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训练落实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训练落实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训练落实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训练落实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第2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

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0.5千米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高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雾气 D.雨水

4.以下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

B.非洲撒哈拉地区

C.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

D.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秘鲁为热带,不可能是积雪和冰川融水;地处热带荒漠气候区,不可能是雨水;沿岸受寒流影响,多海雾天气,因此收集的水资源是雾气。第4题,借鉴的地区应为沿岸受寒流影响的干旱地区,澳大利亚西海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符合题意。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5~6题。

5.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①预防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⑥恶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6.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左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既能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又能缓解城市缺水状况;这种模式和洪涝灾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第6题,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

7.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价,其主要目的是( ) A.倡导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居民收入 D.发展淡水养殖业

答案:A

解析:阶梯式计价方式,可以通过提高水价的方式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

8.造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人为因素是( )

A.水的浪费量大于水资源总量

B.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C.洪水暴涨造成淡水浪费

D.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B

读太平洋中部某小岛降水量季节分配柱状图,回答9~10题。

发展节水农业;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解析:第(1)题,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地区更少。第(2)题,北方地区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广,生活、农业、工业用水量大,同时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第(3)题,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回答。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全球水告急!世纪之交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忧的是淡水危机。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兵分两路分别就海水淡化和坎儿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小组

该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如图):

(1)请你说明其设计原理。能否举出类似的例子?

(2)海水淡化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小组

(3)该小组的同学们奔赴吐鲁番,对坎儿井的水源、最大水量出现的时间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大水量在夏季;有人认为主要来自融雪,最大水量在春季;有人认为来自河流、湖泊水……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4)探讨吐鲁番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答案:(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农业生产中的塑料大棚。

(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最大水量出现在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的夏季。

(4)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解析:第(1)题,认真读图,注意细节,描述过程:海水受热蒸发→遇冷凝结→水滴→淡水。农业生产中的塑料大棚和这种现象比较接近。第(2)题,比较灵活,围绕水资源分析即可。第(3)题,本区大部分位于内流区,多内流河,结合内流河的水源补给与水文特征去分析。第(4)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结合区域实际,判定措施的合理和可操作性。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上的水_苏教版

教学设计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教学目标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了解地球上的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和与水有关的自然景观。 3、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

4、学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以及认识节水标志。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形象的比喻以及学生的动手行动来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四、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多媒体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1、地球上水的分布 2、水污染现象 3、水浪费现象 实物道具:烧杯、汤匙、滴管;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所提出的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哪个星球吗? 生:地球。 师:老师带领大家到世界各地去走走.(播放课件) 师:如果你的眼睛够亮,你会发现老师带你来的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蒸发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环节 (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 (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3)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5、水循环的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信风带 西风带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划分: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低纬到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2)补充: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南北半球;(温度高的海区靠近赤道) ②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画出洋流的流向即可判断寒暖流 3、洋流按照成因分为三类: (1)风海流:盛行风,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 ,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密度流分布规律: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3)补偿流: 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形成洋流。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a 、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寒流: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近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而形成。b 、下降流:当表层海水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水聚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下降流。 上升流能把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上升流海区往往形成重要的渔场(秘鲁渔场)。 4)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方向会发生改变。 3、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1)中低纬海区: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 (2)中高纬海区:副极地为中心,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无洋流。 (3)南半球40度附近形成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冬季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 测试卷

第三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 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 答案:B 解析:补给类型①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是雨水补给;补给类型②在春、夏季节较多,秋季较少,冬季没有,是冰川积雪融水补给;补给类型③随季节的变化很小,是地下水补给。 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冰雪融化量增加快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 D.夏季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 答案:A 解析:②冰川积雪融水补给量一般随气温及冰川积雪量的大小而变化,图中②的补给最高值出现在春季的理由是:一方面春季的气温回升快,融化量增加快,另一方面随着融化量的增加,高山地区积雪量也在减少,因此虽然夏季气温最高,但是由于积雪量的减少,它的补给量没有春季的高。 右图为北半球某水库一年中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月份中,水库水位最高的是() A.12月B.3月 C.6月D.9月 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水量由盈转亏时储水量最大。从9月到次年3月,水库的流入量一直大于流出量,水位在持续升高,至3月时水位最高。 4.该水库可能位于() A.我国东部B.地中海地区 C.美国东北部D.俄罗斯南部 答案:B 解析:该水库位于北半球,且冬季时水库的流入量最大,说明冬季时该地区的降水较多,由此可判断该水库可能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A.该区域降水增加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D.地下径流增加 答案:B 解析:蒸腾作用减弱,可能是由破坏植被所致,引发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 6.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A.封山育林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D.修建小型水库 答案:C 解析:题述各项措施中,涵养水源、滞纳水体最不明显的是修建梯田。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 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 为湖泊储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下表示意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回答7~9题。 湖泊面积(平方千米) 储水量W(亿立方米) 年平均入湖流量Q(立方米/秒) 洞庭湖 2 820 173 10 353 太湖 2 428 44 195 滇池297 16 29 青海湖 4 853 742 39 7.只参与陆地内循环的湖泊是() A.洞庭湖B.太湖C.滇池D.青海湖 答案:D 解析:青海湖是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内陆湖,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8.换水周期最长的湖泊是() A.洞庭湖B.太湖C.滇池D.青海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公式可知,湖泊储水量与年平均入湖流量的比值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9.由表中信息可知()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B.湖泊储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C.年平均入湖流量越大,换水周期越短 D.湖泊储水量与年平均入湖流量的比值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公式可知,湖泊储水量与年平均入湖流量的比值越大,换水周期越

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1地球上的水

教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地球上的水【激趣导入】 听说同学们都很聪明,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邀请它来。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预设: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的水。 【新课讲解】 一、水的分布 出示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眼前呈现的大部分面积是什么颜色的?发现大部分都是蓝色的海洋,说明水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 出示课件:地球上关于由水构成的魅力风光(包括晶莹剔透的冰川)图片。学生观看,联想生活中的水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预设:河流、海洋、湖泊、冰川、地下…… 小结:根据它的分布不同,我们把地球上的水分为四大类:海洋水、陆地水、生物水、大气水。大部分都是海洋水,出示各类水体的分布示意图,讲解各类水体所占的比例。(海洋水是96.53%,地球上的淡水是2.53%) 能力挑战1:找出我们可利用的淡水有哪些(区分地球上的淡水和可利用淡水之间的区别)? 小结:引导学生自主看水的比例图,找出可利用的淡水只有湖泊淡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课件出示:一杯水(地球上全部的水),一汤匙水(地球上的淡水),一滴水(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能力挑战2:你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预设:放久了的饼干会变得潮…… 小结:地球上的水是以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的。 二、水的循环:

创设情境“问渠哪得清是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里?为什么会有源源不断的水送来呢?是什么力量将它送来的?我们一起跟着水去旅行。 让学生作为水分子的身份进行旅行,亲身体验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变化。用Flash动画展示: 一、(海洋与海洋之间的动画):海水不断蒸发,天空中的云层不断增厚,变黑,到一定程度后,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 思考:海洋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分布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液态变化为气态,再变为液态,从海洋水变为了大气水,在转化成海洋水。 二、(陆地与陆地之间的动画):河水、湖水不断蒸发,植物蒸腾,天空中的云层不断增厚,变黑,到一定程度后,电闪雷鸣,陆地上下起了大雨。 思考:陆地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分布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液态变化为气态,再变为液态,从陆地水变为了大气水,在转化成陆地水。 三、(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动画):海水不断蒸发,形成云层,向陆地上空输送,陆地上空中的云层不断增厚,到一定程度后,电闪雷鸣,陆地上空下起了大雨。水往地下渗透,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分布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液态变化为气态,再变为液态,从海洋水变为了大气水,在转化成陆地水。 提问:说一说水循环有哪些环节? 预设:蒸发,降水…… 【组织活动】 4人为一小组,画一画水循环示意简图,标注主要环节 取一小组的简图投影,其他小组找问题所在。 PPT出示正确的水循环,简单讲解各个环节水状态的变化以及位置的转变(由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小结】

1.1 地球上的水 学案3(浙教版八上)

课题:1.1水在哪里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难点:1.水的重要性,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 2.水循环过程和产生原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P2图)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液_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___ 态和___ 态形式存在。 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___96.53%___ 。它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表面。其次是淡水,占2.53%;最少是的陆地咸水,占0.94%。 3.淡水中最多的是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总淡水量的0.3%。 4.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_2.53%_,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__用水。 5.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讨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 二、水与生命 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以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____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_______ ,其中水母占_____ ,草本植物中约占___________ 。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____ 活动也离不开水。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______ 。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讨论】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 第二课时 三、水的循环 1.阅读p5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____蒸发__和_____蒸腾__进人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等变化。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D单元地球上的水 D1水循环 6.D17.D18.L1[2017·全国卷Ⅰ]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6.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湖泊的水量变化不大,蒸发量和降水量应大致相当,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应和年均降水量数值相当,约为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7.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陡,水流速度快,下渗少,地下水少,实际蒸发量应最小。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8.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会使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 13.(1)D1(2)D1(3)N3(4)L6[2017·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2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

图13白山市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发送 量(104人) 0.0 0.0 0.0 0.0 15.6 42.5 72.8 110. 8 135. 1 156. 3 156. 3 156. 3 (2)说明图12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3) 图中相关信息旅游业发展条件的评价 有利 不利 (4)图12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 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13.(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图中相关信息旅游业发展条件的评价 有利 拥有AAAA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天池 等) 旅游资源质量高(知名度高,有特色)有朝鲜族民俗村、长白山大峡谷等 旅游资源种类多(有自然景观,也有人 文景观) 部分景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部分景点交通的通达性好 不利 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旅游点 分布较偏远) 有些景点交通的通达性较差(旅游活 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 一般旅游景点多多数旅游景点吸引力较差 城镇级别较低接待能力较差(基础设施较差)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旅游季节较短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结冰期的特征。根据表格中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 送量的变化可知,1—4月四个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为0,说明河流结冰,不能通航;5—10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上升,说明这几个月河流尚未结冰,可以通航;11、12月两个月累计旅客发送量没有变化,可以判断这两个月河流结冰,不能通航。因此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6个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案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案地球上 的水》教学设计 高坪七小姜小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谜面是这样的):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水)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水。课件出示课题。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把你们所知道的说出来(学生答)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但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下面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介绍(课件出示图片):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暗河中。地下暗河及冰川是我们平常不多见的,但在它们中间也蕴

藏了大量的水。 2、观后小结:孩子们,美吗?是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的绚丽多彩! 3、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吗?好跟着老师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展开的地球平面图,蓝色的部分表示地球上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缺乏 1、谈话:哇,地球上的水真多!孩子们,你们肯定会认为,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我们用水就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老师要对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尽管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海洋,这么多的水,可真正能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很少很少。不知道原因吧,听老师给你们介绍(课件出示):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这样的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灌植物,也难以用于工业。我们人类能直接使用的水必须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很难利用,大气中还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也难以使用,这样就只剩河流、湖泊和少部分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使用。 2、谈话:这样吧,给你们打个比方:(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水比作一个圆,其中海洋和咸水中的咸水占了97%,而淡水只占3%。再来看,我们又把这少得可怜的淡水再看做一个圆,有76%是被冻结在了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还要除去水蒸气和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就只有这么一点。孩子们,从这个的比方中,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什么?(地球上的水又太少了) 3、如果孩子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再来做一个比较(课件演示)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易于人们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谈话:可令人痛心的是,就这么一滴水,却被地球上的人类自己给污染了,糟蹋了。 2、谈话:“污染”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书上给出了意思,老师把它打在了大屏幕上: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提问: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家乡周围有水污染的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 [授课建议] 1、水体的类型 2、河流的补给关系

3、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说,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方式。 (2)汛期(水位):包括丰水期、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3)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4)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4.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长度、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等。流经山区的河段窄、落差大、流速快,而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段往往比较宽,比较浅(黄河下游段除外),流速缓。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总结如下图: [深度探究] 植被的破坏会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1)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即枯水期流量减少,汛期水量增大;(2)洪峰到来快,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含沙量增大。 4、水循环的类型

5、水循环环节 6、水循环的意义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 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 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 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 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利用水循环,探究生活实例 (1)沼泽地的形成 (2)西部地区一些内流河断流 [深度探究] 1.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流径流有哪些变化 提示: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丰水期水位下降,流量减小,枯水期水位上升,流量增大;洪峰到来时间推迟;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最新地球上的水练习题

地球上的水练习题

第一部分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选择题 1.(2009·广东文基)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 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 2.“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 (《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 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B.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C .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 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2010·潍坊监测)下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该水库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江淮地区 C.西北内陆 D.横断山区 4.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9月 D.10月 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5~7题。 5.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间循环 C.地壳物质循环 D.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6.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水 7.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南极大陆 B.长江流域 C.亚马孙河流域 D.撒哈拉沙漠

(2010·平顶山模拟)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8~10题。 8.甲代表的水体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9.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10.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a变大 B.a变小 C.b变稳定 D.b在枯水期变大 新京报2009年2月6日报道,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 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 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 旱情为50年一遇。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3~15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28.5 17.0 9.0 1.6 0.5

三年级下册教案37地球水的星球

7.地球—水的星球 【教材简析】 《地球—水的星球》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七课。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有了比较好的认知,还专门用一个韦恩图去整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节课要用科学方法了解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激发学生思考地球的独特之处。 探索板块,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是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特征。第二,让学生注意到海洋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河流湖泊也有水资源。第三,通过数格子的方法量化陆地与海洋的面积。第四,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比较地球与太阳、月球的相同与不同。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陆地和海洋的大小比例有个大致的了解——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对丰富的液态水带来的好处有清晰的认识。 拓展板块,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星球上有没有水是探索生命的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 在前面6课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掌握了太阳与月球的异同点。但是,对于地球的特征,学生还没有深入地学习。他们对于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探索水在地球上所占比例的认识还不到位。在他们已有知识的体系中还没有建立起地球与太阳、月球的异同之处,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本课时要完成的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2.了解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理解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证据。 2.能耐心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整理记录陆地和海洋的相关信息。 3.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陆地上各种水体类型、相互补给关系及其影响,能够根据河流的补给类型图,说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2.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提高判读水循环示意图的能力。3.学会分析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方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液态 、固态和 气态 组成:由 (1) 。 不规则 特征:连续但 (2) ?? ? ??海洋水:储量最多,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大气水:分布最广 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水、 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水体空间分布 2. 。 相互补给 .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源 3 思考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 学。答案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连续运动 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岩石 圈、 大气 圈、 水 .概念:自然界的水在 1 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A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f地下径流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h蒸发、植物蒸腾、c降水 3.意义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判断 1.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 ) 2.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是双向的。( √ ) 探究点一河流补给类型与水文特征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极其有限。下图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纲点击: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材回顾 1.相互联系的水体 ?? ?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 大气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陆地水 ?? ?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陆地淡水:冰川是主体(2/3) 水体的三种类型 (1) 的关系。 相互补给 陆地水体的关系:具有 (2) 2.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水循环过程 ①水循环环节 下 H 、 地下径流 G 、 植物蒸腾 F 地表径流、 E 、 降水 D 、 水汽输送 C 降水、 B 、 蒸发 A 。 渗 ②三大类循环及过程 。 B → A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A→C→D→E、H、G。 陆地内循环:F、I→D。 ③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施加影响。 ) 环节 ( E 工程体现了人类对 ” 南水北调 “ (2)地理意义 。 动态平衡 维持全球水的 ①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着地表形态。 ④不断 塑造 要点一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名师点拨要点 ) 1.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环节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降水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植被状况、地质条件、降水量、流域面积、人类活动 下渗植被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地面性质 (1)水利措施 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此外,一些不利行为也会产生恶劣后果。如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对点演练 (2016·南京模拟)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地理同步导学练人教必修一全国通用版练习: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3.1 作业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少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第1题||,气态水分布最广||。第2题||,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液态水数量最多||。热带地区高山及特殊条件下也存在固态水||。 答案:1.A 2.C 3.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解析:降水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覆盖良好的情况下||,对地表水下渗最有利||。因为降水强度小、地形平缓||,雨水在地表汇集成流所需时间长||,地表水下渗就多;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丰富||,会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答案:D 4.读下图||,判断图中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以及该湖的性质分别是() A.湖水补给河水淡水湖 B.河水补给湖水咸水湖 C.河、湖水都以等高线处的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淡水湖 D.无法判断咸水湖 解析: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由此可以推出应是湖水补给河水||,且该湖应该是淡水湖||。 答案:A 读“某地的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5~6题||。

地球上的水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高坪七小姜小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谜面是这样的):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水)

就只剩河流、湖泊和少部分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使用。 2、谈话:这样吧,给你们打个比方:(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水比作一个圆,其中海洋和咸水中的咸水占了97%,而淡水只占3%。再来看,我们又把这少得可怜的淡水再看做一个圆,有76%是被冻结在了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还要除去水蒸气和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就只有这么一点。孩子们,从这个的比方中,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什么?(地球上的水又太少了) 3、如果孩子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再来做一个比较(课件演示)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易于人们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谈话:可令人痛心的是,就这么一滴水,却被地球上的人类自己给污染了,糟蹋了。 2、谈话:“污染”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书上给出了意思,老师把它打在了大屏幕上: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提问: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家乡周围有水污染的现象?它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4、谈话: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发现,同学们对“水污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具体地说,(课件介绍)“水污染”主要可分为“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三大类。(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 单元综合提升 河流水文、水系类题目答题规范 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 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 二是分析 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 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 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然后再针对 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rL 环节 地理 水循环卜 揶水运动 拥圧卄给*相互辅化 类型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思维流程] 流域分 布图 分析两河流 的水文特征 根摒图中信息,乙河段流经地 区 地势较为平坦?河流落差小. 流速较慢.口支流较多?河流流 量较大?纬度比屮河段低?结冰 期短 答案: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 短。 O 技法点拨 角度一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流域分布图 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含沙 量,有无汛期,有无结冰期(凌 汛儿流速?补给类型等 区域气候分布图 气温降水统计图表 河流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 向,水系状况与流域范围「支 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 密度等 角度二 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典题示例: (2017 ?北京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角度三 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答题思路为: (2016 ?上海卷)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资料,回答问 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 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 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流域气候统计图 流域的地形、植 空被、气温、降水 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结构 内容点析 1.对洋流成因内容的选择。洋流的成因实比较复杂的。细致分析的话,洋流大体上有三种:(1)风海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全球绝大部分洋流属于风海流;(2)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的海水运动,如大西洋表层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则由地中海流回大西洋;(3)补偿流:是由于某种原因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而另一个海区海水流来补充而形成的。补偿流既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也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每一种洋流都讲,内容势必繁杂,而且有些知识略深,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只以风海流为例,论述洋流的概念和成因。 2.图 3.4“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的设计意图。风海流的形成与全球风带是分不开的。为了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教材设计了这幅图。从图上不难看出,洋流分布有以下特点: (1)以南北回归线的副热带高压为中心形成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为西风漂流,围绕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4)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反时针方向的东北季风漂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西南季风漂流。

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末综合提升试题

章末综合提升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类题目答题模板 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1.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2.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成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3.两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的差异比较,其答题思路为:

(高考天津卷)读图,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巢湖上游主要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区,经巢湖由裕溪河注入长江。巢湖上游较大支流有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等。如图为巢湖流域水系局部图。 阐释裕溪河和杭埠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变化、含沙量等方面。注意观察图中两河与湖泊的位置关系、所处的地形地势等。 答案:流量:裕溪河流量较杭埠河大,因为巢湖汇集上游水系(包括杭埠河) 的大量来水,故径流量更大。水位变化:裕溪河水位(季节和年际)变化较杭埠河小,因为巢湖对裕溪河的径流具有调节(或“ 削峰补枯”)作用。流速:裕溪河流速较杭埠河小,因为裕溪河位于巢湖下游,落差较小,流速较慢;而杭埠河发源于大别山,落差较大,流速较快。含沙量:裕溪河含沙量较杭埠河小,因为巢湖支流进入巢湖,流速减慢,部分泥沙沉积。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湖北七市调研)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据此并读图,完成1~3题。

地球上的水练习题

¥ 2012届地理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基础训练题二 一、选择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1-2题。 1.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 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3-4题 3.甲区域气候一年分 为干、湿两季,据 ) 图判断其形成的主 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4.乙海域有一大范围 渔场,若用洋流剖面 , 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 应选()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具体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千米处,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的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 5.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分析下列洋流中可能会对此次泄漏石油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 ( ) ] ①北赤道暖流②墨西哥湾暖流③北大西洋暖流④加利福尼亚寒流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 下图中①~④表示某海区洋流分布模式。据图完成6—8题。 } 6.图中A、C、E三处附近的气候类型都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图中B、C所在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北部地区 B.西南沿海地区 C.西部地区D.东南部沿海地区 8.图中①②③④相邻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 ) A.①B.② C.③ D.④ 读局部洋流模式图,回答9-10题。 ; 9.流经①海域的洋流是 (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秘鲁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10.“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导致农业减产的区域濒临的海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是某大洋的洋流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 11.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 ( ) 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②北半球低纬环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