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溶解度教学案(第3课时)

2018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溶解度教学案(第3课时)

2018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溶解度教学案(第3课时)
2018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2溶解度教学案(第3课时)

课题2溶解度(第3课时)教学案

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溶解度曲线。

2、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降温结晶和升温结晶三种途径。

3、理解气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学习重点】学会使用溶解度曲线。

【学习难点】合理选择结晶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1、7.“20℃时KClO3的溶解度为7.4g”,它表示()

A.20℃时100g KClO3饱和溶液中含KClO37.4g

B.20℃时,KClO3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C.100g水最多溶解7.4g KClO3

D.20℃时,100g水溶解7.4g KClO3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B.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有过剩溶质存在于其中的溶液,一定是这种物质在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D.20℃时100g水里溶解了30gKNO3,所以KNO3的溶解度是30g

3、在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食盐,形成的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溶质质量是 g,溶液质量是 g。

二、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六)气体溶解度

1、讨论:①为什么汽水打开后产生气泡,而不打开时没有?

②为什么烧开水时,水未开时就看到水中冒气泡?

③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

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

2、知识架构:

(1)气体溶解度:某气体在千帕,一定时,溶解在体积水里达到状态时

的气体。

[例2]在0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则在千帕, ℃时,1升水中最多能溶解氮气。

(2)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随温度的升高而。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结合教材中图9-12的溶解度曲线,海水晒盐和课题1中硝酸钾的实验进行讨论:

⑴利用溶解度曲线,试分析对应的结晶方法。

结晶方法

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的固体,如

②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的固体,如_______

③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的固体,如_______

⑵ 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

⑶ 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

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

四、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根据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是 (2)t 1℃时甲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3)M 点表示的意义是 (4)A 物质属于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 (5)A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6)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7)等质量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到

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

(8)从A 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从B 的饱和溶液中析

出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从C 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9)t 1℃时,取A 、B 、C 三种物质各10g ,分别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最多的是 ;

若用100g 水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溶质最多的是 。

(10)从混有少量B 的A 混合物中提纯A ,可采用的方法是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学(教)后记】

溶解度 M t 2 0 A B t 1 C 温度

20 20 10

2018年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人教版带答案

2017-2018学年考试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Zn:65 一、让我想想,我能选对!(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 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瓷碗破碎C.火柴燃烧D.胆矾研碎 2.下列事实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呈紫红色B.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C.水变成水蒸气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观察 C.观察颜色D.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氧气C.空气D.碘酒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2 B.H2 SO4 C.NaOH D.O2 7.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C.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淘汰污染严重的黄标车和污染严重的老式锅炉 8.下列物质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A. 硫粉 B. 铁丝 C. 木炭 D. 红磷 9.下列对于“干冰升华”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10.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11.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常用于肿瘤治疗.右图是铱﹣192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铱的 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铱的元素符号是Ir B.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 1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核电荷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把火盖灭,原理是 A.清除了可燃物B.让油与空气隔绝 C.降低油的着火点D.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3H2SO4=Fe2(SO4)3+3H2↑ B.Cu+AgNO3═Cu(NO3)2+Ag C.CO+CuO△Cu+CO2D.CaCO3+2HCl=CaCl2+H2O+CO2 1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钢铁是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B.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D.铝化学性质活泼,但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16.下列物质不属于 ...合金的是 A.青铜B.锌C.钢D.生铁 17.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 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A.X >Y> Z B.Y> X >Z C.Z>Y>X D.X>Z>Y 18.自来水公司常用的一种灭菌消毒剂可表示为RO2,实验测得该化合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SO2C.ClO2D.NO2 19.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重要知识点

溶解度曲线相关练习 1.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 1℃升温到t 2℃,仍是饱和溶液 B .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C .t 1℃时,甲和乙各30g 分别加入80g 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D .t 2℃时,在100g 水中放入60g 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2. 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 ℃,相同质量的a 、b 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C .升高温度,可使a 或b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将相同质量的a 、b 分别加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 C .20o 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50o C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4. 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 B .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 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一定能得到b 的饱 和溶 液 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在20℃时,a 、b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a 、b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a 、b 都属于易溶物质 6.t 2℃时往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 和a g N (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 、N ),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2℃时,得到M 的饱和溶液 B.t 2℃时,得到N 的不饱和溶液 C .温度降低到t 1℃时,M 、N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 、N 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 1℃时,M 、N 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 、N 的饱和溶液 50- 40- 30- 20- 10- 甲 乙 温度/ t 1 t 2 溶 解度/g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K-39 Fe-56 Cu-64 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Na”的元素名称是 A. 钠 B. 氮 C. 氦 D. 纳 28.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 B. 自来水 C. 食盐水 D. 矿泉水 29.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H2SO4 C. SO2 D. CaCO3 30.我国古代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棉纱织布 C. 烧制陶器 D. 冶炼金属 31.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食品是 A. 淀粉 B. 辣酱 C. 香油 D. 蔗糖 32.试剂标签错误的是 33.三氧化二铋(Bi2O3)用于制作防火纸,其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34.化学符号“2H”表示 A. 二个氢原子 B. 二个氢元素 C. 二个氢分子 D. 氢气

35. 最接近中性的洗涤剂是 A. 洁厕剂:pH=1.0 B. 洗发露:pH=7.6 C. 洗衣液:pH=10.5 D. 漂白液:pH=13.4 36.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A. 硫粉 B. 镁带 C. 木炭 D. 红磷 37. “粗盐提纯”实验不需要的仪器是 38. 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 H 2O 22 MnO ???→H 2↑+O 2↑ B. H 2O 22 MnO ???→H 2O+O 2↑ C. 2H 2O 22 MnO ???→2H 2O+O 2 D. 2H 2O 22 MnO ???→2H 2O+O 2↑ 39. 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干冰——人工降雨 B. 氦气——制霓虹灯 C. 石墨——制铅芯笔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40.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酒精灯内装满酒精 B. 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拨送灯芯调大火焰 D. 用内焰加热试管 41. 用锂(Li )储氢的原理是:①2Li+H 2→2LiH ①LiH+H 2O→LiOH+R ,其中R 的化学式是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溶解度》教学设计

《溶解度》教学设计 ——12化学唐佳露本节课内容为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的第二课时《溶解度》,课时安排为一节课。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溶解度是第九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四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分组画出各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总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规律能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设计重点 用溶解食盐的实验方法让学生建立溶解度的概念,突破难点。用溶解对比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2)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对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强的 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出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倾 听、学会宽容、学会合作,进一步增进同学间的友 谊。 2、教学方法 情境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3、教学策略 情景创设实验探究老师说教归纳方法 提出疑问验证猜想加深印象总结思路 4、教学准备

2017-2018学年武汉市元月调考九年级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8.1.2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Cu-64 C-12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B.冰融为水C.食物变质D.矿石粉碎 2.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数目一定发生变化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D.原子可构成分子,但不能构成物质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C.自然界中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后变为纯水 D.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 5.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新型纳米 材料,强度大、导电性能好。科学家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 于石墨和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 B.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构成两种物质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两种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 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7.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实验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污染的目的 C.丙实验用于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证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有利于石蜡充分燃烧,防止生成黑烟,实验现象更明显 D.丁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 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氨气; ④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⑤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④⑦D.③⑤⑦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28.(3分) 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又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的茶叶中富含维生素C(C6H8O6),维生素C由三种___________组成;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所含的Al2O3中,Al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Al、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9.(5分) 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以下与氧气有关的问题: (1)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如图1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图2 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图2 所示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 (2) 水通电后可分解产生氧气。下图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示意图,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 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分)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在自然界中可以实现乙和丁的循环。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8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K 39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C.工业上制取氧气D.把黄瓜切成细丝3.下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A .过滤 B .点燃酒精灯 C .闻气味 D .倾倒液体 4.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是()A.一氧化碳B.水蒸气C.烟尘D.二氧化硫5、化学方程式:2Mg+O 2点燃2MgO所表示 的意义正确的是()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份质量 的镁和1份质量的氧气生成2份质量的氧 化镁 C.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镁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氧化镁 6.某品牌谷物牛奶饮品营养成分表数据 显示:每250mL含钠78mg、磷78mg、钾 91mg、钙91mg.这里的钠、磷、钾、钙是 指()A.分子B.原子C.物质 D.元素 7.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 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气B.氮气、硫 C.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 D.红 磷、稀有气体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 腐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 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 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 子 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 不停的运动 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 10.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 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 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 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 生成物的分子数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1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演示]:汽油洗油漆的实验 提问:你知道汽油为什么能洗掉油漆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油漆能溶于汽油中 [教师问]:在生活中你对有关的物质溶解有什么现象和疑问吗? 二、[导出]新课《物质的溶解性》 学生提出疑问:如 1、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 2、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3、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变不变的吗? 4、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5、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6、物质溶解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 [教师]:我们这堂课就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教师]:科学探究有那些步骤? [学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成果交流[教师]: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提出了问题,然后应该怎么办? [学生]:建立假设。 [教师提问]:你能假设吗?

[学生回答]: [教师]:建立假设以后又该如何呢? [学生回答]:设计实验 [教师]:如何设计呢? [学生回答]: [教师]:好,接下来我们就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一(并完成表格):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学生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无限的。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二(并完成表格):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学生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例外的。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三(并完成表格):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变不变的吗? 学生得出结论: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四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四(并完成表格):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某物质在例外的其它物质中溶解能力也例外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五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五(并完成表格):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

(完整版)2018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九年级模拟考试试卷 化学 (满分75分;时间45分钟) (命题:刘素文;审核:魏建斌)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第Ⅰ卷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百炼成钢C.木已成舟D.刻舟求剑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会引起佝偻病 B.食用甲醛浸泡的海鲜对人体无害 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D.在室内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液化气钢瓶是否漏气 3.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三个氧原子:O3B.钙离子:Ca2- C.硅元素符号:SI D.三氧化硫分子:SO3 4.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红光,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向盛有鸡蛋壳的烧杯内加入醋精:鸡蛋壳表面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D.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烘烤过的木炭: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氢气验纯B.往试管加锌粒C.滴加液体D.排空气法收集CO2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D.过滤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2018年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4 含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Al -27 Si -28 K -39 Mn -5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它选出来填写在对应位置上。)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属于固体的是( ) A .牛奶 B .氧气 C .玻璃 D .饮料 2. 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 .离子 B .原子 C .分子 D .元素 3. 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4. 2016年中国发射“神舟十一号”,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 2O 4+X 3N 2+2CO 2+4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 ) A .C 3H 5O B . C 2H 8 N 2 C .C 2H 8 D .C 2H 5N 5.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

B.电解水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D.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7. 2016年10月5日,吉林首次发现可采百年的“吉林磐龙玉”和“吉林磐龙墨玉”。其中墨玉中云母的化学式可用KAl2(AlSi3O10)(OH)2表示。则下列关于云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云母中氢元素的含量最小 B.云母分子由21个原子构成 C. 云母这种物质由五个元素组成 D.云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8g 8.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B.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9.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氧化钙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 D. 反应前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10.右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 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填在对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 设计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的影响;了解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和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

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数值; (3)物质的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

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六、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 元素符号与名称都正确的是 A. H2:氢元素 B. HG:汞元素 C. He2:氦元素 D. Ag:银元素 28. 表示1个氧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A. O B. O3 C. O2 D. 2O 29. 硫化镉是纹身彩贴的主要成分,硫化镉中Cd的化合价为+2价,则硫化镉的化学式是 A. Cd2S B. CdS2 C. Cd2S3 D. CdS 30.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1.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氯酸钾 B. 空气 C. 液氧 D. 二氧化锰 32. 属于有毒气体的是 A. N2 B. O2 C. CO D. CO2 33. 关于“甲烷”说法错误的是 A. 类别:有机物 B. 摩尔质量:16 C. 性质:可燃性 D. 用途:燃料 34. 氧化钙的俗称是 A. 大理石 B. 熟石灰 C. 石灰水 D. 生石灰 35.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导电性 B. 可燃性 C. 稳定性 D. 还原性 36.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放出热量 B. 生成MgO C. 发出耀眼强光 D. 金属镁消失[中@*国^教育&出 37.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播洒干冰后,云层中二氧化碳分子不发生的变化是 A. 分子间的间隔 B. 分子运动速率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38. 在实验室白磷的保存方法如图所示,其目的是 A. 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B. 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 使白磷与水形成稳定物质 D. 将白磷浸湿使其不易着火 39.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设计一

第九单元课题 2《溶解度》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溶液?举例说一说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氯化钠溶液我们不陌生,那到底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氯化钠?是无限制的溶解吗?让学生大胆猜测,讨论一下。接下来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二、新课学习 (一)饱和溶液 1.活动与探究: 学生分组探究1: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 学生分组探究2:硝酸钾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总结规律,获得知识。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3.海水中提取盐 (二)溶解度 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 我们把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阅读:P36页: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2020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2020册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归纳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问题。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师: 1、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 2、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3、请同学们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议论纷纷) 学生: 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方案。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 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学生:溶解度。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什么叫溶解度呢?在教材中找出溶解度的概念,并理解其中的四个要素。 学生:大声朗读定义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加深对溶解度定义的理解。 教师: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20 ℃时NaCl的溶解度。 学生利用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教师: 1、强调溶解度有单位。 2、“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 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教师: 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①指明一定温度; ②溶剂为100 g; 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为g。 及时小结,纠正偏差。 学习了溶解度的概念,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相信你会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巩固练习(投影)。 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 判断正误: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 (教师巡回指导后,请学生代表说出答案,简单点评) 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资料”寻找答案。 我们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18年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二0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试卷类型:A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请将题目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的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1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火箭发射 B .煤的燃烧 C .风力发电 D .酸雨侵蚀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D .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物质 4.火山灰的成分主要含有硫、钙、硅、氧。这里所说的硫、钙、硅、氧指的是( )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 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 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 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性质不同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6.白钨矿(主要成分为CaWO 4)是一种重要的含钨矿物,CaWO 4中钨元素(W )的化合价是( ) A .+6 B . +4 C .+2 D .-2 7.专家指出,儿童若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将会影响身体发育.如图,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 18H 34O 2,对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 18H 34O 2是氧化物 B.C 18H 34O 2是化合物 C.C 18H 34O 2是有机物 D.一个C 18H 34O 2分子由54个原子构成. 8.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 。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表中m 的值为2.8g B .X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表中m 的值无法确定 D.物质X 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炼铁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 2O 3 + 3CO =2Fe + 3CO 2 B .镁在空气中燃烧:Mg+O 2=MgO 2 C .铁放入盐酸中反应:2Fe + 6HCl== 2FeCl 3 +3 H 2↑ D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CO 2↑ 10.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各组的两个概念中,后者包括前者的是( ) A .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 B .无机物 有机物 C .单质 化合物 D .化合物 氧化物 C .称量固体 12.25g 固体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pH pH 试纸 点滴板 D .倾倒液体 点燃 高温

2018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理化实验号中考报名号姓名学校 试题一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40克 实验内容:通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制40克5%的氯化钠溶液。目的要求:1、依据要求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水的体积。 2、正确使用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 3、正确使用量筒、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4、溶解氯化钠。 5、洗涤仪器、整理复位。 6、填写实验记录。 仪器药品:试管架、托盘天平(带砝码)、方纸片、药匙、量筒(50 mL)、胶头滴管(放盛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放烧杯中)、200mL 烧杯两个(分别贴标签配溶液和回收氯化钠)、500 mL烧 杯一个(贴标签回收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放细口瓶中)、 氯化钠粉末(放试剂瓶中)、擦纸 实验记录: 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40g ⅹ5%=2g 2、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体积。 40g – 2g = 38g 38g ÷1g/cm3 = 38 cm3 = 38 mL

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试题评分细则 试题一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40克 实验内容:通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配制40克5%的氯化钠溶液。 仪器药品:试管架、托盘天平(带砝码)、方纸片、药匙、量筒(50 mL)、胶头滴管(放盛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放烧杯中)、200mL烧杯2个(分别贴标签配溶液和回 收氯化钠)、500 mL烧杯1个(贴标签回收氯化钠溶液)、蒸馏水(放细口瓶中)、

理科实验号中考报名号姓名学校 试题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内容:1、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值。 2、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碳酸 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目的要求:1、正确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 2、正确测定液体的PH值。 3、正确使用胶头滴管。 4、洗涤仪器,整理复位。 5、填写实验记录。 仪器药品:试管架、小试管(15mm×150mm)3支、试管刷、纸条、擦纸、药匙、滴管(放在烧杯中)、PH试纸及比色卡、玻 璃棒1根(放入烧杯中)、玻璃片(7cm×7cm)、饱和碳 酸钠溶液、碳酸钠粉末、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1: 3)。 实验记录: 1、测得碳酸钠溶液的PH值是。 2、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解度定义及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教师引导】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那么在化学上,我们如何来定量地表示这种限度呢,我们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溶解度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溶解度【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回答什么叫做溶解度,又如何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生回答】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提出问题】描述溶解度的时候限定了温度、溶剂量、饱和状态,为什么?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温度改变,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量会发生改变;溶剂的量不同,能够溶解的溶质的量也不同;溶解度的定义就是规定100g 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溶质达到的最大值,因此限定了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是g。 【提出问题】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在该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2.绘制溶解度曲线【学生活动】根据表格“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尝试绘制NaCl、KCl、五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给学生15分钟时间来完成该曲线的绘制) 【提出问题】根据曲线能否查出五种物质在25℃、85℃时的溶解度大小?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能。说明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2018年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人教版带答案

( 2017-2018 学年考试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Zn :65 一、让我想想,我能选对! 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 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 B .瓷碗破碎 C .火柴燃烧 D .胆矾研碎 2.下列事实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铜呈紫红色 C .水变成水蒸气 B .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B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观察 C .观察颜色 D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 B .氧气 C .空气 D .碘酒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MnO 2 B .H 2 SO 4 C .NaOH D .O 2 7.2014 年“六· 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 是 A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B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C .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 .淘汰污染严重的黄标车和污染严重的老式锅炉 8.下列物质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A . 硫粉 B . 铁丝 C . 木炭 D . 红磷 9.下列对于 “干冰升华” 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分子不停地运动 B .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C .分子间间隔变大 D .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