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

1.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1)自然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地理学家认为区域之间的过渡不是跳跃的,而是渐进的、互相衔接的。(2)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来划分的。(3)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两者日益靠拢,日趋融合。

2.运输区位论:胡佛主要著作:《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

运输成本=线路运营费用+站场费用

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有直达的运输线,则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没有直达的运输线,则港口或转运点是最小成本区位。

3.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基本要点:(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城镇(2)各级衷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市场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3)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的中心地之间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的两个中心地距离越短(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K=3模式又称市场最优原则,它保持市场最优,但不利于交通布局;k=4模式又称交通最优原则,由于相邻两级市场区面积比较大,不利于市场组织。K=3和k=4均不利于行政组织;K=7模式又称行政最优原则,有利于行政组织不利于市场的交通。

4.区位经济学:廖什《区位经济学》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六边形具有最接近圆的优点,也具有比其他多边形运送距离最短的特点。所以,需求可达极大化。

5.新制度学派:内容:(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2)产业和部门规划。(3)缩小区域差距。

目标p18

6.区域管理学派:1.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其面临两大挑战。区域经济管理的三种主要方法2.人口管理,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服务于人,人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3.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正在成为区域管理的主要内容。

7.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2)区域经济学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4)区域经济政策(5)区域开发

第二章

1.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不承认人力资本的概念,将人对于自身的投资都归于消费。把劳动看做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这种劳动仅需要少量知识和技能,因而他们将劳动作为同质的投入品。

(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把人口变动作为外生的和已知的,技术积累和知识积累被假设为外生的变量,不是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因素

(三)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源

干中学;知识溢出

2.产权理论是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

产权式人们拥有的对资源、收入和可让度的权利

产权安排包括土地、水域和养殖场的共同所有权;土地和劳动的用益权;各种工作权;银行、

保险业中的互助组织;政府第公共食物的控制权;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所有权。

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决策,安排决策的程序不同,最后结果相差很大(2)责任,不同的安排体现所有权的不一样(3)利益,产权安排造成分配不合理,影响经济增长

3制度环境中的组织。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其中心的内容是交易成本问题。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内容是产权安排和交易成本。其特点是处安全安排的区域合理化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4.)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5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第3章

1来宾斯坦个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使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达到临界最小努力的几个因素:

克服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内在不经济

克服不具备外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产生的外部不经济

必须通过大量投资,使收入增长突破人口增长的限制

2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起飞就是要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实现在短时间内基本经济结构和生产方法的剧烈变化,从而快速发展。

经济起飞的三个条件:10%的投资增长率;建立主导产业部门;制度上的保障。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4.非均衡增长理论:连锁效应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生产之前,由许多信函也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惊醒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和基础设备,或直接进入销售部门而产生的部门连锁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在主导产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连锁效应

5.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增长极模式:极化效应;扩散效应(例:京津冀)

发展轴模式:

网络型模式

6.一)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理论

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的影响,同时还要加上其他的各类条件的影响。产业部门的梯度转移,是产业部门空间转移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

7.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

通过梯度转移来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对落后地区来说,其目的是接受先进产业,提高经济结构的水平;对先进地区来说,其目的是淘汰衰退产业,改变要素投入方向。

(1)由于处于经济的传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所能够发展的都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部门,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2)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映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进新的技术,改善生产环境。(5)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经济发达城市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发展战略

第4章

1.科林.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农业和矿业。第二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之除第一、第二产业的所有经济活动,提供服务为主要特征。

2.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霍夫曼比例为2.5(±1),工业化有了相当发展的阶段;

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表明资本资料工业开始处于主体地位,是实现重工化的重要标志;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小于1。

3.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技术进步在促使各产业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劳动效率方面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从而决定着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功能和地位的变化。

农业技术进步比工业要难得多。

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是第二产业的基本特征。创新和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产业明显,但是,它能够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难以解决的大规模就业问题。

4.人均产量系数和人均产值系数。(不用细看)

其计算公式为:

人均产量系数=某地区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全国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

人均产值系数=某地区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值÷全国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值

这两个系数反映了该地区某产业与全国同类产业相比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系数、人均产值系数大于1的产业,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往往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

5地区产业区际输出指标(不用细看)

这一指标也能反映地区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主要指标有:

区域商品率=某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量÷该地区A产业产品生产总量

区际商品率=某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量÷全国各地区A产业产品输出总量

一般来说,地区专业化产业的区域商品率和区际商品率在全国各地区中位居前列。区域商品率越高,说明输出商品越多,也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区际商品率越高,说明该地区该产业的输出在全国的地位越重要,该产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也越高。

6区域产业输出系数(不用细看)

区域产业输出系数=某地区A产业输出÷该地区各产业输出

这一指标有时也被用来说明地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它涉及多个产业,因而常用输出产值来计算。价格的换算要统一,否则就缺乏可比性。

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

7.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足够的资本积累

充足的市场需求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8.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无非如下两种:市场自发调节;政府积极干预。

第五章

1.能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最早的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内容是研究距离对农业土地效益的影响。工业区位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韦伯完成的,于《区位的纯粹理论》中提出。

2.企业区位选择自由度增大体现在两方面:1)技术的进步使距离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因而扩展了产业局的地域范围,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度加大。2)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和减少的同时,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更大

3.科技因素对产生区位选择的影响1)投资软环境,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与投资活动直接相关的物质条件,而投资软环境是指是有形的要素外的一切投资环境要素。2)智力资源,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

4.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1)目标驱动机制2)利益驱动机制3)宏观调控机制4)市场调控机制

5.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量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

6.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1)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2)企业所有权状况。(3)科学技术发展。(4)市场竞争的变化。

7.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是以企业的合理规模为基础的。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

8.企业的规模效益一般分为两类(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9.地域合理规模

首先,工业生产的联合化必将促使地区工业生产综合体的形成。

其次,工业生产的联合化会促生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区。

再次,由于工业的联合化,缩短了企业间的运输距离,节约了运费。

最后,联合化企业可以更好地实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可能逐步摆脱对天然资源的依赖性,从而为工业的远景配置创造广阔的天地。

10.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1)资源要素。2)基础设施要素。(3)管理要素。

11.、地域合理规模的类型

(1)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2)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3)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1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

(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

(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13.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和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集聚

肺功能集聚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14.新产业区的分类

第一类是由低内源力、低竞争力企业组成的无政府干预的地方生产系统;

第二类是由低内源力、低竞争力企业组成的、存在相当政府干预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地方生产系统;

第三类是由高内源力、高竞争力企业组成的、中小企业密切合作的、无政府干预的、创新力较强的地方生产系统;

第四类是由高内源力、高竞争力企业组成的、有政府干预的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地方生产系统。

15..新产业区的特点是:

新产业区是一个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

具有积极的外在性,企业间密切合作,在创新的基础上竞争;

具有相互信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积极的自助组织。

16..特定产业毗邻而居的原因:

共享:拓宽投入生产资料市场,为供应者利用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创造条件。

配置:适应雇主的特别要求,扩大可资利用的技能范围,并优化其配置。在雇主云集的地方工作,风险较小。

学习:加速知识溢出,允许工人和企业家互相学习

17.我国的新产业区包括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113)

18.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点为:

(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19.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自发形成的开发区,如硅谷;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由政府规划和创建的开发区,如深圳工业园区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组建的开发区,如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苏州工业园区;

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中心建立的研究开发型企业模式,如筑波;

以传播、经营和销售高新技术产品为特色的开发区,如中关村。

20.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布局

1)沿海主要城市辽中南高新技术产业带,即由沈阳、大连、鞍山等相贯而成;京津石高

新技术产业带,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4个国家级开发区;沪宁杭高新技术产业带,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常州、等6个国家级开发区;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

2)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东部地区为主,随着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展开,应逐步加强中部和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

3)内地主要城市我国中西部的一些省会城市及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也具备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内陆地区将形成若干具有相当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

21.中国产业布局集群化的基本原则

(1)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产业布局要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从而在专业分工合作中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以此来促进产业竞争优势不断提升。

(2)突出生态效率的原则产业布局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就是在不损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

(3)追求有序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产业区位选择要根据不同产业对区位因素的要求和不同区位所具备的区位因素优势,分层次有序布局产业区位,实现非均衡协调发展。

(4)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注重新型区位因素的培育,保持和提升区域对产业的吸引力。

22.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创新型集群;低成本型集群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策干预:解决集群市场失灵问题;解决集群系统失灵问题;优化集群动力机制,改善集群环境。

促进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集群创新

第六章

1现代贸易理论

一、贸易条件及其对区域贸易的影响

二、消费者偏好与需求的差异产生贸易

三、规模经济效益是产生并获取区域贸易利益的重要原因

四、行业内部贸易及中间产品的贸易与区域贸易利益

五、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贸易模式

六、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及其决定的区域贸易模式

第七章

1.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企业与政府

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是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等。

2.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问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区域经济合作实际上是非实物贸易,是广义区域贸易的组成部分,是任何开放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合作也日益向纵深发展。

3.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1) 区域经济合作范围:国际经济合作和区际经济合作。

(2) 生产要素水平: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

(3) 合作对象和内容: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等。

(4) 合作主体: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4.要素禀赋理论

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将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的领域由产品拓展到生产要素,并认为正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地区之间的贸易格局,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能够改变地区要素禀赋之不足,提高地区生产效率。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5.新要素学说

(1)人力资本学说

劳动力实质上是一种不同质的生产要素,当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使一定量的资本与劳动力相结合,就会使劳动力的质量升华,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本。(2)研究与开发学说

研究与开发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弗农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无形的生产要素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与开发就是最重要的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

(3)创新理论

6..工业贸易合作

(1)生产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通常表现为合作企业各自承担总项目中部分产品或部分工序的生产,最后共同完成全部项目。

(2)加工贸易合作是指合作各方在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品销售全过程进行合作。主要形式有来样(图纸)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7.资金合作

(1)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将资金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受资区域的特定项目,并始终参与或控制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最终获取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根据投资者参与项目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独资、合资经营两种类型。

(22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主要有信贷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8..劳务合作

(一)纯粹的劳务贸易

纯粹的劳务贸易是指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输出较低技术的劳动力,通过为对方提供各种形式的劳动服务获取报酬。

(二)信息咨询业务

咨询是指征求意见。信息咨询业则是指咨询机构接受政府、企业或个人委托,利用专业人才帮助客户分析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三)旅游业

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在其他地方从事除了能够获取报酬的职业以外的任何活动,包括参观、咨询、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等等。

9..科学技术合作

(一)科技研发合作

科技研发合作是指地区之间联合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

(二)技术贸易

(三)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

技术转让是指无偿的技术转让。指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

技术援助则是指技术较先进的地区或企业对技术落后地区或企业进行无偿的技术输出。10.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目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和繁荣

11.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

(1)特惠关税区

(2)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

(4)共同市场

(5)经济同盟

(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八章

1.城市的测度

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

联合国人居中心规定:市(City)的人口数量最低标准为20000人;镇(Town)的人口规模最低标准为2000人。

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加拿大:人口密度大于390人/平方公里为城镇

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

荷兰:男子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小于20%

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

埃及:省和地区的首府为城镇

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

马耳他:没有农业用地的建成区为城镇

2.城市化地区及其他几个相关概念

(1)城市化地区

城市化地区由中心城市和它周围地区人口密度在1000人以上的密集居住区两个部分构成,合计人口在5万人以上。

(2)大都市统计区(MSA)

第一,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城市化地区),总人口至少10万人

第二,加入大都市统计区的周围地区必须满足如下通勤条件:居住在周边地区的人口中至少有15%在中心城市工作,或者在周边地区就业的人员中至少有25%居住在中心城市。

3.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

(一)城市设置标准

非农业人口6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经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

(二)建制镇的设置标准

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可以建镇。

4.城市化规律

(一)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

平。

(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5.城市化的五阶段论,K表示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城镇人口增长与总人口增长规模的比值

第一阶段

K<0.5,为前城市化阶段。

第二阶段

0.5≤K<1,为城市化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农村人口增长规模

第三阶段

K≥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总人口增长全都表现为城镇人口增长

第四阶段

城镇人口比重≥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第五阶段

城镇人口比重≥65%,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

6.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

第九章

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基本观点P194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叫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研究的是在一个匀质平原内,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以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流通。

2.基本概念

中心地(central place):中心地是指为向居住在其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克氏认为中心地不等于城镇,城镇是中心地的主要部分,但中心地还包括农村地区的一些具有中心职能的村庄,而城镇也不一定就是中心地(采矿点);

中心职能(central place function):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中心职能具有等级性

中心性(centrality):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也即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

腹地-市场区(hinterland):围绕中心地且需要从该中心地获得商品和服务的区域;

3.理论假设与体系建立条件

理论假设

理想地表——均质地面:交通均质、人口均质、地形均质、机会均等

理性人——生产者谋求最大利润,消费者谋求最低价格,就近消费

建立条件

供应点数量最少从而使得供应者利润最大化——数量最少原则

所有的人口都应该得到各种商品和服务——市场区全覆盖原则

4.市场区的数量就是1,3,9,27……,即所谓的K=3的系统:3n-1 由于高级中心地可以提供低级职能,所以中心地序列是1,2,6,18……3(n-1)-3(n-2)(上标)

5.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补充

(1)在现实生活中,严格的K=3、K=4和K=7的市场区网络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市场区和中心地的分布模式是不规则的和多样的。

(2)交通线对市场区的范围和分布影响很大,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必然会集中更多的工业、

商业和人口,形成富裕区,而在两条交通线之间交通不便的地方则很少有企业和人口集聚,则为贫穷区。

(3)在富裕区的中心地和市场区范围内,一般拥有更高级的经济活动和更为稠密的交通网络,而贫穷区则较少。

(4)由于交通方便,可以延长商品销售的经济距离,因此市场区会在交通干线上向两边延伸,形成矩形,而不再是标准的六边形。

6.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补充

在绝大部分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是非均匀的,中心地附近人口密度会比较高,随着中心城市向外围延伸,人口密度逐渐下降。

人口密度的不同将对中心地模式中市场区的大小发生重大影响。

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市场区范围通常比较小

7.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类型

(一)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规模之比。

齐夫法则(Zipf’s Law):第二大城市人口将是首位城市人口的二分之一,依此类推,第N 位城市的人口将是首位城市人口的N 分之一。

(二)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之为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如果两个城市分工合理,相互协作,则可以产生1+1>2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相反,如果两个中心城市相互盲目竞争,那么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和低效率。

第十章

1.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2.能源结构及变化趋势

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电力。

世界能源结构随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电力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二次能源,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及其他电能,如风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等。

(1)在煤基地发展坑口电站

一个地区发展电力是选择火电,还是选择水电,主要由水电、火电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区域资源状况来决定。

(2)在负荷中心发展火电和核电

(3)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水电

4.电网是指由多个电站共同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网络。我国全国性统一电网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输电技术进步;是否拥有地理位置适中、发电能力巨大的巨型电源点,以此为核心把各大区电网联成一体。

5.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和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线辐射:交通设施的作用,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

地区推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小城市连成一片,向周边落后地区进行辐射。由于在地图上,这些地区表现为一个面,这样的辐射称为面辐射。

6.

7.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1)两者之间存在着彼此的辐射。

(2)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首先并较强地向周边城市或地区辐射,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开。

(3)辐射的媒介主要是道路、交通、通信等。

(4)辐射的是技术、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市场信息、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8.面辐射:摊饼式辐射、跳跃式辐射

(1)摊饼式辐射: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逐渐与周边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的交流。

(2)跳跃式辐射: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自然资源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流动和传播,使后者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9.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三者具有共同的特点:

(1)都意味着经济资源和人文环境的流动和传播,促使地区之间逐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2)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辐射,都是双向辐射。

10.需进一步讨论:

(1)点辐射、线辐射都是一种抽象;

(2)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并没有既定的顺序;

(3)从辐射的机制来看,点辐射是最简单的;线辐射,是由大量点辐射构成的更加复杂的辐射网络;而面辐射是最复杂的一种辐射形式。

11.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1)按照梯度推进理论把中国划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是一种比较粗略的一种划分方法。

(2)从理论上来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

梯度推进理论只注重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推动作用,忽略了后者对前者在人才、自然资源、粮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12.辐射理论的优势:

(1)辐射理论认为,任何辐射都是双向的。

(2)辐射理论更加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3)辐射理论高度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和依赖性。

(4)辐射理论把平衡发展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结合起来研究解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关问题。

13.辐射理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启示

(1)点辐射:以城市为中心建立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从而提高城市和周边地区的辐射效率。

(2)线辐射:要重视铁路干线、公路干线的建设和与周边路线的配套问题。

(3)面辐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网络。

第十四章

1.区域投资环境研究的内容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投资环境中最根本的组成要素。它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水平、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以及财务环境等七个子要素。

(二)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政府的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法律制度与行政制度

(三)社会文化环境

地区投资环境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是一个地区的社会安定状况、人们的思想开放程度、自律精神和积极进步的社会风气,以及各项社会秩序的建立和健全状况

2.地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1)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1)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

(2)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3)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

3.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和内涵

(一)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二)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

(三)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四)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4.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

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有效地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扩大地区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良好的、较高的地区知名度,是地区在全国地位的集中体现。

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增强地区的内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良好的地区形象,能够大大增强区域的内聚力。

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地区形象是地区投资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区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等同样重要。

5.地区形象塑造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中的地位

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地区发展战略为基础。但是,它可以反过来对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及其执行的全过程,施加巨大的多方面的影响,具有整合、检验与完善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功能。

地区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地区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形象塑造又有自己的特点,有更多的对外宣传的特征。

6.地区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

以地区发展战略为基础的原则

地域性特点与现代化风格相结合的原则

.区内外公众最大认同原则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7.地区形象塑造

(一)区域定位:

1.区域功能定位;

2.区域形象定位。

(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设计(三)地区意识的确立

(四)区域信息标志的确立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次 Question 1 : 什么是空间经济效应?空间经济效应应该分为那些类别? 一.空间经济效应的含义: 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通过对空间区位的选择实现对人力、资金、交通成本等经济要素的节约。其中的“空间”是指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运作的经济空间,它并不局限于地理上的空间。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空间中的经济要素通过或集聚或扩散的方式实现要素的节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对多个经济空间(一个以上)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各个经济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或主动或被动的协作(距离效应、关联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分类: 空间内部的效应: 空间集聚效应 空间扩散效应 空间的之间的效应: 空间的距离效应效应 空间的关联效应 Question 2 : 空间距离效应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 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个空间内部而言,各个经济主体(或者经济要素)之间保持较远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城市规划为例,城市的各个功能区的设置为城市经济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埋下了伏笔。

上图是纽约的城市规划地图。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济空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为各自保留一定的发 展空间,同时减缓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上图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分布图

上图是重庆的城市分布图 消极的影响: 需要再一次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最开始对这个话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尝试过把积极和消极影响细分为远距离的影响和近距离的影响,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发现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的发展,空间距离并不是越小越好。虽然空间距离的缩小可可以节约交通运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聚集,但是同时过度的聚集又会引发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畸形等问题,实际上都可以通过对空间距离的调整,来缓和或者解决。 关键: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二次 1.外部性与集聚效应 外部性(externality):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 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教案新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 区域经济学 主讲教师:韩淑梅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首页) 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至第十六周

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传统意义上的区域 区域: 不同学科的不同理解 自然地理学:自然区域 政治学:行政区域 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不同学科理解的共同点: 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某种活动空间分异规律的一种认识。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

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特点: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2、经济区域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3、任一经济区域都要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一般说来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国内与国际。一国范围内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世界经济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 划分经济区域的方法: 1.按照同一性或均质性的原则进行的划分 2.按照功能划分 3. 按管理职能的划分 十大经济区域 东北区(辽、吉、黑)、华北区(京、津、冀、晋、鲁)、华东区(沪、苏、浙、皖、赣、闽、台)、华中区(豫、鄂、湘)、华南区(粤、桂、琼、港、澳)、西南区(川、滇、黔)、西北区(陕、甘、青、宁)、内蒙古区、新疆区、西藏区。 三大经济区域 东部地区(12 省市区辽、冀、京、津、鲁、苏、浙、沪、闽、粤、桂、琼)中部地区(9 省吉、黑、蒙、豫、晋、鄂、皖、赣、湘) 西部地区(10 省市区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 三、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四、区域开发 定义: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的、不合理的,就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对象: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狭义对象: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第三部分:区际关系 第四部分: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第五部分: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梁军执笔人:王蒙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经济学院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课程编号:204008 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 学分:2 开设专业:经济学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201007)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从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中脱胎出来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区域经济学阐述了区域经济活动组织自身的活动规律和区际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区域布局与决策等基本经济理论。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区位观,掌握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以及分析现实区域经济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胜任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格局和态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达到能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步分析和研究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3、掌握:区域、区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学的含义以及经济区域的划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经济区域的划分 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4、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教学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 1、区域 2、区域经济 3、区域经济学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三、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地理学对于区域的认识 2、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四、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1、新经济地理学派 2、新制度学派 3、区域管理学派 五、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区域经济增长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2、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掌握: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教学重点及难点: 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教学内容: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区域经济学概念

Regional Economics 区域经济学 区域(地区)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解释在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生产和人口分布状况,它经常被人们探讨,仿佛经不起通常的经济分析工具的检验。如果比较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异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性质不同的领域。就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商品贸易来看,一个地区就像一个国家。由于要素供给的区位差异造成各地区生产的商品不同,因此使得地区间的贸易也不同,这种情况恰好与国家一样。这些相似点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延伸到生产要素的行为。而资本就是能在国家之间和区城之间流动的一种生产要素。 国家和地区之间要主要的差别之一,则是与另一个生产要素,即劳动有关。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在国家之间是受限制的,然而在一国范围内,区域的绝对必要条件则是劳动力可以在地区之间无限制地流动。除此之外,两者之间根本性的差别,在于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不同。与国家不一样,一个区域不可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 这种差别使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学迥然不同。和国家相比,一地区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该地区人口的内生数量。决定一地区的需求和生产什么的因素,是受劳动力流动程度所影响的劳动供给,当地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地区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别,以及地区的舒适程度。区域经济学密切关注对产业布局产生的作用。区域经济学中所关注的主要政策则是地方的税收和支出政策的效果,以及旨在影响地区之间经济活动分布的努力。所有这些都与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关税、汇率和货币政策形成对照,而这些因素在区域经济学中是看不到的。 虽然区域经济学被相对地忽视,但它导致了经济学的其他领域中的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区分,这在国际贸易文献中只是最近才做出的一种重要的区别,而在地区内乘数分析中早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区域经济学比其他的经济学更充分地认识到,作为中间投入品的商品的使用,对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生产布局。区域分析的这些要素和其他一些内容将在下面加以讨论.接着再考察用以分析地区的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已被接受的地区分析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学习体会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学习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班选修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带课老师_______和_______老师。当初选修区域经济学时,想着课程的学习内容可能是立足于区域位置,而对区域进行经济分析,进而对其进行发展规划。真正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浅薄了,而我也对区域经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初选修课程的时候课程名字是《区域经济学》,真正上课时我们又重点学习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这让我对两门学课都有了一些认识。区域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性和水平,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和联系,不同区域的区域经济,构成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整体。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关注区域的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空间差异性。 而对于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将新结构思想纳入了区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是从新结构的视角来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是对区域经济学进行了深化与发展,是一门更加时尚,新潮的学科。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是林毅夫教授提出的观念,相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更加区域的禀赋结构的综合化;空间结构的动态化;空间关系的多样性(关联,异质,替代)。 在研读了老师给出的资料后,我感叹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的应用之强,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是基于中国的实践而得出,所以在中国的应用上是如此地得心应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粤港澳

大湾区发展战略,无不证明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的合理高明之处。记得老师有一个视频,讲的是湖北_______的经济结构变迁,它本是有名的矿业产地,富含丰富的矿业资源,走重工业资源型发展道路。但是随着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多,不得不面临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它巧妙地从自身资源着手,开展矿业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打造了观光区,矿博园一系列矿文化产物。同时建立了有自身及地域优势的产业集群,如劲酒,服装产业等等。实现了完美的工业转型升级,如今的 _______,山清水秀,富饶安康。_______的发展历程,令我感叹。 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好好学习新结构区域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国以及各个区域的发展战略,禀赋优势,发展方向,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我们未来的不论是学习,研究,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4 分) 1. 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应 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6.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 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9.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 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12.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 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 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 1. 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15分) 1.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 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 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

区域经济学课堂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杨小凯在其《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书中指出,经济组织概念包括:[ ABCD ] A,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 B,整个社会的分工水平 C,生产迂回程度 D,企业内部组织 E,俱乐部 2,罗默认为知识的作用是:[ACD] A,知识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B,专业知识产生水平效应 C,专业知识产生垂直效应 D,知识积累是经济主要来源 E,知识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3,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的假设有:[ ABC ] A,同质性假设 B,偏好相同 C,短期内生产技术(投入产出)不变 D,生产要素使用相同 E,自然条件相同和相似 3,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包括:[BC] A,市场拥挤效应B,本地市场放大效应C,价格指数效D,涓滴效应E,回波效应 6,关于聚集力与分散力的关系是:[ BC ] A,在临界值之前聚集力大于分散力 B,在临界值之前聚集力小于分散力 C,在临界值之后聚集力大于分散力 D,在临界值之后聚集力小于分散力 E,聚集力与分散力随着市场开放度的提高而增加 7,区位主体受到影响的作用力有:[ ACD ] A,市场引力B,市场推力C,竞争斥力 D,降价引力E,合力 8,哈罗德—多马模型的联系是:[ ABDE ] A,假设资本产出比固定不变B,经济增长有内在不稳定性 C,试图找到需求增长率与生产能力增长率相同的各种条件 D,从需求方面解释经济增长率 E,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 9,新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有:[ABCD] A,保罗·罗默B,格罗斯曼C,卢卡斯D,曼昆E,舒尔茨 10,新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是:[ABCD] A,后者将技术进步外生化 B,前者将技术内生化 C,后者认为资本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 D,前者认为知识与人力资本报酬递增 E,资本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人力与知识资本 11,实施出口替代战略的各个国家或地区有三种类型:[ A BC] A,日、韩为代表的政府干预型 B,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的自由贸易型 C,以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与泰国为代表的混合型 D,二战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为代表的政府干预 E,19世纪中叶德国制造业保护型 12,斯密说过:“不是市场上有了许多酒店,我们社会才有饮酒的风尚,而是社会上由其他原因产生了饮酒的风尚,才使市场上有许多酒店。”可以理解为:[ ABCE] A,需求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B,需求层次随人均收入提高而提高 C,资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按一定顺序投入 D,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层动因是供给导向 E,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层次因素是需求导向 4,工业结构高度化规律表现在:[ BCDE ]

区域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与论述: 1、试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答;1.目标驱动机制。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其约束作用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与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宏观调控机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从宏观上为产业部门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地域,同时为地区选择最需要的产业部门。4.市场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 2、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答: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2.进口替代战略3.出口替代战略4.工业赶超战略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答:城市化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的到迅速提高,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缺少农村生产的GDP和城市生产的GDP的分类统计数据,从数量上精确地研究城市化这一重大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困难的。考虑到低效率的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高效率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化过程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化的过程是同步的,或者可以说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将研究城市化过程对经济增长贡献问题,转化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 经济增长,是从业人员增加和总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由于每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了便于区别,这里称生产效率)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提高总体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1978年到2008年,窝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从17.3%提高到了27.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2.2%提高到33.2%。由于生产方式、装备水平等方面的重大差别,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重大差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第一贡献者,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三次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科技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化的作用,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1990—2008年生产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1978——1990年1.7倍多。可以认为科技进步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从业人数增加是1978——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贡献者。但是,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下降到第三位。这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结构变动,1978——2008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5%。从其变动情况看,有下降的趋势,由1978——1990年的14.4%下降到1990——2008年的11.3%。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中文部分 [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美]艾伯特?赫希曼,潘照东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白雪梅,中国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新论,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崔功豪、魏清泉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方创林,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刘树成等主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 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陆大道、刘毅等,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陆大道、刘毅等,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吴传钧、刘建一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吴殿廷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方法?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增长极: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在这种集聚基础上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2、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3、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4、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5、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6、城乡边缘区:是指大城市建成区外围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 7、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8、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再增加。 二、概念辨析 1、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 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主导产业,顾名思义,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 三、简答题 2.简述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第九章第一节教案

一. 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心地理论开始形成,而克里斯泰勒则是第一位将零星的中心地研究成果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者。 二. 要讲述中心地理论,先要理解几个与其有关的概念。中心地是指能够向 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一般可用:C = B1-B2表示 公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从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心性也就是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三.商品服务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如果门槛距离小于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则获得超额利润,如果等于呢,就刚好获得利润。 四 .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的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交通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他首先假定了几个基本前提条件: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学习《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心得

学习《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心得 这个学期我们班选修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带课老师xx和xx 老师。当初选修区域经济学时,想着课程的学习内容可能是立足于区域位置,而对区域进行经济分析,进而对其进行发展规划。真正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浅薄了,而我也对区域经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初选修课程的时候课程名字是《区域经济学》,真正上课时我们又重点学习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这让我对两门学课都有了一些认识。区域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性和水平,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和联系,不同区域的区域经济,构成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整体。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关注区域的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空间差异性。 而对于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将新结构思想纳入了区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是从新结构的视角来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是对区域经济学进行了深化与发展,是一门更加时尚,新潮的学科。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是林毅夫教授提出的观念,相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更加区域的禀赋结构的综合化;空间结构的动态化;空间关系的多样性(关联,异质,替代)。 在研读了老师给出的资料后,我感叹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的应用之强,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是基于中国的实践而得出,所以在中国的应用上是如此地得心应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粤港澳

大湾区发展战略,无不证明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的合理高明之处。记得老师有一个视频,讲的是湖北xx的经济结构变迁,它本是有名的矿业产地,富含丰富的矿业资源,走重工业资源型发展道路。但是随着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多,不得不面临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它巧妙地从自身资源着手,开展矿业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打造了观光区,矿博园一系列矿文化产物。同时建立了有自身及地域优势的产业集群,如劲酒,服装产业等等。实现了完美的工业转型升级,如今的xx,山清水秀,富饶安康。xx的发展历程,令我感叹。 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好好学习新结构区域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国以及各个区域的发展战略,禀赋优势,发展方向,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我们未来的不论是学习,研究,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