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

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

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
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

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

小绿叶蝉又名小绿浮尘子,成虫、幼虫均刺吸芽叶叶液,成虫并在嫩梢内产卵,破坏输导组织,受害芽叶沿叶缘变黄,叶脉变红,叶片卷曲,粗老,严重时叶尖,叶缘红褐焦枯,芽叶生长停滞,对茶叶产量影响较大,且制成的干茶,碎片较多,滋味较涩,品质下降.

小绿叶蝉,成虫体长2.2~2.7毫米,淡绿至黄绿色。幼虫初为乳白色,随着虫龄增长,颜色由乳白变为淡黄,再由淡黄变为淡绿色,幼虫期与鸡虱子相似。

小绿叶蝉,成虫和幼虫都具趋嫩性,多栖于芽梢嫩叶叶背活动为害,且常以芽下二,三叶叶背虫口为多。成,幼虫均喜横行,受惊动即跳去,怕湿,阴雨天气或有露水不活动。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小绿叶蝉适宜在平均气温15~26摄氏度,时晴时雨,适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生。结合洪雅县气候特点,小绿叶蝉一般在五月下旬开始大量发生,直至7月中下旬,进入高峰。尤以苗圃园,留穗条的茶园,不采夏茶的茶园,或留叶较多,杂草丛生的茶园危害特别重。

杂草丛生的茶园比无杂草茶园虫口高6倍。留叶采摘比不留叶采摘茶园虫口高50%以上。

防治上:

农业防治:及时除草,清洁茶园,同时加强采摘,少留叶采,尽可能多地带走小绿叶蝉卵块,恶化其生存环境。可在茶园中养鸡,让鸡吃害虫。

物理防治:一是用频震式杀虫灯诱杀,二是用黄板粘杀。

化学防治:根据虫情检查,及时施药控制在虫口高峰之前,最迟应在春茶结束后,利用春、夏茶之间的间隙期进行一次防治,一般采用25%阿克泰12000倍液喷雾,关键是用药液喷布要均匀、且用药时先打四周再由外向内打,要求第一次杀虫效果达95%以上。间隔7~10天后再用0.5%苦参碱水剂400~6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300~500倍液(前

两种单独使用防效可达70%)、或“天泰”每亩用40克(单独使用防效可达80%)、或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艾美乐水分散剂15000倍液、或3%除尽悬浮剂1000倍液(前四种单独使用防效可达90%以上)作第二次连防。

注意:一是防治时间要相对统一,二是要交换使用不同的农药品种,三是要在第二次打药七天以后,才能采茶。最好先除草再打药。

茶小绿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茶小绿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茶叶是我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茶小绿叶蝉,俗称浮尘子,叶跳虫,是茶叶生产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严重的威胁,特别在夏、秋茶期间,可形成两次危害高峰期,为害极重,一般可使夏秋茶产量损失20—30,个别茶区较为严重可损失高达50以上,发生特别严重的茶园,可使夏秋茶无收。受小绿叶蝉危害后的芽叶,在加工过程中易断碎,末茶增加,成品率降低,易产生烟焦味,对茶叶品质亦有严重的影响。 一、危害特点:茶小绿叶蝉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消耗养分和水分;雌成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影响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使茶叶生长受阻。受害叶片侧脉变红,叶尖、叶缘变红褐焦枯;受害新梢节间缩短,芽叶枯萎。芽生长缓慢或停止,新芽减少,甚至不能发芽。严重时新叶全部焦枯脱落,以后各茶季抽出的芽头瘦小,新梢细短,从而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茶树受害后,其发展过程分为(1)失水期:茶树芽叶在雨天或有晨露时,看起来生长正常,但在阳光照射下随茶树的蒸腾作用,芽叶呈凋萎状。(2)红脉期:茶树受到较重危害,输导组织受到了破坏,养分和水分输送受阻,嫩叶背面的叶脉表现明显的红变,叶片失去光泽。(3)焦边期:芽叶严重失水,嫩叶即从叶尖或叶边缘开始焦枯,叶片基本停止生长变形。(4)枯焦期:叶片完全停止生长,芽及已展叶片呈红褐色至褐色焦枯,茶树丧失了生产能力,严重时成片茶园似火烧状。 二、发生规律:茶小绿叶蝉在我市一年发生9-11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茶丛下老叶

或茶园杂草上越冬。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陆续产卵,4月上旬出现第1代若虫,以后虫态混杂,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一般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个高峰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为害夏茶。第二个高峰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为害秋茶。该虫趋性强,虫口主要分布在茶丛上部嫩叶层,嫩叶多且持续时间长的茶园发生严重。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平均每雌虫产卵8—10粒。若虫活动范围不大,3龄后善爬,善跳,畏光,横行习性增强。小绿叶蝉发生与温、湿度、降雨量等关系密切,月平均气温在15—26℃之间,对其生长发育最为适宜,而月平均气温高于28℃时则不利于其生长发育,虫口下降,雨量大,雨期长或干旱均不利于其繁殖,而时晴时雨,雨量不大则有利于其发生。背风向阳的茶园,越冬虫口存活较多,春季发生较早,危害较重,杂草丛生,间作不当以及施肥较充足,长势旺盛,芽叶稠密,幼嫩的茶园,由于小气候和营养条件适宜,虫口数量一般都较大。幼龄茶园和重修剪或台刈后萌发的新梢更容易受害。凡是留养期长,采摘不及时以及留叶过多的茶园,虫口数量均较多。 三、防治方法: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导”,控制该虫暴发成灾,减少危害损失。 1、加强茶园管理:主要是及时清除茶园的杂草,以减少小绿叶蝉的栖息和产卵场所,减少危害。喷药前清除杂草可提高药剂防治的效果。 2、及时采摘:分批及时采摘鲜叶,既减少了小绿叶蝉的食料和成虫产卵场所,又可采去已产于嫩梢内的卵,对其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药剂防治:掌握防治指标:夏茶百叶虫口数6头以上为防治对象园,秋茶百叶虫口数8头以上为防治对象园。 (1)采摘期防治:应按防治指标在高峰出现前进行,尤其是第一次高峰前(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第一次防治,此次防治对保证夏茶的丰收起着关键的作用,可杀灭茶园内的大部分成、若虫。间隔一周后,进行第二次防治,可将孵化不久的低龄若虫消灭绝大多数。可选用以下药剂: ①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 ②亩用70%艾美乐可湿性粉剂40克 ③亩用10%“联苯菊酯”2500 ④亩用48%乐斯本乳油 ⑤亩用2.5天王星乳油每亩25毫升 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45-50公斤喷雾。 (2)越冬期防治:小绿叶蝉发生严重的茶区,应抓住10月中旬以后或第二年2月上旬以前喷药防治,以消灭越冬成虫,压低虫口数量。此时气温较低,药剂浓度应适当提高。 四、注意事项: 1、防治时应注意喷施蓬面和芽梢的正、反两面。在施药前除草可减少该虫的躲避场所,提高防治效果。 2、采用沿茶园四周向茶园中心丛面扫射法,将茶丛上部嫩叶层全部喷湿。 3、禁止使用乐果、氧化乐果、水胺硫膦、速灭杀丁等高毒高留农药。 4、严格农药使用与茶叶采收之间的安全间隔期。 5、注意农药包装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怎么防治茶小绿叶蝉

怎么防治茶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分为茶小绿叶蝉和假眼小绿叶蝉两种。其中以茶小绿叶蝉发生危害为主,是主要茶叶害虫之一。此虫一年发生8-12代左右,且世代交替。严重为害夏秋茶,受害茶树芽叶蜷缩、硬化、叶尖和叶缘红褐枯焦,芽梢生长缓慢,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怎么防治茶小绿叶蝉呢? 一、农业防治:①清园除草,合理施肥。②合理分批采茶,可除去大量在嫩梢内的卵粒,恶化成、若虫的食料,降低虫口密度。 二、物理防治:①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光性,于盛发期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针对茶小绿叶蝉只能短距离跳跃的特点,灯的高度以高出茶树顶梢20~30 cm为宜。②信息素诱杀。用漳州英格尔公司

生产的茶小绿叶蝉信息素诱虫板诱杀成虫(见图)。一般每亩建议设置诱虫板15-20套(根据田间虫口密度而定),诱虫板距离茶叶顶部5-10 cm处,原则上外围密,中间稀,定期检查诱虫板,粘满害虫时需更换。 三、综合防控方案:加强虫情预测预报,制定和实施最佳防控方案。首先利用茶小绿叶蝉信息素诱虫板监测和诱杀成虫,减少田间成虫虫口基数,降低茶园茶小绿叶蝉落卵量,然后根据防治指标进行茶园施药。需要防治的茶园要在虫口发生高峰期之前,该虫趋嫩性强,分布在茶丛上层,防治时应注意喷施蓬面和芽梢的正面和反面,在喷药前除草可减少该虫的躲避场所,提高防治效果。可选用唑虫酰胺、藜芦碱、苦参碱、鱼藤酮、联苯菊酯等药剂,注意这些药剂的轮换顺序以及使用剂量浓度,做到合理使用。

茶假眼小绿叶蝉测报技术规范

茶假眼小绿叶蝉测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假眼小绿叶蝉越冬虫口基数调查、田间虫口密度调查、为害程度调查、预报方法、发生程度划分、数据传输、调查资料表册等方面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虫情调查和预报。 2 越冬虫口基数调查 2.1 调查时间 秋茶结束后和次年3月,当气温降至10℃和回升至10℃各调查一次。 2.2 调查方法 采用盆拍法调查。选取不同类型茶园各2-3块,按5点取样或隔行跳跃式取样,每调查地块取样20个样点(按5点取样法,是不是每一个点取4个样点?5*4=20)。晨露干后,在调查点处用内径33.3cm 白色塑料盆一只,平接于茶丛下方,迅速用手掌拍打茶丛4下(每次调查人员要固定,拍打轻重要一致),立即清点落于盆内的叶蝉成虫和若虫数。记载调查结果(见附表A.1)。并计算平均每点虫数和估算越冬前后每公顷虫口密度,计算公式: 每公顷茶蓬面虫数(头)= ) (() ()()% 10000 2 2 茶丛覆盖度盆子面积 茶园面积 头 平均每点虫数 ? ? ? m m 3 田间虫口密度调查 3.1 调查时间 茶叶主要生长采摘期的4-10月,系统调查每7天调查一次,一般调查每旬一次。 3.2 调查方法 3.2.1检叶数虫法(百叶虫数) 检叶数虫法适用于中、小叶种茶树品种的调查。根据当地主要类型茶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每一调查地块面积以667m2左右为宜),用5点取样法。每样点调查100张叶片。晴天在晨露未干前调查, 阴雨天则全天都可以进行。在选定的调查点上,查看茶丛中、上部叶片的成、若虫数,再轻轻翻转叶片,检查叶片反面的成虫和若虫数。在新梢长出前,查上年留下的叶片;芽叶生长季节,查当年生长的嫩叶(一般查芽下第二叶,或对夹第二叶);采茶结束后,查当年留下的新叶。调查时动作要轻、快,防止虫子逃脱,避免重、漏数。记载调查结果(见附表A.2)。 3.2.2检梢数虫法(百梢虫数) 检梢数虫法适用于大叶种茶树品种的调查。取样、调查时间和次数,均与检叶数虫法相同。选择一芽二、三叶新梢为对象,迅速数清整个新梢上的成虫和若虫数,记载调查结果(见附表A表A.2)。 4 为害程度调查 4.1 调查时间 在茶叶生长季节进行。 2.2调查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