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随堂练习(苏教版必修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随堂练习(苏教版必修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随堂练习(苏教版必修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随堂练习(苏教版必修1)

1.(对应考点一)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相符的是( )

A .NaCl 、食盐、盐

B .Fe 3O 4、氧化铁、氧化物

C .NaOH 、纯碱、碱

D .NH 3、铵气、氢化物

解析:氧化铁化学式为Fe 2O 3;纯碱化学式为Na 2CO 3,属于盐;NH 3为氨气。 答案:A

2.(对应考点一)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①水银 ②空气 ③氯酸钾 ④五氧化二磷

⑤糖水 ⑥硫粉 ⑦氨气 ⑧盐酸

A .①②⑤⑦

B .①②⑤⑧

C .②⑤⑧

D .②③⑤

解析: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空气、糖水也都是混合物。 答案:C

3.(对应考点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根据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来进行判断;D 项中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aO +H 2O===Ca(OH)2(不是),C +O 2=====点燃

CO 2(是 )。

答案:D

4.(对应考点二)[双选题]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Na 2CO 3―→NaOH

B .CaCO 3―→Ca(OH)2

C .NaNO 3―→NaCl

D .CuSO 4―→FeSO 4 解析:Na 2CO 3与Ba(OH)2、Ca(OH)2等反应可一步生成NaOH 。CuSO 4溶液与Fe 反应可生成FeSO 4。

答案:AD

5.(探究题)(1)将碳酸钙、稀盐酸、铁、氧气四种物质填写到适当的位置。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① 单质????? 金属单质:② 非金属单质:③ 混合物:④

(2)从(1)中的四种物质中选出一种或几种为反应物,按下述反应类型,各写一个化学方

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解析:(1)碳酸钙属于化合物,稀盐酸属于混合物,铁属于金属单质,O 2属于非金属单质。

(2)CaCO 3可以受热分解,Fe 和O 2可以化合生成Fe 3O 4,盐酸和铁可以发生置换反应,CaCO 3与盐酸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1)①碳酸钙 ②铁 ③氧气 ④稀盐酸

(2)①CaCO 3=====高温CaO +CO 2↑

②3Fe +2O 2=====点燃Fe 3O 4

③Fe +2HCl(稀)===FeCl 2+H 2↑

④CaCO 3+2HCl(稀)===CaCl 2+H 2O +CO 2↑

(3)②③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本节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新课标】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化学,我们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化学,也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学的发展史。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目前已知物质的种类超过千万种,每年还有大量新物质不断被合成出来,现在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

到了100多万种。 【过渡】如此繁多的化学物质,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它们呢?一种一种地去学习,现实吗? 由于每一类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相似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一类一类去研究,揭示出其内在的规律。 【练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1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 2根据导电性能分类 3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分类 4根据组成纯净物是否为同种元素 5将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小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 均匀混合物: 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物质非金属单质: 单质 金属单质: 纯净物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 酸: 碱: 盐: ……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重要内容。 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言]“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杨振宁语)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秘无穷。下面我们一些来看一组图片。 [展示]:教材的几幅图片。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 [师]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请各位同学在纸上写出一些实例,再进行小组交流。 自己完成实例后,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水、氧气、金属、碳、塑料、二氧化碳、汽油、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师]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获得生活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并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为人类服务,化学家们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转

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如何来分类呢?

[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给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生1]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有:空气和食盐水;纯净物为: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 [生2]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有:铜、、碘、氢气、石墨;化合物有:乙醇、硫酸铵。空气和食盐水是混合物。 [生3]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为:空气、氢气;液态为:乙醇、食盐水;固态为:硫酸铵、铜、碘和石墨 [生4]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易溶、微溶、难溶。 易溶为:乙醇、食盐水、硫酸铵;微溶为:碘;难溶为:空气、氢气、铜、石墨 [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非常好。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说明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 [板书]物质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形式的结果各不相同。 [展示]老师在此也提出一种分类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共享。 [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Ca) 氯气(Cl2) 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 题及答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1单元课时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爆鸣气 C.天然气 D.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 2.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稀硫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3. NaCl、Cl2、NaClO、Cl2O5、HCl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是() A.Na2CO3、C、CO2、CO、NaHCO3 B.Na2S、S、Na2S2O3、SO2、 H2SO4 C.NH3、NO、N2、NO2、NaNO3 D.P2O5、H3PO4、Na3PO4、 Na2HPO4、NaH2PO4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5.想一想,NaOH(固)、P2O5(固)、无水CaCl2(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 .浓硫酸 B .氯化钠溶液 C .碱石灰 D .生石灰 6.据报道,2003年12月26日,重庆开县发生了天然气矿井“井喷”事件,喷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硫化氢(H 2S ),氰化氢(HCN )等多种 有毒气体,造成290多人中毒死亡。你认为喷出的气体是 ( ) A .一种纯净物 B .全部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 .全部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 .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7.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CO 2+H 2O====H 2CO 3化合反应 B .Cu(OH)2===CuO+H 2O 分解反应 C. Fe 2O 3+3CO===2Fe+3CO 2 置换反应 D .NaCl+AgNO 3====AgCl↓+NaNO 3复分解反应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 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9.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CH 2Cl 2)就是其中一种。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l 2)和甲烷组成的化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温 △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 1.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 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并学会利 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培养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理解,形成解决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 4.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用发展的观点, 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化学。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方法:质疑、讨论法 〔引入〕上节课我们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问〕Fe2O3+3CO? ?高温2Fe+3CO2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都不是) ?→ 上述分类方法有局限性,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这类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各写出一个符合要求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①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②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③非金属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④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 (练习,讲评) 〔问〕反应:C +O 2??→?点燃CO 2 ,C +2CuO ??→ ?高温2Cu +CO 2↑除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之外,还属于什么反应类型?(氧化和还原反应) 从得失氧角度分析:(学生回答) 〔讨论〕从得失氧角度分析下列三个反应: 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 H 2+CuO ?→?△Cu +H 2O C +2CuO ??→?高温2Cu +CO 2↑ CO +CuO ?→?△Cu +CO 2↑ 否 ①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孤立存在还是同时存在? ②若2Na +Cl 2??→?点燃2NaCl 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否符合上述定义?(不符合) 〔结论〕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发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所学的定义有局限性。 我们从得失氧角度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我们继续讨论其反应的特征

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学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题: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学会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 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学习重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学习过程】: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 定义:分类法是把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种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的一种方法。 关键:找出正确的分类标准。 讨论:以下物质的分类方式,依据是什么? 1、???CuO Mg CO O H ,,,222 2、???3 2232,)(,)(,CaCO OH Mg AgCl OH Ba CO Na 3、? ??424222,,,,SO K SO H NaOH I H Fe 小结:一般确定分类标准可从物质的 、 、 和 等方面考虑。 练习1:世界上超过3000万种物质如何研究?请根据学过的分类知识将物质分类,并将下列物质归类 Si 、 Na 2CO 3 、CO 2 、NaOH 、粗盐、Al(OH)3 、 Al 空气、CuO 、HCl 、H 2、H 2SO 4、BaSO 4 思考1: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思考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 ?????????????→??????→?混合物纯净物物质是否是同种元素组成组成成分是否单一 小结: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练习2: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作出树状分类图。选择合适的物质填在对应的类别里。 O 2 Cu H 2SO 4 Ba (OH )2 KNO 3 CO 2 空气 含镁60%的MgO 思考:对于同一事物,如果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属类型是否一样? 练习3:对于Na 2SO 4 、Na 2CO 3、K 2SO 4、K 2CO 3这几种盐如何分类? 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的局限,往往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

高中化学 1_1_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糖水⑥硫粉⑦氨气⑧盐酸 A.①②⑤⑦B.①②④⑥ C.②⑤⑧ D.②③⑤ 解析: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空气、糖水也都是混合物。 答案:C 2.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 ⑥KClO3 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⑤ 解析:①纯碱是Na2CO3,是盐类,属纯净物;②食盐水是NaCl的水溶液,属混合物;③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属混合物;④NaOH是碱类,属纯净物;⑤液态氧是单质,属纯净物;⑥KClO3是盐类,属纯净物。 答案:C 3.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 A.金刚石、干冰、SO2B.KCl、盐酸、NaOH C.CuSO4·5H2O、冰、乙醇D.臭氧、CaCO3、铝合金 解析: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判断。 答案:C 4.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 ) A.氧化物B.盐 C.碱D.酸

解析: 该题属于物质分类的问题,做题时要明确物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胆矾是CuSO 4·5H 2O ,是一种无机物,从酸、碱、盐的角度看是一种盐。 答案: 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凡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A 的说法太绝对,因为有些化合物间的化合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选项的说法也不正确,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的反应,它既不是四种类型的反应,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对C 而言,有盐参加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Na 2CO 3+CO 2+H 2O===2NaHCO 3;置换反应:Cl 2+2KBr===Br 2+2KCl ;分解反应:CaCO 3=====高温 CaO +CO 2↑。 答案: D 6.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全部 解析: 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H 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化合可得到盐;酸性氧化物或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答案: D 7.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 )

物质的分类 (最新教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属于典型的化学核心观念知识。第一章已经从化学研究手段学习了化学实验验观和定量分析观,这一章旨在从化学学科观念(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离子反应观、氧化还原观)出发,引领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因此,本节内容的主要功能与价值在于:1). 将已有较为零散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和已有知识上升到较为系统的化学思想方法——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 2).元素观、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寻找、认识纷繁多样的化学物质; 3).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学习、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 4).丰富对物质认识的角度,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重要视角。 2.课标及学情分析 课程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生已有知识:1).对物质的初步分类; 2).生活中的分类及其作用(感性认识)。 学生已有能力:1).能利用分类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初步的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学生可能的发展障碍点:1).熟练地根据物质性质及组成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 2).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的形成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 初步认识较为系统的核心分类; 3. 复习、整理酸类物质的通性。 (二)过程与方法(重难点) 1. 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 2. 熟悉从类别角度预测、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步骤; 3. 初步掌握不同类别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讨论活动,认识到分类的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关键在于分析组成和性质差别;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从分类角度寻找、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 问题及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案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是“研究物质的方法与程序”延续,下为以元素为主线的物质分类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知道元素如何组成物质(可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按元素的分类观,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家族,从而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进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110多种元素可以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 (2)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由对单个物质的认识向对一类物质的认识转变(2)体现分类观的应用,形成元素族初步观念;同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元素的资源意识,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形成物质的元素观和分类观 (2)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分类的依据 难点:以元素常见化合价找出常见物质并指出这些物质所属的类别;单质、氧化物、酸、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知识总结+练习)

二、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物质的分类 (1) (2)酸性 (3) (4) (5)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 酸分子中有几个H 原子即为几元酸 D. 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 E.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F.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G .凡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H .凡酸性氧化物都能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练习2、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 氨气 、水 、硫化氢 、 氯化氢 、氧化钠 、氧化铝 、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 二氧化硫 、氯化镁 、氯化亚铁 、 氯化铁 、氯化铵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铁 、硫酸 、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SO 2+ CaO= 碱性氧化物+H 2O →可溶性碱 Na 2O+ H 2O = 碱性氧化物+酸→盐+ H 2O Na 2O +HCl=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 Na 2O+CO 2= 酸+金属→盐+氢气 H 2SO 4+Fe= 酸+碱性氧化物→盐+ H 2O H 2SO 4+ CuO=

酸+碱→盐+ H 2O H 2SO 4+ Ba (OH )2= 酸+盐→盐+ 酸(强酸→弱酸、难挥发→易挥发) H 2SO 4+Ba(NO 3)2= H 2SO 4+Na 2CO 3= 碱+酸性氧化物→盐+ H 2O NaOH+CO 2= 碱+酸→盐+ H 2O NaOH+ H 2SO 4= 碱+盐→盐+ 碱(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之一为难溶或难 《练习》 1.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化合物组是 A.O 2 O 3 B .CO CO 2 C.KCl AlCl 3 D.NaHCO 3、NaHSO 4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 B.空气 C.Fe 3O 4 D.大理石 3.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 是: ( ) 锌 1.5mg ,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物质

化学第一章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教学设计(新教材人教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变化 1.1.1物质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教学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在认识事物时,运用多种分类方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化学分类中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 一、分类法的涵义 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且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它也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分类能帮助人们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物品或信息,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工作方法。在社会生活、经营管理和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化学研究领域,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二、常用的分类法 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交叉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特点:能从多个角度认识某一物质的多重属性。 2.树状分类法: (1)含义: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特点:能认识各类物质之间的从属关系。 三、分类法的应用 1.物质的分类:我们研究物质的时候,通常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对物质进行分类。如根据状态可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而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2)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学重难点】

化学1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2.1-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认识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尝试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在同学们眼中,什么是化学?物质世界是怎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巧克力是情人节的首选礼物,这是为什么呢?经研究,发现在巧克力中含有一些物质,食用后能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样的氛围中,爱人更加可爱。这就是为什么要送巧克力了。 再如臭脚丫,那种气味可不敢恭维,是什么物质如此难闻呢?原来是一种叫做“硫醇”的物质作怪,硫醇的结构与我们学过的乙醇相似,只是其中的氧换成了硫。化学家研究了硫醇,又利用其特殊的气味,将其少量添加到无色无味的煤气中去。这样万一煤气泄漏,我们就能闻到其气味了。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目前已知物质的种类超过千万种,每年还有大量新物质不断被合成出来。这么多的物质,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呢?一种一种地去学习,现实吗? 化学家们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出其内在的规律。每一类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相似之处,有利于我们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下面请看一些你生活中物质的分类。——播放ppt——各种分类 [板书]物质的分类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会怎样? [板书并讲述]

2.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交流与讨论]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交流与讨论]按一定的依据对教材P25“交流与讨论”的物质进行分类。 [引导]得出结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非均匀混合物: 混合物均匀混合物: 按组成分非金属单质: 单质金属单质: 有机化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酸: 碱: 盐:…… [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Ca) 氯气(Cl2) 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2]。 [过渡]同一类物质在组成或某些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达到“掌握一种物质”而“贯通一类物质”的目的。 [讲述]例如,什么是酸?酸有哪些通性? 再如,CaO、Na2O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可不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分类依据呢?答案肯定的,由于这类氧化物具有共同的性质,它们属于同一类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而CO2、SO2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它们则被称为酸性氧化物。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物质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 [演示]ppt播放一些大家熟悉的人和事进行分类。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专项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专项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r 2(g)232 2Al O (s)SO (g)3H O(l)ΔHBr(aq)AlBr (s)???→????→ B .2 H O(g) CO(g) 2334Δ Fe O (s)Fe(s)Fe O (s)???→???→高温 C .Cu(s) 3FeCl (aq)(aq) 22Δ CuCl (aq)Cu O(s)????→????→葡萄糖 D .SiO 2232 Na CO (aq)CO (aq) 2323Δ Na SiO (aq)H SiO (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Br 2(g)通入SO 2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Br 2+SO 2+2H 2O=H 2SO 4+2HBr ,可得到HBr 溶液,向HBr 溶液中加入Al 2O 3固体,发生反应6HBr +Al 2O 3=2AlBr 3+3H 2O ,得到AlBr 3溶液,加热AlBr 3溶液,AlBr 3是强酸弱碱盐,发生水解,加热促进水解,而且HBr 是挥发性酸,所以会得到Al(OH)3固体,A 错误; B .在高温条件下,CO 可以还原Fe 2O 3得到Fe 单质,Fe 可以和水蒸气反应生成Fe 3O 4固体,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3Fe +4H 2O(g) ? Fe 3O 4+4H 2,B 正 确; C .铜单质可与FeCl 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eCl 3+Cu=CuCl 2+2FeCl 2,但是CuCl 2溶液不能与葡萄糖反应,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得到砖红色Cu 2O 沉淀,C 错误; D .SiO 2不与Na 2CO 3溶液反应,SiO 2和Na 2CO 3固体在高温下可以反应,D 错误。 答案选B 。 2.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银、二氧化硫、硫酸、纯碱、食盐 B .碘酒、冰、硫酸氢钠、烧碱、碳酸钙 C .氢气、干冰、硝酸、烧碱、硝酸钾 D .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碳酸氢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纯碱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KIO 3等,故不是盐,是混合物,故A 错误; B .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硫酸氢钠是酸式盐,不是酸,故B 错误; C .氢气是单质;干冰即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硝酸是酸;烧碱即NaOH ,是碱;硝酸钾是盐,故C 正确;

【公开课教案】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 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习比较、归纳、分类、概括等基本科学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 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简单物质的转化规律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分析讲解 【课时安排】1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图书馆或图书大厦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

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要的书籍?假设你是一个大商场的经理,仓库有成千上万种物质,你为了要让顾客顺利地找到所需的商品,在商品上货架之前,你会让员工做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对将商品进行分类,即根据各种商品的性能和用途进行分类。我们学过很多的化学物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它们分类呢?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 (学生活动)请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大家交流讨论)空气、乙醇(C2H5OH)、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 (讨论并归纳)第一种分类结果 混合物:空气、碘酒、食盐水 纯净物: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 第二种分类结果 固体:硫酸铵、铜、碘、石墨 液体:乙醇、碘酒、食盐水 气体:空气、氢气 再如: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等等…… 【引导得出结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总结并讲述)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物质,分类的依据不同,所属的类别也不同,在化学学科中,科学家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进行分类。 【板书】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物质均匀混合物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

(化学)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20篇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甲 乙 丙 A CH 2=CH 2 CH 3CH 2Cl CH 3CH 2OH B NH 3 NO HNO 3 C AlCl 3 Al(OH)3 Al 2O 3 D Cl 2 HCl CuCl 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乙烯与HCl 加成得到一氯乙烷,一氯乙烷消去得到乙烯与HCl ,一氯乙烷与水发生取代得到乙醇,乙醇消去得到乙烯与水,符合转化,A 项正确; B. HNO 3显酸性,NH 3显碱性,由硝酸不能直接转化为氨气,不能实现转化,B 项错误; C. AlCl 3与氨水反应得到Al(OH)3,Al(OH)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l 3与水,Al(OH)3加热分解得到Al 2O 3,Al 2O 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l 3与水,符合转化,C 项正确; D. 氯气与氢气反应得到HCl ,浓HCl 与高锰酸钾反应得到氯气,HCl 与CuO 反应得到CuCl 2和水,CuCl 2电解得到Cu 与氯气,符合转化,D 项正确; 答案选B 。 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①Na 2 O 点燃 ???→ Na 2O 22 CO ???→ Na 2 CO 3 ②MgO HCl ??→ MgCl 2溶液电解 ????→ Mg ③Fe 2O 点燃 ???→Fe 2O 324 H SO ???→ Fe 2(SO 4)3 ④SiO 2NaHO ???→Na 2SiO 3HCl ??→H 2SiO 3 ⑤HCHO 2O ??→ HCOOH 3 CH OH NaOH ???→ HCOOCH 3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物质的分类 优秀教案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1节物质地分类必修一第二章第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一、. 预习物质分类地方法和意义;初步掌握胶体地定义和主要性质预习内容:二、常用地地物质分类法(一)、CONa 、SO、K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地标准分类,如对NaCO、1343222、.四种盐分类KSO42. 盐以组成其中地阳离子为标准分类: 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1) . _______________盐和_______________盐以组成其中地阴离子为标准分类:(2) 盐;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既属于在交叉分类法中NaCO_____3()32 盐_____________盐,又属于_______________KSO既属于422、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地组成对物质分类:混合物 金属物质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纯净物 酸无机化合物 碱 化合物盐 有机化合物 分散系、胶体(二) 1、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地概念:把_____________分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所得地体系.(2)组成: 分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物质 分散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物质 (3) 分类 a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地状态,可分为_____种分散系; b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__________________ 胶体:分散质粒子介于________________之间 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_______________ 1 / 4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2、胶体地制备和性质 (1)Fe(OH)胶体地制备方法3用烧杯取一定量地蒸馏水,加热至_________;然后向_____水中加入1~2mlFeCl饱和溶3 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e(OH)胶体.3反应方程式: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碳酸钠性质,会写出其与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钙等反应方程式。 2、运用对比实验方法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3、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学习重点】碳酸钠的性质 【学习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碳酸钠俗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_色_________状。 二、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碳酸钠的性质 【实验探究1】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4】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6、碳酸钠被称为“纯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1、碳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碳酸氢钠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练习题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课时1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基本知识点 1.物质分类的方法 (1)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2)物质分类的多种角度 …… …… 跟踪练习: 1.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 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 ) A.NH 3 B.CH 4 C.NaHCO 3 D.HClO 3 纯 净 物 混 合 物 ①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②有一定的熔、沸点 ③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无固定组成和结构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

2.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酸通性的是() A.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 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 ①金属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⑤酸性氧化物⑥酸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 D.全部 4.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标有“忌高温蒸炒”,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食盐中加入了碘单质 C.所加含碘物质受热易分解 D.加碘食盐难溶与水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NaOH + HCl == NaCl + H2O D.H2CO3 == H2O + CO2 加热点燃 C. H2+CuO == Cu + H2O B.2CO + O2 == 2CO2 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 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 C、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D、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无色透明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8.现有下列物质:①碳酸钠②氧化钠③二氧化硅④铁⑤氧气⑥氢氧化钙⑦硫酸 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2)按溶解性分类,属于易溶物的是,属于难溶物的是属于微溶物的是。 (3)按常温状态分类,属于固态的是,属于液态的是,属于气态的是。 9.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1种或2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

(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 第1课时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分散系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和分散系的分类方法,了解胶体的概念和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需要仪器 量筒1个、100ml烧杯2个、铁架台1个、石棉网1个、酒精灯1个、蒸馏水、FeCl溶液、CuSO4溶液、激光笔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从今天起,我们正式开始高中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是干嘛的吗?初中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的一门学科。太长了!一言蔽之,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可是自然界中的物质有1亿多种,太多了。对于这么多物质,我们怎么学习和研究呢?人们根据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或用途,把这些物质分了类,进行分类学习和研究。其实分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效率。如: 【投影】图书馆图片、智能高速分拣快递视频。 【讲解】图书馆将图书按类目进行了分类,我们才能快速的找到我们需要的图书。在快递的集散点,对于大量的快递件要进行分拣,这种分拣实际也是对其进行分类。 【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在什么地方用到分类的方法呢?(商场、药房、网页、户籍管理……)在这样的场合中分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容易快速寻找所需要的物品) 【过渡】分类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学习工作效率,是更快捷的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同学们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我们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物质的分类。 二、讲授新课 【板书】1.1物质的分类 【讲解】物质分类是按照不同的特点把事物归类,使无规律的事物变得有规律。所以,分类一定要科学,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研究,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分类的科学性?同学们回想,刚才的快递件分类,机器怎样将快递件进行分类的?(按照邮件的目的地进行分类)如果以其他方式分类科学吗?(例如:按大小,按发件地……)因此,科学分类的前提是建立科学的分类标准。 【互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众多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呢?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尝试将化学物质分类,并且交流的分类结果。 【设疑】这种物质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板书】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投影】 【讲解】以上的分类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这种分类方法被形象的称为树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学案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记住常见的分类方法以及常见物质所属的类别。2.记住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运用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的相互转化。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物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 物质 错误! 酸性氧化物:□09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10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属于哪些类别呢? 根据分类的角度不同,同一物质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则NaHSO 4 提示:纯净物、钠盐、硫酸盐、酸式盐、含氧酸盐。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 质 错误! [练习与实践]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答案 B

解析NaCl的酸根不含氧元素;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高锰酸(HMnO 4 )中含有金属元素。 2.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H 2、O 3 B.H 2 SO 4 、H 2 CO 3 C.SO 2、NO D.Na 2 SO 3 、KClO 3 答案 C 解析C 2O 3 属于氧化物,故应归为C项,A项中都属于单质,B项中都属于含氧酸,D项中 都属于含氧酸盐。 二、化学反应类型 1.根据物质转化的类型,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四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 2.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特别提醒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来分类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则是依据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分类的。 [练习与实践] 3.(双选)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