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第二期)2011102

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第二期)2011102

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第二期)2011102
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第二期)2011102

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

教学简报

(第二期)

2011年10月20日主编:崔旭春

副主编:赵明伟

责任编辑:许宗杰李本华

潘月娟宋建坤

卷首寄语专家引领

走进课堂学习反思

教学故事教研动态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十月是飞翔的树叶

在秋风中扬起回家的歌喉

十月是辽远的蓝天

在阔野上放飞美丽的梦想

十月是收获的沉思

圆满了泥土对成熟的向往

老师们,金秋十月,繁忙而又美丽,我们《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教学简报》融汇团队的寄托,承载大家的期盼,与老师们携手展开学习、交流、成长的长卷!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学校创办的这份刊物,就是组织和引导老师认真学习,互相探讨、交流,把日常工作写出来、做出来、记下来、说出来和改出来,引领老师们在教学上,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能力;在校本教研方式上,通过互相听课、评课,观摩学习优秀课例,撰写学习体会,编写教学故事,认真备课、上课,写教学反思,逐步实现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和常态化,从而引导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

老师们,我们每天都积累,我们每天都进步,我们每天都研究,把我们的教学工作都融入到《沂水县第二实验中学小学部教学简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生活都变得丰富多彩,让我们都走上研究的幸福道路。

斯霞老师“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模式研究

选自《江苏教育》2010年第3期

斯霞老师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语文教学整体视野的观照下,随课文分散识字形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张,即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把识字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利于在分散中巩固,又利于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近50年的实践检验中,随课文分散识字一直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识字教学乃至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充分借鉴和运用的一种流派。

一、创新之处

随课文分散识字是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小学语文以语体文为主,采用边识字边阅读、寓识字于阅读之中的方法。但斯老师成功突破了“三五观点”(当时低年级每课书只学三五个生字),克服了“少慢差费”。随课文分散识字“以语言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交织着语言的熏染、刺激着心智的发展,至今仍散发着芳香醇郁的创新气息。

1.让识字伴随着快乐的体验。

随课文分散识字让识字不再枯燥、单调,而是一个充满快乐、充满求知欲的探索的过程。这种“寓识字于读书活动”之中的教学举措,精妙之处就在于让儿童动态、立体地识字而不是静态、孤立地识字。预习阶段:儿童凭借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初解字义,体验着自学的快乐。初读阶段:儿童随文认读生字,生字因纳人课文的语言环境而立起来、活起来,儿童也体验着进步的快乐。精读阶段:儿童结合课文关键词句的品折感悟,咬文嚼字,深入理解字义,将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将理解字义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体验着发现的快乐。熟读整理阶段:儿童结合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用

结合”里体验着创造的快乐。可以说,在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快乐的体验,而这对于培植和呵护儿童识字、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兴趣而言,该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啊!

2.让识字交织着语言的熏染。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识字只是个手段,是为了掌握工具,提高读写能力,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随课文分散识字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儿童随时可以受到课文中规范化语言的熏陶。刚学过的生字新词就在课文中出现,学习课文,既巩固了生字新词的识记,又进一步领会了生字新词的运用,这就有助于儿童把课文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为培养读写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随课文分散识字还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生字新词时,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结构,理解字(词)义,组成新词,造句说话等等是语言训练;讲读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等等,也都结合着语言训练。学生边识字边进行写字、造句、说话、写话、朗读的练习,自然而然地便会读、会写、会默、会用了。

3.让识字4lJ激着心智的发展。

最让人欣喜的是随课文分散识字还改变着儿童课堂学习的被动接受的状态,刺激和引导着儿童心智自由而生动地发展。就一堂课来说,随课文分散识字是“识读说写’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正是这样的交织,使课堂教学生气勃勃,儿童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他们兴高采烈地去学去记。尤其是怎么记住字形,怎么组词造句说话,最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所以,随课文分散识字时听说读写完全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中写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尾巴:“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当老师让学生把“行吗”换一种说法表达相同的意思和口气时,学生就改成“好吗”、“可以吗’‘、“好不好”、“可以不可以’等各种说法,他们个个开动脑筋,思想很活跃,课堂气氛也很热烈。

二、现实启示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魁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个性化的教学主张、可供操作的实践体系,以及切实可见的创新之处等,而更重要的还是随课文

分散识字对当下以及未来识字教学的启示意义。

1.识字是一个永远的学习活动。

识字绝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目的,而是一个永远的学习活动。它存在于终身的阅读和具体的生活中。其实,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任务并不是某个阶段(低年级)能全部完成的,理应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基于这样的“识字观”,我们是否应该追问:识字教学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还仅仅是教会生字词的音形义,或者会读、会默吗?当然不是。我们更应追求儿童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情感的培养,识字方法的习得,以及识字习惯的养成。

2.识字学习需要一个优化的环境。

随课文分散识字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具体、形象、规范的语言环境,对提高儿童识字质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充分领略和体会语言环境对于儿童识字所发生的神奇的浸润、熏陶作用的同时,是否应该继续思考:在今天学习多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我们又应该给儿童或者和儿童共同创造一个怎样的识字环境?我们又应该怎样规避和克服那些不利于儿童识字的环境,让儿童的识字学习步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好境界呢?

3.识字教学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

识字教学在我们多数人看来似乎就应该是按部就班的,因为教学内容是确定的,不就是那些固定而有限的生字词吗?似乎识字教学不需要课程资源的开发。而随课文分散识字给我们的启示恰恰是:识字教学也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我们亟待唤醒识字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斯老师在五年制学制改革试验中,为了加大识字量就“增加短语和句子,增加课文篇数,修改课文的用词”……这种对课程资源的自觉开发与完善,当激励着我们后来人孜孜以求。

总之,“随课文分散识字”是斯霞老师一生的实践与探索,是斯老师“爱的教育”思想烛照下识字教学的重大改革成果。“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是斯老师矢志不渝的教育立场,斯老师多次谈到识字教学要减轻学生负担,要提高识字质量“多快好省”,要寻求更科学、更艺术的识字教学方法和途径……让我们循着大师的足迹求索不止吧!

让儿童享受“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吴正宪

儿童学习数学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习惯了的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对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并不在意,还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让小学生学有趣的数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行为要由兴趣主导。虽然数学常常以抽象概括的方式进行形式化的表达,但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照本宣科,不应该是仅就“学术状态”的数学学习,而应该是“教育状态”下的数学学习。应该让抽象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充满活力。

--------让小学生学与生活联系的数学

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小学生在经历的生活中已经有过数学应用的体验,数学学习是对有关数学现象的重新认识,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总结与升华。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例如,学生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就已经知道“我今年过生日到明年过生日正好是一年”、“爸爸这个月领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正好是一个月”。这是多好的解读!他们把十分抽象的时间观念,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物化”出来。上学之前的活动与经历使学生获得了数量和几何形体最初步的观念,虽然这些概念或观念可能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不严格的,甚至还可能是错误的,但却为正规学习数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些学前积累下来的生活经历,会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被“重新解读”。学生以身边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桥梁,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发现和得出数学的结论。同时,他们还将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习。

--------让小学生学能听得懂的数学

对于学习者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听不懂,学不会,还得被强迫着听,强迫着学”。教师要让小学生能听得懂数学,一是要让数学学习内容贴近儿童实际,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要把数学变得简单些、容易些、朴实些。简单些,就是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

的”。容易些,就是把人为制造的难点降下来,减少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统一要求,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朴实些,就是不要刻意追求课堂的尽善尽美,鼓励学生用原生态的,甚至是有些粗糙的语言诠释自己对数学意义的理解。

--------让小学生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三十六计,背为上计。”一些小学生常常在教师的示意下强记自己不理解的数学概念,这一现象触发了我的思考。我赞成这样的理念,即“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把严格的数学概念一字不差地呈现给尚未具有严格思维的小学生,不能认为不从严密的概念定义出发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思考。张奠宙教授就提出“充分运用直觉学习数学,是数学学习,特别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条准则。”小学数学不要过于强调对某些数学文字的表面理解,而应力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本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尝试诠释对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把握住数学的魂。

--------让小学生学动手做的数学

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学生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从而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先要通过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度。在此基础上,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也可以通过折一折等实验操作活动,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动手操作不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发展。

--------让小学生学数形结合的数学

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数形结合的数学解读是小学生需要且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数形结合,即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直观的“形”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形象具体地表示出来。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树形图、集合图、线段图等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理清数量关系,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图形方法解释数学,用原汁原味的构思、丰富多彩的图画、独特的视角,展示儿童富有创造的思维过程.

走过春夏秋冬变换《四季》不同

——《四季》教学目标的制定与修改

潘月娟

一、原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会“乚、乙”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 4个偏旁。能读准“尖尖、圆圆、弯弯、顽皮、鞠躬、一挺”几个重点词语的读音,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图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各个季节的特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并从中感受各个季节不同的美丽。

3、设情创景引导学生去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并能用“是”的句式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修改后教学目标:

1、采用游戏形式认识“对、说”等11个生字,读准“说、是”两个翘舌音;“圆”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自主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学会“乚、乙”两种笔画,找出“七、儿、九、无”的共同之处并学会写这4个生字。认识“口、禾、雨、月” 4个偏旁,并了解它们在作为偏旁和作为独立字的不同之处。能读准“尖尖、圆圆、弯弯、顽皮、鞠躬、一挺”几个重点词语的读音,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描述“春天来了什么发芽了?什么开花了?在夏天的池塘里荷叶还会跟小青蛙说

些什么,荷叶还可能会跟谁说话?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秋天到了,地里什么成熟了,果园里什么也熟了?冬天来了,下起了鹅毛大雪,早上开门一看,你看到了什么?”等问题来具体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感受各个季节不同的美丽。

3、设情创景引导学生去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并能用“,他对说:我是”的句式说话。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和仿写诗歌的兴趣。

4、通过个人演读、男女演读、配乐演读、集体演读等不同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在品读和赏读中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由衷地生发出要爱惜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三、目标修改理由:

《四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组的第二课。这首儿歌,通过对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四个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明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期间又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来写,其语言亲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图画,不仅形象优美而且色彩明丽,很好地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怎样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这一理念落到实处是整个教学目标制订的关键。而《四季》一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与修改,也是在我上完汇报课以后根据大家的交流所做的修改,对于新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多是针对在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所做出的进一步的修改。具体修改理由如下:

1、在第一个目标中又添加了各个识字环节的具体要求和识记生字时的要点。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低段《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识字教学作为低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让孩子在快乐中,积极主动的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去识记字,并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是目标设定的重点。另外专家在报告中指出,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原先定的字词目标较笼统,修改后的目标非常具体,更易于操作。

2、在第二个目标中,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各个季节的特点”,改为采用多个问题去引导。这个目标的设立,是进一步细化了具体引导的问题,正是针对一年级孩子对各个季节的特点还处在模糊、似知不知的状态,这样的设计就是要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当中,来感受并加深他们对四季不同特征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各个季节不同的美丽。

3、把并能用“是”的句式说话,改为并能用“,他对说:我是”的句式说话。这一目标的设定,给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这才是从“教课文”转变到“教语文”的所在。

4、把各种形式的“朗读“改为“演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学生进入角色读,才能充分的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才真正地学好语文。

《四季》第一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会“乚、乙”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 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图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各个季节的特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并从中感受各个季节不同的美丽。

3、设情创景引导学生去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并能用()是()说话。激发对课文学习和说话能力。

4、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四季图片。

2.生字词语卡片。

3.预习本课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读识字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可神奇啦!她有四个非常漂亮的女儿,这四位漂亮的女儿本领非常大,她们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可以让太阳变成火球,晒得我们直淌汗;可以让红红的果实爬上枝头;还可以让世界一夜之间变得一片雪白,你们想不想和这四位漂亮的姐姐交朋友啊?那想不想去看一看她们到底有多漂亮呢?

出示图片

猜一猜这是四位漂亮的姐姐叫什么名字吧?

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板书)

春夏秋冬四位姐姐在一起就组成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四季》,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四季齐读

四位姐姐,个个美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四季吧!

2、自读识字

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办法认识并记住这些生字。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那这些生字都记住了吗。现在四季姐姐要来考考你们了,你们敢不敢接受她的挑战?出示词语卡片:对错说话荷叶

就是雪人圆圆的大肚子夏天秋天冬天(自读——齐读——指名读——领读)

(2)四季姐姐们要增加考察的难度了,你们还有信心读好吗?去掉她们头上的小帽子你们还会读吗?

出示: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指读齐读开火车读指认偏旁组词说句子)

(3)现在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们又藏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能认出她们吗?现在我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这四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都写了什么?

三、词句引领,读中感悟

1、春天部分:

师:读了课文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

小草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尖尖)

学生再次读课文,感悟春天的生机活力。小草刚刚发芽尖尖的嫩嫩的,让我们轻轻地读吧,可不要惊吓着她啊。

师:,你还可以从哪里知道春姐姐来了?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让我们带着春天来了的欢喜再把描写春姐姐的句子读一读吧!

2、夏季部分:

师:当小草从地下冒出尖尖的草芽,我们就会知道美丽怡人的春姐姐来了,那么当夏姐姐来临的时候,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荷叶什么样子?(板书:圆圆)

指导朗读:夏天来了,池塘里的荷叶、荷花长得非常的茂密,它骄傲自豪的对青蛙说:生齐读:“我是夏天。”

师生对读,感受荷叶的茂密和自豪。

还有谁知道夏天来了会有哪些昆虫或其他的东西,勇敢地站起来说说吧。

这么多植物这么多昆虫在一起,夏天可真热闹啊。谁还想读一读,两生读。

送走了热情似火的夏姐姐,告别了荷叶与青蛙,大自然妈妈又给我们送来了金黄色的秋姐姐,在这丰收的季节里,你有看见了什么?

4、秋季部分:

生说一说

师:“谷穗”是什么?他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弯弯)

她为什么是弯弯的?师:加上动作美美地读一读吧。

师:在这丰收的季节里,谷穗长得沉甸甸的,他高兴吗?那读的时候应怎样读?谁还想读?小谷穗你可真谦虚啊!

在秋天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秋天,真是一个硕果累累,枝头飘香的季节啊!谁再来读一读?

5、冬季部分:

如果说春姐姐充满生机,夏姐姐热情似火,秋姐姐给了我们丰收的喜悦,那冬姐姐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冬天来了,天气怎样?在北方还会下雪,小朋友堆起了雪人,你们看,课本中的这个雪人他是怎么样的?(板书:调皮)

谁来读一读?师生配合,读。小雪人你可真调皮啊。谁来演一演,感受雪人的调皮。

6、小结:春夏秋冬四位姐姐,景色各异,各有不同的美丽和迷人,现在让我们站起来加上动作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把四季的不同的美丽读出来好不好?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我们走过了美丽的春夏秋冬,不仅认识了春夏秋冬四位美丽的的姐姐,还认识了许多的动物植物,瞧,她们也想说一说呢?

柳枝长长,它对燕子说: “我是春天”苹果圆圆它对农门伯伯说:“我是秋天”想一想谁还想对谁说?用()是()说一句话。

2、你们把四季说得这么的美丽,那能不能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提示: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

师: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竖起了拇指,大自然妈妈请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喜欢她,更要学会好好的保护她,让她越来越美。你们能不能做到呢?

3、等课下的时候把这篇美丽的课文背一背,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画出来。

板书设计:

四季

图片尖尖春天

图片圆圆夏天

图片弯弯秋天

图片顽皮冬天

《四季》第二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采用游戏形式认识“对、说、”11个生字,读准“说、是”两个翘舌音;“圆”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自主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学会“乚、乙”两种笔画,学会写4个生字。认识“口、禾、雨、月” 4个偏旁。能读准“尖尖、圆圆、弯弯、顽皮、鞠躬、一挺”几个重点词语的读音,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春天来了什么发芽了?什么开花了?在夏天的池塘里荷叶还会跟小青蛙说些什么?谷穗为什么弯弯的?秋天到了,地里什么成熟了,果园里什么也熟了?冬天来了,下起了鹅毛大雪,早上开门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来具体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感受各个季节不同的美丽。

3、设情创景引导学生去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并能用(),他对()说:我是()说话。激发对课文学习和防写诗歌的兴趣。

4、通过个人演读、男女演读、配乐演读、集体演读等不同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由衷的生发出要爱惜环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四季图片。

2.生字词语卡片。

3.预习本课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咱们班的小诗人们,黑板上的古诗背得怎样了?谁能有韵味的背给大家听一听啊?

一、创设情境自读识字

1、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可神奇啦!她有四个非常漂亮的女儿,这四位漂亮的女儿本领非常大,她们可以让花儿变红,草儿变绿;可以让太阳变成

火球,晒得我们直淌汗;可以让红红的果实爬上枝头;还可以让世界一夜之间变得一片雪白,那想不想去看一看她们到底有多漂亮呢?(出示图片)

现在赶紧猜一猜这是四位漂亮的姐姐叫什么名字吧?

引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板书)

春夏秋冬四位姐姐在一起就组成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四季》。(板书:四季)齐读

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认识这美丽的四季吧!

2、自读识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第一、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想办法认识并记住这些生字。第三、数一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那么如果在家里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那这些生字都记住了吗。四季姐姐要来考考你们了敢不敢接受她的挑战?出示词语卡片:一起读:(自读齐读指读领读)

3、四季姐姐们要增加考察的难度了,还有信心读好吗?去掉她们头上的小帽子你们还会读吗?

出示: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

(指读、领读、小老师领读、组词、说句子、指认偏旁、理解字义、开火车读)

咱们再来开火车读一读吧?咱们就来比一比看哪个火车司机开得最稳最快好不好?“火车司机在哪里?”再一起读一遍吧?

现在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们又藏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能认出她们吗?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读这四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边想这篇课文都写了什么?

三、词句引领,读中感悟

师:课文已经读了两遍了,谁来说一说,读了课文你都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1、春天部分:

现在谁再来读一读一句?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草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尖尖)

学生再次读课文,感悟春天的生机活力。睡了一个冬季的小草刚刚发芽尖尖的嫩嫩的,好像还没睡醒,让我们轻轻地读,可不要惊吓着她啊。

师:小草发芽了,我们就知道春姐姐来了,那谁还知道:春天来了,谁还发芽了?春天来了,什么花也开了??

师: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红了,那你们觉得春天美不美啊?让我们一起带着春来了的欢喜再把描写春姐姐的句子读一读好吗?

2、夏季部分:

师:当小草从地下冒出尖尖的草芽,我们就会知道美丽怡人的春姐姐来了,那么当夏姐姐来临的时候,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学生汇报:夏天来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荷叶什么样子?(板书:圆圆)

指导朗读:夏天来了,池塘里的荷叶、荷花长得非常的茂密,它骄傲自豪的对青蛙说?对小鱼儿说?对蝌蚪说?对蜻蜓说?

师生对读,感受荷叶的茂密和自豪。

还有谁知道夏天来了除了青蛙在叫,你们还知道谁在叫吗?

这么多昆虫在一起叫着,夏天可真热闹啊。谁还想读一读,两生读。

送走了热情似火的夏姐姐,告别了荷叶与青蛙,大自然妈妈又给我们送来了金黄色的秋姐姐,在这丰收的季节里,你又看见了什么?

4、秋季部分:

一起读一读第三句吧。师:“谷穗”是什么?他是什么样子的?(板书:弯弯)

她为什么是弯弯的?

师:加上动作美美地读一读吧。

在秋天里,除了谷穗成熟了,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秋天到了,果园里什么熟了?秋天到了,地里的什么庄稼熟了?

秋天真是一个硕果累累,枝头飘香的季节啊!再一起来读一读吧?

5、冬季部分:

如果说春姐姐充满生机,夏姐姐热情似火,秋姐姐给了我们丰收的

喜悦,那冬姐姐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

冬姐姐来了的时候,天气怎样?在北方还会下雪,小朋友们还堆了一个雪人呢,你们看,课本中的这个雪人他是怎么样的?(板书:调皮)师生配合读

6、小结:春夏秋冬四位姐姐,景色各异,各有不同的美丽和迷人,现在让我们站起来加上动作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把四季的不同的美丽读出来好不好?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我们走过了美丽的四季,不仅认识了春夏秋冬四位美丽的的姐姐,还认识了许多的动物植物,瞧,她们也想说一说呢?

柳枝长长,它对燕子说: “我是春天”蟋蟀吱吱,它对大树说:“我是夏天”。说还能用(),他对()说:我是()说一句话。

2、你们把四季说得这么的美丽,那能不能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提示: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

师:大自然妈妈请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喜欢她,更要学会好好的保护她要让她变得越来越美。你们能不能做到呢?

3、等课下的时候你们就把这篇美丽的课文背一背,把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画出来好不好?

板书设计:

四季

图片尖尖春天

图片圆圆夏天

图片弯弯秋天

图片顽皮冬天

《四季》教后反思

潘月娟

《四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二课,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很好的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而在教学时,怎样做到“巧用教材,活用教材”,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真真正正的落到实处,将是本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我在教授完这一课之后,自己感觉处理的比较好的地方有一下几点:

一、移情入境激发兴趣

课堂上我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一开始我创设情境,介绍大自然妈妈以及她的四位漂亮的女儿,而且强调了这四位女儿有多大的本领,很好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我又出示了四个季节的四幅图画,让学生欣赏图画上的春夏秋冬。接下来再让学生读准读通儿歌,圈出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课文、与生字之间的距离。

二、多样识字加深记忆

在识字这一环节中,我利用卡片的方式呈现了词与字,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读:如:带着拼音跟生字宝宝打招呼、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再适时引导学生组词、说句子、认偏旁,理解词语的含义等。并在读的过程中让所学的汉字不断地自然复现,每次的出现又有一定的层次,让字词随着语言环境有序的整体自然的复现,这样在无意中就巩固了学生的识字情况。

三、体验阅读读中见情

低年级阅读教学就应该以读为主,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加强他们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去品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而我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就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喜欢模仿的天性,引导他们把自己当成草芽、谷穗、雪人来进行体验,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出这些人性化了

的事物的兴奋与自豪。并且又在读中指导学生学习了想象读和表演读两种朗读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很有兴趣的去读,又能在读中掌握新的朗读方法。

四、重视学法学以致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拓展训练时,我让学生欣赏完大自然妈妈礼物后,又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还有什么会说他是四季,并能用“是”的句式说话,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学生也说出了许多另人意想不到的句子。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上有优点就会存在着缺点,设想总是好的,而实际操作时又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例如:

一、学生的听课习惯还有待遇提高。一年级的学生,本身自我控制力就差,而这次又看到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既新鲜又兴奋,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而我又没能适时调动调整,就出现个别同学坐不住,不认真听课,不能积极回答问题的情况。

二、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总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个重点,所以把过于多的时间都用在了识字环节上,结果导致后来的品读环节,过于仓促,预设中的两个环节没来得及进行,品读的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从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有些地方的教学目标制订的过高,而有些地方反而又过低,所以在课堂上所设定的一些问题,表现出的效果并不好。也正是因为此,所以在第一次上完课后,又做了第二次教学目标的修订,并进行了第二次备课。

另外,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语言以及过渡的语言,也有些单调,不够精炼不够丰富。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这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去不断地学习、不断进取。争取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更进一步,争取能让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愿的实现“美丽转身”!

识字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观察量表

课题:《四季》 执教:潘月娟 观察: 公小叶 时间:2011.10. 项目

生字

音形义解决了哪些方面 音形义的侧重点 A B C A B C 对

√ √ √ √ √ 说

√ √ √ √ √ 是

√ √ √ 叶

√ √ √ 圆

√ √ √ √ √ 夏

√ √ √ √ 秋

√ √ √ √ √ 雪

√ √ √ √ 肚

√ √ √ 就

√ √ √ 冬 √ √ √ √ √

说明:A ——生字读音的准确;B ——生字字形的分析;C ——生字字义

的理解

识字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观察统计表

课题:《四季》 执教:潘月娟 观察: 公小叶 时间: 2011.10

项目符号 数量 百分比 音形义解决了哪

些方面? A 11 100% B

10 91% C

7 64% 音形义的侧重点

A

4 36% B

8 72% C 5 45%

识字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后检测

生字正确人数正确率

对15 100%

说15 100%

是14 93.3%

叶15 100%

圆15 100%

夏15 100%

秋15 100%

雪15 100%

肚14 93.3%

就13 86.7%

冬15 100%注:抽测学生为随机抽取的15名同学。

识字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后检测

观察结果分析:本节课我的观察点主要在识字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潘老师非常注重对生字音形义的总体把握,11个生字的读音全部解决,字形分析达91%,理解字(词)义达64%。正因为潘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楚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目标而动,所以目标的达成度就高。但潘老师对每一个生字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不是对每一个字的音形义都是平均用力的。从统计表看,侧重于读音的有4个字,占到36%,因为这四个字(是、叶、圆、就)是翘舌音、舌面音或是整体认读音节,所以潘老师才重点强调了这四个字的读音。侧重于字形分析的达72%,侧重于字(词)义的理解的占到45%。而这些字形、字义的教学都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进行的,真正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理念。从课后的抽测来看,11个生字有8个生字学生的正确率达100%。“就”字有两个同学都读成“惊”了,我想是因为“就”的字形与“惊”想象,所以给学生造成了混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再将这两个字作对比再让学生的来识记,效果会更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