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

机械制造装备技术指导书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六点定位和手动夹具实验 (2)

1六点定位实验 (2)

2偏心夹紧夹具实验 (7)

3螺旋夹紧夹具实验 (9)

实验二微加工中心选刀换刀 (1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1)

基本原理和方法 (11)

实验步骤 (11)

实验报告要求 (13)

实验三PC控制实验 (13)

实验目的和要求 (13)

基本原理和方法 (13)

实验步骤 (14)

实验报告要求 (14)

实验一六点定位和手动夹具实验

1 六点定位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六点定位实验,学习和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区别和使用方法等。

二、实验装置

六点定位台,方工件,盘工件,柱工件,其定位示意图分别见图1-1,图1-2,图1-3。

(a)约束坐标系(b)定位方式

图1.1 长方工件的定位

(a)约束坐标系(b)定位方式

图1.2 盘工件的定位

(a )约束坐标系 (b )定位方式

图1.3 柱工件的定位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方工件的定位实验内容和步骤

1. 认识方工件定位实验的实验装置,支承钉,方工件;

2.分别单独实现工件沿X 、Y 、Z 轴的移动及绕X 、Y 、Z 轴的转动; 3. 在定位实验装置所确定的坐标平面中实现以下步骤:

① 在XY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1、支承钉2、支承钉3的位置——消除,X Z Y ,

三个自

由度,

② 在XZ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4、支承钉5的位置——消除Z Y

,两个自由度,

③ 在YZ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6的位置——消除X 一个自由度,

至此,方工件的沿X 、Y 、Z 轴的移动和绕X 、Y 、Z 轴的转动自由度已被消除,实现了工件的完全定位;

4.参照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定义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增加或减少支承钉或其它)来实现上述定位方法; 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二)盘工件的定位实验内容和步骤

1. 认识盘工件定位实验的实验装置,支承钉,圆销,盘工件; 2.分别单独实现工件沿X 、Y 、Z 轴的移动及绕X 、Y 、Z 轴的转动; 3. 在由定位实验装置所确定的坐标平面中实现以下:

① 在XY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1、支承钉2、支承钉3的位置——消除,X Z Y ,

三个自由度,

② 在XZ 坐标平面中确定圆销4、支承钉5的位置——消除Z Y

,两个自由度,

③ 在YZ 坐标平面中确定支承钉6的位置——消除X 一个自由度;

至此,盘工件的沿X 、Y 、Z 轴的移动和绕X 、Y 、Z 轴的转动自由度已被消除,实现了工件的完全定位;

4.参照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定义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增加或减少支承钉或其它)来实现上述定位方法; 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三)柱工件的定位实验内容和步骤

1. 认识柱工件定位实验的实验装置,V 型块,支承钉,块,柱工件; 2.分别单独实现柱工件沿X 、Y 、Z 轴的移动及绕X 、Y 、Z 轴的转动;

3. 将柱工件安放到V 型块中,把支承钉和块组合在工件开槽处固定工件,实现柱工件的完全定位;

4、参照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定义并通过恰当的方法(增加或减少支承钉或其它)来实现上述定位方法;

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在工业生产中,工件通常都是先被定位,后被夹紧。在本实验中是工件的六点定位演示实验——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但是工件本身并没有被夹紧。因此本实验只是对原理的演示,并不代表实际的工装夹具。 五、 实验用仪器工具

平口钳

六、 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

① 六点定位原理: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就是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加工位置,这可以通过布置定位支承点限制工件相应的自由度获得。任何一个工件 (刚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中都具有六个自由度,见图1-4 。以X , Y ,Z

分别表示沿三个坐标轴的轴向移动(称移动自由度),以X ,Y ,Z

分别表示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称为转动自由度)。由此可见,要使工件在夹具中

占有确定的位置,就是要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合理的布置定位元件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在x —y 平面上布置三个支承钉,把工件放在三个支承钉上,就可限制工件的两个转动自由度X ,Y

和一个移动自由度Z

;在y —z 平面上上布置两个支承钉,使工件靠在两个支承钉上,就可限制一个移动自由度X 和一个转动自由度Z

;在x--z 平面上布置一个支承钉,使工件靠在这个支承钉上,

又可限制工件一个移动自由度Y

。通过工件与六个支承点接触,限制其六个自由度。

图1-4 刚体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

② 完全定位:工件定位时,其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③ 不完全定位:工件定位时,如果该工件根据加工要求只需要限制其部分自由度,虽然工件在空间不占有一个完全确定的位置,但不影响该工序加工要求时称为不完全定位。

④ 欠定位:工件实际定位所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少于按该工序加工加工要求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目称为欠定位。

⑤过定位:工件定位时,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工件上的同一个自由度则称为过定位。

七、 思考题

1.一个物体在三维空间中可能有几个自由度,以符号X , Y ,Z

分别表示沿三个坐标轴的移动,以符号X ,Y ,Z

分别表示绕三个坐标轴的转动。

2.什么是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二者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欠定位和过定位,二者有什么区别?

2 偏心夹紧夹具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偏心夹紧夹具实验,学习和掌握偏心夹紧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原理。

二、实验装置及工量具

实验装置:偏心夹紧夹具机构,工件,见图1-4

工具:装卸/装配所用工具

I号偏心夹紧夹具:

II号偏心夹紧夹具

图1-4 偏心夹紧夹具

1—扳手2—夹具体3—套4—工件5—拉杆6——偏心轮7—手柄8—板手

9—杆10—销11—偏心轮12—垫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I号偏心夹紧夹具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认识偏心夹紧夹具实验的实验装置;

2.将手柄转到水平位置,把工件安放到夹具体夹槽内;

3. 按不同角度转动手柄,即在工件上施加相应的夹紧力;

4.可拆卸夹具,并按照图1-4进行组装; 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二)、II 号偏心夹紧夹具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认识偏心夹紧夹具实验的实验装置;

2.将手柄转到水平位置,把工件安放到夹具体夹槽内; 3. 按不同角度转动手柄,即在工件上施加相应的夹紧力; 4.可拆卸夹具,并按照图1-4进行组装; 5.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偏心夹紧机构是靠偏心轮回转时其半径逐渐增大而产生夹紧力来夹紧工件。偏心夹紧的偏心轮已标准化,其夹紧行程和夹紧力在夹具设计手册上也给出了,可以选用。偏心夹紧机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其缺点是自锁性能差,夹紧行程和增力比小。 五 实验用仪器工具 装卸/装配所用工具 六 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 偏心夹紧的夹紧力可用下式计算:

]

tan )[tan(12??αρ++=

P QL

W 其中 W ——夹紧力 (N ) Q ——手柄上动力(N ) L ——动力力臂(mm )

ρ____转动中心2O 到作用点P 间距离(mm ) p α____夹紧楔角(°)

2?——转轴处的摩擦角(°)

七 思考题

1、偏心夹紧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原理?

2、结合六点定位原理,分析本实验的定位自由度。

3、本实验中的定位是哪一种类型的定位?

3 螺旋夹紧夹具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螺旋夹紧夹具实验,学习和掌握螺旋夹紧夹具的定位和夹紧原理。

二、实验装置及工量具

实验装置:螺旋夹紧夹具机构,扇形工件,见图1-5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认识螺旋夹紧夹具机构,

(在本实验中,加工内容是扇形工件的三个Φ8H8的孔)

2. 工件端面与定位销轴2的大圆柱面靠紧,工件的右侧面靠紧档销3;

3. 用扳手拧动螺母10使工件夹紧,通过开口垫圈将工件夹紧在定位销轴2上;

4.三个Φ8H8孔的分度是由固定在定位销轴2的转盘11来实现的。当分度定位销5分别插入转盘的三个分度定位套4,4′和4〞时,工件获得三个位置,来保证三孔均匀分布。分度时,拧动手柄7,可松开转盘11,拔出分度定位销5,由转盘11带动工件一起转过20°后,将定位销5插入另一分度定位套中,然后顺时针拧动手柄7,将工件和转盘夹紧;

5.可拆卸夹具,并按照图1-5进行组装;

6. 清理实验台、装置、工具。

图1-5 螺旋夹紧图

1—工件 2—定位销轴 3—挡销 4—定位套 5—分度定位销 6—手钮 7—手柄

8—衬套 9—开口垫圈 10—螺母 11—转盘 12—钻模套 13—夹具体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本夹具为进行工件钻、铰孔工序的钻床夹具。 五 实验用仪器工具

工具:装卸/装配所用工具。 六 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实验报告,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 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

(1) 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用于确定工件正确位置的元件或装置。 (2) 夹紧元件及夹紧装置:用于固定工件已获得的正确位置的元件或装置。 (3) 导向及对刀元件。用于确定工件与刀具相互位置的元件。

(4) 在成批生产中,为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常采用气动、液压等动力装置。 (5) 夹具体:用于将各种元件、装置连接在一体,并通过它将整个夹具安装在机床上。 (6) 其他元件及装置:根据加工需要来设置的元件或装置,

总体来说,对于一个具体的家具,定位、夹紧和夹具体三部分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7) 夹紧力的计算 :单个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按下式计算:

)tan(tan ''2

1?αφ++=

z r r QL

F

其中,F —单个螺旋夹紧时产生的夹紧力(N)

Q —原始作用力 L —作用力臂(mm)

r’—螺旋副的当量摩擦半径(mm),其值视螺旋副的结构形式而定

1φ—螺杆端部与工件键的摩擦角(°) z r —螺纹中径之半(mm )

α—螺纹升角(°)

'2?—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

2

?=arctan(tan 2?/cos β),式中2?为螺旋副的摩擦角(°),β为螺纹牙型半角(°)

七 思考题

1、 分析本螺旋夹紧夹具机构的组成并分别指出定位、夹紧和夹具体三部分。

实验二微加工中心选刀换刀

1、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在选刀换刀过程所用到各种控制用电子元器件和各种位置检测元件的功能及其作用。

2、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是加强学生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部件、电子元器件、位置检测元件的感性认识。由学生现场接线调试软件并进行设备运动操作控制选刀换刀的整个过程。

1.加工中心运动控制:学生可作各轴选择、点动控制、自动控制、正向、反向及回原位控制等运动过程;

2.了解加工中心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种功能部件:PC机,PLC,步进电机,伺服电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液压控制系统等的作用;

选刀换刀动作顺序

微加工中心的选刀换刀主要包括有:刀库的选刀、Y轴的前进和后退、刀库的旋转定位以及主轴的夹刀和松刀等动作。

选刀换刀的整个动作顺序以及执行机构的动作如表1所示:

表1 机械手选刀和换刀动作状态表

1)按表2所示接好线;

2)将PLC与PC之间的通讯线接好,并弄清通讯端口;(已接好)

3)将已提供的PLC选刀换刀实验程序打开,写入PLC,并使PLC处于运行状态;

4)运行PC机中的选刀换刀程序;

5)根据提示,设置通讯端口;(com1)

6)根据提示,进入选刀界面,并选择刀号;

7)根据提示,进入换刀界面;

8)鼠标点击PC界面上的“油泵电机启动”按钮,使油泵电机通电;

9)选择单步或连续工作方式;

10)当选择连续运行方式时,鼠标点击PC界面上的“循环启动”按钮,自动选刀换刀开始直到换刀结束。当选择单步工作方式时,鼠标点击PC界面上的“循环启动”按钮一次,换刀选刀执行一步,再点击一次,再往下执行一步,……。

3.注意事项

1.夹刀机构动作前,液压电动机必须先启动;

2.本实验中,溢流阀作为安全阀,对整个液压系统起安全保护作用,溢流阀已经调好。为确保安全,不可擅自调动溢流阀!

3.注意安全!

表2 选刀换刀实验面板接线表

4.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实验指导书并画出控制程序梯形图。

5.实验报告要求

1.简要说明工具软件FX-WIN和选刀界面的作用及其先进性;

2.画出控制程序梯形图并写出相应指令;

3.分析实验结果。

6.思考题

1.微加工中心包括几大部分?每个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2.微加工中心机械工作台包括那几个坐标轴,试说明每个轴的驱动原理;

3.试说明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试说明主轴夹刀、松刀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具体操作

1按要求接线,一人接线,一人审核,最终再由老师审核通过才可以开启实验台电源。

2启动桌面的FXGPWIN,打开PLC梯形图中的PC控制程序,将程序传送至PLC,遥控运行。3启动桌面的HJD_JZ2程序,选择端口com1,操作相关按钮,并仔细观察夹具变化。

实验三PC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利用VC编程实现PC对PLC的控制。

2 、在VC界面上实现对液压夹具和电动机构的点动和自动控制。

二、实验装置及工量具

实验装置:一套完整的动力卡盘组件及零件

一套完整的联动夹具组件及零件

一套铰链夹具组件及零件

一套斜楔夹具组件及零件

一套完整的数控分度头组件及零件

一套完整的数控回转台组件及零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认识实验装置;

2、学生根据接线表接线(为安全起见,主回电路以及PLC外围的继电器KA3输出线路已接好);

3、征得老师同意后,合上断路器QF1、QF2、QF3和QS;”

4、使用电源开关SA1给系统供电;

5、根据原理图编写PLC程序传送到PLC,并运行PLC程序;

(注:本实验PLC梯形图保存路径为E:\JZ2夹具实验台\PLC梯形图\PC控制。详细操作步骤参考“数控分度头实验”。)

6、双击桌面上VC控制界面的图标;

7、按照VC控制界面的按钮对实验台进行控制;

8、清理实验设备、工量具及实验台。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本实验为综合实验,可以实现一次接线而控制全部机构的电动和自动功能。

五实验用仪器工具

PC 机 1台

PLC 1台

编程电缆1根

断路器(QF1、QF2,QF3)3个

接触器(KM2)1个

接触器(KM1)1个

继电器(KA1,KA2,KA3)3个

插线若干

三相异步交流电机1台

六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实验报告,复习教材的相关章节。

七思考题

1试说明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为什么必须在液压电机启动一段时间后,夹具才能动作?3在PLC中怎样改变延时时间?

4说明此实验PLC工作的过程。

PC控制实验接线表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 学号:************ 班级: ****** 系别: ***********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8 成绩:

目录 (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拨叉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拨叉零件的作用 (1) 1.2 拨叉零件的技术要求 (1) 1.3 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 (1)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1) 2.1确定毛坯生产类型 (1) 2.2继续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 2.3绘制拨叉铸造毛坯见图 (2) 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2)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1.1粗基准的选择 (2) 3.1.2精基准的选择 (2)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3)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3)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3) 3.6 、工艺路线确定 (4) 4、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4) 4.1 、机床设备选用 (4) 4.2 工艺装备的选用 (4) 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 6、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6) 6.1.工序三:粗-精铣左端面 (6) 6.1.1粗铣左端面至81mm (6) 6.1.2 精铣左端面至80mm,表面粗糙度Ra=3.2um (7) 6.2工序四:钻-扩φ22H12孔 (8) 6.2.1钻φ20孔 (8) 6.2.2扩孔Φ22H12 (10) 6.3工序五:拉内花键孔 (11) 6.4工序六:粗-精铣底槽内侧面和底面 (11) 6.4.1粗铣底槽 (11) 6.4.2精铣底槽 (12)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 1.2、零件的作用-----------------------------------------3 1.3、零件的工艺分析-------------------------------------3 2、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

2.3、制定工艺路线---------------------------------------4 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 2.3.2、加工顺序的安排---------------------------------4 2.3.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 2.3.4、加工路线的确定--------------------------------6 2.3.5、加工设备的选择--------------------------------6 2.3.6、刀具的选择------------------------------------7 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 4.1、切削用量选定--------------------------------------10 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 5、小结----------------------------------------------------18 6、参考文献------------------------------------------------19 7、附件---------------------------------------------19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如下面零件图所示为输出轴,该产品年产量为5000台,设其备品率为16%,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现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技术要求如下: ①锻件消除内应力; ②未注明倒角为1×45o; ③调质处理217~255HBS; ④材料45钢,N=Qn(1+a%+b%)=5000×1×(1+16%+2%)=5900(件/年)。 输出轴的年生产量为5900件,现通过计算,该零件质量约为3kg。根据教材表2-3,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答 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3-1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3-80a、b、c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答: a) 误差原因: 1)由于细长轴工件的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力变形而使加工出的工件呈两端细中间粗的鼓形。随着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在两端,工件刚度最大,变形最小,切去的金属层厚;中间工件刚度最小,变形最大,切去的金属层薄。 2)误差复映 减小误差的措施: 使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提高工件的刚度,比如改为反向进给,使工件由轴向受压变为轴向受拉。 b) 误差原因: 1)机床的刚性较差。随着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在两端,机床变形较大,切去的金属层薄;中间机床变形较小,切去的金属层厚。因此因工件受力变形而使加工出的工件呈两端粗、中间细的鞍形。 2)误差复映 减小误差的措施:

1)提高机床部件的刚度,减小载荷及其变化 2)减小误差复映系数或减小毛坯形状误差 c) 误差原因: 1)机床导轨与主轴不平行 2)主轴回转误差中的倾角摆动 3)尾座偏移(前后顶尖连线与导轨扭曲) 减小误差的措施: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并给以充分冷却和润滑,以减少切削热。提高导轨副的导向精度。 3-2 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装加工外圆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解: D:工件直径;ΔDy,ΔDz工件直径误差;Δy:导轨在水平面内的弯曲;Δz: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 车刀垂直安装时误差的敏感方向在垂直方向。因此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对工件直径误差的影响较大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设 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刘中华 年月日

课程设计 项目说明书 设计题目:******批量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专业:***********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刘中华 完成时间:******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医电学院

目录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5) 1、零件的作用 (5) 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工艺分析 (6) 1、确定生产类型 (6) 2、选择毛坯制造形式 (6) 3、选择定位基准 (6)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选择 (7) 5、制造工艺路线 (8) 6、确定机械加工余量与毛坯尺寸 (8) 7、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0) 8、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进给箱齿轮轴的设计,这是机械制造工程这门课程的一个阶段总结,是对课堂中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的一个实际应用过程。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设计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恳请老师给予指导。

设计题目:进给箱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进给箱齿轮轴,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传动零部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扭矩和动力,以及承受一定的载荷。齿轮轴零件是将齿轮部分和轴做成一体无需键配合的一种常见机械零件。齿轮轴具备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是通用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轴Φ26圆柱面处有圆弧形的键槽和圆孔,主要是通过键和其他部件相连。轴的左端部位为齿轮部分,主要传递运动和动力。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键槽、齿轮等不同形式的几何表面及几何实体组成。其主要加工的表面有以齿轮轴左右端面为中心的Φ60、Φ45、Φ30、Φ29、Φ26、Φ24的外圆柱面,以Φ26的外圆柱面和左右台阶面为中心的加工30×8×4的键槽、Φ8的孔,左右两端的端面,以及齿轮轴左端的齿轮加工。其多数表面的尺寸精度等级在7~11之间,表面粗糙度值为1.6μm~12.5μm,齿轮的精度等级为8。其中位置要求较严格的,主要是保证加工Φ60的外圆柱面与整个齿轮轴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在Φ0.25范围内,以及保证Φ30的外圆柱面与整个齿轮轴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在Φ0.02范围内。 通过分析,该零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经过对以上加工表面的分析,对于这几组加工表面而言,我们可先选定粗基准,加工出精基准所在的加工表面,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对其他加工表面进行加工,并且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说明书实例

8.4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实例 一、 零件的工艺分析 图8.4-1所示为东风-150型拖拉机变速箱内用于Ⅱ—Ⅲ档变速齿轮拨叉零件,材料为ZG310-570铸钢件,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生产类型确定为大批生产。 1. 零件的结构分析 该零件是以φ15H8的孔套在轴上,并用销钉经φ5H12的孔与轴定位,拨叉脚卡在双联滑移齿轮的槽中,变速操纵机构通过拨叉头部的13mm 操纵槽带动拨叉与轴一起在变速箱内移动,拨叉脚拨动双联滑移齿轮在花键轴上的滑移,从而实现拖拉机的变速。 拨叉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操纵槽及拨叉脚两端面。主要配合面为φ15H8孔、φ5H12孔和拨叉脚内侧面50H12。变速齿轮拨叉属于叉架类零件,复杂程度一般。由于拨叉在工作时承受载荷,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2. 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 (1) 拨叉安装孔 孔径φ15H8 mm ,表面粗糙度R a 3.2μm ;孔端面位置尺寸30mm ,表面粗糙度R a 12.5μm 。 (2) 操纵槽 宽度为 mm ,深度为12 mm ,槽对称面与拨叉安装孔端面的距离 为12 mm ,槽侧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12.5μm 。 (3) 拨叉紧定孔 孔径φ5H12 mm ,孔深为23 mm ,孔轴线对孔φ15H8的位置公差为φ0.2 mm 。 (4) 拨叉脚端面 厚度为 mm ,两端面对孔φ15H8的垂直度公差为0.1 mm ,外 端面与操纵槽对称面的距离为31mm ,表面粗糙度R a 6.3μm 。 (5) 拨叉脚内侧面 宽度尺寸为50H12 mm ,内侧面的对称面与拨叉头对称面的夹角为20°11′,表面粗糙度R a 12.5μm 。 ()0.0270+()0.0250+()0.120+-0.15-0.2570.2013+

机械制造工艺学作业参考答案.doc

机械制造工艺学作业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精加工阶段 精密、超精密或光整加工阶段 2.工人 工作地点 3.基本 辅助 4.封闭性 5.铰孔(或浮动镗刀块镗孔) 6.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7.定心 偏心 8.5 4 9.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 10.工件 机床 11. ±3σ 12.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13 拉 14.金相组织 残余应力 15 增大 16 越小 17 回火 退火 18 较好 19 最差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简答题 1.加工箱体类零件时,常以“一面两孔”作为统一的精基准,因为这样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所有)其它表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可以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 2.成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调整法加工, 若毛坯硬度不均匀将造成切削力的变化较大,使工艺系统变形变化较大,将造成加工后尺寸不一。 3.提高切削速度和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因为:1)刀具刃口表面粗糙度会“复印”在工件表面上,所以提高刀具的刃磨质量,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2)在低、中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材料时容易产生积屑瘤或鳞刺,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抑制积屑瘤或鳞刺的产生,从而可以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值。 4.“自身加工法”、“合并加工法”是由修配装配法发展成的。“误差抵消法”是由调整装配法发展成的。 四、分析题 1.b 结构工艺性好。 槽与沟的表面不应与其它加工面重合,这样可以减少加工量;改善刀具工作条件;在已调整好的机床上有加工的可能性。 2.b 结构工艺性好。 孔的位置不能距壁太近。图b 可采用标准刀具和辅具,且可提高加工精度。 3. x ρ y ρ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 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机电(1)班 届别: 指导教师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经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因此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因此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机电(1)班 届别:2008 指导教师 2011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所以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以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因为竖直方向的孔中心线跟水平方向的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应先对水平方向的孔加工,然后再加工竖直方向的孔。利用水平方向的外圆进行粗加工,然后以孔表面做精基准加工外圆;再用加工好的外圆面精加工孔。这样水平方向上才有足够的精度做基准。 4: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所以都需精加工;与外零件配合的端面粗糙度也要求较高,所以都要精加工。 5螺纹加工为最后加工,这样便于装夹。 二确定生产类型 因为本次设计零件加工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

机械制造工艺学作业

第一次 1. 2. 如下图所示为某航空发动机油泵齿轮轴,齿轴端面粗糙度为Ra=0.8,淬火后用看火花磨削法,磨削端面1和端面2,设磨削余量Z 1=Z 2=0.1±0.02mm ,求磨削前的车削工序尺寸A 1和A 2。 3. 作业三:如图所示,终加工时铣缺口须保证尺寸 和 mm,按调整法加工:试计算调整尺 寸(铣缺口时的工序尺寸 0.20010+00.05 5 -φ

第二次 1. 何谓加工精度?何谓加工误差?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2. 一批工件的内孔(0.025045mm φ+) ,加工后测得尺寸为45.01~45.023mm φφ,试问该批工件的加工误差及大小和最小加工误差为多少? 3. 研究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 普通车床主轴前端锥孔或三爪卡盘夹爪的定心表面,出现过大的径向跳动时,常在刀架上安装内圆磨头进行自磨自的修磨加工,修磨后的定心表面,其径向跳动量确实大为减小,试问:(1)修磨后是否提高了主轴的回转精度?为什么? (2)在机床主轴存在几何偏心的情况下,以精车过的轴套工件的外圆定位,来精车轴套内孔时,会产生怎样的加工误差? 5. 中心距为2000mm 的M131外圆磨床的导轨,经过测量其水平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如下图所示,若只考虑此项误差影响吗,试分析计算磨削1000mm 长的光轴将产生的最大圆柱度误差?又如何调整机床可以使产生的圆柱度误差为最小? 第三次作业: 1.什么是原理误差?试分别举出三种近似加工运动和近似刀具轮廓的例子。 2.近似加工运动原理误差与机床传动链误差有什么区别? 3.简述分布曲线法和点图法的特点、应用和各自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实际分布曲线符合正态分布时能说明什么问题?又σ6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版王先逵 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解答 第五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控制(第3版P267) 5-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P229)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A.加工表面层的几何形貌,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⑴表面粗糙度;⑵波纹度;⑶纹理方向;⑷表面缺陷。 B.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⑴表面层金属冷作硬化;⑵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化;⑶表面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5-2为什么机器零件一般总是从表面层开始破坏的?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P231)(1)由于表面是零件材料的边界,常常承受工作负荷所引起的最大应力和外界介质的侵蚀,表面上有着引起应力集中而导致破坏的微小缺陷,所以这些表面直接与机器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关。 (2)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零件配合质量都有影响。 5-3车削一铸铁零件的外圆表面,若进给量f=0.40mm/r,车刀刀尖圆弧半径re=3mm,试估算车削后的表面粗糙度。 5-6为什么提高砂轮速度能减小磨削表面的粗糙度数值,而提高工件速度却得到相反的结果?

答:(P224)砂轮速度越高,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的磨粒数就越多,工件材料来不及变形,因而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而工件速度增大,单位时间内通过被磨表面的磨粒数减少,塑性变形增加,表面粗糙度值将增大。 5-7为什么在切削加工中一般都会产生冷作硬化现象? 答:(P240)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进一步变形受到阻碍,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统称为冷作硬化(或称为强化)。 5-8为什么切削速度越大,硬化现象越小?而进给量增大,硬化现象增大? 答:(P240-241)增大切削速度,(1)刀具与工件的作用时间减少,使塑性变形的扩展深度减小,因而冷硬层深度减小;(2)温度增高,弱化倾向增大,冷硬程度降低。而进给量增大时,硬化现象增大的原因是随着进给量的增大,切削力也增大,表层金属的塑性变形加剧,冷硬程度增大。但是,这种情况只是在进给量比较大时才是正确的。 5-11什么是回火烧伤、淬火烧伤和退火烧伤? 答:(P243)磨削淬火钢时,在工件表面形成的瞬时高温将使表层金属产生以下三种金相组织变化:1)如果磨削区的温度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碳钢的相变温度为720℃,但已超过马氏体的转变温度(中碳钢为300℃,工件表面金属的马氏体将转化为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索氏体或托氏体),这称为回火烧伤。 2)如果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再加上冷却液的急冷作用,表层金属会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织织,硬度比原来的回火马氏体高;在它的下层,因冷却较慢,出现了硬度比原来的回火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上)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 2、某机床厂年产CA6140 卧式车床20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若一年工作日为280天,试计算每月(按22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解:生产纲领公式 N=Qn(1+α)(1+β)=(1+15%)(1+5%)=2415台/年查表属于成批生产,生产批量计算: 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的六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位置。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在六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d)一面两销定位,X,两个圆柱销重复限制,导致工件孔无法同时与两销配合,属过定位情况。 7、“工件在定位后夹紧前,在止推定位支承点的反方向上仍有移动的可能性,因此其位 置不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保证正确的定位时,一定要理解为工件的定位表面一定要与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相接触,只要相接触就会限制相应的自由度,使工件的位置得到确定,至于工件在支承点上未经夹紧的缘故。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3版王先奎习题解答4

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习题解答4 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第3版P226-228) 4-1车床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及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对车削圆轴类零件的加工误差有何影响?影响 程度各有何不同? 答: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引起的加工误差发生在被加工表面的切线方向上,是非敏感误差方向,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影响小;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引起的加工误差发生在加工表面的法线上是误差敏感方向,对加工精度影响大。 4-2试分析滚动轴承的外环内滚道及内环外滚道的形状误差(如图4-87题4-2图)所引起的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对被加工零件精度有什么影响? 答:轴承内外圈滚道的圆度误差和波度对回转精度影响,对工件回转类机床,滚动轴承内圈滚道圆度对回转精度的影响较大,主轴每回转一周,径向圆跳动两次。对刀具回转类机床,外圈滚道对主轴影响较大,主轴每回转一周,径向圆跳动一次。 4-3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1)在车床上镗孔,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引起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误差。 答:1)在车床上镗孔,引起加工孔的圆度误差是主轴圆跳动、刀杆刚度不足,圆柱度误差是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 2)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镗孔,工件同轴度误差原因可能是工件装夹误差、主轴圆跳动;端面垂直度误差原因是主轴轴向圆跳动(轴向窜动)。 4-4在车床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4-88a,b,c,所示误差原因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答:a)是属于工件在切削力的做用下发生变形(工件刚度不足),可以通过改变刀具的角度来减少径向切削分力、或者加装中心架或者跟刀架来减少变形。 b)是机床受力变形所致(机床主轴和尾座的刚度不足),可以通过提高机床各部件的刚度来改变。 c)由刀具磨损引起,可以采用耐磨刀具来切削,或较少单次切削深度来提高刀具耐磨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 题及参考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案: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什么是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答案: 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 设计基准是指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在加工中或加工后,用以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在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什么是欠定位与过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案: 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的6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就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举例在课本page12、13)。 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套装、组装、部装、总装和装配 答案: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构成的。 套件是在一个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而构成的。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 将零件装配成套件的工艺过程称为套装。

机械工艺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 7 月7 日

目录 1.零件分析························ 3页 1.1零件作用分析························3页 1.2 零件工艺分析···························3页 1.3零件的生产类型······························4 页 2.毛坯的选择····························4 页 2.1选择毛坯······························4页 2.2确定毛坯尺寸及公差························4 页 2.3设计毛坯图···························6 页 3.工艺规程设计···································7 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7页 3.2 制定工艺路线····························12页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12页 3.4 加工工序设计································13页 3.5 时间定额计算····························19页 3.6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21页 4.摇杆轴支座各工序专用夹具设计········25页 4.1粗精铣上下端面专用夹具··············25页 4.2粗精铣左右端面专用夹具··············页 4.3钻2-m m孔专用夹具··············页 4.4镗m m孔专用夹具················页 4.5铣3m m轴向槽专用夹具·················页设计总结······································ 27页参考文献········································ 27页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 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功用:Cr12MoV用于制造要求高耐磨性的大型复杂 冷作模具,如冷切剪刀、切边模、拉丝模、搓丝板、 螺纹滚模、滚边模和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和冲头等。 (2)零件分析: A,材料:该加工零件的材料是Cr12MoV,具有较好 的机械加工性能。 B,零件的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对称;表面光度要 求高。 C,主要技术要求:热处理60~64HRC,修钝非轫口锐边; 端面粗糙度在Ra0.8um,并保证两端平行度, 其余按图纸技术要求加工零件。 结论:Cr12MoV的淬透性、淬火、回火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均比C r12高,具有高刃性,高耐磨性及良好的综合机械 性能。可制造形状复杂的冲孔凸凹模,滚边模、拉丝模 及标准量具等。 二、毛坯的选择 (1)毛坯种类的确定:由于该要加工工件为落料拉深凸凹模,,为了使零件材料内部组织细密、炭化物分布和流 线分布合理,从而提高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选 择锻造方法来获得毛坯。

(2)毛坯尺寸、形状的确定: a,模具零件毛坯应考虑为模具加工提供方便应尽可能 根据所需的尺寸确定毛坯,以免浪费加工工时,提高模 具成本。 b,确定毛坯尺寸还应考虑毛坯在制造过程生产的各 种缺陷(如锻造夹层、裂纹、脱碳层、氧化皮等), 在加工时必须完全去除以免影响模具的质量。 c,毛坯形状应尽可能与模具零件形状一致,以减少 机械加工的工作量。 综上所述:选择空心锻造棒料并根据查表毛坯的锻造尺寸为如下: 主要外表面尺寸φ180mm、65mm 主要内表面φ100mm (3)安装方法: 加工大端面及内孔时,可直接采用三爪卡盘装夹, 粗加工小端可采用反爪大端,半精、精加工小端时, 则应配以心轴,以内孔φ109mm定位轴向夹紧工件, 型孔加工时,可采用分度头安装,将主轴上抬90度, 并采用直接分度法,保证2*φ8、4*ΦM10在零件圆 周上的均分度位置。 (4)表面加工方法: φ116φ176φ109.4φ140.4采用精度达到精度及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1次-知识分享

第1次作业 <机械制造工艺学> 2016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下列哪一种刀具不适宜进行沟槽的铣削?( ) A. 立铣刀 B. 圆柱形铣刀 C. 锯片铣刀 D. 三面刃铣刀 2. 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 刀具材料 B. 进给量 C. 切削深度 D. 工件材料 3. 单件小批生产一般采用( )装配组织形式。 A. 移动式装配流水线 B. 固定式装配 C. 变节奏流水装配 D. 移动式装配 4. 长V形块定位将消除( )个自由度。 A. 一个 B. 二个期工程 C. 三个 D. 四个 5. (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 钻削 6.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作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 )。 A. 生产过程 B. 工艺过程 C. 工艺规程 D.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7. 以下加工采用工序集中的是( )。 A. 单件小批生产 B. 大批量生产 C. 活塞的加工 D. 轴承的加工 8. 以下装夹方式中,()装夹方式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A. 直接找正装夹 B. 划线找正装夹 C. 用卡盘装夹 D. 用夹具装夹

的场合。( )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机器一般适用于9. A. 大批大量生产 B. 高精度多环尺寸链 C. 高精度少环尺寸链 D. 单件小批生产 10. 通常情况下,剃齿加工不能纠正( )。 A. 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量 B. 齿轮的切向误差 C. 齿轮的径向误差 D. 齿轮的运动误差 11. 在大量生产中,已知孔加工精度为IT7级,孔径为φ60mm,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的外圆表面,采用的加工路线为( )。 A. 钻孔--粗拉孔--精拉孔 B. 钻孔--扩孔--铰孔 C. 钻孔--粗镗孔--精镗孔 D. 粗镗--半精镗--精镗 12. 对机械加工过程影响较小的振动是( )。 A. 自由振动 B. 自激振动 C. 受迫振动 D. 衰减振动 13. 滚刀轴线必须倾斜,用以保证()。 A. 刀具螺旋升角与工件螺旋角相等 B. 刀齿切削方向与工件轮齿方向一致 C. 刀具旋向与工件旋向一致 14. 齿轮的定位采用大端面及短心轴定位,这种定位方式属于( ). A. 完全定位 B. 过定位 C. 欠定位 D. 不完全定位 15. 齿轮齿形的加工定位方案是( )。 A. 端面、内孔 B. 一面两销 C. 外圆、端面 D. 外圆、内孔 16. 以下关于汽车发动机的加工及装配说法错误的是() A. 广泛采用修配法装配 B. 采用互换法装配 C. 广泛采用夹具装夹 D. 按流水线布置 17. 装配基准是指() A. 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 B. 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 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

第三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章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习题解答3 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第3版P156-159) 3-1.分析图6-83所示的定位方案,①指出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些自由度,②判断有无欠定位与过定位,③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3-2分析图3-91所列加工中零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选择定位甚准和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位置和作用方向,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图中标出。 图a)过球心打一孔; 图b)加工齿轮坯两端面,要求保证尺寸A及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

图c)在小轴上铣槽,保旺尺寸H和L 图d)过轴心打通孔,保旺尺寸L 图e)在支座零件上加工两通孔,保证尺寸A和H。 解:图a)至少限制x,y两个移动自由度;图b)至少限制5个自由度,除绕z的转动之外;图c)至少限制5个自由度,除绕y的转动之外;图d)至少限制5个自由度,除绕y的转动之外;图e)需要限制6个自由度,完全定位。 3-3在图3-92所示套筒零件上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mm。现有三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c、d所示。计算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知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2mm) 解:(1)V形块定位情况(图b)),只计算槽深方向误差;

根据第三版教材P110式(3-8),可得10.11(1)(1)0.0207 mm 2sin(/2)2sin 45 d DW T α?=-=-=(1)心轴定位情况(图c)):以圆心为定位基准,心轴水平放置 根据第三版教材P107式(3-3),可以得到孔销间隙配合的定位误差为 max min (320.03)(320.03)0.06 mm JW D d ?=-=+--=此外,考虑到基准不重合和同轴度的影响: 0.050.020.07 mm 2 D JB T δ?= +=+=所以,0.060.070.13 mm DW JW JB ?=?-?=-=(3)平面定位情况(图d)):以外圆定位(圆心为定位基准),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置误差无基准不重合误差,但有基准位置误差 0.052 D DW T ?==可以看出,显然是采用V 型块定位,定位误差最小,且小于对称度的公差要求。 3-4如图3-93所示齿轮坯、内孔和外圆均已加工合格(d=Φ8001.0-mm,D=35025.00 +mm),现在插床上用调整法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h=38.52.00+,定位方法如图,试求尺寸h 的定位误 差;并分析能否满足加工要求(要求定位误差不大于工件尺寸公差的1/3)。 (忽略内外圆同轴度误差)。 解:以外圆定位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置误差 根据第三版教材P110式(3-7),可得 基准位置误差:00.10.071 mm 2sin(/2)2sin 45 d JW T α?===基准不重合误差:0.0250.0125 mm 22D JB T ?= == 0.0710.01250.0832 mm DW JW JB ?=?+?=+=/30.2(1/3)0.067 mm h T =?=上述定位方式不能否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3-5图3-94所示零件,锥孔和各平面均已加工好,现在铣床上铣键宽为b -△b 的键槽,要求保证槽的对称线与锥孔轴线相交,且与A 面平行,还要求保 证尺寸h -△h 。图示定位方案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如何改进?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节序言 (3)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工用分析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4) 一、确定生产类型 (4) 二、确定毛胚制造形式 (5)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5) 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 五、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8) 七、工序设计 (10) (一)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0) (二)确定工序尺寸 (11) 八、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3) 九、夹具设计 (19) (一)底面夹具设计 (19) (二)钻D=13mm孔夹具设计 (20) (三) 钻D=20mm孔及铣其两端面夹具设计 (20) (四)槽的铣销加工夹具设计 (20) 十、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20)

第一节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工用分析 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20(+0.10—+0.16)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两个?13mm孔用 M12螺杆与汽缸盖相连,3mm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精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精 1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序言 一.零件的分析 (2) (一)零件的作用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3)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二)基面的选择 (4) (三)制定工艺路线 (4)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三.夹具设计 (16) (一)问题的提出 (16) (二)夹具设计 (17) 2 2020年4月19日

四.工序简图 (21) 五.参考文献 (26)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过机械设计装备及夹具设计的学习,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铣床夹具。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而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3 2020年4月19日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经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 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的槽的底面, 4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