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3岁以前的幼儿与成人的交际主要是对话形式。他们的对话言语只限于向成人打招呼、请求或简单地回答成人的问题。往往是成人逐句引导,他们逐句回答,有时他们也向成人提出为什么。

叙述时常会用“这个……这个……”或“后来……后来……”。在正确教育下,一般到6~7岁时,幼儿就能较清楚地、有声有色地描述看过或听过的事件或故事了。

一、语音发生的准备

1.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语

在最初的6星期内,婴儿通过哭叫、打喷嚏和咳嗽等展示着自己的发音天分。

2~4个月时,他们开始“叽叽咕咕”地发音了,并且出现了持久的笑声和咯咯的笑声。

在随后的2个月里,婴儿开始了咿呀学语,形成类似于“爸”、“妈”等单音节语音。他们还会变化的咿呀语,如“bagidabu”。

到12个月左右,变化的咿呀语出现得更多。

二、前言语的交流

婴儿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能通过哭叫、用手指向或仅仅注视某个感兴趣的对象等引起并引导他人的注意。十一个月左右的婴儿的手势开始具有了特定的交流含义。他们会举起某个物体,让成人观看,或把物体给成人,以获得成人的赞同或评论;他们还会用手势将成人的注意力引向某一对象,同时产生某种发音,并交替注视成人和对象。

三、言语的发展特点

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

2.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为3~4岁

3.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程度不同

(二)词汇

1.词汇数量逐渐增加

A, 3~6岁幼儿的词汇量是以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发展着的;

B, 3岁的幼儿能掌握1 000个左右的词汇;

C, 到了6岁时,他们的词汇量增长到了3 500多个。

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

幼儿使用频率最高和掌握最多的名词,都是与他们日常生活内容密切相关的词汇,如“日常生活环境类”、“日常生活用品类”、“人称类”、“动物类”等。而像“政治、军事类”、“社交、个性类”等离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的抽象词汇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发展起来。

3.对词义的理解逐渐加深

A, 他们可能用“狗狗”一词称一只猫或是一只兔子,一切全身长毛、四脚有尾巴的动物。这种过度扩张的倾向在1~2岁时最为明显,到了3~4岁时逐渐有所克服。

B, 如果幼儿不知道单词“苹果”,则他可能仅仅是为了达到谈论“苹果”的目的,而使用某种相似客体的名称(如“球球”)。

(三)语句

1.句子结构

A, 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如“狗狗”,可能指的是所有的四脚动物。

B, 有两个词组成的不完整句,有时也有三个词组成,如“妈妈,饭饭”,它可能表示“饭是妈妈的”,也可能是指“妈妈在吃饭”。

C, 语法结构完整的简单句,如“我叫小明,我爱画画”。

D,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复合句,如希望别人对自己作评价时,会说“我是个好孩子,是吧,妈妈”。

E, 不完整,漏缺句子成分或者句子排列不当,如,“摔了一跤,在滑梯上,她哭了”,目的是告诉父母有个小朋友在滑梯上摔倒了,哭了。

2.句子功能

A, 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饼饼”,既可能是“这是饼饼”、“我看到了饼”的意思,也可能“我要吃饼”、“给我饼”的含义,还可能是“我看见饼很高兴”的意思等等。

B, 幼儿还喜欢边说边做,尤其是当他们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时,就急着借用动作来解释。

C, 把名词和动词混用,还把名词词组当作一个词来使用,如“嘭嘭嘭”,即可表示名词“枪”,也可表示动词“开枪”。

3.句子理解

A, 会讲正确的句子之前,已经能够听懂这种句子的意思。如,母亲抱着婴儿问“爸爸在哪里”时,幼儿就会把头转向父亲;对他说“拍拍手”、“摇摇头”,他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B, 虽已能与成人自由交谈,但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还理解不好,比如,“玲玲被红红撞倒在地上,老师把她扶起来”,问:“谁撞倒了谁?老师扶谁?”,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回答。

(四)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讲述图画所表达的故事基本内容的量逐渐增加;

A, 2~2.5岁的幼儿只能对提出的问题作简单的回答,不会主动叙述。

B, 3岁的幼儿开始出现部分的主动叙述。

C, 4岁能主动叙述的已达78%。

D, 6岁幼儿能全部主动叙述。

(2)幼儿的复述能力也在逐渐发展。3岁前的幼儿不会复述,4岁以后大多数幼儿才会复述。大约4岁左右,幼儿开始出现过渡言语。

(3)从情景性言语到连贯性言语的发展3岁以前的幼儿说话常常是情景性的,表现为说话断断续续的,缺乏连贯性、条理性和逻辑性。到了6~7岁时,幼儿才能比较连贯地进行叙述,但叙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完善的。

2.言语表达技能的发展

语用技能主要包括听和说两方面的技能。

(1)说话技能的发展。幼儿在前言语阶段,就已经能用手势进行交流。

A, 2岁婴儿对有效沟通的情境已十分敏感。在简单的情境中,他们多使用较短的言语表达,而在复杂情境中却增加了沟通活动。

B, 到了2岁末,幼儿的沟通技能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C, 4岁的幼儿已初步学会了根据听者的情况确定言语的内容和形式。

D, 当4岁幼儿分别向2岁幼儿和成人介绍一种新玩具时,所用语言的长度、结构和语态都是不同的。对于2岁幼儿,他们话语简短,多用引起和维持对方注意的语词,如“注意”、“看着”,谈话时也显得自信、大胆。对于成人,则话语较长,结构复杂,也更为礼貌和谨慎。5岁以后的幼儿已经能根据事物所处的具体情境而调节自己的言语。

(2)听话技能的发展。他们常把成人的反话当做正面话理解。例如幼儿擅自过马路时,妈妈说“你再往前走走看”,他就真的往前走,并没意识到此种情形中他是不应该再往前走的。4岁幼儿对听者困惑的眼光或“我不懂”等形式的反馈不像7岁时那样敏感。尽管如此,幼儿的还是具备了一定的听话能力。

3-6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3-6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幼儿语言发展是指幼儿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主要是指对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幼儿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结构、语义和表达四个方面的发展上。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和杂乱的声音不同之处在于它和意义紧密相结合而杂乱的声音毫无符号意义。这里讲的语法结构并不是指语法书上的定义,而是儿童对语法的自动应用。幼儿语义的发展包括对词义和句义的理解。表达的发展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幼儿使用口头语言表述的能力。 学前期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语言教育不仅对幼儿一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其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3-4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一、发展特点 (一)语音——发展关键期 3-4岁幼儿已经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语音,但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发出的语音不够准确和清晰。错误的发音基本集中在辅音的翘舌与舌间音及前后鼻音上。这从生理结构上说明3-4岁还不善于掌握发音方法找准发音部位。 此外,在幼儿言语发展的早期,常常是模仿别人说话的语调,对语句的每一个音不能分别感知,直到3岁左右,仍有不少幼儿不能精确分辨近似音。在发音时会出现近似音互相代替的情况,这一现象是由于幼儿听觉水平低所造成的。听清语音是正确发音。 (二)语法结构——完整的简单句 3-4岁幼儿的词汇量猛增,因此句子中的修饰语显著增加,如名

词性结构的“的”字句,介词结构的“把”字句,以及其他一些比较复杂的时、空状语从句。但他们较少用连词,这说明他们语言的连贯性还不强,结构很松散 他们还能用一些虚词表达语法关系,能说出完全符合语法的完整的句子。他们表述的句子结构以简单句为主,他们所考虑的主要不是事物的连续变化或几个事物间各自变化着或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常常只是描述某一事物。在幼儿的简单句尚不完善时,复合句已经开始出现,复合句在简单句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平行地晚上起来。 (三)语义——大量掌握实词 3-4岁幼儿虽然掌握一些常用词,但对词意的理解较肤浅和具体。他们通常只能掌握一些词汇的一部分含义。这一时期词义的过度扩展已不明显,但是对紧密相关的词语还是容易混淆。 从3岁到4岁的时期是一生中语汇增加最多的时期。他们理解的词语中,名词和动词等实词占了很大比例,而副词、介词、连词等虚词很少。词汇的掌握量与丰富性不够。 (四)表达——简单罗列事实 3-4岁幼儿能独立讲述自己生活的故事,但是由于逻辑思维水平的局限,讲述常常主题不明、逻辑不清,只能单纯地罗列一些事实。他们的语言不够完整,有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 3-4岁幼儿对词义的理解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尽管会使用一些词,但并没有理解词义,或是理解得比较肤浅,因此表达的意义常常含混不清,只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说明和判断,所表达的内客也十分有限。 3-4岁幼儿的故事复述能力开始发展。3.5岁的幼儿在看图说话后开始能不再看图而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教育要点 (一)要做好榜样,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6岁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

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幼儿语音的发展 语音是幼儿赖以表现的媒介和物质体现,3 ~4 岁是幼儿掌握语音的关键期,语音发展成为幼儿口语发展的首要因素。 3 岁左右的幼儿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仍有不少幼儿不能精确分辨近似音,在发音时会出现相互代替的现象。同时,幼儿还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或者发音方法不正确,因而还有发音不准确的情况。例如:把“四个”说成“是个”,“老师”说成“老西”。 4 岁以后的幼儿,发音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如果坚持练习,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幼儿就能掌握全部的语音了。但这时还会有个别的幼儿对个别难发的音或某些相似的音感到发音困难,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反复练习。 6 岁左右,幼儿在成人的正确教育下,能做到发音正确、咬字清楚,并能按照语句的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调节自己的音调,能清楚地分出四声。他们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发音,同时也喜欢挑剔其他小朋友和周围成人的错误发音,并能纠正、评价别人的发音。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掌握的词汇量也会迅速增加。一般来说,3 岁幼儿能掌握1000 个左右的词汇,到6 岁能增加到3000 ~4000 个。 3 ~ 4 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大多以名词、动词为主。那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名词和具体动作的动词是幼儿生活中常常经历和感知到的,所以容易掌握。这时幼儿运用形容词的能力虽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只能掌握表明事物具体形态或性质的词,如大、小、多、少、高、低等,运用起来也不够准确。至于数词和量词就更难掌握了,他们常常用“个”来代替所有的量词,或者把量词混用。 5 岁左右是幼儿掌握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对词义的理解较以前深刻了,对形容词的使用也能做到理解词义并较为准确、恰当地使用。但对量词的掌握仍感到很困难,只有那些能经常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量词,才能熟练掌握,如“一辆汽车”“一只鸡”“一头牛”等。表示时间概念的词,幼儿运用起来还不够准确,经常混淆。 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增加以及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发展,6 岁幼儿的词汇已经相当丰富,各类词汇都能掌握一些,对词义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已经掌握了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和具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的词汇。 (三)幼儿语句的发展 掌握大量词汇后,还必须将这些词汇按一定的语法规则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才能准确地表达语言的含义,实现交际的作用。幼儿语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完整句的出现、复合句的发展、语句的复杂程度提高、句型有所变化、具有明显语法意识等方面。幼儿掌握语句规则是在与成人交往中,从自然地模仿成人的语言习惯逐步过渡到掌握语法规则,将词组成句子来表情达意而实现的。 3 岁左右的幼儿已能用词组成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句子经常不完整,常出现没有主语的短语或用词颠倒的情况,如“妈妈,玩”(缺少主语“我”)。这时幼儿的语句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修饰成分,即使能说出“小白兔”“大灰狼”等短语,实际上也是将这些短语作为一个词来学习、理解和运用的,并没有区别出修饰词和被修饰词。 4 ~ 5 岁幼儿已经能正确地运用简单句说明自己的意思或描述见闻了。这时,他们的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

项目七: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言语与语言的概念及区别、言语的种类(二)熟悉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各个阶段 (三)掌握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难点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各个阶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 六、课程主要内容 导入:解析案例P98 提问:婴幼儿的言语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请学生作答,教师作简单小结。 任务一:了解言语与语言的基础知识一、言语与语言的概念

(一)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等要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例】妈妈叫皮皮起床:“快点起来!公鸡都叫好几遍了!”皮皮说:“公鸡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 (二)言语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强调言语是过程,是心理现象。 (三)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区别 1.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2.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联系 1.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来进行。 2.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发展起来的。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2.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

言语。 请学生举例区分 (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幼儿内部言语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出声的自言自语。 举例解释:【例】幼儿在搭积木时边搭边说:“这个放在下面,这个放在上面做屋顶。” 完成练习题: 【案例判断】以下两种言语分别属于什么言语? 1.一幼儿独自抱着娃娃“喂饭”,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含在嘴里,要嚼嚼,再咽下去!”喂完饭,她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上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要乱动。你呀不要踢被子,要着凉的,生病要打针的……” 2.在拼图过程中,儿童自言自语说:“把这个放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就应当把它放在这里……” 请同学作答,教师讲解。 任务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一、0-3岁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与发展 (一)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 0-1岁是婴儿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为前言语阶段。 1.发音的准备 (1)简单发音阶段(1~3月) 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最初的发音。新生儿哭声中,特别是哭声停止

儿童语言发展的七个阶段

儿童语言发展的七个阶段 华声听力优利康 语言的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1、语言是工具。语言帮助儿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2、语言具有调节功能。语言可以控制和指导儿童的行为,其道理如同“君子动口有动手”。3、语言促进相互交流。用语言和周围的人沟通,传递思想,获得信息,有利于成长。4、语言可以表达个人的意识,创造自我天地。5、语言能够传播知识,促进儿童的学习。语言专家说,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意识的交流阶段(出生— 4 个月) 父母对小儿的咕咕声或啼哭声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作解释,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之为解释性的交流。小儿开始时也没有意识自己的发声或啼哭声能够影响父母的行为,但父母自小儿出生后第一天就把孩子当做交流的个体,对孩子的不同声音作出不同的照顾性应答,有的父母会用短的简单句对小儿说话,特别是母亲,有时以高的音调和夸张的声音逗引孩子,小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懂得了寻找交流对象,渐渐地产生父母与小儿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用哭声示意父母抱、饿了或尿湿了要父母关照等。于是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有意识的交流阶段(4-9 个月) 4 个月的小儿能用眼睛盯着父母所指的事物,父母和小儿把眼光共同

落在同一事物上,此时,最好父母口中念念有词,对孩子说物品的名称,大约6-8 个 月的时候,父母可对着图片说出名称,而在9 个月的时候,小儿可有交流性的眼光注视,即不但注视着事物,还会转向父母,注意父母的瓜,这一能力的出现意味着小儿与父母有了有意识的信息传递,不仅如此,9 个月的婴儿还可理解一些名词,如“ 钉”、“ 球”、“狗”等。 第三阶段:单词阶段(9-18 个月) 约12 个月的小儿会说出单词,单词的性质大多数为名词。尽管小儿很早就能理解一些动词,但说动词要落后于说名词。在这个阶段,小儿会在情境中使用会说的一些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单词开始时发展得比较慢一些,但接着就会出现一个很快的两个字组成的词组。一般来说,小儿至少能说50 个单词,才会发展词组。因此父母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大概在18 个月左右,两个字的词组就会出现。 第四阶段:词组阶段(18-24 个月) 这个时期的小儿会用单词和词组说自己的事情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语句形式,父母们无需再把精力放在小儿词语的内容上,而是训练孩子使用句子表达,其中包括了语法的万分,而且语言的训练应在小儿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鼓励他们与父母和老师泺。在这个阶段开始时,父母为孩子提供词组示范,如说“坐凳上”、“吻娃娃”。对这种“电报式”的说话示范,语言专家各执己见,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不过,有一条原则应当记住:语言不只是用简单的词的组合来表达意思,而是要用语法组成句子后才能说明意义。因此,在对儿童语言的干预中,父母要避免用语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

我们就是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动作;第二个指标就是语言。” 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0-1岁是语言发展的预备期,其特点为发声练习。从一岁开始能够说出第一批能够被理解的词,他涉及按系统的语言规则能接受和表达的语言能力。婴儿在与母亲的相互影响下,语言交往能力有序的发展。两个月前,以哭声交流的形式,一个月内,新生儿的哭声未分化,一个月后出现分化哭声,此时母子间皮肤相互接触,讲话的声音是早期最好的相互影响方式,孩子对于熟悉的声音能够表现平静微笑,在进食时能够与喂食与短暂的目光接触。 3-4个月在听到声音时,能够发出a e o 等元音,能够欢笑和舞动和双臂希望交流。 5-6个月牙牙学语,mama、baba等发音游戏或唠叨的重复一连串同样的声音,从中获得快感,调整发音的协调。 7个月能够听懂自己的名字了。 8-9个月牙牙学语达到高峰,模仿成人发音同时出现被动式的语言,即手势语。孩子的言语发育是在环境中学的并受到强化的过程,言语前的不清晰发音为言语做好了准备。 1-1.5岁说出有意义的单字句,并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抱抱,表示要抱;滴滴车,表示要看汽车。 1.5岁—2岁由单字句到双字句,开始知道物各有名。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词汇量达到一千字左右,句子结构由简单句想复杂句发展。句子表达时间要长,表达内容更丰富,能表达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人物间的关系,此阶段的孩子喜欢听成人讲故事并且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喜欢与成人交谈。 根据正常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如遇以下情况提示言语发育有异常: 3个月,与母亲无眼神接触,无应答微笑。 6个月,不转向声源,咿呀发声减少,发音与发声不连续或过高,哭闹时听见母亲的声音不能安静下来。 12个月,对熟人的声音或者对自己的名字无反应,不学样发音,不叫babamama,仍无咿呀声。 18个月,不能指出身体部位或家常用品,听不懂简单的指令或吩咐,不会说爸爸妈妈以外的另一个字。24个月不会电报语或说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字句,很少用口与而较多的用手势表达,有50%以上的言语听不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规律

附: 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有普遍的规律,需要经历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前语言阶段(0 1.5岁) 前语言发展是语音的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幼儿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交际能力。 语音包括音素、音节、(音节:ZhaO ;可以分解成因素:Zh和ao )说话的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 (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辨音、辨调、辨义三种水平。 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2、辨调水平(4——10 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辨调阶段幼儿开

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并感知语调所蕴涵的情绪。 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起来,对“灯”作出正确反应。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1、单音发声阶段(0——4 个月):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 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 个月) (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1、产生交际倾向(0——4 个月):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服了。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调运用来表达情感。 3、扩展交际功能(10——18 个月):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言发展(1.5 ——) 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形式的获得(语音发展、语法的获得)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发展幼儿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出错误。 2-6 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发音能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 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 岁。 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番茄 花园12> 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 语音意识产生对教学的启示: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可以使我们在开展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习修补谈话,在讲述活动中,指出别人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发音。 2、语法的获得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获得指幼儿对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对幼儿句子评定一是看句子长度,二是看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从幼儿所讲语句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来看,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单句和复合句三阶段,三阶段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1)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电报句) 单词句(1——1.5 岁):爸爸、妈妈、球(表示:我要球。或者,这是球球)单词句的特点:与动作紧密结合;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词性不明确(饭:名词饭,动词吃饭)。 电报句(1.5 ——2 岁):娃娃排排(坐)电报句的特点:语句简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略去连词、介词。 (2)完整句阶段(无修饰简单句——有修饰简单句——复杂句)无修饰简单句(2 岁):娃娃睡觉。——主谓结构;坐车车——谓宾结构简单修饰句(2—2.5 岁):两个娃娃玩积木。——主谓宾结构复杂修饰句(3 岁):阿姨给宁宁糖。——主谓双宾结构。(3)复合句阶段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构成的句子。幼儿2 岁开始发展复合句,4—5岁发展较快。

0-6岁儿童言语的发展

0~6岁儿童言语发展 人类言语的发展以听觉、发声器官和大脑三者功能的成熟为基础,从哇哇啼哭的新生儿到朗朗读书的小学生,小儿的言语是在活动过程中、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成人的影响,不断地模仿和练习逐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发声、理解和表达几个过程。 一、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1.逐渐掌握本族语的全部语音(4岁) 2.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3—6岁)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迅速增加 2.词类范围日益增加 3.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1.语句的发展趋势 2.句子的发展趋势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二)内部言语(三)自言自语 三、言语的功能 (一)称谓功能(二)调节功能(三)交际功能(四)概括功能四、言语的发生: (一)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0—1岁) 1.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 2.连续音节阶段(1—8个月) 3.模仿发音阶段(9—12个月)

(二)言语真正发生的阶段(1—3岁) 1.不完整句阶段(1—1.5岁) 2.出现完整句阶段(2—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6岁) 五、言语功能的发展 (一)言语交往功能的发展(口语基本能力) 1.从对话语言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续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二)言语调节功能的发展(内部言语产生) 1.什么是内部言语 2.自言自语的两种形式 (三)书面言语的发生发展 1.幼儿认字的特点 2.幼儿的早期阅读 3.幼儿的外语学习 学前期是掌握语言的重要时期,2—3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连贯性言语发展最迅速时期,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因此,父母和教师积极为孩子们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不失时机地加强语言教育。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具备了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把握住幼儿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敢说、爱说、能说”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语言;沟通;发展 一、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幼儿在受到尊重与爱护时,都愿意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会感到自己被重视,从而产生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拥有自信的孩子,在得到适时的语言表达的满足的体验后,更能激起“敢说”的欲望。因此,自信心就是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一)尊重为前提,维护幼儿的话语权 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中清楚地表明:儿童有法律赋予的话语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话语权受尊重的情况并不乐观。当孩子话多时,有的家长厌烦孩子“多嘴多舌”;当孩子与成人意见不一致时,有的家长责备孩子“不听话”、“捣乱”,而有的老师就可能认为是个别孩子“起哄”的结果,采取不予理会或是转移话题的态度。服从、话少的“乖孩子”,能得到成人更多的赞誉;持反对意见、爱辩驳的“多事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惹人爱。可见,幼儿话语权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就会造成幼儿自信心减弱,欠缺语言交流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说话的主动性就会被扼杀。尊重与维护儿童话语权对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拥有维护幼儿话语权的义务,要创建平等对话的师幼关系,搭建师幼互动的平台。要改变以往教师占据说话的中心位置,确保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发挥幼儿言语的主体积极性,同时自觉担负起向家长宣传“尊重与维护幼儿话语权”的责任。只有成人共同尊重幼儿话语权,幼儿的话语权才能真正得到维护。 (二)蹲下来倾听,呵护幼儿表达的愿望 蹲下来的动作很简单,但是,与以往我们成人居高临下地俯视幼儿相比较,却是我们教育观的转变,包含着我们对幼儿的尊重所呈现的下蹲方式也是我们对幼儿话语权的一种肯定态度。当我们选择俯身下蹲、与幼儿的眼睛平视时,我们还应真心流露出“渴望倾听”的神情,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我们愿意倾听,这时他们大多数就会高兴地说出想说的话。与此同时,我们尤其要做到不推搪、不打断、不

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课前导入】 什么是言语?幼儿言语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言语和幼儿活动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一、语言、言语的概念 想一想,语言和言语是一回事吗? (一)语言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们在改造客观外界的活动中,产生了交际的需要,而要满足交际的需要,伴随着交际就产生了语言。人类有了语言后,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可以接受老一代的经验。某一语言,是其全民族统一的。用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际的时候,就是言语活动。 (二)言语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人,为了交际,或使用汉语,或使用英语,或使用俄语等,这里的汉、英、俄语,就是作为交际工具的各种语言。使用着一定语言的人,他说话、听话、写作、阅读中的说、听、读、写等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它是一种心理现象。如:讲课时老师用的是汉语这种语言,而讲述的过程则是言语,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由于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而可分为三类: 1.口头言语 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

言语。如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聊天、老师的讲课、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等等。幼儿主要是口头言语。 2.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是人借助于文字而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也就是写出的文字、看到的文字,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写作、朗读、默读。 书面言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如:默默地思考问题,写文章前打腹稿等等。 (三)语言、言语的关系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受制于他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最终将从社会中消失。可见语言和言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二、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一)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幼儿的语言也是为交际而产生,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即是社会化的过程。 语言在幼儿时期的功能,除了请求和问答外,还有陈述,商量(协调行动),指示和命令,对事物的评价等等。与此相适应的是连贯性语言、陈述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 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纳德曾提出:人的智能包括七种,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而幼儿期是人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能充分运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探索和开发幼儿语言智能的潜能。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必须有能力认识到幼儿在幼儿语言学习中呈现出来特点和规律。 一、完整性 语言的完整性,既指语言结构形式的完整,也指语言发展过程的完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来的方式是非常完整的,因此幼儿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学习。当幼儿学习某一事物时,语言感知系统里的听说读写因素会完整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所以幼教工作者应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的完整性特点,在发展幼儿语言时,不仅重视幼儿的听说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读写能力。 二、主动性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语言是发展而来,而不是教出来的。幼儿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结构组织方式的过程不是完整被动的。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当幼儿有交往需要时,他们才会主动地搜寻记忆里的词汇和句子,并尝试着进行表述。儿童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在这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积极的主动理解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和资源,让幼儿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为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采用“自然学习模式”(即示范、参与、练习或扮演角色、创造表达)进行语言教育。 三、有效性

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和他们认知事物的过程相联系,并且在认知事物过程中往往又伴随着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据研究发现,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正确的”或者是“标准的”,而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对幼儿来说,只有当他们的语言学习在生活沟通中运用上,即能够运用语言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表达出来时,这种学习对幼儿而言方能产生意义。因此,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情景中学习语言,脱离了情景的语言对儿童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做各种游戏和活动创设情景,丰富幼儿的个人生活体验,使幼儿在表达语言时有迹可循,有话可说。 四、整合性 语言的学习从本质上说是符号的学习过程。从早期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任何符号系统学习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因而建议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其他学科,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教育者可以在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能创造性地运用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培养幼儿对语言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平等性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构造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民主平等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不同点在于:由于幼儿的年龄低,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突出。从教师方面来说,他们要掌握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据此精心地选择课程内容和教材,并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启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并能转化为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和教师

幼儿言语发展特点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一、言语及其分类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什么?皮亚杰承认语言是我们最灵活的心理表征方式。它帮助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也是我们进行思维的重要工具。因为有了语言,这个世界才变得文明又多彩。语言存在于人们的言语活动中。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言语。使用着一定语言的人,他说话、听话、阅读、写作等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语言和言语是有区别的。语言是工具(交际、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边性。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而言语活动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也就无法进行交际活动;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 (二)幼儿言语的分类 1.外部言语。 (1)对话言语。(2)独白言语。(3)初步的书面言语。 2.过渡言语。 3.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1)内部言语是对自己的言语。外部言语是为了和别人交往而发生的,内部言语则不执行交际功能,它是为自己用的言语,因而一般来说,它比外部言语简略,常常是不完整的。(2)内部言语突出了自觉的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功能,与思维具有不可分的联系。人们不出声的思考往往就是利用内部言语来进行的。 二、言语的发生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婴儿便开始了对语言的准备,直到一岁左右,他们产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这一准备期即前言语期。处于前言语期的婴儿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准备。 (一)语音发生的准备 1.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语。 2.语音的敏感性。 许多人或许会认为新生的婴儿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只忙着自己如何吃饱、如何睡好,对外面的世界没有感觉,其实不然,有研究表明,婴儿对言语刺激具有敏感性。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并作出不同的反应。如原先已停止吸奶的婴儿,在听到一段语音后又开始用力吸,并且吸吮速率大大增加,而对非言语的乐音则增加不多。他们对母亲的声音特别偏爱,尤其对语速缓慢、语调高度夸张的话语形式感兴趣,如妈妈语。事实上,成人在与婴儿交流时,他们也刻意放慢速度,尽量讲得“简单”些,不然“交流”是无法进行的。 婴儿对言语的敏感性还表现在他们具有语音的范畴知觉能力,即对属于不同音位还是同一音位范畴的两个声音具有辨别能力。有研究表明,1个月的婴儿能够在吸吮速率上表现出对b、p两个辅音的辨别能力。②这是一种对婴儿言语理解有重要作用的能力,只有忽视大量的语言范畴内的变异,才能使语音的理解变为可能。 (二)前言语的交流 婴儿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已经习得了一些交流的技能。他们能够通过哭叫、用手指向或仅仅注视某个感兴趣的对象等引起并引导他人的注意,以此来传递信息,其中手势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如果说婴儿早期的手势只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或表达某些愿望或请求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在一些刚开的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班上,老师会发现班级的幼儿在语言方面较为不足,表现在:同伴间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讲述时不完整等。而要改变这种现状,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给出的意见是,首先让孩子想说,只有有了说的欲望,孩子才会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有了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就多了,语言也就在这种自然的交流、沟通里得到了发展。 在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课堂上,就是本着这种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班级幼儿从不愿说到想说,从不敢说到争着说,从不会说到完整讲述,整个课堂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让孩子想说。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红点、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二)让孩子敢说。其实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餐前播报、故事大王、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三)让孩子会说。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的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是这样做的: 1、在日常生活中学。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想小船、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谈话、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2、在游戏中学。如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交流活动,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 3、在相互渗透的各科领域中学。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特点

幼儿语音的发展特点 阶段特点 发音准备期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能发出ei、on的声音,两个月后能发出d、a、e、ei、nei、oi等音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 重复同一音节,如a-oa-oaf-,jho,do-do-do,ma-ma,ba-ba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能发出声母和韵母连在一起的音,如 mao-mao 听词阶段八到九个月,婴儿已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表现为能对语言做出相应的反应,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和整个情境 理解词阶段一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几十个词,但能说出的很少。 (这时儿童只用手势和行动示意,不开口说话,甚至停止了独处时 的自发发音活动) 逐渐掌握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一般三岁儿童的语音辨别能力已经发展起来,但对个别相似音如b 和p,d和t有时还可能混淆。 四岁儿童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三岁左右儿童逐渐出现对语音的意识,开始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语音,纠正错误语音 幼儿词汇发展的特点 阶段特点 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阶段(1~1岁半): 1、这一阶段儿童最先理解的是他经常接触到的物体的名称 2、这阶段儿童对词的理解往往和某种具体情境相联系 3、这阶段的孩子喜欢说重叠的字音 4、由于这阶段的孩子对词的理解还不精确,说出的词往往一次多义 5、这阶段的孩子不仅用一个词代表多种物体,而且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 双词句阶段(1岁半~2岁): 1、这一阶段孩子说出的句子都很简单、短小 2、所说的句子往往缺字漏字,句子不完整

完整句阶段(2~3岁)1、两岁以后,儿童开始学习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地表达思想 2、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从两岁开始他们能把过去的经验表达出来 4、两到三岁孩子的词汇增长非常迅速,几乎每天都能掌握新词 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3~7岁)1、幼儿期词汇数量增长很快,几乎每年增长一倍,具有直线上升趋势。 2、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最后是数量词。 3、最初幼儿掌握的主要是一些具体的词汇,后来逐渐掌握一些抽象性和概括性比较高的词汇。 4、幼儿掌握的词本身的含义也逐渐确切和加深 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特点 语句的发展儿童掌握句型的顺序是: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完整句--复合句 一岁半前,儿童只能用单词句说话,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 一岁半以后开始说双词句 两岁以后,儿童开始使用简单句 两岁半左右,儿童的句子中开始出现一些没有连接词的复合 句 句子的理解一岁前,能听懂成人说出的某些简单句子,并用动作反应 两到三岁,开始与成人交谈 四到五岁,已能和成人自由交谈,向他们提各种问题并渴望 得到解答。 学前儿童在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型时,常常根据自己从 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去解释它们。如 1、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语句中的语法规 则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 2、往往根据句子中词出现的顺序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理 解句义 3、幼儿在理解句义时,时常使用一些非语言策略

儿童语言的发展(新、选)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基础知识: 1、语言产生的准备;语言理解的准备。 2、语音的发展;词义的发展。 3、句子的发展;语言技能的发展。 基本理论: 1、环境论。 2、先天决定论。 3、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基本技能: 1、掌握语言产生的准备、语言理解的准备、语音的发展、词义的发展。 2、学会掌握句子的发展、语言技能的发展、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儿童是如何掌握如此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语用技能的,对于该问题的了解,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珍贵资料,如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儿童语言讲稿矣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很多帮助。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获得语言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例如儿童年龄同语言发展的关系,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的关系,儿童环境和语言发展的关系等。再次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教学主要:以讲授和自学相结合。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主要指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 言语是双向的活动过程,包括对语言的接受和发出。但是在儿童言语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种过程并不完全是同步的,感知和理解语言先于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换句话说,儿童语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生发展于后。 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能在出生后四至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顺利地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其发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所不能比拟的。 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为:1、通过对儿童语言获得的研

究可以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提供依据,为思维和语言关系这个理论问题提供资料;2、语言发展研究的结果还可为幼儿语言教材的编写和语言教学提供依据,并可用作诊断儿童个体语言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指标。 第一节语言准备期 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一般把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的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这一时期划为前语言时期。具体可分为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语言产生的准备(0-1岁) 1、反射性发生阶段:5周后,婴儿的哭声逐渐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叫声。在这一时期中,婴儿还没有言语能力,即既不能说出任何词语,也听不懂任何词语,但是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起初发出的声音比较单一,以后通过模仿使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富于变化。这一时期所发出的声音只是用于表达婴儿的饥、渴、喜、痛等感觉,或是某种要求和欲望,还不是代表特定含义(概念)的语音符号,所以仍属于巴甫洛夫所说的第一信号系统而非第二信号系统。正如桂诗春教授所指出的:“婴儿的哭叫声源于他的不舒服感觉。这些声音大都是尖声和鼻化元音,发自嘴的前部,且伴以脸部紧张表情。母亲很快就能根据其哭声的形式不同而辨别其原因,如肚饿、疼痛、过冷和过热等等。除了不舒服的声音外,婴儿还会发出表示舒服感的声音,这是一种松弛的、较深沉的、没有鼻化的鸣鸣声(cooing)。接着出现的是某些辅音。……最早发出的辅音大概有wa,la,nga,ha,ma,na等等。但这些声音还不能说是有交际意图,因为它们还不是一种灵活的、有目的的行为。”桂诗春教授这一段关于婴儿发声原因的分析是很有见地的,但是最后关于“婴儿声音没有交际意图”的论断却值得商榷。尽管婴儿的声音不是有目的的行为,我们认为还不能由此就断定这些声音没有交际意图。在桂诗春自己编著的“新编心理语言学”第4章(第138页)中就给出了这样的事实:根据儿童语言学家的观察,即使出生仅3个月婴儿的“鸣鸣”声也会引起母亲或保姆的注意;而当成人作出回应时,婴儿就会产生更像言语的声音,而且婴儿在发出这种声音后,还会继续等待成人再回应,彼此之间的反应和对话过程很相似。可见,从3个月左右开始,婴儿就有通过声音来和成人建立某种沟通方式的意图——这就是一种交际意图。当然,这种意图还是很初步的,没有明确目的的,或者说,只是一种本能行为。

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作用是通过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来实现的,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人的一切心理特点都是在言语活动基础上存在和表现出来的。所以,发展幼儿口头语言必须要吐字清楚,发音正确,语言才能被别人感知、理解。 口语有它本身的特点,有短句,自然句多,省略句多,声调富有弹性。发展幼儿语言要和认识相结合,幼儿词汇的丰富,概念的形成,只有掌握大量的语言才能精确,才能得到巩固。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要以语音为基础,丰富词汇,但幼儿掌握的词汇常常落后于思维的发展,随着消极词汇过渡到积极词汇状态并非一次就能达到,需要多反复,才能达到词汇的效果。幼儿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为辅,见到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会发出声音的东西特别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记忆上有意识有明显的发展,能引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幼儿的思维来自于实物和直观的形象,往往从事物的表面形象来认识事物,幼儿的思维要通过成人的启发诱导,在具体活动中才能逐步发展,幼儿在情感上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易激动,易变化,易外露,常受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情绪所支配,在正确的教育下,能够逐步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及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摸、尝等是获得周围一切的知识,继而发展幼儿语言,幼儿认识世界离不开语言,而语言不是空洞

无物的声音,它与物体中的动作、环境、事物密切相关。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结合幼儿的特点,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知识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岁儿童言语的发展

岁儿童言语的发展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0~6岁儿童言语发展人类言语的发展以听觉、发声器官和大脑三者功能的成熟为基础,从哇哇啼哭的新生儿到朗朗读书的小学生,小儿的言语是在活动过程中、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成人的影响,不断地模仿和练习逐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发声、理解和表达几个过程。 一、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1.逐渐掌握本族语的全部语音(4岁) 2.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3—6岁)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迅速增加 2.词类范围日益增加 3.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1.语句的发展趋势 2.句子的发展趋势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二)内部言语(三)自言自语 三、言语的功能

(一)称谓功能(二)调节功能 (三)交际功能(四)概括功能 四、言语的发生: (一)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0—1岁) 1.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 2.连续音节阶段(1—8个月) 3.模仿发音阶段(9—12个月) (二)言语真正发生的阶段(1—3岁) 1.不完整句阶段(1—岁) 2.出现完整句阶段(2—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6岁) 五、言语功能的发展 (一)言语交往功能的发展(口语基本能力) 1.从对话语言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续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二)言语调节功能的发展(内部言语产生) 1.什么是内部言语 2.自言自语的两种形式 (三)书面言语的发生发展

1.幼儿认字的特点 2.幼儿的早期阅读 3.幼儿的外语学习 学前期是掌握语言的重要时期,2—3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连贯性言语发展最迅速时期,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因此,父母和教师积极为孩子们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不失时机地加强语言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