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2)

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2)

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2)
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 (2)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及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继经济和政治领域近代化之后,思

想文化领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两阶段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

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代表作品,从作品中深化

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资料的阅读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和改

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从思想的巨大作用来

重新审视“伟大理想”等词语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预习导学】

1.北洋军阀为维护其统治,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股的逆流,

年9月,

(后改为《》),掀起了。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和成为这一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新阶段,1918年李大钊发表《》、

《》文章。1919年五四运动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运动。它高举与

的旗帜,

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

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问题探究】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在哪里?前期主

要内容有哪些?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内容有什么变化?从前期宣传民主和

科学到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和影响?【例题精析】

例1.(2008年扬州)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解析】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以地主阶级

掀起的洋务运动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成为了近代化的开端;第二阶段是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以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戊戌变法和革命派掀起的辛亥革命为代

表,对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过程;

第三阶段是学习西方的思想,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反思、批

判和宣战,高扬民主和科学大旗,对人们思想进行了一场大洗礼。故选A。

例2.(2008泰安)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

【解析】这四个口号或主张分别出现于:①是洋务运动,②是新文化运动,③是辛亥革命,④是戊戌变法。故选

D。

例3.(2008苏州)读图:与

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由陈独秀、李大钊和《新青年》图片可知,与此有关的是新文化运动。故选D。

【目标检测】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每周评论》创刊 B.《青年杂志》创刊C.《科学》杂志创刊 D.《天演论》发表

3.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①民主②科学③自强④求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阶层是()

A.先进的知识分子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D.中国共产党党员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有()

①《新青年》②《万国公报》③《民报》④北京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陈独秀②李大钊③鲁迅④胡适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7.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有()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有人考察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情况,应该建议他去()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9.下列人物中在中国最早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 B C D

10.下列文章中,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有()

①《敬告青年》②《狂人日记》③《庶民的胜利》④《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1.新文化运动是()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D.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1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此处的“民主”是指

()

①反对迷信②反对专制③反对军阀独裁④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

A.反对专制 B.反对愚昧 C.反对旧道德 D.反对旧文学

14.对东西方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是某一文化运动的特点之一。

“打倒孔家店(即打倒孔子的一切)这一口号出()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中 C.新文化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15.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

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

无病之呻吟。……”

材料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

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材料四“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分别写出这四则材料的作者。他们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请结合四则材料写出这次运动的具体内容。

(4)材料四的作者歌颂的是什么?请你写出他的两篇著名文章。

(5)这次运动有何意义?

【质疑反思】

1.D 2.B 3.A 4.A 5.D 6.C 7.B 8.B 9.B 10.D 11.A 12.B 13.B 14.C

15.(1)这四则材料的作者分别是陈独秀、胡适、鲁迅和李大钊。新文化运动。

(2)民主和科学。

(3)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4)歌颂的是十月革命,《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5)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

学的旗帜,

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

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做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目标导航】 1.说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感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1.代表人物 (1)陈独秀: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提出“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口号;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2)李大钊:《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代替文言文。 (4)鲁迅:发表《》、《孔乙己》等小说,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5)蔡元培:北大校长,实行“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主要内容 (1)前期:提倡与,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 (2)后期: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3.历史评价 (1)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2)进步性:①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最突出作用)。 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族觉悟、爱国热情空前高涨。③为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3)前期片面性: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 答案要点:1.青年杂志文学革命论白话文狂人日记兼容并包 2.民主科学旧文学3.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方法归纳] 1.抓住典型人物,通过其思想和实践理解新文化运动。 2.按“三提倡三反对”掌握新文化运动内容,分前期、后期,积极、消极评价新文化运动。[知识建构] 通读教科书,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体验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中的“北大三兔” 蔡元培(1868~1940)、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都生于兔年(生肖都是按阴历算的,蔡元培生于阴历1867年末,属兔),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当年胡适曾自豪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从此“北大三兔”不胫而走,传诵一时。下面是中国政法大学龙卫球教授《传统与革新》一文的节录。 不仅那些政治革命,毫无疑问是全盘否定性的反传统运动,而且,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也是全盘否定性的反传统运动。回首新文化运动,北大三兔(胡适,陈独秀和蔡元培)中,至少二兔是这种立场。留学过法国和日本的陈独秀,主编了《新青年》,主张从思想上对中国来一个彻底革新,以新思想代替旧思想,这旧思想就是儒家。《新青年》主要以批儒家为重点。《新青年》传播的新思想有限,翻译著作中较有水平的只有关于赫胥黎的科学精神的少数文章,其余基本上都是马列主义。1917年从美国回国的胡适提出全盘的文学改革和文字改革,激进地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作文应从社会角度和政治角度出发,而且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文学。 [史料研读] (1)提炼作者的基本观点。 (2)材料涉及教科书中哪些史实? [问题思考] (1)根据材料,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你对作者的观点有何看法?(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北大三兔”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贡献。 参考答案:

新文化运动

临清实验高中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新授课学案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习目标】: 1、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含义; 2、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自主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 1、根据本课第一段,归纳新文化运动开展的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原因。 3、归纳前期新文化运动开展的有关情况: 时间: 中心地点: 领导人: 开始的标志: 实质: 内容:(1)反对,提倡; (2)反对,提倡; (3)反对,提倡; 4、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于何时?谁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何时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有何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 1、比较维新变法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 2、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 【学习检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民主共和B.君主立宪C.民主科学D.以俄为师 3.将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的文学作品是()。 ①《文学改良刍议》②《文学革命论》③《狂人日记》④《孔乙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5.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位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C.杨匏安D.胡适 6.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马克思主义──一种科学社会主义》 7.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导学精练

第12课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自主学习】 学习方面:思想文化 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阶级派别:先进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 主张(口号):民主、科学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的局面之中; 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传入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观念;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一部分先进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 的独立,彻底涤荡封建的毒害。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在创刊号上 发表《》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主要代表人物:接受北大校长的聘请,《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李大钊、等 4.阵地:《》和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相关史事 1920年北大首次招收9名女生,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同校的先例。 人物扫描蔡元培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大学成为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1)—(3) 思想革命(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和旧。 斗争锋芒指向:封建儒家思想(孔教) 鲁迅的白话文小说《》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新文化运动提倡和。(核心内容) 文学革命(3)主张推倒旧,倡导白话文。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一文,主张以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不模仿古人”“不作无病之”陈独秀紧接着发表《》一文,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2.意义(评价)(影响)(1)—(3) (1)作用(积极):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与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的作用。 (2)局限性(消极):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性 (3)性质(地位):是一次伟大的运动。 【习题精练】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孙中山 2.新文化运动开始与哪一年(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3.新文化运动的领导阶级(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先进的知识分子 4.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者(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康有为 5.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是( ) A.民主和科学 B.自由和平等 C.自强和求富 D.自由和民主 6.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有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是( ) ①虎门销烟②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2课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导入新课】 中国人以前是说古文的,之乎者也,很难懂。那么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说容易明白的白话文的呢?导入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自主学习】 一、兴起 1.标志:________年陈独秀在_________创办《_________》(后改称《新青年》)。 2.代表人物:_________、李大钊、_________、鲁迅 3.主要阵地:《_________》杂志 4.___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 二、内容和意义 1.主要内容:提倡_________,反对独裁专制;提倡_________,反对迷信盲从;提倡_________,反对旧道德;提倡_________,反对旧文学。 2.代表作品: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________________和陈独秀的_______________。 3、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合作探究】 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学生讨论后回答) 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当堂达标】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 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2、胡适说过:“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这三个“兔子”最早发起的运动是() A.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一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 C.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第9课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博 学 笃 行 自 强 不 息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小组规则:团结合作,积极参与讨论;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主阵地、代表人物、旗帜;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旗帜、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中国梦导入新课——第9课《新文化运动》 (二)前置性作业——计时赛大比拼: 班级展示:把你们组的学习成果拿到讲台上展示。 (三)讲授新课 板书:一、吹响号角 3.主阵地南北齐:阅读教材P40-42,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以及前、后期宣传思想的变化。 1.情景一: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礼仪?探究新文化运动内容的道德方面。 2.情景二:帮助胡适先生拟一份白话文电报?探究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文学方面。 板书:三、永恒旗帜 1.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历史意义 2.新文化运动的感悟—— 四、当堂检测——擂台赛,大比武! 1.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1)民主 (2)自由 (3)平等 (4)科学 A.(1)(2) B.(1)(4) C.(3)(4) D.(1)(2)(3)(4) 3.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4.列举 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5.举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6.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 A.创办《新青年》 B.创办《青年杂志》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十月革命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 A.《新青年》 B.《青年杂志》 C.《每周评论》 D.《湘江评论》 8.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9.9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颂扬十月革命的两篇文章是( ) (1)《庶民的胜利》 (2) 《孔子与宪法》 (3)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1)(2) B.(2)(3) C.(3)(4) D.(1)(3) 10.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增加了新的内容,表现为( ) A.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 B.主张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 C.否定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 D.将思想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11. 举出1918年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两个刊物名称及创办人 12.从以下内容中你会联想到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13.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有哪四个重大历史事件?性质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中华民族的什么品质? 五、课堂总结: 同学之间相互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反转思路: 知识脉络总结全课!(可以是知识树、历史年表、知识梳理等) 最后在短诗《少年中国说》中激励学生,祝福中国,结束全课!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新文化运动》优质课教学设计_6

《新文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水平: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念:背景与原因、过程与特点、作用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百度”新闻的方式表现史料,组织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分析并提出问题,形成理解。 (2)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过程中形成感悟。 (3)通过度组抢答比赛的过程来激发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提升学生的胆量,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4)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与今天世界祭孔作对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个重大课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形成对“新文化运动”及其先驱的敬仰和赞赏。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理解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的意识。(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点,重铸了国魂,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因为这个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实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三)教学对象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所以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理解。高中阶段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水平,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实行教学。能够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实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使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教学实行设计,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优化学习方式,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动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通过“百度”新闻方式创设问题情景,问题导学,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推理水平、语言表达水平,以及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思想,协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关系。 2、教学方法

高中历史 《新文化运动》学案(2) 岳麓版必修3

《新文化运动》 导入: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呢? 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终于摧毁了满清专制,但照搬西方政治的结果,却是画虎类犬。虽然名义上建立了共和政体,民主政治却仍与中国无缘。 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 为了重铸国魂,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设问: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1、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 加紧侵略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根本原因) (3)文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逆流。所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况且,封建制度在中国存在了2 000多年,封建思想毒害了许多人的心灵,辛亥革命之前,不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来束缚人们的头脑,于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了。所以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2 A.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清末秀才,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年曾接受康梁的维新思想,后留学日本,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辛亥革命后,面对日趋黑暗的社会现实,他认为中国人没有觉悟是“造成今日危殆势”的根本原因,指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主张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把人民从专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新青年》的作用;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猛烈地抨击以孔孟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旧纲常伦理,鼓吹“文学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潮》《少年中国》《国民》等刊物都受到渴求新知识、新思想的民众的欢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1917年,陈独秀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北京,攻击旧文化的中心堡垒。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人相继参与《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工作。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形成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带答案

21.新文化运动 【目标定位】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历史背景 1).政治上: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强烈要求 2).经济上:一战期间 3).思想文化上:a、袁世凯倒行逆施 b、西方进一步传入中国 C、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改名为《》 3.代表人物: 4.前期指导思想:西方的,大力宣传 5.活动基地:蔡元培以“”为办学宗旨,使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前期: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核心内容 ①“德先生”②“赛先生” 【探究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①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②口号: ③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文章有《》《》 【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①胡适于1917年发表《》,系统提成了文学改革主张,即提倡,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探究三】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4、提倡文化平民化 表现: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进步性: ①思想解放: ②政治和思想上 ③它促使人们 ④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3、局限性:(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2)没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知识结构梳理】 请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列出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

历史必修三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十年高考真题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2019·江苏高考·19)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 A.经典力学B.相对论C.进化论D.量子论2.(2018·江苏高考·17)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A.经典力学的诞生B.进化论的传播 C.电气革命的出现D.量子论的提出 3.(2018.11·浙江高考·20)英国艺术家1795年的画作《牛顿》,表现了一颗伟大的头脑正在规划世界。牛顿力学所反映的宇宙规律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C.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D.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4.(2017·江苏高考·15)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5.(2017.4·浙江高考·2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B.天演论C.相对论D.加速度定律6.(2017.11·浙江高考·22)爱因斯坦曾说,“不让任何人猜测这一点,牛顿的伟大成就真的会被其他的什么理论所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这句话旨在强调() A.牛顿力学被狭义相对论所取代的意义B.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最先成熟的体系C.牛顿学说对科学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D.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7.(2015·福建高考·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学案)

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学案) 授课教师:王小光班别:高二(5)班【学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等;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情景表演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 【学习内容】 一、《新青年》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比1919年增加180%。1919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加168%。 材料二: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材料三:面对严酷的现实,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1)经济根源: (2)政治根源: (3)思想根源:

新文化运动(导学材料)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导学材料)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一、填空题: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胡适、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其主要撰稿人。 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科学和民主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提倡,反对;提倡新文学,反对。 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者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攻击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二、材料解析题: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中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项内容? 为什么说“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青年杂志》、李大钊、鲁迅; 愚昧与专制、新道德、旧道德、旧文学; 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 二、材料解析题: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因为封建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而新文化运动是提倡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讨论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让学生掌握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全面看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新发展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影响和全面评价;归纳近代思想演进。 知识目标: 标志 北洋政局黑暗兴起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设计(两课时)

第11 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 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 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社频播放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开国典礼的视频片段。 2.师:从这个视频,你们知道了些什么?作为一名中国人,在这一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3.1949年10月1日15时,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中国

4.揭示课题: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课件出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图片,了解政治协商会议。 2.师:新中国成立了,这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那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说说你的理解。 3.师: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下面我们便来了解我国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学生自学P76页的阅读角的内容,说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都确定了哪些关乎中国大局的事情。 5.学生汇报。 (1)确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人为副主席。 (3)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6.欣赏: (1)欣赏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2)欣赏国旗、国徽图案,了解国旗、国徽。

新文化运动

第21课新文化运动学案 班级姓名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课标解读】 应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条件,标志、思想阵地、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考试大纲】 新文化运动 【自主预习】 一、新文化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提示:政治、经济、阶级、思想)?陈独秀认为必须兴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指导思想是什么?他们活动的中心在哪儿? 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示:两个阶段)? 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积极、局限)? 【延伸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在当时的含义是什么?对当时的中国有何意义? 二、在新文化运动中,为什么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其实质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有什么影响? 三、提倡新文学,开展文学革命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运动的内容?对文学革命的开展影响最大的人物有谁?文学革命包括哪些内容?带来了什么影响? 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思维拓展】 1.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由浅入深的向西方学习的?其代表的思潮及阶级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有什么特点(民族危机、文化选择、走向、批判对象)? 3.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能力训练】 一、单选题 1.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 解析:D。材料中“这三十年来,……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出自《科学与人生观》序言。从材料中分析,可以排除A、B项,因为变法和革命都遭到抨击,都遭到部分派别的反对。而民主也在辛亥革命中被袁世凯践踏,故C项不选。只有科学,从戊戌变法到中华民国成立一直在中国得以发展下来,被人们逐步接收。故D项正确。 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解析:B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实质,B项符合题干要求。A、C 、D项表述错误。 3.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关史实的掌握和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题干中时间1917年和“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提示考生,本题是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有关内容,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材料主要是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思想为基础的专制制度,以求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制度,而并不是直指封建皇权。故答案A不准确但最容易误选。C答案中《临时约法》已经被袁世凯废除,而且捍卫《临时约法》是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内容,故不合题意。倡导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口号,跟材料内容不相吻合。结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材料,不难判断答案B为正确答案。 4.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B.《少年中国》C.《青年杂志》D.《每周评论》

《祝福》导学提纲

高一语文导学提纲 《祝福》(第一课时)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理顺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命运与作品感情基调。 3.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结合文体分析文章。 [教学设想] 1.理顺故事情节;2.体味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学法指导] 1.圈点阅读:通读全文,按照时间的顺序旅顺内容,画出描写时间的句子。 2.文体疏理法: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按情节发展阅读课文。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彷徨》收入了鲁迅《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 4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本文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荼毒。 2.文体知识: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祝福的习俗:“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能力方面:(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学习,培养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学习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矛头对准孔教?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教材,完成下列题目。 一、填空题: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胡适、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其主要撰稿人。 2、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科学和民主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提倡,反对;提倡新文学,反对。 3、新文化运动是激进的者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攻击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二、材料解析题: 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中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项内容?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1课《祝福》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到封 建思想和圭寸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尝试在作文中运用。 教学重点:1.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2.体会环境与人物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方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小说常识: 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结构及顺序。 3、小说的情节:序幕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小说情节的作用: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4、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段 语言、肖像、行为、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5、小说的环境 1、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时间、地点、景物,起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2、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 二、小说阅读步骤 速读: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细读:层次结构、人物关系 精读:具体情节、细节描写(查阅资料、深入分析) 小结:必须结合作者及时代背景,所谓知人论世。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读出“小说中的诗” 细节不容忽视。 小说备考要点及题型(见幻灯) 第一课时 本节课要点: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倒叙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 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二、写作背景简介: 《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后收入作者的第 二个小说集《彷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圭寸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鲁迅对圭寸建思想和圭寸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的揭示 与批判,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故事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鲁迅这一时期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理念: 本节内容属于思想史部分,因而教学中要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尤其要强调思想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二)分析: 学情分析:高一普通班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较弱,但是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学习、思考的能力都较好。老师应该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条理清晰,

内容丰富,但是比较死板,趣味性不强。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红楼之旅”的形式,将次序打乱,再引入一些课外知识,丰富了课堂。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指导意见: 学习 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感受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体会用辩证观点和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说明要把本课内容放在整个专题体系中加以考察,并适当联系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等相关内容,把握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进程,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 “青年学生组建进步团体”、“创办新式刊物”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学方法: 结合学案教学,注重减负增效;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教学过程: 前置作业: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梳理”部分。 导入:视频《给老师的一封信》 学生看完视频后,回忆其中提到的一些历史信息。如陈独秀、《新青年》、北京大学等。 老师概括:“一份充满激情的杂志,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下面老师

历史必修三第十一课

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1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共2课时) 课标要求: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学习目标】 1、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2、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板书课题)。 导入: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大地上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几十年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你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诞生的吗? 过渡语: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51-55页,思考并在课本上画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要点,5分钟后比谁的答案要点全、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1、阅读书本51页,思考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2、毛泽东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2、阅读书本51-52页,找到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有哪些著作? 3、阅读书本53-54页,在书本上找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4、阅读书本54-55页,在书本上找到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三、先学后教 (一)过渡语:自学指导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自学竞赛开始! (二)学生自学(看书,找答案)5分钟 教师在讲台上用眼睛巡视全班,督促每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发现问题,下去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检测(讨论,对答案) 过渡语:时间到,看完并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1)时代背景:20世纪前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3)国际条件: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