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模拟题(七)

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模拟题(七)

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模拟题(七)
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模拟题(七)

高一化学复习模拟题(七)

一、选择题

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N 158

B .次氯酸的电子式:

C

.异丁烷的结构式:

D .用电子式表示NaCl 的形成过程:

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的表示方法形象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是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B. ①不是核素,②③才是核素 C .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 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C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D .凡是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只有①②③

5.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互称同分异构体 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都可以水解,且水解产物均相同

D .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用氢氧化铜鉴别葡萄糖、乙酸、乙醇

8.某强酸性溶液中含有Fe 3+、Mg 2+,在此溶液中还能存在的离子组是( ) A .K +、Na +、HCO 3-、SO 42-

B .OH -、K +、Cu 2+、NO 3-

C .K +、S 2-、I -、Na +

D .K +、SO 42-、Na +、NO 3-

( )

9.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0.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所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分液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B .用加热法除去Na 2CO 3中混有的NaHCO 3

C .用萃取法提取碘水中的碘

D .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11.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的制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有( ) A . 4种 B. 3种 C. 2种 D. 1种

1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 .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3.将盛有NH 4HCO 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

A. NH 4HCO 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H 4HCO 3+HCl==NH 4Cl+CO 2↑+H 2O △H >0 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 )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g) ΔH =-1 367.0 kJ·mol -1(燃烧热)

B .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 kJ·mol -1(中和热)

C .S(s)+O 2(g)===SO 2(g) ΔH =-296.8 kJ·mol -1(反应热)

D .2NO 2===O 2+2NO ΔH =+116.2 kJ·mol -1(反应热)

16.对于苯乙烯(

)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可溶于水;④可与H 2发生加成反应;⑤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⑥所有的原子一定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④⑤

17. Mg -AgCl 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2AgCl +Mg===Mg 2++2Ag +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Mg 为电池的正极 B .负极反应为AgCl +e -===Ag +Cl - C .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 D .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18.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

4NO(g) + 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v 正(O 2)=v 逆(O 2)必成立

B .关系式5v 正(O 2)=4v 正(NO)总成立

C .用上述四种物质NH 3、O 2、NO 、H 2O 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数值中,v 正(H 2O)最小

D .若投入4 mol NH 3和5 mol O 2,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必能生成4 mol NO

19.在1.01×105Pa 、120℃的条件下,某有机气体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前后气体体积不发生变化,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C 3H 8 B .C 2H 4

C .C 3H 6

D .C 2H 2

( )

2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溴化亚铁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2Br -+2Cl2=2Fe3++Br2+4Cl-

B.铝离子与过量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2H 2O+4NH4+

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SiO32-+2CO2 + 2H2O == H2SiO3↓+2HCO3-D.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2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2B(g) 3C(g)+2D(s) ,

下列不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2a mol B ③D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⑦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③④⑦B.②③⑤⑦C.①②④⑥D.②⑥⑤⑦

2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 A

B.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C.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D.一定条件下,26g乙炔(C2H2)和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23.香花石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3Y2(ZWR4)3T2,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等,X、Z位于同主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沸点:W<T<R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Y>X C.离子半径:T->R2-D.XR2、WR2两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相同2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2(g) + Y2(g) 2XY(g),已知X2,Y2,XY三者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 0.3mol/L, 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处于平衡,此时容器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X2为0.2mol/L B.Y2为0.35mol/L

C.XY为0.25mol/L D.X2, Y2, XY总浓度为0.6mol/L 2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

。开始时C的浓度为a mol·L-1,2min后C的浓度变为2a mol·L-1,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变为原来的1/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75a mol/(L·min) B.反应开始时,c(B)=3a mol·L-1 C.反应2min后,c(A)=0.5a mol·L-1D.反应2min后,c(B)=1.5a mol·L-1 二、非选择题

26.(1)写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ⅤA元素的符号,写出3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消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反应②Na2O与CO2的反应③铁丝在Cl2中的燃烧

④浓硫酸稀释⑤木炭还原氧化铜⑥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3)现有下列物质:I2、NaCl、SO2、NH4Cl、Na2SO4、Na2O、Na2O2

①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填化学式)。

②由长周期元素形成的物质是。

③用电子式表示只含有离子键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27.(1)某小组为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设计了几种方案,合理的是(填序号)。

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 3、CuCl 2

C.铜片置于FeCl 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D.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E.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

(2)现有纯铁片、纯银片、纯铜片,稀硫酸、FeSO4溶液、Fe2(SO4)3溶液、大烧杯、导线若干,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的氧化性强弱。

①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在方框中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外电路电子流向

(注明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③Cu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④该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当溶液质量增加3.2 g,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28.(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

①试剂Ⅰ适宜选用(填序号)A.盐酸 B.石灰乳 C.氯化钠溶液

②操作Ⅰ的名称是

③镁蒸气宜在_____(填序号)气体冷却后得到镁锭(A.N

2 B.CO

2

C.Ar D.空气)

(2)如图是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实验装置

①A装置中发生反应生成Br2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B装置中,Br2被SO2还原,B装置中产生的两种主要阴离子的符号为

③A中通入Cl2一段时间后,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④C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29.(1)合成氨工业中氢气可由天然气和水反应制备,其

主要反应为:CH 4 (g)+ 2H 2 O

(g) CO 2 (g)+4H 2 (g)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为反应(填

“吸热”或“放热”)

若已知,破坏1mol化学键需要吸收的热量如下表所示:

则该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为 kJ(用含a b c d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1

②CH4(g)+1

2O2(g)===CO(g)+2H2(g)ΔH2=-36 kJ·mol

-1

③CH4(g)+H2O(g)===CO(g)+3H2(g)ΔH3=+216 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某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H 4和3mol H 2 O(g),发生

CH 4 (g)+ 2H 2 O(g) CO 2 (g)+4H 2 (g)反应,反应进行到4s时CO 2的浓度为

0.08mol/L,再过一段时间反应达平衡,平衡时容器的压强是起始时的1.4倍,则:

①前4s以H 2 O(g)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4s时,混合气体中H 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③平衡时,CH 4的浓度为________。

30.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简单氢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盐;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的同位素有___________(写原子符号)

(2)实验室制取B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4)用化学事实说名E与F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5)下列有关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铁位于第四周期ⅧB族,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

B、过量的铁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C、FeCl3、FeCl2、Fe(OH)3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D、氢氧化铁与HI溶液仅发生中和反应

(6)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F单质,两者恰好完全反

应,生成物中有三种含F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与

反应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写出t2时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检测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二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 解析:浓硫酸溶于水虽然放热,但浓硫酸是液体,又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适宜给食品加热;而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溶于水,前者放出的热量比后者多,氯化钠溶于水能量变化不明显。 答案:B 2.人造卫星常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解析:原电池就是把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部分,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使电子经外电路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答案:B 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铁与盐酸反应 B . C 与CO 2共热 C .碳酸钙的分解 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反应 解析:Fe +2HCl===FeCl 2+H 2↑,放热反应;C +CO 2===== 高温2CO ,吸热反应;CaCO 3=====高温CaO +CO 2↑,吸热反应;Ba(OH)2·8H 2 O +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吸热反应。 答案:A 4.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 反应前 反应后 A .A 2+3 B 2 2AB 3 B .2AB 2+B 22AB 3 C .2A 2B +5B 2===4AB 3 D .2AB 2+B 2===2AB 3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用AB 2、B 2表示,生成物用AB 3表示,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为可逆反应,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AB 2+B 22AB 3。

高一化学复习专题二

高一化学复习专题二物质的量 【内容讲解】 一、基本关系图 二.几组概念: 1.物质的量与摩尔(mol) 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定义: 12g12C所含碳原子数(精确值),约是6.02×1023 3.摩尔质量与化学式量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mol 化学式量:该物质一个粒子的质量与一个12C质量的1/12之比所得的数值 4.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单位:L/mol,符号:V m。在标准状况下(0℃ 101kPa)V m=22.4 L/mol 三.相关算式: 1.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推论: 同温同压下:n1/n2=V1/V2=N1/N2 M1/M2=ρ1/ρ 同温同体积:P1/P2=n1/n2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1/m2 2.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3.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M1×a%+M2×b%+M3×c%+…… =m/n (SPT)=V m×ρ=22.4L/mol×ρg/L=22.4ρg/mol /M i=ρ/ρi=D 说明: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不受条件限制,体积、密度受条件限制。

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原理: C = n/v 2.仪器: 容量瓶(规格、标识(温度、容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烧杯、托盘天平3.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冷却、转移(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用玻璃棒)、洗涤(水的用量\2-3次)、定容(1—2cm)、装瓶贴签 注意: ①NaOH固体的称量(烧杯或表面皿) ②浓硫酸的稀释 4.误差分析: 以配置0.1mol/L的NaOH溶液为例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问题,应准确掌握概念、公式,在应用时,还要注意溶质的质量守恒、物质的量守恒及溶液的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主要包括: 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可运用公式:, 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化学复习第七章 专题讲座三

专题讲座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类型与突破 一、利用图像“断点”探究外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当可逆反应达到一种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的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根据出现“断点”前后的速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如图: 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2.常见含“断点”的速率变化图像分析 图像 t1时刻 所改变 的条件 温度 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适合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适合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压强 增大减小增大减小 适合正反应为气体 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 适合正反应为气体 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 1.(2017·马鞍山二中质检)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ΔH<0已达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O~t1:v正=v逆;t1时改变条件,t2时重新建立平衡)()

答案 C 解析分析时要注意改变条件瞬间v正、v逆的变化。增加O2的浓度,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A正确;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B正确;升高温度,v正、v逆都瞬间增大,C错误;加入催化剂,v正、v逆同时同倍数增大,D正确。 2.(2018·长沙模拟)对于反应:X(g)+Y(g)2Z(g)ΔH<0的反应,某一时刻改变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 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t1时刻,降低了体系温度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答案 D 解析由图像可知,外界条件同等程度地增大了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增大X的浓度,升高(或降低)体系温度均不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B、C错误;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D正确。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选项)。 A.t0~t1B.t1~t2C.t2~t3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 小题,1-9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0-13题每题有1-2个答案,每小题4分,共43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B.1∶4C.3∶4D.3∶2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去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加成反应+3H2 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二复习

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二 复习及练习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V =△C / △t 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 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s ) mol/(L?min) mol/(L?h) (1) 现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 值可能不同,必须注明物质。 (2)起始浓度不一定按比例,但是转化浓度一定按比例。 (3)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 ν(A ):ν(B ):ν(C ):ν(D) = 2 :3 :1 :4 (4)一般不用固体、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5)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可能___相同。 【例】某温度时,在2L 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 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 、5minZ 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 、 ; (3)5min 后Z 的生成速率比5min 末Z 的生成速率 (大、小、相等)。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还有压强(对有气体物质的反应)、固 体颗粒大小、固体的接触面积等。 通常浓度越大(气体或溶液),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压强越大,反 应速率越快(对有气体物质的反应);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例1】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例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加热 C.滴加少量CuSO 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例3】下列四种X 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 mL 3mol/L 的X 溶液 B.20℃ 30 mL 2molL 的X 溶液 C.20℃ 10 mL 4mol/L 的X 溶液 D.10℃ 10 mL 2mol/L 的X 溶液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 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________,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反应开始: υ(正)>υ(逆) 反应过程中:υ(正)逐渐减小,υ(逆)逐渐增大; 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 平衡时: υ(正)=υ(逆);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v 正=v 逆≠0(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例】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可表示可逆反应()()g B g A 3+ ()g C 2达平衡的 (1)C 生成速率与C 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 ,同时生成B amol 3 (3)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4)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2:3:1

{高中试卷}高一化学第七章单元检测题[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锗、硅元素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B.CH 4、SiH 4、GeH 4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C.H 2CO 3、H 2SiO 3、H 2GeO 3的酸性依次增强 D.C 、Si 、Ge 、Sn 、Pb 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2.下列物质中,可做光导纤维重要原料的有() A.石灰石 B.玻璃 C.二氧化硅 D.硅酸钠 高温 3.SiO 2+3CSiC+2CO 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A.3∶5 B.5∶3 C.1∶2 D.2∶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 2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现酸性 B.CO 2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硅酸 C.SiO 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D.高温时SiO 2可和Na 2CO 3反应放出CO 2,是制造玻璃的反应之一,生成的Na 2SiO 3是玻璃成分之一 5.生石灰中往往含有杂质碳酸钙和二氧化硅,检验是否存在这两种杂质最好选用() A.水 B.盐酸 C.硫酸 D.烧碱溶液 6.人类已知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 A.第ⅡA 族元素的化合物 B.第ⅢA 族元素的化合物 C.第ⅣA 族元素的化合物 D.第ⅤA 族元素的化合物 7.关于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晶体硅与金刚石都是正四面体结构的原子晶体 B.硅酸盐都不溶于水 C.硅与酸、碱都不能发生反应 D.原硅酸和硅酸对应的酸酐都是二氧化硅 8.用足量CO 原14g 铁的氧化物或铁的氧化物的混和物,将生成的CO 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25g 沉淀,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FeO 、Fe 2O 3 B.Fe 2O 3、Fe 3O 4 C.FeO 、Fe 3O 4 D. Fe 2O 3 9.在标准状况下,将CO 2和CO 的混合气体(密度为7 10g/L)充满一盛有足量Na 2O 2的密闭器中(容积为22.4L),用间断的电火花引发至充分反应,反应完成后,对容器里存在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0.5mol CO B.存在0.125mol O 2 C.存在0.25mol Na 2CO 3 D.存在0.5mol Na 2 CO 3 10.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单晶硅、玻璃 C.普钙、漂白粉 D.石英玻璃、石膏 11.可以肯定溶液中大量存在CO 2-3的理由是() A.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中和反应 C、冰的熔化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3、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式: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增大 4、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C、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5、2SO2(g)+O2(g)△V2O5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 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 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6、在铜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 32、5 g ②锌片增重 32、5 g ③铜片上析出1 g H2 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高一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必修2知识点总结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4Li + O22Li2 O 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 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 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 + H2 === 2HF、Cl2 + H2 === 2HCl Br2 + H2 === 2Br 、I2 + H2 ===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Cl2+2NaBr=Br2+2NaCl ②Cl2+2KI=I2+2K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KI=I2+2KBr 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 5、Na与Cl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H2 N2 H2O CO2 CH4 P2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2H++2e-=H2↑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2H2O+O2↑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催化剂 △ 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 5、高炉炼铁:2C + O2 = 2CO Fe2O3+ 3CO ==2Fe + 3CO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点燃CO2(g)+2H2O(l) ?→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H4(g)+2O2(g)?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P54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B.分解反应(AB = A + B)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高一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周期表总结的总结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 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 (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 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点燃 点燃

高中化学 必修二 元素周期表 专题练习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其中第一、二、三周期叫做短周期,四至六周期叫做长周期,第七周期由于没有排满叫做不完全周期。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除第1周期只包括氢和氦,第7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稀有气体结束。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长周期(第4、5、6周期) 周期表 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 1. 原子结构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 2 2Li 2O 2Na + O 2 Na 2O 2 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通式: 2R + 2 H 2O = 2 ROH + H 2 ↑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点燃 点燃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 小题, 1-10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 分。11-18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 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D.2CO+O2=2CO2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 (1)核素的定义: A P X (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 (3)原子的构成: 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 (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

二、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 (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 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 (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 (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 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4、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5、在周期表中一定区域可以寻找到一定用途的元素 (1)寻找半导体材料 (2)寻找用于制造农药的材料 (3)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合金材料 6、推测钫(与K同一主族在K的下面)的性质 推测铍的性质 推测量114号元素的位置与性质 三、化学键

高一化学必修二提高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二提高题专题复习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关于KN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答案】D 【详解】 A.硝酸钾含有的阳离子为钾离子,则硝酸钾属于钾盐,故A正确; B.硝酸钾含有的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则硝酸钾属于硝酸盐,故B正确; C.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纯净的无机化合物,故C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硝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中现象 A淀粉碘化钾溶液浓硝酸无明显现象 B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现象 C氯化铝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 D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 A.硝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硝酸进入淀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进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变色,故B 正确;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氯化铝溶液,一水合氨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故C正确; D.饱和氯水挥发出氯气,氯气与湿润红纸条接触,氯气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红纸条褪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答案】C 【详解】 A. 铝、铁与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的钝化,因此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故A正确; B. 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稀硫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表现氧化性,稀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C. 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硝酸不具有,故C错误; D. 化工生产中用硝酸、硫酸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金属加工前的酸洗等,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CO2B.N2C.SO2D.NH3 【答案】D 【详解】 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 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 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 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 答案选D。 5.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C.水D.浓硝酸 【答案】D 【详解】 室温下,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而溶解,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而不溶解,因此除去

高考化学章节高效复习第七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

第七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 利用 第1讲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2讲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用铝热剂冶炼难熔金属,是因为铝 ( ) ①具有导电性 ②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③具有延展性 ④被氧化 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A .①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2.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 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3.北京奥运会“水立方”游泳池中的水主要是通过砂滤、臭氧和 活性炭来净化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 B .臭氧可以消毒杀菌是因为臭氧有强氧化性 C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D .游泳池中的臭氧浓度越大越好 4.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下列正确的途径是 ( ) A .海水――→NaOH Mg(OH)2――→电解Mg B .海水――→HCl MgCl 2――→电解Mg C .海水――→石灰乳Mg(OH)2――→HCl MgCl 2――→电解Mg D .海水――→ Cl 2MgCl 2 ――→电解Mg 5.(上海,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 ) A .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 .利用潮汐能发电 D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6.(江苏,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6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 ) A .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 .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 .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 .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7.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 种途径: (1)Fe ――→H 2SO 4H 2――→CuO Cu (2)CuO ――→H 2SO 4 CuSO 4――→Fe 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等量的铜,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 是 ( ) A .消耗氧化铜的质量相同 B .消耗铁的质量相 同 C .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 .生成硫酸亚铁的 质量相同 8.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最近,某企业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 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 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 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烧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 2 B . Na 20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 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 . 溶液 B .悬浊液 C . 乳浊液 D . 胶体 3.能用 H + OH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 Ba(OH) 2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 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 . C I 2T c 「 B . Zn i Zn 2+ C . H 2^H 2O D . Cu? CuCI 2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 .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6.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04「、Na +、C 「 B . K +、Na +、N03「、CO 32 C . Na +、H +、N03「、SO 42一 D . Fe 3+、Na +、C 「、SO 42- 7. 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 可能是置 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③ C .①② D .③④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CaCO 3+2HCI=CaCI 2+CO 2 f + H 2O C . 2H 2O 2 ; 2H 2O+O 2 f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 Cu 2++Fe=Fe 2++Cu B. 稀 H 2SO 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 3++3H 2f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 2SO 4反应:Ba 2++SO 42一 =BaSO 4j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 32 一 +2H +=H 2O+CO 2f 10 .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 3+3H 2SO 4=3Br 2+Na 2SO 4+3H 2O ,与该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 . 2NaBr+Cl 2=2CaCI+Br 2 B . AICI 3+3NaAIO 2+6H 2O=4AI(OH) 3 J +3NaCl C . 2H 2S+SO 2=2H 2O+3S J C . NaClO D . FeSO 4 B . CaO+H 2O=Ca(OH )2 D . CaCO3 '' CaO+CO2f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精编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乙烯 1.氧化反应 I .燃烧 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II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CH 2=CH 2+Br 2?→? CH 2Br -CH 2Br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H 2 催化剂 △ CH 3CH 3 CH 2=CH 2+HCl 催化剂 △ CH 3CH 2Cl (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简称) CH 2=CH 2+H 2O 高温高压 催化剂 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 3.加聚反应 nCH 2=CH 2 催化剂 △ (聚乙烯) 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 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②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苯 难氧化 易取代 难加成 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是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2.氧化反应(燃烧) 2C 6H 6+15O 2??→?点燃 12CO 2+6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说明含碳量高) 3.取代反应 (1)苯的溴代: (溴苯)+ Br 2 FeBr 3 +HBr (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H )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3、FeCl 3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溴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溴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密度比水 大 , 难 溶于水 ④溴苯中溶解了溴时显褐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操作方法为分液。 (2)苯的硝化: + HO -NO 2 浓H 2SO 455℃~60℃ -NO 2 + H 2O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③硝基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有 苦杏仁 气味, 有 毒,密度比水 大 ,难 溶于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