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丰富作业批改形式

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丰富作业批改形式

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丰富作业批改形式
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丰富作业批改形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作业也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促进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关键词:数学;趣味性;实践性;评价方式

作业作为检验数学学习与教学的重要手段。数学作业设计得如何,评价的方式是否受小学生的欢迎,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式

1.与小学生心理特点相结合,创新作业设计方式一是与学生爱玩、好动等特点相结合,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作业。如低年级可以设计一些游戏题,如“给数字宝宝找朋友”等趣味性作业;二是根据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物品,可以在作业的设计方式上,将习题用不同的颜色、形状,甚至采用卡通、动画人物等形式展示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

2.设计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我们应该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注重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请学生量一量家里房间或教室的周长、面积等,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计算,自然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3.因材施教,设计分层作业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设计分层作业。一是给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附加的拓展延伸性作业;二是给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适当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

二、开展发展性评价

1.采取激励性评价的方式

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评价策略。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提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

2.改变作业批改过程中的评价顺序

首先是在错误下面画上红短线,不急于给予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说出错误的地方和错误的原因。给学生适当提示,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改正过来。之后,我便及时将原来的红线改成了对号。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现状与学习要求之间的真实差距,而且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评价等应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不断采用新的作业理念,丰富作业设计形式,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考情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作为教学这一章的重点之一,在考试的过程中也是高频考点,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招聘考试,虽然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理解上并无二致,但出题形式却大不相同,备考侧重点也不一样。如:在陕西省特岗教师考试中,教学组织形式更多的是以单选题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区分,备考侧重点在定义的理解上;在全国联考D类考试中,对教学组织形式这一节内容,更多的是以辨析题的方式,考察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备考侧重点就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班级授课制的定义、优缺点。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教学工作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1.个别教学制 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它虽然也有一群学生,但没有固定的班级,学生的年龄和程度各不

相同,每个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也无计划,随时随意决定学习什么和不学习什么。 其有别于个别辅导,前者是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后者主要面向特殊学生,如后进生和优秀生。 2.班级授课制 ①定义: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特点:班、课、时。 班级授课制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 ③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标志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④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班级授课制有严格地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探究式课堂组织设计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即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探讨、研究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探究式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推动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更深刻理解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而且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从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探究式课堂组织的心理学原理 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供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格式塔顿悟学习理论 创立于1912年德国柏林的格式塔心理学用“整体性”和“组织作用”的概念来解释学习过程,认为学习的结果是次要派生的现象,过程才是重要的;学习就是解决问题,所谓问题就是在当前的情境结构中所存在的缺口;解决问题就是弥补这个缺口,是通过学习者的顿悟实现的;所谓顿悟就是对缺口的突然察觉,它取决于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心智对眼前情境结构的分析,依赖于过去经验的利用,取决于知觉的组织规律,就是说,学习是有机体通过主动加工把相互联系的各要素结合到认知单元中去的结果。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是主体在一定遗传特质基础上、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内部矛盾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和教育不断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与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不平衡。外界环境及其教育的要求只有为发展的主体所反映和接受并引起内部的不平衡,才能转化为发展主体的发展需要,从而推动发展。例如,不管家长如何要求3岁的小孩学习复杂的微积分,这种所谓的外因也不可能使儿童产生学习的内因(学习的需要和热情)。而且,同一种外因由于作用的主体不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方案形式新探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形式新探-中学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形式新探 文/王友传李苹 【摘要】要调动学生作业的主动性,光靠外力强迫,没有内在动力,是很难持久的。这就需要作业本身有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力、情境性。并根据不同的年级、课文内容,将作业悄悄变“脸”,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新脸”。激发学生对作业和对完成作业的兴趣,享受作业的乐趣。 关键词个性化;语文作业设计;形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型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面向全体。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对作业的形式进行改革,让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形成发展力的内驱力。 1.积累型作业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案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积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课内知识的积累:①积累一些雅词。主要是“读一读、写一写”中重要的词语的读音、意思及用法;也包括新学到的成语的积累;②积累一批优美语句。主要是摘抄本单元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非常美的句子,并说出理由;③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对本单元中重要作家作品的相关资料做好记录;④积累能给自己启发的哲理性句子或名人名言;⑤积累常规的文言文词句;⑥积累古诗词名句,如写春花、春雨的,咏月、咏雪的,等等;⑦积累写作的知识。如学

习一个巧妙的构思,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课文的结构特色理出来进行模仿;学习一个好的开头或结尾方法等。 (2)课外知识的积累。①做好课外阅读和摘抄。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做好不少于500字的摘抄作业。摘抄的内容为自己所读的课外书中的精彩语句、语段或文章,后面要附上自己的点评,点评的内容可以是摘抄的理由,也可以是自己的阅读体会,还可以是自己的疑问。②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增加课外知识。③做好一些小故事的积累,这些小故事往往能给人一定的启发或教益,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④剪报作业。利用课前5分钟向学生读一篇《读者》中文意双美的文章,让学生从中感受真、善、美的力量,一学期的坚持使学生爱上了《读者》杂志。同时又适时地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剪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摘录经典词句;或有感而发;或作点评等等。版面设计可张扬个性;可符合文章内容;也可予以忽略。学生说:“剪报”剪出了新乐趣。 2.探究型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教案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是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初步养成,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3.自助型作业 我们把作业分为基础、阅读、写作等几种类型。基础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

命题的四种形式

1.3.2命题的四种形式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几乎处处都涉及到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论证。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既是对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命题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后面研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用逻辑用语来阐明数学知识的需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思考、交流的需要。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用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说明四种命题形式的客观存在,使学生体会研究四种命题形式的必要性,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明白四种命题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用逻辑语言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掌握“正难则反”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同假的重要规律。 教学难点 在命题的四种形式中,判断其中两个命题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德是18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文艺大师,一天,他与一位批评家“狭路相逢”,这位文艺批评家生性古怪,遇到歌德走来,不仅没有相让,反而卖弄聪明,一边高傲地往前走,一边大声说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面对如此的尴尬的局面,歌德只是笑容可掬,谦恭的闪在一旁,一边有礼貌回答道“呵呵,我可恰恰相反。”结果故作聪明的批评家,反倒自讨没趣。 提问 你能分析此故事中歌德与批评家的言语表达吗? (两人的言语表达都运用了逻辑用语) 教师口述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作业设计

I’m watching TV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 让学生课前预习新课。并且让他们找出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和v-ing形式的构成规律。 这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关于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和v-ing形式的构成规律,为本课的学习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课中作业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互相讲述正在发生的事例如: What are you doing ? - I’m watching TV. He is reading a newspaper. They are doing their homework.. 通过相互问答有利于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得以很好的落实。.让学生观察句子和现在分词形式并分别总结出现在进行时的结构和怎么给动词加ing。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在情景中用现在进行时交际,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从而突破了难点,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细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这个活动学生做的很好。由于刚刚学过,学生之前又有预习,所以完成的很好。但拼写起来有点难度。 课后作业 一、.写出下列各词的现在分词形式(-ing)。 see ______ play ______ read ______ sing ______ open_____ sit______ write______ listen_____ swim______ come______ dance______ put______ take ______ speak______

run ______ make ______ go ______ watch ______ like ______ clean_____ 二、.单项选择 ( ) 1. Maria ______ TV now . A. is watching B. watching C. are watching D. watches ( ) 2. The students are ______ their homework now. A. writing B. doing C. do D. playing with ( ) 3. Look !They are ______ English. A. reading B. watching C.read D. looking ( )4.Tom ______ his bed every morning. A.make B.making C.makes D.makeing ( )5.My mother ______ cooking for us. A.am B.is C.be D.are 第一题是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v-ing形式的构成规律的记忆,很好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第二题是通过这5 个单项选择题,让学生充分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结构、用法以及现在分词的构成。

高一数学教案-四种命题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四种命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 (2)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形式; (3)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 (4)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步骤; (5)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 (6)通过对四种命题的存在性和相对性的认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7)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难点:反证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四种命题 一、导入新课 【练习】1.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 (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2.什么叫互逆命题上述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找到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道命题. 上述命题的道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和“若两条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 值得指出的是原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对的.我们也可以把逆命题当成原命题,去求它的逆命题.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l)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打下学习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二、新课 【设问】命题“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除了能构成它的逆命题外,是否还可以构成其它形式的命题 【讲述】可以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构成“同位角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这个命题叫原命题的否命题. ¥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 班级教学: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以班为人员单位 2、以课时为单位 3、以课为单位 (二)班级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 (1)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加强管理 (2)科学的采用课单位进行教学 (3)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4)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5)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6)在班集体中学习,师生间和学生间可以交流,增加信息来源和教育影响源 实现教学任务方面较全面,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2、局限性 (1)主体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3)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不够 (4)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内容、时间、进程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内容 (6)“课”受时间限制,完整的内容被分割。 (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三)班级教学中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 (1)根据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 (2)根据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学习新教材

(4)巩固新教材 (5)布置课外作业 (四)上课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1、备课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2、上课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 (4)组织得好 (5)积极性高 3、课堂教学效果测评 (1)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分析教师的课堂行为 (3)根据教学效果测评调整课外作业的布置 4、布置课外作业 (1)代表性,难度适度 (2)与教科书内容有逻辑联系 (3)有助于启发思维 (4)尽量与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5)分别给优生和差生布置分量、难度各异的作业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教学活动中,必然存在教师与学生如何组合起来发生相互作用,存在如何对时空条件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的问题,这就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在相应的组织形式中加以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总是同教学方法的改革,乃至整个教学模式的改革融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及整个教学模式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合理与否,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取得具有直接的意义。 二、分类 我国当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3种类型。 1.班级授课 班级授课也称为班级教学,它是按照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的具体形式可大致分为3种:第一种是全班上课;第二种是班内小组教学;第三种是班内个别教学。 除了上面的三种以外,还有一种是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一名教师使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这是班级教学中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源于德国。清末时,随着中国兴办小学,复式教学经由日本传入中国。 2.个别化学习 所谓个别化学习,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主要是一种内部操作,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当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能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大多数层次的学习目标,如学习事实信息,掌握和应用信息、概念和原理,形成动作技能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达到。当前,个别化学习主要在远程教育中(个别收视、收听广播电视教学)使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扩大,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将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学习。 按照奥苏伯尔(D. P. Ausubel)等人阐述,个别化学习的内涵包括以下多个方面:第一,学生依照他们自己的速度完成程序的各个环节;第二,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备选的功课或活动,来达到既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第三,学生在全部或大部分“上课时间”内,以个别形式或小组形式进行学习;第四,学生可以按照他们的愿望来选择学习某一学科的时间,按照他们的需要来确定在规定的学习期间内用多少时间学习它;第五,学生选择或设计他们自己的学习活动;第六,提供范围广阔的学习材料;第七,利用工艺学来使学生有可能对材料进行个别的学习,或扩大这种学习;第八,把教材组成不同的程序段、程序块或模块;第九,把教学的和直接的经验活动融合到学习的程序块或模块之中;第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学的目标和评定的标准或成绩的标准;第十一,鼓励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联合;第十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辅导和劝告,而不是提供信息;第十三,强调一门学科中的“认识方法”,其重要性与知识的获得是一样的;第十四,鼓励学生个人的创造性表现的努力,通常都大于集体教学程序中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命题的概念及四种命题

命题的概念及四种命题

任课教师白杰授课班 级 高二(9)、 (10)班 授课 日期 10.8 教学课题:命题的概念及四种命题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命题的概念,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2,正确理解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3,正确理解命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结合、探究法、自学法教学重点:能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难点:以命题为工具,处理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PPT 教学内容师 生 活 动备注 设置情境 引例1:请将下列语句分类。 (1)矩形难道不是平行四边形么?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一个数不是合数就是质数么? (4)大角所对的边大于小角所对的边。 (5)x+y是无理数,则x,y也都是有理

数。 (6)求证x∈R,则x2+x+1=0无实根。 (7)y=2x+1。 (8)x>0。 (9)x≥0,则|x|=x。 答:(1)和(3)是疑问句,(6)是祈使句,(2)、(4)、(5)、(7)、(8)、(9)均是陈述句。 问题1:如果将(2)、(4)、(5)、(7)、(8)、(9)五个语句再继续分类,该如何分类? 答:(2)、(4)、(5)、(9)能判断对错,(7)、(8)不能够判断对错。 (说明:因为语句中含有未知数x和y,在没给变量赋值前,我们无法判断语句的对错。) 问题2:我们把像(2)、(4)、(5)、(9)这样的语句称作命题,那么命题该怎么定义? 一.命题的定义及其分类。 1.定义: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问题3:如果将(2)、(4)、(5)、(9)这四个命题分类,该如何分类? 答:(2)和(5)错误,(4)和(9)正确。2.命题的分类——真假命题。 (1)真命题:判断为真的命题;(2)假命题:判断为假的命题。 例1: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那些不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理由。 1.3>2; 2.5是15的约数; 3.这是一棵大树; 4.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5.x+5=8; 6.x2+3x-2>0; 7.x0; 9.把门关上; 10.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平面一定平行。 11.证明方程:x2+3x-4=0无实数根;12.向抗击非典的英雄致敬! 13.难道对顶角不相等吗?

《四种命题》教案正式版

《四种命题》教案 安阳市实验中学张保东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并掌握各种命题的表示形式. 2、能根据任一命题的原命题写出其另外三种命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2、通过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与加强对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解. 3、从命题的多样性、和谐统一性,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中的美,以及思维的理性之美. 二、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难点:由原命题写出另外三种命题. 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1、温故而知新: (1)什么是命题? (2)什么是命题的否定?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复习上节有关知识,结合对下面的问题的思考,引入新课. (3)分析下列两个命题间的关系: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引入新课: (1)回忆互逆命题的概念: ①强调两者间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②表示形式: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3、类比探索,学习新知: 观察下列两个命题,分析其与命题A之间的关系,结合逆命题的概念,引导同学们自己归纳出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定义: C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 D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对互为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的两命题间的相互关系、概念及表示形式进行学习,其中尤其强调注意否命题、逆否命题中条件和结论同时否定,它和命题的否定概念不同. 最后,对以上所学概念进行对比总结: 原命题:若p则q;

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

1.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哪些?请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详述分组教学? 答:体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友伴群体教学。 根据平时教学实践分组教学是按一定标准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指导。这种组织形式既保留了班级教学的长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别对待的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应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根据这一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从学生客观的学习实际出发,按照他们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情况,让学生自低到高的自我择组定位,从而使教学贴近于他们的实际,使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得到发展。 分组教学通常是以性别、体能、技术、兴趣等因素来进行划分,下面分别介绍。 (1)性别分组教学 性别分组是根据男女学生生理和心理差别进行的一种分组,这既考虑到学生性别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别,又考虑到教师个人特长的发挥。如选修内容教学中,男生选择武术、足球等,女生选择健美操、艺术体操等进行性别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形式适合于教师数量和场地器材设备不足的学校,适用于高初中、小学高年级的教学。 (2)体能分组教学 体能主要是指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按体能分组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能(好、中、差)情况进行的,针对性强,从体能角度考虑授课的区别对待,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分组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节课或某个单元,始终按体能分组形式组织教学;又可以是临时的,可根据教材、课的类型,随时进行分组。 如耐久跑教学中,按体能分成三组(体能好、中、差,运动量由大到小)教学;又如跨越式跳高复习课教学中按学生实际能跳的高度,临时组成四个高度递升的组别进行教学。这种分组教学既能使体能好的学生吃得饱、体能中等的学生吃得好、体能差的学生吃得了,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器材。 (3)技术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对某一技术达成度进行分组。技术分组又可分为临时、固定、晋升分组。临时分组是根据学生动作练习的好差决定的,而固定分组在临时分组基础上进行,局限于某课时或某单元的教学。这种固定分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再进行晋升分组。 如在前后滚翻的教学中,依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训练完成全套动作,乙组巩固动作,尽力做好全套动作,丙组正确完成动作。通过练习后乙、丙组完成较好的晋升到上一组。这种分组教学从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考虑,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但在性别分组的基础上进行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合于复习课教学,但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教材授课和身体素质训练等不适用。 (4)兴趣分组教学 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如在发展腿部力量的教学中,采取立定跳远、跳短绳、单脚交换跳、跳橡皮筋、跑步等多种活动形式,供学生选择,分组练习。它的特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特长。最适合于选用教材、传统项目课的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演变.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历程 教学组织形式是在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发展变化的,它还受到教育普及程度、学科性质以及教学任务的制约。从产生时间上来看,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个别化教学为主的阶段、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阶段和改造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阶段。 (一)个别化教学组织为主的阶段 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个别教学是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这就是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形式。这是出现最早的教学组织模式。个别教学发展到后来也有一些变种,出现了一个教师教很多学生的现象。如在汉代就采用过大班上课和高徒相传的形式,但是这时的教学与班级授课有本质的区别,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同时学习的学生年龄相差悬殊。从本质上讲,它仅是对学生进行个别施教的一种形式。个别教学由于其自身的弱点,难以完成系统化、程序化传授知识的任务,因而教学效率不高。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只能适合当时人数不多且教学内容又比较简单的教学要求。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一种反映。 (二)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技术工人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大量增加受教育者的数量,提高受教育者的质量。这些要求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要增加自然学科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组织形式。这就催生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早在16世纪,西欧就出现了班级授课制的萌芽。17世纪夸美纽斯总结了捷克兄弟会的学校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并最早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夸美纽斯认为,一个老师同时教多个学生是完全可能的,但要具备适当的条件。他阐述的条件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班。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进度也相同,这样就可以一个教师教很多学生。 2.教学应有计划、有组织。学校的教学应该有学年的划分,同时开学,同时放假,学年开始时,

四种命题典型例题

四种命题·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 ] 分析条件及结论同时否定,位置不变. 答选D. 例2 设原命题为:“对顶角相等”,把它写成“若p则q”形式为________.它的逆命题为________,否命题为________,逆否命题为________.分析只要确定了“p”和“q”,则四种命题形式都好写了. 解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两个角相等;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若两个角不是对顶点,则这两个角不相等;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例3 “若P={x|x|<1},则0∈P”的等价命题是________. 分析等价命题可以是多个,我们这里是确定命题的逆否命题. ≠{x||x|<1}” 例4 分别写出命题“若x2+y2=0,则x、y全为0”的逆命题、否命题 和逆否命题. 分析根据命题的四种形式的结构确定. 解逆命题:若x、y全为0,则x2+y2=0; 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0; 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0,则x2+y2≠0. 说明:“x、y全为0”的否定不要写成“x、y全不为0”,应当是“x,y 不全为0”,这要特别小心. 例5 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b≤-1,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分析应用相应知识分别验证. 解写出相应命题并判定真假 ①“若x,y互为倒数,则xy=1”为真命题; ②“不相似三角形周长不相等”为假命题; ③“若方程x2-2bx+b2+b=0没有实根,则b>-1”为真命题; 选C.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案的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 肖家堡小学李喜宁 作业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教案效果的一个窗口。一项设计精巧的作业,可以与课堂教案紧密配合,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查漏补缺。此外,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同样意义匪浅。因此设计信度较高的作业是发挥作业诸多功能的前提,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创新,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科作业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1、作业功能的创新 以往小学语文作业只是为了巩固和理解知识。创新后的语文作业更重视学生兴趣和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把作业做为学生发展的平台,赋予学生自主作业的权利,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空间,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发展的途径。 2、作业形式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过去小学语文作业重复单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后的语文作业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完整的发展,既有基础性知识的练习,也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相辅相成,相互融洽,相互补充。作业内容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鼓励学生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能力和生活背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针对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应从提高语文作业的效能入手,着力改进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重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改变作业设计的“老面孔”。在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我简要阐述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策略: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只注重于学生的写,比较单调、乏味。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练等多种形式相融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1)实践性的,如:种植花草盆景,观察探究,掌握规律;参观采访,搜集整理材料,增强交际能力,养成动手习惯。 (2)竞赛性的,赛诗会、速读会、语文智力有奖游艺会、成语接龙等。 (3)游戏性的,如猜谜语、游戏作文、对对联等。 学了《詹天佑》,根据课文内容创作示意图,变抽象文字为直观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 班级教学: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以班为人员单位 2、以课时为单位 3、以课为单位 (二)班级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 (1)形成了一整套严格制度,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加强管理 (2)科学的采用课单位进行教学 (3)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4)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5)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6)在班集体中学习,师生间和学生间可以交流,增加信息来源和教育影响源 实现教学任务方面较全面,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2、局限性 (1)主体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 (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3)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不够 (4)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统一齐步走,难以照顾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内容、时间、进程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内容(6)“课”受时间限制,完整的内容被分割。 (7)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三)班级教学中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 (1)根据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 (2)根据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学习新教材

(4)巩固新教材 (5)布置课外作业 (四)上课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1、备课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考虑教法 2、上课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 (4)组织得好 (5)积极性高 3、课堂教学效果测评 (1)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分析教师的课堂行为 (3)根据教学效果测评调整课外作业的布置 4、布置课外作业 (1)代表性,难度适度 (2)与教科书内容有逻辑联系 (3)有助于启发思维 (4)尽量与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5)分别给优生和差生布置分量、难度各异的作业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知识讲解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对象的构成及师生按一定要求交往的方式。受体育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制约,其发展变化反映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按教学对象的构成分有: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三种。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按师生交往分有:师生直接交往和师生间接交往(如电视、录像教学、现场观摩、课外作业)两种。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其课的类型分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是在教室里讲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实践课是在操场上(或体育活动室里)进行的身体练习课、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状况,开设有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 班级教学 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师按照学校对各年级学生编定的教学班,依照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进行体育教学。 复式教学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体育教师在同一教室(或场地)内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交替的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主要适用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教师少的农村和边远山区学校。 体育课 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对一定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主要途径。 体育课结构 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一般包括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准备部分 体育课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把学生迅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愉快活泼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并通过身体活动,克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惰性,使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促进身体发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体态。准备部分的内容,按其性质和任务,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基本部分 体育课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其任务是学习新教材,复习已学过的主要教材。通过学习和复习,使学生掌握、提高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所规定的有关教材,以及结合具体条件选定的辅助或诱导性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等。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第2讲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能够指出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2.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能判断四种命题的真假; 3.能熟练判断命题的真假性. 【要点梳理】 要点一、命题的概念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 要点诠释: 1. 不是任何语句都是命题,不能确定真假的语句不是命题,如“2x >”,“2不一定大于3”. 2. 只有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才是命题.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例如:“起立”、“π是有理数吗?”、“今天天气真好!”等. 3. 语句能否确定真假是判断其是否是命题的关键.一个命题要么是真,要么是假,不能既真又假,模棱两可.命题陈述了我们所思考的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这类似于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 要点二、命题的结构 命题可以改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或“如果p ,那么q ”的形式.其中p 是命题的条件,q 是命题的结论. 要点诠释: 1. 一般地,命题“若p 则q ”中的p 为命题的条件q 为命题的结论. 2. 有些问题中需要明确指出条件p 和q 各是什么,因此需要将命题改写为“若p 则q ”的形式. 要点三、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实质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相交换位置; 否命题:“若非p ,则非q ”,或“若p ?,则q ?”;实质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两者分别否定; 逆否命题:“若非q ,则非p ”,或“若q ?,则p ?”;实质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两者分别否定后再换位或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换位后再分别否定. 要点诠释: 对于一般的数学命题,要先将其改写为“若p ,则q ”的形式,然后才方便写出其他形式的命题. 要点四、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四种命题之间的构成关系

小学美术作业规划设计

小学美术作业规划设计 美术作业设计体现一种教育的艺术,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思维发展。作为我们依托新课改的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在美术作业设计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确定目标、选用方法,做到心中有底。设计有层次性、开放性、多样性、多元性的美术作业。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对艺术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新课改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主题。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美术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尤其重要。作业实践过程对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和发展学生探究潜能,增加艺术修养是十分有效的。良好的作业设计体现了新课改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体现。 美术作业设计体现一种教育的艺术,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思维发展。作为我们依托新课改的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在美术作业设计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确定目标、选用方法,做到心中有底。设计有层次性、开放性、多样性、多元性的美术作业。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对艺术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综上所述,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研究美术教学的方法,经过

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一些美术作业设计的方法,紧紧围绕以下四个问题: 一、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存在差异和多样性一样,小学生也存在着智力类型、学习风格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这些差异性或丰富性必然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快慢高低。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内容和形式。人的欲望受多种刺激而产生,一旦形成了欲望,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和行为。因此创设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尝试探究学习的前提。美术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真情来打开审美者的心灵大门,引导学生回到真正的生命状态,回到原本的心灵感觉,去体悟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笔者的任务就是要运用情感手段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而不是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课垂头丧气,这样的教学就难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心里会产生厌学美术的情绪。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笔者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美术的欲望,把这种欲望和主动意识转化为较

教学组织形式

第四章?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对于教学组织形式,前苏联教学论学者对有较多的阐述。 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在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演变和类型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由既定的作息制度和规章制度规定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休金娜认为:“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过程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组织形式中体现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严密的、按时间的组织,它与教师的活动又是相互联系的。这种活动可以是全班教学、小组教学,还可以是群众性的教学。” 我国的教育学界对教学组织形式也有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的结构”。有学者提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织形式”。还有学者认为,“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由此可见,国内外教学理论界并未形成大家都认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我

们暂且把教学组织形式定义为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 第一,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 第二,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第三,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育规模的大小。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1.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反映出教育规模狭小,受教育的学生人数少,而且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相差悬殊,教师根据不同的水平分别教授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是教学速度慢,效率低,没有明确或固定的学习年限,学生既不分年限,也不分科进行学习。通常认为这种教学形式较适合学生人数少的教学要求。 2.班组教学。班组教学具备了班级教学的某些特征。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可能不止一名)同时教的是一组学生,班组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课程具有某些共同性,具备了集体学习的特点。但通常班组的学生人数并不是固定的。学生入学和退学较为自由,对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也没有明确的统一要求。 3.班级教学,也称班级教学制或班级授课制。班级教学是在班组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各国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比个别教学和班组教学更为有效的形式。 4.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教学的改革。 各国的分组教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分组,一类是内部分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