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文学作品选下

外国文学作品选下

外国文学作品选下
外国文学作品选下

外国文学作品选

一、填空(1'×10)

1. 查尔斯·狄更斯:被誉为“英国小说界的莎士比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另

有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等。

2. 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始祖、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高尔基赞)”。

文学之父”、

(另有“苏联文学之父:高尔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林玛托瓦”)

3.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

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喜剧

法国——莫里哀——《吝啬鬼/悭吝人》——阿巴贡——散文喜剧

法国——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老葛朗台——小说

俄罗斯——果戈理——《死魂灵》——泼留希金——小说

4. 果戈理:被誉为“俄罗斯文学奠基人”,是“自然派”文学创始人,世界著名讽刺艺术

大师。

5. 俄罗斯文学三巨头: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

6. 屠格涅夫:世界抒情大师,其作品风格“简洁,朴素,细腻,清新”,被誉为“诗意的

现实主义”,列宁称其为“俄罗斯语言大师”。著有6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父与子》是其创作的最高成就。

7. 哈代: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他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爱

情阴谋故事、性格和环境的小说(也叫威塞克斯小说)。

8. 罗曼·罗兰:开创了心理现实主义艺术,被誉为“心灵的猎手”。

9. 劳伦斯:英国最具争议的作家,“情爱小说家”、“色情作家”、“意象派诗人”。

10. 现代小说三巨头:海明威、福克纳、德莱塞。

11. 德莱塞:美国现代小说先驱,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奠基者,其主要代表作《嘉莉妹妹》《珍

妮姑娘》《美国的悲剧》

12. 卡夫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

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13. 普鲁斯特:开创了意识流创作的先河

14. 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15. 意思流小说三位大师: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自

传体中篇《一个艺术家青年时代的写照》),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16. 意识流小说先驱:杜夏丹《丹桂树被砍掉了》

二、名词解释(4'×4)

1. 小人物:是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文学形象,普

希金描写了《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主人公维林的悲惨命运,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这些“小人物”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之后果戈理的《外套》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等作品,均描写了小人物的形象,对此作家寄予同情和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2.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他们受过良好教育,

对庸俗的上流社会生活感到厌倦和不满,但又摆脱不了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不能与之决裂,他们希望有所作为,但缺乏坚定的生活目标和实现理想的毅力,结果一事无成,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只能做一个社会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

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3. 复调小说:是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

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小说的基本特点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里,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对话是复调小说的理论基础。复调小说的目的不是塑造人物,而是展示人物的思想与心理。(多重音调结合于某一统一事件中,平等存在,互不相融,构成他人意识而各抒己见。)

4. 长河小说:即多卷集长篇小说,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七卷的序言中写

道:“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长河小说的称谓得之于此。它与传统的长篇历史小说或高尔斯华绥的世系小说具有很大的区别。它虽然由多部小说组成,但往往描写一个故事而不是多个故事;它提示的不是一个家庭或地区的变化,而是一个中心人物的经历与情感生活。长河小说以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最为著名。其晚年著有另一部长河小说《欣悦的灵魂》。它们线条清晰,具有长河那样一气呵成绵延万里的特点。

5. 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代美国青年作家,这些旅

居欧洲的作家、记者大多参加过战争或接受过军训,战争的残酷使他们震惊,战后的商业化大潮和保守主义盛行使他们失望,悲愤焦虑之余看不到人生出路,于是纷纷著文反对战争,抨击时弊,悲叹命运,流露出幻灭后的虚无颓废情调。美国女作家斯坦因曾对海明威说“你们是迷惘的一代”,后者将此语印于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于是这个名称流传于文坛。《太阳照常升起》体现了“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塑造了典型。其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把“迷惘的一代”文学推向了高峰。这派小说家中的知名者除了海明威,还有雷马克、巴比塞、菲兹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等。

6. 冰山原则: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即

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7. 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效果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

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是布莱希特戏剧的核心主张。其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布莱希特戏剧是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即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和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8. 威塞克斯小说: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

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

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9. 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

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10. 社会问题剧:挪威剧作家易卜生首创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且在

结尾没有直接结论的新的戏剧形式,易卜生把社会问题剧和舞台艺术相结合,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如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家庭、妇女等社会和家庭的各种问题,贯穿着强烈的批判精神,目的是引起人们注意,进行社会改革,带有改良主义色彩。主要有九部,代表作有政治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家庭文体剧《群鬼》、《人民公敌》。

11. 卡夫卡式:20 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卡

夫卡式”涵盖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长篇小说《诉讼》是“卡夫卡式”小说形成的标志。

三、简答题(6'×4)

1. 《双城记》的主题

a.《双城记》以法国革命为背景,真实的反映了革命前夕封建贵族对农民的残酷迫害。小说描写了法国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恣意蹂躏农家妇女,并杀害其弟。梅尼特医生目击这一暴行,揭发确反遭诬陷入狱18年。作者满怀同情的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受迫害、受剥削的广大中下层人民,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

b.小说以激情的笔触描写法国大革命前积压在民众中间愤怒的情绪,生动描绘了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斯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反映了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斗争场面,准确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必然性、正义性。

c.小说集中说明了狄更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和它的阶级局限性。(矛盾性)小说一方面阐明了革命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谴责革命中的暴力行为,把革命描写成失去理智的冲动。得伐石太太对封建贵族的斗争最坚决,但在狄更斯笔下,却是一个嗜血成性的疯狂的复仇者。作者宣扬了仁爱救世的思想,反对把革命视作一种报复行为,主张用仁爱和宽容来化解社会矛盾。代尔那和卡尔登则是两个人道主义的理想人物。

d.创作目的和意义:小说是作者对英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忧虑的产物,目的是借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给英国统治者敲响警钟,有明显的借古喻今的意义。在作者看来,一是当时英国社会酷似资产阶级革命前夜的法国,二是英国统治者应从法国革命所引出的社会后果中引以为戒。

2. “卡尔登”的人物形象

a.卡尔登是皇家律师的助手,才华横溢却不被社会赏识,总是被人利用,自己却默默无闻。卡尔登厌恶这个社会,然而无法逃避它,更无法改变它。痛苦失望中他只好借酒消愁,自暴自弃,放荡不羁,懒散冷漠,玩世不恭。他的性格被社会扭曲了,然而他的心地依然充满了人道和善良。

b.卡尔登是人道主义的理想人物,他拥有利他主义精神。他深爱着露西,愿为露西和她爱的人牺牲一切。露西深爱代尔那,为了露西的幸福,他顶替和他长相十分相似的代尔那而死。这种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是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最高体现。

3.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是怎样表现的

《双城记》突出地表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作者以他特有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来探讨人性的善与

恶。

a.同情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如,正直的知识分子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至被投入监狱18年之久。他的行为不为生活所容,最后家破人亡。

b.同情法国大革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场面展示了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必然性。小说生动的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工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表现了人民的愤怒、仇恨、革命情绪,描绘了封建贵族和广大人民的尖锐矛盾,封建压迫剥削所造成的贫穷和饥饿是革命的根源。

c.从人道主义角度谴责了革命胜利后人民群众疯狂的复仇行为,谴责了暴力领袖得伐石太太。如革命胜利后她不仅要杀死早已放弃贵族特权的代尔那,还要杀死他的妻子儿女,甚至连做过巴士底狱的梅妮特也不愿放过。而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但又认为过火。得伐石太太的结局,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d.小说从正面表现了人道主义所追求的仁爱宽恕和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情感,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典型。代尔那自动放弃贵族特权,为营救管家而被捕入狱。卡尔登被作者描写为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一个酒鬼,后来被感化,最后心甘情愿地代替别人上断头台。

e.作者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如,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也使他不能准确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程中的是非功过。

4.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形象(多余人)

奥涅金是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贵族青年的典型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

a.奥涅金是在俄国贵族阶级的典型环境中长大的青年,过的是花花公子的浪荡生活。贵族教育使得他毫无实际工作能力,缺乏毅力和恒心,干什么都半途而废。贵族生活方式使他灵魂空虚,无所作为。他拒绝达吉亚娜的爱情,调戏奥丽佳,嘲弄并杀死连斯基,出于虚荣心追求达吉亚娜,凡此种种,都说明他深深的打上了贵族阶级的烙印。

b.他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不满现实与自我,自视清高,对上流社会的花花世界感到厌倦,终日郁郁寡欢,与周围格格不入,感到缺乏合理的工作和高尚的思想,他痛苦的寻找出路。他曾从事创作,也在自己庄园里实行自由主义的改革。这些都可以看做当时进步贵族青年的表现。

c.他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只能做一个社会的“多余人”。他的性格是19世纪20年代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的产物。奥涅金的爱情悲剧是他人生悲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多余人”的身份是由时代造成的。

5. “拉斯柯尼科夫”的人物形象

a.拉斯柯尼科夫是一名穷大学生,他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幸。他从火灾里救小孩,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钱送给因病死去的同学的父亲,把全部生活费给了马尔美拉托夫的家属去治丧。

b.他天资聪慧,制造出一套特殊的理论;他渴望伸张正义,杀富济贫,认为自己是“超人”;他神经紧张,病态孤僻,奉行以暴力对抗社会,最终走向犯罪杀人的道路,对待不仁者冷漠、无人性。

c.杀人后精神崩溃,受到良心上的自我谴责、道义上的鞭挞,负罪感强烈,内心激烈斗争,经索尼亚用基督精神的规劝,最终愿意皈依上帝,去投案自首、经受苦难以走向新生。

6. “日瓦戈”的人物形象

a.日瓦戈是一个正直、善良、敢于坚持自己信念的俄国知识分子。他天赋甚高,博学多才,既是优秀的外科医生,又是颇有才华的诗人。他痛恨不合理的旧世界,渴望变革,向往新生活。革命初期忍饥受冻,以实际行动表示对革命的拥护。

b.他否定一切形式的暴力,崇尚和追求人道主义理想。革命后的现实让他大失所望,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使他陷入痛苦,迷惘中远离革命风暴,追求个人安定的生活和维护个人自

由的信仰,渴望独善其身。

c.其道德理想与时代精神的矛盾、其个性与时代潮流的冲突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落得妻离子散、初恋得而复失、贫困寂苦潦倒、多病苦苦挣扎、最终猝死街头。这是一个在历史大变革时代没有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没有同广大人民群众并肩前进、共同创造历史的旧知识分子的悲剧。

7.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人物形象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十月革命前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音乐家的形象。他的性格是矛盾且复杂的。

a他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天才音乐家,祖父和舅父两种对立思想的影响同时作用在了他的身上。他反感且不满于封建贵族虚伪、浅薄而又专横的态度。日趋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他从小就萌发了反抗意识,同时又对统治阶级抱有一定幻想。他为搭救农民而逃亡到法国,对其失望后横冲直撞的进行反抗,受到上流社会的敌视。他始终是个孤独的个人反抗者。

b.他接近和同情人民,但顽强的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又使他不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并远离人民;对艺术偏执的信仰又使他过分夸大艺术的力量,从而和工人阶级貌合神离。好友奥利维的死导致他最终万念俱灰、向现实妥协。晚年专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不问世事。

c.他有一颗“伟大的心”。这表现在他对鄙俗的社会现实的挑战和反抗,对困难和磨难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真理热烈而执着的追求,对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向往,对坚贞爱情和诚挚友谊的珍惜,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等等。

8. 《儿子与情人》的主题

a.小说描述了主人公保罗从出生到成年的整个过程,其双亲感情破裂后,母亲将爱转向儿子们,这种畸形爱使得哥哥威廉死亡,保罗人格失衡,导致了与密里安的初恋失败,投入有夫之妇克拉拉的怀抱,最后依然无法摆脱母亲的精神影响,极度痛苦,神思恍惚,精神几致崩溃。

b.小说有双重主题。一是与弗洛伊德学说相契合的心理探索主题,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形象说明。保罗身上明显的存在“俄狄浦斯情结”,母子关系是畸形的。保罗仇视父亲,每晚都在祷告父亲死去,他陪母亲逛集市,言行举止都极似恋人。

c.二是从属于弗氏学说的社会批判主题。保罗与克拉拉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保罗对父亲所代表的自然力量某种程度上的肯定,这在客观上也就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

9. 《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形象和其“硬汉”精神

桑提亚哥的形象:

a.《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形象,是“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小说写了他孤单一人出海远航捕鱼的故事。

b.老人的生活尽管艰辛困苦,但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精神。小说中描写的捕鱼的过程,充分表现了他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84天捕不到鱼仍旧毫不气馁,同捕获的大马林鱼生死搏斗了两昼夜,返航途中抵挡鲨鱼进攻。

c.在老人羸弱的身躯里面蕴藏着崇高的精神力量,他面对逆境,不抱怨气馁,而是以无畏的勇气和奋斗的精神去迎接灾难。在他与大海和鲨鱼的搏斗中,展示出人的高贵和尊严,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完美的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伟大精神。

为什么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的最高代表?

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性格的化身,是作家自30年代以来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性格的深化与发展。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1)桑提亚哥体现出一般“硬汉子”形象共有的勇敢、顽强、永不屈服、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进行挑战的精神,他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作斗争过程中,虽然一次次失

败,但他的不甘失败精神却是永远也打不垮的。应该说,这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人走向胜利的精神,是人类不甘失败精神的颂曲。

(2)桑提亚哥已经不是单纯的硬汉子了,他的背后是人类永恒存在的价值:自信、自强和自尊。他的行为也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象征了永恒的人类精神存在。在他这个硬汉子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意义和象征意义。

(3)桑提亚哥是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舍去了具体的社会性,超时空主体情境赋予超迈的人格力量。与自然界形成了鲜明的象征意义。

(4)桑提亚哥为“硬汉”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永不言败,对未来胜利的向往,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所以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10. 《城堡》的创作意图和主旨思想

卡夫卡的多部小说均贯穿着社会批判主题。

a.《城堡》中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诸如封建专制压迫、社会等级森严、官僚腐化荒淫、机构庞杂无度、人间世态炎凉、人民苦难深重,等等。

b.特别是城堡,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是整个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它阴森的窥视着广大黎民百姓,给人民构成致命的威胁。

c.所有这一切,小说都是以一种“卡夫卡式”的形象塑造和多层含义的隐喻来加以表现的,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

11. 《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意图和主旨思想

《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的长篇巨著,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里程碑。小说蕴涵深厚的思想内涵,有着多重交叉主题。

a.小说真实描写了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态,展示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与历史变迁,对黄金时代的法国贵族、资产阶级进行了温和的讽刺。例如小说第四部《索多姆和戈摩尔》就写了马塞尔无意发现了上流社会绅士淑女们的真实面目。

b.小说也有对人的内心奥妙的探索、对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的展示,是一份自我的心灵成长史诗,是“我”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内心经历的记录。小说从马塞尔在病榻上的不眠之夜开始,追忆往昔岁月,从童年到老年,是大半生的认知记录。

c.小说更深层的中心主题是“时间”。这不是一般意义的物质时间,而是心理时间。在《追忆似水年华》中,随着年华流逝,一切物质的东西都要消失,然而经历过的往事、曾经的感受却不会消亡,而是积淀在时间长河中,保存在人的意识深处。小说的书名可直译为“追寻失去的时间”既点明了作品的中心主旨,也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12. 《洛丽塔》的创作意图和主旨思想

对于《洛丽塔》的解读,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

a.认为是“色情”文学,小说写一个恋童癖狎亵少女的故事;认为是“反美”的主题,“古老的欧洲诱奸年轻的美国”或“年轻的美国诱奸古老的欧洲”

b.纳博科夫则指出:“《洛丽塔》毫无道德寓意”。创作《洛丽塔》就像“编写一个美丽的谜”。作者崇尚艺术,热爱蝴蝶,追求“美”。在他看来,“一部虚构的作品得以存在仅仅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我直截了当的称之为审美快感的东西”。“亨伯特·亨伯特”对于纯洁少女的喜爱则是对美的追求。

c.纳博科夫一直喜欢探讨的问题同样也是这部作品的主题,即:记忆与时间的关系、意识与现实的关系、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洛丽塔》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种主题的不确定性(还有文本的开放性、阅读的游戏性)正是其显著特征。我个人认为更倾向于c、d主题结合。

13. 《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百年孤独》里的“孤独”不仅是个人、家族的孤独,也是民族的孤独。

个人、家族: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的精神历程都是由狂热的欲望追求,转为最终的孤寂和冷漠,因此,孤独是这一家族每一个人共同的特征。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不论是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第一代老布恩地亚,还是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有过远大抱负的第二代奥雷良诺上校等都逃不脱最终陷入孤独的归宿。

民族:马贡多是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的缩影,布恩地亚家族的道路,是拉美人民苦难经历的曲折反映。

“孤独”产生的原因,既有内在的原因,也是外部势力影响的结果。

内在原因:昔日的马贡多尽管宁静质朴,但却保守闭塞,其原始、停滞的自然形态,使在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时,不可避免的要沦为被奴役的对象。这里的人们不仅抛弃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而且痴狂的执着于贪欲、情欲、权欲的追求和满足。这样,家族的衰败是必然的,而他们也毫无例外的走向孤独。

外部势力: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外来文明的冲击。

“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命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而不是去做主宰命运的强者。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愚昧和落后为伍。

《百年孤独》的深层主题:破败的马贡多在小说结尾时消失了,但它预示了一个新的马贡多将建立起来。只要人们走出个人的孤独,挣脱愚昧、保守的精神枷锁,真正的团结起来,去反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专制独裁的黑暗统治,一个自由、民主是新世界就一定会诞生。(马尔克斯用那冷静沉着的笔调描绘了一个魔幻般的拉丁美洲生活图景,刻画了诸多形形色色的孤独者们,写出了哥伦比亚以及拉美的闭塞、落后、愚昧的孤独意识,并探究出造成拉美人民孤独意识的深层次社会根源,强烈地批判了造成拉美孤独状况的保守陈腐的民族劣根性,并怀着对西方殖民者造成拉美更加贫困和滔天罪恶的无比痛恨对西方殖民者发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控诉,同时作家也期望着一个旧世界秩序的毁灭,盼望迎来一个和平和发展、文明与进步、团结与奋进的新世界的出现。)

四、论述题(15'×2)

1. “苔丝”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成因

“苔丝”的人物形象:

a.苔丝是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像命运低头屈服并敢于反抗的纯洁少女形象,她身上集中了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美丽纯洁、勤劳善良、感情真挚、心地纯洁、性格刚强。是自然的女儿。自食其力的尊严感和意志使她在困难表现出无比坚强而多次“绝处逢生”。

b.苔丝身上残存着农民的某些旧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她认为自己的“失身”是无辜的,但也是有罪的,应该受到惩罚。她认为自己是失洁的女人,常陷入自悲自叹中。她既有反抗命运的一面,又有顺从命运安排的一面,把人生的苦难归因于命运作祟。

c.苔丝至始至终都没有受到宗教的庇护,对宗教的反抗也表现的大胆而坚决。苔丝对克莱尔的爱是真诚的、高洁的

“苔丝”的悲剧成因:

a.个人的悲剧:苔丝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身上既有进步的一面,同时残存着农民的某些旧道德观念和宿命观点。她既有反抗命运的一面,又有顺从命运安排的一面。她认不清资产阶级对她的迫害,把人生的苦难归因于命运作祟。她纯洁善良的性格促使她坦白,她对爱情的执着使她遭受苦难,她低下的经济、社会的女性地位直接导致悲剧的发生。

b.时代与社会的悲剧:苔丝的悲剧正是古老的威塞克斯广大农民的悲剧,二者都被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所侵袭,抛弃。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侵入落后的农村地区,造成小农经济的迅速瓦解,给广大农民阶级带来了空前灾难,苔丝正是这一剧烈冲击下的可怜的牺

牲品。在当时社会,只要她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就无法彻底摆脱被毁灭的命运。

c.哈代的悲观宿命论:表现了人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捉弄的无可奈何的悲哀。苔丝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摆脱生活所带的不幸。苔丝不但是社会的牺牲品,更是命运的牺牲品。

2.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成因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

a.安娜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贵妇。她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b.安娜是一个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女性,她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并为此不顾一切,向贵族社会的虚伪道德挑战,为争取自由幸福而勇敢行动起来。她向丈夫坦白她做了渥伦斯基的情妇,之后要求与之解除婚姻关系。她勇敢、坚定的爱恋是不惜牺牲一切的。

c.安娜是矛盾的,她为爱勇敢,也因爱脆弱;她为爱不顾一切,同时也抛弃不了对儿子的爱;她为爱可以不顾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攻击,却也不能脱离上流社会,真正无视他们的眼光。最终,绝望之下,安娜卧轨自杀。

“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成因:

a.安娜内心充满生命的活力,她需要爱情的滋润,而古板教条的卡列宁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死气沉沉的家庭生活使她萌生了对自由、激情的爱情的向往,走向了悲剧的第一步。

b.安娜不愿随波逐流,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她要求解除与卡列宁的婚姻关系,同渥伦斯基结婚。而这触犯了上流社会伪善的道德,以致受到制裁。

c.安娜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对儿子的母爱产生了冲突,这使得她长期处于不合法的地位,与儿子的分离也是她最痛苦的精神折磨。

d.安娜对爱的占有欲和她除了爱一无所有的境地,使得她陷入偏执和疯狂中,她愈加没有安全感,大量服用吗啡,最终绝望自杀。

3. “格里高利”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成因

“格里高利”的人物形象:

a.基于原始的生命激情生发出疯狂的情欲

b.源于战争的残酷无情,敬爱生命趋向死亡

c.摇摆于红白之间,出生入死而又饱含良善

d.留恋于乡土情怀,粗野蛮悍且不乏真情

“格里高利”的悲剧成因:

a.首先是他的哥萨克身份。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一方面哥萨克保留了许多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又使他们酷爱自由,粗犷善战。可以说,哥萨克最大的矛盾是:内心向往自由,身份上又是沙皇镇压自由的工具。葛利高里就是在矛盾的哥萨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青年哥萨克的代表,他有责任感、有良心,有哥萨克特有的群体归属意识,也有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哥萨克自身的矛盾性决定了葛利高里的迷惘,他是千百万在红军和白军犹豫不决的哥萨克的缩影。

b.其次他又不仅仅是个哥萨克,而是一个善良的、有良知的人。与他那些甘心被白军挟裹的亲戚朋友不同,葛利高里除了哥萨克效忠沙皇的原则之外,还有自己的原则--良心,还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珍惜人类生命。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对战争渐生厌倦,几次想放下武器。但是社会与时代的具体环境又迫使他一次次重新拿起武器。于是,葛利高里的心灵运动始终建立在内心的矛盾与斗争之中。一个独立、渴望自由与真理的人生活在一个无法找到独立和孤傲的世界里,这便是葛利高里的悲剧之所在。

c.第三是他主观意念的不停波动徘徊和阶级的局限性。他本能地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

企图寻找一条超越革命与反革命的中间道路,他天真地认为革命和反革命可以“和平共处”,这条道路是现实所不允许的,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表明葛利高里追求的空幻性,这种不可能实现的第三条道路是他企图解脱自身的矛盾而实际只会加深矛盾的道路,对这第三条道路的追求最终使他走向毁灭。

d.在对待爱情、婚姻问题上也明显地表现出葛利高里性格的矛盾性,对妻子的爱和对情人的爱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导致了娜塔莉亚的悲剧,反过来又加深了葛利高里内心的痛苦和性格上的矛盾。

4. 结合《美国的悲剧》谈谈对“美国梦”的看法

a.《美国的悲剧》是批判“美国梦”虚妄的一部力作。“美国梦”由来已久,在美国建国初期,许多人相信在这样一个没有传统等级制度的新兴国家里,人人都有发财并获得幸福的机会。到19世纪末,通俗小说家阿尔杰等人,还有不少为豪富们作粉饰的传记作家们,大肆宣扬只要个人奋斗便可从“衣衫褴褛的穷小子变为百万富翁”的神话。

b.《美国的悲剧》则用20世纪血污的真实,揭示了与之相反的一个主题,即“在金元帝国里幸福不过是幻想”。在这部小说里,德莱塞还写出了他的一大发现,即美国社会已经演变为一个“有围墙的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集团已经成为同中世纪的贵族一样门禁森严的特权阶级,根本不容外人插足。正如小说中所述:“贫富间的界限分得清清楚楚,就像用刀子划过似的”,穷人想越过这条分界线,真比登天还难。正因为如此,克莱德这位穷亲戚纵然还有点才干,但总是受到其堂兄弟姊妹们、那些富家公子小姐们的排挤和戏弄;也正因为如此,他纵然野心勃勃,且心狠手辣,但总归爬不上去,相反却跌落到电椅里。当权集团之所以拿他的案子大作文章,归根结底,也是杀鸡给猴看,警告那些不自量想翻过“围墙”的穷小子们。

c.小说深刻地揭露了“痛苦和肮脏太多,机会均等甚少”的美国社会现实,抨击了“美国梦”诲淫诲盗的本质。“美国梦”就是“金钱的价值压倒其他一切的强大诱惑”,对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虽然永远只是一个“梦”,却是能毁灭人的灵魂的毒雾,有人一旦受其蛊惑,就必定“精神上毁灭,生活上堕落,才能永远得不到发展”。克莱德便是受这种“美国梦”毒害的一个典型牺牲品。

5. “娜拉”出走后的结局

鲁迅先生曾就娜拉出后的结局做出推断: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是不可能的,相信娜拉会独立自主的生活会是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脱离于戏剧所描写的背景和时代来探讨娜拉的结局。戏剧写于19世纪后半叶,在资本主义社会,男权中心思想、妇女从属地位的现状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很认同鲁迅先生的观点,但我认为娜拉还有一种结局,就是自杀。

结局一:堕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梦是好的,钱是要紧的。娜拉最后的关门声是梦的起点亦是终结。她身无分文,离家出走后要去哪、做什么、怎么做?生存就要吃饭,她拿什么吃?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一个离家出走、之前经济条件较好的爱情受挫、渴望追求独立人格的青年妇女,在男权社会能做些什么换取钱财呢?即使她再坚强、再勇敢,只有依附于男人或出卖自身才能生产。剧中的职业女性林丹太太不也曾为了生活出卖过自己,走投无路向贵妇娜拉求助吗?

结局二:回去。还是经济的问题。梦醒了的娜拉若不考虑自尊的问题,很有可能会选择回去。莎翁曾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我认为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而且她曾深爱她的丈夫,丈夫也欲与她重修旧好,她们之间还有三个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回去,妥协于现实,是对于娜拉最好的结局了。

结局三:自杀。从娜拉为救丈夫伪造签字借钱、还债、承担责任,我们可以看出,她深爱着丈夫。她对丈夫无条件、无保留的付出让她认为丈夫也应如此。但结果丈夫竟是一个虚

伪而卑劣的市侩,她的爱情理想破灭了。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却是女人整个生命的存在。在爱情里心灰意冷的她又将有怎样的抉择。我想,离家后无路可走的她会是另一个安娜卡列尼娜吧。

五、赏析题(20'×1)

1.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主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从1824年8月至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这首诗就是为邻近庄园奥西波娃15岁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所写的,题写在她的纪念册上。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艺术:a.直抒胸臆,感情真挚诚恳,热烈深沉。此时26岁诗人面对一个涉世未深的纯真少女,希望她在未来遭遇困境时能积极乐观的对待,以长者的身份叮咛、勉励一个孩子,感情真挚诚恳,热烈深沉。

b.语言自然朴素,简洁精练。短短8句,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平实。

c.独特的音韵美。独特的韵律感使诗朗朗上口,抒情效果强烈。

d以劝告的口吻,语调亲密自然。拉近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面对面的谈话。

意义/价值/影响:与普希金早期引吭高歌赞颂自由,嬉笑怒骂,讽刺权贵,批判专制的抒情诗不同,这首小诗,明显表现出诗人后期抒情诗创作趋向含蓄、富于哲理的特点。用普希金的话说:“从1825年开始,他走上了‘现实的诗人’的道路。”这首诗即是一个佐证。

感受/看法/评价:普希金自言,要“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别林斯基也曾说过:“普希金天性是可亲可爱的人,他是诚心诚意愿意向每一个他觉得是‘人’的人伸手的……他内心有着许多赤子似的和善、温良和柔顺的成分。”因而“在普希金的任何感情中永远有一些特别高贵的、温和的、柔情的、馥郁的、优雅的东西。”《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特征。该诗以一个假设句破题,劈头就是一个“假如”,此时26岁的普希金,面对的是一个纯真的女孩,他宛如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无比温厚的长者,仿佛生怕碰伤这棵稚嫩的幼苗,于是从未来着笔,使用一种带有预言的口吻叮咛、勉励涉世未深的少女,如果出现这种偶然……实际上,这个对于无知的对话者所作的带有推测性假定意义的假说,正是变幻莫测的人生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即生活中不可能没悲伤、烦恼,但是你要克制、忍耐,因为还有一个“欢乐的日子”就要来临。这欢乐是针对悲伤而言的,不是现在时,而是属于未来的。紧跟其后,在第二个诗节中,诗人进一步指出,这未来,并非现实生活中,漫漫长夜之后,遥远的明天,而是心灵生活中的未来,这就引出了下面的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转眼间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将会变得可亲。”显然,在这里,诗人并未一般地开出常人司空见惯的用时间医治心灵创伤的这贴药方,而是要人面向内心世界,放眼于未来,实行一种自我精神调节法,究其实,这是一种情绪的转换,它可以是在一瞬之间完成,这就是要用希望去救治现实的痛苦。这同现代心理医生的看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然而,普希金毕竟不是心理学家,而是诗人。他进一步指出,痛苦一旦过去,人就会更加成熟,对于成熟的人来说,这过去了的,即便是痛苦,也会成为人生的一段标志,而令人感到无比亲切。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即使在逆境之中,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正所谓苍茫人世,短暂人生,期骥美好,追忆亦美好矣,这不正是离群索居、寂寥生涯中,诗人悟出的深刻生活哲理吗?这里没有一丝一毫宿命论的蛛丝马迹,真诚、善良,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加上亲切自然而又热情深沉的语调,诗歌朴素、流畅,言简意深,耐人回味。

2. 叶芝《当你老了》

主题:1889年23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对其一见钟情,并一往情深的苦苦等待30年。期间,为其写了大量的作品,本诗就是其中的一首。叶芝在诗中许下了对茅德·冈的终身誓言:我对你的爱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超越了世俗,是永恒的爱恋!当你老了,我爱你如故,不为外表,只为灵魂。无论你是否爱我,我将永远深情。

艺术:诗的语言朴素而含蓄,没有夸张的词语,而是借浅显的字句、平淡的语言表现出他的真情实感,语不惊人却深刻动人,表达诗人对毛德冈真挚、健康的爱情。诗的调子优雅而舒缓,在流动和飘逸的画面中透出一抹淡淡的哀伤,却不乏亲切与温馨。没有热烈宣泄的激动,只有平静真挚的倾诉。透射出诗人令人倾慕的高贵境界,令每个有机会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意义/价值/影响:这是叶芝对茅德·冈许下的终身誓言,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精神高贵,震撼人心。当爱情刻上了深深的痛苦的印记,经受了时间的重重考验,爱才会显示出它的高贵,它的纯洁,它的美。叶芝让这首诗蒙上了一层圣洁的光环,在他死后的半个多世纪,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当你老了》也是叶芝抒情主义格调诗歌的名篇,对研究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有重要的意义。1923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人们这样称颂叶芝:“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在他最清晰、最动人的抒情诗中,也在这些戏中,叶芝获得了诗人很少能达到的成就,他成功地维持了与人民的接触,同时又保持了最具贵族气质的艺术。”尽管叶芝的作品没有太多的特殊节奏与华丽词藻,可他的诗歌作品都在情感抒发方面做到了既柔软又锐利,轻巧地叩响读者的心扉,又轻易地掠夺本已衰败不堪的心灵,于灵魂对唱间找到了真挚的写读共鸣,这是精妙的不易察觉的伟大,更是后世需要借鉴与学习的方面。

感受/看法/评价:此诗共有20余种中文译法,我更欣赏乔榛朗诵的版本。或许是那白发苍苍的乔榛用他那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感动了我,也或许就是《当你老了》感染了我。只是让我感到意外的时,为什么《当你老了》是写在初始茅德·冈之后不久的青春岁月,却丝毫找不到一点青春的狂躁不安,而让人感觉像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阐发出最富有诗意的话语呢?也许,这就是叶芝的爱恋。

作者将每一个英语单词幻化为众多的义项,而我们却只能在他堆砌的意象中臆想他的心境。也许就是在叶芝第一次与茅德·冈见面的那个瞬间,他就幻想过他与茅德·冈地老天荒的结局。也许就是在那一刻他预见到了某种他预想的未来,他急切的期盼他未来的岁月能够和他的挚爱做伴,只是这种焦躁会因为爱情的抚慰而得到平息,所以哪怕是在这最为狂热的青春,叶芝也能这般平和。不由想到了《最浪漫的事》里面的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能和自己相爱的人携手走完一生真的是天底下最为浪漫的存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多少人的奢望。娥皇女英不曾和舜帝白头到老,梁山伯和祝英台却是传说中的神仙伴侣。只要是处在恋爱中的男女都希望和自己最为珍爱的另一半地老天荒吧;而当暮年时,他们回忆起年轻时的种种际遇,他们定会认为岁月已经将他们年少时的狂热消隐,因为他们早已融入到彼此的心灵。或许叶芝已经看到了这种最为美好的结局,尽管最终没有实现,但是在《当你老了》中却体现了他那一瞬间看透爱情的成熟。

2019年年10月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三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三 1.黑格尔赞叹: 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三” 这个人”指的是‘伊利亚特“中的 A.赫克托尔 B.阿基琉斯 C.奥德修斯 D.阿伽门农 2.萨福被称为 第十位缪斯”,缪斯这一人物出自 A.希伯来神话 B.古罗马神话 C.古埃及神话 D.古希腊神话 3.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悲剧作家,他被称为 A.悲剧之父 B.舞台上的哲学家 C.十全十美的诗人 D.戏剧艺术的荷马 4.在‘神曲“中,主人公 但丁”在 黑暗的森林”里迷路,遇到三只猛兽,其中 狮”象征 A.罗马教皇 B.意大利皇帝 C.法兰西王 D.德国皇帝 5.在‘十日谈“ 第四天故事一”中,唐克烈杀害了纪斯卡多后,将他的心脏放在一件容器里送给绮思梦达,这件容器是 A.金盘 B.金杯 C.金碗 D.金盆 6.在‘巨人传“中,向高康大讨要圣母院塔楼上大钟的约诺土斯是 A.巴黎市民 B.贵族骑士 C.神学大师 D.江湖术士 7.莎士比亚的 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和 A.‘罗密欧与朱丽叶“ B.‘雅典的泰门“ C.‘辛白林“ D.‘麦克白“

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2013年4月真题答案(主观题)

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2013年4月真题答案(主观题) 简答题: 36根据作品选文,简述堂吉诃德的社会理想。 (1)他认为骑士应该除恶扬善、扶弱济贫、爱国爱民、维护正义。 (2)他向往人人真诚相待,财富不分你我,公正、和平、友爱的“黄金时代”。 (3)他认为自由是人的天然权利,不应该以出身分出责贱。 37.略谈拜伦《哀希腊》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1)《哀希腊》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古今对比。 (2)几乎在每一诗节中,诗人总是先历数古希腊隆盛时期的文教或武功,然后笔锋一转,指向希腊屈辱的现状。 (3)围绕着怀古伤今,在对比中抒发情感。 38.果戈理《外套》中,作家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小人物”? (1)描写“小人物”生活的不幸。 (2)描写沙俄官场对“小人物”精神上的摧残。 (3)描写“小人物”在忍无可忍情况下的反抗。 39.略述易卜生《玩偶之家》第三幕的思想内容。 (1)突出了娜拉思想上的觉醒过程。 (2)揭示了海尔茂的丑恶嘴脸。 (3)显示出作家尚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和方法。 论述题: 40.《雅歌》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肯定了世俗之爱。结合作

品,分析其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 (1)全诗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直接明白地抒发情感。 (2)大量运用身边自然美好的事物来比拟新娘之美,洋溢着健康、自然的美感。 (3)没有艰深晦涩的语言,词汇质朴,色调清新,节奏明快。 阅读理解题: 41.阅读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戏剧片断,结合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要求:围绕所给的材料和提示,并结合教材选文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分别回答问题。观点鲜明,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

全国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2012年1月份试卷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希腊最杰出的悲剧作家是( C ) A.荷马 B.埃斯库罗斯 C.索福克勒斯 D.欧里庇得斯 2.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 B ) A.《神曲》 B.《十日谈》 C.《堂吉诃德》 D.《哈姆莱特》 3.恩格斯以“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来评价( A) A.但丁 B.荷马 C.歌德 D.薄伽丘 4.《哈姆莱特》中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曾经热恋的情人名字叫( C ) A.罗森格兰兹 B.吉尔登斯吞 C.奥菲利娅 D.乔特露特 5.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反映了西班牙的现实,这一历史时期为( D ) A.13世纪末14时期初 B.14世纪末15世纪初 C.15世纪末16世纪初 D.16世纪末17世纪初 6.属于法国17世纪喜剧家的是( B ) A.高乃依 B.莫里哀 C.拉辛 D.阿里斯托芬 7.“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和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这一名言出自( A)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荒原》 D.《浮士德》 8.“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提出者是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 A)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拜伦 9.“拜伦式英雄”的说法出自拜伦诗作中的( A) A.《东方叙事诗》 B.《懒散的时刻》 C.《普罗米修斯》 D.《堂璜》 10.提出“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这一主张的是( D ) A.普希金 B.夏多布里昂

全国1704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作品选 2017年4月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伊利亚特》中,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形象是 A.阿伽门农 Bxxxx C.xxxx D.阿基xx 2.xx诗歌永恒的主题是 A.xx火热的xx B.体现生命热力的爱情 C.渴望幸福xx的人生 D.歌頌崇高的自由 3.在《神曲》中,当主人公“但丁“听说了弗兰采斯加和保禄的遭遇后。他的反应是 A.悲伤哭位 B.晕倒在地 C.义愤填膺 D.感慨叹息 4.在哈姆莱特中,与哈姆莱特比剑决斗井导致哈姆莱特身中毒剑死亡的人是 A.波洛涅斯

C.xx D.雷xx 5.《堂吉诃德》的创作借鉴了哪两类小说的长处? A.历史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B.骑土小说和历史小说 C.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D.流浪汉小说和xx小说 6.在《悭吝人》中,找到被阿巴公藏在花园里的钱箱的人是 A.拉弗赉史 B.xx特 C.昂赛末 D.瓦赖尔 7.歌德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是 A.《托夸多?塔索》 B.《少年xx烦恼》 C.《xx》 D.《威廉?xx的学习时代》 8.《抒情歌谣集》的再版序言系统表述了浪漫主义诗学理论,这篇序言的作者是A.济慈 B.xx治

D.xx 9.在《哀希腊》中,紧接着“大地呵!把斯巴达人的遗骨从你的怀抱里送回来一些!”的下句是 A.我们难道只对好日子哭议和惭愧?一一我们的祖先却流血 B.英雄的颂歌如今暗哑了,那英雄的心也不再激荡! C.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干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 D.哪怕给我们三百勇士的三个.,色茅霹雳的决死战复活! 10.在《克洛德?格》中,在监狱中将自己的面包分给克洛德吃的青年犯人是A.戈塔迪亚 B.xx C.xx D.xx 11.普希金成功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形象的作品是 A.《青铜骑士》 B.《上尉的女儿》 C.《强盗兄弟》 D.《茨冈》 12.《草叶集》题名中的“单叶“象征着 A.大自然 B.xx情怀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00534

绝密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黑格尔曾赞叹道: 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 性三 这个人 指的是‘伊利亚特“中的 A.赫克托尔 B.阿基琉斯 C.阿伽门农 D.帕特洛克罗斯 2.萨福在‘永生的阿芙洛狄忒“中表达了对爱与美的颂扬,以及 A.对个体生命力的弘扬 B.对爱情自由的呼吁 C.对个性解放的倡导 D.对女性独立的主张 3.在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中,下令禁止安葬波吕涅刻斯的人是 A.安提戈涅 B.海蒙 C.克瑞翁 D.欧律狄刻 4.在‘巨人传“中,把圣母院塔楼上的大钟摘下来挂在马脖子上当铃铛的人是 A.约诺土斯 B.庞大固埃 C.巴努日 D.高康大 5.‘十日谈“ 故事套故事 的框式结构起源于 A.古希腊文学 B.希伯来文学 C.意大利民间文学 D.东方民间文学 6.在‘堂吉诃德“中,充当堂吉诃德的侍从并陪伴他外出游侠冒险的人是 A.参孙 B.安东尼欧 C.桑丘四潘沙 D.吉哈达 7.在‘哈姆莱特“中,因为偷听哈姆莱特与母亲的谈话,而被哈姆莱特误杀的人是 A.克劳狄斯 B.雷欧提斯 C.波洛涅斯 D.福丁布拉斯 8.‘致杜鹃“中,紧接着 春天的骄子!欢迎你,欢迎! 的下句是 A.至今,我仍然觉得你不是鸟,而是无形的精灵 B.你只向山谷咕咕倾诉,咏赞阳光与花枝 C.杜鹃呵!该把你叫做飞鸟,或只是飘忽的音波 D.你是一种爱,一种希望,被追寻,却不露行迹

08-外国文学作品选笔记

外国文学作品选笔记 一、从《伊利亚特》第22章看作者对战争的态度是怎样的? 本文的基本精神是歌颂英雄的行为和他们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从本章的、可以撤走出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 1、史诗一方面把战争看成英雄们大显身手,为部落的建功的时机。这是主旋律。歌颂英雄和他们的表现; 2、另一方面,又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渲染了战争的悲剧色彩(命运决定胜负;众神的偏袒使英雄们蒙受不公平的待遇;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虑和灾难)。因为在当时,战争不完全为了部落集体的利益,已经变成贵族们乘机支取财物和奴隶的掠夺行为。 二、《伊利亚特》在情节结构方面的特点? 可概括分成两点来说明: 1、一个片断。围绕的是“阿基琉斯的愤怒”来描写这51天的战争,这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 2、人神两条线索交错平行发展。在描写这场战争时,人与人在互相斗争,同时也穿插着神之间的斗争。如在斗争中描写“天父取出那把黄金天秤,把两个悲惨的死亡判决放进秤盘……” 三、分析《伊利亚特》这首史诗比喻方面的特点? 多用和善用比喻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这些比喻或来自大自然,或来自日常生活,对于刻画人物、加强诗句的形象性、丰富诗篇的色彩,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比喻赫克托尔“如一条长蛇在洞穴等待路人……眼睛露出凶光”;如比喻二者之间的斗争是“游隼”与“野鸽”的争斗等等。 四、如何认识但丁《神曲?地狱篇》第5歌在思想上所表现的两重性? 这表现为他两个方面的两重性: 1、思想内容上的两重性。作为一个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他的作品构思具有宗教性,其思想内容也表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但是,其中已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透露出文艺复兴的曙光。如他虽然按照宗教观念把弗兰采斯加和保禄打入地狱,但是他又赞许他们对真诚爱情的追求,甚至最后因怜悯他们而晕倒在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2、艺术形式上的两重性。在艺术上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新文学的特征。(也是这篇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1)、诗歌运用了中世纪宗教文学中常用的梦幻故事的写法,以及隐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宗教文学作品的特征。但素材取自于现实生活,并从现实出发评价人物,因此并不让人感到虚幻玄秘。使虚构的地狱具有可感性。 (2)、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特定的处境和特定的心情,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形象。 (3)、诗人鲜明的爱憎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 (4)、诗篇不用当时一般文学作品通用的拉丁文而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 五、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P73)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六、分析《哈姆莱特》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 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与克劳狄的斗争,构成剧中主人公所处的外部冲突;与此同时,他还进行着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每当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独白或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思考,他的认识,他的自责,耸的怀疑。 七、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P80)

2017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卷 (课程代码00534)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伊利亚特》中,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形象是 A.阿伽门农 B.奥德修斯 C.赫克托尔 D.阿基琉斯 2.萨福诗歌永恒的主题是 A.赞美火热的青春 B.体现生命热力的爱情 C.渴望幸福安宁的人生 D.歌颂崇高的自由 3.在《神曲》中,当主人公“但丁”听说了弗兰采斯加和保禄的遭遇后,他的反应是 A.悲伤哭泣 B.晕倒在地 C.义愤填膺 D.感慨叹息 4.在《哈姆莱特》中,与哈姆莱特比剑决斗并导致哈姆莱特身中毒剑死亡的人是 A.波洛涅斯 B.克劳狄斯 C.霍拉旭 D.雷欧提斯 5.《堂吉诃德》的创作借鉴了哪两类小说的长处? A.历史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B.骑士小说和历史小说 C.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D.流浪汉小说和哥特小说 6.在《悭吝人》中,找到被阿巴公藏在花园里的钱箱的人是 A.拉弗赉史 B.克雷央特 C.昂赛末 D.瓦赖尔 7.歌德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是 A.《托夸多·塔索》 B.《少年维特之烦恼》 C.《埃格蒙特》 D.《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8.《抒情歌谣集》的再版序言系统表述了浪漫主义诗学理论,这篇序言的作者是 A.济慈 B.柯尔律治 C.拜伦 D.华兹华斯 9.在《哀希腊》中,紧接着“大地啊!把斯巴达人的遗骨从你的怀抱里送回来一些!”的下旬是 A.我们难道只对好日子哭泣和惭愧?——我们的祖先却流血。 B.英雄的颂歌如今暗哑了,那英雄的心也不再激荡! C.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于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在线考试答案

第1题《百年孤独》是哪个文学流派的主要作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2题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3题劳伦斯在小说《虹》中采用了一个象征意象“彩虹”,取自《圣经》,指的是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4题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奠基作的是卡夫卡的哪部作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5题“他人就是地狱”这一主题是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哪部作品中表现的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6题《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7题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主人公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8题下列哪部作品是印度古典梵剧的典范之作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9题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0题《伊利亚特》所歌颂的希腊联盟方面的骁勇善战,又任性固执的英雄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1题世界上最早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长篇小说是日本作品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2题泰戈尔散文诗集《吉檀迦利》的最重要主题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3题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抒情歌谣集?序言》的作者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4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索福克勒斯的哪部戏剧()是希腊悲剧的最高典范。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批注: 第15题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最根本的戏剧冲突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外国文学作品选 作品集

萨福 《永生的阿芙洛狄《给所爱》《失去的友人》《相思》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埃阿斯》但丁 《神曲》《飨宴》《论俗语》《新生》薄伽丘 《十日谈》《但丁传》《异教诸神谱系》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查理三世》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欢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合称四大悲剧的《奥塞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训诫小说集》莫里哀《悭吝人》《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醉心贵族的小市民》《伪君子》《思卡班的轨迹》歌德《浮士德》戏剧《埃格蒙特》《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托夸多·塔索》 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浮士德》 长篇小说《亲和力》《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自传《诗与真》《意大利游记》, 诗集《东西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诗剧《浮士德》华兹华斯《致杜鹃》《咏水仙》《致杜鹃》《坎伯兰老乞丐》《孤独的收割人》《我们共七个》《丁登寺》 《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唐璜》诗集《闲暇的时光》 抒情诗《当初我俩分别》《雅典的少女》《她走在美的光彩中》等; 叙事诗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希隆的囚徒》 东方叙事诗《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塑造“拜伦式英雄”诗剧有《曼弗雷德》《该隐》等; 政治讽刺诗有《审判的幻景》《青铜世纪》济慈《秋颂》《无情的妖女》《圣尼亚节的前夕》 六首颂诗《怠惰颂》《塞吉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忧郁颂》《秋颂》雨果《克洛德·格》《克伦威尔》序言 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剧本《欧那尼》古典主义卫士和浪漫主义斗士的正面冲突 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 诗集《晨暮曲》《凶年集》剧本《逍遥王》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九三年》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 政治抒情诗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致大海》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 积极生活态度《我记得那美妙一瞬》《致凯恩》《给娜塔莎》《小花》《冬天的黄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纪念碑》叙事诗有12部《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茨冈》《青铜骑士》等 小说主要有《驿站长》《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和《杜勃罗夫斯基》等, 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第一步描写小人物的作品,《上尉的女儿》成功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1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创世记》中挪亚从方舟中放出去后又叼着橄榄枝飞回来的是() A.乌鸦 B.凤凰 C.海鸥 D.鸽子 2.迦梨陀娑在创作《沙恭达罗》等作品时,用的文字是() A.拉丁文 B.希伯来文 C.梵文 D.印地文 3.创作《源氏物语》的日本作家是() A.源氏公子 B.紫式部 C.川端康成 D.山上忆良 4.《贫穷问答歌》的诗体是() A.佛足石歌 B.旋头歌 C.短歌 D.长歌 5.属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是() A.《卖火柴的小女孩》 B.《皇帝的新装》 C.《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D.《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 6.从文体上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是() A.小说 B.戏剧 C.诗歌 D.散文 7.不属于纪伯伦创作的作品是() A.《沙与沫》 B.《先知》 C.《暴风集》 D.《可番布》 8.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表现的戏剧冲突集中在() A.人和命运之间 B.个人和社会之间 C.自我和他人之间 D.理想和现实之间 9.《神曲·地狱篇》第五歌中诗人在听一个精灵诉说时,“我竟因怜悯/而昏晕,似乎我将濒于死亡;/我倒下,如同一个尸首倒下一样”,这个精灵是() A.该隐狱 B.保禄 C.弗兰采斯加 D.贝雅特丽齐 10.《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在听了鬼魂的话以后,感到() A.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B.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C.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D.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11.塞万提斯运用对比手法为堂吉诃德安排了一位侍从,他是() A.巴萨蒙泰 B.桑丘·潘沙

2018中国石油大学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外国文学作品选读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歌德和下列哪位作家合作十年开创了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文学”时代 ?A、赫尔德 ?B、海涅 ?C、席勒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认为: ?A、诗是情感的表现 ?B、诗是意象的罗列 ?C、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D、诗是情感的发泄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拜伦式英雄的最主要特征是 ?A、勇猛 ?B、高傲 ?C、叛逆 ?D、无私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葛雷硬是狄更斯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 ?A、《董贝父子》 ?B、《荒凉山庄》 ?C、《艰难时世》 ?D、《远大前程》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伽西莫多是雨果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海上劳工》 ?B、《九三年》 ?C、《悲惨世界》

?D、《巴黎圣母院》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普希金创作的诗体长篇小说是: ?A、《上尉的女儿》 ?B、《黑桃皇后》 ?C、《叶普盖尼·奥涅金》 ?D、《高加索的俘虏》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被称为“卓越的心理学家”的作家是: ?A、卢梭 ?B、雨果 ?C、司汤达 ?D、巴尔扎克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巴尔扎克以“人间喜剧”来命名小说集是受了哪位作家的影响?A、荷马 ?B、但丁 ?C、莎士比亚 ?D、薄伽丘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简爱》中男女主人公相爱的典型环境是在 ?A、里德太太家 ?B、劳渥德学校 ?C、圣约翰家 ?D、桑菲尔德庄园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列夫·托尔斯泰小说最突出的写作特征是 ?A、结构巧妙 ?B、人物塑造 ?C、心理描写 ?D、景物描写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外国文学作品选课后题一

外国文学作品选课后题汇总 一.荷马《伊利亚特》(节选) 1.赫克托尔的父亲、老王普里阿摩斯看到儿子站在城外要与阿基琉 斯决战时,他劝告儿子做什么? 答: “赫克托尔,儿子啊,不要独自在那里等那家伙,你这是想让他打倒寻死,因为他远比你强大,又很凶残。如果他令神明也像令我这样讨厌,那他早就该躺在地上死于非命,被猎狗鹰鹫撕碎,消释我心头的隐痛。他夺走了我的许多高贵的儿子,卖往遥远的海岛或把他们杀死。在逃进城里的特洛亚人中我没有看见吕卡昂和波吕多罗斯,我的两个儿子,拉奥托埃——一个杰出的女子生了他们。如果他们活在敌营,我们便用铜块和黄金去赎他们:家里有贮存,高贵的老人阿尔特斯给女儿丰厚的馈赠。如果他们已被杀死前往哈得斯,便又给我和他们的母亲增添了哀楚。特洛亚人不会为他们过分痛心,除非你也一起被阿基琉斯杀死。我的孩子,进城来吧。” 2.赫克托尔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劝告以后,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答:还是让我和他尽快地全力拼杀吧,好知道奥林波斯神究竟给谁胜利。

3.宙斯看到赫克托尔被追杀,危在旦夕,和众神商议了什么?哪位神反对宙斯的决定? 答:我们是救他的性命,还是让这个高尚的人/今天倒毙于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手下?目光炯炯的女神雅典娜。 4. 赫克托尔投出长枪射中了阿基琉斯,但阿基琉斯却没有受伤,这样的情况使赫克托尔明白了什么? 答:“天哪,显然是神明命令我来受死,……命运已经降临。我不能束手待毙,暗无光彩地死去,我还要大杀一场,给后代留下英名。” 5.目睹赫克托尔的死,他的父亲、妻子有什么样的表现? 答:父亲悲惨的痛哭,想要冲出城去找赫克托尔的尸首。妻子停止织布,忐忑不安地冲出家门,来到城墙上,昏厥痛哭。 二.萨福《永生的阿芙洛狄忒》 1. 阿芙洛狄忒是谁的女儿:宙斯。 2.阿芙洛狄忒降临下界时,谁为她驾车:一群金翅之雀。 3.阿芙洛狄忒飞到此地时永远年轻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浮着笑意。 4.能帮助主人公说服别人的是哪位女神:蓓脱女神。 5.读过全诗后请猜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叫什么名字:萨福。

外国文学作品选全国自考试题.docx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 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 分。 1.《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之间的决战发生在特洛亚战争的 A .第五年 B ?第七年 C.第八年 D ?第十 年 2.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歌《永生的阿芙洛狄忒》中,司劝导的女神是 A .蓓脱 B .阿奥伊德 C.米雷特 D .摩涅莫辛涅 3.在《神曲》地狱第二圈中,因听了一对情侣的爱情遭遇而昏倒在地的人物是 A .弗兰采斯加 B .保禄 C.但丁 D.贝亚特丽采 4.薄伽丘《十日谈》故事的起因是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了 A .战争 B .洪灾 C.暴动 D .瘟疫 5.《巨人传》中,高康大摇动并摘下了巴黎圣母院上的大钟是为了 A .吓唬围观的人 B .警告愚蠢的教士 C.给马做铃铛 D.用它当头盔 6.雨果的《克洛德格》中,同名主人公因偷面包和柴禾,被押送到克莱沃中央监狱服劳 役。 这所监狱原先是 A .市政厅 B .修道院 C .采市场 D .歌剧院 7.莫里哀的《悭吝人》中,吝啬鬼阿巴公把一万埃居偷偷藏在了 A .朋友家 B .花园里 C.床底下 D .阳台上 & 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 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 这几句诗出自的场景是”歌德《浮士德》 A .宫中的宽广前庭 B .城门前

C.瓦格纳实验室 D ?天上序幕 9. 华兹华斯《致杜鹃》中开头的两句诗是欢畅的新客呵!我已经听到你叫了,听了真快乐紧接着它的诗句是 A .杜鹃呵!该把你叫做飞鸟,或只是飘忽的音波 B ?这音响从山冈飞向山冈,回旋在远远近近 C.你只向山谷咕咕倾诉,咏赞阳光与花枝 D .这歌声却仿佛向我讲述,如梦年华的故事 10. 济慈的《秋颂》第三节主要描写冬季到来之前乡野落日熔金的黄昏景象,描写时所采用的是 A .触觉角度 B .视觉角度 C.听觉角度 D ?嗅觉角度 11. 美国民主诗人惠特曼创作的纪念林肯总统的著名诗篇是 A ?《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 B ?《我听见美洲在歌唱》 C.《我歌唱带电的肉体》 D .《开拓者!啊,开拓者!》 12. 在《红与黑》选文中,严厉阻止于连去探望德?雷纳尔夫人的是 A .德?雷纳尔市长 B .德?拉莫尔侯爵 C.自由党人富凯 D .谢朗神父 13. 巴尔扎克《高老头》中,高里奥每年有六万法郎以上的进款,自己花不了一千二,他的乐事只在于用钱去 A .结交有为青年 B .满足女儿欲望 C.放高利贷 D .扩大面包生意 14. 狄更斯小说《奥利弗?退斯特》选文中,班布尔先生发明的给孤儿起名字的方法是按照 A .四季顺序 B .字母顺序 C.地区顺序 D .数字顺序 15. 在小说《我从参议员私人秘书的职位上卸任》中,马克?吐温用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其 中穿插的信件有 A .一封 B .二封 C.三封 D .四封 16. 《项链》中玛蒂尔德生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她本人的 A .奴性心理 B .自视清高 C .爱慕虚荣 D .漠视法律 17. 《罪与罚》中,促使拉斯柯尔尼科夫皈依上帝并向警察局自首的关键人物是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俄狄浦斯王》中,同名主人公为拯救城邦而追查杀死老王的凶手。最后发现是他自己无意中犯下了杀人之罪,便实现诺言,惩罚了自己。他惩罚自己的方式是 A.拔出宝剑,引颈自刎B.刺瞎双眼,自我流放C.砍去右手,离开宫廷D.剃去须发,出走国外[ ] 2.《神曲·地狱篇》第十九歌的内容是 A.谴责教皇买卖圣职B.谴责教皇生活淫乱C.谴责教皇干预世俗政治D.谴责教皇出卖国家[ ] 3.《堂吉诃德》第八章写堂吉诃德攻打风车的可笑故事。当堂吉诃德向风车冲杀的时候,桑丘的行动是A.呐喊助威B.奋力上前拦阻C.大声提醒那是风车D.尾随而上[ ] 4.《达尔杜弗》塑造了一个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罪恶活动的骗子的形象。剧中着重写他勾引艾耳密尔行动的前后过程,这主要是为了 A.揭露其手段之拙劣,加强作品的批判精神 B.说明骗子没有好下场,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 C.写他具有化险为夷的本事,以突出其奸诈狠毒的本性 D.进一步写他性格的复杂性,以扩充剧本的内涵[ ] 5.“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创作主张出自 A.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B.拜伦的《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C.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D.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 ] 6.在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有这样的诗句:“谁能给死去的爱人更大的安慰?谁能像她似的为殉难的首领复仇?”紧接下来的一句是[ ] A.勇敢地走向战场,把战歌来高唱B.在她像武装的处女神巴拉斯似的跳出来后C.男儿伤心失望时一个女郎却把残局挽回D.他们在被炮火轰塌的城下,败于女流之手7.在法国作家雨果的诗作中,引用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著名台词“恐怖啊! 恐怖!恐怖!”作为题词的作品是 A.《四日晚上的回忆》B.《黄昏之歌》C.《希腊孩子》D.《光与影》[ ] 8.普希金在抒情诗《致大海》中充满感情地追忆的一位作家是[ ] A.拜伦B.雨果C.歌德D.华兹华斯 9.高尔基指出的“欧洲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是[ ] A.自然主义B.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 ] 10.“一只蜉蝣在夏季长长的白昼里,早晨九点钟出生,晚上五点钟死亡,它怎么能理解黑夜这个词的意思呢?”《红与黑》中所写的于连这段话的意思是 A.他自己的阅历很长,足以把握自己的命运B.他不在乎自己生活时间的长短 C.他自己的阅历很短,还不足以把握自己的命运D.他看德·拉莫尔等贵族的命运就像浮蝣一样[ ] 11,在《父亲的死》中,拉斯蒂涅在纽沁根男爵家的门房里写了一张字条,请高老头的女儿但斐纳卖掉一件首饰,以使她父亲下葬时成个体统。但这张字条 A.被纽沁根男爵扔在火炉中烧掉了 B.被但斐纳扔在火炉中烧掉了 C.使纽沁根担心名声受损,马上拿出金钱 D.使但斐纳名誉扫地,最后卖掉了首饰[ ] 12.狄更斯长篇小说《双城记》中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英国“光荣”革命时期 C.法国大革命时期D.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 13.果戈理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是,乞乞科夫出于投机的目的在俄国地主那里购买 A.多余的粮食B.荒芜的土地 C.死去的农奴D.豪华的庄园[ ] 14.《国际歌》第三节第一、第二两句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上帝、凯撒和护民官”,紧接的两句是 A.世界就要根本改变面貌,一无所有者要做天下的主人! B.劳动者,起来自己救自己!我们要创造人类的共同幸福。 C.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全靠我们自己救自己! D.劳动者,起来自己救自己!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 ] 15.左拉的短篇小说《陪衬人》以三段议论性文字开篇,这样写的主要好处是

全国1704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作品选2017年4月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伊利亚特》中,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形象是 A.阿伽门农 B奥德修斯 C.赫克托尔 D.阿基琉斯 2.萨福诗歌永恒的主题是 A.赞美火热的青春 B.体现生命热力的爱情 C.渴望幸福安宁的人生 D.歌颂崇高的自由 3.在《神曲》中,当主人公“但丁“听说了弗兰采斯加和保禄的遭遇后。他的反应是 A.悲伤哭位 B.晕倒在地 C.义愤填膺

D.感慨叹息 4.在哈姆莱特中,与哈姆莱特比剑决斗井导致哈姆莱特身中毒剑死亡的人是 A.波洛涅斯 B.克劳狄斯 C.霍拉旭 D.雷欧提斯 5.《堂吉诃德》的创作借鉴了哪两类小说的长处? A.历史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B.骑土小说和历史小说 C.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D.流浪汉小说和哥特小说 6.在《悭吝人》中,找到被阿巴公藏在花园里的钱箱的人是 A.拉弗赉史 B.克雷央特 C.昂赛末 D.瓦赖尔 7.歌德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是

A.《托夸多?塔索》 B.《少年维特之烦恼》 C.《埃格蒙特》 D.《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8.《抒情歌谣集》的再版序言系统表述了浪漫主义诗学理论,这篇序言的作者是 A.济慈 B.柯尔律治 C.拜伦 D.华兹华斯 9.在《哀希腊》中,紧接着“大地呵! 把斯巴达人的遗骨从你的怀抱里送回来一些!”的下句是 A.我们难道只对好日子哭议和惭愧?一一我们的祖先却流血 B.英雄的颂歌如今暗哑了,那英雄的心也不再激荡! C.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干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 D.哪怕给我们三百勇士的三个.,色茅霹雳的决死战复活! 10.在《克洛德?格》中,在监狱中将自己的面包分给克洛德吃的青年犯人是 A.戈塔迪亚

广科院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A卷答案

广科院外国文学作品选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在古希腊文学遗产中,与《伊利亚特》合称为“荷马史诗”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 A.《普罗米修斯》 B.《金苹果的故事》 C.《木马计》 D.《奥德赛》 答案:D 2.作为欧洲近代文学萌芽的标志之一,但丁的《神曲》不用当时基督教世界通用的拉丁文,而用民族语言写成。它所用的民族语言是() A.英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意大利语 答案:D 3.悲剧《哈姆莱特》中那个犯有弑君、篡位、乱伦之罪,并欲致主人公于死地的反面人物是() A.霍拉旭 B.罗森格兰兹 C.克劳狄斯 D.波洛涅斯 答案:C 4.莫里哀的讽刺喜剧《达尔杜弗》是一部具有强烈战斗精神的作品,它切中时弊,把讽刺的矛头指向() A.专制暴君 B.贪官污吏 C.宗教势力 D.反动王权 答案:C 5.歌德的《浮士德》通篇贯穿着对比的原则,在人物配置上也是如此,“宫中的广大前庭 ”一场中,与主人公浮士德形成对比关系的人物是() A.靡非斯陀 B.瓦

C.玛嘉丽特 D.海伦 答案:A 6.在华兹华斯的《咏水仙》中,有“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知这水仙舞得轻俏”的诗句,紧接这两行诗的是() A.“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B.“我久久凝视——却未能领悟,这情景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C.“诗人遇见这快乐的伙伴,又怎么不感到欣喜雀跃” D.“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答案:C 7.1816年后,拜伦再次到南欧漫游,期间完成的一部涉及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是() A.《曼弗雷德》 B.《堂璜》 C.《恰尔德·\u21704X洛尔德游记》 D.《审判的幻景》 答案:C 8.《希腊孩子》是雨果早期浪漫主义诗作之一,这首短诗最鲜明的三个艺术特点是() A.对比、反向逆接、画面感 B.对比、反向逆接、拟人 C.反向逆接、画面感、象征 D.对比、画面感、拟人 答案:A 9.《致大海》一诗中,“大海”在普希金的心目中主要象征的是() A.暴虐 B.自由 C.民主 D.邪恶 答案:B 10.《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其不同于一般现实主义作品的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 A.梦魇和幻觉的展示极为丰富 B.具有恐怖和神秘的风格 C.心理描写极为细腻 D.运用了高超的寓意和象征手法 答案:C 11.“一双小眼睛还没有失去光泽,在翘得高高的眉毛底下骨溜溜地转动着,像是两只小老鼠从暗洞里探出它们尖尖的嘴脸……”“系在他脖颈上的也是一件莫名其妙的玩意儿;不知是袜子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卷试卷s

外国文学作品选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缪斯”的诗人是()(1分) A:萨福 B:埃斯库罗斯 C:阿那克瑞翁 D:赫西奥德 2、《卡拉马佐夫兄弟》反映了导致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的时代悲剧。这部小说的作者是()(1分) A:屠格涅夫 B:高尔基 C:陀思妥耶夫斯基 D:普希金 3、既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又集中体现了其“道德自我完善”思想的长篇小说是()(1分)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卢塞恩》 D:《安娜·卡列尼娜》 4、在《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用自己燃烧的心脏为族人照亮道路的英雄人物是()(1分) A:伊则吉尔 B:腊拉 C:丹柯 D:巴威尔 5、在马克?吐温小说中,描写儿童追求自由、冒险探奇的长篇小说是()(1分) 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B:《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C:《镀金时代》 D:《汤姆?索亚历险记》 6、《玩偶之家》中海尔茂的主要性格特点是()(1分) A:虚伪自私 B:真诚坦白 C:残酷狠毒 D:保守愚昧 7、卡夫卡《变形记》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1分) A:流亡 B:异化 C:隔绝 D:疏离 8、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是萨特的哲学专著()(1分) A:《恶心》 B:《间隔》

C:《存在与虚无》 D:《自由之路》 9、在乔伊斯的《伊芙琳》中,都柏林人的生活精神状态是()(1分) A:沉闷麻痹 B:困惑不安 C:愤怒焦躁 D:冷漠无情 10、《老人与海》中“硬汉精神”化身的主人公是()(1分) A:罗伯特 B:曼诺林 C:亨利 D:桑提亚哥 11、在但丁的《神曲》中,贝亚特丽采象征()(1分) A:神学信仰 B:爱情 C:道德 D:理性 12、狄更斯攻击英国司法制度和议会政治的长篇小说是《荒凉山庄》和()(1分) A:《艰难时事》 B:《匹克威客外传》 C:《双城记》 D:《小杜丽》 13、被誉为“最富有魅力的后现代派大师”的作家是()(1分) A:萨特 B:卡夫卡 C:卡尔维诺 D:乔伊斯 14、被恩格斯称赞为包含着“了不起的辩证法”的是19世纪法国文学作品()(1分) A:《悲惨世界》 B:《人间喜剧》 C:《卢贡·马卡尔家族》 D:《巴黎圣母院》 15、尤内斯库的剧作表达的一个重要看法是()(1分) A:人生是荒诞的 B:生活是绝望的 C:生活是枯燥的 D:人生是充满希望的 16、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始祖”的是19世纪俄国作家()(1分) A:果戈里 B:陀思妥耶夫斯基 C:托尔斯泰 D:普希金

全国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 试题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古希腊文学遗产中,与《伊利亚特》合称为“荷马史诗”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 A.《普罗米修斯》B.《金苹果的故事》 C.《木马计》D.《奥德赛》 2.作为欧洲近代文学萌芽的标志之一,但丁的《神曲》不用当时基督教世界通用的拉丁文,而用民族语言写成。它所用的民族语言是() A.英语B.法语 C.西班牙语D.意大利语 3.悲剧《哈姆莱特》中那个犯有弑君、篡位、乱伦之罪,并欲致主人公于死地的反面人物是()

A.霍拉旭B.罗森格兰兹 C.克劳狄斯D.波洛涅斯 4.莫里哀的讽刺喜剧《达尔杜弗》是一部具有强烈战斗精神的作品,它切中时弊,把讽刺的矛头指向()A.专制暴君B.贪官污吏 C.宗教势力D.反动王权 5.歌德的《浮士德》通篇贯穿着对比的原则,在人物配置上也是如此,“宫中的广大前庭”一场中,与主人公浮士德形成对比关系的人物是() A.靡非斯陀B.瓦格纳 C.玛嘉丽特D.海伦 6.在华兹华斯的《咏水仙》中,有“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知这水仙舞得轻俏”的诗句,紧接这两行诗的是()A.“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B.“我久久凝视——却未能领悟,这情景所给我的精神至宝”C.“诗人遇见这快乐的伙伴,又怎么不感到欣喜雀跃”D.“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7.1816年后,拜伦再次到南欧漫游,期间完成的一部涉及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是 () A.《曼弗雷德》B.《堂璜》 C.《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D.《审判的幻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