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3课时-等比数列

第23课时-等比数列

第23课时-等比数列
第23课时-等比数列

西安昆仑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讲义

1

课题: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的公式,掌握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并能利

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归能力.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判断,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的公式以及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2.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3.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

○1{}n a 是等比数列1n n

a q

a +?(q 为非零常数);

○2{}n

a 是等比数列()

0,0n n

a cq c q

?构

○3{}n a 是等比数列2

1

2n n n a a a ++?

4{}n

a 是等比数列1,0,11n n

a S kq k k k q q

÷??

-=构÷?÷

桫- (二)主要方法:

1.涉及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常用基本量1,a q 来处理;

2.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时,可设这三个数依次为2

,,a aq aq 或,,;a

a aq q

3.等比数列的相关性质:

○1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m n

m n a a q

-= ;

○2若{}n a 是等比数列,,,,,;m n p t m n p t N m

n p t a a a a *?=+? 当时,

当2m n p +=时,2

m n

p a a a ?.

○3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下标成等差数列的子列构成等比数列;

○4若{}n a 是等比数列,S n 是{}n a 的前n 项和,则S m , S 2m -S m , S 3m -S 2m …成等比数列. ○5两个等比数列{}n a 与{}n b 的积、商、倒数的数列{}n n a b ?、??????n n b a 、?

??

???n b 1仍为等比数列.

(三)例题分析:

例1○1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且>0n a ,*

n N ∈,354657281a a a a a a ++=,则

46a a += .

○2(2006湖北文)在等比数列{}n a 中,1101,3,a a ==则2389a a a a =K ( )

A 81 B

C

D 24

○3(2005全国II 文)在83

27

2

之间插入三个数,使五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三个

数的乘积是 .

西安昆仑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讲义

2

例2.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n a ,若前2n 项之和等于它前2n 项中的偶数项之和的11倍,第3

项与第4项之和为第2项与第4项之积的11倍,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例3.(2006全国I 文)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324202,,3

a a a =+=求{}n a 的通项公式.

例4.(2004全国)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1121,(1,2,3),n n n a a S n n

++===K

证明:○1数列{}n

S n 是等比数列,○

21

4n n

S a += .

例5.数列{}n a 是首项为1000,公比为

110

的等比数列,数列{b }n 满足121(lg lg lg )k k b a a a k

=

+++

*

()k N ∈,(1)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的最大值;(2)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n S '.

西安昆仑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讲义

3

(四)高考回顾:

考题1 (2006年湖北卷)若互不相等的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c 、a 、b 成等比数列,

且103=++c b a ,则a = ( ) A.4 B.2 C.-2 D.-4 考题2 (2006年辽宁卷)在等比数列{}n a 中,12a =,前n 项和为n S ,若数列{}1n a +也是等比数

列,则n S 等于 ( )

(A)122n +- (B) 3n (C) 2n (D)31n -

考题3 (2005江苏卷)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首项a 1=3 ,前三项和为21,则a 3+

a 4+ a 5= ( )

( A ) 33 ( B ) 72 ( C ) 84 ( D )189

考题4 (2005湖北卷)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前n 项和为S n ,若S n+1,S n ,S n+2成等差数

列,则q 的值为 .

考题5 (2005福建卷)已知{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且231,,a a a 成等差数列. (Ⅰ)求q 的值;

(Ⅱ)设{n b }是以2为首项,q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当n ≥2时,比较S n 与

b n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考题6 (2006年山东卷)已知a 1=2,点(a n ,a n+1)在函数f (x )=x 2+2x 的图象上,其中=1,2,3,… (1) 证明数列{lg(1+a n )}是等比数列;

(2) 设T n =(1+a 1) (1+a 2) …(1+a n ),求T n 及数列{a n }的通项; (3) 记b n =2

11++

n n

a a ,求{

b n }数列的前项和S n ,并证明S n +

1

32-n T =1.

西安昆仑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数学讲义

4

考题7 (2006浙江文)若S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24,,S S S 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124,,S S S 的公比。 (Ⅱ)若24S =,求{}n a 的通项公式.

考题8 (2006年上海春卷)已知数列3021,,,a a a ,其中1021,,,a a a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

等差数列;201110,,,a a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302120,,,a a a 是公差为2d 的等差数列(0≠d ).

(1)若4020=a ,求d ;

(2)试写出30a 关于d 的关系式,并求30a 的取值范围;

(3)续写已知数列,使得403130,,,a a a 是公差为3d 的等差数列,……,依次类推,把已

知数列推广为无穷数列. 提出同(2)类似的问题((2)应当作为特例),并进行研究,你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等比数列第一课时教案(汇编)

等比数列的定义教案 内 容: 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 2.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和方法; 3.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的探求及运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探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3.公差的确定方法. 4.问题:给出一张书写纸,你能将它对折10次吗?为什么? (二)探索新知 1.引入:观察下面几个数列,看其有何共同特点? (1)-2,1,4,7,10,13,16,19,…(2)8,16,32,64,128,256,… (3)1,1,1,1,1,1,1,… (4)1,2,4,8,16,…263 请学生说出数列上述数列的特性,教师指出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细胞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细胞都分裂为两个细胞,再假设开始有一个细胞,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细胞,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细胞,…,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细胞个数得到了一列数 这个数列也具有前面的几个数列的共同特性,这就是我们将要研究的另一类数列——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 3.递推公式:1n a +∶(0)n a q q =≠ 对定义再引导学生讨论并强调以下问题 (1) 等比数列的首项不为0; (2)等比数列的每一项都不为0; (3)公比不为0. (4)非零常数列既是等比数列也是等差数列; 问题:一个数列各项均不为0是这个数列为等比数列的什么条件?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傻儿子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不识字,他不希望儿子也像他这样,他就请了个教书先生来教他儿子认字,他儿子见老师第一天写“一”就是一划,第二天“二”就是二划,第三天“三”就是三划,他就跑去跟他父亲说:“爸爸,我会写字了,请你叫老师走吧!”这人听了很高兴,就给老师结算了工钱叫他走了。 第二天,这人想请一个姓万的人来家里吃饭,就让他儿子帮忙写一张请帖,他儿子从早上一直写到中午也没有写好,这人觉得奇怪,就去看看,只发现他儿子在纸上划了好多横线,就问他儿子什么意思.他儿子一边擦头上的汗一边埋怨道:“爸,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2课时)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简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它是继等差数列后有一个特殊数列,是研究数列的重要载体,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细胞分裂、银行贷款问题等都要用等比数列的知识来解决,在研究过程中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确定: 从知识结构来看,本节核心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可从等比数列的“等比”的特点入手,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比”的特性。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基础上,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性质。从而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第一课时: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公式的推导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方程、函数、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 (1)加深对等比数列概念理解,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了解等比中项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 (2)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难点: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简单问题 第二课时: 重点:等比中项的理解与运用,及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 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 从整个中学数学教材体系安排分析,前面已安排了函数知识的学习,以及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国际象棋故事中的问题,学生还是不能解决,存在疑问。本课正是由此入手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求知的欲望。而矛盾解决的关键依然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研究等差数列中用到的思想方法,于是从几个特殊的对应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到高中的过度阶段,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思维能力比较欠缺,他们重视具体问题的运算而轻视对问题的抽象分析。同时,高一阶段又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一方面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加强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培养。 多数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表现自我。所以教师可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等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也体现了教学工作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由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仅一字之差,在知识内容上是平行的,可用比较法来学习等比

第二章2.4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2. 4等比数列 第1课时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并学会简单应用. 2?掌握等比中项的概念并 会应用. 3?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了解其推导过程. 预冃案*自建迸习j 研读? M ?営 试 新知提炼 1.等比数列的定义 (1) 从第2项起 条件 (2)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结论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有关概念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q M 0)表示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门―1 a n = aq 1. 3. 等比中项 若a、G、b成等比数列,称G为a, b的等比中项且G= ± ab. ■自我尝试‘ 1?判断(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 数列1,—1, 1, - 1,…是等比数列.() (2) 若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常数,则该数列为等比数列. () ⑶等比数列的首项不能为零,但公比可以为零. () (4) 常数列一定为等比数列.() (5) 任何两个数都有等比中项. () 答案:(1)2 (2) x⑶x ⑷x ⑸x 2.等比数列{a n} 中, a1 = 2, q = 3,贝U a n 等于() A. 6 B. 3x 2n—1 3. 4与9的等比中项为()

A . 6 B . - 6 =1, C . 2 x 3n — 1 D . 6n 答案:C

A . 6 B . - 6 =1, C . i6 D . 36 答案: C 11 1 4. 等比数列一 10-而,一 而0,…的公比为 -------------------- . 1 答案:10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n = 4n 3 , 贝V a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q = ________ 1 答案:1 4 探究案讲练互普 探究点一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H 在等比数列{a n }中, (1) a 4 = 2, a 7= 8,求 a n . (2) a 2 + a 5= 18, a 3+ a 6= 9, a n = 1,求 n. a 4= ag 3, [解](1)因为 6 a 7= a 1q , a 1q 3= 2,① 所以 a 1q 6= 8,② ② 3, 由①,得43 = 4,从而q = - 4,而a 1q 3 = 2, n — 1 又a n = 1,所以32 x 即 26-n = 20,故 n = 6. 方祛归纳 于是a 1 = q 3= M 2' 2n -5 所以 a n = a 1q n -1 = 2 3 a 2 + a 5= a 〔q + a 1q 4 = 18, ① ⑵因为 2 5 ② 1 由①,得q =P 从而 a 1 = 32.

等比数列第一课时导学案

2.3 等比数列导学案(1) 学习目标:1 .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能够利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2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 重点:等比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及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 导及应用。 一、温故知新 什么叫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什么 ?什么叫等差中项? 二、探求新知 1、研究下面三个数列并回答问题 1 1 1 ① 1、2、4、8…;② 1、-1、1、-1 …③ 1、 、一、 —— 2 4 8 问题1: 上面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吗? 问题2:以上数列后项与前项的比有何特点? 2、 等比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_____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_______ 都等于 ______ 常数,那 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 _________ ,通常用字母 ________ 表示。 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等比数列 a n ,的公比为q 方法1:(归纳法)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玄1 a 「a 2 a 1_, a 3 a ?q a 1 ,a 4 a 3 q a 1 a n a n 1 q a 1 a o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到— a 3 -- ? a 4 -- ? a n -- ? ? 一以上共有 a 1 a 2 a 3 a n 1 式,把以上 ____ 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乘得 __________ ,即 a 1 a 2 a 3 a 1 ,即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方法2:(累乘法) a 2 a 3 a 4 a n 1

三、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点 1、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 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 1 “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 (q) 2 隐含:任一项a n 0且q 0 3 q= 1时,{a n }为常数。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等比中项:若 a.b.c 成等比数列。贝U . 5、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 :非零常数列 四、预习检查: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1) 2,2,2,2,…; (2) -1,1,2,4,8 , ; ⑶ Ig3,lg6,lg12,…; (4) 1 2 3 a ,a ,a n 7 a J ; (5) 已知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3 2n 。 (6) 已知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n 3 2.已知数列1,24,-8,16?…它的公比是 ,通项公式是 3. 已知数列 1 — 1 1 1 - -- … 则一 1 是它的第 项。 2 4 8 128 4.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 9项是4 ,公比是一1 ,求它的第1项 9 3 5.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 2项是10,第3项是20,求它的第1项与第4项 示(q z 0),即: a n =q (q* 0) a n 1 {an }成等比数列 a n 1 =q ( n a n N ,q *0)

【高中数学】第4章 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第2课时)

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第2课时) 素养目标 学科素养 1.能够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推出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 2.能够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重点) 3.能够运用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数学运算; 2.逻辑推理 情境导学 一组有趣的对话,折了38次的纸,最后一次的厚度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哦! 1.等比数列的性质 (1)若m +n =p +q (m ,n ,p ,q ∈N *),则a m ·a n =a p ·a q ; 若m +n =2k (m ,n ,k ∈N *),则a 2k =a m · a n . (2)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则{|a n |},{a 2n },???? ?? 1a n 仍为等比数列.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m a n =a p a q ,则m +n =p +q .(×) (2)若数列{a n },{b n }都是等比数列,则数列{a n +b n }也一定是等比数列.(×) (3)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则{λa n }也是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 一般来说,当三个数成等比数列时,可设这三个数分别为a ,aq ,aq 2或a q ,a ,aq ,此时公 比为q ;当四个数成等比数列时,可设这四个数分别为a ,aq ,aq 2,aq 3(公比为q ),当四个数均为正(负)数时,可设为a q 3,a q ,aq ,aq 3(公比为q 2). (1)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1=1 9 ,a 4=3,则该数列前五项的积为__1__. (2)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积为27,它们的平方和为91,则这三个数是1,3,9或-1,3,-9或9,3,1或-9,3,-1.

全国统考2022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1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理含解析北师大版.docx

课时规范练31 等比数列及其前n 项和 基础巩固组 1.(2020安徽安庆二模,理5)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3a 6=2a 52 ,S 4=152 ,则a 2+a 4=( ) A .3 2 B .5 2 C.32 D.40 2.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n =4(a 1+a 3+…+a 2n-1)(n ∈N +),a 1a 2a 3=-27,则a 5=( ) A.81 B.24 C.-81 D.-24 3.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7S 2=4S 4,则公比q 的值为( ) A.1 B.1或1 2 C . √3 2 D.±√32 4.(2020湖南郴州一模)在数列{a n }中,a 1=2,a n 2 =a n-1·a n+1(n ≥2,n ∈N *),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若a 6=64,则 S 7的值为( ) A.126 B.256 C.255 D.254 5.(2020广东惠州联考)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2a 1,2,2a 6成等比数列,则{a n }前6项的和为( ) A.15 B .21 2 C.6 D.3 6.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3,S 4=15,则S 6=( ) A.63 B.62 C.61 D.60 7.(2020辽宁大连24中一模,4)在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n }中,a 1+a 2+a 5=13,且a 1,a 2,a 5成等比数列,则数列{a n }的公差等于( ) A.1 B.2 C.3 D.4 8.(2019全国1,理14)记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3,a 42=a 6,则S 5= . 9.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实数,其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3=74 ,S 6=634 ,则a 8= . 10.(2020四川绵阳三模,理17)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1,a n +1=2 3S n . (1)求S n ; (2)设b n =1S n ,求证:b 1+b 2+b 3+…+b n <5 2. 综合提升组 11.(2020全国2,理6)数列{a n }中,a 1=2,a m+n =a m a n .若a k+1+a k+2+…+a k+10=215-25,则k=(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 第2课时

等比数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 即:1-n n a a =q (q ≠0)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0(11 1≠??=-q a q a a n n , ) 0(≠??=-q a q a a m m n m n 3.{ n a }成等比数列?n n a a 1 +=q (+ ∈N n ,q ≠0)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二、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通过类比等差数列得到: 1、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 与某一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积等于 这一项的平方。 2、若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 三、 例1:已知无穷数列 ,10 ,10,10,105 152 51 50 -n , 求证:(1)这个数列成等比数列 (2)这个数列中的任一项是它后面第五项的 10 1, (3)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的积仍在这个数列中

证:(1) 51 5 251 1 1010 10== ---n n n n a a (常数)∴该数列成等比数列 (2) 10 110 10 101 5 451 5 = == -+-+n n n n a a ,即:5 10 1+= n n a a (3)5 2 5 1 5 110 10 10 -+--==q p q p q p a a ,∵N q p ∈,,∴2≥+q p ∴11≥-+q p 且()N q p ∈-+1, ∴? ?? ? ?? ∈--+5 1n 5 2 1010 q p ,(第1-+q p 项) 例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 解:设这个等比数列的第1项是1a ,公比是q ,那么:1221=q a ,① 18 3 1=q a , ② 由②÷①可得第2 3=q ③ 把③代入①可得8 3 16121==∴= q a a a 答:这个数列的第1项与第2项是3 16和8. 例3:已知{}{}n n b a ,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n n b a ?是等比数列. 证明:设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比为q 1;{}n b 的首项为b 1,公比为q 2,那么数列{}n n b a ?的第n 项与第n+1项分别为: n n n n n n q q b a q q b a q b q a q b q a ) () (21111 211121111 2 11 1 1与即为与---?????? .) ()(211 2111211111q q q q b a q q b a b a b a n n n n n n == ??-++ 它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所以{}n n b a ?是一个以q 1q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例4:在等比数列 {}n a 中,2 2 -=a , 54 5=a ,求 8 a , 解: 1458 2 54 542 553 58-=-? =? ==a a a q a a

等比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第1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地点:武威八中 授课时间:20XX年4月22日 授课人:武威六中杨志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会应用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运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归纳并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初步应用。 三、教学方法 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情境导入 1. 回顾等差数列的相关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类比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用熟知的等差数列内容来分散本节课的难点,为等比数列的学习做铺垫。 2.情境展示

情境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情境2:一张纸的折叠问题 把以上实例表示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得到两个数列: ① ??????16 1,81,41,21,1 ② 1,2,4,8,16,32,64??????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两个数列的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由此引入等比数列。 (二)概念探究 1.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并类比等差数列给出该数列的名称:等比数列 2.归纳总结,形成等比数列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引导学生经过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出)。同时给出等比中项的定义,并和等差中项做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对等比数列概念的深化理解 给出几个数列让学生判断是否是等比数列,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问题1:等比数列的项可以为零吗? 问题2:等比数列的公比可以为零吗? 问题3:若0>q ,等比数列的项有什么特点?0

《等比数列》第1课时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提高数学建模能力;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定义式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 n a -1-n a =d ,(n ≥2,n ∈N +) 等差数列是一类特殊的数列,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等差数列,我们还会遇到下面一类特殊的数列。 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 ①1,2,4,8,16,… ②1,12,14,18,116 ,… ③1,20,220,320,420,… ④10000 1.0198?,210000 1.0198?,310000 1.0198?,410000 1.0198?,510000 1.0198?,…… 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①、②、③、④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Ⅱ.讲授新课 1.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即:1 -n n a a =q (q ≠0) 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n a }成等比数列?n n a a 1+=q (+∈N n ,q ≠0)

高中数学教案——等比数列 第二课时

课题:3.4 等比数列(二) 教学目的: 1.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2.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概念. 3.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并系统了解判断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教学重点: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

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即: 1 -n n a a =q (q ≠0)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0(111≠??=-q a q a a n n , )0(≠??=-q a q a a m m n m n 3.{n a }成等比数列?n n a a 1+=q (+∈N n ,q ≠0) “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二、讲解新课: 1.等比中项: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 为a 与b 的等比中项. 即G =±ab (a ,b 同号) 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G ,使a ,G ,b 成等比数列,则ab G ab G G b a G ±=?=?=2, 反之,若G 2=ab ,则G b a G =,即a ,G ,b 成等比数列∴a ,G ,b 成等比数列?G 2=ab (a ·b ≠0) 2.等比数列的性质:若m+n=p+k ,则k p n m a a a a = 在等比数列中,m+n=p+q ,k p n m a a a a ,,,有什么关系呢? 由定义得:11n 11 --==n m m q a a q a a 11k 11 --?==k p p q a a q a a 221-+=?n m n m q a a a ,22 1-+=?k p k p q a a a 则k p n m a a a a = 3.判断等比数列的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 4.等比数列的增减性:当q>1, 1a >0或0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 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 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q与1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六.课堂设计

《等比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等比数列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教学任务分析: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类比等思维活动,展示等比数列概念的形成与指数函数的对应等的深化过程;体会研究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简单归纳方法: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并加以初步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公式和例题的教学,渗透类比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与创新的精神,养成科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概念的形成与深化,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概念的深化,等比数列的判定、证明和应用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是《等比数列》第一课时,核心任务是概念的本质理解,而概念教学应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类比和归纳,因此本节课采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学法分析:一方面,学生领会数学概念学习的一般过程,并主动探索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在内容上是完全平行的,因此,学生可以将类比等差数列的概念形成和拓展过程,来构建等比数列的知识系统。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内容平行,因此类比法是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数学方法。学生已经学习过等差数列相关内容和思想方法,因此本节课先复习等差数列知识点,为类比思想的应用提供基础。 问题1:等差数列的定义是什么?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问题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如何推导该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推广公式:()n m a a n m d =+- 推导过程:方法一:不完全归纳法:归纳、猜想。 方法二:累加法 问题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相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之间有何

2018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三数列第1讲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课时规范练理

第1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一、选择题 1.(2016·全国卷Ⅰ)已知等差数列{a n }前9项的和为27,a 10=8,则a 100=( ) A .100 B .99 C .98 D .97 解析:由S 9= 9(a1+a9)2=9×2a5 2 =9a 5=27,得a 5=3, 又a 10=8,因此公差d = a10-a5 10-5 =1,所以a 100=a 10+90d =98. 答案:C 2.(2017·哈尔滨六中模拟)设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3=8a 6,则S4S2 的值为( ) A.1 2 B .2 C.54 D .5 解析:a 3=8a 6,所以a 3=8a 3q 3 , 解得q =12 . 则 S4S2=a1???? ??1-? ????1241-12 a1???? ??1-? ????1221-12 =54 . 答案:C 3.(2017·石家庄模拟)已知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且f (x )在(-1,+∞)上单调,若数列{a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f (a 50)=f (a 51),则{a n }的前100项和 为( ) A .-200 B .-100 C .0 D .-50 解析:因为y =f (x )在(-1,+∞)上单调,且y =f (x )的图象关于x =-1对称. 又{a n }的公差不为0,且f (a 50)=f (a 51) 所以a 50+a 51=-2,则a 1+a 100=-2. 则{a n }的前100项的和为 100(a1+a100) 2 =-100. 答案:B

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公开课)

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由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显然,对于一些递推数列问题,若能构造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构造方法. ,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例1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n项和为S n 有等式:成立,求的通项a n. 解:,∴ ,∵,∴. 即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且. ∴ 例2数列中前n项的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 当n≥2时, 令,则,且 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2、构造差式与和式

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构造出某个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然后采用迭加的方法 就可求得这一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3设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 N*),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解:由题设得. ∵,,∴. ∴ . 例4数列中,,且,(n∈N*), 求通项公式a n. 解:∵ ∴(n∈ N*) 3、构造商式与积式 构造数列相邻两项的商式,然后连乘也是求数列通项公式的一种简单方法. 例5数列中,,前n项的和,求. 解: ,

∴ ∴ 4、构造对数式或倒数式 有些数列若通过取对数,取倒数代数变形方法,可由复杂变为简单,使问题 得以解决. 例6设正项数列满足,(n≥2).求数列的通项 公式. 解:两边取对数得:,,设 ,则 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例7已知数列中,,n≥2时,求通项公式. 解:∵,两边取倒数得. 可化为等差数列关系式. ∴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十种方法 一、公式法 例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32n n n a a +=+?,12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1232n n n a a +=+?两边除以12n +,得 113222n n n n a a ++=+,则113222n n n n a a ++-=,故数列{}2 n n a 是以1222 a 1 1==为首项,以23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31(1)22n n a n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31()222 n n a n =-。 评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递推关系式1232n n n a a +=+?转化为 113 222 n n n n a a ++-=,说明数列{}2 n n a 是等差数列,再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3 1(1)22n n a n =+-,进而求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二、累加法 例2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 1n n a a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由121n n a a n +=++得121n n a a n +-=+则 11232211 2 ()()()()[2(1)1][2(2)1](221)(211)12[(1)(2)21](1)1(1)2(1)1 2 (1)(1)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 n a n =。 评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递推关系式121n n a a n +=++转化为121n n a a n +-=+,进而求出11232211()()()()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 ,即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例3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31 3n 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二课时)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与S n 有关的一些性质,能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解题. 2.掌握可以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数列求和问题. 3.会用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学习障碍】 1.由于对等比数列中各元素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对等比数列的性质不够熟练,解 题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巧”办法. 2.由于审视问题的高度不够,不会运用整体解决问题的策略. 3.有些数列本身不是等差或等比数列,但可以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学生常常苦于 找不到转化途径. 4.由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不能运用等比数列知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学习策略】 Ⅰ.学习导引 1.求数列的前n 项和S n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2)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的倒序相加或错位相减求S n ; (3)拆项求和; (4)对通项进行分解或组合,将原数列化成若干个容易求和的数列. 2.数列应用题中常用的几个概念: (1)增长率:增加或提高的比值. (2)成本与利润:成本是指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利润是指商品生产的盈利. (3)利率与存、贷款问题:利率是指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复利是指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做本金,再计利息;单利是指只按照本金计算利息.存款一般只计算单利, 贷款在通常情况下不计算复利. 3.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常见应用问题. (1)生产部门中有增长率的总产量问题.例如,第1年产量为a ,年增长率为r ,则每年的产量成等比数列,公比为1+r .其中第n 年产量为a (1+r )n - 1,且过n 年后总产量为a +a (1+r )+a (1+r )2…+a (1+r )n -1=)1(1] )1(1[r r a n +-+-. (2)银行部门中利息按复利计算问题.例如,一年中每月初到银行存a 元,利息为r ,每月利息按复利算,则每月的a 元过n 个月后便成为a (1+r )n 元,因此第二年年初可取款a (1

19-20版 第2章 2.4 第1课时 等比数列

2.4 等比数列 第1课时等比数列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重点).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 应用(重点、难点). 3.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判定方 法(易错点). 1.通过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等比中项 的学习及应用,体现了数学运算素养. 2.借助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培养逻 辑推理素养. 1.等比数列的概念 (1)文字语言: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常 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2)符号语言: a n+1 a n=q(q为常数,q≠0,n∈N *). 思考:能将定义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理解为“每相邻两项的比”吗? [提示]不能. 2.等比中项 (1)前提:三个数a,G,b成等比数列. (2)结论:G叫做a,b的等比中项. (3)满足的关系式:G2=ab. 思考:当G2=ab时,G一定是a,b的等比中项吗? [提示]不一定,如数列0,0,5就不是等比数列.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般地,对于等比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有公式a n =a 1·q n -1.这就是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其中a 1为首项,q 为公比. 4.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整理为a n =a 1q ·q n ,而y =a 1 q ·q x (q ≠1)是一个不为0的常数a 1q 与指数函数q x 的乘积,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a 1 q ·q n }中的各项的点是函数y =a 1 q ·q x 的图象上的孤立点. 思考:除了课本上采用的不完全归纳法,还能用什么方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提示] 还可以用累乘法. 当n >2时,a n a n -1=q ,a n -1a n -2=q ,…,a 2a 1=q , ∴a n =a 1·a 2a 1·a 3a 2…a n -1a n -2·a n a n -1 =a 1·q n -1. 1.2+3和2-3的等比中项是( ) A .1 B .-1 C .±1 D .2 C [设2+3和2-3的等比中项为a , 则a 2=(2+3)(2-3)=1.即a =±1.] 2.下列数列为等比数列的序号是________. ①2,22,3×22;②1a ,1a 2,1a 3,1a 4,1 a 5(a ≠0);③s -1,(s -1)2,(s -1)3,(s -1)4,(s -1)5;④0,0,0,0,0. ② [222≠3×2222,所以①不是等比数列;②是首项为1a ,公比为1 a 的等比数列;③中,当s =1时,数列为0,0,0,0,0,所以不是等比数列;④显然不是等比数列.] 3.等比数列{a n }中,a 2=2,a 5=1 4,则公比q =________. 1 2 [由定义知a 2a 1=a 3a 2=a 4a 3=a 5a 4 =q ,则a 2=a 1q =2,①

(完整版)刘永祥等比数列第一课时教案

2.4.1等比数列第一课时教案 教者:刘永祥;授课班级:高二(20)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等比数列的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1、明确等比数列的定义.2、理解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和方法;3会解决知道1,,,n a a q n 中的三个求另一个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明辨是非的学习作风,掌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体会等比、等差数列的相似美和结构美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并掌握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二)复习引入 1.引入:观察下面几个数列,看其有何共同特点? (1)63 1,2,4,8,16,...,2。(2)111 1,,,,...;248 (3)231,20,20,20...; (4)231.0198,1.0198,1.0198... 结论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常数。 2.等比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

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即:1 (2)n n a q n a -=≥ 思考:(1)等比数列中有为0的项吗?;(2)公比为1的数列是什么数列? (3)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是什么数列? (4)常数列是等比数列吗? 注意:(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2)隐含:任一项0n a ≠且0q ≠;(3)当1q =时,数列{}n a 为常数列 (4)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方法一:(不完全归纳法)由定义得: q a a 12=; 21123)(q a q q a q a a ===;234311()a a q a q q a q ===;……; )0(1111≠??==--q a q a q a a n n n 当1n =时,等式也成立,即对一切*∈N n 成立。 方法二:(累乘法)由定义式可得: (1)n -个等式21a q a =,32 a q a =,……,1 n n a q a -=, 若将上述1n -个等式相乘,便可得: 11 342312--=???n n n q a a a a a a a a Λ, 即:11-?=n n q a a (n ≥2) 当1n =时,左边=1a ,右边=1a ,所以等式成立,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111(0)n n a a q a q -=??≠.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广:1(0)n m n m a a q a q -=??≠ (三).例题解析: 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第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