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_为什么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这么难_

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_为什么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这么难_

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_为什么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这么难_
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_为什么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这么难_

第2期中国外交

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摘要:中国适时的外交斡旋促成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中国主导的外交斡旋创造性地发展了多边谈判的性质和内涵,并在兼顾短期与长远利益、原则性的核不扩散机制与现实的安全需求的基础上避免了冲突升级。从认知差异、斡旋目标和依托的资源对比看,六方会谈机制内的外交斡旋又是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关键词:外交斡旋;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386(2006)02-0023-08

自2003年8月以来,以“六方会谈”机制为基

础的外交与政治解决朝核问题的多边谈判已经进行了5轮,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突破。虽然2005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发表了各方签署的《共同声明》,但声明并没有为谈判的持续深入带来决定性的转机。2005年11月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之后,新的一轮后继会议究竟什么时间恢复至今还很难确定。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除了美国和朝鲜的观点依然对立、互不信任的坚冰依然难以融化之外,也与各方难以形成有效的共识来推进多边会谈进程以及彼此之间在朝鲜问题上隐含的战略性利益分歧无法缩小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中国和美国对外交斡旋(mediation)的角色认知差异和由此引发“斡旋”努力的有限性,客观上是六方会谈难以打破僵局的又一重要因素。从国际斡旋的理论上和六方会谈的实践这两个层次分析和把握外交斡旋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外交在朝核问题上的贡献和局限、并进而更好地澄清未

来我们在六方会谈中的角色,是必要而又具有启

示性的。

外交斡旋、或者说对冲突的国际斡旋的本质是通过第三方的介入为冲突各方寻找到妥协的道路,从而管理冲突、并逐步发展出谈判解决冲

突的办法[1]

(p.4)

。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上,外交斡旋俯拾皆是,经常是国际关系与各国外交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冷战结束后,外交斡旋在国际冲突防止与解决进程中更是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因为在意识形态对峙全球退潮、军事冲突的灾难性后果严重以及安全利益的相关性发散的情况下,一方面外交斡旋赢得了各种比冷战时期更为有利的国际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斡旋机制解决总是难以避免的冲突,符合全球化时代国家的根本利益。不管斡旋的结果如何,外交斡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冲突管理的过程,本身能为危机的解决

外交斡旋理论与六方会谈中的外交斡旋

———为什么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这么难?

朱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

收稿日期:2006-03-28

作者简介:朱锋,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2006年4月总第88期Apr.2006No.88

外交评论

FOREIGNAFFAIRSREVIEW

外交评论2006年

奠定必要的基础①。

朝核问题的外交斡旋进程是一个复杂的冲突解决程序中的外交斡旋问题。它既不同于为了停止直接军事冲突、建立和平秩序而进行的以维和为目的的军事外交斡旋,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地区冲突进程中的第三方强行介入的政治外交斡旋。上述两种类型国际斡旋的重要基础是“斡旋者”的中立身份、单纯的和平动机、斡旋的方案设计和过程执行的能力建设②。在这两种斡旋过程中,斡旋者可以诉诸国际组织的强制力或者发挥全部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来形成“力量介入”的态势,并通过动用各种国际辅助力量来保证被斡旋者缺乏固执己见的资源。在这样的军事外交斡旋或者政治外交斡旋中,斡旋者的道德义务以及利益取向不受怀疑,斡旋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其斡旋的能力与决心。在这样的斡旋过程中,斡旋者的地位、受斡旋事态的性质常常决定斡旋的进程和斡旋的结果。

从国际斡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来看,朝核问题这样的外交斡旋过程是难度最大的、也是斡旋效果最不容易发挥的问题。因为朝核问题由来已久,不仅涉及时间长,而且包括了美朝之间长期的不信任以及依然严峻的意识形态对立。例如美国在冷战后长期将朝鲜视为“流氓国家”(roguestate),2002年2月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又将朝鲜与伊拉克和伊朗并列,称为“邪恶轴心”(AxisofEvil)。1993-1994年第一次朝核危机时克林顿政府曾很认真地考虑过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框架协定》签署以来,双方的猜疑和争执从来没有停止过。朝鲜则长期指责美国对平壤实行敌视与扼杀政策,而美国则始终没有真正改变过朝鲜“欺骗”和“非法”方式进行核努力的怀疑③。布什政府上台后,更是在很长时间内中断了和朝鲜的直接对话。更严重的是,朝核问题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这不单是后冷战时代美国全球安全的首要关注,对朝鲜来说也是“高位政治”(Highpolitics)中最敏感的国家安全问题。因此,朝核问题无论从那方面来讲,都符合国际斡旋问题分类中“级别最高”、最难解决的问题④。

然而,最困难的斡旋问题和斡旋对象恰恰也是最需要、也是最值得进行斡旋的。外交斡旋的启动与进展首先取决于在什么时机介入斡旋和由谁来进行斡旋。从时间的选择上,危机开始连续出现新的对抗性事态、或者危机达到第一个“波峰”高度之后应该是斡旋介入的“最佳时机”(optimaltime);而能对当事方同时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应该是介入斡旋的最好“人选”[2](pp.121-135)。传统的国际斡旋理论常常认为,斡旋国际冲突、即便不是直接的军事冲突也需要等到其自身爆发、难以收拾残局的时候,外交斡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冲突自身进程的有限性会遏止冲突当事方真正下定决心寻求妥协。而斡旋理论新的发展则认为,从斡旋介入的条件来看,最有可能、也是最应该出现外

①有关后冷战时代国际斡旋在解决国际性冲突中的意义和作用,参见JacobBercovitch,ed.,ResolvingInternationalCon-

flicts:TheTheoryandPracticeofMediation,Boulder:LynneRiennerBublishers,1996,pp.11-35。有关冷战后国际外交斡旋的回顾与总结,参见SaadiaTouvalandI.WilliamZartman,"InternationalMediationinthePost-ColdWarEra,"inChesterACrocker,FenOslerHampson,andPamelaAall,eds.,TurbulentPeace:TheChallengesofManagingInternationalConflict,Washington,D.C.:UnitedStateInstituteofPeace,2001.

②有关国际关系中外交斡旋在冲突解决中的理论总结,请参见JacobBercovitch,ed.,ResolvingInternationalConflicts:The

TheoryandPracticeofMediation,Boulder:LynneRiennerBublishers,1996;J.A.WallandA.Lynn,"Mediation:ACurrentReview,"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Vol.37,No.1(1993),pp.225-229;C.R.MitchellandK.Webb,NewApproachforConflictInternationalMediation,NewYork:Greenwood,1988.

③有关第一次朝核危机以及可林顿政府的朝鲜政策,参见MichaelJ.Mazarr,NorthKoreaandtheBomb:ACaseStudyin

Nonproliferation,NewYork:St.Martin'sPress,1996;LeonV.Sigal,DisarmingStrangers:NuclearDiplomacywithNorthKorea,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8;JoelS.Wit,DanielB.Poneman,andRobertL.Gallucci,GoingCritical:TheFirstNorthKoreanNuclearCrisis,Washington: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2004.

④按照ChesterA.Crocker,FenOsierHampson,andPamelaAall的分类,最难解决的斡旋问题是那些冲突时间长、性质严

重和存在着对立意识形态的问题。参见TamingIntractableConflicts:MediationintheHardestCases,pp.7-9.

第2期

交斡旋的情景是冲突双方形成了全面僵局、危机性质严重而又无法由当事方自身寻找到直接对话途径的时候[3](pp.249-266)。

当然,对所需要斡旋的问题不仅事关性质是否严重,还涉及到该问题是否具有危机损害的多重效应。如果一个冲突问题可能失控而导致的麻烦种类越多,那么,外交斡旋的可能性越大,由此而带来的成功斡旋的难度也就越大。但相对应的是,此时外交斡旋介入的“理性程度”就越高[4](pp.563-570)。换句话说,斡旋越值得进行。对斡旋的这一相关变量关系的建立,也反映了冷战后国际斡旋的基本现状:即便是地区性的军事冲突,也只有大约35%涉及到国际斡旋。这说明国际斡旋是常见、但并不普及的事实。

在这个过程中,成功的外交斡旋还取决于“斡旋的类型”(mediationstyle),或者说,斡旋行为本身。一项良好的、有针对性的外交斡旋行为常常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能够便于冲突双方直接沟通和协商;二是能够引导形成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原则、并设定解决冲突方案的坚实基础;三是斡旋者能够主控会谈与磋商进程;即“便利”(facilitation)、“成型”(formulation)和“主控”(manipulation)[5](pp.58-87)。其中,斡旋者是否能主控冲突重要当时人之间的谈判进程,是斡旋效果最强有力的制约因素。

朝鲜核问题具有典型的危机损害的多重性。因为朝核问题如果持续核化,不但可能会激发朝鲜半岛出现新的军事冲突,危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能触发东亚地区新的核军备竞赛,从而大大恶化东亚的区域地缘战略环境,并因为“安全困境”(securitydilemma)的作用而导致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的安全成本大大上升;甚至可能造成区域安全结构退化到冷战时期那样的新的地缘政治分裂。即便这样消极的安全后果不那么明显,

但朝核危机一旦进入军事冲突、或者对抗升级的情景,朝鲜境内的经济状况将会持续紧张,即便难民危机也将给周边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与社会压力。如果局势失控,核材料的走私等可能性甚至会造成核恐怖主义。这些后果都不堪设想。

中国积极对朝核问题进行外交斡旋,不仅在时机的掌握以及问题的选择上及时、果断,而且通过中国自身的地位——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同时对美国和朝鲜拥有外交影响力——

—为六方会谈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社会目前的共识是:六方会谈机制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好形式”。

2002年10月初新一轮朝核危机爆发后,美朝双方在核问题上的对峙迅速升级。朝鲜很可能是利用承认其有核计划的方式逼迫美国加大与朝鲜对话的投入,并希望利用“核牌”为美朝之间关系正常化谈判以及压美国取消对朝经济制裁能一系列安全与经济要求服务。当然,针对美国2002年2月有关将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家战略压力,朝鲜争取核能力普遍被视为是朝鲜为了改善安全状况而作出的举动①。但布什政府拒绝和朝鲜直接对话,采取停止《框架协议》中重油供应等方式力压朝鲜公开起全部核计划。2002年12月底到2003年1月,朝鲜宣布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武器核查人员、重启5兆瓦石墨反应堆、并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布什政府则坚持“不会放弃任何政策手段”迫使朝鲜放弃核设施和核计划,暗示存在着军事手段解决朝核问题的可能性。而朝鲜则采取“战争边缘政策”(brinksmanship)来对抗美国的军事压力②。到2003外交斡旋在六方会谈机制建立

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作用

①有关2002年10月朝鲜在与美国当时的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的会谈中承认有“核计划”的原因分析,请

参见VictorD.ChaandDavidC.Kang,NuclearNorthKorea:ADebateonEngagementStrategies,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03;MichaelO'HanlonandMikeMochizuki,CrisisontheKoreanPeninsula:HowtoDealWithANuclearNorthKorea,Washington:theBrookingsInstitutionBook,2003;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军控与裁军研究中心刘沛主编:《朝鲜核危机透视——

—美俄日韩专家论朝核危机》,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年版。

②有关对朝鲜、美国及相关各方对朝核问题基本政策的跟踪与分析,参见KoreaResearchInstituteforStrategy,TheStrate-

gicBalanceinNortheastAsia:2003-2005,Seoul:KoreaResearchInstituteforStrategy,2003-2005;TheNationalInstituteforDefenseStudiesofJapan,EastAsianStrategicReview,2003-2005,Tokyo:NIDSJ,2003-2005;CSISComparativePolicyQuarterlyofEastAsia,CSISPacificForumE-Journal,2003-2005.

朱锋: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外交评论2006年

年1月,第二次朝核危机出现了升级的趋势,朝鲜半岛爆发新的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在上升。再者,一个核武化的朝鲜半岛也是东亚地区安全的重大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迅速启动了朝核问题外交斡旋进程,经由2003年4月的北京“三方会谈”迅速扩展为了2003年8月的第一轮北京六方会谈。截止到2005年11月的第五轮六方会谈,外交斡旋对于推动朝核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了以下突出作用。

首先,中国主导的外交斡旋促成了六方会谈机制的建立和发展。这是中国外交斡旋朝核危机、进而在各方支持下形成多边对话平台以启动多边谈判进程富有历史意义的成果,代表了解决东亚重大地区安全问题的多边合作架构的首度正式启动。为了促成多边会谈,中国不仅进行了繁重的“穿梭外交”,在各方之间“穿针引线”、及时沟通信息,力陈进行多边磋商的各种好处以及尽快举行会谈的利害,并一直热情地提供多边会谈的对话场合;更重要的是,中方努力秉持客观、公正和积极的原则,在将近3年的对话进程中始终是牵引多边会谈不断打破各种障碍、能让六方会谈“谈下去”的强大动力。没有中国的外交斡旋,建立六方会谈机制以及已有的五轮多边磋商都是难以想像的。中国对朝核问题的外交斡旋以及领导六方会谈的努力,被评价为是中国争取承担“负责任的大国作用”的生动体现,是中国谋求“有所作为”“新外交”的具体标志[6]。

其次,中国主导的外交斡旋创造性地发展了多边谈判的性质和内涵,通过多边框架内安排双边会晤等一系列方式,为满足有关各方各自坚持的会谈需求打开了便利之门,显示了中国外交人员为政治解决朝核问题的坚定决心与把控外交斡旋角色的出色外交技巧。布什政府不愿意与朝鲜双边会谈,朝鲜一开始也难以接受多边会谈。为此,在六方会谈的架构中穿插双边会晤,不仅自然、而且符合各方的政策底线。这种将双边与多边结合的创举,充分展示了中国在介入朝核这样“高难度”冲突问题时所具有的出色的斡旋能力。

从第一轮六方会谈到第五轮六方会谈,中间的进程起伏跌宕。每次在出现美朝意见对峙的关键时

刻,中国政府和外交官员总是挺身而出,坚持公正意见,才得以使得六方会谈迄今能一轮又一轮地进行下去。例如,第二轮六方会谈之前朝鲜要求落实的美国“书面安全保证”,第三轮六方会谈之前美国要求朝鲜必须“坦白”秘密浓缩铀问题,第四轮会谈之前朝鲜要求美国“道歉”才能复会,第五轮会谈前朝鲜则坚持先解决轻水反应堆再“弃核”。每次新一轮会谈酝酿和举行前的“卡壳”时期,都是中国外交官员和其他有关国家一起共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让美朝双方都有所松动之后才得以渡过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顶住了来自美国的外交压力、也承受住了美国官员多次强调朝核问题“考验”中美关系性质这样的软硬兼施的手法。六方会谈机制的存在凝聚了中国外交官员的心血。

第三,中国主导的外交斡旋兼顾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原则性的核不扩散国际规制以及现实中的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平衡了美国作为霸权国家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固执与其他各方意见背后的苦衷,避免了单纯“压力和孤立战略”有可能引发的冲突升级,同时也努力阻止了朝鲜想要通过核试验等进一步的对抗性举动来激化核僵局态势的冒险举动。

美国在第三和第四轮会谈中出现了因立场僵硬而被“孤立”的局面,因而在美国国内也饱受批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中国外交斡旋的积极努力,在六方会谈中态度僵硬、保守,谈判代表授权有限的布什政府不得不开始收敛一贯的“政权更替”(regimechange)战略,转而公开强调美国的朝鲜政策是旨在促成平壤的“政权转型”(regimetransfor-mation)。第三轮会谈中美国所坚持的从“冻核”到“弃核”三个月过渡期的强硬立场,在第四轮会谈中有所改变。美国原来坚持不在“冻核”开始后给予朝鲜任何援助的方针因签署了《共同声明》而有所灵活。与此同时,中方对于要求朝鲜弃核的决心是坚定的和严肃的。中国和韩国一起说服朝鲜改变了2005年2月10日声明中所提出对六方会谈的参与无限期延期的偏激态度,这才有了9月的《共同声明》。为了声明的通过,中国外交官员又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草案六易其稿,从全面代表各方意见的斡旋者的立场出发,要求各方只能表示“接

第2期

受”、或者“不接受”,因而大大简化了声明通过的程序,确立了今后会谈可以依据的白纸黑字载明的原则。这一幕显示了中国在朝核斡旋上“刚柔相济”的精彩一面。中国的外交斡旋与积极参与,以行动和能力证明了中国对衷心希望解决朝核争议、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义不容辞所承担的责任。中国主导六方会谈进程成为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第四、中国主导的外交斡旋在保持六方会谈机制的同时,正在不断地探讨和追求将对边对话解决地区安全议题的制度化进程。在六方会谈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和扩大多边安全合作架构,有可能为东亚地区安全摸索出更富有建设性的地区安全新机制①。自2005年2月以来,朝核问题总的来说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轨迹。尽管尚未实现突破性的进展,但在中国政府和外交人员的努力下,第二次朝核危机的危机事态没有进一步加剧,军事冲突的威胁不是上升而是降低了。

然而,随着六方会谈进程的深入,通过六方会谈机制促成朝核问题的解决已经不是单纯中国的“外交斡旋”努力可以解决的。在六方会谈的多边架构中,一系列因素的存在,从内外两个方面限制了中国外交斡旋作用的发挥。单纯依靠中国外交斡旋只能尽可能地保持六方会谈机制,但并不能保证决定性进展能够尽快实现。

首先,无论是中国在对朝核危机以及六方会谈

进程的外交斡旋时都难以避免做到完全的价值和立场中立。即便中国政府是依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我们的立场,但在其他国家看来,中国是基于自己的利益、历史传统的中朝友谊以及未来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考虑而拒绝对朝鲜采取压力政策。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基于利益估算对中国斡旋角色的判断,也不能忽视在这种判断基础上六方会谈进程中各方相关利益主张协调与平衡的难度②。六方会谈进程中各方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有碰撞削弱了多边机制在共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凝聚力。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坚定地表明了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基本原则,同时重申朝鲜正当的安全与经济发展需要应该得到必要的尊重,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样的原则总是难以避免地会被视为有某种中、韩自身的利益导向。原因很简单,因为中、韩两国不仅是朝核问题的斡旋者也是朝核事态发展的直接当事人。“朝核问题”以及背后更为重要的“朝鲜问题”的演变方式都直接牵涉到中、韩双方的利益估算③。例如,中国之所以拒绝向朝鲜施压,不仅是我们认为“孤立和压力”政策只会激化冲突、恶化六方会谈的气愤和环境,更会导致危机新的升级。而朝核危机如果升级到军事冲突或者引发朝鲜内部局势的激烈动荡,中国都将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这是我们必须避免看到的灾难性的前景。而韩国卢武铉政府也深受国内政治的影响,韩国国民近年来对朝鲜的“同胞认同”不断上升,首尔更愿意对朝鲜采取和解性的、而不是孤立性的“和平与繁荣政策”④。而这一利益的联系反过来也

六方会谈机制中“外交斡旋”的困境

①在朝核六方会谈的基础上扩大、并建立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的呼声目前已经成为政策与学术界的共识。而这这一地

区安全多边机制的建立很有可能进一步带动朝核问题的解决。有关这两者相互关系的探讨,请参见JosephR.Cera-mi,"FromtheSixPartyTalkstoANortheastAsianSecurityRegime?CooperativeThreatReductionStrategiesandInstitutionalDevelopment,"TheKoreaEconomicInstituteofAmerica:TheNorthKoreaNuclearIssue,2004,pp.59-76.

②对中国外交斡旋角色与中朝关系问题上“美国式”解读,请参见AndrewScobell,"ChinaandNorthKorea:FromCom-

rades-in-ArmstoAlliesatArm'sLength,"March2004,www.carlistle.army.mil/ssi/pdffiles/00364.pdf;AnneWu,"WhatChi-naWhisperstoNorthKorea,"TheWashingtonQuarterly,Vol.28,No.2(Spring2005),pp.35-48.

③有关“朝核问题”与“朝鲜问题”之间的联系,为什么更需要首先解决“朝鲜问题”才能解决“朝核问题”的具体分

析,请参见朱锋,“六方会谈:朝鲜问题还是朝核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第28-38页。

④韩国在六方会谈中这一对朝立场背离了美韩同盟协调一致的对朝鲜政策的传统,被视为是美韩同盟“漂流”的重要

因素。有关这方面的分析,请参见NormanD.Levin,DotheTiesStillBind?TheU.S.-ROKSecurityRelationsafter"9?ll"Rand:ProjectAirForce,2004.

朱锋: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外交评论2006年

在六方会谈的外交斡旋过程中限制了中国和韩国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眼中“相对中立”的地位和影响,从而在六方会谈的多边架构中,客观上形成了中、韩、俄立场相近、而美日共同语言较多的情景。对于这种多边架构中因为利益原则而产生的意见分歧,并非是能够通过斡旋得以弥补的。从多边斡旋的理论与实践来看,要么通过多边机制的制度力量,要么通过实力最强的大国的权威性压力[8],这两点在六方会谈架构中短期内都无法实现。

在国际外交斡旋的个案经验中,凡是利益直接相关的外交斡旋者的努力,都常常容易受到诟病,并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斡旋成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政府自80年代初以来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解的外交斡旋。虽然从卡特政府开始,斡旋巴以冲突一直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环节,但成功的事例太少。伊拉克战争后,布什政府加大了调停力度,但巴以和平进程依然困难重重。美国的斡旋行动甚至从来没有得到过阿拉伯人民的真正信赖和支持。对这一案例研究的结论就是美国的利益卷入太深。斡旋进程的成功首先取决于谁在斡旋[8](pp.310-330)。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与朝鲜半岛从历史到现实、从经济到地缘都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个稳定的、无核化的朝鲜半岛对我们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至少在六方会谈架构中美国和中国之间对究竟实行什么样的利益估算基础上的政策的争议,使得中美之间无法形成驱动朝鲜尽快“弃核”的合力。为此,有学者提出,就六方会谈需要达到朝鲜弃核的目的来看,北京和华盛顿需要一项共同的朝鲜政策[9](pp.75-89)。这在目前是没有可能性的。中美有共同的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政策,但没有共同的朝鲜政策。

中国在六方会谈中进行外交斡旋的第二个困境是无论是我们缺乏对美国政策的实际影响能力,也相对缺乏对朝鲜政策在不触动其关系基本性质前提下的强制性影响能力,因而六方会谈进程中的外交斡旋常常停留在撮合谈判、维持谈判进程等形式上,而不是在推动各方做出实质性妥协的操作能力上。

布什政府是否愿意通过对等原则基础上的外交让步来解决朝核问题,其决心和意图都是值得怀

疑的。在朝核问题上,布什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过“大谈判”的决心[10](pp.7-8)。任何外交斡旋重在通过谈判和磋商解决问题,而谈判和磋商不管是在双边还是在多边层次上都必须有妥协、有让步。但布什政府目前在朝核问题上对朝鲜作出让步的可能性非常微弱。其基本原因,一是布什政府依然强硬的对朝战略主张,二是对朝鲜人权状况等问题的对美国国内政治的消极影响,妥协性的政策举措事实上难以在美国国会和公众中得到充分的支持;三是朝核僵局的拖延,能够继续对布什政府的东亚安全战略发挥“鲇鱼效应”,刺激日本政府和公众进一步加强美日军事同盟。

布什政府对中国积极斡旋朝核危机以及引领六方会谈的谈判进程表示感谢,但美国对中国在解决朝核危机中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非仅仅是“斡旋者”、而更希望中国是一个“施压者”。中方认为,美国和朝鲜是六方会谈中两个最重要的“当事方”,但美国看来,中国同样也是要使得六方会谈有突破性进展需要更有“抉择”和“勇气”的当事方。在美国的逻辑中,中国更多地目前不是斡旋,而应该是“挑边”来协助美国“压服”朝鲜。美国国务卿赖斯2005年两度访问中国,中国之行前后都曾公开用强硬的语言要求北京对平壤施压,要求中国让朝鲜尽快拿出弃核的决心。在遭到中国方面的拒绝之后,赖斯很坦率地表达对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不满[11]。2004年11月美国宣布对朝鲜实行金融制裁。虽然美国否认是“制裁”,而只是对朝鲜的相关公司采取调查和查处措施,但目前成为了朝鲜拒绝重回六方会谈进程的理由。在中方来看,美国在人权、金融以及东亚增强军事部署和军事合作等一系列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强硬姿态,只会加剧朝鲜是否回归六方会谈的疑虑。与此相对应的是,平壤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中国合作、下决心通过弃核多边谈判进程来实质性地缓和与美日之间的关系、通过改革开放来改善国家经济和安全状况,依然还是一个“迷”。历来重视中朝传统友谊的中国不愿意、也不会以减少援助、或者威胁使用制裁能手段迫使平壤就范。但中国又缺乏实质性的手段推动美国在六方会谈中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作为霸权国家,美国欢迎中国在六方会谈中扮演主导性的角色,但由于中

第2期

国缺乏足够的“杠杆”改变布什政府目前依然强硬的对朝政策,中国的斡旋外交无法实质性地“掌控”六方会谈进程,通过斡旋来实现弃核的实现自然是有限的。

显然,解决朝核问题的外交进程想要获得实质性的突破,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外交斡旋、而是有关各方在核武器、国家安全、经济收益、外交正常化等一系列问题上是否有足够的政治决心来做出重大的政策转型和政策选择。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所主导的外交斡旋不重要了。未来六方会谈的延续需要、并且不可或缺地需要中国继续发挥积极的斡旋者的作用,但突破性的进展还需要各方充分的政治决断。中国的外交斡旋将会继续引领六方会谈前进,但六方会谈是否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

从目前来看,中国所能扮演的外交斡旋的角色是基于东北亚区域和平与繁荣的中国责任所能承担的贡献。我们没有必要去为了某个国家的利益标准和战略意图充当“权力掮客”(powerbroker)这样的角色。事实上,即便中国更多地按照美国的意志在朝核问题上去发挥“权力掮客”的作用,美国也不会给予中国足够的战略信任来让“授权”中国成为美朝解决朝核问题的“经纪人”。英国可以在利比亚弃核问题上通过10个月的秘密谈判做到这一点,但中国不是英国。即便中国愿意,中国不可能在美国充分信任的前提下去“客串”这一角色[12](p.146)。所以,六方会谈中的中国只能用我们自己的诚意和责任去担当我们作为区域国家的和平使命。目前,对中国在六方会谈中的斡旋角色究竟能走多远,国际学术界有不同的争论。有人认为中国基于文化与历史的联系,对朝核问题的政策永远是以稳定为主;也有人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将会最终让中国对朝鲜实行“强制性接触”(coer-civeengagement)政策[13](pp.234-248)。面对未来东北亚局势的变化,中国斡旋角色的适时调整、在动态中把握我们对区域和平与繁荣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指引中国的外交斡旋使命的基本思路。参考文献:

[1]ChesterA.Crocker,FenOsierHampson,andPamelaAall,TamingIntractableConflicts:MediationintheHardestCases,Washington,D.C.:UnitedStatesInstituteofPeacePress,2004.

[2]ChesterA.Crocker,FenOsierHampson,andPamelaAall,TamingIntractableConflicts:MediationintheHardestCases.[3]J.MichaelGreig,"SteppingintotheFray:WhenDoMedia-torsMediate?"American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Vol.49,Iss.2(April2005).

[4]LesleyG.TerrisandZeevMaoz,"RationalMediation:AThe-oryandATest,"JournalofPeaceResearch,Vol.42,Iss.5(September2005).

[5]KyleC.Beardsley,DavidM.Quinn,BidishaBiswas,JonathanWilkenfeld,"MediationStyleandCrisisOutcomes,"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Vol.50,Iss.1(February2006),pp.58-87.

[6]EvanMedeirosandR.TaylorFravel,"China'sNewDiploma-cy,"ForeignAffairs,Vol.82,No.6(November/December2003),pp.22-35;KokubunRyoseiandWangJisi,eds.,TheRiseofChinaandAChangingEastAsianOrder,Tokyo:JapanCenterforInternationalExchange,2004;DavidSham-baugh,"ChinaEngagesAsia:ReshapingtheRegionalOrder,"InternationalSecurity,Vol.29,No.3(Winter2004/05).[7]ChesterA.Crooker,FenOslerHampson,PamelaAall,eds.,HerdingCats:MultipartyMediationinaComplexWorld,Washington,D.C.:UnitedStatesInstituteofPeace,1997.[8]PhilipA.SchrodtandDeborahJ.Gerner,"AnEventDataAnalysisofThirdPartyMediationintheMiddleEastandBalkans,"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Vol.48,No.3(June2004).

[9]JohnS.Park,"InsideMultilateralism:TheSixPartyTalks,"TheWashingtonQuarterly,Vol.28,No.4(Autumn2005).[10]MichaelO'HanlonandMikeMochizuki,"TowardaGrandBargainwithNorthKorea,"TheWashingtonQuarterly,

Vol.26,No.4(Autumn2003),pp.7-18.

[11]JoelBrinkley,"InNewtone,RiceVoicesFrustrationwithChina,"NewYorkTimes,August20,2005,P.A;Con-doleezzaRice,"InterviewWiththeNewYorkTimes,"Washington,D.C.,August17,2005,atwww.state.gov/sec-retary/rm/2005/53655.htm/

[12]ScottSnyder,"TheFireLastTime:LessonsFromtheLastKoreanNuclearCrisis,"ForeignAffairs,Vol.83,No.4(July/August2004).

结论

朱锋: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外交评论2006年

[13]SukheeHan,"China'sPeacefulDevelopmentandtheFu-tureoftheSixPartyTalks,"KoreaandWorldAffairs,Vol.14,No.2(Summer2005).

(责任编辑随新民)

DiplomaticMediationandtheSix-partyTalksonKoreanNuclearIssue

ZHUFeng

(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PekingUniversity,Beijng100871,China)

Abstract:Chinahasmediatedthesix-partytalksonKoreannuclearissue.TheChina-ledmediationalsohasassumednewmeaningandattributes,consequentlypreventedKoreannuclearcrisisfromescalationconsideringbalanceoftheshort-termandlong-terminterests,ofthenon-proliferationprincipleandsecurityconcernsofrelativeparties.Inperspectiveofperceptionandcom-parisonbetweentargetandcapacityofChina'smediation,however,themediationisalsoconfrontedwithchallengesanddilemma.Keywords:diplomaticmediation;koreannuclearissue;six-partytalks

2005年度《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邮购启事《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是外交部主管,外交学院、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适应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需要,经本刊编委会研究,外交学院同意、外交部办公厅批准、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备案,《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自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逢双月25日出版。

因部分读者按季刊从邮局订阅了2005年度的《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1-4期,第5、6期可从编辑部直接购买,请将工本费人民币10元汇至本刊编辑部并同时写明订阅单位邮政地址。

2006年《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为双月刊,每双月末25日出版,每期定价8元,全年共48元。

《外交评论》编辑部的联系电话:(010)68323972;68323973,邮箱:xuebao@cfau.edu.cn

本刊对由此给各位读者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

《外交评论——

—外交学院学报》编辑部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盘点中国建国以来外交部女发言人(组图)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力量与语言风格,诠释着中国国策。面对中外记者的“刁招”、“怪招”、“险招”……她们沉着应对,智解妙答,使自己也成为充满神秘与峰回路转的风景,她们便是中国外交部的女发言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到目前为止,一共产生了5位女发言人,这“五朵金花”分别是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和华春莹。 华春莹,女,1970年4月生,江苏人,大学本科毕业。 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秦刚16日宣布,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任外交部新发言人,下周一她将首次主持外交部例行发布会。秦刚介绍说,华春莹从事外交工作20年,曾在欧洲司以及欧洲和亚洲地区工作,有着丰富外交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美”、“漂亮”、“气质好”,是网友评价华春莹时用得最多的词汇。 第一位女发言人——李金华 李金华1932年9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自小在天津长

大。幼年失怙,靠寡母、兄嫂养大。1949年考入南开大学 历史系。1953年毕业。22岁那年,分配至新闻司前身的外交部情报司图书资料室工作。从那时候开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四十余载的外交生涯里,李金华差不多有一半时间是在新闻司度过的,历任科员、副处长、参赞、副司长,并成为外交部建立发言人制度以来的第7位发言人和第一位女发言人。 在1987年至1991年间,李金华在外交部数十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频频亮相,唇枪舌剑之中,阐明中国政府外交政策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原则立场。李金华后被任命为中国驻新西兰大使,成为新中国第二位派驻大洋洲国家的女大使。 第二位女发言人——范慧娟 范慧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26岁那年她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在经历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馆、外交部新闻司、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工作之后,范慧娟以新闻司副司长身份,出任第11位外交部发言人,外 交部第二位女发言人。1993年12月,范慧娟被任命为中国第五任驻爱尔兰大使。 第三位女发言人——章启月 1999年1月26日,章启月第一次主持外交部记者招待

朝鲜核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反对朝核,维护和平 朝鲜半岛的朝鲜和韩国在古代本是一个国家,名为高丽。十九世纪以前,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二十世纪后,朝鲜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来由于二战后一部分由苏联占领一部分由美国占领从而被分割为两个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朝鲜统一的目的而进行的统一战争,可是在大国的干涉下,使这种统一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而且这场战争使南北朝鲜成了仇敌,更加深了朝鲜半岛两方的不信任感。在朝鲜领导人看来,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人为的,是大国利益的需要造成,美国人反对北朝鲜发动的统一战争,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尚可以理解,但作为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虑,也并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战争才在北纬38度线这个开始的地方停止下来,朝鲜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换来的只是国家的破败和朝鲜半岛的永久分裂。一开始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发展迅速,可是由于过度依赖苏联,导致苏联解体时,朝鲜蒙受巨大的损失,而当时朝鲜的对内对外政策又为中国所不容,所以朝鲜失去了依靠。再加上美国的经济封锁,从此朝鲜落后于韩国。 近几年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试图研发核武器。虽然中国也有核武器,但是核武器的威力在二战中已经有目共睹。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的两颗原子弹带来了一片死寂,也震惊了全世界,威慑了全世界,从而奠定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呼吁防止核扩散,都害怕核扩散。核武器的威力足以毁灭世界,一旦被某个野心家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关系到全世界全人类的生死存亡。 因此中国提议召开六方会谈,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由5个与此有关的国

家和朝鲜就朝核问题展开讨论,以寻求解决的办法的会议。这五个国家分别是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自从在2002年,朝鲜宣布要发展核武器以来,总共举行过六次会谈。 2003年第一次会谈各方认真、全面地阐述了各自的原则立场和方案设想,并达成重要共识,即确认朝核问题应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原则。2004年第二次会谈与会六方最终以《主席声明》的形式阐明了各方共识,这是六方会谈首次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会谈的成果。自此六方会谈的后几轮都只是重申声明,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法新社5月6日消息称,朝鲜“不顾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的呼吁”,发誓将继续推进其所谓的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计划和空间计划。 报道称,朝鲜谴责了由美、中、俄、法、英在维也纳召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会议期间所发的声明。声明中,这5个国对朝鲜问题表示“严重关切”,并敦促朝鲜“避免采取会引起地区安全问题的更进一步行动,包括任何核试验。” 朝鲜外交部发言人通过官方媒体表示,这一声明是侵犯朝鲜和平利用核能和空间资源权力的“非法行为”。 “我们将……坚决保卫国家主权,并强烈追求和平的空间发展以及核能工业的发展。”这位匿名发言人说。 法新社称,外界广泛猜测朝鲜正在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一名韩国核专家曾表示,朝鲜已经完成了第三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美国国务卿希拉里4日在北京表示,如果朝鲜改变既有策略,美国将同朝鲜合作,但她对朝鲜政府的意图表示怀疑。这无疑使朝鲜核问题又再度推到了媒体的风口浪尖,使本来敏感的地区更加受人瞩目。

六方会谈策划

模拟“六方会谈”策划方案 一、会议背景 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商务谈判》这门课程快接近尾声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谈判技巧,在实践中熟悉谈判从准备到沟通的整个过程。我们以朝核“六方会谈”为模拟情景,让同学们走向模拟的谈判桌,有机会把知识学以致用!同时,这也是旨在考究大家对国际政治的了解,培养大家对国际时事政治发展动态的关注与兴趣,充实大家的文化内涵,提高大家的政治修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二、会议内容 ㈠会议目的:让同学们走向模拟谈判桌上,学以致用,实践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㈡会议主题:模拟六方会谈,锻炼你我他。 ㈢会议形式:情景模拟,全体同学分组扮演“六方会谈”中六国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走向谈判桌。 三、 会议前期工作 ㈠会议场地:提前借好学十五的一间教室。 ㈡会议道具:事先准备好参会六国的会议铭牌。 ㈢会议座位安排:提前到教室按照座位安排图对教室场地进行布置。 六方谈判座位安排图

㈣参会人员分组:根据同学们的意愿,把全体同学分成7个小组,1个为秘书工作组,6个为模拟参会国的国家代表团。 分组情况如下: 1.中国代表团:朱斌、林金豪、来媛媛、范蔚、宋晓雪、傅梦玲、蒋天。 2.日本代表团:赵博、潘建益、周洁、张弘、俞建平、丁紫琼、倪秀秀。 3.朝鲜代表团:刘于瑞、熊承东、蔡梁亮、曾茜茜、陆雪娇、张颖佳、王君。 4.韩国代表团:金骏、谢亦飞、王进、沈黎玲、朱依琳、魏琛洲。 5.美国代表团:刘涵、刘文涛、黄光伟、张祎立、王莹、方建国。 6.俄罗斯代表团:褚国良、金方伟、蔡海鹏、郭黄颖、石舒静、高慧静、徐霞。 7.秘书组成员:高振洋、郭毅、李吉、应思远、吴珊珊、王军、谭国权。 ㈤召开团长预备会议:在六方会谈会议正式开始前,秘书组组织六国代表团团长召开一个团长的预备会议,主要讨论出模拟六方会谈谈判的2个议题,会议的全程记录由秘书组的郭毅同学负责。 ㈥制定会议议程表(附件1):在召开六国团长会议之后,根据会议的结果以及秘书组人员的讨论结果,制定出模拟六方会谈的整个议程表,让整个会议有次序地进行。 四、会议总流程安排 ㈠各国参会代表签到。 ㈡主持人宣布模拟会议正式开始。 ㈢举行会议(按照会议议程安排表)。 ㈣会议结束。 ㈤老师进行点评。 五、秘书组工作安排 ㈠会前场地选择与布置:王军谭国权李吉郭毅高振洋 ㈡会时各国代表签到确认:高振洋 ㈢会议总主持:王军谭国权 ㈣会议记录与总结:应思远吴姗姗

朝核问题:国内研究综述

序言:朝核问题概念界定:冷战结束以来,朝鲜通过几次核危机使朝鲜半岛核不断扩散地问题,影响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利益攸关方主要有中国、美国、朝鲜、日本、俄国。 展开研究的意义 正文分阶段变化原因每一阶段主要的研究问题与前一阶段相比的优势不足 第一次朝核危机1992年至1994年 第二次朝核危机2002年布什上台先发制人政策、邪恶轴心国2003年推出核不扩散协议2003年6月18日朝正式宣布朝为有核国家8月27日中国组织六方会谈成为解决危机的会谈 第三次朝核危机2006年朝第一次试爆核武器2007年重返六方会谈 第四次朝核危机2013年特点上中国政策转变——支持对朝的制裁 主要问题: 描述性问题朝核问题的实质与症结、朝核问题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大国关系的影响(对中国对中美关系中朝关系中美朝关系) 朝核问题的处理与解决解决态度、处理措施六方会谈2003年中国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危机发挥的作用 解释性问题朝核问题产生的原因 价值判断性问题朝核问题的未来走向、前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朝美两个关于朝核问题的政策前景 关于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政策选择以及角色 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危机是否有用、发挥的作用、前景探析 朝核危机产生的原因 朝核危机与朝核问题的关系 "第一次危机爆发于1993年3月,第二次危机爆发于2002年10月"这两次核危机的爆发虽然间隔了几乎10年。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以中国为主导的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核危机的重要平台。 克林顿政府经过两次政策调整,最终确定了对朝的全面接触政策,朝美关系一度很是接近,第一次朝核危机得以化解"小布什政府第一届任期对朝奉行/鹰派接触0政策,虽说也还坚持接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与中国的对外关系

浅谈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 内容提要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因此,当前的国际战略形势是总体趋向缓和。但是,由于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而导致的局部冲突仍然时起时伏,国际战略形势依旧复杂多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我国在对外关系上,仍然是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面临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要随时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和平与发展,集中精力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 当前国际环境战略形势对外关系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前国际的战略形势: 从经济发面来说,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客观趋势。应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容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1.资本的国际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迅速发展,资本流通越来越快,而且主要表现在资本的流通上面已经没有了地域的界限,而是全球性的资本流通。 2.贸易的国际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度报告》统计,1992----1999年世界贸易量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1997年世界贸易增长9.7%,世界生产增长了4.1%。1998年和1999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的增长有所回落,分别为4.2%和4.6%,但仍然高于世界生产增长率的2.5%和 3.3%。其他各方面资料也都显示从90年代以来,国际间的贸易已经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 3.金融全球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普遍的取消或放松金融管制,各国间的金融流通和交流也越来越广泛,这不仅表现在金融领域个部门间的交流,还表现在各专业金融领域相互开放,而且各国都扩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允许外国金融或非金融机构更多的参与和介入的机会。 4.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他们的活动涉及世界经济生活的绝大部分领域。可以这样说,这些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跨国公司,正像纽带一样联系了各国的经济,也是经济全球化得以迅速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它对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利弊两面性的,同样,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利与弊铸成的“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我就再不在这里一一赘述呢!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六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 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会谈于2019年8月27日开始,到2019年9月30日为止,共举 行过六轮会谈。 背景六方会谈的目的是解决朝鲜核危机。2002年朝鲜宣布要发展核武器,希望和美 国进行双方会谈。美国拒绝这个会谈方法,觉得会谈应该包含所有有关的国家。两国最后 同意六国会谈的方法,但是也同意在会谈中间有朝鲜和美国直接会谈的可能。 第一轮 2019年8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行。 各方提出的方案不是太明确,最关联的是双方的立场:朝鲜坚持与美国进行直接对话 的强硬姿态,美国更倾向于在多边框架内解决核问题。朝鲜认为参加六方会谈的方针,就 是“美国转变敌视北朝鲜的政策是解决核问题的先决条件,即它需要美国先放弃敌视政策,然后在讨论放弃核开发和进行核查,而美国则要朝鲜首先弃核。各方在其中表示不同的立 场和要求。 第一轮六方会谈达成4点重要共识: ——有必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从而确保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朝鲜半岛 的无核化。 ——有必要解决朝鲜对安全的忧虑。 ——朝核问题要分阶段、并行地、概括性的解决。 ——不要进行任何导致局势恶化的行动。 同时,各方也表示,希望六方会谈的进程今后继续进行下去。 本论坛从总体上说是成功的。尽管他没有总结性的文件,但是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外 交部副部长王毅在8月29日所说,通过北京六方会谈,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已经确立,和平解决的进程已经开始。 第二轮 第二轮会谈于2019年2月25日在北京举行。 第二轮六方会谈取得5个重要进展。 一是推进了实质性问题的讨论;

中外互免签证协议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国与外国互免签证协议一览表 截至2011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下列国家达 成互免签证协议。中国公民持有关护照前往下列国家短期旅 行通常无需事先申请签证。 序号协议国互免签证的证件类别生效日期备注 1 阿尔巴尼亚外交、公务(特别)护照1956.08.25 2 阿根廷外交、公务(官员)护照1993.08.14 3 阿曼外交、公务(特别)护照2010.04.16 4 阿塞拜疆外交、公务、因公普通护照1994.02.10 团体旅游1994.05.01 5 埃及外交、公务(特别)护照2007.01.27 6 巴哈马外交护照(短期访问需停留30天以上人员,需事先办妥签证)2009.06.15 7 巴基斯坦 外交、公务(官员)护照1987.08.16 因公普通护照1988.04.30 8 巴西外交、公务(官员)护照2004.08.10 9 白俄罗斯外交、公务护照;团体旅游1993.03.01 10 保加利亚外交、公务、因公普通护照1987.07.17 *3 11 贝宁外交、公务、因公普通、附有“公务证明”的普通护照1993.11.06 12 秘鲁外交、公务(特别)护照2004.05.12 13 波黑外交、公务、因公普通护照、标有“因公”字样的普通护照1980.01.09 *1 14 波兰外交、公务护照、海员证、机组人员证件1992.07.27 15 玻利维亚外交、公务(官员)护照1987.11.15 公务普通护照2008.01.18 16 朝鲜外交、公务护照1956.10.01 因公普通、因公团体护照1965.01.01 17 赤道几内亚外交、公务(官员)护照2006.01.01 18 俄罗斯团体旅游2000.12.01 外交护照,随车执行公务的国际列车乘务员、指定定期机组人2001.05.25

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起,朝鲜的核问题开始逐渐浮出了水面。随着事态的发展,其已进一步演变成了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恐怖主义瘟疫的肆虐,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等国际形势的变化,朝鲜的核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朝鲜是我国的邻邦,与我国的边境城市仅一江(鸭绿江)之隔。其境内广泛分布的核电站、核工厂、反应堆等核设施,距我边境最近处仅有5公里。如果发生核泄漏等核事故或者遭到敌对国家(包括恐怖分子)的常规武器打击,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核化危害,必将对我东北、华北地区附近的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造成极坏的影响。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多次启动、中止和破裂,关于朝核危机引发核危害的防护问题也持续升温。 放眼世界,更是危机重重:1、各国核问题愈演愈烈。无核国家以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暗地里争相发展核武器,冲击《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导致世界各国的实力天平失衡。2、恐怖势力觊觎核武器。如果核武器落入世界恐怖势力之手,那将会引起世界的恐慌,使人类面临灾难,特别是在国际恐怖势力猖獗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尤其需要高度警惕和重视。3、

核废物危害大、处理难。核能虽是清洁能源但其产生的废物不仅不清洁,甚至非常危险。 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朝核危机危害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一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作为中国,一个大国,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和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世界全局的角度考虑,我们都不能等待,而是只能积极地参与到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中去。为此,中国有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在国内,我们应做到:1、加强公众教育,搞好核危害及防护常识知识的普及。核事故不同于一般自然灾害,群众对核化伤害及防护了解得少。放射性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人员的心理压力大,群众都想尽快脱离危险区。如果不能及时安定人心组织防护或救援,引起社会秩序紊乱甚至动荡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必须加强公众教育,稳定人心。2、建立观测报知网络,实时监测朝鲜方向可能发生的核危害。要消除危害,必须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护。为此,必须加大监测力度。3、建立健全防护机制,有针对性地搞好综合演练。朝核危机一旦引发核危害,不仅会对我国造成放射性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而且还会造成民众心理恐慌,扰乱社会秩序,情况非常复杂,并且救援时参与单位众多,包括防化、工程、卫生、公安、消防、环保、通信、气象、运输等多种专业力量,组

朝核问题详解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 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1993 年 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 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成了共同文件。2008 年6 月

27 日, 朝鲜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称,在确定对朝鲜和计划实行严格核查之前,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针对美国的行为,朝鲜停止了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恢复了宁边的核设施。2009 年4 月14 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 年5 月25 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核问题是事关多方的复杂的战略博弈,朝核问题对 二、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朝鲜是中国避免与西方国家直接接触的重要战略缓冲 地带地缘上,中国与朝鲜政权国界相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拥有1300 多公里共同边界,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属于同一类型, 双边关系友好。假如美国颠覆并占领朝鲜,将改变东北亚安全形势。中国将丧失400 千米安全纵深,美、日联盟的军事力量就一直会推进到鸭绿江。届时,中国不但需要在整个鸭绿江沿线重新布防大量精锐部队,而且随着每次美军演习,中国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现在这一压力由朝鲜承担着)。如果美军在朝鲜北方建立军事基地,北京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丧失了防御纵深以后,对空袭的预警时间就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的安全形势就倒退回20 世纪70 年代中苏对抗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个人观点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面对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世界少一些战火,多一些安宁;少一些贫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对立,多一些合作。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

朝核问题与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与六方会谈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次朝核危机以美朝签订日内瓦框架协议告一段落。但这一解决是暂时和脆弱的,由于美朝双方的原因,有关协议遭到破坏。新世纪初爆发了更严重的第二次朝核危机。为缓解危机,中国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促成了中、美、朝、韩、日、俄六方会谈。自2003年8月启动以来,六方会谈对解决朝核问题、缓解东北亚紧张局势作出了贡献。 2005年9月,六方达成“9?19”共同声明。根据这个声明,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也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韩方则重申其依据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不运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核武器。共同文件的达成,使六方会谈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了一步。然而,朝鲜在2006年进行的导弹试验和核试验使得六方会谈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07年,六方会谈机制取得了更大成果。2月,六方签署了“2?13”共同文件。根据该文件,朝鲜方面将为实施“9?19”共同声明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有:第一,以最终废核为目标,在未来60天内“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并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进行监督验证;第二,朝鲜将全部申报其核计划。美国方面采取的步骤同样具有实质意义。美国表示将与朝鲜进行双边谈判,向全面外交关系迈进。美方还表示将不再把朝鲜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并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2007年7月,朝鲜被冻结资金问题最终解决,朝鲜遂关闭了宁边核设施,但其并未按“2?13文件”的规定在2007年l2月31日前申报全部核计划。 2008年4月中旬,美朝双方达成了关于核申报的妥协方案。根据此方案,朝鲜向美国移交了核计划文件,并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正式移交核申报清单。随后,朝鲜炸毁了宁边5兆瓦核反应堆的冷却塔,标志着朝鲜宁边去功能化基本完成。美国对朝提供了经济援助,但未能充分兑现政治承诺。根据“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原则和朝美双边协议,在朝鲜逐步实行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的时候,美国应解除有关朝鲜的“敌国贸易法案”,并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但是,美国在兑现其承诺时却有所保留。

江程浩:朝核问题的根源、现状和中国的对策

江程浩:朝核问题的根源、现状和中国的对策 十月九日,朝鲜核爆炸的声音,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朝鲜一举跨过核门槛,使为朝核问题的解决绞尽脑汁的中、美、俄、三大国都感到一时没了对策。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上中、美、俄三国真可谓是机关算尽,各方进行了多个回合、明里暗里的较量。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了三 年多以后,朝鲜还是进行了核试爆,三国突然觉得,以前做的一切工作都白费了。愤怒之余,这才有了在联合国对朝鲜制裁问题上的第一次意见统一。制裁文件是出台了,但真正要实施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如果制裁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让朝鲜就这么闹下去,东北亚的局势会被朝鲜彻底搞乱、中国会被朝鲜拖下水的。必须尽快想一个综合性的解决办法。要想找到解决朝核问题的办法,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其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痛下决心,达到彻底解决的目的。 一、朝鲜核问题的根源

朝鲜半岛本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朝鲜民族也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朝鲜半岛总人口数已达到七千万之众。相对于欧洲各资本主义大国,无论在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上,与整个朝鲜半岛都不相上下。而且朝鲜民族聪明能干,民族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大大高于世界大多数民族,但是朝鲜民族却是一个长期受压迫的民族,十九世纪以前,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二十世纪后,朝鲜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后,由于大国主导,使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朝鲜统一的目的而 进行的统一战争,可是在大国的干涉下,使这种统一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而且这场战争使南北朝鲜成了仇敌,更加深了朝鲜半岛两方的不信任感。在朝鲜领导人看来,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人为的,是大国利益的需要造成,美国人反对北朝鲜发动的统一战争,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尚可以理解,但作为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虑,也并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战争才在北纬38度线这个开始的地方停止下来,朝鲜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换来的只是国家的破败和朝鲜半岛的永久分裂。

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及中国应对策略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发展形势 班级:830112 姓名:周晓刚 引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在走过新生发展的六十年,我国已将“缓和与稳定”列为维持国家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流;然而,总体稳定的局面下局部依然动荡或者存在潜在的威胁,这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的稳步发展。在如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和实施怎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点 (一)当前国际局势多极化发展明显,总体来讲是稳定中有动荡 当前的国际局势发展是逐步走向多极化,虽然美国称霸一方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是世界上很多其他的国际政治力量也逐步发展成为了世界多极中的一极,比如有迅速崛起的中国,国力得到大大恢复的俄罗斯及不断壮大崛起的印度及欧盟等等。可以说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朗。另外,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中,我们可以断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发展的

主流趋势,但是国际局势还是呈现出了稳定中有动荡的局面,尤其是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还是不断出现,甚至说很多地域性的动荡和不稳定还在有所加剧,这样的国际局势也严重影响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化深入发展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及生物技术等高科技的日益突破,各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有效配置和优化,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合作化也得以深入发展,这将会为各国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另外,经济区域合作化也不但对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自身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非常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及多极化发展。当然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的合作化也给世界各国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同时还加剧了部分国家内部的贫富差别,甚至因此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冲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贯强调文明对话的重要性,主张各国在面对冲突或问题的时候都能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都能通过谈话来解决争端。 (三)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也得以稳步提升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国的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这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拉动作用,同时这也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感谢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感谢信 外交学院: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2006年我外交工作中的大事,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外事活动。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的通力合作和细致工作,峰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中非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中非友好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贵校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应我部要求,推荐了36名学生参与峰会接待工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36名同学认真负责、不辞劳苦,工作得力,表现突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得到各方好评。 谨对贵校给予我部及北京峰会的大力协助表示衷心感谢,并对36名同学的辛勤工作提出表扬! 此致! 外交部干部司 二○○年十一月十日

附学生名单: (英语系) 何磊张一诺徐黛竹韩冰宋超王语眉徐菲张希谭苏梁江生崔立尹楠许圆圆王研付思明孙睿肖维谢雨岑陈文君钱莎莎龚成 (外语系) 刘杰吴芳徐青王展超张雪张雪飞吕佳晨文佳琳德莉李文翠姜睿君陈小珺张亚丽田小顷何鹏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新函【2006】695号 感谢信 外交学院: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3届部长级会议于11月3日至5日举行,获得圆满成功。 贵校推选了一批政治素质高、语言能力和综合能力均强的志愿者参与峰会筹委会秘书处新闻组工作。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富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出色完成了任务。 何磊、陈文君、龚成、王研、崔立、韩冰、钱莎莎、宋超、谭苏、梁江生、张希、肖维、许圆圆、张一诺、徐黛竹、付思明、徐菲、尹楠、谢雨岑、王语眉等同学自10月8日投入新闻组工作以来,认真接受培训,积极落实分管任务。何磊、陈文君、龚成、王研、崔立、韩冰、钱莎莎、宋超、谭苏等同学在采访组工作,先后参与对外联络和现场管理工作。他们每人负责4个非洲国家的记者联络事宜,任劳任怨,悉心照顾非洲记者的食宿交通,尽力满足他们的采访需求,以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耐心真诚的态度回应记者的关切;进行现场管理时照顾大局、听从指挥、应变能力强。他们工作成效显著,赢得采访组同事和中外记者一致好评。 梁江生和张希同学服从分配,全身心投入机场迎送组工作,在专

关于朝鲜核问题的谈判分析

关于朝鲜核问题的谈判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谈判分析方法,围绕朝鲜核问题进行谈判,从谈判协议的替代方案、谈判方的潜在利益、创造和索取价值的管理过程中以及谈判方为改变游戏规则所作出的努力等四个方面作出尝试性的分析,以为探究朝核危机的和平解决之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朝鲜核问题谈判分析美国朝鲜六方会谈 自朝鲜问题产生以来,国际社会强烈希望通过整治和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化解第一次朝核危机的框架协议功亏一篑,为解决第二次朝核危机而进行的六方会谈进行了四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人们对最终将是怎样的结果仍在翘首以待。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对整个朝鲜核问题进行谈判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朝鲜核问题,探究和平解决危机的可能性。同时对以往谈判的得失进行探讨,也为进一步的谈判及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谈判分析法及朝鲜核问题的谈判方 对谈判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很多,谈判分析方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个逻辑严密的分析框架。它源于博弈论和决策分析,目的是为谈判者和第三方提供一个实用的理论和有用的建议。同其它分析方法一样,谈判分析方法也需要将问题分解成为一些特殊元素。一份完整的谈判分析报告,一般都会考虑以下一些基本元素:谈判协议的替代方案、谈判方的潜在利益、创造和索取价值的管理过程以及谈判方为改变游戏规则所作出的努力。本文就是试图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朝鲜核问题进行一次尝试性的谈判分析。 在几乎所有的谈判中,谈判的参与者就被认为是谈判方。但是,在有些谈判中,谈判的参与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朝鲜核问题一开始只有美朝之间的纽约和日内瓦,在实施框架协议的过程中又展开过中、美、朝、三边谈判,继而发展到后来的中、美、朝、韩、俄、日六方会谈。因此朝鲜核问题的谈判方很难确定。 朝鲜核问题中直接对立的是朝鲜和美国。朝鲜在不断地开发和研制自己的核武器,而美国则认为朝鲜的行为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坚决予以制止,从而产生了朝鲜核问题。在朝鲜核问题的谈判中,其他参与方,如中、韩、日、俄等国的态度与立场对谈判的进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他们要么是附属于当事国的盟友,如日本,要么就类似于会谈的协调人,如中国,或者两者兼之。他们并不能对朝鲜核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等同于美、朝那样的决定性作用。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还需化解美朝之间的利益冲突。 所以,无论谈判的参与者发生怎样的改变。美国和朝鲜才是当事方并将贯穿于朝核问题谈判的始终。因此,本文将美国和朝鲜作为朝鲜核问题谈判的谈判方进行分析,而将其他相关各方仍成为谈判参与者。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实际

朝核问题的影响和意义—刘芳

朝核问题的国际解决研究 朝核问题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以及研究朝核问题的意义所在。 本文所讲的朝核问题主要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朝鲜开发利用核技术,并将其用于制造原子弹等,而引的一系列地区安全和外交等问题。朝核问题现在在六方会谈的多边机制中寻求解决。而参加这会谈的六国自然是朝核问题的关键所在,研究朝核问题的意义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自然离不开参加六方会谈的中、美、俄、日、韩、朝六国,参加六方会会谈六国既有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利益,也有六方各自的特殊利益。平衡这些利益就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所在。 美国是为了维护东北亚的霸主地位及其建立的核不扩散体系。随着21世纪欧洲、俄国、日本、中国的经济崛起,即使美国的综合国力仍然首屈一指,但是这个局面被打破的几率越来越大。美国的霸权行为在欧洲会遇到欧盟和俄国的抑制,在亚太会有中国、日本的牵制。美国单极化努力与大多数国家的多极化诉求构成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大矛盾。美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多极化进程的推进,它必然会主动地来阻挠这个进程。而美国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巩固在朝核问题上必然作出努力。美国要想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除了谋求自身发展肯定是不够的,抑制其他国家与组织的发展与壮大也必不可少的课业。当今世界格局中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军事强国,其核武库和常规武推仍可与美国一争高下。并且俄罗斯有与美日在该地区的军事配置大体持衡的军事存在,有足够的力量。在这一地区展开任何级别的军事行动。为遏制俄罗斯的复兴,美国必然利用朝核问题阻止俄罗

斯掌握东北亚事务的主导权。其次,中国的迅速崛起也令美国感到深深的不安。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持续走高,而且以世界第三的军费开支做保障,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美国为了确保亚太地区不会出现一个能够与其力量相匹敌的大国,从而美国能够持续在亚太地区发挥其国际影响力,在这一地区保持军事存在就成了首要选择。朝鲜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行动恰好授美国以口实,为美国加强在韩国的军事力量提供了借口。美国显然也认识到,朝鲜本身在东北亚乃至环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中只是一个“次要角色”,和俄罗斯与中国斗争才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优先事项。在防止朝鲜武力入侵韩国的表面掩藏的是针对俄罗斯与中国的抑制与打压。并且朝鲜一旦拥有核武器,冷战时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尤其是朝鲜战争—大体上塑造的美、日、韩和中、朝、俄对垒的模式的平衡必将被打破。故而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朝鲜、中国与俄罗斯围追堵截,一方面视社会主义道路为“眼中钉”,另一方面把中、俄作为可能挑战其霸权的潜在敌人来对待。美国一方面全力保持与韩国的军事同盟、在韩国驻军,防朝鲜对韩国发动军事入侵。另一方面,美国加紧“围堵”、“封锁”朝鲜,防止朝鲜做大做强。而这些促进朝鲜的无核化是其必要的手段。 多年以来,日本一直不肯为当年的罪孽做出正式的道歉和赔偿。这带来了他和被侵略民族的隔膜。由于自身在历史上犯下惨绝人寰的罪行,日本在处理东北亚问题时一直小心谨慎,不愿触碰历史敏感话题,消极应对。而日本之所以参与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过程,原因在于它

浅谈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浅谈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各种国际势力相互激荡,以下是我从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的一些较浅的认识。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当前国际格局分三大块::美国领导的单一实力比较强的国家、还有以欧盟为代表的实力较中的国家、还有就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发展趋势在和平与战争中胶着。 当今的国际形式对我国及存在有力的因素,有存在不利的因素。 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利因素主要包括: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

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世界格局总是会随着一些大事件的发生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势力对比可能会因此发生微妙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旧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转换期。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许多国家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围的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围的优化配置。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力量较强、政策措施运用得当的国家,能较好地适应并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发展本国经济,经济弱小的国家则发展更加困难. 经济方面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朝核问题的来龙去脉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同朝鲜举行了两轮副外长级会谈,在援助朝鲜改造核设施等问题上做出一些承诺,朝鲜则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4年2月下旬,朝鲜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达成妥协:朝鲜同意其7个核设施接受检查、美同意停止本年度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同意与朝举行第三次高级会谈。 1994年10月21日,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锡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经过3个多星期的紧谈判后,在日瓦签署了《美朝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并最终拆除这些核设施;朝鲜当年早些时候更换5兆瓦核反应堆燃料棒时取出的8000根乏燃料棒暂时留存在朝鲜,朝方负责对其进行安全贮存。此外,朝鲜还同意将来接受对其所有核设施的检查。按协议规定,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底前,为朝鲜建造一座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或两座装机容量各为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反应堆建成前,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 然而,朝美在履行《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日渐激烈,朝鲜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规定在2003年前提供轻水反应堆,美国则一再要求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2002年10月初,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率团访问平壤。访问之后,美国指责朝鲜在“冻结”其现有两座石墨反应堆的同时,一直在秘密地进行另一项核武器开发计划,即浓缩铀计划。朝方则强调不仅有权拥有核武器,还可拥有更厉害的武器。由此,核问题再次突出。同年11月,由美国主导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宣布,由于朝秘密发展浓缩铀项目,该组织从12月起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对此很快做出强烈反应,宣布解除对其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位于宁边的石墨反应堆。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次日正式生效。美对朝此举也做出激烈反应,表示将采取军事手段在的一切可能的选择解决朝鲜核问题,半岛局势空前紧,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和忧虑。 三、和谈阶段(2003年至2009年) 为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半岛的无核化,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中国展开了密集的外交活动,努力劝和促谈,终于在2003年8月召开了由中国、朝鲜、美国、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参加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把朝鲜半岛核问题纳入了对话和平解决的轨道。 (一)从三方会谈到六方会谈 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中朝美三方在举行了三方会谈。 5月5日,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在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时表示,美赞成就朝鲜核问题举行有俄罗斯参加的多边会谈。6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在法国出席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期间会见了美总统布什。两国元首表示,双方将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支持半岛无核化,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并就此保持沟通与合作。 6月12日至13日,美、日、三国在夏威夷举行会谈。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美日三国将加强合作,谋求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8月1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说,朝鲜已向美国提出就解决核问题直接举行由中、朝、美、、日、俄参加的六方会谈,并在此框架举行朝美双边会谈的方案。同日,布什在白宫对记者说,朝鲜同意举行有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是“一个积极的事态发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天也对六方会谈表示欢迎。8月4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宣布,六方会谈将在中国举行。8月14日,国外交通商部宣布,六方会谈将于8月27日至29日在举行。 2003年8月27日上午9时,六方会谈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是各代表团团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右三)、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永日(左三)、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左二)、俄罗斯副外长洛修科夫(右二)、国外交通商部次官补(长官助理)秀赫(右一)和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薮中三十二(左一)在会谈前握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