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

真正掌握摄影这门艺术,驾驭好手中的相机并不是那么容易,“入门容易、成名成家难上难”。摄影的用光、构图以及对色彩的理解、对事物的感悟和个人综合素质文化修养等。三流的摄影师比相机,二流的摄影师比技艺,一流的摄影师比理念。

要提高摄影技艺无捷径可走,多学习、多拍摄、多思考。漫长的磨合、漫长的探索、漫长的煎熬,由数变到质变,由成长到成熟,由成功到成名。

笔者试从摄影是什么、纪实摄影是什么、摄影的介质、摄影探源和纪实摄影“六要素”进行探索和感悟,以供摄影发烧友参考。

一、摄影是什么?

现今没有权威的答案。我认为摄影就是通过光和介质记录景物。

感悟:摄影师以光线绘画,通过图片艺术创造地表达个人对景物情感,如同作家用文字、画家用画笔渲染对景物情感一样。

二、纪实摄影是什么?

纪实摄影是摄影者直接用光和介质描绘现实社会中的人、物与环境。1985年,美国人斯蒂芬尼.安克莱恩在《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无论是好是坏。

中国“纪实摄影”概念最早由王惠敏在1984年《国际摄影》提出来。

感悟:纪实摄影是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记录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记录特有的世界文化历史。

三、摄影的介质

摄影介质主要分为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手机相机)两大类。从1826年到2007年的18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把湿板变成了干板,又把干板变成了胶卷,又用CCD替代了传统胶卷,数码相机代替传统相机。从图片的后期制作来看,数码摄影意味着不再需要传统的化学暗房,图片稍加调整联上打印机就出照片。有人预测,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感光器来替代现有的数码相机CCD(CMOS)。但不管记录的媒介怎么变,摄影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感悟:摄影是贵族玩的艺术,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但是,经过180年来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过程变得越来越简单,极大地降低了这门艺术的门槛,使摄影走进了千家万户。

四、摄影探源

公元前388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墨翟在《墨经》中有8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应该是照相机(原理)的祖师。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实事求是地说,不管是一百多年前的笨重箱机,前几十年的各种胶卷

相机,还是今天的数码相机,其成像原理和《墨经》记载的针孔成像都是同一个原理。

1、传统器材

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JosephNièpce,1765~1833)终于找到了第一种胶卷沥青。他把感光后能变硬的白沥青涂在锡合金板上,装进暗箱里对着窗外曝光了8小时,得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一种银版摄影术,用碘化银替代白沥青,用镀有碘化银的钢板在暗箱里进行曝光,以水银蒸汽进行显影,再以海波溶液定影,最后得到了十分清晰的金属照片。银版摄影曝光大约需要10到30分钟。这种照片宝利来一次成像照片相似,没有底片。

英国人塔尔博特才是摄影术的真正发明人。1844年,塔尔博特在伦敦出版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本摄影画册《ThePencilofNature》,大自然的笔,印数150册。

1851年伦敦人阿切尔(FrederickScottArcher,1813-1857)发明了(碘化银混合的)火棉胶(Collodion)摄影法,又称湿板摄影法(WetPlateProcess)。湿板法进一步降低了底片成本,而且曝光时间减少到了一分钟之内。

1871年之后干版法替代了湿板,并将曝光时间进一步缩短为1/25秒(室外光线下)。巨大的进步啊。1/25秒意味着可以手持相机了。在这之前,所有的拍摄都必须用三角架。

1888年,伊斯曼正式开始出售赛璐璐片基的卷装柯达胶片。当时这种胶卷感光度为ISO12.很快感光度ISO100以上的胶卷也研制出来,至此,摄影底片的问题被彻底解决,接下来一百年胶卷就没再有什么大变化了。也许后来彩色胶卷算是一大发展,但鄙人认为色彩是摄影最后考虑的因素。

1888年卷装柯达胶卷上市后,照相机和底片尺寸都越做越小。

1890年左右的时候出现了6X6厘米尺寸的胶卷,也就是今天我们常用的120胶卷。据说是爱迪生把当时伊斯曼柯达公司最新的70毫米胶卷从中间裁开,并在两边打上易于卷片的小孔,就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35毫米胶片,它的实际尺寸是每张24X36毫米。

1914年,在德国莱兹(Leitz)显微镜厂工作的工程师巴纳克(OskarBarnack)制造了世界第一台使用35毫米胶卷的135相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莱卡原型机Ur–Leica。从此那些笨重的木头箱子开始被抛弃,精密机械和光学的产物135相机开始一统天下。刚开始是以莱卡为代表的旁轴取景135相机,到1948年,东德蔡司(Zeiss)公司生产出一种取景和拍摄可以共用一个镜头的135相机,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单反(SLR)。

2、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又名:数字式相机英文全称:DigitalCamera简称DC),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

数码相机与普通照相机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的

原理不同,数字相机的传感器是一种光感应式的电荷耦合-{zh-cn:

器件;zh-tw:组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在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以前,通常会先储存在数码存储设备中(通常是使用闪存;软磁盘与可重复擦写光盘(CD-RW)已很少用于数字相机设备)。第一个里程碑,数码相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51年宾?克罗司比实验室发明了录像机(VTR),这种新机器可以将电视转播中的电流脉冲记录到磁带

上,1954年推出RCA彩色电视机,1956年,录像机开始大量生产,它被视为电子成像技术产生。

第二个里程碑,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当工程师使用电脑将CCD得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处理后,所有的干扰信息都被剔除了。后来“阿波罗”登月飞船上就安装有使用CCD的装置,就是数码相机的原形。“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过程中,美国宇航局接收到的数字图像如水晶般清晰。

1981年8月在一款电视摄像机中首次采用CCD,将其用作直接将光转化为数字信号的传感器。

1991年,柯达(Kodak)公司向市场发布了其研制成熟的民用消费型数码相机DC40。这被很多人视为数码相机市场成型的开端。DC40使用了内置为4MB的内存,不能使用其它移动存储介质,其38万像素的CCD支持生成756×504的图像,兼容Windows3.1和DOS。苹果(APPLE)公司的QuickTake100也同时在市场上推出。当时两款相机都提供了对电脑的串口连接。

感悟: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柯达全球第二大胶卷市场,仅次于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2012年1月19日,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已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以争取渡过流动性危机,确保业务继续运营。

3、摄影技术术语链接

焦距:是指镜头距底片(CCD或CMOS)的距离。如果焦距合适,景物反射的光通过镜头能够聚集在成像平面上,成为一个点照片清晰,反之则成为一个圆,从而导致照片模糊。

曝光:打开快门时,光线透过镜头,经过光圈,进入暗室,最后照在成像介质上,这个过程称为曝光。

曝光量:曝光量是由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共同决定的。曝光量是指一次(多次)曝光中,光聚集在成像平面上的多少。曝光量过低,会使得照片颜色发暗;曝光量过高,会使照片颜色发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照片丢失细节。

光圈值:是指暗室窗口的大小,光圈值越低,窗口越大,则透进的光越多,使得曝光量增加,反之亦然。

快门速度:是指快门打开的时间,如果快门速度越慢,打开的时间越长,光透进的越多,使得曝光量增加,反之亦然。如果被摄物是移动的物体,则需要较快的快门速度。

景深:指照片中景物都能清晰显示的前后距离,通常风光摄影中要求景深大,花卉摄影中景深小。

变焦:分为光学与数码两种。光学变焦是通过镜片位移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数位变焦是简单地将CCD所截取之影像加以裁剪。光圈优先(AV):摄影者设定一个光圈值,相机自动计算对应快门速度的曝光模式,适合控制景深的场景。

快门优先(TV):摄影者设定一个快门速度,照相机自动计算对应光圈值的曝光模式,适合拍摄快速移动物体的场景。

4、传统相机相和数码相机记录介质区别

传统相机是将光转为化学分子,记录在“胶卷”上(分为负片和反转片)。数码相机是将光转为数字,记录在感光板CCD、CMOS上。

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

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CoupledDevice),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彩扩机、打印机,制成图片。

五、纪实摄影“六要素”

当今,新媒体向网络化、移动化、即时化、融合化、社交化方向拓展,微博在中国的兴起就是顺应新媒体大势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纪实摄影,关键是瞬间的捕捉。

第一要素:场地

选择自己熟悉并合适的场地,对拍摄成功作品的关键。选择熟悉或之前研究过的地方,对所拍摄的环境、人和事要了如指掌,拍摄成功的机会多。相反,一个陌生的环境、人和事,拍摄中要边拍摄、边思考,开放的心态,认真拍摄,是有回报的。

第二要素:器材

任何数码相机都可以。我平时总带一架卡片数码相机,相机越小越好,注意,最好使用大光圈镜头,以免过慢的快门速度错过拍摄瞬间。最近,新一代拍照手机拥有1400万像素摄像头,3倍光学变焦可是一场产业革命的开始。

第三要素:敏捷

铁路多经行业的纪实摄影要把握机遇。自己一定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注意力,随时做好拍摄准备,将相机准备好,一旦发现目标就能快速做出反应,敏捷捕捉瞬间。不等、只管拍摄,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

第四要素:守法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集团公司和单位有关的规章制度。多拍摄本单位的;少多拍摄外单位的;对敏感的、有政治倾向少拍摄、不拍摄。

第五要素:冷静

当你看到铁路多经行业的纪实摄影机遇来了,记住,最关键的就是观察好和把握好。第一次,你可能会感到紧张,行内称“玩心跳”,以后慢慢就会变得轻松多了。纪实摄影充满了乐趣,通过相机可以观察到同事、同行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和形态。机遇来了要冷静,如果你真的老是拍摄不好,没有好的摄影图片,不要心灰意冷,要坚持,要对自己有信心,成功就在你的眼前。

第六要素:全方位

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把活动现场、人物和过程尽可能多地拍摄下来。在摄影过程中,既要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也要有对重要人物的重点突出。同时,读卡器、闪光灯、镜头、三角架等都要备齐。

感悟:手机中的数码照相机的像素不断攀升,成为一种平民化的数码相机和摄影影像传播的媒体。手机相机作为即兴捕捉影像和实时传播图像的新媒体,已经慢慢渗透进了社会生活。手机摄影的图片拍摄者,通过微博传播摄影图片信息,而其微博的受众则通过反馈参与评议,成为了所发表内容的新的“编码者”。这样,使摄影图片的传播由传统的单向不循环转变为多向循环,形成为互动的传播,摄影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开始走向“对话”。

感悟: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

(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CMOS的制造技术和一般计算机

芯片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电)和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CMOS的缺点就是太容易出现杂点。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价格比CCD便宜,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CCD来说要低一些。

前几年,高端数码相机使用CCD作为感应器;普通数码相机使用CMOS 感应器。由于CMOS传感器便于大规模生产,且速度快、成本较低,将是数字相机关键器件的发展方向。目前,新的CMOS器件不断推陈出新,接近了CCD的成像质量。作为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CMOS感光器以已经取代CCD感光器,并成为主流的感光器。

中国纪实摄影历程.

《中国纪实摄影历程》 司苏实,《人民摄影报》总编辑 改革开放后中国摄影的主流,是以“真实地记录或表现”为基本特征逐步向前发展的。“真实”是原则,反对的是虚伪的赞美和粉饰。至于是再现还是表现,是记录还是宣泄,尚一片浑沌,新闻、艺术仍然相互交织,分不清彼此。“纪实摄影”是直接以现实景象为拍摄对象,其主题有时直接来自于被摄事物,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被摄事物的评价或诠释;有时则是借用现实景象,最终进入到个人感情、思想抒发的层次。新闻摄影同样如此,不过拍摄的内容更强调新闻价值而已。也就是说,新闻摄影中同样存在着或明或暗的主观评价或情感抒发成分。所以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纪实摄影中的一种形式,或者纪实摄影是新闻摄影中的一种形式,有些作品确实很难严格地区别出来。有些旅居海外的华人学者试着将这种摄影与西方的摄影进行比较,如有人认为它是西方的“Documentary Photography ”,有人认为它是“Photojournalism ”等,但又哪个也不像。其实这个摄影形式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美学观为哲学基础自然发展起来的。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强调“内在”、“含蓄”、“诗言志”或“绕梁三日”。人们从骨子里认为,高明的作品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准则。中文“纪实摄影”这一概念体现出对这些基本准则的理解,“客观记录”与“理性升华”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难 以描述的潜在含义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以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摄影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去进行纪实摄影探索的。 纪实摄影在新时期的兴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当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人的思维必然非常活跃。人们急切地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地针砭时弊,体现在文化艺术领域,就是写实主义必然占据创作的主流。摄影当然也是如此。由于摄影无可比拟的“记录”功能,以及建立在这一客观记录属性之上的强劲的表现能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刚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们的写实主义创作需求。因此,不论本来就喜欢摄影的摄影家,还是看中了摄影这种客观记录功能的艺术的,或非艺术的思想者,大多都把摄影看成是表达见解的最重要的武器。他们明

纪录片的拍摄心得感受

纪录片的拍摄心得感受 纪录片拍摄的过程就像是与陌生人的社交经历,只是把我们的眼睛变成镜头,把我们看见的一切用镜头语言记录下来,真实而又不失趣味,让人欲罢不能,这是我们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它的魅力。 首先是选题的确定,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纪录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综合了时代价值、创新视角、故事叙述、形象审美等几个纪录片选题原则后,确定了我们现在的主题《去留研》。因为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同学选择出guo读研究生,甚至我们小组的创作人员中也有要出guo读研的同学,但是许多同学对出guo读研的过程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正在准备中的同学也对其一知半解,因此我们想通过本纪录片帮助同学们了解“留研”这件事。 选题确定完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因为特殊原因,我们小组的时间比别的组短了一周多,本来就紧凑的时间又不得不压缩,因此我们决定从身边相关的人入手,选定采访对象,节省与采访对象相处的时间。想要带同学了解留研的过程,但是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跟踪拍摄一个人的留研全过程,于是我们选择了四个分别处于留研不同阶段的对象进行采访,从正在准备语言考试的尹盼同学,到已经通过语言考试和申请得到offer的陈天懿,到已经留研归来在英语机构教口语的徐臻老师,到在留学中介工作的梁珂,每一个人在

经历留研中的一环,我们希望通过对这四个对象的采访能为观众完整呈现留研的全过程。 接下来是拍摄大纲的撰写,和采访问题的准备,我们是先准备采访问题,然后在脑子里有个大概的画面,依据这些画面来撰写拍摄大纲,这部分的难度因人而异,多看些纪录片就会有感觉了。 因为选题定得好,因此我们的拍摄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采访对象都非常配合也比较好相处,没有畏惧镜头,面对镜头也非常自然,这使我们的拍摄工作异常顺利。我们向学校借了一台DV和三脚架拍摄一些固定的镜头,我也自己带了手持云台,辅助拍摄一些动态镜头,在没有动态镜头需要拍摄时,给云台装上三脚架也可充当固定机位。 拍摄过程中,我们有个问题就是固定镜头太少,推拉摇移太多,这对于纪录片来说比较不可取,我们下次会特别注意这一点。另外,我们对于采访对象的提问过多,导致他们自己阐述的部分较少,并且不连贯,这也是我们采访过程中的问题之一,我们吸取同学们分享的经验,以后采访前会让对象浏览一遍我们的问题并准备,然后让他们自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阐述,就比较好了。

浅论纪实摄影人像的情感表达

绵阳市首届纪实摄影研讨会论文 浅论纪实摄影人像的情感表达 曾巨光 内容摘要:人像在纪实摄影中举足轻重,人物的情感表达,又是反映主题思想的关键。我们只有充分把握人物的特征,利用相关的背景、信息元素,才能在抓拍中扑捉到人物精彩的瞬间。 关键词:纪实;人物;情感表达;抓拍。 一、人像情感表达在纪实摄影中举足轻重 1、什么是人像情感表达。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纪实摄影?说法很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纪实摄影是摄影者对现实世界中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相对全面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来使观众对描写对象关注与正确认识的摄影艺术形式。二是说纪实摄影是摄影师通过摄影手段真实地介绍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来表达他的观点和评论,使读者得到一种评价性影像的摄影方式。人像情感表达,就是通过纪实人像图片真实地传递人物瞬间的思想、情感,读图就能够看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2、人像情感表达的作用。人之所以区别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是高等动物,具有灵魂,在进行各种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活动中,始终带着

丰富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活动,蕴含着人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人的思想感情又反作用于人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活动。在作品的表现过程中,虽然被摄者在画面上相对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但是,不可否认,被摄者本身在整个事物现场要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个性气质、神态、行为举止、活动特征。因此,画面的喜怒哀乐,都会深深地渗透着被摄者的个人情感,同时,这些情感又通过摄影者所确定的画面作用于读者。 一幅表情丰富的照片,往往能够传递丰富的思想感情,震撼人的心灵,给人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当邱吉尔首相走出会议室步入书房时,等候已久的摄影师让邱吉尔很放松在站到椅子旁、左手扶着椅背、右手插入裤袋,嘴中含着雪茄烟的形象,但这只能拍摄出邱吉尔首相温和自然的性格,却没有达到摄影师所预期的效果。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摄影师上前一把夺下邱吉尔咀上的雪茄,顿时,邱吉尔首相瞪大眼睛,露出了被激怒的神情,摄影师当机立断地抓拍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瞬间,拍摄了一幅题为《愤怒的邱吉尔》的经典肖像。照片第二天被各大报纸刊登,照片形象地反映了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像一头怒吼的雄狮要与希特勒等法西斯决战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斗志。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

纪实摄影浅谈

纪实摄影浅谈 (马达) 一、器材选择 工欲行必先利其器,拍摄纪实摄影首先要选择器材,没有合适的器材是没有办法拍摄出效果好的纪实照片的。 1.相机的选择:相机操作起来要方便,重量要轻便,不宜太重。 2.镜头的选择:最好使用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24-70mm以上),这样拍摄出来的效果更好。 除了模特,人们不习惯被近距离拍摄,利用长焦距作远距离拍摄可以令被拍者放松。而广角便于你在一组照片中抓取全景。 3.忌用闪光灯。大部分人对闪光灯非常敏感,应尽量避免。 4.不必带三脚架。因为随时需要走动,保持装备轻便能令拍摄更轻松。应注意锻炼自己的手持稳定性,至少要保证1/15秒不糊片。 二、什么是纪实摄影 纪实为“记录现实”的摄影手法,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拍摄真实的影像,作文件式的记录。纪实摄影是在与拍摄对象平等关系的同时,在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的前提下,使用抓拍纪录真实的场景,或用“摆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与表现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 纪实摄影其实没有清晰的界定,一般而言,照片多是一系列及有主题的,用作记录历史事件,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可以用文字作辅助,表明时间、事件、人物、地点。 最重要的,纪实摄影需要让人欣赏和了解拍摄当时的环境、气氛、人物及摄影师的感觉,可以带出故事,彷如一短篇小说一样。 三、纪实摄影的不同种类 题材可以是非常严肃的,比如:战地拍摄;重大灾害拍摄,重要历史事件拍摄等等。 但也可以很生活化,比如:旅行拍摄的照片,记录旅程;街头抓拍,记录社

会现况;采风摄影,记录所见所闻。 再更具体的多说几个,例如:记录你自已最熟悉的居住地区;连续一星期每天探访养老院,记录老人们平时的生活;当个“随行摄影记者”,跟随你的朋友,记录他们的活动;当个忠实的旁观者,拍摄工人、农民、战士、市民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或者就呆在家里,给自已的家人拍记录,拍什么都可以。 四、纪实摄影主题的选择和提炼 照片是对正在发生并即将消逝的事物的凝固,每张照片都具有唯一性,不可能绝对精确重复再现,纪实就是忠实地记录事物真相。 记录真相只是一种摄影风格或方法:它是写实的、事实的、史实的,强调的是照相本身这一动作自身的特点,模仿绘画是其美学功能。 纪实摄影的图片,诠释了摄影者的社会观和生活观,并影响观看者。纪实摄影通过记录社会现状、民众生活等等,充分表现人文关怀,唤起人们对被摄主体的尊重和重视。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人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记录边缘景象或被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借助影像的强大视觉感染力,使之成为参与和影响社会活动的工具。 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摄影是指社会纪实摄影,而社会纪实摄影的最大困难不是“如何拍”,而是“拍什么”。 真实性和倾向性是纪实摄影的两大要素,真实性是纪实摄影的生命,这是纪实摄影爱好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倾向性就是纪实摄影拍摄的动机,确定主题的目的,通过对拍摄对象的影像表现和视觉冲击来阐述摄影人的社会理念。纪实摄影不是提出一个社会问题,就是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纪实摄影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必须要承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就需要纪实摄影爱好者用理性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晰的思路判断现象,用合理的元素描绘对象,用摄影的语言诉说情感。 1. 宏观看问题,微观找现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题方法。要表达宏观的主题,我们可以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寻找具体的现象。 比如说人口问题,我们可以从人口的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因为人口数量而引起的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道路的拥挤、车站的排队、就业的窘迫、社会资源的紧缺等等。

浅谈对摄影的认识。。

浅谈对摄影的认识 一段文字可以记录一个故事,一段声音可以讲述一个故事,而一张孤零零的图片却只是故事里某个瞬间的再现,这样的瞬间呈现叫做摄影。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有人说,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是的,摄影既能真实纪录客观世界一切事物,也能完成人类想象中最具有创意的表现。 摄影师能够还原瞬间真实的再现。严格意义上的摄影无疑是真实的,由于摄影师心中的悸动而促使他把眼中的真实保留下来,这个过程是去功利化的。而且作为第三只眼睛的镜头是没有丝毫偏颇的。就算拍出的照片有优劣之分,那也是当时的光线、景物、角度等因素造成的结果。摄影是一种瞬间的真实,它反映的不是一个准确无误的故事,而只是故事中的一个场景。这样的真实有无限多个过去,有无限多个未来,当它孤零零地摆在那里,很少有人能猜出整个故事的全面真实。然而这样的真实性还是拥有巨大的魅力的,一方面观者希望看见这种真实,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这种视听媒介比报纸、广播更大众化的原因,因为它对真实的还原度更大,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另一方面,使摄影更迷人的原因也许就是它本身的不完整性吧!这种片面的真实往往是一种悬念、一种诱惑,引起人们无限的猜测和向往。

摄影是一种向善的诉求。美学中有移情之说,摄影中同样有移情的存在。事实上,摄影大部分时间是在把他者“我化”,当你看到小路旁一朵漂亮的花儿,当你看到夕阳下牵手散步的老夫妻,当你看到草坪上亲密无间的母女…如果你手中刚好有摄影设备,你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把她们拍下来装进永恒。摄影是人性之善的外现,是一种美的冲动。再或者,当你看到满目苍夷的灾难现场,当你看到悲伤失望、充满不安的人群,当你看到残暴血腥、不忍一睹的场景,你会因为心中悲伤而举起相机,对这样的瞬间的凝固,是你对镜头里“他者”产生悲悯之情的体现。同样的,一张引起轰动的摄影作品,之所以引起观者的共鸣,必定是因为它从正面或反面提出了向善的诉求。人无法对不能引起自身情感触动的事物产生关注,对于一个摄影者而言,让他打开镜头凝固眼前的事物必定需要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就是把他者“我”化过程中的触动,而这种触动,触及的是主体一条向善的神经。 摄影也会造成美的假象。摄影追求的是一种瞬间的永恒与不朽,正如世间万物没有不消逝的一样。这种永恒和不朽理所当然的是一种假象。没有不凋谢的花朵,没有不老去的美人,摄影却妄想把种种的美种植到相框里。当人们沉浸在这种永恒的美的假象里时,作品的现实里的主体已经不见了,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在这个过程中,能指与所指已经严重脱离互不相干,摄影之初震撼摄影师的那种真实之美已经被一种假象之美所代替。这种假象之美是经过了观者的注视和理解、经过了时间的流逝、经过了空间的变迁之后所产生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作品折射出的情感意向早已被观者的主观倾

纪实摄影的方法与技巧

纪实摄影的方法与技巧 纪实摄影计划的规划与制作过程有其合逻辑的顺序。第一步是选择一个适当的主题。所拍摄的题材能有普遍性的话题,能够反映许多人的经验与感觉的照片,是比较受欢迎的。诞生、死亡、饥饿和富裕是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懂的。 能否集中注意力也是关键。例如,布鲁斯·戴维森的《东100街》象征了纽约市广大地区众多少数民族族群。将范围缩小的“集中焦点”,或者透过具体、特定的主题表达普遍性的存在是必要的。摄影者应该选择一个实际可行的主题,预估困难程度与花费,再决定是否是个人能力所及、可以完成的计划。 资料搜集与准备工作 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初步搜集资料与研究的工作。决定继续进行之后,还应该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摄影者对题材了解得越多,越有机会选择与拍摄具有意义的影像。与熟悉那个地区和住民的人多聊聊会很有帮助。阅读与题材相关的书籍,包括非小说类与小说类的,能够有所启发与体会。 摄影计划涉及到最基本的概念,例如,最佳季节、白天或夜间的最佳时刻。是否步行或使用适当的交通工具,住宿与三餐的供应也应该考虑。经费问题应该解决,恰当的穿着与驱虫药物之类的细节不可忽视。 到了这个阶段,摄影者应当准备一份拍摄脚本。这不是一份僵硬不可变通的照片可能性清单,而是一份避免忽略重要项目的明细表。拍摄时许多获得奸照片的机会常常会同时出现,拍照清单有助于畅通和指导摄影者对题材的思考。 摄影装备与材料 装备与材料的选择经常可以决定纪实性调查的美学内容。如果需要极精密的细节、层次与色调品质,大型相机、大底片最合适。镜头板能升起,光轴可摇摆和俯仰的直接观景相机适合建筑摄影的需求。沃克·伊文斯8 X 10寸印样照片的锐利与细部,结合他敏锐的观察,造就了他的摄影杰作。捕捉决定性瞬间,将动作凝结在最有表情的刹那,卡蒂埃·布列松这些本事只有35厘米相机才能配合。所选用的器材应该要适合题材的种类。不同的器材会对摄影者在决定摄影风格时产生不同的工作方法。 取得门路 摄影者在拍照之前应该思考如何接近被摄者。可能需要各式通行证:摄影许可证明一定要先取得。当今社会人们对被拍照的意识相当高,人人顾虑隐私权遭侵犯的问题。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先获得法律上允许发表的同意书,再使用该批照片。弗洛伦斯‘汤普生(Florence Thompson)——这位被多萝西娅·兰格摄于1936年著名的《季节工母亲》——直至1984年去世前仍然相信兰格用她的照片发了财。事实上,这张照片保存在FSA档案中,是美国政府的财产,归全民所有。多萝西娅·兰格从来没有从这张经常被复制的照片上得到任何报酬。 有些摄影家依赖当地的向导与居民熟识的人取得拍摄门路。事先写信对打开僵局、登堂入室、受到欢迎很有帮助。护照、签证与保险也可能要事先准备好。 成功的拍摄过程 事先的准备工夫、研究资料与计划可促成成功的拍摄。摄影者在拍照时应该对题词或被摄者有周全的反应,尽可能多拍,以确保报道涵盖面的完整性,切记那句老话:“软片比鞋子的皮革还便宜。”摄影者可能永远无法回到现场复制当时的光线、天气或题材。以35厘米

谈谈对纪实摄影的认识

我眼中的纪实摄影 所谓的纪实摄影,就是指真实地记录现实的摄影类型,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记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记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的属性。在拍摄此类摄影的过程中,需要摄影人带着职业作风、甚至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行创作,因此纪实摄影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摄影确切纪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乃是它的一个根本长处,在其发展的早期,这一根本长处并没有得到评论家.甚至是摄影家自身的正确评价。事实上,只有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社会上需要一些形象性的报道、各种画报得到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摄影纪录真实生活的能力。在我理解,纪实摄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家们,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以无比的毅力甚至是献身精神,深入人类的生存实际,真正的了解并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摄影从此有了它独特的特征: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因此纪实摄影不同于艺术摄影,它的价值不在于照片所给人的直观感受,而是取决于照片自身的信息价值,用事实说话,照片所讲述的内容胜于千言万语。纪实摄影一般包括图片故事、图片系列、图片短评等类别,图片故事一般指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图片系列是指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图片短评指对某事、某群体的认识,每幅作品具有独立性,有评论,无互相承接关系。纪实作品之所以泛起朴素的光芒,很大程度上与它多关注的普通或特殊群体有关,这些群体让人感同身受的是他们朴素的情操核对生活自然的态度,他们单纯的表示昭示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七情六欲都反映在脸上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上。 纪实摄影”给了惰性十足的摄影人一个充分的不思想台阶,有了台阶就好轻松下台,就好自然而然地为自己的无新闻性作品找一个归宿。河南一位资深画家也是一位老报人马国强先生曾说过一段让人感悟颇深的话:“摄影,真正的意义是新闻摄影,除此之外的艺术摄影、纪实摄影永远无法与绘画相比,只有新闻摄影的瞬间和历史性才是绘画无法抗衡的东西。”那么,我们如何从“纪实摄影”的误区回归到“报道摄影”所代表的新闻摄影的本体上来,应该是摄影记者从观念和思想认识上的转变。那就是重视新闻摄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直观纪录性价值,那就是抬起勤奋的腿去跑,开启智慧的大脑去思索,睁开调查新闻的眼睛去观察。因为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新闻的传播力量和受众的受信息容受度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但是,这个任务由谁来承担?这就需要一批具有超前思维能力,对新闻摄影理念认识充足,又有十分活力的年轻人来带动。柴继军先生,他对新闻的准确把握和认识水平是一般刚走出大学校门没多久的人中所少见的一位。也许就是这种人民大学学子深厚的文化积淀奠定了他对新闻摄影超前、准确的把握能力。从去年第十一届中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中他荣获的二等奖图片《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的春夏秋冬》和他荣获第九届全国新闻摄影赛三等奖的图片《目击乡村直选》,都可以看出他在新闻摄影本体上的超前认识和把握能力。且不论照片的质量,但就这两个获奖图片中对事件的超前认识水平,就很值得学习。当我们还在琢磨上网如何用Email传输图片这些初级电脑技能的时候,他已经是半个电脑专家了,新技术的运用已驾轻就熟,因此,《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的春夏秋冬》获奖就顺理成章了。他的新闻价值是运用摄影家的头脑和眼光而去定格的。摄影家们如何向摄影报道靠得最近,做得最精到,这是个思维定位问题。只有在创造中去完成新闻摄影的主体意识,才能使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有更强大的市场和读者。因此,把握好新闻摄影本体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真正从新闻摄影本身的道路走,这个本身的道路也就是典型瞬间的报道之路。谁抓得牢,谁

纪实的摄影概念特点及方法

纪实的摄影概念特点及方法 来源:摄影吧作者:发布时间:10-12-08 浏览()纪实摄影的定义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依·斯特莱克(Roystryher)就提出要为纪实摄影下一个定义,但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公众认可的定义。这其中较早的定义和最近的定义,可以让我们看到纪实摄影许多特征。美国纪实摄影家罗西娅,兰格(Dorotherlange)的定义。纪实摄影它反映现在但为将来作纪实。它的论点是: 1、人与人的关系,记录人们在工作中战争中的行为,甚至一年中周而复始的活动。 2、描写人类的各种制度:家庭、教堂、政府、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工会。 3、揭示人们的活动方法: a、接受生活的方式; b、表示虔诚的方式; c影响人类行为的方式。 4、纪实摄影不仅需要专业工作者参加,而且还需要业余爱好者的参与。 她的定义指出了纪实摄影的特征,所要反映的题材,以及题材中需关注的焦点和摄影的参加者。 1985年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硕士生斯蒂芬尼.安克莱恩(stphanieAmRlein)在其论文《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 1、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而无论是好、是坏。 2、纪实摄影是对被研究社会状况的视觉描写。其中流露出拍摄者的关心,并表明可能需要作那些变化。 3、纪实摄影是解释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纪实摄影的类型 1、图片故事:对某人,某事件进行具体的描绘,注重情节和连续性。注重非关键时刻的拍摄,使之成为慑人心魄的一瞬。 2、图片系列:相同的主题,相互关连的成组照片,静态纪实,没有时间的限制和变化。

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纪实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4月浙江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纪实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72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反映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新闻摄影图片《斗争地主》,是以下哪位摄影师的作品?() A.陈正青B.齐观山 C.吴印咸D.布列松 2.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83年10月B.1839年8月 C.1982年10月D.1981年3月 3.目前,我国大多数报社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的比例为() A.2∶1 B.1∶2 C.20∶1 D.1∶20 4.一般报纸的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所用图片数为6幅至8幅,最多不超过几幅?()A.8幅B.9幅 C.10幅D.12幅 5.新闻摄影图片是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主要任务,在传递新闻信息量方面起作用的因素是 ()A.图片的内部形式B.图片的外部形式 C.画面形象D.画面组合方式 6.“堪的派”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它是一种() A.绘画流派B.画意主义的摄影艺术流派 C.反画意主义的摄影艺术流派D.新闻摄影组织 7.新闻摄影拍摄方法中常用于批评、揭露性新闻摄影报道的拍摄方法是() A.偷拍B.摆拍 1

C.套拍D.抓拍 8.早期刊登新闻照片的媒介主要是画报,1842年5月,率先用照片代替绘画的是以下哪家画报?() A.德国《莱比锡画报》B.法国《画报》 C.美国《画报客厅之友》D.英国《伦敦新闻画报》 9.我国最早对新闻摄影定义作出阐述的是() A.邵飘萍B.洛恽 C.林泽苍D.胡伯洲 10.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下列哪种情况没有侵犯公民肖像权?() A.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在判决前披露该未成年人姓名、住所 B.未经被摄者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营利 C.未经本人同意,使用其肖像做杂志、封面 D.未经本人同意,对见义勇为者的英雄行为进行随意拍摄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新闻摄影与文字新闻和口语广播相比,它具有_______的优势。( ) A.视觉直观性B.现场可证性 C.瞬间永久性D.形象性 E.报道时效性 12.著名专题新闻摄影记者尤金·史密斯拍了大量的专题新闻摄影报道,以下作品中属于其代表作的是( ) A.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荒芜的西部 B.《乡村医生》 C.《水俣》 D.《“挑战者”号爆炸》 E.《乡村》 13.我国摄影作品评选标准新五条,主要是在“五求”的内涵方面有了新的解释和补充,主要体现在( ) 2

纪实摄影大师

【收藏】全球著名纪实摄影大师合集(持续增加~) 2010-02-26 13:38:19来自: 从那天起 排名不分先后的,也没太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来,都是牛逼哄哄,作品震撼人心的,让你从时下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中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1.奥古斯特·桑德 桑德出生于德国科隆郊外的赫尔多夫,少时在煤矿做工,后改行肖像摄影但并没有经过美术训练,所以养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和摄影技巧。他曾对他研究过的威斯特林这样回忆:“这些人们,从小我就熟悉他们的生活,....人因此一开始,我就从个别类型的村民当中,看到一种相同的类型, 那是人类品质的记号。” 他不同许多摄影师,他并不是影象的“掠夺者”,而是平和的面对被摄者,如同他在照相馆的摄影经验,他同被摄者的关系是一种有意的平和展现,而被摄者的细节和内涵通过这种有意的摆拍充分展现出被摄者的身份特征,因此被摄者存在的意义正通过这种展现得以体现,即使被摄者试图掩饰自己所存在的身份特征,但摄影对于细节的直面体现却正好使得被摄者在于图象处于尴尬的境界,无从掩饰。正如约翰。伯格对于桑德两张摄于威斯特林山的《年轻的农民》和《村里的乐队》里所评论的那样:即使同是身着西装,但却同样无法掩饰穿者的社会阶级,正是他们的体貌特征和举止动作透漏了某种难以察觉的不协调,而正是这种不协调从视觉上给观者以难以言说的荒谬感。 然而即使再客观的摄影语言也无法绝对的排除己方的意念,因为从本质上,照片的代表性选择就具有相对的不客观性,如同他所拍摄的于1926年拍摄的《科隆的布尔乔亚年轻母亲》,对于这幅拍摄于动荡不安年代的田园照片,一位学者说道:尽管“桑德说他自己的作品是记录性的……他的作品还是不可避免的表达出了那种希望被同时代的人们接受的倾向。” 但更多的情况,他对于德国各阶级肖像的如实记录,使他超越了摄影的范畴,更像一位人类学家,精确和超越表象的洞察力。而正是这种公正的态度将自己的摄影语言简化到最低,使更多的被摄者本身的信息尽量的提供给观看者,而随着时间的疏离,使他们本身越发珍贵。 代表作品: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7331775.html,/blog/bv/1/1002 123人喜欢喜欢 2010-02-26 13:41:39 从那天起 2. 曝光童工悲惨生活的勇士——路易斯?海因

学习摄影心得体会6篇_摄影感悟

学习摄影心得体会6篇_摄影感悟 学习摄影心得体会1: 通过一个月来对摄影基础及构图与用光的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我逐步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处理画面(事物)的方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水平略有提高。学习摄影以来,不断加强了自己对摄影的认识、认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摄影的基础操作、构图与用光的实践练习、学习国内外摄影史。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现、不断总结的过程,反复地学习和不断的总结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摄影基础课程的学习,我熟悉了相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的操作;通过构图与用光的专业课程学习,我们在脑海中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意识:谨慎构图、合理布光,力求使画面达到完美状态,使事物永远停留在最美丽的一瞬间;还有通过国内外摄影史的学习,我们对摄影的历史和前身有了比较好的认识,也对摄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这只有在学习中才能体会到的,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地学,用心去领悟。 质与量发生着变化。唯物主义辩正法告诉我们,只有当量达到一定的积累的时候才会有可能引起质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真正的想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要有个量化的过程,这正是我们教学所提倡的,因为这是一个提高认识的必要的途径。比如在洪江采风学习的两天,我拍了一些照片,在电脑上预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些都有点暴光过度,所以整个画面显得苍白无力,缺少暗色调,一片迷茫的感觉。虽然我当时是采用的准确的暴光,

但对这相机来说还是暴光偏高,这是我没有对本相机的一些性能有个全面的了解,只是按照常规的来,忽略了一些由于相机本身所产生的误差的特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一个是因为我平时没有过多的尝试,没有去总结在拍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也许是当时拍的时候根本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所以在今后的拍摄当中,我一定要勇于去拍、敢去尝试,并且发现问题之后及时总结出来,把弊端和好的方法也记载下来,以便下次的正确的操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不断地知道自己前进。形成自身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艺术风格。这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但作为一名摄影专业生来说,我们要尽早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向着那个方向前进。因此,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待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通过摄影的渠道很好地表现出来。纵观国内外的各位摄影大师,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影响了世界摄影艺术的发展。如:罗伯特卡帕是以一名专职的战地记者而著名的,他拍摄了大量罕为人见的战争现场实况;卡蒂埃布勒松是以抓拍现实生活的普通细节和感人场景而著称的摄影大师等等。我认为思维方法不只是摄影者选择的拍摄对象和角度等,还应该包含着摄影者的设计创意、设计元素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方面,我们要多看下有名的摄影大师的一些代表作,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摄影师所要传递的思想,他的构图和取景方法,对光线的运用等。只有识多才能见广,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加上自己的领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达到了一定的认识程度。 最近我下了许多有关摄影的论文,开始看的时候比较茫然,不知道要怎

浅谈纪实摄影的定义及价值

浅谈纪实摄影的定义及价值 发表时间:2018-10-29T10:14:55.95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作者:董媛媛 [导读] 什么是纪实摄影?我们从字面上可以得到解答“记录”“真实”的摄影。纪实重在实上,他有两中意思,一是指记录以人为主的活动,具有真实性和具有可感的形象性,一是强调摄影的记录功能和复制功能,记录真实现状,描绘事实实物。以记录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摄影方式,取自于生活的真实,真实地反映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在一本书中得知拉丁文docere是纪实一次最早解释,翻译为为“教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01620) 什么是纪实摄影?我们从字面上可以得到解答“记录”“真实”的摄影。纪实重在实上,他有两中意思,一是指记录以人为主的活动,具有真实性和具有可感的形象性,一是强调摄影的记录功能和复制功能,记录真实现状,描绘事实实物。以记录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摄影方式,取自于生活的真实,真实地反映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在一本书中得知拉丁文docere是纪实一次最早解释,翻译为为“教导”。纪实摄影的功能不仅仅是简单的传达信息,还有一种学习的作用。欣赏者可以在照片中看出拍摄者的思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到现在为止,对纪实摄影的正确理念,虽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在核心问题上基本还是达成了一致。 纪实摄影的价值 记得多罗茜娅·兰格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过到“纪实摄影记录着我们生活的场景。他映照现在,为将来宝贵资料。他聚焦在所在是人和人的关系。他记录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的人们,或他周围一天24小时的活动,季节的循环。他描绘人的组织,制度,政治,家庭,教堂,工会。他展现的不仅仅是人们的外在,并且追求和揭示他们的生活以及影响人类行为的样式。 因此纪实摄影承载的是一种人道主义,表现着摄影师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现人类的文明,唤起公民的意识,引起社会的关注,保留资料的作用。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其独特特美学价值,他之所以能表达情感,因为它拥有着真,善,美。 纪实摄影的主体表现对象 纪实摄影的拍摄对象,很广泛也很狭窄。最重要的就是人,但是与人相关的一切活动都可以被称为纪实摄影。常见的纪实摄影拍摄对象有这几种,特殊人群,当下生活,记录文化,重大事件,人道精神。 特殊人群,特殊人群是最常见的纪实摄影主题之一,这种题材的照片,往往把关注视线转向弱势群体,贫困人群,患病者,打工者,等一下社会下层人士。意在通过照片引起关注,让欣赏者从生命,生活,道德,尊严等问题去引发人们的思考。记得在前几年,就有做过一次著名摄影师卢广的作品报道。他就将,吸毒,艾滋病村,京杭大运河,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自己的镜头,让话题聚焦到社会热点上去。 纪实摄影中情感表现的意义 情感体现里的“情”是指摄影作品画面中定个一瞬间的事情,而不是简单的讲故事。在拍摄照片时,情感是形象思想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正是因为带有情感的,审美表现才能得到升华为审美意象。纪实摄影以人为基本主体,一幅好的纪实摄影作品,能否突出其中的情感是很重要的,一幅好的纪实摄影,不应只是为画面好不好看,还要用过捕捉画面的技巧揭示事件生活最真实的样子,把事物的主题内涵通过生动的瞬间形象揭示出来,达到遇情于境、情景交融。任何一幅优秀的纪实摄影,都可以从“情”这个窗口中看出他内在的信息。这就是人们说的“作品是作者感情流露的象征”。 由于有些摄影师太注重照片的整体效果,结果照片就显得平淡无味,看后毫无印象,起不到纪实应有的作风。还有一些在拍摄人物时,深入了解不够,对生活的不了解,过份执着的追求表面效果,不明白情感表现在画面中的作用。有些照片只不过是用相机记录下来,缺少了情感和形象感染力,这样的照片就像喝了白开水一样,暗淡无味,无法引起欣赏者的兴趣。 纪实摄影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纪实摄影对整体效果要求非常高,拍摄具有这里时代具有特点的人,这是纪实摄影追求所在,最难拍摄的就是看着平常但是有能反映出人物情感的主题,有些含有很大信息量,切具有一定价值的,有照片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而必须借助文字进行详尽的叙述。读者不能了解照片的表达内在意义,就没有什么情感可言了。《希望工程》是谢海龙的代表作,他的这组照片有很大的影响力,主要因为他的照片光看就能激发人们对于希望工程孩子们的关怀,看过照片的人都会想要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种情况下,文字的说明,就显得画蛇贴足了。 被摄对象的客观情感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常常被周围的一些事情所感动,如果将这些瞬间拍成一幅摄影作品,相信一定是感人的。摄影具备一定的纪实性,所以我们必须真实的记录现实生活、准确传达的被摄对象的一切。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造型手段与光影和环境控制,将被摄对象想要表达的情感直接的、真实地表现在画面上。拍摄者直接抓拍现场瞬间的气氛和人物一瞬间的情绪,可以直接拍摄被摄对象情绪,并且深入发现被摄对象在心灵深处的情感的变化。这样的表现手法是最平常的。 情感的转移与延伸 情感是表达创作意图的方式之一,情感的表现让审美表象提升成成审美意图。在拍摄照片的过程当中,拍摄者从形式到内容上了解拍摄对象的在审美角度上特点,并且将自己内心的感情传达在拍摄的作品中。那么这样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照片画面的冲击足以引起视觉上和情绪上的情感体验,让他能够理解拍摄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被作品的情绪所感动。例如谢海龙的作品《大眼睛》一样,照片中最为精彩的就是的小女孩眼神,他的眼神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都说眼睛是进入内心的窗口,这样就形成了这幅带有情感的摄影作品,作品在发表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度,从而这种情感演变成为对所有山区的那些想读书的孩子们的关注,从而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 作为一个摄影师,经常会因为人物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所感染从而激发创作的欲望,然而照片同时又在被欣赏的时候激发起欣赏者们内心的感情。所以可以说照片是一个摄影者的全部他讲所有外在于内在的都寄托在画面当中,因此这也成了与欣赏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它不仅能寄托着拍摄者的情感,也能激发出欣赏者的情感,这种就是在情感上的传递与延伸。 总的来说拍照目的不仅仅是重现或者记录事物和形象,更应该加入拍摄者自身的感情,使照片超越有限的尺寸,释放他的内涵。生活逼真,真诚的情感是生命赋予艺术的特性。只有当拍摄者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被拍摄对象当中时,我们才可以从他的摄影作品中领悟出他的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

真正掌握摄影这门艺术,驾驭好手中的相机并不是那么容易,“入门容易、成名成家难上难”。摄影的用光、构图以及对色彩的理解、对事物的感悟和个人综合素质文化修养等。三流的摄影师比相机,二流的摄影师比技艺,一流的摄影师比理念。 要提高摄影技艺无捷径可走,多学习、多拍摄、多思考。漫长的磨合、漫长的探索、漫长的煎熬,由数变到质变,由成长到成熟,由成功到成名。 笔者试从摄影是什么、纪实摄影是什么、摄影的介质、摄影探源和纪实摄影“六要素”进行探索和感悟,以供摄影发烧友参考。 一、摄影是什么? 现今没有权威的答案。我认为摄影就是通过光和介质记录景物。 感悟:摄影师以光线绘画,通过图片艺术创造地表达个人对景物情感,如同作家用文字、画家用画笔渲染对景物情感一样。 二、纪实摄影是什么? 纪实摄影是摄影者直接用光和介质描绘现实社会中的人、物与环境。 1985年,美国人斯蒂芬尼. 安克莱恩在《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无论是好是坏。 中国“纪实摄影”概念最早由王惠敏在1984 年《国际摄影》提出来。 感悟:纪实摄影是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记录的真实的情景。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记录特有的世界文化历史。 三、摄影的介质 摄影介质主要分为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手机相机)两大类。从1826年到2007年的18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把湿板变成了干板,又把干板变成了胶卷,又用CCD替代了传统胶卷,数码相机代替传统 相机。从图片的后期制作来看,数码摄影意味着不再需要传统的化学暗房,图片稍加调整联上打印机就出照片。有人预测,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感光器来替代现有的数码相机CCD(CMOS)但不管记录的媒介怎 么变,摄影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感悟:摄影是贵族玩的艺术,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但是,经过180 年来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过程变 得越来越简单,极大地降低了这门艺术的门槛,使摄影走进了千家万户。 四、摄影探源 公元前388 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墨翟在《墨经》中有8 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应该是照相机(原理)的祖师。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实事求是地说,不管是一百多年前的笨重箱机,前几十年的各种胶卷相机,还是今天的数码相机,其成像原理和《墨经》记载的针孔成像都是同一个原理。

浅析纪实摄影画面文学性

试论纪实摄影画面的文学性 一什么是记实摄影 纪实摄影是人类认识世界,体验世界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类传达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传统观念中,文学是人类表情达意最主要的工具。二加强文学性摄影的必要性由于照片直观性的特点,使得我们的纪实摄影作品极易发生“直,白,浅,露”现象,使作品缺少回味和内涵。这时,如何加强纪实摄影的文学性,将更多适合的文学语言纳入作品,增强摄影语言的表现力,提高纪实摄影的品位和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三分析纪实摄影从创作伊始直至作品成功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作品内容本身来阐述纪实摄影的文学性,以启迪我们在以后创作纪实摄影作品时如何增强纪实摄影的文学性来完成自己理想的作品。 1选主题在创作纪实摄影伊始,摄影人首要选择的是“拍什么”,“怎么拍”的问题。“拍什么”是一个发现和选择的过程,如何发现和选择,这需要有敏锐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需要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修养做基础,敏锐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本质。同时,2运用文学语言来拍摄这种拍摄之前的艺术构思,尚需摄影人用高度浓缩的语言去概括,这个高度浓缩的语言就是“文学语言”。实际上,在纪实摄影创作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过程中这种结合时刻都在发生着,摄影人都在有意识的促使着他们的结合。3快门概括画面的语言从纪实摄影艺术创作的构思来看,摄影人无论是运用形象思维,还是运用抽象思维,这当中都有一个语言概括问题,当摄影家手持相机面对被摄对象取景构图时,脑海中会有一个闪念,“这里需要表现”,表现的大概是一种什么东西,这种概括或许是突发的灵感,或许是“长期积累,妙手偶得之”。总之,这种概括之后,摄影家按动快门,迈出艺术传达的第一步。 4进一步画面中文字性语言突出标题拍摄完成之后,摄影人或通过技法,进一步将构思过程中的那种语言性概括表现的更确切,确定一个更为确切的文字性语言概括,突出表现为作品的标题及相应的文字阐叙。在上述艺术传达及艺术构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介绍.doc

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的介绍 人文摄影的介绍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人文还应该有文明的成分,总说某某地方人文环境比较好,其实指的是某地方某方面比较文明。人文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是整个社会现象的总和。所以人文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人文就是以人为本位,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人,关怀的是人,尊重的也是人。 人文摄影大概应是研究性的,陈述某种或某些价值的,须摄影者长期体验和思考而积累成专题,在这里摄影才还其手段和工具的本质。观看这些照片的人开始是不会注意它的影调、质感等形式要素的,而是一下子就被其内容吸引。而这正是这些照片技艺高超所在,是纯属运用技艺不为其所累的表现,是摄影的最高境界。至于现在很多人热衷的器材拜物教,润与不润、透与不透不在同一个范畴谈论。 何为人文摄影?用你的相机留下的历史!即生活中真实的一面。 现在的人文摄影有很多人是在猎其中创作。尽管摄影被人从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一种清醒的、确切的认识和有意识的理解活动;一是作为一种前理智的、直觉的相遇方式。但我认为在猎奇中获得的作品并不属于前理智的、直觉的相遇方式。 我认为在人文摄影的拍摄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清醒的、确切的认识和有意识的理解活动即融入到被拍摄群体中去,和这个群体共同生活,体会、感受、理解不同群体的生活习性及思考你要拍摄的主题、内容。也就是布莱松说的在那之前和之后都要思考。而前理智的、直觉的相遇方式即凭直觉、凭本能去拍摄,而不做过多的思考,让按动快门成为下意识的动作,就是绝对不要在拍摄时思考。麦诺尔怀特说:摄影家创作室的精神状态是一片空白在寻找画面时摄影

纪实摄影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价值

纪实摄影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价值 纪实摄影就是指真实地记录现实的摄影类型及摄影方式,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都来源于生活,有一定记录和保存历史的社会价值。纪实摄影一般包括图片故事、图片系列、图片短评等类别。它 的价值不在于照片所给人的直观感受,而是取决于照片自身的信息 价值,用事实说话,照片所讲述的内容胜于千言万语,揭示影响社 会变革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传递作者评价生活的倾向态度,折射深 厚的思想内涵。 一、纪实摄影的本质与特征 纪实摄影本质首先在于其题材与内容都具有一定社会意义,为当时或后世的人们所关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其次, 纪实摄影的主旨在于引起人们关注、唤起社会良知,或者针贬时弊、揭示真实、保存文化、纪录历史,一些摄影作品会引起强烈的社会 反应和社会效果。最后,纪实摄影要求深入实际,了解、尊重被摄 对象,不干预、不导演、不虚构、不粉饰、不修描,实行现场抓拍 的手法,是一种把精确和转瞬即逝的瞬间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手段。总而言之,纪实摄影的核心和根本就是关注人,关注人的命运,关注它所置身并与之联系的社会生活,提倡对人性的直接表达和以 人为本的精神。 摄影技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纪实的特性,其技术特点就是借助光学的特性逼真地再现现实事物的影像。因此,纪实性可以说是 摄影的天然属性。纪实摄影的创作,必须从真切的写照生活入手, 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摄影从此有了自身的特征:社会性、历 史性、文化性和系统性。 1.真实性 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记实的特性,记实性是摄影天然的本质属性。所谓纪实摄影的真实性,笼统地说就是摄影者用摄影机 这种工具记录当时的一种客观存在。纪实摄影就是要告诉人们,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