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氯苯氧乙酸废水处理技术

二氯苯氧乙酸废水处理技术

二氯苯氧乙酸废水处理技术
二氯苯氧乙酸废水处理技术

二氯苯氧乙酸废水处理技术

1 引言

2004 年Novoselov和Geim制备出单个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因其具有巨大比表面积(2630

m2 · g-1)、高的载流子迁移率(10000 cm2 · V-1 · s-1)等独特结构和性能,引起人们对二

维碳材料的极大关注.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机械剥离、外延生长法、化学气象沉积、氧化还原法等.以Hummers法制备GO,再通过还原处理(热还原、化学试剂、光激发、水热法等)

去除含氧基团是常用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技术之一.自1972年Fujishima和Honda研究

TiO2分解水制氧气和氢气以来,TiO2由于环保、无毒和稳定型光催化材料得到广泛研究.由于

TiO2是宽带隙半导体,限制其对可见光区响应.通过制备TiO2与其他材料的复合物是提高TiO2

的催化性能的有效方法.以GO/TiO2 的凝胶,在NH3/Ar 气氛中,于500~800 ℃煅烧,生成的RGO/N-TiO2在可见光区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2,4-二氯苯氧乙酸(2,4-D),作为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保鲜剂得到广泛应用.由于2,4-D的大量使用,生物降解缓慢和二次分解污染产物,对人类和环境产生极大危害.针对2,4-D

的控制处理主要包括吸附淋溶、微生物及植物修复、光降解、电化学还原等方法.制备的Ca-Ce-

W-TiO2复合催化剂对2,4-D具有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目前以紫外光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研究中,主要利用TiO2乙醇溶胶中加入GO,以紫外光激发

制备两者的复合物,采用紫外光/热还原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研究不多,鲜少报道以RGO/TiO2为

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2,4-D及其降解机制.本实验通过Hummers法制备了GO,N2气氛下利用紫

外光/热还原技术制备六碳环结构修复较好的RGO,用溶胶-凝胶-煅烧法以450 ℃高温下制备

RGO/TiO2复合光催化剂;以2,4-D为模拟有机废水,验证RGO/TiO2光催化氧化性能,考查催化

剂投加量、RGO负载量、pH值、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2,4-D可能的降解机制.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FT-IR(Nicolet 5700,美国),XRD(Bede,英国)对GO、RGO、RGO/TiO2复合材料结构组成表征,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00 TU-1901),UV-Vis(TU-1901),离子色谱仪(IC-861,瑞士)

等对2,4-D降解分析测定.

2.2 催化剂制备

2.2.1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GO为前驱体,紫外光耦合热还

原工艺制备RGO:将一定量的GO超声分散2 h,将其加入装有95%乙醇的圆柱状玻璃反应器中,

在紫外灯激发下还原12 h,抽滤并清洗3次,将所得样品于60 ℃真空干燥48 h,于N2气氛保

护下在管式炉中300 ℃(升温速率0.5 ℃· min-1)热还原1 h,研磨备用,标记为RGO.

2.2.2 复合材料RGO/TiO2的制备

采用凝胶-溶胶-煅烧法,A液配制:钛酸丁酯∶无水乙醇∶乙酸(体积比)为8 ∶ 15 ∶1;B液配制以水∶浓硝酸∶无水乙醇(体积比)为3 ∶ 1 ∶ 30,取一定量的RGO加入到B液中,然后再将B液慢速加入到A液中.陈化48 h成凝固态并70 ℃干燥.N2气氛保护下在管式炉

中450 ℃(300 ℃前升温速率0.5 ℃· min-1)煅烧2 h,得到灰黑色样品,研磨备用.改变RGO

的量,得到不同石墨烯负载量的RGO/TiO2复合材料,记为RGO/TiO2(质量分数).本研究制备了1%、2%、3%、4%RGO负载的RGO/TiO2复合材料.

2.3 实验方法

光催化降解实验在圆柱状玻璃反应容器中进行,石英紫外灯为光源.称取2,4-D样品溶解配

成模拟废水,将其倒入反应器中,加入光催化剂,先在黑暗中磁力搅拌30 min后使之达到吸附-

解吸平衡后不同时间点取样;分别探讨催化剂投加量、石墨烯负载量、pH值、初始浓度等因素对

降解效果的影响.取样经0.22 μm滤膜过滤分析.实验基准条件为RGO/TiO2(2%)1.2 g · L-1,pH为3,初始浓度为50 mg · L-1.

3 结果与讨论

3.1 晶相结构分析(XRD)

从图 1(B)的GO图谱可以看出,经过氧化后,只在2θ=10.2°左右出现(001)强衍射峰,由Bragg 方程计算层间距为8.6642 nm,石墨(2θ=26.5°)经过化学氧化,增加的含氧基团减弱了

碳层间的相互作用,得到具有良好层状结构的GO;图 1(C)是经过紫外光/热还原后的RGO图谱,

从图中可以看出,GO的(001)特征峰消失,在 2θ=24.5°附近出现了RGO特征衍射峰.从图

1(E)RGO/TiO2的图谱可以看出,经过450 ℃高温煅烧后,在2θ= 25.1°(101)、37.6°(004)、47.7°(200)、53.8°(105)、54.6°(211)、62.5°(204)、68.6°(116)等处与锐钛型二氧化钛

出峰一致,复合材料晶化,由Scherrer方程计算其粒径约为18~42 nm,但在2θ= 24.5°附近

的衍射峰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石墨烯的含量低,衍射峰不明显,被2θ=25.1°处的TiO2特征

峰所掩盖.

图1 样品GO、RGO、RGO/TiO

2、TiO

2

的XRD图谱

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图 2是GO、RGO和RGO/TiO2的红外光谱图,从图 2(B)可以看出,GO的图谱在3408 cm-1

附近对应于OH吸收峰,1722 cm-1附近归属于C O伸缩振动峰,1614 cm-1归属C C振动,1246 cm-1归属C—OH吸收峰,1021 cm-1归属C—O等吸收峰.从图 2(C)中的RGO图谱可以看出,在紫外光激发下,在GO中3408 cm-1(OH伸缩振动峰)、1722 cm-1、 1246 cm-1、1021 cm-1等处附近的振动吸收峰逐渐减弱,300 ℃热还原进一步将GO未除去的含氧基团以CO2、H2O、CO等气体从层间逸出,1614 cm-1附近出现石墨烯结构振动峰,产物中石墨稀结构的出现使其恢复共轭π键.从图 2(D)的RGO/TiO2的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1614 cm-1对应石墨烯的骨架震动峰.形成RGO/TiO2复合材料后,在570 cm-1附近归属于石墨烯与TiO2产生化学结合形成了Ti—O—C键伸缩振动峰,且此范围内的吸收峰宽化,两者发生了稳定结合.

/RGO的红外光谱图

图2 样品GO、RGO、TiO

2

3.3 水体中2,4-D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3.3.1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降解2,4-D的影响

图 3为催化剂投加量对2,4-D降解的影响.实验基准条件下,设置RGO/TiO2投加量分别为0.6、0.8、1.2、1.8 g · L-1,并同时设置不同的光源条件作为对照实验,分别为黑暗避光、

纯实验室自然光源和纯紫光源.从图中可以看出,复合催化剂RGO/TiO2对2,4-D具有较好的吸

附能力,在30 min后达到吸附饱和,吸附率约为26.8%;实验结果表明在基准条件下,实验室微

弱的自然光照对2,4-D的降解几乎无影响;同时,随着复合催化剂RGO/TiO2加入量增加,2,4-

D废水降解率逐渐升高,投加量为1.2 g · L-1反应12 h时2,4-D去除率达到最高的98.75%,而RGO/TiO2加入量达1.8 g · L-1时,2,4-D的降解率不再升高,反而与1.2 g · L-1时的

降解率相当甚至减少,表明当催化剂过高或是过低都对2,4-D的降解有不利影响,这是由于过

量的催化剂在溶液中会分散不均匀,造成结块团聚,降低了活性组分的利用率使得自由基未与底

物反应就发生分解而引起反催化作用.同时说明复合光催化剂RGO/TiO2降解2,4-D有最佳投加

量问题,当其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2,4-D的降解速率由其他条件所控制.本实验光催化剂

RGO/TiO2的最佳用量是1.2 g · L-1.

加入量对2,4-D降解率的影响(图b为2,4-D浓度分析标准曲线) 图3 RGO/TiO

2

3.3.2 石墨烯负载量对光催化降解2,4-D的影响

图 4是实验基准条件下,TiO2、P25、RGO/TiO2降解2,4-D图和CODCr去除率图.从图 4(a)中可以看出,复合光催化剂RGO/TiO2对2,4-D的光催化活性显著优于自制TiO2和P25.RGO的

负载量为2%时降解效果最好,与图 4(b)中CODCr去除结果一致,降解反应4 h后2,4-D降解率为75.65%,降解12 h已基本上检测不到2,4-D,CODCr去除率达到62.75%;而RGO负载量为1%时,降解4 h的降解率为68.82%,低于RGO负载量为2%时效果,降解12 h CODCr去除率为

54.6%;当RGO负载量3%时,反应4 h降解率为70.8%,相比1%时去除率有所提高,降解12 h CODCr去除率为55.76%;当RGO负载量4%时,反应4 h降解率为65.8%,比较3%时2,4-D去除率有所下降,反应12 h的降解率为95.2%,CODCr去除率为52.3%.实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石墨烯负载量为2%的复合催化剂催化降解效果最好.这是因为RGO提高电子转移效率,阻碍电子-空穴复合,使RGO/TiO2加速对2,4-D及其中间产物的催化降解,同时RGO太多可能会影响光的分布,导致光催化性能下降.

图4 RGO负载量对2,4-D降解率的影响

3.3.3 初始pH对去除2,4-D的影响

实验基准条件下,设置废水pH分别为3、4、5、7、9、10,探讨不同pH对去除2,4-D的影响,结果如图 5所示.从图 5看出,pH的升高不利于2,4-D的降解还原,当pH为10时2,4-D 降解效果很差,12 h后2,4-D降解率仅为69.4%,而在pH在4以下时,2,4-D去除效果极好,12 h后基本检测不到2,4-D.这是由于低的pH有利于使原来堆积的TiO2分散开(周红艺等,2013),TiO2表面会产生质子化从而带正电荷使其与石墨烯更多的接触,有利于光生电子传输,同时在pH较低时有利于2,4-D的更多吸附并与催化剂反应降解,因此酸性条件下催化剂对2,4-D有更好的去除效率.本实验有效扩宽了同类光催化剂处理2,4-D废水pH范围.

图5 初始pH对2,4-D降解率的影响

3.3.4 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2,

4-D的影响

实验基准条件下,设置2,4-D初始浓度分别为50、70、90、110 mg · L-1,考查

RGO/TiO2对不同初始浓度2,4-D的降解效果,结果如图 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2,4-D

的初始浓度增大,废水降解率逐渐降低,当2,4-D浓度为110 mg · L-1时,反应12 h去除率

仅为84.3%,表明在一定的催化剂浓度下,废水的降解效果随底物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因为2,4-D浓度较高时,被纳米催化剂吸附的2,4-D分子大量增加,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数是一定的,由于只有与催化剂表面接触的分子才会被吸附降解,因此2,4-D浓度的增加反而抑制了其降解.

图6 2,4-D初始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3.3.5 光催化降解2,4-D产物与途径分析

图 7b是基准条件下光降解2,4-D的氯离子浓度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降解反应的

进行,2,4-D的浓度逐渐降低,而反应体系中Cl-浓度逐渐升高,降解12 h时的氯离子浓度达

到8.57 mg · L-1,氯离子脱除率为52.96%.

图7 2,4-D降解中间产物分析(a. 高效液相色谱图;b. 降解时氯离子浓度变化图)

2,4-D降解的中间产物用HPLC通过分析每个峰所对应的保留时间所得到,图 7为基准条件下反应4 h的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2,4-D的出峰时间在4.28 min.随着光催化反应的进行,这个峰逐渐减小,同时在2.80,3.80和6.12 min的保留时间明显出现新的峰,通过与标准物质的HPLC色谱图对比,对应的物质分别是苯酚、4-氯酚、2,4-二氯酚.其它出峰用HPLC暂时难以分析.由2,4-D的产物图谱及氯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2,4-D可能的降解途径如图8所示.

图8 2,4-D可能的降解途径和中间产物分析结果

3.3.6 RGO/TiO2光催化降解2,4-D废水机理讨论

RGO/TiO2复合材料对2,4-D废水降解机制如图 9所示.参考已有的文献报道(Zhang et al.,

2010; Lee et al., 2012),RGO/TiO2

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优良催化活性,一是石墨烯表面有大量

的π-π共轭双键,2,4-D分子与其相互作用,同时复合催化剂RGO/TiO2高的比表面积等(王思雨等,2014; Wang et al., 2011)使其比纯TiO2对2,4-D具有更好的吸附;二是受紫外光源激发时,TiO2产生电子(e-)和空穴对(hν),由于石墨烯高的导电性和独特的二维共轭结构,成为光生电子高流速通道将TiO2光生载流子快速转移,使TiO2活性电子一部分在表面空间电荷层电场的作用下快速迁移到粒子表面被水分子中溶解氧捕获,生成HO2 · 等自由基,同时吸附在颗粒表面的水或氢氧基团也与空穴发生反应,生成H2O2、HO · 等自由基(Hoffmann et al., 1995),与被吸附到复合材料表面的2,4-D发生氧化降解,活性基团的生成和空穴氧化作用大大加速了光催化2,4-D的反应速率.另一部分通过渗流机理从导带跃迁到石墨烯上,有效延长光电子的寿命及抑制了电子-空穴复合,这部分电子将直接供给2,4-D苯环上的氯,使氯发生光还原反应从苯环上脱除(Xu et al., 2013).因此RGO/TiO2复合材料能有效提高量子化效率,延长电子寿命,对2,4-D具有高效的光降解速率和氧化还原效果。

图9 RGO/TiO

2

光催化降解2,4-D机制

4 结论

1)以Hummers法制备GO,N2气氛中采用环保的紫外光/热还原法能有效去除GO含氧基团,使六元碳环得到良好修复,恢复二维共轭结构制备出RGO,通过溶胶-凝胶-煅烧法450 ℃制备得到RGO/TiO2复合纳米材料;负载RGO提供电子转移高速通道,抑制电子-空穴对复合,使

RGO/TiO2对2,4-D的光催化活性显著优于纯TiO2.

2)对比不同因素体系去除2,4-D分析,结果表明,当RGO/TiO2投加量为1.2 g · L-1、RGO负载量为2%、pH为3、初始浓度为50 mg · L-1条件下,光催化反应12 h,2,4-D去除率

达到98.75%.2,4-D降解率随着RGO/TiO2投加量先增大后减小;低的pH条件和RGO负载量2%时

更加有利于2,4-D的催化降解.

3)紫外光激发下,RGO/TiO2一部分光生载流子被水体中O2捕获生成H2O2、HO · 等自由基,活性基团的生成和空穴氧化作用加速了氧化降解2,4-D,一部分电子直接作用2,4-D分子使其

发生还原脱氯过程,生成苯酚、4-氯酚、2,4-二氯酚等中间产物,部分降解为CO2和H2O.本研

究为2,4-D废水治理提供一种良好光催化技术和材料。(文章来源: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常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常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常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摘要主要介绍几种现代常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关键词:工业废水、处理 1.造纸厂废水处理 2019 年中国造纸工业纸浆消耗总量为5 992 万t ,其中废纸浆为3 380 万t ,占总 浆量的 56. 4 %[1 ] ,废纸回收持续增长,使废纸造纸生产废水成了近年来工业废水处理的热 点之一。 1.1 废水来源与污染物成分 经分析,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细小纤维、无机填料、油墨、染料等污染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生物、半纤维素、油墨等是形成COD 及BOD 的主要成分;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等主要形成SS ;而色度主要来自油墨和染料等。 1.2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处理[2]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回收废水中的纤维、降低生化系统负荷。一般厂家均在车间内部对白水进行纸浆回收,下面介绍的预处理主要是混合废水的厂外处理,主要包括纸浆回收、物化处理及生化处理。 1.3 纸浆回收 常用设备有斜筛、重力自流式筛网过滤机、普通旋转过滤机、反切单向流旋转过滤机等,常用的为斜筛。近年来出现多圆盘回收混合废水纤维。多圆盘运行费用低、基本不需 加药、回收纤维质量高、出水悬浮物含量低( SS 1.4 物化处理 物化预处理常用的有气浮法和沉淀法。气浮法主要为机械法和溶气法。机械法以涡凹 气浮为代表,溶气气浮以普通溶气气浮和浅层气浮为代表。 1.5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的关键部分“, 厌氧+ 好氧”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COD 去除率高、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采用。厌氧处理一般采用水解酸 化或完全厌氧反应器(UASB、IC、PAFR 等) 。好氧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

实验5 对氯苯氧乙酸的制备

实验5 对氯苯氧乙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复习巩固芳香醚的制备和芳环上的氯代反应,掌握利用苯酚制备对氯苯氧乙酸的原理及方法。 2.熟练掌握电动搅拌装置的使用,掌握固体酸性产物的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ClCH2 23ClCH 2 OCH2COOH OCH2COONa Cl OCH2COONa 22 FeCl3 HCl NaOH 该实验为两步反应:第一步,酚钠和氯乙酸在碱性中通过Williamson合成法制得苯氧乙酸。第二步是在三氯化铁的催化下发生苯环上的氯化反应生成对氯苯氧乙酸。但该实验不是直接通氯气,而是通过双氧水氧化盐酸生成氯,紧接着就发生氯化反应。最后的产品经重结晶纯化。 对氯苯氧乙酸是一个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俗称“防落素”,可以减少农作物或瓜果蔬菜的落花落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三)实验试剂及物理常数 药品名称分子量 (mol wt) 性状熔点 (℃) 沸点 (℃) 比重 (d420) 溶解性 氯乙酸94.5 无色晶体61~63 188 1.58 易溶于水,乙醇 和乙醚 苯酚94.11 无色晶体42~43 181.75 1.071 热溶于水,易溶 于乙醇和乙醚 苯氧乙酸152无色晶体98~100 285 热溶于水,能溶 于乙醇和乙醚三氯化铁162.22 橙红色固体282 - 2.898 易溶于水 乙醚74.12 无色液体- 34.51 0.7138 微溶于水,易溶 于乙醇

(四)实验装置图 反应装置抽滤装置 干燥装置 布氏漏斗 抽 滤 瓶 (五)实验步骤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50ml 三口瓶中,加入3.8克氯乙酸和5毫升水,开动搅拌,慢慢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至溶液的pH=7~8,然后加入2.5克苯酚,再慢慢滴加35%氢氧化钠溶液至pH=12,沸水浴加热搅拌反应半个小时,继续用氢氧化钠调PH =12,再加热反应15分钟。移去水浴,用浓盐酸调pH=3~4,这时候会析出固体,抽滤,用水洗2~3次,在60~65℃下烘干,备用。 反应装置同上,加入3克上述制备的对氯苯氧乙酸,和10ml冰乙酸,升温至55℃,加入少量三氯化铁(大约1粒绿豆大小)和10毫升浓盐酸(不要过量)。升温至60~70℃,在10分钟内慢慢滴加3毫升双氧水(宜慢,让生成的Cl2充分参与反应),保温反应20~30分钟,升温使固体溶解,慢慢冷却,析出固体,抽滤,粗产品水洗2次,用1:3的乙醇/水溶液重结晶,干燥后称重,计算产率。 注意事项: 1.先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将氯乙酸转变为氯乙酸钠,以防氯乙酸水解。因此,滴加碱液的速度宜慢。 2.酸化在通风橱中进行。盐酸不可过量太多,否则会生成盐而溶解。 3.开始加浓HCl时,FeCl3水解会有Fe(OH)3沉淀生成。继续加HCl又会溶解。FeCl3不可加多,否则影响产品的颜色。 4.Cl2有刺激性,特别是对眼睛、呼吸道和肺部器官。应注意操作勿使逸出,并注意开窗通风。 5.若无沉淀产生可能是反应温度太高,或氯气挥发。可降低温度再加入适量的浓盐酸或过氧化氢。

除草剂-2_4-二氯苯氧乙酸的制备方法及试剂配制方法

2, 4-二氯苯氧乙酸的制备 应用化学系1002班 1.实验设计 1.1实验目的: (1)了解2, 4- 二氯苯氧乙酸的制备方法; (2)复习机械搅拌,分液漏斗使用,重结晶等操作。 1.2.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磨口玻璃仪器、抽滤装置、分液漏斗、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控温仪、滴液漏斗、回流冷凝管、温度计。 试剂:苯酚、氯乙酸、35%氢氧化钠(称取17.5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32.5ml蒸馏水中粗略配制50ml35%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10%碳酸钠(称取5g碳酸钠固体溶于45ml蒸馏水中粗略配制50ml10%碳酸钠溶液)、浓盐酸、6mol/L 盐酸(体积比浓盐酸:水≈1:1)、33%过氧化氢、5%次氯酸钠(称取2.5g次氯酸钠溶于47.5蒸馏水中)、冰醋酸、三氯化铁、乙醇(体积比乙醇:水1:3)、乙醚、四氯化碳、ph试纸、刚果红试纸、冰块。

名称化学 式相对 分子 质量 物 态 颜 色 熔 点 (m p/ ℃) 沸 点 (b p/ ℃) 相对 密度 (g/c m) 溶解性折光 率 在水 中 在有机溶剂 中 氯乙酸C2H3C lO294.5 晶 体 无 色 或 白 色 63 189 1.58( 20/20 ℃) 易溶溶于乙醇、 乙醚、氯仿、 二硫化碳 冰醋酸C2H4O260.0 5 液 体 无 色 16 .6 117 .9 1.049 2(20/ 任意 比例 溶于乙醇、 乙醚和四氯 1.371 9

1.3.实验原理: 反应方程式4℃) 互溶化碳 乙醇CH3CH 2OH 46.0 7 液 体 无 色 -11 4.3 78. 4 0.789 45 (20 ℃) 与水 混溶 与多数有机 溶剂互溶 1.361 4 苯酚C6H6O , PhOH 94.1 1 晶 体 无 色 40. 6 181 .9 1.07 >65 ℃任 意比 例互 溶 溶于乙醇乙 醚乙酮或苯 1.541 8 苯氧乙酸C8H8O3152 晶 体 无 色 97- 99 285 1.3g (20 ℃) 热溶溶于乙醇、 乙醚、冰醋 酸、苯、二 硫化碳 乙醚C4H10O 74.1 2 液 体 无 色 -11 6.3 34. 51 0.713 4 微溶溶于低碳 醇、苯、氯 仿、石油醚 和油类 1.355 5

最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一览!

最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一览! 表面处理废水 1.磨光、抛光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将乳化油破除,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 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如不高,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废水 酸洗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废水pH一般为2-3,还有高浓度的Fe2+,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pH回调池→排放 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作为喷涂底层,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沉池→过滤池→排放 4.铝的阳极氧化废水

所含污染物主要为pH、COD、PO43-、SS等,因此可采用磷化废水处理工艺对阳极氧化废水进行处理。 电镀废水 电镀生产工艺有很多种,由于电镀工艺不同,所产生的废水也各不相同,一般电镀企业所排出的废水包括有酸、碱等前处理废水,氰化镀铜的含氰废水、含铜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等重金属废水。此外还有多种电镀废液产生。对于含不同类型污染物的电镀废水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含氰废水 目前处理含氰废水比较成熟的技术是采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必须注意含氰废水要与其它废水严格分流,避免混入镍、铁等金属离子,否则处理困难。该法的原理是废水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氯系氧化剂将氰化物破坏而除去的方法,处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氧化为氰酸盐,对氰破坏不彻底,叫做不完全氧化阶段,第二阶段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叫完全氧化阶段。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 从废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 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是处理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一、表面处理废水 1.磨光、抛光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 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 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 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 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 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能够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 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 将乳化油破除, 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 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 如不高, 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废水 酸洗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 废水pH 一般为2-3, 还有高浓度的Fe2+, 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 滤池→pH回调池→排放 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 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 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 作为喷涂底层, 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 沉池→过滤池→排放 4.铝的阳极氧化废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pH、COD、PO43-、SS等, 因此可采用磷化废水处理工艺对阳极氧化废水进行处理。二、电镀废水 电镀生产工艺有很多种, 由于电镀工艺不同, 所产生的废水也各不相同, 一般电镀企业所排出的废水包括有酸、碱等前处理废水,

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合成和含量分析

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合成和含量分析 (实验时间:14小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芳环上的温和条件下的卤化反应及Williamson 醚合成法 2.熟练酸碱滴定分析产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一、 基本原理 苯氧乙酸可作为防腐剂,一般由苯酚钠和氯乙酸通过Williamson 醚合成法制备。通过它的次氯酸氧化,可得到对氯苯氧乙酸和2,4-二氯苯氧乙酸(简称2,4-D)。前者又称防落素,能减少农作物落花落果。后者又名除莠剂,二者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ClCH 2CO 2H ClCH 2CO 2Na HCl +HCl H 2O 22NaOCl ++H +Na 2CO 3 FeCl 3Cl Cl Cl Cl OCH 2CO 2Na OCH 2COOH OCH 2COOH OCH 2COOH OCH 2COOH OCH 2COOH 芳环上的卤化作为的芳环亲电取代反应,一般是在氯化铁催化下与氯气反应。本实验通过浓盐酸加过氧化氢和用次氯酸钠在酸性介质中氯化,避免了直接使用氯气带来的危险和不便。其反应原理如下: 2HCl H 2O 2+Cl 22H 2O HOCl Cl 2O H ++ +H 2OCl + 2HOCl +H 2O H 2O +Cl 和Cl 2O 也是良好的氧化试剂。 三、主要仪器与药品 氯乙酸3.8g(0.04mol),苯酚2.5g(0.027mol),饱和碳酸钠溶液,35%氢氧化钠溶液,冰醋酸,浓盐酸,过氧化氢(30%),次氯酸钠,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可控温电磁搅拌器,可控温电热套。

四、操作步骤 1、苯氧乙酸的制备 在装有可控温电磁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100mL三颈瓶中,加入3.8g氯乙酸和5mL水。开动搅拌器,慢慢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约需7mL),至溶液pH为7-8。然后加人2.5g苯酚,再慢慢滴加35%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反应混合物pH为12。将反应物在沸水浴中加热约0.5小时。反应过程中PH值会下降,应补加氢氧化纳溶液,保持pH值为12,在沸水浴上再继续加热15分钟。反应完毕后,将三颈瓶移出水浴,趁热转入锥型瓶中,在搅拌下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3-4。在冰浴中冷却,析出固体,待结晶完全后,抽滤,粗产物用冷水洗涤2-3次,在60-65℃下干燥,产量约3.5-4g,测熔点。粗产物可直接用于对氯苯氧乙酸的制备。纯苯氧乙酸的熔点为98-99℃。 2、对氯苯氯氧乙酸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100mL的三颈瓶中加入3g(0.02mol)上述制备的苯氧乙酸和10mL冰醋酸。将三颈瓶置于水浴加热,同时开动搅拌。待水浴温度上升至55℃时,加入少许(约20mg)三氯化铁和10mL浓盐酸(2)。当水浴温度升至60-70℃时,在10分钟内慢慢滴加3mL过氧化氢(30%),滴加完毕后保持此温度再反应20分钟。升高温度使瓶内固体全溶,慢慢冷却,析出结晶。抽滤,粗产物用水洗涤3次。粗品用1:3乙醇-水重结晶,干燥后产量约3g。纯对氯苯氧乙酸的熔点为158-159℃。 3、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制备 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2克(0.0132mol)干燥的对氯苯氧乙酸和24mL冰醋酸,搅拌使固体溶解。将锥型瓶置于冰浴中冷却,在摇荡下分批加入40mL5%的次氯酸钠溶液(3)。然后将锥形瓶从冰浴中取出,待反应物升至室温后再保持5分钟。此时反应液颜色变深。向锥形瓶中加入80mL水,并用6mol/L的盐酸酸化至刚果红试纸变蓝。反应物每次用25mL乙醚萃取3次。合并醚萃取液,在分液漏斗中用25mL水洗涤后,再用25mL 10%的碳酸钠溶液萃取产物(小心!有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将碱性萃取液移至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浓盐酸酸化至刚果红试纸变蓝,抽滤析出的晶体,并用冷水洗涤2-3次,干燥后产量约1.5g,粗品用四氯化碳重结晶,熔点134-136℃。纯2,4-二氯苯氧乙酸的熔点为138℃。 4、2,4-二氯苯氧乙酸的产品纯度测定 (1)0.1mol·L-1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0.6g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两份分别放入两个250ml锥形瓶中,加入40-50ml水使之溶解(必要时可加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计算每次标定的NaOH溶液的浓度、平均浓度及相对相差。 (2)产品纯度的测定 准确称取产品0.45-0.50g两份,用20-30ml 1:1乙醇水溶液溶解,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保持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两次,计算每次所测样品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百分含量、平均百分含量及相对相差。

现今的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现今的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删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删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

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以上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基本流程,流程图见下页图一。 二.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介绍及对比

几种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 一、概述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已相当成熟,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进及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已较少使用。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和出水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处理费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生活污水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作简单介绍,包括氧化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BAF)、A-0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等。 二、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完整工艺如下: 污水——前处理——生化法——二沉池——消毒——出水 | | ——-——污泥处理系统-- 前处理也称为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有格栅或格网、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SBR法、A/O法等。用生化法(包括厌氧和好氧)处理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作一简介。 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故称为氧化沟。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典型的有:A:卡罗塞式;B:奥巴尔型;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沉淀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工艺日趋完善,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其主要特点是:进出水装置简单;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又类似于推流式;BOD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污泥产率低,排泥量少;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技术]十种常用水处理方法 沉淀物过滤法 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 质清除干净。这些颗粒物质如果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阻塞。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挡下来。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如果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堆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逐渐减少。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断滤器被阻塞的程度。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除堆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因为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堆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经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升高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2硬水软化法 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

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以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其软化的反应式如下: Ca2++2Na-EX→Ca-EX2+2Na+1Mg2++2Na-EX→Mg-EX2+ 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本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树脂基质(resin matrix)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regeneration)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其反应方式如下:Ca-EX2+2Na+ (浓盐水)→ 2Na-EX+Ca2+Mg-EX2+2Na+ (浓盐水)→ 2Na-EX+Mg2+如果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长期饮用也容易得到硬水症候群。硬水软化器也会引起细菌繁殖的问题,所以设备上需要有逆冲的功能,一段时间後就要逆冲一次以防止太多杂质吸附其上。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采用离子交换原理,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离子。当含有硬度离子的原水通过交换器内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便与树脂吸附的钠离子发生置换,树脂吸附了钙、镁离子而钠离子进入水中,这样从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的软化水。 3去离子法

化学实验报告对氯苯氧乙酸的合成

对氯苯氧乙酸的合成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机械搅拌操作; 2、 学会对氯苯氧乙酸的合成方法; 3、 进一步熟悉亲核合成反应; 4、 熟练重结晶操作。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对氯苯氧乙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中间体,有许多合成方法,本实验采用Willamson 法进行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副反应: 222ClCH COOH + NaOH HOCH COONa+NaCl+H O → 碘离子是比氯离子更好的离去基团,能够明显地提高S N 2反应的反应速率和产率,因此,使用催化量的KI 是必要的。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生成苯酚负离子,可以明显提高它的亲核性,但在碱作用下,氯乙酸同样会发生水解反应,即被羟基负离子进攻生成副产物。本实验采用先将一部分NaOH 与苯酚反应,生成苯酚负离子,再分别滴加剩余的碱和氯乙酸,以减少氯乙酸的水解,提高反应的产率。 主反应机理: 副反应机理: 三、 主要物料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OH Cl + Na OH H KI ???→??→ OCH 2COOH Cl 2ClCH COOH +

四、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100mL三口烧瓶;滴液漏斗;电热包(或油浴装置);机械搅拌器(或磁力搅拌器);球形冷凝管;吸滤装置;250mL烧杯;10mL量筒;50mL量筒;胶头滴管。 试剂对氯苯酚;氯乙酸;20%NaOH;碘化钾;1:1盐酸;95%乙醇;pH试纸。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图:

六、 实验结果与分析 重结晶前的粗产物质量为11.72g ,粗产率为 11.72100%124.2%6.50186.59/128.56/m g m g g mol M g mol M ?= =?粗产品 对氯苯酚 对氯苯氧乙酸 对氯苯酚 粗产率超过100%,显然其中混有大量杂质。根据实验过程分析,由于未趁热加酸,导致酸化不充分,粗产品抽滤时没有充分洗涤,这两个原因导致产物中混入大量对氯苯氧乙酸盐杂质。 重结晶提纯的产物经干燥后质量为4.76g ,产率为 4.76100%50.5%6.50186.59/128.56/m g m g g mol M g mol M ?= =?产物 对氯苯酚 对氯苯氧乙酸 对氯苯酚 提纯干燥产物的熔程两次测量分别为155.6℃~157.0℃,155.7℃~157.2℃,平均为155.6℃~157.1℃,比文献值157℃~159℃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混入脱羧产物或(和)乙醇,或者干燥不充分所致。 七、 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在搅拌下滴加氯乙酸? 答: 防止氯乙酸的瞬时浓度过大增加副反应的发生。 2、 为什么将对氯苯酚先溶于NaOH 溶液中,作用何在? 答: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生成苯酚负离子,可以明显提高它的亲核性,但在碱作用下,氯乙酸同样会发生水解反应,即被羟基负离子进攻生成副产物。本实验先将对氯苯酚溶于NaOH 溶液中,生成对氯苯酚负离子,再分别滴加剩余的碱和氯乙酸,以减少氯乙酸的水解,提高反应的产率。 八、 讨论、心得 1、 实验操作注意点 (1) 试管中的对氯苯酚加入适量NaOH 溶液适当加热后倒出,然后用少量NaOH 溶液洗涤试管。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

1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 2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微SS 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3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重点介绍 (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点) 4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3)AO法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工艺流程图: 优点: 1)系统简单,运行费低,占地小 2)以原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和内源代谢产物为碳源,节省了投加外碳源的费用 3)好氧池在后,可进一步去除有机物 4)缺氧池在先,由于反硝化消耗了部分碳源有机物,可减轻好氧池负荷 5)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过程对碱度的消耗 (4)AAO法 AAO法又称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工艺流程图:

常见的几种工业污水处理技术

常见的几种工业污水处理技术 时间:2009-03-11 16:16来源:作者: 关键词:工业污水处理,污水处理 常见工业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1 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从污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污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污水是处理的 常见工业污水处理技术介绍 1 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塑胶、电镀、五金、印刷、食品、印染等行业。从污水的排放量和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来看,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等以无机类污染物为主的污水和食品、印染、印刷及生活污水等以有机类污染物为主的污水是处理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工业污水的处理技术。一、表面处理污水 1.磨光、抛光污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 一般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污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污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污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污水一般含有乳化油,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将乳化油破除,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污水中COD浓度高时,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如不高,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污水 酸洗污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污水pH一般为2-3,还有高浓度的Fe2+,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污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pH回调池→排放 磷化污水又叫皮膜污水,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作为喷涂底层,防止铁件生锈。该

氯苯氧乙酸钠

4-氯苯氧乙酸钠 4-氯苯氧乙酸钠俗称防落素,为白色针状或棱状结晶,略有酚味。易溶于水,性质稳定,长期存放不变质。酸化后生成对氯苯氧乙酸,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4-氯苯氧乙酸钠是中枢神经兴奋药甲氯芬酯的中间体,原用于植物生长调节。 4-氯苯氧乙酸国内商品名为防落素、保果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抑制剂。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移,不仅可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增进果实生长速度、促进提前成熟,还能达到改善植物品质之目的,同时它还有除草剂的作用。 在豆芽生产中,4-氯苯氧乙酸钠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可以促进豆芽下胚抽粗大,减少根部萌发,加速细胞分裂。但由于其对人体有一定积累毒性,国标已取消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申请。 豆芽作为一种食用量非常大的蔬菜,豆芽生产商为了让豆芽长得快、长得漂亮,生产过程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品添加剂。非食品添加剂是4-氯苯氧乙酸钠就是其中一种,检出率很高。 4-氯苯氧乙酸钠的残留就会在人体内的累积,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蓄积危害。如使儿童发育早熟,女性生理发生改变,对人体有致癌、致畸的作用,即使有些危害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但是长久沉积必然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检出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1)部分农户未了解国家规定的变更,继续使用此类药物;(2)农户安全意识薄弱,无根豆芽便于清洗食用,

市场需求大,为增加产量而添加;(3)豆芽运输过程不耐贮藏,添加进去增加其抗逆性,并达到保鲜的目的。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如果餐具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作为一种非食用的合成化学物质,应控制人体的摄入。 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 出现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合格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部分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 2.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 3.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或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 铅(以Pb计) 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毒重金属,因此铅及其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将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造

污水处理几种常见工艺比较

一、A/O工艺 1.基本原理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 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 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 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 (内循环) 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 3. A/O工艺的缺点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

豆芽中氯苯氧乙酸氟苯氧乙酸等简要编制说明

DB 北京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DB 11/ XXXXX—XXXX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 6-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 福美双的测定 (征求意见稿) 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

前言 本标准代替DB11/T 379-2006《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2,4-滴、赤霉素、福美双的测定》。 本标准与DB11/T 379-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原标准方法进行结构调整,删除了2,4-滴的检测方法; ——增加了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异戊烯腺嘌呤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 ——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标准中文名称改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福美双的测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第一法(仲裁法):刘平、范赛、吴国华、赵榕、刘伟、赵旭东; 第二法:曹红、金瑛、刘艳琴、许华、王浩、田艳玲、林立。 原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7种植物生长 调节剂及福美双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CPA)、4-氟苯氧乙酸(4-FPA)、6-苄基腺嘌呤(6-BAP)、异戊烯腺嘌呤(z-IP)、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 、赤霉素(GA)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福美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福美双残留量的测定。 第一法液相色谱-质谱法 2 原理 试样经乙腈提取,在酸性条件下盐析脱水,离心后,分散固相萃取管净化,上清样液经十倍稀释后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分析,外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 3.1.1乙腈:色谱纯。 3.1.2 甲醇:色谱纯。 3.1.3 QuEChERS分散固相萃取粉包:内含4 g MgSO4、1 g NaCl、1 g柠檬酸钠、0.5 g柠檬酸氢二钠。 3.1.4 十八烷基硅烷(C18)。 3.2 标准品 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纯度>99.0%。 3.3 标准溶液配制 3.3.1标准储备液:分别精确称取植物生长调节剂标准品0.01g(精确到0.0001g),用甲醇溶解并移入

常见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

常见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 一、A/O工艺 1.基本原理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溶解氧(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 (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 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2.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

可将COD值降至100mg/L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 (3)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5)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 3.A/O工艺的缺点 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了运行费用。另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福美双的测定》(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一)任务来源、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 2013年9月,北京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集2014年度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建议的通告》。本标准制订小组根据《通告》要求,在大量文献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向北京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了对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T379—2006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2,4-滴、赤霉素、福美双的测定》进行修订,得到了卫计委的立项批准,项目编号为spaqdfbz-2014-10。本标准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起草。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主要起草人:第一法(仲裁法)刘平、范赛、吴国华、赵榕、刘伟、赵旭东; 第二法:曹红、金瑛、刘艳琴、许华、王浩、田艳玲、林立。 (二)简要的起草过程 2014年5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标准修订小组,开始制定实验方案,在前期大量文献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检测方法。2014年8月开始开展方法回收率、精密度、测定低限以及线性范围等一系列技术内容的确定研究。2015年5月底形成标准检测方法草案。2015年7月,组织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等3家单位进行了方法的协同性验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异戊烯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的要求,至此第一法建立完毕。因2,4-滴已建立国标方法,将原标准中2,4-滴的检测方法删掉,并对原标准结构进行调整,与新建立的仲裁方法合并为现标准方法。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本标准代替DB11/T379-2006《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2,4-滴、赤霉素、福美双的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