的血清CRP水平(例如<3mg/L)的高低却同未来的心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除了是脂肪堆积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而CRP是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CRP对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行经皮血管成形术患者,具有预测心肌缺血复发危险和死亡危险的作用。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 CRP是一种Υ球蛋白,分子量为105KD,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有:(1)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消耗补体,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使细胞溶解;(2)作用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受体,导致淋巴细胞活化、增生,促进淋巴因子生长,并促进抑制性T淋巴细胞增生,也增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 床意义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核心提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nbsp;protein,nbsp;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nbsp;[1]nbsp;,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CRP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 [1]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CRP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2]。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被称为超敏CRP。大量的文章研究显示,它在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心血管病危险评估的“金标准”[3]。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平均值约为3.5 mg/L),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冠心病时CRP会升高 [4] 。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结合为盘形多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对CRP的生成有调节作用。CRP的生物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溶解靶细胞。在血管粥样硬化损害的早期还发现CRP与细胞膜形成的复合体附着在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各种原因的组织损伤血清中CRP浓度的升高,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免疫反应增强等急性时相反应,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5]。 2 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 张吉平等[6]对129例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的研究显示,颅脑损伤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伤情越重,升高越明显。这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不仅是一种疾病标记物,同时也参与创伤性疾病的致病过程,且创伤越严重,肝细胞在IL-6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的速度越快,并释放入血液中。伤情越重,超敏C反应蛋白的下降速度越慢。这是因为决定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唯一因素是合成速率。当可刺激超敏C反应蛋白增加的因素没有得到完全控

C反应蛋白意义

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1930年,Tillett与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 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 Avery等测知它就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P)。1944年,Jones将其作为临床风湿热诊断标准的次要指标之一。后来,人们在非感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清中都测到了CRP,于就是人们认为,CRP就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病毒或细菌感染、梗塞、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一些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质通称为急性时相蛋白,其中CRP就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近年来,随着许多灵敏、准确而简便的检测手段的相继问世,对CRP 的研究进展较快,目前, 它的测定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生物学特性:血清CRP(下述CRP若无特殊注明均指血清CRP)由肝脏合成。白细胞介素1b、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就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CRP的分子量为105 500,由含有五个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87个氨基酸,这些亚单位间通过非共价键连结成环状的五聚体,并有一个链间二硫键。CRP不耐热,66度30分钟即可被破坏。 若CRP与磷酸胆碱及半乳糖残基结合, 则可以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并充当调理素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还发现,CRP具有调节炎症过

程与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正常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一般<0、8 g/L,90%的正常人<0、3 g/L,99%的正常人CRP<1、0 g/L 。而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CRP的合成则在4~6小时内迅速增加,36~50小时达高峰,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1 000倍,其半衰期较短(4~6小时)[1]。经积极合理治疗后,3~7天迅速降至正常。CRP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并且CRP不受性别、年龄、 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妊娠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它优于其它急性期的 反应物质。 (二)与其它急性相反应物的比较:临床最常用于急性相检测的指 标就是血沉(ESR),它可以间接测量纤维蛋白的水平,但其变化范围在 病人与健康人之间交叉较大,因而对其结果的制定受到影响,并且它对 急性炎症的反应较慢,一般2~3天才开始升高,尽管经积极有效地治 疗,ESR几周后仍不降至正常,同时ESR还受到年龄、性别、贫血等因 素的影响。由此瞧,ESR无论就是在出现还就是消退时间上,都较CRP 差,并且尚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其它的急性相反应物如α1-酸性糖蛋白、α1-糜蛋白酶与血清 淀粉样蛋白A等都因正常值与异常值间重叠范围较大、对炎症的反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人C反应蛋白的浓度很低,但在组织损伤、急性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炎症治愈后浓度迅速下降,7-12d可恢复正常水平。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 1.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在炎症进程开始4-7小时就可开始升高,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不增高,以此鉴别感染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方面,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更准确,特别是老年人,免疫系统反应顺应性下降,可能有感染发生但临床上并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此时检测CRP有助于检出细菌感染。 2.监控病情变化,并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 C反应蛋白在血中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RP是必要的,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时更有临床意义。 3.术后感染及败血症的监测 术后6小时左右,C反应蛋白开始升高,如无并发症应在术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术后出现感染,则CRP长时间不下降;术前C反应蛋白升高者,术后感染率也远高于术前C反应蛋白不高者。对于烧伤病人,可检测CRP以警示是否发生败血症,以便及时应对治疗。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在24-48小时内作CRP的动态监测,可作为是否停止抗生素治疗的可靠依据,而血培养的时间则需更长,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无法排除败血症。 4.预测心血管病危险: 持续的轻度C反应蛋白升高,说明有持续的炎症存在,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C反应蛋白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死有关的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C反应蛋白更高。C反应蛋白可作为缺血性中风预后的独立预报指标,C反应蛋白大于10mg/L比小于10mg/L者危险性大得多。

C反应蛋白意义汇总

C反应蛋白(CRP)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1930年,Tillett和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 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Avery等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 反应蛋白(CRP)。1944年,Jones将其作为临床风湿热诊断标准的次要指标之一。后来,人们在非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清中都测到了CRP,于是人们认为,CRP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病毒或细菌感染、梗塞、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一些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质通称为急性时相蛋白,其中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近年来,随着许多灵敏、准确而简便的检测手段的相继问世,对CRP 的研究进展较快,目前,它的测定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生物学特性:血清CRP(下述CRP若无特殊注明均指血清CRP)由肝脏合成。白细胞介素1b、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CRP的分子量为105 500,由含有五个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87个氨基酸,这些亚单位间通过非共价键连结成环状的五聚体,并有一个链间二硫键。CRP 不耐热,66度30分钟即可被破坏。 若CRP和磷酸胆碱及半乳糖残基结合,则可以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并充当调理素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还发现,CRP具有调节炎症过

程和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正常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一般<0.8 g/L,90%的正常人<0.3 g/L,99%的正常人CRP<1.0 g/L 。而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CRP的合成则在4~6小时内迅速增加,36~50小时达高峰,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1 000倍,其半衰期较短(4~6小时)[1]。经积极合理治疗后,3~7天迅速降至正常。CRP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并且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它 优于其它急性期的反应物质。 (二)与其它急性相反应物的比较:临床最常用于急性相检测的 指标是血沉(ESR),它可以间接测量纤维蛋白的水平,但其变化范围 在病人与健康人之间交叉较大,因而对其结果的制定受到影响,并且 它对急性炎症的反应较慢,一般2~3天才开始升高,尽管经积极有 效地治疗,ESR几周后仍不降至正常,同时ESR还受到年龄、性别、 贫血等因素的影响。由此看,ESR无论是在出现还是消退时间上,都 较CRP差,并且尚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其它的急性相反应物如α1-酸性糖蛋白、α1-糜蛋白酶和血清 淀粉样蛋白A等都因正常值与异常值间重叠范围较大、对炎症的反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产品信息: 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血浆中的一种正常蛋白组分,含量甚微。当组织损伤或炎症发生时,CRP 在肝脏的合成和分解率增加,血清中的CRP浓度会显著上升,是一种急性相的反应物。在临床上,CRP 浓度的测定非常有助于炎症和感染的检测,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表现健康人:90%<3mg/L,99%<10mg/L,由细菌感染或创伤引起的急性炎症>10mg/L。 近期研究表明,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扩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状态下CRP呈低浓度升高(10mg/L以下),只能用超敏CRP(简称hsCRP或hCRP)来检测(普通CRP检测低限为8-10mg/L,不能检测低浓度)。对无症状的人,基础CRP值可预示将来6-10年或更长时间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程度。随着对低浓度的CRP准确测定要求的增加,定量测定低浓度的CRP作为防治早期冠状动脉心脏疾病(CHD)的主要工具之一,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测定方法和说明。 LEADMAN公司生产的hCRP测定试剂盒是以胶乳免疫比浊测试为基础的高灵敏度的检测试剂。 在使用LEADMAN生产的hCRP试剂盒时,样本与缓冲液以及胶乳试剂混合。样本中的CRP与胶乳试剂中的抗人CRP抗体标记的胶乳颗粒特异性的结合,产生一种不溶的聚合物,导致溶液的浊度增加。溶液混浊的程度可以通过光学仪器进行检测,并与标本中CRP的浓度成正比。 LEADMAN生产的hCRP试剂盒具有优良的性能。精密度测试显示当样本的平均浓度为2.13和8.0mg/L 时,CV值分别为0.76%和0.56%。本试剂盒的线性范围是0-160.0mg/L,可以检测的最低浓度为0.05mg/L。 按照以上所述的步骤,对一组CRP浓度范围在0.10-48.30mg/L的388个血清样本进行了测试,另外还采用了一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浊度计检测的方法进行参考。这两组数据比较的相关系数为0.996,相关方程为y=0.96x+0.0125。 我们的试剂盒适用于日立系列、奥林巴斯系列、Cobas、东芝、贝克曼系列以及雅培系列等各种自动生化仪器。 做为判断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指标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精品文档 .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经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人C反应蛋白的浓度很低,但在组织损伤、急性感染发生后 6-8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炎症治愈后浓度迅速 下降,7-12d可恢复正常水平。C反应蛋白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反应蛋白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病人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 1.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当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在炎症进程开始4-7小时就可开始升高,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不增高,以此鉴别感染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有效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方面,比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更准确,特别是老 年人,免疫系统反应顺应性下降,可能有感染发生但临床上并无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情况,此时检测CRP有助于检出细菌感染。 2.监控病情变化,并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 C反应蛋白在血中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RP是必要的,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时更有临床意义。 3.术后感染及败血症的监测 术后6小时左右,C反应蛋白开始升高,如无并发症应在术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术后出现感染,则CRP长时间不下降;术前C反应蛋白升高者,术后感染率也远高于术前C反应蛋白不高者。对于烧伤病人,可检测CRP以警示是否发生败血症,以便及时应对治疗。对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在24-48小时内作CRP的动态监测,可作为是否停止抗生素治疗的可靠依据,而血培养的时间则需更长,培养结果出来之前无法排除败血症。 4.预测心血管病危险: 持续的轻度C反应蛋白升高,说明有持续的炎症存在,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C反应蛋白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死有关的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C反应蛋白更高。C反应蛋白可作为缺血性中风预后的独立预报指标,C反应蛋白大于10mg/L比小于10mg/L者危险性大得多。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核心提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nbsp;protein,nbsp;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nbsp;[1]nbsp;,是相对分子质量为 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CRP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 [1]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β球蛋白。CRP 持续增高提示机体存在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CRP在病毒感染时不会升高,其变化不受患者的个体差异、机体状态和治疗药物的影响[2]。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被称为超敏CRP。大量的文章研究显示,它在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心血管病危险评估的“金标准”[3]。 1 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平均值约为3.5 mg/L),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冠心病时CRP会升高 [4] 。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结合为盘形多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对CRP的生成有调节作用。CRP的生物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溶解靶细胞。在血管粥样硬化损害的早期还发现CRP与细胞膜形成的复合体附着在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由于各种原因的组织损伤血清中CRP浓度的升高,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免疫反应增强等急性时相反应,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5]。 2 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 张吉平等[6]对129例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的研究显示,颅脑损伤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伤情越重,升高越明显。这说明超敏C反应蛋白不仅是一种疾病标记物,同时也参与创伤性疾病的致病过程,且创伤越严重,肝细胞在IL-6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的速度越快,并释放入血液中。伤情越重,超敏C反应蛋白的下降速度越慢。这是因为决定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唯一因素是合成速率。当可刺激超敏C反应蛋白增加的因素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也不会很快消失,会随伤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可见,颅脑损伤后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的理想指标,对判断伤情轻重、预

_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

高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与检测方法 瞿国英1综述,唐志慧2审校(1.上海市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122;2.上海市浦南医院)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心血管疾病; 新生儿感染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09)08-0603-02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高敏C-反应蛋白(hig h se n-sitivity C-reactiv e protein,hs-CRP)检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对CRP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检测方法等几方面进行扼要综述。 1 生物学特性 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典型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因能和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结合而得名。CRP是环状五球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20kd,由5个(每个含206个氨基酸)相同单体以非共价键构成,这个特征性的结构把CRP归类于pe ntr axins族里(pentraxins为在所有脊椎动物和多数无脊椎动物中发现的具有免疫防御性钙结合蛋白)[1]。 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家族诱导下,CRP在肝脏中合成迅速,在急性相反应高峰时肝脏合成蛋白能力的20%是直接指向C RP的合成。CRP在炎性反应感染因素和组织损伤6h后逐渐上升,到24~48h到达顶峰,其半衰期约为19 h,但一旦其与配体结合,可能更快速地被清除[1]。 CRP能结合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物质(配体),然后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它们从血液及组织中清除。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CRP能结合坏死的内源性物质和衰老的细胞,经磷酸胆碱结合DN A和组蛋白。当正常的脂质双层结构被破坏,致使内部磷脂暴露时,CRP即发生与宿主细胞的结合,大多数外源性物质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中的细胞壁磷酸胆碱。CRP 能识别分布在微生物或改变了机体组织上的配体,并与配体结合,激活补体系统;能与T细胞特异结合,改变或限制其功能;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活化反应;CRP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加巨噬细胞的活性和运动,促进对各种细菌和异物的吞噬,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因子表达及其他免疫调节功能[2]。 CRP的参考范围:成人和儿童为0.068~8.2mg/L,中值为0.58mg/L;新生儿和脐带血小于0.6mg/L;出生后第4天至1个月婴儿小于1.6mg/L;分娩时妇女小于47mg/L[1]。 hs-CRP检验即通过胶乳增强等方法可检测出(0.1~10 mg/L)的浓度,该水平已被证实可预示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及治疗后的预后判断。另外,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因新生儿肝脏发育不完全成熟,不能快速产生大量C RP,无法达到常规方法所能检测到的浓度水平[3]。 2 临床应用 2.1 hs-C 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冠心病(cor onary hear t disease,CH D)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除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已确定了共246个危险因素。传统危险因素不能完全阐明疾病的发生,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因素用于CHD的临床评价。近年来已经明确炎性反应机制在C HD的发病和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4]。 实验室和临床数据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疾病,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进展过程中也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在动脉壁的粥样硬化中主要有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的大量浸润。在斑块的表面即斑块最脆弱的位置,炎性反应细胞大量渗入,使斑块不稳定而爆裂。此过程中的细胞因子引起肝脏合成CRP增加。C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调节巨噬细胞摄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助于泡沫细胞的形成;(2)刺激巨噬细胞产生血栓前组织因子;(3)激活粥样斑块内的补体系统,导致斑块不稳定,增强不稳定斑块的血管活性;(4)诱导粘连分子表达;(5)致敏内皮细胞,产生CD4+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造成损坏,C RP水平升高与内皮细胞功能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相关[2]。 近几年来根据对各种类型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证实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具有预测价值和在表观健康人群中具有预测能力,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许多前瞻性研究已证实,在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个体中,hs-CRP是将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预测指标。更大的临床价值是证实hs-CRP浓度能预测首次冠状动脉疾病的发作和危险性。根据hs-CRP的浓度值,每个患者将被归入某一危险性等级中:即小于1mg/L为相对低危险, 1.0~3.0mg/L为中度危险,大于3.0mg/L为高度危险。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hs-CRP的个体化变异性较低,是良好、稳定的生化预测指标。但如hs-CRP>10mg/L,建议2周后复查,以排除感染、炎性反应或组织损伤所致升高[5,9]。 另外,hs-CRP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预后判断,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治疗可以降低CRP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危险度。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和普阀他汀2种药物均具有抗炎的特性,对hs-CRP浓度增高人群可有效减少将来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治疗措施,通过对hs-C RP 的监测,试图降低其浓度水平,以达到控制C HD发病的危险性[9]。 2.2 hs-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新生儿感染是儿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新生儿败血症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诊断和预后依靠早期发现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所以需要有一个敏感、特异的细菌感染性指标。最初的临床指标对诊断败血症没有特异性,但治疗却必须立即进行。另外,微生物学培养需经72h后,而且并不能在大多数感染者中检出。因此在诊断确定以前,抗生素治疗成为新生儿感染的怀疑患者常规的治疗手段。过去由于对CRP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不同,而且新生儿由于肝脏功能的不完全成熟,不能产生足够准确计量的浓度水平,所以对CRP应用于新生儿感染诊断有过长期的争论[3]。研究发现,健康新生儿血清hs-CRP从出生后到1个月内的平均值为0.033mg/L(95%CI,0.012~0.32mg/L )。由于分娩条件的不同,新生儿出生后hs-CRP浓度水平可能有一个生理性的增高,但一般不会超出1.6mg/L,而且随着

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临床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C反应蛋白,又称为高敏C反应蛋白。 1、结构 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了超敏感检测技术,能准确的检测低浓度C 反应蛋白,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 血清hs-CRP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 ACI) 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2、病理研究 有研究显示,在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中,CRP 升高者预后不佳;hs-CRP 含量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是脑梗死患者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而且CRP 也参与了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是斑块破裂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中,CRP 、补体复合物和泡沫细胞等沉积在动脉壁内,CRP 可与脂蛋白结合, 激活补体系统, 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 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及不稳定斑块脱落, 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以及ACI 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低水平CRP 与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如高血压、高脂血症; 同时,CRP 升高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脏病、脑卒中的发病率; 因此,CRP 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发展都有关的促炎因子。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hs-CRP 水平升高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几率是正常健康人的2 倍, 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是正常者的3 倍。2003 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 ESH/ESC) 正式推荐, 高血压患者需检测hs-CRP 水平。 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心血管疾病,新生儿细菌感染,肾移植等方面。常规C-反应蛋白 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关于CRP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传统观点认为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近十年的研究揭示了CRP直接参与了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 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1941年发现),命名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试验,制备优质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重复性好的定量测定方法。CRP由肝细胞所合成,具有激活补体和促进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微量,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CR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 正常值: 采用何种检测法,取决于各实验室条件和对灵敏度、特异性的要求。免疫扩散、放射免疫、浊度法,以及酶标免疫测定方法均有实用价值。 正常值:800-8000μg/L(免疫扩散或浊度法)。 临床意义: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结合临床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