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唯物史观练习题

唯物史观练习题

唯物史观练习题
唯物史观练习题

唯物史观练习题

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社会的上层建筑

D.地理环境

2.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D.三者的统一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C.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现存的种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C.符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5.判断一种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

A.它是否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

B.它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它是否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

D.它是否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6.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在于:

A.社会意识不是人对于自然的意识,而是人对于社会生活的意识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全部意识现象的抽象,因而是永恒不变的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D.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7.生产方式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8.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社会心理

B.自然科学、语言学和普遍逻辑学等

C.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

D.群体意识

9.在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各种条件中,具有决定性的条件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文化水平

C.传统观念

D.科学技术水平

10.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必然得出:

A.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结论

B.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结论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结论

D.人人创造历史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创造了人”,基本根据在于:

A.劳动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

B.劳动创造生产工具使猿手变成人手

C.劳动推动语言的生产和发展

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

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B.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

C.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所有细节

D.它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的全部具体特点

E.它的发展变化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

A.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

B.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的精神生活,唯心史观则相反

C.唯心史观认为人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唯物史观则认为思想动机背后还有物质根源

D.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唯心史观则否认发展的规律性

E.唯物史观否认社会意识的作用,唯心史观则相反。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客观性的生产方式

B.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

C.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社会运动和人的意识无关

E.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6.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办法是:

A.在社会主义制度外“自我解决”

B.实行“自我完善”、“自我改革”

C.通过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D.建立不同于社会主义的另一种社会制度

E.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体制方面的改革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B.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E.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8.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

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

D.青铜器代替石制工具

E.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

9.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群众的一切意见都要遵从

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

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

E.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10.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

D.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1.目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发生革命,是因为:

A.已不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

B.没有形成革命的客观形势

C.革命的主观条件尚不成熟

D.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不再发生革命

E.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暂时掩盖了雇佣劳动制度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

12.社会革命的作用在于:

A.它是历史的火车头

B.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

C.它能代替生产力的发展

D.它能代替科学文化的进步

E.它可以更大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13.宗教的特点是:

A.宗教萌芽于原始社会,形成于阶级社会

B.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反映

C.是由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D.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同人类社会共存亡

E.宗教是粗俗的唯心主义。

14.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

D.居民中的大多数人

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

A.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E.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16.历史人物在历史上起的显著作用表现为:

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B.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

C.历史人物决定历史任务的性质

D.历史人物决定历史事件发展的根本方向

E.历史人物是历史过程的影响者

(三)辨析题: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6.在我国现阶段,已消灭了剥削阶级制度,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因此,不存在阶级斗争了。

7.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因此,人民群众是一个阶级范畴

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简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 .简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

5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6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如何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特点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2.试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3.怎样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统一?

4.试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5.试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后阶级斗争的特点。

(六)材料分析题:

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

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和《精神现象学》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2.材料1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死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2

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摘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

材料3

邓小平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又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2.3卷

请回答:

(1)材料1的中心思想。

(2)材料2的中心思想。

(3)材料3的中心思想。

(4)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

材料1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所《自然

辩证法》

材料3

“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 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请回答:

(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盂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A;5.B;6.C;7.C;8.C;9.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E;3.ABCD;4.ACDE;5.ABC;6.BE;7.BDE;8.BC;9.ACD;10.DE;11.ABE。

(三)辨析题:

1.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正是体现了先进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并不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相矛盾。因为,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③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要同社会主义现行政策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辩证统一。

3.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生产力要求变革的只是与其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而对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不仅不要求变革,而且还要求巩固。只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才应变革生产关系。

4.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①看一种生产关系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看其公有化程度高低,而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状况。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即使公有化程度低一些,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即使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很高,不能适应生产力状况,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不仅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看一种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唯一标准,是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个观点把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高低看成是生产关系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标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因而是错误的。

5.此观点不全面。因为: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而统治阶级又运用它所掌握的全部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制度时,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

改变生产关系,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②改革不是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长期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而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加快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认为改革只是发展生产力是不全面的。

6.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但由于还存在着剥削制度的残余的影响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影响,还存在着国际敌对势力的影响,由于在国内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因此,阶级斗争还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认为我国现阶段已不存在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熄灭论的错误观点。

7.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①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但人民群众不是一个阶级范畴,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和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反之,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则不属于人民群众。可见,人民群众不是专指哪一个阶级,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所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②这个观点没有认清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范畴,而不是阶级范畴,把两个不同的范畴混同在一起,因而是错误的。

8.此观点不正确。因为:

人民群众虽然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如: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的限制和制约。同时,还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状况(如:阶级属性、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组织程度等)的影响。

(四)简答题: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本身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首要前提。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不断更替的历史。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体现着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主要包括: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一个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所揭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的规律。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对生产力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是一个从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的不断矛盾运动的过程,正是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使生产方式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经济基础而产生。它是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特殊表现。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产生,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及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b.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确立和巩固又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适合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社会化大生产,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基本适合其经济基础。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又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但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觉调整和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一定完全同步。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的各种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落实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地阻碍作用。

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因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革命来实现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人心向背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五)论述题:

1.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运动规律,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也是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

②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相适应的情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方面还存在着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还存在着某些制度与环节的缺陷,如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方面的某些环节还不完善,管理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剥削阶级思想影响的存在,等等。这些都是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

③上述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来解决,无产阶级政党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领导群众通过调整、改革和发展等方法,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弊端和薄弱环节,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④改革必须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要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检验一切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分别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是人类在一定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的总和。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精神文明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包括科学、教育、文化水平和理想、信念、道德、风尚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产生、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物质文明的特点决定精神文明的特点;物质文明发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展精神文明。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又具有反作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总之,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目标,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特征,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能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自觉抵制和消除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剥削思想的影响,纠正不正之风,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是统一的。这表现在:

①人民群众改革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历史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变革社会制度的种种实践活动实现的,这些实践活动又是人民群众不断地追求自己目的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是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基础的。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只能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制约下,在已有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条件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创造自己的历史。如果不顾这些条件,超越这些条件许可的范围,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就不能进行,就要遭到失败。

③客观存在的历史条件既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基础,又使他们的这种活动受到制约。也就是说,既使他们的能动性得以发挥,又使他们的能动性受到制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突破限制,又不断受到新的限制。因此,从发展来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能动性是无限的,但在某一历史阶段,这种活动却又是有限的。

④只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就会保守消极;只看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作用,忽视历史规律,就会急躁冒进。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4.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根据。党的现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运动的客观规律提出来的。

(一)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这是由社会

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①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社会基本矛盾主要地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一改造完成之后,社会基本矛盾则主要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已经由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把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党的工作重心应当及时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要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走向成熟和完善,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它赖以巩固和完善的社会物质基础。为达此目的,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即把经济建设从注重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外延地扩大再生产,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内涵地扩大再生产。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质上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上是适合的,它不需要推翻社会主义制度,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三)坚持改革开放,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运动的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改革的必然性、性质、对象、任务和方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虽然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但还始终存在着矛盾,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调整和解决。社会主义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即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决定了改革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改革的任务是建立和完善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也决定改革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是新质的不断积累和旧质的逐渐消亡的渐进过程,渐进过程中的质变是非爆发式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保持一个国内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改革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波浪式向前发展。

5.①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就是人民同这些敌对分子的斗争。

②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阶级斗争,有着不同于过去斗争的新特点:

A.从对象和内容上说,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不象过去那样,是劳动人民向完整的剥削阶级进行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斗争,而是同少数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之间的斗争。

B.从地位上说,过去的阶级斗争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现在已不是主要矛盾,阶级斗争要从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重心。

C.从斗争的形式上说,过去的阶级斗争是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现在则主要是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反社会主义分子作斗争,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处理一切犯罪活动。

D.从发展趋势上说,虽然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但总的趋势不是越来越尖锐,而是逐渐削弱、缓和、直至最终消灭。

③在阶级斗争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精神准备,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既防止与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又要

防止与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

(六)材料分析题:

1.(l)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2.(1)材料1的中心思想是以生产力为出发点,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材料2的中心思想是明确提出以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及其程度作为判断一切政党的政策好坏的根本标准。

(3)材料3的中心思想是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4)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物质根源,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锐利武器。

3.(1)盂德斯鸠用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等物质因素去解释民族的差别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观点不是从社会内部而是从社会外部的自然条件去说明的,是非科学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恩格斯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

恩格斯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并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作业:

简答1

辨析4

科学历史观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是人们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等。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建立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制度。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即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教育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从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明确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方针,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这64 个年头里,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工作大致上经历了建国初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以来(1978——)这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较健全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调了课堂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主阵地,并提出了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以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徐国利在“论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一文中认为唯物史观教育改革的途径是:一、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历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队伍。三、利用网络进行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的教育。突出强调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要坚持唯物史观,并提出了高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和利用网平台开展教育工作等建设性的意见。5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其地位和影响实际上受到严重的削弱。大学生的某些负面行为举动日益彰显,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越发严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顾晓静、黄方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一文中认为:以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是增强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向守俊的文章提到“一些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的实际利益,因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实际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最大误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①”。 2.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价值。王柏文、李红在“唯物史观: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理论”一文中提到唯物史观教育在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第一,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的本质,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引导大学生理解世界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3.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途径。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来感知社会和评辨是非,是大学生未来成才和发展的关键。苏久青在“浅谈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一文中提到:培养大学生历史观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发挥好课堂主渠道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社会①向守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石油教育,2009 年第二期.当前关于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高校历史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研究或者是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认识即思想观念体系进行研究,直接针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状研究及对策的研究应该说很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主要围绕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我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中处于主导作用,我国的高校也建立起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这对广泛和深入传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画框者为答案)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单项选择题 1.劳动是 A.社会存在和地理环境的统一 B.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D.理论和实线的统一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B.决定社会的性质的结构 D.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3.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生产力状况表现出来 B.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C.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4.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B.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5.生产方式是指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D.制造工具 7.我国实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政策,目的在于 A.全面提高人口素质B.要大力减少人口 C.限制消费者人数的增加 8.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力 B.精神生产 C.国家的人口政策 D.政治制度 9.整个社会面貌的决定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精神文明 C.人口素质 10.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B、阶级斗争史 C.政治思想史 D、生产关系 11.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是 B.血缘关系 C.民族关系 D.政治思想关系 多项选择题

1.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太快,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包括 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人口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人口增加与全民族素质提高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加重了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 延缓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下列哪些属于天然的劳动对象 D.汽油 E.焦炭 3.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表现在 A.动物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活动是无规律的 动物只能利用天然的条件,人则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人则可以改造自然 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类劳动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动物没有社会性,人则具有社会性 4.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向题,主要有 5.当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向题使我们认识到 D.回到原始状态 6.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包括 D.社会形态 E.上层建筑7.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 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资源 D.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E.它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 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它在某些方面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是因为

唯物史观知识归纳

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③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类社会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阻碍作用。(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价值观不同,人们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选择不同。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两个标准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人生价值观 ⑴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同时体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⑵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复习材料

《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复习材料 ☆唯物主义历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唯心主义历史观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2)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一、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③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会影响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总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总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解决方式。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性质:非对抗性的矛盾

练习题精选及 答案

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一、绪论练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指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6.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7.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点概述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点概述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本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有发展形式和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三要素:生产料所有制形式(最基本的,决定性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发展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

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注意:标题为踩分点,务必回答,说明尽量用专业术语,尽量回答满试卷) (考试为开卷,但考前务必打印相关资料) 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实践,以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阶级斗争历史学派为理论前提,进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全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历史中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研究人类的生产实践出发,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所形成的系统理论。 (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不同于唯心史观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观念的产物,马克思既唯物又辩证地考察社会,认为社会发展的的规律是客观的,他从目的和结果的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上说明社会历史进程受一般规律支配。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个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总的经济运动支配下各种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服从于社会内部的客观规律。在大跃进运动时期,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正是蔑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苦果。 (三)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唯物主义坚持的精神动力室最终原因的观点,是在历史观里背叛了自己。指出黑格尔的错误是:不是在历史本身中去寻找,而是把哲学的意识形态作为动力引入历史观,只是考察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正是在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水深火热的近代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五)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基于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压迫阶级和压迫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到解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就革命阶级而言,由于它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它们的斗争所产生的结局亦各异。只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导致革命阶级自身的真正解放。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从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后,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5.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它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人类社会史上的各个时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个时代一样,是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的"(马恩全集,卷23,P408) 6.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和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7.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规律,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8.人类社会及其构成部分均以总体的体系的方式存在。要从研究对象的整体出发,从对象及其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从对象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象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9.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10.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基本联系,又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

专题八:唯物史观(一)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学案教材:生活与哲学主备人:颜景耀制作日期2018-3-21 使用班级:高三(文)全第5周第3--4课时 专题八: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日期总分112分得分 高考练兵:选择题(每题4分) (YJY)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展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YJY)2(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1).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LW)3(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0).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 ①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②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LW)4(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YJY)5(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2).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LW)6(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 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YJY)7(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3).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 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LW)8(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YJY)9(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2).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LW)10.(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30). 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YJY)1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 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创造,它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下面是本人为大家带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一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本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

有发展形式和规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三要素:生产料所有制形式(最基本的,决定性的)、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发展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要变化的。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认识的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中,贯穿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发表时间:2019-06-24T15:57:07.03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作者:于海涛 [导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15150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1.国际背景。 (1)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随着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全球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史学领域内,则是不同国家的史学观点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吸收国际史学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理念势在必然。 (2)社会信息化趋势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在传递,这就使史学研究能在第一时间吸收和借鉴到比较前沿的学术思想。 (3)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加强,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在所难免。沟通与交流,与他人合作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和能力。另外如何看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起到历史导向的史学,需要我们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所以,传统的史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2.国内背景。 (1)终身学习成为时代要求。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不仅需要知识,更不需要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理念,社会日新月异,思维也要不断进步。 (2)责任担当。新时代的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社会的栋梁。爱国是必备的品质,必须具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所谓的立德树人,就是说,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国的思想和能够解决时代难题的能力。 (3)社会参与。学以致用,脱离社会的学习是无用的,每时每刻,我们都要有解决社会难题的思想准备并为此努力。哪些不关心现实,不懂得国情的人,是对社会无用的人。 二、确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和专业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2.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与历史见识、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素养的综合体现,在积淀历史智慧、凝练历史品格、锤炼历史思维能力、升华历史情操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切社会科学基础的历史学,在整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发挥着最为基础的作用。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它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基石。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社会形态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5)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进步意义。 (1)要求史家研究整体的历史,即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系统的和整体的研究。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是唯物史观具备的优势,这也正是唯物史观的理论魅力所在。 (2)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带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要求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方法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4)最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水平和完善的自身素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通过高考典型试题来分析唯物史观的运用。 例.2017年全国3卷29题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此题选B社会的变迁,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进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在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历史唯物主义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专题四】 《生活与哲学》常考原理及方法论适用表述与应用(历史唯物主义) 一、常考原理及方法论适用表述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唯物史观):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唯物史观):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改

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群众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6、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价值观与人生观):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要求我们(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

浅谈唯物史观

浅谈唯物史观 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最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最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但自从唯物史观出现后,很好地弥补了这两个缺陷。 说起唯物史观,肯定离不开历史观这个概念。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它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那什么是唯物史观呢?在我看来,唯物史观依据的是科学,是在科学基础上的概括总结。虽然受人类科学水平的局限,它只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是,用科学认识世界、用科学了解现象本质的方式是正确的,所以,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起来的哲学是科学的。我赞成“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这一观点。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它是一种“唯物”的史观而不是“唯心”的史观。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肯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一切社会发展所需的东西都无一例外地建立在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上。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根源,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下面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仍然是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总结-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框架

历史唯物主义 一、基本概念: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3.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4.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5.人民群众: A.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6.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7.价值观: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8.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9.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称为价值选择。 10.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二、基本框架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3.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是什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 ①总的来说: ②具体来说:A.在阶级社会里:B. 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改革:①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总体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