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 

收稿日期:2007208225 作者简介:陈建辉(1976-),男,福建泉州人,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101

孙一平(1981-),女,山东烟台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101

3本文为2006年度人事部课题“我国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之子课题“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3

陈建辉 孙一平

摘 要:目前我国人才管理中存在着不适合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政府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职能界定不清,相关理论准备不足,政府部门绩效难以衡量。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经验,加快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立法与制度建设,重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规划,明确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准入条件与资质认定,推进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加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监管。

关键词: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2;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10X (2008)0120053204

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

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人事部门、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需要,既是人才就业与人才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转变职能、更好地履行政府公共职责的客观需要。

一、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已意识到加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的重要性,在立法、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人才

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很多富有成效的举措。但是与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亟待改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立法与制度建设、规划、准入条件、标准化管理、监管、绩效管理等方面。

(一)适用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层次低。人

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首先要有一个

健全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当前人才就业公共服务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多,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供给、财政保证、公共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都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总的来说,相对于劳动就业服务而言,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立法严重滞后,适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内容单一、配套化程度低,立法层次普遍偏低,大部分是地方性法规,以及一些规范性文件,法律地位不高。

(二)缺乏总体规划。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要满足一段时间内社会和人才对就业公共服务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规划。政府关于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很薄弱。比如,一段时间内社会和人才对就业公共服务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如何;当前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供给能力如何;社会其他机构是否

3

5

有供给能力,有的话,这些机构的供给能力如何;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才需求,应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财政支持、政策保障方面开展哪些工作等等问题都应该事先考虑,总体规划。

(三)准入条件不明确。目前我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提供,但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政府所属机构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外资和民营机构不允许提供公共服务。理论上可以论证,外资和民营机构提供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是合理的,也是有效的;实践方面,有些公共服务领域已经允许外资和民营机构介入,比如公共交通、教育、卫生等,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理应允许向外资或民营机构开放。实际上,在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硬件设施、绩效等方面有些外资或民营机构完全可以胜任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提供。而很多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反而在某些公共服务提供方面能力不足。除了机构性质外,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资质、基础设施、经营范围、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准入条件也没有明确规定。

(四)绩效水平亟待提高。很多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深陷市场经营性业务之中,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提供基础性、保障性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上来。对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仍缺乏统一的规范,一些服务标准比较粗,不够具体。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效率、提供量等等亟待改善和提高。从整体上看,当前人才就业公共服务属于“投入型”而非“效率型”,绩效水平低下,亟待提高。

(五)监管缺位、不到位。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主要是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大部分政府所属人事人才服务机构既履行人才服务的监管职能,又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经营服务。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与监管主体一体,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导致了监管很难到位。比如,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提供公共服务是否及时、是否足量、是否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收费是否符合标准,服务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着借提供公共服务之名,行市场经营服务之实等,就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现象。因此,在没有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机构自查自纠缺乏透明度,无法有效进行监督。

二、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向法制政府、责任政府以及服务型政府转变,但最终目标和路径选择尚未明确。尽管政府人事部门已经意识到要加强管理,提高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但是如何让各级人事部门真正将工作重心转向公共服务的供给,还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二)职能定位不清。目前,全国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性质不一:有全额拨款的,有差额拨款的,还有自收自支的,甚至还有已经转为企业的。很多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市场经营服务的开拓上,公共服务的研究和开发不是很主动。其主管部门难以从政策、资金、人才和硬件设施方面给予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以足够的支持。这种职能定位的混乱状况,使人才服务机构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有力的支持,弱化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另外,人事、劳动和教育部门存在着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职能交叉的现象,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共服务为例,三部门都在做,职能雷同。由于教育部门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管部门,劳动部门是就业的主管部门,两部门都得到财政的诸多支持。而人事部门尽管提供了很多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但是职能界定不清,获得的各种支持很少,特别是财政经费的支持,这也限制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发展。

(三)理论准备不充分。当前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不规范很大原因在于缺少理论的指导。我国研究劳动就业服务、人才市场的专家学者很多,但是具体到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研究人员不多,有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的观点很少。关于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涵义,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准入条件、标准化建设、监管体系和绩效管理理论等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制约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四)政府部门绩效难以衡量。与外资或民营人才服务机构相比,政府人事部门及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很难建立起全面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部门具有的天然垄断性,很少能感受到外部竞争的压力,缺乏提高服

45

务质量和整体绩效、提升公众满意度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部门特有的公共性,决定了其绩效评估中存在着更多的技术性障碍,突出表现在目标任务的多样性、抽象性、产出难以量化等方面。评估政府的行为往往需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找平衡,这在客观上也延缓了国内人才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进程。

三、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的国际经验

分析和借鉴国外政府在公共服务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强我国人才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建立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在就业公共服务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职能定位。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的政府重视兴办公共就业服务,干预失业问题,帮助市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公共就业服务在应对二十世纪几次大的失业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七八十年代,由于公共服务绝大部分由政府供养,产生了严重的官僚主义,效率低下。为此,很多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提供方式等进行了改革。在改革中不管是主张私营化改革方向的,还是主张在公共服务领域里引进市场机制的,基本上都保留了公共就业服务职能。这一点对于我国构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中合理界定政府角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事实上,鉴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市场化经验不足的问题,在公共服务提供上仍应该强调政府作为提供者的主导地位,但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应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做法,加快管理职能的转变,即政府要从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生产者”转变为“合作者”、

“促进者”和“发包人”,坚持宏观管理和制度安排,维护社会公平,以有效推动市场化的运行和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1]。

(二)根据公共服务的职能特点,实施分类组织和管理。对于不同的公共服务,不应该也不可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组织管理。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是:对于具有很强公益性的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直接提供,机构的设立以及业务活动内容由政府确定,人员为政府雇员;对于公益程度相对较弱或因其自身特点不宜由政府直接组织的公共服务,交给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机构承担,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资助方式以及相关的规制性手段鼓励、引导其发展;此外,还有些公共服务采取政府出资向营利性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分类组织和管理模式,既保证了社会公正和政府责任的实现,同时也避免了政府直接提供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

(三)完善就业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发达国家在市场机制与公共服务职能相结合的改革进程中也暴露出新的问题,如私营部门单纯追求效率与盈利,而公共部门需要注重责任与公平。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的经营目标不相同,由此所引发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当前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发达国家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正致力于完善就业公共服务管理机制。

四、构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

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是由其所处的政策环境、设施条件、服务目的与项目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框架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立法与制度建设。通过加强立法工作,确立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运行规则,使人才就业公共服务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通过立法和修订现行法规,明确各类公共服务的主管职能部门及具体服务提供者,明确开展各类公共服务的资质条件并统一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标准;明确政府各部门在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中的职能,将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并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依法行政[2]。

(二)重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规划。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预测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需求状况,制订供给规划,并落实到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根据公共服务的提供量以及提供程度,及时调整财政投入和人员配置。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把握国际、国内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准确了解人才就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提出对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确定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前进方向。在方法选

55

用上,要注意科学性和适用性,特别注意定量方法的使用。对方法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扩大人才就业公共服务规划编制的参与范围,制订人才规划不应只是人事部门的事情,应当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聘请外部专家或专业研究与咨询机构合作研制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战略规划。

(三)明确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准入条件与资质认定。建立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提供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以防止资源配置低效或过度竞争。规定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提供机构的市场主体资格的条件及取得程序,并通过审批和登记程序执行。具体可以通过政府人事主管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登记、发放许可证、执照等方式来体现。人才就业公共服务准入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允许提供公共服务机构的资质、基础设施(如服务大厅、信息网络平台)、经营范围、具有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等方面。我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资质认定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准入制度。人事、劳动、工商、财政等部门应当相互协调,对民营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人事

仁的态度,实行同等的准入制度,在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同等对待,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提供机构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它们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提供政策和法律保证。需要指出的是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准入条件和资质要求与人才就业经营性服务的准入条件和资质要求有相同的地方,还有自身的特点,这是因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对社会影响更大,所以,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某些准入条件和资质要求比人才就业经营性服务更为严格。

(四)推进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基于我国公共人才就业服务的现状,对影响人才服务质量的从业人员、注册资本、设施设备、业务范围和服务流程与环境等因素予以规范,促使其达到相应标准水平,更好满足人才服务行业和人才市场的发展与需求。建立人才服务行业发展政策和标准体系,组建全国人才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服务设施、标志、环境到服务质量、管理等全过程贯彻实施标准化;拓展标准化工作的领域;对于某些服务实施强制性标准;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实施“一站式”服务,既方便服务对象,也能提高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3]。

(五)实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系统[4]。加强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绩效管理与评估,实现公共服务信息透明化。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公布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办事程序和办事指南,确保公众公共服务的知情权。将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并逐步增加其权重。推行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对促进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职能的积极作用。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加强就业服务岗位技能培训,完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管理办法,转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六)加强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监管。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的重心要落在对我国人才就业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和评价。监督和评价包括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是否和职能定位相符、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效率和成本是否合理以及从业人员是否廉政等等。通过年度检验、服务质量检查、积极处理投诉等管理方式,提高监管力度,一旦发现问题,积极整改。监管和评价主体除了政府部门以外,必要的时候可借助社会力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实行政务公开,广泛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增强社会成员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对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监管还必须给予政府相关部门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设定监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依照国家及各地的法律法规对人才就业公共服务的提供机构进行监管,保护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 艳,马 宁.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及

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06,(3).

[2]陈 力,杨刚基.我国转型期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

[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6.

[3]张华初1我国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J].江西社会科学,2003,(7).

[4]李学香.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分析

[J].理论观察,2007,(1)1

责任编辑:陈文杰

65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工作总结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确保了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进一步完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机制。为切实把让人事人才工作“活”起来,让人事人才服务“实”起来,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工作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机制。一是建立了联系企业工作制度。以局机关各科室为单位,成立了由局分工领导带队的八个联系组,分别联系15家规模以上企业。各联系组采取定期调研走访、不定期联系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络,为企业发展提供“零距离”的上门直通服务。二是建立了人才信息联络员制度。从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科室中确定了 50名人才信息联络员,作为与各单位进行人才工作沟通联系的桥梁,通过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提升了人才工作的服务水平。三是设立了人事服务窗口。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立了人事窗口,印制了《人事人才服务告知单》、《人才服务联系卡》等宣传资料,整合了服务项目,规范了服务流程,实现了窗口“一条龙”服务和“一次性”办结,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广泛开展人事代理服务。印制了人事代理明白纸,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人事代理政策的宣传,今年新增单位委托人事代理21个161人,个人委托代理78人。通过开展人事代理服务有效解除了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各单位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及时为原有人事代理人员办理了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手续。 二、积极开展人才智力引进工作。为进一步壮大全县企业人才队伍规模,提升企业人才素质,推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继续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县重点骨干企业,采用实地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全县企业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较高质量的《关于全县企业人才队伍状况的调研报告》。同时,为更好地发挥人事人才部门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导向作用,在认真分析全县现有人才资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宁阳县紧缺人才调研报告》,并编制发布了《宁阳县2020年度紧缺急需人才目录》。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实际,起草了《宁阳县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工作的若干规定》。根据我县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积极组织华阳集团、华宁集团、同创公司等县内1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了2020年省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招聘会进行市场招才,达成就业意向325人,签订就业协议64份。主动与山东交通学院联系,帮助县市政公司到高校定向引才,与路桥专业毕业生达成引进协议5人。同时,以“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春季联合招聘周”活动为契机,指导各企事业单位通过网络招才纳贤。今年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新开户招聘单位6家,累计开户30家;发布人才招聘信息145条,需求人数700余人。海戈工贸有限公司还在齐鲁人才网、中华英才网等知名人才网站发布招聘信息,以年薪20―50万元招聘摩托车生产管理人员,以年薪15―20万元招聘汽车研发设计人员。根据省市人事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广泛动员各单位做好国外引智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华阳农药化工集团、华兴纺织集团、海戈工贸有限公司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合集5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合集5篇 【篇一】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以来,伊金霍洛**以“人才强**”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借载体平台之智,在引进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才上突破提升。积极融入自治区和市“一心多点”柔性引才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模式,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评估,对外发布人才需求目录,着力加强在煤电、煤化工、煤机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力争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左右,确保引进的人才是符合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借乡村振兴之势,在培养集聚本土专家人才上突破提升。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百村百名实用人才工程”为载体,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储备培养力度,通过持续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激发实用人才创业活力,切实提高实用人才致富能力,使一大批具有创新带富能力的农村牧区“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真正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场的主力军。 借政策支持之力,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突破提升。对现有人才政策执行情况开展“回头看”,没配套的抓紧配套,不完善的抓紧完善,落实不到位的抓紧

推动。认真开展人才服务月活动,统筹使用好人才政策奖补资金,畅通服务人才绿色通道,在交通出行、医疗保障、子女就学、投资兴业、评先评优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爱才敬才、引才聚才、成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篇二】 2020年,**区紧扣“以用为本”主题,突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以工作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党管人才、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上精准发力,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格局,持续不断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一是着力构建人才强区新格局。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一心多点”人才工作理念和市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调整充实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强培育教育、卫生等10支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推动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导向明确、重点突出、权重优化的人才工作考评指标体系,着力加强全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谋划布局,构建人才强区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是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强化人才效益意识,建立灵活高效的引才机制。用活用好“海纳百川”引才品牌,加大开展赴外招才引智和政策推介活动力度,在用好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等传统“刚”性引才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理念,探索团队引才、“靶向”引才等方式,推动柔性引才破题见效,实现人才工作“刚”“柔”并济。推动载体建设,建好用活人才培育平台。发挥人才孵化站点的培育作用,做到按需引进,

青年人才培养经验交流

企业为青年铺就成才之路经验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各大企业纷纷以提高薪资待遇吸引人才的今天,铁一院另辟蹊径,以针对性很强的9项极富特色的举措,为青年人快速成才铺就了一条坚实的事业“飞行跑道”。近5年来,铁一院先后引进应届毕业生488人,其中博士和硕士共289人。经过“育才九式”的系统培养和锻炼,很多人已经成长为各项目的骨干力量,部分成绩优异者已跻身于铁一院优秀青年工程师之列,铁一院的精英培养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果。第一式:看得见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才会有动力。铁一院为每一位求职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份从入职直至成长为业内专家、全国大师甚至院士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只要不断努力,就会铸就事业的辉煌,实现人生的价值。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全国各大知名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经过一定的试用期后,新员工的不同性格、能力、素质得到一定体现,铁一院根据各人特点为他们设计出符合个性发展的职业规划,阐明其个人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20xx年以来,铁一院又建立了以能力、业绩为先的员工任职资格体系,构建出系统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发展通道和牵引机制。第二式:摸得着的精英养成制度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严肃性,铁一院先后出台了多项管理制度和规范,覆盖了从员工招聘、新员工试用、见习期管理到优秀青年工程师、专业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直至“1263”顶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中既有应届毕业生的管理,也有海外人才招聘、聘用人员转录等各个层面的管理和实施办法,在人才使用中有效地杜绝了任人唯亲、先入为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了科学规范的制度化管理。第三式:精选可造、适用之才铁一院历来重视新员工的引进,坚持在源头上把好关,采取了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办法,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依据岗位对任职者的要求来确定候选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工作要求。为此,铁一院的人力资源部门与生产单位紧密结合,共同开展招聘工作。生产单位从专业角度对候选人进行考察,人力资源部门通过综合能力测评来确定最终人选,从而从源头上确保了新员工质量。第四式:角色适应,培养在入职之前近年来,铁一院先后与10多所高校签订了本科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本科生以了解勘察设计流程、参与简单的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等实习为主;研究生以熟悉勘察设计生产流程、参与工程勘察设计、参加技术交流、解决实际理论问题等实践活动为主。基地的建立使部分入院新员工在毕业以前就参与、了解了常规的设计流程,为入职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xx年,铁一院又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携手开展了“卓越工程师计划”,联合培养进入了更深层次。第五式:文化认同,名师指导对于新员工的培养,铁一院坚持双管齐下。一方面持之以恒地开展好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将拓展训练与理论培训相结合,重点培养其对院史院情、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了解各专业设置和勘测设计流程、质量安全体系,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各用人单位按照一对一的方式,为新员工配备了专业能力强的见习指导老师,制定分阶段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新员工在指导下完成整个见习过程,并在每阶段结束和见习期满时写出见习总结和自我鉴定。第六式:压力式管理激发潜能铁一院的管理者深知,新员工就如同一粒种子,只有具备合适的条件,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舒适的温室长不出参天大树。为此,他们一方面为新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让新员工参与一些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在让新员工感到被重视的同时,确定合理的工作目标与考核指标,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肩上的压力和战胜挑战、突破自我的动力。第七式:双向评价,动态考核见习结束,指导老师要从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开拓创新、学习钻研、专业技能、团队合作6个方面作出新员工能够胜任何种技术工作、技术水平达到何种程度的定性结论,并反馈至人力资源部门;见习指导老师的考核则分为新员工评价和自我评价两个层次同步展开,考核结果作为其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任职资格晋升等方面的依

人才交流中心工作实践总结

人才交流中心工作实践总结 篇一: 今年,**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各项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领域,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一)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 一是强化对人才招聘广告的审查。年初,会同中共**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城市建设执法监察局联合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关于加强人才招聘广告管理的通知》,并组织工作人员,对各新闻媒体的人才招聘广告进行审查,还组织宣传部、执法局相关人员赴市电视台、电视报、**日报、飞天周刊、红柳广告公司、铭娜广告公司等媒体,督促检查通知落实执行情况,全年共审查人才招聘广告39次,切实维护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使人才招聘广告的发布逐步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二是加强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对全市人才中介机构进行了核查,对合法的中介机构规范了运行程序,取缔非法中介机构。三是加强了人才招聘会的审批和监管。制 订了应急预案,规范了管理程序。

(二)人才交流工作成效显著。 自元月份以来,共举办人才招聘会12场次,大型人才招聘会4次,并召开了首届迎“三八”妇女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及**职业技术学院校院专场招聘会各1次,进入市场招聘单位212家,有10000多名求职、择业人员入场,就业成功率达到40%。为了提高市场影响力,我们建立了人才信息库,与17个社区和1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把招聘单位和个人求职信息发布到人才网上,供用人单位和个人选择。至目前,人才信息库内共有近万人的信息,并按师范、医药、财经、文史、理工、其他等进行分类,为企业用人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开展网上招聘,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网上交流服务,今年共发展网上会员单位88家。我们与外省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为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输送消防车驾驶员17人。 (三)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工作有了长足进步。 今年我们注册成立了人才派遣服务中心,利用人事人才网、报纸和现场解答的方式,大力宣传人事代理政策,规范完善人事代理工作制度、操作规程,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和项目,简化办理手续,并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

组织部人才工作总结

组织部人才工作总结 一、加强宏观指导,营造工作氛围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和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树立和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人才工作观念,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努力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将人才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进行考核。二是明确工作责任。以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为重点,建立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集一次联席会议。发挥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的职责和各子工程牵头单位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行动计划落实。三是营造工作氛围。加大人才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政务网、人才网、组工网、科技网和报纸、电视、电台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英才”、“创业尖兵”等人才工作经验和人才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区人事局利用**人才网发布人才工作政策、人才供求等各类信息763条,公布105家单位的空缺职位327个,毕业生求职登记436人,营造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快人才信息库建设。建立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完善了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上联系的专家、市管、区管拔尖人才人才队伍信息库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市、区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考核调整和补充推荐工作。 二、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XX年度全区干部和社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区委下大力气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培训平台, 区委党校等“六校一基地”全面实现资源整合,区社会服务培训中心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人、财、物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区委成立了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区上四套班子领导到培训中心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为开展人才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扩大规模抓培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培训对象由各级党政干部向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不断延伸,XX年计划办班126期,其中社会人才培训86期,计划培训各级干部、各类人才18300人,平均每月开班10期,每周开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 【篇一】 近年来,**市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引、用、放、留“四步走”,着力抓好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 突出“引”,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出台《**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及《**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明确了引进范围、引进方式、待遇保障、资金使用、服务管理等内容。近几年,累计发布3000余个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信息。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才引进,全市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我市人才匮乏的境况。 突出“用”,统筹编制管理。打破地区、部门间编制壁垒,盘活编制资源存量,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组织编办、人社对岗位和编制进行联合审核,确定并发布需求目录,合理匹配岗位需求和空编情况。始终做到岗位需求、编制使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有效解决地区和单位间“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的

矛盾,充分发挥编制使用的最大效能。 突出“放”,破除机制障碍。秉承“人岗相适,重在使用”的理念,改变以往在考察环节由人事机构全权面试择优的做法,给予用人主体更多选人自主权,由用人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需求组织实施现场面试,对拟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考察。用人单位根据面试情况结合岗位要求提出初步人选,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审核确定最终引进对象,切实提升岗位和专业能力的匹配度。 突出“留”,营造良好环境。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采取多项措施,着力做好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工作,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市教育系统实施资金补贴、职称评聘优先、家属随调等政策,引进的名、优、特优秀教师和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毕业生,根据其职称等情况,给与一次性5-10万元的安家补助和10-20万元的购房补助。市医疗卫生系统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培养平台,在学习进修、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与相应倾斜,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人才梯队建设。 【篇二】 **区坚持从搭平台、聚人才、优环境三方面着手,构建“人才矩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破除壁垒,搭建“引才”集聚大舞台。积极落实**市印

2014年人社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2014年人社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人在局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下,认真履职尽责,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思想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一、强化学习意识,不断提升理论业务水平 一是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级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学以致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办事能力。人才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一直坚持加强业务学习,深入钻研有关人事、人才工作的新政策和新情况,提升业务知识,提高办事能力。通过学习,理论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注重中心建设,努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硬件建设。为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人才服务工作,适应我县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毕业生报到和收到的档案情况,及时添置档案柜和档案袋等必须物品,保证档案存放的质量,同时强化档案整理的规范性,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力求管理工作规范化。及时制订了《XX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工作规则》、《档案查阅制度》、《办事流程》等,严格按照各项制

度做好中心工作,有效推进了中心工作制度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紧抓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档案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现我中心托管档案近20000份,其中2014年接收3750份,协助毕业生办理了转正定级等相关手续,为数百名毕业生提供档案存放证明、相关档案原件的复印件等材料,调转档案300多份,协助1100多名毕业并未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办理了户口转移手续。 二是就业见习工作日趋规范。通过深化认识、广泛宣传、完善管理制度等相关措施,全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成效不断显现。今年,全县确立了11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包括市级见习单位——XX县圣泉中学),共为167名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见习岗位,按文件规定认真审核各单位报送的见习资料,并定期上门进行审查,确保见习资金落实到位,杜绝错报、瞒报现象。截至目前,已按照规定将万见习补助全部发放到位。 三是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随着全县教育和卫生系统绩效工资的稳步实施,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待遇有了大幅提高。一年来,我县陆续招录了10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教育、卫生系统工作,全面优化了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极大地缓解了目前基层教育和卫生系统人才短缺的问题。

XX年人才工作总结精选

XX年人才工作总结精选 人才工作总结精选【一】XX年,我区人才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整合人才工作资源,紧抓培养、吸引两个环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全面学习贯彻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责任。 继中央、区、市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之后,为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动工作,我局组织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通过学习、宣传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区“xxx”人才发展规划》对分解到我局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确定了一位副局长为具体的负责领导、综合计划股和社会事业股为配合股室。我局还认真积极参加人才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在联系会议上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行动计划落实。 二、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根据各级会议的要求,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了干部和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干部和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快车道”。 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各级职中及完中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全年共实施校舍改造和布局调整工程项目22校,区一中改扩建二期、职业技术学校异地迁建和潞江热区民族职业高中新建工程等有序推进,区职教科研楼开工建设,使人、财、物资源实现合理配置。 二是积极支持规模化培训。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积极鼓励各部门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做好培训项目的核准,培训对象由各级党政干部向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不断延伸,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207期,万人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篇1】 今年以来,**市围绕贯彻落实“1心多点”人材工作新格局指点意见的目标要求,延续推动人材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完善人材政策体系、提升人材平台实效、抓好人材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人材工作基础,为**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人材支持和智力保障。 找准工作定位,着力完善人材政策体系。聚焦推动“1心多点”人材工作新格局,起草印发了《**市人材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加强对全市人材工作的谋划和指点,并对全年人材工作作出计划安排。对比《自治区关于构建“1心多点”人材工作新格局的指点意见》精神要求,立足**市人材工作实际,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工作方案》,逐项落实“1心多点”人材工作新格局工作任务。针对《**市“1045”人材发展计划》与《**市人材发展计划(2018 ⑵022)》在时间节点上的交叉,为保证人材工作相干政策的延续性,启动了《**市“1045”人材发展计划》编制,对《**市人材发展计划(2018⑵022)》相干任务落实情况展开初步摸查,并对相干任务进行顺延,为编制好《**市“1045”人材发展计划》奠定基础。 激起创新活力,切实提升人材平台实效。延续推动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荐**瑞盛天然石墨利用技术研究院申报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集宁师范大学生创业园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瑞盛天然石墨利用技术研究院申报2020年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延续打造双创孵化平台,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自治区“星创天地”3家。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5家,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7家。不断拓展京蒙人材交换平台,深化京蒙两地扶贫协作,充分发挥

人才服务中心年度工作总结(新编)

人才服务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xxx市人才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宗旨,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积极开拓,迎难而上,履行职能,稳步推进,较好地完成了xxxx 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xxxx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 贯彻落实科学,规范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加强人才中心效能建设。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我局开展了以“推进科学发展、服务xxxx崛起、打造阳光人事、提供人才保障”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市人才中心通过参加局党组深入学习科学活动,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意识,才能较好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开创工作新局面。 市人才中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学习活动中,不但完成局党组举办的规定动作,还在中心开挖自选动作。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把落实科学融入实际工作中,认真对中心的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对人事人才法规进行再学习,在此基础上,中心制作了《制度程序及文件汇编》学习材料。适时召开全市人才中心主任会议,把这种学习、工作作风传达到县区人才工作。通过对科学的学习活动,市人才中心形成了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化、纪律规范化,工作人员养成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按照工作程序办事、积极主动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建立了夯基础、强自身、高效率、讲学习的人才工作队伍。 (二) 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搭建人才和企业的桥梁,铸造较高水平的就业平台。 1、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 按照原安徽省人事厅的统一要求,中心精心组织了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井中集团、安徽亳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双轮集团、安徽徽皇肥业集团、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六家企业于xxxx年4月26日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提供就业岗位276个。会上接收简历618份,其中研究生24人,本科生449人,专科生145人。现场达成意向243个,招聘应届大学生175人。 2、开展了xxxx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的影响,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中心配合原市劳动保障局等单位于xxxx年5月11日至17日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本次招聘周共有152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x家)进场招聘,提供岗位x个(其中适合高校毕业生岗位2315个)。签订就业意向x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175人,进城和返乡农民工人,下岗失业人员人。签订职业培训(含企业委托培训)x人,维权及法律援助155人次,印发政策宣传材料50000份。 3、举办“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营销队伍的销售水平,促进我市企业市场竞争力、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中心与市经济委员会、上海锐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xxxx古井销售有限公司、xxxx占元面粉集团、良夫面粉厂、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三一纸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共48人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中心今后开展各类人才社会化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 4、配合科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19年整理年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2018年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今年,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各项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领域,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一)加强(六)加强对人事人才网的管理和维护 (七)人才广告业务稳中有升。 通过广告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努力,保证了人才广告正常发行,截止目前,共发行报纸45期。为更好地保证广告公司正常、有序地发展,今年以来,广告公司内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激励职工完成业务,不断改进报纸版面,丰富报纸内容,增加可读性;并在去年成功举办高校招生咨询会的同时,成功举办了08年高校招生咨询会,并与红河集团合作,进行了酒嘉地区新产品的宣传和推介活动。(八)业务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为了提高(二)强化制度建设

今年,我们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对这些制度进行了修订,新增了《**市人才交流中心部门年度考核办法》、《**市人才交流中心办公培训机房计算机使用 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校,深入开展法制校园创建活动,坚持育人为本,依法执教,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着力做好广大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促进我校法治工作正常持续开展 为了深入推进我校的法治创建工作,我校成立了党支部书记、校长殷峰同志为组长,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为成员的法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法治副校长指导,办公室、政教处组织实施,全校师生参加,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制创建工作运行机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们及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了法制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多次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学校法治创建工作。还和县交警大队六中队、华冲派出所等单位建立了密切联系,长期聘请华冲派出所领导同志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县交警六中队领导担任我校法制辅导员。健全的组织使我校的法治创建工作得到了正常有序的开展。 二、完善制度,使我校的法制创建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使教育改革与发

人才工作大会发言材料

人才工作大会发言材料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xx”开局之年,强力启动“人才强市”战略,为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和加快实施“xx”规划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刚才,我们表彰了为转型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人才,并命名了首批市管专家,举行了招才引智工作站授牌仪式,标志着我市人才工作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专家人才表示热烈的祝贺!优秀人才和人才工作单位代表所作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深受启发,他们的经验做法值得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和推广。下面,就进一步强化我市人才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人才强市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事关民族的兴衰。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已成为全党上下的共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对人才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坚持人才工作项目化、实施柔性引才战略、提高人才待遇、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到发展兴业,为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人才总量已达到11.16万人,人才占有率较“xx”末期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的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企业、经济建设一线人才少;一般性人才多,高技

能、高层次拔尖人才、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少;社科类、基础学科类人才多,理工类应用学科类人才少。人才体制机制不活,人才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低,人才合理流动的社会化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表明,我市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 今年,是实施我市“xx”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人大、政协“两会”,具体部署了未来五年特别是今年的各项发展任务,提出了抓住“三个关键”,坚持“三化”统筹、“三动”并举,推进“三个转型”的总体要求,并把“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作为推进发展措施落实和加快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进行了专门部署。这是市委立足转型发展的全局、着眼于提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的核心是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工作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一批适应接续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没有一批技术娴熟、技能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实用人才,我们的项目建设很难按时建设、如期达产,取得预期效果;没有一批优秀的金融、经贸专业人才,资本运作和招商引资的短腿就难以拉长,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没有一批优秀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人才,就难以更好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和谐稳定发展。事实表明,发展之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实际上也就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已成为转型发展最为迫切、最为现实的问题,我们只有创造更好的人才工作环境条件,才会吸引更多的专门人才到创业发展。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人才强市思想,认真研究人才工作的规律和趋势,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统筹规划,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大力培养能够促进产业发展、经济转型的创新型人才,大量启用政策水平高、应变能力强的优秀管理人才,以人才成长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从而真正以人才为支撑,推进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 二、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2021年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5篇(1)》

《2020年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5篇(1)》【篇一】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以来,伊金霍洛xx以人才强xx工程为抓手,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借载体平台之智,在引进服务高质量发展人才上突破提升。积极融入自治区和市一心多点柔性引才工作新格局,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模式,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评估,对外发布人才需求目录,着力加强在煤电、煤化工、煤机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力争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100名左右,确保引进的人才是符合全xx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借乡村振兴之势,在培养集聚本土专家人才上突破提升。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百村百名实用人才工程为载体,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储备培养力度,通过持续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激发实用人才创业活力,切实提高实用人才致富能力,使一大批具有创新带富能力的农村牧区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真正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场的主力军。 【篇二】

2020年,xx区紧扣以用为本主题,突出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以工作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党管人才、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上精准发力,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格局,持续不断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一是着力构建人才强区新格局。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一心多点人才工作理念和市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调整充实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强培育教育、卫生等10支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推动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导向明确、重点突出、权重优化的人才工作考评指标体系,着力加强全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谋划布局,构建人才强区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是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强化人才效益意识,建立灵活高效的引才机制。用活用好海纳百川引才品牌,加大开展赴外招才引智和政策推介活动力度,在用好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引进等传统刚性引才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用人理念,探索团队引才、靶向引才等方式,推动柔性引才破题见效,实现人才工作刚柔并济。推动载体建设,建好用活人才培育平台。发挥人才孵化站点的培育作用,做到按需引进,平台育人,相互关联,同步推动,形成以人才建平台,以平台聚人才的融合发展模式。 【篇三】 xxxx强化政治引领、按需引进、统筹协调,精心谋划全xx人才

人事人才工作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人事人才工作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2001年以来,市人事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人事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做到以人才战略为根本点,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点,以服务经济建设为落脚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不断开创XX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得到了上级人事部门和XX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许。 一、坚持人事工作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中行动,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的水平 准确把握人事工作的定位是做好人事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局领导班子明确地提出,经济工作是大局,是全党工作的中心,人事工作必须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中行动,必须毫不动摇地服务这个大局。几年来,我们努力做好“服务”这篇文章,积极围绕XX经济工作的新要求、新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人事工作同XX经济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为统一全局干部的思想,近年来,我局通过召开学习会议、专题讨论、一把手作辅导和动员等形式,向全局干部强调人事工作服务经济工作,也大大地拓展了人事工作业务。 二、坚持以人才战略统领人事工作全局,为人事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人才工作是人事工作的永恒主题,是人事工作的生命线。这些年,我局始终坚持以人才战略统揽人事工作的全局,做到以人才引得进、配置好、留得住为主线,带动各项人事工作的开展,为我市人事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制定好的政策措施使人才引得进。XX经过前几年两个整治之后,近年来经济逐步复苏,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但对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大。为进一步提高引才竞争力,推动人才引进工作,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方面,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001年,我局在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着手起草了《关于引进优秀人才来汕工作的若干规定》,报经市政府讨论同意并予颁布,成为市政府第一个公开向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的规范性文件。2002年和2004年,我们又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两次对《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降低了优秀人才来汕工作门槛,扩大了优秀人才的范围,提高了来汕工作的优秀人才住房安家和生活补贴标准。 《规定》在优秀人才入户、子女入学、住房和安家补助费、生活津贴、研究经费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优秀人才到XX工作,可不迁户口,只须办理《特聘人才居住证》,其本人及配偶、子女就可享受本市常驻户口居民同等待遇;来汕工作的优秀人才,给予一定数额的住房和安家补助费等,为用人单位引才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工作效应。另一方面,主动请进来走出去,招徕人才。每年春节前夕,我们都召开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推介XX经济建设情况和用人环境,欢迎毕业生到XX建功立业。2004年以来,我局先后三次组织用人单位到全国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招聘人才,现场为用人单位引进的人才办理接收手续。近年来,我市引进人才年增速都在18%以上。 二是建立好的机制把人才配置好。人才配置科学与否是人才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市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人才配置机制,通过加快人才市场的专业化、信息化和区域化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了人才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办好常

人才人事工作心得总结

**人事工作总结 近年来,**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事人才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局人事人才中心工作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以人才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培训,促进气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全市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事人才保障。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晰思路,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才体系建设 (一)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协调指导。 一是会议召开后,**局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对后期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安排部署。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其余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列入日常全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及时研究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人才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落实人才工作考核责任制。按照省局人事人才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切实抓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有关工作的落实,结合我市实际,完善全局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下达全市人事人才工作逐年目标任务和人才工作要点。修订完善了《职工年终考核办法》、《优秀员工评选办法》、《编外用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力的推进了全市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编制出台《全市气象部门“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规

划》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激励人才四个环节,突出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素质提高三个重点,促进人才工作与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气象部门人才工作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二)创新人才发展思路引导人才工作走上快车道 面向“十二五”,制定了人才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建立了有利于气象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通过依托项目建设、加强部门合作、加大交流访问、增加人才投资等方式加快人才成长速度,形成了一批具有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军团,为完成“十二五”期间各项重点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进一步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积极推荐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目前全市职工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比例达到80%以上,所有科级干部均达到大专学历。 二是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一是市局高工每年均至少进行1次讲课和1次技术指导。二是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市局高工积极开展立足气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每年均撰写1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或决策建议材料,由市局呈报市政府领导。 三是积极选拔市县技术带头人。每年均选拔2-3名市县技术带头人,并按照《技术带头人管理办法》选定指导老师。 三是以南北互动锻炼人才。开展市县帮扶和县局结对交流,各互动单位和协调单位虚心向各方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年,对于我们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来讲,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们积极稳步推进机构改革进程,确保目标不变、工作不断、队伍不乱、人心不散。**月底,酝酿两年多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的改革和重组得以实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行。与此同时,我们从自身职能出发,整合资源优势,夯实基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重新出发,以“至真、至正、至缜”的工作作风,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依靠凝聚发展合力的高素质团队,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既定目标任务。 (一)为供需双方提供沟通交流平台为求职者与企业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是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职能,在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不断夯实“会、报、网”立体式的就业服务体系,力争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我们工作的新领域,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能,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截止*****年底,全年共计开展现场招聘会***场;其中例行招聘会****场;大型招聘会****场;女性人才招聘会**场;文明引导员招聘会**场。累计参会单位****家,提供岗位*****个,达成就业意向*****人。 1、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春风行动彰显爱心。为适应新形势下下岗职工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新特点,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年*月**日和*月**日劳动力市场举办了两次主题为“搭建

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的**市****年“春风行动”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大会期间,同时发放“春风卡”*万多份,各种劳动保障法律书籍*万多份,农民工进城指南*万多份。 2、启动实施“女性人才招聘日”计划,关注和帮助女性人才就业。****年*月*日,我们与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市首届女性人才专场招聘会,不仅是本市首次针对女性这一就业弱势群体开展的公益性招聘会,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女性公平就业的重视,部分女性通过这一平台,走上了就业岗位。此次活动也受到了求职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标志着一年一度的“女性人才招聘日”活动启动实施。 3、“送岗位,进校园”,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年*月**日,人才市场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年**市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学院****届毕业生洽谈会”。招聘会期间,我们精心组织了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等专项活动,解决了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各项就业。这项活动,与“春风活动”相呼应,成为了年初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企业用工荒,促进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活动。 4、服务“四城联创”,就业困难人员走上文明引导员岗位。受**创建文明办公室委托,****年*月**日劳动力市场向社会公开招募***名公共文明引导员,负责城区主要街道交通十字路口、公交站点、车站码头以及大型文体活动现场的公共文明建设工作。此次招聘群体,主要面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下岗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享受城镇低保人员和有志愿服务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为我市进一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